孩子就吃你这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5:38:12

点击下载

作者:温旻盈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就吃你这套

孩子就吃你这套试读:

前言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孩子,他们用自己的爱,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教育并培养着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然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把自己认为最好的都给了孩子,尽自己所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费尽口舌,费尽精力,苦口婆心地说了多少次,孩子却依然我行我素。有的孩子甚至觉得父母太专制,总是顶着“爱”的名义,限制自己的自由,一点儿也不考虑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这样的态度和反应让父母伤心沮丧的同时,更增加了父母的无奈和茫然,始终不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

其实,家庭教育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因为父母生活在成人的世界,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和行事方法;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这两者之间时不时会出现冲突和矛盾,需要我们去调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个性,而且每种个性都有着成功的可能性,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发掘和引导孩子的个性,使孩子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真正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前提是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独特个性,了解并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当父母的教育理念受到孩子的质疑或是反对时,父母不应该用家长的权威来迫使孩子接受,也不必感到怅然若失、不知所措。家长应该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孩子谈一谈,看看问题出在了哪里。一般而言,孩子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导,往往是因为父母用错了方法,所以孩子才会不吃父母这一套。

我们常说:“方法对了,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父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吃哪一套”,父母就能轻轻松松地做到“投其所好”、“因势利导”,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开开心心地学习和成长。

本书分七章,结合现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家庭教育中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展开详尽地讲解。本书旨在向父母展现孩子行为举止背后的心理活动,解析孩子真正的心理需求,进而告诉父母“孩子到底吃哪一套”。父母只有了解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诉求,才可能获得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通行证,真正了解孩子。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方法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一章 孩子就吃“父母和自己是朋友”这一套

孩子喜欢愿意和自己做朋友的父母。父母应该

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以朋友的姿态来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和孩子成为朋友,才能更好地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孩子成为好朋友

孩子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年龄相仿的朋友陪伴他一起成长,年龄稍长的朋友给他引导、帮助他迈向成熟。

从血缘关系来看,父母与孩子是最亲近的人,照理说,父母也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大朋友,可现实中往往不是这样。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倾诉的调查显示,只有26.73%的孩子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

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如果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父母,不愿意与父母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确实是这样,孩子不愿意说,父母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孩子,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那么,要怎么做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和父母“零距离”接触呢?答案很简单——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房间被翻得乱糟糟的,儿子手里拿着家里的户口本冲她笑:“妈,你回来了啊!”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着头,“那个,我就是找个东西。”边说边朝门口跑去。看着混乱的房间,妈妈的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你找什么东西?自己的东西从来不知道好好收拾,我整天要上班,还要整理房间,累得要命。你倒好,一会儿工夫就把我的劳动成果糟蹋成这样?”儿子被她的喊声吓到了,呆呆地看了她一会儿,一句话没说就回了房间,晚饭也没吃。妈妈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端了一碗鸡蛋面,敲开儿子的门。儿子躺在床上不愿意看她,她心里有些难过。她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不好,妈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对你发火。妈向你道歉,你原谅妈,好不好?”儿子一听这话,坐了起来,有些别扭地说:“妈,我也有错,你别怪我!”一听这话,妈妈的心里暖暖的:“儿子,你能不能告诉妈,你想找什么东西?”儿子不说话,妈妈再接再厉:“妈也想和你做朋友,知道你都在想什么。我相信我儿子这么做一定有理由,对吗?”她的信任和尊重让儿子放下戒心:“今天老师说,我们应该记住父母的年龄,可我连你们的生日都不知道,所以……”原来,儿子找户口本是想记住爸妈的生日,她差点儿因为自己的先入为主错过了孩子给的关心和感动。

从那以后,凡事她都会先放下自己的情绪,和儿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儿子的想法。儿子也越来越愿意和她说自己的想法和心里话,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融洽了。

和孩子成为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信任,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这样,孩子也才愿意敞开心扉,给父母进入他的世界的通行证。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呢?1. 用真诚的爱来面对孩子

孩子的内心很纯洁,也很敏感,他们甚至能从父母的一个表情、一句赞美、一个叹息中觉察出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正因为这样,父母一定要记住,用真诚的爱来面对孩子。这要求父母能客观地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感受什么以及做什么。另外,真诚还意味着父母学会向孩子敞开你的思想和感受。比如,当你的工作没有做好时,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很灰心;当你涨工资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来分享喜悦。哪怕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却能让孩子感到父母的真诚和信赖,更愿意亲近父母。2. 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

沟通是构建人际关系的基础。父母要了解孩子,才能把握孩子的心理,更好地和孩子做朋友。父母要学会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创造独特的沟通渠道。比如不爱说话的孩子,可以在家设立一个“意见箱”,鼓励孩子把想法和愿望都写进去,父母也把自己的关心和建议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对于喜欢直接沟通的孩子,父母应该及时地体察到孩子情绪变化,感受到孩子的内心需求,及时正面地和孩子进行沟通。3. 树立榜样,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就是指每当某事或某种情况发生时,都用同一种方式处理。对待孩子的一致性,是孩子对父母信任的基础。当孩子预先知道父母的意图,以及父母会怎样反应时,他们就会感到比较安全。这种安全也是构成孩子对父母信任的重要原因。孩子就吃这一套要想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就要承认孩子的独立人格,尊重他的想法,以平等的姿态和他进行交流和沟通,理解他、认可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友谊。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

李贤是一位父亲,也是某公司总裁。工作中的他严肃沉默,一板一眼。生活中的他却像个大男孩儿,和儿子称兄道弟。有人看见过他和一群孩子兴高采烈地蹬自行车穿行在北京的某个胡同,看见过他在游泳池里和儿子嘻嘻哈哈地打水仗,看见过他像个哥们儿一样搂着儿子的肩膀拍照……当有人问儿子最喜欢的人是谁时,儿子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李贤呗,是我爸,也是我哥们儿!”他们亲密和谐的父子关系让不少人羡慕,纷纷前来取经。李贤只是笑笑,轻松地回答:“简单,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

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家庭里,很多父母总是习惯以一种严肃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他们认为只有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家长的权威,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这样做,确实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敬畏的心理,可也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和孩子成为朋友”,不是一句口号,父母不应该让它变成一句空话。要想进入孩子的世界,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父母就要学会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1. 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孩子“平等”是对待朋友的首要原则。父母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平等地对待孩子,要承认孩子独立的人格,把孩子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父母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进行交谈,用平等的语气而不是命令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多用“我们”、“咱们”、“能不能”、“好不好”这样的字眼,征求孩子的意见,给孩子发言权。2. 像对待朋友一样,倾听孩子的心声“倾听”是一种素养,它让我们的友谊变得温暖而安全。当孩子被负面情绪所包围的时候,父母要和蔼持续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例如,“再多告诉我一些”、“我爱你”、“发生这样的事我很难过”、“你做得很对”等。

不论工作多忙,父母都应该定期给孩子“专门的时间”,耐心、用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父母放下自己的身份,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明白孩子背后的诉求,也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帮助孩子。3. 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分享“分享”能让烦恼减半,让快乐加倍。父母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父母也是人,也会有烦恼和不快乐,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告诉孩子,不是示弱,恰是信任和爱的体现。比如,你的一个同事突然生病离世了,你很悲痛,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不会懂,你完全可以把心里的感受和悲伤告诉孩子。孩子不但不会笑话你,反而会关心你、安慰你,甚至可能会和你讨论生命和死亡,或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有些东西,孩子懂得远比自己想象的多得多。

一句简单的倾诉,得到不仅仅是关心,可能还有来自孩子的智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4. 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孩子的隐私

任何一种感情都是需要自己的空间的,父母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他的成长留下属于自己的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不愿意对人说的秘密,孩子也是。孩子不愿意说,父母就不该强迫他开口,可以告诉他:“不想说就可以不说,但如果你需要帮助,爸爸妈妈一直都在你身边。”让他知道你的尊重和理解,也感受到你的关心。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心理负担,也会更加信任和尊重你。孩子就吃这一套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平等交流,用心倾听,一起分享,给他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更了解孩子,甚至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孩子,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关心孩子的学习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情?”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小红兴奋地推开家门,对着正在看报纸的爸爸喊道:“爸爸,我考了第一名!”本来以为会得到爸爸的夸奖,谁知爸爸只是“嗯”了一声,连头都没抬。她又冲到厨房:“妈妈,我考了第一名!”妈妈正在切菜,看着蹦蹦跳跳的小红,皱眉道:“知道啦!别在这儿乱晃,小心我伤到你。”听妈妈这么说,小红心里难受极了。她低着头走进客厅,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她对爸爸喊道:“你们一点儿也不关心我的学习,上次我考试不及格伤心你们也不安慰我,这次我考了第一名你们也不夸我,你们一点儿都不爱我!”爸爸妈妈吃惊地望着有些歇斯底里的小红,解释道:“学习本来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做什么?”

常听人说:“学习始终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这句话没错,不管家长再怎么焦心,也不能代替孩子去上课、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这些事情对孩子来说再难,也只能由他自己来完成。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了呢?

我们再来看生活中的另一个场景。这天,看完天气预报,龙龙还在看无聊的广告。爸爸对他说:“该写作业了!”龙龙听到最后通牒,极不情愿地去写作业了。半小时后,爸爸推开门,见龙龙趴在书桌上睡着了。爸爸拎起他就是一顿狠揍。龙龙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吓醒了,一边想挣脱他,一边哭着问为什么打他。爸爸指着他气呼呼地问:“让你写作业你给我睡觉,学习是给我学的吗?”龙龙一听这话反倒来劲儿了,和爸爸顶撞起来:“我困了,打个盹都不行?都是你们给我报英语、报奥数,我不上了!”龙龙索性撂挑子了。爸爸更生气了:“我和你妈给你报辅导班,还不是为你的将来打算。我们上一天班,回家还要督促你写作业,帮你检查作业。难道我们还错了不成?”

是啊,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跑得慢一点儿就可能被淘汰。所以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未雨绸缪,帮他报各种辅导班,培养孩子多方面的才艺,以期能对孩子的将来有所帮助。可是,这样做真的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吗?还是只是父母在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担心?

我们说“学习始终是孩子的事情”,这句话完全没错,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孩子的路最后还是只能由他去走。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就真的可以不闻不问或是束手无策;也不是父母为了缓解自己的担心和焦虑,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学习,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

真正优秀的父母,应该是真正懂得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1. 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孩子放松心情,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父母应该保持家里环境的干净整洁,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安静,看电视或说话交谈的声音要尽量放轻,不要干扰到孩子的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给孩子一个单独的空间进行学习。2. 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孩子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真正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一定会花时间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比如,孩子上课听讲认不认真?孩子上课爱不爱回答问题?孩子有没有偏科?这些问题的答案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得到,更直接的方式就是常和孩子的老师保持联系,从老师的口中了解情况,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3. 给孩子支持鼓励

真正关心孩子学习的父母,会关注孩子的每一次进步,然后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他们也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退步,然后和孩子一起去探讨这背后的原因,鼓励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时切忌使用“没出息”、“傻瓜”等侮辱性语言,更不要以讥讽的语气批评孩子,因为这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4. 积极配合

这里说的配合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家长和孩子的配合,就是说父母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在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向父母求助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如果不能回答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同时要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不能就这么简单了事。父母这样的做法也会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另一方面是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往往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应该尽量配合老师。比如,孩子说老师要家长帮忙检查作业,父母不能以“看不懂”为由拒绝,父母应该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学习、一同进步;父母发现孩子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联系,一起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孩子就吃这一套学习始终是孩子的事情,但父母的关心更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喜欢上学习。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他更多的支持和鼓励,积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让孩子能更轻松自在地学习。

在生活中关心孩子

现在的彤彤成绩很不好,变得越来越孤僻,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以前的彤彤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尽管她也会想念爸爸妈妈,但是爷爷奶奶很疼她,她每天放学后还能和很多朋友一起玩。那时候的彤彤开朗活泼,爱说爱笑,成绩也很好。后来爸爸妈妈把她接到了城里,她终于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了一起。爸爸给了她用不完的零花钱,妈妈给她买了穿不完的新衣服,可是彤彤却一天比一天沉默,一点儿都开心不起来。她觉得爸爸妈妈都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她,她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人爱的可怜虫。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因为工作比较多、社交比较广,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短,分给孩子的关注越来越少,无形中就对孩子缺少了沟通,减弱了关爱。还有许多父母,认为能给孩子充裕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尽到了义务。

确实,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存条件是父母应负的责任,但是对孩子的关心,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需要父母的体贴,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需要在自己生病时有父母的照顾,在苦恼时有父母的分担。只有在被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会形成良好的性格,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才会对他人产生信任,也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那些只知道挣钱和认为只要养大孩子就完成了任务的父母,需要改变观念。父母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营养,更希望得到精神的满足。父母应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上去关心孩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既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在温馨被爱的氛围中成长。1. 给孩子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

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于孩子来说,家的意义更是重大。家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他可以寻求支持和依靠的地方。家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安全、充满爱的地方。

父母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永远不要在孩子的面前争吵,不随便对孩子发脾气。家庭的温暖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可以提升孩子对幸福的感受能力。2.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未来成功的基础,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孩子,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的情况应该及时妥当处理,以免拖延病情,耽误了孩子治病的良机,造成不可弥补的遗憾。3. 和孩子一起吃饭

和孩子一起吃饭,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还会让孩子变得更聪明。饭桌上的交谈会让孩子得到不少的信息,学到不少的知识;孩子在饭桌上与父母的沟通,还能锻炼他的表达能力;全家一起吃饭,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另外,和孩子一起吃饭,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平衡饮食结构,让孩子会吃得更健康。

父母要注意构建和谐的“饭桌”文化,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谈论孩子不愿意谈论的话题,不要在吃饭的时候斥责孩子,应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餐。4. 与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最奇妙的世界,总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和领悟。渴望亲近大自然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父母不妨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些时间,带孩子逛逛公园、爬山或是野炊。让孩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机会。

让孩子亲近自然,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胸怀。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出去感受自然界的美好,相信你和孩子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5.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父母要及时体察孩子情绪的变化,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真正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正确地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被负面情绪笼罩时,父母的理解、安慰和鼓励会给他很大的支持和勇气,帮助他很快地走出来。孩子就吃这一套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健康快乐离不开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孩子喜欢父母的关注,渴望得到父母的安慰。所以作为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也要停下身来,给孩子一点儿时间,关心他们的身体,照顾他们的情绪,帮孩子实现身心灵的健康与和谐。

在错的时候,要向孩子道歉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难免会出现一些过失和错误。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向孩子道歉,会有损父母的威严,不利于孩子今后的教育。所以,不少父母为了维护作为大人的面子,即使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不愿意低头向孩子认错。

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情况刚好相反。有研究显示,父母向孩子认错,不仅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赢得孩子的尊敬,也有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程程陪爸爸一起去医院看望他的同事。爸爸在走廊里点燃了一支烟,程程马上劝爸爸别抽,又指了指墙上的标语,对爸爸说:“爸爸,这儿不让吸烟!”爸爸推了他一下说:“又没有医生过来,你怕什么。”程程望着爸爸,问:“爸爸,那这个标语还有什么用?还是医院有专门监督的医生?”爸爸一听暗自想:“看来我是犯错误了,误导儿子了。”他赶紧灭了烟,然后郑重地向儿子道歉:“你说得对,儿子,爸爸不应该这么不自觉。”程程一听“扑哧”一声笑了,说:“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爸爸,我刚刚是逗你玩的。”爸爸也拍拍程程的肩,父子俩看上去亲密无间,让旁人很是羡慕。

家长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人人都会犯错,当错误发生时,父母若能放下家长的架子,坦率诚恳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和收获。1. 让孩子知道谁都会犯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是通过父母的价值观和表现来认识这个世界的。父母犯错后,主动承认错误,会让孩子知道,谁都会犯错,连父母也不例外。这样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再那么担心自己犯错,会更放得开,更有勇气去尝试。2. 给孩子树立知错能改的榜样

家长主动承认错误,向孩子道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孩子要知错能改。家长向孩子道歉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鼓励孩子主动勇敢地承认错误并及时予以补救和改正,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很大帮助。3. 会得到孩子的原谅和尊敬

孩子指出家长的错误,而家长积极承认错误,实际上是赏识和尊重孩子,更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重视,让孩子更愿意亲近父母。孩子面对父母的道歉,比成人更具宽容心,只要父母真心认错,就会得到孩子的宽容和谅解。

向孩子道歉,家长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向孩子道歉要及时

孩子的内心很敏感,受到伤害时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抚慰。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当孩子受到来自父母的伤害时,内心的痛苦更是强烈。所以当父母因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语言、行为伤害到孩子时,一定要及时地向孩子道歉,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小。2. 要直接、当面向孩子认错

父母道歉时要直接当着孩子的面说,不能拐弯抹角地向孩子示意。父母知道错了却不明说,孩子就得不到心里安慰,父母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留下深刻的印象,时间一长就会旧错重犯,再度伤害孩子。彬彬以前拿过一次妈妈的钱。今天爸爸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少了50块,马上就想到了儿子。爸爸很生气,觉得儿子是越来越大胆了,以前拿的也就是5块,现在都敢拿大数额的钱了。他二话没说就打了儿子一顿,儿子这次死都不承认,爸爸见他“抵赖”更生气。晚上妈妈回家后对爸爸说:“今天早上走得太匆忙忘了告诉你,拿了你钱包里的50块钱。”爸爸一听就脸红了,却不想向孩子道歉,觉得太没面子了,于是通过妈妈转达了自己的歉意。彬彬却不买账,甚至对爸爸产生了敌意。

家长犯错后,直接当面认错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如果家长出于面子,躲躲闪闪、拐弯抹角,孩子心里会很不舒服,就算认错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3.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用不同的道歉方式

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父母给孩子道歉的时候,只需要用一些行动,例如表情、手势、做法等,就能让孩子知道父母在道歉,没有必要讲太多深奥的道理。但是如果孩子大了,父母在道歉的时候就应该解释犯错的原因,并描述自己犯错后的心里感受,让孩子知道父母因为犯错而内疚难过,这样便于孩子更好地原谅父母。4. 要感激孩子的宽容

父母道歉得到孩子的宽容,应该真诚地对孩子表示感谢。这样一方面是对孩子的肯定和赞赏,另一方面也能让父母更好地记住所犯的错误,更好地加以改正。同时,这也是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感恩教育”,教会孩子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孩子就吃这一套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不道歉,不悔改,一犯再犯。当孩子因为父母的过失或错误受到伤害时,他们往往希望父母能放下家长的架子,坦率真诚地向自己道歉。父母在犯错时,应该和孩子平等地交谈,直接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歉意,从而得到孩子的宽容和谅解。

多和孩子说说心里话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者,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与孩子进行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日本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夫妇或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秘密的事,不论任何事情没有不能公开讲的。”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妈妈,你怎么了?为什么生气?”“大人的事小孩儿不懂,你乖乖去做你的事情!”

家长这样的回答其实很容易伤害到孩子敏感的心灵,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家长排除在他们的世界之外,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事惹家长不高兴了,甚至孩子会有这样的担心:“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家长这样的回答也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认识——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他们的事情与我无关。一旦这样的想法产生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有了障碍,影响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

多和孩子说心里话,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同时提升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觉得足够的安全。

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说哪些心里话呢?1. 把你的担心告诉孩子最近晓红每天都很晚才回来,说是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写功课。女儿这么爱学习,让妈妈感到很欣慰。可是,这天妈妈帮晓红整理书包的时候,竟然发现晓红的书包里有一个化妆包,里面是全套的化妆品。这个发现让妈妈很生气,她没想到女儿竟然会撒谎,又担心女儿是不是交上了坏朋友,才那么晚回家。晚上晓红又是很晚才回来,看到她那张浓妆艳抹的脸,妈妈扬起手就给了她一巴掌:“小小年纪不知道学好,你看看你,什么鬼样子!”晓红捂着脸哭着转身跑进了房间。之后好几天,晓红都不愿意理睬妈妈。妈妈决定和她好好谈一谈。“晓红,妈妈想和你谈谈。”她看着女儿,放软语气。“我和你没什么好谈的!”很显然女儿并不买账。“那天是妈妈不对,妈妈不该打你,妈妈向你道歉。”女儿“哼”了一声,但是表情已经不那么难看了。妈妈接着说道:“可是妈妈看到你化那么浓的妆,包里还有化妆品,每天那么晚回来,妈妈担心你是不是交上坏朋友了。担心你受骗上当、受欺负,也担心影响你的学习。是妈妈着急了,妈妈应该先问清楚的,你原谅妈妈好不好?”晓红听妈妈这么说,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妈妈,我也有错,我不该撒谎。”原来他们班上转来了一个留级生,年龄比晓红大,很会打扮,晓红很羡慕,才会跟她学习化妆。听女儿这么说,妈妈笑了:“爱美是好事,可是你现在还小,身体正在发育,那些劣质化妆品会对你的皮肤造成伤害。妈妈知道很多又健康又能让你变得漂亮的方法,你要想知道,妈妈可以教你!”“真的吗?妈妈,你真是太好了!”女儿高兴地搂着她叫道。这以后,晓红每天都准时回家,那套劣质化妆品也被她扔进了垃圾桶……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以家长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殷切希望。可是成长中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两代人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当父母的教育理念受到孩子的质疑和反对时,父母可以选择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和孩子好好沟通,把自己对孩子成长的担心如实地告诉他,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2. 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在教育女儿维妮夫雷特的时候,就非常注重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女儿,她认为这是对女儿的尊重,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方法。如果女儿很调皮,让她觉得烦恼了,她会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女儿,让她知道自己的做法让母亲烦恼和不开心了,女儿就会很体贴地变得乖巧。每当这时,她还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女儿要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斯特娜夫人认为,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烦恼,这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自己,都是明智之举。是这样的,直接客观地向孩子表达你的真实感受,更能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也能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父母。当然,父母在表达自己感受的时候,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语气,否则会适得其反。(1)用陈述的语气,而不是指责的语气

试着这样表达“你这样说,妈妈心里难受了”、“你的做法,我觉得有些为难”,只需要告知孩子你的感受,孩子自然会去思考和体谅。千万不要用这样的表达“你怎么能这么想”、“你怎么可以这么任性”、“你烦死我了”,这样的表达听在孩子耳朵里就是一种尖刻的批评。(2)用商量的口吻

试着这样说“爸爸现在有点儿忙,一会儿再陪你玩,好不好”、“妈妈有些累了,我们一会儿再玩,好吗”、“妈妈现在有些难受,一会儿再和你说,好不好”。用商量的口吻,是对孩子平等地尊重,更能得到孩子的理解和体谅。3. 把你的烦恼告诉孩子“爸爸,你怎么唉声叹气的?”小刚问爸爸。“今天早上,不知道怎么回事,闹钟没响,起晚了。结果我上班迟到了,被老板狠狠批评了一顿不说,好不容易快要到手的全勤奖也泡汤了。”爸爸愁眉苦脸地说。“爸爸,别难过了,不就是被老板骂了吗?你不是总和我说做人要想开点儿吗?”儿子“小大人”一样拍拍爸爸的肩膀,“全勤奖拿不到算了,大不了我们少吃两顿肉!”

一听儿子这么说,爸爸“扑哧”一下笑了,心情也好起来。之后儿子还帮着他一起研究闹钟为什么没响,两父子合力修好了闹钟。

孩子很敏感,能感受到家长的心情状态,他们也希望能帮助家长。把你的烦恼告诉孩子,不仅能得到孩子的安慰,还能启发孩子的思维,因为孩子在安慰你的同时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助你解决烦恼,可以很好地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4. 把你的快乐传递给孩子

一位哲人说得好:快乐让别人来分享,就多一份快乐。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应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当你遇到开心事情的时候,把你内心的感受告诉孩子,让孩子和你一起分享快乐。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喜欢朋友一样的父母,真正的朋友是可以相互分享彼此内心最为私密的想法和愿望的。父母要想知道孩子的感受,就应该主动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孩子。家长主动敞开心扉,多和孩子说心里话,就是在用自己的真诚和信任叩响孩子的心门。

对孩子说话要算数

中国有句古话叫“言必信,行必果”,就是说人要讲信用,说过的话要记得,许下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守信用”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养。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会对孩子说“言而有信”、“说话要算话”,父母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秉承着“守信”的原则来和他人合作相处。可是,当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这一原则却往往变成了一句空话。莹莹很喜欢溜冰,每天放学后都到溜冰场去玩。父母工作忙,没太多时间陪她,又担心孩子独自在溜冰场会不安全,就对莹莹说:“莹莹,我们知道你喜欢溜冰。但溜冰场里的人太多,你又没学过,一个人去我们不放心,可我们又没时间陪你。你看这样好吗,等过年的时候,我们有时间了就给你买一双溜冰鞋,到时候再带你来溜冰,行吗?”莹莹高兴地答应了。为了感谢父母,莹莹好长时间都没去溜冰场,只是在家乖乖学习。终于等到过年,莹莹看父母还没有给自己买溜冰鞋的意思,就去问父母,没想到父母说那是哄她的,是为她的安全着想,又说家里条件不好,不会去给她买溜冰鞋的。莹莹听到父母这样说,伤心地哭了起来。

很多家长和莹莹的父母一样,觉得孩子还小,有些事情做不到无所谓,把对孩子的承诺当成是哄孩子的一种手段,并且还认为孩子不会放在心上。其实,在父母眼里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在孩子眼里却很重要。孩子很敏感,也很聪明,他会把这一点一滴的事情都积累起来,慢慢地,他就会认为父母是不守信用的,而且父母一次次地“说话不算话”,会让孩子跟着学样,也变得不讲信用。

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43.8%的小学生和43.6%的中学生最渴望得到家长的信任,最不满家长说话不算数。家长的“言而无信”会让孩子不愿意再相信家长,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不愿意听从他们的教导。

但有的时候,并不是父母不想兑现承诺,而是父母一时忘记了,或是没有了兑现承诺的条件,可是孩子往往不会这么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随便给孩子许诺,对孩子说话一定要算数。1. 随口答应孩子的事情也要做到这天,培培想出去找伙伴玩,妈妈答应他说:“先写完语文作业再出去玩。”培培听从了妈妈的安排,开始专心写语文作业。语文作业写完了,培培刚要站起来,妈妈又说:“把数学作业也写完吧,都写完了再出去玩。”培培生气了,他本来没写作业时就想出去玩,听从了妈妈的话才把语文作业写完。但没想到写完后妈妈不仅不让自己去玩,还给自己又安排了新的任务。他不能接受妈妈的要求,冲着妈妈嚷道:“我现在就是要出去玩!你说了做完语文作业就让我出去玩的,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我以后再也不听你的了!”培培的妈妈一听,也觉得自己理亏,就让儿子出去玩了。以后,培培的妈妈不再随口答应孩子什么,如果应承了,就会按承诺去做。

很多父母在要求孩子怎么做时,都会随口给孩子一些承诺,答应孩子一些要求,却没有把自己的说的话放在心上,但孩子却不会忘记。如果父母这样随口应承得很多,却经常不做到,就会给孩子留下说话不算话的印象,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以后说什么孩子就不会再相信。2. 一些没有太大把握的事情,父母要采取弹性的承诺

如果父母觉得对孩子做出的一些承诺没有太大把握兑现的话,就不应该把话说得太满,可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使之有伸缩的余地。面对孩子的请求,父母可以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有较大灵活性的字眼。这种承诺能给自己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同时也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3. 不能给孩子兑现的要求坚决不答应明明看见薇薇去北京玩拍回来的照片,羡慕得不得了。他一回家就央求爸爸带他去北京玩。可是明明家条件不好,平时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带他去北京旅游的。为了鼓励明明用心学习,爸爸对他说:“行,你什么时候成绩考到班里前三名,我就带你去。”听到爸爸的承诺,明明开心极了,更加努力地学习。一个学期之后,他考了班里的第一名。当明明把这个好消息高兴地告诉爸爸时,爸爸却为了难。无奈之下,他给明明讲了家里的经济状况,希望儿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对于爸爸的解释,明明什么也没说,但是这之后,他就不再那么相信爸爸了。

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达到一定目标,轻易向孩子许下了自己以后根本不可能兑现的承诺,因为父母的承诺满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想着父母既定的目标前进。可是当孩子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时,父母却没办法兑现自己的承诺。纵然父母有千般无奈,在孩子眼里,父母所有的解释和说辞都是在为自己的“言而无信”辩解,伤心的同时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4. 答应孩子的事尽量不要拖延儿子和爸爸要钱买玩具,爸爸提出条件,只要儿子同意去理发,一结束就立马带他去买玩具。儿子一听高兴地点头同意了。理完头发后,儿子便朝玩具店走去,可是爸爸却一把拉住儿子:“儿子,爸爸今天还有点儿事情,过两天再给你买,今天咱们先回去。”儿子瞪着爸爸不说话。“爸爸肯定给你买,爸爸发誓!”爸爸信誓旦旦地对儿子说。“我再也不相信你了!是你说理完头发就立马带我买玩具的,你骗人!”儿子大叫着甩开他的手跑了。

孩子达到父母的要求后,父母应该放下手中的事情,尽快去兑现自己的承诺,尽量不要向后拖延。父母提的要求越难,孩子付出的辛苦越多,时间花费得越长,如果父母拖延兑现,孩子因此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孩子就吃这一套适当的许诺会给孩子一定的动力,会激励孩子上进。但是父母不能把对孩子许诺当做哄孩子的一种手段,对孩子要说话算话,否则会逐渐失去孩子的信任。当然无原则的许诺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说话、许诺应该持谨慎的态度,才能使孩子从小就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在人际交往中,要实现良好的沟通,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很重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内心感受,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说好每一句话。《庄子》中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故事,如果不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看在我们眼里的或许和事情的真相有着本质的区别。

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对同一个问题,家长和孩子的看法很可能不一致。在孩子那儿正常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行为,到了父母眼里很可能就完全变了样。现实生活中,往往总是这样,父母有父母的苦心和坚持,孩子有孩子的委屈和想法,父母和孩子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一天上学路上,女儿坐在车里,突然略带得意地朝妈妈说道:“妈妈,前面那辆是江苏的车。”妈妈一看,“苏B”开头的:“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一看那牌照谁都知道它是江苏的车。”刚说完,女儿脸上的兴奋劲就没了,头低了下来,很明显是不高兴了。小声嘀咕道:“我又看不懂车牌的含义!我只是看到上面的‘苏’字,想起老师教过,‘苏’是‘江苏’的简称,所以才猜那辆车是江苏的。跟你说是想确定一下,我有没有记错……”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对与错的原则问题,只是因为他们分别站在了不同的角度,所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父母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学会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1.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沈悦带着儿子参加一个夏令营,想借助这个机会,增进母子关系。可是她没想到的是,孩子在第一个活动环节就开始捣乱。为了让孩子们互相熟悉,老师让孩子们玩“开火车”的游戏。沈悦注意到,儿子小脸红红的,当起了“火车头”,玩得很开心。可是没多久,儿子突然不动了,后面的小伙伴也跟着停了下来,可是不管大家怎么催促,儿子就是笑眯眯地站着不动。沈悦的脾气一下就上来了,走到孩子身边,批评道:“你怎么不听老师的话?大家都催你呢,怎么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因为在气头上,沈悦的语气很不好,儿子脸上的笑一下子没了,沈悦有些后悔,不该在这么多孩子面前说他不好。这时候,老师过来了,笑眯眯地摸摸儿子的头,安慰了两句,儿子这才重新笑了起来。“现在可以告诉老师为什么停下来吗?”老师问。“报告老师,我没油了!”儿子大声地回答。“嗯,老师现在给你加油!”老师做了一个加油的动作,“现在可以开动了吗?”“报告老师,马上出发!”就这样,儿子带着小朋友们重新开心地奔跑起来。

没有什么车可以不用加能量一直跑下去,这是每一个成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当扮演火车的儿子做出这么合情合理的动作时,反而受到了妈妈严厉的批评呢?答案很简单,妈妈先入为主,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对孩子做出了错误的评判。

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当孩子的一些语言和行为让我们觉得奇怪的时候,不要急着质问发脾气。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2. 从孩子的高度看问题李娜和大多数女性一样,热衷逛商场。儿子没人带,所以她每逢周末都领着儿子一起到商场购物。可是她发觉孩子刚进商场就哭着闹着要出去,而且每次都是这样。商场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很多可爱的毛绒玩具,为什么儿子不愿意去商场呢?李娜纳闷不已,有时候儿子一哭她就特别生气。直到有一次,她在商场里蹲下身来给儿子系鞋带,才终于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逛商场:原来站在孩子的高度,看到的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满商场来回晃动的人的大腿。谁又愿意在这样的环境待上几个小时呢?从那以后,她每次逛商场都把儿子抱在怀里,儿子也不再哭喊着要离开了。

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高度看问题,这里说的“高度”,不仅仅是身高,还包括思想的高度。父母是成年人,学习了不少知识,加上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经验,对很多现象、问题都有自己独到深刻的看法。但是孩子不是,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很多事情在父母眼里根本不值一提,对孩子却可能是个难题。

所以我们说,父母不仅要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还要保持童心,多从孩子的高度去看问题。3. 相信孩子不简单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是简单的,于是他们在处理孩子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简单化。其实,小孩子可不简单,在他们的小脑袋里,藏着很多的奇思妙想。

上海市一个10岁的小学生张琦在大街上想洗手,于是突发奇想:“如果大街上有个水龙头该多好呀!”可水龙头安在大街上,会造成水源的浪费。综合两方面的因素,这个孩子发明了既方便又能保证不浪费的投币水龙头。

所以说,大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支持孩子的奇思妙想,鼓励孩子进行探索。4. 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妈妈,我们今天考数学了。”“是吗?这回得了多少分?”“82分,比上次高10分呢。”婷婷有几分骄傲地说。“哦,这回是比上次进步了。对啦,你知道隔壁的扬扬考了多少分吗?”“好像是90分吧。”婷婷有点儿不高兴地回答道。母亲似乎并没有察觉,接着说:“怎么又比她考得差?你努点儿力行吗?”“你凭什么说我没努力?比上次提高了10分,老师还表扬我进步了呢,就你总是不满意。”婷婷生气了,她提高嗓门喊了起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这不是为你好吗?你看看你,就算进步10分也比人家扬扬差,一点儿也不争气!”“我怎么不争气啦?你嫌我丢你的脸是不是?人家扬扬好,那就让她做你的女儿好啦。”婷婷气冲冲地走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本来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却因为母亲不懂得从女儿的角度去看问题,闹得不欢而散。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进步都是值得骄傲的,都是她努力的回报。父母要是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给的应该是赞美和鼓励,而不是比较和批评。孩子就吃这一套站在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处于不同的立场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孩子喜欢能从自己角度看问题、理解自己、体谅自己的父母。因此,生活中,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允许孩子发脾气

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人的情绪也是这样,会有正性的情绪,也会有负性的情绪。

想想被负性情绪所包围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沮丧、没精打采、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又或者看什么都不顺眼。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让自己好起来的:向好朋友倾诉、痛哭流涕、大吼大叫……反正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把负面情绪通通发泄出来,然后我们就雨过天晴了。

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其实让孩子发发小脾气也不是什么坏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他也会伤心、失望、生气、愤怒。而且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并不能很好地分辨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如果不能及时充分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得不到很好的关注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灾难”。1. 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发脾气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如果一个孩子发脾气就变得不正常了,常常被大人指责为“不懂事”、“不听话”、“任性”,甚至还要对孩子的行为压制甚至打骂斥责。

父母这样做是不对的。作为一个成年人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都有明确的概念,而孩子还小没有这么明确的概念,所以容易冲动,自制力差,对挫折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发脾气。

父母应该明白:“发脾气”,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直接和再正常不过的发泄方式,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有助于孩子宣泄心中不良的情绪,也是对孩子关爱的表达。2. 关注正在发脾气的孩子

很多时候,对正在发脾气的孩子进行“冷处理”往往是不够的。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也是需要有人关注的,就像我们发牢骚的时候也需要有人倾听一样。

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父母不妨先坐下,安静地等待孩子,安静地看着孩子,不去打断他的怒气,全神贯注地关注着孩子。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还能消除孩子的担心,更好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如果孩子正在为一件伤心的事情哭泣,不要阻止,静静地陪着他。如果孩子想倾诉,给他你的耐心;如果孩子不愿意开口,请不要出声询问。痛哭之后,即使事情还是没有解决,孩子的心里也会舒坦很多。3. 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孩子一定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允许孩子发脾气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乐乐一向很固执,对自己认准的事情决不回头。如果不如意就发脾气,找理由哭闹,妈妈对此十分头疼,总是提防着她的坏脾气爆发。妈妈常常对朋友说:“我的乐乐一般都很乖,就是脾气一上来,就软硬不吃,怎么说,怎劝都不行。”一天一位朋友说:“她总是有原因的吧?不会无缘无故就哭闹。”妈妈留心观察,发现乐乐总是在父母不耐心或有恼怒表情后开始“发怒”,而且纠缠不清。妈妈翻看了一些育儿书,看到书中讲的孩子对归属感的需求,不禁有些醒悟。也许乐乐看到父母生气,会想到他们不再爱他,所以有危机感,因恐慌而暴怒?找到原因就好办了。有一次乐乐又闹起来,这次妈妈没有训斥或表现出厌烦,而是和颜悦色地拥抱着乐乐说:“妈妈知道你心里难过,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难过呢?”这样问了一阵,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我看你刚才生气,以为你不喜欢我了。”“傻孩子,妈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刚才妈妈情绪不好,所以对你态度也就不好了。可是妈妈是喜欢你的,你要相信妈妈。”从此以后每当乐乐有迹象要发怒时,妈妈首先向乐乐声明她喜爱乐乐,这的确使乐乐平静了许多,不再没完没了地“找麻烦”了。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只要父母能体察到孩子的需要,对症下药,就能很好地引导孩子的情绪。孩子发脾气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原因:(1)得到父母的关注

孩子莫名奇妙地发脾气,总和父母对着干,很有可能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导致孩子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来吸引父母的注意。(2)希望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孩子愤怒的时候,很有可能是想得到父母的理解;而孩子哭泣的时候,或许只是想得到父母的一声安慰。父母要从孩子的表达中体察孩子的感情诉求。(3)实现某个愿望

有的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父母的妥协,满足自己的某个愿望,可能是一套衣服、一件玩具或是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也有发泄情绪的需要,家长要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了解孩子脾气背后的情感诉求,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慢慢教会孩子情绪的控制和管理。只有这样才不会压抑孩子的情绪,也不会孩子一发脾气就无原则地满足他无理的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第二章 孩子就吃“父母陪自己玩耍”这一套

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多点儿时间陪自己玩耍。父母陪孩子一起玩耍,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快乐,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有助于父母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有利于挖掘孩子的潜能。

多一点儿和孩子玩耍的时间

宜家曾通过网络在线采访了282位有0~12岁孩子的家长,调查显示,九成家长认同玩耍对孩子的重要性,90%的家长同意“玩耍是为了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观点。此次调查还对108个7~12岁的孩子进行了采访,有七成的孩子渴望有更多时间和父母一起玩耍。

这次调查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现在,随着各类家教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都能认识到玩耍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现代社会,双薪家庭很多,父母常常要忙于工作,分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玩就像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会全心地投入,会获得快乐和满足。家长多一点儿和孩子玩耍的时间,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1. 家长陪孩子玩会让孩子更快乐叶秋和先生平时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儿子,儿子平时上幼儿园,周末常常交给姥姥姥爷照顾。这两天,叶秋因为身体不舒服,请假在家休息,儿子告诉她,感恩节快到了,想亲手给老师做一张贺卡,想请妈妈帮忙。叶秋想反正也不费事,就愉快地陪儿子做起了手工。贺卡做好了,其实很简单,也不怎么精致。可是儿子却很开心,紧紧拿着贺卡,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没撒手。第二天一早,儿子连蹦带跳地捧着他们的“作品”去了学校。叶秋看到儿子开心的笑脸,自己也觉得开心满足。

很多时候,孩子的要求都很简单,只是希望父母能多点儿和自己玩耍的时间,至于玩什么并不重要。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在玩耍的时候更投入,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满足。

发表在美国《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进一步显示: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减少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美国宾翰顿大学神经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特聘教授马克·伦岑韦格尔解释说:“在与父母每天进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会模仿大人的社交技巧与处世方法,学会从容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力,性格会更加开朗、阳光。”2. 多点儿时间陪孩子玩能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玩耍对于孩子,就像是工作对于家长。家长对待工作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性格特点,是周围人了解评价自己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的,孩子在玩耍中的表现,也能传递出不少与孩子有关的有用信息。

孩子对玩具和玩耍方式的选择,能反映出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是喜欢自己玩耍还是喜欢和朋友一起玩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孩子的性格;玩耍中,孩子如何与朋友相处,往往体现出孩子的交际能力。用心的父母,不仅能抽出时间陪孩子玩耍,还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很多“秘密”,更了解孩子。3. 多点儿时间陪孩子玩能启发孩子的思维

孩子的好奇心总是很强,脑子里会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多点儿时间陪孩子玩,在玩耍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及时地帮助孩子解答疑问。这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让孩子增长了知识。在孩子看来,父母耐心回答他的问题,是对他动脑筋思考的一种赞美和奖励,会逐渐养成遇事动脑筋思考的习惯,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另外,在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家长还可以通过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思考,打破孩子的定势思维,帮助孩子多角度看问题。4. 多点儿时间陪孩子玩耍帮助培养孩子的好性格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学习和效仿。多点儿时间陪孩子玩耍,父母的微笑会让孩子学会积极乐观;在玩耍中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让孩子变得自信坚强;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宽容和与他人合作。玩耍中塑造孩子的性格,会让父母的教育更轻松自然。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的成长永远不可能重来一次,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希望能多一些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和回忆。作为父母,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无论怎么忙碌,都应该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玩耍,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高尔基说:“游戏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手段。”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反映出孩子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一些看法和态度。譬如,孩子喜欢在玩“过家家”的时候,模仿成年人的语言、语气和动作,游戏的内容无一不是与他们所熟悉的家庭生活情况以及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游戏是孩子认识家庭生活,认识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待事物态度的一种独特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视野逐渐扩大,他们还常常爱分成若干角色,模仿电影、戏剧中的人物,从中获得乐趣。他们在模仿过程中的表现反映着孩子对有关事物的认知能力。

很多父母容易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孩子热衷的游戏,觉得简单幼稚,没什么意义。这样的想法和惯性都是不对的,父母要了解,游戏是孩子了解社会、学习生活、发展智力、增进健康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活动。做家长的,不仅要在学习之余,给孩子留出做游戏的时间,还应该找回自己的童心,进入到孩子的世界,加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去。1. 让孩子来制定游戏规则

孩子做游戏,本来就是为了放松和得到快乐。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轻松自由的氛围,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游戏的兴趣,而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加入给孩子带来紧张和压力。

让孩子选择游戏的方式,当然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建议,让孩子自由选择。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开心,还能锻炼孩子的自主性。

让孩子来制定游戏规则。游戏是孩子的天下,孩子在这方面比家长要有天赋得多,他知道怎么玩才会更开心。所以放手让孩子做游戏的导演,不要限制孩子的想法,更不要干预孩子的玩法甚至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改变了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以及探索的特性。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地思考,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全局观念,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2. 多和孩子玩互动游戏一天下午,李丽带着女儿去公园散步。女儿看见公园草坪上有人在玩“二人三足”的游戏,越看越觉得有趣,吵着要和妈妈一起玩。李丽一看,参加活动的大都是年轻的情侣,有些不好意思。可看到女儿一脸的期盼,李丽还是咬咬牙,拉着女儿报了名。比赛开始了,李丽的右脚和女儿的左脚被绑在一起,女儿紧紧握着妈妈的手,嘴里喊着“一二一二”,慢慢朝前走去。开始的时候,李丽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步伐,有好几次差点儿把女儿带摔倒。后来她仔细观察了女儿的步子,在脑子里大概计算了一下,一点点调整步伐,两个人走得越来越顺。终于走到终点的时候,她和女儿竟然拿了第二名,奖品是一个钥匙扣。女儿高兴地抱着她大叫,周围的人都给她们鼓掌。在她们的带动下,有更多的家庭参与到了活动中。那以后好长时间,女儿总是拿着奖品到处炫耀:“这是我和妈妈一起赢回来的哦!妈妈真棒!”每次女儿这么说,李丽心里都会觉得很温暖。

多和孩子玩互动游戏,能很好地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信任和默契,还能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亲子互动的游戏有很多,比如:捉迷藏、过家家、打乒乓球、你画我猜等等。互动游戏,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或规则,唯一重要的是“互动”。就是说,家长和孩子必须同时参与到游戏中来,通过两人的语言和肢体上的交流,通过两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家长可以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孩子的互动游戏。譬如: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可以和孩子玩“你说我猜”,让孩子用语言来描述一个给定的事物,家长来猜;孩子容易害羞,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性的亲子互动,在互动中增强孩子的自信;要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选择“涂鸦”、“猜谜”、“编故事”等游戏;提高孩子的快速思索的能力,可以选择“接龙”等等。

只要留心,就能想出很多新奇的互动游戏。和孩子玩互动,更好地了解孩子,让孩子更了解你,也更了解这个世界。3. 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角色扮演”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游戏,这个游戏能很充分地表达出孩子对所扮演角色的感情和评价。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他人和世界。另外,“角色扮演”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这对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发展有很大的好处。4. 在游戏中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

家长要学会“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正确引导孩子,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正坏毛病。比如:让好强的孩子知道,游戏有输也有赢,让自私的孩子体会到分享的快乐,让懒惰的孩子知道要付出才会有收获,让孤僻的孩子感受到朋友的温暖……通过游戏来呈现这些人生的道理,比起家长的说教更有效,孩子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就吃这一套“游戏”是孩子的好伙伴,每一个孩子都是在它的陪伴下长大。如果父母能抽出时间,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体验。在做游戏的时候,父母还能用孩子喜欢的方式给孩子引导,寓教于乐,帮助孩子轻松快乐地成长和进步。

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

大自然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人不自觉地放松、成长。亲近自然,是孩子们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但由于父母工作忙、社会压力大、太过担心焦虑等原因,很多家庭都很少进行户外活动。即使有机会带着孩子外出,也只是完成任务似的和孩子到某个公园,将每个游乐设施让孩子玩一遍就算结束了。

其实,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促进父母亲与孩子情感的方式,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1. 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

户外活动是以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以个体或群体活动的形式,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一位每日在户外散步的老人说:“大自然不像我们从车窗中看见的那样不可捉摸,我能看见事物是如何一天天改变的。每年在花朵开放时,我都会去看它们。”

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让孩子在阳光中沐浴,在蓝天下奔跑,和孩子一起观看自然风光,一起欣赏花儿绽放,看青山绿树,听鸟叫虫鸣。让孩子更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让孩子忘记烦恼,快乐成长。2. 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经常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享受“空气大餐”,不但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增强呼吸系统抗病的能力。户外阳光充足,经常让孩子享受“日光浴”也有颇多益处——阳光中的红外线可以让人感到温暖,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紫外线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还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

经常参加户外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更加促进智力的发展。

经常在室外活动,有利于孩子的骨骼发展。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往往身体结实,抵抗力强,不容易感冒,也很少患其他疾病。3. 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好动与探索的本性

好玩好动是大多数孩子的天性,在户外活动中,孩子所受到的制约大大减少,会更加放得开。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很容易成为活动的主导者,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强烈的好奇心驱动着孩子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他们的小脑袋里装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的探索本性,给他们认真细致观察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自己想要的答案。4. 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户外活动往往是需要与其他孩子一起开展的,即使是简单的游戏活动,也有不少规则。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就有一个先后次序问题;一起搭积木、踢球就有合作问题。可以说,户外活动为孩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积累为人处世规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们往往会从游戏中积累经验并迁移到将来的日常生活中去。

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更好地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呢?1. 要为孩子创造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女儿对王刚诉苦:“爸爸,老师让写《公园的早晨》,可是我都已经好久没逛过公园了,怎么办啊?”女儿这么一说,王刚才发现,确实已经很久没带孩子出去过了。王刚想起邻居说小区附近有个公园,走路20分钟能到,便带着女儿出门逛公园去了。他和女儿沿着湖边的人行道一路闲逛,欣赏湖里的水及湖边的花草,看着清晨慢跑的人们,帮着女儿找写作的灵感。在湖边,他们看到练舞蹈的大爷大妈,女儿禁不住跟着大家一起跳起舞来。那些大爷大妈都乐呵呵地教她。湖边的凉风吹在脸上,带来清爽的气息,让人一阵舒服。看着女儿开心的笑脸,王刚暗暗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少睡会儿懒觉,少看会儿电视,多陪女儿来公园逛逛!”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充分的户外活动机会与条件并培养其活动兴趣与能力,不应该总是把孩子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小小的房间里。

要充分利用院子里及家附近的、可供孩子玩耍的场地。家长可以在周末早晨或是傍晚,带着孩子到附近公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也可以在休假的时候,带孩子外出郊游;可以带孩子在小区里散散步,到广场上放放风筝;又或者在小区空地上打打羽毛球等等。不一定非要有宽大的空间,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到阳光下,就能给孩子带来快乐。2. 户外活动内容要丰富

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家长要注意丰富活动的内容,不能总是千篇一律,这样孩子才不会厌倦,才能让孩子学到不同的技巧,得到不一样的锻炼。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家长可以选择在假日早晨或是每天晚饭后带孩子在外散步。散步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还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另外,散步过程中,家长能和孩子放松自在地交谈,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跳绳能健脑。跳绳是一项全身性的活动,孩子手脚协调配合,可促进身体的协调性。跳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精神舒畅,行走有力,更主要的是可以起到通经活络、健脑的作用。

骑自行车可提高反应的灵敏度。经常骑自行车,可以发展孩子腿部和足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孩子运动的速度、反应的灵敏度和平衡能力等。

游泳、爬山也是很好的体育项目。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对疾病的抵抗力;爬山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开阔孩子的视野,使孩子形成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性格。

带孩子去野炊,让孩子亲近自然的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还有很多的活动,家长应该结合孩子的年龄和身体情况,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不断丰富户外活动的内容。3.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选择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家长可带孩子去踏青;夏天可经常带孩子参加游泳活动,主要是为孩子接触水提供机会,目的不在于学习游泳;秋天,秋高气爽,可带孩子去瓜果飘香的果园,或者去看金色的田野、丰收的庄稼,还有辛苦劳作的农民;冬天,可带孩子欣赏皑皑的白雪、美丽的冰雕、漂亮的雾凇。

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自然景色,不同的动植物生长,不同的人物活动,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贴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4. 安排好活动量,注意孩子的安全

家长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要恰当安排孩子的活动量,运动量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孩子造成疲劳感。还要为孩子准备合适的衣服,鞋子以软底鞋为宜,以免妨碍活动。在一些活动开始之前,要帮助孩子做一些准备活动,先把身体活动开来。

要多注意安全,一切活动都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孩子生活经验不足,又好奇、好动,往往做出一些冒险的运动,有的时候需要家长进行正确的示范和指导。孩子就吃这一套经常和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尽情地欣赏绿色景物,呼吸清新的空气,让孩子亲近自然,给孩子一个开阔的视野。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活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满足孩子的探索精神,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给孩子表演的空间

得到父母的关注,是每一个孩子共同的渴望。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夸奖,因此,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权利,多给孩子表达想法、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由快乐中成长。1. 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权利

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阿涅丝·桑托·费德尔说:“仔细观察孩子玩耍的过程就会发现,即使是一岁多的孩子也有连贯的思维和逻辑,他们的逻辑中包含相对复杂的思考、想象甚至研究。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给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空间和时间。”给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可以锻炼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

遗憾的是,父母往往会想当然地替孩子“做主”,干涉孩子的选择。还有的家长,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放不开手让孩子去玩耍,总是要陪在孩子身边,不停地给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见,往往扫了孩子玩耍的兴致。一对夫妻周末的时候带孩子去海边玩,孩子很高兴。一下车,孩子看到一望无边的大海,就开心地脱了鞋光脚踩上柔软的沙滩,高兴地叫唤着朝海边跑去。妈妈一转头就看见孩子把鞋丢在岸边,跑到近海的水域,和几个半大的孩子堆起了“长城”,一会儿的工夫就玩得满身的沙子。妈妈很生气,一把拉起孩子,不让他和大家一起玩沙子,理由是会把衣服弄湿。后来孩子去捡贝壳,妈妈也寸步不离地跟着,怕孩子会有危险。妈妈过分的小心让孩子的兴奋一点点丧失殆尽,只留下一脸的羡慕和疲惫。

桑托·费德尔指出:家长过多的“指导”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判断能力,对别人产生很强的依赖性。家长要学会放手,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地玩耍,不要动不动就干涉孩子。“自由”始终应该是玩耍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只有给孩子自由,孩子才能投入和尽兴,玩耍也才有价值。2. 给孩子表演的空间

孩子其实有很多了不起的想法,家长在陪孩子玩耍的过程中,应该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孩子足够的表演空间。

让孩子自主地选择游戏方式,可以简单询问孩子选择的原因,了解孩子的想法。玩耍中,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游戏场景的假设,游戏人物的设定,游戏规则的制定,都交给孩子全权负责,让他成为玩耍的主人。让孩子控制玩耍的节奏,父母应主动配合孩子,而不应该随意更改孩子设定的规则。

孩子的每一个设想、每一个创作都是他用心观察用心思考、自己动手完成的,都是他努力的结果,在他眼里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象力,认真倾听孩子编出的故事,认真欣赏孩子的每一幅图画、每一件创作,认真参与孩子设计的每一个游戏。用自己的参与和欣赏鼓励孩子积极主动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父母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思维的灵活性,还能提高孩子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3. 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孩子

给孩子表演的空间还要求父母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孩子。

孩子在玩耍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玩“过家家”的时候,设定了人物角色,最后却发现人多了一个,要怎么来安排这个多出来的人?玩拼图游戏的时候,最后发现拼图少了一块,不完整怎么办?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过程中,意见不同,发生分歧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

当问题发生时,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要相信孩子有自己看问题、解决问题的一套方法,相信他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不和谐”。孩子的世界有孩子的规则,父母不要轻易就用成人的解决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应该由孩子自己说了算。

把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孩子,是对孩子的信任,会给孩子带来自信。这样做还能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问题,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锻炼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以后很有帮助。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是天生的表演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表演空间,让孩子自由发挥,尽情表现自我。尊重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相信孩子的能力,把玩耍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在尽兴玩耍的同时,自主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点点健康成长。

学会给孩子讲故事

应该没有孩子会不喜欢听故事,孩子在听故事时,想象力会特别活跃,他们的头脑中会不断出现故事中的人物、情景。听故事锻炼孩子的专注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拓展孩子的知识面。

世界著名作家歌德小时候,他母亲经常给他讲故事。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在精彩的地方停下来,让小歌德自由地去想象,继续说下去。母亲这样的方式,极大地发掘和培养了他的想象力,为歌德后来的创作带来了不少美妙的灵感,写出了很多不朽的佳作。

尽管很多家长都知道给孩子讲故事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帮助,但却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对于许多家长来说,讲故事比读故事书困难得多,离开现成的情节和词汇,他们很容易语无伦次,思路也会受到局限。

给孩子讲故事真的有那么难吗?父母要怎样才能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呢?1. 要讲好故事先要选好故事

好的故事或给人以感动或能启发人的思维,父母在学会讲故事之前,首先要学会选好故事。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呢?其实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过总的来说,一个好故事应该具备以下4个特征:(1)主线清晰,主角明确

好的故事应该主旨明确、主线清晰、情节紧密,这样的故事家长讲起来也会更容易,不会讲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所云。另外,一个故事最好只有一个主角,这样孩子比较容易抓住重点,听起来才不会那么费劲。(2)出乎意料的情节

好的故事一般都会有出人意料的情节,这样的情节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想象。只有当听众全神贯注地倾听故事时,故事的效果才有可能产生。(3)要有一定的合理性

尽管很多故事都是虚拟的,但是父母在选择故事的时候,也要注意故事的合理性。不要让孩子一听就觉得“这故事是假的”、“骗人的,我才不信”,如果这样,给孩子讲故事的意义也就不大了。(4)积极的结局

有一个好结局的故事对听众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对于孩子来说,正面的鼓励往往更有力量,一个积极的结局能给孩子更多的希望,激励孩子去努力。2. 熟悉要讲的故事

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故事的人物、情节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可以的话最好把故事背下来。这样可以让父母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至于出现磕磕巴巴或是突然忘记情节的尴尬,熟悉故事是表演和再现故事的前提。3. 讲故事之前对孩子提出要求

在讲故事前,父母应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如:“要记住故事里讲了些什么,过几天我要你讲给我听”、“故事里面你最喜欢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孩子就会全神贯注地听,会有意识地记住故事里的一些情节,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锻炼。4. 讲故事的时候,要掌握一些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技巧的,给孩子讲故事也一样。借助这些技巧,讲故事对于父母来说也就不再是一件头疼的差事。(1)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故事

这就像是演说家进行演讲,不同的观众就要有不同的论调。给孩子讲故事,一定要清楚孩子的年龄,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比如年龄偏小的孩子,易用孩童化的语言,不要过多地使用成语或是孩子没听过的词汇,这样孩子才能听懂,也才会有兴趣。(2)要有激情,绘声绘色

生动地表现故事比完整地再现故事更重要,因此给孩子讲故事时,父母有时候要把“尊严”和“个人形象”抛到脑后。表现故事的时候要有激情,必要时候还要辅以一定的肢体语言。比如,想方设法给故事里的每个角色安排不同的音色,有时实在没法区别,可以捏着鼻子、故意压低嗓子产生需要的效果,更形象生动地再现人物形象。讲到开心处,和孩子一起尽情地笑;讲到紧张的地方,也要握紧拳头,怵怵发抖,这样才能和孩子取得共鸣。

讲故事时还要注意声调的变化,要绘声绘色,但也不宜过分夸张。这是因为一方面绘声绘色更能表现故事的思想感情,帮助孩子领会;另一方面,可以影响孩子的语言表情,他会模仿着成人的样子,提高语言的表现力。(3)给孩子留下发挥的空间

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不一定要从头讲到尾,有时可留有余地,让孩子去想象、发挥。如有时不讲结尾,让孩子自己去编结局;或者给出几种结局,让孩子去选择他所希望的结局。这样能让孩子也参与到讲故事的行列,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孩子构架故事的能力。还可以在讲完一个场景后,鼓励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以强化孩子的记忆。(4)注意讲故事的时间

父母要掌握好讲故事的时间,不要过短,也不可以过长,时间太短无益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时间过长,孩子容易疲劳,都不好。一些家长总认为给孩子讲故事的最佳时间是在临睡前,其实不一定,可能在早餐后,也可能在晚饭前,只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家的开讲时间并能让自己同孩子感到放松和愉快的任何时候都好。5. 父母要学会一些讲故事的方法(1)复述法

每给孩子讲过一个故事,隔一定的时间要求孩子复述故事。孩子起初可能仅仅说几句,对故事的情节也描述不完整。家长这时不要着急,可以先给孩子讲一小段,让孩子一点点回忆。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孩子持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2)提问法

在讲述完故事后,针对故事中的情节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白雪公主》,可以问:“皇后为什么不喜欢白雪公主呢?她都做了哪些伤害白雪公主的事情?”孩子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故事领会得更深刻,有助于孩子思维水平的提高。(3)故事接龙

这个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最好,由一个人开头,三个人轮流接着讲述,不可雷同。孩子会很开心,有和父母竞赛的感觉,实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鼓励孩子编故事,对孩子的想象力、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是极大的锻炼。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喜欢听故事,小时候的“故事时光”会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温暖回忆。一个好的故事很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应该学会讲故事,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快乐,学到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同时父母也要鼓励孩子编故事,并用心倾听孩子的故事。

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有研究调查显示,婴儿在襁褓时期,即容易被电视所吸引;三个月大的孩子,会因为电视中的声音而聚精会神,观看荧幕中影像的变化;两岁半的幼儿会逐渐喜欢看电视;而五六岁的,则已会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节目。由此可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电视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言道:“一张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孩童时期的接受方式是以感知、记忆为主的,而电视正是一种以生动的画面辅以语言、音乐的视听媒体。精美的画面、动作以及优美的声音同时刺激孩子的感官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知识、经验,提高孩子的形象思维,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因而也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显示,长期看电视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心孩子看电视的问题。

一位母亲说,她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丢,就坐在电视机前,非把爱看的动画片、连续剧都看完了才写作业。家长非常着急,又打又骂又讲道理,该用的办法全用了,一概不管用。孩子嘴上说这个连续剧看完了就不看了,结果这个完了下个又开始了。母亲担心孩子是不是得了外面说的“电视病”?

这样的场景和担心对很多家长来说,并不陌生。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家庭电视机普及率已经超过了90%,青少年每日收看电视节目时间超过了3小时。近几年来,因孩子看电视而引发家庭矛盾的案例时有发生。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利害关系,一直是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家长担心孩子看电视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怕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妨碍学习;二是怕影响视力;三是怕一些电视节目教坏孩子。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若电视占据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势必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长时间看电视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对别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很多电视广告带有很强的煽动性,一些电视节目让孩子盲目崇拜。一个12岁的男孩儿将来的理想竟然是要做职业杀手!他给的理由是:“因为电视里的杀手都很酷,很英雄。”

面对这诸多问题,很多家长首先把电视定位为引起祸端的种子,因此简单地对孩子看电视进行控制。据统计,27%的家长完全不允许孩子看电视;69%的家长强调只能看有用的节目,而且不能耽误功课;4%的家长对孩子看电视基本不管。

其实,问题的产生,不是电视的错,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孩子看电视的行为。果断杜绝或是放任不管,都是极端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在充分认识看电视利弊的基础上,多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正确引导孩子看电视,让看电视成为一件科学而快乐的事情。1. 多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很多家长会觉得,自己整天忙于工作,连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都抽不出时间来欣赏,更别谈花时间陪孩子看那些幼稚无聊的节目了。就因为缺少陪伴,往往会带来两种结果:一种是家长因为担心,完全不允许孩子看电视,这样确实杜绝了电视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也给孩子的成长减少了不少乐趣,阻断了孩子获取外界信息和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另一种就是完全放任孩子看电视,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只有在看电视的时候会特别乖,不吵也不闹,两眼盯着电视屏幕,很省心。这样的“省心”,给社会带来了不少“儿童电视孤独症”患者。

国外专家经过观察和研究后指出,患了儿童电视孤独症的孩子,即使再经最优良的教育,将来仍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很好地生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父母不妨先放下手边的事情,坐下来陪孩子一起观看。这样是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也能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心。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不但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更能适时指导孩子吸收正确的知识与观念。2. 帮助孩子选择电视节目

每个电视节目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观众群,正如每本书都有自己的读者群一样。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课题组的专题研究显示,有两类节目最适合少年儿童观看: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品,像儿童文学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另一类是知识性作品,如大自然探险、科普专题、科幻题材等。

在选择时,父母应先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能一味地以自己的观点为准。父母应先了解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如果认为节目不适合孩子看,应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适时告诉孩子反对的理由,不是禁止孩子看电视,而是认为节目内容不适合,且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一方面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重视,另一方面也给孩子表达意见和喜好的机会。3. 与孩子一起讨论节目内容

一些节目孩子看了之后会有些疑惑,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应正确对待。在自己了解的范围内,尽量给予及时正确的回答,千万不要有搪塞、敷衍的态度;不能及时解答的,也要告诉孩子你需要查找资料后再给予回答。这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积极思考发问的赞赏和鼓励。

和孩子一同观看节目时,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孩子想法,适时纠正孩子错误的观念,进而引导孩子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判断。

另外,家长还可以就电视节目的内容,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去联想和思考,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判断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4.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看电视习惯

看电视的时候,孩子很容易忽视用眼卫生,家长多和孩子一起看电视,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保护视力。

家长应该注意电视机的摆放,电视机的角度和距离适当,一般两米到两米半合适,距离太近了会增加眼睛里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负担,时间长了,容易致使近视眼的发生。看电视时还要提醒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靠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看电视时姿势不端正,则可能导致脊柱弯曲的发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家长还应该帮助孩子控制看电视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过长。平时应该提醒孩子,约半小时让眼睛休息一下,看一看稍远一些的东西或者去室外望一望远;每过一个小时以后,还应该使眼睛休息几分钟。

看电视时,室内的光线要适宜。晚上看电视时,最好在电视机的侧面较远处放置一只瓦数较低、光线柔和的电灯。此外,多食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以保持良好的视力。5. 规范全家人的收视习性

7岁以前,儿童连续看电视不要超过半小时,7~9岁儿童不要超过1小时,10~12岁的儿童不要超过1.5小时,13~15岁的学生不要超过2小时。要改正孩子沉迷电视的坏毛病,需要父母一起重新检讨收视习性,规划出每日固定的收视时段,让孩子明确知道何时才是他的收视时间,父母也要以身作则遵守规定,带领孩子改变惯有的收视习性。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喜欢看电视,并能从电视中汲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父母应该多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看电视习惯,引导孩子正确、科学地看电视。在看电视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及时为孩子解答疑惑,引导孩子思考,从而拓宽孩子的思路,增加孩子的积累。

多陪孩子玩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是指那些通过一定的逻辑或是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是自己设定的原理来完成一定任务的小游戏。益智游戏通常以游戏的形式锻炼了游戏者的脑、眼、手等,使人们获得身心健康,增强自身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值得一提的是,优秀的益智游戏娱乐性也十分强,既好玩又耐玩。

据英国皇家科学院研究发现,经常玩益智游戏的人,比不玩的人平均智商高出11分左右,大脑开放性思维能力较高。美国医学专家也发现,50岁以前开始玩成人益智游戏的人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只有普通人群的32%,而从小就玩益智游戏的人发病率不到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由此可见,多陪孩子玩益智游戏,能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也能让降低父母自己患病的几率。1. 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不同的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没有固定的形式和规则,但是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侧重。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益智游戏,在游戏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父母应该重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因为年龄小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官的刺激。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选择“分类”、“找茬”、“连连看”、“对对碰”等游戏,帮助孩子在充分观察的前提下,找出相同的物品,对物品进行分类或是找出所给图画的不同之处。

随着孩子的成长,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时候,父母可以选择“猜谜”、“脑筋急转弯”、“逻辑推理”、“数字推理”、“记忆力”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记忆力。2. 根据孩子的性格选择不同的益智游戏

游戏之于孩子,就像是工作对于成人。不同的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同样的,不同性格的孩子,也应该选择不同的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虽然能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但是父母不应该忽视了它本身的“游戏性”。在为孩子选择益智游戏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更好地在游戏中成长。

专注力差的孩子,家长可以教孩子玩棋类游戏,如跳棋、围棋、象棋等,这些游戏不仅有趣,还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全局观念,同时培养孩子的耐性和专注力。

思维比较局限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猜谜游戏”、“脑筋急转弯”、“数字推理”、“侦探游戏”等,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引导孩子多角度思考,发散孩子的思维。

性格霸道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纸牌”、“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

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玩益智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游戏对孩子最大的锻炼是哪一方面,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不会只是把游戏当做游戏。3. 玩益智游戏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益智游戏本身鼓励孩子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做,父母和孩子一起玩益智游戏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表达意愿的机会。孩子能否得出正确答案、有没有成功完成任务,都比不上孩子主动思考有意义。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父母应重在鼓励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发散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的视野,而不应一味强调游戏结果。孩子就吃这一套优秀的益智游戏很好地将游戏的娱乐性和益智性结合起来,在游戏过程中能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发散孩子的思维,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为孩子挑选的益智游戏能让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轻松地长知识,很好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

晴晴今年11岁,从小体弱多病,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吃药长大的”。每当冬天来临,晴晴就没完没了地感冒,于是在请假休息中把功课耽误了。后来,晴晴的妈妈从一位健身教练那里得知,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锻炼人的心肺功能,所以就给晴晴办了一张健身卡,每星期都带她去练一到两次健美操。刚开始练习时,由于长时间没有运动,晴晴浑身上下觉得疼痛。她有点儿想放弃,但是在妈妈的鼓励下,她还是坚持下来了。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晴晴再也不会因为练健美操而感到身体不适。相反,她渐渐感觉练完健美操身心舒畅,学习时也更有精神。让妈妈感到欣慰的是,晴晴的体质增强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感冒,也变得比以前更坚强。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孩子体质弱还是体质强,坚持体育锻炼都不可缺少。让孩子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体魄,增强孩子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有必要把体育放在孩子教育的重要位置。孩子做事往往缺乏自觉性和毅力,对事情的兴趣也较容易转移,如果父母放松督促,孩子在体育锻炼上也可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这样自然会降低体育锻炼的效果。那父母到底该如何让孩子坚持体育锻炼呢?1. 告诉孩子“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所有人眼中,小华是一个学习勤奋、刻苦的好学生,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在学校认真学习不算,每天放学后,小华就匆匆回家,然后学习到深夜。她每天的生活都在模式化中进行,基本上是两点一线:教室——家。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连学校的早操锻炼都不愿参加,体育课也总是找借口请假。长期缺乏体育锻炼,小华的身体条件特别差,感冒是家常便饭,而且时常头晕耳鸣。老师建议小华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小华却不以为然,小华的父母也觉得她应该抓紧时间学习。结果,中考前夕,小华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身体超负荷,晕倒在教室里。小华的家长非常后悔。

因为体质差,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业,我们应该以此为教训。对孩子来说,学习无疑是主要任务,然而体育锻炼同样不可忽视,因为要想学得好,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想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是必要的保证,而这必须通过体育锻炼得来。如果忽视体育,即使孩子学习再勤奋,学习成绩再好,他也会成为“跛子”。

家长应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健康的体魄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获取成功的重要条件。2. 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怕吃苦,缺乏毅力,很多孩子对于体育运动是能躲则躲,能逃就逃;或者因为大人疏于管理,除了学校的体育课,平时孩子干脆就没有运动意识。

让孩子动起来,强身健体,离不开父母的督促和提醒,而更有效的办法就是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不仅保证了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父母自己的体育课也补上了。小影其实很有运动的天赋,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可就是懒,一有时间就待在家里看电视。有一天,爸爸对他说:“小影啊,我听你们体育老师说,你羽毛球打得不错。”小影得意地点点头。“那你教爸爸打打呗,你看爸爸这啤酒肚,他们都说运动减肥最有效最健康,你帮帮爸爸吧!”小影看了眼爸爸的肚子,有些不情愿地答应了。从那以后,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影都会和爸爸在小区楼下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小影的技术很好,常常引来旁观人群的赞叹。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坚持了半年,爸爸的啤酒肚小了,小影也喜欢上了羽毛球,养成了每天锻炼的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学会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孩子喜欢和适合孩子的体育项目,激发孩子的热情。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放下家长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习。父母的陪伴和鼓励能给孩子坚持的勇气和信心,让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

家长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体育项目以及各类项目的锻炼技巧和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科学地进行锻炼。3. 丰富体育锻炼的内容

体育锻炼不应该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只要适合孩子的身体状况、能起到强身健体作用的运动或游戏,都可以纳入到家庭体育锻炼的范畴之中来。可以跑步、游泳、打球,也可以散步、跳绳、游戏,家长应征求孩子的意见,灵活选择。

另外锻炼的时间上,家长也应该灵活安排。不一定非要大块大块的时间,也不一定非要到室外,做家务、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器械运动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垫上锻炼,也都是不错的选择。4. 体育锻炼要循序渐进

身体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般在短期内不容易看到锻炼效果,家长和孩子不要灰心,更不要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父母要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及孩子的运动兴趣取向,合理地安排运动时间、运动负荷。孩子就吃这一套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很多时候孩子不爱锻炼,是因为孩子没有意识到锻炼的重要性,自我控制力差,不能很好的坚持。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多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孩子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指导孩子科学锻炼,让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跟孩子一起回忆童年

“妈,今天班上有个同学说他九个月的时候就会走路了,我什么时候会走路的?”儿子一回家就缠着妈妈问。妈妈让儿子等一等,不一会儿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了翻回答儿子:“你啊,你是十个月零二十天的时候学会走路的。”儿子凑过来一看,原来妈妈手上拿的是一本记事本,详细地记录了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哪天学会爬,什么时候站立,第一次叫妈妈,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每一件事情旁边还留了爸爸妈妈当时的心情。儿子一看可激动了,干脆坐到妈妈旁边,一件一件细细询问,妈妈也一一回答,看到有趣的地方,母子两人还会一起开心大笑。儿子抱着妈妈的脖子说:“妈,你和我爸对我真好!”妈妈也觉得很幸福。

童年是人生最单纯、最美好的时段,每一个人都会怀念起那段无忧无虑单纯的快乐。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好奇,包括“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我小时候乖不乖”、“我小时候聪不聪明”等等。对于孩子有记忆之后的成长经历,孩子也会时不时地怀念,希望能有人一起来分享。

父母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能给家庭教育带来很多好处。1. 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父母和孩子一起回忆童年,说起那些孩子不曾记起或是印象深刻的童年趣事,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体察父母的辛苦和不容易,学会心疼父母。而父母在回忆的过程中,也可以重温孩子小时候的温情和初为人父母时的天伦之乐。和孩子一起回忆童年,在温馨的回忆中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感受爱的感动和成长的喜悦。2. 加深孩子的自我了解和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自我认知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总是看到自己的不足,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个体对自我的觉察,或者说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在形成记忆之前的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记忆是一切思想的基础,自我认识是个人在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因此,让孩子拥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童年是一生的基点,父母应该多跟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和他一起梳理他的成长过程,回忆他成长中一些有意义的事件。每一代人都有特有的童年经历和时代背景,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可以加深孩子对自己出生的了解,加深孩子对成长环境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的了解。父母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能帮助孩子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对完善孩子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很有好处。3. 让孩子学会感恩

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会让孩子学会感恩。他们会感激父母的养育和辛苦,会想念那些童年的玩伴,会感谢老师的每一句表扬。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就有了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懂得感恩的孩子,必定会珍视生命,用心去生活。4. 能加深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对同一件事情,父母和孩子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对于童年的记忆也是一样。童年里发生的同一件事,由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不同,所留下的记忆也会有差别。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走进孩子的记忆,从孩子的角度去重温他的成长,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5. 增强孩子的自信

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童年时候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事件,能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力量。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值得夸奖和骄傲的,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回忆他的每一次成长进步,让他也看到那个一点点长大的了不起的自己。这样做可以很好地增强孩子的自信,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孩子就吃这一套孩子对自己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充满了好奇。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和孩子一起回忆他的童年,和他一起重温成长的每一次进步和感动。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了解自己,了解父母,学会感恩。让孩子懂得珍视生命,用心积极地去享受生活。

第三章 孩子就吃“父母鼓励和赞美自己”这一套

卡尔·威特曾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孩子最喜欢父母对他的赞美。父母及时而适当的赞美,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树立起自信心,更坚强地去面对成长中的困难和挑战。

孩子最喜欢对他的赞美

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西阿·洛克认为,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欢得到称赞、嘉许,而不喜欢被禁止、抑阻和消极的刺激。

他说:“无论是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而言是不大容易的。而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家长总是用消极的办法来对待孩子,其结果是孩子改过的少,怨恨父母的多。”

然而,很多家长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赞美孩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笨”、“傻”、“差劲”、“不争气”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一个周末,6岁的冉冉起床后发现妈妈不在家,看到客厅里有些乱,冉冉决定帮妈妈收拾卫生。她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散落在沙发上的报纸整齐地堆放在茶几上,把烟灰缸里的烟灰倒进垃圾桶里,再拿来抹布把茶几擦干净。冉冉边做边开心地想:“妈妈回来看到一定会夸我能干的!”这么想着,冉冉干得更起劲了。正在这时,开门声响起来,冉冉吓了一跳,一失手,把一瓶喝了一半的牛奶打翻在了茶几上。妈妈开门看到茶几上的牛奶,生气地质问冉冉:“你怎么这么捣乱呢?就一会儿的工夫,家里就被你搞成这样?”听了妈妈的话,冉冉委屈地哭了起来。

家长爱用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判孩子的行为,先入为主地给孩子定罪,往往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中国有句古话“慈母多败儿”,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最需要的是教育,而教育更多的就是训导与惩罚。在他们看来,赞美孩子,只会让孩子不思进取、骄傲不前。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进步离不开父母的表扬和赞美。一位爸爸正在教孩子投篮,孩子学了半天,投最后一个球时,篮球在篮筐上转了一圈,最终还是没有投进去。孩子沮丧到了极点,失望地说:“我太笨了,这半天,一个球都没进。”这时,爸爸却微笑着对孩子说:“这次比以前进步多了,最后一个球都在篮筐里打圈了,只要再努把力,就一定能投进去。”孩子听后,沮丧情绪消失了很多,更加认真地练习,没一会儿,终于投进了一个球,孩子高兴得跳了起来。

卡尔·威特曾说过:“不是聪明的孩子被夸奖,而是夸奖使孩子更聪明。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可以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给予夸张,以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最喜欢别人对他的赞美,年龄越小的孩子渴望被老师和家长表扬的愿望比例就越高。表扬就如土壤中的肥料,食物中的维他命。心理学表明:经常表扬赞美孩子,对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树立自信心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管孩子表面上多么骄傲,内心都是脆弱的。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尚不能形成对自己稳定的评价,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正因为如此,他们常常担心自己不行,担心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接纳。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行为,来自父母的评价更是比任何人来得重要,因为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所以一言一语都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作为父母,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孩子最喜欢对他的赞美,最需要来自父母的鼓励和表扬。没有谁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应该全面地看待孩子,既要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更要看到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对于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家长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要相信孩子会一天天长大,会变得越来越好,不能操之过急,一味打击。

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用心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以及每一次进步,然后给予充分、及时的赞美和鼓励。家长赞赏或鼓励的评价,哪怕再简单,都能给孩子一种满足感、幸福感,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自我价值感,激励孩子不断进步。孩子就吃这一套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没有孩子会不喜欢别人对他的赞美,尤其当这样的赞美是来自父母时,就更能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每一个孩子都是需要夸奖和赞美的,父母不要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去苛责孩子。要关注孩子的进步,及时给孩子赞美和鼓励,让孩子在自信中进步和成长。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和鼓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而孩子在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体系之前,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旁人尤其是父母给的反馈和评价。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人类行为学家约翰·杜威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尊重、被认可,一旦这种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而赞美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认可和接纳。一个人在得到赞美的情况下会更加积极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心理学家鲁道夫·德莱克斯·艾德勒曾做过这样的类比:“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是这样的,父母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都可以成为一粒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田,激起他们强烈的满足感,并激发出强大的动力。

拿破仑·希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也正因为如此,他被大家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继母的赞赏和鼓励。希尔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一直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他的父亲把继母领回家那一天,希尔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直立着凝视她,没有丝毫欢迎的表情。父亲对继母说:“这就是拿破仑,是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继母在听了这句话后,把双手放在希尔的两肩上,温和慈爱而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说:“这是最坏的孩子吗?完全不是。他恰好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而我们所要做的一切,无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质发挥出来。”那一刻,希尔是感动和震撼的,他意识到自己是被爱和欣赏的。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愿意听从继母的教导。在继母的激励下,他努力追求,做出了伟大的成就,成为了一个成功的人。

向孩子表达我们的赞美,首先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孩子,我爱你,我一直都在关注你。”这样的信息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是重要的,他的存在感和自我价值感便会油然而生。所以我们说,对孩子赞美的前提是爱。

对孩子的表扬和赞美,会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体验,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让孩子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更加自信地发挥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对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我们越是欣赏孩子,就越是能感受到孩子的力量,孩子就会活出我们所期望的精彩来。

经常赞赏和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更有兴趣和勇气去尝试新的东西,更好地去开发孩子的智慧和潜能,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然而世界上最容易做也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挑别人的毛病、动不动给别人提意见。很多做父母容易用家长的权威凌驾于孩子的意志,不自主地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我们不妨仔细想想,在和孩子一起的岁月里,我们给予了孩子多少鼓励和赞美?又给予了多少批评和指责?

看看很多父母说得最多的话语都是什么:“你怎么一点儿也不乖?”“你还不够给我添乱的!”“这么简单的都不会,一点儿也不像我小时候!”“你看人家小明怎么那么懂事?”

……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就从父母的嘴里溜出来,很少有人会去想这些无心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伤害。尽管否定性评价也会让孩子学会反思,改正错误,但是这样的评价会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减弱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做事情变得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写道:“理想的父母是永远不对孩子失望的,绝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一些赞美和鼓励吧,也许我们一句简单的赞美,就会成为孩子一生的感动和动力。孩子就吃这一套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更喜欢肯定式的教育,父母要学会把孩子当做一个天才来欣赏,赞赏他的与众不同,肯定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不吝啬我们的赞美和表扬,孩子才会有较强的自我价值感、乐观自信的性格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赞美让孩子更自信

流浪街头的吉卜赛修补匠索拉利奥,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声地对自己说:“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像安东尼奥那样伟大的画家。”说了这句话后,他就感到自己真的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智慧,就满怀激情和信心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十年后,他成为了一个超过安东尼奥的著名画家。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一定实现愿望的一种情感。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这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基石性的支持作用。一个缺乏自信心的人,便缺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而主动积极性对刺激人的各项感官与功能及其综合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索拉利奥的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让他拥有了获得成功的自信和力量,最终帮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孩子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还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来自于父母和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要让孩子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表扬,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的基础上,只有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才会相信自己能行,才敢于去尝试。而帮助孩子认识到他拥有的长处、优势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真诚适当地赞美孩子。在美国的一家幼儿园有一个传统:在春天来临的时候,老师会发给每个孩子几粒南瓜种子,让孩子们带回家去种。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幼儿园会为孩子们举办一个南瓜节,让孩子们把自己种的南瓜带到学校来,参加评比。孩子们的家长也会各显神通,带来自己用南瓜制成的各种食品与大家分享。小鑫刚到美国不久,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他很认真地种,按时浇水、松土、施肥,他希望自己能获奖。可是当南瓜成熟的时候,小鑫伤心地哭了。因为他种出来的两个南瓜,一个太小,一个长得歪歪的,一点儿都不好看。“这么丑的南瓜,一定会被小朋友们笑话的。”小鑫想。到了南瓜节那天,他磨磨蹭蹭,怎么也不愿去学校。妈妈问清楚原因后,微笑着对他说:“小鑫,你看,你这两个南瓜多有特点啊!这个这么小,却很健康,你看它的颜色多漂亮啊!还有这个,它的形状是这么的与众不同,看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它。它们多棒啊!它们都是你亲手做出来的,你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我相信老师也会为你感到高兴的!”听了妈妈的话,小鑫破涕为笑,开开心心地抱着两个南瓜去学校参加评比。那天晚上,小鑫开心地告诉妈妈:“妈妈,我的南瓜真的得奖了,老师给它们都系上了红色的绸缎,可漂亮了!”“嗯,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妈妈说道,“那小鑫的南瓜都得了什么奖呢?”妈妈很好奇。“哦,一个是‘最小南瓜奖’,另一个是‘最歪南瓜奖’。可惜我们的南瓜都留在学校的展览馆了,哪天妈妈去学校,我带你去看!”小鑫有些遗憾地说。后来,妈妈才从老师那了解到,南瓜节上每一个南瓜都会得奖,奖项繁多,诸如“最小南瓜奖”、“最大南瓜奖”、“最完美体型南瓜奖”、“最歪南瓜奖”、“最黄南瓜奖”,还有“最丑南瓜奖”、“最可笑南瓜奖”等等。老师说,因为每一个南瓜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是每一个孩子用心种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南瓜都应该得奖。南瓜大赛结束后,小鑫便爱上了种植,在院里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通过种植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妈妈发现,南瓜比赛大大增强了小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夸奖的、值得被爱的,他不再像刚开始那样不敢和小朋友交往,开始变得开朗大方,上课也更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进步特别快。

孩子们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特别是周围人群对自己评价的影响,而孩子的自信心又会转而影响他其他方面的发展。研究显示,那些经常得到表扬和鼓励的孩子,他们性格开朗、好奇心强,愿意探究、尝试新的东西;他们有毅力,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努力;他们喜欢交朋友,社会交往能力强,有领导才能。把这些性格因素加在一起,我们就可以预见这样的孩子未来发展的空间要比那些缺乏自尊和自信的孩子大得多。

然而,很多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从来缺的就不是爱;所缺的,是赞美。当孩子犯错误、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父母往往因为着急、担心、焦虑,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进行批评、斥责和打击,甚至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起孩子的斗志。但是家长这样的做法,常常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甚至会换来孩子的反抗和叛逆。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亚内尔博士分析指出:“此时孩子已经容易因受挫而变得自卑,因此,家长和老师就更应该给孩子些鼓励和赞美,如夸奖孩子擅长的一方面,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困难。尤其是对青春期孩子来说,肯定式教育对于他们树立自信更有效。”

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就要注意多看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多表扬、鼓励孩子,切忌打击、讽刺、忽视孩子,更不要在公众场合羞辱、打骂孩子,打击孩子本来就脆弱的自信心。赞美可以培养孩子成就感,是他们人生成功的催化剂。孩子有了成就感,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就能够快快乐乐地迈向成功。孩子就吃这一套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喜欢和接纳的,家长适时、适当的赞美总有神奇的力量,它可以让孩子得到真实的自信。爱与赞美,总能生长出一些小奇迹。无数的小奇迹汇集在一起,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创造出大奇迹。

不要拿孩子与别人作比较

小明和小亮是表兄弟,两人经常在一起玩。学校刚一放假,小亮就到姨妈家玩。这天姨妈和小亮聊起了考试成绩,小亮骄傲地告诉姨妈,他的各科成绩都是95分以上。“你真是好孩子,学习总是那么好。咦,我还没有看见小明的成绩单,小明,把你成绩单拿来妈妈看看。”其实小明早已在楼梯上听到了下面的对话,踌躇着不愿出来。听到妈妈叫他,不情愿地拿了成绩单走过来。妈妈一看,没有一科上了90分,忍不住大声训斥起来:“你怎么这么丢人,小明?你看人家小亮考得多好,你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你的学习环境哪一点比他差?你就是太懒,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小亮面前受训了,小明还是感到下不了台,心里难受极了。从此,小明就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情绪总是不高,成绩更是大幅度的下滑,任凭父母、老师怎么教育,就是不爱学习,上完初中,便辍学在家了。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比较,不知不觉地会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嫌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你看人家丽丽多好,回回都考第一名”、“你瞧安安多听话,从来不让爸爸妈妈操心”,这样的话语常常出自父母的嘴里。

诚然,没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经常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相比,也是希望孩子能以他人做榜样,学习别人的优点、超越别人。然而,我们有句老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话虽然说得直白,却很有道理。父母这样的好心到了孩子的耳中却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自己没有别人做得好,父母嫌弃自己。有的孩子或许为了能够让父母不再嫌弃自己而努力学习,父母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孩子内心的伤痛却永远都没办法抹去;有的孩子则干脆破罐子破摔,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你说我不行我就不行了,甚至对父母表扬过的孩子产生憎恨。这样父母原来的目的完全达不到不算,反而把孩子推向了毁灭的边缘。

印度的一位思想大师说过:“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用去看,不要比较。”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明白一个事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会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很多家长总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拿别人的长处和孩子的不足作比较,希望孩子能弥补所有的缺陷和不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自己身上尚且有诸多不足,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方方面面都要比别人强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家长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就会无休止地比较下去,不停地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的反感和恐惧。

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不停地指责孩子的不是,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客观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