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7 16:25:25

点击下载

作者:冯玉雷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试读:

玉帛之路文化考察笔记

  

前 言

  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与发明,早在公元前3世纪,丝绸已开始向西域等地远销,西方已经把中国称作“赛里斯”国。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长度达到7000多公里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  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和有关资料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与西方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往与联络,但对其具体路线并没有概括为一个专有名称。德国着名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于1868—1872年间7次到中国西部地区进行考察后,在其1877年出版的着作《中国》中指出:“公元前127年至114年间,中国与河间地区(今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叫做“丝绸之路”。后来,德国东洋史学家阿尔巴特·霍尔曼等西方学者进一步阐述和使用“丝绸之路”名称,从而把中国古代凡是进行丝绸贸易所能达到的地区,都归入其范围内。因此,“丝绸之路”就成了从中国古都长安(今西安)始发,横贯亚洲腹地,直达地中海沿岸,进而联接欧洲和非洲陆路通道的总称。  沟通中国与域外的交通网络主要由西北和西南两个陆路网络、陆海相衔的东北网络与海洋网络四大交通板块构成,主要工具是骆驼、舟楫和马帮。目前,对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人员、思想之大动脉的通用名称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另外,学术界还有多种名称,教科文组织所谓的“对话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朝圣取经之路”、“军事远征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板声之路”、“琥珀之路”、“玻璃之路”、“香料之路”、“麝香之路”、“草原丝绸之路”、“铜器之路”、“经书之路”、“沙漠之路”、“骆驼队之路”、“和番公主之路”,等等。有些学者认为“丝绸之路”这一名称不够确切,不够科学。实际上,这条东西大动脉发挥作用的时间远远超过丝绸发明时代。近年来,学术界先后提出“石器之路”、“彩陶之路”、“青铜之路”和“铁器之路”概念。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发掘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发现有属于西方莫斯特文化的勒瓦娄哇石器。其后,黑龙江、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也有发现。这表明,早在距今10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一支西方人群通过中亚草原到新疆,继而到达宁夏水洞沟。因此,有些学者将西方石器技术东传称为“史前石器之路”。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八千年开始,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向西流布,大约5000年前后进入甘青地区。4000年前,彩陶文化出现在新疆东天山哈密盆地,继而沿天山西进,使天山史前文化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汉代前后,彩陶文化渗入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岸七河流域。学术界把彩陶西传道路称为“彩陶之路”。青铜时代迎来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高潮。青铜技术最早出现在欧亚西部区域,约在公元前3千纪后半叶,青铜冶制技术出现在新疆和河西一些地区。有些学者将青铜冶制技术西东向的传播道路称为“青铜之路”。近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发现,人们认识到,青铜之路还包含小麦和牛羊驯养技术等传播多种因素。  从早期铁器时代开始,东西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中亚西部首先进入早期铁器时代。随着游牧民族的密切活动,制铁技术沿中亚北方草原通道和南方绿洲通道向东传播,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进入中国北方。铁器传播道路被称为“铁器之路”。  此外,还有玉器、玻璃等器物和葡萄等农作物经中亚东传,以及黄河流域黍粟类农作物的西传,都代表着史前东西文化交流。其中,玉石和丝帛是早于丝绸的重要文化媒介物,而这两种物质与夏朝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玉石和丝帛代表了中西大通道的物质交流史和文化交流精神。李希霍芬将这条大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兼之国际社会推波助澜,遮蔽了玉石文化。  近年来,叶舒宪、易华等学者根据从甘肃、青海等地区齐家文化及其他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玉器等资料,推测距今约四千年前就有“玉石之路”雏形,涉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区。“玉石之路”在汉武帝时被重新开发利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丝绸之路”正是在古代“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由于外来文化视角和本土文化视角的差异,“丝绸之路”日渐兴旺,而“玉石之路”却未得到充分重视。“玉石之路”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随着“一带一路”逐步推进,国民对本土文化日益重视,需强化中国本土话语权,优化“丝绸之路”说,融合“玉石之路”,或延展为“玉石—丝绸之路”。 2014年和2015年,《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多家单位近年来举行的考察团在瓜州、肃州等地看到多处出产地方性玉石的天然矿藏,结合史书中有关嘉峪关玉石山、玉石障的记载,以及甘肃省考古研究所新发现的战国至汉代肃北马鬃山玉矿的存在,可以得出新的认识: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甘肃、青海也是西玉东输的玉石资源地。尤其是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祁连山两侧,都有不同的玉石资源存在。自距今4000年左右的齐家文化开始,西玉东输的历史揭开了序幕,时期越早,这些玉料输入中原或输入陇中地区的可能性就越大。  玉石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前身。为了表述方便,不在概念、名称上纠结,本路线图涉及到的所有丝绸之路概念,均为指“玉石—丝绸之路”,而非李希霍芬所谓的“丝绸之路”。  根据目前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欧亚大陆及邻近海域存在四条主要古代道路: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我们策划“玉帛之路文化系列考察活动”,不但尽可能还原这四条大通道的本质特征,还要通过文献资料、考古学资料、文化遗址、田野考察等多重证据互相印证,还原它们的丰富性、多元性、复杂性和生动性。因为各方面客观条件限制,我们的考察和书写活动不可能做到有条不紊、按照既定计划对四条大通道全方位进行考察研究,只能根据现实条件和研究范围逐步开展。  本书主要是2015年6月举行的草原玉石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及其围绕该活动举行的五次考察活动纪实,它们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互补性。这五次考察活动是:玉帛之路环腾格里沙漠路网考察、玉帛之路与齐家文化考察、河西走廊与草原丝绸之路的互通:龙首山文化圈考察、牛门洞:会宁玉璋出土地考察和玉帛之路河西段及羌中道考察。它们与草原玉石之路考察一起组成了2015年对玉帛之路之草原道、河西道、羌中道等路网及文化遗址的考察。  

第01章 缘 起

  《战国策》和《史记》等史料记载的、从新疆昆仑山到中原国家之间的昆山玉路约3500公里;从甘肃西北角的马鬃山,到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阿拉善右旗、左旗,再到包头和河套地区的路线,就是玉石之路草原道的主要途径,约2000公里。相比之下,玉石之路草原道堪称玉石之路的捷径。  是为此,叶舒宪先生与内蒙古社科院包红梅博士积极联系、推进“内蒙古社科院2015年草原之路调研项目——计划路线(单程),初步计划:  1.黄河线1,呼和浩特至包头线:重点调研围绕河套的史前期七个古城分布,及出土文物情况,以龙山文化时代为主;2.黄河线2,包头至乌海一线,史前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今日的民间商贸通道,山西会馆之类,民间走西口传说等;3.黄河—贺兰山—腾格里沙漠线,乌海至阿拉善左旗一线,调查沿线古代文物和路径;4.石羊河线,阿拉善左旗至甘肃民勤县北端的青土湖(先秦潴野泽、汉休屠泽,唐白亭海),这是唐宋时期灵州道西段。沿着石羊河到民勤,不南下武威,西进阿拉善右旗;5.弱水——巴丹吉林沙漠线,寻找阿拉善右旗通往张掖、高台的古代路径,沿着弱水到额济纳旗(黑水城);6.黑戈壁线,从额济纳旗向西,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马鬃山,调研古代玉矿分布及东输路线。  前期工作,申请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积极做前期准备工作。分工落实每一个站点具体接洽人、线人、当地向导。依照以往经验,每个地方线人需要官方文化馆、博物馆人员和民间收藏爱好者、熟悉乡下情况的的人士配合。图1.0压题照叶舒宪老师让我做4、5项工作,即石羊河线和弱水线。  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比喻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腾格里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为中国第四大沙漠,分布在连绵起伏在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海拔1200-1400米左右,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武威、民勤和宁夏中卫市。沙漠内沙丘、湖盆(422个)、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山地大部为流沙掩没或被沙丘分割的零散孤山残丘,如阿拉古山、青山、头道山、二道山、三道山、四道山、图兰泰山等,有肉苁蓉、锁阳、苦豆籽、梭梭、白刺、沙竹、籽蒿、油蒿、芦苇、芨芨草、盐抓抓、红沙、珍珠、麻黄、沙冬青、霸王、藏锦鸡儿、合头藜、优若藜、刺旋花、灌木、艾菊及丛生小禾草等生长。水源和植物为人类生存、交通提供必备条件,沙漠腹部形成查汗布鲁格、图兰泰、伊克尔等乡,边缘有通湖、头道湖、温都尔图和孟根等居民点。沙漠内部有吉兰泰、察汗池、红盐池、雅布赖、和屯池、巴深高勒等大小产盐地,由此产生多条沙漠运盐驼道。随着时代变迁,汽车、火车代替了传统运输方式,也形成了新的交通线路,包兰铁路穿过沙漠东南缘,临哈铁路经过乌兰布和沙漠,深入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居延海北,沿中蒙边界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经甘肃肃北与新疆哈密相接,银巴高速公路穿过贺兰山。另有省道穿越沙漠边缘。这些现代交通路线有些地段与古代道路重合。  腾格里沙漠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地区,也是草原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古道盐道以及黄河水道交错相连的重要路网区,文化意义巨大。  杂志社经过积极筹备、联络、对接、座谈,2015年2月3日——10日,我们组织实施了“环腾格里沙漠大考察”,重点考察草原丝绸之路及其与丝绸之路北道、灵州道的关系。  杨文远、刘樱、瞿萍、军政参加,明确分工。

第02章2月3日,景泰永泰古城

  2月3日(星期二)上午11:35,我们从兰州出发,上高速,一直向北,沿201省道,经中川、陶家墩、五道岘、砂梁墩、甘露池、砂河井、双墩、小甘沟、英武、大水闸、永川,到达位于景泰县城西南27公里的永泰古城。  沿途所见,有曾是烽火台、后来演变成鄂博的朱家庄烽墩遗址,有包兰铁路、201省道、白银公路交汇的大敦煌影视城。景泰川有多建于矮树上的喜鹊窝,较为密集、壮观。喜鹊安居乐活,身胖体大,窝很大,可谓之“豪宅”。这一带夹在寿鹿山与米家山之间,大致呈南北方向,腾格里沙漠的大风从广袤北地悍然灌入,终年不断,鹊巢太小,就会被大风吹掉,要巩固,只有增加体积。  喜鹊窝多、身材肥大的另一个原因,或是这里机械收割,粮食散落多,便于喜鹊觅食。  穿过“腾格里风道”,进入寺滩。路两边是铺张得相当壮阔的旱砂田,颇显古远、苍凉。阴云密布,笼罩四野,天空飘起细雪。地势在不知不觉中抬高,隐约可见草滩中连成一线的烽墩。风越来越大,雪越来越紧,前方灰暗暮霭中赫然衬托出一道梦幻般高大威猛的城墙:永泰古城到了。  这座古城南依寿鹿山(又名老虎山),东北接永泰川,西临大砂河,为河西走廊东端门户。1598年,明将军李汶奉旨率军讨伐鞑靼部落宾兔和阿赤兔等首领,在龙沙大获全胜,收复大小松山,因功晋升为三边总督。他随后奏请朝廷在永泰川修筑永泰城,1607年3月开工,城墙用黄土夯筑,次年6月完工,外形是一大圆,四面瓮城。城墙上设12座炮台、4座城楼,城下有瓮城、护城河。当时,城内驻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另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附属机构。整座城池形似乌龟,故名“龟城”,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在此驻扎。城南北两侧指向兰州、长城方向分别建有绵延数十里的烽火台。如今,201省道附近山间还能看见几座烽火台遗址。  城内至今保留着两座清代民居和一所民国时期建的小学。上世纪50年代,村里还有30多个姓、1300多人,由于生态恶化、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迫使城中居民向外界转移,现已衰减到不足百户。  我手抓长在墙土里的衰草,沿木梯爬上城头。突如其来的一场瑞雪,严严实实覆盖在城墙、射击垛口、“龙沙”(山丘)、街道、马道、太极圆池(汲海、涝池)等旧时军事设施痕迹上,试图消除岁月磨痕与移民迁出城池后留下的旧墙残舍。但空落痕迹昭然若揭。羊声咩咩,人家娴静,雪花被大风吹击,猛如箭矢,似乎慷慨激昂倾诉历史的兴衰变化。古城周边笼罩着茫茫雪气,冷风嗖嗖,加重苍凉的况味。  永泰城曾是通往青海、河套、新疆和西藏的咽喉之地,具有政治、军事、外交、商业发展的多重要义,现在,则逐渐衰落了。  我观望一阵,走下城头,从瓮城走到外面。正巧,一群绵羊和一群山羊从旷野走来,带着苍凉古意,鱼贯而入。此时此刻,若配以箫声和胡笳,更有萧瑟韵味。  军政开车出了瓮城。我们在戈壁滩里缓缓绕行,向古城行注目礼,然后缓缓离开。城外烽火台身影略显孤独,令人感伤。据说明清时期如有异常,便从这里点火,信号穿山越岭,沿途依次传递,经过七十二座烽火台,很快就到兰州。  景泰三馆(文化官、博物馆、图书馆)馆长沈渭显搞文物调查时实地考察了很多烽火台,据他介绍,永泰城南北两线有数十座烽火台。从北数依次为:永泰烽火台、首坐墩、二墩、双墩、沙河墩、老水地、五座墩(山上主峰,向南北方向传递信息)、魔鬼峡、三眼井(三眼井与明长城相连,长城外还有汉代长城遗址)、百花湾烽火台(原名白话湾)、缸墩梁、青崖子、八袋水、土墩子(汉代遗址)、红湾子(甘宁蒙结合处)、营盘水;永泰城南面烽火台在水磨沟沟口,水磨沟烽火台向西为官草沟(是官方储备粮草的地方)、丰乐、耿家墩、团庄烽火台;向西南有大墩洼烽火台;向西进入天祝草原,有磙子沟烽火台,向东南到达雷达站烽火台、韭菜沟、盖博墩、三墩、单墩、石墩洼(由石头垒起)、墩子沟、双墩、沙河井墩、朱家庄墩、陶家墩、砂梁墩等。  这些密集的烽火台设计严密,与永泰城构成了一道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  古代的烽火台都有定员士兵把守。这些军士若全部由朝廷发给粮秣,耗资巨大。朝廷或许编排罪卒至此,也可能派一对夫妻共同去戍守,相当于服刑,刑满释放,允许其返乡。很多烽火台距水源不远,有耕种过的痕迹。  景泰通往武威的古道旁,有一处叫“老婆子水”的汉朝烽火台遗址,应该与妇女有关。  白银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干旱少雨,很多村镇地方都以水或与水有关的泉、池之类命,如红水、黑土水、白茨水、胡麻水、娃娃水、营盘水、喜泉、中泉、尾泉、小马莲水、小营盘水、赵家水、几米水、黑水、狼刨水、野狐水、大水头、小水、井儿川、白水、马饮水、大营水、朱家水、邵水、席及水、打拉池、常水、台子泉、喜集水、小水水、拉牌水、八道泉、芦草井、牙沟水,等等。有些地名还源于与水有关的故事,“狼刨水”是野狼焦渴到极限时挖刨出来的泉水,“野狐水”就狐狸找到水源的地方。甘肃人说白银“拉羊皮不沾草”,是说干旱缺水,草木难以生存,拉着羊皮走路,也沾不到枯草叶。据说永泰城在清朝被岳飞后代、名将岳钟琪改建为私家庄院,并上奏朝廷,说景泰十年九旱,请求免去百姓赋税。这些地名、传说、俗语都折射出腾格里沙漠对气候生态的严重影响。  晚餐时,军政讲了一个故事:黄河对面的永新,某老农,妻子早逝,育有一子,栽培果树上百棵,仅此一项,年收入超过五万元。子成年,到景泰打工,每天工资80元,月收入大约2400元。恋爱,论婚,女方不愿去农村。于是,子回乡与老父亲摊牌:要么舍弃果园和老宅随他外出打工(实际上等同于飘零),要么各自为“活”。老父说他们可以在外打工、结婚,生了子女后送回老家,他帮着拉扯大。百年之后,祖产任由子媳处置。子坚决不答应。老农纠结,常常到古窑边转悠,有时到深夜。原来,其妻就在该窑中生下儿子。  老婆子水遗址与现代老农家庭故事看似无关,若探究,大概也有很多重合的悲情点。  

第03章 2月4日上午,媪围,骆驼客和五佛寺

  2月4日清晨,下雪了。大地银白。景泰三馆(文化官、博物馆、图书馆)馆长沈渭显说山地路滑,考虑安全,不宜外出。  我们只好在宾馆里围绕景泰历史文化、灵州道及骆驼客相关情况进行交流。  景泰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处在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的东端门户。习惯上,谈起丝绸之路都从“张骞凿空”开始。其实在这之前,东西交通大道逐步推进。秦始皇修筑咸阳到六盘山腹地泾水流域的“驰道”,联系北地郡与陇西郡。汉武帝时期设置“安定郡”(固原),开通连接黄河以南清水河谷通道与北方草原的“回中道”,又在秦朝焉氏塞基础上衍生出汉代萧关古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其走向大致有两条:一是出长安,沿汧河、泾水过三关口,经固原、海源,在甘肃靖远县北渡黄河;二是出三关口,翻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北上,在靖远县附近渡黄河。  两条道都经景泰直抵河西走廊。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安定时期基本走长安——凉州一线,有战乱则绕道草原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草原丝绸之路更早,有学者认为至迟在夏朝时期就开通了。目前,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中。无论如何,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这两条大动脉或共同或交替发挥作用,保证了东西交通的进行。  景泰因其特殊理位置,融合了这两大交通带的特征。  据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记载,丝绸之路北线东段是由西安、泾川、固原(原州)、海原、靖远、北城滩、五佛寺、景泰、武威,然后一路向西。1974年,破城子甲渠侯官遗址发现一枚汉代里程简,书写长安到坻池的十几个地名及里程,其中媪围、居延置在景泰境内。学界认为媪围就是芦阳乡窎沟古城,居延置可能是寺滩乡三好村的白茨水。2013年3月25—28日,景泰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局、文化馆组织邀请兰州部分高校相关专家对景泰县境居延置、会宁关、乌兰关、乌兰县址、汉长城、索桥古渡进行考察,认为白茨水地形条件不像一处重要驿站。而景泰县红水乡“老婆子水”则是一处较大古遗址,其南为设于汉代、明时重修的红墩子烽燧,距窎沟古城距离与白茨水相仿,专家认为可能就是居延置。  居延置当与居延海得名一样,曾属于匈奴居延部辖地。  媪围是是汉武帝在景泰设立的丝绸之路西过黄河的首个重镇,其城“因山为寨、垒石为城”,故址在景泰县城东芦阳镇窎沟村,东望黄河,南依米家山,北靠昌岭山,丝绸之路穿城而过,经永泰、三眼井、蒿沟岘和土门墩通往河西。这是一条最早通往西域的绿洲道路。1982年,兰州大学历史系魏晋贤教授、冯绳武教授和省考古研究所张学正所长曾实地考察,认为窎沟古城遗址符合《水经注》、《明史·地理志》相关记载吻合。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并成教授多次实地勘察研究认为,窎沟古城的面积不仅在其周边高居榜首,是芦塘古城的2.5倍,是永泰古城的2.1倍,而且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其他汉代县城遗址中也是最大的。  关于城名来历,沈渭显说媪围的“围”偏旁也曾有“女”字,我推测媪围最初可能是这一带游牧的少数民族女性首领,或许是众多传说中的西王母原型之一。汉朝实施拓边政策,以夷制夷,建城池并以当地部落首领命名,也在情理之中。媪围城在黄河西岸扼守渡口,西岸则有平川境内着名的鹯阴城、柳州城。鹯是一种猛禽,西汉以此为名,不知道也有深意?  忽然想起西汉时期着名的《盐铁论》。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召集贤良文学等60多人到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就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及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重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贤良文学们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均输和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调剂物价的两种措施。均输就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平准是官府负责京师和大城市平抑物价工作。后人称这次会议为盐铁会议。西汉后期散文家桓宽根据会议记录,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介绍,整理成《盐铁论》。这部着作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汉朝对盐实行官府专营。盐,是生活必须品,也是战略物资。西汉以前,或许游牧民族驮运盐和皮货、畜牧产品到中原交易。汉武帝向西拓展,也可能与控制盐湖等产盐地有关。倘若如此,媪围古城最初建立的目的在于控制盐,而非作为继续西进的桥头堡。  景泰有白墩子盐池,北边腾格里沙漠中有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开采的察汗池盐湖。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前或许就有盐路、盐道,张骞凿空通西域,运输盐的功能并未丧失。后来,西夏雄踞西北,依靠丰富的盐与北宋交换铁、茶叶等物品。直到民国末期,察汗池盐湖的青盐还通过景泰沿寺、一条山等转运站,运往新疆、陇东、陇西、中原、汉中等地。也穿越河西走廊到新疆哈密,骆驼客将低成本的盐运往新疆,又从新疆带回兽皮等特产。沈渭显的爷爷沈儒温生有四子:长子务农,二子经商,三子读书,曾跟随孙中山留学东洋,系同盟会会员,四子是地方绅士。二子专门经营驼队,半年汉中半年哈密,规模最大时有60峰骆驼行走在这两条运输线上,创造了家族的兴盛。与沈儒温同时的景泰芦阳人孙少卿依靠驼运输发家,最多时候有100多峰骆驼。孙少卿威望高,影响大,在哈密、张掖、酒泉、武威及陕西等省都有号子,相当于今天的连锁店。另外,五佛、营盘水、白墩子一带也有驼队。当地流传:“白墩子人不种田,拉的骆驼驼的盐。”  这些驼队兴盛都基于当地或腾格里沙漠中丰富的盐。不过,无论兴盛到什么程度,驼队在物质生活上都很低调,他们奉行的原则是:“吃欠些,穿烂些。”  我的家乡与媪围古城——窎沟同名。“窎”意为?深远、遥远,从字形看,应该与鸟有关。家乡距鹯阴城、柳州城大约五、六公里,曾是丝绸之路东线北道支线,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搞农田建设时发现过汉五铢钱。村西南山上至今保存明朝烽火台,山丘也因此名为“峰头山”。小时候,听说那里有骆驼放牧。父亲(冯攀耀,属龙,76岁)写过一些有关骆驼客的见闻:  我能清楚地记事,从1946年起,当时窎沟村只有几十口人,耕种土地,除了能浇上山水和平整些的土地外,其余全部是土山。山上长两种柴,当地人叫黑柴、米星。这两种柴非常耐旱,在我们这十年九旱的地方,其他柴草遇上特别旱年芽都不发,这两种柴照常长,只就是没有雨水好的年份长的茂盛而已。  这两种柴都是骆驼的最佳草料,骆驼吃草,面儿非常广。据我所知,就骆驼蓬一种不吃,其他什么草都吃。  骆驼属寒动物怕热,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山里放牧。夏天放牧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骆驼怕热,一种说夏天储存体膘。窎沟是放牧的最佳基地,响泉顾万照家,骆驼每年都在窎沟地盘放牧,具体不知多少,可能有几十峰。  我只看到放牧情景,至于怎么使用都是听说,几十峰骆驼赶到牧地只需两个人,一个做饭、看家,一个招呼骆驼。骆驼最好放牧,很有组织性,从不单独乱跑,放牧人只看它们吃草,晚上就地卧下。那时候狼很多,骆驼不害怕,但也警惕性很高,晚上一般卧在山顶,屁股对屁股,头朝外。有时候半夜起来走,其他的全部跟上。记得1948年,它们跑到粮食地里,把几家棉花、糜子吃了。后来赔偿。其中有我们的糜子,没有让他做赔偿,不知怎么骆驼背上有驮东西的口袋,顶了几条了事。  骆驼冬天起长途运输。拉骆驼在我们本地,每人拉六峰为一组,这都是指长途运输。当地长途运输路线,从条山至汉中,一个冬天能走两趟。那时候,长途贩运就是骆驼,它有很多特长,几天不吃不喝也能照常行走。另外不用住店,休息时随便找一块场地就行;再一个特点是驮的多,能驮四至六百斤。骆驼看去笨重,事实非常灵活,几百斤的东西,怎么能搭到它的背上?难以想象!其实,很简单,叫它卧倒,把所驮东西搭上去再起来上路,这是其他畜类办不到的。  据拉过骆驼的人讲,拉骆驼是非常吃苦的一门差事。因为都是冬天出行,又不住店,骆驼客有职业病,大部分有气管炎。  我们小时候成天在山里放驴、挖柴,和骆驼打交道也就多。我知道有两位民勤人,一位姓吉,一位姓王,两位老汉都没有家小。他们给民勤一家大地主家拉骆驼,不知因啥转到顾万照家,直到解放也没回老家。后来骆驼逐渐没了使用价值,他们也没有什么专业,人也老了,落户到宝积乡贺家川村,落在宝积乡的还有好几个。  记得解放前民勤县叫镇番,是否属实?传说解放前民勤有一家大地主,姓啥我忘了,他家有一万峰条骆驼跑运输。落户宝积乡的两位就是那家伙计,这些消息都是骆驼客传递过来的。顾万照家是宝积乡最大的地主,为人厚道,给他干活的人就能呆得住。  

第04章2月4日下午,五佛沿寺、会宁关

  中午,天放晴。野外还是“山舞银蛇”,但道路上的积雪迅速融化。沈渭显当即决定带我们去考察五佛沿寺和会宁关。  雪后天气异常清冷。湛蓝的天空和明媚的太阳却让人舒畅。出景泰县城,汽车在平缓山地、山沟间行进。偶尔可见南边山顶的烽火台,幽静孤傲。五佛距景泰县城20公里,很近。拍摄几次喜鹊窝,看几条古道,观察几条冻成冰的小河,就到达沿寺渡口。  沿寺又名五佛寺,因窟内塑有五尊大佛像和千尊小佛像得名,位于景泰县五佛乡黄河北岸,开凿于北魏,唐、宋、元、明、清续修;这里是中原同蒙古贸易往来的主要船渡码头,也是蒙古食盐集散地,故又名盐市、盐寺,俗语“蒙古驼不过黄河,中原马不走沙窝”,将农耕、游牧两种文化简练地概括出来。沿寺创建、兴盛,应该与渡口繁荣商业密切相关。  一眼没有封冻的泉水咕咕涌动,汇成细流,向着大河快乐流淌。我们走向黄河边。这段黄河处在红山峡与黑山峡之间,南北两岸宽阔平坦,河水温顺,波澜不惊,冬天的沿寺古渡恬然宁静。对面盆地属靖远双龙乡,远山上有烽火台,沈渭显曾考察过,山间有守望黄河的汉长城盘踞。古代,黄河冬天结冰,游牧民族长驱直入。山间还有大庙古道通往固原,或经石门、砂石水沟、水泉、打拉池、海源等地往关中。  古渡至今仍在使用。还是使用索道的传统方式。一艘渡船,载着小面包、出租车、自行车和前来到景泰办年货的人们不大工夫就从对岸到这边。  按照行程计划,我们先去考察会宁关,返回时再参观五佛寺。  经过景电工程取水点,汽车在河边窄道上缓慢前行。古代在此设关,非常适合。沿着黄河大转弯形成的弓背山势,穿过一片树林,即可见黄河对面的会宁关遗址。  黄河在甘肃境内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阻断丝绸之路,于是在唐代河州(治所在临夏市)、兰州(治所在兰州市城关)和会州(治所在今平川区缠州城遗址)等地形成一些着名渡口、关口,如临津关渡(积石山县大河家乡的积石关)、凤林关渡(甘肃临夏县北莲花城,已刘家峡水库淹没)、金城关渡(兰州城关西北)和会宁关渡。  会宁关渡原名乌兰津,最早见于《北史》和《北齐书》的《可朱浑元传》。《资治通监》梁纪武帝大同元年(公元535年)也记载:“道元(可朱浑元字道元)帅所部三千户西北渡乌兰津抵灵州。”北周武帝在渡口北黄河边设置乌兰县和乌兰关。唐会宁关位于靖远双龙乡北城滩,会宁关渡就是会宁关城北之黄河。北城滩与景泰五佛隔河相望,唐代在此曾设乌兰关,在乌兰关附近设乌兰县。唐代关津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只有长安周边与驿道相连的关才能叫上关,其它地方的关只统称中关或下关。《大唐六典》记载,会宁关就是当时全国十三个中关之一。《水部式》记载,开元、天宝时,“会宁关有船伍拾”。每只船的船工以三至五人计,会宁关渡约有船工约200人,每天渡河千人以上,规模相当大。  701年,唐朝凉州都督、陇右诸军州大使郭元振奏置在乌兰关西北20里的窎沟古城所处盆地设置新泉军,管兵七千人。两座雄关,一南一北,设县置军,夹河而治,扼守渡口。更见这个关口、渡口的重要性。唐代由凉州到长安有两条驿路:一条是丝路南线(秦州路),全长2000里,从凉州出发,经天祝,大致沿庄浪河谷和黄河北岸到兰州,再往南经临州、渭州、秦州、陇州和岐州到长安;另一条是丝路北线(乌兰路),全长1730里,凉州往东南经古浪县到唐乌兰县,在附近的乌兰关渡河到会宁关,再往东南,到会州驻地会宁县(缠州城遗址),接着往东南经原州、泾州、彬州到长安。尽管北线比较荒凉,但道路平坦,里程短,是主要运输军队和商品的军道、商道。开元、天宝时唐王朝进入鼎盛时代,在我国西北设河西节度使(驻军7.3万人,马9400匹)和陇右节度使(管兵7.5万人,马1.06万匹)。大量军士、粮秣、器械大都从会宁关渡渡河。会宁关渡因此成为当时丝绸之路上最大最重要最繁忙的渡口。  站在黄河边,遥望对面山坡间的关城、关墙遗址,可以想象当年人马往来的繁闹景象。古人选择黄河转弯地方设渡口,考虑到黄河水性。从会宁关渡人马、物品,只要将大船推离岸边,依靠河水自身冲力,就可以把大船冲到对面,然后顺流而下,到修建在腥红崖边上的乌兰关上岸(高启安教授持此说),然后经石板梁穿车木峡到媪围古城。近年来,刘满、高启安、刘再聪、黄兆宏等教授多次实地考察,多有文章发表。  大家驻望一阵,返回到五佛沿寺。邻近春节,山寺空寂。马铃在清风中摇荡。因为地震坍塌、岁月风化、战争毁坏,沿寺多为新修建筑,古代遗存不多,但北魏造窟特征明显。1983年夏,景泰县对石窟北壁进行抢修时,从墙壁填土中清理出一个西夏木制蜡台,并发现西夏文残卷,专家考证为《金光明最胜王经》等经文残页。景泰县也出土过西夏军事与民用制品。漫水滩乡农民发现过一枚军令牌。芦塘曾发现过西夏弯腰古碑。  之后,沈渭显带我们寻访“疑似乌兰县”旧城址。汽车穿过平坦的河边滩地, 爬坡,上到一座沙山脚下。显然,这座巍巍沙山与腾格里沙漠密切相关。风大且冷。我们沿着沙山脊梁深一脚,更深一脚,艰难上进。山脊右侧,是三井沟古盐道,通往漠北。看不到逶迤相连的驼队,唯见一辆大卡车孤独作业。  沙丘之北是铁匠嘴子山,五佛的沙子大多从它们头顶飘飞而来,聚集而成沙丘、沙山。  黄河、盆地、沙山,奇妙结构类似宁夏沙坡头。居高临下,一带银河油然而过,两岸平川和山地尽收眼底。黄河白银段有不少现在仍在使用的渡口,如靖远北湾乡寺儿湾、乌兰乡虎豹口(河包口)、石门乡小口(石滩)、兴隆乡大庙、景泰五佛等,其选择、修建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靖远县城东北由南往北的黄河上有全长180里的红山峡,河水落差大,险滩多,不宜设置渡口。靖远、景泰两县同宁夏中卫县交界处的河段上有黑山峡,也不宜设置大渡口。而靖远县北城滩与景泰五佛乡十多里的黄河处在红山峡、黑山峡之间,群山环绕,形成天然河谷盆地,即可驻军,又能设置大渡口,大军、商队、粮秣、商品通过。古人初创修建时,也可能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和实地踏勘。他们是否也亲临沙山,进行观测?是不是走遍了黄河对面的每个枯瘦山头?  下沙山,沈渭显一阵疾驰,带我们到一个古朴村子。在废弃房屋与羊圈之间,我找到半截显然是旧时墙体的残迹。我爬上墙,小心翼翼从松软房顶走过去,拍照。沈渭显推测这就是乌兰县城址。他与村里老人闲聊,扯出十多年前的城墙状态,比现在完整多了。  

第05章2月5日,白墩子,营盘水及“北大路”

  考察出发前,先参观景泰博物馆。较为古朴的是岩画,多为单幅,姜窝子沟岩画则是记录群体狩猎老虎时的激烈场面,气氛紧张,极富表现力。  新石器时代的文物有饰件、墨玉器、玉璧等,战汉文物如青铜羊马饰件、铃铛、刀具、兵器及大小不一的驼铃。也有前秦时期的木马和俑人,与高台所出同期同类文物风格相似。不过,景泰的木马栩栩如生,更传神,更生动。汉代陶仓与现代储粮建筑几乎没有太大区别。西夏彩绘木版画基本完好,“五侍男”发型为党项族特征,服装却有明显唐风。  景泰文物数量不算多,但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这块地域的文化特征。  接着,我们出县城,先从201国道一路向北,然后折向西,前往白墩子烽火台。  沈渭显有眼疾,带病工作,驾车如野马,过荒滩水渠,如履平地。他一边熟练驾车,一边热情洋溢地介绍草木地理。他多次说到一个名词:“北大路”。 这条交通干线是西夏王朝从兴庆府(银川)通往兰州、西宁的,《景泰文史》也有记载,其大致走向为:出银川,经中卫,到景泰,过皋兰,抵兰州。在景泰境内的一段,从甘塘子到营盘水,经大格达,翻天涝坝梁,经白墩子到三眼井,穿魔鬼峡,入寺滩三道场东南面与古丝路交叉。  白墩子烽火台坐落在盐碱滩里的一处高地上,寒风猛烈,如撕如刺。在这种大风的侵蚀中,曾经威武高大的烽火台被雕刻成卧地喘息的骆驼形状。沈渭显认为白墩子烽火台为汉代遗址,可能主要用于指引盐道往来的商队。兰州商学院教授高启安博士认为白墩子烽火台就是唐代史料中记载的“白鹿烽”,建于汉代,与红墩子一起护卫汉唐丝绸之路。但愿有更多材料能证明白墩子盐池在汉代或更早的时代就已经开采。西夏军队西进,选择取道景泰,不仅要抢占交通枢纽,也要夺取白墩子盐场。  登上烽火台北望,是一带辽阔的、枯黄草色与洁白冰面夹杂相间的湿地,它们是白墩子盐池的组成部分。无边无际,望不到边。烽火台东边是北大路穿行区。因时代久远,不见路迹,唯有密集的骆驼蓬、红宣帽、“烟葫芦”等矮小植物覆盖着盐碱地面。骆驼蓬是骆驼喜爱的食物,可以烧制生物碱,曾为甘肃民间广泛使用。它是兰州牛肉面的最佳用碱;“烟葫芦”既不能做饲料,也不能当燃料。即便费力点燃了也只冒烟,熏等人只淌眼泪,不着旺火。小时候,我们在野外经常玩火,印象深刻。  烽火台东南边,是废弃村落房屋遗址,沙丘突出,残墙兀立。树木却依然守望,忠诚如士兵。该聚落的形成是因为古商道和盐湖,后来商业衰落,盐碱地又不能承载这么多居民,上世纪八十年代,绝大部分居民已经搬迁到灌区,不可能再回来了。  村庄空了,鹊巢也空了。极少数不愿搬走的人家院里,炊烟袅袅。几颗鹊巢在寒风中显得有些孤独无奈。一位妇女似乎从先秦时代走出,打量一眼,又默默进入宁静院落。  村东有条河,养育过古今多少人,依然流淌。河面结冰,汽车从深沉沟坎中颠簸穿过。  沈渭显驱车东行一阵,折向北,进入两边全是枯黄骆驼蓬的便道,往白墩子盐池而去。地势缓缓降低,感觉到在进入古老湖盆。前面开始出现白练般飘扬的白色湿地,像梦境,邮箱蜃气,越近越清晰。这是一滩夹杂在荒原中的沼泽地。薄雪覆盖冰面,冰面不时覆盖路面。骆驼蓬、干芦苇等荒原草鱼洁白冰雪互相映衬,层次分明。细小的衰草也从冰面中顽强露出纤弱躯干,阳光将斑驳影子投影到雪地上,让人怜惜。寒风、月光、寂寥注入了它们怎样的魂魄啊。  国民党政府时期修建的了望楼是白墩子守盐池标志性建筑。两边的砖房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遗物。炮楼危耸,不可登高远眺。大家跋涉过荒草滩,进入盐碱池湖床。往昔的泥浆、波浪、涟漪、杂草都被凝固在蓄势待发的状态。天暖时,淡水消融,流到冰面上,气温下降后又凝结成冰。大部分冰面被白雪覆盖,有的地方则露出一圈一圈的冰线,仿佛树之年轮。大小不等的枯草垛、枯草层随意点缀,野鸭和黄羊踪迹也留在雪地上,消解了严冬的呆板。寒风凛冽,无声无色无形,但冰冷气息钻入脊骨,时时提醒它们的存在。裸手拍照,最多连续三张,热量迅速消散,手指变得麻木生疼。为加深记忆,风中还添加密实、劲道明显可感的盐碱味。  刘樱、瞿萍两位年轻女士首次于寒冬在沙漠旷野工作,经受着考验。  白墩子盐池紧靠腾格里沙漠南缘。骋目北望,只有苍茫云气。这里是西来丝绸之路的岔路口:一路经媪围城往长安,一路经由营盘水到中卫、漠北。离开盐池,我们沿丝绸之路北大路向东。这条正在修建中的路基本上古道重合,也是西气东输线经过地带。沈渭显要带我们去看盘路口汉蒙分界碑,由于路况改变,走错几次,才找到。这块碑立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在今景泰县上沙沃镇梁家槽村东北甘蒙交界处一块微的梁峁上。碑身正面正楷阴刻汉文,背面为蒙古文。文字漫漶不清,隐约可读大意。与古道上的很多城墙、烽火台一样,上面留有数道瀑布般倾泻的鸟粪,令人唏嘘。从碑旁北望,就是内蒙古地域,向南望,近处有丝绸古道北大路,向南望远处天际边山峰,可见两处烽火台,左手为红湾子,右手为八袋水。  若从汉蒙分界碑沿古道向东行进,不远可到天涝坝梁驿站,是西夏通往西域的必经驿站。我们从大约2公里外的山屲上远眺一阵,看看一带路迹,然后驰往宁、甘、蒙三省交界处的“胜胜饭店”, 从房间里就可以看到南边的红湾子烽火台。沈渭显说,从营盘水过甘井、冬青沟,就是通往五佛、长约25公里的盐路。  “胜胜饭店”主人是一对夫妻,夫张守胜,妻李维萍,景泰芦阳乡条山村人。他们在这个现代驿站已经经营17年,专门为新疆、河北、天津、山东、内蒙古等地长途运输的司机提供饮食、休整服务。张守胜幽默,爽朗,洒脱,穿着打扮、表情、语言都像生活在虚构的故事中,很多司机到此休息,除了常规需要,还要与张守胜说笑一阵。李维萍热情娴淑,夫唱妇随,做配角恰到好处。我建议把改店名为营盘水驿站、胜胜驿或胜胜神驿。张守胜微笑着不置可否。他们夫妇准备饭食。我到厨房参观时,一只板凳母狗与小狗娃玩耍,被惊扰,大为不快,呲牙咧嘴,冲我们叫个不停。  古代丝绸之路在此有名为营盘水的驿站。景泰博物馆中陈列的新石器时期彩陶也有出自营盘水的,可见人类很早就在这里经营生活了。现在,因为地处三省交界处,便有了三个营盘水。我们在甘肃营盘水用完餐,接着去内蒙古营盘水(属于温都尔勒图镇的一个小村)探访盐道,然后前往宁夏营盘水。  我们出发时,两位货车司机也吃饱喝足,走向停在路边的大卡车。  沈渭显此前帮助我们联系过老骆驼客白志云,很快就找到老人家。宁静窄小院落,简朴土坯房,陈旧古老的油漆柜,显示着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稍事问候,就开展工作。没有合适的凳子,瞿萍打开电脑站着记录。白志云老人坐在土炕边,面带微笑回答我的各种提问。他的老伴显然在病中,但表情异常淡定,默默倾听。  白志云属羊,85岁,父亲是古浪土门人,终身从事拉骆驼职业,母亲是中卫人,在家务农。白志云最初在红湾子以拉煤、放羊谋生,20岁开始拉骆驼,为景泰五佛张家打工。那时营盘水只有8户人家,大多以给地主打工为生,只有老驼客以拉骆驼为生。  从察汗池盐湖驮盐,所经路线索为:刺窝井—双黑山—骚羊湖——察汗池,全程约200多公里。驮一次盐需要半个月时间。白志云最远运盐到过会宁河畔、宝鸡、汉中等地。察汗盐池的盐不向北边运输,通常,汉人骆驼客运到条山后中转,蒙古骆驼客运到宁夏中卫迎水桥莫家楼中转。据说,察汗盐池盐湖现在还在使用,用机械挖掘。  夏季天热,骆驼休整、给养,秋天开始驼盐,严寒冬季, 驼客就穿上东家提供的老羊皮袄御寒。骆驼前进速度缓慢,通常每天走一站路,途中没有固定驿站,到达专门供骆驼饮水的井边,骆驼客们就按照分工,轮流放骆驼、饮水、做饭等,各司其职。有帐篷住帐篷,没有帐篷铺毡到沙滩里,露宿。天冷了,就抱着骆驼脖子取暖过夜。骆驼客白天休息、补给,晚上行路,睡半夜,三星出来,大约12点,就出发。遇到刮风、下雪天气,放开骆驼,让自己走。“老驼识途”。  每年,蒙人、汉人大致有一万多峰骆驼在盐道上往来。每个驼队都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负责人。汉人骆驼客给骆驼添加饲料,每峰能驮320斤盐,蒙古骆驼客则不带饲料,每峰骆驼只能驮200斤。汉人骆驼客路上吃干粮,或用铜锅做揪面片、馓饭等,调羊肉臊子,配咸菜。蒙古骆驼客伙食好,顿顿有羊肉。蒙汉驼队之间基本不交流,饮骆驼的水源都泾渭分明。  骆驼客主要收入是每次驮盐的运费。驼队一般由4练或6练骆驼组成,每练子有7只骆驼(最多8只),每峰骆驼运费4块银元,出行一次能挣到24块大洋,交给东家后,驼客每月从东家那里领3个大洋。由于驼盐成本低,途中不会碰到土匪抢劫。  白志云28岁结婚,属包办婚姻,聘礼大概30块大洋,两匹老布,再加几件衣服。婚后他就不再拉骆驼,以种地、挖煤为生。  白志云老人虽然已经85岁,但思维清晰,记忆力好。回忆起曾经餐风露宿的驮运生涯,他反复说的一个词是:“受罪的很。”而布满脸颊和额头的道道皱纹似乎不管艰辛,不管风霜,如同一条条石山在荒原上萧然逶迤。  在院子里合影时,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几天前联系过的一位张姓骆驼客因事去了五佛。原定采访时间空出一些。去中卫时间尚早,沈渭显决定回头再去看看八袋子水烽火台。我们当然巴不得。于是,我们掉头向西,又穿越了一次三个省的三个营盘水,过“胜胜驿站”,穿过公路涵洞,向南走入坑洼不平的山道。汽车颠簸,跑不起来,抓拍也难。实际上,这是一条以烽火台为支点的盐道。随着山势变化,烽火台的姿影也在不断变化。穿过几道山,汽车驰上一道高巍的大山,就到了明朝八袋子水烽火台下。放眼四周,都是长满骆驼蓬等杂草的荒原、乱山,视野极宽。从此向南,可通五佛、条山。新修的高速公路从烽火台东侧山间延展而过,一辆辆满载货物大大卡车疾驰,巨大轰鸣与巨大宁静在枯黄的荒山间摩擦产生别样效果,意味深长。  八袋子水烽火台西边山包上,有一座坍塌得看不出形状的庞大烽火台遗址,它已经与小山融为一体了。我们推测其建立的时代大约在汉朝。  边塞的风、荒原的风、凌冽的风,虎虎生威。  短暂拜会之后,我们回到201省道。景泰考察结束了。我们与沈渭显告别,“各奔东西”,他回景泰,我们前往宁夏中卫。  

第06章2月5日下午,中卫古道,灵州及灵州道

  启程前往中卫时,已经到下午4点多,天色渐暗,冷气逼人。疲惫和凉意一起袭来。好在路边荒原台地、石山上都覆盖一层薄雪,折射光线,发出弱亮。  为便于考察,我们走省道。地方古文献对这段丝绸之路驿站有记载,如营盘驿、干(甘肃)塘驿、一碗泉驿、上茶房庙驿、长流水驿、下茶房庙驿、沙坡头驿等。与驿站相对应,沿途也建有等烽火墩,自东向西依次为孟家湾墩、头道墩、二道墩、三道墩、土墩子、双墩子等,与河西走廊的汉、明长城、烽燧相望、相接。  营盘驿就是营盘水。这些古老驿站遗址尚存,由它们连接的古道遗址保存较好,与汇聚这条古老走廊的定武高速、包兰铁路、201省道以及往来车辆互动对话。结合宁夏专家周兴华的调查结果及现场考察,甘塘至迎水桥镇存留一条车马大道,从西往东,依次为;第一段在老营盘水、双墩梁,第二段在上茶房庙至一碗泉,第三段在长流水沟北岸,第四段在长流水笈笈湖口,第五段在迎水桥镇孟家湾骆驼峰子山北坡下,沿途古代石器、瓷片、陶片、钱币等遗物时有发现。这条古道宽约4米,长数十公里,因人畜践踏,车辆碾压,路面僵硬泛白。201省道与它时而重合,时而相交,时而并行。从古道遗址看,古人为保障畅通,采取多种修路技术。如骆驼峰子山下北坡古道与笈笈湖口古道相接之处被一条山水沟切断。古人架大石板以便人畜、车辆通过,古人因此称这段路为“石桥”路。20世纪50年代,包兰铁路经过,拆毁“石桥”,修筑为铁路通过的涵洞。笈笈湖口古道,修在山水沟与山坡之间。古人在个别地方劈削山坡,加宽路面;又在山水沟边垒砌大石块作护坡,防止路基崩塌。  行路难,护路也不易。由此推断,丝绸之路开通后政府就实行各种有效管护、维修、保障之措施,与现代公路、铁路乃至油气运输系统,大概相同。  丝绸之路东段中道、南道,不管是略阳道(陇坻道)、鸡头道,还是瓦亭道,都要经过沟谷纵横、群山连绵的陇西和乌鞘岭,人马经过不易。而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可行车马)从今西安、洛阳、开封等地出发,沿回中道(泾水道)北上,经甘肃平凉,进入六盘山高平道(宁夏固原),从高平沿萧关道(宁夏清水河道)至古灵州(宁夏中卫)渡过黄河,然后沿着后来所谓的“北大路”进入河西。实际上,这才是先秦以来华夏通往西域、中亚、非洲、欧洲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主干道。现在,夕阳西下,我们行进在先秦以来持续使用的国道上。  公元1003年,西夏向西扩张,也是沿腾格里沙漠南缘的这条大道行进。景泰民间流传着一首《?逃难曲》,难民行走线路也正与北大路相同,特节录与交通路线相关的句子:  草峡下来是牛家的坡,上下泉沟哭着过,逃难人实实难过一走走到滚脖子滩,眼泪点点擦不干,朝后看实实可怜半个庄子贼娃子多,我拿些炒面你刁过,再刁过性命难活十字路下去三道场,毛(魔)鬼峡里也孽障,只见天不见人庄三眼井下来白墩子,不种庄稼靠盐池,逃难人跑着看去白墩子下来天涝坝深,天涝坝梁上贼娃子多,这一条大路躲不脱大营盘水下去是甘塘子,一碗凉水五个子,没有钱渴死不给一天按上些干炒面,一晚上爬的是荒草滩,逃难人苦着难言一碗泉长流水,想吃炒面漫一嘴,四十里沙坡头上去里看黄河是一条明川,下去沙滩咱们要着吃,你走东来我走西其中涉及到的地名与古代驿站完全相同。不过,与历代史家、文人记录不同,这些地名的记录者是历代难民!因此,我们关于丝绸之路名称也就多了一些思考。  沟通中国与域外的交通网络主要由西北和西南两个陆路网络、陆海相衔的东北网络与海洋网络4大交通板块构成,主要工具是骆驼、舟楫和马帮。目前,对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人员、思想之大动脉的通用名称是李希霍芬提出的“丝绸之路”。另外,学术界还有多种名称,教科文组织所谓的“对话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朝圣取经之路”、“军事远征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玉帛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板声之路”、“琥珀之路”、“玻璃之路”、“香料之路”、“麝香之路”、“草原丝绸之路”、“铜器之路”、“经书之路”、“沙漠之路”、“骆驼队之路”、“和番公主之路”,等等。现在,是不是可以加上“难民之路”?东汉末年,中原内乱,地主豪强举家迁往河西、敦煌乃至西域,他们也应该选择这条路。  傍晚六点前,到达沙坡头。黄河、腾格里沙漠、铁路、公路在这里挤到一起,形成“四龙聚会”壮阔景观。近年来,沙坡头成为旅游热点,冬天,则异常清冷。我们俯瞰黄河宁静的大转弯,远眺对岸远山上一个墩台遗址,感受暮霭,感受萧索,思绪万千。  从中卫开始要逐渐折向西北,走青铜峡、吴忠、灵武、银川一线。这一带是草原丝绸之路与绿洲丝绸之路交融汇合的地域。也是考察灵州道的重要区域。说灵州道,必谈灵州。国内学者对灵州的确切位置多有争论。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抵御游牧民族,沿黄河筑三十四县,其中由富平县城(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引黄灌溉。西汉时期,又设立灵洲县,为当时北地郡所辖19县之一。《汉书》记载:  灵洲,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号非苑,莽曰令周。师古曰:‘苑谓马牧也。水中可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又曰河奇也。二苑皆在北焉。  《后汉书·郡国志》北地郡记载为“灵州”,为东汉北地郡所辖六县之一,据此推测,东汉时已改灵洲为灵州。东汉后期发生三次羌族起义,灵州内迁。后魏在灵州原地置薄骨律镇。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置灵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灵武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又改灵州,置总管府。624年,改都督府,属关内道,设有管理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若干个羁縻州。630年,唐朝攻灭东突厥,在阴山南麓置三受降城。646年,唐太宗亲至灵州接受回纥诸部及铁勒九姓酋长投降,遂有“受降城”之称。647年,唐太宗平薛延陀国,漠北铁勒诸部尊太宗为“天可汗”、“天至尊”,请求在回鹘(铁勒诸部之一)以南、突厥以北开“参天至尊道”、“天可汗道”,其走向大致沿秦直道经天德军到回鹘牙帐(唐安北都护府,今蒙古国和林),然后至伊州、高昌,通往西域。全程设置68个驿站,备有马匹、酒肉、食品。历史文献提到的回鹘道、回鹘路也大致是这种走法。721年,唐置朔方节度使。742年,改灵武郡。756年,唐肃宗于此即位,升大都督府,由此成为全国政治中枢。758年,复改灵州。840年,回鹘为黠戛斯所败,退至碛西及河陇一带,回鹘道衰落。848年,沙州豪族张议潮率众收复沙瓜二州,遣使循回鹘旧路经灵州到达长安,于是,又一条以灵州为中心、连结西域与中原的交通与贸易之路——灵州道开通,P.3451《张淮深变文》有赞云: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初离魏阙烟霞静,渐过萧关碛路平,盖为远衔天子命,星驰犹恋陇山青。  即颂此事。  五代时,灵武郡为朔方军治。西夏占领后改西平府,又名翔庆军。元、明仍为灵州。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灵州古城被河水淹没,迁移三次,最后于宣德三年(1428年)筑新灵州城即今灵武市。清朝到民国均为灵州。1913年,改新灵州为灵武县。1950年,后灵武归吴忠管辖。2002年,灵武市由银川市代管。所以,吴忠、灵武都属古灵州城。明代史书称淹没以前位于今吴忠境内的灵州为古灵州城,称三徙之后的灵州为新城、新灵州城。  由于历史变迁,古灵州确切地理位置始终是我国考古学界和史学界未解之谜,以致有学者认为现今灵武市就是古灵州遗址。2003年5月8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郊区唐墓群出土两块墓志,一块毁坏严重,字迹模糊。另一块《大唐故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字迹清晰。墓志铭记载,吕氏夫人父亲是朔方节度左衙兵马使,丈夫是军队官吏。吕氏夫人于公元830年死于灵州家中,葬于回乐县东原。回乐县系灵州治所,与灵州同城。由此证明古灵州城址在今吴忠市西北部。  宁夏学者周兴华先生结合《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校》、《范文正公文集》所附《西夏地形图》及前苏联所藏《西夏地图集》等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古灵州在今中卫市黄河两岸地段,是东西方交通中重要的黄河水陆码头之一,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从古灵州渡黄河由来已久。唐朝在灵州设置六城(东、中、西三受降城、定远城、丰安军、振武军城)水陆运使,专司水运,丰安军(今宁夏中卫)系其黄河水陆码头之一。《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卫青率军“度西河至高阙”,这一地区应有大型渡口和车马大道。《魏书·刁雍传》载刁雍在“牵屯山河水之次”(今中卫香山北麓的常乐、永康、宣和镇黄河沿岸)“造船二百艘”。 周兴华先生所说之灵州,当指当时中卫属于灵州辖地。  这些研究成果和考古证据至少客观上透露出这样几条信息:第一,中卫、吴忠、灵武一带的黄河绿洲适合耕种,具备设置州城的条件;其二,黄河水流平稳,多处地段适合建造大型渡口;其三,从最早取名来看,这里经常发生水患。2月6日早晨,我在中卫县城看到相距不远的两家单位均以大禹命名: 大禹营销中心和禹都新村。我拍照片发到微信群里说,难道大禹的子孙顺黄河而下,在中卫也留下了深刻印记?易华兄回复说有可能。  沿清水河南下、北上的萧关道必从古灵州渡黄河。按照常理,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