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智慧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0:15:16

点击下载

作者:范宸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美德智慧书

中华美德智慧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华美德智慧书作者:范宸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8-01ISBN:9787515816616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孔子的美德智慧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家境贫寒,却有志于学,20岁时已学识渊博,被当时之人称“博学好礼”。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前往齐国,受到齐景公赏识。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孔子返回鲁国,但此时政权皆掌握在权臣手中,孔子虽有两次从政机会,却全都放弃了。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出任中都宰,卓有政绩。后来先后担任小司空、大司寇等职位,鲁国大治。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在鲁国权臣的打击下,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直到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才再次返回鲁国。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鲁国,享年73岁。

孔子博学多才,相传,他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主张用礼教和道德来治理国家,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学徒众多,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贤达者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孔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书,是为《论语》。以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仁义道德、礼法规则,是为了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在人与人之间架起“和谐相处”的桥梁。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家和万事兴”,意思是,与自己的家人“和谐相处”,就会更好地去拼搏事业;与身边的朋友“和谐相处”,友谊就会长存;国家与国家之间能够“和谐相处”,世界就会和平。“和谐”是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事、物均应以“和”为贵,和谐、和睦、和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文明遗产,是一代代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披荆斩棘、开创时代、积累下来的生存智慧,也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所必须掌握的通达处世之道。“将相和”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

廉颇是赵国的第一武将,而蔺相如在没有官职前只不过是一个泛泛之辈。但是,当赵王在为跟秦国谈判的人选犯愁的时候,恰恰是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王面前。在谈判的过程中,蔺相如凭借着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最终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任务和使命,为维护赵国的尊严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功绩。

从此以后,蔺相如这位原本没有任何官职的幕僚在赵国名声大振,他的官职也一跃超过了战功赫赫的廉颇,这让廉颇的心里很不舒服。在嫉妒心理的驱使之下,廉颇开始找蔺相如的麻烦。蔺相如每次看见廉颇之后,都会远远躲开,甚至为了不与廉颇见面,还称病不上朝。蔺相如的手下对此牢骚满腹:明明位高权重,却为何要再三躲避?蔺相如的回答使手下深深折服,他说:“廉颇与秦王相比,自然是秦王厉害,我连秦王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秦国这么强大,但是却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我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的话,那么秦国必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对我们赵国大举进攻,到时候,不但我们之间的矛盾化解不了,赵国还会面临亡国的危险。所以,我避开廉将军,并不是因为我怕他,而是为了我们赵国的生存与发展。”手下听了蔺相如的解释恍然大悟。不久,蔺相如的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感到非常惭愧。一天,廉颇背负荆条来向蔺相如道歉,于是有了“负荆请罪”的成语。之后,廉颇、蔺相如成为最好的朋友,两人共同为赵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无疑,与久经沙场的廉颇相比,蔺相如更具智慧,心胸也更加宽广。他拥有一站在战略大局之上的人生智慧,他知道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和”有多么重要。蔺相如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因为他与廉颇之间的争斗而导致将相不和的话,即便最后真的分出了胜负,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满清之初,52岁的皇太极猝然辞世,多尔衮与豪格为了争夺皇位互不相让,甚至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最后,还是多尔衮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双方各退一步,让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位做皇帝。难道是多尔衮不想当皇帝吗?自然不是,可那时的多尔衮也明白,双方一旦开战,大清多年积攒下来的精兵猛将、财富、人心都会被这种内部斗争消耗掉,这样一来,自己父兄多年拼杀打下的江山就会危机四伏。所以,“和”是保住大清现有实力的唯一办法,只有“和”才能让大清更加强大,最终定鼎中原,统一天下。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甚至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只有做到“和”,才能实现“兴旺发达”,才能体现出智慧的力量。“和”不仅是维系一切秩序的根本与必须,更是使一个人内心真正强大起来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方法。

对他人仁,会使他人更加尊敬你;对朋友义,会使朋友更加信任你;对陌生人礼,会使陌生人更加亲近你;对父母孝,会使父母更加疼爱你;对孩子和气,会使孩子更加依赖你……仁、义、礼、孝、和气都是在“和”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些品质不仅仅能使一个人自身的品质得到提升,还能让这个人的周围充满祥和的气氛。当你每天与身边的人和睦相处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充满和谐、幸福与快乐。以礼待人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会礼,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主要范畴,在儒家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林放曾向孔子问“礼”,孔子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说明了孔子对“礼”的重视。

我们现在说的“礼”,是表达礼仪、礼貌的一种形式,但孔子提倡的“礼”绝不是现今对“礼”字表面理解的意义。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孔子所说的“礼”在漫长的社会演变中的变化。

孔子提倡的“礼”有着封建时代的烙印,他认为“礼”有着作为政治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个方面的属性。他认为用“礼”可以束缚民众思想,限制民众行为,把民众变为统治阶层忠实奴仆,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目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儒家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礼”渐渐演化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脱离了为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服务的本质,成为维系社会良好风气的道德礼仪。“礼”更多的是礼节、礼貌、礼仪的外化表现。所以,今天读孔子论述的“礼”,我们应更多地从礼节、礼貌、礼仪等行为规范方面来理解。

齐相晏婴出使晋国,路过中牟时看见一个人正坐在路边休息。虽然这个人穿得不成样子,但是晏婴看得出来,这个人是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于是便派人问他叫什么、从哪里来。

那人说:“我叫越石父,是齐国人,在中牟卖身为奴,看见使者您路过,想跟您回国。”晏婴问:“那你为什么要卖身为奴呢?”越石父回答说:“现在的我已经是饥寒交迫了,只好出此下策。”晏婴便用拉车的马帮越石父赎了身,还让越石父跟着自己一起回国。

晏婴回到府邸以后就进了自己的屋,并没有跟越石父告辞。越石父非常不高兴,要与晏婴绝交。

晏婴派人告诉越石父:“你在中牟给人家当奴隶,现在我把你赎回来,你不但不感谢我,反而恩将仇报,还跟我说什么‘绝交’。”

越石父说:“如果是君子的话,就算昔日对别人有恩,也绝不能轻视对方,同样,也不应因为对方对自己有恩就轻易向对方屈服。我给别人当了三年奴隶,那时没有人理解我。您把我赎回来之后,我认为您是理解我的,可您在进入屋门之前都不向我告别,您这不是还把我当奴隶看吗!”

听了越石父的话后,晏婴立刻走了出来对越石父说:“今天的确是我不对,我向您道歉,如果我改正错误,您可不可以不和我‘绝交’?”

越石父点了点头,于是晏子马上让人打扫厅堂,盛宴款待越石父。

越石父说:“我听人说过,对别人的尊敬不必在乎具体的形式,只要你有尊贵的礼节,别人就不会拒绝你。先生如此待我,我实在是不敢当。”从此以后,越石父甘心为晏婴效劳。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越石父太过得寸进尺,晏婴好心好意把他给赎回来,越石父不但不感激晏婴,反而因为礼节上的稍许不周跟晏婴“翻脸”。没错,当时的越石父的确是身无分文,论起地位来也远不如晏婴,但是越石父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低下而忘记了作为一个君子应该具有的礼节,他认为礼节是一个君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更是对他人尊敬与友好的体现。晏婴最后也正是受到越石父的提醒,认为自己不应该“失礼”,才会去向越石父道歉。

在生活中,凡是成功人士大多都懂得尊重“礼仪、礼节、礼貌”,他们知道,对身边的人以礼相待,不仅能体现出自己良好的道德水准,更能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深厚修养。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是互相尊重的前提条件。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所以,人们的言语行为应以“礼”为前提。以孝为本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重师长。要谨言慎语,讲究诚信。要有爱心,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做事之余要多学习。

孔子提倡仁义思想,在他看来,一个人要想具备仁义思想,首先就要行孝悌,孝悌是仁义的根本。

春秋战国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主张以“孝”治天下,尤其是在汉代,统治者更是把“孝”作为封建统治的重中之重。

五千年来,“孝”不仅对人们的伦理道德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舜是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相传,在舜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继母、弟弟象,都多次想置他于死地。一次,家人让舜修补谷仓仓顶,但同时又在谷仓下放火,幸亏舜聪明机智,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后来,家人又让舜深挖井,舜刚刚下到井底,继母与弟弟象却开始用土填井,幸亏舜发现井中的地道,才成功逃脱。

然而,舜却丝毫没有记恨家人,对父亲依然恭恭敬敬,对弟弟依然慈爱有加。

天帝被舜的孝行感动了,舜在厉山耕种时,大象帮他耕地,小鸟帮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而且能力很强,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多年后,又选定舜做继承人。舜当上最高统治者后,对父亲、继母仍然孝敬有加,还封象为诸侯。

舜把作为一个儿子应尽的孝道和作为一个哥哥应尽的责任全都做到了极致,这不仅仅说明了舜的宽宏大量,更体现了舜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品质成为舜赢得人心的资本。

开创大汉盛世的汉文帝也是一个大孝子。文帝本为薄太后所生,他以仁孝闻名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在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要吃的汤药,他都必须先尝一尝,确定没事之后才给母亲喝。

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着重发展农业,使得当时的社会繁荣昌盛,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孝顺母亲的行为都是汉文帝自己心甘情愿做的。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十分清楚“榜样”的作用以及“榜样”的重要力量。他认为提倡仁孝,就是要从上到下,皇帝应身先士卒,成为大臣和百姓的表率。

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关于“仁孝”的历史故事和传说还有很多很多。

曾参是春秋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人称“曾子”,以孝著称。曾子幼时家里非常贫穷,因此他常常上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打柴时觉得心口一疼,便想到可能是母亲在召唤自己,便迅速返回家中。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仲由也是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不但性格勇敢,而且十分孝顺。跟曾子一样,仲由小的时候家里也很穷,吃的是野菜野果,睡的是草铺。父母死后仲由做了大官,从此不愁吃喝。但当他每次吃着丰盛的食物,睡在舒适的床上,盖着暖和的被子时,他常常思念双亲,泪如雨下。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

如果没有我们的父母,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所以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是理所应当。尽孝,不仅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展现,也会使家庭变得更加和谐、欢乐。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学习时经常温习和练习,不是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他人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所为吗?

孔子的这段话简要地概括了他人生理想的三个方面:学习、交友、提高自我修养。其中,他把学习放在了首位。孔子在这里反复强调“不亦说乎”,是指读书做学问要自始至终,并不全然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感受学习与生活的乐趣,不断从书本中学习,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对孔子的这段话评价非常高,认为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孔子一生中并没有固定拜过谁为师,他认为,学习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人才能够取得进步。

在孔子看来,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孔子在生活中也的确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的学习思想主张在《论语》中随处可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

其实,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几百万年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和学习。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刚开始在后周节度使赵匡胤手下当小吏。周显德七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于是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赵普为宰相。

赵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来,学问一般。他当上宰相以后,宋太祖劝他多读点书。于是赵普回家之后,就关起房门,认真诵读。后来,在朝堂之上,他处理起政事来总是十分得体。家人发现,他的书箱里藏的不过是半部《论语》。于是当时就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个粗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半部《论语》而已,当宰相不合适。宋太宗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口问道:“有人说你只读《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没有超出《论语》的。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再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书是知识的宝库,所以人们格外重视读书,但是,重视读书并不是指把买回来的书当做“神明”一样“供奉”起来,而是要去仔仔细细地读,去体会、去感悟、去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从书中获得知识,得到启迪,也只有这样,书才会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有所帮助。

东汉恒帝年间,有个人很有钱,总想谋取一官半职,让自己能够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一天,他下定决心,拿出很大一笔钱来打通关系,没过多久,他的愿望实现了,他真的当上了一个文官。

但他没得意多久,难题就出现了。他必须要写一篇奏事的成文,再交给太守看。由于这个人平时不学无术,他所以根本就写不了。这个人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的妻子便对他说道:“邻居家的张三读过几年书,要不然你去求求他,让他帮你写一篇。”于是他立刻来到张三家,苦苦地央求张三。张三虽然很想帮他,但是他也写不了这样的文章,于是,张三对他说:“我实在是不会写此类公文,我听说很多年前有个叫葛龚的人,他很善于写奏事成文,他还有一本这样的书。我帮你找出此书,你从他那里抄一篇。”

这个人听完连连作揖。张三将自己所有的古书都翻了出来,找到了葛龚写的书之后,交给此人。此人立刻找到一篇文章抄了起来,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最后甚至连“葛龚”的名字也一起抄上了。

第二天,太守看完之后火冒三丈。经过太守的一番训斥,这个人才知道自己原来连人名也抄了上去,顿时哑口无言。太守当即罢免了这个人的官。

现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有了钱,有了人脉,自己就能够心想事成。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就好像上述故事中的这个人,他虽然靠钱买来了官,但是由于平时不学无术,所以到了关键时候就“露出马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凭本事吃饭,如果总想着靠“邪门歪道”蒙混过关,最终吃亏的必将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地学习,而且是要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在生活中,总会有我们不懂的东西,总会有我们没有掌握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判断事物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在问题面前变得更加理性、理智。

有一天,齐景公问晏子:“你能不能告诉我在这天下最大的生灵是什么?”

晏子说:“在大海的北方,有个大鸟,它的名字叫大鹏,它的脚在云彩当中,它的背部直入青天,它的尾巴横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寻找食物时,它的头部和尾部能把整个大海和青天连接起来。如果它张开翅膀,那根本就望不到头。”

齐景公听完后非常惊讶地问:“那么在这天地之间有没有特别小的生灵呢?”

晏子回答说:“同样有,在东海边就生活着这样一种小虫,叫焦冥,它非常非常小,甚至可以在蚊子的睫毛上边建筑自己的巢穴,繁衍生息,并且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飞来飞去,蚊子却一点也感觉不到。”

听完晏子的叙述,齐景公感叹道:“原来天地之间还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生灵,看来我不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啊!”

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这大千世界中,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事情的复杂性、多样性更是难以想象。所以,不论是谁,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才能对这个世界更加了解,就算是大学问家也不例外。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有一次突然看见两个十岁大小的小孩在争论,于是便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一个小孩对孔子说:“您看到天上的太阳了吗,我总觉得太阳在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非常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我们却远了一些。”话音未落,孔子就听到第二个小孩说道:“我的看法正好跟他的相反!”这时,先说话的那个小孩立刻反驳道:“不对,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跟车盖差不多大,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反而只剩盘子那么大了,谁不知道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第二个小孩反驳道:“你说得不对,太阳在刚刚出来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凉的,可到了中午的时候天气却变得非常热,这难道不是远的物体人们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人们就感到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说完便让孔子判断谁对谁错,但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倒了当时的大学问家孔子,虽然当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但是他对于自然现象一无所知。两个小孩看到哑口无言的孔子,便对孔子说:“人们都说你是一个大学问家,知识非常渊博,没想到你也有不懂的地方!”

或许就连孔子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竟会被两个小孩问得哑口无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既要不断地学习,同时也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事物才会看得更加透彻。

孔子常常以颜回的事例来教育其他学生。

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在你的3000多名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说:“只有颜回最好学。他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意思是说,颜回最爱学习;在遇着发怒的时候,能做到马上化解,不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有了错误就改,绝不重犯。

在校园中,学生向老师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的老师更是无处不在。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学习有多么重要!

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就要不断地向他人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安贫乐道

饭疏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很大乐趣。而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贫富观,同时也表达出他的高尚品质,即不做物质的“奴隶”,不为了谋得富贵出卖人格。

孔子一生提倡安贫乐道。他认为,凡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君子,不应该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烦恼。虽然孔子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为官从政,但是,他认为如果这些东西是从“歪道”上来的话,那么就算再怎么富贵荣华,他也是坚决不接受的。在孔子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颜回是孔子众多弟子中最为贫困的一个。颜回的同门子贡来看望他,见他窘迫至此,以“先生何病”讽刺他艰难的生活条件,但即使这样,也没有改变颜回对于知识的热爱,颜回严辞反驳:“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移是也。”

安贫乐道意味着对物质匮乏的超越,要求人能够从精神上进行选择,最终战胜私欲。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但是颜回甘于贫困,不改其志,这无疑是达到了孔子认为的较高境界。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了一个“五柳先生”,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在读书中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尽管他居住的是简陋的屋子,里面冷冷清清,遮不住风雨,所穿的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些文章来记录读书体会,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

人有欲望是很正常的,但过度的欲望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就是因为掉进了“膨胀”的欲望深渊,最后无法自拔,以致身败名裂。凡是取得成功的人,他们都能在最关键的时候认清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懂得控制过度的欲望,拒绝人生路上的诱惑,他们知道什么可以要,什么不能要,什么路可以走,什么路不能走。

刘禹锡在其有名的《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几乎每个人都想得到荣华富贵。如果仅仅是为了富贵或者权力就不择手段,穷其一生去追逐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得不偿失,甚至还有可能毁掉自己的前途与命运。知错就改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不自重就产生不了威严,即使善于学习也不能培养出庄重的气质。做人要以“忠”和“信”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回避,要勇于改正。

孔子要求有志于学的人踏实稳重、积极向上,时时反省自己所做之事、所说之话,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知错不改,甚至变着花样去掩饰。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人要有勇气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具有真学问、真道德。

晋时的周处是义兴人,他年轻的时候,力气比一般小伙子大得多。由于父亲很早就死了,周处自小没人管束,成天在外面游荡,不肯读书,而且脾气暴躁,因此,义兴的百姓都害怕他。

有一次,周处在外面走,看见人们闷闷不乐的,就问一个老者道:“大伙为什么那样愁眉苦脸呢?”老者没好气地回答:“‘三害’没有除掉,怎么高兴得起来!”周处第一次听到“三害”这个名称,就问:“你说的‘三害’是什么呢?”老者说:“南山的白额虎,长桥的蛟,加上周处,不就是‘三害’吗?”周处听后吃了一惊,原来乡间百姓都把他当做虎、蛟一般的大害了。他说:“这样吧,既然大家都为‘三害’苦恼,那么我去把它们除掉。”

第二天,周处果然进山找虎去了。到了密林深处,只听见一阵虎啸,从远处蹿出一只白额猛虎。周处弯弓搭箭,“嗖”的一下,射中了猛虎前额,结束了它的性命。

又过了几天,周处带了弓箭和刀跳进水里去寻蛟。那条蛟发现有人下水,想跳上来咬。周处在蛟身上猛刺一刀。受了重伤的蛟往水的下游逃窜,周处紧随其后,一直追到几十里以外,最终将其杀死。

由于杀蛟,周处在水里待了三天三夜,人们不见周处上来,议论纷纷,认为周处和蛟一定是两败俱伤,都死在河里了。现在“三害”都已除掉,人们不禁喜出望外。

没想到第四天,周处竟安然无恙地上岸了。

周处看到乡亲们敲锣打鼓、庆祝“三害”被除的热闹景象,终于知道自己平时的行为被人们痛恨到什么程度了。

于是,周处痛下决心,离开家乡找吴郡的陆云学习。陆云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周处见到陆云,把自己决心改过的想法诚恳地告诉了陆云,他说:“我后悔自己觉悟得太晚,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现在想干一番事业,只怕太晚了。”陆云勉励他说:“别灰心,你有这样的决心,前途还大有希望呢。一个人只怕没有志气,不怕没有出息。”

从那以后,周处一面跟陆云学习,刻苦读书;一面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他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大家的称赞。过了一年,州郡的官府便征召他做官。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之人也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周处之所以能够从人们眼中的“祸害”变成晋朝的名臣,关键就在于他知错就改。在人生的道路上,跌倒了并不要紧,关键是要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并且牢牢记住跌倒的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滥杀无辜,臣子士季向他进谏。灵公当即表示:“我知过了,一定会改。”士季很高兴地对他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知,晋灵公言而无信,残暴依旧,最终被臣子刺杀。

历史上也有改过而终成大业的君主。

楚庄王初登基时,日夜在宫中饮酒取乐,不理朝政。后来一名臣子用“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鸟故事启发他,并以死劝谏,从而使他决心改正错误,认真处理朝政,立志图强。最终,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人都会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不失为一个有可贵品德的人。修身参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业,到了三十岁终于有所成就。四十岁时,由于阅历丰富,对各种事情就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会处理得更加得当。五十岁时,懂得了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又不会僭越社会规范。

这是孔子著名的修学言论之一,他用几个数字概括了自己的一生。他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因为学习的进步也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孔子的这些话,简单勾勒了自己学习的一生,从中也大体显示出了一个成功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需达到的目标:少年时要发奋学习;三十岁左右事业有了初步发展,人也要开始成家立业,有定力,有责任感;四十岁左右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五十岁上下就要明白世上的当然之故和必然趋势;六十岁时达到内外相通的境界,对各种意见都能正确地理解和对待;七十岁时对社会的法则能运用自如,精神进入更高境界。孔子的叙述平易而真切、简单而又具体,有深意,有高度,给予后人很大的启示。

孔子提出的“修身之说”为后人的我们树立理想提供了范本。

孔子在小时候就树立了学习的志向,这为他后来成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学习。”他在少年时,便开始广泛地涉猎各种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

青年时期,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主管畜牧之类的小吏,并在实际工作中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干。孔子不断磨炼自己,在三十岁左右,他开始聚徒讲学,并由此闻名遐迩。所以孔子说:“到了三十岁,我能在世上立足了。”

孔子到了四十岁时,对诸多社会问题及人生问题都已经不再感到疑惑不解了。这时的他,善于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并能从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他正处于一生中的最佳时期,思想处于最敏锐、最活跃的状态。而这时也正是他的学说开始形成的时候。

孔子在五十岁时,已经认识到上天赋予人的使命,于是毫不懈怠地去完成这一使命。他熟谙古今变迁的道理,能预见出社会的某些发展规律,所以他说自己在五十岁时,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时的孔子处于人生道路上的成熟阶段,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不断提出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和看法,已经成为一位理论高深、学识渊博的知名专家。

孔子到了六十岁,不管什么事情,一听就明白。这表明孔子由于知识渊博,见多识广,对事物已经是了然于胸了。

孔子到了七十岁,思想更加成熟,他懂得在追求自己的欲望时不要超越社会规范。晚年孔子的生活概况,表面上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实际上却是有节制的、符合其理论的。

孔子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身影和风貌:少年时期的孔子,志向远大;青年时期的孔子,意气风发;壮年时期的孔子,学问渊博;老年时期的孔子,见多识广;晚年时期的孔子,成熟乐观。

纵观孔子一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自己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有着不同的经历、追求和发展,也有着不同的道德修养和规范。虚心求教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个名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他能做到不迁怒于人,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到过有谁是喜欢做学问的人了。

孔子在这里论述的是颜回的好学及其虚心求教的态度,并认为举世无人可以和颜回相比。颜回被孔子认为是能够继承自己学问、道德的人,原因就在于颜回的好学以及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具体表现就是“不迁怒,不贰过”。

迁怒,就是乱发脾气。乱发脾气对于个人来说虽然是件小事,但对于品德的修养却关系重大。因此,做到“不迁怒”,在古人看来,成为一个人道德完善的外在标志。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乱发脾气,轻则导致人际关系紧张,重则导致失败。“贰过”,就是犯同样的错误。第一次错了,第二次又犯。不犯相同的错误,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不迁怒、不贰过,就是指人应该不断自我反省,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历史上,唐太宗也是一位能够不计前嫌、以史为鉴、尽量做到“不迁怒”“不贰过”的人,因此才成为一代明君,为成就功业奠定了基础。

积极听取谏言是唐太宗最大的特点,而大臣之中最敢于进谏的莫过于魏征了。魏征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很信任魏征,常常把他召进宫中,听取他的意见。魏征得到了唐太宗的特许之后,更加力谏,每当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魏征的话让唐太宗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一点情面也不留,叫唐太宗“下不了台”。

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火,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唐太宗见了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人?”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群臣的面羞辱我,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长孙皇后的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唐太宗的满腔怒火浇灭了。

后来,唐太亲不但不记恨魏征,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可爱的地方!”

后来,唐太宗说了留传后世的这么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善于纳谏的美德,使他获得了观人省己、听言律己的“明君”称号。

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关键就在于他能够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迁怒,即使听到了不合自己心意的意见,也不乱发脾气。而当自己犯了错误之后,总能够在第一时间改正,不把一腔怒火迁怒于他人。在唐太宗心里,魏征就好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能够随时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好让自己及时改正。

同样,在生活中,不乱发脾气,控制自己情绪,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表现,而犯了错误,能够及时改正、勇于改正,也是有大智慧的人。当然,如果你的身边有像魏征一样的朋友,那么你应当感到庆幸,因为他也像你的一面“镜子”,能够及时告诉你你身上的缺点与不足,而你也应该虚心地接受,因为,这不仅能使你变得更加完美,更能体现出你优秀的品质。诚信为本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

这段话的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古代车的零部件)、小车没有軏(古代车的零部件)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信”,是儒家提倡的做人最基本的准则。孔子认为,人立身处世的基础就是“信”。在《论语》一书中,“信”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信任,让别人信任你;另一个则是你对别人要讲信用。《论语》中《子张》、《阳货》、《子路》等篇,都提到过“信”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叫做岑鼎的宝贝。这只岑鼎很大,气势宏伟,鼎身上还有精致美丽的花纹,所有看过的人都被此鼎所震撼,赞叹不已。鲁国的国君也非常看重和珍爱岑鼎,把它看成是“镇国之宝”。

鲁国的邻国齐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国力强盛。为了争夺霸权,齐国向鲁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进攻。鲁国国力较弱,所以,刚和齐国交手,就溃不成军。鲁国国君只得派人去向齐国求和,齐国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要求鲁国献上岑鼎以表诚意。

鲁国国君左右为难,不献,齐国不愿讲和;献,又实在舍不得这个宝贝,如何是好呢?正在这时,鲁国有个大臣出了个主意:“大王,齐人从未见过岑鼎,我们何不另献一只鼎去,估计他们也不会看出来。这样既能签订和约,又能保住宝贝,难道不是两全之策吗?”

鲁国国君拍手称是。

于是,鲁国悄悄地换了一只鼎,假说是岑鼎,献给了齐国的国君。

齐国国君得到岑鼎之后,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只岑鼎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好,再加上鲁国答应得这样爽快,自己又没亲眼见过,所以对这只岑鼎的真假产生了怀疑,要是到手的是一只假鼎,不仅自己受了愚弄,齐国的国威也会大大受损。

正当齐国国君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位聪明又熟悉鲁国内情的大臣出点子说:“臣听说鲁国有个叫柳季的人,是鲁国最讲信用的人,一生都没有说过谎。如果他说这只鼎是真的,那我们就可以放心地接受鼎了。”齐国国君接受了这个建议,派人把这个意思传达给鲁国国君,要求鲁国派柳季来齐国验鼎。

鲁国国君接到齐国国君的通报,赶紧把柳季请来,讲明情况后央求他说:“就请先生破一回例,保全国家宝物。”

柳季沉思了半晌,回答道:“您把岑鼎当作最重要的东西,而我则把信用看得最为重要,信用是我立身处世的根本,是我用一辈子的努力坚持的东西。现在您要求我破坏自己做人的根本,来换取国家宝物,恕我不能办到。”

鲁国国君听了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用了,只好将真的岑鼎献给了齐国,齐国很快与鲁国签订了停战和约。

或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柳季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在事关国家利益的关键时刻,他居然不肯为此说一次谎话!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柳季当时答应了鲁国国君去说谎,齐国国君肯定会上当受骗,而当齐国国君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必定会感到颜面扫地,绝不会因此而善罢甘休,必定会向鲁国兴师问罪,而到了那个时候,恐怕鲁国国君再说什么,齐国国君也不会相信了,要真是那样,不但“镇国之宝"保不住,恐怕就连鲁国也保不住了。

所以说,柳季如此守信用,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诚实信用是无价的,答应了别人的要求,就要守信,如果不能做到守信,就不要轻易许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做人的根本。

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想集市离家太远,带着儿子很不方便,于是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妈妈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妈妈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猪叫的声音。她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夫,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就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父母的能哄得过孩子一时,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父母的话。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就为儿子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曾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家人,既然承诺了,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乃至整个社会。

其实,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诚实守信都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只有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守诚信,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尊敬。

华歆与王朗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大片的良田,华歆和王朗的家乡也遭了灾,无奈,华歆和王朗只得和其他邻居一起坐了船去逃难。

船上的人都到齐了,物品也装妥了,在船马上要出发的时候,远处忽然跑过来一个人,一边朝这边挥手一边扯着嗓子大叫:“先别开船,等等我,等等我呀!”

这人好不容易跑到船跟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船都被人叫完了,没有人肯收留我。”

华歆听了,对这个人说:“对不起,我们的船也已经满了,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王朗却很大方,责备华歆说:“船上还很宽裕,见死不救可不是君子所为,带上他吧。”

华歆见王朗这样说,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答应了那人的请求。

华歆、王朗他们的船走了没几天,就碰上了盗贼。盗贼们划船追过来,王朗害怕得不行,找华歆商量说:“现在我们遇上盗贼,情况紧急,船上人多了划不快。不如让后上船的那个人下去吧,也好减轻些重量。”

华歆听了,严肃地说:“开始的时候,我犹豫再三,就是怕人多了行船不便,所以才拒绝他。可是现在既然已经答应了人家,怎么能够出尔反尔,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人家甩掉呢?”

王朗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羞愧得说不出话来。在华歆的坚持下,那个后上船的人最终待在船上了,而他们的船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摆脱了盗贼,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王朗表面上仗义大方,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援手,但实际上是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情况下“送人情”。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暴露出自私、背信弃义的缺点。相比之下,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许诺,可一旦许下承诺就一定遵守。我们应该向华歆学习,守信用、讲道义,而像王朗那样的行为,是应该被鄙弃的。

人要想做事,就要先学会做人,而在做人当中,诚实守信是重中之重。所以,千万不要拿自己的信用、信誉开玩笑,更不能随意“践蹋”自己的信用。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把“信”字放在第一位,不要轻易给别人承诺,而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

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信”字放在第一位,只有做到诚信待人,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才会与我们更加亲近。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诚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勤于实践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书本知识来说,大概我和别人掌握的差不多,但做一个真正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有做到。

孔子认为,从事教育事业,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是不行的,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甚至在掌握书本知识后,更加努力地去实践。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虽然从小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来滔滔不绝,自认为是数一数二的军事人才。然而赵奢不这么认为,反而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断送赵国前程的肯定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了。

有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刚开始时,赵军连连失利。后来,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下令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果然,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支撑不下去了。这时,秦军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战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任命赵括为大将统帅军队。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便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交战没多久,便佯装败走。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于是命令部队紧紧追击。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不知如何施展。虽率众突围,可是怎敌秦军四面围杀。最终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一蹶不振。

赵括虽然读过很多兵书,但缺乏战场实践经验,他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也不知道真正的战场是瞬息万变的,仅仅有军事理论是不行的,还需要丰富的临战实践。

有一句话叫“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只有亲手去做,亲自去实践,才会得出真正的真理,而如果只是停留在大脑中想一想,不去行动,那么永远都无法得到真正的知识与真理。

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擅长做车轮的能工巧匠,他的名字叫轮扁。

一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车轮。

齐桓公读书读到妙处,不禁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很是得意。

轮扁见桓公这样爱书,心里觉得纳闷。他放下手中的锥子、凿子,走到堂上问齐桓公:“大王您所看的书,上面写的都是些什么呀?”

齐桓公回答说:“书上写的是圣人讲的道理。”

轮扁说:“请问大王,这些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他们都死了。”

轮扁说:“那么,大王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齐桓公诧异,问轮扁为什么这么说。

轮扁不紧不慢地回答:“我是从自己的职业和经验体会来看待这件事的。就说我砍削车轮这件事吧,动作慢了,车轮就削得光滑但不坚固;动作快了,车轮就削得粗糙而不合规格。只有不快不慢,才能得心应手,做出质量最好的车轮。由此看来,削车轮自有它的规律。可是,我只能从心里体会,却难以用清楚明白的语言讲授给我儿子听,因此我儿子便不能从我这里学到砍削车轮的真正技巧。由此可见,古代圣人心中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精华已经随着他们死去了,大王您今天所能读到的,当然只能是一些古人留下的肤浅粗略的东西了。”

齐桓公大笑。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像轮扁那样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知识源于实践,实践证明知识,实践固然重要,知识也同样重要。书本知识也是人们生活实践的结晶,省去了后世人们探索的过程,节约了实践的时间。理性判断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路上听来的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又在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行为是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应该抛弃的。“道听途说”在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成为不负责任地传播小道消息的另一种说法。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如果不是你亲眼所见,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更不能随意发表评论。要知道,如果仅仅是“道听途说”就大肆对外宣扬、扩散的话,那么不仅会制造紧张气氛,弄得人心惶惶,有时你还会成为谣言、流言的传播者。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总爱散布小道消息,并且把气氛搞得非常紧张,他们在与你说话的时候,都会在前边加上一句“我听说”,你可不要小看了这简单的三个字,对于那些散布流言蜚语的人来说,这三个字不但能把自己想说的话很好地传达给别人,同时又能让自己逃避责任。如果你相信了这些流言蜚语,你就会为此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由此可见,“道听途说”以及天天向别人传播流言、谣言的人有多么不道德。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曾参杀人”的消息便席卷了曾参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参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人”的消息告诉曾参的母亲时,并没有引起预想的反应。曾参的母亲一向对曾参引以为傲。他是孔子的好学生,怎么可能干伤天害理的事呢?因此曾母听了邻人的话之后不惊不忧。她一边安之若素、有条不紊地织着布,一边斩钉截铁地对那个邻人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

没隔多久,又有一个人跑到曾参的母亲面前说:“曾参真的在外面杀了人。”曾参的母亲仍然不去理会,还是坐在那里穿梭引线。

又过了几天,第三个报信的人跑来对曾母说:“现在外面议论纷纷,大家都说曾参的确杀了人。”曾母听到这里,心里骤然紧张起来。她不仅相信了,还害怕这种人命关天的事情会株连亲戚,因此顾不得打听儿子的下落,急忙扔掉手中的梭子,关紧院门,架起梯子,越墙从僻静的地方逃走了。

以曾参良好的品德和母亲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人”的说法在曾参的母亲面前应该是站不住脚的。然而,即使是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母亲对自己贤德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谣言流传起来是非常可怕的。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日常生活中,你总会听到别人对你说各种各样你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在这其中,好事坏事都有,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一定不要随便相信,更不要急于摆明自己的立场,甚至充当这些人的“枪”,接着散布这些流言蜚语。因为,如果对方居心不良,你所说的话就极有可能被他们利用。所以说,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听了这些话后,也要多分析。

庞恭陪魏国太子到邯郸做人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不信!”魏王答道。“如果有两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有一只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我会怀疑。”魏王回答。“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地说街上有只老虎,您会相信吗?”庞恭接着问。

魏王回答道:“我会相信。”

这时,庞恭对魏王:“街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就好像真的有了老虎。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等我走了后议论我的人也绝不止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够明察。”

魏王回答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庞恭跟魏王告辞。庞恭走后,不断有人在魏王面前诋毁他、诽谤他。及至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再没有召见过他详问一二。

散布流言蜚语的人,其口舌好像是一把剑一样,从古到今,不知道有多少闻名的大臣、将军,因为空穴来风的流言遭到降级、贬谪,甚至命丧黄泉;又有多少名人因为“小道消息”遭受了巨大的侮辱;有多少亲人、朋友因为不实之辞被挑拨离间,造成亲人反目、朋友远离。尽管很多人知道流言、谣言并不可信,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当听到时,他们都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而最终的结果是既害人又害己。见利思义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威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德存于内而文现于外,就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了……如今想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就要在看见财利时先想到义,遇到危险肯于舍出性命,早已约定的事情不要忘记去做,这就可以说是个完美的人了。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必须兼备上述四种优点:高度的智慧、深厚的道德涵养、勇敢决断的精神、文明礼乐的修养。由于这些要求对一般人来讲过高,所以孔子又说只要能够“见利思义”,即见到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先考虑一下是否合情合理,符合仁义;“见危授命”,即在危难时,接受任命,为完成任务,能够牺牲自己;同时不管时间多久,都能言行一致,说到做到,这样就算是个了不起的人了。所以“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也成为考验一个人是否道德高尚的标准之一。

甄彬,梁朝人。他在困难时,曾以一束可以织布的苎做抵押,向长沙寺观当铺借钱。后来赎回苎时,他发现苎束内藏有五两金子。甄彬心想这些金子不是自己份内该得的,自己不能无缘无故地收起来,于是随即将金子送还当铺。

这件事梁武帝很早就已经听说,对甄彬的人格修养非常赞赏。到了梁武帝即位后,便任用甄彬,派他前往郫郡当地方县令。临走之前,同等官位五人,武帝一一告诫他们:“为地方县令应以廉洁慎重最为重要,愿卿等多多加勉。”然后对甄彬说:“卿往日有还金的高洁美德,所以寡人就不用再以这些话相以嘱咐了。”从此甄彬的声望德行更加彰显,传遍天下,留芳百世。

见利思义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的问题,讲的就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义,一般是指合乎正义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是指物质利益。见利思义,不是反对“取利”,而是指人在见到利益时,应首先想一想取利时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就绝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明代李汰任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科举考试。一天深夜,一位昔日好友送来一包黄金,请李汰在考试中对其孩子加以“关照”。李汰当即回绝,并挥毫写下一首拒礼诗:“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心,莫言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不仅古时“义”和“利”总是缠绕在人们的头脑中、生活里,就是在现代也是这样。只有正确面对“义”和“利”,才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己及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仁德的人,自己要想站得住,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要通达,同时也要让别人通达。凡事都以自身为例而想到别人,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圣人”是孔子理想人格中的完美化身,它构成了孔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尧舜是其心目中的“圣人”,尧舜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也是他最想做的事。

推己及人是一种高尚的为人处世境界,即凡事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进行换位思考。

春秋时期,郑国的郑武公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寤生,二儿子段。母亲姜氏更喜欢二儿子段。可按照世袭原则,只能立长子为太子,以继承君位。

武公死后,寤生继承君位,称郑庄公,掌握了国家大权。姜氏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夺取皇位,便在私下里跟小儿子进行密谋。庄公对此早有觉察,所以,当段的阴谋实施时,被庄公彻底粉碎,段见大势已去,只好逃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