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5:13:25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老聃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

大道无所不在:老子的智慧试读:

前言

纵观《老子》全文,只五千言,但精练、生动,其微言大义让古今中外无数研究者魂牵梦绕。迄今为止,解释、研究《老子》的著作数以万计,各家引经据典,似乎都有一番道理,但真正能够服众的观点并不多。这种莫衷一是的局面,正体现了《老子》的无穷魅力。《老子》,又称《道德经》。经,本来指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也指南北向的道路。经,又可引申为常道,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后来,“经”成为对典范著作及宗教典籍的尊称。如此来看,《老子》一书就是在讲“道德”,此“道德”并非今天意义上的道德,而是包含“道”和“德”两大概念。《道德经》一书分为《道经》和《德经》两大部分。“道”和“德”,不言而喻,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两个核心概念。如果说老子哲学思想是一个有生命的人、一辆有战斗力的战车,那么“道”和“德”就是两条腿、两个车轱辘,可以让人立起来,让车跑起来。

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

本书中,我们整理了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学说,进行了适当的取舍,以及谨慎的阐释,力求让读者在对“五千言”逐字逐句的解读中,自然而然地体悟“道”和“德”的含义。我们认为,对于这两个内涵丰富、深邃的词汇,任何过于武断和排他的解释,都是不负责任的。也许,真的只有通过“悟”的方式,我们才能理解道家的真谛。

鉴于读国学经典已日渐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思潮,我们特推出“国学新时尚系列”丛书。本系列书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同时,结合最新的研究注释成果加以注解,并在重要部分加入了比较时尚、与时俱进的元素。着重倡导一种崭新的、轻松的、自在的、时尚的国学经典诵读体验。谨希望本系列丛书能给孩子们、学生们、各位国学爱好者以全新的、快乐的、时尚的阅读感觉。

当然,限于个人水平以及相关研究的不断更新,本书一定会有一些不足之处,欢迎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第一章

【原文】[1][2]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3]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4]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

[1]道:和本句的第三个“道”都是名词,指宇宙万物的原始本末,也指原始本体运动的变化规律。

[2]常:恒定不变的,永恒的。最初老子的原文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现在的通行本作“常”。

[3]徼(jiào):事物的始末,端倪。

[4]玄:深黑色,深远、看不透,引申为深邃、深奥。【译文】“道”非常抽象,可以描述,但它不是一种恒定不变的存在。“名”反映事物的面貌,可以根据事物的特性命名,但事物的面貌也是千变万化的。

天地混沌未开的时候,万物是没有名称的;宇宙发端之际,又是以名称来相互区别的,名称是万物的基础。

所以,人类常常置身抽象的“无”中,以求能了解万物的奥妙;也常常通过事物的现实存在去推测它的始末。“有”和“无”其实是同时产生的,只是名称不同,它们都非常的玄妙。

而且它们的玄妙又是那么神秘、深邃,可以视之为洞悉宇宙万物奥妙的门径。【阐述】

本章是《道经》的第一章,主要围绕“道”展开论述。《老子》从第一章第一句第一个字开始讲“道”——“道可道,非常道”。都说万事开头难,撰述哲学篇章或联属诗词曲赋也是如此。难就难在,它往往为读者指示出一个思考问题的大方向,所以说全书的开篇一般都很重要。《老子》的第一章自然是很重要的,但理解起来又是很困难的。读完这一类似于绕口令的篇章,好像确立不起什么方向感。

老子教诲我们看问题要看得全面些,不仅要看正面,还要看反面和侧面。尽力做到面面俱到,反复堪比,对问题的认识才会更有谱,更有把握。事物都有“有”的一面,也有“无”的一面。大部分人看重的都是有形的、具体的、外在的东西,而老子却要引导我们注意到“无”的因素。超越了“有”,关注到“无”,这表明一种境界正在酝酿生成——“无”处有诸多妙处。

在政治层面上,老子强调领导者应该具有从“无”中能观察领悟“道”的奥妙,从“有”中能观察体会到“道”的端倪及其认识事物的水平和能力。

总结一下来看,首先道是不可言说的,不能用概念的方式去把握;其次,道是天地万物开始的地方,是起点,是根源。老子所说的“道”好像是很玄的,其实在此章中的“玄之又玄”要表达的是道体之深远不可分别,并非玄不可解之意。正如苏辙所言,“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逼玄”,老子常常以“玄”字寄寓极致之意。

老子说“道”不可名状,不可用概念来表达,但他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概念——“道”。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吗?其实不然,老子在后面的章节有进一步的解释,道体是一个浑然莫可名状的存在,无以名之,勉强用一个“道”字来称呼它。老子此举乃是因地制宜便宜行事。

道,是大道,是小径,是坦途,是津梁……一说出来,一具体就好像不是原来的那个“道”了。于是,老子就反方向切入,举出许多经验世界的实例来描述大道,然后一一打破击碎,告诉你这个理解方向不对。经过一系列的否定性表述后,道体就在一个虚无空寂的状态中呈现出来。这需要用心灵的本能去感知。

第二章

【原文】[1][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3]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4]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5][6]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7]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注释】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美,美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王弼注:“美者,人心之所进乐也。”

[2]恶:丑陋。王弼注:“恶者,人心之所恶疾也。”

[3]善:善良。王弼注:“善不善犹是非也。”

[4]万物作而弗始:让万物自己发展,而不命令它们。辞,命令。

[5]生而弗有,为而弗恃:生成万物,但不占有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而不自恃有功。有,占有。恃,自恃有功。

[6]功成而弗居:成就事业而不将功劳全都归于自己。居,居功。

[7]不去:磨灭、消逝。【译文】

世人都向往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有丑陋的存在;

都认为善良是可贵的品质,是由于明白邪恶会造成伤害。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等,是按照自然界的法规相互依存而出现的,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真正恒定不变的。

因此,圣贤之人对待世事常常不大加干涉,采取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让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不施加影响。取得成就也不会沾沾自喜,固步自封。

只有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才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阐述】

学界对于老子经常说的“道”的属性争论很多,也很激烈,但对于老子在辩证法方面的思想,学者们大都持一致的看法。有人甚至说,老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看法。在中国的哲学史上,我们大致都认可老子是第一个深刻、系统地揭示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人。这一点基本上没有人持有异议。

运动变化是宇宙万物的属性,贯穿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宇宙间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东西。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尤其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都是相对而生的。比如说有“美”就有“恶”,有“刚”就有“柔”,有“黑”就有“白”,有“高”就有“下”,等等。王夫之就说,“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生于一致”(《老子衍》)。

老子在本章中指出,事物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两个对立面互为前提而存在,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反之亦然。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一个“相反相成”的思想,而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根据对立的概念的不同,老子会使用不同的语词进行准确的表达。

正是事物矛盾对立的状态,在促进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能互相转化,“反者,道之动也”(第四十章)。善恶、美丑、是非、强弱、成败、祸福等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原理。譬如说,如果人们没有对美好事物的认定和追求,也就不会唾弃那些丑恶现象;当你还沉浸在幸福或成功的喜悦中时,或许正有一场灾祸悄然而至。

本章中首次出现“无为”一词。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与自然界的规律相抵牾,利用规律顺从自然去办事。在老子的理想社会中,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这是在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只不过这一创造有一个模子——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得道之人能真正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公众的事业。

第三章

【原文】[1][2]

不尚贤,使民不争;[3]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4]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5][6]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注释】

[1]不尚贤:尚,崇尚。贤,贤能的人。

[2]使民不争:人们不去争强争夺。因为崇尚贤能的人,使他们有了很高的地位,就会有人运用智巧去谋取那些声明地位,所以老子提倡“不尚贤”。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把难得的东西看得很贵重,就不会激起人们的偷盗之心。贵,看重,抬高价值。盗,偷盗、盗贼。

[4]不见可欲:不把可以挑起人的占有欲的东西拿出来炫耀。见,通现,让人看见、炫耀。

[5]无知:不知道什么是圣贤,不知道什么是难得之货。

[6]无欲:没有贪心妄念。【译文】

社会上不给有才华的人虚名,百姓就不会崇尚才智地位,争强好胜,互相攀比;

稀世珍宝,大家都不去哄抬它的价值,就不会引起贪念,出现强盗窃贼;

不炫耀引起贪心的事物,挑拨欲望,就不会使民心迷乱,社会不安。

所以,圣贤统治的策略就是:使人民内心淳朴,不被欲望主宰心智,让他们丰衣足食,身体健康强壮;

总之,让百姓达到一种清心寡欲的状态,即使个别人自作聪明,也掀不起大的风浪。

这样的话,即使什么都不做,一切也尽在掌握之中。【阐述】

今天,人们大都羡慕那些风光无限的“名人”。有人还说,出名要趁早,不然的话感觉就不那么美好奇妙了。再有名的名人也是一个生命个体而已,或者名人也就是一个光鲜的人名,尽量还是不要在他们的身上寄予太多的超现实的幻念。追逐明星名人还好,只是以一己之身去追逐他者。如果一心想着自己一定要成为所谓的“名人”,那就太可惜了,太可怕了。“名人”不是靠人追求而得来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再者“名人”都很忙,活得很累,你要选择一个又累又“脏”的活儿去干,不是太疯狂,太可怕了吗?

名,在道家哲学思想看来,是产生争端的所在,是所谓的不吉祥、不吉利的“凶器”(《庄子•人间世》)。“尚贤”就是好名的一种表现。不尚贤,就是告诉我们要断绝好名之心。

老子阐述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认为体现大道的圣人要治理百姓,就不应当尊尚贤才异能之辈,以免让百姓产生争夺权位功名之想。先秦时期,选贤用能是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诸侯国对所谓的人才、贤才很饥渴,争相任用贤才参与政治生活,打理国家事务。

在儒家早期的思想表述中就有“举贤才”、“尊贤容众”的提法(《论语》),到了战国时期就成为诸子百家的口头语。唯有老子逆向而动,提出不尚贤的主张。老子的这一思想主张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其实,老子并不贬低真正的人才。先秦时代是诸子百家最活跃的时代,是士子、知识分子崛起的黄金时代,尊贤尚能似乎是应有之义。你不用这些人,别人用了,就有可能把你给灭掉。对于人才,大家争相聘用以壮声威,强大自己的实力。

但老子并不这么看,他论述的着眼点更具人性,视野属于高瞻远瞩类型。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之上,如果统治者给予贤才过分优越的地位、权势和功名,就会让“贤”、“才”成为一种诱惑,这样会引起纷争。人的天性本来是纯洁朴素的,没有善恶高下之分。如果社会崇尚贤能,那就是在挑动人的欲望,占有和逐欲就成为暗潮涌动的激流,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所以就不要把那些可以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主动地去示之以人,在此境况下人们也许能保持无知、无欲的纯洁本性。

在老子看来,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的当政者和领导者才是高明的。惟其如此,才可以让百姓和下属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过多的规章制度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的、无为的政策。治理国家也好,管理公司也好,不要去搅动太凶,越是有动作,越是有作为的样子,越会让人心躁动,失去应有的节律。“无为”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干,而是依循人心事理去干,无声无息没有波澜,自然而然成事。“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是老子的教诲。“无为”思想可以视为老子政治理论的核心。

第四章

【原文】[1][2]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3][4]

渊兮,似万物之宗。[5][6][7][8]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9][10]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注释】

[1]冲:同盅,是中间空虚的容器,引申为谦虚不自满。

[2]不盈:不满,不会溢出。盈,满,到头儿。

[3]渊:悠远、深奥。

[4]万物之宗:天地间万物的本源。宗,根本、本源。

[5]挫其锐:挫,打磨、磨平。锐,锐气、锋芒。

[6]解其纷:解,分解,和解。纷,纷乱,不同的意见。

[7]和其光:和,调和、使柔和。光,太过耀眼的光芒。

[8]同其尘:同,同一,去掉不同的地方。

[9]湛:深邃、清澈。

[10]帝之先:好像在人类产生之前就有了。帝,人类社会最远古的帝王,在此代指人类社会。先,在……之前。【译文】

道,就像一个中空的容器,它永远也装不满,发挥的作用无处不在。

它是那么深邃、玄妙,就像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根本。

这些特质使它能消磨锋锐之气,缓和意见分歧,调和事物的优缺点,包容不足和缺陷。

它深邃、清澈,有时好像就存在于现实之中。我们无从知道“道”如何产生的,好像在天地形成之先,人类产生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阐述】

老子的思想很彻底,坚决拒斥任何神灵造物之说。宁可归之于虚状之物,也不祈拜于神物的膝下。老子在此章意在表明,大道之体是虚的。虚,不是一无所有,不是了然无一物,而是蕴涵着创生的肌理和结构。正因为是没有具象,也就没有了什么限定,作用就可以是无穷无尽的。道体在品位上、在时序上都先于任何东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会因他物的生灭变化而有所影响。大道,是万物最初的发动者(“似万物之宗”),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而用之或不盈”)。百花盛开,万物生长,鸟儿啼叫这些都是大道潜在力的一种体现。

本章首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历来的解读有很大的分歧。

有学者认为“冲”在这里用的是本字,有涌动之意。老子常以水喻道,所以这里的“冲”,主要指的还是水的涌动。《说文解字》:“冲,涌摇也,从水中声,读若动。”盈,意味着达到了极点,有静止的趋向;冲,则是涌动的装填,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道不断地变化发展,虽趋向于盈的状态,但一直没有达到。

在众多注本中,大都认为“冲”假借的是“盅”字。盅,是中间虚空的容器,引申为虚空。《说文解字》:“器虚也,从皿,中声。老子曰:‘道盅而用之’。”这样来理解的话,道大约就是一个肚中空的容器。这是对道的神秘性的、比喻性的说法,道不可触摸,有无限的作用。在老子这里,最抽象、最深刻的哲理往往来自于最直接的具体形象。

其实,对“冲”的解释不必强执一端,这几种解释都能讲得通。严复目光如炬,把握住老子说话的脉络,也许会劝大家先别讨论什么“冲”字了,“此章专形容道体,当玩‘或’字与两‘似’字方为得之。盖道之为物,本无从形容也”(《老子道德经评点》)。这话就说得最为精当。

既然作为万物的根源的道体是虚状之物,我们效法它理应虚怀若谷、宽容大度。把心放空,保持一个谦虚冲和的心态,不骄傲,不自满,不自恃。

锐气只有在生活中才能消磨掉,智者会转化到内心深处。有些老成之人会说,逆潮流而动者往往找不到真理,而且会让前路危机四伏。敢于冒此危险的,好像只有苏格拉底一个人吧。自认为见识高超,超出群伦,无异于是在侮辱别人,因为这明显意味着:别人的看法都是错误的,至少也是浅薄的。

无论你批评了某人,还是赞扬了某人,都会有许多人为此而怨恨你。受到批评的人固然不会高兴,连他的朋友或者持相同观点的人,也会感到不快。你赞扬的人会高兴,但是其他人呢?他们没有得到赞扬,则会耿耿于怀感到很不爽。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不说为好。

真正通达世情之人,既不愿意被人驳倒,也不去反驳他人。也许,他最擅长的谴责社会的方法就是沉默。心里明白一切,却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中显摆什么。他的心底里有美好的情感在自由流淌,而外人无从得知,也无由骚扰侵犯。

第五章

【原文】[1][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3]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4][5]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6][7]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注释】

[1]不仁:没有仁慈之心,在此指无爱无憎,没有感情可言。

[2]刍狗(chú ɡǒu):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3]橐龠(tuó yuè):古代鼓风吹火用的风箱。

[4]虚而不屈:中间空虚却有着无穷的力量。

[5]动而愈出:越是抽动,越是有风产生。动,活动。

[6]多言数穷:话说得越多,漏洞就越多。多言,话说多了就是干预多了,施加的影响多了。数穷,没有方法解决,就是漏洞了。

[7]不如守中:守中,把话藏在心里。指顺其自然,不干涉。【译文】

天地本无爱憎之情,所以在它眼里世间万物都是一个样,就好像人们对待刍狗一样,没有好恶。

圣人应效法天地,具有无爱无憎的广大心胸,把老百姓当成刍狗,一视同仁,让他们顺其自然地发展。

天地广阔,就好像一个大的鼓风的风箱,看似空虚,其实可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越是抽动,就会产生越多的风。天地不言,万物自生。

人也应像自然学习,少发表意见,说得越多,漏洞就会越多,倒不如放下利害得失,顺其自然,保持虚静。【阐述】

时常会有人告诫说:言多必失。尽量少说话,尤其是在同事领导面前,多干事,用行动呈现自己的心地,用成绩去证明自己的本事,而不是靠嘴巴。老子也讲过类似的道理,但境界比较高,着眼点不是泛泛而谈哪个人都插上一嘴的人生哲学。

老子的境界主要体现在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上。天地,按照老子的理解,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存在,不像人一样有情感,也并非有神论认定的那样会对某种人有所偏爱。仁者,必然会造立施化,有恩义,有作为,但大自然、天地宇宙却不是如此,它是任自然,听任万物之自然。万物在这个大大的空间中,长长的时间段内,自生自死,死并非天地有所虐待,生并非有意施以恩惠。这就是老子理解的天地,它的不仁,就是没有人心,无所亲爱,无所憎恶而已。

刍狗,代替活狗作为祭品,在祭祀之前很受人们重视,但用过以后就被丢在一边了。因此,有人认为老子以“刍狗”来比喻“万物”和“百姓”在自然和君主那里的地位。仁,指的是天地之德,不仁就是不仁义。推而言之,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不仁不义,上把下视之为草芥,不去爱惜。其实,通观全篇,我们知道老子倡导的是清静无为,憎恶智巧,并无轻视百姓之意。所以,这样的解释并不符合老子的本意。

这里的“刍狗”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吴澄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万物,而任其自生自灭。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老子的眼光是犀利的,冷峻的,坚硬的,但同时也是充满温情的。只不过,这一温情让一般人难以接受而已,正如蒋锡昌分析的那样:“盖生物生死,理有固然。不有生命之死,即无生命之生;不有生命之迭续,既无生命之亘延。老子看破此理,故以百姓为刍狗,于其生死祸福,毫不理会。此欲圣人清静无为,而任诸自然也。”也许,无爱无憎更是一种广博弘大的心胸。

人心如果真能像天地一样,像虚空一样,就可以容纳万事万物是是非非,并且长短不齐的万事万物在他的心中是平等的、齐一的,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境界!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社会毕竟不能等同于天地自然,也不能把自然的规律不加抉择搬到社会生活中来。大自然无爱无憎,万物在其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构成的,人有思想,有是非,有爱憎。对于执政者而言,毕竟还是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的得失关系到执政者的存亡,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都讲“守中”,但“中”字的内涵却有所不同。儒家的“中”,是合乎中庸之意,不走极端,不偏激,有礼乐方面的限定。道家的“中”,则是无为之道,中空之境;“守中”,就是持有天地中虚静的状态。

第六章

【原文】[1][2]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3]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4][5]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注释】

[1]谷神不死:谷神,喻指道,形容道像山谷一样博大、宽广。不死,没有停歇。

[2]玄牝(pìn):神奇的母性。牝,雌性的鸟兽,生殖之意。

[3]玄牝之门:雌性动物生产的产门。

[4]绵绵若存:绵延不绝、没有尽头、看不见形象。

[5]勤:熟练、娴熟。【译文】

玄妙的“道”就好像空旷的山谷,无所不容,从来没有停止过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奇的母性。

母体的产门诞生出生命,“道”孕育了宇宙万物,是天地产生的根源。

他绵延不绝,与天地共存,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冥冥之中在发挥着作用,那些知道它的人,也不能娴熟地运用它。【阐述】

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是佛家禅宗讲述的境界。这个看山的问题让老子来打量的话,或许这个境界不怎么像回事儿。因为老子看的根本就不是山,而是山与山之间的那个“谷”。谷,当然不是山,而是存在于大山中间的一个存在,但没有层峦叠嶂的山峰也就无所谓什么“谷”了。

谷是什么?是空,是虚。这里用来形容大道本体的情状。

神是什么?首先不是神仙,不是神明,不是神鬼,而是变化,是不测,是超出人的经验世界的一个存在,一种状态。这变化不是主动的,有限的,而是因应的,后起的,无穷的,所以才是神乎其神的。大道似乎永远都是幽深不可测的,不轻易显露面容。生产处万物绵延不绝,却是存而不可见的。

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老子说,大道是产生宇宙万物天地人文的始源,玄妙的道体是源头。这样来看,大道有母性的一面。女娲造人的神话,就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来源的幻想,按照这个传说,女娲就是人类之母。

当然这只是传说,但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就是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产生于一个母体当中。老子与别人的区别是,他更加唯物,认为这个母体就是“道”。母性意味着爱,意味着力量,她是伟大而永恒的。弗洛伊德曾说,孕育生命的子宫是人类的第一个住房,因为它是安全的,让小宝宝无比温暖舒畅的,所以,人十之八九还在留恋它。

仰观俯察,大道确有不可思议的生殖之能。它孕育万物,让整个世界都生生不息。老子描述大道的字眼——“玄牝”,多少还留有母性生殖崇拜的影子,正如冯友兰所言,“它所根据的原始宗教,大概以女性生殖器为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女性生殖器,所以成为‘玄牝’。”

第七章

【原文】[1][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3][4]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5]私邪?故能成其私。【注释】

[1]天长地久:天地长久地存在。

[2]不自生;不为自己生存。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

[3]后其身,而身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利益后面,反而使自己身居前列。河上公注:“天下敬之,先以为长官。”

[4]外其身,而身存: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反而能够保全。外,放在考虑之外,置之度外。河上公注:“薄己而厚人也,百姓爱之如父母,神明佑若赤子,故身长存。”

[5]故能成其私:私,这里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王弼注:“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译文】

天地的存在没有尽头。天地之所以能永世不灭,因为它们没有为了让自己生存而干涉万物的变化,而是让他们顺着自然的性情发展,反而能使自己升华为永恒。

圣人不也是这样吗,因为他们具有大智慧,总是为自己考虑得最少,反而受到众人景仰,被举到很高的位置。清心寡欲可以使生命长久。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客观上成就了自己。【阐述】

天和地,以及镶嵌在其间的日月星辰一直都在“运作”,却不像今天噱头极多的公司一样,不知哪一天就倒闭关门了。天地无声无息地运动,不为自己,没有私利,不讲报酬,不诉苦,不兴奋得大喊大叫。有位作家的书名叫《有了快感你就喊》,一看这就是往下堕落的灵魂在俗世红尘中挣扎,想折腾出个响动来。其实,应该抬头看看天空,低头闻闻大地的味道,体会一下什么叫天地境界、宇宙精神。

天长地久,我们常说,其实最初是老子喊出来的一个口号。我们虽然常说,却总是会把老子的本意给弄浅薄了。天长地久是祝愿之词,美好归美好,不具深意,没有什么可操作性,也就是说了等于白说,只是表个态而已。

在老子看来,天地也是忙忙活活的,但不是为了自己。老子说,你看看,像这样该有多好,圣人的行为也是如此的,干什么并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不存在什么贪念。相较而言,那些在其位谋其政的当权者,往往因为机会太多,太容易,于是会不自觉地伸手拿好处,甚至是克扣索取,目的就是占有更多的东西,供自己享有,让亲密之人享用。人是有私心的,这在今天的很多人的眼里已经不是一个大问题了,不需要再讨论了。

但哲人不这么看,正因为人有私心杂念,才要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提升人的境界,让红尘中的人、俗世中的心转为“超人”,迷途知返回归本心,这正是哲人心性澄澈智慧高明所在。在老子的眼中,理想的执政者、管理者、领导者是可以做到“后其身”、“外其身”的,个人的欲望意念放最后,一己的利害置之度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地无我,大道无私,圣人亦无私无我。

其实,应该在默默无语的宇宙天地那里学习一种精神——谦退。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才能成全自己,提升生命的质量,提纯精神的质地。

第八章

【原文】[1][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3]道。[4][5][6]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7]能,动善时。[8]

夫唯不争,故无尤。【注释】

[1]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就好像水一样。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2]处众人之所恶:停在人们最厌恶的地方。因为人们都喜欢向上进取,厌恶卑下的地方。恶,厌恶。

[3]故几于道:所以和道差不多。几,相似、差不多。

[4]渊:沉静、清澈的深水。

[5]信:讲信誉,有诚信。

[6]正:公平,不偏不倚。

[7]动善时:把握好时机才行动。时,时机。

[8]无尤:没有过错。尤,过失、差错。【译文】

最高境界的善,具有水一样的优秀品德。流水包容一切,滋润万物,却不和任何事物争长短,人们喜欢积极向上,它却流向人们讨厌的低处,水的品德与“道”同出一辙。

达到至善的人,能伸能屈,无往而不自得,心境深沉得如潭水,清澈、平静,与他交往的人能感觉到他水一样的亲切、润泽。他重视承诺,说出的话一定会兑现,处理政事像水一样平而不偏,对待事情能随机应变,懂得韬光养晦,等待最好的时机才采取行动。

因为从不与人争长短,抢功绩,所以没有忧患,能独善其身。【阐述】

智者乐水。水让人着迷,让智者沉思。

不沾山水无以成文人。其实,水可以掬捧在手上,可以放在心里,却也可以制成世界最锋利的刀——水刀,自由地切割特大型的钢铁材料。水是柔媚的,也是强硬无比的。水,当然不仅仅是骚人的座上客,今天更是科学工作者注目的“尤物”。

唐代诗人元稹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渊深广阔的大海,别处的水再难以去吸引他;在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之外,他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不足挂齿。

水所在的地方不一样,境界上也有差异。这是诗人的情怀,但在老子看来,无论什么地方的水都是无差别的,这个“水”是抽象意义上的水,是在说水的质,水的性。

老子说,水是最合乎大道的。上善之人,就有水一样的质性。

水不拘一格,不偏执一端。时而细腻,妩媚,湖面上泛起波光粼粼;时而粗犷奔放,像大海一样奔腾不息。水总是随着外界的变化,随时随地调适自己的形态。入夜,可结为露珠;晨起,又飘散为雾霭;炎炎夏日,化为雨;北风呼啸,凝为冰雪。在田间,潺潺流动,润物细无声;在茶杯,托举茶香,沁人心脾。水,最懂得随势而变。在舒缓的大地原野上,是潺潺溪流;在陡峭的山崖,可以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深处为潭,广处成海。

水之状,水之形,就是对上善之人的勾勒,是对体道者的描绘。

水无常形,它不执拗固有的形态,遇圆则圆,逢方则方,变化多端。我们只能说,水有无限的生命力,它也孕育着无限的生命,产生无限的生命的奇迹和力量。水不追求富贵,不急功近利,不会因身处贫贱就像人一样忧心忡忡。在金碗银碗翡翠碗里,在瓷碗铁腕塑料碗里,它都一个样,不脸红,不心跳,保持着自己固有的状态。

水是有力量的,只是不会无缘无故呈现出来。只有遇到险峻,遭逢阻隔时,积聚起大力量的它也会奔腾,咆哮,冲破一切阻挠走向新地方,绝不屈服,绝不忍耐。

水意味着胸怀。海纳百川,说的是人应当具有的气度,大海的胸怀足以包容一切,融合一切。爱心会使水滋润万物,兼济天下,只作贡献,不图回报。水施而不求有报,所到之处,养山则山青,育花则花娇,不挑肥拣瘦,不贪慕虚荣,更不会站出来争功。水是渊静的,沉静的。人心在水面前可以得到更好的修为。

月光如水。水更亲近,于是可以修饰出月色的浪漫来。水是柔的,有的是韧性,虽柔但不失劲道和力度。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潮湿的阴冷的卑下的,水愿意去,因地势而下,顺其自然待在那里。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水愿意去做,能够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它执著执拗,坚韧负重,让人望洋而兴叹,油然而生敬意。

水又是透明的,澄澈的,无论我如何夸赞它,它都不留痕迹,还在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依然故我,不微笑不点头不示意。在水面前,人的一切智慧都显得那么笨拙呆滞。“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水。

第九章

【原文】[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2]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3]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4]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注释】

[1]持而盈之:持,保持。盈,满、过多。

[2]揣而锐之:揣,同“捶”,打磨。锐,锋锐、尖利。

[3]自遗其咎:自己种下祸根。遗,留下。咎,灾祸。河上公注:“必被祸患。”

[4]功遂身退:功业完成,声名显赫的时候。遂,完成。【译文】

当拥有的已经够多时,就应知道满足,适可而止,如果欲壑难填,早晚有一天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

做人太过尖锐,就会到处树敌,不能长久保持自己的地位;聚敛过多的财富,就会引起别人的贪念,最终也会守不住;

为富不仁,骄傲蛮横,就会招致怨愤,给自己埋下祸患;

懂得功成身退,就顺应了自然的规律。【阐述】

进和退,争和让,或大或小或轻或重,这是几乎每天都必须面对的抉择,尤其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人们日益焦躁焦虑的氛围当中。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功名利禄,面对抉择,就成了一个个挥之不去的难题。

名利在眼前,谁人不想伸手,谁人不想动心?甚者为之目眩神迷,为之心醉痴狂,趋之若鹜忘乎所以。但老子告诫说:进,不如退;争,莫若让。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老子思想是主“变”的。宇宙天地,品物流形,自然社会人生,乃至身边的一花一草一木,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变的。你我都可以验证的是——月满则亏,花开则谢。这是自然现象,从中似乎可以领会人生的道理。功成业就名满天下之时,就该急流勇退,适时知止,如此方顺乎自然天道。谨慎那个“满”,戒备那个“盛”,因为物极必反,变动不居的世界不会让人舒舒服服地“满”和“盛”。

范蠡尽心尽力辅佐越王勾践二十余年,最后打败吴国,洗雪了会稽被困的耻辱。越王成就了一时霸业,号令诸侯遵从周王室,范蠡本人也被称为“上将军”。

平定吴国后,范蠡便离开越国来到了齐国。范蠡写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脖子长长的,嘴尖尖的,他生性多疑,只能共患难,不能和他共享乐。您为何不离去呢?”文种看完信后,开始称病,不再上朝。但越王还是怀疑文种会作乱,下令让他自尽。

范蠡终日乘舟漂于海上,改名换姓,自称邸夷子皮,在海畔耕地,日积月累,家产竟达到了数千万。齐国人听说范蠡的大名,就让他到齐国做了宰相。在齐国待了不久,一天,范蠡喟然长叹:“我家产已达千金,当官也做到了宰相。现在已没有什么追求了。”便辞去官职,散尽家产,去了陶地。后来范蠡自称陶朱公,和儿子在陶地耕地养畜,不久家产又累积数万。范蠡一生换了三个地方,天下闻名,最后范蠡老死在陶地,算是尽了天命。

功成身退,是人情世故,也是一种政治策略,更是一种精神境界。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和修为。

第十章

【原文】[1][2]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3]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4][5]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6]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7]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8][9][10][11]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注释】

[1]载营魄:载,承载、持有。营魄:魂魄和身体即指人的精神和肉体。

[2]抱一:统一,合一。

[3]专气致柔:把身体内的气息聚拢到一起,达到柔和。专,读作抟,聚合聚拢的意思。

[4]涤除玄览:清除内心的杂念,达到专心致志。涤除,清除去除,洗干净。览,通鉴,指镜子。玄览,引申为人的内心。

[5]无疵:毛病、瑕疵。

[6]天门:耳目口鼻等人的感官。

[7]明白四达:什么都明白,什么都看透,有大智慧。

[8]畜:养育。

[9]生而不有: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却不将他们占为己有。有,占有。

[10]为而不持:帮助它们发展却不操控他们。持,持有,操控。

[11]长而不宰:使万物成长而不主宰他们。宰,主宰。【译文】

人能够保持让自己的精神、灵魂和物质、肉体统一而不分离的状态吗?

能做到心无杂念,把能量聚到一起,达到如婴儿一般柔和协调的境界吗?

心无旁骛地苦心钻研,能做到没有任何的纰漏吗?

治理国家、爱护百姓能做到不过多干预、不过分索取,任其自然地发展吗?

思考问题能非常全面,做到阴阳调和吗?

见解高远,什么都能看透,能做到无欲无求吗?

反省自己时,不断地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并贯彻到自己的言行当中。探索宇宙的奥妙,无私地奉献出来,施人恩惠,不求回报。管理人民,不要总想着控制他们,就符合了玄妙的“道”的精神。【阐述】“玄德”听起来很玄,但基本上可以把握得住,因为老子在这一章讲的还是比较具体和实在的。这一章主要在讲修身功夫。修身,修的是谁的身,或者哪一类人的身呢?这个问题很重要,就是搞明白老子在向谁喊话,否则就会出现错乱,得不到老子的真义之所在了。

显然,老子讲的修身不是要让身躯形骸飞升成仙,获得超越肉体的价值,而是把修身当成一种可把握的践行功夫。身修好了,再把这一义理推演乃至顺延至国家的政治生活当中。“爱民治国”终归是老子的“心病”,由此来看,修身功夫落实到政治统治阶层比较妥当,或者说效用更大些。

所谓的道,人是可以去拥抱的,可以护持在自己身体左右的。“抱一”,就要让人持抱大道。一个生命抱持有大道意味着什么呢?生命终归表现为具体的形质肉体,拥抱大道,与之契合,就意味着肉体、躯干、形骸获得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走上和谐美满之路,不再有欲望的混乱、芜杂和冲动。“涤除玄览”是这一章中最重要的提法。内心有杂念,似乎无时无刻无处不在进行中,连做梦也是没什么章法的。杂念一定要清洗掉,清除干净,摒除一切妄见妄念。做到了这一点,心不是空空如也了吗,又有何为呢?老子说,你的心要返回来,观照内心的本觉空明。

最早听到“玄德”二字,并可以朗朗挂在嘴边的,是小时候听三国评书学到的刘备,刘玄德。当然,两个“玄德”有关联,讲的都是玄妙的大德,但思想本质相差甚远。

像婴孩一样去“专气致柔”,着实是一个上好的战略战术,极具老子思想学说的特质。

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专气致柔”把体内之气息聚拢到一起,达到最柔和的境地。对于军队作战而言,就是在隐忍的过程中聚集自己的力量。

第十一章

【原文】[1]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2]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3]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注释】

[1]毂(gū):车轮中心的圆圈,毂的中心是空的。

[2]埏(shān)埴(zhí):埏,和;植,土。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3]牖(yǒu):窗户。【译文】

三十根辐条和毂合在一起,才构成一个车轮,只有毂的中心是空的,才能把车轮装在车轴上,发挥车的作用。

把陶土柔和做成容器,因为中间是空的,它才能装东西,发挥容器的作用。

有了窗户和门,才是房子,但是因为房子中间是空的,他才能供人居住。

所以有形的东西可以供人们利用,发挥作用的却是无形的东西。【阐释】

老子的眼睛很深邃,总能看到“常识世界”中那些非常识性质的东西—智慧的超越和反叛。同时,老子的哲学思想除了诗意化的表述—优美且有韵致的五千字外,还有就是智性的诗意化。“有”固然在提供便利条件,但唯有“无”在发挥效用。进一步来看,“无”非但比“有”重要,而且应当是我们致思笃行的一个大方向。老子引导人的注意力不再专注于现实中的具体的“有”,而要把人引向一般人难以发现的事物之所以产生作用和功效的真正有用之处“无”。

一般而言,人们会更看重“有”的重要。比如,有钱比没钱好;有房子比没房子好,有大房子比小房子好;屁股底下有“位置”比没有“位置”好,且“位置”越高越好,因为手中的权力就越大嘛。这是世俗之见,并非没有自己的道理,但还远远不够。“无”,同样重要,在老子那里甚至是更重要。我想,主要为克除人们对“有”的崇拜心理。老子借助最具体不过的器物——车轱辘、陶器、窗户和房子,通过它们的“有”和“无”来说明其“利”和“用”。“有”和“无”,两者是互相发生的;“利”和“用”,两者是相互彰显的。所以,你不要把眼睛老盯着“有”,真正的大用处在“无”。其实,老子所谓的大道,也就是“有”和“无”的统一。道,就存在有和无的相互关系之中。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大道以“无”为主,但并不轻视“有”。老子曾说“有无相生”,两者各尽其能,只不过“有”不居于第一位而已。

我们都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个伟大而年轻的公司Google,它活泼而神秘,产品做得好,赢得了全世界的信赖。其实,在起步之后的一大段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钱去雇用专业的大牌艺术设计师来设计精美的页面,没有办法,Google的主页只能变得很简单。除了标识和实用的信息之外,基本上就是一个“无”。而互联网的页面却是一个无比丰富的“有”的世界,色彩斑斓争奇斗艳。“不过,Google清新、干净的外表一开始就得到了找寻信息的互联网用户的青睐,Google主页以白色为背景,只使用最基本的色彩,它的纯净在这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上具有最广泛的吸引力。”这是怀斯在《撬动地球的Google》一书对Google主页的评价。白色、基本色、纯净,相对于绚丽多彩而言,趋向于“无”,而正是这个“无”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全世界挑剔的眼光。“有”和“无”之间是对立的,又是辨证的。没有海量网页的浓墨重彩也许就凸显不出Google主页的纯净单纯。

这就是老子所谓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原文】[1][2]

五色令人目盲;[3]

五音令人耳聋;[4][5]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6]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7]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注释】

[1]五色:本义青、黄、赤、白、黑,代指金银珠宝、华丽的衣服等。

[2]盲:不是指看不见,是指使人眼花缭乱。

[3]五音:本义宫、商、角、徵、羽,代指靡靡之音。

[4]五味:本义酸、甜、苦、辣、咸,代指山珍海味。

[5]爽:差池,错乱。爽,在古时也被当做口病的专名。

[6]行妨:行为失常,代指违法乱纪。妨,妨害,伤害。

[7]为腹:求得一个简单的温饱。腹,代指简单的生活。为目:纵情声色。【译文】

缤纷的色彩,炫目的华服让人眼花缭乱;

格调低俗的乐声,迷幻人的心智;

过多的山珍海味,使人味觉混乱;

策马奔驰,纵情狩猎,使人情绪激昂,迷失其中,丧失判断力。

求之不得的东西,刺激人们的占有欲,使他们行为失常。

所以,圣贤之人,求实于内,只追求吃饱肚子,康健身体,而不去追求外在的声色犬马。摈弃物质生活的享受,为能求得精神世界的安宁。【阐述】

人心人欲的狂逸浪荡,这是人世间时时都在上演的图景。常言道:腹易餍足,目好无穷。一个人吃饱了、喝足了,并不算太难,只要别总想着山珍海味暴殄天物。但以“目”为代表的感官感觉世界就不一样了,它的欲望限度几乎可以说是无穷尽的,所以代表着多欲多念、贪欲贪念。这是人之本性。

对物质世界的欲望,沉醉迷恋其中必然会伤及人的精神生活。所以,老子主张“去彼取此”。这个世界中总有人保有这样的生活形态——五色、五音、五味紧紧地包围浸染着人体的感官,放开了去生活,心灵无所顾忌,欲望如同田猎时的猎狗一样放逐出去,尽情追逐多姿多彩的外物,满足无穷尽的物欲。如此,欲望或是满足了,或是还在半路之上没有满足,这都会激扰心灵,使之不安。心,必须静下来,定下来,定能生慧。

说到底,人终归还是有动物性的一面,芸芸众生难逃这一牢笼。人的灵性、神性,往往会受到动物性欲望的挤压或伤害,到一定程度甚至会窒息惨死。由此,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感官世界和欲望需求。

第十三章

【原文】[1][2]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3]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注释】

[1]贵:看得贵重,看得重要。

[2]患:忧虑、祸患、得失。

[3]宠为下:地位在人之下,才会接受恩宠;如果高高在上,就是施与别人恩宠。【译文】

心情随着受宠或是受辱而大起大落,阴晴不定,把名利得失看得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

为什么心情会随着宠辱的得失变化呢?处在要接受恩宠的卑下地位,得宠时欣喜若狂,害怕失宠,所以又担惊受怕,受到侮辱就惊怒、惊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宠辱若惊。

为什么把得失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呢?之所以担心自己的得失,因为要顾及我们有形的身体;如果我们的身体陨灭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所以,看重自己的身体,是因为自己肩负天下的责任,那天下就可以托付给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那天下苍生就可以依靠他了。【阐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总是希望成功,拒绝失败厌恶失意。长安花是好看,但挫折、失败、不如意之事又是常客,不请自来,还总是赖着不想走,即便我们大喊:“送客,送客!”

老子在这里给我们讲述人生应当有的宠辱不惊的精神境界。人因宠辱而惊的根本症结是“为吾有身”,也就是后来陶渊明所说的“身为形役”。肉身形骸,寄居着我们的灵魂和思想,它好比就是一个具体的所在,我们能感触到,天天如此,那又怎能无视它的存在和感受?

宠,是志得意满时的总代表。辱,是挫折失落的总代称。当一个人面对鲜花和掌声,功名和利禄时,如果不是有深厚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真修养,便会得意洋洋,欣喜若狂,甚至喜极而泣,忘乎所以,内心自然会有大的起伏,这就是所谓的“惊”。宠和辱,在老子看来,两者都会挫伤人的尊严。辱,对人格而言当然是负面的,那么宠呢?它也会让人袒露人性欲望的另一面。人格要做到独立完整,其实应该心静如水、宠辱不惊。

考试总是很残酷,你本领大不大不是自己说了算,得看最后的结果。只要你参加考试,就说明你还在乎这个考试,在意最后那个结果。如果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勾连得紧密的话,就会让身心同时受到考验。科举时代有个童生屡考不第,步入中年还是没有考中。屡败屡战,最后儿子都能和他同科应考了。考完试,到放榜的时候,儿子急急忙忙去看榜,看完之后急忙回家报喜。正好赶上父亲在房内洗澡。儿子急切地敲门,大叫:“父亲,我以第十名考中了!”

老子在里边听到儿子兴高采烈的话,大声呵斥:“大呼小叫什么,一个秀才而已,真是沉不住气!”儿了听后不敢大声嚷嚷了,接下来轻声说:“父亲,你也考中了,第十二名!”父亲一听,顾不得还在洗澡,破门而出,又生气地骂道:“你怎么不先说这个呢?”此时,父亲都忘了自己一丝不挂,根本没穿什么衣服!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红尘中,“受宠若惊”是常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都以利害关系为纽带,这就是俗话说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得失之间,往往会让人难以承受这样的一种落差。

可贵的交往,应当是不因对方的荣辱升降而有所改变,不做势利之交,因为这是难以长远的;不以“市道”为念,因为这是鄙俗的,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这是做人的正道,交往的境界。

老子有“贵身”的思想。所谓的“贵身”,就是以身体为贵,尊重自己的生命,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别作践自己,别糟践自己。还是老子那句话:“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身外之物,何足挂齿?我们都会这样感慨,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往往会牵绊我们,让我们心力交瘁。身不是烦恼的根由,贵身不是必须得忘身。清静本性,纯净欲望,淡泊名利,这些修为功夫会让宠辱毁誉得失是非都成为外在于身心的存在,惟其如此才能承受重托担当大任。

第十四章

【原文】[1][2]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3]名曰“微”。[4]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5][6][7]

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8]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9]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注释】

[1]夷:没有颜色。

[2]希:没有声音。

[3]微:没有形象,以上三个词都含有神秘不外显的意思,是指只通过人的感官是无法把握道的。

[4]致诘:描述清楚,追究底细。

[5]皎:光亮,引申为清楚、明晰。

[6]昧:阴暗,引申为晦涩。

[7]绳绳(mǐn mǐn):不清楚,纷繁复杂。

[8]惚恍:似有还无,飘忽不定。

[9]纪:规律。【译文】“道”无形无相,眼睛无法看到它的形象,我们称作“微”;耳朵听不到它的声音,我们称作“希”;用手去触摸它,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我们称作“夷”。

这三个方面不能严格地区分开来,它们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这个无形的“道”,显示事物的表象,但又不清楚、明晰,隐藏在食物的内部,却又不阴暗、晦涩,它说不清,道不明,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没有语言能表达它的状态。

这就是无形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恍惚”。

我们上前去迎它,看不见它的前头,我们从后面尾随它,又看不到它的后头。

它遵循着恒久不变的自然法则,驾驭着存在于世间的万物。它能明白万物的发端和去向。这就是道的规律。【阐述】

本章专讲道体存在的形态。老子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看不见,听不着,又摸不到的混元之体。道体高高在上,高到我们永远也看不到,摸不着,闻不见。不在云端,不在天外,也不存在我们生活体验当中,因为它没有具体形象,没有颜色,没有声音,没有味道。一句话,人的感官无从探测到它,真是所谓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道体,这个我们探测不到的神秘存在,老子为什么就可以感受得到呢,为什么就可以描绘出来呢,如何去验证是真,还是假呢?既然道体超越人类的一切感觉感知的作用,为什么我们还要去追问它呢?

这一长串的追问是再正常不过的思辨。其实,老子本人都说,道体太神秘莫测了——“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老子显然是得道之人、体道之人,他能够把超验的东西描述出来。既然道体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生活中的物,老子就用否定普泛经验的方法来讲说大道的存在形态。当老子帮我们脱掉经验世界带来的格套,显露出来的就是那个道体的“感觉”。一面限定,一面突破,在回环曲折中,我们仿佛可以用心灵捕捉到那个诡秘深微玄妙的道体。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最大尊敬,就不应该让人看出你有多高的智慧和多大的勇气。应该努力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对你了如指掌,不要让他们离你太近,不要让他们与你朝夕相处。要想让人家永远不对你感到失望,那么就不要让他们看得出你的极限,不要过多地出现他们面前。那么,就让别人去猜测吧,他们会努力推算你的潜力!即便他们会怀疑你的真实能力,没关系,因为这肯定会比显示你的所谓的天才更能赢得别人的追随和崇拜。所以,活在世上一定要记住:即使你禀赋异常,能力了不得,志向高远,也要藏头露尾,或把自己置于云里雾里,像雾像雨又像风。

验证真伪,只能透过信实无妄的心灵自身。对道体的贴切体悟,其实就是在经验世界中修为,最终超越这样一个有形体的世界,进入一种精神、心灵、神明的境界。道体,终归到底还是需要人心去感知的,否则一切描绘都无从谈起,无处施用。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1]

豫兮,若冬涉川;[2]

犹兮,若畏四邻;[3]

俨兮,其若客;[4]

涣兮,若冰之将释;[5]

敦兮,其若朴;[6]

旷兮,其若谷;[7]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之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之以止?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注释】

[1]豫:犹豫不决,引申为保守小心。

[2]犹:警惕,警觉。

[3]俨:恭敬,谦让。

[4]涣:宽松,使人不紧张。

[5]敦:敦厚,朴实。

[6]旷:宽广,博大。

[7]混:混沌,不明事理,在此指大智若愚的样子。【译文】

古代那些善于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的人,能够见微知著,领悟玄妙、深奥的道理,他们所达到的高深境界,是一般人认识不到的。

就是因为普通人难以认识,所以要勉为其难,将他们的状态描述出来:

他们行事保守,考虑再三,就好像冬天从结冰的河面上走过,谨慎小心;

处事警惕,警觉性高,就好像周围危机四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