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07:28:47

点击下载

作者:于漪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

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试读:

高端访谈一

叶澜 王厥轩访谈者:叶澜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采访者:王厥轩 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研究员王:您当教师多年了,教师与医生、律师、建筑师、工程师、作家相比,其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在哪儿?在今天的条件下,您认为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叶:教师、医生和律师、建筑师、工程师是不一样的。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跟人相关。教师和医生,尽管都与人打交道,但医生的对象是人的身体,现在还增加了关注人的心理。医生在工作时,不会把为什么这么治病告诉你。作为教师,他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及其整个生命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清晰的,不难区别。

今天教师的使命就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每一代的教师都会面对一个时代对教师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师使命也有一些不变的内容,那就是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你给学生的东西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是促进了他的发展还是阻碍了他的发展,教师要经常自问。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左右,但教师的教育会成为一种力量,可引导人前进和向上。一个教师有可能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时刻会想到这位教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长久以来人们对教师认识上的一个偏差,就出在不把教师看作创造者,仅仅把他当作知识传递者。比如,教师上语文课,他的任务被认为就是教识字、读书、写字……教师往往也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故而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马克思讲得很深刻,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会有尊严。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认清教师的工作性质: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他和他们的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也为学生的未来生活作创造。教师是丰富人生的很重要的工作。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也是教育的独特挑战与魅力。教师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促使学生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这种代际传承与发展,本质上是把人类的知识与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的内存。这些东西内化在每一个不同的个体之中,而后,又会在社会实践中转化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只要求自己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激发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那么工作对于他来说只有付出没有魅力,也难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工作。你问我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

当然,教师的创造跟工程师的创造不一样,跟建筑师的创造不一样,跟作家也不一样。它是一种为了和直面人的生命发展的创造。这里面有“转化”的创造,教学工作自身还需要创造,从长远意义上,教学是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我觉得在人类社会创造事业中,不能没有教师这个职业的创造性劳动。王: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教师与官吏往往不分。到了近现代,教师才成为一种专业,但架构教育的是知识和思想,其背后是教人学做真人。您对当前“育分不育人”是怎么看的?它将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叶:这里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近十多年来流行的一个看法:那就是把教师看作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的。简单而言,有两个不同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教师地位,因为只有作为专业人员才能提升社会地位;二是为了作为一种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现在许多人喜欢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觉得不够。我不单提“教师专业发展”,我提“教师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们不怀疑。问题是,只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是能造就一个优秀的、乃至合格的教师?教师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也可能被忽视了。教师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其全部的人格,而不只是“专业”。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呈现你是谁,学生也在判断你是谁。学生对你有敬意或瞧不起,反抗或喜欢,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而是你的全部人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你连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他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活蹦乱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的生命既是最柔软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了,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时期,老师留给他们是一些什么东西,会对其一生的发展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幸福。

在中国古代,教师受敬重,排位在天地君亲之后,也属“圣”之列。孔子就被称为“孔圣人”。孩子上私塾要向圣人、老师叩拜。对教师还有道德方面的高要求,那就是要“为人师表”。

在古代,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它是有道理的。道理在哪里?古代的文言文,它是古代文人对世界及自我认识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有很深的道理,也不同于口语。教书先生要孩子去理解,但孩子又缺少生活的体验和经历。为了将来考科举,学生又必须懂这些,那怎么办?就是你跟我读呀,背啊,多读几遍,内在的联系就慢慢浮现出来。这种方法是独特教育背景下的产物。古代对教育的理解,是以记诵为主的,是记诵之学。

这里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到了近现代中小学教育还是如此强调记、背标准答案呢?近代科学知识大发展,大分化,出现学科化了。学科知识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而不单单是地域的。当科学成为一种强大力量的时候,当科学分成了很多学科以后,这些知识就成了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并被认为对他将来的生存有用,基础教育就成了儿童为未来人生做一种准备的事业。如何让学生达到对知识本身的记忆、熟练掌握其方法、技能,就成了学科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往往因被自己的学科所占有,就忽视了教育人的任务。近代的教育学,大量强调的是把教育看作人类知识的传递,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现在必须对教育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理解。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像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只育分不育人”是个太简单的事情。我觉得把“分”和“人”对立,是一种绝对两分的思维方式。抬高了“分”,把它与“人”等而视之,这是大误。其实教师真正的能耐是在育人的过程中,不难达到所谓的“分”的要求。如果有学校或教师宣称我只“育人”不“育分”,这不仅荒谬,家长也肯定不放心。因为现实世界不可能同意这样的观点:你教的学生考试是考不好的,然而你是个好教师。我一开始就不赞成把“应试”与“素质”对立的提法,这是两极化思维方式的产物。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改革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教育不可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和当前的需求来完成改革。改革是一种超越,而非简单的否定。面对“育分”的畸形现实,我的回答是“育人”肯定能使他的“分”也上去,但“分”绝对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更不是终极目标。

我对长期以来批评“高考指挥棒”也有自己的看法,好像把基础教育的一切问题,一股脑儿用“高考指挥棒”造成的就能解释或解决;想用管住“出口”的方式,来改变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这么长,他小学一年级与“高考指挥棒”之间有什么直接关系?高考的改革,不管是选拔式的还是鉴定式的,总归要通过测试。你不能把教师应承担的教育改革的责任,都交到改革高考方式、方法上。承担高考改革与承担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两个不同的主体群,尽管这两件事相关,但他们各自承担的责任不能替代。

影响教育全过程的因素很多很多,绝对不只是高考出什么试题的问题。所以我说,我们可能抓错了源头。孩子从小到大要长十几年,孩子进小学的时候离高考还遥远。如果我们只强调高考改革了才能改革基础教育,这种说法会带来什么呢?中小学教师、校长可以说:你高考还没改好,我改革了会对不上你的高考,所以我没办法改革!其后果是中小学教育责任的承担者,可以对一个漫长的教育积累变化过程不着力去研究和承担责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为不改革找到了很好的理由。我不是说高考不要改,要改!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基础教育改革的希望全都寄托到高考改革上。这也许是提出素质教育二十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原因之一。王:作为一名教师,您的幸福感是什么?您在初当教师时感到的幸福,在壮年时,获取荣誉时感到的幸福,直到今天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感受到的幸福,其间有怎样的不同感受?能讲讲原因吗?

叶:幸福,现在很喜欢讲幸福这个词。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你对幸福的理解决定了你把什么当做幸福,你怎么去感受幸福。比如说你把胜利当做是幸福,那么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一定感到不幸福;如果你把荣誉当做幸福,那么你得不到荣誉就不幸福。所以就个人而言,是你看重什么,你最在乎什么,什么就是你能感受到的幸福。从社会意义上来讨论幸福和从个体意义上来讨论幸福,那是两个概念。从社会的意义上,所谓让你有幸福感,就是起码应该为每一个公民的公平、自由与尊重等权利提供基本保障,这恐怕是社会要缔造的、让人感到幸福的一些基本要求。公平啊、自由啊、尊重啊等等,应该有的权利就不应该剥夺,这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讨论。王:我觉得这次十八大,把普世价值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其实西方教育也好、东方教育也好,都把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放到核心,我们过去都没有提普世价值。

叶:嗯,不大讲的。所以我说要区分:一种是从社会意义上来讨论幸福,就是社会怎么为每个人的人生提供幸福的保障。

作为个体的幸福观和作为教师的幸福观,其实是有相关性的。我更看重的是作为个体(我个人)的追求。我觉得这个最重要。其实教师只是一个职业,如果一定要问这个职业跟你的人生的关系是什么?那么就是你的人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这个职业中度过的。你的个性、你的独特性是在这样一个职业里面得到全面的呈现。尽管都叫教师,但是教师和教师之间是非常不一样的。很难说教师幸福观一定有一个统一的东西,我是这么看的。可能我这个人更看重做人,你自己的人生过得怎么样?当然这个人生,因为你是教师,你的人生就跟学生联系在一起了。倘若你不懂得人生,你对学生的人生也会有许多不懂。

你若问我现在感到什么是幸福?那就是能够给我很多的时间,让我看书,让我想问题,有空写书,最好你厥轩别来采访我,我就感到幸福了(大笑)。我很怕采访的,我很怕在媒体上露面,我是要到万般无奈的时候、非绑架着要上去的时候才上去一下。我的讲话往往不太符合他们期望的回答。不少媒体工作者总是要你能够说一下他们想要的、或者有什么亮点的东西。而生活中有许多很久远的,非常有味道的东西,是真滋味。真滋味未必就是那种唱啊、跳啊、闪耀啊那一类耀眼的东西,它不是这样的。人生的滋味是熬出来的。这个“熬”不是指“煎熬”,而是慢慢的炖,积累、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你就会悟出:噢,这就是人生!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用一个幸福观就可规范我们的幸福感的。幸福感是不能被规范的。

至今为止,就自己从事的研究而言,我感到很幸福。近年来我还悟出,关于自己正在建设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中生命内涵的丰富。最初提出教育要关注“生命”时,只是针对不能把“人”当作“物”,不要忘记人有生命,我们的教育却常常忘了这一点。另外,我们的教育,或强调德育,或强调体育,就是不善于在整体综合的教育活动中培育整体的人,用丰富的教育活动去培育多方面发展的人。我们习惯于把一个一个教育活动剥离开来,它本身就违背生命的真实存在状态。生命是不能割裂的。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未必就是只有手和脚在动,而脑子不动,也没有感情,没有喜欢不喜欢。这不成了机器人了?教育的难就难在这儿,它的任何活动都是综合的,你忘记了这一点,就一定搞不好教育。

这是我最初提出生命观的指向,强调了教育的综合性渗透,强调了活动的综合性渗透。现在也许是我年纪越来越大了,看东西有了更深的感受,最近悟出的是:教育对生命的思考不能只局限于人,还应包括整个自然界。凡是有生命的,我们都可以和它对话。我给你讲个故事:我们家有个小园子,我经常会去看其中花草树木的变化。以前在我的头脑中已形成了唯松柏、梅花等代表性植物能经历岁寒。以前我看我家的白玉兰树,每年也是落叶、开花再长叶,周而复始。去年秋天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叶子刚刚开始黄青的时候,花蕾已经孕育了。那是一个偶尔的机会,在阳台上发现的。以往秋季在我心目中,只是一个“落叶”的季节:多数叶子已变黄,少数还青着,枝干上的树叶日益稀疏,但没有掉完。花蕾的孕育就这样被观念的定式遮蔽了:我看到的只是叶,各种斑斓的、枯黄的、掉落的,未见的是明日将盛开,今天却不显眼的小不点式的花蕾。我悟出了一个道理:白玉兰的花,像梅花一样也经历冬季的风霜雨雪,凡春日绽放的花朵都经历过冬的严寒,这就是生命。我突然觉得我能够跟白玉兰沟通了,能够与大自然沟通了。心灵可以跟大自然对话,好开心。生命世界在我的心中更扩大了。人是可以从各种生命变化中获得很多感悟的。

自此后,我开始拍摄我家的白玉兰的变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拍,抓住细节一张一张地拍。最早的枯叶,然后一点一点地慢慢地掉完;初始的花苞,毛绒绒;准备开,然后盛开;最后落完花瓣,仅剩一个小的花萼。后来新叶再生长,一片嫩绿,又一代的生命开始出生。拍白玉兰的整个变化过程,我真的很享受。其实每一个生命,每一个花蕾,从孕育到绽放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幸福感,你没有经过观察、体验和感悟,是享受不到的。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提出“教育魅力”这个词。也就是一位好教师,既要有人格魅力,又要有学术魅力,对此,您能否做些评价?叶:我刚才已经谈到了教育魅力。教育的魅力不只是要求好教师,而是每个教师都要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求你去创造。教育的魅力是创造的魅力,是创造生命发展的魅力。

当然,这里又要有学术,又要有人格。人格,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就是一个真诚。真诚是人格魅力的基础。不是说哪一种人格才有魅力,我是这样看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逐渐培养学生关注自身的发展、成为有发展自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持续发展的人。他对这个世界永远有一种好奇,保持着发现的眼光,每逢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他不是畏缩后退,而是积极地进入,去了解更多,包括他周围的世界也要经常去发现。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感到很有魅力,因为他经常会跟学生交流自己的研究与发现。

倘若我把刚才给你讲的白玉兰孕育的过程,它怎样经历风霜雨雪,怎么样被遮蔽,与学生交流,学生也许就会懂得:哦,我们不能只看到白玉兰绽放的美丽,而没有看到它孕育的艰辛。

教育的魅力恐怕不仅仅限于教师已形成的人格与学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教师应是不断追求自己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人,在帮助别人完善的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这样的教师在我看来可能是比较有魅力的。我自己追求做这样的教师,这是一个与生命同在的无止境的过程。对人而言,我更关注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不是首先关注职业。其实职业的规范总是比较死板的,真正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你应该是真诚的人,不断发现和创造的人。这样的人,一定会有魅力。王:教师的生命是在三尺讲台上得以延伸,现在的课程改革已指向其核心,那就是课堂教学。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我国已提出许多种课堂教学形态的改革,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叶:我最近刚刚写了一篇文章《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在《课程·教材·教法》杂志2013年第5期刊登,很长,大约2万-3万字。我觉得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到了重建的阶段。现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非常的丰富,多元是一件好事情,至少大家都在努力,都想有一些新的创造。当然也不乏只是为了提一些新口号而在那里摆弄的人。我认为真正好的重建就要对教学的基础性的问题有一个把握。目前是有点杂乱的“丰富”,什么都在一个平面上呈现,恐怕还要梳理。要回到“教学是什么”这样一个根本的问题上去。我特别不赞成用“学习”来代替“教学”,也不赞成用“课程”来代替“教学”。我在已经发表的文章中都已提到这些观点。在此不再多说了,有兴趣你可以去读这篇文章。王:教育质量本质上是师资质量,您对抓教师队伍建设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建议?叶:我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队伍建设,至少包括职前和职后。从职前来讲,应该有对教师职业的重新理解,即: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从合格到优秀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开始都以优秀教师的标准去要求。首先是有一个底线,高是无限的,越往高越个性化。

关键是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再来提教师怎么培养,队伍怎么建设。

现在职前培养的问题很多,师范大学里也有培养问题。真正把教师的培养当一回事的大学校长现在也不多,操心多的是我们的大学排名在第几这一类的事。当然也有分管的副校长或教务长在抓,但从整体上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对应把教师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没有认真想明白。

对师范生的培养,还有很多陈旧的观念,认为教师就是学点教学法,学点入门技巧,诸如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等,把这看成是教师的基本功。“三字一话”是要,但只是技能意义上的,对什么是教师职业更为根本的基本功,教师是谁,应该有怎样的品性,他的生存方式有什么独特性,作为一名当代合格教师应该具有什么等等根本问题,还缺少深入的研究。或者说在对教师职业的价值、教师职业的特点还没完全理解的情况下,就在那里培养老师。尽管说改革已很久,但是师范教育本身的观念改革恐怕远没有重视和认清。这种滞后就带来了整个培养方案设计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系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有人建议把免费师范生的名称改成公费师范生,我赞成。“公费”表明了国家对这个职业的重视,显出一份公职的庄重。目前,免费师范生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如有的为了将来谋职业,教师职业相对保险;有的冲着“免费”而来,有的只为了能上大学,自然还有不少是真的喜欢当教师。林林总总的想法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问题是师范教育怎么使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哪怕他将来不当老师都有一份尊重,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他选择不做只是可能觉得自己不适合,或者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好的修炼自己,他不善或不愿意为此修炼。此外,职前教育还应对教育的价值观、对儿童的热爱,以及大学所教的基础素养方面,都形成一个较好的、可继续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职后再去补这些方面的缺失就晚了。

进入职场以后,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是他对自己的实践,不断的研究、反思、重建,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深刻的认识,知道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现在我们花了很多的钱搞师资培训。首先我认为,承担师资培训的机构要有资质。其次,还要给教师选择的自由。行政机构不应规定教师必须在哪里培训。现在网络时代,交通也很方便,政府可制定关于培训的基本要求,学员从哪里获取由自己决定,到华东师大也可以,到上海师大也可以。现在的政策是培训跟着经费走,国家把经费给了谁,谁就有资格培训。其实国家、政府之所以给,不一定是因为它的培训实力最强,有可能是它跟政府之间存在隶属关系等等。

加强教师在日常实践中的研究反思,不断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每个人的成长都要靠自己,靠外部是没有用的。外部只是一个影响,促进他,但是最终的变化,真正成长是个体的事情不是群体的事情。群体会成为一种力量,可以相互切磋,相互启发。但群体的教研研究活动不要搞形式主义,要真正的能够在研究当中实现共同发展。

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什么建议?我最想说的建议是: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工作量要减轻,学校的编制要增加。不能只是从效率的角度来规定师生比,要从教师有时间再学习、再发展的意义上,综合考虑师生比。工作量减轻了,他才有时间去思考,去研究、讨论。现在的编制很满,班额又超过,特别是好一点的学校,常见五六十人一个班。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教师工作排得满满的,负担很重。教师也要减负。减负不是叫他不要研究,减负是要减少工作量,加强研究。每年用这么多钱搞多层次培训但其中不少是重复式的培训,还不如把一部分经费拨到增加编制上,多增加一点编制,让大家有时间安排一点研修、讨论、学习。教师不是通过几次轮训就能成长起来的,关键是要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思考,产生学习的需要,研究的需要。通过学习、研究有实现发展的感觉,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工作本身的价值、吸引和魅力,这样他才会成长起来,而不是靠5年一次的轮训,然后大家都拿学分,以为拿了就完成培训任务了。钱多了怎么用?有些还扔到国外去了。

我觉得教师教育亟需综合研究,要关注和提升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质量,这个提升就是要把研究放进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与配置要为此服务,而不是只当作外加的一项工作,割裂地去做。尤其是一些先发展起来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在这方面敢不敢做一些大胆的改革,这是政府该干的事。政府如果不动编制规定,校长动不了。

现在我们做改革不乏好心,也急于求成。但是好心和着急都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我们更需要研究,要讲究对事情内在规定性的把握。这些都把握不好,不知道教师到底怎么成长,什么对教师的成长才是有利的,怎么能建设好教师队伍呢?真的,我看学校中教师静下来的时间很少,这是一个问题。没有静下来他怎么反思,怎么发展啊?王:叶老师,我20多年前做您的学生,听您的课,武装了我的教育基本理论,懂得了思维的方法,对我这么多年的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我还从您的身上学到了怎样做人。也就是要独立思考,有独立的人格,为人刚正不阿,始终襟怀坦白,待人真诚,敢讲真话。

今天听了您的一番话,发现您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层面,想得更深、更透。我真的很想再听您的课,一直做您的学生。

高端访谈二

访谈者:张汝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采访者:王厥轩 原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研究员王:你当教师多年了,教师与医生、律师、建筑师、工程师、作家相比,其相同之处在哪儿?不同之处在哪儿?在今天的条件下,你认为教师的使命是什么?张:因为我母亲是教师,从小对教师职业很在乎。之所以重视,因为教师与其他工作(比如建筑师、工程师等)不一样,是与人打交道的。教师的好与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尽管可能我的观察不一定对,现在的师生关系跟以前相比稍微淡一点。但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还是在那里。我觉得教师的工作一定不能马虎。

教师的使命始终是教书育人。帮学生找工作,不属于教师的职业范围。现在,上海许多高校把“就业”当作指挥棒,我不以为然。但也没有办法。教师要在教书育人上做出点什么,不能误人子弟。业务上要精益求精。育人就是教师在有些事情上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绝对不能在负面上对学生有影响。王: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教师与官吏往往不分。到了近现代,教师才成为一种专业,但架构教育的是知识和思想,其背后是教人学做真人。你对当前“育分不育人”是怎么看的?它将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张:到了近现代社会后,的确有相当多人,把教师仅仅看作是普通的职业。“教书”还是讲点的,但“育人”方面低了一点。尤其是高校,它没有班主任,老师有课去,没课就不去。大学成了教师纯粹上班的地方,只要把课讲完就好,与学生没有过多交往。在这种情况下,育人功能就没有了。它对社会造成相当负面的影响。

我发现在大学,学生从少年变成成年人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经常有学生说:“张老师,我有话跟你谈。”现在大学里也有规定:教授有义务每周有一个小时要见见学生。结果发现,学生所谈很多不是学业上的问题,而是心灵上的问题。有的老师三下五除二就把他打发了,这样做不好。

现在的学校已经不是象牙塔了。它是一个社会,已经不那么纯洁。影响学生的都是社会上的一套东西,社会上的一套与自己的内心产生冲突,有了冲突学生就会找你谈。这时,你现身说法跟他谈最有效果,比如:现代社会是追求学业,还是追求分数?将来找个好工作就拉倒?个人的生活生计与理想追求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我就以自己为例跟他们讲,这样的交谈很有效。

学生在大学期间很需要老师的关心,因为他面临很多问题:家庭、社会、学业、个人前途等。中小学生对家庭处境、父母下岗等没这么敏感,可大学生不一样,他会非常敏感。感觉到自己慢慢长大,应该对家庭负点责。

我是讲哲学的。哲学要讲追求真理,也要对学生做些理想方面的引导。因此,教书育人是绝不可放弃的。现在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市场原则越来越渗透到社会各个环节中,在这方面特别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将来我们的社会怎样,取决于现在这些学校里的学生。如果他们不好,我们社会的前途就不妙。这是很明显的。

我在这方面比较自觉,我上《论语》导读课时,有的学生会泪流满面,为什么?很多学生在信中说:“哭是因为老师上课的内容正是自己心里想讲的话,但以前没人对我们讲,一下子良心觉醒,感到震撼,觉得自己以前有很多事情做错了。”这也给了我震撼。不是说我们老师要做布道者,给学生说教,而是学生期望得到这样的东西。如果这个东西你不给他,那么他得到的就是社会给他的“唯我独尊”的东西。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它把社会完全给撕裂了。

我们今天大学的水平不高。外面有个错误的看法,总是把很多的问题认为是硬件上的东西,我觉得是软件上的问题。比如:教师的专业知识怎样,敬业程度怎样,这些都是没有人考核的。现在领导考核的是你上了多少节课,发表了多少文章,但是你在专业上是不是精益求精,你是不是每堂课都很投入,这些却不考核。我们跟别人的差距就在这里。我孩子北大毕业,现在在美国一所名牌大学留学。我让他比较:北大的教师和美国的教师有什么不同?他说,水平高低不去说它,敬业程度相差很大。比如,北大的文科老师一节课40分钟,有20分钟是在侃大山,跟主题没有关系。美国老师一上课就直奔主题,没有一句废话;第二,美国老师非常地投入。我扪心自问,现在每天有多少时间用在教学与科研上。再举个例子,我上世纪90年代在美国做博士后,有个美国朋友给我开个party,各个系都有一些教授参加。下午五点半,party结束。他让一个教授送我回家。我对美国朋友说:“你也可以回家了。”他说不是,他还要回办公室,还说刚才那些教授现在都在办公室工作,这给了我很大震撼!

我们与国外名牌大学的差距很大。脑袋差不了多少,主要是敬业程度。要搞一流大学,现在往往看投入多少、建了多少……对自己专业精益求精的东西我们可能是缺乏的。有一次《文汇报》《哲学动态》采访我,问我:“你到德国留学,最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说:“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什么叫教授。人家做教授五年、十年可做到不重样,我们的教授可能一辈子教两门课就是一个教授了。”以复旦大学和哈佛大学来比较,教师总量已经相当接近,可人家的课程总量比我们多了1000多门。人家的教授尽可能开出各种各样的课程,让学生选择,而我们不是。又比如讲教授治校,我们有多少人在认真地治校?学生中出现厌学,有多少人在认真地关注?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图书馆有多少人在看书?借书率是多少?

讲到认真,再举个例子。我孩子在美国,他参加了许多学术会议。他发现很多美国数学界成名的人物,只要是一些新开发的领域,他会像学生一样,拿个小椅子坐着听,拼命记笔记。这在国内高校我从来没见过。别说白发苍苍的,就连30多岁的,只要他是副教授以上,他就不愿听别人的报告,不会觉得知识是学无止境的。这就是跟人家的差距。我觉得“教书育人”对一个教授来说很重要,他要让学生从内心佩服,他在做人上、在业务上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这个要求其实是很高的。王:作为一名教师,您的幸福感是什么?您在初当教师时感到的幸福,在壮年时、获取荣誉时感到的幸福,直到今天到了现在这个年龄感受到的幸福,其间有怎样不同的感受?能讲讲原因吗?张:一是学生觉得你货真价实。二是如果若干年后有个学生有了成就,他会想起曾经听过某某老师的课,让他很有收获。如果有这么一天的话,我觉得这是老师最大的幸福。老师要的回报就是“我以前的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我今天也来这样教你”,我觉得这对老师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你的问题中有涉及教师的三个阶段:初当教师时、获取荣誉时、直到今天,其实,我倒是真觉得我的幸福一直是这样的。我升高级职称也好,当博导也好,真的也没太激动。第一,这个不值得骄傲,而且这个也很难说,究竟是怎么评到的。假如你的学生20几年后,你已经忘记他,而他会打电话来告诉你,他在你的辅导下取得的成就,说起一生中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其中一个就是你。这时我会有成就感。这比自己获得荣誉更幸福。因为你影响了一个人,他对社会有更大的影响。曾经有学生问我:你最开心的是什么?我说:最开心的是,我的学生取得了成就。我觉得学生的进步(曾有一个学生在高校工作,整天在办公室看书、做研究,待人也好,学校上上下下的人都说他好,大家肯定地说这是张汝伦的学生)比我自己取得进步更开心。你有好学生,你的学生做得好,就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这是我作为一个教授的幸福观。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提出了“教育魅力”这个词。也就是一位好教师,既要有人格魅力,又要有学术魅力,对此,您能否做些评价?张:“教育魅力”这个词没有错。一位好教师,的确既要有人格魅力,又要有学术魅力,缺一不可。一个外向型的、才气横溢、为人正派的教师一定有人格魅力。但我觉得大学生对一个教师的喜欢往往是由外到内的,时间长了,他会观察你,看你是否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尤其是读研究生的学生。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喜欢先声夺人的教师,大三、大四的学生会对教师有长期的观察,既看人格魅力,又看学术魅力。只有兼具两种魅力的教师,才会被别人从心底尊重。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王:教师的生命在三尺讲台得以延伸,现在的课程改革已直指其核心,那就是课堂教学。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我国已提出许多种课堂教学形态的改革,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张:我对这个问题有所保留。我不太知道中小学教育怎样。我们大学里若要评什么,都要在表格里填采取什么什么多媒体教学手段。我觉得对于小学生采取这种直观手段有帮助,但对大学里的老师来说更注重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图表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个好老师,学生即便没有说话,就能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表达是否理解,并随时做出调整,这是现在的多媒体无法关注到的。

教学是个活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哪怕你没有表面的问答,但心与心在交流。一个好的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在观察学生的反应,然后不断作调整。教学是个非常灵活的事情,老师用的表达方式越生动、越多样,当然越好,千万不能机械。最坏的是现在有的老师拿个电脑去上课,让学生看录像,自己在那里打电话、喝茶,这样肯定有问题,学生45分钟学不到什么。老师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案。为什么我的课有时学生会听一遍、听两遍?他们说我的每一次课都有新的东西加入。我说当然喽,我是人啊,我要根据每批学生的问题,以及考试的情况不断做调整,不可能固定下来,不然就有问题。

讨论课有几个前提,首先是师生配比。我们现在的教学改革不能流于形式,而要实事求是。还有,大学里许多的课无法讨论(像甲骨文,你叫学生怎么讨论甲骨文?),对这个问题我还是持保留的态度。我不相信人类两千年的教学经验都是过时的东西。其实,形式是次要的。一个好的老师,他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他会根据学生人数多少等具体情况作调整。而我们现在过多的要求一些外在的东西,就如我自己。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学生当中的口碑,比那些奖状、证书更值钱。我承认,我对基础教育不太了解,但我也做过几年中学教师。我想:教小学生可以用一些生动的形式,但大学里主要是老师的表达,尤其是哲学,如何把抽象的东西用自己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是对教师很大的考验,这是现代的多媒体等帮不了你的。

我很固执,前几年我都不让学生带录音笔,为了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后来我知道,学生录音是因为我上课的东西太多,学生来不及记,会有损失。所以我现在也开放了,发现带了录音笔的同学,他们也在认真地记。这样我才同意。我觉得对教师教学方式的培养比使用多媒体更重要,因为教师是人。王:教育质量本质上是师资质量。您对抓教师队伍建设有些什么看法?有些什么建议?张:教育质量本质上是师资质量,讲得太对了!抓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要真抓,教师自身有惯性,他自己习惯的那一套,他不太愿意放弃。各级教师都这样。师资质量上不去,教育质量肯定上不去。有一次我参加中小学校长会议,四大名校的校长都来了,翁铁慧同志召集的。我就讲,能不能你们最精英的教师,每年有一个月进行业务培训,给他们把把脉,问题到底在哪里?尽管他们是骨干,骨干也有提高的余地。后来,所有的校长都反对,说这不可能,因为学校里都很忙,尤其是那些骨干。但我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

我觉得校长一定要抓业务。我们现在吃亏就吃亏在校长不抓业务。比如说,20几年前,高校留一个助教是不能随便上课的。现在不行了,青年教师必须马上上课,因为你年轻,任何脏活累活都要干,他一点提高的时间也没有,纯粹是疲于奔命。“文革”前,复旦的留校教师必须要跟老教师多少年,等到你要上课时需要各个系的一把手都来听、一起诊断,然后再改,这样的话,一年两年以后再独当一面。而现在没有了,就是一个劳动力的概念。现在搞的都是些职称什么的,这个我并不反对,但你能不能抓一些实际的东西:业务提升、考核等,这对他们是一种帮助。现在复旦大学也开始搞一点,比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但没有形成制度。如果有制度,就要有一些硬性规定,比如:刚毕业的留校博士不能马上上课,要经过若干个步骤,像做助教。像我现在找个接我班的人,我必须要求他先要跟我听个两三年课,知道我怎么上课、如何准备课,然后我还要听他的课,这样才能慢慢放给他。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他的眼界、视野都打开。这样的教师上课起点就高。王:谢谢您启人深思的指导。听说您为学生开了一二十门课,每门课都有详细的备课笔记。课堂上听课不仅有选您课的学生,而且很多是未选该课的学生,还有本校、外校的老师。有时人满为患,有的学生只好坐在地上听课,可见您教课的魅力。教师是人生的导师,听说有位外系的博士生听了您的课已历几年,还写了一封长达一万多字的信给您,谈学问,谈人生,深为感人。由衷感谢您在教书育人方面作出的贡献。

第一章 时代呼唤现代教师具有教育魅力

人类社会已走过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充满矛盾和变化的世纪,是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纪,是一个知识层出不穷的世纪,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合作与激烈竞争并存的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面临挑战又存在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世纪。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伟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时代呼唤着具有教育魅力的现代教师。

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夫子到现代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直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以巨大感染,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面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时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内涵、结构、传承、价值、功能、修炼,对于不断提升教师素养、满足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教育正迅速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人才资源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也就是说,谁实现了教育的优先发展、人才的优先培养,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把握契机、赢得主动。在上述背景下,各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关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和以教师专业化为主题的教师发展。

1.课程改革方兴未艾

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总和,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受到了各国的极大关注,普遍注重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在21世纪的最初十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意识到国家面临的新问题:一方面,知识产业的比重在快速增长,国家亟需大量拔尖人才和知识产业劳动力;另一方面,中学毕业生的素质与社会的现实需求渐行渐远。对此,比尔·盖茨曾尖锐地批评:“以今天的中学来训练明天的劳动大军,就如同靠一个使用了50年的老计算机来教育今天的孩子一样。”美国如此,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情况也大致相仿。因此,如何保持国家的竞争力成为这些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2008年,美国著名教育智库“21世纪技能伙伴”发表了《21世纪的技能、教育及竞争力:资源与政策指南》。在分析未来十年全球竞争中美国面临的种种挑战后,提出了一个包含五个方面的学生素质培养框架。“21世纪技能伙伴”的学生素质培养框架资料来源:冯大鸣,《学校特色创建的国际走向——基于美、英、澳相关实践的考察》,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6期。

这一框架,对学生的核心学科知识、国际意识、创新技能、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生活经验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旨在全面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的能力。

2.教师素养备受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为迎接21世纪的教育就把目光聚焦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983年,美国公布了名为《国家处在危险中》的联邦报告,使得公众对美国教育状况更为关注,引发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人们逐渐意识到美国想要拥有世界一流的学校,就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1986年,卡内基“教育作为一种专业行业”工作小组发布了题为《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好准备》的报告。该报告的核心是呼吁建立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来提高教学质量。1987年,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BFP3,以下称全国委员会)建立,该委员会是非营利性的私人机构,由有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立法者、商业人士以及教师教育工作者组成,其宗旨是使教学专业化,认证中小学优秀教师。1989年,全国委员会发布了政策文件《教师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能够做什么》,作为所有优秀教师认证标准的基础,该文件提出教师除了要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以及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发展方面的知识外,还突出了专业判断力、应变能力、就目标和方法途径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就是说,全国委员会提出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精湛的专业知识技能、专业态度以及敬业精神是优秀教师行业的标准。为确保教育质量,美国绝大部分州采用了在美国影响力最大的“美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订的教师评价标准,得到美国49个州、500多个学区和众多地方教育局的立法认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更为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将加强教育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基础,把教师队伍作为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始终关注教师教育改革。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情咨文”引起世界关注,其中有一段话:“正在考虑职业选择的年轻人,如果你想让我们国家前途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从中可以体会到教师的实力决定了教育的未来。英国为了提升中小学师资水平和专业素质,规定从2010年开始,教师资格证书必须每5年更新一次。新的师资培训计划将于2012年9月开始,得到一等荣誉学位的大学毕业生有机会得到高额财务补助,参加师资培训。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说:“如果我们要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就必须吸引最佳的人才接受师资培训。”从2009年开始,日本教师资格证书每十年更新一次,教师在完成规定的进修之后,还需要接受使命感、人际关系能力、对学生的理解力、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学科的指导能力等五项指标的资质考核评价。世界教育趋势告诉人们,谁赢得了教师,谁就赢得了未来。

教育创造未来,平凡孕育奇迹。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二十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家境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前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努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与信念。他用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将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终身阅读”、“亲手劳作”、“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雷夫老师感动了美国社会,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当然,其所收获的成就感也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达到的。

二、我国教育迈入由大到强的新征程

1.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

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世纪梦想,完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伟大跨越,取得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突破,不断推进了教育公平,稳步提高了教育质量,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201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教育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方向,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必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现在,规划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主题、主要任务以及体制改革和保障举措正在得到有序落实,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已经落实并逐步推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标志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

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是现代教育机制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根本保证。纵观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的现代教育,都是依靠法制手段而建立,依靠法制手段的健全而巩固和发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共9章43条,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明确的规定,在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的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教师的考核和奖励以及教师待遇等问题上有了内容详尽、程序严谨且科学的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我国教师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具有其他法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度概括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对于保障教师的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1)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早在20世纪中叶,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则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明确说明。它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三十年后,这一原则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专业人员”,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认定教师的职业性质,具有里程碑意义。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是指教师职业的性质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正因为教师是专业人员,从事教师职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并将打破终身制,定期进行考核,这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水平的技能技巧。教师应有专业自觉,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和实践探索,钟情于此,乐此不疲,使职业学习贯穿终身,历久弥新,而这恰恰是教师魅力的体现。(2)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指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工作区别于医生、律师、建筑师等其他行业工作的特点,即教师职业是通过教书育人来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崇高使命。“教书育人”四个大字,集中体现了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教育的原点,是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领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递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如《学记》所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使命是一种承担、担当。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精神、有了信仰,就能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生命与使命同行”。康德在其名著《论教育学》中,开宗明义指出:“在世间万物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一种存在”。按康德的看法,人之外的动物只需以本能的方式来运用他的天性,无需像人那样经受教育的过程。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教育使人与其他存在(包括动物)区分开来。也就是说,教育以“使人成其为人”作为它的内在指向,它的使命就是“人的完成”。所谓“人的完成”,一方面意味着使人成为具有社会品格的人或“社会意义上的人”;与之相联系,另一方面,教育也是使人成为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上的人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教师职业的最大魅力就在于用自己的言行为榜样影响学生,是用人类的知识启迪学生,是用远大理想服务社会引领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正如约翰·施拉特所说:“我是劳动者中最幸运的人。医生是将生命带进世界的引导员,而我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的变化,看到一个个日臻成熟和美好的生命;建筑师可以匠心独运,将一栋大厦耸立几个世纪而仍然巍峨壮观,而我用爱和真理所创造的却可以一代又一代地永久地传播下去。”这就是教师的魅力所在,教师通过自己创造性、专业性的劳动,塑造具有意义的生命个体,传承知识、文化,同时建构自身生命的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界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二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师既是权利的享受者,又是义务的承担者。教师要充分享用其中规定的权利,又要积极承担其规定的义务。这一切,都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教书育人、承担使命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一个有尊严的教师,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个幸福的教师。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最重要力量。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成一流的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独立章节,提出要“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调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4.《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成为教师发展指南

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近期又研究制订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试用),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研制,既是符合国际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又是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迫切需要,对于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上海教育站在新的历史高点

1.上海率先基本上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上海教育历经百年积淀,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持续进步,改革开放更是使上海教育充满了生机活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率先基本上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上海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向世界贡献了破解教育优质均衡这道世界性难题的“本土经验”,在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均列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之首,上海教育被推向世界聚光灯下。

2.上海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要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教育是关系上海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都充分证明,谁重视教育,谁抢占了教育发展的先机,谁就能占领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面对上海教育现实,全方位、多层次、穿越时空,寻觅和把握上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绘就了上海教育事业未来十年科学发展的蓝图。到2020年,上海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将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将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江河汇流,海纳百川。上海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的高点,正处于重大战略突破的关键期和攻坚阶段,基础教育将实现“五大转型”:

首先,在教育价值观上,要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尊重和回归。

其次,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依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质量标准。

第三,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

第四,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要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五,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3.《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素养的新要求

为了创新上海教育,打造国际一流教育强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要求“注重每个教师的发展,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批教育家。”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上海教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内涵提升的根本动力和保障。

四、现代教师的崇高使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强则民族强。教育承载了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教育使命光荣,教师责任重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回归教育本真: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古希腊哲学家在《理想国》中就曾借苏格拉底之口,用“洞穴中的囚徒“为隐喻,说出了教育的真正含义。教育是把人的灵魂、精神引向真理世界,从黑暗引向光明。朱熹认为教育最主要是教会别人善于为学,教师要“做个引路的人”。这个“引路”,应该不只是知识学习上的引导,更应该是精神世界的引导。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非常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那么最基本的是,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

回归教育本真,就是要回归“人的发展”原点,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顾明远先生认为,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要关注全体、关注每个孩子;要关注质量,让教育按照儿童成长规律来发展、使孩子实现符合科学教育质量观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关注过程,关注教育的整体育人和孩子们的快乐体验,引导学校研究学生,推进课堂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追求学校的特色和内涵发展。有生命的存在而后有教育,使生命实现最优发展,使生存获得最佳状态,是教育的本质意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成长为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优良的社会公民。教育最根本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让教育回归本原,将育人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这一理念始终是教育的根本宗旨。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然而当今教育却出现一些乱象,譬如“绿领巾”,譬如体罚,譬如以考分排座次、以优劣分班……重分轻人,以致有的学生厌学,甚至轻生,还有些学生“有文凭,没文化”,被称为“高学历的野蛮人”。对于这种状况,不少教师十分忧虑,说:“陆谷孙先生是外语专家,他说现在大家对外语极其重视,但最缺的不是外语高层人才。缺什么?缺文化。”“有次会上,我遇见了一位作家,谈到文化时,他说有位英国作家对他说,别看什么高学历,其中不少是高学历的野蛮人。这句话很深刻。为什么有高学历的野蛮人呢?看来此人缺了文化教养,缺了人类文明。”

什么是“文化”?英国文化人类学家艾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并且将它的含义表述为:“文化是一个复杂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此后,学术界关于文化的界说众说纷纭,至少200多种,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本质的关注。

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识“文化”,关键在于把文化的本质与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作适当的区分。“文化不是具体的规范形态的组合体,不是各种具体制度本身,也不是文学、艺术、哲学等具体意识形态的组合体,不是各种文化部类,文化是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即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点。”

从这一界定,人们不难看出,有些人虽然也在学校念过几年书,甚至读到大学,之所以被看作是“没文化”、“高学历的野蛮人”,是因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缺乏一定的审美情趣,缺了人类文明、人文精神的熏陶。这种现象在有些青少年身上并不少见。《文汇报》2008年7月31日报载:一名在校的大二学生,得知两位好友在今年高考中均得到了510以上的高分,便在一家饭店祝贺畅饮,酒后发现一男青年正在路边小便,即上前对其大骂,看到男青年不吱声,身上还穿了件很漂亮的T恤衫时,竟产生了抢劫的念头,三人手持砖头和木棍命令男青年脱下T恤衫,掏出裤兜内所有的东西。随后三人抢走男青年的一部手机、500元现金。被抢的男青年随即报警,警方后在一网吧内抓获三人,现已被检察院起诉,自毁了前程。这真令人感到惋惜、痛心。一个人缺了文化,就容易“剑走偏锋”,误入歧途,不仅对社会和公民造成危害,给本人及家庭也都造成了损失。究其个人原因,是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缺乏一定的审美情趣,缺了人类文明、人文精神的熏陶。以此反思教育,不能不说教育存在着缺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愚昧的人之所以区别于聪明的人,根本在于他不具有判断力。”人生活在社会中,之所以能抵御多种多样的诱惑,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判断力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学做人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要引领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关系祖国、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是教师肩上的神圣使命。2007年,78岁高龄的于漪老师在新教师宣誓大会上做了一个简短而丰富、热情而隽永的讲话,敞开心扉,对青年教师寄予了高度的信任,给了热情的鼓励,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人一辈子总是要面对选择,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教师事业是兴国大业,是真善美的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广育英才,是人生智慧的闪光,是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不懈追求。教师双肩挑着千钧,责任重大,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挑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学识修养,是教师职责的首要任务。”

育人先育己,育人要育心,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之心。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是个大写的人,是人格完善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如果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怎么能要求我们的学生呢?要使学生有文化,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不断增强文化自觉。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学生,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以高尚情操熏陶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书育人方能如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投身课程改革:教师要做开拓创新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试验、推广,已进入深入实施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只是重新编写一套教材,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个改革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涉及教师角色、教学行为、教师文化的变革。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投身其中,积极参与,做一个开拓创新者。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主阵地。我们教师要担当起教书育人、为民族未来奠基的重大历史使命,就一定要扎根课堂,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追求综合效应,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彰显育人价值,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地方。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晚年不止一次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谈起他的忧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反思当前的教育现状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我们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忽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标准答案,轻求异创新;重习题训练,轻潜能开发;重分数评价,轻个性发展,这怎么能为产生杰出人才打下基础?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科技界第31组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李邦河代表第31组提交了一份2800余字的提案,引起了政协委员的热烈讨论。小组38名委员,全部是科学家,其中两院院士就有9人,呼吁为孩子减负:“钱学森之问”大家都很熟悉,这里头当然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我们的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严重阻碍了孩子好奇心的形成和创造性的培养,没有好苗子,出不了大科学家,还谈什么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

陶行知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我国教育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优势,但却疏于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杨澜曾在《一问一世界》中写道“美国学校的老师特别鼓励学生提问。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能对学生说,这有三道方程式需要你来解答;在美国学校,老师很可能说,你自己编三道方程式让其他的同学解答。这可能是一种教育方式上的不同,所以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我们这种被学校一步步培养出来的‘好学生’,对如何提问没什么概念。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正好有一节是外教上的宗教课,他讲完了以后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一个大教室里面,100多个学生,寂静无声,大家都羞涩地低下了头,没有一个人举手。教授非常生气地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美金,说:‘谁要是问出一个问题,哪怕是再愚蠢的问题,我就把这一块美金给他。’我们都有一点受屈辱的感觉,作为一个学生难道我们真的没有问题吗?记得后来我举手了,至于硬着头皮问了个什么问题,了无印象。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当时选修的一门课是社会学,因为我觉得做传媒的人需要有一些社会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我每天上课都准时到,作业按时完成,老师嘱咐看的参考书都看了,论文也写得还不错,可是到期末我发现所有的课程里面唯有这门课得了一个B,其他功课都是A或A-。怎么会得一个B呢?我就去找社会学的教授理论,我说你是不是搞错了?她翻看了一下我的记录说:‘的确你的作业都交了,完成得也不错,但是我要给你一个惩罚,因为你上课从来不问问题,这就说明你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当然后来我据理力争,申辩说因为刚来美国不久,有时组织语言的速度稍慢,往往刚想说就被其他同学抢了先等等。老师看来是动了心,最终给了我一个B+。”

这段文字也正反映了诺贝尔奖得主、著名学者杨振宁教授对中国教育的一种批评:过分注重演绎法,忽视归纳法。他认为演绎法,就是从大的原则开始,从已经了解的、最抽象的、最高深的原则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地、完完整整地把一门学科又一门学科学好。这就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它的特征是鉴于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模仿能力,解决同类问题,有确定的标准答案,思维的重复操作等等。它的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缺点是不引导学生去创新。所谓归纳法,首先抓住现象,然后从这些现象中抽出其中的精神,再用基本的、最深刻的原则来验证。它的特征是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鼓励发挥自己的新见解,思考问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鼓励进行移植和组合思维的直觉性和跳跃性等等。这种归纳法是进行探索的方法,容易走弯路,但却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方法。

亚洲拥有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家是日本,多达15位,而亚洲人口最多的中国则几乎数不出来。今有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虽填补了空白,但毕竟还只是凤毛麟角。究竟中国教育缺乏什么?作为同处亚洲的中国和日本,对于后代的教育都是极为重视的。但与我国学校比较重视分数和升学率相比,日本的学校则更着重于孩子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日本学校给孩子们布置的作业为例,暑假作业除了一般性的语文数学练习题之外,还有一份需要孩子们花工夫和时间的作业,叫“自由研究”。所谓“自由研究”,就是孩子们要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了解、发现、观察、调查、实践,然后将观察以及实践的结果整理起来,配上说明文字,开学时提交给老师,并在班上宣读。可以说“自由研究”完全是一份儿童版的“学习研究报告”。

于漪老师多次大声呐喊:是育人还是育分?王栋生老师曾深刻指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也会在未来的年代显现出来。这是教育必须对民族未来负责的依据。具体而言,如果一名高三学生整天追求“考高分”,他不可能飞得高、走得远。当他只知道“多考一分就能压倒一千人甚至更多人”的“硬道理”时,他的胸中已没有责任这粒种子的位置,不可能有值得记忆的教育之美。只有竞争,不讲合作;只求成功,不计手段。当极端利己主义的功利教育在全社会蔓延后,一个民族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呢?教育精神被腐蚀,教育生态被污染,后果比天灾更可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勇于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挣脱出来,积极投身课程改革,改革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培养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这是因为:

其一,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如果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就难以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

其二,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统一的基点正是创造性。正如李政道教授说的,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受着社会各方面影响的、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员的社会的人,是具有个性的、正在迅速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要遵循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原则,但不能千篇一律按固定的方式办事,这就需要极大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不同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其次,表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的不断创新上;第三,表现在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和激情,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只是一名教书匠,我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通向儿童心灵的小道就会对我紧紧地封锁着。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我们的教学工作,并不是教学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针对教材、学生的特点,经过自己的钻研、加工、设计,构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路,臻于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要做“师”,不做“匠”,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创造精神是广大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其三,创新开拓是教师超越自我的一种境界

一个教师的发展。不能仅满足于掌握较为娴熟的教学技能,而必须向形成一定的教学艺术乃至独特风格这一新的高度迈进。实现这一过渡,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知难而进的创造精神,因为“只有教学艺术具有了创造性才会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个性化”。一个教师从适应、成熟走向创新,不仅是超越自己的必由之路,同时也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更新和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快乐。叶澜教授说得好:“只有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业,从事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唯有创造,才能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闯出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唯有创造,才能真正体现人生的价值,领悟教师的真谛。

3.探索教育:教师要做研究者

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认识活动。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兴科研,教育科研是迎接21世纪教育新挑战的重要支撑。

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中,我们教师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研究者、反思者。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L.Stenhouse)提出“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非常重视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作用;他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论断:“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是老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亦如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所说,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还要爱教育职业本身。爱教育中还包括教师所需要具备的探究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尝试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鼓足勇气,在压力日益增加、工作日益不确定的背景下,持续地、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才能不断迸发出新的教育激情。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是基于实践的“田野研究”,即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摸索教育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

领衔研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钟启泉指出,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且不论这个“三不”问题的普遍性如何,也可以找到一些客观原因,诸如应试教育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环境浮躁等,但可能与教师自身的进取精神不强也不无关系,应当引以为戒。

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顾泠沅先生曾说,课例研究是问题解决的源泉,教学理论的故乡,教师成长的阶梯。

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成为研究者“会思想的芦苇”,是教师主体意识的一种唤醒。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唤醒”可以使主体的人在灵魂震颤的瞬间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内在敞亮,他因主体性空前张扬而获得一次心灵的解放。通过“唤醒”,可以使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认识自己存在的处境、生命的历史和未来的使命,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具有自我意识的充满生命希望的人,这是生命的升华。

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品质。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是基于实践的“田野研究”,即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摸索教育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方法和途径,总结先进、科学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品质。

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促进我们读书学习。作家赵丽宏说,读书是一种很划算的事情。书,是学识、智慧、情感的结晶。一本好书是作者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思索后表达的一生的追求。假使你通过十次、百次、几百次的阅读经历,那么你也会变成智者,与众不同。李镇西老师曾谈到自己的一件憾事:对教育进行一些肤浅的理论思考,是在自己出手“教训”欺负我班学生的学生之后的反思。正是在那时,第一次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这本定价三毛六分钱的薄薄的小册子,成了自己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从此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更重要的是,对比当时的教育现实和自己的教育状况,自己第一次站在了“人”的高度来关注教育。

积极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体验合作。长期以来,教师大多在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下展开工作,教师的劳动带有明显的个体性的特点,从备课、上课、改作业这一传统的教师劳动过程中似乎很难找到合作的因素。这种封闭型的教师文化潜在地拒斥合作,但显然已不适合新课程的要求。参与教育科研,大多是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既有分工,更有合作,而且有些研究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同学和教师,甚至跨学科教师,还需要信息技术、情报资料等部门同事的帮助,这有助于挑战封闭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团结,实现共同愿景。

综上所述,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还是我国制订的教育法规、发展纲要,都对新形势下教师的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正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应对新的挑战。但是,毋庸讳言,仍有教师存在着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失当,教学智慧鲜有,专业知识狭窄,职业状态倦怠,进取精神不强。据本课题组对412名中学生(其中,高中生157人,初中生255人)的调查,认为现在老师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学方法欠缺”(42.04%)、“沟通能力弱”(35.03%),有些教师不当的课堂习惯用语在不经意间挫伤了学生的自尊,有的教师经常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引起学生反感。这些教师身上,已经几乎没有教育魅力可言,难以使学生受到感染,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热情衰竭、进步变慢。因此,开展对教育魅力的研究,促进教师教育魅力的修炼,极为紧迫。

第二章 国内外教师教育魅力文献综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调“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纲要》第一次在国家文件层面上提出了“魅力”这个词。有魅力的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一位有魅力教师可以惠及许多家庭和学生。

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开展了教师教育魅力的专项研究。在资料检索过程中发现:涉及各类学校教育、教育思想研究、课程教材、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内容浩瀚如海,唯独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研究少之又少。其一,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发现篇名中有“教师教育魅力”的文章2篇;关键词有“教育魅力”的文章136篇。其二,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检索,发现以“教师教育魅力”为主题的书为0本,以“教育魅力”为主题的书1本,以“教师魅力”为主题的书有2本,一本是周成平所著《魅力教师的修炼:100个优秀教师魅力修炼心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另一本为黄波所著《恋上你的课:幽默教育,教育魅力四射的秘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由此可见,国内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研究还是尚未开垦的一块领域,这也凸显了这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从以上检索中还发现,国外学术界对教师的研究,很少使用“教师教育魅力”的感性词语,多用优秀教师、好教师、专家型教师表达。但无论怎样称呼,在内涵上多有相通之处。本文对亚洲和欧美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教师所共同具有的核心素养和关键特征进行梳理,供读者参考。

一、教师教育魅力的内涵

在国内学术界,对“教师教育魅力”还没有形成共识。一般认为,“教师教育魅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处时,教师的学识、品格、能力、情趣、志向等综合因素对学生的认知、行为、追求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力。

国外学者认为,魅力是指很吸引人、感动人的力量。美国学者哈里·道(Dawe,H,1984)认为:“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表演艺术,是由有特殊天赋的人所作的表演。”进行表演的教师应是有独特魅力的人。有魅力的教师能把学生引进课堂、留在课堂、聚在身边。

教师教育魅力,一般包括:(1)形象魅力。包括长相、衣着、容貌修饰、举手投足间的风度等。教师的形象魅力却是教师的整个仪表对学生所产生出的影响力。(2)情感魅力。教师的情感魅力是指教师用高尚的情怀去关心、爱护学生。教师的情感魅力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疾苦,宽容、谅解学生的过失、平易近人等。(3)学识魅力。主要包括学识渊博,见多识广,讲授知识得法。学生接受教育,就会被教师的博学所折服,进而对教师产生学识魅力。(4)才干魅力。包括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对学生有感召力、有清晰的语言表达力等。(5)品格魅力。包括教师的信仰、追求、德行、人格、作风等因素。

以上五种构成了教师教育魅力。教师教育魅力中,形象魅力是表面的,初步的;情感魅力能使学生受感化;学识魅力能使学生真正信服;才干魅力则有利于凝聚学生;品格魅力既影响学生的品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师教育魅力的形成

教师教育魅力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人格、学识、举止风度、音容笑貌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魅力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底蕴的。魅力的形成一定要有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阅历,一定要经过时间的历炼,正因为如此,魅力才有着很强的个性,才值得品味。

教师教育魅力是内在的美和外在的美的统一,归根结底还是内在美起作用。魅力是个性化的东西,因人而异。这些个性化的表现,主要基于对人生、事业、生活有独到的见解,而这些见解又源于热情和高尚的情感。积极追求高品味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是与他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着的。

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理解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专业术语不同,教师、专家、家长和学生心目中,评判好教师的标准不同,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据此,本文选取了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和与中国文化背景相似的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理解作一描述性的介绍。

1.欧美部分发达国家对优秀教师的理解(1)美国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经着手制订自己的教师专业标准。1987年,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成立,并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教师应当能够做什么》,其中为优秀教师(accomplishedteacher)提出了五条核心建议(five core propositions)。它根据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应该承担的责任、应该扮演的角色,提出了认定优秀教师的“五项基本原则”:①教师为学生及他们的学习承担责任;②教师理解他们所教的科目并知道如何将该科目教给学生;③教师有责任管理、组织学生学习;④教师系统地思考教育实践并从经验中学习;⑤教师是学习社会中的成员。

NBPTS提出的五项核心主张代表着对优秀教师在实践的各方面进行鉴别的一种专业共识。该标准反映了以下几个特点:①该标准突出了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要求,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多种能力、健康的身体与心理等方面。②该标准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研究型实践者”的范式。该范式强调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实践者,同时也应是一个研究者。③该标准体现了“反思性教师”的要求,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④该标准强调了合作的理念,教师合作的对象已经不只是家长,还包括了同事、教学领域的专家以及整个社区。

总体分析得知,NBPTS优秀教师标准的各种界定既注重教师从事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强调教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投入与态度;既注重教师扮演一名在课堂上帮助所有学生获得高水平成绩的促进者,又强调教师作为一名反思型的学习者在专业方面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从教师促进学生学习而采用的行动角度看,这些标准包含的核心知识、技能、气质和奉献精神,使教师能够在一种高水平上从事教学实践。

此外,一些美国学者对教师素质也做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威弟(Witty)博士花了40年时间对47000名学生所做的调查分析,归纳出了好教师的12种素质。威弟的研究影响很大,尤其以学生的口吻阐释合格教师的12条标准更是别具一格:

①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②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③耐性——“她不会放弃,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④兴趣广泛——“她带我们到课堂外去,并帮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

⑤良好的仪表——“她的语调和笑容使我很舒畅”;

⑥公正——“她会给予你应得到的,没有丝毫偏差”;

⑦幽默感——“她每天会带来欢乐,使课堂不致单调”;

⑧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与其他人一样会发脾气,不过我从未见过”;

⑨对个人的关注——“她会帮助我去认识自己,我的进步赖于她使我得到松弛”;

⑩伸缩性——“当她发现自己有错,她会说出来,并尝试其他方法”;

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

有方法——“忽然间我能顺利念完我的课本,竟然没有觉察到这是因为她的指导”。

此外,瑞亚斯(Ryans)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教师特性研究,得出了教师的如下特征有重要意义:

①机敏、热心;②关心学生及班级;③愉快、乐观;④能自我控制;⑤有幽默感;⑥认识和接受自己的错误;⑦公平、客观地对待学生;⑧忍耐;⑨对学生能够理解和认同;⑩与学生关系和善、有礼;帮助学生解决个人及学习的难题;赞扬努力的,鼓励表现好的。

不难看出,威弟和瑞亚斯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优秀教师的素质,所概括出的“好教师的标准”大同小异,都把教师的人格特征(个性魅力)的范畴,如友善的态度、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看成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而中国一般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摆到最重要的位置。

美国对优秀教师的称谓有很多,如有效教师(effective-teacher)还包括NBC证书获得者(美国国家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认证的优秀教师)以及经全国或全州遴选出的年度优秀教师。

美国学者James H.Stronge Pamela D.Tucker,Jennifer L.Hindman认为有效教师具有如下的素质:

①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教育类课程;教师资格认证;教学经验。

②作为人的教师:关心;公正与尊重;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习热情和动机;反思性实践。

③课堂管理与组织:课堂管理;课堂组织;对学生行为的期待。

④组织教学:聚焦教学;教学时间最大化;期望学生成功;教学的计划与准备。

⑤实施教学:教学策略;知识内容和技能的交流;教学的复杂性;提问策略;学生参与投入。

⑥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潜力:家庭作业;关注学生的发展;回应学生的需求和才能。(2)英国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英国对教师提出的标准与美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英国学者霍勒斯在《教师角色》一书中,提出教师的标准为:“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接受系统知识训练,接受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拥有高度的自主性,接受经常性的职后教育,信守团体的伦理规范。”

现行的英国合格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围绕专业特质、专业认知、专业技能三个“一级指标”展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规定性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①重视教师的专业品质。包括教师从事这门职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特点和动机等。

②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把这种服务意识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教师的专业服务精神还要求教师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具有合作的精神,教师要“与儿童、青少年建立起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建设性的关系”,要“与儿童、青少年、同事、家长及监护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在合作方面,教师要“共同承担实施的责任”,要与同事、家长及监护人共同“承担合作共事的义务”。这一切都要求教师把“服务”的理念贯穿其中。

③在“学生的多样性”领域中,指出:其一,了解儿童和青少年是如何发展的,懂得学习者的健康成长是受个体发育情况、社会、宗教、伦理、文化、语言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的;其二,懂得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懂得如何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平等与包容等。

英国的教师专业标准特别重视教师的评价素养,总共有41条标准,其中有7条专门用来描述评价,从形成性评价到终结性评价,从校内评价到校外评价,从正式评价到非正式评价,从评价信息的收集到评价结果的利用,要求教师几乎掌握所有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评价技能与技巧。(3)法国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法国中小学专业能力标准在以下三方面富有新意:

其一,提出了“教师应是深思熟虑的实践者”的理念,并列出了“设计、实施和分析教学情况的能力”这一标准。其分别从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评价标准的开发、评价结果的分析到补救活动,对教师一一提出了能力上的要求。

其二,专列了“反思教与学”的领域,对各个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指出教师和职业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也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反思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起点,对教学行为的观察、内省、反思与探究是教师研究的有效途径。

其三,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把终身学习作为教师重要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教育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师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教育情境中,与时俱进,追求新知,通过持续不断的个体和全体的专业学习,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积极促进者,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

2.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优秀教师的理解(1)日本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日本的教师大多谦恭、模范地使用标准的礼貌用语,礼节周全,服饰整洁,对工作认真、努力、勤奋、敬业,对学生家长、同事、学生和蔼可亲,并不断地学习进修,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准。

①教师专业标准

在1987年日本“教养审”关于“提高教师资质能力”明确了教师的专业标准:具有作为教育者的使命感;能够深刻理解人的成长和发育;对学生抱有教育的热情和执著;具有教学科目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上几点被视为教师在教学指导中所需具备的最基础的专业素质。同时“教养审”所提出的这四点教师专业标准也反映出“专业性”、“丰富的人性”、“社会性”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日本信州大学参照美国INTASC(the Inter state New Teachcer Assessment and Support Consortium)的教师专业标准,根据专业的不同层面划分,独自开发出一套教师专业标准。在日本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科目内容,孩子的成长,应对学习者的多样性,教学方法,学习环境与学习信息,交流,指导计划,评价,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共同合作,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伦理观,同事关系。

②教师录用标准

在日本,教师录用考试中关注以下内容。

对自身。教师应有良好、健康适度的生活习惯,克制自己多余的欲望,生活有节制,有良好的教养;有勇气,有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性格,自主、自律、诚实并具有责任心有进取心,热爱真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他人。具有人类之爱,并具有慈善、体谅、亲切、温暖、感谢心与同情心。举止适度的社交礼仪,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尊重自己并尊重他人,具有谦虚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与同事、朋友真诚相待,具有健康的异性观,男性与女性间相互理解,相互尊敬与爱护,互促互进。

对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并努力克服人类的弱点。

个人与团体。明确团体中个人的义务与责任,通过个人的努力提高团体的质量。具有公德、遵纪守法,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正义感、公平心、对社会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并关心社会福利。

尊重劳动,乐于奉献。热爱家庭、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正确地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断创新,为年轻一代的幸福,为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理解,特别增进对亚洲和非洲的了解。了解日本在世界中的地位并体会日本人的责任。

总之,日本在新教师的挑选过程中除重视专业知识外,还格外注重未来教师的人格、品行、教养、责任心、热情、干劲、使命感等职业道德。

③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日本一家报刊,对千名学生进行调查,有52.8%的学生希望教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而喜欢渊博知识型教师的只占31.1%。由此可见,教师的师爱魅力超过了学识魅力。

据日本学者研究,将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从学习指导技术、态度、性格、身体、容貌和情感等诸方面着手,提出75条标准,让初中生评定,然后进行因素分析,并抽出了情感性态度、学习指导能力、指导中的宽和严、指导中的精确程度等四个因素。结果表明,学生们所期待和喜欢的教师,都是开朗、爽快和善于进行指导的教师。要成为魅力教师,最重要的是构筑与学生的信赖关系。学生对于教师的信赖感与教师的热情、亲切、认真、高尚、一丝不苟、公正、浅显易懂的讲解、在教材上所下的工夫、严格遵守时间等有关。

④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评价框架由以下三项构成:能力、积极性与工作态度、业绩。评价内容包括:教师对教科书、日常生活、人生道路等方面的指导能力;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热爱程度;作为教师的责任感等等。(2)韩国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①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

韩国雅虎在教师节之际,进行了网上调查。提问“你尊重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在12272名的家长回答中,44%的回答者认为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的教师”;28%认为是“无差别地对待学生的公平教师”;8%认为是“廉洁的教师”;7%认为是“有实力的教师”;1%认为是“不体罚、不辱骂的教师”。对“你喜欢的教师”,在22783名学生的回答中,39%的学生认为是“理解我们的教师”;35%的学生回答“愿意一起玩耍的教师”;而“教学好的教师”和“长相好的教师”各占15%和9%。

从以上信息可知,在韩国,教师要受尊重和喜欢,首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汉城大学教授在“优秀教师的概念与实践性条件”中,写道:好的教师,首先指的是道德上好的教师,外显在教师的态度中显现出来的人格、对学生的爱、指导热情等。

②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

在学校现场,优秀教师形象是教学好的教师,即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管理层面均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具备正义的态度与资质,教学、学习指导以及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高能力和实绩。

③社会认可的好教师

在韩国社会,被评为好教师或理想教师的时候,教师具有透彻的使命感与牺牲精神、正确的教育观、热爱学生的心、坚持率先示范的品质。

好教师标准重视教师的人格、正义的特性、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但是优秀教师把对教育的专业性见解、知识和技术视为必要。从学生问卷中还可以觉察到,教师的实力没有太受关注,究其原因,在韩国,普遍的价值观是教师应为全社会中最优秀的人。他们是整个社会群体中属于最优秀的5%以内的人。(3)香港地区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香港教育署制定的《教师专业能力理念架构》受英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很深,不再赘述。

非常有趣的是最近一项网上调查表明,香港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并不相同。近30%受访学生认为好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而30%受访教师则认为好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教学热情。学生认为好教师最需要具备的素质首先为专业知识,之后依次为爱心、教学热诚和教学技巧。相反,受访教师认为好教师最重要的是应具备教学热诚,其次为教学技巧、爱心和专业知识。香港社会是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香港学生与教师心目中的好教师标准,非常明显受到中西文化融合的影响,与欧美国家和东亚国家对好教师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差异。(4)台湾地区对优秀教师的理解

台湾学生所喜欢的教师:学识与经验都很丰富,对学生友爱、热诚、体贴、仁慈,有崇高的理想,与学生打成一片,耿介、公道,愉快、活泼、幽默,鼓励学生敬德修业,为人坦率谦和,教学认真,讲解清楚,淡泊名利,言行一致,有欣赏艺术的能力,态度客观,端庄有礼,风度翩翩。

台湾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腹中无物,自充贤能;过分严厉,淡漠无情;讽刺挑剔学生,性情怪癖;态度傲慢,与学生处于敌对状态;不负责任,爱发牢骚,批评他人;喜欢学生阿谀奉承,对异性学生另眼相看;年复一年,教材不变;不懂教学方法,胆怯隐退;缺乏民族自尊心。

有学者对台湾中学优秀教师特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优秀教师的特征重要性的排名如下:

①各地区学生所强调的优秀教师特征有相当高的一致性,其中最重要的10项特征依次为:教学认真、和蔼可亲、教学方法好、富有责任感、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热心帮助学生、人格高尚、学问好、幽默。

②校长所强调的前10项特征依次为:教学认真、富有责任感、人格高尚、服务热心、教学方法好、热心帮助学生、以身作则、领导能力强、训导有方、富有爱心。

③教务主任所强调的前10项特征依次为:教学认真、富有责任感、富有爱心、服务热心、教学方法好、人格高尚、热心帮助学生、训导有方、课前准备充分、管理严格。

④同被校长、教务主任及学生列在前10项的特征有:教学认真、富有责任感、人格高尚、教学方法好及热心帮助学生等5项。三者不同的是,校长强调领导能力,教务主任强调课前准备充分,而学生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心理和尊重学生。这显然与三者所持立场不同有关。

在35项优秀教师特征中,共抽得5个因素进行调查,即人品、学养、热忱、方法和领导。其中人品因素占这5个因素的34%最为重要,其余4个因素所占的百分比相当接近,依次为热忱、方法、学养和领导。

四、中外学术界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研究的差异比较

中外学术界对教师的研究,很少使用“魅力教师”的词语,多用优秀教师、胜任教师、卓越教师、专家型教师等词语,当然在实际内涵上,仍有相通之处。

究竟何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中外研究表明,仍然存在着许多差异。了解这些差异特点,在阅读第三部分欧美和东亚各国和地区对优秀教师的理解上,就能看得比较清楚了。

其一,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内涵认识的差异。

国外学者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内涵的理解比较接近。他们认为:“就是指具有教学专长的教师,即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

国内学者在诠释这个问题时众说纷纭。一般有三大观点:一为“特殊专长说”,即能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富有职业的敏锐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二为“特级教师说”。它专指“造诣高深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三为“优秀教师说”。也就是说,“优秀教师一定是一名专家型教师”。

其二,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差异。

国外学者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时代价值判断,往往从具体的、微观的视角展开研究,他们认为:凡是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教育质量”,或能够在“课堂上发挥很大的作用”,或能够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应当是优秀教师和专家型教师。

国内学者则倾向于从抽象宏观的视角进行探讨。如认为具有素质高并且素质全面的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专家型教师又是培养这种现代人的关键。又如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种培养离不开专家型教师。

其三,对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特征的差异比较。

国外学者在这一问题上观点比较接近,多从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特征加以揭示。如认为专家型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对教学任务及所处的情境更敏感、在教学中的表现更灵活、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层表征,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问题等。

国内学者多从知识、能力、人格及行为等多方面揭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当然在讨论时观点不尽一致。一种学术观点是:专家型教师的特征主要有:①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知识结构;②能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③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时明显具有创新性和洞察力。另一种观点是,专家型教师“具有广博而专深的理论知识及丰富而个性化的实践性知识、‘超凡脱俗’的问题解决能力、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不懈的理想人格追求、敏锐洞察教育问题的能力和机智处理教育问题的智慧”。

其四,在探讨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素质方面的差异比较。

国外学者探讨这一问题,专指知识素质。比较著名的是舒尔曼的研究。他认为专家型教师应具备七类知识:①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法知识;③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背景知识;⑦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

国内学者多从知识、能力及人格等素质做过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深入。比较著名的有:刘岩从教师师德、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创造性阐述了专家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母小勇提出“临床专家型”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效率、能力、创造力和洞察力等素质;陈向明和叶慎范对专家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进行探讨;赵夫明等探讨了专家型教师的缄默性知识;肖映雪对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作过专门研究;时花玲专门对教师人格的内涵作了专门研究;舒志定对教师专业境界作了研究;叶澜的学生李政涛对教师的教育思想作了研究。当然,在所有这些研究中,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是集大成者,她从新基础教育观、从教师素质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今天和未来专家型教师的素质,极具震撼力。

第三章 教师教育魅力现状调查

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魅力的文献调研,我们认为,教师教育魅力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人格魅力、师爱(师德)、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教师教育魅力到底是什么呢?事实上,教师教育魅力也会随着地区、时间等不同发生着变化。学生和家长是否认可我们对教师教育魅力的总结,这些很值得我们作一番调查。

本次调研,一方面了解中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教师教育魅力,另一方面了解教师教育魅力的现状,最后基于调研结果提出建议。

本次调查问卷全部为选择题,大致分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基本信息;二是学生对教师教育魅力的认识;三是教师教育魅力现状。有的内容为单选题,有的内容为多选题。为了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问卷的前半部提醒学生诚信和责任是学生最重要的品质。调查问卷,见本书附录,高中生问卷包括全部题目,初中生问卷包括1至39题,家长问卷也基本围绕学生问卷的相关题目进行改编。

一、调研样本基本信息

2012年5-6月通过“问卷星”系统课题组对上海市学生和家长进行了关于教师教育魅力的抽样问卷调研。调研对象包括部分高中生和初中生,总计412人。其中,高中生157人,初中生255人。我们还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特别引入部分小学生家长参与问卷。家长(含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家长)总计有516人参加了问卷。

经统计,参加调研的中学生中,男生占42%,女生占58%;在家通常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比例为93%,占绝大多数;家庭经济状况是:家里有汽车的为48%,有摩托车的为15%;家庭中39%的父亲或母亲为大学及以上学历,23%为大专学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为中等教育学历及以下;22%学生的家庭成员(父亲、母亲、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有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86%学生的学校所在地是中心城区,还有14%学生的学校所在地是近郊;42%的学生是学校干部或班级干部。

参加被调研的家长中,学生的父亲占32.4%,学生的母亲占67.6%;家庭中51.9%的父亲或母亲文化层次较高(为大学及以上学历),48.1%的家长文化层次较低(18.4%为大专学历,6.9%为中专,14.3%为高中,8.5%为初中);81.6%学生的学校所在地是中心城区,还有17.1%学生的学校所在地是近郊;学生目前就读的学段是小学为39.2%,初中为50%,高中为10.8%。

学生认为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品格是诚信、责任和善良。高中生和初中生对这三项评估的排序略有不同。高中生的排序依次为责任(41.4%)、诚信(27.4%)、善良(22.3%);初中生的排序依次为诚信(51.8%)、责任(24.3%)、善良(12.6%)。这一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学生问卷中所反映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的,可以认为调研数据的信度较高。

73%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其中,高中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11.5%)或“比较满意”(59.2%),但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太满意”(25.5%)或“很不满意”(3.8%)。初中四分之三以上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很满意”(18.8%)或“比较满意”(59.2%),但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不太满意”(17.2%)或“很不满意”(4.7%)。这表明,在当下急剧变革的时代,学生对自身的要求很高,同时来自学业成绩的压力、各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是学生们对自身不是很满意的原因。调研结果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郊县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满意度高于中心城区的学生,这也表明郊区学生的自我要求相对较低。

二、调研数据分析

59.5%的中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这说明尊师重教的风尚在中学生心中已深深扎根。即使在多元化的今天,学生们依然爱师、尊师。

99.4%(完全同意85.0%,基本同意14.4%)的家长认为“教师职业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家长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高于学生。

95.5%的学生都喜欢和接受自己的老师。高中学生中,24.8%的学生“很喜欢”,70.7%的学生“喜欢”,还有4.5%的学生“不喜欢”。高中阶段是人生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成人感比较明显,人生观、世界观趋于形成,他们善于思考,对人生价值、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有自己的见解。有95.5%的学生选择“喜欢”和接受自己的老师,很不容易。初中学生中,32.9%的学生“很喜欢”,59.6%的学生“喜欢”,有5.5%的学生“不喜欢”,还有2.0%的学生“很不喜欢”。有92.5%的初中生“很喜欢”和“喜欢”自己的教师,这个事实很值得欣喜。但应当清醒的是,还有将近8%的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教师,它表明教师中仍有诸多问题需解决。

99.3%的家长喜欢或接受学生的老师,其中55.4%的家长表示“很喜欢”,43.9%表示“喜欢”,只有0.7%的家长表示“不喜欢”。

1.教师教育魅力以人格魅力为首(1)教师最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首推人格魅力(56%),其次为师爱魅力(21%)、学识魅力(14%)和形象魅力(9%)。

高中学生认为,教师吸引学生的教育魅力最主要是人格魅力(66.2%),其次为师爱魅力(15.3%)、学识魅力(12.1%)和形象魅力(6.4%)。这表明,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从教师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人的人格魅力。

初中学生认为,教师吸引学生最主要是人格魅力(49.8%),然后才是师爱魅力(24.3%)、学识魅力(16.1%)和形象魅力(9.8%)。在这一点上初中生和高中生感受都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家长认为,教师吸引学生依次是人格魅力(48.1%),师爱魅力(35.8%)、学识魅力(15.4%)和形象魅力(0.7%),与学生的排序一样,但程度有所不同。家长对师爱的关注度高于学生。(2)为了提高这一问题的效度,我们换一个题目问学生:你认为以下教师身上哪种情形对你的影响最大(最多选3项)?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还是认为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品质。

高中学生中,约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人格魅力”(66.7%)。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肯定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是人格在教师这一职业中的特殊要求的体现,是教师为胜任其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特征、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

初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约二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人格魅力”(50.98%)作为教师教育魅力之首,看来,教师人格魅力确实已经成为学生、家长的众望所归。(3)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阶段,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心目中有教育魅力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主要是尊重学生、教学认真、幽默风趣。其中,高中学生把“尊重学生”放首位,初中学生把“幽默风趣”放首位。

高中学生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47.1%),其次才是“教学方法好”(45.2%)、“教学认真”(44.0%)、“幽默风趣”(40.8%)等。这个排序很值得品味。作为教师,教学上的能力当然非常重要,但在学生看来,“尊重学生”更重要,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和教师人格的影响力。高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初中学生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幽默风趣”(49.4%),后面依次是“尊重学生”(45.1%)、“教学认真”(43.5%)、“和蔼可亲”(37.7%)。倘若把初中生的排序与高中生的排序对照一下,可以明显看到,初中生对教师教育魅力的理解可能更感性一些,而高中生的理解就更理性一些。初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家长认为,首先要“教学方法好”(57.2%)和“富有责任感”(56%),其次是“教学认真”(47.8%)等。从这个问题上,家长和中学生的看法有很大的差异性,家长更加看中教学效果,而对教学过程性的东西关注较少。

2.教师的人格魅力:尊重学生、友善、幽默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哪些方面呢?课题组根据文献研究得出的人格魅力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排在前三项的是“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友善的态度”、“幽默感”。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更多地反映在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上,比如尊重、友善、幽默、耐心、公正等方面。看来,教师有了以上良好的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与学生成长的需要。

其中,高中学生选择的顺序从多到少依次为:“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58.6%)、“友善的态度”(48.41%)、“幽默感”(37.58%)、“耐心”(28.03%)、“公正”(21.66%)。高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初中学生选择的顺序从多到少依次为:“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52.6%)、“友善的态度”(52.6%)、“幽默感”(43.1%)、“耐心”(32.2%)、“公正”(27.8%)。

初中生与高中生对待教师人格魅力的选项,不仅在排序上高度一致,连选项的人数比例上也高度一致。这表明,对于教师人格魅力的认识,尽管高中生与初中生在年龄上相差了3-4岁,但在认识与理解上却达到了高度一致。

家长选择的顺序从多到少依次为:“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51.7%)、“耐心”(36.7%)、“对学生的关注”(36.0%)、“友善的态度”(33.7%)、“良好的品性”(33.3%)。家长不关心教师是否有幽默感。

3.教师的师爱(师德)魅力:公平、爱岗(1)问卷提出教师在道德方面应具有的素养(最多选3项):学生认为教师的道德素养更多体现在待人接物及工作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共同认同的前两项是“一视同仁”(52%)、“爱岗敬业”(44%)。而对“鞠躬尽瘁”、“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大公无私”等素养的认同度较低。

其中,高中学生对教师道德素养的排序依次是:一视同仁(51.6%)、爱岗敬业(45.9%)、循循善诱(36.3%)、作风正派(32.5%)、以身作则(26.8%)等。学生对鞠躬尽瘁(5.7%)、大公无私(10.2%)、任劳任怨(8.3%)、甘于奉献(10.8%)等道德素养并不太认可。高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初中学生对教师道德素养的排序依次是:“一视同仁”(53%)、“爱岗敬业”(44%)、“乐于助人”(32%)等。学生对鞠躬尽瘁(3.1%)、大公无私(14.5%)、任劳任怨(11.0%)、甘于奉献(16.5%)等道德素养也并不太认可。

家长对教师道德素养的排序依次是:爱岗敬业(72.4%)、一视同仁(43.4%)、循循善诱(36.7%)、真诚守信(29.8%)、以身作则(24.2%)等。家长对鞠躬尽瘁(3.7%)、淡泊名利(8.6%)、任劳任怨(10.7%)、大公无私(11.4%)等道德素养并不太认可。家长作为社会人,对爱岗敬业的理解高于学生,非常看重爱岗敬业的重要性。

看来,这些吃着洋快餐、听着流行歌曲、玩着游戏机长大的90后中学生,他们在价值取向上更务实,更强调“自我”且不讳言“自我”。而对于他们父辈提出的“大公无私”的“无我观”,他们的态度是疏离与冷漠。学生首先把教师看作是普通公民中的一员,他们并不把教师看作圣人、人民的公仆,在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2)如上所述,学生认为师爱魅力更多地反映在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学生认为有魅力的教师对待学生应具有的素养主要表现在(最多选3项):“激励”、“宽容”、“理解”和“给学生尊严”。初中生和高中学生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持有基本相同的观点,只是顺序上有所不同。

高中学生的选择顺序依次是:激励(65.0%)、理解(56.1%)、宽容(55.4%)、给学生尊严(49.0%)。

初中学生的选择顺序依次是:激励(52.2%)、理解(48.2%)、宽容(63.1%)、给学生尊严(53.3%)。

家长的选择顺序依次是“激励”(64.5%)、“宽容”(50.3%)、“信任”(45.5%)、“给学生尊严”(44.2%)、“理解”(42.3%)。在这一点上家长和学生的看法是比较接近的。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项目曾做过问卷与学业测试数据相关性分析,数据已经表明一个事实: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质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本问卷的数据同样也得出类似的观点,即教师给予学生“激励”、“理解”、“宽容”等亲和力,会对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与成长产生重大影响。(3)现今社会,送礼收礼现象很普遍,那么教师是否可以收礼?学生如何看待教师收学生礼金的行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非常厌恶”。

高中生约有三分之一的人(35.7%)理解教师的难处,但仍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33.8%)对教师收礼持否定态度。对教师收礼金非常厌恶,认为这是没有师德的表现,应该受到批评;还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24.8%),认为“无所谓”“见得多了”,小小年纪对丑陋现象表达出司空见惯的态度,这才是令人心痛的地方。

初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29.8%)理解教师的难处,有二分之一的学生(53.3%)对教师收礼金非常厌恶,认为这是没有师德的表现,应该严惩,还有六分之一(16.9%)的学生处于麻木状态。

这个选项,初中生与高中生组对照明显看到,认为“无所谓、见多了”的比例要小得多。从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越是年纪小的学生,在对丑陋现象的划分中,正义感越强;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学生会变得世故起来。显然,这是成人社会的痼疾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反映。

家长有近三分之二(61.1%)可以理解教师的难处,有五分之一的家长(23.9%)对教师收礼金非常厌恶,认为这是没有师德的表现,应该严惩,还有六分之一(15%)的家长表示无所谓。

初中学生对“你对现在的老师关爱学生方面的表现”上认为,90%的学生表示“满意”和“较满意”,有将近1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这一方面说明了上海二十多年的课改,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取得很大进步,另一方面也须清醒看到,上海还有将近10%的教师没有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初中学生总体认为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对“你和老师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回答,92%的学生表示“很融洽”或“较融洽”。仅有6%的学生表示“不太融洽”,1.5%的学生表示“不融洽”。这个数据的比例尽管不大,倘若从上海初中生约有60万人这个绝对数字来看,这1.5%的学生仍然不在少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家长总体认为与教师的关系是融洽的。98.9%的家长表示“很融洽”或“较融洽”。仅有1.1%的家长表示“不太融洽”,无家长表示与教师关系“不融洽”。

4.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学科知识

中学生如何看待教师在学识方面应具有的素养?学生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丰富的本学科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和“了解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特点”这三方面。只是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这三项的排序上略有不同。

高中生认为,有学识的教师在“丰富的本学科知识”(58.0%)、“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59.9%)和“了解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特点”(58.6%)等三方面缺一不可。学生的这个认识,即使从专家的眼中来看,也是完全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师的学识魅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如“不断进取,开拓创新”(32.5%),“兴趣广泛,勤于学习”(28.7%),“重视发展学生智力”(23.0%),“有智慧”(15.3%),都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是精神生活的富有者。高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初中学生认为,有学识的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特点”(60.8%),然后才是具有“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52.2%)、“丰富的本学科知识”(47.8%)。很显然,对于教师学识魅力的选项,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认识与理解上有明显的不同。

家长认为,有学识的教师在“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方法”(74.7%)、“了解学生认知、身心发展特点”(60.3%)和“丰富的本学科知识”(50.8%)等三方面缺一不可。家长的这个认识,即使从专家的眼中来看,也是完全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教师的学识魅力,还有一部分家长提出了以下要求,如“不断进取,开拓创新”(38.5%),“兴趣广泛,勤于学习”(19.3%),“重视发展学生智力”(20.3%),“有智慧”(15.3%),都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成为精神生活的富有者。

5.教师的形象魅力:亲近、幽默、开朗

在中学生心目中,教师在形象方面体现的魅力并不是外显在衣着打扮上,而是如何让学生心灵得到解放,让学生感觉不到压力。学生普遍认同的教师形象居于前三位的是“和蔼可亲”、“有幽默感”、“性格开朗”,“年轻漂亮”、“良好仪表”则位居末位。

高中学生主要认可的教师形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68.8%)、“有幽默感”(63.7%)、“性格开朗”(42.0%)。至于“年轻漂亮”(12.1%)、“良好仪表”(19.1%)等排在了倒数第一、第二。看来,学生对于教师良好的身心健康特质(性格开朗、平易近人、有幽默感等)比教师的外在仪表,看得更为重要。高中生问卷调查百分比

初中学生对这一项问题的回答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69.8%)、“有幽默感”(68.2%)、“衣着大方整洁得体”(38.8%)、“性格开朗”(38.0%)、“语言规范健康”(31.8%)。至于“良好仪表”(12.9%)、“年轻漂亮”(14.1%)则排在了倒数第一二位。

家长主要认可的教师形象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73.6%)、“语言规范健康”(51.5%)、“衣着大方整洁得体”(42.0%)。与中学生有所不同的是,家长认为教师语言规范健康很重要。至于“年轻漂亮”(0.4%)、“很精神”(10.2%)等排在了倒数第一、第二。看来,家长对于教师良好的行为表现(平易近人、语言规范等)比教师的外在仪表,更为看重。

三、教师教育魅力指数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教师教育魅力现状,本项目又对高中学生进行了附加问卷。从人格魅力、师爱(师德)、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四个方面设计了40个小题目(说明:有的题目可能跨两个方面,因为人格魅力和师爱,有时候很难分清楚),让学生选择最符合本校教师实际的答案,即“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为了更加形象地描述教师的教育魅力,给学生的选择付值,选择“非常不同意”为“-2”,“不同意”为“-1”,“同意”为“+1”,“非常同意”为“+2”。

1.人格魅力指数

首先选择与人格魅力相关的题目。课题组认为,教师人格魅力是教师平日的言行中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共列举了“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作风正派”、“自尊自律,以身示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7个项目。

然后,计算出每个题目指数,其方法为:(“非常不同意”人数×(-2)+“不同意”人数×(-1)+“同意”人数×(+1)+“非常同意”人数×(+2))/总人数。

如下图所示,总体上学生认为教师有人格魅力。计算所得的教师人格魅力指数为0.93(最高为2,最低为-2)。人格魅力

2.师爱(师德)指数

关于师爱(师德),课题组从教师对学生态度角度思考,比如“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愿意与学生交朋友”、“不对学生有任何偏见”、“关爱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品行”等11个方面。

按照上述人格魅力指数的方法计算所得的师爱(师德)指数为1.03(最高为2,最低为-2),总体上学生认为教师在师爱(师德)和师德方面较好。师爱(师德)

3.教师学识魅力指数

关于学识魅力,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方法、进取心、课堂氛围、教学艺术、备课、指导针对性等14个方面衡量。如下图所示,总体上学生认为教师有学识魅力。计算所得的学识魅力指数为0.90(最高为2,最低为-2)。学识魅力

4.教师形象魅力指数

如下图所示,总体上学生认为教师有形象魅力。计算所得的形象魅力指数为0.92(最高为2,最低为-2)。形象魅力

对教师相对认可度较高(“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少于6%)的内容有:“仪态大方,为人师表,衣着得体、整洁,举止文明礼貌”(4.6%);“责任心强,教学认真”(5.7%);“关心爱护学生,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5.7%);“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5.7%)。看来,高中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有敬业精神);教学认真;自身仪表、言谈、行为举止等方面有修养;关爱学生的安全与健康。这些都是教师近年来成长与发展的一大进步。

对教师相对认可度较低(“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大于12%)的内容有:“科学选择和处理学习内容,精选习题,不搞题海战术”(18.5%);“漂亮、潇洒、充满时代气息,已经成为学生的偶像,学生因此会爱上这门功课”(18.5%);“敢于在教学中独辟蹊径,用全新的风格授课”(15.9%);“对学生个体学习指导针对性强,有效程度高”(15.9%);“能让课堂上充满欢乐,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15.3%);“愿意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经常进行交流,学生乐于把自己的真心话对他们说”(14.0%);“关注学生心灵,对学生教育具有艺术性”(12.7%);“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且不空泛,教学内容扎实且对学生适切”(12.7%);“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12.7%);“注重身教,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12.1%);“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12.1%)。以上这些选项中学生认可度较低,它表明课堂教学中仍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学生对课业负担的减轻抱较大的期望;学生希望教师在与学生心灵沟通上,能拿出更多的办法等等。

在家长问卷中,为了了解家长对教师行为表现的看法,请家长回答“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下列关于教师的说法?”。题目共有15题:

①责任心强,教学认真。

②既教书又育人,以自身的榜样影响学生。

③关心爱护学生,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

④关注学生心灵,对学生教育具有艺术性。

⑤知识面广,能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⑥关爱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⑦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⑧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

⑨自尊自律,以身示范,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⑩对学生有耐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⑪教师积极向上,有进取心,没有职业懈怠。

⑫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⑬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⑭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

⑮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总体来说,家长对教师的评价较高。相对薄弱的有:关注学生心灵,对学生教育具有艺术性;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对学生有耐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欠缺”和“沟通能力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软肋

学生认为,现在老师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的是“教学方法欠缺”(42.04%)、“沟通能力弱”(35.03%)。

这表明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也缺乏或不擅长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还有学生反映教师有“变相体罚学生”(11.46%)的现象。对学生大打出手的教师,不仅伤害学生的身体,还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同时也表现出教师的无能,缺乏起码的人格修养。值得注意的是,有4.46%的学生反映“教师整体素质差”;有3.82%的学生反映“教师道德品质差”,这应当引起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高度的重视。

家长认为,现在老师普遍存在的主要缺点的在于“教学方法欠缺”(33.7%)和“沟通能力弱”,还有“其他”(48.7%)。

2.教师不当的课堂习惯用语在不经意中挫伤了学生的自尊

课堂习惯用语,本质上反映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学生比较欣赏的教师用语是:“不错,你的表现很好,继续努力”(23.57%),“老师欣赏你的勇气,回答很精彩”(3.2%)。学生非常讨厌教师在公众面前讽刺学生,如“既然你在下面那么会讲,那我下去你上来讲!上来呀!怎么又不上来了!?”(24.84%)、“昨天刚讲的问题!我今天倒要看看要插多少支蜡烛”(15.92%)、“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14.01%)。教师应当是一名文化使者,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教师的使命,就是用道德的方式,把最有价值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而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对待学生,它会堵塞学生心智丰富的通道,伤害学生的心灵,是非常不道德的。

3.教师经常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引起学生反感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会带到课堂上吗?近43%的学生认为教师“有时会”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

对这一问题,高中约有一半(47.13%)的学生认为教师不会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教学;但还有约一半(43.31%)的学生认为“有时会”(43.3%)。值得注意的是,仍有5.1%的学生认为,有的教师“经常会”。看来,如何提升教师的修养、内涵,仍然是教师教育中应十分关注的问题。

初中生约31.37%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般不会”;有12.94%的学生回答“不会”;但还有约43.53%的学生认为“有时会”;有12.16%的学生回答“经常会”。应当清醒看到,有55.7%的学生表达出教师“有时会”或“经常会”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这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提升教师的修养和内涵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4.学生最怕脾气不好的教师

有一位老师,他(她)的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他(她)的脾气不好,经常会对学生发脾气。面对这样的老师你会怎么想?

对这一问题,高中有三分之二(66.8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影响的,害怕见他(她),想尽量避开他(她),上他(她)的课时会提心吊胆,怕受到批评,甚至讨厌这样的老师,希望不要上他(她)的课。只有三分之一(33.1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从这么多学生的强烈反响可看出,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即使是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能做到“育己”时,就无法使学生信任他(她),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这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初中有(11.37%)的学生表达“害怕见他(她)”;有14.51%的学生觉得“讨厌这样的老师”;有25.88%的学生感到“上课时会提心吊胆”。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竟有一半学生(48.24%)表示“无所谓”,这个比例大大高于高中生的(33.12%)。看来,初中生对有教学经验而又脾气不好的老师,比高中生要宽容得多。

5.学生最反感教师“坐着讲课”

56%的学生对教师“坐着讲课”非常反感。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是行为示范者,这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其实,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看得很清楚的。他们对教师的有些行为,是持批评态度的。

高中学生对教师“坐着讲课”(57.32%)、“上课时随意走出教室干其他事情”(33.76%)、“随意叫学生干这干那”(27.39%)等行为,持反感态度。

初中有56.1%的学生反对教师“坐着讲课”;有39.2%的学生反对教师“扔学生作业本”;有20.8%对于教师“上课时随意走出教室干其他事情”表达不满。

由此看来,教师在塑造自身人格的内在素质的同时,也必须注重自身人格的外化行为。需关注许多细节(如上课不挠头弄发、挖耳朵、坐着上课等),这些细节不但反映教师的文化修养、体现教师的性格、气质,更会对学生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另外,在问卷中,有一个选项是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你是否有感恩之情?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表达了这种感恩之情。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表达感恩之情。其中有15.29%的学生选择了“求求你老师,让我过了吧!”。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有7.8%的学生选择了“老师,你咋那么烦呢?”有8.6%的学生选择了“真想不到,你也配做老师”。联系上面师生关系融洽度的选项,看来,上海有将近10%-15%的初中教师还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在下一步教师队伍建设中,给予高度关注。

五、主要建议

1.教师要成为“学长”、“知己”和“引导者”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有什么样的地位?

高中58.6%的学生认为教师“只是一种工作而已”;39.5%学生认为教师“很神圣,非常值得尊敬”。

初中49.8%学生认为教师“很神圣,非常值得尊敬”,这个比例大大高于高中生的评价;47.1%的学生认为教师“只是一种工作而已”。这个比例,又大大低于高中生的态度。看来,就总体而言,初中生对教师的地位的评价,要比高中生的评价要积极得多。

90.9%的家长认为教师“很神圣,非常值得尊敬”,8.9%的家长认为“只是一种工作而已”。

尽管信息和网络社会学生信息的渠道很多,但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中,学生第一位还是希望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成为自己的“朋友和知己”,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引导者”。看来,学生希望教师的角色是学长、知己和引导者,教师扮演角色的最好做法是尊重、倾听、理解学生。这样的教师才“很神圣,非常值得尊敬”。

那么,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将近有一半以上的学生(58.6%)心目中,现在教师仅仅“只是一种工作而已”。它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仅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而如何传授知识背后的情感、态度、道德力量熏陶、感染、雕塑学生的心灵,真正成为人师,这才是学生所期盼的。显然,学生盼望的是教师人格的涵养和能力的历炼、教育境界的提升。而教师教育境界所达到的高度,是教师人生境界所达高度的标志。

初中学生有66.27%的学生希望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有65.1%的学生希望教师成为“朋友和知己”,有37.25%的学生希望教师成为自己学习生活的“引导者”。

2.教师要有“责任”、“师德”和“学识”

从对学生喜欢的教师类型的问卷表明:高中学生希望教师有责任心(56.69%)、有高尚的师德(50.96%)、渊博的学识(44.59%)、有爱心(33.76%)等。

初中学生希望教师“有责任心”(53.73%)、“有高尚的师德”(52.94%)、“有爱心”(38.42%)、“渊博的学识”(36.86%)。初中生的这些选择,与高中生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家长希望教师有责任心(80.4%)、有高尚的师德(59.4%)、有爱心(50.3%)、渊博的学识(31.4%)等。尽管,家长的希望和中学生的希望都差不多,但是家长对教师责任心的期望值远高于中学生。

很显然,学生概括的这四个方面,非常清晰地勾勒了教师教育魅力的最重要四个方面:①有责任心,即教师把自己的专业活动理解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从被动应付到积极应对,进而能够主动创新专业的活动;②有高尚的师德,教师始终理解信任与尊重学生的多样性,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③渊博的学识,它是教师专业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重要标志,能使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④有爱心,它是中国教师精神气质与人文品性的集中体现。

3.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学会“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

高中学生认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应当“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63.69%);有“博大胸怀”(29.94%);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善爱的长者”(29.3%);“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33.12%)。看来,上海二十多年的课程改革,一个重大成就是师生关系总体来说是融洽的。学生希望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也希望教师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学生希望教师“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57.65%),希望教师“胸怀博大”(35.29%),是“学生的良师”(31.37%)。同时,也希望教师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有不一样的看法(44.31%)。同时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认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应当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善爱的长者”(50.3%),应“平等地善待每一个学生”(48.1%),“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43.0%)。(2)教师要与学生多些“平等交流”

高中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时间“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37.58%);“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23.75%);“多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21.66%)。

初中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外时间“能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44.31%);“能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22.75%)等。这些方面,初中生与高中生在认识和理解上,基本一致。

学生的心声由衷地反映了两种诉求:一是老师放下架子,多和学生对话、交流,我们今天对学生教育的许多失败,往往是缺乏对学生的理解所造成的。二是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与空间。学生希望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填满他们的时间与空间,留给他们一片天地,他们可以更自由地发展。

六、调研结论

通过调研初步分析了上海中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教育魅力的认识,以及教师教育魅力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主要建议。

下面,从比较的视角,即上海中学生和家长心目中教师教育魅力与文献综述中的观点比较,高中生和初中生心目中教师教育魅力比较,来进一步阐述教师教育魅力。

在上海中学生心目中人格魅力是教师教育魅力的首要条件。具体为“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友善的态度”、“幽默感”等人格魅力,远远超过师爱、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在这一点上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与美国学者威弟(Witty)概括出作为好教师的12种素质的排序比较吻合,即:①友善的态度;②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③耐心;④兴趣广泛;⑤良好的仪表;⑥公正;⑦幽默感;⑧良好的品性;⑨对学生的关注;⑩伸缩性(有错即改);宽容;有方法。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中学生对人格魅力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但学生的认识并不代表教师具有相应的人格魅力,可能更多地代表学生的期望。从高中生的教师人格魅力指数的测评中可以看出,人格魅力指数并不高于师爱(师德)指数。可见,提高教师人格魅力是现阶段提高教师教育魅力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在的问题是,上海绝大多数的教师并不明了人格魅力在学生心目中有这么崇高的地位。因此,对教师人格魅力的认识、理解和宣传,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在上海中学生心目中师爱(师德)的重要程度是仅次于人格魅力。中学生认为,有师爱的教师,应该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其次是爱岗敬业。这两点上,高中生和初中生是一样的。其后的选项上有所分歧,高中生选择了“循循善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方面;初中生选择了“乐于助人”、“以身作则”、“真诚守信”。从高中教师的魅力指数来看,师爱(师德)指数是最高的。然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包括语言、行为等方面,师爱缺失的表现依然存在。国际比较研究证明: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其实是受到师爱境界水平的制约,只有那些具有大爱的教师,他们才懂得自己的专业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对学生的爱,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宣传师爱师德,仍然是上海教师队伍建设的艰巨任务。

在上海中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学识魅力体现在对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了解、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娴熟教学技巧方法上。作为有学识魅力的教师,这三者缺一不可。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先于教学方法,初中生则相反。从高中教师的魅力指数来看,教师的学识魅力指数是最小的。这说明,尽管上海非常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学识方面,但事实上在提升教师的学识魅力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次调查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认识:上海教师在转变学生心灵世界的这一方面,“沟通能力弱”成为一个瓶颈。看来,要想真正成为优秀教师,并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尤其在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能力上的提高。

在上海中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形象魅力是这次调研中最不受关注的方面。这可能与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教师的职业形象有关。学生在选择教师形象魅力的内涵时,更多地选择了“和蔼可亲”、“幽默”、“性格开朗”等内在的魅力,而不是选择容貌、衣着等外在的魅力。其实,教师在仪表、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修养,也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讲教师教育魅力,应当是教师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式的统一。对教师的形象魅力,在当下整个社会精神道德层面出现滑坡之际,应当加以宣传。

另外,家长对教师教育魅力的认识比学生更加务实。在家长看来,师爱是教师教育魅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更加看重教师的责任心,看重教师爱岗敬业,看重教师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家长相对学生,与教师的接触较少,因此更多地从结果的角度思考教师教育魅力,而不是过程性的角度思考教师教育魅力。

在本次调研中把教师教育魅力有意识地分为人格魅力、师爱(师德)、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事实上,这四方面的教师教育魅力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很多情况下这四个方面是互相作用、互相联系的,是浑然一体的。当然,这四者间相互脱离的现象也不是个案,有的教师学识魅力很足,但是人格魅力和师爱魅力不足等。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再深入研究。

第四章 教师教育魅力探源与代际传承

教师教育魅力随教师角色自然而生,它的具体内涵受到教师功能的影响,同时也与时代文化密切相关。探寻教师教育魅力的源头,理清教师教育魅力的代际传承,对于当下的教师,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独创与借鉴——先秦诸子的教师教育魅力

春秋与战国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面对社会变革,人们出于不同的利益立场,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各派之间既相互批判、辩驳,又相互影响、吸取乃至融合。即使同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也往往发生演变和分化,思想学术空前繁荣,这直接促成了教育的繁荣和教育思想的活跃。

为了推广弘扬各自的思想主张,各学派几乎都要借助教育手段,由此产生了很多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他们是开宗立派的大家,充满了独创精神;他们生长在一个自由争鸣的环境里,参详彼此,充满了借鉴互补的精神。创造、借鉴,构成了先秦诸子教育魅力的主旋律。

1.孔子的教育魅力

孔子曾经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学官于郯子、问乐于苌弘。孔子的教育思想,首先是从诸多私学那里借鉴而来,他合诸家之长,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因而他的私学是当时办学规模最大、教学内容最充实、教学经验最丰富、培养人才最多、影响最深远的私学。广泛地求学,不拘一格地开创,这是孔子教育魅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也是后世诸多教育家的共性。孔子不仅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上为后世创造了范例,他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也自然影响了后世,他的教育魅力以强大的生命力悄无声息地转接到一代又一代教育者身上。(1)教育对象的普遍性

子曰:“有教无类。”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把这句解释为“人人我都教育,没有贫富、地域等的区别”。从孔子的教育实践来看,他的确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孔子为受教育者所设的门槛显然是很低的。“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种族的界限,把教育普及到了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闪耀着“民本”思想、“人道”思想的魅力。

在孔子私学的三千弟子中,各色人物都有,上自贵族,下至平民,以致当时就有人很不理解。但孔子能像良医良匠一般,医疾矫木,兼收并蓄,教育家的魅力显露无疑。(2)教育内容的切合性

教育内容是构成教师教育魅力的最基础元素,而教育内容的优劣,又不只取决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取决于知识与时代、与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切合度。教育内容的切合性,是孔子教育魅力的最重要构成元素。

①切合个体生存发展需要。

孔子继承了当时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学内容,着力使学生德才兼备、能文能武,能为统治者所用。因此,孔门弟子一专多能,很受各诸侯国统治阶级的亲睐、重用。各地的好学之士,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也从遥远的各地纷纷赴孔门求教。教育内容切合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这使孔子的教育对时人充满了吸引力。

②切合社会需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四者中,品行、忠诚和信实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四个方面其实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即文和德。

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认为首先要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然后才学习文化知识。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他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这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是有很积极的意义的。

孔子的教材,都是属于社会历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没有崇拜神灵。尽管孔子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是敬而远之的。“子不语怪,力,乱,神”,所教内容偏重社会人事。

不论是倡导道德教育,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偏重社会人事,孔子的教育内容无疑是切合了社会的需要,社会性为他的教育增添了魅力。

③切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到了春秋时期,士阶层产生了变化,孔子教学内容中,择选了传统“六艺”中有用的学科,并充实了新的内容。这样,既保证了从教者各种技能的习得,又增强了品德修养的教育,还突出了政治才能的培养,为士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以他的思想为发端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此后的两千多年,直到如今,他的教育彰显着时代的魅力。(3)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实践家,他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了极具个人魅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把研究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建立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归结为学、思、行三个环节,并据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影响深远。

①学思并重求实效。

孔子遵循的是“学而知之”的认识路线。学是求知的途径和唯一手段。学什么?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同时,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强调多见闻,扩大知识的来源,这表明孔子还非常注重间接经验的获取。

学习,不仅知识面要广,孔子还主张深入地思考,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单纯的学和单纯的思,都是片面的。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强调学思并重,通过思的环节把学落到了实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教育思想闪耀着科学的魅力,对后来的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启发诱导显奇效。

众所周知,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非常善于引导学生思索,从而自行得出结论。可是,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最早提出者不是苏格拉底,而是孔子,比苏格拉底早了几十年。

孔子非常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认为不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精辟地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说,当学生处于主动的积极思考的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达成求知的目的。

何时启发,如何启发,启发到什么程度,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启发的时机和程度,做不失言的智者,而不能做躁者、隐者和瞽者。在如何启发方面,孔子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浅近事物阐发深刻的道理,灵活多变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显然,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判断力、丰富的教学智慧,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具备这种启发式教学魅力的教师,完全可以使学生“闻一以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使教学产生奇效,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孔子不仅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还是最早的践行者,其智者的魅力于今可追!

③因材施教倡高效。“因材施教”这个命题不是孔子本人提出的。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实施因材施教,必须要对学生有准确的了解。孔子是非常善于了解学生的教师,他经常通过有目的地交谈和观察来了解学生,能够用精炼的语言准确概括学生的特点。

正因为对学生了解得准确透彻,孔子的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往往不同。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曰:‘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子路和冉有问的问题是相同的,孔子的回答却截然相反。对此,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基于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准确把握而作出的教育选择,因材施教使孔子的教学保证了极高的效率。直至今日,孔子因材施教的魅力仍然激荡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4)教育品格的自觉性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的私学教育中,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他要培养的“贤才”,首先是道德完善的人。同时,孔子又认为道德修养不能依靠外力强加,而应依靠自觉努力。

①克己

道德修养要提升的核心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道德教育首重自觉。孔子非常强调从自我做起,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认为一个人如何待人接物就体现出了他的道德修养如何。他主张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②力行

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反对“言过其行”。

孔子很重视道德实践,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言行一致,以行践言,这是孔子教育品格中极具现代意义的方面,放射着恒久的魅力。

③内省

孔子在自己的私学里极力推广“内省”,将它作为日常的修养方法之一。“内省”主要依靠自觉,所以“内省”的推广也就意味着自觉力的提升。而这种自觉的修养实施起来是很容易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他看来,“内省”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改过

孔子承认人难免会犯错的,即使是君子也不例外。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对过错或不足,有正确的态度,而孔子认为最正确的态度就是改过。他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又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主张改过的坦荡而积极的态度,内省不已的态度,身体力行的态度,克己复礼的态度,全都建立在高度的自觉性之上,构成了孔子教育品格的独特魅力。(5)教育过程的模范性

孔子在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中,他的言行对今天的教师仍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教育过程具有为人师范的魅力。

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如果不学习,就会失去为师的条件。

教师“学而不厌”是为了更好地教。教育事业需要教师对学生、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教师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的“诲人不倦”不仅表现在终身从事教育事业,还表现在他对学生的耐心说服上。如子路,被人视为庸人,但孔子能长期对之诲而不倦,把他改造成了突出的人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用自己的言论和实践,给所有教育工作者做了极好的示范。

②热爱学生

孔子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在他能客观公正地看待所有学生。如公冶长曾经坐过牢,但孔子对他没有偏见。因为孔子知道他是受亲属牵连而坐牢,并非道德品质不好。孔子看重学生本人的思想表现,不存主观偏见。

孔子很关心学生的健康。冉伯牛患了绝症,他亲自探望,深表惋惜;颜回病逝,他伤心落泪。孔子与学生的感情是很深的,休戚与共。

孔子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他对学生充满了信心,并寄予厚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认为新一代可能胜过老一代,学生可能超过老师,学生是实现仁道的希望,要重视和培养学生。

正是因为对学生的热爱,所以在教育上不知疲倦,全力教诲。他的付出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他的学生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这是学生尊师的突出表现,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最好回馈。

③身教为先

言教是说理,提高道德认识;身教是示范,指导行为方法。教师的身教对学生有巨大的榜样力量,孔子非常重视这种榜样力量,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师如果只重言教,不注重身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弱化甚至失去教育的力量。“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孔子对身教的重视和他“力行”的自觉性是一致的。冯友兰曾感怀他的恩师蔡元培有种春风化雨的力量,处处以身作则的孔子,不仅让他的弟子感受到了这种力量,今人思之,犹沐春风。

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他还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早在16世纪,他的学术包括教育思想就传到了欧洲并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他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论语》被称为“东方的圣经”;在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有“孔教”;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曾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设立了“孔子奖”,奖励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文化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可见,孔子的教育魅力不只感染着中国,还感染着全世界。他是具有世界级教育魅力的教育大师。

2.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魅力

孔子创立的儒家教育,到战国时期发展出了注重“内发”的孟子学说和注重“外烁”的荀子学说。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家教育脱胎于六艺教育,却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显示出了特色。(1)兼爱的被挚爱者——墨子

墨子对教育者的影响是他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要培养符合这一理念的人,就是要培养“兼士”或“贤士”。对这类人,墨子曾提出过三条具体标准:“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即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能向社会推广“兼爱”的主张、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尽管墨子的这种愿望不易实现,但这种理想中的平等、博爱精神却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中国后世的义侠和任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此启发的。

在教育内容上,墨子非常重视训练思维能力,在中国古代逻辑学史上首先提出“类”、“故”的概念,提出“察类明故”,堪称一大创造。墨子倡导的逻辑推理,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写下了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可惜,到汉代儒家独尊,墨家竟成为绝学。尘封了两千年的墨家思想于今重见天日,墨子的教育魅力也终于透过遥远的时空,感染着今天的教育者们。(2)傲气的仁者——孟子

说起孟轲,他的母亲就是一位很有教育魅力的人。“孟母三迁”和“断杼教子”的故事感动了国人两千多年。

孟子一生聚徒讲学,曾率弟子游历宋、滕、魏、齐、梁诸国,也曾名列稷下学宫。他的私学弟子有几百人,显赫一时。他非常热爱教育事业,曾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孟子有其独特的魅力。他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以下几点原则与方法:一是自求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全靠个人主观努力。

而且,读书时也要使书为己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二是专心有恒。孟子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精力集中、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态度。他认为不论智慧高下和内容难易,能专心致志就能学有所得。除了专心,还要有恒心。“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学习要有避免中途而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三是循序渐进。孟子认为学习和教学的进程应当像源源不断的流水那样,注满一个坑洼再注下一个,没注满时决不下流,如此渐次流入大海。他还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教学只能是一个自然有序的过程。(3)尊师的“性恶论”者——荀子

荀子曾先后两次到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在稷下学宫声名显赫,威望极高。他曾在学宫“三为祭酒”,成为学术首领;讲学则“最为老师”,是公认的最有德望先生,被齐国君主授予“列大夫”头衔。他的教育思想对传统有较大的突破,魅力非凡。

荀子认为,只要有学习和教育,没什么能阻止人改变他自己。因为对教育的作用如此认识,所以他说“涂之人皆可为禹”,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有极高的憧憬,在那个年代,这是荀子独有的魅力。

荀子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荀子还认为,教师的作用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所以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说法:“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既然教师地位如此之高,那么当然不是人人可以为师的。荀子提出了当教师的四个条件:一是要有尊严,使人敬服,教师必须具有绝对的权威;二是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是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是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并能加以阐述。荀子的尊师思想对后世中国社会“师道尊严”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他在倡导尊师的同时,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加固了尊师的前提。把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是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肯定。从古到今的从教者,都能沐浴到荀子思想的光泽。

荀子也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育者。他的弟子中,涌现过韩非、李斯这样的人物,而这两人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荀子的魅力长存于教育者心中。

二、勤勉、批判——两汉时期的教师教育魅力

两汉时期的教育家,既继承了前代教育家借鉴、创造的精神,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们中有勤勉治学的杰出代表——董仲舒、郑玄,又有极富批判精神的王充。

1.三年不窥园的廉者——董仲舒(1)勤奋治学的标杆

董仲舒本人勤勉为学,他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学习者应尽主观努力,才会有所成就。他认为,学习本身是艰苦的事,因此学习更需要坚定的意志,应该“强勉努力”,刻苦钻研。唯有发挥“强勉”的精神,才能在治学和个人修养方面获得进步。(2)心怀天下的廉者

董仲舒的思想对汉朝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三大文教政策的提出,特别是“独尊儒术”的提出,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的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的依据。

董仲舒不管身居庙堂还是退居江湖,他从不消减对国家社稷的关心。他的道德教育的原则之一是个人应当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而他的生平,也是其德育思想的最佳实践。

2.不乐为吏的“通儒”——郑玄

郑玄是西汉时期的经学大家,被称为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为我国儒家文化的流传作出了极大贡献。他不乐为吏以谋生,专力治学,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从事经学教育三十余年,有弟子近万人。他在教材建设上有突出的成就,其经注就是言简意赅的经学教科书。他在注释儒家经典的过程中,对儒家的教育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了精辟的解释、阐述、发挥和研究考证,使经书中的有关内容更加明确、充实和系统化,并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发展了古代的教育学理论。

郑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他指出:“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之,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这不仅反映了汉代经师具有巨大的权威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符合教学的一般规律的。教师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郑玄说:师善则善。他将教师本身的品德、学识以及教学态度视为教育成败的关键。郑玄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自身也要求甚严。(1)乐在求索中

郑玄既通今文经,又通古文经。他遍注群经,以古文经为主,兼采今文经,实现了今古文经的融合。

郑玄指出:“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所谓“博稽”,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经书上,求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所谓“粗览”,就是在占时不多的前提下,多浏览一些传记之类的参考书,扩大知识领域,开阔自己的视野;所谓“时睹”就是偶尔也阅读秘书纬书,选择一些可靠资料,以为旁征博引之用。他通过这种三者结合的读书方法,理解经书深奥的道理,获得了渊博的知识。这是他教给自己的后代采用的读书方法,也可以看作是他一生教育弟子们的读书方法。(2)不辞艰辛,长期执教

郑玄东归后,很多儒生慕名而来,投奔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但他因家境贫困,不具备讲学条件。于是,郑玄带领诸弟子在不其山建起房舍,边耕边读,其弟子最多时将近千人,崔琰、公孙方、王经等都曾在这里就学。后由于发生灾荒,粮食匮乏,只好停学,辞谢诸生,与弟子们挥泪而别。郑玄还曾到淄川黉山、文登长学山授徒讲学,并曾再入不其山。但具体时间不详。黉山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那里有郑玄讲经遗址——郑公书院,还有晒书台。相传郑玄在这里笺《诗》、注《书》,晒书其上。后世在黉山建郑公书院,历代均曾重修。1937年,郑公书院被日本侵略者焚毁。20世纪90年代,淄川区寨里镇在旧址重建郑公书院。文登长学山,在市西20公里,据旧《志》记载,那里有康成讲堂,亦称郑司农讲堂,相传郑玄隐居此处,教授生徒。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郑玄收徒众多。其弟子见于记载的有姓名的有30人,他们或当朝为官,或著书立说,或传授弟子。郑玄的不少弟子也从事教育事业,他们将经学大师郑玄的学识影响不断扩大,使更多的人受益。

3.不拘于时的批判者——王充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可惜流传至今的著作只有《论衡》一书。王充把人才划分为四个层次,即鸿儒、文人、通人和儒生。鸿儒是他认为最理想的培养目标,因为鸿儒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又能独立思考。文人是好学勤力,博学强识,掌握古今知识,且能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通人是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儒生只能说一经,犹如鹦鹉学舌背诵经书。他主张的人才不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而更为重要的是,有独立思考的创造精神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这种思想是很超前的,相当有见地。

王充本人勇于批判当时流行的学说,也强调求学之人必须要具备批判精神。他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对于古人,包括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圣人,如果他们的言论与事实不符或自相矛盾,也要敢于提出质疑。这在信奉“师道尊严”的古人来看,是相当激进的言论。王充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创造可以充分激发思维的学习情境。其中“师弟子相诃难”的学风就是对这一思想的运用。通过激烈辩论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思维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学习内容,教师也能够在学生的启发下推陈出新,对原有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使学术因此“激而深切,触而箸明”。

鲜明的批判精神是王充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之特征,他的“不避上圣”更有强烈学术民主精神,在当时和后世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汉代私学教育兴盛,因而促使不少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在地方上授徒讲学。而由于私学中最常采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次相传授,老师只对从学时间较长的高业弟子进行直接传授,再通过高业弟子转相传授初学弟子,这使得一批又一批饱读诗书的学者不停地投身于教育。在这样的传承关系中,教师的魅力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普遍而深远的。

三、无为世界里的务实报国——魏晋时期的教师教育魅力

魏晋时期政局动荡,玄学、佛学的兴盛,以及他们对传统儒学的冲击、批判、融合,成为这个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

玄学是融通儒道而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它在形式上复活了老庄思想,并以此来诠释儒家经典。玄学虽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然而其对于现实社会和世俗教育的批评,包含着对理想教育的向往与追求,形成一种教育思潮。他们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本身就是合理的,根本不需要后天教育的改造。自然主义教育在当时有颓废的一面,但对个性自由的倡导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在这个崇尚自然无为的世界里,对当时教育影响最深广的,是傅玄、颜之推这样的受儒学影响较深的实干家。傅玄列举了九种社会所需人才,即德才、理才、政才、学才、武才、农才、工才、商才、辩才,并将对这九种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颜之推也把为国家培养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且对儿童教育特别重视,尤其重视儿童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为我国早教领域增添了重要内容。他们的教育主张都有着明确的为国意识,都重视务实,这些因素构成了他们独特的教育魅力。

这些魏晋的教育者秉承了前朝教育的创新精神与批判精神,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使魏晋时期无愧于教育史上“继汉开唐”的新时代。

1.积极奉行早期教育

颜之推总结了前人思想后,同样认为,早期教育对于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童心未泯、天性纯真、可塑性强、精神集中,比较容易接受各种事物。长大后,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和事物的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在成年后再进行启蒙教育就会相当困难。所以,及早施教是必要的,不能错过教育的最佳时机。

颜之推提倡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是重视环境对儿童的熏陶作用。他主张在人生“神情未定”、可塑性相当大的少儿时期,即施以良好的“熏渍陶染”“潜移暗化”,以使其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德。颜之推倡早教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少年“精神专利”的特点——“人生幼小,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还认为对人的品德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在儿童受教育的有效年龄阶段“无教而有爱”,便会产生不良后果,“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戒翻奖,应诃反笑。”等到长到一定年龄以后,恶习已经形成,这时家长才想给予矫正,常是“捶打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终为“败德”。

对于长辈可以在小辈幼年时期加以教育的内容,颜之推认为,除了文化知识、品格修养外,不妨向他们施以“薄技”,以便逐渐养成独立生活能力。

为了更好地佐证自己的早教思想,颜之推现身说法,颜之推兄弟三人冬天要为双亲暖被,夏天要为父母扇凉。在家风严谨的家庭中,幼年的颜之推就懂得不少礼仪。走路时,恭敬谦和,与父母说话时,更是神态安详,语调平和。颜家严谨的家风直接影响到颜之推后来的治家与教子方法,同时也成为《颜氏家训》早教思想的直接来源。

古今中外的父母、教育者都会为一个问题而困惑:教育子女、学生的时候,到底应该威严更多还是慈爱更多?颜之推也思考过这一问题,就子女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应将二者结合起来:“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会把严厉与慈爱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往往一味溺爱子女,导致儿童沾染了不良习气,届时,再施以粗暴手段管束,终究不能使子女改邪归正,反而伤害了自己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儿童的品质最终也会败坏,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长。

虽然颜之推提倡父母的威严,但在《颜氏家训》这部著作中,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