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典名篇新评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08:54:28

点击下载

作者:邓国军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古文经典名篇新评鉴

古文经典名篇新评鉴试读:

前言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给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提供一个践行课标、评鉴经典、提升能力的蓝本,我们编写了这套“新评鉴”系列著作。

该系列以古今中外文学名篇为点评对象,以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为鉴赏素材,力求突出一个“新”字。全系列入选作品堪称经典名篇,其中,《古文经典名篇新评鉴》,精选历久弥新的广义性散文即精短小说、文学散文作品,诗词曲赋等韵文没有选入;《现代文学经典名篇新评鉴》,选用新中国成立之前问世的散文、小说等体式的作品,当代文学作品没有选入;《外国文学经典名篇新评鉴》,所选文学作品国别众多、时间跨度大,但多是巨擘力作、名家精品。

这三册“新评鉴”著作各有重心,故分类编排,以凸显其特色:或即景感怀、浓情深理,或世态人生、怀旧忆人,或寄情山水、托事寓意,或世间至情、论理说道,或历史回声、人物史迹,或世相百态、悲喜人生,或透视生活、生命之思,或精神之光、自然之悟。书中每一篇目的评鉴,大体依照“精品呈现—特色品评—技法借鉴—探究运用”的行文思路,挖掘作品亮点,尝试新的评鉴。“精品呈现”,选用传世的古今中外规范文学版本中的作品进行展示。“特色品评”,巧选鉴赏角度,立足整体感知,或探析作者写作意图,或揣摩作品主旨倾向,或指出文章行文思路,取其几点,有所侧重。“技法借鉴”,对经典名篇以例说方式精析品赏,条分缕析,侧重凸显独特而可鉴的艺术特色、语言韵味,强化重点,突出亮点。“探究运用”,链接名篇,紧抓特色,探究文题,彰显运用价值,注重广度深度,呈现简要提示,便于巩固提升。

教育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生应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等方面均衡发展。在指导中学生“感受·鉴赏”的目标要求中,新课标强调“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情操,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我们如是编写,意在方便中学语文教师借鉴,引导高中学生学以致用,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正能量目标:“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编者2016年4月28日第一编山水寄情游踪为序,清寒是魂——柳宗元《小石潭记》新评鉴精品呈现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①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②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简注:①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卷,弯曲。以,而。②佁(yí)然不动:呆呆的样子。精段译赏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游玩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如犬齿般相互交错,看不到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特色品评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拥护王叔文的改革,后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改贬为永州司马,一贬就是“江湖夜雨十年灯”(805—815)。“永州八记”就是这一时期写下的,它是我国古代游记散文中的冠冕,而“八记”中的《小石潭记》,则是这顶冠冕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者紧扣“清寒”特点,以游踪为序行文,思路清晰,四幅奇特图画有序扑面而来,如诗如画:如鸣佩环之潭声美;卷石以为底之潭石美,游鱼日光之潭水美,斗折蛇行之潭源美;竹树环合之潭境凄美;游潭后心情由乐转凄凉,写出了变化之美。全文语言清新、婉约,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环境的清澈幽静,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与其说是小石潭清寒秀美无人欣赏,不如说是作者自叹空有满腹才华而无用武之地!小石潭的清寒,就如作者之清寒际遇!技法借鉴《小石潭记》结构严谨,技法多变。紧扣“清寒”特征,移步换景,有序写来,定点变焦,角度多变,情景交融。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面竹树环合”,幽清无闻与作者的遭遇相同,因而触景伤情。

一、移步换景,写景有序。按游览顺序,先发现小石潭,后描写潭中景物,有水,有石,有树,有鱼,再写小潭源流及潭中氛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点染游览后的心境。最后补记了同游者,结构完整,线条清晰。

二、定点变焦,角度多变。定点特写,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描其动静之态,动静相衬,间接表现潭水的清澈透明,游赏之乐顿生,全文精妙所在。再用变焦的手法,把镜头推向远方,由近及远,潭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的远景尽显笔端。

细描角度多变,声、色、形、影、光和神,众妙毕备。“如鸣佩环”绘其声,“青树翠蔓”着其色,“卷石底以出……为岩”描其形,“影布石上”绘其影,“明灭可见”摹其光,“似与游者相乐”“悄怆幽邃”传其神。探究运用

简答。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应如何理解这似难相容的一乐一忧?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作者开始还能因泉水“如鸣佩环”,潭中“游鱼戏石”而“心乐之”。可现实是残酷的,当作者由眼前的景色观照自身的处境时,最美的山水也激不起内心的快乐,他感觉到的只能是更深层次的抑郁和孤独。(江西/龙永忠)如烟往事难忘却,且居“愚园”天地宽——柳宗元《愚溪诗序》新评鉴精品呈现愚溪诗序(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精段译赏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各种杂念,囊括各样形态,而无所避忌。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特色品评

本文是作者被贬永州时写的一篇托物兴辞的散文。自古以来,忠良之臣都纠缠于“愚”字,所谓“愚忠”。作者深谙自己“愚诚”的本性,故借自然之物抒写内心的苦闷以自我安慰。他以“愚”建造了“愚溪八景”,把愚溪引为同类,俨然为自己建造了一个“愚”的世界,可称为“愚园”。文章的特异之笔就是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愚园”。

在这个园中,溪水被世所弃,荒处僻野,与“我”一同沦落天涯,俨然是“我”的老朋友,可慰藉“我”客居异乡的孤独。在和愚溪的比照中,作者看到了“愚”中“智”的一面。溪“愚”却纯粹,“我愚”却得到了自由之身。不被世俗烦扰,不被官场倾轧,岂不乐哉?在举目皆不“愚”的世上,“我”“愚”得思想纯净,“愚”得心无杂念,“愚”得自得其乐,身居“愚园”,人生天地变得宽广。

作者就是借这个“愚园”让自己与尘世隔绝。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还是在辩证的思考中找到了人生达与穷的平衡点。虽然自得之中透着深层的苦闷,但他不会因“愚”而悔,大概也不会改变行事准则,去做颜渊和宁武子。

本文与一般失意士大夫描写湖光山色的优美,从而借以消愁的思路不同,作者把山水人格化,与自身命运互相映衬。正因为山水之愚,作者似乎才找到了知己,在其中得以超脱与慰藉,这是本文构思上最突出的特色。技法借鉴

一、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寄情于景,是古代散文常用的技法,本文即借愚溪寄托诗人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带来的苦楚。溪水地势低下,不能灌溉良田;溪中有乱石,不能通行船只;溪床弯曲狭窄,不能藏卧蛟龙,所以溪水没有任何用处,这恰与被罢黜的作者处境相似。另一方面,溪流又是清澈纯净的,它朴素自然,发出清脆的声响,能使人愉悦忘情,而这也与作者相似——虽遭贬谪——但可以寄情山水,可以恣情写文章抒发情怀,摆脱了为官时所受的束缚,也乐在其中。可见溪水被人格化,成了作者心灵的化身。

二、先抑后扬。潇水,乃荒凉僻远之地。初到此地,作者心境十分凄凉,他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全愚的世界。在这个“愚园”中,作者的心情应该是低落压抑的。然而作者具有豁达的胸怀,不为环境所影响,能从阴暗中看到光亮。所以作者在文末看到了溪水纯净、朴素、自适的一面,感到自己虽被贬却反而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拘无束地抒发心中的愤懑,这不失为一种安适的生活状态。作者就这样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展示了其被贬期间由苦闷到淡然的心路历程。探究运用

1.简答。“寂寥而莫我知也”是说别人不了解“我”,还是说“我”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2.译句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1.两种理解均有道理。从文言句法上看,“莫我知”就是“莫知我”,显然应译为“没有人了解我”。联系作者处境,他无过却被贬的真相无人知道,所以说“没人了解我”。第二种说法也有道理。联系上文,作者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愚园”中独来独往,自由无碍,仿佛与世隔绝,融入自然万物之中,这是一种“无我”之态。在这种状态中,作者忘了自己,忘了倾轧的官场,处在一种如仙似幻的境界中,自得其适。

2.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作冉溪。(内蒙古/李殿林)托物言志,彰显情怀——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新评鉴精品呈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宋)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精段译赏

黄冈城的城西北角,城上的垛墙坍塌了,草木丛生,荒芜着无人整理,我就在这地方建了两间小楼,与月波楼相连接。从竹楼上向远处望,山色尽收眼底,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幽静辽远,不可以描述它的形状。这地方遇到夏天下急雨,听起来像有瀑布声;遇到冬天下大雪,听起来像玉石碎裂声。这地方适宜弹琴,琴声高扬而流畅;这地方适宜吟诵诗歌,吟诗声高亢美妙;这地方适宜下围棋,棋子敲击棋盘声叮叮作响;这地方适于作投壶之戏,投出去的矢击打在壶中的声音铮铮作响:(形成这种令人欢悦的声音)都是这竹楼的帮助。

公事完毕回来的时间,我披着用鸟羽绒织成的大氅,头戴华阳巾,手里拿着一卷《周易》,点燃香,面对香炉不出声地端坐,消除心中那些世俗之念。眼前除江流、山峦之外,只有顺风疾驰的帆船、沙洲上的鸟儿、如烟的云、眼前的竹林和野树罢了。等到酒力渐散,茶炉的烟气渐渐消散,送走夕阳,迎来夜月,这也是我在谪居之地的一个景象。特色品评

这是作者被贬到黄州之后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彰显情怀、传诵不衰的优美的抒情散文。

文章以竹楼为中心,对竹楼内外景色展开了细致的描写,向读者描绘出了一个幽静清隽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抒发了屡遭贬谪的愤慨。文章起笔,用语简洁,既点了题,又为下文描写作了很好的铺垫。中间着重写竹楼的清雅情趣:楼内声音悦耳,楼外景物宜人,所闻所见,寄意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置身竹楼内,面对如诗如画的美景,怎能不引发作者深沉的忧思呢?因而,在结尾,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希望接任他的人与他有相同志趣,继承(他志)修整它,但愿竹楼不致朽烂。至此,作者的情怀得到了极好的展示。

读罢此文,读者难免唏嘘不已,为作者那深沉的愤慨之情,为作者那高明的写作手法。技法借鉴

作为托物言志的散文,写得过虚,让人摸不着南北;写得过实,读之淡而无味。作者深谙其中道理,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文章着重描写身在竹楼时的所见,以及由所见产生的感慨。在文章第二段,作者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地写出了所见的美丽景象。用整齐的句子形象地描绘了夏、冬两季独特的景象,而在楼内,鼓琴、咏诗、围棋、投壶,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呢?在这里,作者水到渠成地将景与情融合在了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而闲暇之时,手执《周易》,观风帆、沙鸟、烟云、竹树,送夕阳,迎素月,又是何等的惬意。作者至此并未打住,而是将此楼与齐云、落星两楼相比,在对比中,作者的喜好厌恶不言而喻。在结尾处,卒章显志,表明了其写作此楼的用意。至此,作者的情感达到了极致。

其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内心深处,这大概就是这篇散文传诵不衰的原因所在吧。探究运用

简答。

本文写景有什么样的特点?试简要分析。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1)善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写出了竹楼的独特之处。如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等极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2)用语简洁,寥寥数语便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意境。如“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一句,极精练地写出了所见之景。(3)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彰显竹楼的美景。将竹楼与齐云、落星两楼相比,更突出了竹楼的奇异之处。(湖南/付勇)千古美意不在酒,醉山醉水醉人心——欧阳修《醉翁亭记》新评鉴精品呈现醉翁亭记(宋)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精段译赏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景色。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秋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特色品评《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写景寄情的著名散文。

作为一篇经典的言情述志文章,欧阳修表达的不仅仅是酒宴之欢,山水之色。作为被贬黜到滁州的地方官员,欧阳修没有因一己得失而怨愤不平,反而善政宽民,使地方治理取得很好的成效,官民和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而《醉翁亭记》便是这样一种气象的反映。作者用洗练优美的笔调描绘了滁州优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从琅琊山到醉翁亭,从日出到日暮,从四季鸟鸣到行人歌者,作者将滁州山物风光高度概括地描述出来,却又极具色彩,富有层次。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怎不令人深醉,更何况可以“与民同乐”。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能够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作为衡量自己政务得失的一个标准,为此自足,这是极其难得的。“与民同乐”也成为后世官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从而使《醉翁亭记》的思想价值远高出其文学价值。技法借鉴《醉翁亭记》的写作技巧,有以下独特之处:

一、言语洗练,意境开阔。“环滁皆山也”,仅五个字,便交代了滁州的地势地貌,高处观瞻,大处入笔,意境开阔。结构精巧,由山水之间的醉翁亭,自然地引出作者对酒的态度——“醉翁之意不在酒”,让人情不自禁对“醉翁之意”产生好奇和追问,从而为文章要表达更深刻的主题做铺垫。而其后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更是通过标志性事物,数笔勾勒,将时空的变化瞬间融会笔端,层次井然,有条不紊。

二、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琅琊山苍郁悦目,酿泉淙淙动听,树木阴翳,鸣声上下,此时此景,没有人世的喧扰,却蓬勃着自然的生机。山之静,与水之动相映成趣,一切自然的声响反衬着俗世尘埃被洗涤之后的人心之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这样的一幅动感十足的图景却突出了滁州人们生活的自在悠闲,心境的和平安乐。全文景与景、人与人、人与景之间都存在着这种动静的对比,使整个文章富于变化,生趣盎然。探究运用

1.简答。

你怎样理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

2.译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1.作为一个政治上失意的官员,欧阳修心中不可能没有失落,然而作者却能够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将负面的情绪消融于与民同乐之间,这是一种难得的心怀。作者沉醉于山水之乐,酒宴之欢,不是因为作者的个人喜好,而是作者喜欢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可以与民同乐的理想,其旷达、随遇而安的性情之美跃然纸上,令人称赏。

2.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吉林/安凤霞)景变引议,志存高远——范仲淹《岳阳楼记》新评鉴精品呈现岳阳楼记(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①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②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③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简注:①浩浩汤汤(sāng):水波浩荡的样子。②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折断。③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精段译赏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特色品评

我们读到“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就想起范仲淹,既感叹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更敬佩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阔胸襟!

新政失败,范、滕贬谪,一个“谪”字就可解读全文的情感密码。他身居江湖,心忧国事,不弃理想,志存高远。是对自己和友人的共勉。“微斯人,吾谁与归?”忧叹之情怀再显,其民本、忧患、入世的儒家思想跃然纸上。

古文中的“记”,大多“记事之文”,本文“记事”仅开篇叙述缘由;接着描写岳阳楼上远眺所见的洞庭湖壮观景象,引出览物情怀,引发下文晴阴变化之“景”的生动对比描绘;最后议论点睛。“记事”“写景”“议论”熔于一炉,结构严谨,谋篇布局十分精妙!

语言骈散相间,排比工整。技法借鉴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却宕开笔墨,落笔在洞庭湖,独具匠心。细说来,有两个美点:

一、总领分承,阴晴变化。先总写洞庭湖胜景,“予观夫巴陵胜状……”接着描写远眺洞庭湖所见,“衔远山,吞长江……”从空间上形容湖面的广阔浩渺;“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则从时间上表现万千变化之景,胸怀气度暗含其中。“然则”陡转,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引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异”的描写,为阴晴变化之景铺垫。阴天:“若夫霪雨霏霏……”洞庭湖久雨阴晦的凄凉,照应此时迁客骚人之“悲”。晴天:“至若春和景明……”则照应迁客骚人之“喜”。语言气势浩荡,对比鲜明,总领分承互照应,极富变化之妙!

二、议论点睛,哲理之美。“先忧后乐”的政治理想,不仅是封建士大夫的立身规范,而且超越时代,任何时候的为官者理应做到。范氏此文,一直像火炬一样点亮亿万人心中的希望。作者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是成熟的理性思考,既给成功者以规箴,又给失利者以慰勉,其宽容大度感染世人,议论点睛,精华所在。探究运用

简答。

岳阳楼因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竦篆额,号称“天下四绝”。其他三绝并不广为人知,据自己读后的感受说说《岳阳楼记》千古传颂不绝的缘由。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本文除一般文章所具备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外,更让一代代的读者为之心动的是,还有作者独立、牺牲、理性的人格之美,忧民、忧国、忧政的为政之道,面对失败成功的平和心态。(江西/龙永忠)敢于质疑,勇于实践——苏轼《石钟山记》新评鉴精品呈现石钟山记(宋)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精段译赏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了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地响着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浅,微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激荡撞击便产生这样的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的声音,同先前噌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我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吗?那噌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特色品评

苏轼在黄州期间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其中就有著名的“一词两赋”和《石钟山记》。

同为记游之作,本文却不同于“一词两赋”抒写个人情怀的主题,而是通过记游表达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探索精神: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围绕这一核心,作者通过游记中的见闻,以点带面,批评了现实中的几种人。

郦道元,这是专业人士的代表。他探明了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可惜表述过于简略,以致使人无法信服。

李渤,这是陋者的代表。这类人所阐发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惜他们专业知识不足,对业内现象只作浅显的分析就轻易下结论,结果出现错误。

寺僧,这是盲从者的代表。他们没有丝毫的质疑意识,只是固守前人的结论,并坚信这是正确的。

渔工水师,这是底层实践者的代表。他们知道事情的真相,但还处于对事物认识的感性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知识层面,也是令人遗憾的。

士大夫,这是作者看似无意、实则重点批判的一类人。他们职高位尊,其实养尊处优、自以为是、守土无责,他们是对社会和百姓不作为的官僚。

综上可见,本文重点在于通过探究石钟山名称的由来,力倡在社会中要有藐视权威、怀疑一切的精神。不仅如此,作者认为,我们既要勇于质疑,还要善于通过实践释疑。关键是要走进民众阶层,汲取他们的智慧,把他们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知识财富,造福社会。技法借鉴

本文一如苏轼的其他散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行文有致,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一、善用多种表达方式。首段通过列举现象提出疑问,为全文设定了一个论点;尾段得出结论——要敢于质疑,勇于实践,首尾呼应。中间部分融叙述、描写于一体。作者与其子亲自到石钟山考察,形象描绘了石钟山夜晚的情景,如身临其境。

写人方面,这里有精致的细节描写。“寺僧使小童持斧”“予固笑”,写出了僧的自信和“我”的质疑;写景方面,这里有渲染烘托:用比喻写大石、山中惊鸟和水声,都简练又生动形象,这是正衬;写舟人大恐,这是反衬,反衬“我”坚定的探索精神。

二、善用一线串珠。全文以“三笑”贯穿。一笑,笑寺僧“固笑而不信”,这里的“笑”是否定之笑,意思是说,根本不是那回事儿。二笑,“因笑谓迈”,这是探明真相后豁然开朗之笑。三笑,“笑李渤之陋”,这是嘲讽之笑,笑他结论的轻率和随意。探究运用

1.简答。

综观全文,作者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译句。(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1.(1)全面把握对未知事物的各种解说;(2)敢于怀疑他说,甚至权威的观点;(3)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对未知事物进行考察探究;(4)不畏困难和恐惧,勇往直前。

2.(1)在水潭边上发现两座巨石,敲打它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2)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山石的办法来寻找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内蒙古/李殿林)莫让红尘遮望眼,尺幅兴波见文心——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新评鉴精品呈现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特色品评

这是历来传诵的苏轼名篇。

承天寺在湖北黄冈南。短文景理俱佳。以“积水空明”写月色,描绘了月夜静谧、缥缈的超凡境界;以“藻荇交横”衬托月影,使静的“水”动了起来。还有,请不要忘了,这里可是寺院啊。此时可能“万籁此俱寂,唯余钟磬音”。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月色,一切多么富有仙气和诗情!还有,既然是中庭积水,则步于中庭的两人当在水中款步而行,这又是何等的空灵和“羽化而登仙”!

信步踏月,随意而来,随意而去,却领略到了如此空灵之美,皆缘于“闲”。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找点儿“闲”,多点儿“闲”,享受点儿“闲”,不是很好吗?精段译赏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里的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技法借鉴

长文易撰,短制难为,苏轼尤擅长写短文。如《记岭南竹》《书舟中作字》等。这些短文,百字左右,甚至可称为“微型文”,当是兴之所至,挥笔而就的产物。看似没有章法,实际“如行云流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苏轼《答谢民师推官书》)。

本文作者以日记的体例记录自己瞬间的感受和行为。静夜、明月、携友、夜游,无大事,无深感。作者以他的悠闲之心把这段平常无奇、稍纵即逝的时光定格在他的笔下。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感受普通,所以才更具有代表性。苏轼难道不是一语道破了芸芸众生中性灵的缺失吗?

简约精致,尺幅兴波。要在百字左右的逼仄空间腾挪跌宕、卷出大浪,这是“微型文”的难做之处,而苏轼此文就做到了这一点。本来“解衣欲睡”,偏偏又没睡,这是一“兴波”;深夜寻友,友该入梦,不想友“亦未寝”,这是二“兴波”;本是明月晴空,却有积水,水中“藻荇”参差错落,原来是树影婆娑,这是三“兴波”。最后一次“兴波”在文末,作者说,夜夜有明月,处处有竹柏,这更让人费解,可是接下来作者道出了因由:明月松柏本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让凡世的红尘给遮蔽了。探究运用

简答。“寻”“亦”两字用得好,试作一点分析。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寻”写出作者的孤独,也道出张怀民是真知己;“亦”说明张怀民也想到要去找苏轼。“寻”“亦”两字,让我们体味到了两人相知相怜、情怀旷达的心灵默契。(内蒙古/李殿林)画笔如神,虚实相生——苏轼《后赤壁赋》新评鉴精品呈现后赤壁赋(宋)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精段译赏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就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特色品评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传世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均创作于这一时期。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发端于先秦,至汉成为大赋,魏晋南北朝发展为骈赋,至唐宋而形成文赋,《后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典范作品。文赋虽名为赋,但其散文化倾向则更为明显。

本文通过描写夜游赤壁,生动地描绘了月下赤壁的种种景物,寥寥几笔而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写季节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写鱼则“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写赤壁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孤鹤则“翅如车轮,玄裳缟衣”,多用白描勾画,简练入神。景物描绘之中,又透露出苏轼此时苦闷、达观兼有的心境。技法借鉴

一、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本文除大量景物描写外,还采用叙事,先写游赤壁之前之事,再写夜游赤壁,最后写游后之梦。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都非常清晰,叙事简洁明了。同时又夹杂抒情,使文章境界得到大幅提升,如:“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语句简短,而被贬之后的种种况味,包蕴其中。通过多种手法的融合,极好地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之下的苦闷、旷达和超脱。

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文中最令人玩味的是鹤与道士,所见之鹤与梦中道士,历历在目,偏又结之以“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到底何为真?何为假?抑或两者皆真?两者皆假?鹤与道士,便如庄生与蝶,又如南柯一梦,一枕黄粱。细细涵泳,便觉收束之高妙,正在虚实相生,余韵无穷。而苏轼之超脱,亦在其中。探究运用

简答。

与苏轼《前赤壁赋》比较,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四川/李见勇)归来兮,使君元是此中人——苏轼《放鹤亭记》新评鉴精品呈现放鹤亭记(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精段译赏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 《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酒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如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特色品评

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云龙山人,是苏轼的朋友张师厚的号,时隐居于徐州云龙山。

文章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隐逸的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就是隐逸的象征,而苏轼又对“鹤”情有独钟,认为其“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且其诗文多以之寄慨。文中托鹤抒怀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隐逸之乐虽帝王亦不可得也;其二,“式微,式微!胡不归?”高处不胜寒,还是归隐吧。这些,既反映了苏轼受道学影响的出世情怀,又流露出受儒家影响在仕途低谷时的矛盾心态。“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作者把“鹤”安置在了一个典型的隐居空间处所里。比如,东山、草堂这些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归隐出世的含义。正是这样不经意的巧妙布置,才营造了一方世外桃源般的乐土,微醺之余的苏轼才有了“使君元是此中人”的宴游之乐。作者在《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中云,“忘归不觉鬓毛斑”。此时苏轼已经41岁,外任也有七八年了,“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辞官归乡也许正是他在放鹤亭饮酒时的真实心态。技法借鉴

本文虽曰“记”,但叙事、体物、写景寥寥,大部分是议论,明显具有赋体文的色彩。体现出苏轼散文的一贯特点,即潇洒飘逸、隽永空灵。

一、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全文所叙之事即建亭、亭饮、作歌。因水灾、迁居、“异境”而建亭;因放鹤、鹤翔、暮归而名亭;因建亭而与山人游宴;因游宴而山人作“鹤之歌”。

二、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用比喻写群山的特点,简洁又直观。“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用对偶句使人仿佛置身于碧草连天、皓月千里的旷远意境。“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只摄取鹤的两个动态细节,以点带面勾勒出驯鹤“纵其所如”的自在安适。苏轼深谙为文之法,力求以简驭繁,以约言丰,追求“平淡,绚烂之极也”的品质,恰恰是这样的“平淡”,反而造就了其文飘逸隽永的特色。

三、用典丰赡却切意不烦。全文明用典故有四处,颇有用心。这些典故从不同角度阐发主旨,可谓丰富而无堆砌之嫌。

四、全文写对答歌咏,轻快活泼。全文无具体形象的叙事描人,也无铺张生动的体物写景。主体却是问答:一大段的问,一大段的答,全文的本质内容都包含在其中,明显具有赋的特征。以“记”为文题,却用“赋”的体式,足见苏轼作文时随心所欲、举重若轻、自然行止的内力。探究运用

简答。

苏轼散文长于以少总多,但也不拒繁复,联系本文加以分析。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文章用典丰赡但切意不烦,关键在于典故有代表性,能从不同角度阐发主旨,起到论据的作用。比如,引《易》《诗》二典分别从温馨的亲情和高亢的鸣声来表现鹤清闲超然的特征,以比贤人隐士。而且《易》《诗》乃五经之典,这又表明鹤所具有的这个特质既有典型性,又有着久远的渊源。同理,引《酒诰》《抑戒》二典亦如此,两王侯都力戒嗜酒,足见酒为荒惑败乱之首。(内蒙古/李殿林)因景生意,借题发挥——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新评鉴精品呈现黄州快哉亭记(宋)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阮、湘,北会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揖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令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徐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精段译赏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沙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特色品评《黄州快哉亭记》本是一篇写景览胜之作,可是因为苏辙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悲喜的看法寓于其中,使得这篇作品成为一篇著名的述志之作。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主题永远是文章的灵魂。

苏辙具有高超的描摹精致的能力,如“动心骇目,不可久视”,用词洗练传神,将江流的澎湃汹涌和人观瞻的心理相融合,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景情势融为一体,可是作者写景并不是目的。作者抓住“快哉”二字,抒写了自己豁达的人生观,“夫风无雌雄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说明景致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不同的是人的心情,“不以物伤性”“不以谪为患”才可以做到“穷耳目之胜以自适”。

作者将高远的人生观自然融入到了对快哉亭的描写之中,构思新颖独到,文近旨远,达人达己,富于内涵。技法鉴赏

一、情景交融,意蕴丰富。文章伊始,作者介绍了快哉亭的位置和地理优势,“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作者紧接着介绍了在快哉亭能够看到的景色,精致传神的描写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笔,“南北百里,东西一舍。”落笔便是大开大合,纵观远望,角度富有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揖出没于其前”,景物富有气势,能够展现江涛的力量。“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将可见之景和不可见之景都付诸笔端,虚实相生,富有意蕴。

二、风物俊赏,感慨横生。如果只是写景,无论怎样的描绘才能也不会让这篇文章如此令人击节赞赏。苏辙在描写眼前之景的同时,将历史风物揽至笔下,“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使“流风遗迹”,成为作者“称快世俗”的凭借。“睥睨”“骋骛”更是传神地再现了历史人物不同流俗的气质,使景物和作者要探讨的主题实现了快速链接。探究运用

1.简答。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你认为怎样才是作者心中的“快哉”?

2.译句。(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探究运用”简要提示

1.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2.(1)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2)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吉林/安凤霞)笔底深秀,风物含情——陆游《入蜀记》新评鉴精品呈现入蜀记(宋)陆游

七月

十四日,晚,晴。开南窗观溪山。溪中绝多鱼,时裂水面跃出,斜日映之,有如银刀。垂钓挽罟者弥望,以故价甚贱,僮使辈日皆餍饫。土人云,此溪水肥,宜鱼。及饮之,水味果甘,岂信以肥故多鱼邪?溪东南数峰如黛,盖青山也。

八月

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夹,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