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意打开世界·十五言雪国年华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6 13:18:20

点击下载

作者:雪国年华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用诗意打开世界·十五言雪国年华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

用诗意打开世界·十五言雪国年华文集(果壳·十五言系列)试读:

作者简介

雪国年华:一个轻度文艺男青年。喜欢阅读,喜欢写作,喜欢摄影,喜欢观察各国风土人情;喜欢品尝各色美食,喜欢记录旅程中的点点滴滴,喜欢讲述行走中获得的温暖与惊奇——如此种种,都是因为有一颗希望深度认知世界的好奇心。生活中很安静,文字里却是个话唠,以至于每次写完稿都要删改数次才满意。在十五言有个人专栏“用诗意打开世界”,微信公众号gardentranquil,欢迎来玩——有很多小故事想讲给你听呢。(*^▽^*)

开篇序

市面上的游记,多是分两种:要么是行程流水账和旅途美照的集合,顶多再加上几句粗疏的感慨。这种游记,虽是简单好读,却也食之乏味。要么就是所谓文化人由旅行而生发的长篇大论,字里行间全吊着密密麻麻的书袋,生怕文章格调不够高妙。这种游记,信息量挺大,但读来同样味如嚼蜡。毕竟,若游记典故太多、议论太玄,那文字便太过沉重,旅行本身的乐趣反倒是体现不出来了。

我想要写的,是更有意思的游记。我希望把旅程清晰明快地描绘出来,不错过任何一件可感、可叹、可笑的小事情。我也想告诉你我在旅途中都想到些什么,也许是历史的小故事,也许是关于某个小问题的思考,亦或只是无意间冒出的奇怪想法——身体和思想,都要在路上。我不想只写流水账,那对我,太不足够;我也不想当书袋狂魔,旅程之于我,趣味和诗意才是最重要的。

旅行,究竟是什么?也许它可以简化为“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过场,也许它可以浓缩成朋友圈的九宫格美图。但我一直认为,旅行其实是我们打开世界的金钥匙。唯有切实踏足异乡土地,张开五官和头脑去观察、去思考,我们才能对世界形成更加真确的认识,才能看清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究竟为何。

而这些,都是我们要花一辈子时间不断思考的东西。

是为序。

本书中的图片,俱为作者亲手所拍,是他旅行记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奔腾都市的悠然风景——一个外乡人眼中的香港电车

香港的电车,坐起来并不太舒服:车身极为挤迫,中间的走道只容一人站立。人多的时候想下车,基本上就要从肉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车厢也没有空调,夏天时自然闷热难耐,再加上和各国人等挤在一起,车里是怎样的味道当然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大概是因为设备太老,车辆在行驶途中时常一晃一晃,咣当咣当的声响不绝于耳。这样的背景音乐,显然也是很难让人愉悦的。

但最要命的,还是它的速度——真是太慢了。轨道交通,不能超车,前车降了速,后车只能等着。要是前车趴了窝,那大家统统都走不了。哦对了,红灯亮的时候一样不能行车哦。一条电车线,站点密密麻麻,差不多每250米就有一个。有这么多站要停,车速肯定是快不了。但凡对交通时间有一点要求,你都千万别坐电车。看着身边的车流在缓缓蠕动的电车旁呼啸而过,心里头的感觉估计只有欲哭无泪可以形容吧。

电车通行效率不高,占的地方却并不少。在港岛北的交通干道上,电车生生占去两条行车线。在天桥上看着晚高峰吓人的车流,有时候就会突发奇想:要是把电车道拆了,交通堵塞的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善?实际上,已经有人把这个想法提出来了。根据提案的那位规划师的观点,港岛北岸既有地铁又有公车,拆掉电车对交通并没有太大影响。况且让出了两条行车线,交通效率还能提高哩。不过,这个提案一经提出便收到了不少反对。我虽不是港人,但对这个提议同样心有异议。在我看来,电车在香港,实在是个不可替代的独特存在。拆掉那四根铁轨,对这座城市,对这城市里很多人,恐怕都是得不偿失的。

电车,她慢慢悠悠地来往于港岛最西端的坚尼地城和东边的筲箕湾。探看窗外,现代化城市里人流车流奔腾不休。香港人一贯讲究效率,步速都比别的地方快一倍。有一次带着一个朋友逛街,笔者步速如常,朋友却一路小跑。你走路什么时候变这么快了,朋友瞪大了眼睛问。直到那时,笔者才意识到香港的快节奏给自己带来的变化。没办法,现代生活,压力山大,每一天都必须拼尽全力,如何能放慢速度呢?

但只要进入了电车车厢,时空便一下子不一样了。电车是永远快不起来的,你只能去适应她的慢节奏。因为慢,人倒也多了几分耐心,可以仔细地端详街边鳞次栉比的招牌,说说笑笑的菲佣,还有躲在巷子里一个人抽烟的后厨小工。就这样,熙熙攘攘的街市不再是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而变成了窗外次第展开、生动活泼的卷轴画卷。那些小小的细节,那些充满烟火气的画面,只有坐在电车里才能慢慢欣赏。在街上做到这点反而不容易——香港的便道太窄,行人太多,想停下来,只怕人流都不会允许的。

所以说,想要充分感受港岛街市之美,坐电车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如果想在香港搞一个有个性的趴体,那就去电车公司租辆电车吧。租两个小时,价格也就三千多港币,成本并不高。想象一下——一群好朋友坐上电车,爬到车厢上层的敞篷空间,随着电车一起在香港的街巷里穿梭。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感受着摩天大楼在身边擦过,扒着栏杆往下看,道路两边的滚滚红尘扑面而来、尽收眼底。用大片镜头一样的视角审视摩登的城市,绝对是不容错过的新鲜体验。

对游客而言,电车是带他们尽览香港街市风情的好帮手。对于本地人而言,电车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没错,电车确实是太慢,慢到我很多时候都不想去搭。但是,如果你的目的地离地铁站有段距离,那电车站多的好处就一下子显出来了——说不定从电车站下来走两步就到了,比起搭地铁又上又下的折腾绝对是方便许多。除此之外,电车票价低廉,全程只要两块三,这一点也足够让人心动。常有人说,现如今除了工资,什么东西都在蹭蹭涨价。对并不富裕的上班族而言,上下班的通勤费用必须得审慎计算。同样的路程下,港铁、公车、电车的票价一比,自然是电车更加经济实惠。无怪乎电车时常人满为患。尽管大家都知道电车很挤,没有空调,走得还慢,大夏天里味道还不好,但她就是便宜啊,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去挤电车了。毕竟,这城市不只是那些西装革履者的舞台。这城市高度发达,光灿夺目,但她面临的贫困问题同样不容小觑。想来,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市民而言,面对着向上狂奔不已的物价,电车经久不变的低廉票价应该算是这城市留给他们为数不多的温存吧。

坐在临街的阳台上看电车经过,总会觉得有种穿越的错觉。周遭的万物都变化得飞快,唯有她的速度和票价仍旧一如既往。没错,电车确实有些疏离于这个时代的节奏了,她太老了。1904年建成后就一直运行着,港岛北岸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基本上都亲历过。刚刚建成的时候,电车还是贴着海岸线行走的。现在的电车线,因为填海的原因早已看不见海了。刚刚建成的时候,街道两岸都还是方正正华丽丽的英式小洋楼。现如今的电车两旁,早已插满了一眼望不见顶的摩天高楼。或许只有终审法院大楼和旧中银大厦的那一段,还算是没什么变化吧。世事变化太快,唯电车依然故我。也正因如此,电车身上的那种老味不仅因为岁月而更加醇厚,更是愈发显现出一种淡定从容的调调。

历史上,电车唯一一次长时间停驶,只发生在日据香港的黑暗年代里。最近一次的局部停驶,则是占领运动期间的事情了。如此看来,缓缓运行、经年不辍的电车,倒仿佛是港岛岁月静好的一种象征了。如果连电车都要停驶了,那大概真的是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了吧。

所以还是让她继续在时光流逝中安好地运行下去吧。

电车从过去的一头缓缓开来,在不同的年份载上我们,再徐徐开向未来。旧年月,新世代,一条电车线就可以串联起来。产生这个感觉,还是在一次饭局上。食客中有个在香港长大的英国老太太,说起老香港自是滔滔不绝。散席后大家去唱歌,恰好点到了一首粤语老歌,歌曲的MV就是老香港资料片。老太太和大家一边唱歌,一边紧盯着画面里的老街景,眼睛里闪闪亮亮,仿佛随时要滴下泪来。我也出神地看着那些景致——我看到了中环仅存的那几栋洋楼,我也看到了半山上招牌林立的石板街。但对于更多的图景,我依旧觉得陌生。我记忆中的香港没有成片成片的小洋楼,维多利亚港也不应该有这么宽。我眼中的香港,从来都是筷子一样的高楼组成的水泥森林。而眼下的画面却分明地提醒我们,六十年代的香港还并不是这样的。换句话说,香港变成摩登都市的时间,充其量不超过四十年。四十年,相较于香港一百七十余年的开埠史而言,并不算太长。

而我们居然已经快要忘掉她之前的模样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辆电车从画面中出现。多亏了画面中电车轨道,我总算可以在画面中分清哪是哪了。历史的影像开始和现实的记忆,就这么着产生了连接。

没办法,人总是太容易忘却,所以天生对往事有种隔离感。即便是再详细的文字和影像记录,因为缺乏最直观的感官体验,恐怕也很难完全复原旧时候的样貌。大概只有那些饱经岁月洗礼的老物件可以真正做到这一点。来到它们身边,从感官上再次获得与过去一样的鲜活体验。唯其如此,过去的一切才能真正活灵活现地重现在眼前。

说到这,又想起一件事。曾经带一位家人搭过香港电车。刚一坐下,家人就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起来小时候在家乡坐电车的趣事了。那可真的是陈年旧事了——那座城市的电车轨道,七十年代就已经拆掉了。而关于自己小时候搭电车的事情,这么多年她也是第一次提起来。真的是好长时间不坐电车了呢,她说。

于是就在这摇篮一般的晃荡中,我们俩一步一步地淌入记忆的河水,被洪流不由分说地推回到温暖柔软的旧时光。

行山,在阳光灿烂的德黑兰——这座西亚都会里,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别样风情

初来乍到,便爱上了德黑兰的绵绵山丘。白天的时候,抬头见碧云在天、白雪在颠,低头则是山脚下郁郁葱葱的北部街市,每一样都是惹人贪看的新鲜风景。入夜之后,在主路开车一路向北,半山连绵成片的万家灯火一瞬间就吸引了眼球。那仿佛是坠落于凡间的星海,眼前一望无际的车流,就像是即将奔流入海的江河。我和朋友说,我们找一天时间去爬山吧,去亲身感受自然的美,也换个角度来观察这座中东最大的都市。朋友连声说好,觉得既可锻炼身体,又能暂且逃离城区糟糕的空气。没办法,这座城市的汽车真的是太多啦。

于是就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开车上山,把起点定在了山边的一个小公园。大约是因为已到城区极北,公园里的人不多,只有三两个年轻人在亭子里乘凉聊天。其中一个怀里还抱着吉他,估计等一会就要和同伴高歌一曲。目睹此景,不觉心生一笑——若不是要去爬山,还真想听听他们一会要唱些什么。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德黑兰城在音乐方面实在乏善可陈:和国内不同,德黑兰街面的铺子极少播放音乐,全城每天必播的“音乐”大概只有阿訇一天三遍的唱经歌声了。

越往里走,公园的地势愈发抬升,到了尽头便只剩土路。一路上,道边的红白玫瑰列队成行,伴着微风频频地向游人点头致意。伊朗人是酷爱花艺的。走在德黑兰北边的富人区,随处都能看到精致小巧的庭院。透过栏杆细看,各家小院悉数栽植花朵,没有一家例外。即便高层公寓,各家的阳台上也绝对少不了五彩斑斓的盆花。或许这就是波斯民族深入骨髓的生活趣味吧。行走德黑兰,会发现伊朗人的建筑审美是偏朴素的——巴列维时代常见的是土黄色的砖墙小楼,其他的楼房则多以灰、白为主,看多了未免会觉得单调乏味。然而,有了鲜花的点缀,庭院、街边瞬间多了一抹富含生机的惹眼亮色,整座城市似乎也因此而多了几分让人愉悦的新鲜空气。

德黑兰的山是野味十足的,所谓的山径无非是前人在草坡上睬出来的羊肠土路。有的路段还坡度甚高,像我这样缺乏运动细胞的人,时不时地就得四肢并用。由此不免开始怀念在香港爬过的那些山:虽说在香港行山亦非轻松之事,但不少地方都有修好的台阶和护栏,路上还有各种标牌,配套设施可谓十分周到。而眼下的德黑兰山径,除了山和石头,便再没有别的了。所以说,若要在德黑兰爬山,事先的功课一定要准备充足。装备的方面同样不可马虎,鞋子要尽量防滑,有条件的应该配一个登山杖。大概是因为天气干、风化也厉害,德黑兰的山路常有密密麻麻的碎石子,稍有不慎便可能在坡面滑倒,不能不多加小心啊。

虽说便利性不及香港的山径,但在观景方面,德黑兰的山却是更胜一筹。香港是热带季风区,山径都是绿树环抱。树多了,遮挡也就多了,想要在空隙中找到合适的拍照角度有时并不容易。德黑兰的山则完全不同。高大的厄尔布尔山脉挡住了来自里海的水汽,德黑兰全年干燥,面向城市的山坡自然长不出太多植物。朋友说,今年的德黑兰雨下的还算多,所以脚下的山坡草木葱翠,绿意远胜往年。若是在雨水少的年份,这些山就几乎是秃山了,除了山顶的雪便全是裸露的土石。因此,站在德黑兰的山上观景,目之所及是全无遮挡的。只要在爬山途中转一个身,德黑兰城的宏大气势便尽在眼前了。

形象地说,山下的这座城市,看起来就像是白玉做的一张烤馕。整座城市在平原上舒展摊开,没有的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唯有城中的电视塔一柱擎天。和许多大都市不同,德黑兰的天际线颇为舒缓,丝毫没有令人压抑的感觉。然而这也恰恰说明,德黑兰近些年的城建步伐显然不怎么快。没办法,对于一个经年饱受制裁、2013年GDP成长还是负数的国家而言,这实在是太正常了。

在德黑兰的大街小巷闲逛,时不时就会遇见些没盖完的框架房子。按照朋友的说法,这些房子其实还是一直在建的,只是施工方的资金流不够稳定,所以有钱时就盖一盖,没钱时就歇一歇。加上伊朗人本就随性,盖到一半停下来实乃稀松平常事。听到这里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原来国内那飞一样的建设速度并不是随处可见的。在国内,我们哀叹着时代变化快,城市变迁多,城市里的老物件留不下来;而在这里,城市中最耐看的房子,大多都还是伊斯兰革命前留下来的。看起来,无论是变得太快、还是太慢,似乎都不是让人全然满意的事情啊。

待到爬上第一个山丘,德黑兰的喧嚣便全部甩到身后了。侧耳倾听,除了风只剩下无边的寂静。朋友张开双臂大口呼吸,直说山上的空气新鲜沁人。确实如此。远望山下的街市,会发现城市上空飘着一条淡灰色的云带。那显然是空气质量不佳的标志。来到德黑兰没几天,就发觉德黑兰人似乎并不那么热衷公共交通。按照网上的说法,这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六百万。到了晚上,大街上常常车满为患,半天都挪不动步子。加上伊朗人开车素来不讲规矩,德黑兰的交通拥堵几乎是家常便饭了。

沉浸在一片车水马龙的喧嚣中,德黑兰的街市永远热热闹闹。虽然没有媲美纽约、香港的超大型购物中心,但市内的帕拉丁商场装修豪华,店铺众多,与国内一线城市的商场相比丝毫不嫌逊色。而且帕拉丁还自带超大号停车楼,整整五层,这在国内可是很少见到。出门逛超市,货品一应俱全。除了买不到西方的高档奢侈品,在德黑兰逛街,似乎并没有特别不方便的地方。

而这也正是德黑兰最让我惊异的地方。过来之前,本以为这国家久经制裁封锁,理应是一片萧瑟。然而眼下的德黑兰,车照跑,饭照吃,除了时常大幅波动的汇率和拖拖拉拉的基建,这座城市并没有显出太多萧条的迹象。当然,这也很好理解:伊朗到底是产油国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者,我们也不要忘了,在1980年美伊交恶之前,伊朗曾经是中东地区最富的国家,按照俗话讲,家里还有老底可以吃呐。

离开观景的小丘,勉力往上再行一段,很快又能到达另一座山头了。途中路过方形的水池子,周遭一圈有铁丝网围着,网上还特意写了“禁止游泳”的大字。为什么会在这荒郊野岭挖个池子呢?唯一说得通的原因大概就是预防山火吧。然而随着高度上升,草皮已愈发稀疏,等爬上那座山头,已经可以看到大块裸露的山石了。我们坐在石头上饮水休息,转头一看又发现了新样风景。左侧大片的裸山之上,白云悠然飘过,光影自在流淌。裸露的山石仿佛是超大号的幕布,光与影的翩然游移可以一览无余。对于久居都市“方格子”的人来说,如此恢弘而灵动的画卷实在是大自然不可多得的珍惜馈赠。

到底是海拔将近两千米的高原地带,阳光不是一般的灿烂。生活在德黑兰,最开心的莫过于每天都有极其充沛的阳光。到了夏日,日光更是绵长,直到晚上快九点才消失不见。人的心情真的是和天气紧密相关的——还记得在南方时,最讨厌窗外淫雨霏霏不绝。长久地见不到太阳,心情总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些负面影响。也难怪那些北欧国家的人,一有机会就会往阳光充沛的地方跑。

眼前的山景处处阳光普照,加上尘埃稀少,细看仿佛都能把光线一丝一丝地挑出来。不过,阳光虽是无限好,对于登山者而言,却也并非全是好处。下山之后,胳膊和后颈的皮肤很快就感到隐隐刺痛,没过两天竟开始脱皮了,避光休息了一周方才痊愈。唉,也许是太过憧憬山上风光,所以把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这件事完全给忘了。想要避免这种“惨状”,要么就穿有领子有袖子的长衣服,要么就一定要在出发前给自己涂好防晒霜啊。

下山的时候,朋友单手提着矿泉水瓶子一晃一晃,一不小心竟把水瓶竟扎进了草地上的一颗多刺植物。我们停下来把瓶子拔出,顺带着端详起这颗造型奇异的植物。它的刺,尖锐而细长,排列成类似花的形状,和玫瑰花的小短刺完全不同。用手摸一摸,那些刺个个硬挺,稍不留神便可能被扎到。都说仙人掌的刺是缺水环境下进化的产物,眼下这颗挺立于秃山的植物,或许也是为了适应环境才变成了如今的样子吧。

一路上聊着这颗造型独特的植物,说着说着又谈到在伊朗见到的各色作物了。身处浓郁的宗教环境,德黑兰的生活不可避免地有些单调,而质量上乘的物产则成了生活中难得的亮点。从菜店买回来的西红柿,用刀一切,满手飘香;小黄瓜也是水灵水灵,一口咬下去,嘎嘣脆。德黑兰的街边还栽了不少桑树,等到夏天,甜甜的桑葚便挂满枝桠。下山时正好路过一颗桑树,正好顺手摘了桑葚来尝。不出所料,甫一入口,便是满嘴甜蜜,颇让人欲罢不能。于是索性多摘几颗,带在路上边走边吃。

嘴里吃着桑葚,心里不由得感叹着:德黑兰的山是光秃秃的,水土却相当不错。走在街边,常看到山水顺沟渠泻下,便知德黑兰虽然常年干燥,但也并不像西亚许多地方那样地极度缺水。加上高原地区阳光充足,早晚温差也大,所有这些都是孕育优良蔬果的有利条件。只是蔬果虽好,波斯人的料理技艺却没有跟上。到伊朗餐馆吃饭,常常看到整只的烤西红柿与烤肉搭配上席,食之寡淡无味。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不禁会暗想:有这么好的西红柿,为什么不做成西红柿炒蛋呢?

顺着山路九转十八弯,再手脚并用地腾挪一段,很快又回到公园的北边了。夕阳西下,公园依旧是静静的,只有零星的年轻人谈笑着。谈天的人中多了一位姑娘,戴着碧色的头巾,头顶前面的秀发全露在外面。

说起来,这应该是到伊朗后最没想到的事吧。久闻伊朗政教合一,规矩严格,所有女性无伦是不是伊朗人,都得从头到脚地包裹好。入关时看着一身黑衣,头上裹得一丝不露的边检官,心头陡然一紧。然而在德黑兰遛弯时,却发现有关头巾的规矩,在普罗大众中的执行力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严格。姑娘们的头巾五颜六色、纹饰多样,戴正统纯黑头巾的多是上岁数的大娘。除此之外,姑娘们对包住头发这事似乎也并不太上心,露出前额秀发的姑娘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只拿卡子把头巾固定在后脑勺上,大半的头发都露着。还有一次见到一个姑娘,头上包得齐整,肩以下的头发全都披散在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