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儿童文学教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18:04:40

点击下载

作者:蒋风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编儿童文学教程

新编儿童文学教程试读:

前言

去年秋天,浙江大学出版社几位老师找到我,商谈出版一本有关儿童文学课教材的事。我就提起: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便出版过一本《儿童文学概论》,曾被多所大专院校选作教材,但已是30年前的陈年旧事,观点和内容都很陈旧,早想动手修订,但总因琐事繁冗,迟迟未曾动手。如果有可能重版,乐于重新修订一遍。浙江大学出版社几位老师大力支持,于是才有这本教材再度问世的机会。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新编儿童文学教程》,其实就是1982年5月我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概论》的修订版。

这本小书的诞生,可能还可推前20多年。在我那本《儿童文学概论》的“后记”中,曾记录了这段往事:这本小书的初稿,原是(20世纪)50年代,我在老浙江师范学院(即后来的杭州大学)讲授儿童文学课的讲稿,早有把它改写成一本《儿童文学概论》的愿望。遗憾的是1958年以后,因为“学制要缩短,课程要精简”(毛泽东),儿童文学课也被精简掉了,我不得不改教别的课程,因此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自己的心愿。20年后,即1978年秋,我去庐山参加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时,讨论中许多到会同志都为我国解放30年尚未出过一本系统的《儿童文学概论》而感叹。这件事引起了我国出版界的广泛关注。为此,严文井同志专门召开了一次小会,邀请了陈伯吹、贺宜、金近、鲁兵、屠岸、崔坪、谢郁彦、贺嘉等同志,还有我,商讨编写一本《儿童文学概论》的事。在这次小会上,同志们都鼓励我在原有讲稿的基础上,编写出一本《儿童文学概论》来。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也是对我的一种有力的鞭策。因此,从庐山归来,我便动手改写讲稿。中间虽几经周折,但最终得到了我现在的工作单位新浙江师范学院领导的赞同和支持,不仅在中文系恢复儿童文学选修课,而且决定于1979年成立儿童文学研究室,招收研究生,为我修改讲稿、编写这本小书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于是,我结合工作的需要,把它作了一番修改和补充,终于完成了这本《儿童文学概论》。

这本《儿童文学概论》出版的前后,还有一些相关的故事,“后记”中未曾提及,今天看来也值得补记一笔。

在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会议上,我有幸认识当年担任湖南省出版局局长的胡真同志。他听说我从会上带着编写《儿童文学概论》的任务回去,便向我第一个约稿,希望我成书之后能把书稿交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且说,如有其他书稿,也很欢迎。回校之后,我便把平时结合教学工作,边学习边写下的一些有关儿童文学的短文,汇编成一本《儿童文学丛谈》,寄给湖南人民出版社,很快便在1979年5月出版。

与此同时,我日夜加班加点,将多年开设儿童文学课的讲稿整理成一本《儿童文学概论》,寄给胡真同志转给湖南人民出版社审读,由责任编辑陈忠邦同志处理。陈忠邦同志因健康原因,进度很慢;又对《儿童文学概论》中要不要列入“儿童文学的历史发展”这部分内容跟我有分歧,他认为《儿童文学概论》不宜设置这一章,应该删去。他动员我把这部分内容撤下,等《儿童文学概论》出版后,另外再出一本《中国儿童文学史》。开始我一直坚持,为此纠缠了一段时间,此后他又因病多次住院,因此我早在1979年春交稿的《儿童文学概论》迟迟未能付梓,而学校教学又急需教材。到1979年夏,听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等院校都想编写儿童文学教材,我便提出倡议,希望大家再来集体编写一本《儿童文学概论》。我的倡议一拍即合。1979年6月,上述四所高校加上我当年所在的浙江师范学院所有儿童文学教师,包括梅沙、张美妮、浦漫汀、汪毓馥、张光昌、陈道林、张中义和我八人成立了一个编写组,在北京集体访问了在京的儿童文学前辈叶圣陶、冰心、董纯才、张天翼、严文井、叶君健、高士其、金近、刘真、胡奇、葛翠琳、郑文光等,以及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相关单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大纲,作了分工。第二年6月,编写组在北京第二次集中,就部分初稿进行讨论,统一体例,并借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授奖大会召开的机会,广泛征求儿童文学界对本书编写的意见,再次对编写大纲作了重大修订,要求全体成员明确撰写重点,尽快完成初稿。1981年春,在北京举行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逐章逐节讨论,由执笔者认真修改定稿,最后交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稿由于责编抓得紧,进度快,仅花了半年多时间就付印出版,竟和我交稿三年的《儿童文学概论》同年同月出版。

我个人撰写的《儿童文学概论》1982年5月在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后,被各地师范院校广泛采用作为教材,短短两年三次印刷出版,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而且远播海外。台湾就有一种公开出版的儿童文学教材,整节整节抄录,连小标题也照抄不误。日本儿童文学学会主编的《儿童文学事典》(东京书籍株式会社,1988)在介绍“儿童文学论”条目时,将该书与保罗·亚哲尔的《书·儿童·成人》(1932)、史密斯的《儿童文学论》(1953)、马卡连柯的《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1955)、李在彻的《儿童文学概论》(1967)等当做“儿童文学论”发展举例的五本代表作之一。日本上笙一郎、富田博之合著的《儿童文学研究之轨迹》(久山社,1988)也作了相似的评价。因此多年来,不断有单位要求我提供这书作为教材,我为此深受鼓舞。

但是,由于该书出版已30年,出版社后来也未重印,无法满足各方的需求。而且笔者深感该书成书年代已久,不仅不够成熟、不够完整、不够系统化,且因时代发展带动儿童文学观的进步,书中不少观点已显得陈旧而不合时宜。因此,我决心将该书重新修订。无奈世事纷纭,俗务繁冗,做做停停,直到最近才完成修订任务。

这本教材是我多年在高校从事儿童文学教学实践的积累,经过多次增订修改,力求成为一本简明扼要、较为完整、适合大专院校开设儿童文学课的教学资源,是一本确切概述儿童文学基本知识的书籍。同时,我还主编出版了一本《外国儿童文学教程》作为配套教材,希望它能点燃大专院校学生及广大读者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兴趣和从事儿童文学事业的热情,这也是我美好的目的。我已根据教学的需要,耗费超常的心力实践这本小书的修改和增订。我的心愿和努力,也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俗语说,“成熟得慢的往往是好果子”,但愿这本小书也是这样。

但是,心愿不等于成果,任何劳动成果都应以客观的眼光来评价。而且,无论如何完美的事物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不足,我诚恳地期待读者们指正。蒋风2013年4月14日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儿童文学

什么是儿童文学?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是颇为复杂的问题。“五四”运动时,以“儿童中心主义”和“自由教育论”的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儿童文学理论,认为“所谓儿童文学者,即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组成之文学,由儿童的感官可以直诉于其精神的堂奥者。换言之:即明白浅近,饶有趣味,一方面投儿童心理之所好,一方面儿童可以自己欣赏的文学”。因此“凡是叫儿童文学的,必得是那些切于儿童的生活,适应儿童的要求,能唤起儿童的兴趣的东西”,认为儿童文学之本意在于“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和趣味”,儿童文学只是儿童“可能逍遥”的“适宜的花园”,“他们既喜欢了,有兴趣了,能够看的,不妨尽搜罗这些东西给他们尽听,他们自己去看,用不着教师来教”,“也不必顾实用不实用”。这种“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后来受到学术界的批评,此后学者们就儿童文学的本质和定义提出了许多看法,但众说纷纭,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例如,曾经有学者提出“儿童文学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这种说法仔细分析起来,也欠全面。因为是否为儿童创作,这只能说明作家的动机,而我们认识一件事物是不能单纯从动机去判断效果的。更主要的应该是从这作品的本身去检验,首先看它是否具有文学的特性,同时还要看它是否具有儿童文学的特点。否则,像我国旧时代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儿童读物,虽都是专为儿童编写的,但它们不具备文学的一般特性,就不能列入儿童文学作品之林。

在此说明一下,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儿童文学包括儿歌、谜语、寓言、故事、小说、剧本、电影文学、科学文艺等各种样式的文学作品,它仅是儿童读物的一个种类。

儿童读物的含义比儿童文学更广泛,除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读物,还包括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政治读物、浅显的自然科技读物、文史知识读物等。还有,有的文学作品虽不是专为儿童所创作的,却能为儿童理解和接受并感兴趣,如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也可列入儿童读物的范围。因此,儿童文学的范围比起儿童读物的范围来要小得多,但由于文学的形象性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使其更适合儿童阅读,并为少年儿童读者所乐于接受,因此它在整个儿童读物中便占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成为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格列佛游记》之类的作品,在它问世之初是为成年读者而写的,但因它具有某些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特点,已逐渐而又稳固地被列入儿童读物的范围。

由此可以看出,儿童文学虽然与成人文学是相对的一个范畴,但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森严。因为作为“儿童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的“童年”,“形成与文化的各种形塑力量,因此也是以种种不同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张嘉骅通过互文性理论分析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关系,他认为我们只能就儿童文学作一个开放性的、想象性的、大致的摹写,而不能给出一个确切无误的定义,限定儿童文学的界限。

广义的儿童文学概念,包括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和少年文学。简单地说,儿童文学就是儿童的文学。具体来说,是指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成长的文学,其中以特意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虽非刻意为儿童所作,却能为小读者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成长的文学艺术作品。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广义的儿童文学,本书所论的儿童文学也是广义的范畴。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

一般情况下,儿童心理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各个年龄阶段所显示的心理特征各有它不同的地方,而且年龄越小,特殊性越大。这就对儿童文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儿童文学创作就得考虑各个时期的儿童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语言、感情和意志等心理方面的特点,尤其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表现的年龄特征。

我们将从0岁至18岁的儿童划分为婴幼儿期、童年期和少年期,与之对应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于文学的阅读需求也是不同的,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所以,广义的儿童文学应包含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一、婴幼儿文学

(一)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儿童的基本特征

学龄前期的婴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身体发育的好坏往往影响他们的思想、智力的发展,以及今后的健康状况。由于他们身心都在成长发展,所以对周围的世界感到无限兴趣。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却又迫切希望认识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多是表面的,或是片面的,一般只能认识个别具体事物或事物的个别特征,而且往往以游戏形式来表现对事物的态度。

他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带有明显的具象性和主观性;他们的逻辑思维刚刚开始萌芽,抽象概括能力正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注意力不大容易集中,持久性差,不能从事长时间的智力活动,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转移注意力。因此,具体形象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事物和极富表情的动作性语言,易于被他们记忆。同时,他们的口头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习得发音,掌握并扩大必要的词汇,开始学习运用清楚的连贯性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二)幼儿对儿童读物的特殊要求

因此,幼儿读物作家宜根据幼儿年龄小、思想简单、模仿性强、分辨是非能力差、活泼好动、极富好奇心、好幻想、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创作适合婴幼儿阅读的文本。这些婴幼儿读物宜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周围的事物,讲述最简单的又能为他们容易接受的生活真理,借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发展他们的语言。

作品要力求篇幅简短,情节单纯,发展迅速,故事性强,想象丰富,形象具体,人物性格鲜明,感情丰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和节奏感。(三)婴幼儿文学

所谓婴幼儿文学,即专为婴幼儿提供的文学。以下几种应是婴幼儿文学的主要门类:

第一,图文并茂,甚至没有文字只有图画的图画书。

第二,篇幅短小、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

第三,情节简单、人物性格鲜明的短篇童话故事。

第四,与婴幼儿生活相关的短篇生活故事。

第五,以婴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谜底的简单谜语。

第六,有声读物及玩具书。

二、儿童文学

(一)儿童期(学龄初期)儿童的基本特点

这一时期的儿童身体发育较快,活泼好动。随着生活天地逐步扩大,他们的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具备接受系统知识的条件。他们迫切地希望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且已能较好地辨认他们周围的事物和他们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在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开始由具体向抽象的领域迈进,初步形成了各种概念,并能由此作出推理。儿童这种抽象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他们世界观的形成。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特征之一,即自我意识的形成。在这种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他们培养出了不同的个性,形成了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

此阶段的儿童,不仅对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感兴趣,也对科学的各个领域发生浓烈的兴趣。他们向往那些遥远的事物,那些他们还不知道,但是想了解的东西,如浩瀚的宇宙、神秘的自然、虚拟的世界等,他们都很感兴趣。(二)学龄初期儿童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了解事物较多了,他们已不像幼儿阶段那样热衷于听动物的故事,开始认为这类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所讲的事情都是假的。相反,他们对人发生了强烈的兴趣,尤其是人们如何征服大自然的故事,他们迫切地希望从自己的读物中了解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学龄初期的儿童,不仅要给他们介绍自然科学知识,还要给他们阐明社会关系,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扩大他们的视野,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艺术表现上,要求形式更多样,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情节曲折,构思新颖。

艺术形象对这一时期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虽已开始发展,但在他们的思维中,具象思维仍然占优势。对于那些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他们往往容易跟自己的直接观察和个人经验相联系,从而进行推理,并作出自己的判断。(三)儿童文学

这里所说的儿童文学是从狭义上来讲的,其接受对象为6至12岁的学龄初期的儿童。因为学龄初期的儿童,知识领域扩大了,童话和民间故事虽可满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生活推理判断的要求,但毕竟有很大的局限,已经不能占有他们的全部心灵。他们开始向更遥远、更广泛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探索。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好奇宇宙的一切,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也就要求更丰富多彩。因此,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是学龄初期儿童读物的显著特点。

三、少年文学

(一)少年期儿童的基本特点

少年时期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也开始显出成年人的样子。这一时期的儿童特点是过渡年龄的特征,即半儿童半成人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敢于独立思考,渴望具备成年人的力量,能独立生活,希望自己成为成年人。

少年期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别复杂,他们的意志和性格是在周围环境作用下形成的。这时期的儿童,不同的气质、不同的个性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同时,由于他们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最容易接受社会的影响,养成独立的见解。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复杂化,使他们常常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感到迷惘。随着生活范围和教育内容的扩大,少年期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很快地发展起来,能够批判地思考问题,并对国内外大事产生强烈的兴趣。(二)少年期儿童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这一时期的儿童求知欲更加旺盛,因此,儿童文学的主题和题材要力求多样化,更深刻地描写自然世界及社会人生,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描绘创造性的劳动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科学文艺读物,是少年期儿童很喜爱也很需要的。例如,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就激发了一代少年的幻想。

对少年们渴望独立生活的愿望、羡慕成年人的力量这些心理特点,儿童文学作家应给以充分的估计和注意,宜多为他们提供历史人物的文学传记、体现成长中的困惑和进步等内容的读物,还应塑造典型形象。总之,为少年写作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三)少年文学

所谓少年文学,即接受对象为12至18岁的少年读者的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它体现为儿童读物向成人读物的过渡,虽仍保存某些儿童读物的特点,但已与成人读物接近,中间较难划分出明显的界限。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人欢迎,少年也爱读。因为儿童文学的特殊性是和成人文学相对而言的,越是给年幼的儿童写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的特殊要求越多,和一般成人文学的差别也越大。而给少年期儿童写的作品,跟成人文学作品相比,相对而言,它的特点就少多了。

如上所述,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各有其特点,也各有其对文学的特殊要求。研究儿童文学的特殊性,首先就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因为儿童文学的特点是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要求在文学上的反映。

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本质

一、儿童文学与文学的一致性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性质、发展规律与文学都是一致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我们谈儿童文学时,首先应该认识到它与成人文学的共同性,而不是在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之间划出一条绝对的界线。

首先,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儿童文学也一样。它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例如,安徒生的童话中,有一部分就是19世纪中叶丹麦社会矛盾激化的反映。《卖火柴的小女孩》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露了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皇帝的新衣》则有力地鞭挞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欺诈、谄媚和愚蠢;《老单身汉的睡帽》写出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愤怒和控诉。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反映了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而丧权辱国的惨痛情景;叶圣陶的《稻草人》则是20世纪前期我国农村经济破产的剪影。这些作品刻画的都是社会的现实生活,不过偶尔抹上几笔幻想的色彩,但仍然给小读者展现了一幅形象的社会生活图景。可见,儿童文学跟一般文学一样,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儿童文学领域中,虽然也有不少作品不是以某一社会生活现象作为它直接的描写对象,而是较多地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例如,安徒生的《丑小鸭》虽没有写人类社会生活,但作品反映的仍然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只不过是从儿童的角度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而已,是社会生活的象征或折光。

正如一般文学一样,儿童文学既然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反映社会生活,那社会生活就是它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也不会有儿童文学。在纷纭的社会生活中,蕴藏着文学的无穷无尽的矿藏,儿童文学作家要为孩子们创作文学作品,也只有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开发、去挖掘。有人认为儿童文学写的是小白兔、大灰狼、花草、玩具之类,用不着深入生活,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其实儿童文学创作中较多地描写了动植物或无生物,只不过是为了适应儿童欣赏的口味而已。作家有意让人类之外的事物来充当角色,是为了使孩子们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因此,儿童文学作家要创作出好作品来,也只能从社会生活中取得创作的源泉。它不同于成人文学的是,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深入成人生活的那个大天地,还要深入儿童生活的那个小天地,熟悉儿童生活、懂得儿童心理,这才能创作出适合儿童欣赏口味和理解水平的好作品来。

其次,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不同于一般人文科学的最基本的特性,儿童文学也不例外。既要使小读者对作品所反映的对象有所理解,又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同时,还能得到一些具体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徐光耀的《小兵张嘎》是写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生活的。今天的少年儿童没有见过日本侵略军队,也没有经历过帝国主义带给我们中华民族深重的灾难,因此,他们也就很难理解今天的胜利和幸福是革命先辈们用了多少血汗,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取得的。《小兵张嘎》的作者用他亲身的体验,倾注自己的感情,着力刻画了张嘎这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反映了抗日战争斗争生活的一个方面,让小读者在这个勇敢、朴实、聪明、伶俐,有时也喜欢恶作剧的小嘎子身上,从他那段家破人亡、被捕、被拷打的不平凡的童年经历中,从他那种在敌人屠刀面前不屈服,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不消沉的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中去具体地认识、理解那段艰难困苦的战争生活,并在体验那种严峻的斗争生活的同时,得到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励他们向嘎子学习,培养自己坚毅、勇敢的性格。

因此,儿童文学的形象也和一般文学形象一样,不仅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典型的,力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表现得鲜明生动而又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再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语言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它可以叙事,也能状物;可以抒情,又能达意;可以绘声,也可以绘色……它赋予文学以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语言同样成了儿童文学的表现工具。用语言可以直接表现任何能为孩子们所接受的生活现象(包括实际生活现象和精神生活现象),凡是人们所能认识到的一切事物,语言都可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直接表现它。

最后,文学有它自身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儿童文学也一样。它和社会生活的关系,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一切性质和功能,都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它必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又往往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但是,它又有自身的前提条件。跟成人文学一样,它也不能凭空创造出来,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历史的继承性。最古老的人民口头创作和古典文学就是儿童文学发展的土壤。文学的这种继承性不等于全盘接受,而是有批判、有选择的接受。继承传统、接受遗产是为了更好地创造、反映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批判地继承遗产,不断地革新、创造,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儿童文学历史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二、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上文从几个主要方面谈了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一致性,但儿童文学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存在,必须看到它不同于一般文学的特殊性。假如看不到这一点,也就从实质上否定了儿童文学的存在。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

研究任何事物既要看到它的共性,更要探索它的个性。因为“无个性即无共性”。我们研究儿童文学也一样,既要看到它和一般文学的共性,也要研究它自己本身的运动形式,研究它的特殊矛盾,研究它不同于一般文学的特殊点。

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是广大少年儿童。高尔基在《儿童文学主题论》中强调说:“有志于儿童文学的作家必须考虑到读者年龄的一切特点。违背这些特点,他的著作就会成为没有对象的、对儿童和大人都无用的东西。”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他们对文学也就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儿童文学作家要善于针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特点,运用艺术形式来对他们进行教育。换句话说,给儿童提供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点。

为此,研究儿童文学的特殊性,首先要从研究儿童的年龄特征着手。

三、儿童的年龄特征

(一)什么是儿童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他们的心理发展,在一般情况下,可用年龄阶段来标志。所谓儿童年龄特征,是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儿童年龄特征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儿童年龄特征主要是指儿童在某一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典型的心理特征,而儿童的心理是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通过人脑的活动产生的。儿童出生后,大脑仍在继续成长,神经系统也随之继续发展着,而且儿童生理的发展是形成儿童心理年龄特点的自然基础。要研究儿童在某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就必须研究人脑是通过一些什么生理变化来反映外部世界的。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曾经指出: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换句话说,人的心理活动是因为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通过脑的机能而产生的。因此,儿童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所以,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形成的前提,往往儿童年龄越小,生理的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就越大。反之,儿童年龄越大,生理的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的就较小。

总之,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它们的发展直接制约并形成儿童的年龄特征。(三)儿童年龄特征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儿童年龄特征固然是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为基础,但它又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形成儿童整个意识活动的根源是社会存在,儿童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都决定于社会存在的影响,在阶级社会的各种条件影响下,就会形成不同的儿童年龄特征。因为任何一个儿童,他的精神世界首先总是为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等的条件)和一定年龄儿童本身活动的性质来决定的。生长在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儿童,显然与在“四人帮”统治下的中国儿童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有很大的差异,新中国的儿童与旧中国的儿童更有着显著的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长的儿童与资本主义国家成长的儿童,也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尽管是同样年龄的儿童,但因处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出身于不同的阶级,仍然会显示出不同的年龄特征。

四、儿童文学的特征

儿童文学在艺术表现上的特殊要求。(一)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

由于儿童比起成人来,具有认识事物的直觉性较强而理解力较薄弱的特点,因而在儿童文学作品中,情节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不少现实生活中的抽象道理,都需要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表现,使他们更乐于接受。

少年儿童喜欢听故事,他们常常被生动有趣的情节带进迷人的艺术世界里。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们的情绪激动,思维积极性高涨,往往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感受并理解了许多有意义的事物,懂得了许多道理。因此,情节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更不易持久,因此,儿童文学要求一开始就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如果作品情节的发展很缓慢,会使小读者感到厌倦,没有耐心读下去。儿童不喜欢冗长、松散的叙述,也不喜欢作品中过长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小读者就要求作品的情节紧凑,冲突尖锐,故事性强,并且发展迅速。他们急切地关心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希望快些了解他们的经历和结果。

儿童思考问题比较单纯,如果作品所描写的情节过于错综复杂,几条线索交错发展,会使小读者感到无法掌握,抓不到故事的主线,无法搞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主人公身上,也就无法正确理解故事的思想内容,就会削弱或丧失作品的教育作用。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不仅要求紧凑、集中、发展迅速,还要求单一完整。

但是,情节单一完整绝不意味着内容干瘪,感情贫乏,把故事写得干巴巴,而是要求故事主线鲜明突出,并且与丰富多彩的故事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小读者特别喜爱曲折生动、紧张有趣、故事性强的作品,要求作品情节集中,围绕着主要矛盾迅速展开,一环扣一环,一步紧一步,曲折而多变,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鸡毛信》中的海娃接受送信的任务,要是简单地写他一帆风顺地完成任务,这个故事就会平淡无味,海娃这位小英雄的光辉形象也就无法刻画得血肉丰满,当然小读者也不会感到有趣味。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海娃送鸡毛信这条主线的同时,还写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羊群被鬼子拉去杀了,好容易哄过了鬼子,没有杀掉老羊,他自己也历尽艰险,从敌人窝内逃了出来,偏偏又给敌人逮住了……这样单一完整而又生动紧凑的情节,紧紧地扣住小读者的心,使他们情不自禁地与海娃的命运联结在一起。像这样的情节,引人入胜,富有艺术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少年儿童,使小读者从故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育。

儿童文学作品中动人的曲折情节,绝不是作者凭空编造出来的,它同样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为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作者在构思人物、结构故事时,必须十分细致认真地研究生活本身的规律和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例如《鸡毛信》中的海娃,当他想尽办法哄过敌人的岗哨,把那件藏有鸡毛信的小白褂使劲地摇,无意中又把信丢了。情节的这个大变动,正由于海娃仅仅是14岁的孩子,当他执行任务时,还时时流露出孩子气来。这是生活本身的内部规律决定的,符合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也符合故事情节的逻辑发展。因此,使人感到情节前后联系很自然。倘若把海娃换成一个大人,仍然这样写,就会使读者感到不真实。(二)要有层次清楚的结构

结构与情节是相互联系的,上面谈到儿童文学作品中情节的组织和安排,已经联系到作品的结构。叙事文学作品的结构要求:第一,服从主题思想的需要,不能由作者随心所欲,任意拼凑;第二,要为塑造人物服务,既要充分展示人物性格,还要突出主要任务;第三,要符合生活的逻辑,抓住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合理地安排情节;第四,要求完整统一,并力求作品能够引人入胜。

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除应达到上述一般要求之外,由于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还应有它自己的特点。

结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心的确定。首先,要求儿童文学作品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选择和提炼那些具有典型意义、最足以表现主题思想的情节和场景,而这些情节和场景,又是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小读者所理解的,这就是作品的剪裁问题。例如,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那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法国屡遭惨败,次年被迫割地赔款求和。在这场战争中,悲剧性的事件是很多的。但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却选择了教室这个特定的环境,通过已沦为亡国惨境的一所农村小学上最后一课这样悲剧性的故事,表现了战后被迫割让给普鲁士的法国阿尔萨斯人民的亡国之痛和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先写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见闻,次写教室不同往常的变化,写得层次分明,合情合理。作者没有写生活中一般化的东西,而是巧妙地从普鲁士当局强令割让区的法国学校停止教授法语、激起法国人民强烈反应这一生活侧面,借小弗朗士的见闻感受反映出来,把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得极其悲壮感人,但又为小读者所能接受理解。这样的剪裁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其次是,作者所关注的中心在作品中要设法成为小读者的注意中心,即把作者认为最有教育意义、最足以表现主题思想的情节和场景,组织和配置在作品的最中心的位置上,用儿童所能理解的方式加以描写,使它鲜明地展现在小读者面前,不至于被一些次要的事物所掩盖,这就是作品的布局问题。仍以《最后一课》为例,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写小弗朗士那天去上学,发现学校里的气氛不同往常,原来是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不许再教法语,教德语的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小弗朗士听到这消息,内心感到非常难受,后悔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作者以极其简洁的笔墨,写出了这既富特征而又意味深长的“最后一课”。小说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来组织材料的,而作者着力刻画的却是哈麦尔先生。作品巧妙地都通过小弗朗士的感受来刻画哈麦尔先生那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爱国心,并把他安排在作品的中心位置上,写他平时教学的严厉态度,今天却带着伤别的感情,以温和的态度,穿上平时不轻易穿着的礼服,打着领结,戴好丝帽,来上这最后一课。不仅不责备小弗朗士背不出书,反以自责的心情想到自己过去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内疚。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他忠告孩子们:“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之门的钥匙。”他把这堂课讲得那么耐心、动听,连平时最调皮的小弗朗士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忘了老师的戒尺,忘了老师的责骂。哈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都在小弗朗士身上得到反映,他觉得哈麦尔先生“从来没有显得这么高大”,成功地表现了人物强烈的爱国热忱。作者着力描写的这位爱国者的情节,被放置在作品最中心位置上,并全部通过小弗朗士的感受反映出来,这不仅使它成为小读者关注的中心,且使小读者很容易理解。读完作品,小弗朗士的形象便使孩子们感到十分亲切,哈麦尔先生的形象也鲜明地凸现在小读者面前。

儿童文学剪裁,要做到精心。要服从于表现主题思想的需要,要考虑到小读者的理解力与接受能力,任何多余的材料都会影响作品的质量,影响到作品结构的单纯性。而作品结构的单纯性,正是儿童文学作品在结构方面的特殊要求之一。因为,错综复杂的结构超越儿童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会影响小读者对作品思想内容的领会。这一点,对年龄越幼小的读者就越应该注意。

儿童文学作品的布局,既要求严谨、完密,同时要求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因为对于年龄幼小的读者,我们既要给他们细致地描述事物,又应考虑到他们还不可能掌握太复杂的事物和人物关系。正因为这样,一般文学中常用的倒叙、插叙或抒情插话等手法,不宜使用过多,特别是幼儿文学作品,一般宜用顺叙法,把故事从头讲起,顺序到底。这种有头有尾、结构清晰的作品,容易为幼儿所接受,能把孩子带到作品中的生活天地,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专为幼儿创作的文学作品里,还常采用反复叙述的结构,例如童话《大萝卜》。由于结构上的反复重述,可以帮助幼儿记住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

如何把故事性的基本因素和非故事性的成分,如序言、旁白、结论等,在一篇儿童文学作品中巧妙、紧凑而又有趣地安排、配置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儿童文学作品中那些非故事性的成分,往往容易使小读者注意力分散或忽略,作者要多花工夫,组织成引人入胜的艺术整体,使小读者自始至终被作品所吸引。(三)要有深入浅出的语言

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材料,离开了语言,就不存在文学。

少年儿童,特别是幼儿,他们词汇不多,对许多词句的含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常常找不到必要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时说话缺乏连贯性,甚至不合语法。

儿童文学的语言对少年读者起着示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成人文学的要求更高。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并丰富孩子们的词汇,培养他们使用连贯性语言,帮助他们提高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地并富有表现力地运用语言。

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语言与自然形态的儿童语言是一回事,作者应该完全跟着儿童的口语走,否则就不够“儿童化”。

在这种理论支配影响下,有的作者故作天真,他们蹲下来和孩子看齐,“尽量在自己的作品中学小娃娃的话,‘叽、叽、叽’,‘叽、叽、叽’”。把糕、饼叫做“糕糕”、“饼饼”,把小狗叫做“狗狗”,把睡觉说成“觉觉”……要是这样重复幼儿的语言,模仿他们含糊不清的话,必然会把儿童语言中不完整的、拉拉扯扯的东西带到作品中来,让缺乏辨别能力的小读者错误地把它也当作自己语言的榜样,影响儿童语言的纯洁与健康。

另外一些人忽略了儿童语言的语言特点,把写给成人看的一套语言,生硬地往儿童文学中搬。他们的作品,往往使孩子们皱眉头。

为了使小读者能够得到真正可以作为语言范例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应以儿童自己的语言为标准,把儿童文学的语言局限在儿童语言的狭隘范围内,但也不宜跟一般文学“一视同仁”,毫无少年儿童的特点。

语言与思维有一定的联系,发展儿童语言,必然也会发展儿童的思维,语言的精确程度,也必然会影响到思维的精确程度。

语言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为了使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帮助儿童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培养他们正确地说话、正确地思维、正确地接受知识、正确地对待生活,儿童文学语言首先必须照顾到读者的年龄。

各种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对语言有着不同程度的理解能力,必须看到这种理解能力并不是静止的。从学前阶段的幼儿到初中学生,理解能力是逐年发展的。儿童文学的语言,必须针对着各种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儿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而复杂。还应该尽量用新的词汇来丰富少年儿童的语言,因为时代在前进,语言也在不断地发展。不要担心儿童不理解它,这些新词,他们会在不断扩大阅读领域后,逐渐地领会它的含义的。当然对那些生僻的词汇和高深的术语,一般不宜使用,或者要慎重使用。

为了适应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儿童文学语言应当简单明了,通俗生动。儿童年龄幼小,掌握的词汇不多,理解复杂语句的能力比较薄弱,那些含义隐晦曲折的语言,他们是不能接受的。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语言应该具体、形象、简明、口语化。由于儿童对语言的正确性缺乏辨别能力,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在要求具体简明的同时,要求严格保持语言的纯洁与健康。

幼儿的思维活动是借助形状、色彩和声音进行的,他们还不善于理解抽象的东西,因此,为幼儿创作的儿童文学,语言要求更具体、更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者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法,用孩子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使描绘的事物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有时作者也采取摹状手法,写出自己对于事物的形、声、光、色的感觉,以达到语言更具体、更形象的要求。例如,各种音响的模拟,原来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特点,在为幼儿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巧妙地加以运用,会有特殊的效果。

因此,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在选用词语时要力求形象、具体、贴切,而且要善于从儿童生活范围内选取,充分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因为,这样才能帮助缺乏生活经验的小读者理解那些比较复杂的事物和情感。

儿童的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求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积极行动的意味。生活本身往往是非常生动有趣的,使用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新鲜、形象的语言,写成儿童文学作品,自然也就更生动有趣。

为了使儿童乐于接受,儿童文学作品力求使用那种节奏鲜明、音律优美,能朗朗上口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诗歌自然应该音韵优美,有音乐性。即使是散文作品也应该流利顺畅,声调和谐,节奏明快,富于韵味,有时还可以插入一些押韵的诗一样的语句。语言流畅和谐的作品,儿童喜欢阅读,容易记忆。

儿童文学作品还应该力求口语化。使用口语不仅是由儿童文学的形象性、具体性和音乐性的规律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所要求的。因为年龄幼小的孩子,他们刚刚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词汇不多,语法成分也比较单纯,语句简短,这一切正要求儿童文学作品也适应这些特点。近年来的创作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一些优秀的儿童读物中的语言,几乎都是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人民群众口头上,也从孩子们的口头上鲜活的语言大海中,经过作者细心挑选,加工提炼而成的。它既没有模仿儿童含糊不清的“娃娃腔”,也不是不照顾儿童特点的“大人腔”,看起来那么平凡,读起来却又十分动人,都是闪闪发光的语言精品。(四)多样化的手法和体裁

儿童文学作者应该调动一切表现力强的艺术手法进行儿童文学创作。例如,儿童富于想象,特别是幼儿,他们往往把动植物、无生物设想得像自己和周围的人一样生活着,因此儿童文学中较多运用拟人的手法。又如,幼儿理解能力较弱,接受新的事物需要经过反复介绍才能理解或记忆,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常使用反复的手法——情节的复迭和语言的反复。

我们应该从孩子幼年时代就帮助他们学会各种知识和技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因此儿童文学的体裁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文学中所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曲艺、电影等体裁都适用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还有一些独特的体裁。

例如,儿童诗歌除儿童诗之外,还有篇幅短小,更富音韵的儿歌。儿歌中有几种特殊的体裁,如谜语、绕口令、游戏歌、数数歌、连锁调等。

通过丰富的、大胆的幻想来反映现实的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独有的一种体裁。它又演化成童话诗、童话故事、科学童话、童话剧等。

年龄较小的幼儿,依靠形象来进行思维,由于他们生活知识面的局限,因而对世界上许多事物还很不容易感知,他们也没有掌握够用的文字,这就不得不借助于图画,而图画中鲜明生动的形象也正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这样儿童文学园地中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以图画为主体的综合了文字和图画的文学样式——图画书。

此外,儿童文学不同于一般文学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确的教育方向性。当然,一般文学也应具有教育意义,让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艺术感染,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但是,由于儿童文学的读者都是刚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儿童,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开始形成,可塑性很大,因此,教育对他们今后的生活道路起着极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少年儿童正处在成长时期,塑造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儿童人物形象时,必须具有少年儿童的特点,而不是把他们塑造成脱离现实的“天才”或“神童”。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对儿童文学的接受者进行教育的同时,要防止对教育方向性的狭隘的理解。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不能是功利主义的,必须结合文学艺术的特点。我们要求儿童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题材要具有广阔性,给予少年儿童以丰富的社会、自然知识。

儿童文学的教育性是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感染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体现的。文学作为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最明显的特点就在于它能用艺术形象加以集中概括,通过个别的但是典型的事物来体现一般的事物,通过作家创造出来的鲜明的典型形象的艺术欣赏过程影响读者。它不仅影响人的意识,而且影响人的感情。儿童文学也是一样,不仅让小读者从理性上获得认识,也在感情上有所激动,产生深刻的印象,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教育。

第四节 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

一本优秀的儿童读物,是孩子们的一位好朋友,也是孩子们的一位好老师。它在孩子们眼前,展开了色彩缤纷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世界,教会他们认识一切生活的现象和本质,帮助他们明白生活的意义。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把书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他认为他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给予的。他还说书“是美丽的花园。在这里有着一切愉快的、有益的……得到一本好的、正确的书,是多么可庆贺的事啊”!他坚信读书越多,书籍就使他跟世界越近,生活对他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童年时代接触的第一本书,有时就往往决定了人的一生的道路。例如,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亮》,它绘声绘色地描绘了美国巴尔的摩炮兵俱乐部的炮兵们,是怎样建造了一门长300米、口径达3米的火炮,并发射了巨大的炮弹,把炮弹里面的三个人送到了月亮上去的故事。俄罗斯的齐奥科夫斯基正是在这本科幻小说的影响和启发下,走上了从事宇宙火箭研究的道路,最后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像齐奥科夫斯基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中外古今不乏先例。

要是说一般的儿童读物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的话,那儿童文学作品的强大精神力量就更难以估量。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强烈地影响并作用年幼一代的灵魂。

作为认识生活的一种形式的艺术,儿童文学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以艺术形象加以概括,通过个别的但典型的东西来表现一般的本质的事物。艺术形象对小读者的意识与情感的强大感染力量,是每一个有见识的文学家都重视的。难怪安徒生在已经成为一个成功的小说家,博得了崇高的声誉之后,仍然把主要的精力转移到小读者身上。1835年元旦,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我现在要开始写为孩子们看的童话了。你要知道,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就从这一年开始,安徒生专心致志地为儿童写作,直到他去世前两年为止,整整写了43年的童话,发表了164篇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才是我的不朽工作呢!”

19世纪的安徒生已能看到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是个不朽的工作。那么今天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能低估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吗?正如别林斯基所说:“儿童书籍是为教育而写的,而教育又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它决定着人的命运。”

二、儿童文学的功能

首先,儿童文学可以扩大儿童的视野,增广儿童的知识。

正如培根所言:“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书籍是人们走向进步与文明的阶梯。儿童文学中描写的广袤宇宙、复杂社会、美丽自然……可以让孩子们认识我们生活的广阔世界;儿童文学中描绘的学校生活、家庭趣事、心灵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幼儿牙牙学语时,儿歌童谣伴随着他们成长,“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眨眼睛”,“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些童谣将自然知识融入其中。当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社会生活可能只限于学校和家庭,但是科幻小说和幻想文学却将他们的视野扩展到浩瀚的宇宙与未知的世界。

其次,儿童文学可以发展儿童的语言和锻炼他们的思维。

儿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以优美而精粹的语言来结构诗歌、故事、小说、戏剧等作品,成为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很好的范例。

儿童学习语言的意义,不仅在于掌握语言本身,而且随着语言的发展,也能帮助他们对周围的生活、人物、事件获得一定的概念,表明一定的态度。语言能够使儿童打开眼界,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如果不注意发展儿童的语言,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就差,进而会影响他们认识事物和接受教育。

同时,阅读各种儿童文学作品,也能使儿童初步受到人类文化的熏陶,这种熏陶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儿童的思维。因此,儿童文学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种很好的工具。

再次,儿童文学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和情感。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帮助小读者认识生活,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自然界。作家在作品里所描绘的现实生活以及渗透在作品中的作家对生活的评价和美学理想,都是通过作品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来显示的。艺术形象对于儿童具有特殊的感染力量,它不仅帮助儿童去认识生活,而且能积极地影响儿童的思想意识,培养他们坚定的意志,提高他们创造的能力,进而激励他们去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

最后,儿童文学可以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来传达美的艺术,儿童文学也是如此。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可以让他们认识生活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这有助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儿童文学中的特殊门类,如图画书和玩具工具书,兼具语言和美术两种艺术门类的特点。孩子们在阅读图书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还能够得到绘画带来的视觉美感。

不仅如此,文学作品中所歌颂和描述的高尚的情操、美好的人性,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孩子的心灵发展。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儿童文学?

2.试选一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分析它的特点?

3.怎样正确理解儿童文学的教育性?

4.儿童文学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要准确地断定儿童文学产生在什么时代,根据现有掌握的史料看,这是不大可能的事。不过,把儿童文学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过程确定下来,还是有充分把握的。儿童文学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儿童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研究儿童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儿童教育的发生和发展,分析文明历史较早的民族的口头文学创作的遗产,就可以了解一般的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道路。

第一节 世界儿童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儿童是公有的,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不仅没有教育儿童的专门机构,连文学艺术都还处于极端原始阶段,当然不可能产生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儿童不再是社会公有而成了家庭的一员,但在那时仍然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儿童施行教育。随着奴隶制的建立,有了阶级教育的萌芽,奴隶主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兴办了教育自己子女的学校,教育也就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在奴隶制社会以及奴隶制之后出现的封建社会,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受教育的儿童仅限于少数特权阶级的子女,所以开设的课程如文法、修辞等,还没有儿童文学的内容,也没有适合儿童需要的课外文学读物。因此,从原始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一般讲尚未有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漫长时期,少年儿童只能从人民口头创作中汲取文学的营养,而儿童文学也就在人民口头文学中逐渐萌芽。

一、儿童文学在人民口头文学中萌芽

人民口头文学是劳动人民在历史过程中的集体创作。它是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形成的思想情感的艺术反映。人民在生产力比较低的生活条件下,渴望能征服大自然,过上比较美好的生活,因此幻想能飞升上天,能潜入海底。于是人类就在这种幻想推动下,一方面不断地改进生产和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一方面不断地跟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力量作斗争,希望获得自由与幸福。在斗争中,他们讴歌征服自然和征服敌人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业绩,讴歌自由,讴歌友谊,讴歌爱情……于是就创造了各种口头艺术形式。

口头艺术形式中最原始的是神话和传说。它是人类在幼年期的精神产物。它是在幻想基础上产生的虚构。这种幻想的虚构,也不是毫无依据的胡思乱想,而是和一定的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古代人由于缺乏知识,对自然界各种复杂的现象,如日月的运行不息、星辰的出没流逝、风云雷电的变化、动植物的生老病死、春夏秋冬的更替等,都感到惊奇,无法理解,于是通过自己的大胆幻想,把它理想化,即“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就形成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如希腊罗马神话、北欧的神话传说等,都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无论哪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祖先对于自然界的奥秘,都产生过种种神奇怪诞的幻想,因此都有各自的色彩绚丽的神话传说。只因当时缺少记载的手段,大多散佚,难以流传下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是经过后人整理加工记载下来的。

随着神话、传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带幻想色彩的民间故事和寓言。《伊索寓言》就是古代西欧和非洲人民的口头创作。传说是在希腊伊索所作,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在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集体创作。《伊索寓言》虽然写着伊索的名字,可是没有一篇可以指得出确是他的作品。书中有的篇章早在公元前一千年就已在埃及流传。《伊索寓言》最早的版本约在公元前三百年已经出现,并且风行一时,不过原书早已散失。直到公元40年,巴布路斯才把伊索寓言用韵文的形式写成书,罗马人费德略斯又根据巴布路斯的诗体故事译成拉丁文,这就成了后来各种版本《伊索寓言》的蓝本。这本寓言集,不仅在欧洲文学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后来文学创作的源泉和典故,而且一直被当作儿童的启蒙用书。它虽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但因为书中描写的大多是动物故事,而且篇幅都很短小、形象生动、语言鲜活、含意深刻,适合儿童阅读。所以早在公元前6至5世纪,雅典的上层人物就已把它当作教育子女的工具了。

这种用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来作为教育儿童的工具,在一本很古老的印度童话书《斑沙丹特拉》(即《五卷书》)中已有过描述。这本书是一位名叫皮尔贝的印度哲学家写的。它描写一个婆罗门教徒奉旨教育三个非常顽皮的小王子,他为了不使顽皮的小王子淘气,就利用流传的许多寓言故事,把一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课程巧妙地穿织起来,讲得娓娓动听。这本书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因此,有人认为这是儿童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童话书。这个论断究竟有多大的科学价值,尚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寓言故事对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则是一个有力的旁证。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文学与人民口头创作的渊源关系。

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在儿童文学尚未成为独立的门类以前,确实是孩子们很好的精神食粮。西欧的《列那狐的故事》也是一本对小读者影响极大的书。它是一部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书中的故事主要来自于法国,还从古代寓言、东方的民间故事、日耳曼民族的民间故事中采撷了精华,经过人民的集体智慧,在长期流传过程中熔铸而成。在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就有人把它记录下来,以后又不断有人加以修改增补,到14世纪已成了10万行以上的巨著。欧美许多近代作家纷纷把这部故事诗改写成散文,受到欧美各国以至全世界成人和儿童的普遍欢迎。“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宏伟巨作中,《一千零一夜》是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这本旧译为《天方夜谭》的书中的许多民间故事,早在6世纪左右便已诞生,是阿拉伯、印度、埃及人民的口头创作,广泛流传于波斯、伊拉克等地。经过几个世纪的收集、整理、加工、修改,到10世纪中期开始形成故事集。目前可考的最早版本是1450年埃及开罗的阿拉伯文稿本和1548年的阿拉伯文手抄本。到18世纪初,法国人格兰第一次根据手抄本把它译成法文出版,比阿拉伯原文版的印行要早一个世纪。这是一本规模宏大的巨著,格兰的法文译本就有12册。《一千零一夜》在世界文学中影响极大,已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受到成人读者和儿童读者的普遍欢迎,他们从各自爱好的角度,从中汲取自己喜爱的东西。书中有不少故事充满了奇异的幻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如《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神灯》《渔翁的故事》等,以瑰丽多姿的故事,吸引着广大小读者。因此,后代不少童话创作也都把它当作创作的蓝本。

此外,古代的口头文学中常用的诗歌体,尤其是儿歌、童谣、谜语和谚语等,用简洁的含有韵律的语言,反映了各民族过去的生活以及朝夕思慕的幻想和憧憬。在那不但没有书面创作,甚至还没有文字的时代,它们以便于记忆、易于口口相授的优越性,成了少年儿童的主要精神营养。

从现有的资料看,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从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儿歌、童谣、谜语、谚语等古代的口头文学中采撷来的。因为儿童具有幻想和向往不平凡事物的心理特点,而人民口头创作,尤其是神话、传说、故事一类作品富于奇妙的想象和幻想,表现了人类种种不平凡的意向,激发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量,正好适合儿童的口味。它不但成了世世代代儿童的精神食粮,而且为后世的儿童文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原始资源。所以,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希腊艺术的土壤。”这里,马克思虽然只提了希腊神话,其实不仅希腊神话,一切人民口头创作都是如此。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文学就是从人民的口头艺术的土壤中萌芽的,最早的儿童文学也是从人民的口头艺术土壤中萌芽的。但是,儿童文学不是民间流传的人民口头创作的翻版,因为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只有那些符合儿童需求的民间创作经过必要的加工整理或改写,才能成为受到小读者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

二、儿童文学在作家的笔下成长

14至17世纪初,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就是这个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发生在文化上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当时,封建制度开始解体,工商业迅速发展繁荣起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最初萌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要求整个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在政治方面,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罗马教皇控制下的教会垄断了社会的全部精神生活。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冲破这种束缚,在反抗封建制度、反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出世思想的斗争中,竭力反对教会把整个世界说成是上帝意志活动的产物;主张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崇拜健康的、积极乐观的人;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这种人文主义的思潮,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潮推动下,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开始重视儿童和儿童教育问题。他们把儿童看作发展中的人,主张兴办教育来全面发展个人的才智,提出了发展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认为要使学习对儿童发生吸引力,就得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要求。在学校中不能再像中世纪那样,把宗教当作学习的中心内容,而开始把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这为后世儿童文学进入学校教材开拓了道路。

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1483—1553)写过一本著名的长篇小说《巨人传》,全书共五部。小说不仅对封建制度给予有力的鞭挞,也对从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的人给予高度赞颂,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推动下,这时虽已有教育家着手为儿童编写各种教科书,但尚未出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更没有把儿童文学列为课内或课外的学习内容。

到了17世纪中叶以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对封建贵族的封建制顽固堡垒——天主教的斗争愈演愈烈,要求人人平等的思潮席卷了整个西欧。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提出“儿童生来平等,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的主张。他认为每一个儿童都应该而且有权利受教育,要求为一切儿童设立普及的、义务的国语学校。同时,他提出学前教育的主张,要求设立幼儿学校,让幼儿熟悉周围的生活,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教给他们一些自然界的事物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知识。他依据自己的教育理论,亲自为孩子们用本族的语言编写适合儿童阅读的教科书。他竭力主张教科书的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理解水平,而且要求生动有趣,富于文学的意味。这为此后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儿童教育的教材开了先声。

随着夸美纽斯出现在西欧思想界的约翰·洛克(1632—1704),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人物。他高度肯定教育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他认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应当从极小的年龄开始,教育工作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求知欲。这一主张引起了儿童教育家的重视。

这些人文主义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处于萌芽状态的儿童文学的成长,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中世纪对待儿童的野蛮专制制度受到批判,儿童不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人,而是发展中的人。他们应有的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肯定,并且有不少教育家开始专门为儿童编写适合儿童的教科书,这为儿童创作文学读物主张的提出开辟了道路。

其次,包括儿童教科书在内的为儿童编写的读物,已经考虑到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按照教育的要求,饶有趣味地给孩子们讲述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扩展开去,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的精神食粮。贝洛的童话就是这一时代精神的产物,尽管作家自己并不曾意识到。

查理·贝洛(1628—1703),法国诗人、文艺批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在法兰西学院宣读了长诗《路易十四时代》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之后,便开始从事一件当时尚未被人们重视的工作。他把一些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传说故事收集起来,作了艺术加工,改写成八篇美丽动人的童话:《林中睡美人》《小红帽》《穿靴子的猫》《仙女》《灰姑娘》《生角的吕盖》《小拇指》《蓝胡子》,这些童话故事在世界各民族中大半有相似的变体。当这本《从前的故事》(又名《鹅妈妈的故事》)于1697年在巴黎出版时,不但受到法国小读者的热烈欢迎,而且很快地成为全世界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贝洛也就成了世界公认的著名童话作家。甚至有的儿童文学史家认定,儿童文学是1697年在查理·贝洛的《从前的故事》中诞生的。其实,这位知识渊博的法国作家,当他执笔改写这些民间传说和故事的时候,并不是专给孩子们阅读的,只不过是作者故意用儿童的口吻落笔而已。因为,在当时法国社会上发生了“新派”与“复古派”的斗争,贝洛是站在“新派”的立场上,为了迎合当时人们对于滥用古典所产生的厌倦情绪,才有意利用民间故事和传说来讽喻宫廷生活的。可是,由于这些故事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成年人和孩子们所共有的,作者的意图获得了意外的收获。该童话集一出版,即赢得了成千上万小读者的欢迎,并且流传既广又久,至今不衰。它的意义不仅是,从这些故事里可以让小读者体会到拥护正义、歌颂英勇的行为、反对暴虐的罪行等美德。更重要的是,这本小书对后世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少作家从这开始,学习贝洛的方法,收集、记录民间文学作品,如格林兄弟、豪夫、阿斯皮尔逊等,还有些作家进一步把民间文学作品改写成艺术性更高的、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作品,例如安徒生的《打火匣》《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衣》等。

在这个时期,值得一提的儿童文学遗产,还有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和拉·封丹的寓言。《唐·吉诃德》这部深刻地反映了西班牙现实的长篇小说,当然也不是为儿童创作的。但作品中描绘的一系列诙谐有趣的冒险事迹、吉诃德那种和风车大战之类的可笑行为、幽默的语言,都非常适合儿童的口味。所以小说一问世,不仅在成人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由于它切合孩子们的需要,儿童作了选择,也成了孩子们喜欢的读物。

拉·封丹(1621—1695),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诗人。他的《寓言集》于1668年、1678年及1694年陆续出版。他采集了希腊、罗马、东方的许多民间创作,并将其改写成寓言,对当时法国专制政体时代的社会现实作了尖锐的讽刺,反映了17世纪法国的社会风貌。显然他的作品也不是为孩子们写的,但由于它语言流畅,故事生动有趣,无论写的是人或是动物,都没有引用教训性的格言,也就成为了孩子们乐于阅读的书籍。

上述这类读物,虽不是为孩子们创作的,但却为孩子们所喜欢,滋养了一代一代的少年儿童,在整个儿童文学发展史上还是值得大书一笔的。

18世纪,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几乎席卷了全欧。这个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文化思想运动,最早发生于英国,以法国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广,以后扩及德、意、俄等国。启蒙运动者继承了人文主义思想,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的口号。他们深信教育的巨大力量,坚信培养了新人就能重新建设整个世界。法国的让·雅克·卢梭就是一个代表。这位出生在瑞士一个钟表匠家庭的思想家,由于出身微贱,饱尝人世的艰辛,自幼感受到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对于人类的不平等充满了愤慨。1741年,他迁居巴黎后,投身于法国启蒙运动,立志培养他所理想的新人。在他1762年出版的名著《爱弥儿》中,他通过主人公爱弥儿的故事,描绘了对新生一代教育的理想图景。卢梭提出他理想社会中的教育方案时,主张让自然和劳动本身作为孩子们的读物。他反对书本教育,但却把《鲁滨孙漂流记》作为例外。他把这本笛福的名著当作唯一的读物,安排给爱弥儿阅读,为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结合开创了先例。由于《爱弥儿》的出版,儿童问题成了一个时髦的社会问题,成了大家注目的中心。随着社会对儿童问题的重视,儿童读物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

谈到1719年出版的《鲁滨孙漂流记》,就会使人想起1726年出版的《格列佛游记》。这两本书,显然都不是为孩子们写的,但有人把笛福和斯威夫特这两位有点孤僻的老头子当作儿童文学的鼻祖,也不是毫无理由的。

笛福写完《鲁滨孙漂流记》时,已是59岁的老头了,出书后不到四个月就印到第四版,影响之大可谓空前。书出版不久就出现了许多缩写本和模仿的作品。到19世纪几乎传遍世界。在当时这样广泛的流传,只有贝洛的童话可以与之相比。而且,这本受到儿童欢迎的成人小说,不仅当时盛极一时,小读者对它的喜爱一直绵延不断,至今依然。

比起《鲁滨孙漂流记》来,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1726年)虽不及它那样受小读者喜欢,但其中的《小人国游记》和《大人国游记》,小读者历来把它们当作自己最有趣的读物,至今仍被列为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佳作之一。

跟整个文学的历史一样,儿童文学的发展也总是跟社会变革密切关联的。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废黜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教育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代表资产阶级的进步人士对国民教育提出了许多先进的设想,如孔多塞计划和雷佩尔提计划等,可是这些主张几乎都没有得到实现。但在革命思潮的冲击下,终于出现了19世纪教育领域的民主运动的兴起。

瑞士的斐斯泰洛齐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他在卢梭的思想影响下,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大力鼓吹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珍视的意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儿童教育问题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专门为儿童编写读物也引起了儿童文学先驱们的重视。

在民间童话和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雅可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是两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具有不可抹煞的功绩。这对兄弟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民间文学研究家。他俩在德国浪漫派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的《儿童的奇异号角》的启发下,于1806年开始搜集、整理民间童话和传说,花了13年的心血,采录了200多个故事,于1814、1815及1822年陆续出版了三卷本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大大博得了儿童们的欢心,并被介绍到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自从《格林童话》问世后,民间故事和传说在19世纪初叶又重新盛行起来。欧洲的学者对民间文学极感兴趣,纷纷从事收集整理工作,较著名的有阿斯皮尔逊的《挪威民间童话集》等。跟17世纪的贝洛一样,这一次发掘民间文学的宝藏本意也不是为了儿童,而是在那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了迎合广大人民的兴趣。因为这些民间文学创作直接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智慧和要求。但是,由于《格林童话》一出版即广泛地博得了孩子们的欢心,这便给人们以启发,开始认识到有必要专门为儿童创造一种文学。可是那时还弄不清楚儿童文学究竟应该包含些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单凭当时成年人自己爱好阅读神怪故事的直觉,认为孩子们也必然爱好神怪故事,于是就把霍夫曼的《牡猫穆尔》之类的作品“出让”给小读者。其实这是一种幼稚的误解。直到安徒生童话诞生,人们才比较明确儿童对文学的需求。

丹麦的安徒生(1805—1875)的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个出生于鞋匠家庭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一共写了168篇童话,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小读者。他的童话想象丰富,诗意浓郁,故事生动,语言朴素。他不仅以艺术手法整理了民间童话,而且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美丽的艺术童话,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安徒生开始,童话的创作从采集民间故事稍作整理,转变为作家创作儿童喜欢的童话故事。儿童文学因此兴起,迈开了前进的步伐。

在英国,继《鲁滨孙漂流记》之后,除出现了司各脱的《艾凡赫》、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斯蒂文森的《金银岛》等适合儿童阅读的成人文学作品外,还出版了不少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罗斯金的《金河王》、金斯莱的《水孩子》、萨克雷的《玫瑰和指环》、卡洛尔的《爱丽丝梦游奇境记》和《爱丽丝镜中游记》等。还应特别提到王尔德的童话,他的《快乐王子》中的9篇童话,是给年龄较大的儿童阅读的优秀作品,享有世界声誉。威尔斯早期写的科幻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星际战争》等,为英国儿童文学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斯蒂文森在写《金银岛》时,虽未考虑到专门为儿童写作,但到19世纪后期,他为儿童写的《一个孩子的诗园》一发表,却使儿童诗的身价百倍,声誉大增。

在法国,乔治·桑这位受卢梭影响、倾向浪漫主义的女作家,曾为孩子们写了不少童话故事,如《老祖母的故事》《说话的橡树》等,都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作品。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他呈献给小读者的短篇小说杰作,曾被译成各种文字,选入许多国家的语文课本,为无数少年儿童读者所传诵,在他们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到19世纪后期的法国儿童文学,就不能不提到凡尔纳,他从1863年出版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气球中的五星期》起,到去世为止,一共写了57部科幻小说。其中最著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为儿童文学园地栽培了一朵艳丽的新花。这里还要提到在法国文学史上没有给予应有地位的菲利伯,他是个生前不很出名的小说家,但却是个善于刻画儿童心理的妙手,他的《五只小狗》和《小弟弟》都是描写儿童心理的绝妙文章。

在德国,继18世纪后期出版的幻想故事《敏豪生历险记》之后,有沙米索的童话体小说《彼得·史勒密尔奇遇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势利和资产阶级的道德沦落。格林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是这个时期德国儿童文学的光荣,已如上述。继《格林童话》之后,威·豪夫从民间文学的宝藏中发掘出一些作品如《小矮子木克》《仙鹤国王》《冷酷的心》,经过他的艺术加工,成为世界童话中不朽的作品。

在意大利,科罗狄的《木偶奇遇记》于1883年出版后,令意大利的儿童文学突放异彩,匹诺曹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这部作品的丰富想象、机巧的幽默和逼真的描写,不仅是小读者,连成人读者也十分爱看。还有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心》(中译本名《爱的教育》),虽带有感伤情调,但作品所宣扬的爱国思想对小读者还是有教育意义的。

在美国,欧文给孩子们创作了《睡谷的传说》等极富乡土风味和浪漫主义奇想的故事。霍桑的《奇书》(1852)和《丹谷闲话》(1853)包括了许多可供儿童阅读的希腊神话故事。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和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虽不是为孩子们创作,却被小读者所喜爱。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以儿童的诚实勇敢对比资产阶级的欺诈虚伪,并通过哈克和黑人吉姆的忠诚友谊谴责种族歧视的罪恶。它们都成为畅销读物。

在俄国,克雷洛夫的寓言,也是值得珍视的一笔精神财富。从1806年起,他先后写了两百多篇寓言,虽不是为孩子们所写,但作者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常借动物或植物的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形象鲜明,故事生动,不仅为孩子们所接受,而且对俄国儿童文学和语言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俄国杰出诗人普希金以他独特的艺术,把民间故事改写成许多童话诗,如《沙皇撒尔丹》《渔夫和金鱼》《牧师和长工巴尔达》等篇,虽也不是特地给儿童写的,却在儿童的幼小心灵中种下了美丽的正义的种子。在儿童中受到广泛欢迎的,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涅克拉索夫的儿童诗、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寓言、马明—西比利亚克的童话、柯罗连科的《地窖里的孩子》、契诃夫的儿童小说等,它们直到今天仍是世界儿童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上面所举的儿童文学领域内一些著名作家作品,给启蒙运动兴起后的儿童文学发展,草草勾画了一个轮廓。虽不完备,但已可看到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作品和作家独创的儿童文学作品,到20世纪初已蔚然可观。

三、儿童文学成为文学的一个独立门类

儿童文学是文学,虽然古已有之,但从作家有意地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特点的文学作品,从而产生这个名词起,到现在却还不过两个世纪。至于建立起它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文学领域的一个独立门类则更晚一点,是19世纪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普及、平民文化兴起以后的事。

有人认为,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是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最早把教育学和文艺科学融合在一起来解释少年儿童对文学的需求,文学在教育工作中的意义、作用和地位以及与儿童文学有关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这种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别林斯基认为,“儿童书籍是为教育而写的,而教育又是一件伟大的事业,它决定着人的命运”。因此,他主张,专为儿童写的书要列入“教育计划,作为教育计划中最重要的要点之一”。这里包括给儿童编写的教科书和供儿童阅读的课外读物,其中当然也包括儿童文学读物。

别林斯基的儿童文学理论是在他文艺评论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他主张“让儿童阅读克雷洛夫的寓言”,普希金的童话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中高度的诗的艺术,有助于把少年儿童培养成高尚的人。他对那些思想贫乏、艺术说服力不强、对生活作歪曲描写、传授错误知识的作品,也作了辛辣的讽刺。他说:“那不是文学,而是实业,是应该堆在儿童玩具店里的一部分商品。”他一再呼吁,希望儿童文学作家写出“充满了生命和内心变化的,贯穿着鼓舞精神的,用热情来温暖的,用轻松、流畅、活泼、十分简洁而健康的文字写成的作品”。为了完成儿童文学作家的崇高职责,他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作出来的。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是一种特殊的使命。这不仅要求有才能,而且要求有特殊的天才,要作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需要很多很多的条件,需要丰富的、慈爱的、温和的、静穆的、孩提般的纯洁的灵魂。这就是崇高的、有教育的头脑;观察事物的明确观点,不仅有活泼的想象,而且有活泼的富有诗意的幻想,能够用鼓舞人心的乐观形象来表现一切。当然,对儿童的热爱和对各种年龄儿童的需要、特点和差异的渊博知识,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在别林斯基的一系列著作中,论述了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注意儿童年龄特征的重要性、儿童文学本身的特点及其对作家的要求,用古典文学来补充儿童读物的必要性以及根据教育的要求建立一个儿童读物的系统等方面,为儿童文学创立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作为别林斯基追随者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萨尔蒂柯夫—谢德林、谢尔吉诺夫等人,在探讨和研究儿童文学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使儿童文学理论逐步向完善的境地发展。

在完善地创立进步的儿童文学理论的科学体系,使儿童文学牢固地成为文学领域中的一个独立的门类上,高尔基是有不朽功绩的。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开始关注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十月革命以前,他一方面发表文章,批判当时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颓废情绪和堕落倾向,以及忽视儿童兴趣的作品;另一方面积极网罗优秀的作家、学者、艺术家参加儿童文学工作,为发展儿童文学、建立进步的儿童文学的科学体系,作了种种努力。

十月革命以后,高尔基从热爱儿童、关心年轻一代的教育问题出发,深感文学对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其性格行为的影响极大,因此非常关注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高尔基主张儿童读物应该扩大孩子们的眼界,不仅要告诉他们过去和现在,而且还应让他们看到未来。

高尔基不仅在理论上,还在创作实践上专门为孩子们写了《少女与死神》《傻子伊凡》《倍倍》《小麻雀》《茶炊》《雅施卡》《叶夫谢依卡的遭遇》等作品。他为俄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进入20世纪后,在社会各种思潮推动下,随着文学整体的发展,世界儿童文学也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欧美的儿童文学,名家名作辈出,达到了令人目不暇接的程度。儿童文学在许多先进国家相继形成独立的文学分支,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家竞相展露惊人的创作才华。如美国作家鲍姆的《奥茨国:神奇的魔术师(1900)》、英国作家波特夫人的《兔子彼得的故事》(1901)、英国作家吉卜林的J《原来如此故事集》(1902)、·M·巴里的《彼得·潘》(1904)、艾迪恩·内斯比特的《巴斯塔布尔家的孩子们》三部曲(1901—1904)、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1908)、瑞典作家拉格勒芙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06)、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青鸟》(1908)、加拿大作家西顿的《灰熊的一生》(1900)和《银狐的一生》(1909)等,都是闪闪发光的作品。

生活在高度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人们有条件,也更加认真地考虑孩子们最早接触的那一两本读物——这些读物应该是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欣赏和爱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和知识的读物。由于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幼儿提供的读物越来越新颖、考究,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成人文学天地里,从20世纪初以来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风靡一时,长盛不衰,儿童文学无论从内容或艺术手法上都受到影响,这是整个文学发展给西方儿童文学事业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影响。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是20世纪初西方出色的儿童读物之一。到了40至50年代,科幻小说已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文学流派,尤其在美国更A为盛行,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科幻作家,如范·沃格特、罗伯特、·B海因来因、阿西莫夫、·迪克·莱姆等。阿西莫夫的《我,机器人》《其他的机器人》和约翰·贝里曼的《特殊飞行》,是 50年代以后出版的,为小读者所喜爱的科学幻想读物。受孩子们热烈欢迎的还有惊险小说,如让·奥利维埃的《维金的冒险》,这是获得1961年法国“童年展览室大奖”的小说,它写了维金一家乘着小艇到西方去探险。他们早于哥伦布四五百年就发现了美洲。加玛拉也是一位有才能的作家,他写的《贝吕兰德向着铁塔》,描写一伙意气相投的小学生,跟着老师从一个小镇出发到巴黎去。他们这次旅行和在巴黎的见闻,都是在曲折多变的情节中展开的。加玛拉不为自己选择的这个形式所限制,从容不迫地展开故事情节,写得轻松活泼,极富幽默意味。有的冒险小说采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例如,安·麦斯本就以一块失窃了的钴为题材,写成一个故事。这本小说表面上看像本侦探小说,实际上是科幻小说,颇具凡尔纳的格调。这是在科幻小说和惊险小说风行的影响下的一种新尝试。

由于儿童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西方各国都采取评奖制度来奖励创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国际安徒生奖。这是由1953年10月4日在瑞士苏黎世成立的国际少儿读物委员会主办的,从1956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的作家们的优秀作品有英国埃莉诺·法杰恩(1881—1965)的童话集《小书房》(1955),曾获得过英国卡内基奖;瑞典女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的代表作《长袜子皮皮》(1945)、《长袜子皮皮去航海》(1946)、《长袜子皮皮在南海》(1948),这是写一个天生力大无穷的小姑娘的连续性故事,构成了三部曲;德国埃里希·凯斯特纳(1899—1974)的儿童小说《埃米尔擒贼记》(1928),曾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拍成电影;美国迈门德特·狄扬(1900—1992)的《学校屋顶上的车轮》(曾获得美国的纽伯里儿童文学奖);法国动物故事家勒内·吉约(1900—1969)的《象王子萨马》(曾获得1950年法国的少年文学奖),他还写了一本《格里什卡和他的熊》(曾获得1958年法国“世界儿童奖”);芬兰童话女作家托韦·杨松(1914— )的童话《小特罗尔和大洪水》(1946);德国詹梅斯·克吕斯(1926— )的《曾祖父和我》(1959)(曾获得1960年德国儿童文学奖)、《魔法师的学徒》(1948)(曾获得斯德哥尔摩最佳儿童读物奖,1953年荣获拉格勒芙奖)等;姜尼·罗大里(1920—1980)是我国小读者熟悉的意大利作家,他的《洋葱头历险记》(1951)和《假话国历险记》(1958)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童话作品;美国司各特·奥台尔(1903— )的《蓝色的海豚岛》(曾获得美国纽伯瑞奖);瑞典女作家马丽亚·格里佩(1923— )的关于少女约瑟芬娜的三部曲:《约瑟芬娜》(1961)、《许戈和约瑟芬娜》(1962)、《许戈》(1966);丹麦女作家西赛尔·伯德凯尔写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西拉斯和黑马》;美国作家P·福克斯的《“月光号”的沉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波福米尔·日哈(1907—1987)的《比泰三部曲》,奥地利童话作家涅斯玲格的《黄瓜国王》;澳大利亚作家赖森的《我是跑马场的老板》;荷兰作家施来特的《吉卜和杨耐克丛书》;挪威作家豪根的《丛林中的呐喊》;美国作家汉密尔顿的《了不起的黑金斯》;日本作家石田道雄(1909— )的儿童诗《小象》;以色列作家尤里·奥列夫(1931— )的《鸟街上的安全岛》;美国作家凯瑟琳·帕特森的《通向特里比西亚的桥》等,近年更出版了像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这样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

第二节 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遗产及传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产生过许许多多包括人民口头创作在内的,富有人民性的文学珍品,形成了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儿童文学的源泉。(一)人民口头创作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民族一样,我国各族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儿童文学的摇篮,在出现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切合他们特点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我国的儿童文学也与人民口头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历代相传的人民口头创作,包括适合于儿童需要的,具有儿童特点的神话传说、童话故事、民间寓言、儿歌童谣、谜语等,成了我国古代儿童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使我国儿童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富有人民口头创作的传统特色。

神话传说是最古老的人民口头创作。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非常丰富。只因年代久远,许多美丽的篇章都已散失了,现在得以流传下来的也多是一些零星的片段,散见于《述异记》《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淮南子》《列子》等书中,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黄帝战蚩尤》《二郎神捉太阳》《张羽煮海》《羽民国》《长臂国》《驴头国》等。它们作为原始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真实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它们以一种特有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我国的神话传说,虽然记载下来的多半比较简略,但充满了原始人类的丰富幻想,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带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经过人民不断地集体加工,有的成了完美的艺术珍品。例如,《牛郎织女》就是一个带有神话色彩的美丽传说。从现有文字材料看,早在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中,就有关于牛郎织女两星的记载,汉代乐府《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中,已抒写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后经人民群众不断丰富,到南北朝时已形成优美的传说,成了独立的艺术品,千百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所传诵。它以幻想的情节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并以乐观主义的情绪抒写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劳动的热爱。这类神话传说,不仅给后代的文学艺术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也给了很久以后才产生的我国儿童文学以深远的影响。例如,古代儿童读物《幼学》就搜集了不少神话传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深刻的思想性,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以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和浓郁的幻想色彩,直接为后世的儿童文学所继承。

我国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多得无法估计,单是历代典籍和笔记小说中记录下来和经过加工改写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数量即十分惊人。例如,汉·应劭《风俗通》中的《李冰》;魏·曹植《令禽恶鸟论》中的《伯劳》;魏晋的《列异传》(《隋书·经籍志》说它是魏文帝曹丕所撰,《新唐书·艺文志》说它是晋代张华所撰)中的《谈生》《何文》;晋·皇甫谧《高士传》中的《黄石公》;晋·干宝《搜神记》中的《韩凭夫妇》《干将莫邪》《蚕娘》《李寄》《左慈》《葛玄》《陷湖》《千日酒》;晋代《搜神后记》中的《仙馆大夫》《白衣素女》《熊穴》;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刘宋·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卖胡粉女子》;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周处》;刘宋·东阳无疑《齐谐记》中的《金凤凰》;刘宋·吴均《续齐谐记》中的《紫荆树》《黄雀衔杯》;梁·任昉《述异记》中的《雩都县人》;唐·戴孚《广异记》中的《安南猎者》;唐·杜荀鹤《松窗杂记》中的《画中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叶限》《两兄弟》;唐·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唐·李朝威的《柳毅》;宋·郭象《暌车志》中的《长人》;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寒号虫》;明·耿定向《权子杂俎》中的《假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许多采自民间的篇章。这些经过历代文人记录并经过润色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又不断回到民间,在人民口头流传过程中加工丰富,如《蛇郎》《田螺姑娘》《金斧头》《望娘滩》等。它们共同的特色是,善恶分明、爱憎强烈,同时由于情节曲折动人、结构完整而为小读者所喜闻乐见。我国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的记录改写工作,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早。不说先秦时代已有人做这一工作,即以晋代的《搜神记》和《搜神后记》而论,也比法国贝洛的《鹅妈妈的故事》要早一千多年,只是没有人把这些散见于各书中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加以辑集以供小读者阅读而已。

寓言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艺术。我国比神话稍晚出现的寓言,是人类社会由童年的蒙昧向文明时代迈进过程中,继神话逐渐消失后出现的。从现有文字记录的材料看,我国的先秦寓言盛行于战国时代,比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产生的时代稍晚一点。今天保存在部分史籍和先秦诸子专著中的大部分寓言,大多是流传于人民口头上的民间创作。先秦寓言中很多都是反映各种劳动生产活动的,有一部分则记录了基层人民的逸闻趣事,其中不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同一内容的寓言往往同时出现在诸子不同的著作中,甚至在同一著作中也有重复出现,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出这是采撷于民间,而并非是诸子的创作。例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三虱食彘》等一类动物故事,都具有明显的民间口头创作的特色。

我国古代的儿歌童谣在产生《诗经》的时代就有了。在经史典籍中,在《古诗源》(清·沈德潜编)、《古谣谚》(清·杜文澜编选)等集子里辑录了不少古代的儿歌童谣。到明清时代,更出现了《小儿语》《越谚》《天籁集》《北京儿歌》等。这些寓言和儿歌童谣,大部分是健康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古代人民生活的风尚。它们或启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或传授知识、激发儿童的智慧,或提供孩子们游戏时的歌咏,内容朴实,语言流畅,艺术手法丰富多彩,为后世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借鉴。

总之,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口头创作,是一笔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成了我国儿童文学诞生和发展的优良传统。(二)古典文学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门类,在它整个发展过程中,不能不受到整个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滋养。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跟我国儿童文学的诞生和成长有着血缘关系,而且在尚未有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出现之前,它就以自己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吸引着读者,满足了古代少年儿童对精神生活的需要。我国儿童诗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国风》,它是古代民歌的总汇,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各地的民间创作。《国风》作为《诗经》的中心,在长期延续的封建社会里,一向被列为封建制学塾的教科书,在文学与教育交互影响下,对后来我国儿童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历代著名诗人的诗集中,也可以找出不少适合儿童特点的儿童诗,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白居易的《燕》、李绅的《悯农二首》、陆游的《牧牛儿》和《观村童溪上嬉戏》、袁枚的《所见》等,它们语言浅显,诗意盎然,适合儿童阅读。骆宾王的《鹅》则更是一首出色的儿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诗人抓住了鹅的特征,以通俗鲜明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外貌和游水时的神态,韵律优美,音调和谐,在美的享受中激发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

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古典诗歌,都在艺术表现上配合儿童的口味,构思深入浅出,含义鲜明深刻,语言浅显,音调优美,对小读者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除诗歌以外,如《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等优秀古典作品,其中的许多人物和故事也长期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孩子们作为一个小听众也都耳熟能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西游记》是我国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它编织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借幻想的折光,反映并歌颂了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精神,表达了人民克服困难、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抹上了神话色彩的孙悟空这个英雄形象,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成为孩子们所喜爱的人物。作品以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奇妙的幻想世界。这些幻想描绘得令人信服,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这部神魔小说对我们儿童文学创作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它故事曲折多变,情节离奇,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书中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如孙悟空的蔑视任何权威的斗争精神,机智、勇敢、乐观、进取的性格;猪八戒的憨直、顽皮、乐观、开朗,都写得非常天真可爱,使孩子们感到亲切。即使写到魔宫仙洞、阴曹地府,也都别有风趣,并未使儿童感到阴森可怕。出场的神妖鬼魔也不使孩子们觉得颤悚恐怖。语言风趣,格调诙谐,它借助不平凡的神奇故事,帮助小读者更好地认识生活,辨别善恶。《聊斋志异》是一部40余万字的古典短篇小说集。它借花妖、狐魅、山精、鬼怪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清初的社会风貌。作者蒲松龄热爱儿童的生活,也熟悉儿童心理和儿童语言,因此出现在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如《小翠》中的小翠、《菱角》中的胡大成等,寥寥数笔就能把儿童的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作者以他非凡的想象力赋予花、草、虫、鱼、鬼、怪、狐、魅以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手法的圆熟运用使《聊斋志异》中的不少篇章成了优美的童话故事。如《贾儿》《竹青》《黄英》《晚霞》《促织》《鸽异》《香玉》《青蛙神》等,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具有突出的儿童特点,其中有不少值得今天童话创作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我国有不少优秀古典作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们以自己的艺术魅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影响,也为我国儿童文学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二、“五四”前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五四”前的儿童文学

直到19世纪末的晚清时代,随着绵延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受到激烈的冲击,中国民族意识中的封建根基开始瓦解,民主、科学思潮席卷神州大地,无视儿童社会地位的儿童观逐渐松动。这时有人关心到儿童,为孩子们译介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受到小读者的欢迎。于是中国近代一些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如梁启超、黄遵宪、林獬、徐念慈、周桂笙,孙毓修、李叔同等人从“开发民智要从儿童始”的观点出发,站出来为孩子们呼吁,希望全社会都关心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读物。这样,儿童文学的某些理论课题也开始为一些有识之士论及。

早在戊戌政变以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角度出发,热情呼唤“少年中国”,期待“如乳虎”的民族的新生,把提倡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作为改良运动的一个方面。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译印政治小说序》等论著中,论述了儿童诗歌、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音乐等儿童文艺样式的特点和作用。他特别强调小说的神奇作用,“在昔欧洲各国变革之始,其魁儒硕学、仁人志士,往往以其亲身之经历,及脑中所怀之议论,一寄之于小说”,“往往每一书出而全国之议论为之一变”。把小说看作改良社会的重要手段,今日的少年、来日的主人翁的必要的精神食粮。梁启超从“小说乃国民之魂”的观点出发,第一个从理论上阐述了小说对儿童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1908年,徐念慈在《余之小说观》(署名东海觉我,刊于《小说林》九、十期)中,强调宜专出一种“足备学生之观摩”的儿童小说,“其旨趣则取积极的,毋取消极的,以足鼓舞儿童之兴趣,启发儿童之智识,培养儿童之德性为主”,并对这种小说的形式、开本、体裁、文字、篇幅、插图、价格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简要的论述,进一步为儿童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倡导儿童文学的先驱者中,还有一位值得我们瞩目的人物,就是于1901年创办《杭州白话报》,后又于1903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白话报》的林獬(又名宣樊子)。这两家报刊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初期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都相当重视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常发表儿童文学作品和论文。早在1902年《杭州白话报》就提出“少年乃国之宝,儿童教育休草草”的重视儿童教育的观点,指出“儿童譬如花木,儿童智识初开的时候,就譬如花木萌芽初发的时候,花儿匠栽培花木,就譬如训蒙师教导儿童”。倡导“老师最好把些爱国的故事,为人的箴言,替儿童演说,就可能养成儿童爱国心,陶铸儿童天良性”。在《中国白话报》创刊辞中,署名白话道人的林獬更申明要专为儿童开辟“歌谣”专栏,提供“各种好说的歌谣教孩子们唱唱,也着实可以长进他们的识见,畅快他们的性情”。并从第三期起连载了他的论文《小孩子的教育》,强调要用文学这一特殊手段,对儿童进行陶冶和教育。

商务印书馆得风气之先,聘请孙毓修创办《童话》丛刊。第一本白话童话《无猫国》于1909年问世。在中国,童话这个词在较长时间内其实就是儿童文学的同义词,有时扩展成儿童读物的代名词。《童话》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对儿童和儿童读物的观念发生变化的一个标志。过去塞给孩子们的读物,是一些枯燥乏味的识字读本,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童蒙须知》《圣谕广训》《增广贤文》之类。不仅艰深,且充满道德说教,很少有文学性。《童话》丛刊出版,孙毓修专门写了篇《枙童话枛序》,它代表了一种新认识,指出儿童读物不同于教科书,宜富趣味性,以适合儿童的天性(其实教科书也要求适合儿童心理,讲究生动活泼)。尽管这一认识还不够完善,但它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变革的一个转折点。(二)“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

以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为中心,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阶段,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五四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不仅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它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几千年来的落后面貌,儿童文学从此作为文坛上的一个独立分支确立了自己的品格和地位,开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新纪元。

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数千年来天经地义的传统意识和价值观念开始动摇崩溃,直接促进了全社会对儿童和儿童教育的重视。《新青年》是当时一个重要的舆论阵地,主编陈独秀一开始就积极鼓吹民主政治,提倡人权,倡导建立中国自己的新文化,作为当时社会问题之一的儿童问题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1918年1月,《新青年》刊登征求有关妇女问题和儿童问题文章的启事中,特别指明包括儿童文学。同年5月又刊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发出了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救救孩子!

这些都说明中国社会的儿童观在演变、在更新。这时,在时代先驱者的心目中,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应该有合理、幸福的新生活,他们的天性应该得到自然的发展,他们的存在理应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尊重,并应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在这种新儿童观的启蒙下,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前奏曲吹响了。

提倡儿童文学最力的要算周作人了。早在辛亥革命以前,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曾涉猎过英国安德鲁·朗(Andrew Lang,1894—1912)的著作,对民间童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又受到日本白桦派的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志贺直哉等人的文艺思想和人道主义观点的影响,从爱护幼者、卫护弱者出发,开始接触和关心儿童文学。1909年2月,他与鲁迅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二集在日本出版,首篇就是他译的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篇末还介绍了王尔德的生平和童话著作。1911年,他从日本回国,开始搜集儿歌和童话,并继续翻译介绍安徒生、梭罗古勃、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时,他还发表了《童话研究》《童话略论》《儿歌研究》《古童话释义》四篇论文,这四篇发表在“五四”以前的儿童文学论文,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当时和以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产生了权威性的影响。“五四”以后,他先后又发表了二十余篇有关儿童文学的论文,较全面系统地对儿童文学的性质、特征、作用、创作方法以及各种儿童文学体裁做了研究。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第一批硕果。他从反封建思想出发,竭力鼓吹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指出“儿童在生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仍是完全的个人”。他充分肯定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第一个提出“儿童的文学”的命题。他从儿童的精神需要出发,提出儿童文学只能是儿童本位的主张。他强调只有把儿童当作完全的个人,承认他们具有和成人同样的人格,才能真正理解“儿童的世界”。以此为立论根据的一系列论文,为中国草创时期的儿童文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鲁迅也是一位儿童文学的热心倡导者。在留日期间他就关心外国的童话、民间故事以及有关童话的著述,回国后,又于1913年翻译了日本上野阳一的论文《儿童之好奇心》。这篇译文从流传在日本的民间童话谈起,指出它对孩子的影响。这对推动中国民间童话的收集、整理,并认识其对儿童好奇心的启发,无疑有一定的影响。更值得重视的,是鲁迅在“五四”时期就儿童问题发表的一系列杂文。从这些杂文中所反映出来的彻底反封建反传统、尊重儿童、尊重个性的民主思想,成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崛起的先导。

除鲁迅、周作人两兄弟外,热心倡导儿童文学的作家还有叶圣陶、郑振铎、郭沫若、严既澄、张梓生、夏丏尊、赵景深、吴研因、沈百英等。

在社会的热心倡导下,中国儿童文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开始大多是翻译的作品,很少有创作的作品。1921年,叶圣陶以我国现实主义童话创始人的姿态,走上中国儿童文学文坛,在两年多时间里共发表了13篇童话,并于1923年汇编成书名为《稻草人》的童话集出版。他的童话内容大多是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形态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成为新颖而独创的作品,被鲁迅誉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它的出现是中国艺术童话成熟的标志,具有里程碑意义。

冰心也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园地上较早出现的一个光辉的名字。她深受泰戈尔的影响。泰戈尔诗作中对自然美、母爱、童心的讴歌,也正是她的《寄小读者》的主题。这本散文集是她赴美留学期间用书信形式写下的一组优美的散文。这组散文从1923年7月开始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连载,立刻便受到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重视和少年儿童读者的欢迎。这29篇散文,记叙了作者赴美途中及在海外的见闻,抒发了她对祖国、对亲人、对少年朋友的深沉怀恋与挚爱之情,笔调清新婉丽,意境隽永优美,极富艺术魅力,成为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园地上的一枝奇葩,同时也奠定了冰心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地位。

此外,如胡适、刘半农、刘大白、郑振铎、胡怀琛、朱自清、汪静之、俞平伯、徐玉诺、何植三、刘延陵、严既澄的儿童诗歌,陈衡哲、赵景深的童话,王统照、废名、沈从文的儿童小说,许地山、丰子恺、柔石的儿童散文,郭沫若、黎锦晖的儿童剧等,都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早期的丰硕成果,它充分显示了“五四”新文学运动赋予中国儿童文学的强大生命力。(三)“左联”前后的儿童文学

正当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迈开前进步伐的时候,由于轰轰烈烈的中国大革命归于失败,1927年国共两党分裂,受政治风云突变的影响,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没有能沿着自己诞生期的审美理想顺利发展。随着国家内忧外患日益困扰的形势,儿童文学也跟着整个文坛一度趋于冷落。生活在政治风风雨雨中的作家,面对严峻的政治环境,在政治态度上各有选择,艺术上也随着政治态度的选择寻找适应点,并按着儿童文学本身的规律去探索、去演变、去发展。从大体上看,当时中国儿童文学文坛有两个走向:一是走向革命,一是走向童心。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左翼文人如郭沫若、成仿吾、蒋光慈、钱杏邨等受到苏联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激励,站出来倡导无产阶级文学,这是当时中国政治形势所使然。他们提出了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革命文学应以工农为对象的主张。这些见解反映到儿童文学领域,就成为反对过分强调儿童心理的特殊性而割断儿童文学与社会的联系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观。于是左翼作家纷纷从儿童本位论的儿童中心主义转向阶级论的社会中心主义,兴起了无产阶级儿童文学运动,创作出一批富有革命激情、充满政治热情、带有时代特色、自觉地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作品。例如:

童话: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郭沫若的《一只手》;巴金的《长生塔》;应修人的《旗子的故事》等。

小说: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回家》《奇遇》;茅盾的《少年印刷工》《大鼻子的故事》;胡也频的《小人儿》;叶圣陶的《邻居》等。

散文:陈正道的《少年先锋》;温流的《打砖歌》《卖菜的孩子》;柔石的《血在沸》;安娥的《卖报歌》等。

以上作品大多反映国民党统治下少年儿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幸遭遇,揭露统治阶级的反动腐朽,歌颂暴风雨式的革命斗争,有的还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些作品显示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前进的实绩,在引导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培养教育新时代的革命战士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对走向革命的儿童文学,在理论上倡导最有力的是鲁迅。他从中国前途着眼,十分关心儿童、爱护儿童,自然也很重视儿童教育,尤其关注深刻影响孩子成长的儿童读物,始终以战斗的姿态密切地注视着儿童文学阵地,对当时儿童读物出版界普遍存在的那种极不负责的粗制滥造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那些毒害小读者的反动儿童读物给以致命的抨击。在与反动儿童读物的斗争中,他以进步的儿童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革命现实主义的文艺思想,对儿童文学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听故事也不喜欢是谣言”。为了“造就大群新的战士”,他在翻译班台莱耶夫的《表》时,特地在《译者的话》中附译了日译本译者槙本楠郎序言中的一大段话,指出:“为了新的孩子们是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向着变化不停的新世界,不断地发荣滋长。”并指出内容要“浅显而有趣”,文字是“不用什么难字”,插图要“有趣”“有益”。他特别强调,“打掉毒害小儿的药饵,打掉陷没将来的阴谋,这才是人的战士的任务”。鲁迅对儿童文学的意见,为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从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观出发,走向童心的儿童文学,热烈讴歌儿童纯洁的灵魂,着力描绘大自然的美,努力把人生描绘成童话一样的理想世界。这在儿童诗歌中更为突出,内容偏重于表现儿童的学校和家庭生活,或者致力于自然风光的描摹;前者重在培养儿童的良好品质,后者重在陶冶孩子的心性。这类作品竭力以纯洁、直率的儿童心灵,展现一个真善美的梦幻世界,抒儿童之情,发儿童之感,表现儿童的心灵和生活图景。如沈百英、吕伯攸、王人路、黎锦晖、陈醉云、吴翰云等诗人,都努力钻研、体察儿童的心理和兴趣,写出童心跃然的作品。

陈伯吹这一时期的儿童诗歌,基本上也是这一倾向。如写于1930年的《问问雁儿》就是一首儿童抒情诗。它以儿童的口吻,向掠过天空的雁儿致以童真的问候,情真意切,想象丰富,富于儿童情趣,字里行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那天真无邪的心也像孩子的心那样自由地飞翔。

可是,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我国东北,国难日益严重,残酷的现实使得儿童文学作家再也无法陶醉在纯洁无邪的童心世界,美丽的童话般的人生梦想破灭了,童话般的天真国土消失了,走向童心的儿童文学也从幻想的天堂落进血腥的现实。崇尚童心的作家们,纷纷放弃童趣的描摹,丢掉童心的抒唱,把笔锋指向残酷的现实,指向入侵者。以陈伯吹为例,“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他以翡翠的笔名写了《复仇》的短诗,发表在自己主编的《小学生》上的“国庆与国耻”专号上,还用伯吹的笔名写了《国庆与国耻》的长诗,作为这期专号的主题诗。同时,他以高昂的激情写了其他一些作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罪行。

这一时期,由于内忧外患频仍,整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现实的情势迫使每一位有良心的作家不得不为此奔走呼号。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面临着十分艰难的困境。但是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生存下去,不能不关心下一代的抚育和教养,所以尽管环境恶劣,作家也无法在艺术上作锐意的追求,但为孩子们提供必需的精神食粮还是不能遗忘的。作品质量虽不能令人满意,创作数量是不少的。当然其中也不乏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品,如茅盾的《大鼻子的故事》、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王统照的《小红灯笼》、老舍的《新爱弥耳》等。

为了扩大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除了创作外,这十年间的儿童文学翻译,无论地域、种类、作家、数量都扩大了。广泛地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作品,包括英、法、丹麦、意、德、苏、希腊、挪威、西班牙、荷兰、美、巴西、土耳其、埃及、伊朗、印度、孟加拉、蒙古、朝鲜等国,体裁广及小说、童话、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诗歌、科学文艺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表》《爱的教育》《木偶奇遇记》,伊林的科学文艺作品等。(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文学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国掀起了一场全民族动员的反侵略战争。在血与火的教育激发下,不管什么观点、什么流派的作家,几乎都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站在一起,投身这一神圣的战争。

战前中国儿童文学的实力大多集中在上海,“八一三事变”后,儿童文学园地随整个文化出版事业因战争的影响而暂时陷入停顿状态,并且被迫压缩、分散、转移。当时根据作家本人的实际情况和抗战的需要,儿童文学分成三支队伍:一部分辗转分布到国民党管辖的大后方;一部分深入扎根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还有一部分坚持战斗在沦为“孤岛”的上海“租界”上。

抗战初期,在全民抗战激情震荡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儿童文学曾出现一番生气蓬勃的景象,一些宣传抗日救亡的儿童报刊应运而生。如长沙的《抗战儿童》(1937)、武汉的《少年先锋》(1938)、广州的《少年战线》(1939)、香港的《新儿童》(1941)、昆明的《孩子们》(1942)等,都发表了一些出色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帝国主义的故事》和子冈的《第四个孩子》(《少年先锋》),许地山的童话《桃金娘》(《新儿童》)等。成人文学刊物也发表了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桂林《文艺杂志》连载了张天翼的《金鸭帝国》等作品。

这时,“一切为了抗战”,以抗日救亡、民族自卫为中心的儿童文艺运动全面展开,其中儿童戏剧发展尤为迅速,如《放下你的鞭子》《小英雄》《古庙钟声》《最后一课》《七月》等剧作,影响十分广泛,起到了大时代的小战鼓作用。战争给戏剧包括儿童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战争为题材的戏剧又起了鼓舞观众夺取战争胜利的艺术效果。

战争给予儿童文学的烙印最明显的,还是战斗在敌后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儿童文学。新的战斗生活产生了千千万万小英雄,这些少年儿童英雄形象在儿童文学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

华山的《鸡毛信》描写了一个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作者把一个大胆、机智、能说敢做的小八路的性格,通过曲折惊险的情节充分展示出来,既没有把他描写成超越他年龄所能及的非凡的英雄,也没有把他刻画成一个“小大人”。当他在执行严肃的战斗任务的时候,仍处处流露出他的孩子气。小说以清新动人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生死相搏的战争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栩栩如生的小英雄的形象。

管桦的《雨来没有死》同《鸡毛信》一样,也是描写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雨来是个活泼、机智、有胆量的小英雄形象,他牢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保护抗日干部的安全,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始终坚贞不屈。从雨来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当时生活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中的成千上万和雨来一样英勇的孩子们,创造了许多非凡的英雄业绩。

像这一类作品中的少年儿童的英雄形象,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的新典型,它向人们显示出中国新一代在战争中迅速成长起来。

坚持在“孤岛”上的这支文化队伍中,也有一部分儿童文学工作者。1938年《译报》在“孤岛”创刊,半年后开辟了“儿童周刊”,由苏苏主编。由陆蠡主编的《少年读物》半月刊,发表了巴金的《做一个战士》,靳以的《寄小朋友们》,李健吾的《北平》等作品。文化生活出版社在创办《少年读物》半月刊的同时,还出版了《少年读物丛刊》,包括张天翼的《奇怪的地方》等书。在“孤岛”上坚持最久的是少年出版社,它是从一个油印刊物《好孩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创办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止,两年多时间内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25种之多,如贺宜的《野小鬼》《真实的故事》《凯旋门》《隐士的胡须》,苏苏的《安利》《汉奸的儿子》《新木偶奇遇记》《巧巧》,包蕾的《祖国的女儿》《雪夜梦》等。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促使中国儿童文学产生急剧的变化,展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儿童文学的主题更加转向现实。由于残酷的战争影响,使儿童文学形成了与社会生活内容紧密相连的特色。

第二,儿童文学体裁,如儿童剧、儿童报告文学、儿童叙事诗等,由于战争的需要,发展得更加迅速、完备、健全了。

第三,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尤其是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了新型的少年儿童英雄形象。

第四,由于儿童文学队伍和阵地的分散和转移,使原来集中在上海的儿童文学实力迅速推向全国,在客观上起了播种的作用,扩大了儿童文学的影响。

第五,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批新人,大大加强了儿童文学的专业队伍,为后来新中国的儿童文学建设、培训储备了骨干力量。

从“五四”运动中崛起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的环境中,开始是军阀混战,接着是十年内战、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连年不断的战争使得刚刚发展起来的儿童文学始终处于一个可悲的境地。贺宜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像那不幸的辛地丽拉(即灰姑娘),满身尘垢,长年累月要强颜欢笑地侍候那恶毒的后母和懒惰的姐姐们。儿童文学成为富贵人家小小姐小少爷们的消遣品。它是不受重视的,遭到轻视的。”战争的后果给中国儿童文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1949年新中国建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生活,人民怀着胜利的喜悦和当家做主的自豪感,开始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中国的儿童文学与年轻的共和国一样,洋溢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机。刚刚结束的战争历史与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都催促儿童文学充分展示它的风采和魅力。作家用生花的妙笔表现它们,既是时代赋予文学的职责,也是文学本身的要求。

作家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新的事物、新的气象不能不在敏感的作家心灵中留下印记。因此,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个繁荣昌盛的阶段。

这个阶段被称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处于上升时期的政治氛围,使作家们很自然地形成了丰富的想象,而这一特征又与儿童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相契合。于是新的思想、新的表现对象、新的创作力量,创造了新的主题、新的题材、新的人物形象。几乎每篇作品都洋溢着一种幸福、自豪的激情和乐观、奋发的时代气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发展。丰富多彩的作品和主题、五彩缤纷的艺术形象和风格,强烈地吸引着小读者。

这一时期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小说有描写战争题材的,如刘真的《我和小荣》、杨朔的《雪花飘飘》、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郭墟的《杨司令的少先队员》、颜一烟的《小马倌和大皮靴叔叔》,描写新中国儿童生活的有肖平的《海滨的孩子》、任大星的《吕小钢和他的妹妹》、任大霖的《蟋蟀》、张有德的《妹妹入学》、杲向真的《小胖和小松》、马烽的《韩梅梅》、张天翼的《罗文应的故事》等,童话有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严文井的《“下一次开船”港》、陈伯吹的《一只想飞的猫》,贺宜的《小公鸡历险记》、金近的《小鸭子学游泳》、包蕾的《小金鱼拔牙齿》、葛翠琳的《野葡萄》、洪汛涛的《神笔马良》等,诗歌有阮章竞的《金色的海螺》、袁鹰的《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柯岩的《小兵的故事》、金近的《小队长的苦恼》,散文有冰心的《小橘灯》、郭风的《蒲公英和虹》,剧本有张天翼的《大灰狼》、老舍的《宝船》、任德耀的《马兰花》,科学文艺有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郑文光的《太阳探险记》等。作家们通过手中的笔,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儿童形象,使这些作品发出耀眼的光彩和激励人心的力量。

刘真是一位有着传奇般经历的女作家,在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度过她的童年,战争年代那些如梦似烟的不平凡的生活经历,萦绕着她的心,成了她50年代小说创作的主要素材,先后发表了《好大娘》《我和小荣》《小藤篓的故事》《核桃的秘密》等,大多带有自传色彩,其中以《我和小荣》最出色。这是描写两个小八路夜间送情报的故事,作家没有用成人的经验去体验战争的残酷,描绘它对人性的摧残,而是以一种儿童的心态,滤去了残酷恐怖的一面,从儿童的视角摄取战争的一个侧面,把激烈紧张的战斗与生死挣扎描画得犹如少年人探险般的快乐,洋溢着一种富于快感的童趣。

如果说刘真的小说是以纤细的女性笔调抒写童年,童年的天真调皮,洋溢着女孩子的灵气,那么徐光耀的作品则以粗犷的男性笔墨怀念少年时代的战友,少年的勇敢无畏,充满了男少年的英气。徐光耀也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他13岁参加八路军,在战火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们生龙活虎似的形象和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熔铸成作家笔下满蕴感情的艺术形象,《小兵张嘎》就是他的代表作。小说着力刻画了野性十足的嘎子形象。在一次日军突然袭击中,他唯一的亲人老祖母被敌人杀死了,他敬爱的老钟叔被捕。他怀着报仇的决心投奔游击队,当上了小八路,一心希望得到一支枪。小说就以“枪”为线索贯穿起来,通过“枪”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也通过“枪”反映了人物的成长。作品以独创的艺术构思和充满生命力的小英雄形象,成为我国儿童文学史上的名篇。

以上两位作家有共同的战争经历,又都接受了战争所馈赠的一切,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刻画了一系列小战士的形象,为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他们笔下的人物至今仍有不衰的艺术魅力,受到读者的欢迎。

任大霖是位具有诗人气质的作家,极富童心,每当他触及童年时代生活过的山明水秀的故乡景色,便禁不住加以主观的抒发。收在《童年时代的朋友》中的许多小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继承鲁迅的《故乡》《社戏》这类乡土小说的艺术传统,形成与鲁迅小说意境相似但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蟋蟀》是作家早期的代表作,它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孩子心理产生的变化,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儿童情趣。

任大星比他的弟弟任大霖更执着于童年和故乡的人和事。他的小说题材大多是从自己的记忆中挖掘出来的,如他的成名作《吕小钢和他的妹妹》,生动地描绘了充满儿童特征的两兄妹的个性冲突,处处洋溢着一种天真无邪、纯真秀美的艺术魅力。

在表现儿童课外生活情趣方面,肖平的《海滨的孩子》是个出色的作品,语言平静恬淡,自然轻盈,具有返璞归真的艺术魅力。

优秀作家作品的大量涌现,可以说明50年代确实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喜人的黄金时代。它之所以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首要的原因是历史的变革带来了儿童观的变革。新中国一成立就把儿童看作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全社会都关心年幼一代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精神营养,强调儿童文学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中的作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扶助儿童读物的繁荣。第二是教育得到较大的发展,为扩大儿童文学的阅读对象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文化的大普及,大大提高了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第三是大量儿童文学新人的涌现,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队伍。第四是儿童文学列入师范院校必修课程,不仅教育了更多的人重视儿童文学,也为儿童文学培养了大批后备力量。第五是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提上工作日程,经陈伯吹、贺宜以及其他为数不多的拓荒者的努力,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和评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文学的发展。

如上所述,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虽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由于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儿童文学走的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从这段既光荣又不平凡的经历中,可以得出以下三条基本经验:

第一,儿童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重视儿童、和平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儿童文学是人生最早的教科书,关系着一代人是否健康成长。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儿童文学的发展。

第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是在继承和借鉴之中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才迅速发展的,也只有在继承和借鉴之中融贯中西,才能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呈现出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中国特色。

四、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的现状

在1966—1976年这场史无前例的十年内乱中,我国的经济建设、文教事业和社会风尚都遭到了空前严重的破坏。在文化领域,所有儿童文学作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被打成“牛鬼蛇神”,所有儿童文学作品都被视作“大毒草”。数千年来的优秀文化被全盘否定了,儿童文学园地呈现一派百花凋零的局面。与此同时,“四人帮”一伙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目的,还提出了种种扼杀儿童文学的奇谈怪论:“三突出”“高大全”“紧密配合形势”“写阶级斗争”“写斗走资派”“写重大题材”“反对无冲突论”“写工农兵”“反对写资产阶级的趣味”等。在这些“创作原则”指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儿童们个个成了“高大全”的神童、与“走资派”斗争的“闯将”。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多数成了“四人帮”阴谋文艺的一部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儿童文学终于迎来了第二个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1978年10月,在江西庐山召开的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为这第二个黄金时代揭开了序幕。

1978年至今3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的发展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出版机构和园地扩展、作家队伍空前壮大

1978年,全国仅有两家儿童文学出版社,如今国内有几十家少儿出版社。儿童文学作家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园地。儿童文学作家在整个作家队伍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如夏有志、沈石溪、张之路、班马、曹文轩、郑渊洁、程玮、黄蓓佳、铁凝、刘健屏、乔传藻、常新港、谷应、陈丹燕、周锐、彭懿、詹岱尔、丁阿虎、董宏猷、秦文君、梅子涵、葛冰、金逸铭、郭明志、董天柚、朱奎、吴然、高洪波、康复昆、冰波、孙云晓、刘保法、李迪、郑春华、方国荣、王宜振、谢华、陈丽、刘先平、金曾谊等。到90年代以后,又涌现出一批新一代更年轻的儿童文学作家,如彭学军、汤素兰、王一梅、张洁、殷健、汤汤等引起人们的关注。(二)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准普遍提高

这反映在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加深刻、厚实,艺术技巧更多姿多彩。作家的视野更加广阔,题材突破了家庭、学校生活的小圈子,作品真正贴近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这些年来,涌现了一大批思想艺术均属上乘、内容形式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好作品。(三)儿童文学理论的活跃和进展

近些年来,先后开展了“童心论”、儿童文学的特点及功能、儿童文学与教育的关系、儿童文学典型形象问题、儿童文学的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少年小说问题、80后青少年写作问题、儿童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等问题的讨论,也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品展开了各抒己见的探讨,不仅在学术上丰富了儿童文学理论建设,而且培育了一支令人瞩目的儿童文学理论队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的出版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总之,由于儿童观的进步,中国儿童文学迈开了坚实的前进步伐,成就是显著的。但是,中国现有的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来说,都远远满足不了少年儿童的需求。另一方面,儿童文学是文学中的“小儿科”,儿童文学被轻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儿童文学作家的社会地位低于一般作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作家队伍的稳定。

思考与练习

1.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按问世年代的顺序编制一份年表。

2.根据你的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 图画书

第一节 图画书的概念

图画书(picture book),又称绘本。从内容上看,它包括了文学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本章讨论的重点是文学类图画书。它是近些年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儿童文学门类。

对于图画书的概念,儿童文学界众说纷纭。在幼儿文学中,图画书是一个重要的种类,是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定义为:图画书是以幼儿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文学和美术的综合性艺术。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图画书不同于带插图的故事,因为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叙述整个故事的功能,它成了一种图画语言,和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一样承担着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任务。而带图画的故事书,其中的图画仅仅起到辅助文字叙述故事的功能,书中的图画可以使故事更形象、更直观。

日本图画书研究者、著名图画书推广人松居直提出了区别图画书与带插图的故事书的两个公式:

文字×图画=图画书

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

意思就是,图画书中,图画与文字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协调、不可分割。而带有插图的书中,仅凭文字就可以叙述整个故事,图画的使用仅仅是为了增加故事的可读性与观赏性。

图画书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幼儿文学的范畴,文学不再仅仅是单纯使用文字表现故事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质疑,这还算不算是“儿童文学作品”呢?

陈伯吹先生曾说过:“也许有人以为既然全部是图画,或者绝大多数是图画,就不能把它们(图画书,著者注)视为文学了。究其实际:图画只是文学凭借它来作为一种表现的形式,正像凭借文字来作为表现的形式一样,它的实质是个有目的、有组织、有思想、有艺术,经过精心构思的文学故事,不但有动人的情节,还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图画在幼儿文学书籍中当然并不是‘装点门面’,也不仅是帮助‘说明故事’,而是作为主体来表达思想的,它比文字更形象地直接诉诸幼儿的感官。这也可算是幼儿文学的一个特色吧。”

不认识文字的幼儿在欣赏图画时,除了通过听觉,听父母叙述故事之外,还可以通过视觉来看故事,这是一种十分适合幼儿“阅读”的书。图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向阅读者传达故事的内容。幼儿在阅读图画时,可以通过观察图画,把握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内容,通过成人的讲述,还可以把无声的静止的书页,变成有声的流动的故事。

第二节 图画书的种类和特征

一、图画书的种类

近些年来,图画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种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随着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的增多,人们也开始对图画书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类。根据文字的有无,可以分为无文图画书和有文图画书;根据图画的色彩,可以分为彩色图画书和单色图画书;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生命教育图画书、成长主题图画书、亲子互动图画书等。(一)无文图画书

无文图画书,即无字书,是完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的图画书,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完全用具有表意功能的连续性的图画来表达。

明天出版社在2003年出版了世界著名插画大师莫妮克·弗里克斯的一套以小老鼠为主角的无字图画书,分别是《颜色》《字母》《大风》《反正》《房子》《小船》《飞机》《数字》。我们选择其中的一本《颜色》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跨页:右下角画有一只小老鼠在抠一张白纸。

第二个跨页:右下角的小老鼠已经将头钻进抠破的白纸当中。

第三个跨页:左下角小老鼠的脑袋从抠破的白纸中露出来,看见桌子上有一叠白纸、几支画笔、一盒颜料和一个装满了清水的用来洗笔的杯子。一个小朋友正要开门走出去,一只小猫跟在小朋友身后。

第四个跨页:小老鼠掀开颜料盒,好奇地看着。

第五个跨页:小老鼠面带惊讶地将红色的颜料挤出来。

第六个跨页:小老鼠用画笔蘸着颜料,在白纸上画了一道粗粗的红线。

第七个跨页:小老鼠熟练地将蓝色颜料挤出来。

第八个跨页:调色盘里已经有红黄蓝三色,小老鼠正用力举着画笔将黄色画在画纸上。

第九个跨页:小老鼠用力抱住蓝色和黄色两种颜料管,将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并用小脚搅拌。

第十个跨页:画纸上多了绿色的一道,小老鼠站在红黄两管颜料管上,将两种颜料挤出来,并用画笔搅拌,它的身上已沾满了颜料。

第十一个跨页:橙色的一道已经出现在白纸上,小老鼠正趴在红蓝两管颜料上,用尾巴将两种颜料搅拌在一起。紫色的颜料正被搅拌出来。

第十二个跨页:颜料盘里一片狼藉,红黄蓝三色颜料被挤在一起。小老鼠跳进了洗笔的杯子,脸上是一副充满成就感的表情。

第十三个跨页:右上角的房门开了,小朋友和小猫正走进房间。洗笔的杯子倒了,洒在桌子上,画纸上有一排清晰的带着水的小脚印一直走到被抠破的那个小洞口。洞口只能看见小老鼠的一只眼睛。画纸上,依次排列着黄红蓝绿橙紫黑七条歪歪扭扭的横线。

最后一页:一只身上还在滴水的小老鼠得意地笑着走开,它的尾巴上还有各种颜色在上面。

通过这本无字图画书,莫妮克教孩子们认识了三原色,并且学会了怎样利用三原色来创造出其他的颜色。而书中的那个好奇又顽皮的小老鼠,难道不是孩子们自身的写照吗?他们喜欢尝试,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往往会把父母辛苦布置得整洁干净的环境搞得面目全非,其实这并非是他们的本意。莫妮克不愧是懂得孩子们的心理,又能将其传神表达的大师。

通过对这本书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无文图画书的特点。无文图画书的图与图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流畅地读懂整个故事。一般情节较为单纯,故事比较简单,篇幅相对来说短小一些。(二)有文图画书

顾名思义,有文图画书就是既有文字,又有图画,文字和图画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配合补充来讲述故事的图画书。这类图画书占图画书的绝大部分。如果细分这类图画书还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图为主,只配有少量文字,用来提示故事发展的脉络。如佩特·哈群斯的《母鸡萝丝去散步》。如果只看文字也许你会觉得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甚至会感到情节都连贯不起来。但如果你与画面一起欣赏,就会使你笑得前仰后倒。作者巧妙的构思主要落在画面上:一只悠然自得地在散步的母鸡,身后一直跟着一只凶狠馋嘴的狐狸。每当狐狸张牙舞爪想对母鸡下手时,它都落得一个可悲的下场:不是被钉耙砸在头上,就是一头栽进池塘,或被埋在面粉堆里,或被蜜蜂追得抱头鼠窜……文字只对母鸡的行动起个提示作用。文字中一次都没提到这只狐狸,但读者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它的存在,并因它而发出笑声。这就是文字与图画结合而引发出的魅力。

另一类是图文并茂,文字比较丰富,文字离开图画,仍是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如英国的比阿特丽克斯·波特的《彼得兔的故事》,这是英国享誉百年,至今畅销不衰的经典图画书。作者是20世纪初图画书领域内最出色的作家兼画家。这位出生于1866年的女作家于1901年创作出版了第一个彼得兔故事。立即引起大西洋两岸的轰动,赢得了很大的声誉。这套图画书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也起伏跌宕,故事叙述中有不少的细节描述,且语言略带俏皮幽默,更令读者着迷的是,图画的表现力和叙事能力丝毫不逊色于讲故事的文字,使得这本图画书成为图文并茂的图画书经典,同时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能力和艺术才华。

二、图画书的特征

图画书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它具有与儿童文学的其他体裁不同的特征。(一)形象更为直观

相较于仅用文字来表述的儿童文学,图画书在叙述故事、传情达意时更为形象直观。通过图画,小读者可以直接看到具体传神的形象。如果在描绘同一个故事,不同的画家具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可以作出不同的想象;即便是同一个作家,当他使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媒材、不同的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同样是表现亲情。英国图画书作者安东尼·布朗创作的《大猩猩》,通过描写一个细心随和的大猩猩来反衬父亲对女儿的忽略。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超现实主义特色:一只玩具大猩猩在夜里变成了真的大猩猩,它穿上父亲的衣服,带着安娜去看她盼望已久的动物园,一起去吃烛光晚餐,还带着她去跳舞。当安娜带着幸福和满足一觉睡到早晨时,发现玩具大猩猩仍待在墙角,而爸爸却在早餐桌上一反常态,不再用报纸将自己与女儿隔开,他温柔地对安娜说:“生日快乐!你想不想去动物园玩玩?”安东尼·布朗因为曾长期绘制人体解剖图,所以具有非常扎实的水彩技法,并对绘画的细节极为重视。

而《猜猜我有多爱你》的作者山姆·曼克布雷尼则通过一大一小两只兔子的对话,表现了世间最伟大的和感人的母子亲情。随着小兔子一遍一遍地问大兔子:“猜猜我有多爱你?”故事所传达的感情浓度也随之螺旋式的上升。当小兔子在母爱的包围下甜蜜地睡去时,兔妈妈才温柔地在小兔子耳边说:“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绕回到这里来。”至此,全书结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讲述了世间最难以表达的母子亲情。该书中,作者充分利用图画来表现了小兔子与大兔子的对比。小兔子站得笔直地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它的形象只占了整个页面的三分之一。大兔子说:“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它的形象将整个画面填满了,小兔子蹲在它脚边抬头看着它。这个跨页的对比就形象鲜明地说明了文字想要表达的内容。(二)表述故事的形式更为多样

图画书中图画的加入,为故事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无限的可能。

1.颜色

莫莉·班在《图画·话图》一书中说道:“我们对各种颜色的反应是来自这些颜色与某些自然物的联想——也就是说,我们将红色与血、白色与光、雪与骨头联想在一起;黑色与暗、黄色与太阳、蓝色与海及天空联想在一起。”其实,我们不仅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颜色与实际的事物联系起来,还可以将颜色与很多很多抽象的感觉联系在一起。如我们常常说火红的青春、蓝色的忧郁、紫色的高贵、黑色的神秘……

加拉·诺夫特里·亨特(Jana Novotny Hunter)创作、苏·泊特尔(Sue Porter)绘图的图画书《我有我感觉》,就是色彩在图画中使用的范例。当主角小老鼠觉得开心时,颜色是红色和黄色交织的暖色;当小老鼠的妹妹觉得难过时,画面的颜色是蓝色的;当小老鼠夜里单独一个在房间睡觉,感觉到害怕时,画面的颜色是蓝黑色的;当它被爸爸拥在怀里,感觉到爱的时候,画面又恢复了红色的主调。

同一本书中,还会有单色和彩色的切换,如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撰文、克雷门·赫得绘图的《逃家小兔》和安东尼·布朗创作的《走进森林》这两本书。在《逃家小兔》一书中,小兔子逃离家庭,离开妈妈时的图画均是黑白色的;但是当妈妈找到它的时候就会使用彩色的跨页。这种黑白与彩色的穿插,形成了鲜明的节奏感,并一步步将故事推向高潮。

2.媒材

正如彭懿在《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所说:“凭借不同的媒材,图画中有太多的表现技法,除了铅笔画、蘸水笔画、版面、水彩画、油画、压克力的颜料画,还有照片、拼贴以及电脑制作等。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貌。”

由中江嘉男撰文、上野纪子绘图的“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就是用铅笔进行创作的图画书。这一系列图画书的画风简洁、人物形象细腻传神,在一系列螺旋式上升的故事情节之后,往往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如《打破杯子的鼠小弟》这本书,讲述了鼠小弟失手打破了杯子,他担心妈妈会责备自己,就在心里不停地盘算,该找什么借口嫁祸给他的朋友,好为自己开脱。但当他还没拿定主意的时候,正好被朋友们撞见。他一心虚,就把托盘里的杯子又摔到了地上。没有办法的鼠小弟只好向妈妈承认错误,结果妈妈反而表扬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本书的绘者细腻地画出了鼠小弟从打破杯子的沮丧到想到鬼点子的得意洋洋,再到被朋友们识破的心虚,最后到等待妈妈批评时的忐忑不安等不同神情。

水彩画的风格是透明的、亮丽的、让人感觉饱满而流畅。由叶详明绘图、みなゎふふゎ撰文的《刚达尔温柔的光》一书,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由于内战和连续两年的干旱,在1984至1985年间伊索比亚饿死了数百万的平民。国际民间海外救援团队前往刚达尔进行粮食和医疗救援。然后,救援团带去的粮食对于当地已经断粮一个多月的居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刚达尔村的一个伯伯,把自己全家所得的少量的粮食,分给了不认识的两个女孩,并且让她们带回去给她们瞎眼的母亲。该书的文字十分朴实,图画也极其简单。绘者用淡蓝色画出大片大片的蓝天,用暖黄色表现一望无际的干旱的土地。出场的人物全部都是一个个小小的,或白色或红色的单薄的剪影,在荒凉的大地上等待救援。当夜幕降临,世界笼罩在墨蓝色的星空下,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这难道预示着什么?而当文中的叙事者“我”,知道伯伯收留了两个小女孩,并且赠予她们食物时,画面又恢复了淡蓝和暖黄色。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图画书作者也开始将经典童话进行颠覆性的改编,创造出后现代风格的图画书。其中,最经常使用的绘画技巧是拼贴。

第三节 图画书的发展

关于图画书的起源,目前研究界普遍认为,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1592—1670)于1658年出版的《世界绘图》是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但至今已300多年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图画书的发展极为缓慢。

18世纪,英国的出版商和儿童图书推广人约翰·纽伯瑞(1713—1767)创建了“圣经与太阳社”。这个出版社出版了大量插图优美、价格低廉的儿童读物。

到了19世纪时,随着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图画书也开始长足发展。英国出版家爱德蒙·埃文斯,图画书作者沃尔特·克雷恩、伦道夫·凯迪克、凯特·格林纳威是图画书发展早期的四位重要的开拓者。随后,女画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因为创作了《彼得兔的故事》系列而成为欧美儿童最喜欢的图画书作家。1901年出版的《彼得兔的故事》,是图画书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这本书很好地达到了文图互补的效果。

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很多图画书作家从欧美流向美国,美国的图画书因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图画书作家。如1928年从德国移居美国的旺达·盖格(1893—1946),就因创作出版了《一百万只猫》而一举成名,该书被出版界认为是美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另外如创作了玛德琳系列的路德威格·比梅尔曼斯创作了《逃家小兔》《月亮,晚安》的玛格莉特·怀兹·布朗,以及创作了《野兽国》《厨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莫里斯·桑达克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图画书的发展日新月异,图画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20世纪中期,欧美图画书被译介到日本,经过以松居直为代表的图画书推广人和图画书作家的不断努力,日本图画书迅速发展起来,图画书出版很快走出了全部译介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图画书作者,图画书创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中赤羽未吉、安野光雅先后获得国际安徒生奖中的“插画奖”。

20世纪80—90年代,受到欧美和日本图画书市场的影响,中国台湾地区的图画书创作也开始发展起来。台湾图画书的发展也是从译介优秀外国图画书开始的,其后由于出版社的推动和奖励机制的建立,台湾也出现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图画书作家,如方素珍、严淑女、张又然等。

中国于1922年,郑振铎在上海创办了《儿童世界》,这是一份常刊登图画故事的刊物。可说开风气之先。《河马幼稚园》《两个小猴的冒险》曾产生较广泛的影响。郑振铎、赵景深、黎锦晖等,都在图画故事的创作上付出了不少心血。赵景深曾编写出版过《一粒豌豆》《到小人国去》等50多种图画故事书。可惜因战乱连年,民生凋敝,仍不能形成气候。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大陆图画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之前儿童文学界出版的往往是带有图画的故事书、连环画或小人书。20世纪80年代,由于学前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加上出版社从国外开始大量译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我国的图画书才开始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中日两国曾在20世纪80年代举办了两届“小松树”儿童图画书奖,鼓励国内图画书的创作。郑春华撰文、沈苑苑绘图的《贝加的樱桃班》,孙幼军撰文,周翔绘图的《贝贝流浪记》,俞理创作的《小兔当了大侦探》获得了小松树奖。1999年,辽J宁的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德国雅诺什(anosch)的一套图画书,其中包括《噢,美丽的巴拿马》《小老虎,你的信》《我会把你治好的》等10册,虽未引起预期的市场效应,但成了中国大陆图画书发展的里程碑,让中国儿童文学界真正关注起这一儿童文学的特殊形式。

近些年来,国内少年儿童出版社纷纷出版图画书,有人说,这是中国少儿出版业的最后一块蛋糕。如台湾信谊基金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莫妮克的“小老鼠的无字书”系列;南海出版社出版了“可爱鼠小弟”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悦读阅美”系列等。其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还出版了国内首部图画书研究理论著作《图画书:阅读与经典》。近十年来,我国图画书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图画书这一文化现象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幼儿教育越来越关注,而中国的图画书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四节 图画书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图画书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早接触的书。优秀的图画书往往以轻松幽默的文字、充满想象的图画、妙趣横生的故事、饱含哲理的主题构成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并让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游戏、一种娱乐,从而爱上了书、爱上了阅读,让书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虽然不能保证每个读过图画书的孩子都聪明过人,但可以保证每个得到过图画书滋养的孩子,心灵都会更加美,更加充盈。

首先,书是打开孩子心灵的第一扇窗。从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和习惯很重要,而好书的选择更重要。儿童对图画天生就非常敏感,当一本图画书放置在他们面前时,就成了审美的对象。那些画得很美丽的图画,很快就能吸引孩子的目光,进而让他们找到画家蕴藏在图画里的信息,发现其中有趣的故事,呈现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想象世界,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迷人的享受。引导孩子阅读图画书,对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20世纪末被英国权威的学术杂志《罗格斯》评为“一个世纪来改变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的100本名著之一的《柳林风声》,就是一本画面非常美的图画书,书中任何一个画面剪下来挂在墙上,都可成为最美丽的装饰。如果让小孩读一读这本书中带有幽默味的故事,更会有一种充满戏剧意味的美感。如果让孩子从小读读此类的好图画书,这对启发儿童对美的感受,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当然有着无可争辩的作用。

第二,图画书对顺应、引导、满足儿童本能的读书兴趣和趣味,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求知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当父母或其他大人指着色彩鲜艳的图画书并读图画书给婴幼儿听的时候,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力从中吸取他们迫切希望了解的事物,满足他们本能的读书的兴趣和趣味。这时,他们开始认识了“书”,并且渐渐知道了“书”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这样就可以培养并引导儿童自身潜在的读书兴趣。孩子通过图画书的“图画语言”,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扩大了学习和生活的范围,享受到“书”带给他们的乐趣。面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丰富斑斓的社会生活,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疑问,例如《风到哪里去了》(文/夏洛特·左罗托夫、图/斯蒂芬诺·维塔,少年儿童出版社)图中的文字是这样书写的:“你看,当树在风中跳舞的时候,你是不是感到那舞姿的曼妙?当蒲公英的绒毛被吹飞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有一种绿色梦幻般的乘风飞舞的美感?当森林里的树叶变了颜色,当秋天过去而冬天来临,当冰雪消融春天再次到来……”这些诗一样优美的文字,被画家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色彩的交响,不仅让小读者深深地陶醉,更让孩子渴望了解其中的奥妙。当孩子们陶醉在意境优美的画面中时,配以文字的是孩子与妈妈的一段对话:“为什么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云在天上飘,它们要飘到哪里去?”“风停下来的时候,风到哪里去了?”这既激活了孩子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又启发他们潜在的思考兴趣。这无疑会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益于儿童智力的开发。

值得注意的,让儿童早期阅读的图画书,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娱乐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儿童实践阅读的意义是娱乐,是感受美,是激起他们以前没有的读书兴趣和趣味,这是第一位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伴随性质的学习,使孩子在无意中学到一些东西,则应视作附加值,不宜刻意追求,否则会损害儿童读书的兴趣和趣味。

第三,图画书对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儿童开始阅读图画书与儿童语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优秀D图画书本身就是很好的语言范例。例如美国苏斯博士(r'seuss)就是位出色的图画书作家。

苏斯博士的作品除了图画吸引人之外,最难得的是文字的洗练、讲究,不但押韵,而且行行都用最简单、最精练的单字,少到几十个或一两个单字,就能创造出一篇奇妙生动的故事来。文字在他手里真好似变魔术,让人出其不意,不仅有趣,而且美妙,有时甚至可以听出声音来。例如,他的代表作Horton Hatches the Egg就以书名看,Horton是主人公大象的名字,这只大象为什么叫Horton?请你念念看:HHtorton,orton,后面的ton,on,ton,像不像大象踩在地上的声音。如果叫咪咪,你一定会感到十分好笑。

又例如,他的名作《戴高帽的猫》一共只用了223个词汇,《绿鸡蛋和火腿》只用了50个词汇,而且都是从儿童语言中提炼出来的。他擅长用最简练的词汇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且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当大人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孩子在聆听老师或父母讲解故事时,总会在阅读过程中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并会相互讨论图画书的内容和主题。我在一家幼儿园里就听过老师提出以下问题:(1)故事的书名叫什么?(2)封面上画着什么?(3)作者是谁?(4)故事中有谁?(5)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接着老师就用投影仪再把故事讲了一遍,帮助孩子们尽快掌握故事内容,提出下面问题:(1)这是怎样的一天?(一个下雨天)(2)我的妹妹在家里做什么?(3)砰的一声,谁来了?(4)戴高帽的猫对我们说什么?(5)妹妹和我说话了吗?(6)我们的金鱼大叫什么?(7)戴高帽的猫说什么?他要玩个什么游戏?(8)金鱼害怕地说什么?(9)戴高帽的猫是用什么玩游戏的?他说起了哪些东西?(10)结果怎样?(11)金鱼发脾气说什么?(12)金鱼对戴高帽的猫是怎么说的?(13)戴高帽的猫怎么回答金鱼的?(14)戴高帽的猫又扛了个什么回来?(15)他怎么说箱子戏法?(16)金鱼说什么?(17)戴高帽的猫怎样回答?(18)他们又开始玩风筝,他们是怎样玩风筝的?(19)金鱼吓得发抖,他又说什么?(20)“我”来拿网兜,想干什么?(21)戴高帽的猫扛着箱子离开了,他一会儿又回来了,他回来干什么?(22)妹妹和我应该把这件事告诉妈妈吗?

通过师生互动,幼儿在对话中捕捉和学会许多新词语,这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四,阅读图画书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很大的作用。

具象的图画书展现了真实世界的某一个侧面,又为小读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孩子们都对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心,迫切地想了解它,而且常常用自己的想象去满足这种好奇心。如美国作家克罗格特·约翰逊的《阿罗有支彩色笔》中的阿罗,在美国就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个手持画笔的小男孩,凭借自己手中的那支彩色笔,画出了自己无数的梦想,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小男孩”。试想,读着此类图画书长大的儿童会不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吗?

何况图画书拥有的表现力,往往能转化成一种艺术作品。所谓艺术品就是能将意会用具体的形象呈现,并能使观赏者把自己的意会也依附其上。这对孩子们的美感经验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美感的体验会使孩子置身于一种愉悦的享受,经过反复玩味后,往往通过直觉,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进而创造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来。因此,阅读图画书,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奇异的想象世界,有益于拓展儿童的想象力,对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无可置疑的。

第五,图画书可激发儿童更加愉快的情感。

儿童在阅读一本图画书时,不仅可从故事中得到愉快,同时还可通过观赏书中的图画得到美感,增添愉悦的感受,激发更加愉悦的情感。例如,出版于1942年的《逃家小兔》也是一本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图画书。美国的《学校图书馆》杂志推荐1966—1978年最佳精品儿童读物时是这样说的:“在兔子妈妈和小兔子之间的富于韵味的奇妙对话,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小故事,今后这本书可能成为不朽的幼儿读物的经典。”经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考验,该书确实已经成为经典。该书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作者玛格莉特·怀慈·布朗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来自然地写作”的。这是一个非常温馨的故事。

小兔子巴尼长大了,决定要“离家出走”,“如果你跑了”,他的妈妈说,“我一定会追上你,因为你永远是我的小兔子。”

于是故事就这样展开——如果你是一条小溪里的鱼儿,我就是清清水流旁边守候你的那个渔夫;如果你是一块山崖上的石头,我就是在山崖间寻找你的那个登山者;如果你是一朵秘密花园里的番红花,我就是为你洒下露水的那个园丁;如果你是一只飞翔在高空的鸟儿,我就是在大地上等待你的那棵绿树;如果你是一艘漂流在海洋中的小船,我就是一阵风,将小船吹向你希望去的任何地方……

小兔子不断地变化着模样,而他那坚定、细心、有爱心的妈妈,总能想出一个个办法,将他重新找到。故事结尾,小兔子对妈妈爱的考查结束了,他满足地躺在妈妈的怀里,妈妈躺在一张摇椅上,身边是温暖的火炉,屋外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这是一个多么温馨,多么富有诗意的故事!它会给小读者带来多么美好的情感。

如果阅读的同时引导小读者欣赏图画,感受里面的黑白画和彩色画的不同美感,就能感受到文字中未写而在图中表达的丰富内容。这本图画中的图画和文字带给孩子两种情感体验:一是惊喜,二是温暖。通过色彩和美丽的图画,给予小读者眼睛的愉悦感受,传递了强有力的视觉经验,必然会激发出儿童更加愉悦的情感,增添其无穷的阅读乐趣,让孩子在审美的快乐中健康成长。

第六,引导儿童进入一个有趣的书的世界。

图画书是以图画为主体,配以简洁、精致的文字,主要通过精美的图画来讲述故事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已被当作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而得到广泛推广,或作为培养阅读习惯的一个最好的阅读起点而被人们重视。日本儿童读物理论家、出版家松居直认为:“孩子是通过图画书知道读书的乐趣的,这是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不可缺少的读物。”

如上所述,图画书或者确切说图画故事书,是指单纯用图画,或以图画和文字相互融合的形式来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样式成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在儿童文学中占有一席无可替代的地位。

其次,儿童天生喜欢绚丽多彩的颜色和富动感多变的线条。鲜明强烈的色彩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刺激和愉悦之情,柔和温馨的色彩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宁,不同色彩在一起产生的对比效果,更让孩子们着迷。例如,雷蒙布里斯的《圣诞老爸》红衣服、白髯子,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以绚丽如幻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梦幻般迷人的世界。这比用语言文字描绘的文学世界要丰富多彩得多。不仅色彩对孩子有着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线条也一样。线条符合儿童视觉中的动感特征和需求,因此具有动感的、富于变化的线条,也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例如,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名著《爱心树》《失落的一角》以及《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等,全是黑白的,没有亮丽的色彩,且用非常简单的线条勾画而成,却给孩子们带来视觉上的无穷乐趣。那些简单而稚拙的线条就像具有磁力的魔线,牢牢地吸引着孩子的目光,并带领他们进入书中的童话世界。

图画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色彩与线条需符合儿童视觉特征。仅凭这一点也足以破解图画书之所以在儿童文学中具有不可动摇地位的密码所在。而今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视觉艺术的元素,为图画书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儿童对图画书的视觉感觉,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第三,图画书是从儿童文学中的插图读物演变而来的,但它在作用、地位和表现形式等方面,与插图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是以“文字”为表现主体,插图只是为了表现作品内容的辅助手段;而图画书中的图画却是表现的主体,有的图画书整本书不着一字,全用图画来刻画人物,表述故事情节,承担着直接表现作品意义的任务。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一个“读图时代”,图画书在儿童文学中形成一个独立的门类,它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必将更受到世人的重视。

第五节 图画书的创作与改编

图画书是用语言与绘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因此,在创作与改编时,对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都有不同于一般的特殊要求。

一、图画书对图画的要求

画家创编图画时,要使自己的作品让小读者喜闻乐见,就得在图画的形式、造型、色彩、光影、构图、主题上,力争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图像富直观性。图画书是以图像为主来诉说故事的。它不同于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字作品的阅读,是通过读者的视觉到达大脑后,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画面、场景,再经大脑的作用作出判断和推理,才能再现生活。画家要努力通过谐趣鲜明的线条和色彩、创意独特的构图、富有动感的画面来构建完整的故事,从而使故事形象化,直接作用于小读者的视觉。作品的内容要力求直观,使之成为直接呈现的可视可感的连续的图像。

第二,画面要富于动感。图画书是以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的。孩子的目光最容易被动的东西所吸引,这就要求本来是凝固的静态的画面要富于动感,要用富动感的连续的画面构建动人的故事。如中江嘉男文,上野纪子绘图的《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经受了时间考验的图画书。从1929年出版以来,已重印了150多次。它获得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构思巧妙,结构严谨,善于运用重复手法展开故事,文图配合默契,讲究色彩和版面的设计等等,但有一点是关键的,就是文中自始至终用富于动感的画面来讲故事。

第三,要符合孩子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例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是一本关于爱、关于感动的图画书,作者是日本著名画家宫西达也,他运用大红、明黄、深灰等几种非常浓烈鲜艳的彩色来构建画面,对比鲜明,画风粗犷,线条简单,落笔大刀阔斧,以一般人看来也许觉得并不美,但在孩子眼光中却有稚拙美的魅力,与我们常见的那写实的画风比,更切合儿童的审美观和欣赏习惯。

第四,要让小读者从图画中领会到文字的精彩。当小读者阅读图画书时,是通过画面而感知故事的。文学接受中,存在着年龄越小,对画面传达的方式的依赖性越大的现象,而幼儿在感知图画故事过程中,往往大脑容易疲倦。因此,画家在创作时,要求十分重视作品的画面内容和故事情节能让小读者感兴趣,并以能引起他们注意的色彩、线条、形象、构图来建构可视的空间,以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引领小读者进入作品的艺术世界。仍以《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为例,从封面到封底,每一个画面的背景、色彩和线条的表现都蕴藏着文学的韵味。例如,最后一页:明黄色的大地上,小甲龙的爸爸妈妈回家了。所以页面的最下角,画家只画上了霸王龙孤零零的半条尾巴,甩呀甩的和小甲龙做最后的道别……不要说孩子们,就是成年人也会感到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感动。再回味一下,看似简单的图画,竟有这么多值得玩味的东西。

第五,画家要充分发挥图画的视觉语言所具有最大的艺术魅力。佩特·哈群斯是一位高明的、了不起的图画书作家,既能画,也能写,而且往往有一些独特的创意。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很简单,只讲述了一只母鸡在晚饭前出去散步的故事。情节简单得有点枯燥,没有多少趣味。但图画中则出现了一只上蹿下跳的狐狸,一直跟在母鸡的背后,伺机吃掉母鸡,结果是搞得天翻地覆,但一无所得,反吃尽苦头,一次次落得失败的下场,最后被蜂房里蜂群追得落荒而逃。图画仍有文字讲述的故事所传达的意义的约束,但又充分发挥了图画的视觉语言的艺术魅力,创造了一个独立建构意义的空间,且在图画里蕴涵了多重的意义,促使读者在观赏图画后去解读、去诠释。

二、图画书对文字的要求

美国著名儿童读物画家芭芭拉·库尼说过:“图画书像是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显示它的美丽,而项链没有细线也就不存在。”

从这里可以看出,创编图画书,图画当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要是没有文学这条细线,项链的美丽也就不存在了。这不仅指有文字的图画书,即便是无文字的图画书也同样重要。由于图画书中的文字(语言),包括无字图画书中的故事构思(作家在构思故事时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符号)。所表达演述的故事,大多是通过成人传达给幼儿,诉诸他们的听觉的,因此图画书中对文字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第一,要求文字简洁、凝练,有可视感。例如,由美国图画书作家路斯·克劳斯撰文,克罗格特·约翰逊绘图的《胡萝卜种子》,文字就非常简洁、凝练:一个小男孩种下一棵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有长出来。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小男孩仍然每天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颗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知道的那样。

这本经典的图画书是文字作者的丈夫,那位《阿罗有一支彩色笔》的作者克罗格特·约翰逊画的,每一幅画得都恰到好处,书中的每个字也都恰到好处。路斯·克劳斯用十分简洁的笔触,写出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把那些温顺的小男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刻画得极其鲜明、生动,充满戏剧性。

第二,要求最好能表现情趣的富于动感的语言。图画书的文字,不仅要简洁,而且要带有一种震撼力,富有动感,如《鳄鱼怕怕和牙医怕怕》,画面上出现一条捂着大嘴来看牙医的鳄鱼,它边走边自言自语地说:“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接着牙医在画面上出现,让人意想不到是,当他瞥见窗外将要进来鳄鱼时,嘴里意外地一样冒出了一句:“我真的不想看到他,但是我非看不可。”这两句看似完全相同的语句,写出了两个不同角色的心情和思绪。鳄鱼害怕牙医,牙医也害怕鳄鱼。同样是怕,却又是不同情绪的怕。同样一句话,不仅写出了不同的意义,而且极富动感地表达了不同心绪。

第三,要求浅显、优美,与画面协调。作为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图画书,本身就是一种浅语的艺术,语言要求浅显、明白、形象,富有美感。例如,《逃家小兔》中的语言,请看本书67页中那段优美的文字。

这一行行优美动人的文字,像诗句一样朗朗上口,像诗句一样优美悦耳,且紧扣画面传递给小读者。

第四,要力求使用正确的儿童口语。图画书的语言要正确、规范化,要使用符合儿童经验的口语化的文字。其实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家都会用一些儿童式的经验逻辑,或富儿童式语言的特性,来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但千万不能流于牙牙学语,装娃娃腔,这样会适得其反。其实画也一样,童趣不是一味模仿儿童就会得到的。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图画书是一种特殊的幼儿文学样式?

2.请选一本最优秀的图画书,分析一下图文之间的关系。

3.创作或改编图画书应注意哪些关键性的问题?

第四章 儿童诗歌

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体裁,它是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作品,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会识字读书,只是作为一个听众的时候,已在摇篮里聆听摇篮曲这种诗歌样式的作品了。

诗歌是运用最凝练、最富节奏感和音乐美的形象的语言,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最富于情感色彩的文学体裁。儿童诗歌包括儿歌、谜语、儿童诗等多种形式。儿歌是指专为幼儿创作的一种可诵可读的简短诗歌。谜语是儿童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儿童诗与儿歌没有严格区别,只是儿童诗的读者一般是已经入学的儿童,但借助朗读,儿童诗也可以为学前的幼儿接受和理解。因为对象稍有不同,儿童诗比儿歌的体裁更为广泛,主题更为深刻,语言词汇更为丰富,篇幅可以更长一些。

第一节 儿歌

儿歌是以年龄较小的幼儿为对象,既具有儿童的年龄特征,又兼具有民歌的艺术风格,为儿童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可吟可唱的简短诗歌。它在幼儿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儿歌的特点

(一)感情健康,主题单一

由于儿歌主要是以年幼的儿童为对象,而幼儿生活经验少,知识有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弱,模仿性强,因而它比一般艺术形式更须具有明显的教育方向性。为此要求内容正确,观点鲜明,感情健康,通过具体的艺术形象体现主题。这就要求儿歌的主题要单一,一首儿歌中说明一个意思,不要在一首儿歌中表达多重意思,写得很散,使幼小的儿童抓不住中心。例如,杨畅的《小狗找朋友》:小黄狗,找朋友,说猪黑,嫌熊丑。兔子尾短耳朵长,鸭子嘴扁又太脏。哎哟哟,挑啊挑,一个朋友没找着。

这首儿歌,结合各个动物特点展开,小狗找朋友,找来找去看到的都是朋友身上的缺点,结果一个朋友也没有找着。作者最后用一声“哎哟哟”喊出了一种深为小狗惋惜的感情。儿歌写得虽然很含蓄,耐人寻味,但主题仍是鲜明而突出的,而且它揭示的感情也是健康的。(二)形象具体,想象丰富

集中而形象地描写一件或几件具体事物,达到单纯、具体、形象的要求,这不仅因为形象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儿歌也不能例外,而且,因为儿童(特别是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具体的,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形象开始,通过客观事物的形状、色彩、声音来思考,来理解周围的世界的,因此要求儿歌写得形象、具体。只有通过具体的事物或鲜明的形象,有声有色地把事物最突出、最具体的特征表现出来,说明一个单纯突出的主题,才容易被儿童接受,并且使之感兴趣。例如张继楼的《下雪了》:下雪了,下雪了,半天云里飞鹅毛。块块水田镶银边,座座青山戴白帽,青松长起白头发,翠竹反穿羊皮袄。小狗跟我上学去,朵朵梅花洒满道。

这首儿歌描绘的人、事、景物都很具体,开头两句不仅具体地写出雪花的形色,也能形象地感触到孩子见到雪花的那种喜悦的心情。中间四句雪景的描绘,都是儿童的眼光里的具体形象,最后两句描写人和小狗的活动,虽然比较概念化,却以雪地上留下的足迹弥补了这个不足。作者以他那丰富的想象,勾画了一个个非常具体的形象。

丰富的想象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作为与诗歌同一门类的儿歌,当然也不可缺少这一因素。因为想象可以使形象达到高度集中,境界更加开阔,并使感情随之飞驰。当然,儿歌的想象要符合儿童的特征。例如,刘饶民的《海水》就是一首想象丰富的儿歌。请看第一节:“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海水笑着来回答,海的怀里抱着天。”作者把海水之所以呈现蔚蓝的颜色,说成是因为它怀里抱着天。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再看第二节:“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海水笑着来回答,因为渔人流了汗。”作者把海水的咸味归之于渔人流了汗,这想象既平凡又出奇,读来诗意盎然,洋溢着健康的儿童情趣。(三)结构单纯,篇幅短小

为了便于幼儿领会、接受,儿歌的结构要求单纯、明白、紧凑、完整,篇幅短小。例如邓元杰的《老师引我上金桥》:算术题,一道道,一排等号像小桥。算对了,就过桥。做错了,过不了。老师引我上金桥,向着科学大路跑。《小朋友》1978年第12期

这首既短小又单纯的儿歌,用了一个形象具体的比喻,把算术上的等号比作小桥,“算对了,就过桥”,“做错了,过不了”,比拟明白贴切,含义深刻,最后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敬爱的感情。这样简短的儿歌,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因为幼儿的思维记忆能力较弱,儿歌的结构不宜太复杂,篇幅也不宜太长。

短小、单纯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结构单纯、篇幅短小的儿歌,同样要求引人入胜,趣味无穷。例如,黎锦晖的《花蝴蝶》:蝴蝶撕破花花裙,哭呀哭得好伤心,蜜蜂听说来看她,尾巴上面带着针;蜘蛛听说来看她,丝线线儿藏肚中。她向蜘蛛借来线,她向蜜蜂借来针,抹掉眼泪拿针线,缝好花裙多高兴!《小朋友》1981年第9期

这首儿歌一共十句,借童话的手法,描绘了花蝴蝶不慎撕破花裙很伤心,后来,在热心的蜜蜂和蜘蛛的帮助下,补好花裙化悲为喜的愉快心情。诗中出现的虽是拟人化了的动物,其实生动地反映了朋友们相互关心的真挚情感。篇幅虽小,结构单纯,但是诗意浓郁,余味无穷。(四)语言浅显,音韵和谐

儿歌是供幼儿吟唱的,语言要求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例如,有一首传统儿歌《小白兔》:小白兔,真灵巧,红眼睛,白皮袄,前腿短又小,后腿长又高,走起路来一跳又一跳。

这首儿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小白兔的外貌、体态、神情、动作,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语言浅显明白,幼儿一听就懂。

儿歌语言不仅要求通俗易懂、口语化,为了便于幼儿吟唱、记忆,还要求韵律优美、音乐性强。例如,有首北京儿歌:“蚕宝宝,真稀奇,小时像蚂蚁,大了穿白衣,吐出丝来长又细,结成茧子真美丽。”全首押韵,旋律优美,富有音乐感,便于幼儿记诵。

具有强烈音乐性的语言,是适合儿童口味的,它使幼儿爱听,喜欢吟唱,容易上口。有时为了内容和节奏上的需要,儿歌常常采取叠词叠韵,语言也多反复,借以加强语言的音乐性。

二、儿歌中的几种特殊形式

在章法结构上,儿歌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形式,我国儿歌在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特殊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现介绍几种常见的特殊形式。(一)摇篮曲

摇篮曲又叫催眠曲,是用母亲的口吻唱给婴儿听的。这可说是人的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一种文学艺术。当孩子呱呱坠地之后不久,就会从妈妈那最早接触到这种最具朴素美的儿歌。妈妈用悠扬徐缓的声调,轻快地哼着:小宝宝,乖乖地睡觉!不要吵,不要闹,让妈妈给你摇一摇。小小月亮挂在柳树梢,花儿休息了,鸟儿也不叫了。小宝宝,乖乖地睡觉……

歌词简短,含义单纯,节奏轻快,韵律优美是摇篮曲的一个特点。在摇篮中躺着的婴儿,当然还不可能理解歌词中的含义,但摇篮曲却以它和谐的声调和轻快的旋律直接唤起孩子们听觉的美感,给孩子们以最早的美的陶冶。

泰戈尔在他的《我的童年》中说:“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倒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学,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

摇篮曲是一种“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的文学,它往往倾注了母亲对下一代的最美好、最温暖的感情,并以柔和的声调、缓慢的节奏构成音乐美,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慈爱的母亲坐在摇篮边,一边凝视着恬静地躺在摇篮里的孩子,一边随口即兴地编唱温柔的催眠歌曲,即景生情,因景而发。这些即兴创作出来的摇篮曲,值得我们儿童文学工作者认真搜集、整理,它有助于儿歌创作的繁荣。

当然,摇篮曲并不全是妈妈的即兴创作,不少关心最幼小一代的文学艺术家们,也曾为孩子们创作过更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摇篮曲。例如戈特尔作词、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快睡吧,我的宝贝,小鸟儿早已回去,花园里多么安静,小羊和蜜蜂已休息,天上月亮在笑眯眯,银色光辉照耀大地,你安睡在月光里,快睡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有谁比你更愉快,有谁比你更幸福,糖果玩具多齐备,没烦恼也没忧愁,一切幸福都能得到,只要你不再啼哭,愿幸福能够长久,快睡吧,我的宝贝!快睡,快睡!(二)数数歌

识“数”,是儿童学习计算的第一步,也是学会计算的必要基础。幼儿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对于抽象的数字观念不易理解,要掌握基本的数序也有一定的困难。儿歌中的数数歌,就是符合幼儿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它用儿歌的形式来培养幼儿“数”的观念,使数学和文学结了缘。

幼儿开始认数时,即使十以内数序的记忆,也有一定的困难,数数歌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十以内个位数的数序: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翻跟斗,七八九,拍皮球,张开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这里,作者把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字,巧妙地跟一定的情节联系起来,而且押了韵,读起来顺口,让幼儿很快能记忆背诵,从而帮助他们掌握一至十的数序。

有的数数歌,虽然没有生动的情节和形象,但经作者巧妙的安排,有了韵律,这就便于幼儿诵读和记忆,掌握数序。例如,有这样一首数数歌: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到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十八和十九,二十,二十一。

由于它有了音韵,节奏明快,念起来顺口,就使幼儿们喜欢念、喜欢记。

教给年龄稍大儿童的数数歌,不仅培养他们数序的概念,而且还要训练他们的计算能力,传统儿歌中的《数蛤蟆》就是练习计数的儿歌: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的数目按不同倍数增长的,因此不仅能帮助孩子们练习加法,而且也能训练他们做乘法的技能和技巧。这首儿歌中蛤蟆的数字,可以按顺序一直增加上去,孩子们边唱、边思考、边推算,就起到训练儿童思维能力的作用。(三)问答歌

问答歌也叫盘歌,或叫对歌,它采用问一句答一句,或连问几句再连答几句的形式,启发儿童思考,培养儿童观察事物和比较事物的能力。例如,有一首传统的北京问答歌:什么尖尖尖上天?什么尖尖在水边?什么尖尖街上卖?什么尖尖姑娘前?宝塔尖尖尖上天,菱角尖尖在水边,粽子尖尖街上卖,花针儿尖尖姑娘前。什么圆圆圆上天?什么圆圆在水边?什么圆圆街上卖?什么圆圆姑娘前?太阳圆圆圆上天,荷叶圆圆在水边,烧饼圆圆街上卖,镜子圆圆姑娘前。什么方方方上天?什么方方在水边?什么方方街上卖?什么方方姑娘前?风筝方方方上天,渔网方方在水边,豆腐方方街上卖,手巾方方姑娘前。什么弯弯弯上天?什么弯弯在水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