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09:04:44

点击下载

作者:靳丽梅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技术试读:

前言

“健康中国2030”提出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及中药应用模式的转变,使对中药类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传承技术之一“中药炮制技术”的教学改革。为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我们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中药岗位需求,充分借鉴近年来中药炮制技术教学改革成果,对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材编写形式,建设了以围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中心的立体化教材。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较强。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与技能知识,可以在中药饮片厂各个工序和中药制药企业前处理车间从事生产操作、产品检验及中药养护等管理工作,达到中药炮制工的职业技能要求,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

全书分成4个项目:中药炮制的认知、中药材前处理技术、中药材炮制技术与中药饮片质量检测与贮藏保管。各个药材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规定的炮制品种、质量标准、炮制作用,理论部分以实用为主,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师教学及学生阅读,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实施打破了传统的编写模式,增加了任务单、操作单和评价单内容,学生在任务实施中根据下达的任务进行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评价单”中明确了操作中考核的标准,便于实地操作和评价。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增加了“知识链接”板块,并于每个任务后进行经验小结,使知识内容一目了然,“教、学、做、练、训”一体,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附录配有中药炮制工技能考核题库、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审定的“课程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收载的中药材相关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二维码链接的视频、课件来学习中药炮制工艺各个关键技能点的操作。

本教材中,项目1、附录由赵吉宇老师编写;项目2、项目4由靳丽梅老师编写;项目3中,任务3由张小年老师编写,任务4由靳丽梅老师编写,任务5由史红波老师、郑燕芝老师编写,任务6由张小年老师、李秋红老师编写,任务7由赵吉宇老师、苏伟良老师编写,任务8由桑咏梅老师、李继红老师编写;配套视频、动画及ppt课件资源由张小年、赵吉宇、靳丽梅三位老师完成。全书由靳丽梅老师统稿、王振月教授主审。

由于编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在今后修订中改正。编者2018年6月项目1 中药炮制的认知知识目标:理解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历程,熟悉中药炮制的相关法规,了解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知识。

中药炮制是指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药物自身的性质、调剂及制剂等不同需求,采用一定操作工艺和方法,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以及进行特殊加工制作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所制作的是符合一定标准规格的中药炮制品,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一、中药炮制的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是人类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的。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古人在使用药物时,为了服用方便,有了洗涤、打碎、将整枝整块药物劈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当人类开始用火以后,不仅能使生食变为熟食,同时也为药物“炮炙”加工提供了客观条件。到了夏商时代,由于酒醋和油盐的发明,以及人们对烹调技术的掌握,制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知,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2.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在古代文献中,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和简单的炮制原则,其特点和主要文献如下。《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方书,在收录现存的280多个医方中,包括了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如“取庆(蜣)良(螂)一斗,去其甲足;服零(茯苓)……;取商劳渍醯中;止出血者燔发;燔其艾;陈藿,蒸而取其汁”等。不仅有“炮”“煅”“细切”“熬”“酒醋渍”等术语,并有操作过程的记载。《黄帝内经》约为战国至秦汉时代的著作,在《灵枢经邪客》篇中有用“秫米半夏汤”治疗“邪气客人”的记载。“秫米汤”中的“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生半夏毒性大,以“治”来减低毒性,可见当时已出现有毒药物的炮制。《素问·缪刺论》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呚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

到了汉代,中药炮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纪元前问世。书中指出:“药有……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这里所指“阴干暴干”是指产地加工,而生熟则说的是药物炮制了。如“露蜂房……熬”“桑螵蛸……蒸”“贝子……烧”等。

汉代有关药物炮制的方法更多散见于处方药物的脚注,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如《伤寒论》中的抵当汤:水蛭十三个,熬;虻虫十三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其对毒剧药应用很谨慎,用法也很有分寸,如附子要求“炮”(“炮去皮,破八片”)。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如对制药火候提出“烧、炼、熬”三者的不同。同时,炮制理论上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就有“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若有毒宜制,可用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这是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制的解释。张仲景还提出药物“有须烧炼炮制,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

矿物药的炮制,当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提到了丹砂能化汞、硝石炼之如膏、曾青(蓝色铜矿物)能化金铜、朴硝炼饵食之,这些是通过炮制改变其药性。汉代对中药炮制的目的、原则也已初步确立,并出现了大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但方法比较简单。

在炮制原则系统化方面,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中第一次将炮制技术作了系统归纳,说明了部分炮制作用,如“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诸虫先微炙”等。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药方》中又进一步补充,在“合和”章中说:“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楠、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凡用麦、曲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干漆炒令烟断。”这些原则在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中亦有引用。

在炮制方法方面,晋代的《肘后备急方》已有用大豆汁、甘草、生姜等解乌头、芫花、半夏毒的记载;梁代《本草经集注》已将“咀”改为“切制”;唐代《千金翼方》已有反复蒸曝制熟地黄,《食疗本草》开始用童便处理药材,《外台秘要》开始用麸炒法;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有乳制法,《博济方》开始有巴豆霜,《小儿药证直诀》开始制胆南星等。

刘宋时代,雷斅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撰成《雷公

1炮炙论》三卷,这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大黄用蒸来缓和其泻下作用;莨菪、吴茱萸等含有生物碱,用醋制可以使生物碱成盐,而提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对挥发性药物茵陈指出“勿令犯火”,即防止高温处理;对某些含鞣质的药物,如白芍等须用竹刀刮去皮,知母、没食子勿令犯铁器等,这些技术经验对现在的中药炮制仍有指导意义。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目的也呈现多样化。如《证类本草》广泛辑录了宋代以前有关药学方面的文献,部分保存了现今已失传的医药书籍的内容。宋大观年间,陈师文等编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并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章讨论炮制技术,同时收录了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逐渐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血、止血即炒用”。由于该书筛选了当时通用的方剂及炮制方法,实践性强,现代应用的许多方法,特别是配制成药的方法,很多都与该书所列的方法相似。

总之,在宋代以前,炮制的原则、方法,适用品种已初具规模,是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

3.中药炮制理论的发展

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1644年)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在此时期的炮制特点和主要文献如下。

金元时期,名医各有专长,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均特别重视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开始对各类炮制作用进行总结;明代又进一步系统整理,便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

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引李东垣“用药心法”,有“黄芩、黄连、黄檗、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并说:“去湿以生姜”“去膈上痰以蜜”。张元素在《珍珠囊》中提到白芍可“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著名的“十灰散”就是该书的方剂之一。从药物炮制方法的数量之多和理论实践上的重大改进上,足见金元时期中药炮制的昌盛。

其后,明代对医药也比较重视,在中药炮制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显著的建树。

明代徐彦纯编撰的《本草发挥》辑自金元诸家的著作,在炮制作用原理上有较多的阐述,如“神曲火炒以补天五之气,入足阳明胃经”“用上焦药须酒浸暴干……知柏之下却之药,久弱之人,须合之者,酒浸暴干,恐伤胃气也”。还提出童便制、盐制的作用,即“用附子、乌头者当以童便浸之,以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犹捷也”“心虚则盐炒之”“以盐炒补心肺”等,均为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论述。

明代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在炮制技术上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五倍子”条下所载的“百药煎”的制备方法,实际上就是没食子酸的制法,这比瑞典药学家舍勒氏制备没食子酸的工作早200多年。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药记有“修治”专目。在“修治”专目中,综述了前代的炮制经验,载有李时珍本人炮制经验或见解的有144条。其中很多药物,如木香、高良姜、茺蔚子、枫香脂、樟脑等的炮制方法,都是李时珍个人的经验记载,并非他人经验的综述。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类,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法,且多数制法至今仍为炮制生产所沿用,如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等。

明代缪希雍所撰《炮炙大法》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的另一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其中大部分内容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产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曝、露十七种方法,即“雷公炮制十七法”。

总之,金元、明时期的中药炮制是在前人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的理论形成时期。

4.中药炮制技术的应用与振兴

清代以后(公元1645年以后)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与振兴发展时期。清代时期多在明代的理论基础上增加炮制品,此时的医药文献多有专项记载炮制的方法和作用,但也有某些炮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此时期的炮制特点和主要文献如下。

清代刘若金著《本草述》,收载有关炮制的药物300多种,记述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作用、目的及理论解释,内容丰富。后经杨时泰修改删节为《本草述钩元》,使得原著的意旨更为明确易解,如黄芪“治痈疽生用,治肺气虚蜜炙用,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等”。

张仲岩著《修世指南》为清代炮制专书,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其中多来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张氏作了进一步归纳、整理,条分缕析,较为醒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他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所发挥,如提出“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阴而养阳……炙者去中和之性,炒着取芳香之性”等炮制作用。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唐容川的《血证论》,除了记载当时的很多炮制方法外,还特别记载了相当数量的炭药,并在张仲景“烧灰存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炒炭存性”的要求,主要用于疮、痔、烫伤、癣病,以及崩漏、出血、痢疾等的治疗。炭药的炮制与应用,在清代有相当大的发展,很有特色。

明、清时期炮制品增加虽很多,但有些是受当时炮制理论影响而推理出来的,所以认识上不甚一致。如《本草纲目拾遗》中不同意半夏长期浸泡:“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全失本性……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20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人员整理总结编写成文字资料并先后出版了《历代炮制经验集成》及《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等。各省市亦先后编订出版了地方性炮制规范,在此基础上又编订出版了《全国中药炮制规范》,有的已列入国家药典的炮制标准。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把中药饮片炮制科研项目列为攻关重点项目,组织全国炮制科研力量对中药炮制的沿革、理论、工艺、炮制化学、炮制药理及饮片质量等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中药饮片生产工业化、炮制工艺规范化和饮片质量标准化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展。

近年来,我国对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示范与炮制规范化研究的开展,使中药炮制技术开启了新的篇章。同时也有保存地区特色的炮制工艺技术,如江西樟邦的炮制技术,历史上素有“南刀”之冠而流传全国。此外,还有保留大量依方炮制的特需品种,如“蒿芩清胆汤”中的仙半夏、“龙胆泻肝汤”中的酒炒栀子、“泻青丸”中的煨大黄等。

总之,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探明炮制原理,改革工艺设备,可使炮制理论和技术更趋完善。二、中药炮制技术在行业中的地位

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在临床用以治病的物质是中药饮片和成药制剂。中药饮片既不是药材的简单加工,也不光是为了方便配方而制,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只有采用品质优良的中药材原料,按照规范化的炮制技术进行严格认真的净制、切制和炮炙处理,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中药饮片。中药的炮制只有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才能提高炮制工艺水平,并逐步建立起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以确保中医临床疗效的实现。三、有关中药炮制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于2015年第二次修正并实施,是目前药品生产、使用、检验的基本法律。其中第二章“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中第十条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简称《中国药典》)为现行的标准,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1058种,四部收载药材和饮片取样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炮制通则,在进行眼看、口尝、鼻闻、手摸等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水分、灰分、有害物限量残留、含量等指标的限度范围,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药饮片的质量。

由于中药炮制具有较多的传统经验和地方特色,有些炮制工艺还不能全国统一,为了保留地方特色,各省(市)都先后制订了适合本地的质量标准,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等,但应与《中国药典》等国家标准相一致,如有不同之处,应按照国家级药品标准炮制的有关规定炮制。地方标准只有在国家级标准中没有收载的品种或项目的情况下,制定出适合本地的标准才有意义,一般应力求全国统一,同时应将地方标准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四、中药炮制技术的基础知识(一)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天然药物或质地坚硬、粗大,或含有杂质、泥沙,或含有毒性成分等,所以都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有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有的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须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有毒中药经炮制后,使有毒成分减少或发生改变,毒副作用消除或降低,能更安全地服务于临床。

历代对有毒药物的炮制都很重视,各代都有较好的除毒方法和炮制作用的论述。如草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制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又如相思子、蓖麻子、商陆、萱草根等,可用加热炮制降低其毒性。

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副作用。汉代张仲景提出麻黄“生令人烦,汗出不可止”,说明麻黄生用有“烦”和“出汗多”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则可降低其副作用。柏子仁具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宁心安神则需避免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法炮制可消除其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2.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除了通过配伍来提高疗效外,炮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又一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药物经炮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含量,或产生新的有效成分,使药效增强。经加工炮制后的中药饮片有效成分溶出率往往高于生药。

明代《医宗粹言》写道:“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煎方得味出。”这便是现代“逢子必炒”的根据和用意。因为种子被有硬壳,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便于煎出。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其润肺止咳作用,是因为蜂蜜可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为辅料应用后与药物有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此外现代实验证明,胆汁制天南星能增强镇痉作用,甘草制黄连或甘草栓皮(含黄酮苷)可使黄连抑菌效力提高5~6倍。

3.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适合病情需要

中医采用“寒、热、温、凉”及“辛、甘、酸、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能。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为了适应不同病情和患者体质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炮制的方法来转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影响药物的归经、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使应用范围改变或扩大。

根据中药临床观察,发现许多药物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可活血化瘀,炒用可止血;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草性温,能补中益气,故有“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之说。

中医对疾病的部位(病所)通常以经络、脏腑来归纳,对药物作用趋向以“升降沉浮”来表示。疾病在病机和证候趋势上常表现为向上,如咳嗽、气喘、吐血等;或向下,如泻痢、崩漏、遗尿等。这些可以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炮制可以引药入经,改变作用部位和趋向。如大黄苦寒,性沉而不浮,其用是“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症;黄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上清丸中黄柏经酒制后,转降为生。

一种药物往往归入数经,在临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这时可通过炮制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经醋制后,作用专于肝经,使其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的疾病。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等。

总之,通过炮制可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临床应用各有所长。

4.便于调剂和制剂

来自植物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的中药,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可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牡蛎、石决明等,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制剂和调剂,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煅、煅淬、砂烫等炮制方法使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同时可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5.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药物经纯净修制、除去杂质、制成饮片、干燥等炮制处理后,有利于药材贮藏和保存药效。如蒸制桑螵蛸,可杀死虫卵,更利于贮存;如苏子、莱菔子等植物种子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等,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贮存而不变质;某些含苷类药物,经加热处理破坏酶的活性,可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贮,如黄芩、杏仁等。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一些动物药、动物糞便及有特殊臭味的药,往往为患者所厌恶,难以口服或服后出现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为了利于服用,常将此类药物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制、麸炒等方法处理,能起到矫臭矫味的效果。如酒制乌梢蛇、蕲蛇,麸炒僵蚕、椿根皮,醋制乳香、没药,长流水漂洗人中白等。

7.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等过程中,常混有沙土、杂质、霉烂品及非药用部位,因此必须加以净选、清洗等加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净度,这对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有着重要的意义。如种子类药物要去沙土、杂质,根类药物要去芦头,皮类药物要去粗皮,动物类药物要去头、足、翅等。有些药物虽属同一植物,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更应区分入药,如麻黄茎发汗、根止汗,故要分开入药,以适应医疗的需要。(二)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1.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1)炮制对性味的影响 炮制常常通过对药物性味的影响,达到调整药物治疗作用的目的,其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二是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黄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黄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即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痉的功效。(2)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 升降沉浮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趋向。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可以改变其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本草纲目》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性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黄柏原系清下焦湿热之药,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黄芩酒炒可增强上行清头目之热的作用;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莱菔子能升能降,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由此可见,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其作用趋向。(3)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有选择性地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如生姜能发汗解表,故入肺经;又能和胃止呕,故入胃经。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某些辅料炮制药物,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等。

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地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如生地黄可入心经,以清营凉血为长;制成熟地黄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益经补水见长。

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因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在临床应用时不能单纯地受归经地限制,必须与整个药性结合起来考虑。(4)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去毒的目的。

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联合运用。如蕲蛇去头、朱砂水飞、川乌与草乌蒸或煮制、甘遂醋制、巴豆制霜等均可去毒。

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

2.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中药炮制后,由于加热、水浸,以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些成分含量增加了,另一些成分减少或消失了,或者产生新的化合物。炮制对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大体有以下几方面。(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多数味苦,而且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不但植物来源的中药可含有生物碱,而且动物来源的中药有的也含有生物碱(如蟾酥)。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而能溶于乙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亦可溶于酸水(形成盐);大多数生物碱盐类则可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媒,所以常用酒、醋等作为炮制辅料。

虽然大多数生物碱不溶于水,但有些小分子生物碱(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一些季铵类生物碱(如小檗碱)也能溶于水。在炮制过程中如用水洗、水浸等操作时,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在切制这类药材时,宜采取“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在切片浸泡过程中生物碱的损失,以免影响疗效。

各种生物碱都有不同的耐热性。高温情况下某些生物碱不稳定,可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炮制常用煮、蒸、炒、烫、煅、炙等方法,改变生物碱的结构,以达到解毒、增效的目的。如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水解成毒性小得多的乌头原碱;士的宁在加热条件下转变为异士的宁、士的宁含氮氧化物等,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有些药物(如石榴皮、龙胆草、山豆根等)所含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而该生物碱又是有效物质,因而炮制过程中尽量减少热处理过程,以生用为宜。(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苷是糖分子中环状半缩醛上的羟基与非糖部分(苷元)中的羟基(或酚基)缩合(失水)而成的环状缩醛衍生物。苷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广泛分布在植物体中,尤其在果实、树皮和根部最多。苷的溶解性能常无明显的规律,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有些苷也易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但难溶于乙醚和苯。

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往往在不同细胞中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可被相应的酶所水解,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影响疗效。如槐花、苦杏仁、黄芩等含苷药物,采收后长期放置,相应的酶便可分解芦丁、苦杏仁苷、黄芩苷,从而使这些药物失效;花类药物所含的花色苷也可因酶的作用而变色脱瓣。所以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晒的方法以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保证药物有效物质免受酶解,保存药效。

苷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不但会减低苷的含量,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因此炮制时除临床上有专门要求外,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有机酸会被水或醇溶出,使水呈酸性,促进苷的水解,应加以注意。(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挥发油通常也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活性成分,它是指水蒸气蒸馏所得到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大多数具有芳香性,在常温下可以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油迹,大多数比水轻,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在70%以上的乙醇中能全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呈油状。

人们很早就知道在许多植物中含有挥发性的香气物质,并指出要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如《雷公炮制论》中就对茵陈等注明“勿令犯火”;《本草纲目》在木香条下云“凡入理气药,不见火。若实大肠,宜面煨熟用”。所以凡含挥发性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以免挥发油损失,加热处理尤须注意。

但也有些药物需要通过炮制以减少或除去挥发油,以达到临床的需要。例如,苍术含挥发油较多,甚至能析出挥发油结晶,具有刺激性,即中医所指的“燥性”。一些药物实训结果表明:炒炭可减少挥发油约80%,炒焦可减少约40%,煨或土炒可减少约20%,醋炙、酒炙、盐炙、米泔水制及麸炒减少约10%~15%,故应根据临床不同要求,相应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4)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鞣质是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广泛地存在于植物中,在医疗上作为收敛剂,具有收敛止血、止泻、抗菌、保护黏膜等作用,有时也用作生物碱及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

鞣质含有多数酚羟基,极性较强,所以易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因而以鞣质为主要药用成分的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如用水处理要格外注意,如地榆、虎杖、侧柏叶、石榴皮等。

鞣质为强还原剂,能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生成鞣红。槟榔、白芍等切片,露置空气中有时泛红,就是由这些药物所含的鞣质氧化成鞣红所造成的。鞣质在碱性溶液中变色更快,所以在炮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鞣质遇铁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绿色的鞣质铁盐沉淀,因而在炮制含鞣质成分的药物时,有用竹刀切、铜刀切、木盆中洗的要求,煎药时也要用砂锅,都是为了避免鞣质与铁的反应。(5)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特别是正将成熟的肉质果实内。通常果实愈接近成熟,其含酸量愈逐渐减低。药材中常见的有机酸有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等。其在人体营养及生理上都有重要作用。

有机酸在植物体内有以游离状态存在的,也有与钾、钠、钙、铍、镁、锶、钡等离子结合成盐类存在的。低分子的有机酸大多能溶于水,因此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宜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以防止有机酸类成分的损失。但植物如存在着可溶性的草酸盐往往有毒,如白花酢浆草、酢浆草,食后可产生虚弱、抑制,甚至死亡,炮制时应除去。

加热炮制可使有机酸破坏。具有强烈酸性的有机酸,对口腔、胃刺激性大,因此,对有强烈刺激性有机酸或含有机酸过多的药材,经过热处理,可破坏一部分,以适应临床需要。如山楂炒焦后有机酸破坏一部分,酸性降低,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有的药物经加热后,有机酸会发生质的变化,如咖啡经炒后,绿原酸被破坏,而生成咖啡酸和奎宁酸;或减少酒石酸、枸橼酸、苹果酸、草酸,相应产生挥发性的乙酸、丙酸、丁酸、缬草酸。

有些有机酸能与生物碱生成盐,有利于药效发挥,因而常用甘草水制一些生物碱的药物增强疗效,如吴茱萸制黄连。(6)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油脂的主要成分为具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大多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致泻等作用,有的作用峻烈,有一定毒性。

炮制过程中,经加热、压榨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免滑肠致泻或可降低毒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如柏子仁去油制霜以降低或消除滑肠作用;千金子去油制霜以减小毒性,使药力缓和;瓜蒌仁去油制霜以除令人恶心呕吐之弊,更适用于脾胃虚弱患者。再如蓖麻子中含有脂肪油,具消肿拔毒、泻下通滞作用,但种子中含有毒蛋白,炒熟后可使毒蛋白变性避免中毒;巴豆油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毒成分,则宜控制用量,使达适中。(7)炮制对含树脂类药物的影响 树脂是一类复杂的混合物,通常存在于植物组织的树脂道中。当植物体在外伤的刺激下,即能分泌出树脂来,形成固体或半固体物质。有的为油树脂,有的为胶树脂,有的为油胶树脂。其多有一定的生理活性而被药用,常用作防腐、消炎、镇静、镇痛、解痉、活血、止血剂。

树脂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等有机溶酶中。炮制含树脂类药物常用辅料酒、醋处理,可提高树脂类成分的溶解度,增强疗效。如五味子经酒制可提高疗效,因五味子的补益成分为一种树脂类物质;乳香、没药经醋制,能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加热炮制可增强某些含树脂类药物的疗效,如藤黄经高温处理后,抑菌作用增强。但是有的树脂如果加热不当反而影响疗效,如乳香、没药中的树脂如果炒制时温度过高,易促使树脂变性,反会影响疗效。同时,加热炮制可以破坏部分树脂,以适应医疗需要。如牵牛子树脂具有泻下去积作用,经炒制后部分树脂被破坏,可缓和泻下作用。(8)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中最复杂的物质,水解后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很多种氨基酸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蛋白质是一类大分子物质,多数可溶于水,生成胶体溶液,一般煮沸后由于蛋白质凝固,不再溶于水。纯氨基酸大多数是无色结晶体,易溶于水。由于其具有水溶性,故不宜长期浸泡于水中,以免损失有效成分,影响疗效。

炮制时加热煮沸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某些药物所含的氨基酸遇热不稳定,如雷丸、天花粉、蜂毒、蛇毒、蜂王浆等,以生用为宜。一些含有毒性蛋白质的中药便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毒性蛋白变性而消除毒性,如巴豆、白扁豆、蓖麻子加热后毒性大减。

蛋白质加热处理以后,往往还能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而取得一定的治疗作用。如鸡蛋黄、黑大豆等经过干馏处理,能得到含氮的吡啶类、卟啉类衍生物,而具有解毒、镇痉、止痒、抗菌、抗过敏的作用。

氨基酸还能和单糖类及有少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产生化学变化,生成环状的杂环化合物,这是一类具有特异香味的类黑素。如缬氨酸和糖类能产生香味可口的微褐色类黑素;亮氨酸和糖类能产生强烈的面包香味。所以麦芽、稻芽等炒后会变香并具健脾消食作用。

蛋白质能和许多蛋白质沉淀剂,如鞣酸、重金属盐产生沉淀,一般不宜和鞣质类的药物一起加工炮制。酸碱度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稳定性、活性影响很大,加工炮制时也应根据药物性质妥善处理。(9)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糖类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种类很多,有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大;多糖难溶于水,但能被水解成寡糖、单糖。因此在炮制含糖类成分的药物时,要尽量少用水处理,必须用水泡时要“少泡多润”,尤其要注意与水共同加热的处理。

糖与苷元可结合成苷,故一些含糖苷类药物在加热处理后,可分解出大量糖。如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甜度增加;何首乌制后还原糖含量随之增加,这都与糖类成分的变化有关。(10)炮制对含无机化合物类药物的影响 无机成分大量存在于矿物和介壳类药物中,在植物药中也含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盐等,大多与组织细胞中的有机酸结合而成盐共存。

矿物类药物通常采用煅烧或煅红醋淬的方法,除了可改变其物理性状,使之易于粉碎,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外,也有利于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增强疗效,如磁石、自然铜、牡蛎等。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经煅制后失去结晶水而改变药效,如石膏、明矾、寒水石等。在加热炮制过程中,可改变某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产生治疗作用,如炉甘石原来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ZnCO),煅后变为氧化锌3(ZnO),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的作用。

同时在炮制过程中,水处理时间过长,易使所含水溶性无机盐类成分流失而降低疗效。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降血压、利尿作用。

3.炮制对调剂和制剂的影响

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质量有共同的要求,特别是净制,如皮壳、毛核、粗皮、木心等往往作用很弱或无作用,若不除去则会影响剂量,降低疗效。饮片的外观质量一般是从形态、色泽、气味、质地来控制。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内在质量都应严格控制,尤其是有毒中药。丸、散剂的要求一般高于汤剂饮片。

中药制剂的内服药,其给药途径多为口服,这就需要按照药品卫生标准严格执行。如净制,即为保证药材品质及入药部位的准确性设定的净度要求。在饮片切制时,必须按制备程序制成饮片,这样既利于粉碎,又有益于服后吸收,易于发挥疗效。药物必须依方认真炮制,才可使其疗效稳定。如清宁丸中的大黄,就要用黄酒多次蒸制以后,才能制丸,否则药力猛峻易产生服后腹痛的副作用;又如乌头类药物,如果炮制失当,不仅疗效欠佳,还易引起中毒,再如小儿健脾丸的神曲,必须发酵与炒制,其健脾效果才好。因此,在制剂中繁多的炮制方法绝不能轻率简化甚至改变,否则都将直接影响疗效。(三)中药炮制方法的分类

1.雷公炮炙十七法

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了“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晒、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这就是后世所说的“雷公炮炙十七法”,因历史的变迁,其内涵现已难以准确表达,但却可窥见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大概。由于医药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扩大,炮制方法远远超出了十七法的范围,但多年来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对学习中药炮制和查阅古代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2.三类分类法和五类分类法

三类分类法是明代陈嘉谟提出的,他在《本草蒙筌》中说“火制四,有煅、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水火共制造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多端,总不离此二者。”即以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炮制方法为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能反映出炮制的特色。

由于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尚不能包括中药炮制的全部内容,后来总结归纳了五类分类法。

五类分类法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不但能比较系统地反映药物加工炮制工艺,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生产实际。

3.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是在三类、五类分类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净制、切制和其他制法的基本内容。由于炮制项目的内容太庞杂,有必要进一步分门别类。

其一法是突出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以辅料为纲、以工艺为目的的分类法,如分为酒制法、醋制法、蜜制法、盐制法、姜制法、药汁制法等;在酒制法中再分为酒炙、酒蒸、酒煮、酒炖等。此种分类法在工艺操作上会有一定的重复。

其二法是突出炮制工艺的作用,以工艺为纲、以辅料为目的的分类法,如分为炒、炙、煅、蒸、煮、等。在炙法中再分为酒炙法、醋炙法、姜炙法、蜜炙法等。这种分类方法能较好地体现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它吸收了工艺法的长处,采纳了辅料分类的优点,既能体现整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是中药炮制中共性和个性的融合,便于掌握,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

4.以药用部位为准的来源分类法

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全书将炮制方法散列于各药之后,无规律可循。至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将炮制依据药物的来源属性(金、石、草、水、火、果等)分类,但仍局限于本草学的范畴。现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各省市制订的炮制规范,大多以药用部位的来源进行分类,即根及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叶类、花类、皮类、藤木类、动物类、矿物类等,在各种药物项下再分述各种炮制方法。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是便于具体药物的查阅,但体现不出炮制工艺的系统性。(四)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

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有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蜂蜜、食盐水、生姜汁、甘草汁、黑豆汁、米泔水、胆汁、麻油、吴茱萸汁、萝卜汁、油脂油、鳖血、石灰水等,根据临床需要而选用。常用的固体辅料有米、麦麸、白矾、豆腐、土、蛤粉、滑石粉、河砂、朱砂等。(五)中药炮制的设备

1.净制设备

净制是中药炮制中一道涉及面广、加工量大、劳动条件艰苦、强度大的工序,是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首要环节。

近年来,饮片厂不断采用多种电动设备代替手工操作,这些设备包括不同类型的洗药机(如GZ型翻板式、XY型滚筒式、XD型滚筒式、喷淋式及籽实药清洗机等),以及吸风式、两级铅锤式、滑栅吸式、旋风分离吸式风选机等,还有振荡式筛药机及滚筒式、旋转式除毛机等。

另外,还引用其他药物加工机械或食品机械。如将切药机通过倒装刀片、调节刀距、换装软木质刀片,加工栀子、金樱子、杏仁、桃仁等;利用滚筒式炒药机、糖衣锅来加工砂烫后的骨碎补、马钱子,以及切片后的毛知母等;利用碾米机、磨粉机来完成药材的“去刺”“去毛”“去果壳”“去核”“去心”“去皮”等加工。

2.软化设备

干燥的净药材,切制前必须进行适当的软化处理。药材的软化,是饮片生产中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操作不当易损失药效、影响饮片质量的关键工序。

传统软化方法主要是淋、洗、泡、润等常规水处理法,易受自然因素影响,不易达到软化“适中”;对一些质硬、体坚的药材,生产周期长、有效成分易流失,影响切片质量。目前在大生产中,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损耗、提高饮片质量,已开始使用新的软化设备。其中有减压快速润药机(分为立式和卧式)、DCS型中药材冷浸软化设备及真空加热润药机等。在软化方法上,也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如定量润药法、空压快速引润法及真空喷气快速引润法等。

3.切制设备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大批量生产多采用机械切制,小批量生产加工或特殊需求者多使用手工操作。手工切制工具包括切药刀(又称铡刀或琢器)、片刀、刨刀、镑刀、锉刀、斧头、碾船、研钵、刮刀9种刀具,以及槟榔钳、竹压板、油帚钳子等辅助工具。

机械切制设备依刀具的运动方向,大致可分为剁刀式(上下运动)、旋转式(圆周运动)、镑刀式(水平运动)等各个类型,如转盘切药机、旋转式切药机、多功能切药机、往复式切药机、直刀式切药机等。

4.炮制设备

现代炮制使用的炒药机,根据结构的不同,主要有平锅式和转筒式两种,具体有炒药锅、电动平底炒药锅、电热中药炒药锅、煤热滚筒炒药机、CY电热炒药机、红外线中药烘炒机等。使用的煅制设备有煅药锅、煅药反火炉、密闭式电煅炉、恒温马沸炉及箱式电阻炉等。为克服蒸汽消毒柜或卧式流化罐等现行设备的不足而研制的回转式蒸药机,既适用于蒸制药材,又有干燥功能。另外多功能提取罐在中药炮制蒸、煮、炖、法中的应用,提高了中药饮片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不仅保证了炮制品质,更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效率。

5.干燥设备

中药饮片的干燥设备现已有很大发展,中药饮片厂大多采用翻板式干燥机、热风干燥机,此外尚有隧道式烘房、电热恒温干燥箱、远红外干燥机、筛网式干燥机、微波干燥机及太阳能干燥机等,基本上由机械生产取代了自然干燥的手工操作。

6.包装设备

随着中药饮片加工技术的进步,如贵重药品的精美小包装、充氮气包装、真空包装、无毒塑料袋包装等被广泛应用于饮片包装中,改变了大麻袋“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多饮片采用全自动包装机包装,具有易吸潮、返油、生虫、挥发等特性的中药饮片可以选择真空包装机包装,中药配方颗粒采用旋转式高速颗粒包装机、多列条状袋颗粒包装机等包装。

总之,现代炮制设备的发展和使用,已使中药饮片的生产由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渐向“机械化、自动化、电脑控制化、工艺数据化、质量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当然,不同设备间的工艺参数变化会造成新旧炮制品间的某些差距,我们应在继承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加强炮制原理研究及工艺研究的结合,不断尝试新技术,改进现有炮制设备和研制新设备。任务小结项目2 中药材前处理技术任务1 净选加工知识目标:能够根据各种饮片性质,确定正确的净选加工技术;掌握各类药材净选加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能依据饮片质量标准,判断所炮制饮片成品规格是否合格。技能目标:学会使用传统和现代净选的设备与方法;具备对炮制后的饮片进行外观和内在质量的鉴定技能。一、必备知识

净选是中药炮制的第一道工序,主要是将原药材经过洗净、分选等处理方法,除去药材中的泥沙、夹杂物及残留的非药用部分,或分离其不同的药用部分及霉败品等,使药材达到药用的净度和纯度标准。(一)净选加工的目的

1.分开药用部位

如中药当归、生地黄等根类和根茎类药材常带有泥沙,须清水洗净后才可入药;海藻、海带、全蝎等常带有盐分,须洗漂干净后才可入药;麻黄则须分离地上部分和地下根部,两者分别入药;莲子须分离其莲肉和莲心(胚芽)分别入药;芒硝和硇砂等须经提净后才能入药等。

2.除去非药用部位

除去非药用部位是使调配时剂量准确或减少服用时的副作用。如去粗皮、去瓤、去心、去芦等。

3.进行分档,便于进行切制和炮制

中药材系自然状态的干燥品,同种药材的个体大小、粗细和长短是有差别的,所以在饮片切制和炮制前均须在净选时按其大小、粗细等加以分类,这样在软化浸润时便于控制其湿润的程度,便于进行切制;在进行炮制时亦便于控制火候,以保证饮片的质量。如半夏、天南星、大黄等。

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净选加工可除去产地采集、加工、贮运过程中混入的泥沙杂质、虫蛀及霉变品。(二)净选方法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净选。经过净选后的中药材称“净药材”。中药材都要通过净选加工,方可用于临床。汉代医药学家张仲景在医疗实践中即很重视药用部位、品质和修治,在其著作《金匮玉函经》中指出:药物“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去茎,又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净选可根据药材质地的不同,选用下列常用方法进行操作。

1.挑选

挑选是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变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档,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适用于对药物进行大小分档,除去药物中所含的霉变品、虫蛀品、泛油品等;或药物中所含杂质少且明显,用其他器具难以与药物相分离时选用;还常用于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如莱菔子、桑螵蛸、蛇床子、石膏等常含有木屑、砂石等杂质;苏叶、藿香、淡竹叶、香薷等常夹有枯枝、腐叶及杂草等;枸杞子、百合、薤白等亦常有霉变品混入,这些均须挑选除去。又如天南星、半夏、白芍、白附子、白术、大黄、木通等药物,均需按大小、粗细分开,以便分别浸润或煮制,这样在软化浸润时便于控制其湿润的程度或火候,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使其充分发挥疗效。此外,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

2.筛选

筛选是根据药物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以筛去药物中的砂石、杂质、碎屑等,使其达到洁净,便于进一步加工炮制。有些药物形体大小不等,须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如延胡索、浙贝母、半夏等,以便分别浸、漂和煮制;另外如鸡内金、鱼鳔胶及其他大小不等的药物均须分开,分别进行炮制,以使受热均匀、质量一致;或筛去药物在炮制中的辅料,如麦麸、河砂、滑石粉、蛤粉、米、土粉等。目前,许多地区采用机器筛选,如振荡式筛药机等,操作时只要将待筛选之药物放入筛子内,启动机器,即可达到筛净。不同体积之药物,可更换不同孔径之筛子。

3.风选

风选是利用药物和杂质的轻重不同,借助风力将杂质除去。一般选用簸箕或风车将杂质和药物分开,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洁之目的。多用于果实、种子类药材的净选。如紫苏子、车前子、吴茱萸、青葙子、莱菔子、葶苈子等。有些药物通过风选可将果柄、花梗、干瘪之物等非药用部位除去。

4.水选

水选是将药物通过水洗或漂除去杂质的常用方法。有些药物常附着泥沙、盐分或不洁之物,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选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如乌梅、山茱萸、大枣、川贝母、海藻、昆布等,均需洗或漂去附着的泥沙、盐分。质地较轻的药物,如蝉蜕、蛇蜕、地鳖虫等,操作时将药物置水中搅拌,使药物中的杂质漂浮于水面或沉于水中而除去。洗漂应掌握时间,勿使药物在水中浸漂过久,以免损失药效,并及时注意干燥,防止霉变,降低疗效。(三)中药材净选的要求

1.去根或茎(1)去残根 是指药用茎或根茎部分的药物一般须除去主根、支根、须根等非药用部位。如石斛、荆芥、薄荷、黄连、芦根、藕节、马齿苋、马鞭草、泽兰、益母草、瞿麦等。另如麻黄茎和根均能入药,但两者作用不同,茎能发汗解表,根能止汗,故须分离,分别药用。(2)去残茎 药用根部的药物往往须除去残茎,如龙胆、白薇、丹参、威灵仙、续断、防风、秦艽、广豆根等,均除去残茎,使药物纯净。

2.去皮壳

去皮壳的操作方法早在汉代就有记载,如《金匮玉函经》中明确指出:“大黄皆去黑皮。”梁代《本草经集注》亦指出一些皮类药物,如肉桂、厚朴、杜仲、秦皮等,“皆去削上虚软甲错,取里有味者称之”。清代《修事指南》谓“去皮者免伤气”。这些方法无疑对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是一个提高。因为有些药物的表皮(栓皮)及果皮、种皮属非药用部位,或是有效成分含量甚微,或果皮与种子两者作用不同,如苦杏仁、白扁豆等,故须除去或分离,以便纯净药物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

有些外皮辛燥耗气,尤其是体弱的患者,过多服用生姜皮、橘皮等辛散皮类药物会有耗气之虑。传统所谓“去皮免损气”,可能是指这些特殊情况。有些皮有毒,如苦楝根皮、雷公藤皮若剥除其红黄色外皮不完全,会引起中毒,大伤元气;又如白首乌中含有有毒金属元素高达946.11mg/kg,去皮白首乌饮片有毒金属元素为36.50mg/kg,含量大为降低,所以必须去皮。

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具体如下。

①树皮类。如杜仲、厚朴、黄柏、肉桂等。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因栓皮内含有效成分甚微,如不除去,调配时仍作药物数量称取,就会影响药用剂量的准确性。

②根和根茎类。如知母、桔梗、北沙参、明党参等,应除去根皮。有些药物多在产地趁鲜去皮,如知母、桔梗等;若不趁鲜及时去皮,干后不易除去。传统要求桔梗去“浮皮”后入药。

③果实种子类。如草果、益智、使君子、鸦胆子、大风子、榧子、白果、石莲子、桃仁、苦杏仁等,应去果壳或果皮。可砸破皮壳,去壳取仁,如巴豆、白果、使君子等。种子类药物,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法去皮。大量生产用去皮机去皮,小量生产用手搓去皮。

3.去毛

有些药物表面或内部,常着生许多绒毛,服后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或其他有害作用,故须除去,消除其副作用。如唐代《新修本草》载:“枇杷叶凡用须火炙,以布拭去毛,不尔射入肺,令咳不以”。宋代《证类本草》云:“石韦,用之去黄毛,毛射入肺,令人咳,不可疗”。从文献记载看,去毛主要是为了避免因毛绒机械性刺激咽喉引起咳嗽而采取的一种操作。

根据不同的药物,可分别采取下列方法。

①刮去毛。如鹿茸的茸毛,先用刃器(瓷片或玻璃片)将茸毛基本刮净,再置酒精灯上稍燎一下,用布擦净毛屑。注意不可将鹿茸燎焦,以免切片时破碎。

②刷去毛。如枇杷叶、石韦等在叶的背面密生许多绒毛,历代文献记载均须刷去。刷毛的方法,少量者用毛刷刷除,大量者可用去毛机刷去。

③烫去毛。如骨碎补、狗脊、马钱子等表面生有黄棕色绒毛,可用砂炒法将毛烫焦,取出稍凉后再撞去毛绒即可。

④挖去毛。如金樱子,在果实内部生有淡黄色绒毛,常在产地纵剖两瓣,挖去毛核,但往往还有去不尽的毛或完整的果实,须再进行加工处理。其方法为,将金樱子用温水稍浸后润软(完整的须切开),挖净毛和核,洗净后晒干。

⑤撞去毛。如香附,表面生有黄棕色的毛,将香附和瓷片放进竹笼中来回撞去毛,产品称香附米。

4.去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的胚芽。早在汉代《伤寒论》中就有麦冬、天冬去心的记载。南齐增加了远志去心,梁代增加了丹皮去心,宋代增加了巴戟天、贝母去心,明代增加了莲子去心,近代有地骨皮、五加皮、白鲜皮、连翘等药材去心。梁代陶弘景曰:“凡使麦门冬,须用肥大者,汤浸,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清代《修事指南》谓“去心者免烦”。但在长期实践中,有些带木质心的药物服后并不使人感觉烦闷,如麦冬,近代多不去心用于临床。

现在去心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除去非药用部位,如牡丹皮、地骨皮、白鲜皮、五加皮、巴戟天的木质心不入药用,在产地趁鲜将心除去,以保证调剂用量准确。二是分离药用部位,如莲子心(胚芽)和肉作用不同,莲子心能清心热,而莲子肉能补脾涩精,故须分别入药。

但是有些情况值得注意,如明代《寿世保元》曾有“莲子食不去心,恐成卒暴霍乱”的记载。亦有由于炮制不妥,带心服用,导致腹泻复发的临床报道。临床上还观察到连翘不去心,往往造成小儿遗尿症。此类现象虽非普遍的规律,但药材去心的传统操作,仍不容轻易否定。

去心的方法因药而异。如远志去心,可将远志根稍润至软时,放在木墩上用木槌捶捣,其木质部与皮部即脱离,抽去木心;莲子去心,将莲子趁鲜在产地加工时,用竹签插出莲子心,晒或烘干,莲子肉仍保持整粒出售。

5.去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茎、叶茎等部位。通常认为需要去芦的药物有人参、党参、桔梗、续断、牛膝、草乌、茜草、地榆、玄参等。因为历代医药学家认为“芦”是非药用部位,故应除去。《雷公炮炙论》在甘草条下载有:“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修事指南》谓:“去芦头者免吐”。前人将人参与参芦分别入药,把参芦作为涌吐剂,用于虚弱患者的催吐。多数古代医籍记载认为参芦可催吐,具有实践病案。现代研究认为,参芦中所含的三醇型苷较人参高,有明显的溶血作用,不宜和人参同用或代替人参作注射剂,对此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且有服用参芦15~30g中毒的报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