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思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4 15:09:58

点击下载

作者:成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好好思考

好好思考试读:

推荐序

我现在本已无精力再为书写序。

成甲这本书,让我破例一次。

我认识成甲,是因为时任暴风魔镜CEO的黄晓杰向我推荐他写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我发现这本书中介绍的高效学习方法,源于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思想,对此我很感兴趣,于是就约成甲在咖啡厅里见面。这一聊就是3个小时。

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方法,本质上是基于理性精神、哲科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这与混沌教学的理念高度相合,甚至可以说,混沌理念源于此。为了建立混沌的思维模型课程体系,我在过去几年遍寻国内在理性思辨和理解多元思维模型方面的高手,然而,一番寻踪,我发现生活中具备这种思考视野和能力的人十分稀缺。成甲是我最早找到的少数几个对查理·芒格思想和思维模型有深入研究的人,而且他在真正按照这套思想生活。

知行合一,也是混沌追求的。

混沌的教学已经从传播知识转变为帮助同学习得能力。

一个人能快速习得能力,关键是在刻意练习中能够持续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因此,混沌就要找到更多像成甲这样,有理性思考、认同混沌理念,并且有大量实践经验的人给同学们提供高质量的反馈。

混沌2019商学院请成甲开设了“思维模型”与“刻意练习”两门课,作为所有同学入学学习的先导课。一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跟着成甲在混沌研究思维模型、刻意练习思维模型,享受着学习进步的乐趣。

今年,混沌更进一步,在全国招募和训练了千里挑一的领教团队,他们将为同学们深度解读思维模型,并为同学们的练习提供高质量的反馈,总之,我们要全方位赋予同学们真正习得创新的能力。现在,混沌创新学院的目标已经定位为“让改变当下发生”。

当然,让一个人在一个点上快速改变,是相对容易的,但要形成哲科思维的底层改变,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还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抽象分析、深度思考的能力。所以,我多次建议成甲,要他把在多元思维模型方面的实践经验整理出来,探索如何把思维模型理念实操化、工具化。

现在,成甲终于完成了这本书。

作为国内第一本研究如何用多元思维模型培养深度思考力并提供落地方法的书,它为人们训练自己的深度思考力,理解和掌握多元思维模型,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成甲做的事情,与混沌致力于让哲科思维薪火相传的使命不谋而合。希望这本书,能让更多人看到思维之美,感受到思考的力量。

是为序。混沌大学创始人 李善友自 序

我发现,大多数人在一个领域工作几年之后,往往会进入个人成长的瓶颈期。

这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一个人进入陌生领域的时候,一切都是新鲜的,每天都有要学习的新知识,所以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成长和进步就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当我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工作环境和任务都比较熟悉后,就会发现自己能学到的东西少了,成长的速度慢了很多。

怎么办?

我当年很为这件事情苦恼,直到2011年我接触到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后,才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我过去的经验中,成长就要学习,而学习就是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变得越来越厉害。然而查理·芒格彻底颠覆了我对学习的理解。他认为,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芒格称之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的提出,不仅是知识管理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也为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前,人们默认学习的基本单位是一个个具体的知识,我们成长发展就是要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思维模型颠覆了学习和成长的基本单位,它不再以知识为单位,而是以各个学科的原理、规律作为知识管理、思考问题的基础。

在我看来,这个变化的意义,类似于在化学领域发现了元素一样。过去,人们只是模糊地知道,很多知识背后的道理是相通的,但是究竟如何相通,是模糊的。当我们以思维模型为知识管理的基本单位时,就找到了打破学科界限的工具,能让一个人超越具体经验,站在全人类积累的各种伟大原理和公理的基础上成长进步。显然,这是个人成长更底层的范式。

然而,芒格杰出的思想很长时间内在国内不为人知。哪怕在2015年时,大多数国人对查理·芒格和他的思维模型概念还是非常陌生的,人们甚至分不清思维模型和思维导图之间的区别。看到这种情况,我决心把查理·芒格和他的学习方法普及给更多的人。2016年年底,我出版了第一本介绍查理·芒格及其学习理念的书——《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在这本书中,我向读者介绍了查理·芒格学习思想的精髓: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需要学习和了解所有的知识,我们只需学习各科最杰出的思想,去抓住最关键的要害,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好好学习》出版之后,影响了很多读者的学习方法,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查理·芒格的思想感兴趣。很多人因此买来查理·芒格演讲集《穷查理宝典》阅读。此后,“思维模型”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接受。

2018年,混沌大学宣布他们的课程以思维模型为核心,并把查理·芒格的思想作为混沌教育课程的基石之一。得到大学也正式开设了以多元思维模型为核心内容的课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提升认知能力方面,基于多元思维模型的思考方法,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思维模型突然成为热爱学习人群中的高频热词,以至于有人开始收集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并把每个思维模型的概念、定义整理出来,希望学会这些模型。可是,我们是不是记住了这些思维模型,就能变得和查理·芒格一样厉害?

关于这一点,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在《心智社会》中曾介绍过派珀特原则:“思维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些步骤不仅需要获得新的知识,还需要获得新的管理方式来运用已有的知识。”

如果我们只是知道更多的思维模型,而没有管理和应用这些思维模型的思考方法,并不能真正改变自己。我们真正要追求的目标是把思维模型作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用抽象的多元思维模型洞悉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杠杆点。

然而,我们如何把多元思维模型内化为一个人的深度洞察力?这个问题芒格并没有系统地阐述。我们只有弄明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应用多元思维模型。因此,我决心找到打通多元思维模型实际应用的方法体系。

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更是一件有价值的、正确的事情。因此,我决心投入大量精力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在国内寻找认可并践行多元思维模型的高手,一起深入交流。

比如,混沌大学创办人李善友老师对我帮助很大。关于思维模型的话题,我们有过两次深入的探讨,和他的交流让我对思维模型定义分类逐步清晰;而在混沌大学创新院一年的跨学科思维模型学习,又帮助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跨学科知识框架。其中,王强老师的人文社会学导论,对我的帮助最大。王老师对大问题视角的灵活应用,启发了我跨学科分析的方法,而他的“商业—技术—科学—人文”思维模型,也成为我基本分层思考的工具。而我所在班级的领教、腾讯大学高级顾问徐昊老师,不仅在每次课后的“加餐”商业分析内容时给我很多启发,而且本书初稿完成后,他也给了非常有洞见的反馈,在对知识体系的架构方面给了我新视角。

基于这些交流思考,我在混沌大学录制了两期以思维模型为主题的课程,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这个主题的理解。同时,我还与得到大学筹备思维模型课程的老师们交流,这也为我理解思维模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此外,过去两年时间,我先后组织了二十多场思想闭门会,向各个行业有深度认知的高手求教。其中,华为公司中国副总裁董明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他亦师亦友,不仅二十多次闭门活动几乎全部参加,而且他每次都从极高的战略视角给我帮助和启发。董总的视野、远见和人格魅力,让我对华为今天的成就有了更深刻和直观的理解,也让我对新书中思维模型在生活中的意义、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而在另一次闭门会上,我和王小川、傅盛及梁宁曾激烈地讨论思维模型的定义内涵究竟是什么、中医思维是否属于思维模型。这时,梁宁随口的一句总结对我的启发很大。她说,思维模型就是思考问题的套路。此前我一直受查理·芒格“思维模型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的影响,对能被称为思维模型的概念在科学性上要求很高。而梁宁从思考过程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思维模型,为我从新的角度理解思维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而在具体的认知方法上,百度前副总裁李靖给了我很多启发。在一次闭门会上,他对跨领域问题学习要寻找问题“同构性”“相似性”的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结合那时我正在研究的侯世达提出的“类比”对思维认知的意义,我逐步找到了深度跨界学习的关键抓手,这对本书方法论的形成有重要启迪作用。

其次,我也努力从查理·芒格身上汲取营养。

我不仅阅读了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传记,还分析了芒格接受采访的数十篇文章和视频,并在“得到”app《每天听本书》栏目中解读了《查理·芒格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努力被《穷查理宝典》的出版人施宏俊先生注意到,他热情地将我引荐给查理·芒格,让我有机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2019年年会期间专访芒格先生两个小时,当面向他求教关于多元思维模型的问题。

这次和查理·芒格本人面对面的交流,给了我很多触动和启发,不仅帮助我从源头上厘清了很多市面上以讹传讹的观点,而且使得我对芒格的思想,尤其是多元思维模型思想的理解有了关键性的升级。

人生的际遇多么奇妙!芒格先生是1924年出生的,我记得很清楚,是因为他和最疼我的姥姥同岁,都比我大整整60岁。神奇的是,属于我爷爷辈的芒格,在1996年他72岁的时候,曾说应该有人写一本书介绍多元思维模型。而在23年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小他60岁的年轻人在挑战这个任务时,两人还能跨越时间相见。单单是芒格愿意和传播他的思想的年轻人见面,就让我对他更生敬意。我越来越理解,芒格的思想不是孤立的方法论,而是建立在正直、慷慨的道德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

在持续的努力下,我对查理·芒格的思想以及多元思维模型的理解越来越丰富。通过这些研究,我逐步梳理出一套包括四个层次,十多个方法、工具与技巧的多元思维模型实战应用体系。这些内容,形成了全书的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思维模型,分析它的本质。

具体内容在第一章“引言”和第二章“多元思维模型:终身学习者的利器”。

·第二部分:教你如何高效学习和掌握思维模型。

这部分内容在第三章“学习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

·第三部分:如何把跨学科的思维模型融入一个知识体系?

具体内容在第四章“如何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

·第四部分:如何综合运用跨学科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具体内容在第五章“综合运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以上几部分内容,就是系统地介绍、训练和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体系。如果你想要快速总览全书的框架,也可以翻到全书最后的结语处,那里提供了一张全景知识地图。

本来可以结束序言了,但还想多啰唆几句……

在写本书的时候,我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为这是我在学习这个主题中写的第二本书。一般而言,在同一个主题下,一个作者写第二本书很难超越第一本书。所以,大多数聪明作者的做法是避开写同一个主题的新书。然而,我相信,多元思维模型的思想体系可挖掘的宝藏远不只两本书的内容。过去,我们国家教育出太多掌握具体知识的“专业人才”,但缺乏具备跨学科全局视野的人才,也十分缺乏有哲科思维的人才。然而,在未来的时代,多元思维的能力对我们个人发展,乃至国家创新都非常重要。如果多元思维模型在这个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个人和国家都有积极的意义,那我就应该在这个虽然崭新但极有价值的领域多花一些时间,促进优秀的思想传播,这才是一个符合长周期视角的做法。在这一点上,美国金融专家、畅销书作者塔勒布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他的《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等书,都是围绕着“不确定性”这一个主题开展的,他的思想影响并帮助了很多人。因此,我也希望把“多元思维模型建立深度思考力”这个主题深入挖掘,形成一个体系,让更多人了解这个新思想。

所以你会发现,这不仅仅是一本给出具体问题答案的书,而且更像是一本寻找答案方法的书,是一本提供新思维方式的书。我一直相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具体的答案,而是如何发现答案的过程。查理·芒格曾说:“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有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而我能够持续学习,是因为我幸运地很早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在这本书中,我更关注学习之学习、问题之问题、思想之思想。我们只有掌握了学习、提问、思考的方法,才能真正建立起自我探索、终身学习的能力。知识的增加不是成长,思考能力的提升才是成长。

当然,具体问题的答案、有效的思维模型也很重要,但我准备再单独出版一本介绍思维模型案例与反思实践练习的书,可能名字会叫《反思日记——多元思维模型实践手册》之类。这样,就形成了介绍多元思维模型的三本书:

第一本,已出版的《好好学习》,内容聚焦在介绍基于临界知识(思维模型)的全新学习方法。

第二本,就是这本《好好思考》,内容聚焦在系统介绍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主打系统体系。

第三本,是《反思日记——多元思维模型实践手册》(暂定名)+训练课程,聚焦微观具体的实操方法、工具,主打实战指导。

这些就形成了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理念—方法—工具”完整体系的内容。

说到这里,我似乎在给大家提供一个掌握多元思维模型的完整工具箱,我想强调的是,方法和工具永远是“术”的层面。如果要真正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和查理·芒格的思想,还要有背后“道”的支持。

例如,真正能够用好多元思维模型的人,首先是一个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各种问题背后的有效策略、发现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的人。这样的人,不是把学习当作任务和困难,而是把获取智慧当作一种道德责任。如果不弄明白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是不会罢休的。只有这样的人,才会真正具有多元思维,因为他们会兴趣盎然地研究销售、政治、哲学、艺术、军事、人性、技术发展、金融、诗歌、医学、情报学……基本上,只要是人类的重要知识,他们都会感兴趣,并渴望找到背后的原理,最终自然会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其次,真正的多元思维模型使用者,是一个相信“以慢为快”、有长周期视角的人。因为,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真正理解复杂现象背后的规律,找到真正有效的策略,而复杂问题的规律也需要一定长的周期来体现。诡计、歪门邪道的做法,在长视角下看,都是不值得的,这就产生一个推论:真正相信多元思维模型的人,是有道德责任感并愿意追求多赢结果的人。

当我们涉猎很多个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在长视角下思考问题时,我们就会逐步形成与大多数人思考分析问题时不一样的格局和意识。在这种全局性认知的能力下,我们会在一些瞬间获得灵光乍现的洞见,而这种少量的洞见可能极大地改变你的人生。人生不需要每件事情都取得成功,只要在少数重要而关键的选择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能影响一生的轨迹。

因此,这本书其实并不适合所有人,只适合那些相信理性思考、相信长期价值、相信终身学习力量的人,正如查理·芒格常说的“我的剑只传给能挥舞它的人”。2019年7月7日星期日于北京我们最熟悉的决策方式

前段时间,我在一个面向“独角兽”企业高管的培训营中,向管理着几千人团队的企业高管们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管理的团队中,有下属缺乏工作责任心,你会怎么处理?”

有人说:“我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责任心影响他。”有人说:“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就不能待在我的队伍里,立刻开掉。”也有人说:“我要先和他好好谈谈心,了解一下他为什么没有责任心,再做决定。”……大家你来我往地提出了很多方法。

这时,我没有继续讨论这些方法的好坏,而是换了一个角度问大家:“我们每个人都能提出各种建议,可是,我想问问大家,你为什么提出这个建议,你给出建议的依据是什么?”

有人说:“我遇到过这种情况,这么干最有效。”有人说:“我以前的领导教我的。”还有人说:“这个自己想想,就应该这么做啊。”……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大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不尽相同,但是,答案的来源非常相似:源于个人的过往经验。

也就是说,我们做决策的依据,主要是个人的过往经验。

确实,靠个人经验来做决策,在过去是很有效的策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通过个人经验做决策,会越来越有局限性。几百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生活的圈子,也不会超出村落50里。对他们而言,在乡土村落生活30年的经验,就足以指导接下来一辈子的生活了。

然而,今天,我们生活的村落已经扩展到了全地球,任何一个人的有限经验,都无法应对未来的问题。比如,你的父母怎么会有经验指导你如何在抖音时代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这时,我们需要有新的决策依据。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

任正非的华为公司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前,中国没有一家公司遭遇过美国这个全球最发达国家动用各种力量打压自己的情况。然而,当危机出现时,至少在美国的第一拨花式打压下,华为的表现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人们突然发现,华为公司居然未雨绸缪了近10年,积累了强大的技术与产业优势,形成了如此强大的竞争力。

这让我很好奇任正非为什么能做出这些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追溯任总此前思考问题的方式,结果发现,很多年前,任正非做商业决策的依据就与众不同。例如,早在2012年华为公司的内部会议上,任正非就提出用物理学中的“熵”概念指导公司经营,后来又引入物理学的耗散结构指导企业管理;在制定组织战略时,任正非又提出要借鉴李冰千年之前建造水利工程都江堰时提出的“深淘滩,低作堰”理念。

任总的这种思维方式真的独特。你想想,有几个人会在研究企业发展的时候,用物理学原理?又有几个人在制定公司战略的时候,用水利工程原理?因此,我们一定要追问:为什么任总在经营企业、面对未知风险时,会用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概念呢?

答案便是:任总做决策的依据超越了绝大多数人所用的经验决策法,他选择运用各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这种独特的决策依据,成为任正非人生决策路上能够先人一步的关键。

为什么说,用不同学科的原理做决策就比个人经验更有效呢?

这是因为,更多人的经验比一个人的经验更可靠、更广泛,严谨验证过的结论比个人随机的总结更可靠。

用那些超越了个人有限经验,被人类严谨、反复验证的跨学科原理和规律做决策依据,我们做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就会大幅提升。

这是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决策方式。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我有一个做教育创业的朋友,他的公司发展很快,短短几年已经融资到B轮。当我问他为什么项目发展这么快时,他说:“在这个领域,我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向竞技体育行业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觉得很奇怪,一家做教育的公司怎么会和竞技体育有关呢?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做教育公司想要拥有竞争力,应当是学各种教育学的理论,怎么会想到去学竞技体育的知识呢?

我这个朋友是这么说的:“其实教育行业,尤其是面向大众的教育,普遍是公立教育,解决的是普惠的问题,没有那么多资金深入地研究教育技术的细节。竞技体育和教育的共同点是,都在解决一个问题,即如何用策略帮助一个人行为更快地发生改变,能力更快地得到提升。“但是,竞技体育的激励机制不一样。一旦一个人的成绩提升到世界顶端,带来的奖金、商业代言以及各种回报都是极高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有动力,也愿意投入资金去挖掘各种可行的技术和方案。“所以,我们就可以去借鉴竞技体育当中的技术和方法,启发我们改进教育中的做法,把成熟行业提升人的能力所形成的经验和方法迁移到教育行业。”

我朋友的做法,就是用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跨行业经验,创造自己创业竞争的独门优势。当我把这个案例讲给身边的朋友听时,他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哇,好棒”,而是充满怀疑,因为这和他们通常的做法太不一样。他们会说:“这是个个案吧,大多数人专业知识还学不完,还要学专业外的知识吗?”“再说,专业外的领域也太大了吧,我从哪儿入手?他可能是运气好,碰到了能提供帮助的领域。让我去学陌生的知识,还不如学我的专业知识来得快呢。”我发现,我们大多数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找解决答案,天然地缺乏一种跨行业、跨领域寻找解决方案的意识。

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有很多,如人的习惯性防卫——因为和自己过去的做法不一样,所以先怀疑新事物的可行性。比如,人们通常愿意在熟悉的圈内给自己找理由,而不愿迈出舒适区做挑战。

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人以为从跨领域中寻找解决方案,就是要学很多陌生的新知识,这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能难度太大。这个想法是阻碍我们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误区,其实:跨学科学习的关键根本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

因为,尽管各个行业看起来差别很大,但从本质上来讲,每个行业或者学科都是人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发展起来的。只不过,相同的问题,在不同的行业出现时,披上了不同专业术语的外衣,让我们误以为它们是不相干的问题罢了。

我有一个做游戏开发的朋友说,现在国内大多数游戏公司的市场估值都不高。为什么?因为投资人认为要持续开发好玩的、高品质的游戏内容是很难的,一家公司很难让每个游戏都充满创意,所以,投资人就不太看好游戏公司的长期发展。

怎么办呢?他想到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向好莱坞学习,向电影制作公司皮克斯学习。因为游戏制作和好莱坞、皮克斯一样,都是在解决如何给人创造一段美好体验的问题。它们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困难:如何持续创造高品质的内容。

由于中国电子游戏行业的发展只有二三十年时间,还没有积累和发展出成熟的游戏设计理念和方法,但在已经拥有100多年历史的影视行业,好莱坞和皮克斯已经形成了如何创造让人有愉悦体验的方法论。这样的方法论显然能启发同样在做体验内容的游戏行业。

很多时候,在某个领域是全新、陌生的问题,而在另一个领域可能是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研究和分析的老问题了。只是由于人为的专业学科的划分,我们不知道其他领域发生的事,再加上一些专业名词的阻碍,我们更难理解不同概念和方法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导致我们以为隔行如隔山,误以为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自己毫不相关。实际上,一旦脱下问题的外衣,去看内在的结构,不同领域解决方式的策略,都是可以给我们启发和借鉴的。

我之所以提倡跨学科地寻找各个领域的思维模型,就在于不同领域都在解决相似的问题,而每个领域中解决某类问题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去找那些发展水平更高领域的解决方案,搬到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这就是创造性学习,也是我们解决创新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

我从这样的跨学科学习方法中受益良多,但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陌生的,很少去使用。“是什么拯救你的,你要用它拯救这个世界。”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向大家介绍这种新的思考、学习方法,让大家拥有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提升洞见本质、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深度思考力的底层逻辑

一个知名投资公司CEO对我说,他们投资的策略之一,就是用最牛的团队,杀入最落后的行业。比如在拾破烂这个行业里,他们会找一流的创业团队,带着先进的思想和方法进入。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来落后行业竞争对手弱,自己胜率更高;二来他们这么做提高了落后行业的发展水平,造福了社会。

听到这个故事,我十分感慨——今天的社会,连收垃圾都不能岁月静好了。他们的做法,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确实能提升优秀人才在社会各个行业流转的速度,对社会效率的提高有帮助,可是,从具体个人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遇到的竞争对手也会越来越强。

这个问题,就连世界首富巴菲特也无法逃脱。很多人以为,世界首富巴菲特的日子一定很轻松,因为他想要什么都可以买。查理·芒格却说,巴菲特压力很大,因为现在有效的赚钱方法,在下一个10年就未必管用了。面对不断激烈的竞争,巴菲特不得不一直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学习机器。他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比别人更早地洞察先机、看到本质,才有可能找到赢得比赛的关键点。

换句话说,未来的竞争,对我们洞见问题本质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升这种洞见力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理解一个简单的公式:思考力水平={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

我们的假设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越高,说明我们的判断越准确,洞见本质的能力也越强。当然,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有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尺度和维度之分。关于这一点,我们后文会提到。

因此,提升我们洞见能力的关键不在于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更底层的规律。过去仅靠积累经验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它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因为这种方法在“知识量”的积累上花了太多的时间,而很少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就无法大幅度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

要掌握更多的原理,就要从学习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开始。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然而,我这种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认可,甚至对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查理·芒格

思维模型最早是由查理·芒格提出的。不过,对于思维模型具体的定义是什么,芒格并未详细说过。为了便于讨论,我们这里暂且认为思维模型就是我们每个人做决策思考问题时的“思维模板”,哪怕这个模板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比如,做生意的商人,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如何利益交换;而一个律师,遇到问题时想到的往往是如何理性地讲道理;如果是一个艺术家遇到问题,恐怕首先需要的是情绪宣泄。这说明不同的人在思考问题时,由于人生阅历、受教育情况的不同,会用不同的思考工具。我们人生的绝大多数决策,都是在这些无形却重要的思维模板下做出的。这些思维模板,本质上就是一个个思维模型。

作为思维模板的思维模型为什么很重要呢?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BC理论可以解释。ABC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问题(A)会做出何种反应(C),本质上不取决于我们遇到的问题(A),而是取决于我们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A(Activating events)-B(Beliefs)-C(Consequences)诱发刺激(A)—信念反应(B)—行动结果(C)

比如,两人一起上班时,迎面碰到领导,但对方没有和他们打招呼。其中一个人会想:“领导可能没看到我。”而另一个人会想:“领导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对同一个现象,由于我们有不同的解释方式,所以接下来其对我们的影响也完全不同。

尽管ABC理论最早是用于解释人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即我们的情绪不是源自事情本身,而是源自对事情的看法,但这个逻辑用于解决问题也类似: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无解或很困难,而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有问题。

由于我们做的一切决策,都与我们已有的信念、观点和解释方式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所拥有的思维模型就成为影响我们各种行为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用基于原理和规律的思维模型替换旧的基于个人有限经验的思维模型,就等于在给我们的认知系统更新换代,升级了最好的发动机。查理·芒格眼中的多元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们掌握了多元思维模型体系,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具体该怎么做呢?芒格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只使用学过的一门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在这段话里,芒格对如何洞察事物本质,给出了以下两个建议:(1)我们应当构建一个基于思维模型的知识体系。(2)这些思维模型应当是来自多个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

在芒格的影响下,很多爱学习的人开始积累思维模型。有一次,我的一个读者朋友问我,他收集了100多个思维模型,还都写成文章发在网上,可是,为什么学完了这些思维模型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这就是人们在学习思维模型时遇到的一个常见误区——以为收集、记忆和弄明白思维模型的概念是什么,就算掌握了思维模型。

人们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学习思维模型的起点,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不知道解决什么问题的思维模型,只是一个孤立的死概念而已。

2019年5月,我在美国采访查理·芒格时专门问他:“究竟什么是思维模型,你是如何寻找思维模型的?”

芒格笑了笑,说:“其实很简单,你在解决问题时,要关注哪些做法有效、哪些无效。”

芒格的合伙人怕我没理解,补充道:“芒格先生把那些持续有效的方法总结起来,这就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

芒格看似简单的回答,直指学习思维模型的要害——一定要深刻理解一个模型在什么情况下,解决什么问题时是有效的。

对查理·芒格而言,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称为思维模型。对我们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问题时能真正用到的策略,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否则,记住了很多思维模型,却不知道能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舍本逐末。思维模型背后更重要的思维方式

理解了查理·芒格对思维模型的真正定义后,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点上,而是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芒格要提炼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为什么要总结成“思维模型”这个概念呢?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时,我就会发现,芒格不像大多数人,在遇到问题时只想着如何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是会在具体问题答案的基础上,提炼更普遍的方法,即把答案从具体问题中抽离出来,抽象成有效的策略,指导解决未来的类似问题。这种批量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质上是从现象中抽象规律和原理——不断追问问题和答案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这些解决问题更具普遍性的思路、原则和规律的积累,能够让我们越来越有智慧。

前一段时间,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智慧的人生,就是坚持做一定会赢的事。”有人在朋友圈下留言:“世界上有一定会赢的事吗?”

提出这个疑问的人,自然有其道理。毕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概率的,而非必然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事情一定赢。可是,如果我们把看问题的视角,从一件事的单次博弈转化为长期重复博弈,那么很多事情就必然发生。如果时间足够长,甚至那些小概率事件也必然发生。因此,从长期视角来看,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楚要坚持做什么。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本质上就是不断寻找和时间做朋友的有效策略,把它作为思维模型,去找到一定会赢的事。

而在我们能力提升的道路上,坚持用更有效的决策原理来提高个人的有限经验,就是一个不断增加获胜概率的事情,坚持越久,优势越大。这也是查理·芒格在90多岁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在商业投资上做出高质量判断的原因。

小结一下:

到这里,我们介绍了为什么培养深度思考力和掌握思维模型很重要,不过,我相信一定有人会困惑:很多人并没有专门学过多元思维模型,也没有深度思考力,可人家做得也很成功,我为什么一定要学多元思维模型呢?下一篇文章,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多元思维模型建立认知竞争力的底层逻辑积累经验型学习

我认识几个非常厉害的90后朋友,其中一个女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不到2年就负责了一个基层部门,几年后成为跨部门总监,不到30岁就管理数十亿资产的业务。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活动时,无意间听到她大学同学评价她:“唉,她事业心太强,天天加班熬夜,现在满脸都是痘痘了。我们过不了那么拼的日子,还是活儿少钱多、离家近的人生比较好。”

我听了很感慨。倒不是感慨这几个女生八卦别人的酸葡萄心理,而是我发现,大多数人有一个误区,我们只能看到别人加班的努力,就以为别人的成功是源自加班,如果靠加班努力就能成功,就不会有兢兢业业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0年没进步的人了。

事实上,“天道酬勤”的核心不是勤劳,而是勤于尝试新挑战。我的这位朋友曾和我讲,她刚进公司时年纪最小,有时受人欺负,一些同事把很多本来不属于她的工作都扔给她,甚至连其他部门的人也给她派活儿。可是,她从不抱怨,照单全收,想各种办法解决这些新问题,每次处理完问题,还要写反思总结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下次要做得更好。

结果,2年时间,她在公司从处理装修买家具,到和技术团队一起给客户做服务,几乎和各个部门的人都打过交道,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于有时领导要协调资源反而还要找她帮忙,显然,她的这些努力让她在公司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所以,我这个朋友成功的原因根本不是努力,而是她知道要提升管理能力,就要多积累解决各类问题的经验,并且学习与不同的人相处。因此,她不断寻找新机会试错,在解决新问题中快速积累新经验。很多人加班熬夜是在解决熟悉的流程问题,而她加班工作是为了加速积累新的经验,提升管理能力。

我朋友提升管理能力的成长过程,抽象出来就是:通过在实践中不断试错,逐步优化改进解决方案,从而提升自身决策能力。这个过程可以用管理学上一个重要概念“PDCA”解释。

所谓“PDCA”,又称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制订计划(Plan)、执行计划(Do)、检查任务(Check)、处理改进(Action)来不断改善结果。为什么在社会上吃得开的人,往往是敢想、敢干、敢于尝试的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试错的次数比别人多,获得的反馈更多,也就比别人有更大概率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把这种积累经验型的学习过程总结成下图:

在这个成长逻辑下,成功的要点是:(1)敢于尝试。正所谓爱拼才会赢,只有干得多,才能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2)善于总结。遇到各种问题要琢磨背后的经验,并把经验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PDCA为核心的经验成长型策略,是过去我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成长方式,就算到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成长策略。但是,未来这个策略的效果大概率会逐步减弱。

这是因为,PDCA起作用需要一个前提: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因为PDCA的起点是“制订计划”,之后所有的环节都是围绕着实施和验证计划开展的。如果制订计划需要的外部环境都在快速变化,我们又怎么能制订出一个稳定的长期计划呢?所以有人调侃道:在现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每次制订一个Plan,结果都只能完成个“P”,因为计划“lan”。

这个笑话的背后,其实显示了PDCA在应对环境快速变化时的窘境。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也在尝试给PDCA模型打补丁——既然环境变化快,我就压缩计划的时效性,通过加快试错来适应环境。这种缩短PDCA周期、加速反馈的思想成果之一就是这些年企业管理中流行的“精益思想”。所谓“精益思想”,本质就是在更短的时间内,用更小的成本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快速优化和改进方案。这种方法虽然现在看起来挺有效,但是它的本质还是用“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方式来缓解PDCA局限性带来的问题。如果在更长久的时间尺度下来看,这种方法仍然回避不了一个根本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效率的提高,我们积累经验的速度,会越来越赶不上环境变化的速度。

我们必须有积累经验型策略之外的新策略。深度思考型学习

随着环境变化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复杂,我们不断试错积累经验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而积累经验的有效期越来越短。你花3个月琢磨出来的抖音营销技巧,一旦火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有人模仿抄袭。怎么办?这时,我们就需要新的成长方式——深度思考型成长。

深度思考型成长路径的假设完全不同,它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们不需要重新造轮子,很多问题前人已经发现和总结了高效的方法和规律。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从各种貌似新问题的现象中,洞见问题的本质。能够快速洞察问题本质的人,就能比积累经验的人,用更短时间找到更好的答案。

我的另一个90后朋友,进步比前文那个女生还快,那就是百度最年轻的前副总裁李靖。如果说那个90后女生进步速度是飞速的话,李靖的成长就是光速——研究生还没毕业就成为百度副总裁。凭什么李靖有如此快的进步?难道他的加班强度更高?显然不是。

在和李靖多次交流后,我发现他的学习方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很多人学习时是漫无目的的,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而他极为重视剖析和界定问题的本质。在讨论问题时,他的口头禅就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他习惯于不断思考一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然后寻找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李靖的做法,就是我所说的典型的深度思考型学习。

这种思考问题方式的特点是:(1)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问题的本质。(2)要花时间学习前人发现的、自己还没掌握的原理和规律,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简言之,深度思考型学习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洞悉问题本质,利用已有规律(思维模型),直击问题要害的成长模式。它的本质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我们可以把这种深度思考型的学习过程总结成下图:

在这个成长逻辑下,成功的要点是:(1)洞悉问题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积累跨学科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地看到问题的本质。(2)掌握大量原理和规律。不是靠自己一个人实践摸索,而是花时间学习全人类的最佳实践或规律和原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这种思考模式下,高质量的思维模型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在洞见问题本质,还是在寻找解决方案,都要用到思维模型。所以,掌握尽可能多的高质量思维模型就很重要。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找到尽可能多的高质量思维模型呢?

这就涉及一个新概念:“OODA”。“OODA”这个概念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它原本是美国空军提出的一个军事思想。

为什么会提到美国空军的军事思想呢?

这是因为今天讨论的问题“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用何种策略能够更有效地找到关键问题”,是美国空军早就在面对并思考的问题了,毕竟他们是对速度和变化最敏感的军种。所以,他们在应对快速变化时提出的OODA策略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美国陆军上校约翰·包以德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所以OODA也被称为包以德循环。)

OODA代表着决策流程的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ion)。

看起来OODA和PDCA非常像,都是四个字母,但二者存在本质差别。

前面我们提到,PDCA的决策机制是默认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决策的第一步是对环境做出“计划”。而OODA完全不同,它的思想基础是默认外部环境随时在发生变化,所以决策的前提不是计划,而是动态的“观察”与“调整”。换句话说,OODA把核心精力放在系统地、动态地判断问题的本质上,有了这个前提,调用恰当的策略采取行动就相对简单了。

理解美国空军在环境快速变化下的新策略,就能理解为什么过去空军最重视的是飞机的武器战斗系统,如飞机的航速、机动性、载弹量、导弹的射程等。现在的美国空军在强大的武器系统基础上,又开始重视和强化监测系统,发展构建以强大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为基础的预警、监测和欺骗系统,就是要形成快速找到问题关键的能力。

美国空军应对环境变化发展出来的新思想,正是我们今天面对环境变化时值得借鉴的思想。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我们也要建立自己学习的“传感器系统”,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思想实践中,跨学科地获得思想情报,掌握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型,从而深入剖析问题的本质,及时调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受到OODA的启发后,我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传感器系统”。当很多人在忙着做项目、开发新客户的时候,我却花很多时间建立不同领域的“知识线人”、组织团队关注最前沿领域的变化以及定期邀请跨领域的高手开思想闭门会,有时这些工作要整整花费周末两天时间,才能弄明白一个看似和主营业务无关领域的知识。因此,经常有人会觉得,你周末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还不如多睡会儿或者多做点儿项目多赚钱呢。

这么想的人,看不到我做这些事情的隐含价值。我通过花大量时间建立情报系统,使得自己能够发现很多过去不知道的原理和规律,掌握了更全面的思想工具后,我看问题更敏锐,思考问题也更深入全面,能做出很多战略级的优势策略判断。与此同时,我也结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并交流专业的话题,这又进一步拓展了我的认知和眼界,形成新的认知优势。

这个道理说出来其实很简单——做系统级能力建立的事情,能带来系统级优势的长期回报,做别人不做的事情,才有差异化的竞争力。但是,人总是会被眼前能立即看到的赚钱机会吸引,而不敢坚持未来很长时间后原本一定会赢的事情。

而培养洞察问题本质的认知优势,虽然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投入训练的能力,但这个过程也是在真正建立自己系统级的底层优势。真正值得我们投入战略资源的,恰恰就是这些困难但正确的事情。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不学习思维模型是否可以成功?答案是可以,但概率越来越低。而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学习力、具备深度思考力的人,在未来的变化中,成功的概率要大得多。

好,在弄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学习思维模型之后,我们就要问另一个问题了——我该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提炼出思维模型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篇文章聊。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的四个层次

前面我们说,思维模型就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仔细一想,你就会觉得不大对劲。比如,我想让员工努力干活,可以给其发奖金,可以提拔升职,还可以打感情牌求帮忙,这些都是有效策略。难道发奖金和“PDCA”一样,也是思维模型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困惑了很长时间。后来我终于发现,其实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刚才我们给出的答案,都属于比较浅层的有效策略。查理·芒格说:“想要变聪明,你要不断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必须将答案联结到深奥的理论架构,你要去了解这些主要理论,虽然有些难度,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乐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要掌握更深刻的思维模型,就要把自己分析问题的答案,从表面、现象的层次不断追问深挖,用更具有普遍解释力的原理来思考遇到的具体问题。追问有效策略背后的原理

关于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追问有效策略背后更深层的原理,我自己有一段有趣的经历。

上大学时我是个穷学生,可买东西砍价的时候也不习惯,总觉得男生砍价很不好意思。其实,我也知道,砍价本质上是一种谈判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因此,我就想专门练习一下砍价的能力。

2000年左右,北京最锻炼砍价能力的地方,要数西直门区域的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简称“动批”。于是,我决心去“动批”练练手。

那天,我在服装城里看中一件衣服,就问老板:“这件衣服多少钱?”

老板说:“400元。”

我想,现在是锻炼我砍价能力的时候了。我该还价多少呢?几经犹豫,我鼓起勇气说:“200元卖不卖?”“成交!”说着老板就要把衣服往我手里塞。

我吓得落荒而逃,顾不得老板在后面骂我。

回到学校,我向班上经常去“动批”买衣服的女生请教。她们听了我的经历,哈哈大笑:“你太没经验了,在‘动批’买东西,哪能像你那样砍价,一看就是外行。在‘动批’砍价的方式是:从脚脖子上砍,如果他报价400元,你就还价为40元!”她们看我目瞪口呆不相信,就带我现场实战,真的从40元起,一番博弈后,成功地以95元的价格买下我看中的衣服。

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一方面是因为,直到很多年后,我还能想起当时落荒而逃时心跳的节奏——担心老板追过来,拉着不让我走;另一方面是,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人们会形成“从脚脖子上砍”这么变态的交流模式。

在“动批”多次购物砍价后,我逐渐发现“从脚脖子上砍”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我真的可以把它作为我砍价时使用的思维模型。

现在我们获得了一个砍价时有效的策略。

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浅层的答案。如果我们要训练自己的深度思考力,就不能停留于此,而是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从脚脖子上砍”这个策略会有效?这个策略对所有类似问题都有效吗?有没有比这个策略更基本、更底层的原理?

带着这个问题,我发现,如果不是在“动批”买衣服,而是换了其他场景,如买车或进行商业谈判,这个“从脚脖子上砍”的策略就不太好使了:一辆车定价40万元,我和导购砍价4万元,不被保安轰出来才怪。

这时,我们就看到这个有效策略的局限性。那我们就要追问,“从脚脖子上砍”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有一次,我看到一本讲商业谈判方法论的书,书中介绍了一系列谈判方法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第一个策略就是“狮子大开口”,要给谈判对手出乎意料的强硬条件。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年的“从脚脖子上砍”。(后来看到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的各种谈判策略,我会心一笑,显然他对“从脚脖子上砍”的方法也是深谙于心。)为什么当年在“动批”买衣服的策略,会在商业谈判方法论中出现呢?显然,这两个方法背后有共同的更底层的原理。

直到学习心理学后,我才发现,“从脚脖子上砍”和“狮子大开口”等谈判策略其实都是利用了心理学“锚定效应”,其背后的思维方式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寻求博弈中的优势。这时,我们对“如何砍价”这一问题的答案研究,就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有效策略——那些较浅层的思维模型往往能被更底层的思维模型统一起来——这就是多层次的思维模型。有效砍价策略的不同层次

这段经历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对砍价这件事情,“从脚脖子上砍”、谈判方法论、锚定效应等都可以视为“有效的策略”,但它们属于不同认知层次的有效策略。如果我们只掌握了其中一个策略,显然思考问题的层次就很单薄。

而有深度的思想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能看到问题的具体现象和解决方案,还能看到解决方案背后的更底层的规律;不仅能够理解问题表面的原因,还能洞察原因背后深层的原理,甚至能够看到在一层次思考时是成功有效策略的方法,在另一层次思考时可能反而是负面、有害的策略。

简言之,对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的理解,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上形成阶梯。思维模型的四个层次

事实上,解决任何一个问题的有效策略,都可以从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学科原理和哲学视角四个层次思考追问。对问题的解决策略理解的层次越深、维度越多,我们理解问题也就越深刻。

因此,从理解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的深度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思维模型分为四个层次:

这四类不同思维模型的特点各有不同。第一类,经验技巧型的策略往往源自个人有限的经验总结,而第二类方法流程型的思维模型往往来自更大样本的归纳提炼,第三类的学科原理型源于经过科学方法验证的规律,第四类的哲学视角型是人类理性思辨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四种思考深度没有绝对的高下好坏之分,而是有各自的使用场景。我们一个一个具体分析:

第一类是经验技巧型思维模型,往往出自实践经验总结,在我们处理具体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启发。

比如,我们常说的“擒贼先擒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经验,可以视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模型。

你可能会惊讶,怎么这些经验或技巧也能算思维模型?是的,“谚语”和“思维模型”其实是同一种思维,它们都是在试图总结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只不过经验谚语是借着具体的案例,把生活经验抽象成更一般性的原则,但也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例如,有一个读者对我说,当年他想要做一个科技专栏集的时候,发现要找到好的专栏文章很困难,这让他很头疼。突然有一天,他想起一句谚语“采到好蘑菇的地方,周围必然也有好蘑菇”。那么,按照这个道理,好文章的周围应该也有好文章。顺着这个思路,他找来行业经典文章,搜索文章作者的其他文章或书籍,乃至搜索书籍中参考书目中作者的文章,结果发现大部分作者都有自己的博客,里面有很多好文章。这下,他有了很多文章来源。回过头来看,当初一句谚语,顺利帮他解决了头疼已久的问题。

这就是谚语作为思维模型,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案例。不过,谚语这种解决方案,毕竟太简陋、粗糙,既没有考虑具体的情景,也没有给出适用的范围,所以并不是很好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给了我们一个宁死不屈的思维模型,可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又给了我们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维模型。遇到问题究竟该“玉碎”还是“留青山”呢?我们就晕了。这就是简单经验抽象模型的局限性。

第二类是方法流程型思维模型,把很多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标准化、流程化了。市面上流行的类似麦肯锡工作法式的方法论书籍,往往是在这个层面给出可复用的思维模型。

第三类是学科原理型思维模型,是各门学科中科学家们发现的重要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用查理·芒格的观点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你可能好奇,芒格说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芒格在此前一次演讲中解释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总结的“思维模型”追根溯源,和相关学科的重要科学原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芒格把这种方法称为全归因治学法。

当我们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追溯到学科原理的时候,思维模型的可靠性、准确性就会大幅提高。这是因为学科原理大都经过人类严格的检验,这让我们做决策的依据更加可靠。所以,芒格强调在各种有效策略中,最重要的就是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狭义上的思维模型。

第四类是哲学视角型思维模型,是指不同学科思考问题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不同角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第四类的思维模型视野是最宏大、抽象和底层的,也是最影响一个人底层基础认知信念的模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