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鱼病防治技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08:26:00

点击下载

作者:马荣棣等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无公害鱼病防治技巧

无公害鱼病防治技巧试读: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

[1]

(一)鱼病的分类

当前,我国淡水渔业已由传统的几种养殖鱼类,发展到虾、蛙、蟹、蚌、鳖等几十个品种。养殖方式也已从较单纯的池塘养鱼,向水库网箱养鱼、湖泊网围养鱼、工厂化温(冷)流水养鱼等集约化的多种养殖形式发展。因此,造成了水产养殖鱼类疾病的多样化、复杂化,各种病原性疾病和非病原性疾病所致的危害,给疾病防治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非病原性疾病

非病原性疾病目前呈上升趋势,大体上分为营养性疾病(生理病变)和环境性疾病(生态病变)两大类。长期投喂营养不合理、不科学人工饲料或腐败变质饲料,易引发营养性疾病,如瘦脊病、维生素缺乏症、矿物质缺乏症等。

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养殖密度过大,大量投饵、不合理用药,污水进入池塘等情况,使养殖水体恶化变质,易造成环境性疾病的发生。如“浮头”、氨氮和亚硝酸苗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疾病。新引进和新开发的养殖鱼类,大都是由野生种类直接转入人工养殖,缺少科学的驯化过程,通常非病原性疾病是不会传播的,养殖业者只要改善和调整养殖环境与营养条件(如饲料与成分配比),疾病自可缓解。养殖业者在生产实践中应加强观察,避免造成误诊或者不对症乱给药,延误病情。新引进和新开发的养殖鱼类不能排除带来新疾病病原生物的可能性,应与常规的治疗和常见性疾病用药加以区分,对症下药。

2.病原性疾病

病原性疾病是由寄生生物引起的,目前水产养殖鱼类疾病中的大多数均系此类疾病。病原体是可以传播的,若不及早防治,发病率会上升,危害性较大。水产养殖鱼类中的寄生生物种类很多,只有那些能使养殖鱼类发病的寄生生物才能被称为病原体。寄生生物与病原生物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些平时并不致病的寄生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致病的病原生物。即使是常见的病原生物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水体中所造成的病情,也有轻重程度的不同或者完全不发病。病原性疾病的发生并不完全取决于病原体的存在,与养殖鱼类的抗病能力、病原体所生活的水体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水产养殖鱼类疾病发生,是动物机体、病原体和水体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水产鱼类疾病在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均以一个养殖单元(如一个池塘,一个网箱)的群体为衡量标准,不像陆生生物那样以个体为标准。养殖水域实际上是一个半封闭的生态系统,病原生物、养殖鱼类与水体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较为复杂。水体环境、病原生物和水产养殖鱼类3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制定鱼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时,要正确的判断3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有所侧重、对症下药。

(二)引发鱼病的环境因素

引起鱼类生病的环境因素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生物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养殖水体中的化学成分既有自然的因素,又有人为的因素。饲养管理不当主要是人为因素,但有时又受气候与生物环境的影响。

1.自然因素(1)养殖面积大小和水位深浅:“宽水、深水养大鱼”,这表明了养殖水体的空间大小与鱼类健康的关系。养殖面积的大小、水位的深浅,与放养密度、种类、规格密切相关。水体空间小、养殖鱼类放养密度大,鱼类活动空间相对受限制,抑制了鱼类的生长发育,体质也变弱,这就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了条件,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实际上致病病原体也有活动的空间,它的活动空间愈小,养殖鱼类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愈高,疾病就愈严重。

在单位水体放养平均密度一致的情况下,水面大、水位深,较水面小、水位浅抗衡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能力强。如水面大的养殖水体,光照面和光照时间较小水面充分,有利于提供各类生物的基本能量。气温骤变对水体水温的影响,风和雨的作用,对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自净和缓冲能力,大水面、深水位明显优于小水面、浅水位,也有利于提高养殖鱼类的抗病能力和健康养鱼。并非水面越大越深越好,因为过大过深的水面不利于饲养管理,尤其不利于实施疾病的防治和采取控制措施,不符合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不同的鱼类养殖阶段选择不同大小、深浅的水域和不同的放养密度,才有利于健康养鱼。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半集约化、集约化养殖形式,如水库网箱养鱼、湖泊网围养鱼、工厂化温(冷)流水养鱼,其单位水体积内的水产养殖鱼类高于池塘数倍乃至数十倍,关键是建立了合适的流水条件或良好的水质交换条件,大量而快速的水体交换实际上等于扩大了养殖鱼类的活动空间,满足了鱼的基本生活生长条件,因而鱼类生长快、产量高、效益高。同时因密度大,鱼病传播快,所担风险也大,防治和控制疾病是关键技术措施。(2)水温:养殖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水温急剧升高或降低,鱼体难以应激和适应,就会造成鱼体生病甚至死亡。不同的鱼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有一定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以草、鲢、镛鱼的鱼苗、鱼种为例,在下塘和运输过程中,要求水温变化不超过3℃,鱼种不超过5℃,2℃以下即会死亡。罗非鱼属热带鱼,适宜生长水温为2232℃,低于18℃停止生长,低于11℃就会死亡。虹鳟鱼属冷水性鱼类,适宜生长水温为818℃,过高则会停止生长,乃至死亡。(3)酸碱度:养殖鱼类多数为鲤科鱼类,对养殖水域的酸碱度(pH值)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多数pH值以79为宜。如果pH值低于6或pH值大于9.5,就会导致鱼类的生病或死亡。山东省沿黄河流域新开挖的低湿涝洼盐咸地,一般池塘水质的pH值偏高,大多为88.5。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鱼的生长不利,而且pH值与盐度相关,所以必须调节水质。盐碱地的养殖水域易发生小三毛金藻病,应及时防范控制。有些地区的土壤呈酸性,池水的pH值为56.5,这样的水域环境鱼生长不良、体质瘦弱,易患嗜酸卵甲藻病(俗称打粉病),应及早防范。(4)水中溶解氧:鱼类在水中呼吸,吸收的是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生长和生存影响很大。多数鲤科鱼类适宜的溶解氧含量在3毫克/升以上,当溶解氧降到1毫克/升时,养殖鱼类就会因缺氧而发生“浮头”现象。“浮头”有轻重之分,养殖业者必须掌握鱼类“浮头”的轻重程度。鲢、鳙鱼群集在池水中央“浮头”,人走近岸边或击掌惊吓,鱼群迅速潜入水下,这判为轻度“浮头”,日出后自然缓解,不必采取措施。若草鱼也加入“浮头”行列,集群性渐散,体色发黄,时间比黎明前提前了12个小时,任人惊吓也不潜入水中,则“浮头”严重,应立即灌注新水或开增氧机抢救。若发现鲤、鲫鱼亦“浮头”,则“浮头”程度更加严重,此时的鲢、鳙鱼已开始死亡,须加大抢救力度。一般是凌晨2点前“浮头”越早,说明“浮头”程度越重,应及时抢救,减少“泛塘”造成的损失。另外,水中溶解氧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水中溶解氧呈饱和状态,时间又长,可使鱼类患气泡病,须换水调节。(5)水中有毒的化学物质:确保水质优良是健康养鱼的首要条件。水体中溶解氧和悬浮的各种有形、无形的物质与成分,其中一部分对水产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是必需的、有益的,另一部分则是有害的,或者在含量较多时有害。同样,它们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包括病原体)也有利弊两方面影响。特别是某些成分对养殖鱼类生长和健康生长不利,而对一些病原体、寄生原生物的繁殖、滋生,以及产生毒力有利,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养殖水体水质的化学变化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往往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周围环境、水源、生物(鱼类、浮游生物、微生物、水生植物)活动、底质密切相关,如施肥、投饵、洗刷、施药、排水和灌水等。养殖鱼类的粪便和分泌物,各种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长和死亡,均可使水质发生变化,有时甚至是急剧的。老水的排放、优质新水的灌注,消毒剂环境改良剂的施放,可使水质变好;缺氧,有机物含量过高,氨、氨量过高,一些有害化学成分超标等则会污染水质。如有机磷、有机氯、重金属(铅、汞、镉、铁等)含量高,工业污水和农田农药、化肥水的流入等。(6)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池塘和湖泊中的底质包括与水接触的土壤和淤泥两大部分。工厂化养殖中水体底质包括人工铺设的沙砾,各种有机碎屑、残渣剩饵、粪便排泄物等。近年来国内水产养殖鱼类疾病严重发生并流行的原因,都与长期不清理淤泥有关。常年容易发生疾病的池塘,经过清淤后,发病率即可明显下降。

2.人为因素(1)养殖场的选址和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养殖场水源短缺,电力供应不足,排、灌水不方便,易造成水质恶化,引发疾病。各池进、排水渠道设计未分开,易引发疾病传染。水泥池内壁不光滑,不能彻底排污,室内养殖未安装通风换气设备。这些均对养殖不利,易造成疾病发生。(2)鱼体受伤: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当或不细心,造成鱼体受伤,易受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而引发疾病。受伤鱼入池前,应先进行药物治疗。(3)放养密度不当和放养种类搭配不合理:放养密度过大,限制其活动,减弱对环境适应能力,抑制其生长、发育,体质下降,易引发疾病;放养密度过小,鱼类吃食集群差,造成投饵浪费、水质污染、鱼类摄食降低、抗病力下降,引发疾病。混养中,如果不同食性养殖鱼类搭配不合理、放养比例不当,也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4)放养患病鱼类:放养患病鱼类,易造成疾病的传播。病鱼入池前,应先进行暂养治疗,待病愈后再放入池中,以免造成经济损失。(5)饲料质量差或投喂不当:长期投喂营养不全面的饲料,易引起多种营养缺乏症。投喂不清洁或变质饲料、腐败的水草,以及氧化变质或带病原菌的鲜活动物性饲料,均易使鱼类感染疾病,甚至疾病流行。投喂饲料过量或过快,易造成投饵大量浪费、水质污染严重,鱼类摄食能力降低、抗病力下降,引发疾病。不能坚持正常投喂,鱼类时饥时饱,抗病力下降。(6)饲养管理不当:如放养前未彻底清塘,放养时未进行防病消毒;水质控制不及时、方法合理,导致水质污染;疾病防治措施不得当、不及时,防治效果差。这些都可直接影响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生。

(三)引发鱼病的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养殖环境中的病原生物、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其他养殖品种。这些生物有些能消除残饵和粪便,有些能改良水质,有些为养殖动物饵料,有些则为养殖动物的致病生物。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有益生物占绝对优势,以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保持优良环境,减少疾病发生率。目前我国淡水鱼类养殖中,已经发现的鱼类疾病有150余种。引起鱼类发生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和甲壳动物等。

病原体的来源主要是水环境、土壤、养殖动物或鸟类等。病原体对宿主的危害性,表现在夺取营养、损伤组织和分泌有害物质。病原体的传染力大,致病率就高。其传染力的大小,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从宿主体内排出的数量,水环境条件有关。病原体的致病力强,致病率也高。致病力的强弱,取决于病原体定居的数量、繁殖的速度,对宿主组织损害的程度,是否产生特异毒素,还与鱼体的抗病力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鱼类敌害种类较多,主要有水生植物性敌害、水生动物性敌害、凶猛鱼类和蛙类等。植物性敌害主要包括青泥苔、水网藻等,对鱼苗或夏花鱼种等小鱼危害更重,鱼游进去形似进入罗网中,不易游出,能造成大量死亡。动物性敌害,如剑水蚤、水生昆虫等,能咬伤鱼苗或鱼卵,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是鱼苗培育阶段较严重敌害。常见凶猛鱼类有乌鳢、鲶鱼、黄鳝、黄颡鱼等,以捕食幼鱼为食,对鱼种培育危害很大。各种蛙类的蝌蚪与鱼苗争夺饵料和氧气,对鱼苗生长极为不利。另外,鼠、水蛇、鸟、蛙类、水中昆虫、水螅等也是鱼类的敌害生物。

(四)引发鱼病的鱼类自身因素

引发鱼病的鱼类自身因素,即为鱼类的免疫力下降。鱼类的免疫力下降,是引发鱼类疾病的内在因素。鱼类对病原具有天然免疫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获得性免疫力(特异性免疫能力)两种。天然免疫力,是鱼体生来对病原体就有的抵抗力,其作用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因此,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力;获得性免疫力,是鱼体后天获得的针对某一种病原体产生的免疫力,其以后不易再受该病原体的感染,因此,又称特异性免疫力。天然免疫力的消退和获得性免疫力的减弱,均能引起水产动物的免疫力下降,引起鱼病的发生。[1] 本书采用亩作为面积单位,1公顷等于15亩。

二、鱼病的诊断

鱼病的种类繁多,发生的原因也错综复杂,鱼病发生后是否能尽快得到控制,对鱼病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判明主要致病因子是首要步骤。只有正确诊断鱼类患何种疾病,是何种原因引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控制疾病的效果。

(一)现场调查、询问

在诊断鱼病之前,首先向养殖者调查询问。在草、鲢、鳙、鲤、鲫鱼混养的池塘内,仅是草鱼得病,应首先怀疑是草鱼四病(出血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如果混养池塘的各种鱼类按鲢、鳙、草、鲤、鲫鱼的顺序在35天全部死亡,应怀疑是缺氧泛塘导致死亡的可能;怀疑“泛塘”应调查清楚池塘面积、放养密度、施肥、投饵情况,当时的天气变化和死亡前的“浮头”状况,估计池塘当时的载鱼量(即每亩容鱼有多少千克)。如某小型水库养鱼250吨,35天基本死光。据调查,该小型水库放养密度过大,并经常施放未经发酵的厩肥和投喂大量的酒糟作饵料。死鱼前又连续数天阴雨连绵,且无增氧和灌水设备。第一天主要是鲢、鳙鱼死亡,第二天主要是草鱼和鲤鱼死亡,最后是鲫鱼死亡。经上述调查询问、综合分析,不难判断是由于水中溶氧过低,造成缺氧“泛塘”使鱼陆续死亡。又如某中型水库,网箱养鱼几万吨全部死亡。经现场综合调查、询问并及时对水库进行水化、生物分析,专家诊断不是因病,而是因为常年连续养鱼,残渣剩饵、鱼类粪便过多,养鱼网箱密度大,导致水库水质过肥,连续缺氧,全库网箱养鱼全部死亡。

调查中还应注意调查询问与鱼病有关的一切情况。发某养鱼户刚从50千米外购进鳙、鲢鱼种1吨,放入池塘后当天死亡50千克以上,第二、三天连续死亡100千克。进行常规鱼病检查未找到致病死亡原因,池塘原有的鲢、鳙鱼却无死亡,经详细询问才知道运输过程中,使用的是刚抽出的深井水,其水温低于鱼种的池塘自然水温8℃以上,可见死鱼原因是因水温差过大而造成的。类似的情况几乎年年都有发生,特别是水花、乌仔和罗非鱼(热带鱼),更应十分注意原池塘水温、运输用水水温、运达目的地后池塘水温三者的温差。调查询问中应注意病鱼是陆续少量死亡,还是死亡有明显的高峰期,前者应考虑是寄生虫侵袭的可能,而后者则有传染性鱼病的可能。另外,对在此之前的治疗情况也应进行询问,应详细查明何时用过何种药,使用药物是何生产厂家、有效含量、药物浓度和使用次数,用药后池塘内鱼有何变化,效果如何,这些对于诊断鱼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现场观察、考查

发生鱼病后,单纯对鱼体进行观察,有时很难作出正确诊断,现场观察是进行诊断鱼病的重要环节。现场观察、考查的内容包括池塘水化学变化,鱼体在池塘中的各种表现,池塘周围环境及可能致病的人为因素,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1.了解池塘水质的水化学变化

水质的酸碱度和溶解氧变化是造成鱼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对发病鱼池的池水首先进行酸碱度和溶解氧含量的测定,其次是对水体透明度肥瘦情况加以测定和评估,尤其是对一些病症不明显的较难诊断的鱼病。若怀疑死鱼是由于水质恶化引起,就应立即按水化学分析要求取水样,到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水化学成分测定。

2.了解病鱼在池塘中的表现

通常是先沿池塘仔细巡视一周,观察濒死鱼的游姿和体色的改变,特别注意体表变化。鱼病的发生过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型鱼病病鱼的体色和正常鱼差不多,仅在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随即上升,常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慢性型的病鱼则往往体色较黑,体质瘦弱,离群独游,活动缓慢,死亡率一般是缓慢上升,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死亡高峰。有些鱼病、病鱼一旦离开水体或死亡其重要的症状就会看不到,对确诊造成困难。如草鱼白头白嘴病,当病鱼在池水中时,白头白嘴症状很明显,但病鱼离开水体后,白头白嘴症状就看不到了。又如鲢鱼疯狂病,病鱼在池水中表现狂游乱窜,时而窜出水面,时而打转钻入水中。根据这些特别症状,较容易作出诊断。

3.池塘环境及饲养情况

鱼病发生首先与环境变化有关,若出现鱼狂窜乱游、大批死亡,应查明是否与工业废水、农田化肥水、农药水流入池塘有关。鱼病发生常与人为因素、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如施肥量过大,商品饲料变质、过期,投喂过多,因投饵、施肥引起水质变化,夏季炎热,阴雨天水体缺氧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鱼体健康,同时给带病原体的水生昆虫和其他敌害生物加速繁殖造成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鱼病发生,鱼大批死亡。反之,饲养不当,投饵不足,水质较瘦会引起萎瘪病和跑马病。拉网操作粗枝大叶、不仔细,容易造成大批鱼的机械创作,感染赤皮病和水霉病。因此,对池塘的饲养管理及各项措施,都应对照池塘日记,调查、考证清楚,为鱼病诊断提供全面详细的技术参考资料和数据。此外,气候的剧烈变化也应予以注意。

(三)鱼体检查诊断

经上述现场调查、询问、观察后,对鱼病发生的外部环境有了详细的了解,即可排除一些病,对某些病可能会作出初步诊断。对大多数鱼病要作出正确的诊断则主要靠鱼体检查。检查病鱼时,最好捞取濒临死亡而还未死的病鱼进行检查,并应注意不要让病鱼离开原池塘水。实在做不到也要送刚死、体色鲜亮的鱼进行检查,已腐败的鱼则无多大检查价值,受检查的鱼最少要37尾。若要带回实验室镜检,则要把池塘水放上病鱼一起带回,否则会使某些寄生虫离开鱼体而影响检查结果。

1.肉眼检查

肉眼检查是检查鱼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病仅通过肉眼检查就可确诊。由于病原体的寄生部位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病理变化,有时症状很明显。如水霉和一些大型的寄生虫(如蠕虫、甲壳动物、体形较大的原生动物等)用肉眼可能识别出来,但有些病原体(如细菌、体形较小的寄生虫)用肉眼是看不见的。一般细菌性鱼病,常表现出各自的不同症状(如充血、发炎、脓肿、腐烂、蛀鳍等症状)。寄生虫性鱼病,常表现出黏液增多、发白、有点状或块状的胞囊等症状。通过肉眼观察其不同的症状,对于某些鱼病就可作出初步诊断,所以肉眼检查法是一种较为方便而有一定效果的方法。

对鱼体进行检查时,主要检查体表、鳃、内脏等三大部分,检查顺序与方法如下:(1)体表:将病鱼放在解剖盘内,按顺序从头部、嘴、眼睛、鳃盖、鳞片、鳍条等仔细观察。体表的一些大型病原体(水霉、锚头鳋、鲺、钩介幼虫等)很容易看到,有些肉眼看不见的小型病原体则需要根据所表现的症状来判断,如车轮虫、口丝虫、斜管虫、三代虫等,一般会引起鱼体分泌大量黏液,或者使鱼的头、嘴、鳍条末端腐烂,但鳍条基部一般无充血现象。如有角膜浑浊、有白内障时,则是复口吸虫病。赤皮病则鳞片脱落,局部出血发红。打印病,在鱼腹部两侧或尾柄部位有盖过印章似的红色腐烂斑块。如鱼体发黑、肌肉发红,鳍基充血,肛门红肿,剥皮可见肌肉出血,为病毒性出血病或肠炎病并发症。(2)鳃:鳃部检查的重点是鳃丝。首先注意鳃盖是否肿胀,鳃盖表皮有没有腐烂和变成透明现象。然后用剪刀将鳃盖除去,检查鳃丝是否有异常,如鳃丝腐烂发白带黄色,尖端软骨外露,并粘有污泥和黏液,多为烂鳃病;鳃丝末端挂着似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常为中华鳋病;鳃部分泌大量的黏液,则为隐鞭虫、口丝虫、车轮虫、斜管虫病、三代虫或指环虫等寄生虫病;鳃片颜色比正常鱼的白,并略有小红点,多为鳃霉病。(3)内脏:主要是检查肠道,剖开鱼腹先观察是否有腹水和肉眼可见的鱼怪、线虫、舌状绦虫等。取出肠道,从前肠到后肠剪开,分成前、中、后三段,置于盘中,轻轻地把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去掉,然后进行观察。如发现肠道全部或部分出血呈紫红色,则为肠炎病或出血病;前肠壁增厚,肠内壁有散在的小白点或成片状物,可能是黏孢子虫病或球虫病。在肠道寄生的较大的寄生虫如吸虫、绦虫、线虫等都容易观察到。肉眼检查主要是以症状为依据,如果一尾鱼体并发两种以上的病,同时有几种病的症状,就很难确定患何种病,如体色变黑、蛀鳍、烂尾、鳃丝分泌黏液增多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肉眼检查是不能确诊的,必须进一步用显微镜或解剖镜检查,才能作出较正确全面的诊断。

2.显微镜检查(镜检)

一般肉眼不能看到的病鱼症或病原体,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或解剖镜来进一步确诊。镜检一般先要用目检来确定病变部位,然后再用显微镜进行细微的全面检查。镜检的重点同样是病鱼的体表、鳃丝和肠道。

检查方法是先从患病部位取少量组织或黏液置于载玻片上。如是体表的鳃组织的黏液,应滴加少量清水;如是内脏组织加几滴生理盐水(0.85%食盐水),盖上盖玻片,从低倍到高倍依次检查。如无显微镜可用高倍放大镜检查。(1)体表检查:刮取体表少量黏液镜检。生长在体表的白点或黑色包囊,压碎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查,可看到黏孢子虫或吸虫的囊蚴。从整个病变部位或器官来看,显微镜检查只能检查到很少的面积。因此,每个病变部分或器官,最好要观察几个不同点的组织,一般至少检查3个不同点。(2)鳃部检查:取部分鳃丝涂于载玻片上压片观察,一般可见到口丝虫、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毛管虫、黏孢子虫、舌杯虫、指环虫、血居吸虫卵等。(3)肠道检查:刮取肠壁黏液检查,但要分前、中、后三段肠管进行,可检查到肠袋虫、六鞭虫、复殖吸虫、线虫、球虫等。必要时可进一步检查心脏、脑、眼、肾、胆囊、肝脏等器官。

镜检的准确率,取决于制片的技巧、显微镜使用技术和对各种病原体的外部特征的识别。制片厚薄要适当,先用低倍镜找到病原体,然后再用高倍仔细观察,以区别病原体的类型。

调查记问、现场观察、鱼体检查是诊断鱼病缺一不可的整体步骤,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应对水环境、水质进行分析、化验、评估得出结果,利于鱼病诊断。只有将各方面所得到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如寄生虫疾病,检查中发现某种寄生虫大量寄生,可确定为某种疾病。如有几种虫体同时寄生,可根据虫体数量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来诊断。同时还要根据病鱼的症状和水体环境等因素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主要的和次要的病原体。常见鱼类寄生虫检查方法见表1。

三、淡水养殖鱼类的健康管理

(一)保持优良水质

无论是何种方式养殖,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淤泥逐渐堆积。淤泥过多过厚,不仅影响容水量,而且贮积的各种物质可能对养殖鱼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也为病原滋生、繁衍创造了条件,所以必须定期清淤。清淤一般34年挖一次为好,结合清淤,最好每年春天出塘、排空池水,让日光暴晒池底。冬季最好能严寒冰冻,这样可以杀灭病原,利于改善底质。湖泊和水库在网围和网箱养殖区清淤困难,可利用冬季枯水时,在养殖区施用优质生石灰等方法改良局部底质。有条件的最好在12年后转换养殖区,利用水库、湖泊的自然调控能力改善底质。集约化流水养鱼池则必须勤排污,过滤池沙砾则定期更换,或者施用消毒剂彻底消毒。

池塘清淤应和池塘清整维修结合进行,一方面清除了多余的淤泥,另一方面整修了池塘,增加了池塘容积,利于生产中拉网操作,对调节水质亦大有益处。

1.清塘

每一个养殖周期之前必须按计划好的时间,根据天气与水温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近年来之所以鱼病猖獗,多与养殖业者多年不清淤、清塘不彻底有关。清塘还是以足量的优质生石灰为最好,其次为漂白粉、强氯精、高氯精,每年初春在生产前20天左右,用优质生石灰彻底清塘一次,效果显著。优质生石灰的用量要大一些,一般每亩不低于500千克。施用生石灰时要全池均匀泼洒,包括塘坝和池坡。泼洒生石灰乳一定要趁生石灰对水化开沸腾时,时间一定要在晴天中午太阳强照射时,这样生石灰清塘的目的才能达到。同时注意塘底留水不得超过510厘米,留水多了不仅加大了生石灰用量,而且不宜消毒彻底。

2.改善、改良水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后,养殖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各种水中生物(包括病原体、细菌、藻类)逐渐增加,水质的酸碱度、透明度、硬度、肥度都会发生变化,这种水质叫老化或恶化。若不及时加以调节、改善,这种水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鱼类的健康,极易引发疾病,最简单的方法是勤于加水和换水。根据水质的状况,排出部分老水,注入部分新水,使水质保持清新、新鲜。网箱、网围养殖则应勤于清洗网衣上的附着物和杂物,使网衣内外水质处于良好交换状态。流水养鱼则须经常检测水源水质,严防被污染的有毒水进入流水养鱼系统造成严重损失。在水资源贫乏地区或水源不理想时,可采用消毒剂和洁水剂改善水质,或采用中药精细加工后的水质改良剂。

精养池塘中,应搭配合理的滤食性鱼类,或在池水种植和培植水生维管束或飘浮植物;如养蟹池塘,也可在池水中定期泼洒微生态制剂,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

改善、改良水质并不是把水搞纯净,而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如pH值为微碱性,溶解氧含量昼夜能达到养殖鱼类的需求标准,浮游生物是良性种群组成等。而有害的病原体均喜欢缺氧的、微酸的水质。

(二)强化饲养管理

1.“四定”投饵(1)定质:各种动物都有其食性和对营养的需要,因此饵料有不同的配伍。草鱼是草食性鱼类,新鲜的草料即是饵料。若长期投喂商品饵料,尽管鱼体生长可能比较肥大,但抗肠炎病的能力反而较弱。各种水产养殖鱼类现在均已研制出科学的全价配合饲料,如虾饲料、鳗鱼饲料、鳖饲料,切忌长期替代使用。各养殖鱼类的苗种阶段和养成育肥阶段,营养需要和饲料需求常有较大的差别。水产养殖鱼类从幼稚阶段到养成阶段有一次乃至多次的食性转换过程。同时定质也包含质量的意义,不新鲜的天然饵料、变质的或是过期的配合饲料,以及加工饲料所用原料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均严禁使用。实践中检测到过期的配合饲料,存在蛋白变性、微量元素、维生素检测不到的情况。更有甚者,由于过期较长或原料粮不达卫生标准,病原菌远远超过规定的饲料标准,引发病病。如果人为地为了节省成本而继续使用这种饲料,就会发生中毒症、营养缺乏症,并导致非常见病的发生。总之,无论什么鱼的配合饲料,一定要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渔用饲料标准。(2)定量:定量是要根据水产养殖鱼类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饵料和营养的基本需要量投饵。这就要根据水产养殖鱼类机体的大小(一个养殖单元群体的基本重量),不同季节和不同气候及水体环境来适当调整,切忌饱一顿饿一顿或暴食。各种水产养殖鱼类都有一个科学的投饵率,其投喂次数和投饵量要根据种类、数量、规格、生长季节等综合因素合理确定。(3)定时:定时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投喂饵料。通常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2次,定时的目的是促使水产养殖鱼类养成按时摄食的习惯,以利消化吸收、健康生长。这就需要驯化其条件反射的形成,这样不仅利于水产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也利于人们观察动物群体的生长、活动、生态情况。(4)定位:定位是指在非流水养殖情况下要有固定的食场,使水产养殖鱼类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定质、定量是前提,是物质保证;定时与定位结合,有利于观察养殖鱼类群体的动态,较为准确地检查群体的摄食情况与摄食强度,易于清除残渣剩饵或减少浪费,降低对水质的污染,便于进行食场消毒及在食场中悬挂药袋以防治疾病。食场面积的大小、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应设在向阳无荫、人畜少到、环境安静、靠近岸边的位置。

2.坚持观察、检测、定期消毒(1)建立档案,作好记录:建立池塘管理记录或生产日记,除记录养殖单元池塘(或池塘网箱)的编号、面积、水深(池深、容水量)、养殖方式、苗种放养时间、种类、规格、数量外,还应详细记录生产前期的准备工作,何时清淤、整修,何时用何药物、方法清塘、消毒,放养苗种前的水温、天气状况及水质状况,如pH值、溶解氧含量、浮游生物种类与量等。然后从放养鱼种起,每天每塘都应记录天气变化、气温、水温变化(昼夜变化,一般是指早晨7点、傍晚18点,测量水温、气温和观察天气状况),每天的巡塘情况,投饵、施肥、灌注新水、调节水质、防治鱼病、施药等。(2)勤巡塘:巡塘是直接观察水产养殖鱼类的最直接手段,一般每天清晨、傍晚各一次。在炎热的酷暑季节,中午和黎明前夜间应加班巡塘。巡塘除了观察动物群体的活动、摄食情况外,应根据每个池塘的具体情况适时采取调节水质、增减投饵量和是否施肥等重要措施。若发现有不正常的个体或异常现象,应采取果断措施,做到无病先防、有症状早治,把疾病消灭在初始阶段,这是勤巡塘的主要目的。同时应把巡塘观察及分析认真记录,填写到池塘管理日记中。(3)定期检测:

①水化学检测。主要为溶解氧和pH值检测(酸碱度),需要时增加二氧化碳、氨氮、有机耗氧量、硫化氢等的监测。

②浮游生物与透明度检测。根据水产养殖鱼类食性、习性检测浮游生物,主要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是池塘中水体溶解氧的主要生产者。平时用透明度盘检测即可,一般要求可比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下、20厘米以上,过肥(浮游生物含量高,透明度显示在20厘米以下)、过瘦(浮游生物含量低,透明度显示在40厘米以上)说明水质不好,应调节。生产需要时应定期对浮游生物(有时也包括底栖生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更好地掌握水质状况,水质的要求是肥、嫩、活、爽。

③定期检测水位、水深和进出水口,使养殖水体保持最大容水量。防止进入有毒和受污染的水源,发生进、出水口跑鱼事件。

④定期检测水产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每隔半月或20天,随机抽样1020个个体进行生物学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整个养殖群体进行观测评估,看该阶段的水产养殖鱼类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健康。若发现异常个体有疾病症状,应进一步显微镜检查。发现鱼病症状早日确诊,对症下药。(4)定期消毒。一般每20天左右对养殖水体、操作工具、食场进行定期消毒,除用生石灰外,还可用漂白粉、强氯精等进行消毒。既可改善水质,又能杀灭病毒,防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防疫管理

1.严格检疫

不论是引进的品种或是自己培养的苗种,凡是转入下一个生长阶段养殖时,均须经过病原检疫,检查体表、鳃和肠道寄生虫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局部生病症状。按鱼病检疫原则,一般是检查510个个体(群体中随机抽样)。若无鱼病检疫条件,应请科技人员协助检查病毒、细菌病原。对目前尚难以防治而传播蔓延很快的疾病病原,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切勿使之进入养殖水体;对可防治、能杀灭的病原,则应对症先施行药浴等措施后才允许进入养殖水体。因为某些疾病至今尚无理想的药物,一旦进入水体将很难消灭,如大部分病毒病原、黏孢子虫、小瓜虫及部分细菌病原。一些虽可杀灭或防治的病原随着养殖对象进入水体后,可能成为传染源,该养殖水体也就成为传染源库,为传播病原、疾病蔓延创造了条件。

2.疾病的监测

对已进入养殖水体的鱼类,应定期开展病原的监测。按鱼病学要求,应用显微镜和血清学等方法检查病原。为了准确统计感染率强度,最好每次随机抽检查10个个体。监测至少每月应进行一次,鱼病发病季节可视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检查,每次检查认真作了记录,附在池塘饲养管理日记上。根据记录分析病原体感染的变化动态及流行规律,预测疾病发生的可能并确定防治对策,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也为来年控制疾病疫情提供决策依据。这样,才能认真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鱼病防治原则。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具有其特有优点,既可以根据病原、病因对症施药和对因施药,也可以通过消毒药、杀虫药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苗种培育阶段的疾病只有药物才能防治。要从预防、控制的角度,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用药。

4.免疫防治

一些水产养殖鱼类的疾病,如草鱼出血病、草鱼肠炎病、烂鳃病、鲢、鲫、鲂等细菌性败血病等,我国已有疫苗可供免疫防治,养殖业者和单位只要有条件应尽量考虑应用。并且免疫防治大多针对重要的危害程度大的流行病,通常均有较长的免疫期,故使用后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现在已研制出在饲料中添加的免疫增强剂,以提高养殖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从而达到有效的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四、药物防治技术

(一)给药方法和施药技术

使用药物预防或治疗鱼病时,为了使其吸收和取得疗效,首先要确保让药物进入鱼体。如仅有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药物,而缺乏适当的施药方法,就会影响药效,会得出药物对养殖鱼类疾病无效的判断,甚至会造成养殖鱼类药物中毒的严重事故。因此,必须根据情况选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施药,方能使药物充分发挥效能,同时也可避免或减少药物对鱼体的有害影响。鱼病防治的给药方法,可分为药浴、口服、注射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选用何种方法取决于疾病的类别和鱼体的大小。

1.药浴法

通过药浴,药物可以直接到达病原,从而杀灭体表和鳃部寄生的病原体。方法是把养殖鱼类放在溶有药物的水中浸洗,或称药浴;另一种方法是在养殖鱼类的栖息水中溶入药物。根据药浴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时间药浴(浸洗法)和长时间药浴(全池遍洒法)。(1)浸洗法:采取较高的药物浓度进行短时间的药浴,此法通常在鱼种转池或运输前后使用。对一些要使用较高浓度药物才能杀灭的病原体,尤其应采用此法。

采用浸洗法时,常因容器的不同操作上有差异。目前常用的容器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固定容器,如木盆、桶、渔船、塑料箱或帆布篓等。计算好容器中的水体积后一次放入所需药量,然后将鱼放入浸洗一定时间即可。如需多次浸洗,则在每次浸洗后,适量添加一些药物,以保证药液的有效浓度。另一类为微活水容器,通常采用密眼网箱,可根据鱼的数量灵活地计算体积,然后在网箱内加入所需浓度的药物,将鱼放入浸洗。考虑到在网箱内的药液不断地向外渗透而被池水所稀释,因此必须随时补充药液。此法与口服法不同,它与鱼的食欲无关,无论对轻、重症状患病鱼具有都可给药的优点,因此药效较好。同时,作用的容器体积较小,可节省用药量。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容器不同,以及水温、溶氧、养殖鱼类的体质强弱等因素变化较多,如操作不当易出事故,而且仅限于杀灭养殖鱼类体表病虫害。若养殖鱼类经浸洗后又放回原塘,可被再次感染。同时由于拉网时使鱼群密集,难免有漏网者或造成机体损伤。(2)遍洒法:采用对某些病原体有杀灭效果,而对鱼体本身又安全的药物浓度。将药物按水体体积计算的用量,在鱼池中遍洒,以杀灭鱼的体表、鳃部以及水体中的病原体,从而使病情痊愈或好转。用此法必须较精确地计算出鱼池水的体积,再算出所用药物的用量,称取的药物用水均匀化开,稀释后均匀地泼洒全池。由于此法能同时对寄生在鱼体和水体中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效果较好。但面积较大的水体,会给施药带来困难,而且用药量也较大。药浴用的药物最好是水溶性的,遇难溶的药物时,最好先用溶媒将药物溶解后再溶于水中。在野外用对光敏感的药物(如高锰酸钾,含氯、含溴消毒剂等)进行浸洗和遍洒时,宜在傍晚时进行。同时,对药效有影响的水温、pH值、有机物和浑浊度等因素,在用药过程中均要加以注意,避免出现药害或影响药效。(3)药袋、药篓悬挂法:此法通常在未发病或初发病、病情较轻时使用,尤其是面积较大的鱼池和塘堰中使用较多。此法是在池水中造成一定的药物区域,使鱼在能忍受的药物浓度范围内,自动地进出该区域而受到药物的作用,达到杀死鱼体体表和鳃部病原体的目的。因此使用此法时,养殖水体中必须预先设置食场或食台,培养鱼养成食场或食台摄食习惯,将盛装药物的容器悬挂在食台或食场,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4)用药量的计算:要知道准确的用药量,首先要测量养殖水域的面积和水深,求得养殖水域的水体积,再按所需药物浓度配制药量。

正方形或长方形养殖水域的水体积为:3

水体积(米)=养殖水域长(米)×养殖水域宽(米)×平均水深(米)

圆形池的水体积为:32

水体积(米)=3.14[池半径(米)]×平均水深(米)

要求得正确的养殖水体平均水深,必须在鱼池中多测量一些位置,然后将各个水深数值相加求其平均值,即为平均水深。

要求得正确的池水面积,必须沿着水面测量水池的长和宽。

用药浓度常用毫克/升(mg/L)表示,用药量可根据下式计算:3

用药量(克)=养殖水体积(米)×需用药物浓度(毫克/升)

2.内服法

内服法又称口服法,此法是对内脏器官疾病的一种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单独或将药物混入饲料内经口投喂。(1)投药标准量:每种市售水产药品都要注明对各种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用药量,都应附加说明书,用“每千克体重鱼××毫克混入饲料使用”,或“每千克饲料添加××克……”表示。用药量可根据下式计算:

实际投药量=投药标准量×鱼的总重量

①以鱼体重为标准:根据体重计算鱼的用药量也许是最为正确的。根据放养时的尾数和总体重,平时拉网随机抽样检查的平均尾重、每天的投饲量、死鱼数量,得出鱼体重的标准量。

②饵料添加率:根据每天投饵率和每天投药标准量,可推算出饵料添加率(%);根据投药标准量和饵料添加率,可得出每天投饵率。例如,磺胺药的投药标准量为每千克鱼体重100毫克,则以饵料添加率0.5%和投饵率2%为好;如投饵率为3%,每千克鱼体重则投给药150毫克(表2)。表2投药标准量与投饵率、饵药添加率的关系(单位:毫克/千克)

投药标准量、投饵率和饵料添加率的关系用下式计算:

每日投药标准量=投饵率×饵料添加率(2)药物剂型与饲料:

①不溶于水的药物:根据情况,先将占饲料总量5%10%的油(如植物油、鱼肝油等)和药剂混合好,然后加入颗粒饲料混合,使药物吸附在饲料的表面。如果是粉末饲料和新鲜肉质饲料,则直接将药物和饲料混合。

②水溶性药物:饲料可用药物水溶液调制,使药物渗入饲料内;与新鲜肉质饲料混合时,要使用“粘合剂”(如面粉、三合粉、榆树粉等),用以防止药物流失。(3)药物饲料和种类:

①固型饲料(即颗粒饲料):最好用水溶性药物制成,制作方法是用饲料3%的水,溶解水溶性药物,过多的水会破坏颗粒的形态,从而影响疗效。不溶于水的药物调制,用占饲料5%10%的食用油配制。

②粉末饲料:豆饼粉、菜饼粉、玉米粉、麸皮、米糠均为粉末颗粒,可作为投药用饵料,水溶性药物和非水溶性药物都可使用,但非水溶性药物须分成3次加入粉末饲料混合,这样可调制得更为均匀。药面制作是将药物、粉末饲料、粘合剂按适当比例混匀后,用饵料机或手工制成大小适口的面条,晒干后备用,适用于各种养殖鱼类疾病的防治。药物草料是将药物混合在粘合剂中,加适当比例的热水调成糊状后,涂抹在青草上,稍作晾干,使药面糊较牢固地粘附在青草上后再投喂,用于防治草鱼疾病。药物菜饼是将药物混合在粘合剂中,加适量热水调匀成稀糊状,然后拌入经浸泡后、滤干水的菜饼内,做成薄饼投喂,用于防治鲤鱼疾病。药物米糠是将药物均匀混合在粘合剂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热水调成稀糊状,拌入米糠内用手工做成薄饼,晒干压碎成粉末状后投喂,用于防治鲢、鳙鱼疾病。拌和(又称混饲)是在各种养殖鱼类(如鳗鱼、鳖、虹鳟等)所用商品饲料中,均匀地加入药物和水,直接放在食台上投喂,用于防治鳗、虹鳟、虾、鳖等疾病。

③新鲜肉质饵料:药物在新鲜肉质饵料中很容易流失,制作时须加入适量的粘合剂和粉末调制方有效。如防治青鱼疾病时,可将药物糊状物直接涂抹在去壳螺蛳上,晾干片刻待牢固附着后,即可投喂。(4)投饵量和投饵次数:一般而言,体重越大的鱼,吃的饵料越多,水温高时摄食量大。但是按单位体重换算,鱼越小,每单位体重的吃食量越大。而药剂与饵料之比越浓,即饲料量越少,治疗效果越好。实践证明,投饵率越高,其药效越差。一次投足一天的药饵量比分3次投足的投饵,在全池鱼群分配要均匀些。所以一次投足量比较好,以24小时吃完为宜。空腹投喂药饵(即在投喂药饵的前一天停喂或减少喂食量),效果更好。(5)投药饵开始时期及期限:当确定病情后,应立即投药治疗。投药饵期限应根据病情和药物效果而定,一般为每个疗程37天。若病情严重,间隔一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治疗。预防用药为每半月一次,每次连服34天。服药期间还应注意环境卫生,可用含氯消毒药物或生石灰遍洒全池消毒,效果更佳。口服法是自愿服药的一种方法,由于病情较重的养殖鱼类一般已失去摄食能力,故不能吃到或很少吃到药物。此法仅对有摄食能力的、轻度发病的养殖鱼类和同池内的健康养殖鱼类有防治作用。因此为了达到均匀给药,如病情较轻,应趁其摄食能力未下降之前及时给药。如病情已严重,食欲已下降,可通过先投喂不加药物的普通饵料,让鱼类群体中的健康者摄食以后,再投喂药饵,由此使患病鱼类充分获得药物。此外,口服药物的剂型和添加方式,还随饵料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3.注射法

对养殖鱼类进行注射不仅在预防和治疗疾病给药时采用,还在给予疫苗和激素等时使用。注射法为了提高疗效时常被采用,常用的方法有腹腔注射、胸腔注射和肌肉注射。(1)鱼体腹腔注射法:一种是在腹鳍内侧基部斜向胸鳍方向进针,这是值得推广的注射方法,其注射深度和所用的注射针头视鱼体的大小而定。另一种是在腹鳍和侧线的中部偏上方注入。注射前,应先熟悉注射鱼的内脏诸器官的位置,以免注射时伤及内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技术熟练,药液不易漏出。此法相对而言比肌肉注射、胸腔注射好。上述两种腹腔注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以前一种较为实用。注射深度与鱼体体重的关系,以鲤鱼为例,列于表3。(2)鱼体胸腔注射:在胸鳍基部内侧斜向头部方向进针,深度视鱼体大小而定,以不伤及心脏为准。(3)鱼体肌肉注射:在背鳍前与侧线基部之间,即鱼体最后部位,与鱼体成30°40°向头部方向进针注入。注射深度是依据鱼体大小,以不达到脊椎为度。所用药物应选择对肌肉组织无刺激和无影响的药物为佳。

为了避免注射时鱼跳动影响实际操作的弊病,可采用晶体敌百虫浸洗鱼体,使用浓度为0.2%0.25%,在大桶中浸洗35分钟,或用0.15%的浓度浸洗5分钟。浸洗时要分批进行,并考虑水温的高低和鱼跳动等因素,灵活运用。此药液浸洗鱼体的作用是使鱼体麻醉,不跳动,便于操作,还可以杀灭鱼体寄生虫。

一般注射法具有提高疗效的优点,但只适用于亲鱼,或用于免疫预防的鱼种。在鱼小和数量很大的情况下,采用此法有一定的困难。

4.涂抹法

此法用于养殖鱼类运输前后的消毒预防,患病养殖鱼类病灶部位的治疗。具体操作是用棉签蘸上自配药液、药膏或市售抗菌素药膏涂抹患部。涂抹前先用清洁水洗净患部污物,然后再用药膏或药液涂抹,用于杀灭体表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二)药物防治的基本原则

1.给药方法的选择

当给药时,为了使鱼体吸收和取得疗效,首先应保证让药物进入机体。给药方法的不同,吸收的速度就不一样,体内浓度也有区别,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

水产养殖鱼类的给药方法有药浴、内服、注射、局部涂抹等,各有利弊,选用哪种方法还取决于养殖鱼类的种类或机体的大小,有时需根据药物本身的特性来决定给药方法。通常大量处置以药浴、内服较适宜,注射、局部涂抹适于观赏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及少量鱼的处置。

大力提倡中草药防治鱼病,中草药毒副作用小,来源广、不污染环境,是环境友好型生态药物。

2.治疗方法的选择

患病鱼类的治疗方法,有药浴、内服、注射、局部涂抹等。治疗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病原体的确定情况选择治疗方法。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对于病毒,用于治疗的药物较少,目前为了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也用抗菌药物作病毒病的辅助治疗。同时采用中草药验方和制剂抗毒、消炎抗菌。

用于治疗细菌病的有效药物很多,但感染情况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如疖疮病、肠道病等是病原体侵入局部组织和肠道后,通过血液到全身,则选择口服为好;而细菌性烂鳃、真菌性水霉病,其患部局限于鳃和体表,则以药浴效果为好;对体表寄生的原虫类、吸虫类、甲壳类等寄生虫病应选用药浴;对消化道等体内寄生的各类寄生虫,选用药饵经口投喂的治疗方法。目前,也有采用外病内治或内病外治的用药方法,如烂鳃病、真菌病、寄生虫病等也可采用外用药或内服药。防治鱼病必须考虑鱼类、池塘水体和自然环境三者的有机统一与错综复杂的关系。(2)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选择治疗方法。药物的药理性质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并受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影响,可以说药理性质是药物理化性质和池塘水质理化因子在生命机体上的反映。如水溶性或在少量溶媒中能溶解的药剂,不仅可经口投喂,也可作药浴剂用。水不溶的药物可作内服不能作药浴用,但也有些药物不能经肠道吸收,而可经鳃部吸收。(3)根据鱼的体质选择治疗方法。已患病的鱼,通常离群独游,摄食能力减退或不摄食,所以口服往往不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摄食过少的鱼,其体内药物浓度不够,又发挥不了治疗效果,反而使病原体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摄食能力的有无,在决定是否选择经口投喂的治疗方法是需要考虑的。对非经口投喂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的多种疾病,要在发病初期病鱼的摄食能力尚未减弱时进行,即开始用药饵经口投喂治疗,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治疗效果的判定(1)死亡数:投药后35天鱼的死亡数减少,表明有效;治疗后经5日以上死亡数没有变化,表明无效。(2)游泳行动:健康鱼成群游动,而病鱼是离群独游,也有的在池底呆滞。这种症状的鱼已不能摄食,如不治疗就会死亡。使用药浴或内服方法,症状轻的能治愈。当用药后,游泳情况应有所改善。(3)摄食量:投药后摄食能力恢复,说明有效。

总之,鱼药治疗效果的判定是一个复杂问题,除受动物机体的制约因素外,还受水质环境因素的影响。

4.用药注意事项(1)对症下药。在防治鱼病时,应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诊断,强调对症用药,正确地选用鱼药及用药方法,才能发挥药物的作用,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如对病原体的认识有误,选用了杀虫药如敌百虫等治疗细菌性病,既延误了病情的控制,又不可能治好病,所以对病原体的正确分离和鉴定是很必要的。(2)了解药物性能,掌握使用方法。目前常用的鱼药,包括化学药品、农药、人及畜用药物和中草药,都有各自的理化特性。当使用某种药物防治疾病时,虽然药物是对症的,用药方法也正确,但忽视了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和池塘水质理化因子对药物理化特性的影响,往往造成失败。例如漂白粉,在空气中易潮解而失去治病的有效成分。高锰酸钾要避免直射光照。还有一些药物,由于化学性质不同,如果两种混合一起,会起化学变化,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药害。例如敌百虫和石灰同时使用,会产生部分敌敌畏;福美砷与硫酸铜相遇成为具有毒性的福美铜络合物,造成毒死鱼的药害;总之,使用药物最终都会导致池塘水质的化学变化。因此,对药物性能的了解,准确掌握使用方法,是保证疗效、防止药害的关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