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4:16:21

点击下载

作者:朱云乔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珍藏版)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珍藏版)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珍藏版)作者:朱云乔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9-01ISBN:9787518052448本书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 容 提 要

她从人间四月天走来,宛若白莲,顾盼生辉。她是林徽因,游走在《再别康桥》的诗句里,穿梭在古建筑的名词间,换得一世情缘、三世爱恋、千篇赞颂。无论岁月静好,还是时代激荡,她始终面不改色,优雅前行,用蕙质兰心,照亮一方天地。她是诗人徐志摩的痴恋,是建筑师梁思成的贤妻,是学者金岳霖的挚爱。她的诗句优美灵动,她的建筑成就斐然。她是女人心中渴望成为的范本,是男人眼中的完美女神。序 言

历史是深不可测的黑匣子,装了生生世世的爱慕与离别、快乐与忧愁。总有人喜欢在其中捡拾故事的残片,温暖的、遗憾的、残酷的、撕裂的……借着昨日的温度,来复苏今世的记忆。

江南的阳光里,走来一位少女。眉眼温柔,嘴角倔强,柔和的光线里,她笑靥如花,青色襦裙闪动着细碎的光芒,表情生动得像音符在跳跃。

她是林徽因,是天生丽质的绝代名媛,是跨越时代的旷世才女,是娇柔旖旎的一方佳人,更是千万男子的一个梦。

秀美的杭州给了她清雅的容貌与灵动的气质。年少时,她的聪敏、她的优雅,使得她举手投足间充满了魅力,让人不由自主地羡慕与喜欢。几十年之后,当年一同玩耍读书的堂姐妹们还能够细致描绘出她当年的衣着打扮、举止言谈,可见她是如何令人倾倒。

豆蔻年华,裙下之臣比比皆是。他们不止爱她美丽的容颜,更爱她恬静的性格、高雅的气质、聪慧的才思、高傲的风骨。

她被爱包围着,却从未丧失判断与理智。她没有选择璀璨的烟火,最终执起一双温柔手,走进幸福围城。“一代才女”的美誉,并非虚传。结婚后,她的沙龙里依旧不乏才子俊秀。才与貌,已难双全,再加上旷世的智慧,她就像是明亮的星星,无论何时,都吸引着无数崇拜的眼睛。她的客厅里,弥漫着“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芬芳空气。

没有人的生命是永恒的暖色。在时代的变迁里,她同样面对过苦难。质疑、羁旅、孤城、贫穷、病榻、迟暮,光鲜亮丽的光影背后,她吞咽过千般滋味。只是聪明如她,懂得平静面对,小心安放。

1955年4月1日,斯人离去,她将自己永远定格在了人间四月天。有人慨叹,红颜早逝。我却觉得,她连死亡都选择了完美。

那时,时代的阴云还没有降临在她的家庭里,她的生活尚未被撕碎,她仍旧拥有醉人的容颜和无数的关爱,可以在从容间完美地告别人世。

费正清说:“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她并非不食烟火,而是游刃有余地行走在红尘中,成为美,成为暖,成为爱与赞颂的对象。朱云乔2018年春第一章翻阅时光: 轻轻走来的江南女子莲开六月

六月,湖边细柳摇曳,湖中莲叶涌动。

这一月,“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月,“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中,芬芳素雅的一袭白莲,静静地绽放于接天的莲叶之中,纯白如雪,无瑕如玉。如身着白裙的仙子,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那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美得纯粹,让人心动,却不敢轻易靠近,更不敢动手采摘,生怕冒犯了它的清、它的纯。它不像那些看起来就娇弱无比的花朵,让人在它面前不由得生出一种保护欲;也不像那些生就充满诱惑气息的花朵,让人一见就禁不住想要占有;也不像那些拙朴的花朵,让人看到后只会感叹它的坚韧,却不想与它有所亲近。

它是精致的,那一瓣瓣洁白的花瓣,仿佛经过天工精心雕琢。那若有若无的清香,仿佛并非人间所有。它来到人间,优雅地、悠然地立在湖水之中,柔情似水。它静看人世间的变幻,静听人世间的声音,不悲不喜。无论听过多少哀怨的话语,看过多少对着西湖流泪不止的伤心人,它的心中依然洁净无瑕,不曾被尘世繁杂沾染丝毫。“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柔情似水的夏季里,几丝轻风让西湖的湖面泛起些许碧波,拂动湖边垂柳柔媚的发丝,掀动湖中那一片片莲叶碧绿的裙摆。叶子中间的莲花,白皙的花瓣上透着一抹娇羞,时而抬起头轻轻一瞥,时而低下头默默不语。

一场细雨悄然而至,织出一扇轻薄的纱窗。想起曾经许仙和白娘子在断桥借伞那一幕,浪漫而唯美。雨后的莲叶上,一颗颗清透的水珠饱满而灵动,它们收集着阳光,闪闪的、亮亮的,美极了。那清雅的莲花,因它的存在,竟平添了几分华贵的气息。

杭州,人间的仙境,尘世中的天堂。在这样的城市中出生的人,仿佛生来就带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气质。这样的仙境中,生出了多少温婉可人的仙子?这样的天堂里,又成长着多少令人倾心的女神?无人细数。但若是有女子如同这六月西湖中盛开的白莲一般,优雅而美丽,纯粹而坚持,那必然要引起世间无数男子的爱慕,令他们不见便倾心已久,一见便无法忘怀。那女子,定像一道光一般,穿过尘烟,透过雾霾,照在男子的心中,令他们挥之不去。

宁静而幽远的巷道里,萦绕着古朴气息的青石板从头铺到尾,散发着一股岁月的气息。无人经过时,它空空的、静静的,有人经过时,它不再空空的,却仍然静静的。高跟鞋敲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声音回荡在巷子里,不但没有破坏那份宁静,反而为巷子更添了一些幽静的感觉。恍然中,看到一位身穿素色旗袍、脚穿黑色高跟鞋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身姿轻盈地走在这小巷里。

雨后的青石板上湿漉漉的。几分潇洒、几分柔情,都尽在那蒙蒙的江南烟雨中。而几分深沉、几分迷醉,又被揉进了那散发着潮湿气息的青石板里。行走于其中,心中会莫名生出一种情愫,一种穿越了时光,与那旧时年代融为一体的情愫。仿佛自己是那多年前的某人,曾将这条巷子中那些青石板一遍又一遍地细数,将这巷子中的气息一遍又一遍地静静品味。

在杭州,这样的小巷并不少,每一条小巷中,都走过不同的人,响起过不同的声音,流传过不同的故事。这其中,唯有一条小巷因一人出了名,坐落于小巷中的那座老宅,也不再是一座普通的老宅,而成了一所有名的故居。往来于门前的人们,特意前来拜访的人们,怀着崇敬之情前来追忆的人们,比比皆是。

走进老宅大门,庭院深深,和其他江南老宅一般,这里有白墙黑瓦,有木制楼梯,有高大的柳树,几经寒暑,这里几乎还保持着它原来的样子,仿佛宅子的主人从未离开,一直眷顾着这里;仿佛那位让数位才子魂牵梦萦的女子随时都会出现在那木制的台阶上,微微仰起头,静静地看着天空中那来去的雁群。

当她站立于人群之中,露出淡淡的微笑,便出现了一朵清雅的莲。这巷子,是杭州的陆官巷,这座宅子,是林宅,民国才女林徽因曾经居住过的地方。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就出生在这座林家老宅中。她的出生让整个老宅中充满了幸福和喜悦的氛围。林家人围绕在林徽因的身边,看着这上天赐给林家的礼物。虽然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女婴,虽然很多人都不相信,在刚出生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她的未来,但在场的所有人看着她的小脸,都不约而同地感觉到,这个孩子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未来。

林家是官宦世家,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早年考取了进士,曾在浙江多地任职,家境殷实。林家共有两个儿子,长子林长民是林徽因的父亲,他年轻时被林孝恂送去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留学,所学专业为政治法律。毕业后,林长民回到祖国,与他的同学刘崇佑一同在福州开设了“政学会”,之后成立了“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如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厦门大学法学院。林徽因的叔叔林天民也曾赴日学习,所学的专业是电气工程。1910年,林天民和刘崇雄、陈之麟等人创办了“福州电力公司”,名震一方。

出生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自然是幸运的,优越的家庭环境使她一生下来就能够得到细致的照顾,以及全家人的关爱。她也继承了父辈们敏锐的头脑和条理清晰的思维,这聪慧虽然不能在她刚出生时便显露出来,但在之后的时光里得到了印证。

可以说,林徽因是一个很受上天眷顾的孩子,不但继承了父辈的智慧,也继承了母辈优雅的容貌。她是那么可爱、那么漂亮、那么充满灵气。一生下来就拥有可人模样的林徽因,得到了全家人的疼爱,她的祖父为她取名“徽音”,这个名字来自《诗经·大雅·思齐》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一句。“徽”意为美,“音”意为声誉,徽音二字放在一起,意为“美誉、美德”。林徽因的祖父希望她成为一位拥有美誉的女子,而林徽因也如祖父所愿,成为一名美誉远扬的女子,并得到了许多男子的倾心。“林徽音”这个名字陪伴她度过了30年,直到1934年,为了避免人们将她与当时一位以写“花边新闻”出名的作者林微音混淆,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林徽因。

小孩子的成长总是天天多变,稍不留神,那个之前跟在长辈身边,拽着衣角哭哭啼啼的小娃娃,摇身一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那个摇晃着学走路,像只小鸭子般摇摆的小不点,摇身一变成了风度翩翩的少年。很多时候,时光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匆匆地过去了,岁月在父母脸上留下风霜的痕迹,也在我们心中刻下喜乐和悲伤。

当澄净的西湖中开满洁白的莲花时,在林家老宅中,一枚含苞待放的白莲也在静静地孕育着。

在古老的宅院中,林徽因在全家人的关爱中幸福地成长着,她的每一次进步都让全家人喜悦。当她用稚嫩的声音向家中每一位长辈问好时,长辈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幸福感。他们看着这个瓷器一般的小人一天天长大,学说话,学走路,看着她可爱的模样,心中那份清甜的感觉就好像饮下一碗杨枝甘露。

这些人中最为喜悦的,还是她的祖父林孝恂。在同龄孩子当中,林徽因总是显得格外聪敏,她识字很快,记忆力也很好,教给她的话她很快就能够学会。林孝恂一直喜欢敏而好学的人,不但支持自己的儿子们外出留学,还曾资助过一些天资聪敏,学习刻苦,但家境不好的年轻人去日本留学。当他看到小小的林徽因身上所展露出的天赋和才华时,他不由得感到格外心喜,对她的疼爱自然也就不自觉地增加了几分。

林徽因并不记得那些在陆官巷老宅生活的时光,毕竟那时的她年纪太小,还没有到记事的年龄,丝毫不记得自己身边发生过哪些事情,也不记得周围的人都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更多关于自己那时的事情,也都是从长辈们的口中得知。不过,人们都说,童年时发生的事情,若是痛苦,定会影响孩子一生,既然她不记得,那便一定是平静而和谐的了。

关于林徽因五岁之前的生活情况,怕是只能从一张老照片中看出几分。照片是黑白的,看不出她身上的衣服是怎样的颜色,却能看出那确是大户人家小姐的衣着和打扮。照片中的林徽因看上去三四岁的模样,身后是一把看起来华丽的藤椅,小小的人儿还不及藤椅靠背高。她的身子靠在扶手旁,小巧的嘴微微嘟着,一副懵懂的表情。她的额前没有刘海,精致的额头暴露在相机前,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也许是照片太过古老,难以看清她的眼神,有人认为那眼神应该是清澈的,有人认为那眼神应该是智慧的,也有人认为那眼神应该是思索的。

无论别人怎样猜测、怎样揣摩,无论成人后的她有怎样的传奇和美誉,当时的她,只是个孩子而已。她的娇小可人、她的乖巧贴心、她的聪明伶俐,都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明显,就像一枚睡在湖心的小小花苞,在人们不知不觉中,一片一片地张开它娇嫩的花瓣,绽放它的笑脸,释放它的芬芳。墨香里的哀愁

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剥落了透明的蝉衣,洗涤了灰色的巷道,吹开了粉嫩的花蕾,吹散了淡雅的芬芳。夏尽秋至,冬去春来。树木的叶子绿了又凋零,凋零后再萌芽,周而复始。地上那串小脚印,从歪歪扭扭到走成一缕直线,再到步子稳当,经历了不少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小小的瓷器一般的可人儿长大了,从父亲那里遗传来的优雅和诗韵也渐渐从她身上散发出来。

1909年,林家将住所迁至蔡官巷,林徽因在这里度过了3年的时光。在这里,5岁的林徽因开始识字读书。教会她读书写字,让她爱上书香的,不是她的父亲,也不是她的母亲,而是她的大姑。

林徽因的大姑林泽民是一位大家闺秀,她从小熟读四书五经,熟习传统礼教,为人温婉友善,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感受到她的身上洋溢着别样的娴静和优雅。这样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偏又知晓诗词歌赋,擅长琴棋书画,在当时的女子中实属难得。

晚风吹,树摇动,洗笔树下清池,梅开墨香隐隐。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将一枚丝帕夹入散发着墨香的书卷中,久了,丝帕上虽无字迹,却也墨香淡淡;若是将丝帕放入酒香四溢的地下酒窖,久了,丝帕上便会沾染上酒的浓香;若是将丝帕放置在旧物堆积、不见光亮的储藏室里,久了,丝帕便会透着一股阴冷潮湿的味道。

5岁的林徽因像一张纯白无污的细软纸张,像一绢纯净无香的柔美丝帕,在这位端庄优雅的大姑的影响下,林徽因也开始爱上那些被麻线串成册的纸张,爱上那些散发着墨香的方块文字,和那些由方块字串联成的优美句子。

大姑耐心地教,林徽因认真地学,随着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她也越来越能体会到那些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境,越来越能感受到文字的美妙和神奇。书中描述的那些景象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书中描写的那些事情让她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感,于是,她对书籍的喜爱也一天天加深,除了家人,书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书香伴随着她成长,影响了她的一生。在阅读书籍的日子里,她那天生的优雅气质也被加上了一层光环。书中那些优美的辞藻和句子印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她变得与许多同龄的孩子不同,谈吐中无意流露出的优雅和成熟常常令人们惊叹,世间怎能有如此清新脱俗的小女孩。

每个人在初生之时,都不知忧伤为何物,只要张开的小嘴吸入了香甜的乳汁,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安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头脑中那单调的线条也就开始发生变化,或波动不停,像海风激起的浪花;或纠缠打结,像被猫咪玩乱的毛线。当一个人懂的事情越来越多,对世间之事看得越来越透时,那伤感也就随之越来越重了。当一个小孩子学会了察言观色,她的童年便止于此了。

林徽因的可爱和天资聪颖让她深得全家人的喜爱。对于一个小孩子而言,这本应是件高兴的事情。可是,在不知不觉中,那份优雅中却揉进了些许忧伤。幼小的心灵中也生出一丝哀愁,那哀愁来自于父亲,也来自于母亲。

从小受到优越教育的孩子往往有一颗敏感的心。渐渐长大的林徽因发现,父亲每一次面对自己的时候,总是笑颜慈爱,而面对母亲的时候,则冷冷的,看不出丝毫的温存。起初,她对这一现象不理解,试图让父亲像对自己一样对待母亲,可是父亲仍然对母亲保持着那种生疏的态度,即使偶尔对母亲流露出一些温和,那也是因为她的存在。

待长大一些,林徽因渐渐知道了,父亲为何会这样对待母亲。

在当时的年代里,大户人家娶妻纳妾都是平常事,更何况林家是有名的官宦世家。林长民一生共娶了三位夫人,而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在十四岁时嫁入了林家,成为林长民的二房夫人。

感情上最痛苦的事情不是与心爱的人生离死别,而是与他朝夕相对,却永远走不进他的心。自从嫁入林家后,何雪媛的心中便有着这样的感触。何雪媛满怀希望地嫁入林家,本以为自己能够在这里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进入林家之后,她才发现这里的环境与自己从小生长的环境完全不同。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思维方式,自己都难以跟得上丈夫的步子。

与林长民不同,何雪媛出身于商贾之家,是一名浙商家中的千金小姐。虽然家境很好,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她却从未进过一天学堂,不曾读书识字,也不曾学习那些女子的传统礼教,女红和书画更是一样不通。嫁入林家后,何雪媛既无法与丈夫一起欣赏那些高雅的艺术,也不懂得持家之道和相夫教子,这都让林长民十分失望。同时,何雪媛那种身为大小姐的高傲和娇惯作风,更让林长民心中感到非常不舒服。

作为一名留洋回国的海归,林长民的眼界是开阔的;作为一位擅长诗词歌赋、精于书法的才子,他的心气也是高傲的。面对一个与自己毫无共同语言的女人,林长民实在找不到,也无心去寻找与这位妻子融洽相处的方式,更不要说对她心存爱意了。索性,他选择了冷落。他的母亲游氏也不喜欢这个儿媳妇,于是,何雪媛只能在林家默默地生活着,做着一位有名无实的“林家二夫人”。

这一切,直到林徽因出生后才有所好转。

或许是实在太喜欢这个美丽聪慧的女儿,林徽因出生后,林长民对何雪媛的态度变得客气了许多。虽然仍然没有喜爱的成分,却也不是完全的冷漠。有时,为了满足女儿小小的愿望,他也会对何雪媛言语轻缓一些。然而,何雪媛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林家上上下下对她的态度也没有过多的改善,所有人能够对她客气,不过因为她还是名义上的“二夫人”,不过因为她是林家最可爱的小姐的母亲。

再后来,林长民结识了一位性情温婉、年轻美丽的上海女子,并深深地爱上了她。这位名叫程桂林的上海女子出身平凡,同样不懂文学书画,可是她却懂得如何服侍自己的丈夫、如何持家、如何教育孩子。生于平凡家庭的程桂林带给林长民一种前所未有的温馨,他想,或许这才是一个家应该有的感觉,于是,他将程桂林娶进了家门,使她成为自己的三夫人。

红绸几尺,红布一块,精心地准备,热闹地操办。林长民满心欢喜,老夫人喜上眉梢。程桂林性格如水,温顺贤良,待人谦逊,从不与人争执,一进入林家,就得到了老夫人的喜爱。林长民对她更是宠爱有加,虽然工作在外地,很少能够回家,但只要一回到家,他就会陪伴在她的身边。若不是因为林徽因的存在,此时的林长民怕是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位明媒正娶的二夫人。

从来只听新人笑,有谁闻得旧人哭?一直被丈夫冷落的何雪媛看到丈夫对另一位女人倾心倾情,心中的苦涩岂是一两句话便能说得清的?想到自己从小被家人当作掌上明珠,再看看如今那如在冷宫之中的生活,她心中的哀怨越来越深、越来越重。可是,虽然心中有着太多的不痛快,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她也无力去改变丈夫不爱自己的事实,只能默默地忍受着。

何雪媛带着林徽因从前院搬了出去,住进了偏僻的后院。这里少有人来,与其说这里清静,倒不如说这里冷清。林徽因每天在前院玩耍学习后,就回到后院,与母亲住在一起。前院里的热闹和后院里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敏感的林徽因心中意识到了什么,可是她却什么都做不了。

冷漠无形无影,却能如一把锋利的刀子般,一刀刀割痛人心。当冷冷的风吹进空空的房间,无边的夜笼罩静静的小院,院中的花打着冷战,花香变得淡然无味,花瓣也变得黯然无色。院中的人流着清泪,泪水中闪着孤寂,也闪着哀愁。搬到后院的何雪媛像生在院墙角落里的一朵小花,只得在没有人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细数着丈夫的无情,抱怨着生活的不公。

林徽因爱她的父亲,爱那个每次看到她都笑盈满满,将她视为骄傲的父亲;她也爱她的母亲,爱那个有着优雅气质,却整日里忧愁满面的母亲。无奈父亲与母亲总是不能融洽相处。

父亲是从来不踏入后院半步的,想要见他,只有去前院,而去了前院,看到的就不只有父亲,还有那位似水柔情的二娘。看到父亲对二娘的呵护,看到二娘幸福的笑脸,她的心中有不忍,也有羡慕。她明白,二娘并没有错,可自己的母亲也同样没有错,为什么明明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庭里,母亲和二娘受到的待遇却天差地别,明明拥有同一个父亲,自己却不能像弟妹们一样与父母共享哪怕只有一小段的幸福时光?

童年的记忆在她的心上第一次涂上了一道擦不去的墨痕,深深的、浓浓的。那小小的女孩心中,虽然还不曾体会到什么叫作爱,却已然明了不存感情的家庭中,必然有人会受伤,也许是一人,也许是两人,也许是三人……每当看到母亲的眼神,她便深深地感受到了那伤的痛楚。

或许从那时起,她便决定今生都不要重蹈母亲的覆辙。或许正是童年的这段经历,让她在日后心生“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之念,让她定下绝不与任何人分享自己情感的念头,所以她才会在日后的感情道路上,宁愿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追求,也不愿伤害一位无辜的女子。东方遇见西方

江南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精致的、清淡的、安然的,小桥流水旁,一位姑娘静静地走过,人入景,景映人,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惹人流连,令人难忘。成长在江南的女子总有温婉可人的性情、清秀的样貌,她们言如小溪流过,行如微风抚柳,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江南小城的那份安逸。

在江南,林徽因渐渐长成了一位秀外慧中的小姑娘。只是这姑娘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格外多愁善感,思想也过于早熟。1912年,林家移居上海。8岁的林徽因开始为家中的女眷代笔,与在北京当职的父亲通信。有时,她也会将自己的心意写进信中,当林长民得知那些严谨的字句是自己年仅8岁的女儿写出时,他十分惊讶,也更加钟爱这个女儿了。

1916年,林家迁至北京,从此,林徽因离开了那温婉的江南。环境变了,周围的人变了,对于这个从小生长在南方,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的女孩,北京带给她的,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气息,那是一种硬朗、一种霸气。若是将城市比作茶,江南便是那清香优雅的碧螺春,柔美中带着一股香甜,而北京便是香气浓郁的铁观音,浓郁中透着几许深沉。

初到北京,难免有些不适应,幸好,书籍仍然是林徽因最好的陪伴,那些书中散发出的墨香是那样熟悉、那样温暖,令她不再有陌生和不安的感觉。闲时,除了读书,便是写写画画,周身的才气如仙子身上的仙气一般,自然而然地萦绕在她的身上,这种气息与那历史悠久的北京城格格不入,却为她平添了缤纷的色彩。

在北京,林徽因就读的学校是由英国都会创办的贵族学校——培华女子中学。这个软声细语的姑娘入校后,她那眼眸中时时透出的清澈,天生秀丽姣好的面容,还有自然流露出的优雅姿态都让同学们对这个来自江南的姑娘格外关注。而当大家发现了她所拥有的斐然才华之后,仰慕她的同学便更多了。

那朵来自江南的白莲,就这样静静地开在了北京,开在了这座满是历史底蕴的古城里。少了江南微风的打理和细雨的滋润,它不曾有丝毫的枯萎,仍然那样亭亭玉立地绽放着,一如既往的清香,一如既往的优雅,一如既往的秀丽。只是那份清香中,又多了一丝沉静;那优雅中,又多了一丝洒脱;那秀丽中,又多了一丝坚韧。

13岁那一年,林徽因曾有过一段独自留京的日子。一个弱小的女孩,突然之间要独自面对所有来自生活和各种方面的问题,那是怎样的一种挑战呢?令人意外的是,她将家里的所有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无一丝纰漏。想来,自12岁起,家中的二娘身体不好,已经将许多事情交予她打理了,许是那一年,这个看上去本应该不食人间烟火的小女孩就已经长大了。

1920年,林徽因收到了一封父亲从北京寄来的信件。读过父亲的信后,林徽因第一次感到了难以抑制的喜悦和激动。林长民在信中告诉林徽因,政府派他去欧洲进行长达一年半的访问考察,而他决定带着林徽因一同前去。“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览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在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父亲在信中用几句话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这令林徽因心生感动。虽然父亲对母亲一直很冷漠,而他对自己,确实是关怀的,那是一份不善言语却发自内心的关怀。

在培华女子中学,林徽因接受的是西式化的教育,那些知识与她在江南老宅中接受到的有许多不同之处,也让她了解到在自己生活的国度之外,还有更为精彩的世界。书本中出现的各种新鲜事物引起了她的好奇心,让她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当得知父亲要带自己去欧洲时,她心中那兴奋之情自然格外强烈,她期待着早日去那个不一样的国度,看一看那里的人,体验一下那里的生活,学习那些不曾接触过的知识。

林徽因在1920年9月考入了英国的圣玛莉学院,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迁宅北京,曾让林徽因感受到自己在这世上的渺小,而远渡重洋,更让她感受到了世界的广阔。当她踏上那只远行的船只,看到洁白的浪花在脚下翻滚,而瞬间又被船只拉得好远,最后消失不见时;当她坐在船头,望着那深不见底的大海,想着家乡那碧玉一般宁静清澈的西湖时;她第一次明白,世界如此广阔,每个人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过客,就像那海中泛起的一朵朵浪花,此时跳跃,下一时或许就已经化作一滴海水,沉入了海底。

想象固然能够营造出一场美丽的邂逅、一幅清秀的山水、一曲动人的音乐、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却不能描绘出那些真实存在,和不曾触碰过的深刻。若不是远渡重洋,她纵使能依据所读过的文学作品组出唯美的诗句,却也绝不可能写出那些富有深刻意味的文章。自从离开中国之后,林徽因便游览了许多欧洲的山川,那些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在她的内心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影响,她爱上这样的风景,为它们能够将这个世界装点得更加美丽而感动。

林长民带着她参观了许多工厂和报馆,他认为参观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发展,而林徽因对这些场所并不感兴趣,她所感兴趣的,是那些充满异国风情的名胜古迹。这些美丽的建筑彻底地征服了她,她曾想,人类要用怎样的爱,才能设计出这么多绝美的建筑,对建筑的热爱之情在她心中油然而生,再也不曾熄灭。

有人说,若林徽因不曾与父亲前往欧洲,或许她仍会如深宅大院中的一朵白莲,静美安宁,做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子,然后嫁给一位门当户对的男子,相夫教子,淡然一生。而这一去,她的生活轨迹改变了,不再是一朵只开在深宅大院中的花朵,而是一朵将芬芳释放到彼岸的花。

也有人说,即便不曾走出中国,如林徽因这般的女子,也定能做出一番令人惊叹的成就,因为在她的心中,一早就生出了追逐自由和梦想的种子。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就像鱼儿对海洋的向往,鸟儿对天空的向往一样,是本能。

无论人们对她的评价是否属实,欧洲之行对于林徽因而言,的确是一场不寻常的经历。她见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也从这样丰富的世界中学到了太多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她在国内无论阅读多少书籍、听过多少传闻都无法了解的。

同时,她也对父亲有了一些理解,虽然她仍然不赞同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却也明白他们二人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一个见多识广的青年才子,与一位足不出户的大户小姐,如何能够有相同的语言,又如何能够进行交流呢?

开学后,林徽因便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功课上。在培华女子学院学习时,西式的教育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她天资聪颖,所以想要跟上国外的课程对她而言并不算太困难,但她仍然很认真地去学习。课余时间,她也会与父亲一同出现在一些应酬场合。于是,她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上流社会,接触到那些名人雅士,接触到那些文化名流。在与其他人的接触中,她始终优雅高贵、谈吐不俗,令那些西方的名门望族也不由得惊叹,一个只有16岁的东方女子,竟然能够如此自然地以女主人的身份接待每一位宾客,竟然能够如此自然地融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

在伦敦,细雨连绵是常有的天气。父亲在外忙碌着他的事情,而身边同龄的伙伴与自己又没有共同的话题,无人安慰她的寂寞。这样的日子里,林徽因便只能在公寓中,靠那些书本打发时间。幸而她从小就是个喜爱读书的孩子,对书有着特别的喜爱,若是一个生性好动又不爱读书的女子,遇到这样沉闷的天气,那该是多么的难熬。

很多时候,林徽因都独自一人守在公寓里的壁炉旁,手捧着那些英文版的书刊,静静地品味着个中滋味。在跳跃的火光中,她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身影。她一边阅读着那些诗集,一边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她翻开一本剧本,一边读,一边构思着剧本中的那些场景;她翻开一本小说,一边读,一边领悟着那出彩的情节。渐渐地,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萧伯纳……这些名字都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上,那些优美的词语也通通进入了她的脑海中,她甚至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文人笔下所描述的情感,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读着优美的英文原著,喝着浓香温润的牛奶,烘着暖暖的炉火,在伦敦的空余时间大抵就这样一点点过去了。在这样的时间里,她那天生的多愁善感的气质又一次占据了她的思维空间。有时,读到感人之处,读到那些幸福而浪漫的情节,身为一个妙龄少女,她也会产生些许期望。也许在房间中的冷清和空荡的衬托下,寂寞会变得格外明显,不知何时,她开始期待自己的生命中也能走进一位如书中所写的男主人公一般温柔的男子,哪怕他只是朋友,至少他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可以与自己一同谈诗作赋,这样便可以告别孤单。

此时的她还不曾料到,自己所期待的那种感情,马上就要降临了。雾朦胧,情萌动

伦敦是一个多雾之都,朦胧的雾总是弥漫在空气里,掩盖住蔚蓝的天空,模糊着人们的视线。雾蒙蒙的天气里,一切都若隐若现,甚至看不清迎面走来的人的面容,却也恰到好处地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有多少女子幻想着能在街头邂逅一场浪漫,有多少男子期待能在雾中与心仪的姑娘相逢。而更多时候,他们都只是与浪漫擦肩而过。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很容易变得湿润润的,带着湿意,也带着诗意。雾气弥漫的街头,街灯散发着光晕,迷茫而单薄。小灯一盏,让人的心中多了些温暖。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的心也很容易感到孤寂,只身一人走在雾色中,看不到方向,仿佛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若是此时,身边有一个人,能与之牵手,或者交心,那孤寂便不在了。

偌大的房间里,一个人的咖啡,一个人的炉火,一个人的时间,一个略带忧伤的小姑娘。公寓中的炉火燃了又熄,熄了又燃,时钟的指针一步一步走得稳健而一成不变,一本书翻阅完毕,便拿起另一本,继续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继续体会着相似的心情。

孤单的日子过得总是特别缓慢,那段日子里,陪伴着林徽因的,除了炉火、表针、牛奶、书籍,便只剩下孤单和寂寞了。孤单并不可怕,当那些书中的情节幻化成为一个个场景,浮现在眼前的时候,孤单也就变得轻了许多。而寂寞,那种想与人倾诉,却无人可倾诉的寂寞,却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消除的。她多想有人能与自己共享那一抹斜阳,共享那一抹暖暖的火光,共享那一段浅浅的忧伤。可在那安静得不能再安静的房间中,听不到人语,甚至听不到熟悉的声音,只听得到自己的心跳。

万般情绪无人诉,那些从书中领会到的感悟也无人分享,都让这个生就感性的小姑娘心中的寂寞更深一分。直到某一天,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相貌斯文的年轻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寂寞,这个年轻人叫徐志摩。

1921年11月16日,林长民的公寓里走进了两位年轻人,一位是刚从美国转学到伦敦的徐志摩,另一位则是伦敦大学的留学生张奚若。对于林徽因而言,父亲的朋友都是长辈,所以初见之时,她并没有过多言语,只是礼貌地问候,便转过身去了茶房。如同平日一样,她静静地将沏好的茶放在客人面前,又摆上精致的茶点,一句话都没有多说。然后,她便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父亲与这两位年轻人交谈。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影已经一丝不落地映入了徐志摩的眼中,生了根,发了芽,开成了他心上的一朵白莲。

有时,人与人的相遇就是那样巧妙,仿佛上天早已安排好一般,那么偶然、那么意外,却又那么恰好。在遇到那个令自己心动的人之前,天虽然很蓝,却总蓝得有些压抑;水虽然很清,却总清得有些空泛。而遇到那个人之后,天还是那片天,只是多了片云,所以更加生动;水还是那片水,只是多了那尾鱼,所以更有生机。

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即使只是偶然,也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遇到林徽因之前,徐志摩也曾期待能遇到一个与自己情定终身的女子,与她发生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一同看朝阳,看落日流水,听音乐鸟鸣,踏海浪。只是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能够在24岁时遇到这个令自己心动至极的女子,而这个女子,竟然是他至交好友的女儿,一个仅仅17岁,从辈分上应该叫他叔叔的小女孩。

说徐志摩是一位才子,世间应无人反驳。那一年,24岁的徐志摩刚刚来到英国,他去拜访林长民,起初因为他想要结识狄更生先生,而林长民恰好与当地的文化名流接触颇深。不承想,当他真正见到林长民时,却发现两人之间有太多相似之处,灵魂上的共鸣使他们俩一见如故,成了好友。

他们彼此惺惺相惜,每次相见都有聊不完的话题。他们从社会谈到政治,从政治谈到文艺,再从文艺谈到人生。不能见面的时候,两人还互相写起了“情书”,用虚拟的身份和真实的文字继续着灵魂上的交流。

才子总是多情的,在与林长民互通“情书”的时候,徐志摩假设自己是一位有夫之妇,而林长民假设自己是一位有妇之夫。那种“爱恋”有些压抑,有些难耐,有些激动,有些无奈。但他知道,那种情感只是一种虚构,他真正的情,已经投到林徽因的身上。

起初,他对林徽因的好印象只停留在她的外表,清丽,脱俗,俊秀,面容稚嫩,看上去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而在与林徽因交谈过后,他才发现,自己面对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在她那幼弱的身体里,似乎住着一位高雅睿智的女神。每当他与她一起谈论文学的时候,她所表现出的从容和优雅,都不是其他这个年龄的女孩能够拥有的。每一次听到林徽因谈她对那些知名作家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他都感到惊喜;而那动听的声音,也让他心动不已。

家境、谈吐、才华、样貌,都令徐志摩成为许多女子心中的那一抹温柔的情愫,这些女子中有高贵的富家千金,有情窦初开的小女生,甚至不乏一些寂寞的已婚之妇。徐志摩也在生活中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女子,也曾与她们有过交谈和相处,却没有一人曾使他产生这样的感觉。

徐志摩知道,自己真的心动了。

拜访林长民的次数越来越多,与林徽因的接触也越来越多,每一次接触都令徐志摩的心中产生更多的涟漪。他知道,自己对这个小女孩的感情已经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

17岁,花一般的年纪。哪个女孩不曾在这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有过幻想,哪个女孩不曾在这最敏感最需要体贴的年纪里渴望过一番充满诗意的生活?若是此时,恰好有一个英俊谦和、温柔体贴、充满文艺气息的青年男子出现在自己的生命中,又有哪个女孩会不动心、会不思念、会不渴望与他共度每一段时光呢?

对于徐志摩的到来,林徽因的心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期待。面对这个比自己大了7岁的、风度翩翩的男子,她的心中不是没有一丝的心动,但那种心动更多的是因为他对文学的领悟和造诣。面对他,很多一直压在内心的话终于得以说出,很多积累了多年的感悟终于有人可以一起分享。她的心中是喜悦的,因有人与自己交流而喜悦,因有人愿意倾听自己的心声而喜悦;她的心中是幸福的,因有人能够了解她的感受而幸福,因有人能够陪伴她而幸福。

自此,她的梦不再只属于她一人,她可以不再一个人孤零零地在空荡荡的房间里与自己对话,她可以将自己心中那最美的画卷展开在另一个人面前,看他痴迷的表情,听他赞赏的声音。那一种朦胧的感情,像滴在画布上的水滴,迅速而安静地蔓延开来,形成一片模糊的图案。看不到它的轮廓在哪里,却能感受到它的湿润。

像在雾里看花一般,迷蒙的花朵的影子总是那么美,让人越发想要接近。而当雾气散尽之后,那花仍然在那里静静地绽放,样子却与雾中的不同了。有的花,在雾气散去后,仿佛被洗尽了铅华,纯美如初;有的花,在雾气散去后,却失了神秘,显得突兀而平凡。林徽因便是那纯美如初的花朵。与她见面的次数越多,徐志摩心中的那份爱意便越深。他越发能够确定,自己终于遇到了这一世的真爱,而他心中的那份情,也如火山迸发一般,越来越炽热。

他和她是相似的,他们有着相似的背景,远赴国外,留学异乡;他们都是那样热爱文学、艺术,能够毫无阻碍地畅谈;他们有着同样的浪漫情怀,哪怕不言不语,只要四目相对,便能够感受到对方心中的情谊;他们都是那样的寂寞,期待着能够懂得自己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一起看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

他和她也是不同的,辈分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这些都可以置之不理,可唯一不能忽略的,便是徐志摩已为人夫的事实。

是的,在家乡,徐志摩早已娶妻生子,虽然他的心中对这位端庄贤惠的妻子从未有过好感,虽然他只是受家人之命迎娶了她,虽然他的心中还存着满满一腔对真爱的渴望,虽然他还想像风一样自由,翩翩而来,再翩翩而去,但他的肩上已有了身为人夫的责任,以及身为人父的责任。这样的他,要如何去对一位情窦初开的妙龄少女许下承诺呢?

少女情怀总是诗。少女的情怀,有几人能猜得透,又有几人能说得清呢?怕是连那个怀春少女自己都无法说得清楚。

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是懂她的,他懂她展露出的美好,也懂她内心的忧郁,所以他才会一次次前来陪伴她,对她诉说那些美好的事情,听她畅谈那些唯美的梦境。她喜欢与他并肩漫步在康桥边,看那日出日落,看那夕阳的余光落在水面上泛起的金黄,看那银色的月光落在水面上反射出的柔光。她也喜欢听他谈论诗词歌赋,谈那些伟大的文学家们写下的经典句子和片段,谈那种仿佛伸手可及却永远触碰不到的浪漫情怀。可是,若因此便说自己爱他,却又太过轻率、太过不负责任。

那是一种感觉,一种有什么在心中萌芽的感觉,一种略微甘甜又不及甜蜜的感觉,一种与平静的内心有些不相衬的感觉。或许,这样的一种感觉只能称得上是“恋人未满”吧。第二章粉红心事: 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像写诗一样去恋爱

乐观的人说,爱情很美好,像夏日里盛开的鲜花,浑身散发着香甜的气息,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它身边翩翩飞舞,为它增添色彩和灵动,让它变得魅力非凡,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悲观的人说,爱情是一种危险的诱惑,它总是能将人带入一种绝境,让人为情所困,喜怒无常,时而幸福,时而悲伤,它扰乱了生活的平静和自在。

渴望爱情是人的一种本能。爱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萌生,当能够被觉察得到时,情已然深种,令许多人措手不及。每一份爱情的开始,都只是一份特别的好感,一种喜悦的心情,一种幸福的感动,然后,走得越近,经历得越多,了解得越多,那份情就越深,最后渗进心底,融入灵魂,成为一生难以忘怀的独特的记忆。

恋爱是一件美好的事,17岁的林徽因恋爱了,她的感情世界也开始变得如诗歌般美好起来。

谁能准确说出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了呢?又有谁能确定,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爱了呢?没人清楚。情迷住了人们的双眼,让人们只想着接近一点,再接近一点,却对自己的前进恍然不觉。直到回头看来时路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在迷恋中走了这么远。

也许,最初与徐志摩相处时,林徽因的心中,有的仅仅是一种不同于往常的心动。是啊,等待了多年的那样一个人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倾听自己的声音,感受自己的心事,那是多么美妙而幸福的事情。渐渐地,她与他的来往越来越频繁,交流越来越深入,她的面容上,也开始有了每一个少女在恋爱时都会流露出的神情。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曾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种特殊的微妙的感情中,那种被称之为“恋爱”的感情中。

她喜欢他出现在自己的家中,哪怕只是与父亲讨论着文学,谈着书画方面的话题,开着不分身份、地位、年龄差别的玩笑。两家相隔不算太远,也不算太近,徐志摩与林长民常常一聊起来便忘了时间,直到天色渐黑才离去。若是他骑自行车而来,待到离开时,林长民便会让林徽因去送他一段路。于是,徐志摩和林徽因便有了一段单独相处的时间。徐志摩缓缓地推着自行车,林徽因在一旁乖巧地陪伴,手中的手电筒发出明亮的光束,照着他们脚前的路,也照亮了他们的心。

后来,林长民不在家的时候,徐志摩也会前来探望,他的到来让屋子不再冷清,也不再寂寞。这个差一点儿被林徽因称为叔叔的男子给她带来了许多美丽的故事,也带来了温暖。在那个雨雾连绵的潮湿冬季,她心里的某个部分也渐渐变得潮湿了,一颗沉睡了许久的种子发出了新芽。

感情的发生总是偶然的,有时,那感情源自欣赏和理解;有时,那感情只因为某个心动的瞬间;有时,那感情来自对方的热烈追求;有时,那感情因为一些共同欢笑的经历。那些相守一生、相伴一世的老夫妻们,相敬如宾,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着实令人无比羡慕。无疑,他们是相爱的,但若是问及他们如何爱上了彼此,那理由却可能微小得让人惊讶,也让人感动。更多时候,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因何爱上对方的。

徐志摩因何爱上这位俏丽聪颖的女孩子?是她那双清如泉水的双眸?是她那远山黛色的眉?是她那浅笑时偶尔浮现的梨涡?是她如山间小溪般动听的声音?是她那空谷幽兰般的气质?是她那自然散发出的才气?还是她眼中偶尔流露出的寂寞?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林徽因又是因何对徐志摩产生了那样的情感?也许因他拥有广博的见识,总能说起一些她从未听说过,却又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也许因他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总是那么独特,对这个世上许多事情的看法是那么新颖;也许因他奔放的性情,敢想,敢做,敢爱,也敢承认;也许因他性情直率,为人坦荡,不隐藏自己的真实。

在伦敦,那个时常被雾气笼罩的浪漫之都,一段美好的恋情就此展开。他们开始约会,开始和所有恋爱中的人一般,凝视着彼此的双眸,感受着对方心中那深深的爱意。对于他们两人而言,这段恋爱都是他们生命中最为深刻最无法忽略的一段情。它是那样纯、那样真、那样深。

像徐志摩这样风度翩翩的才子,一生中结识的女子无数,也定会有许多的女子仰慕他的才华,偷偷地爱恋着他。或许徐志摩也曾对某位女子的侧影而心动,因某位女子的才情而心动,而真正走入了他生命中与他发生交集的,却只有三位,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对于徐志摩而言,“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张幼仪是家里的安排,他并不爱她,所以才会在婚后逃出家门,去外国学习。

已成事实的婚姻让他感到沉重不堪,而此时,自己一直渴望的爱情却出现在面前,这样一个性情直率的年轻人又怎会不去追求呢?所以他才会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这是一份真实的恋爱,对于他们二人而言,都是第一次。林徽因深深地感受到来自徐志摩的这份感情,也深深地被他打动了。然而,对待这份感情,她仍不失小心。虽然自己的心中已经有了那种丝丝缕缕的牵挂和依恋,虽然与他四目相对时,心跳好像会在突然之间加速或停止,可是,她始终保持着礼貌的分寸,或许有几分出于小女子的娇羞和矜持,但更多的,应该是不想让海峡另一端的那位女子伤心吧。

曾有一次,徐志摩向她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那些孤单寂寞的日子,那些身不由己的决定,以及那些无人明白的心情。听着他幽幽的言语,感受着他心中的孤寂,她的心中萌生了想要陪伴在他身边的念头,却不肯将这念头坦露半分。然而,徐志摩的一首新诗却使她不由自主地开口,为他的诗续上相应的句子。

那诗句之间的碰撞,如同两心弦的交叠,将两人心中的共鸣尽显无遗,如此默契的配合让徐志摩心喜。他犹豫片刻,向林徽因伸出手,期待着她的回应,然而,他失望了。林徽因只是将手电筒递到他手中,便将手收了回去。夕阳的余晖映在她的脸上,他看到她的眼中有些晶莹的泪光在闪烁,只是强忍着没有让它们掉下来。

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徐志摩也无声了。

人们常说,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随意说出的句子都如诗般美丽感性,让人听了不由心动。一位是才华横溢的才子,另一位是秀外慧中的佳人,他们的爱恋,便更如诗如梦般动人了。

林徽因是徐志摩的春天,她就像一朵春季里的花,静静绽放,就芬芳了徐志摩的整个世界。徐志摩因她而成了诗人,他为林徽因写下了许多的诗歌,用最美最真挚的文字倾诉着自己的爱恋,也将自己内心那个理想的世界展示给林徽因。他想让这个自己深爱的女子知道,自己对她的爱是那么真诚、那么热烈,也那么细腻,他想让这个看起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走进自己的世界,再也不要离开,却也不想束缚她的生活和情感,宁愿她能够自由自在地幸福。

在徐志摩为林徽因所写的诗歌中,最被后人所广为流传的,是这首《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诗似乎预料到了故事的结局。故事的最后,她和他果然去了不同的方向,她先嫁了人,之后他也另娶一位女子,只是这段感情是否真的就此消失在历史里,谁也不知道。因为有些人认为,林徽因自始至终都不曾爱过徐志摩,她对他的感情只是一种敬仰和崇拜,是一种与文学有关的恋爱,而徐志摩本人于她而言,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兄长、博学善导的老师,也是带她进入一个新世界的引导者,却不是一位爱人。也有些人认为,林徽因深爱着徐志摩,可是永远过不了自己心上的那一道坎,所以最后才会选择放弃。

关于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感情,或许我们只能从她自己的话中揣摩出几分。

许多年后,提及自己与徐志摩的这段感情,林徽因曾说:“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变,事实上也是不大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这话说得很委婉,也很模糊。她说自己“不够爱”,那么,便是承认自己爱了吧,只是她的善良她的理智,都不允许她去爱上一位有妇之夫,所以才会选择把这份爱存在心里,不与人提吧。不然,若是真的不曾爱,又哪来那么多的情、那么多的心思、那么多的感慨呢?康桥一梦

康桥,即剑桥大学,那是徐志摩曾经留学过的地方,也是饱含了他与林徽因最美好回忆的地方。那里有他的青春,有他一生中最珍视的爱情,也有他最后的遗憾。当他最后一次回到剑桥大学,看着那些熟悉的场景,想起曾有的那些点滴,心中不禁感慨,于是才写出了《再别康桥》一诗,在诗中追忆他与林徽因一起在剑桥大学度过的时光。

这里寄存了许多人的梦,这些梦中,也包括他俩的。她曾陪伴在他身边,与他一起听过课。他曾陪伴在她身边,与她一起漫步校园。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走到哪里都会引起人们的注目和羡慕。每当他们同行在校园里,总会有不少同学把他们当成一对才貌俱佳的爱侣,并心生羡慕。

他们都不乏追求者,但都不曾被那些追求者所打动,偏偏只对彼此动了真情。那些追求过他们的人,见到他们在一起,也都悄然退去了。是的,在这样的两个人面前,任何甜言蜜语和殷勤都是多余的。在同学们眼中,他们便是来自异国的王子和公主,一个温文尔雅,一个端庄娴静,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童话故事般美好的情节在剑桥大学的校园里一天天上演。在陌生的国度,因为有了彼此,他们的生活变得多彩,心也不再孤寂。

剑桥大学中有一条河,被称为康河,它流经校园,一直流向校外。微风抚过,清澈的湖面漾起微微的波纹,河中碧绿的水草轻轻摇曳,绿油油的,那么柔,那么美。有时,它是高贵的,那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令每一个经过它的人都感到其中的光芒;有时,它是忧郁的,默默无语,仿佛在怀念,在思量。

河畔的景色也是那么美,美得令许多学生心醉。白天,碧波荡漾,河畔的柳树舒展着婀娜的身姿,轻轻挥动着手臂,优雅而俏皮。而到了傍晚,美丽的夕阳下,河畔的金柳则变了一番模样,它们蒙上了金色的面纱,在河边亭亭玉立,宛如娇羞的新娘。夜幕降临,再看不清柳的模样,河水上泛着的月光却为它增色许多。远远望去,那月光下的河水好像一条闪着银光的项链,静静地点缀着宁静的校园。

这一切,都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中所描述的那般动人。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下,与心爱的女子一起,任凭落日的余晖洒在彼此的身上,无疑是浪漫的。所以,这河畔也是许多情侣们最喜欢来的地方。

拜伦曾在康河上游的水潭处游玩,并使那个平凡的水潭获得了以他之名命名的殊誉。徐志摩和林徽因虽然并没有在这里留下任何与他们相关的景点或建筑,却留下了许多浪漫的情节,为这里增添了许多幸福的气氛。

在康河边漫步的那段日子,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生命中最美好、最纯净的日子。傍晚,听着教堂里传来的钟声,他们看河面泛起点点的金光,看河下慵懒的水草时而舒展、时而曲卷着柔软的身体,看河畔碧草成行,一直向远处延伸,看石壁上细巧可爱的青苔,一层层向上方爬去。美丽的河边,他们赏着日落,吟着诗句。晚风过境,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如痴如醉。

康河上方一共坐落着七座小桥,每一座都有名字,也都有着不同的典故。仿照威尼斯的叹息桥而建成的叹息桥最为有名,也最为美丽。木制的小桥上时时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那是抱着书本的学生们来往的身影和清脆的声音。偶尔,也有学生因为担忧考试而发出一声叹息,那叹息声非但没有抹去这里的美,还恰好应了叹息桥这个名字。

林徽因陪伴着徐志摩走过一座又一座桥,听他在经过每一座桥时讲述那些因景而生的情,以及那些他所知晓她却不曾听闻的事情。有时,他的语气是兴奋的,因为他的心中升起一道绚丽的虹;有时,他的语气是忧郁的,因为他的心中下着蒙蒙的雨。当他讲述那些心情和事情的时候,她不曾言语,只是与他静静地并肩站在桥头,一起感受着河边凉爽的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做着和他相同的梦。她喜欢看他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一种智慧的光芒,也是一种充满情感的光芒。

在叹息桥边,她曾听他提起过他想要撑一支长篙,缓缓地从桥下前行,却怎么也无法控制那支长篙。他的船在河中打着转,无法前行,也无法靠岸,只能羡慕着那些将长篙撑得轻松自如的英国姑娘们。

在数学家桥上,她从他那里听闻了他在建筑中领悟到的关于美和人生的哲理。“每一种美都有它固有的建构,不可随意拆卸,人生就不同,你可以更动任何一个链条,那么,全部的生活也就因此而改变了。”

林徽因不曾妖娆,徐志摩也不曾冒犯。他们的感情在滋长,他们的关系仍然纯粹。虽然,那爱已经不可剔除,但脚步总还停在那条界线上,未曾向前跨步。如诗如梦的恋爱静静地绽放着,就在这最美的康河边,他们的心中都产生了一丝战栗。那战栗,不仅仅因为月光和雾气笼罩下的康河美得难以言喻,也因为他们心中那份爱的感觉美得越过了这条河。

因为林徽因,徐志摩开始写诗,为她写诗,为他们的爱情写诗。他将整个人都沉浸在这段唯美的感情里,将家人对他的期望完全置之脑后。情感不断地从他的心中涌出,流成一首首动人的情诗。他是幸福的,有心爱的女子,有喜欢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

相遇时,两人并没有过多的期求,只想并肩在相同的路上行走。那偶尔相对的双眸,她懂,他也懂,那份感受再也无处躲藏,随着目光,如泉涌。真性情的人,怎会将心中的情感压抑,怎会不大胆向心爱的人表露,只是,独有想要相守的愿望,却无力开口。那段日子里,他忘了自己已有家室,她忘了他已为人夫。没有风花雪月,那一场梦纯净至极,虽然充满了浓得化不开的情,却也不曾逾越半分。

此时的他们已然活在一个只属于他们的梦境里。他只是一个未曾娶妻的少年,在恰好的时间里,遇到了令自己心动的女子;她只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恰好的季节里,遇到了心有灵犀的爱人。他们用诗句对话,用诗句创造着他们的世界,那个只有他们二人,不受外界干扰的世界。

美梦让人不愿醒,生怕一醒来,梦便不在,一切都成空。若是在梦中能与心爱的人相守一生、相伴一世,而醒后却只能面对无尽的空虚和残酷的现实,那么,有谁会心甘情愿地从梦中醒来呢?无止境的感情彻底淹没了徐志摩心中对家庭的最后一点点顾虑,这其中,有对父亲的,也有对妻子的。只是他忘记了,梦总归是梦,总有一天会醒。

或许,她并没有去想太久远的以后,没有去想若是梦醒,今后要以朋友的方式继续联络,还是相忘于江湖。也许,此时她的心中已经容不下一丝猜忌和怀疑,也不愿让那些忧郁破坏了此刻的美丽。既然此刻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美好,为什么不用心欢喜地去感受呢?将每一丝每一缕的情细细地梳理,然后将它们仔细地编织成锦帕,收藏在存放珍宝的阁中,随时可以取出,捧在手中感受那份美好,思念那份真实,已是不错的了。

而他却误会了她迟迟不肯前进一步的真正原因。他在爱,于是他认为,她也同自己一样深爱,一样渴望独有,渴望相守。他开始不满足,渐渐地,他发现自己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红颜知己,还是一位能够时刻陪伴他,将这份浪漫延续下去的女子,一位终生的亲密爱人。而越是与林徽因相处,他对她的爱就越深,对家中妻子的感情就越淡。

他怎会看不出张幼仪对他的心意,又怎会不明白她并没有过错,只是如他这般生性率真、追求自由的男子,如何能勉强自己的内心,留在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身边?不爱,便是不爱,爱了,便要用尽一生去爱。

这世上的许多事情都可以勉强,唯有爱勉强不来。对于张幼仪,徐志摩心存愧疚,那愧疚源于他不爱。对林徽因,徐志摩也心存愧疚,那愧疚却是因为爱。对于一个不能让自己产生丝毫爱意却要守着自己妻子名分生活的人,他愧疚,因为责任;对于一个自己深爱却不能给她任何名分和承诺的人,他愧疚,因为心疼。

入梦很简单、很随意,梦醒则需要莫大的勇气。多少女子宁愿做那个永远沉睡在美梦中的公主,也不愿从美梦中醒来,就连徐志摩这样的男子都在美梦中沦陷了。而林徽因,这个生就与众不同的女子,却在最后的时刻醒来了。没有任何勉强、没有任何不情愿,她就这样平静地从梦中走出来,带着她那如初的淡雅、如初的洁白,和如初的芬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