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9:11:47

点击下载

作者:雅瑟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大全集(超值金版)试读:

前 言

人生一盘棋,落子之时即为选择和放弃之时,落子无悔,才是从容所在。——毕淑敏

选择,是一门学问;放弃,是一种智慧。

生活,因选择而多姿,因放弃而明朗。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因放弃而辉煌。

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只有有所舍,才能有所得;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了。能够潇洒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每个人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其实都是在选择中度过的。有人这样说:“品味人生,最大的愉快莫过于做出选择,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做出选择。”人生的“棋”走好了,一生顺利或成功;走不好,一生曲折或失败。不同的选择导致命运的迥异,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尽弯路,辛苦一生却始终与成功无缘,甚至酿成人生悲剧;只有量力而行的睿智选择才会让人一帆风顺,到达理想的港湾,成就幸福的人生。

在遥远的一座大山上,住着一个能预知未来的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任何人提出的问题。

有个年轻人很不服气,想愚弄这个老人,他捉了一只小鸟,藏在身后,问:“我手中的小鸟是活的还是死的?”这个年轻人想:如果老人说小鸟是活的,我就把它掐死;如果老人说是死的,我就松手让它飞掉。

老人郑重地看着这个年轻人说:“生命就掌握在你的手上!”

是的,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想赋予生命什么样的意义,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取决于你的选择。

西方有句谚语:“年轻人总是生活在虚幻的雨季中,其实一切都会雨过天晴。”

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没有预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挫折,因而在面对挫折时总是不知所措。其实,人的一生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变故,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去应付这些变故,构筑各自的人生,不能被命运阻挡了道路。如果有了正确的态度和妥当的方法,也可以将人生的道路引导到更理想的方向去。

美国诗人弗洛斯特说:“林中有两条小路,你选择了其中的一条,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当你步入社会或是当你遭受失败时,去找一找迂回之路吧。

这些温情的忠告,恰如路标,让你避开绊倒你的石头或木桩,让你找到一条充满花香的小径。

在人生的旅途中,没有—步登天的魔毡,你的双脚必须坚实地踏在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接受别人的忠告,可避免重蹈覆辙;接受新知,可使自己的生活多彩而充满喜悦;接受不同的声音,可使思路延展而美丽。

让这些忠告成为你人生的导师,让它常伴身边,引领你走向幸福与成功之路。

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心态——放下。人,必须懂得及时放下,放下那些看似最有利可图却不能令人再进步的东西;人,必须鼓起勇气,不断学习,才能开创出生命的另一高峰。为了熊掌,我们可以放下鱼;为了事业的成功,我们可以放下逍遥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我们可以放下金钱;为了庄严的真理,我们可以放下利禄乃至生命。我们应保留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要、最纯粹的部分,而放下那些牵挂与累赘。

所以,我们要用冷静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抉择。同样,放弃也是我们必须懂得的智慧。生活中,常有不好的境遇不期而至,让我们防不胜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态度,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生活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我们只有学会了放弃,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坦然更轻松。编著者2010年8月

第一部分

学会选择

掌控命运的智慧方略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只有学会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学会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学会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谁掌握了选择的力量,谁就掌握了人生的命运。选择比努力更有力量,选择比才干更有力量,选择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第1章

选择志向,开拓一片新天地

伟大的志向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是指引人们事业成功的灯塔。有一句名言:志当存高远。其实,有远大目标的人就拥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他们在这种神奇的力量支配下,产生极大的动力和坚强的意志,个人的天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挖掘,为人生的发展确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志者,心也,超然于物外,方能品味极致人生。此话道出了立志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如果你不希望自己虚度一生,那么,就要志存高远,确立一个较高的目标,跟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胸怀大志,站在时代的前列

在大千世界,浩浩尘寰中,庸庸碌碌度过一生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久经磨练、矢志不渝,历尽艰难达到光辉顶点的人也数不胜数。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立志的高与低、远与近的不同,也就是想当“将军”还是想当“土兵”的不同。

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大才,就必须要先立大志。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才可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成就一番大的事业。从古到今,凡是成就大业的,都是志向宏伟的人。

为人“万世师表”的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他在不同年龄阶段领悟人生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有“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矩”等等。试想一下,若没有15岁时立志学习道德学问的远大志向,哪里会有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儒家经典呢?

正因为有了这些名垂千古的榜样,才促使我们今天的父母在孩子幼小时就注重培养他们“立长志”“立远志”。他们深深懂得:人的一生要在漫长岁月中度过,犹如黑夜行船,一个最远最亮的航标灯就是最好的指引者。有了它们,你才会乘风破浪不断前进,而不至于被卷入激流洪潮之中。人的一生就像攀登山峰,有的人志在半山坡,而有的人则下定决心非登上山顶不可,其中存在的艰难险阻,对于他们来说,前者就是拦路虎,后者仅如微风拂面而已。最终,“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归属于谁,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因此,我感叹越王勾践“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壮志,我也佩服他“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情。这正如我喜爱拿破仑的名言一样。的确,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算是好士兵。在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立大志之人,就是因为他们有极其远大的志向,他们的事业才能比一般人要成功。

项羽在年少之时看到威风的秦始皇,说:“我一定要取代他。”刘邦看到秦始皇的威严,说:“大丈夫就应该这样。”曹操一生心存大志,他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备虽然贫穷,可是,年幼的刘备就有继承皇位的志向。诸葛亮更是少年胸怀大志,他告诫晚辈说:“志当存高远,慕先贤。”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事业,就要像诸葛亮所说得那样,“立大志,仰慕心目中的英雄”。只有具备了远大的志向,才能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并且不断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宇宙浩瀚无比,人生却是非常短暂的。人对于深广的宇宙,可以说只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如此拥挤,社会如此庞杂。很多人在人潮汹涌的世界上白白浪费了一生,却从来不知应该何去何从。

但是,要想做一个真正的人,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就一定要树立自己的理想。古人云“志当存高远”,此话不假。我们知道,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也决不会超过他的理想。理想就像夜空中闪亮的明星一样,也许我们永远触摸不到它,可是我们却能借着它的光辉在漆黑的大海上航行,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理想这颗明星的辉映下,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事业。由于有了鸿鹄之志,由于有了对真理的无限热爱,陆兰秀才不惜牺牲生命,痛斥林彪罪行,成为反对“文革”的第一人;由于有了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巴金老人才叱咤文坛将近一个世纪,坚持讲真话,与读者交心;由于有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勇气,阿姆斯特朗才凭借惊人的毅力,战胜了癌症的病魔,从一个被医生宣判死刑的重病患者,重新成为世界一流的自行车手,在连续五次比赛中,夺得环法自行车赛的总冠军。

人这一生中,总是在得意与失意之间徘徊,就像大江大河中航行的一叶小舟,总会有顺风顺水的时候,当然也难免遭遇顶风逆水。在春风得意时,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心想事成,荣誉与金钱呼之即来;而在失意之时,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与自己作对,真有“喝凉水都塞牙”的感觉。

假如,我们的心境能够再远大一些,可能就会想到,宇宙的辽阔,时间的飞逝,在这苍茫的宇宙和时间的长河之中,个人要不虚度一生,到底需要有什么样的作为呢?个人的力量与无限的时空相比,实在是显得太渺小了。一个人因为怀才不遇而耿耿于怀,实在是一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显得非常幼稚。

人生得意与失意,总是难免的事情,乐毅遇上了燕昭王又怎么样?燕昭王一死,还不是被迫出奔赵国。只有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估量,才不会太在意一时的得失。更何况,无论你有多大能耐,一个人是不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人生短促,何不潇洒走一回?如果能把那些个人的得失看得轻一些,淡一些,活得就会潇洒许多。

孔子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打算一辈子就这样过去,这种人做人不难,因为不思进取,不求闻达,既没有大悲痛,也不会有大欢喜,来的时候无声息,走的时候也无痕迹,有什么难的呢?

但是,如果一个人立志做个君子,那就相当难了。难就难在他对整个天下的忧心,人类的疾苦,国家的重任,家庭的义务,全放在他的肩上,他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也正是因为有千难万苦,才能显示出奋进者理想的崇高、志向的远大和意志的坚定,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胡林翼是清末儒者、湖北巡抚,他在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决不当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可断言者也。惟然,吾人当求所以自立,勉为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之事,上以报国,下以振家,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生,要有益于当时,死,要闻达于后世,这是天下所有儒者的最大心愿。庸碌无为,掩没无闻,那就等于否定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所忧虑的,是一个人到死的时候依然默默无闻。做一回人,应当成就一番事,这就是君子对于人的生命的深切期望。

然而,生命是属于每个人的,他有权使自己的生命大放光彩,也有权使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干涉的,也是干涉不了的。但是由于他正是他个人生命的看护者,因此他比任何人都有权珍惜自己的生命,更有责任来使自己的生命之树绽放出绚烂花朵,他的智慧和品格只是一种基本保障,那就是使他在生命的旅途中留下深深的足迹。

在艰苦而漫长的人生道路上,生命是个偶然事件,但是完成生命却是一种必然要求。任意挥洒的过程,就体现着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承揽。事实上,尽管不是每个人最终都可比尧舜,那过错不在别人,而在于他本身,他放松了要求,没有把持住自己,他成了自我生命最直接的否定者。可能他根本就没有成为尧舜的志向,当然也没有经历成为尧舜的艰苦努力,最后他成了个随遇而安、无所作为的“庸鄙者”。

因此,立志在儒家那里是一种自我警醒,是成就自我最初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也许,现在的他还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一事不成,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是,他需要立定志向,成为一个君子的梦想要始终萦绕于怀。就像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成仁成德成圣,“高山仰止,景行可止”,只要那理想和信念在我的心里,任何力量都不会使我发生改变。贫穷、痛苦、疾病和挫折,都不能阻止我,不能阻止我对高贵的向往,没有人能阻止一个人的理想和信念。君子的高贵,在于他的理想的高洁和志向的高尚。孔子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所以说,一个人只要不动摇他自己的意志,那么他就是高贵的,就是有尊严的,就是有价值的。

生活不能没有目的,人生更不能没有方向。要使一个人从大地上坚强地站立起来,从懵懵懂懂中清醒过来,从浑浑噩噩中悔悟过来,从芸芸众生中凸现出来,就是要让其立志。“立志”,就是给人生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人的智慧、情感和意志沿着既定的方向就能驶向预定的目标。《大学》有言:“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个止,就是指人生的至善境界和生活的目的,就是使人高大的东西,就是支撑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东西。而且,人因为有了这个生活的重要支撑点,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力量,从而焕发出蓬蓬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他的智慧得以进一步开掘,他的情感得以进一步丰富,他的意志得以进一步坚定。

大智可以产生大志,志坚而无往不胜。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有极大的抱负,有极远的志向,就会产生令人惊异的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然而由于生活的目的不同,生活的质量与境界也不相同。为了提高人生活的质量,扩大人生的境界,儒家常常关注两种人生:向往高贵和高贵者,鄙视庸碌和庸碌者。前者是君子和君子的境界,后者则是小人和小人的生活,而大多数人处在君子和小人之间,他们都是普通人。儒家的千言万语就是说给普通人听的,他们有的将成为君子,而有的则可能沦为小人,而这些富于变化的人,才是儒家真正关心的人。塑造、启迪和教化普通人,就成为儒家全部人生关怀的核心。

所谓俗人就是普通人,虽然儒家看重俗人,但是却不赞同俗人的生活理想与生存之道,儒家在很多情况下,是贬损俗人的价值观念的。顾名思义,俗人就是世俗的人、俗气之人,也就是通常称的下人。儒家理想就是要使人从俗人或下人的境遇中摆脱出来,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君子,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正所谓“立德”,“立功”,“立言”。荀子讲“志意修”,宋文帝提倡“慨然立志”,诸葛亮讲“志当存高远”,都是说要做个不平凡的人,而做普通人或俗人是不用立志的,顺其自然便可。

因此,所谓立志就是努力超越,超越平凡人,或者超越自己身上的平凡性。因此,从立志才开始了儒家的人生,它不但把自己与过去区别开来,也把自己与别人区别开来。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立志把自己与庸鄙者区别开来,成为高贵者。立志是高贵者与庸鄙者的分水岭。立志前,是个“自然的人”,立志后,是个“自为的人”。

可是,由于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性格、气质和兴趣不同,他们的志向自然也不相同,但是,不管有什么不一样,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丹崖翠碧千万丈,与公七上上上上”。只有那些心中有“鸿鹄之志”的人,才能产生大动力、大意志,个人的禀赋与天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如果一个人有崇高理想,他自己的人生坐标就会定得更高一些。那些胸无大志的人,是没有太高人生追求的,他的人生坐标自然也不会太高。乔治·哈伯特这样写道:“职业低的人,如果把目标定得较高,也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不要让精神消沉,一个壮志凌云的人肯定会比一个胸无大志的人有出息。”

苏格兰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得到一只金袖子。”胸怀大志的青年人,只要拥有远大理想,在较高目标的引导下,他们就会调高自己的人生坐标,并因此付出更多努力。

远大的理想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胸怀远志者在确定人生目标以后,就会在这种神奇力量的支配下,发挥创造的力量和意志。如果你不希望自己一生碌碌无为,那么,就要志存高远,心中有远大理想,在确立一个较高的目标后,跟随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你就会干一番惊人的事业。

如果一个人缺乏远大的理想,就可能一辈子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假如一个人没有了远大志向,也就等于选择了平庸。平庸的人,一生可能没有大的失败挫折,但他肯定也没有大的成功与收获。没经过成功喜悦和失败痛苦的人,来的时候无声无息,走的时候也没有痕迹。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每个人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在时代潮流之下,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一个人假如胸怀宏伟目标,在人民疾苦、国家重任感召下,挺身而出,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来,他就可能兢兢业业,勇往直前,直到轰轰烈烈地干出大事业。拥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伟大人生。晚清大臣胡林翼曾经说过:“人生决不当随俗浮沉,生无益于当时,死无闻于后世。”

人,来世一遭,活着就要有益于当世;死去,也应该后世留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一样的,但是,生命却给人不同的报复与理想。同样活一辈子,有的人在生命的长河里留下自己的事迹,让生命之树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可是,更多的人却没有在生命的时空划出深深的印痕,一辈子浑浑噩噩。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志向的不同,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了。

漫漫人生岁月中,看起来成功似乎是个偶然的事件,其实成功也是一种人生的必然。立志是一个人能否成功、成就自我的关键。孔子因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所以成了“高山仰止”的圣贤和楷模;孟子以天下大任为己志,也成就一代亚圣。

每个人的志向是不同的,有的人立志高远,有的人满足于眼前,就是因为志向的不同,铸成的人生也不一样。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时期,时势需要一大批“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为之奋斗。只有胸怀大志、志存高远的人,才能推动时代进步。因为只有胸有大志,志存高远,才能产生强大意念和毅力,才会让个人的禀赋得到最大限度的刺激和发挥。唯有把国家、民族的未来大业当成己任的人,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成为社会的英雄。

坚持不懈,把握人生的走向

巴金曾经说:“坚强的人是不知道畏缩的。他的脚步是坚定的,他看定目标,便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怕被石头绊倒,任何障碍都不能使他改变心思。”

人生于世,就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要立志做大事。确定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虽然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但只要勇往直前就一定会成功;要自己给自己加压,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俗话说,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有压力才有动力,年轻人就怕没有目标,贪图享乐,如果这样下去,他的人生走向就会跌入深谷。

一个人如果想走向成功,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就好比大海上没有舵的帆船或看不到灯塔的航船一样,就会在狂风暴雨的大海里茫然不知所措,以致迷失了方向。这时无论你怎样奋力航行,最终是无法到达彼岸的,甚至会造成舟破船沉。现实生活中虽然有的人一生忙忙碌碌,但最终却一事无成,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确定人生的目标,才导致人生的航船迷失了方向。

人生要奋斗,要进取,就需要有目标。无鸿鹄之志,岂能鹏程万里?“如果一个人活着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有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时,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这是塞涅卡的名言。在生活的海洋里,假如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舵手,首先必须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就会毫无目的地漂移,做事也就没有了计划,从而导致临时凑合,敷衍了事,人也因此失去了责任感。没有正确的目标,即便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但是,人生必须要制定符合个人实际的目标,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将会陷入理想破灭的惆怅与悲哀之中。假如一个没有手的人,又双目失明,却梦想成为一个画家,那他的目标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只有正确的目标才是人生追求的基础,基于不切实际的人生目标的追求也只能是无目的的盲动,即使偶然能够实现也不能长久,这也会导致你很难有大的发展,在更多时候也只能是品尝失败的痛苦罢了。

此外,在确定了人生的目标后,也需要根据自己当时的基本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还不知回头。

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可以使每个人充满快乐。无所事事,自暴自弃地让时光白白消逝,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有了正确的人生目标,不要左顾右盼,一旦确定目标,便要下定决心为之奋斗。自己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全力为之奋斗才是前进道路上的真正障碍。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如果没有长远的眼光,企业是不可能发展成规模的。放眼未来,作为新时代的人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能确定合适的目标,还要为之不懈奋斗。

确定前进的目标,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定位。在人生短暂的旅程中,为了能将其描绘得更加辉煌灿烂,我们必须要有前进的方向。德国诗人、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人生只是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目标的决心。”人生的列车把我们送往一个个驿站,又载着我们从此起程,每一个驿站都是一个人生的目标。学会确定目标,就要让目标高于现实,但又要牢牢地切近生命,要可望又要可行,就像摘梨子,要跳起来才能摘得到,从而使自己不懈地为之奋斗。每一个目标都需要努力地付出、认真地去对待才能够实现。

完成目标,就是使人生得到升华。要实现目标,必须踏踏实实地迈出脚步去,经过困苦跋涉,等到登上山顶,眼前豁然开朗的时候,自己的目标才变为现实。在我们奋斗的过程中,要放远目光,因为那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希冀;还要放慢脚步,因为那是实现希冀的必要过程。当我们的目标一个个得以实现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人生质量一步步地提高,人生走向辉煌的时候。

目标是人们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一种动力。它既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又推动着人们继续向前。有了目标才会有努力,人生才能取得成功。用目标来激励自己,使精神永远处于一种昂奋状态,让激情涌动心间,让精神遍布全身,人生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激情与精神才是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

可是假如你的人生目标迷失了,那么,你的人生会因此暗谈无光,所以目标是决定人生走向的一个很重要前提。

切合实际,制定恰当的目标

在我们生命中,我们有的欲望、需要、事业、计划、志向、梦想、选择、目的、企图、追求、任务、工作、责任、满足等等想法都是目标。每个人都是有目标的,只不过每个人目标的层次有高低之分,规模有大小之别,时间有长短不同,性质有好坏之异,内容更是包罗万象。至于那些小的目标,可以小到仅仅就是针对一顿饭或者是一个小的物品、小游戏而已,只能叫做打算、想法;中的目标,常常叫做任务;远的、大的目标,就是事业了。比如作为教师,从教你学识字开始到教育你成才,这都是他事业的一部分,它用的时间长,占的空间大,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能实现。所以俗话说的好,大的目标使人干事业,小目标使人过日子。因为这些目标不一样,结果当然也都各不相同。

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行动才能有正确的方向,你才能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实际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影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目标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

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确立明确的目标是多么重要。

一个父亲和他的三个儿子到草原上捕捉野兔。当到达目的地后,一切准备得当,就要开始行动时,父亲问三个儿子一个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父亲这时才说:“你答对了。”

对于打猎者来说,眼中只有兔子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老三的回答可以让世界上最挑剔的成功者感到满意。

在1978年,当时意大利有一个叫奥利维蒂的公司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了。新上任的董事长贝内德蒂大胆改革,使公司很快就复苏并恢复生机。贝内德蒂慎重地对原公司高层领导在管理、决策方面的作为进行剖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同时大胆撤换了一些不合格的高层领导。他主要依靠企业固有的技术基础和一批懂技术的人才,从中选拔出了更加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对他们严格要求,明确职责、目的和任务。因为这些人年轻,敢于负责,既懂生产又会技术,同时明确自己的方向、任务并能为之奋斗,很快就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就是因为贝内德蒂这一次的“目标性”改革,才使公司重新焕发生机。

人生之所以会有后悔,究其原因就是原来确定目标时就有疑虑,而且把最有希望的目标放弃了,选定了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

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得过高,就很难实现,可是如果把人生目标定得过低,则又毫无意义。只有制定的人生目标能够使自己大有作为时,才会有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并且为之奋斗才行,否则就只是海市蜃楼而已。一个人如果坚定地向目标迈进,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可是人生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人,他们有目标也奋斗了,但最终还是一事无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有个爱管闲事的年轻人,说要帮他一把。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年轻人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年轻人又去找锉刀,可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树林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先得把斧头磨一下。而磨快斧头又需要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又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见,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年轻人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回来了。最后呢?这个年轻人什么都没有做成。

这就像是一个人,虽然有了目标,但总是换来换去。结果呢?忙忙碌碌地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到最后却什么事情也没做成功。在这个社会上,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改变处境的想法具体制定成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最后,这些人的目标也仅仅是空想而已。

美国的哈佛大学曾经对一群智力、环境、学历等客观条件都相似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27%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好,经常处在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生活,并且时常抱怨别人、社会、世界。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10%有着很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改变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各种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其中有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据此,调查者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就是从你开始选择一种选择的时候开始,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一个人生。

大多数人为什么没有成功呢?这主要因为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把目标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而真正能实现自己计划的人却仅仅有3%。

如果把一只蜥蜴截成两段,一半向前跑去,另一半向后跑去,这就好比一个人做事情将目标分开一样。成功不会光顾那些目标分散的人。

与其做一个样样能样样不精的人,还不如做个只专一事的人。分散精力、注意力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汪中求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如果在一个行业里踏踏实实做上十年二十年,那么你一定能够在这一行业里成为佼佼者。”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假如能尽早确立目标,人生成功的机会也就降临的越早。一个人如果想在自己35岁以前成功,那么他一定要在30岁以前确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既是我们成功的起点,也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尺度。

世界顶级潜能大师作者曾经这样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事业和人生。”这就是目标的效力。

你如果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后,目标就会在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随着你努力实现这些目标,你会有成就感。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目标就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这时你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会渐渐改变。因此,在如今的这个时代里,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成就。

所以,当你规划自己的事业时千万别低估了制定可测目标的重要性。

成就事业,需要坚强的毅力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是说,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作为一个人,无论天资怎样,只要心中有“志气”两个字,不管今后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能坚持到底,努力去完成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美国的芝加哥,有一个叫做迈克尔·乔丹的人,也就是现在的“篮球之神”,被大家称为“飞人”的天王巨星。他原来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后来由于迷上篮球,所以就进入校队里打球。可是他心中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成为美国NBA最出名的选手。后来,正是靠着他的意志力,不断的苦练,终于打出了自己的天下,成为一代万人敬仰的篮球之神。

有没有天资很好,因为后天不努力,最后成了一个普通人的例子呢?答案肯定是有,以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个很聪明的小孩叫方仲永,他在五岁的时候,就能做诗,而且做得很好,他的父亲为他感到骄傲。所以,就带着他到处应酬,方仲永从此没有接受教育,等到他二十岁的时候,写出的诗就与平常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定下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一定要用意志和毅力来完成,不能因为一点点的小失败,就轻易放弃。

东汉有一个名叫耿廾合的读书人,从小就认真学习兵书,演练武艺,立志将来为国家效力。因为耿廾合英勇善战,并且足智多谋,屡建战功,很快就升为大将军。

有一回,耿廾合向皇帝要求带兵北上,平定割据势力。皇帝听了很高兴,可是又觉得这非常困难,不可能轻易成功。耿廾合说:“皇上,我们只要立定志向,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的!”

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耿廾合领兵北上,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连战连胜,一大部分割据势力很快就被平定了。接着,耿廾合又率领大军攻向军阀张步盘踞的地盘。双方在临淄摆开了阵势,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杀得天昏地暗。突然,一支箭直飞过来射中耿廾合大腿,他二话不说,拔出佩剑,砍断箭杆,继续作战,直到把张步打得大败而逃,这才想起腿上还有一枚箭头。

事后皇帝称赞耿廾合说:“将军以前提出平定北方,我还担心难以取胜,但你终于做到了。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从此,“有志者事竟成”一句,就经常被人们所引用,成了一句成语。“志”指志气,“竟”是“终于”的意思。这个成语说明了人只要有志气、有决心,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与挫折,也一定能达到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像船没有舵一样,在茫茫的大海里是非常危险的,反之,一个人从小就立志,不论任何困难,只要朝着目标前进,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有一位著名的美国女作家,叫海伦·凯勒,她在不到两岁时,就成了盲聋人。尽管失去了听力和视力,但是她通过刻苦学习,不但学会了演讲和打字,还精通法语和德语,而且对地理学也有特殊研究。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巴士顿的拉德克利大学毕业。她为了给盲人的培养筹措基金,在美洲、欧洲、亚洲到处演讲,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盲人和聋哑人的国际事务,获得了很高的荣誉。

在一个人一生当中,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在遇到痛苦、忧愁和烦恼时,怎样对待困境,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去战胜重重的困难。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及早立下志向,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每一刻;要过得有意义,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即使失败了,也不灰心,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将来一定能够有所成就。

有一位成功的盲人先生名叫威尔逊,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成了一个拥有自己的公司和办公楼、受人尊敬的商业家。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的“嗒嗒嗒”的声音。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那位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否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有什么话就快说吧。”盲人从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虽然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别人。”

那个盲人用手一摸那张钞票,发现居然是一张百元大票!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这钱,嘴里不住地感激着说:“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多么仁慈的好人啊,我为您祈祷!愿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听了,只是一笑,正准备走时,那个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知道吗,我可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二十三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造成的,真是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连忙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盲人好像碰到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说:“对呀,对呀,您也知道?当然,那次事故光被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也有好几百,那可是头条新闻啊!”

这个盲人想用自己的不幸打动对方,希望能多得到一些钱,他接着可怜巴巴地说:“我是多么可怜啊!孤苦伶仃,只能到处流浪,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的生活。”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火一下子就窜出来了!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一起,我拼命冲到门口,但是一个大个子在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我被他推倒了,那人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呀?”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听了,大吃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当时,我也是布尔顿化工厂的工人,而你,就是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那个人!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那个盲人呆呆地站了很久,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却出人头地了,我逃了出来,反而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使劲地推开盲人的手,举起手中那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我可是不信。”

威尔逊先生,这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强者!作为盲人,他尚且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反观一些健康者,却在街头乞讨博得路人的同情。人与人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啊!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每一个人,乃至一切生物,要想生存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了繁衍后代,大马哈鱼常常要不顾一切障碍逆水而上;为了避寒,燕子每年都要横越辽阔的大海。动物尚且这样,作为一个人,更得有一种屡败屡战、永不言败、顽强到底的自强精神。人贵有志,有志者事竟成。一个有志气的人,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人想干什么事情,要想取得成功,都离不开“志”。有了“志”,才能有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迎难而进的精神。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那么他的才力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利。”创新是我们民族的传统,奋进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因为历史原因,现在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比较落后,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气馁。我们应该坚信“志在必得”,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大力弘扬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振奋民族的可贵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志向高远,产生奋斗的动力

立志是取得成功的基础,立志能够促使人进步。要想取得事业成功必须得先立志。卡耐基说过:“朝着一个目标走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要牢记“有志者,事竟成”。人活着,首先应该先立下志向,有了远大的志向,才能给人以奋斗的动力,最终取得成功。

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相争,越国战败。勾践成了吴王的马夫,受尽了折磨。后来,越王终于得到了回国的机会,他立志要复国雪恨。之后,勾践励精图治,使越国变得强大起来,最终消灭了吴国。

秦朝末年,陈胜年轻时,给人做雇工。有一回,他对其他雇工说:“如果我们中将来有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别人!”别人问:“你怎么会富贵呢?”陈胜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他终于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

人应当立志,因为立志是走向成功的大门。没有志向的人,就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在人生的道路上东撞西撞的,被蝇拍一拍,最后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一个人的志向基本上决定了他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立志越高,才能让才华发展得更快,生活也才更有质量,生命才更充实。做事情要站得高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姿态是很优雅的。可是,有的人很胆小,他们害怕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故意说什么“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一类的话安慰自己。要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就得做好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准备。

如果心中怀有远大的目标,成功迟早会降临。有一个故事:在建筑工地上有三个运砖头的工人,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回答:“我在运砖头。”第二个说:“我在筑墙。”第三个说:“我在盖大厦。”从这三个人的回答来看,谁最有活力,谁做事最积极,谁最可能被提升?答案恐怕是人人皆知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立志,确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努力。自古中国就有“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没有学做事之前先学做人,立志是立事、创业的基础。

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一个人的品格,激起其斗志,增强其能力。创立事业靠的是志气,志气是事业的脊梁。因此,每个想为国作贡献的人,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

李嘉诚出生于书香世家,家里前几辈都是读书人,他的父亲李云经同样也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教书匠,因为战乱只能远离他乡。李嘉诚生活在这种大的文化氛围之中,接受的是传统家庭教育,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李嘉诚,也影响着他的立身之路。在李嘉诚小的时候,教书的父亲就教育他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气,有毅力。他不仅教给李嘉诚一些知识,还教给了他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嘉诚自小就铭刻在心,并且终生奉行不渝,这都是深受父亲的影响。李嘉诚一心向学,从小就酷爱读书,3岁能吟诗诵文,5岁开始上学,像个书虫,如果不是战乱影响,李嘉诚就会沿着求学的道路一直走下去。虽然李嘉诚的理想是当一个教育家,而不是商人,可是因为父亲早逝,家境逐渐陷入了贫困,为了照顾全家的生活,他必须放弃学业,担起生活重担。在他的家乡,到处都流传着海外游子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使失望多于希望,也依然成为潮人涉海闯荡的原动力。于是,深受父亲教诲的李嘉诚便走上了经商之路。

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风云不定。很多人都猜测,长实公司是否会迁离香港。然而李嘉诚却说:“讲得最激烈时,我讲过一句话:如果要迁,我问一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迁走李嘉诚主席。如果没有,那么就请你们以后不要再提迁移之事了。”之后,没有人敢再提此事。

直到现在,长实公司也没有迁移到海外,李嘉诚用实际行动与庞大资金为中国与港人注入了百倍的信心。李嘉诚的成功开始于立志,同时他也没有忽视下一代的教育。“虎父无犬子”,李嘉诚十分重视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开始知道创业的艰辛,教育他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去经商的道理,最终又为商界培育了两位德才兼备的商业能人。

有一句至理名言说得好,“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者,没有一个不是把这条真理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的,也没有一个不是拥有崇高志向的。

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含辛茹苦几十年,完成《史记》这部历史、文学巨著,是因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写一部伟大的史书;马克思立志改革旧的社会,从而写下了不朽巨著《资本论》;居里夫人立志献身化学事业而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上初中时,就已立下了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雄心壮志,因此能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高峰中,独步人前……志向与理想就像大海中的航标灯,引导人们向既定目标前进。一个人如果立下了崇高的志向,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就有到达光辉顶点的希望。不然,就会像迷失方向的航船,随波漂流,今日不知明日事,庸庸碌碌、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空耗岁月,白了少年头,仍然是一事无成。所以,要想成就事业,必须要立下志愿。我们应把立志作为人生当中的一件大事来谨慎对待。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十八岁的时候,曾经写下了这样的一段名言:“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人生中的一个根本性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三者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就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成就事业的旅程,在旅程的尽头会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努力的结果。俄国作家高尔基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列宁在读中学的时候,就立志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他认为,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付出艰苦奋斗,在任何困难面前绝不退缩。一代伟人周恩来从小就怀有救国的志向,在中学时代,就写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语言。

他们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是因为他们具有共同的崇高理想境界,认为如果没有崇高而远大志向与理想,就像一只没有目标的孤鸟,只能在旅程中盲目的随处漂流;而有了崇高的理想,就能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大海里航行。他们心里,一直铭记着奋斗的音符,假如不紧扣在崇高理想的琴弦上,那么也就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我们的祖先是何等的智慧,他们创造的“立志”这个词的寓意非常深刻。仔细想一想,志,显然不是平白无故地生出来的。唯有下定了决心,然后再下一番工夫去立志,才能站得住。所谓的“志”,就是志向。志向是一种改变现状的理想抱负,也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决心、雄心,同时也是一种追求崛起的精神境界。志向还是一种力量、支撑,同样也是一个人的奋斗方向、奋斗目标。人,只有有了志向,才可以自立自强;有了志向,才会产生强大的毅力;有了志向,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立志,是干一番事业的需要。苏轼说:“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拥有远大的抱负与志向,它所产生的力量就可能令人惊异和震撼。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满足眼前,不思进取,就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随波逐流,他的一生也只会在浑浑噩噩、平平庸庸、碌碌无为中度过。为什么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大家条件差不多,机遇均等,然而在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中,人们的差别却是很大的,有的当了标兵,事业蒸蒸日上,而有的则做了尾巴,终生都是一事无成呢?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在于是否立志。

要立志,就要立大志。胸怀大志,志当存高远。一个人的志向,只有同国家、民族的未来大业一致,融入时代潮流,与时代合拍,在干事中建功立业,才能站在时代的最前面,成为改造社会的英雄。

坚定信念,追求崇高的目标

古语有云:凡事者,必有志。成事者,必志恒。意思是说,凡是做大事的人,必定有远大的志向。能够成就大事的人,一定拥有坚定信念,抱定自己的志向而终生矢志不移。《劝学》里云:“守志如行路,有行十里者,有行百里者,有行终生者。行十里者众,行百里者寡,行终生者鲜。”是的,立志非常容易,但如果要想守住自己的志向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了,如果要想终生坚定志向更是难上加难。

1998年,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建昊奖学金,共青团系统面向全国大学生颁发最高等级和最高额度的奖学金,10个特等奖中有一位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95级学生叫吴颜媛。她说:“我读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生活。”吴颜媛是一个会学习的人,每年都获得复旦大学最高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等奖学金。

在刚进入复旦大学,读埃·弗洛因的《生命之爱》时,托尔斯泰的一句话跳入吴颜媛眼中——“我读书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生活。”“以书为伴,以优异的成绩走出校园,以优秀的学业迈向社会”,这是她对于“学”最初的定位。和其他所有刻苦好学的大学生一样,吴颜媛常去的是图书馆、资料室,案头有摞起的书籍,笔记本上是密密麻麻的问题,课内课外反反复复地交流……可是,“学”的内涵并非“刻苦”两个字就能概括的。托尔斯泰的话触动了她: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中,真正的“学”应是基于学而超于学的,不是“学什么”而是“怎样学”,不应局限于具体的专业中,而是贯穿在整个知识领域里,需要的不是呆板的学分,而是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和全方位的知识结构。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复旦精神,她为自己立下了“博、活、精、深”的学习坐标。

闭门造车的学习是不行的。吴颜媛在《萌芽》《散文选刊》等国内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余篇三万余字的文章;1998年5月在《解放日报》群工部实习期间,在短短一个月中采写编稿20余篇,其中多篇以专版头条的形式刊出并被转载。青春的星火,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走出校园,吴颜媛最难忘的是1998年5月,被推荐到《解放日报》群众工作部实习,有生以来第一次做记者。

为了采访樱花坊房屋质量问题,吴颜媛多次到实地调查情况。她钻进图书馆、查阅枯燥的建筑学知识;为了掌握充足的数据,她一幢幢楼一间间房边查看边测量;跑开发商、质检部门、市建委……她采写的相关系列报道,使“樱花坊”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有了积极的结果。“为民解忧,不辞辛劳”,当樱花坊80多户居民的代表送来锦旗时,吴颜媛反而不安了起来:“仗义执言,秉笔直书,这本来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做这一切,我只是本着一个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

1998年7月,吴颜媛策划发起了“希望之光”中文系赴安徽文化扶贫活动。“已记不得筹集经费,拟定计划忙得昏天黑地的日日夜夜了,甚至因洪水冲断铁路,深夜滞留异地的恐惧,因气候不适、劳累过度而高烧不退的痛苦,都在那些被贫困逼到失学边缘的孩子面前消失得干干净净。“追求全面的发展,是我矢志不渝的理想”,没有飞鸟的天空将是非常寂寞的,没有理想的人生是苍白的。“在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你是否为自己确立过奋斗目标,或者说树立了怎样的人生理想?”她说出一代大学生的心声:“全面发展——做思想觉悟高、心理素质好、专业技术精、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正是新时代要求我们的……追求全面发展,是我矢志不渝的理想。”她说,成长好比登塔,迎着远方的灯光,点燃心中的火种,塔高一层,视野更开阔一点,而只有把自身与塔顶合二为一时,才会看到世间极致的风景。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志不移。”立志是成事之基,守志则是成事之本。毛泽东主席曾经教育我们,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党员干部,只要立下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志向,就需要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无论何时何地,终生都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矢志不移,鞠躬尽瘁,坚决做到时移而志不移。

在1997年仲夏的一个傍晚,德国莱茵河畔微风轻轻吹拂,一对中国夫妇在此徘徊,久久不愿离去,因为他们马上就要离开他们工作了13年的地方。回首往事,他们感慨万分,扪心自问,他们无愧于自己的理想。他们就是现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归侨王志功夫妇。

留学德国的这段时间,从攻读博士到博士后,王志功曾连续参加了德国政府组织的5项联合攻关项目,承担了最前沿的攻关课题,成功地设计了上百种光纤通信用超高速、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的电路,连续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他在7年的时间里一共发表了60多篇论文,申请了7项德国专利和3项国际专利。

夫妻两人每年的收入折合人民币50多万元,正是事业处于黄金时期,生活也温馨安宁,可是他与妻子却毅然决定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于1997年举家回国定居工作。当时,这一举动在他工作过的研究所和大学,在中国留学生中反响巨大,人们都很关注此事,也有人表示疑问甚至劝阻。王志功说:“为了报效祖国,我们矢志不移。”

树立目标很难,但是,坚守目标不动摇更难。只有战胜形形色色的考验,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矢志不移者,事竟成。

端正心态,增强前进的动力

爱迪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据此可知,目标是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乔治是个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他到一家公司应聘做推销员,老板看他年轻,就让他先试用几个月。老板规定一个月必须推销出四组电话,于是乔治就给自己订了三个目标:第一,每月至少要卖出四组电话;第二,每月至少要联系八个客户;第三,每天至少要对自己说三次“我能行!”一个月下来,让人惊讶的是他居然卖出了八组电话,联系了十六个客户,于是老板正式聘用了他。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确是如此。乔治为自己订下了三个符合实际的目标,并朝着目标的方向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因此我们要相信: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鹰之所以能飞翔,就是因为它的目标是所向往的广阔蓝天;船能前行,是因为它的目标是盼望能到达彼岸;花儿能生长,是因为它的目标是渴望阳光、雨露的滋润;社会在发展,是因为它的目标是希望前进。世间万物都在轮回中寻求目标,也正因为有了目标,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即便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但是目标不变,目标永存。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为了追上心中的目标——太阳,不停地追呀追,即使口渴了、疲惫了,仍继续执着地赶路,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夸父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懈地为实现目标而奋斗,即使目标是那么遥远渺茫也不放弃。而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为目标而奋斗的人啊?司马迁有目标,完成了《史记》;曹雪芹有目标,写下了《红楼梦》;巴尔扎克有目标,谱出了《人间喜剧》……这些名人的事迹都能说明: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目标就好比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能给你带来无限的光明;目标就像是沙漠中一缕清泉,能给你带来滋润;目标就像饥寒交迫的人有了一根火柴、一顿饭,能给人们带来希望。谁拥有了目标,谁就能创造心中的太阳,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披荆斩棘,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有人认为,无论一个人现在年龄有多大,他真正的人生之旅,都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刻开始的,以前的日子,不过是在没有目的地绕圈子而已。

这就好像故事里讲到的西撒哈拉沙漠中的旅游胜地——比赛尔一样。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比赛尔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贫瘠地方。在一望无垠的沙漠里,假如一个人只是凭着感觉直直地往前走,那么他只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一直都没有办法走出沙漠。后来,来了一位青年,他发现比赛尔四处都是沙漠,一点可以参照的东西也没有。但是,他找到了北斗星,在北斗星的指引下,他成功地走出了大漠。于是这位青年人成了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在铜像的底座上,写着这样一行字:新生活是从我们选定方向开始的。

目标在整个人生旅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它具有督促和提醒人向前进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