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内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4:01:02

点击下载

作者:章振乐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内文

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内文试读:

前言

让每一粒泥土绽放出梦想的芬芳

仰望星空,繁星璀璨,数千年前的古人,早已发现天地万物、日月星辰都有各自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它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和无穷多样性,而这些智慧的结晶,虽然各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还需要我们去学习、体会、接触和感知,才能对自然获得更充分、更丰富、更全面的了解。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贤孔子,在诗教中就提到过要“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我想他说这话的本意就是告诫我们,要多贴近自然,了解自然,在了解更多的“草木鸟兽”之余得到教化,并更好地了解人类在自然界存在的意义。

怀特海曾说:“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而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包含了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生存的技能,这是对大自然的掌控以及与其和谐相处的智慧。

在这一点上,我们祖先的智慧无疑遥遥领先。早在夏商时代,他们就已经发现了大自然的规律,通过时节来指导与引导人类进行一系列的农事活动,并制定了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到汉武帝时颁行的《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以诗句流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中国的农耕社会历史悠久,二十四节气的发现与制定,对农事的指导和预测影响巨大。而遵循这种独特的时间框架进行的生活,也帮我们找到了在天地和自然中的位置。

古往今来,中国人是怎么生活的?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土地上,在太阳下,与草木鸟兽一起,依照四时节气过日子。节气,就是规矩,就是根据大自然对我们的提点总结出来的经验。过去中国人是很讲规矩的,作物与人都要遵循那些规矩,惊蛰春雷,立夏耕田,大暑忙收,立冬打禾……在中国的农历里,点点滴滴记录了时光的足迹;而现代的我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这些文化,体悟这些哲学,使我们的精神受其滋养——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精神上的故乡。

遗憾的是,现在随着科技与文明日益发展,农耕社会的角色跟我们越来越疏离,五谷不分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小麦还是水稻,韭菜还是蒜苗,很多孩子都无法分清,这是不是一种悲哀呢?孩子们整天被课业所累,被名目繁多的兴趣班所困,能够真正走到田野中间的机会越来越少,难以观察到四季变化时草木昆虫的不同,更鲜有机会关注和体悟在自然物质世界中万物本来的姿态。

课本上那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即使朗朗上口,却也无法使孩子们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更有谁能体会“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那春天欲来的欣喜?谁会关心“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那是曾经的童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那是童年也曾有过的经历。而如今在学校里,能让小朋友亲身体验的机会却少之又少。

这就是十年前富春七小开始做“新劳动教育”的原因——想给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个可以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独特天地。在这片天地中,孩子们可以单纯享受乐趣,自然体悟时间与规律,与自然亲近,在自然中获得知识与成长。 

我们在校园边上开辟了一片15亩的种植园地。一年级种蚕豆,二年级种土豆,三年级种桑养蚕,四年级种油菜,五年级种向日葵,六年级养殖,这就是我们贯穿一到六年级的“新劳动教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老师们带领学生及家长在这块田地里劳作,依据二十四节气知识向农民伯伯学种植,观察记录他们播下的种子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立春时,富春七小的孩子们到开心农场里寻找春天,感受什么才是“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立夏时节“花尽蜜蜂稀”,学校举办收获节,舌尖上的“七小”让孩子们欲罢不能,学生们到农场摘蚕豆、剥蚕豆、煮蚕豆、吃蚕豆;而到天高气爽、月明风清的立秋时,孩子们又拿起锄头,整地施肥,在开心农场里种萝卜;到“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的小雪时节,开心农场里的油菜长大了,孩子们测量油菜的高度,在素描本上为油菜画像。

节气,不仅仅意味着知识、常识,更意味着一种对待生活的哲学与智慧。我们学会用节气的思维去对待成长,用四季的规律对待生活,就会知道,教育是一件应该把目光放长远的事情。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广大的家长,都应该知道,人生是一件无须着急的事情。

所以我们上音乐课,是带孩子们到“开心农场”去聆听虫鸣,还可以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意;上美术课,是带着孩子在草坪上仰望蓝天,画下心中的一朵朵白云;上科学课,是带着孩子们在播种和收获间发现生命的奥秘,说不定他们突然就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即生活。而劳动教育就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

亲近大地,方能感恩生活。翻耕的泥土散发着淳朴自然的芳香,喷薄的生命于此绽放。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这一轮轮的农事操作中,孩子们不仅观察到了物种、自然、大地的轮回变化,也收获了知识沉淀、自信喜悦的童年时光。辛勤的耕作换来大自然的馈赠,在付出与给予的过程中,在对生命的敬畏和惊喜中,孩子们学会了责任,懂得了担当,体悟到感恩,更拥有了智慧。

孩子们从“书本的世界”走入“自然的世界”,田野是课堂,自然是课堂,家庭是课堂,社会也是课堂。我们并不奢望“新劳动教育”能留给孩子们一生的印象,只期盼给孩子们留下一点点痕迹,给他们播下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让每一粒泥土都能绽放出梦想的芬芳。

这本《孩子们的二十四节气》,集结了他们在自然劳作中的快乐、灵感和成就,还有来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表达。也许,文笔稚拙、画风稚嫩,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自然真诚的描摹与欣然的热爱。我以为,这和知识本身、劳动本身,一样有价值。春01 立春只把春来报

每年2月4日左右,立春来到,大地回春,春的气息愈来愈浓郁,四季从这里开始流转轮回。“立”代表开始,立春代表揭开了春天的序幕。东风送暖,大地解冻;蛰居的虫类慢慢苏醒;水底也暖了,鱼儿感受到阳气开始浮到水面上游动。

立春要迎春,迎的是芒神和春牛,要三拜九叩,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立春要打春牛,农民伯伯拿起春鞭,打走春牛的懒惰,督促人们赶紧耕种。立春还要咬春,大家吃着裹着时鲜野菜的春卷,一起品尝春的味道。我们还要嚼萝卜,辣辣的萝卜一口咬下去,春困就被赶走了。立春偶成南宋·张栻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02 雨水沾衣欲湿杏花雨

每年2月18日至3月4日左右,春回大地,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所以正月十五前后(2月18—20日)的节气叫雨水。雨水来,河里的水獭开始捕鱼了;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随着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雨水要送雨水,出嫁的女儿要准备一段红绸和一罐肉,由丈夫送去给娘家的父母。红绸代表长命百岁的祝愿,罐肉代表感恩。雨水要占稻色(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成的丰歉),爆出白花花的糯米越多,代表当年稻谷的收成就会越好。雨水节气里还有元宵节,这一天的我们,要包汤圆吃汤圆,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绝 句南宋·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03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每年3月6日左右,惊蛰过,暖和和,天气回暖,春雷轰隆隆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淮河沿岸树木开始发芽、生长。这时候,春播作物要开始播种了。“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要祭雷神,相传雷神是一只大鸟,它拿着一支铁锤,敲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世间万物。被唤醒的蛇虫鼠蚁怎么办呢?古时的人们会手持艾草,熏出的艾香可以驱赶爬虫走蚁,也可以驱走潮湿的霉味。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04 春分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每年3月21日前后,昼夜长短齐平,所以叫春分。春分到,预示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远去,开始昼长夜短,明媚多彩的春天就要来了。

大约从4000年前起,春分就要竖蛋,“春分到,蛋儿俏”。因为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均等,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春分大家还要一齐出动去摘春碧蒿,采回来与鱼片滚汤,就是一碗热腾腾的春汤。在和煦的春分,小朋友们还要去放风筝,一只只风筝,是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阮郎归宋·欧阳修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05 清明种瓜点豆,相思怀念

每年4月5日前后,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冷空气势力变弱,它们相会交汇,形成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所以我们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是节气,更是我们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一天,我们要将祖先坟墓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放上供品和鲜花,以示纪念。清明要荡秋千、踏青、植树,去感受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清明还要吃青团,青团油绿如玉,软糯柔韧,就像一种眷恋。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06 谷雨雨生百谷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从每年4月20日左右开始,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暖风吹绿林野,充足而及时的雨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说雨生百谷。

谷雨刚发芽的香椿最好吃,“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要记得喝谷雨茶,明代《茶疏》告诉我们:“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谷雨时节还有牡丹花会。牡丹花寓意富贵吉祥,人们白天观赏牡丹,入夜便悬灯宴饮。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南宋·杨万里只余三日便清和,尽放春归莫恨他。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夏07 立夏青梅夏饼与樱桃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5月6日左右,你是不是觉得天气越来越热了?天上的太阳是不是越来越刺眼了呢?这时候,春天结束了,气温明显升高,雷雨增多,更热的炎暑日子即将来临,自然界也变得绿意葱茏而热闹,青蛙蹦、蝉始鸣。

立夏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所以江南一带的人们,喜欢在立夏吃蚕豆,蚕豆放在米饭里,做成蚕豆饭。蚕豆利湿消肿、益气健脾,恰好用来抵御夏天的暑热和湿气。立夏时节小朋友们要斗蛋,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谁的蛋壳破了谁就输。不过现在斗蛋越来越少,大家都改吃茶叶蛋了。立夏还要吃野山笋,野山笋也叫健脚笋,人们希望吃了这山笋之后双腿能像春笋般健壮有力。立夏民谣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08 小满麦穗初齐稚子娇

到了每年5月21日前后,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它们的子粒渐渐变得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小满。南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高温天气。降水进一步增多,江南地区往往江河湖满,如果不满,当就遇上了干旱少雨年。所以“满”,既指麦粒的饱满,也指雨水的丰盈。

小满有习俗,要祭三车车神,三车是水车、纺车、油车。传说车神是白龙,人们拜祭白龙,要在车上放上鱼肉香烛,人们还要在田中洒一杯白水,是祝愿水源涌旺。小满节气相传也是蚕神的诞辰,在江南,这时蚕茧结成,缫丝待采,人们筑造戏楼,唱大戏,以表期待和感激。《诗经》中记载:“采苦采苦,首阳之下。”小满也是吃苦菜的时节,清热凉血的苦菜和赤小豆、绿豆、冬瓜、黄花菜一起,成为清热利湿的好菜肴。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09 芒种麦子黄,稻秧青

芒种,是指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也代表忙种,预示着到了每年6月6日左右,农民就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这时候,南方地区将进入梅雨季节,雨天多,日照少,但不下雨的日子,天气会越来越热。

到了芒种,百花开始凋零,人们就将彩带系上树枝,代表着为花神践行,送花神归位,盼她来年再会。每年五六月也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新鲜梅子酸涩,家家就要煮梅,或用白糖腌梅,或做青梅酒。芒种节气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裹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