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阅读·写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19 21:48:51

点击下载

作者:闫学军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观察·阅读·写作

观察·阅读·写作试读:

前言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简称为“语用”)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换个说法,也就是学习表达。表达能力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它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关涉人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表达的绵密基于观察的细密和阅读的繁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关照现实和关注内心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表达能力的习得。

远离生活的学习是无用的,忽视内心的学习是无力的,不成系统的学习是无效的。目前以主题为单元的教材编排形式,不仅观读写严重脱节,系统性更严重缺乏。因此,在使用上总是难见成效。

本书的编写,以摹写自然事物为例,探索“观读写一体化”路径,试图通过实物观察,例文研读,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感悟、如何表达,把语文学习引向《语文课程课标》所指示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道路上来。

为此,本书以观察为线,设计了有一定连贯性的学习目标,编排了“美文引路”“精当点拨”“小试牛刀”“延伸阅读”“下水文”“佳作展示”等项目,观为触发,读为借鉴,写为历练,力图观察阅读并进,写生临摹相济,引导学生多观多读多写,促其有所收益。使用时,要树立“点非孤点,篇非孤篇”的意识,瞻前顾后,步步为营,一点一点地理解到位,训练到位。

慧心观世界 妙手著文章

我们中国人一直感叹日本人的细节精神,却不知日本人的细节精神,与日本人从小接受的“具体教育”有关。这种“具体教育”体现在日本从小学开始就设置社会课和理科课,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自然的能力。而日本小学生的作文,也基本以观察为主,作文内容都源自日常生活的实践,很少是空洞的口号或抽象的感性的文字——这样的作文,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十分具体化的事物的观察能力。这两种能力,无疑是成年后拥有细节精神的必要前提。

反观我们的教育,小学的社会课和理科课基本上是脱离了生活实践的“抽象教育”,中学阶段则是完全脱离了生活实践的“抽象教育”。我们的极为无序的作文教学从来没有系统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学生也无一例外地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观察训练,因而其习作内容空洞,思维混乱,具体事物的观察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严重缺乏。

事实上,观察是发现、思考和表达的前提,又伴随着发现、思考和表达的始终;一切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莫不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写作也概莫能外。刘文典教写文章时,仅授以“观世音菩萨”五个字,“观”乃多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明白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

我们曾经给初中学生布置作文《我的老师》,学生无一例外地写了小学时教自己的老师。我们也曾给高中学生布置《我的老师》,他们不出意料地写小学或初中学段教过自己的老师,全然无视现在正在教着自己的老师。什么原因?缺乏关注眼前、观照现实的意识,缺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景情的意识和能力。

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被父亲攀越月台的细微动作所感动;读《荷塘月色》,我们被优美绝异的景色所感染;读莫泊桑那样极自然轻巧极流利的小说,谁能想到他的神来之笔是如何得到的呢?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这双发现美的慧眼又是如何炼成的呢?朱光潜先生给我们点出了其中的奥妙。朱先生说:“学文如学画,学画可临帖,又可写生。在这两条路中间,写生自然较为重要。”“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须勤做描写文和记叙文。”近代第一流作家大半由写生入手。莫泊桑曾登门请教,福楼拜叫他把十年辛苦成就的稿本付之一炬,重新起首学描实境——描写一百个不同的面孔。就此,我又联想到达·芬奇学画蛋,联想到朱永新要儿子朱墨将全班同学逐个儿写出来。莫泊桑、达·芬奇早已是名垂青史之人,而朱墨也在初中时就出版了作品集。

观察对于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社会和自然。然而,作为一项高级心理活动,观察不是随便看看,它拥有内在的法度规则。《说文》:“观,谛视也。”“谛,察也。”“察,审也,多也。”“审,详也,熟究也。”由此看来,所谓观察,即多方位、多角度、仔细地翔实地感知事物。

作为感知主体,人有五官,即眼、耳、鼻、舌、身,有五觉,即视、听、嗅、味、触。人之七情六欲,一切思想,皆基于五官五觉。所谓观察,即调动五官,激发五觉,产生思想情感等的高级生理活动。只把观察理解为用眼睛看,是偏颇的。

单士兵《槐花盛开的季节》里这样写道:

春日,槐树枝叶浓密,枝桠四周张开,树冠如一绿色巨伞,遮掩着半边河水。上学时,头顶一树槐花,缕缕槐香送至鼻端,干净浓郁,浸润心田。眼前不时有落蕊飘扬,那追逐飞舞的蜂蝶萦绕身侧,煞具诗意。如今我仍常感叹,槐树老丑多刺,却能绽放出如此俏丽静雅的花束,来点缀春光,从而使童年的春天变得那么生动美丽……有时,槐花刚经过雨水的浸洗,清新鲜润,嘴馋得忍不住,摘下一串,咂上一口,那甜丝丝的感觉,沁人心脾,久久仍觉清香萦口。回到家里,母亲会做上一锅槐花饼,香喷喷的,十分可口。在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

文段中,作者充分调动了眼睛、鼻子、舌头等各个器官进行感知,产生了“老丑多刺”“俏丽静雅”“甜丝丝”“香喷喷”等感觉,和“干净浓郁”“煞具诗意”“清新鲜润”等感受,进而引发了“槐树老丑多刺,却能绽放出如此俏丽静雅的花束,来点缀春光,从而使童年的春天变得那么生动美丽”的感叹,以及“在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等感情,由细腻的观察而致动情,立体全息地丰富了内心世界,也丰满了文章内容。

当然,眼睛是最重要的感知器官,视觉也是最重要的观察角度。仅就视觉而言,又有多种角度:可定点观察,可移步换行,可定点与移动结合。就定点观察而言,有俯视、仰视、平视;有远眺、近观、特写;有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过程;还有整体到局部到个体等等,不一而足。

巴金《秋》里有一段关于湖水的精彩描写:

湖水静静地横在下面。水底现出一个蓝天和一轮皓月。天空嵌着鱼鳞似的一片一片的白云。水面浮起一道月光,月光不停地流动。对面是繁密的绿树,树后隐约地现出来假山和屋脊。这一切都静静地睡了。树丛中只露出几点星子似的灯光。湖水载着月光向前流去。但是琴的眼光被拦住了:两边是高的山石遮掩了湖水,仿佛那就是湖的界限。

这段描写以琴的眼光为视角,由远及近地写开去:由水底而至水面,由湖面而至对岸,由绿树而至树丛灯光,又随流动的湖水而至远处高的山石。层层展开,有动有静,极为优美。

特别要提的是,观者的目光到哪里,作者的笔触就延伸到哪里,文理和事理就达到了高度的统一。随着观察角度的有序变换,观察者的思想也一步步发展,作者的笔触也一步步丰满。有序观察,理性思考,就会形成有条理的、质朴实在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必然是自然顺畅的。再如朱先生《荷塘月色》,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中的月色,次写荷塘四周的景观,视角随着客体有秩序的变换,笔触又随视角有层次的延展,细密的文理和现实观察顺序相一致,自然流畅,毫无匠痕。情感是感性的,但思想和表达则是理性的,理性的表现之一则是有序;而有序翔实的表达必然是细密实在而富有质感的,细密实在而富有质感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比如朱先生的文章。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稳妥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基于观察的写作训练。

比如老师带领学生到教学楼顶,向东观望。极目之处是天边,与天相接的是鄂尔多斯高原,高原往西是毛乌素沙漠,沙漠以西是村庄,村庄以西是田野,田野里有树有庄稼。由远及近,一步步看过来,一步步写出来。观察顺序就是思想顺序,同时也是写作顺序。这是定点观察的例子。

再如,秋季,老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中央大道。大道两旁,白蜡树着上了绚烂的黄色,美丽异常。站在大道南端向北望去,先是道路和树木的全景,背景是蓝天、校舍和活动的学生,视线转注于路西一列树木,边走边观;再选定其中之一株,先观其全景,再观其冠、其干;再就近,观其一枝,一串叶,一片叶,可摸,可闻,可尝。这样,由整体到局部,再到个体,层层推进,步步展开。边观察边感悟边记录,逐步追求文理和事理的统一。这是定物观察的例子。

再如,天降大雪,老师停止上课,带学生走出教室观雪。先到楼道,观看雪花纷扬而下的场景,观看雪中物象的变化;盯住具体雪片,看其落下的情态;再站到雪地里,体悟置身雪中的感受,仰望雪落下的场景,脸和手感知雪的温度,在雪丛里认识雪花的形状和色泽;看雪中物象及人物活动,听雪落下的声音、踏雪的声音。这是动景观察的例子。

对人,注重进行肖像、动作、言语、神态的观察和基于事迹的延伸观察。比如,为完成《我的老师》这篇习作,布置学生就以上几点针对某一特定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每天记下观察笔记。又安排五人小组,列好提纲,采访观察对象及其同学、家人等,要求全面了解其事迹,掌握更多一手资料,这样写出来的人物自然栩栩如生了。

场面的观察和描写是最难的,却也脱不了全景、局部和特写的套路,老师安排了运动会开幕式、升旗仪式等观察。生活场面具有不可重复性,一次观察根本把握不了,老师就调动了电子媒体,比如重复播放97版电视剧《水浒传》鲁达出场拦惊马一段,学生观看记录,从中学习场面描写。

事实说明,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开展思考和写作训练,对培养具体化的事物的观察能力、理性思考能力及有序写作能力,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细节精神。

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

叶圣陶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第1讲观察角度美文引路槐花盛开的季节单士兵

记忆里,只有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那时,槐树蓊茏葱郁,枝叶婆娑,那垂挂于枝头的槐花,似串串珍珠,点缀于青枝翠叶间。风摆枝条,那静雅的花束,如串串铃铛,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

少年上学时,沿着扁担河走。河畔,是一排老枝横虬的槐树。春日,槐树枝叶浓密,枝桠四周张开,树冠如一绿色巨伞,遮掩着半边河水。上学时,头顶一树槐花,缕缕槐香送至鼻端,干净浓郁,浸润心田。眼前不时有落蕊飘扬,那追逐飞舞的蜂蝶萦绕身侧,煞具诗意。如今我仍常感叹,槐树老丑多刺,却能绽放出如此俏丽静雅的花束,来点缀春光,从而使童年的春天变得那么生动美丽。

那时黄昏,我常斜倚槐树粗壮的似龙鳞环盖着的树干,面对水声潺潺的扁担河,背书诵文。那时,点点繁花轻柔舒缓地飘落于一弯清水中,款款漂向下游。蜂戏白花,蛙鼓清溪,鸟语互答,那种流水落花的意境,清新悦人,恬静淡雅,缥缈静谧,如同置身于童话之中一样。我常以为,那也是苏北乡村的最美的风情画。

我于槐花,似乎更有着一份特殊感情。少时家贫,逢春夏之交,青黄不接之际,家中无以进食。母亲总带着我来到河畔槐林。母亲用钩子拽低槐树枝,我提着一个竹篮跟在后面,于繁枝茂叶间,摘下串串白花。有时,槐花刚经过雨水的浸洗,清新鲜润,嘴馋得忍不住,摘下一串,咂上一口,那甜丝丝的感觉,沁人心脾,久久仍觉清香萦口。回到家里,母亲会做上一锅槐花饼,香喷喷的,十分可口。在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

忆起我初为文时,曾读过汪曾祺的一篇题为《玉渊潭的槐花》的散文。文章只在开头说玉渊潭槐花开了,如下了一场大雪。接下来全文未提及一次槐花,只是将养蜂人的生活琐碎娓娓道来,最后,当养蜂人走了时,才发现玉渊潭的槐花落了。那份恬淡静雅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当时我不禁大叹,散文竟能这样写。也许是机缘巧合,后来喜欢的几个作家,他们竟都与槐有关。如将其书斋命名为古槐书屋的,被称为古槐老人的俞平伯;将其散文结集取名为《槐园梦忆》的梁实秋;将其诗集定名为《槐聚诗存》的钱钟书等。读他们的诗文,感觉情味隽永,雅致之极,仿佛置身于悠悠槐花香馥中,透着静趣,静则悠,悠则闲,令人忘忧弃烦,心境澄明。这一切,也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槐树情结,我也常想,我写出的文字,要是能有槐花飘香那样淡雅随意,那该多好。

又到槐花盛开的季节了,我故园的扁担河两岸,那一溜槐树,又该缀满串串细碎的槐花了吧。它们一定又在轻柔的春风中,在碧绿的叶片间,温文尔雅轻盈起舞了。只是,身处城市的我,一年一年,灵魂已落满红尘了,渐渐远离那平实素朴的乡村情韵了。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元好问的那首题为《伦镇道中见槐花》的诗,诗云:“名场奔走竞官荣,一纸除书误半生。笑向槐花问前事,为君忙了竟何成?”是的,自古及今,追名逐利,如此忙碌人生,令人倦怠不堪。若能除却红尘繁琐,抛弃功名利禄,回溯到曾经拥有的幽静恬淡日子,那该是何等的轻松惬意。但我辈毕竟俗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只能做骑在城墙上的边缘人。所以,愿我今夜有梦,梦里,于淡淡槐花香馥中,听那月色下槐花绽放的声音。选自2003年5月9日《经济日报》

学习目标:依照一定角度展开观察写作。

精要点拨:观察,就是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观察角度,就是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出发点。观察,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进行。可以从感官出发进行观察,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舌尝,用手摸;可以从空间出发展开观察,仰视、平视、俯视、鸟瞰,远观、近察;可以从时间出发从事观察,看当下,思过去,察未来等等;也可以先从侧面出发,通过与主角有关联的情况启动观察。作文的秘诀之一,便是变换角度,把要表达的对象说清楚。《槐花盛开的季节》中,作者综合运用感官、空间、时间等角度展开细致的观察,极力描写春天里盛开的槐花,突出了其外在美和内在美。试从文中一一指出,并仔细体味。

小试牛刀:发给每人两枚红枣,要求把精力集中于对象本身,调动五官展开观察,边观察边记录,然后以“观枣”为题整理成一篇文章。下水文槐花赞

甫入五月,夏始春余,各种树木的叶竞相绽放了,就连榆、槐、白蜡、臭椿这些迟钝的树木也尽舒了叶。原野乡村,绿满盈了视野。乔木的花也在这熏风骀荡的时节粉墨登场,把大地和人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

榆钱儿悄悄地开了又谢了。这绿色的花儿总和叶一色,在暮春的阳光下,鲜亮亮鲜绿绿地,像无数的小镲小锣,串在枝上,奏着无声的歌,让人叹息又充满谢意。夏就要来了,槐花就要开了,沙枣花就要开了。

对生长在乡村的人来说,榆、槐、沙枣树再亲切不过了。榆钱的甘甜,槐花的清香,沙枣花的馥郁,悠悠地沁人心脾,久久地回荡胸间,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胞都融入了它们的精魂,一辈子都忘不了。更何况在那艰苦岁月,它们还流淌在人们的血脉里。

五一节回村,母亲说起了槐花,言语间流露出想而不能得的意思。是啊,年近八旬的老人,在这个时节怎能不惦念起它呢?

这不,五一节刚过,公路旁,田野间,校园内,满树满树的槐花赶趟儿地开了。迎着阳光看去,白玉绿碧,璀璨生辉;顺着日光遥望,白云腾空,长挂天边。夜晚,在灯光和月色的辉映下,株株槐树像一朵朵蘑菇云,如梦如幻。微风吹过,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周日,携妻女漫步乡野。日光朗照,清风拂面,天气晴明得让人心疼。麦苗刚饮足了水,已一拃半高了,绿毡样铺在地上,茸茸的。玉米苗、葵花苗欢快地往上蹿。燕子呢喃,麻雀喳喳,戴胜鸟“咕咕咕”的叫声传扬四方,蛤蟆也“呱——呱——”地凑着热闹。

槐花怒放,顺着道路向远处延伸。棵棵槐树高大挺拔,枝干笔直,树冠辉映着白色的光芒。一吊吊花一串串叶随风而动,在空中招摇。清香溜入鼻孔,像微雪洒落手上,刚刚感觉,瞬息无踪。椭圆的叶薄而柔滑;灰褐色的花托小舱一般,张满了鼓风的帆,洁白无瑕,高扬着生命的辉煌。

我感动于这花。它奔放、淳朴,洁洁白白、纯纯净净。桃李梨杏,姹紫嫣红,争奇斗妍,给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却经不起风,受不了雨,挨不得冻。而它一任风雨骤,我自向天笑,显示了生命独特阶段的魅力。它不似昙花一现而终,大半个五月,开它个坦坦荡荡,沸沸扬扬,让人间饱尝我的甘甜,让尘世饱览我的风姿,让寰宇饱嗅我的芬芳。作家张洁曾热情讴歌榆钱儿,而槐花又几曾逊于榆钱儿?

槐,这高大的乔木,傲岸但易于亲近,不似松柏,虽傲霜雪,却捉摸不得。看,那母女二人,手持长竿篮子,正在采撷槐花。这槐花呀,不知几世几代,乱时是救命的饭,盛世是调味的菜。我的生命,何曾不因它而增添几多回味?

面对满树槐花,我不觉技痒,奋起神威,履干攀枝,三下五下猴到树上。摘一片花放在嘴里,甜丝丝的。折一枝丢在树下,妻和女儿也露出甜甜的笑。2008年5月于陶乐佳作展示观枣赵一鸣一

桌上有两枚外形差异很大的枣,枣身都带着弧度。我把它们一个俯卧、一个仰躺地迎着阳光并排斜放着。在白纸的映衬下,右边的这枚似乎更能吊起我的胃口,它看起来比旁边的兄弟更饱满。因为饱满,反射的阳光就更多,把它自己也映衬得更光洁可爱了。相比之下,左边这枚略带青绿、坑坑洼洼、缺乏光泽的家伙就逊色多了。

枣身有许多不规则的小点,是偏黄色的。从枣的尾部发射出许多线状的纹路,像是在向人们张扬,又像在故意引起人的注意。

两颗枣差不多大,两个大拇指加起来一般大小,右边这颗是椭圆的,左边这颗形状很不规则,一头略方正些,另一头还带着上翘的小尖。

右边这颗颜色更深些,红中带着黑;左边的却带青色,凑近些看,深红色的这颗枣上还有一些分布不均匀的褐红色斑点。拿起来转一圈,枣身上居然都有,刚刚竟然没注意到。或疏或密,或有或无,倒像是一张世界海陆分布地图,还真神奇!真不得不感慨大自然这神奇的造物主,把每一个生灵都做得变幻莫测,神奇奥妙!

捏一捏,没有什么明显的伸缩变化,还挺硬,猜想里边的果肉定是爽脆可口,被这可爱的表皮锁住的水分也定不少。受不了了,吃了它再说。

一口下去,就咬到了枣核,果肉带青白色,很脆,嚼几口就所剩不多,随食道而下了。甜中掺杂着一股酸味儿,轻微地刺激了一下味蕾。枣不大,几口就被吞下,这可不是囫囵吞枣,是经过细细品尝的。这颗尚且青春年少的,过些天再看吧!二

这是两天后的下午,剥开层层白纸,这颗孤独的枣竟完全变了模样。颜色比先前红了许多,枣身有许多皱起,已经看不清先前的那些黄色斑点了。体积比先前缩小了很多,两头更不平衡。带翘尖的一头缩得半悬在空中,像老人那双皴裂的手。轻轻咬开它,果肉已经氧化成黄色,截面上有许多小孔,像发酵了似的。只有淡淡的甜味萦口,嚼起来软绵绵的,枣皮有许多脱落到口中。总之,不如先前可口了。第2讲观察顺序美文引路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朱自清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清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对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闭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不,不,不,您得到帘下去找,您得向帘中去找找,您该找着那卷帘人了?他的情韵风怀,原是这样这样的哟!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着千呼万唤,你能够出来么?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设色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已足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一段因缘。但我于中西的画都是门外汉,所说的话不免为内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学习目标:依照一定顺序展开观察写作。

精要点拨:顺序,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次序,一个是顺着次序。所谓次序即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观察,可以依空间顺序进行,可以依时间顺序展开,也可以由主要方面发展向次要方面,还可以从事物整体走向局部。

角度与顺序有密切关系。角度是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出发点(如感官),顺序是沿着出发点活动的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有时观察角度的转换与顺序是一致的。《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中,作者依空间顺序对画面展开细致观察,进行精准描述,使人读来如睹实物,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仔细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展开观察和描述的。

小试牛刀:发给每人一个苹果,要求把精力集中于对象本身,调动五官依空间顺序展开观察,做好记录,然后以“观苹果”为题整理成一篇文章。佳作展示观苹果赵一鸣

远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成熟的个体。它端坐在桌上,红色几乎布满全身,黄色在空白处填充。于是产生了红色独领风骚,黄色零星点缀,橙黄局部过渡的效果,色彩搭配挺协调。从正上方看下去,有一个以果把为圆心,自深而浅的绿色不规则圆,并向四周射出许多红细线,像是在橙色天幕里绽放的烟火。随着烟火的下落,果身的红线变成红点,依稀有细文,细密的紧挨着。再下落,红点越来越少,最后聚集到尾部。

将其侧放,由于曲面比较规则,左右晃晃才立稳。像个地球仪,果把指向北极星方向。这个角度只能看到半个侧面,在灯光的照射下有四块光斑,酷似两对眼睛。我将头左右晃晃,光斑也左右动动,仿佛眨着眼睛和我对视呢!果身布满了白色的小圆点,越靠近尾部越小,越密集,就像尾部藏着一块吸铁石似的。那么,就看看它尾部的庐山真面目吧!

将其标准地倒立,尾部凹向里,形成一个五角形的凹面,还可以看到花褪落后留下的五块残片,尖端已经枯萎,与果身连接的部分还是绿色的。突然想到一句歌词:“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凑近闻闻,一种难以名状的淡香,大概就是继承了花的香味吧。花蕊已枯成褐灰色了,凌乱交错地隐匿在残花里边,早已失去了往昔嫩黄的光彩。

我将它拦腰切下,截面是挺规则的圆,果肉是白色的,可以看到许多细小的透明沙粒。轻轻一咬,皮虽薄,却坚硬,但在牙齿的迫切挤压下最终爆裂,发出一声凄惨的呻吟,我却颇有成就感地感受着口中沙粒的自由跳动和水分的自由流淌。

苹果里竟然藏着一颗星。

因为切得挺均匀,果核从中间切断,呈现出一个标准的五角星形状,点缀着已被切断、露出果仁的白色种子,看上去精致又朴实。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将这新发现惊喜地告诉了友人。观苹果张佳

看着它,便会知道什么叫可爱;抚摩它,就会感到什么叫光滑;闻闻它,还会体味到什么是清香扑鼻的陶醉;尝一尝,又是甜的佳品。

苹果的形状属于圆一类,只是不很规则。它的底部大,顶部略小一些,都向下凹陷着。顶部的凹陷呈褶皱形,像是被外力强制挤压进去的。相较而言,底部的凹陷就显得自然多了。但是,这儿好像不是凹陷,更像是无数个线条的出发点,它们从这里出发,呈弧状停止于苹果顶部的褶皱凹陷处,勾画出了这样似圆非圆的苹果。而底部的那个苹果把,似乎又是这无数个线条中越轨的一个,弯弯地立在苹果底部。借助这个出发点把苹果掰开,全然没有了线条的影子,薄薄的果皮包裹着白色的渗透着淡黄色的果肉,被中间的果核分为两半,似沙又似棉,还镶嵌着晶莹的微粒。

提及可爱,当属它那红得仿佛要渗水的颜色了。除了底部凹陷处是青绿色,顶部凹陷处是淡橙色外,整个苹果都被这红色浸润着,或浓或浅。有的部位还是红色的聚集地,颜色特别浓,上面还星星点点的散布着许多小黑点。红与白的映衬,整片与零星的搭配,更是它可爱的写照。

置于手中,抚摩它的每一寸皮肤,说不上细腻,却也是光滑的。尽管摸上去还有轻微的凹凸,但也丝毫不影响它整个皮肤的完整性。

苹果的味道很浓,把它放在适当的距离内便能闻到它散发出来的味道,只是太淡,对它的感觉也极其模糊。更近一些,放在鼻端,立刻会闻到一股清香,细细分辨,好像还含有极淡的酒味,这大概是它能放出乙烯气体的缘故吧。掰开苹果,味道就更浓了,这回仿佛又是更多气体的混合体了。

尝一口,也不知是什么品种,没有过多的水分,没有脆的口感,也许是因为都浓缩成了糖分,很甜。精彩语段集录

红的灼人的衣服下边套了一件不太亮的衬衣,衬衣里还有一件青绿的小背心,上面点缀着点点星光,就像《霓裳羽衣舞》般让人心醉神迷。

乳白的果肉,溢满了晶莹剔透的水雾,在灯光的照射下,闪闪如颗颗珍珠。——刘佳《观苹果》

我将它轻轻地置于书桌上,由于身体不规则,它后仰着,像一张笑脸灿烂地绽放在我面前,泛着红晕。——张洁《一枚苹果》

我仔细一瞧,原来它底部是平的,颜色和上端不一样。从下往上,越来越绿,好像顶部中心的蒂吸引着四周的绿向它这边流淌。——牛芳《一个橘子》

苹果的顶端,像个漏斗,贮满草一样的淡绿。——王小越《苹果》

眼前,一个苹果,它表皮分布着层次分明的色彩,一半是深红色的,往另一半越靠近,颜色就越浅,成了浅红色,最后是一个黄绿色的纹圈。——王儒婷《一个苹果》

它犹如地球仪,倾斜着身子,顶端的果把便是地轴,一个劲地指向北极星。——王娜《观苹果》第3讲定点式观察美文引路绿朱自清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学习目标:依照一定立足点展开综合观察和写作。

精要点拨:观察,可以立足于一个特定的地点展开。《绿》中,作者坐在梅雨亭边:正视,见梅雨瀑全体;俯视,见深深的梅雨潭;环视,上下都空空儿的,三面都是山,人如在井底了;仰视,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顺着瀑流由上往下,瀑布、岩棱、水花;等等。一个个美好的景致,随着目光的流转,依次摄入心间。观景的顺序就是写作的顺序,事理文理统一协调。视觉外,听觉、触觉,加诸联想,眼前景,心中情,纵横跌宕,动人心魂,读来品来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小试牛刀:以学校主楼前主干道及两侧的树为对象,边观察边记录,后整理成一篇文章。

导练:①拟一个标题。②全景观察:路与树(远观)。③个体观察:树的整体(近观)。④局部观察:干;冠(枝;叶)。⑤细节观察:特写。⑥角度——视、听、触、嗅、味;顺序——全体至个体;整体至局部;视角——远景;近景;特写。佳作展示漫步秋光王儒婷

轻松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漫步在教学楼东边的水泥路上,有一种全新地放松和愉悦。

仰望四十五度,眼前呈现出一幅天地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金色的树木。人置身其中,这是多么完美的天然之作!也许只有这多彩多情的秋天才会勾勒出这美好诱人的景致吧!

我轻轻闭上双眼,微微深呼吸,一股泥土与落叶混合的气味扑鼻而来,咸咸的,又带点干燥的腥味。秋风清凉地拂过,舒服极了。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风铃奏起的清脆乐曲,又像泉水流淌的美妙歌声。忘情地享受着片刻宁静,忽又传来学友欢快的笑声。睁开眼,天地、秋景、学友嬉戏的背影,我开心地笑了。有些同学摘下金黄的叶子,挑选最美的送给好友;更有心的还写上祝福的话语,让温暖和感动传递到每个人的心里。

走近一柄金色的大伞。一地落叶,似柔软的地毯,不忍心踩上去。灰色的树干上一道道不规则的印痕,似历经沧桑的老人脸上深刻的皱纹,摸一下,粗糙干涩。树冠上满是叶子,经秋天画笔的点染,由翠绿变成黄色;阳光普照,叶子闪闪发光,钻石一般;一束光刺着眼睛,我一眨,迎着它,想让它弄我流泪,可它不再强烈,柔和而又温暖。原来秋天最独特的还数这一束阳光,它给我以秋的温和,而非古之所谓悲凉凄清了。看,这秋张盼

一条宽宽的石板路,两排白蜡为它守护。

秋,已深;天,更蓝,可是没有鸟儿从眼前掠过。站起身,看得更远更清晰。有微风拂过,树叶随风而飘,零落在脚下的石板桥上,从这里走过,嚓嚓作响,那是枯萎的树叶碎在脚底的哭声!微风的清凉让我舔尝到秋的气息,是那种清静与萧瑟。

缓步踱到近旁的树下,仰视它看见了不同颜色的叶子:由上而下颜色由青绿到青黄渐至金黄,到顶上又以青黄为主了。绕着它转一圈又有新发现;树叶的颜色又呈辐射状散开,中间向四周先黄后绿(黄绿),真是奇怪啊!一棵小小的树,竟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抚着这棵小树,那种粗糙的感觉让我越发感到雄厚了。一条条裂痕划过眼前,数不尽的是那种坚强的喜悦。不禁感叹,生命的轮回竟是这丑陋的树走来支撑着,倘没有了树皮,那么再美丽的树叶儿,来年也不见一片。

顺势而下,树旁不知名的花草还有几许残留,和树叶儿比起来,它们的绿才是秋天里的绿了,几朵臭臭的花骨朵儿还没有凋谢殆尽,委实给这深秋的道旁增添了些许生机。

坐在阶上,静观这残留的秋,尽力地描写它最后的那一抹美丽……

又有风儿轻轻吹过,抬头看去,一簇簇的树种在风中摇曳,哗哗作响似大水涌来一般。疾笔记下这微妙的感觉,有什么东西拍打在脸上,定睛看时,却是一粒树的种子,呵!飞镖似的树种,棕黄色的外皮。轻轻把它剥开,一粒铅笔头似的乳黄色的仁露在眼前,这小小的东西竟能长成如此高大的树木,了不起!感觉一下,咬在嘴里,有青草的味儿略甜带苦——不会中毒吧!

拾起身旁的一片叶子,怎么看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它的形状,暂且说它如一叶扁舟罢!叶梗略黄,叶茎直通叶顶并将树叶平分两半。茎旁还有整齐的对称的细一些的脉络,正面看它们都是凹下去的,就像渠沟一样,中间是主渠道,两旁是小渠;转过来看又像凸出来的田埂似的。细细一看,整片叶子都布满了不规则的像人熬夜久了眼里出现的血丝似的网状脉络。拿在手里将这片叶子把玩着,蓦地又发现它的边缘并不是平滑的而是锯齿状的。整片叶子呈黄色,靠梗部和顶部的区域略黄,中间部分略青——过渡似的感觉。

轻轻地将这片叶子夹在书里,留作纪念,纪念这一季的秋。

起身,上阶,转身,回眸,有风儿吹过,夕阳西下,余晖未尽,秋被渲染得这般温馨,让我留恋不能忘怀。《访秋》片段牛芳

两排树分列在路两旁,像等待检阅的战士,笔直伫立。走在路中间,恰有风吹过,树叶唰唰作响,是迎接我们的掌声。在树的夹道欢迎下,我们走到路的尽头。回头看,黄叶无声无息地飘落着。树与树的连接凑成两道美丽的线条,在蓝天的映衬下,如两条黄丝带在海面上随海浪翻滚。

再瞧那一棵,枝叶向四周伸展成伞状,树叶全部都是黄色,没有一点杂质,叶面上像是涂了一层蜡,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我摘下那片最亮的,它是两头略尖的椭圆形,中间被叶柄所在的那条直线切割成两个对称图形,每一面上都有像是绣上去的平行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叶的周围是锯齿状,像用剪刀刻意剪出的。

这满树黄叶,一点也不亚于人们所赞美的火红的枫叶。《秋魂》片段秦瑞玲

立于道上,大团燃烧的火焰直冲蓝天,不时有火花溅出,纷纷飘落。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两排树间的道路如水流淌,泛着点点柔光,闪烁不定。凉风四起,叶们欢唱起来,做最后的告别,远看如漂浮不定的气球。

捉住树干仰望,透过叶隙,看到淡淡的蓝和淡淡的白,那是蓝天白云的剪影。树干不是很直,树皮上有许多裂片,一小块一小块密密地杂乱地排列着,很粗糙。第4讲表述观察对象1:白描例文引路初冬的早晨

农历十月中旬,初冬的日子,也是北方最有诗意的日子。

早晨,九点钟的样子,做完晨跑,沿田间道路信步返回。道在渠的旁边,顺着渠儿东西延伸。渠畔派生支渠,将水流送往地头。渠和支渠纵横排列,自然地把土地交错成整齐的田畴。庄稼收光了,勤劳的农人早已把地犁起翻晒,正等着淌冬水。广袤的土地上,坐落着村庄。村庄近处,散布着羊群。这个时刻,正该闲下来的农人们备炊,但见不着过去那弥漫着烧柴火的炊烟的场景了。天,因此而显得更加干净。渠畔上,是树。行行列列,交织成网,增加了景深,增添了神秘。没有风,秃树静静兀立,戟指蓝天。梢头挂着几片叶子,或丫枝围着一圈叶铃。叶儿黄里泛绿,倏然落下,或轻微地“嚓——”的一声,或静悄悄无声无息。

背后,太阳顶在树梢。这个时节的太阳是最可爱的,和和煦煦,温温暖暖。东边的天空,无量光芒;头顶的穹窿,无尽湛蓝;一丝云儿也没有。

村庄上空,偶有鸽群飞旋,羽翅亮光闪闪。喜鹊的叫声,麻雀的鸣曲,不知名的鸟儿的呢哝,一声儿,一声儿。

踩着松软的泥土,我悠然漫步,经过一道小渠。倏尔,眼前掠过一道叶影,耳中聆到一声鸟鸣。

这,好像不是本地常见鸟的声音!它不吵不躁,不嘀呖婉转,是一下一下地。立定,仰望,一只鸟儿正攀在杨树的枝条上。哦,原来是它?拃许长,尖长喙;背羽黑亮,首羽和翅羽黑灰条纹相间。

这只鸟儿贴在枝壁上,喙在枝条上点动着。由于喙长,大幅度地后仰着头。猛然,它头使劲磕着,喙使劲啄着,发出“梆梆梆”的声音。它忽而上,忽而下,忽而围着枝条转,忽而磕头啄喙“梆梆梆”。我轻轻走过去,想更清楚地欣赏它,可它长在脑袋两侧的圆眼洞察到了我的身影,只见它身稍纵,翅微动,既而换了枝条。腹羽崭露,与日光和蓝天辉映,格外的红艳亮丽。

这,难道就是久闻其名的“啄木鸟”?这田野的精灵,它竟在陶乐大地上落户了?我凝望久之,爱不释目,直到它轻快迅捷地飞到远处的树上。

天也静谧,地也静谧,两片叶子倏然而下。我静穆地捡了叶,静静地回家。2008年11月9日于陶乐家中

学习目标:运用白描手法表述所观察的静物。

精要点拨:所谓白描手法,即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做白描,需要先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例文中“道在渠的旁边,顺着渠儿东西延伸。渠畔派生支渠,将水流送往地头。渠和支渠纵横排列,自然地把土地交错成整齐的田畴”等句,正是抓住田野渠网交织有序的特点,做了精要的表述。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用简练的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做真实的勾画。“广袤的土地上,坐落着村庄。村庄近处,散布着羊群。”这里,作为主体,观察到了怎样的情况,就依怎样的情况去写,没有运用任何修饰语,便把“田野、村庄、羊群三位一体,和谐统一”这一特点交代清楚了。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用简笔做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渠畔上,是树。行行列列,交织成网,增加了景深,增添了神秘。没有风,秃树静静兀立,戟指蓝天。梢头挂着几片叶子,或丫枝围着一圈叶铃。叶儿黄里泛绿,倏然落下,或轻微地‘嚓——’的一声,或静悄悄无声无息。”蓝天下,林网、静树、枯叶,组合出宁静的画面。除使用了几个形容词稍事点缀外,便是简笔勾勒了。使用白描手法写物时,须精用动词,力求传神。“这只鸟儿贴在枝壁上,喙在枝条上点动着。”一“贴”一“点”,鸟儿的灵动便呈现了出来。

试想整篇文章营造出了乡野冬晨什么样的特点呢?

小试牛刀:观察一片树叶,练习运用白描手法依一定的角度和顺序进行表述。佳作展示一枚叶高小军

书页上保留着一枚叶,呈羽毛状;叶缘呈锯齿状。叶柄延伸为主脉,将叶片平分为两半。叶脉平均地排列在主脉两边,各叶脉间是等距的,像是一根鱼脊两边整齐排列的鱼刺。于是这些整齐的叶脉将叶面分成整齐的条状,犹如猪的巧舌;叶脉上又密集着无数小的支脉,这些小支脉与生长它们的大支脉几乎垂直,但与叶柄近乎平行。无数小的支脉交织在一起,像小孩柔嫩的脸蛋上由于风冻而出现的皴裂一般。叶的正面,叶柄与叶脉向背面凹下去,因此,这些凹下去的线条将叶面衬托起来,一条一条,像面包片,给人以想吃的感觉。然而,从背面看,这些叶脉是向上凸起的,把叶面分割成一条条小沟了。

这枚暗红色的叶犹如一叶用棕木打造的小船,在秋天的黄昏中的一汪湖水中飘荡、飘荡……一枚叶赵一鸣

这是一枚羽毛状的红叶,叶片周围呈锯齿状。叶脉清晰可见,主脉从叶柄处出发,延伸到叶尖,自然地向叶背面弯曲。支脉略带些弧度,呈平行状,从主脉两侧延伸到“锯齿”顶尖,很规则。支脉的两侧又伸出许多细小的支脉,这些小支脉又分出许多小叉,在更细小的空间里张牙舞爪地肆意伸展,像耐旱植物发达的根毛,又细又乱。从叶片正面看,叶脉都向下凹进,各类固体小颗粒便乘虚而入,挤满了这条小道。

叶片是褐红色的,主脉两侧的颜色却大不一样,一旁透着红色和零星斑点,另一旁的绿色还清晰可见。只在支脉周围的区域烘托着红色,仿佛一条条叶脉就是一个个红色颜料管道,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由于颜料外渗,于是产生了局部渲染的效果。

叶子背面是淡绿色的,叶脉向上凸起,叶片上堆着一层朦胧的白粉。顺着支脉将这些白色颗粒轻轻抚去,绿色更浓了,隐隐透着褐紫色。

将叶子背面迎着阳光,叶片霎然亮了起来,红色部分更红,绿色的反而淡了。叶脉也更清晰了,由先前的灰褐色转为鹅黄。整个叶片在阳光的烘托下更明媚、艳丽了。叶片上还镶嵌着稀疏的小斑点,中间只有一层透明薄膜,向四周发出红色射线。

叶子不大,我睁大眼睛还想挖掘点啥,却像大象欲数蚂蚁有几只脚——实在无能为力了。延伸阅读山阴道上徐蔚南

一条修长的石路,右面尽是田亩,左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隔河是个村庄,村庄的背景是一联青翠的山岗。这条石路,原来就是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山阴道。诚然,“青的山,绿的水,花的世界”。我们在路上行时,望了东又要望西,苦了一双眼睛。道上行人很少,有时除了农夫自城中归来,简直没有别个人影了。我们正爱那清冷,一月里总来这道上散步二三次。道上有个路亭,我们每次走到路亭里,必定坐下来休息一会。路亭的两壁墙上,常有人写着许多粗俗不通的文句,令人看了发笑。我们穿过路亭,再往前走,走到一座石桥边,才停步,不再往前走了,我们去坐在桥栏上了望四周的野景。

桥下的河水,尤清洁可鉴。它那喃喃的流动声,似在低诉那宇宙的永久秘密。

下午,一片斜晖,映照河面,有如将河水镀了一层黄金。一群白鸭聚成三角形,最魁梧的一头做向导,最后的是一排瘦瘠的,在那镀金的水波上向前游去,向前游去。河水被鸭子分成三路,无数软弱的波纹向左右展开,展开,展到河边的小草里,展到河边的石子上,展到河边的泥里……

我们在桥栏上这样注视着河水的流动,心中便充满了一种喜悦。但是这种喜悦只有唇上的微笑,轻匀的呼吸,与和善的目光,才能表现得出。我还记得那一天,我和他两人看了这幅天然的妙画,默然相视了一会,似乎我们的心灵已在一起,已互相了解,彼此的友谊,已无须用言语解释——更何必用言语来解释呢?

远地的山岗,不似早春时候尽被白漫漫的云雾罩着了,巍然接连着站在四围,青青地闪出一种很散漫的薄光来。山腰里的寥落松柏也似乎看得清楚了。桥左旁的山的形式,又自不同,独立在那边,黄色里泛出青绿来,不过山上没有一株树木,似乎太单调了;山麓下却有无数的竹林和丛薮。

离桥头右端三四丈处,也有一座小山,只有三四丈高,山巅纵横四五丈,方方的有如一个露天的戏台,上面铺着短短的碧草。我们每登上这山顶,便如到了自由国土一般,将镇日幽闭在胸间的游戏性质,尽情发泄出来。我们毫没有一点害羞,毫没有一点畏惧,我们尽我们的力量,唱起歌来,做起戏来。我们大笑,我们高叫。啊!多么活泼,多么快乐!几日来积聚的烦闷完全消尽了。玩得疲乏了,我们便在地上坐下来,卧下来,观着那青空里的白云。白云确有使人欣赏的价值,一团一团地如棉花,一卷一卷地如波涛,连山一般地拥在那儿,野兽一般地站在这边:万千状态,无奇不有。这一幅最神秘、最美丽、最复杂的画片,只有睁开我们的心灵的眼睛来,才能看出其间的意义和幽妙。

太阳落山了,它的分外红的强光,从树梢头喷射出来,将白云染成血色,将青山也染成血色。在这血色中,它渐渐向山后落下,忽而变成一个红球,浮在山腰里。这时它的光已不耀眼了,山也暗淡了,云也暗淡了,树也暗淡了——这红球原来是太阳的影子。

苍茫暮色里,有几点星火在那边闪动,这是城中电灯放光了。我们不得不匆匆回去。第5讲表述观察对象2:工笔美文引路《龙须沟》剧本第一幕布景老舍

龙须沟的一个典型小杂院。院子不大,只有四间东倒西歪的破土房。门窗全是东拼西凑而成的,一块是老破花格窗,一块是“洋式”窗子改的,另一块也许是日本式的旧拉门儿,上边有的糊着破碎不堪发了霉的旧报纸,有的干脆钉上破木板或碎席子掩住,即或有一半块小小的破玻璃,也已被尘土、煤烟子和风沙等等给弄得不很透亮了。

台右,北屋是王家,门口摆着水缸和破木箱,一张半方桌放在从云彩缝里射出来的阳光下,上边晒着一个大包袱。半方桌旁边是一个焊活和作饭两用的小煤球炉子。

台上,东房,右边一间是丁家,屋顶上因为漏雨,盖着半领破苇席,用破砖压着,绳子拴着,檐下挂着一条旧车胎;门上挂着补了补丁的破红布门帘;门前除了一个大火炉和几件破碎三轮车零件外,几乎是一无所有。左边一间是程家,门上挂着一条下半截已经脱落了的破竹帘子;窗户上糊着许多香烟画片;门前有一棵发育不全的小枣树;借着枣树搭起一个小小的喇叭花架子;架子的下边,靠左上角,有一座泥砌的柴灶。

台左,上,柴灶的后边,是塌倒了半截的院墙墙角;从这里望出去,可以看见远处的房子,稀稀落落的电线杆子,和一片阴沉的天空。南边中间是这个小杂院的大门,又低又窄,出来进去总得低头。大门外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对面有一所高大而破旧的房子,房角上高高的悬着一块金字招牌“当”。左边中间又是一段破墙,左下是赵老头儿所住的一间屋子,门关着,门前放着泥瓦匠所用的较大工具;一条长凳;一口倒放着的破缸,缸后堆着垃圾和碎砖头。程娘子的香烟摊子,出卖的茶叶和零星物品,就暂借这些地方晒着。

满院子横七竖八的绳子上,晒着各家的破衣服破被子。脚下全是湿泥,有的地方垫着炉灰,砖头,或木板。房子的墙根墙角全发了霉,生了绿苔。

天上的乌云并没有散开,在缓缓地移动着,太阳一阵露出来,一阵又藏起来。

学习目标:运用工笔手法描摹事物。

精要点拨:写生是写作的基本功,写生要从工笔入手。用工整细致的笔法来描绘物象叫工笔。一件事物,它有一定的形状、大小、厚薄、色调,它处在一定的空间位置,描绘它的那一刹那总是处在某个一定的时间,把这些都写得一清二楚,就是写作上的工笔写生。若干事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或并列,或先后,或为宾主,或为首尾,或为因果,或为条件,而推其发展,又有一定的步骤和过程。把这些都写得一清二楚,就是写作上的工笔写生。《龙须沟》剧本第一幕布景描绘的是一个小杂院。作者不怕它“杂”,而正要写出这个“杂”。读了这段文章,就仿佛置身于这个小杂院里,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脚下踩着的,头上顶着的,都能够感觉得到,实实在在,一点儿不含糊。这就是一幅好的工笔写生。文章的可贵就在此。

如实地反映客观的事物,要使人读后如亲见其物,如亲历其事,因而写作上首先要求精密和确切。精密,不要有疏漏;确切,不要叫读者感到可此可彼。语文的精密和确切,来自观察的精密和认识的确切。

小试牛刀:观察自家客厅并细致描绘,以“我家的客厅”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客厅布局情况。延伸阅读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茅盾

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第比利斯郊外有一个小小的院子。一九〇三年斯大林和他的同志们创设的地下印刷所就在这个小院子里头。

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一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道小梯子走下去。这么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的标准式样。

那时候,这个院子里住着两个人。靠左的一间正屋住着一个叫腊却兹·蒲萧列兹的三十来岁的女人。她常常坐在窗口做针线。来往的人从木栅栏外边就看得见她。靠右的一间正屋住着屋主罗斯托玛乞维列,一个规规矩矩的市民。这两间正屋里藏不了什么秘密。下面的地下室呢,就是那么个普普通通的地下室,平平的泥地上连个老鼠洞也找不出来。左边小屋里的那口井也真正是口井,放下吊桶去就可以打上水来,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地方。如果仔细一些,用手电筒往井里照一照,就会发现那口井的内壁不怎么光滑,上面有些小窝儿。再仔细一看,这些小窝儿的位置自上而下,成为不规则的两行,一直通到井底。假如一个人用脚尖踩着窝儿,就能一步一步地走到井底。这也不足为奇。那时候的水井差不多全是这样的,凿那些梯形的窝儿是为了淘井工人上下方便。这又说得上什么秘密呢?

可是,秘密就在这口井里。

你要是踩着那些窝儿下去,到十七米的地方就会发现井壁的一旁有一条隧道,刚好能容一个人爬进去。约莫爬过四米,就是一条垂直的隧道,有十米长,里头有一架木头梯子。顺着木头梯子爬上去,到头又是一条横的隧道,有三米长。弯着腰走过这条隧道,就看见一道门。进了门,第一眼就看见一架印刷机。这就是那时候的地下印刷所。

这个印刷所的上面就是那间做厨房的地下室,中间隔着一层两米厚的泥土。里面搁着一架对开印刷机,一排四个人用的排字架,一点儿也不觉得窄。四个墙角都有通到地面的通气孔。靠近排字架的墙角还有一个小铁炉,有烟囱通到地面,是专供烧毁废稿和校样用的。

当时有许多革命的文件和宣传品就是在这个地下印刷所里印的。干这件工作的同志们就从那口井出入,印好的东西也从井里运出去。院子里的那两间正屋就是地下印刷所的瞭望哨,担任瞭望任务就是腊却兹·蒲萧列兹。她天天坐在窗口做针线,看见院子外边来了宪兵警察或者什么可疑的人,就按一下隐藏在窗下的电铃。地下印刷所的人听见铃声,立刻停了机器,地面就听不到机器转动的声音了。

这个地下印刷所是一九〇三年在斯大林同志领导下建立的。先由罗斯托玛乞维列出面买下这块地皮,向第比利斯市政府公务局领了营造住宅的执照,就雇工开一个地穴(一般的住宅都有地下室,盖房子先开地穴,没有什么叫人怀疑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地穴,宽五步,长十步。快开好的时候,罗斯托玛乞维列说钱不凑手,把工人辞退了,告诉他们等筹足了钱再来盖房子。这当儿,同志们就把印刷机拆开了,零零碎碎地运进地穴。又在地穴的一边凿一条垂直隧道。隧道凿好了就用厚木板把地穴的下半截封住,木板上铺上两米厚的泥土。这一切都做好了,罗斯托玛乞维列就另外招一批工人,在地穴上面盖地下室和两间正屋。又按着那条秘密隧道的位置,在旁边盖一间小屋,屋里开一口井。屋子盖好了,井也开好了,工人也走了,再由同志们自己动手,在离井口十七米的井壁上开一条隧道,离水面有三米,跟原来凿的那条垂直的隧道沟通。这个地下印刷所就是这么修成的。

地下印刷所秘密地工作了两年,到一九〇六年,格鲁吉亚革命组织成立了军事组,就在这个院子里靠左的那间正屋开会。后来有个叛徒向警察告密,军事组被破坏了,警察来搜查了几次,都一无所获。最后一次,有个宪兵发现那口井的边上和井壁上的那些小窝儿都很光滑,就推想一定有什么人常常打这儿上下。他点着了一卷纸搁在吊桶里慢慢放下井去,放到快要挨近水面的地方,火焰忽然偏向一旁,像被什么牵了过去似的。派人下去查看,原来是一条隧道。秘密被发现了,宪兵们把这个地下印刷所全挖了出来。

从地下印刷所抄出的东西,有对开机一架,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俄罗斯三种文字的铅字一千多公斤,印成的小册子和传单八百公斤,白报纸三百二十公斤,还有炸弹、假身份证等等。关于这件事情的档案,现在都保存在马恩列斯学院格鲁吉亚分院的史料保管库里。

沙皇的宪兵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罗斯托玛乞维列被捕,充军到西伯利亚,一直到一九一七年革命成功才获得自由。那两间正屋和小屋,当时被宪警们放火烧了。一九三七年,苏联政府为了保存这个革命的史迹,把这个院子重新修建起来,地下印刷所、隧道、地下室、正屋、水井,全部按照当时的样儿。腊却兹·蒲萧列兹亲手来布置屋里的家具,沙皇宪警抄去的东西也都取回来一一放回原地方,一切都恢复了当年的旧观。为了参观的人方便,在正屋边安了一架螺旋形的铁梯,顺着铁梯就可以进入印刷所,不必再从进口爬下去了。选自《苏联见闻录》(1948年出版),有改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