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遵惠医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8 12:59:23

点击下载

作者:黄开云,管傲然,管微微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管遵惠医案

管遵惠医案试读:

前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针灸学是其中璀璨的奇葩。千百年来,中医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迄今仍在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巨大卫生资源;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产生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使中医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01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名单,昆明市中医医院承建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是全国首批64家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之一。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任务书》的规定要求,2014年11月13日,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昭通市中医医院二级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以此为契机,黄开云、王林、付明超、刘泽润、张忠碧、沈怡、姜颖、唐敏、樊悦、赵志兵等医师正式拜全国名老中医管遵惠教授为师,成为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第五代传承门生弟子。

管氏针灸,五代传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管遵惠主任医师是管氏针灸的第四代传人,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针灸专家,在50余年的医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渊博的医学知识,是管氏针灸医学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昭通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昭通地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促进昭通中医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昭通市中医医院领导班子研究讨论,受近代学者章太炎“中医成绩,医案最著”的启示,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深入挖掘整理流派历代传人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典籍、医话医论、方志记载、历史实物等文史资料”的建设任务,决定学习研究、整理编辑《管遵惠医案》,以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此,成立了以宋万永院长为主任的“《管遵惠医案》编辑委员会”,责成黄开云、管傲然、管薇薇、王林、付明超等学术继承人组成的学术团队整理编辑,编辑组全体人员系统学习、认真研究、勤学善思、穷原竟委、孜孜不倦、反复斟酌、仔细推敲,经过集体的刻苦努力,编辑完成了《管遵惠医案》书稿,准备付梓问世。

我们在学习整理的过程中,深感管老中医理论底蕴深厚,辨证论治灵活,学术技艺精湛,临床疗效显著。《管遵惠医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管氏针灸一脉相承的学术思想和针灸临床的技艺特点;编辑出版《管遵惠医案》,对传承管氏针灸的学术思想,发扬流派特色优势;立足临床实践,提高流派临床疗效;培养传承人才,打造流派人才群体,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虽然尽了很大的努力,由于编者学识谫陋,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管遵惠医案》编辑委员会2015年11月22日第一章 头面躯体痛证头面部例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张某,男,58岁,干部。1993年12月16日初诊。

主诉:反复右侧面痛12年,加剧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981年冬季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颌部阵发性隐痛,常因洗脸时擦洗面部引起疼痛发作。其后逐年加重,多在秋冬季节发作。1993年11月中旬右侧面痛加重,呈阵发性闪电样剧痛,每隔15分钟左右疼痛1次。服用卡马西平、罗通定等药物无效。脉浮紧,舌暗淡夹青,苔白。

经络辨证:感受风寒使经络气血凝滞,面部经络不通,导致面痛。脉浮紧,舌暗淡夹青,苔白,亦属寒象。证属:风寒入络,经脉痹阻。病位:面部三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风寒入络,经脉痹阻

   西医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治则:祛风散寒,疏经通络。

治法:取下关、太阳、颊车面穴齐刺法,配取止痛穴(位于翳风穴与天容穴连线之中点,约在翳风穴下1.5寸)、牙痛穴(掌心第三、四掌骨间,距掌指横纹后约1寸),电针连续波,频率80次/分。留针30分钟。针治后,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隔1~2日针治1次,治疗25次后,面痛消失。随访3年,疼痛未复发。

按: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中医属“头风”“面痛”“偏头痛”“眉棱骨痛”等范畴。病位在头面部,多因头面部三阳经受邪发病,或感受风毒、阳明火盛,或久病成瘀,使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按其“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以痛为腧”的取穴原则,筛选出下关、太阳、颊车为施治主穴。《灵枢·官针》曰:“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此种刺法增强刺激量,扩大受刺穴位作用面积,增强了通络止痛作用,故齐刺扳机点以通络止痛。例2 血管神经性头痛

马某,女,45岁,农民。2003年3月17日上午10点20分初诊。

主诉:头痛3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2000年1月头部、胸、腰部被打伤,经门诊及住院治疗后,胸腰部外伤渐愈;后遗留有头痛、头昏症状。2000年2月21日脑CT平扫:脑实质区未见异常密度表现,脑中线不偏,脑室、脑池及脑沟未见异常表现。脑电图基本正常。2001年3月脑血流图检查示:脑血管舒张度扩张,脑动脉血容量增加,波幅稍增高。自述头顶及左侧颞部痛如锥刺,睡眠不宁,耳鸣眩晕。舌质紫,苔薄黄,脉细涩。

经络辨证:头部外伤,脉络受损,经气凝滞,瘀血内停,久病入络,故痛有定处,疼痛如刺,头痛经久不愈。舌质紫,苔薄黄,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证。头痛部位在头顶及左颞部。足厥阴肝经循行至头部,与督脉会于巅顶;足少阳胆经循行至头部颞侧。患者头顶及颞部疼痛与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相关。证属:瘀血阻络,清窍失荣。病位:足厥阴经、足少阳经、阳维脉。

诊断:中医诊断:头风

     证型:瘀血阻络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疏肝理气,濡养清窍。

治法:初诊时间为癸未年乙卯月己丑日己巳时,按灵龟八法开穴,当开外关穴,外关属手少阳络穴,通于阳维脉,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通带脉的足临泣;配取颔厌透曲鬓(左)、风池、百会,行“阴中隐阳”手法。开穴及头部腧穴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80~100次/分,以穴周皮肤轻度抽动,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2次,疼痛明显减轻,癸巳日己未时三诊,开通阳 脉之申脉,按“夫妻”关系,同取通督脉之后溪,配取太冲、风池、率谷、目窗、承灵。针后头痛若失。针灸治疗2月余,2003年6月,头痛、耳鸣、眩晕等症状消失。复查脑血流图报告正常。随访1年,头痛无复发。

按:《奇经八脉考》:“阳维起于诸阳之会……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难经·二十八难》:“阳 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阳 脉病候中,主治头痛。灵龟八法开穴,辅以阳 、阳维之交会穴风池,按头痛部位,“以痛为腧”,取颔厌透曲鬓、率谷、目窗、承灵,活血化瘀,取肝经原穴太冲,百会,疏肝理气,通经活络,针法对症,故收效较佳。例3 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44岁,工人。1982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左侧颜面部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于1980年3月始左侧颜面部出现电击样疼痛,每日发作5~8次。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西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半年余,无效。1982年以来,发作更趋频繁,每日发作10余次,痛时,患者闭目嘴,咬牙流泪,有时手捧下颌,头撞墙壁,痛不欲生。后在某医院拔除左侧磨牙4枚,经封闭、针灸治疗2月余,病情依然如故。初诊时,患者恐惧焦忧,夜不能寐,由于说话、饮食容易诱发疼痛,以致不能食。脉象弦数,舌青苔黄。

经络辨证:肝气失调,郁而化火,肝火上犯,以致面部疼痛。时久,肝气郁胆,则少寐,易惊胆怯。证属:肝胆风热,病久入络。病位:面部三阳经、足厥阴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肝胆风热,病久入络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则:疏肝理气,祛风清热。

治法:舌穴:肝穴、胆穴、心穴、耳穴(均泻法);选配:风池、翳风、颊车、下关、行间、侠溪(电针)。左右配穴法,每日治疗1次。5次后,发作显著减少,疼痛减轻;治疗12次,发作基本控制,仅在饮食时偶尔诱发疼痛;共治疗32次,疼痛消失。随访1年,疗效巩固。

按:病位在头面部,多因头面部三阳经受邪发病,或感受风毒、阳明火盛,或久病成瘀,使经络气血凝滞所致。根据“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肝者,筋之合也……而脉络于舌本”“胆足少阳之脉……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故而肝、胆、心3穴同治以泻肝胆风热。《难经·六十八难》:“荥主身热”,故以肝经荥穴行间,胆经荥穴侠溪清热。以风池、翳风、颊车、下关与舌针内外配穴以奏疗效。例4 三叉神经痛

张某,女,54岁,干部。1996年3月25日初诊。

主诉:右面颊疼痛3年,复发5天。

现病史:患者于1992年冬季突发右面颊疼痛,先后拔牙4颗,仍剧痛不已,后经服药等多方治疗,经半年后疼痛渐消。5天前因工作紧张繁忙诱发右面颊阵发性剧痛,每日发作10余次,每次持续10秒钟左右,洗脸、刷牙均诱发疼痛,鼻旁、唇旁有触发点。舌红有瘀斑,苔黄,脉细弦滑。

经络辨证:患者右面颊阵发性剧痛,洗脸、刷牙均诱发疼痛,鼻旁、唇旁有触发点。发病时值冬季,风寒之邪侵袭面部阳明、太阳、少阳经脉,寒性收引,凝滞经脉,气血痹阻;疼痛日久,久病入络,使面部经络气血瘀滞加重。舌红有瘀斑,苔黄,脉细弦滑。此系肝郁气滞,胃火上炎,热扰经络,经输不利。病位:足阳明、手阳明、足少阳、手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面痛

     证型:气血瘀滞,脉络闭阻

   西医诊断:三叉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治法:针刺主穴:下关、太阳、颊车。配穴:禾髎透颧髎、合谷、复溜、太冲,用泻法。第1次针治后,疼痛较前加重,发作次数增多。间隔3天后,继续针治,治疗4次后疼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针治10次后疼痛全止。随访1年未复发。

按:面痛又名面风痛,以反复短暂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或痉挛,伴面肌抽搐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依“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理,取下关、太阳、颊车为主穴治之。下关、太阳、颊车均为局部取穴,均有袪邪通络止痛的作用。配穴禾髎透颧髎疏调阳明经气;合谷施以泻法,有清热止痛之功;太冲清肝泻火,平肝潜阳;复溜滋水涵木,益肾平肝;主穴配穴合用共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清热止痛之功。例5 血管神经性头痛

关某,女,39岁。1962年9月8日初诊。

主诉:头痛伴眩晕4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958年因子宫肌瘤,在腰麻下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过长。术后第2天,前额头痛并牵及项后痛,有恶心感,不呕吐,经对症治疗后,有所减轻。但患者术后失于调养,致使身体更趋羸瘦,眩晕头痛,日趋严重。术后3月余,仍不能下床。后又复住院年余,仍感眩晕头痛,生活难以自理。经多方治疗罔效。继而疗养半年,眩晕虽有减轻,但腰膝酸软,额及枕部阵发性刺痛仍剧。面色晦黯而黄,舌淡白,少苔,脉沉细。

经络辨证:按任、督、冲一源三歧,手术、麻醉易于损伤脉气,术后又失于调养,血气更虚,穷必归肾,肾精不涵,精亏髓少,髓海失养,故头目眩晕。督脉通于脑,督脉空虚,脉气失调,故腰膝酸软而头痛。证属:任督受损,冲脉空虚,气血亏耗,清窍失荣。病位:任、督、冲脉、脑。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气血亏虚,清窍失荣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补益气血,濡养清窍,通调任、督、冲脉。

治法:久病宜通任督,乃灸气海、关元;针长强、风府、百会,行疾徐、捻转补法。针灸1次后,头痛即感减轻,后本“任脉温灸,督脉针调”的方法,随症加减穴位,针治12次后,症状明显好转。共针灸38次,4年余之痼疾,竟获痊愈。

按:督脉起于胞中,上通于脑,统摄全身之阳气。《灵枢·经脉》云:“督脉……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对病久虚证,应任督并重。宗古人“任宜温灸,督宜针调”的治疗原则,可望获取疗效。例6 血管神经性头痛

王某,男,41岁,工人。1957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反复发作头痛1年余。

现病史:近日受凉,疼痛加剧,左侧较甚,耳鸣,面部时有热感,伴有恶心,口苦尿赤。舌质红,少苔,脉浮紧。

经络辨证:受凉后诱发头痛加剧,脉浮紧,是为风寒袭络;而舌质红,少苔,面部发热、耳鸣欲呕,口苦尿赤,乃系肝火上炎,循经上扰。证属:内热外寒。病位:足阳明、足太阳、足少阳、足厥阴经。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内热外寒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清泻里热,兼祛风散寒。

治法:此属先热后寒,宜用“阴中隐阳”手法。先取胆经合穴阳陵泉,将针进至地部,慢按紧提6次,再将针退至天部,紧按慢提9次,施术三度,患者自诉头痛减轻,再取风池穴行阴中隐阳手法一度,加配行间、太阳穴,术毕头痛已去大半。4月8日复诊,取阳陵泉、太冲,再施阴中隐阳手法,加配列缺、头维。2次痊愈。

按:“阴中隐阳”手法出自《金针赋》,先行透天凉,后行烧山火,在地部慢按紧提手法行阴数6次,在天部行紧按慢提手法阳数9次,取穴以肝胆经穴为主,同时结合治疗头痛要穴风池、头维而取效。(摘引自 《管氏针灸三代传人医学论文选粹》之名老中医诊断管正斋医案)例7 血管神经性头痛

李某,女,28岁,干部。1985年3月15日10时初诊。

主诉:右侧颞部、枕部疼痛4年。

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精神受刺激后出现头痛,经治疗未愈。2年后多局限于右侧偏头痛,右枕及右侧颞部呈搏动性跳痛,每周发作2~3次。感冒、睡眠不足或情志抑郁时,头痛加剧,伴有体位性眩晕,恶心呕吐。

检查:1980年脑血流图检查:脑动脉血容量增加,波幅稍增高。脑电图检查:过度换气后,各导联出现持续至长段的高波幅Q波、S波,以右枕部为甚,偶见单个棘波、间见尖波。1984年10月脑CT平扫:脑实质区未见异常密度表现,脑中线不偏,脑室、脑池及脑沟未见异常表现。1985年3月超声波检查:脑中线波不偏。血压:12120/8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3g/L,红细胞:4.0×10/9L,白细胞:8.7×10/L,血沉:10mm/h,抗链球菌溶血素O:200IU/ml,类风湿因子 (-),血糖:6.1mmol/L,血清总胆固醇:180mg/dl,甘油三酯:132mg/dl。心肺 (-)。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弦。

月经史:12岁月经初潮,周期28天,行经5天,月经颜色、量正常。

经络辨证:肝失条达,气机不调,经气紊乱,脑络痹阻,清阳不运,脑海失营,故而头痛;肝胆表里,少阳经病,病久气虚,久痛入络,导致阳  、阳维脉气失调。阳  主左右一身之阳;阳维维系三阳经,主一身之表。证属:瘀血阻络,头窍失养。病位:脑、阳维脉、阳脉。故治宜疏调阳维脉、阳脉之气。

诊断:中医诊断:头痛

     证型:瘀血阻络

   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治法:初诊时间为农历己丑年戊寅月癸丑日丁巳时,按灵龟八法开穴方法计算,当开外关穴,外关属手少阳络穴,通于阳维脉,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通带脉的足临泣;按头痛部位,“以痛为腧”取颌厌透曲鬓(右),行 “阴中隐阳”手法。开穴及头部腧穴电针,采用锯齿波,频率80~100次/分,以穴周皮肤轻度抽动,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20分钟。针刺2次,疼痛明显减轻,仅下午右侧后枕部轻微胀痛。丙辰日壬辰时三诊,开通阳脉之申脉,按 “夫妻”关系,同取通督脉之后溪,头部取阳、阳维之交会穴风府,针后头痛消失。2月后因疲劳头痛轻度发作,又针治5次,疼痛消失。1985年6月,复查脑血流图报告正常。随访1年,头痛无复发。

按:血管神经性头痛在中医学中属“偏头风”“头风”“偏头痛”“头痛”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手足三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阳维脉维系三阳经,行卫分,主一身之表。《难经》二十九难曰:“阳维为病苦寒热”。《经验特效穴歌》云:“头痛发热外关安”,首开通阳维脉之外关穴,按震卦、巽卦相配关系,同取足临泣,配取颌厌、曲鬓、申脉、风府、后溪共同疏调三阳,通经止痛;阳维、阳脉和则病愈。颈肩部例1 颈椎病

张某,女,52岁,干部。1992年11月25日初诊。

主诉:颈项疼痛3年余,双手指麻木半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989年5月上旬出现颈项部疼痛。1989年3月18日某医院X线片示:C5-7骨质增生,C6轻度楔形改变,双侧颈椎间孔变形、变窄。经对症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其后每因寒冷、劳累反复发作。1992年5月出现双手指麻木。1992年11月5日我院X线片示:C5-6椎体退变伴椎间盘病变。1992年11月中旬因气候寒冷致项背部疼痛加重,双臂及手指麻木而收治。

查体:沿督脉风府至大椎压痛,足太阳膀胱经天柱至风门条索样物,手太阳经秉风、曲垣、肩中俞、肩外俞,手少阳经天髎,足少阳经风池、肩井,压痛并扪及皮下条索状结节。屈颈仰头试验(+),转侧回顾试验(+),击顶试验(+),颈神经根牵拉试验(+),前斜角肌揉压试验(+)。1992年12月19日CT检查:C6椎体变形,上下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消失;C5-7椎体骨质增生,骨性椎管变窄;C5-6、C6-7椎间盘膨出,压迫硬膜囊。舌淡红夹青,苔薄白,脉细弦。

经络辨证:外感风、寒、湿邪客于督脉、手、足太阳、少阳经,经脉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证属:寒湿凝滞,脉络痹阻。病位:督脉、足太阳、手太阳、手少阳、足少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项痹病

     证型:寒湿凝滞,脉络痹阻

   西医诊断:颈椎病

治则:祛湿散寒,疏经活络。

治法:处方:脊椎九宫穴,中宫C5-7,坎离宫热针;配穴:天柱、坤柱(第四、五颈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天髎、秉风、大杼、外关、八邪。每次3~5穴,龙虎交战手法;风池、曲池,每次1穴,烧山火手法。治疗6次,颈项背疼痛明显减轻;12次后,双臂及手指麻木基本消失;治疗36次,上述症状及体征消失。随访2年,疗效巩固。

按:中医关于项痹病的论述,散见于“痹证”“痿证”“眩晕”“项强”“项筋急”和“项肩痛”等。中医学认为,项痹的形成是由于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筋骨衰退加之慢性积累性劳损,以致腠理空疏、卫外不固,风寒邪侵入,痹阻经络,气滞血瘀,筋骨失于濡养,不通则痛所致。《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故选用热针;风池、曲池烧山火手法以疏经通络,行气止痛。例2 颈椎脊髓损伤后遗症

赵某,男,50岁,干部。1986年3月14日初诊。

主诉:四肢肌肉萎缩、手指精细动作障碍2年。

现病史:患者于1980年8月出差途中翻车致颈项部受伤,某军医院摄片示:第2颈椎半脱位。当时感双下肢酸软无力,右侧肢体麻木。经牵引及石膏固定等治疗后,颈椎基本复位,肢体症状消失。1983年4月行胃次全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984年初,渐感双上肢乏力,手指不能做精细动作,四肢肌肉逐渐萎缩,尤以双上肢明显。经上海某专科医院诊断为:颈椎脊髓损伤后遗症。

查体: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掌长肌明显萎缩,大小鱼际、蚓状肌和骨间肌萎缩,肌张力减退,双上肢肌力Ⅲ级,十指呈爪形内曲弯,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消失;双下肢肌肉萎缩,膝腱反射亢进,双下肢肌力Ⅳ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经络辨证:督脉损伤,脉络瘀阻,气血亏虚,经筋失养。病位:督脉。

诊断:中医诊断:痿证

     证型:督脉损伤,经筋失养

   西医诊断:颈椎脊髓损伤后遗症

治则:通调督脉,疏经活络,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治法:主穴:颈部华佗夹脊穴(在第2颈椎至第6颈椎棘突下椎间隙旁开0.5寸);配穴:曲池、合谷、肩髃、清冷渊、八邪、四渎、阳池、三间、后溪、伏兔、足三里、阳陵泉、绝骨。主穴针尖偏向椎体方向斜刺,进针1~2寸,针感以局部酸胀并循经感传。配穴针刺获得针感后,给患者以低流量吸氧,在吸氧同时,肩髃、合谷,行青龙摆尾手法,行气补虚,温通气血;曲池、足三里,行苍龟探穴手法,以补虚行气,疏通经络;伏兔、阳陵泉,行赤凤迎源手法,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后溪、绝骨,行白虎摇头手法,以通调督脉,祛风益髓。留针期间加GZH型电针。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10天,治疗6个疗程,患者双下肢肌肉萎缩和神经功能基本恢复;双上肢肌张力增进,肌力弱,部分萎缩肌群有所恢复,能从事日常工作,手指精细动作仍欠灵活。

按:痿证是指筋骨痿软,肌肉瘦削,皮肤麻木,手足不用的一类疾患。《素问·骨空论》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手足三阳经均与督脉交会,督脉损伤,经络阻塞,气血亏虚,经筋失荣,故四肢肌肉萎缩,上肢功能障碍。取颈部华佗夹脊穴,调督脉;配三阳经腧穴,疏经活络。患者病程日久,经气匮乏,故给患者吸氧,以助经气;兼施行气手法,以加强补益气血,濡养经筋之功效。例3 肩关节周围炎

蔡某,女,46岁,工人。1982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12年前,右肩背于产后受凉,疼痛数月,经服中药加针灸治愈(间或发作)。2个月前,骤感风寒,右肩酸痛加重,继而右肩伸举受限,经打针、服药、贴膏药等治疗无效。

检查:右肩关节外展平举45°,旋后伸提右手拇指抵达第四腰椎,右手内收无法屈达左肩,肩臑外后廉及肩胛牵掣疼痛,天宗、膏肓俞、肩髎、臑会均有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稍萎缩,体表温度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较健侧低2℃。苔白腻,舌尖红,脉沉细。

经络辨证:正气不足,卫气失固,风、寒、湿邪客于手太阳经筋之征。证属:寒湿凝滞,脉络痹阻。病位:手太阳、手阳明经筋。

诊断:中医诊断:漏肩风

     证型:寒湿阻络

   西医诊断: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祛湿散寒,祛风通络,行气活血,疏调经筋。

治法:按手太阳经病取穴施治。手太阳经,为多血少气之经,故着重温补其气。进针后,适当深刺和久留,以候阳气。留针时,用大指轻弹针尾,使气急行,再运用热针使热力直达病所。针治2次后,右肩关节活动范围扩大,疼痛明显减轻。针治6次后,患手可伸至左肩。12次后,肩外展75°,后伸拇指抵第12胸椎。针治18次,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按:《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胛引颈而痛……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腧。”故以“循经取穴”为主,热针手法,加用热针,速获良效。GZH型热针仪是一种新型的针灸治疗仪器,它的主要特点是能提高并控制针体的温度,起到针刺、灸疗、温针灸、火针等综合治疗效应。例4 右肩关节周围炎

王某,女,38岁,1992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右肩关节疼痛12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患者12年前,右肩背于产后受凉,疼痛数月,经服中药加针灸治愈。1个月前,骤感风寒,右肩臂酸痛复作,继而右肩关节伸举受限,经打针、服药、贴膏药等治疗无效。

检查:右肩关节外展平举45°,旋后伸提右手拇指抵达第四腰椎,右手内收不能屈达左肩,肩臑外后廉及肩胛牵掣疼痛,天宗、膏肓俞、肩髎、臑会、云门穴有明显压痛。右肩臂的肩髃、臂臑、臑俞、云门穴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较健侧平均低2℃。舌质淡白,苔白腻,脉沉细。

经络辨证:肝肾两虚,骨惫懈惰,素体虚弱,如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邪客于肩部经络致使筋脉收引,气血阻滞而形成肩周炎。辨证为正气不足,卫气失固,风、寒、湿邪客于手太阳经筋之症。证属:寒湿凝滞,脉络痹阻。病位:手太阳、手阳明经筋。

诊断:中医诊断:漏肩风

     证型:寒湿阻络寒湿凝滞,脉络痹阻

   西医诊断:右肩关节周围炎

治则:袪湿散寒,祛风通络,行气活血,疏调经筋。

治法:取肩髃、承肩(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腋窝纹头上2寸处取穴,参见图1-1),采用热针,针温43℃;曲池、顺臂(肩关节前下方,在腋前皱襞上2寸取穴)施电针。留针20分钟,起针后即感肩臂温暖舒适。3月26日二诊:肩髎、顺臂施热针,针温42℃;手三里、会宗、天宗、臑会穴施电针。热针2次后,右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疼痛明显减轻。针治6次后,患手可伸至左肩。10次后,肩外展75°,后伸拇指抵第十二胸椎棘突。共热针治疗20次,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随访2年,疗效巩固。图1-1 承肩

按:中医认为漏肩风的发病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素体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因则是风寒湿邪。《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患者缘于气血不足,卫表失固,寒湿伏滞;复感风寒,气血凝滞,经络痹阻,故肩臂疼痛,功能受限。《素问·举痛论》说:“得炅则痛立止”。热针能直达病所,祛湿散寒、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故能较快地活络止痛,恢复功能。例5 神经性皮炎

王某,男,30岁,个体商。2009年5月18日初诊。

主诉:后项部皮肤瘙痒、皮肤粗糙增厚2年余。

现病史:患者2年前出现后项部瘙痒,搔抓后皮肤有粟粒大丘疹。私人诊所敷药治疗后,瘙痒不减,逐渐面积扩大约6cm×8cm,多方治疗,症状加重。皮肤增厚、粗糙.表面呈苔藓样变。近日情志不畅,诱发加重,瘙痒难忍,夜不能寐。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经络辨证:皮损日久不退,耗伤阴血,血虚风燥,局部皮肤增厚、粗糙,表面苔癣样变;情志不畅,肝郁化火,诱发加重,瘙痒难忍。证属:肝郁化火,血虚风燥,皮部失荣。病位:督脉,足太阳皮部。

诊断:中医诊断:牛皮癣

     证型:肝郁化火,血虚风燥

   西医诊断:神经性皮炎

治则:疏肝清热,祛风养血,濡养皮部。

治法:皮癣部阿是穴围刺;配穴:曲池、血海、膈俞、肝俞。配合皮癣部梅花针重扣刺,致皮癣部微出血为度。治疗2次后,瘙痒明显减轻,夜间可安睡。治疗10次后,瘙痒消失,皮肤变软。断续治疗3月余,病症痊愈,皮肤基本恢复正常。

按: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主的慢性皮肤炎症。患者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血虚化燥生风,蕴阻于肌肤而发病。病变部位为督脉、足太阳经所过,经气阻滞,血虚风燥,皮部失养,故瘙痒。督脉统摄全身阳气,足太阳为多血少气之经;阿是穴围刺,皮癣部重刺出血,以益气泻血。配曲池、血海、膈俞、肝俞,泻法,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例6 冈内侧肌、斜方肌痉挛背筋膜炎

李某,男,36岁,技术员。1977年1月12日初诊。

主诉:右侧肩背部疼痛2年余,再发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2年前,参加工地劳动时,挑物过重,其后右肩胛骨及肩关节常觉酸痛、乏力,活动时并有关节弹响。2天前起床后自觉右肩背酸痛加重,经外用药酒按摩后,疼痛更剧,颈项、肩臂及右肩胛部完全不能活动,不敢做深呼吸。

查体:局部无红肿,右肩背部普遍压痛,右斜方肌、冈内侧肌板滞,尤以飞翅穴压痛明显。

经络辨证:风、寒、湿邪入侵或瘀血痹阻于经脉,瘀滞不畅,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证属:经筋久伤,气滞血瘀。病位:手阳明、手太阳、手少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肩背伤筋

     证型:经筋久伤,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冈内侧肌、斜方肌痉挛背筋膜炎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治法:取飞翅三穴(参见图1-2),进针后一度手法,患者连称“舒服、痛快”,电针20分钟取针,患者病痛全消。随访1个月,患者2年痼疾,竟针刺1次而愈。图1-2 飞翅三穴

按:本病属于中医的“痹证”“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范畴,因风、寒、湿邪入侵或瘀血痹阻于经脉,瘀滞不畅,经脉不通所致。《灵枢·经筋》提出“以痛为腧”是针灸治疗经筋病的大法,而《医学纲目》认为“浑身疼痛,但于痛处针,不拘经穴,须避筋骨,穴名天应穴”,从本质上来说,取“天应穴”应该较接近“以痛为腧”原意。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在人体躯干部的分布为臂、夹脊、肩髃、缺盆等,其分布范围与背肌筋膜炎的疼痛范围是一致的。当腰背部肌筋膜感受寒邪、慢性劳损时,导致局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首先受累的是足太阳经筋的腰背段,造成经筋弛缓、挛急、掣痛、转筋、强直而使经筋系统失衡,则易在肌肉的起始点、相互成角处、交叉点形成痛性筋结点。飞翅三穴位置与刺灸法:上飞翅:在肩胛骨内端上边缘,平第2胸椎棘突,距后正中线3.2寸。下飞翅:在肩胛骨内侧缘,平肩胛骨内侧边缘,平第4、5胸椎棘突之间,距后正中线3寸。伏案正坐,两手抱肘平放案上,使肩胛骨外开,肩胛骨突起。先针上飞翅,选用28号3寸毫针,左手拇、食2指将上飞翅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刺入,针柄与脊柱平行,缓慢从皮下由上向下透刺,进针时需随时探查针尖位置,勿使针尖偏向胸腔方向针刺过深。次取下飞翅,用28号3寸针由下向上沿皮透刺,使之与上飞翅穴针尖相对。最后针翅根穴,左手指按其穴位,右手持针于穴位处,向外横刺1~1.2寸,针达肩胛骨下。进针到达应针深度后,嘱患者缓慢地做深呼吸,患者吸气时,拇指向后单向捻转,当针捻到捻不动时,紧捏针柄,有节律地摇摆针尾;患者缓缓呼气时,拇指向前单向捻转,当针捻不动时,紧捏针柄,有节律地摇摆针尾。配合患者深呼吸,捻转行针36次为一度手法。留针20分钟,共行三度手法。亦可在留针期间,用电针机加电刺激,一般选用可调波,频率以60~80次/分为宜。腰背部例1 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某,女,45岁,公务员。1989年2月21日入院。

主诉:反复腰骶疼痛6年,伴左下肢放射性剧痛2月。

现病史:患者于1983年1月提物上车时扭伤腰部,出现腰痛,活动受限,经外敷、内服中药症状缓解,但遇劳累反复发作。1989年1月因劳累后诱发腰骶及左下肢剧烈疼痛,不能站立、行走及下蹲,咳嗽及排便时左下肢放射性剧痛。

查体:腰椎左侧弯,L4-S1压痛,左侧腰肌压痛,左环跳、承扶、阳陵泉、承山等穴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30°,加强试验(+),颏胸试验(+),左跟腱反射减弱,左小腿外后侧及足跗部皮肤麻木,触、痛觉减退。1989年3月2日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扫描示:L5/S1椎间盘向左后脱出,突度约1.1cm,压迫硬膜囊及左侧神经根;L4-5椎间盘轻度膨出。舌淡红夹瘀,苔薄白,脉细涩。

经络辨证:《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脊痛腰似折……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腰尻脚皆痛……”。患者腰部扭伤,致使腰部气机受损,气滞血凝,血瘀脉阻,久而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证属:气滞血瘀,脉络瘀阻。病位:足太阳膀胱经。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病

     证型: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治法:采用热针取脊椎九宫穴治疗,以L5/S1棘突间定为中宫,依次取九宫穴。每日1次,治疗30次后,腰腿疼痛消失,腰部俯仰活动自如。全部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恢复工作,至今未再复作。

按:中医多将其归入“痹症”“骨痹”“腰腿痛”等范畴。病位在腰部,多因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跌仆挫伤,使筋脉痹阻,腰府失养所致。治疗上使用热针,因其具有针刺、艾灸、温针灸、焠刺等综合效应。热针产生的体内热效应能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使病灶组织的血氧供应量增加,针刺的机械刺激能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使血流速度加快,血液节律性灌注增加,相应病灶组织血氧供应得以改善。管氏脊椎九宫穴(以病变椎间隙正中为中宫),沿督脉在中宫上下棘突间各定一穴,分别称为乾宫、坤宫,然后挟乾宫、中宫、坤宫旁开1~1.5寸,依次取巽、兑、坎、离、艮、震六宫穴。因取穴定位是按伏羲八卦九宫方位图(参见图1-3),故称“脊椎九宫穴”,简称九宫穴。热针脊椎九宫穴直接作用于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增强了韧带的修复能力,起到保护脊椎过度前曲和使脊椎复位的作用,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有利于髓核的回纳和破裂纤维环的修复。并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突出髓核自身免疫刺激,消除组织的水肿、炎症。故而能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图1-3 伏羲八卦九宫方位图例2 腰背软组织挫伤

吴某,男,17岁,学生。2003年4月28日16时初诊。

主诉:外伤后腰背疼痛,伴活动受限2天

现病史:患者春游活动,2003年4月26日下午4时左右,从山坡跌下,腰背及下肢多处外伤。经X线、CT检查,未见骨折及内脏器官损伤。内服中药及外搽云南白药酊、肿痛搽剂等,仍感腰背疼痛,不能转侧活动。癸未年丙辰月辛未日丙申时初诊。

检查:大杼穴以下沿膀胱经压痛,右膏肓、弔氾、肾俞、大肠俞、中髎、下髎可扪及条索状阳性物。右侧斜方肌、背阔肌、腰髂肋肌均明显压痛。舌红夹瘀,苔薄黄,脉弦。

经络辨证:膀胱经经筋瘀损。证属:气滞血瘀,脉络痹阻。病位:足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伤筋

     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1.背腰软组织挫伤

        2.背肌筋膜炎

治则:行气活血,疏筋通络。

治法:辛日申时,膀胱经气血运行正值旺时。处方:委中、昆仑,泻法;大肠俞透肾俞。弔氾透膏肓,捻转泻法配合凤凰展翅手法,加用电针20分钟,起针后,疼痛明显减轻,即可俯仰、转侧。当晚安睡,次晨疼痛消失。

按:患者跌伤时间是己日申时,病痛部位主要在膀胱经,按子午流注纳支法,申时正值气血流注膀胱经之时,气血正旺,突受跌挫,以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则痛。治疗时,适逢申时,故取膀胱经穴,迎而夺之。《千金十穴歌》云:“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故泻之;背部俞穴采用逆经透刺法,捻转泻法配合凤凰展翅手法,并加用电针,加强了疏调经气,通经活络的治疗效应,故收效快捷。例3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肌劳损

李某,男,21岁,教师。1987年6月24日初诊。

主诉:反复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7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980年做前滚翻运动时,腰背部受伤。其后腰背部持续性疼痛伴右下肢麻木。查体:腰背部循督脉及膀胱经压痛,右侧尤甚,L4/L5棘间棘旁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右侧腰肌轻度紧张,沿右大腿后侧及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拉塞格氏征(+),挺腹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右膝下皮肤触觉、温觉轻度下降。脉细弦,舌黯红,有瘀点,苔薄白。

经络辨证:腰部闪挫伤致循行至腰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瘀阻不通,故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腰背部循督脉及膀胱经压痛。证属:外伤经筋,脉络瘀阻。病位:督脉、足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病

     证型:脉络瘀阻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肌劳损

治则:温阳通督,活血止痛。

治法:L4/L5椎间隙定为中宫穴,运用GZH型热针仪,施以热针九宫穴综合疗法。治疗4次后,右下肢麻木感减轻;6次后,腰部疼痛缓解;15次后,右下肢麻木消失,腰痛基本消失,活动自如。1987年8月18日X线片复查示:胸、腰椎目前未见明显异常。

按:《素问·骨空论》云:“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阳经经气之海。活动不利筋伤,血离脉络,瘀血凝聚,压迫脊髓,督脉传导失常,故经络功能丧失。以热针九宫穴疏调督脉,振奋阳气,以温阳通督,活血止痛。例4 腰肌劳损

刘某,男,35岁,干部。1987年5月25日初诊。

主诉:腰痛反复发作12年,加重3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1975年因打篮球扭伤腰部,以后腰部疼痛常反复。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腰痛加重。查体:腰背循足太阳膀胱经压痛,俯仰活动受限,双侧腰肌轻度紧张、压痛。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L2-L5骨质增生,骶椎隐裂。舌淡紫,苔薄黄,脉沉紧。

经络辨证:腰部扭挫伤至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证属:外力伤筋,气血瘀滞,经络痹阻。病位:督脉、足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

     证型:气血瘀滞

   西医诊断:腰肌劳损

治则:温阳通督,行气活血。

治法:运用GZH型热针仪,针L1-L4,循环定取中宫、坎离宫。治疗15次后,腰痛明显减轻,俯仰活动度加大;30次后,腰痛基本消失,腰部活动基本正常。

按:临床根据病变部位可以灵活选取管氏脊椎九宫穴中的部分穴位进行热针治疗,热针在体内组织发热,局部温度升高,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有利于刺激体内物质的吸收和排泄,热针的热效应可缓解肌肉、关节和韧带的紧张,有利于解除挛缩,能够起到止痛和促进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例5 腰椎间盘突出症

杨某,男,46岁,工人。1987年4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2年,加重20天。

现病史:患者3年前在抬重物时,闪挫伤腰部,随即感腰及右下肢疼痛,不能端坐,行走跛行。近2年常感腰酸腿痛,行走劳累及夜间加重。3月27日晨,侧身打喷嚏时,感右下肢剧烈疼痛,不能直腰站立,活动时右下肢放射性疼痛。

查体:痛苦病容,歪斜体位,跛行步态。L4、L5棘间棘旁明显压痛,颏胸试验(+),拉塞格氏征(+),挺腹试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膝、踝反射稍减弱,小腿外侧皮肤感觉略减退。CT提示:L4-5椎间盘突出,L3-5椎体小关节骨质增生。舌淡紫,苔薄白,脉弦紧。

经络辨证: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L4、L5棘间棘旁明显压痛,小腿外侧皮肤感觉略减退,结合舌脉,为督脉、足太阳经筋受损。证属:外力伤筋,肾府受损,气滞血瘀,经脉痹阻。病位:督脉、足太阳、足少阳经筋。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

     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治则:温阳通督,行气活血。

治法:先针中宫L4-5椎间隙,再针乾宫L3-4椎间隙、坤宫L5-S1椎间隙,然后依次按巽、兑、坎、离、艮、震宫进针,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按九宫数,行针1次。针刺3次后,腰及右下肢疼痛明显减轻;热针治疗6次后,可直腰端坐,能弯腰抬腿;针治12次后,腰及右下肢疼痛基本消失,行走自如。5个月后随访,疗效巩固,正常上班工作。

按:《灵枢·经脉》言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项背腰尻脚皆痛。”故以热针脊椎九宫穴为主,循经配穴施治。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热针九宫穴能促使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远端潜伏期缩短,H反射恢复正常。说明热针能改善神经根受压状态和使受损神经得以恢复。热针对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袢周状态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说明热针能改善微循环,调节人体血流状态,对人体体液循环系统有良性调整作用。热针治疗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经络系统、神经体液、血液循环、免疫功能等多系统、多渠道、多途径的调整作用,起到综合治疗效应,获得治疗效果。例6 腰椎间盘突出症

杨某,男,54岁,干部。1990年11月1日初诊。

主诉:腰及右下肢疼痛4个月,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既往有腰部外伤史。1990年6月下旬因搬家劳累后出现腰部牵及右下肢疼痛。3天前挫伤腰部诱发右下肢疼痛加重,站立及行走困难,咳嗽、喷嚏时疼痛沿右下肢后外侧向下放射。1990年11月5日昆明市人民医院CT扫描示:L5-S2椎间盘向右后脱出,压迫硬膜囊及右侧神经根。脉细紧,舌暗红夹瘀,苔薄白。

经络辨证:《医学心悟》载:“腰痛拘急,牵引腿足。”该例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这与西医所说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相似。患者腰部挫伤致循行于腰脊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气血阻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证属:气滞血瘀,脉络痹阻。病位:督脉、足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腰痛

     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治法:热针九宫穴治疗33次后,腰腿疼痛消失,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颏胸试验(-),颈静脉压迫试验(-),仰卧挺腹试验(-)。临床治愈出院。1991年4月26日CT复查:与治疗前CT片对照,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缩小,对硬膜囊压迫程度明显改善。随访1年,疗效巩固。

按:热针九宫穴疗法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宫,再针乾宫、坤宫,然后依次按巽、兑、坎、离、艮、震宫进针,以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例7 带状疱疹

林某,女,52岁,公务员。2010年8月16日初诊。

主诉:右侧腰腹部疼痛伴皮疹18天。

现病史:患者于2周前吃川味火锅后,发觉右侧腰部、髂及少腹灼热疼痛,皮肤发红,外用红花油及皮炎平乳膏外搽后,疼痛加重,疼痛部位出现簇集性粟粒大小的丘状疱疹,间有黄白水疱。经某医院给予抗病毒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疱疹逐渐干瘪,皮损色素加深,持续疼痛,夜间尤甚。初诊见症:腰椎1-5右腰背部沿髂嵴及少腹呈带状皮损,面积约9cm×32cm,皮色黯红,皮损部有散在疱疹结痂,伴身重、腹胀。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经络辨证:患者过食辛辣厚味,复感火热时毒,发为“蛇丹”。经治疗后,症状虽减,然余邪未净,留滞血络,故疼痛不减,身重、腹胀,结合舌脉,为脾经湿热。证属:湿热蕴蒸,漫淫肌肤,余邪留滞,皮部受损。病位:带脉、足太阴、足太阳、足少阳经皮部。

诊断:中医诊断:蛇串疮

     证型:湿热蕴蒸,漫淫肌肤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治则:泻火解毒,清热利湿,舒经通络,濡养皮部。

治法:处方: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泻法。皮损部阿是穴多针浮刺法,每次沿皮损缘选6~9穴,向疱疹带中央沿皮平刺,捻转泻法;选头、尾、两旁4针加用电针,可调波,频率:100次/分,留针30分钟。针后用当归注射液2ml加维生素B注射液121ml(0.5mg),混合后穴位注射夹脊、皮损周围阿是穴,每次4~6穴,每穴0.3~0.5m l。治疗3次后,疼痛减轻;6次后,疼痛明显缓解;治疗15次后,疼痛全消,痊愈。6个月后随访,皮损部稍有色素沉着,余无不适。

按:《难经·二十八难》:“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脉经·平奇经八脉病》:“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素问·皮部论》:“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论述了外来邪气从皮肤逐渐向内侵袭湿热蕴蒸,火热时毒,损伤带脉血络,故皮部灼热疼痛;带脉约束失司,太阳、太阴、少阳诸脉经气失调,皮部失荣,故疼痛不止。《风论》亦云:“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

而有疡”。明确指出了风邪与太阳经合并侵入体内,行于背部的五脏六腑的俞穴,散布于肌肉之间,与卫气相搏,致卫气通行的道路不得通利,所以使肌肉肿胀高起而生疮疡。而带状疱疹多数由椎间孔的神经根部首先露出于足太阳经的腧穴部位。然后沿着肋间向任脉方向分布。本病亦可上犯头面,下及阴部黏膜。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其与足太阴有关。其症状特点为皮损淡红,起黄白水疱,疱壁疏松,易于穿破,渗水糜烂,并伴有身重、腹胀,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等,此为湿热毒邪蕴于太阴之病候。少阳经循行于人体两侧长于调畅气机以清肝胆之火。火热一去,则因火毒而致皮肤疼痛的症状可得缓解。循皮部多针浮刺法加电针,通经活络,祛邪止痛。针刺背俞及夹脊,配用小剂量穴位注射,清泻热毒,濡养皮部。例8 软组织挫伤

景某,男,34岁,工人。1980年3月19日16时初诊。

主诉:腰背疼痛2天。

现病史:患者1980年3月17日下午4时左右,从2米高的台阶上跌下,挫伤右侧腰背及大腿后侧。内服药酒后,腰背痛反更加剧,深呼吸及咳嗽时,痛不可耐,不能转侧,夜不能寐。庚申年己卯月辛日申时初诊,查右侧腰背肌肉板滞、略肿胀,右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均明显压痛。

经络辨证:患者因外伤后致使腰部经络气血阻滞,瘀血闭阻,不通则痛。《脉经·平奇经八脉病》:“尺寸俱浮……腰背强痛,不得俯仰……”《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脊痛腰似折”。证属:气滞血瘀。病位:腰,足太阳经。

诊断:中医诊断:伤筋

     证型: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软组织挫伤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

治疗:取穴:委中,“透天凉”手法;右大肠俞透三焦俞,右弔氾透魄户,“龙虎交战”手法,并加用电针。针刺时有清凉、舒适感,起针后,顿感疼痛若失,即可自如俯仰、转侧。当夜安睡,次晨疼痛完全消失。

按:患者挫伤时间是己日申时,病痛部位属膀胱经。按十二经分配十二时的纳子法,申时正值气血灌注膀胱之时,气血循环正旺,忽受挫闪,以致气血凝滞,经络不通则痛。针治时又逢申时,故取膀胱经穴,迎而夺之。除委中采用泻法外,背部俞穴还采用逆经脉透针法,并通电刺激,加强了疏调经气、通经活络的治疗作用,故收效如鼓应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