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5:08:44

点击下载

作者:陈春生,杜成功,路淑芳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理论与实践

创新理论与实践试读:

绪论 时代和实践呼唤着创新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河北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关口,燕赵大地吹响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号角。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既是一个立志高远、开拓创新和振奋人心的宏伟目标,也是河北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新机遇,打造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河北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省力实现新的跨越。

一、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

创新始终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之中,从远古人类的钻木取火到瓦特发明蒸汽机,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到博纳斯·李发明因特网,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达尔文进化论到现代基因工程,人类的发明创新活动从未停止过。但是,真正把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加以研究,却是从熊彼特开始的。

熊彼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断改变着原先的经济与社会结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正是在目睹了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带来的经济社会繁荣,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之后,熊彼特敏锐地发现了创新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创立了独特的创新理论,用以解释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1912年,他首先提出以“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为特征的创新概念,意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涵盖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等各种活动;1934年,又进一步将创新提升为“创造性破坏”,意在揭示创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革故鼎新的作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理论。此后,创新理论便主要沿着探究企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规律的进路不断拓展、充实,从古典到现代一步步发展起来。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作用,来研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周期变动规律,因而被称为古典创新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表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同时各国经济增长率又存在明显差异,古典创新理论在解释这些经济现象时存在一定困难,而新古典增长理论由于把技术进步看作外生变量也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很好解释。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将创新、科技研发与内生经济增长在动态均衡框架下联系起来,提出了以“技术内生化”为核心的内生增长理论,才使沉寂多年的熊彼特创新理论得以复兴。

在论述创新理论时,熊彼特不仅重视技术创新,而且非常重视“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把制度看作是一个“体系”、“社会形式”、“经济组织方式”和市场结构。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尔斯继承了熊彼特的思想和观点,研究了制度变革的原因和过程,把制度创新过程看作是制度失衡与制度均衡的交替过程,于1971年出版了《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一书,提出并建立了制度创新模型,补充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制度创新学说。

链接:熊彼特及其创新理论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现为捷克共和国一部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01~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和社会学,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18年出任考茨基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顾问,1919年曾短期出任奥地利财政部长。1921年,熊彼特弃仕从商,任私营比德曼银行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后又回到学术界。先后在日本任大学客座教授,在德国波恩大学担任教授。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初逝世。1912年,熊彼特发表了对当代经济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经济学论著——《经济发展理论》,率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之后又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等著作中扩展和应用,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理论体系,从全新的视角来阐释和认知经济活动,揭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技术经济学家认识到,技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技术创新的相关环节之间及其与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组合结构,技术创新一方面受制于知识存量与用户需求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另一方面取决于知识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和科技知识存量的多少,更取决于其所建构的创新体系的知识资源配置能力,而这种能力又决定于区域内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知识流动速度。它要求政府根据国家或地区自身的特点与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制度安排构建有效率的国家创新系统和体系。于是,一种新的创新理论——国家创新体系建构学说开始流行于西方主要国家,并很快扩散到世界各国。我国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也加快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步伐。

当年,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中,曾试图建立一个以创新为动力的内生经济变迁模型。在沉寂多年之后,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竞争国内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趋势的加剧,这一经济变迁理论又重新复活。1982年,纳尔逊与温特在《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一书中,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西蒙的有限意识假设,将竞争视为一个创新的扩散和进入的演化过程,系统地阐述了技术变迁要经历的创新(搜寻现存技术和创造新技术)、扩散(竞争中的市场选择)和反馈三个阶段,建立了创新驱动竞争和经济变迁的演化经济学理论。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以知识为核心的新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立以追求变革和创新为己任的学习型组织,便成为应对国内外激烈竞争的不二选择。为此,圣吉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一是建立共同愿景,凝聚上下左右的意志力;二是抓好团队学习,集思广益强化组织的向心力;三是改变心智模式,开发、调动创造性思维;四是实现自我超越,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五是善于系统思考,培养综观全局的思维能力。这五项修炼都旨在表明,创新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与标志。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是要形成向上的创造性张力;改变心智模式要求突破常规,激活创新智慧;团队学习则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系统思考更是强调追求创新的整体性功能。正如圣吉所说:“如果让我用两个字表述学习型组织,那就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就是持续创新。”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不仅丰富和扩展了创新理论的内涵,而且把创新推向了更高层次和新的境界。

随着创新理论的演进,人们对创新的认识逐步深入,创新概念日益明晰,创新内涵日益丰富,创新理论体系日益完善。透视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路,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按照简约化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说,创新理论体系的构成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创新的理论考量——创新作为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之一,可以说无处不在、无人不能。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行,创新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充实,创新的领域不断突破和深入,创新的功能不断提升和拓展。因此,分析创新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和观念误区,深入揭示创新的内在本质;进一步考察创新的理论、社会、人文三种不同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创新活动的基本框架;在总结关于创新过程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索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研究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机制,为推动创新事业顺利进行提供范式和依据,应该是创新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2)创新规律的透视——创新作为认识和实践过程,有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和特殊规律性,创新原理和原则正是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反映,也是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根据对创新过程的系统分析,创新原理可概括为综合统摄、组合建构、群体互补、相对优化四个原理;创新原则可归纳为构思独特、机理简单、联想比较、移植换元、迂回逆反、还原稽核六条原则。只有正确运用创新原理和原则,创新活动才能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和进行。(3)创新的主要内容——创新的内容极其丰富,既表现为理论、制度、文化层面上的创新,更体现为知识、技术、管理层面上的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为科技创新提供前提和基础,建构合理的制度安排,打造丰厚的文化底蕴。科技创新是创新的主体部分,又可分为知识、技术、管理三个创新子系统。知识创新提供创新的智力基础,技术创新奠定创新的物质基础,管理创新提供优化的创新环境,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4)创新技法的运用——创新必须讲究方法,即技巧和技法。技法对头,创新就会事半功倍;技法不对头,创新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创新技法源远流长,多种多样、形式各异,并且随着创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改进和丰富。运用创新技法,既要从创新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创新主体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又要在创新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选择,在创新实践中加以转化和运用;更要积极开发右脑思维功能,善于运用右脑型创新技法调动视觉—空间形象、适时引导非逻辑跳跃,通过激发灵感和直觉、运用联想和想象,开辟新的空间,构建新的结构,实现新的发展。(5)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人的智力开发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一个以智商、情商、胆商、韧商为基础,由多种能力相互联接、融合构成的复杂系统。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的开发、训练和行为修养、实践锻炼的过程,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能力培养机制,探索有效的能力培养途径。既要通过强化问题意识、调动创新欲望、激发创新兴趣、培育创新心态、讲求创新方式和科学实施测评等,为提高创新能力开通路径;又要加强思维过程的开发和训练,突破思维空间的限制和束缚,明确思维指向、延伸思维视野,打开思维空间、拓展思维跨度,缩短思维时间、提高思维速率,为创新活动提供思维的可靠支撑,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取得最佳创新效果。

二、创新引领时代发展潮流

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表明,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一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发轫于上个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加快了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产业转移,经济格局、社会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

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这必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并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因此科技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时代的热潮,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任何国家和地区而言,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内生动力,以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因而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也成为许多国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最便捷、最经济、最现实的途径。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如中东产油国家;一些国家主要依附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如一些拉美国家;还有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了日益明显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德国、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绝大多数。

正是鉴于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的发展大势和汹涌浪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我国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一重大战略转变,把我国推上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学轨道。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又进一步提出创新驱动战略,强调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根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更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就为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三、创新助推河北科学发展进程

今天的河北,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发展也适逢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置身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我们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难得机遇;置身我国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大更好更快发展的难得机遇。特别是置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充分释放河北潜能、发挥河北优势、加快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面对机遇,顺势而为,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提出了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

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离不开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支撑。“十一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河北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推动河北科学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瓶颈制约突出。目前,河北省科技总体水平不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高对外依存度,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研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比较匮乏,难以支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以初加工和初级产品为特征的原材料工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品所占比重偏低,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工艺技术仍占较大比重,单位产出综合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企业竞争力弱。

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铁矿石40%以上依赖进口,一次能源半数以上需由省外调入;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城乡环境质量压力日益加大。特别是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尚未形成有利于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价格机制。

面对新矛盾、新问题和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具有河北省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水平扩张向高端化升级演进。到2020年,全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支撑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上游水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把加快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整体设计、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着力在培育创新精神、完善创新体系、壮大创新队伍、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工夫。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培育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精神文化的崛起。观念支配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文化孕育事业,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文化创新是创新的核心和根本。因此,必须冲破阻碍河北科学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思维藩篱,以“强省”、“和谐”为参照系更新思想观念,推进思维方式转变,积极培育和倡导有河北特色的创新文化,不断激发创新智慧、开启创新思维、激荡创新活力,为加快河北科学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是完善创新体系、构筑创新平台。自主创新只有借助一定的平台,才能顺利展开和发展。因此,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企业、科研院所的力量投入创新,动员全社会资源支持创新;以区域合作为目标,着力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挖掘地缘优势,充分利用京津科技优势服务于河北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创新之路;以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创新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升主导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河北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以社会化、网络化为目标,建立科技中介体系,实现科技与经济最快、最佳的联接。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培养创新人才、壮大创新队伍。科学技术的载体是人才,自主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要靠创新人才来支撑。因此,必须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统筹各类人才发展,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河北科学发展的数量可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创新人才要抓住教育这个基础,以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加快名校建设,全面推进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组织行为和社会行为,因而加快建设创新型组织和学习型组织,培养更多领军人才,努力打造创新团队,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既是培养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快河北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保障是优化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不仅需要创新的人才与平台,更需要创新的土壤与环境。创新主体缺位现象的存在,说明科研制度安排尚有缺陷,体制环境有待改善,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深化体制改革,真正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企业、科研机构缺乏创新热情和积极性,说明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需要通过政策调整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科技人员创新动力不足,人才效应发挥不充分,说明政府服务质量不高、行为还不规范,亟须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改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河北创新创业;创新成果转化率、扩散度低,缺少自主品牌,说明对知识产权保护乏力,需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支持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律环境;创新氛围不浓、活力缺失,说明软环境尚待改善,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良好心态、优化人文环境,不断提升河北创新发展软实力。

推进自主创新的目的是加快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又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更是增强河北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河北科学发展,落脚点是打造和提升河北核心竞争力,实现科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此,既要强化自主创新的主动性,不断提高创新效率;又要借力借智发展,构建河北人才高地。既要结合河北实际,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又要立足发展需要,选择适合河北情况的自主创新方式。既要立足“有中生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积极构建支柱产业竞争优势;又要加快“无中生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努力实现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此基础上,力争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创新重大突破:提升主导产业技术水平要有新突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突破,提高现代服务业科技支撑力要有新突破,加快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要有新突破,使河北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轨道。

加快河北科学发展,实现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跨越,任务艰巨而繁重,前景美好而光明。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努力为河北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时代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人民期待着我们再创辉煌。我们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不负重托的使命感,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河北特点的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开创河北科技事业的新局面,迎接河北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理论篇

第一章 创新的理论考量

创新作为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并非高深莫测的神话,而是人类最普遍的行为之一。在当代,创新可以说无处不在、无人不能,创新一词的使用频率之高令人惊叹,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也五花八门。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前行,创新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充实,创新的领域不断突破和深入,创新的功能不断提升和拓展。

一、创新的基本内涵

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对客观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凸现、控制力不断增强。创新作为一种内在驱动力,不仅改变着客观物质世界的面貌,而且也改变着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面貌。创新的这种双重作用,是由创新的认识和实践本质决定的。

1.创新概念的界定

1912年,熊彼特在他颇具影响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把“创新”引入经济领域,并首次提出创新的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把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体系中。为此,他把创新归纳为五个方面:推出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使用一种新的原料,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此后,关于什么是创新的研究和争议始终没有停止过,并一直贯穿于新科技革命在全球兴起和发展的全过程。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德(E.Mansfield)提出,创新“就是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继熊彼特之后,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认为,“创新的行为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两个层面。现在,创新一词已扩展到经济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如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等等。

创新虽然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但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却五花八门,因而要给创新概念下一个完整而权威的定义是很难的,也是不现实的。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创新之重要、渗透运用之广泛,也展现了创新的时代特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试图从概念区别的角度进一步把握创新的内涵。

创新与科技、知识、创意、发明、发现以及产品工艺研发密切相关,以至于人们在很多场合及不同语境中把它们等同起来。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创新不等于科技和知识,科技本身只是以知识或专利形态存在,而创新是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新知识、产生新效益的过程,是把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不等于创意,创意的实质是新的设想、新的点子,它是创新的起点和追求的主要目标,虽然创意的实现可以导向创新,但却不能把它与创新本身作为一个完整过程等同;创新也不等于产品和工艺研发,产品和工艺研发是创新的前期阶段和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构成了创新的实体形式,虽然非常有助于创新,但有研发不一定就有创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创新与发明、发现的区别。发明或发现、取得专利,一直被认为是创新最重要的内涵,但创新与发明或发现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德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克·冯·布朗指出:“发明指的是一种概念、一份图样,或一种新的或改进了的装置——产品工艺或系统的模型。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但未必能带来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美国学者詹姆斯·奎恩也认为:“发明或发现是对某一新现象的首次观察或首次证明某一问题可以被解决,是研究、思考或实验的结果。”

我国学者赵文彦等人在1986年出版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一书中,也对发现、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分,认为发现是指“首先取得对自然界包括社会的规律性的认识”,发明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通过科学劳动而被创造出来”,创新是指“对现有知识水平的提高及更新”。前科技部朱丽兰部长明确指出:“创新不是‘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而是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创新与发现和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一般来说,为了使一项发明带来利润就需要创新,但一项创新不一定要基于一项发明。可见,创新强调必须完善新知识的发展和利用,而不是局限于纯粹的发明。因为不论发明多么新颖,要实现商业的成功,还必须关注项目管理、市场开发、财务管理以及组织的行为模式等诸多方面。在发明未能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发明不一定导致创新,但创新的前身却大多是发明。

综上,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把发明、发现和创意转化、提升为实际应用的价值实现过程。正如彼得·圣吉认为,当一个新的构想在实验室被证实是可行的时候,这仅仅是发明;只有当把它用于生产,创造出全新的产业,或使原有的产业发生重大改变,才能称之为创新。这个过程是多元的、复杂的,包含着创新来源、创新内容、创新领域、创新程度以及创新参与者的复杂多元性等。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总结归纳为:创新就是指创造新东西;创新是一种不断追求卓越、进步和发展的理念和过程;创新的本质在于创造新的效益和更高的效率等。当然,这不是对创新概念的定义,而只是在界定意义上的一种理解。

创新虽然从本质上说是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通过在科学上的不断进步,获得突破,并将这种突破通过技术手段应用到生产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成果。但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2年指出的,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在任何经济部门都可能发生,它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创新的涵义是动态变化并不断扩展的。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创新越来越成为内涵丰富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活动,越来越成为人类普遍的行为。或者可以说,创新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创新。

2.创新的主要特征

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外延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有思想、管理、文化、体制以及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只有走全面的、系统的创新之路,创新才能良性发展。根据上述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我们把创新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是新颖性。创新的首要之点贵在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方法的运用和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或者在产品的研发、市场的开拓、原料的供应和组织结构形式上,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能打开新局面、开创新领域,实现新发展。创新的这一新颖性特点来自于好奇心的驱动,它通过惊奇、疑问等心理活动,诱发人们对新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激励人们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和联系的深入探索,使认识不断深化,直到把握本质,取得新的成果。所以,追求新颖、奇特、不落俗套,既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创新能力的心理特质和表现。

二是灵活性。创新并无现成的方法和程序可循,也无固定的模式和途径可依。创新者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驰骋,可以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可以从一个思路迅速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迅速跳到另一种意境,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固守某一思路,思维陷于僵化,是不可能有所创造、有所突破的。在这里,灵活性体现着创新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复杂多变,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因素增多。它要求创新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发展的头脑、动态的观点、变化的眼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思考、具体分析和处理,区别不同情况、不同问题,灵活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来解决。这样,才能推动创新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是随机性。由于创新的对象多属于“自在之物”,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这类实践中的问题和因素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多变性,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问题和对象而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丰富图景,表现出某种非规范化和非拟化特征。因此,创新活动在从“自在之物”向“自为之物”、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善于临机权变,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因素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随机解决和处置。这样才能化险为夷,保证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是选择性。由于创新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因而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这就决定了创新结果的不唯一性,虽不是每次都能取得成功,但却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应善于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如果只关注和追求一种可能性,或者只满足于在某一固定的模式中进行选择,把思维限制在一个很小空间和有限范围内,就很可能使解决新问题的最好方式漏掉,其结果只能是一个低级的或次优的选择。因此,创新必须不断开启思维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拓宽思维选择的范围和跨度,这样才能找到创新的最佳实现途径。

五是耗散性。耗散性是指创新结果在推广扩散过程中,其技术含量、优势和利润空间具有逐渐衰减的特性。如:一种新产品问世后,马上会有很多人或企业进行模仿,学会并仿制该产品,并以价格优势进行竞争,使创新者因研发新产品而获得超额利润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要减少创新结果的耗散,保持创新的超额利润,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只有技术越先进、难度越大、投入越高并不断改进的创新成果,才能有效地降低创新利润的耗散。同时,减少耗散性还要求对创新成果进行保密并实施专利保护等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创新。

3.走出创新的观念误区

虽然人们对创新的认识日益深入,但是诸多阻碍创新思想健康发展的错误观念依然顽固地残留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创新活动的展开,特别是影响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因此,提升创新能力必须冲破制约创新的观念误区,筑牢创新的思想基础。一是重物化的技术创新,轻精神形态的知识创新。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物化形态的技术创新,才能推进经济和社会前进,才是真实的生产力,而精神形态的文化、管理、法律制度等知识创新是软性的、无形的,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不大。究其原因,这是近代以来实用主义思想在创新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海战,从百日维新到五四运动,在谋求救国图强的道路上,人们越来越崇尚实业救国,把技术引进和创新看作是壮大国力的唯一途径,导致很多人着力于现实的、短平快的、能及时带来效益的应用性研究,而放弃了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研究。殊不知,没有基础性研究的应用性研究,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只有基础性研究的进步,才能带来应用性研究的巨大突破。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就没有核电站和原子弹;没有法拉第的电磁理论,也就没有电动机和电力技术革命。

创新观念上的实用主义,其本质是近视的功利主义。例如日本在战后反复强调“技术立国”,在20世纪70~80年代,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未能对基础科学研究予以足够重视,缺乏创新后劲,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经济增长明显减缓。面对知识与信息经济的挑战,日本政府不得不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增加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投入,开始重视知识创新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在欧美尤其是美国,由于注重在科技创新的综合水平上进行知识创新,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上升势头强劲。二是重传统的沿袭守成,轻现实的变革求新。

长期以来,中国儒家思想的价值取向对于创新观念的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思想自孔子以来,一直崇尚“克己复礼”。在《礼记·大同》中,孔子干脆认为“三代”以前的社会才是理想的“大同”社会,而当代的社会即使治理得井井有条,也只是“小康”社会,达不到以前先贤们的“礼治”水平。这种价值取向经过几千年的演化流传、渗透积淀,就形成了趋向于对传统的守成而排斥变革现状的思维定势,尤其是把那些刻意求变的标新立异行为看作是离经叛道予以封杀,极大地遏制了创新思想和创新活动。这种保守主义的文化传统,虽然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守成思想对于创新观念的禁锢尤为顽强。从两千多年前《吕氏春秋》中“察今”一文对于“法祖宗之法”的复古派的激烈抨击,就可见守旧和创新的斗争由来已久;而《韩非子》中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的感慨,也提醒我们:不首先破除传统文化中非理性的保守观念和守成思维,就难以培养和树立起创新观念。三是重感性的道德评判,轻科学的理性精神。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发人深省的考问: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科学技术革命?这一考问简称为“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技术都位于世界前列,其落后只是14世纪以后的事。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之所以落后,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一直把科学技术看作是“奇技淫巧”加以排斥,加之“有机械者必有机心,有机心者必有机事”的道德判断,终于把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窒息在近代轻科学、轻理性的价值氛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呢?如果从历史角度深入分析,主要是受长期占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历来是儒家思想信奉的基本准则,而且从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的整个封建时代,几乎没有其他声音可以与之抗衡。纵使墨家思想中有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倾向,也只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这种重道德、轻理性的思维传统,严重束缚着人们创新精神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了社会的创造活力。反观“文革”时期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哲学批判,在创新观的培育中高扬科学理性旗帜尤其值得重视。

二、创新的形态分析

“所谓形态,即事物基于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并直接显示出来的形状、样态。作为事物的直观和典型形象,形态也直接蕴含着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相关性,通过形态的客观性、可认知性和可分析性,我们就可以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创新以各种形态存在于人类历史中,它可以是理论的突破、工具的更新,也可以是结构的变动和人性的张扬。探究创新的存在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把握创新规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创新的理论形态

所谓创新的理论形态,是指把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和方法进行研究。从中国古代的天工开物到现代创新方法的TRIZ理论,关于创新的理论提炼、概括始终在不断地进行。在科学史和技术史的大量材料中,都蕴含着创新理论的精髓,闪现着创新理论的火花。最早人们只是过多关注创新的实物形态和具体作用,将重心放在科学的突破和技术的运用上,对于创新理论和方法的提炼很少进行研究,致使创新的进程受到一定影响。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指出的:“科学中难得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

创新理论是建立在认识和把握创新规律基础上的关于创新的心理机制、思维方法、技巧和手段的总结,是实现创新的中介和桥梁。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通过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不断结合和发展,在科学和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传统的创新方法。从1946年开始,毕业于苏联军事专科学院的阿利特舒列尔和他所领导的团队,通过持续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的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建立了一整套体系完整、高效实用的发现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这就是闻名于世的TRIZ理论,它开启了关于创新的理论探索。由此,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日益完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创新的社会形态

所谓创新的社会形态,是指发明、发现和创新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或变革。从历史上看,创新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马克思说过:“炸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炸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创建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酿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酿成科学再起的手段,酿成对精神生长创造必要条件的最壮大的杠杆。”这就是说,科技创新和技术发明通过经济领域对整个社会领域产生影响,从而对社会的政治、文化等产生塑型作用,就构成创新的社会形态。一场技术革命可以被定义为一批有强大影响的、显而易见是崭新且动态的技术、产品和部门,它们能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变化,并推动长期的发展高潮。伴随着每次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结构的全面改造,并且逐渐带来了社会的甚至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治理制度的转型。

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可以看作是创新的集成性爆发。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建立和巩固;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东方从属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的时期。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以电力、电气为代表的产业革命,促使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与格局发生改变,列强争夺与冲突加剧。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大为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深刻变化,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并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使国家和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日益呈现出“地球村”现象;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透过三次科技革命可以看出,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以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和形态出现,存在于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之中,并日益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

3.创新的人文形态“世界不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创新是人性的张扬,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人类的本质,而这种自由自觉活动又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类追求自由自在统一的本性,从方法论上说就是创新。创新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目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创造性思维得出符合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新成果。正是创新的这种人的本性的张扬,才使人类追求自由而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永不停止。

创新作为人性的张扬,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个人都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活动中,最能表现出人的真正本质。创新是一种探索性、开拓性而又高风险的活动,需要主体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充分发挥主体的各种能力和潜能,锲而不舍地沉浸在探索未知世界和获取创新成果的过程中。正是由于主体的这种创造性活动,才使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在给人类带来精神和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丰富着人自身:不仅提升着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而且提高着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程度。正如德国学者卡西尔认为:“人就是人的文化,真正的人性无非就是人的无限性的创造性活动。”所以,创新作为一种人文形态,不仅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人的全面的本质,而且为创新活动提供着持续不断的动力。

创新的三种形态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整体,任何一方出现发展的不协调,都会影响到整个创新体系的运行。创新的理论形态是创新的灵魂。人的生产劳动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没有理论指导的创新,只能依靠稍纵即逝的灵感。在当今知识爆炸的社会,只有掌握了创新理论,才能够将各个方面的信息进行整合,又好又快地进行创新活动。创新的社会形态是创新的内核。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创新的力量,闪耀着创新的光辉。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只有在认清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正确发挥创新的价值和功能;反之,任何活动不仅不能称之为创新,甚至会阻碍创新。创新的人文形态是创新的动力源泉。创新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活动的集合,只有弘扬创新精神,使创新理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机制和智力保障。

三、创新过程的一般模式

创新是一个从准备创新开始到创新完成的复杂过程。对于这个过程所包含的内容,创造学家们有着不同的观点。比如,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亥姆霍兹(H.vonHelmholtz,1821—1894)最早提出了饱满、酝酿、成熟三阶段论,这与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著名的“治学三境界”颇为相似: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939年,创造学之父亚历克斯·奥斯本把创新过程也分为发现事实、提出创意、寻找解决对策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做了科学分析和说明。后来,他又把创新过程进一步细化为七个阶段:①定向:强调某个问题;②准备:搜集有关材料;③分析:把有关材料分类后分析研究;④观念:用观念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⑤沉思:“松弛”促使启迪;⑥综合:把各个部分结合到一起;⑦估价:判断所得到的思想成果。

1926年,英国心理学家沃勒斯(G.Wallas)提出创新过程“四阶段论”。沃勒斯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创新活动,也无论其规模大小,创新过程一般都必须经过准备(preparation)、酝酿(incubation)、明朗(illumination)、验证(verification)四个时期。“四阶段论”是影响较大、传播较广,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过程理论。

在四阶段论基础上,有关专家针对技术创新过程,又提出创新“五阶段论”,其特点是为保护创新成果,引入了“专利申报阶段”。五阶段论的内容包括:①课题选择阶段——创新课题决定着创新的方向、目标和成果,为保证选题质量,应遵循需要性、可行性和相对优佳三条原则;②方案构想阶段——依据创新课题和当时经济、技术条件,设计尽量多的技术方案,而后权衡利弊,弃劣选优;③实验研究阶段——构想方案需要用科学试验和样品试制来验证;④工业化和商业化阶段——任何创新技术,只有变成产品继而成为商品之后,才能显示出其真实价值;⑤申报发明专利阶段——取得发明创造成果后,应及时申报发明专利,以便使发明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法律的保护。

加拿大内分泌专家塞利尔,把创新与生殖过程相类比,提出了更为形象浪漫的创新过程“七阶段论”:①恋情期,即对问题的探索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热情阶段,就像年轻人求偶那样对创新目标进行超常的精力和智慧投入;②受胎期,即有针对性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在所设定的问题范围内广泛深入搜求有关信息、知识,为新思想的产生提供资料阶段;③孕育期,即新思想、新观念发育成熟的过程和对这些新创意进行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阶段,就像孕妇那样特别需要“阶段性营养合理构成”的时刻;④阵痛期,即新思想新观念即将诞生的阶段,就像新生命在母腹中开始躁动的时刻,伴随着紧张、惶恐和令人窒息的兴奋;⑤分娩期,即解决方案诞生的时刻,就像母亲分娩一样,经历痛苦而又幸福满足;⑥查验期,即对解决方案的验证检验期,就像对新生婴儿那样对刚刚诞生的创意进行必要的逻辑梳理和实验论证;⑦生活期,即让经过逻辑验证的“新创意”进入实践,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并接受进一步检验,就像一个新生命受到考验并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后,开始独立生存和发展。

上述关于创新过程的描述,无论是三阶段论、四阶段论,还是五阶段论、七阶段论,都为我们理解创新过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参照。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我们从创新过程一般模式的角度,尝试着把其划分为六个阶段。

1.发现问题,明确目标

即通过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确立创新目标。可分三步进行:(1)提出问题。一切创新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通常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明确地提出问题并非易事,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奥斯本则认为,提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感受性,而对问题的感受性是重要的人格和能力特征。如何发现问题呢?由于问题一般存在于对现状的不满中,因而运用“问题=理想—现状”公式,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就是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应通过收集资料、整理平时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界定问题的范围,明确问题的性质,指出问题的关键,初步确定其可行性,并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此时,问题重述法可大显神威。(3)确定目标。就是在问题价值分析基础上确定创新的目标。应着重分析所明确的问题能满足社会哪方面需要,它的应用前景如何,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及其大小,以决定该问题能否作为创新课题和目标。

万事开头难。发现问题、明确目标,在创新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的成败。从发现问题到明确目标,不是简单的三个步骤就能一次性完成的,常常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多次循环过程。因此,需要创新者在这一阶段花费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美国哲学家杜威所说:“要真正做到多思,我们必须甘心忍受并延续那种疑惑的状态,这是对彻底探究的动力……”

2.积极探索,拟定方案

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和途径,拟定出预选方案。寻找解决方案,就要联想相关的事实、经验和知识,从不同的事实、经验和知识中,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越多越好。在此阶段中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是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是在提出新观念、新理论、新规则基础上创建新的解题方法。拟定预选方案既需要运用发散思维,让各种设想在头脑中反复组合、交叉、撞击、渗透,按照新的方式进行加工;更需要冲破“权威”、打破成见、独辟蹊径,寻找创新的突破口。有时也需要“忘记”,大脑长时间兴奋后有意松弛一下,有利于灵感的闪现。寻找解决方案是思维强度很大、困难很多的工作,常常“山重水复疑无路”却又欲罢不能。此时,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3.认真分析,果断决策

即从所拟定的多个预选方案中选定最终实施方案。在此阶段中,评价与选择是中心工作。评价有赖于实验或其他方式的测验手段来完成,最后选择主要取决于对各个方案的比较和决策者的个性特征。选择的结果,可能是拟选方案之一,也可能是多个拟选方案的综合,也可能需要推倒再来,重新拟定重新选择。最终选定的方案,应是可靠性较高、风险性较小、效益较高、代价较小且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4.科学验证,修正完善

即对选定方案应在进行深入的逻辑论证研究基础上,加以试验检验,如发现不足,还要进行完善。所选择的创新方案是否能达成创新目标,有待仔细验证。新的观念要经过逻辑的推敲和完善才能树立,新的结论、新的产品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推出。在验证阶段,对新设想、新观念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是罕见的,正如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所说:“我想不起哪一个最初形成的假说不是在一段时间过后就被放弃,或被大加修改的。”若验证结果符合或接近预期的创新目标,证明该创新是可以成功的,否则就难以成功。对于验证成功的创新就保存下来,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的还要进行知识产权注册申请;对于存在缺陷的创新,要进行修正、完善;对于失败的创新,要么遗弃,要么重新进行创新设计。

5.精心组织,付诸实践

即将试验成功的方案,在实际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组织实施,以获取预期的收益。在这一阶段中,一般都需要对原有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以符合创新的要求。“没有行动的思想会自生自灭”,创新成功的秘密主要在于迅速行动。提出的构想也可能还不完善,甚至可能很不完善,但这种并非十全十美的构想必须立即付诸行动才有意义。一味地追求完美,可能会坐失良机,而且创新的构想只有在不断地尝试中才能逐渐完善。

6.重视反馈,及时调整

在创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实际运行结果是最好的检验。因此,要密切关注实施的进程,经常搜集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分析问题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不断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任何创新活动,只有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才能臻于完美,更好地达到创新目的。

链接:稀土清洁分离流程的发明李德谦,稀土化学专家。1936年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195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稀有元素专业,同年到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工作,1988年被聘为研究员。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四川攀西稀土矿是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发现的重要稀土资源,属氟碳铈矿,构成十分复杂,除稀土外,还分别含0.2%~0.3%和8%~10%的放射性元素钍、氟。当时采用的冶金工艺为沉淀法,虽然可得到氯化稀土、碳酸稀土及铈产品,但同时存在着流程长、稀土收率低,铈产品纯度低、收率低,放射性元素钍和氟未得到分离和利用,产生放射性废渣和放射性废水等问题。自1995年以来,以平均每年处理1万吨稀土氧化钇(REO)计,总共约有350吨氧化钍(ThO)流失,对环境和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2如何充分开发稀土资源及回收有价元素钍和氟,研究从该矿中提取、分离铈、钍、稀土的清洁流程是稀土分离化学的焦点课题。面对攀西矿这一复杂体系,突破点在哪里?李德谦敏锐地感悟到,萃取体系和萃取剂的选择是关键。在分离流程的构思中,经过实践排除了PO和24PO萃取体系,又经过三年基础研究排除了鳌合萃取、阳离子交换、阴离子57交换等萃取体系,证明了唯一可选择的是溶剂化萃取剂体系。溶剂化萃取剂体系确定后,又面临在多种溶剂化萃取剂中,选择何种萃取剂的新难题。中性有机膦RPO是近年来CYTEC Canada Inc.开发出的一种3直链三烷基氧化膦混合物,具有不易水解、在水中溶解度小、萃取容量高、可以任意比例溶于常见溶剂等优点,引起了李德谦的特别关注。当时RPO只3是用于工业提取低分子量的有机酸、酚醇等,可否将其作为萃取剂应用于攀西矿流程中呢?李德谦课题组对这一萃取剂萃取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的传质模式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搞清了RPO从硝酸、硫酸介质中萃取稀土及3相关离子的规律,观察到了铈和氟在该体系中有协同效应,铈和钍存在竞争萃取效应,硼的加入有助于氟的萃取,二者也具有协同萃取效应。这一发现,从理论上证明了中性有机膦RPO是从攀西氟碳铈矿萃取分离铈、钍、稀土的3优良萃取剂,从而为下一步工艺流程的开拓奠定了重要基础。突破点解决了,工艺流程该如何设计?李德谦从开发攀西矿稀土资源,特别是解决其放射性污染问题入手,设计了这样一条工艺路线:第一步将铈和钍分离,在分离铈的同时回收氟;第二步将钍和稀土分离,回收钍。他以氟碳铈硫酸浸出液为料液,用萃取剂RPO组成有机相分馏萃取铈,得到了含3铈的有机相和含钍、稀土的萃余液,实现了铈和钍、稀土的分离;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对含铈的有机相经过反萃取和萃取剂再生,一方面得到了高纯铈产品,另一方面回收了大部分氟。如何在钍、稀土的萃余液中将钍和稀土分离呢?李德谦注意到包头矿和攀西矿同属氟碳铈矿的总体相似和个别差异的特点。在包头矿他们已取得“用伯胺N1923为萃取剂萃取分离钍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当时被称为我国处理包头矿的“五朵金花”之一。为此,他们假设将伯胺N1923应用于萃余液中能分离钍和稀土,既可以解决攀西矿钍的污染问题,还可为下续工艺奠定基础。于是他们从萃取铈的萃余液中,用伯胺N1923分馏萃取钍,得到了含钍的有机相和稀土、铁的萃余液,实现了钍和三价稀土的萃取分离;再对含钍的有机相进行反萃取,使钍得到了回收。经过对含三价稀土萃余液的萃取转型,最后应用P0萃取分离出单一稀土。以上实验室串级模拟试验结果,57证明这一假设是成立的。在攀西矿铈、钍、稀土萃取分离流程扩大试验基础上,2000年完成了工业性试验,不仅验证了扩大试验结果,并且有了新进展,获得了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和优化的工业设计参数。其特点是:减少了一套分离钍的工艺;首次将伯胺分离钍用于攀西矿;采用萃取转型可直接与下续单一稀土分离工艺相衔接;大幅度降低酸碱单耗;氟的回收和萃取剂的再生实现了连续化。工业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获得4N铈产品,总收率>85%,铈产-4-6品中ThO/CeO<1×10;富镧稀土产品中ThO/REO<5×10,稀土总收率222>90%,大于90%的钍得到回收,ThO纯度>95%;50%氟得到富集,有利于2回收和利用;不产生放射性废渣和废水。工业性试验证明,该流程是一个高效、清洁的分离流程。目前,4千吨国家计委产业化示范工程正在四川建设中。四川攀西稀土矿铈、钍、稀土萃取分离流程的发明,不仅解决了该矿稀土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为正在建设中的4万吨包头矿绿色产业化工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四、创新过程的组织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个人创新越来越被群体创新和组织性创新所取代。在大科学、大工程时代,只有组织引导好创新活动,才能顺利实现创新目标。因此,加强对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既是各级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科学推进创新过程和取得预期创新成果的重要保障。

1.组织领导者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组织领导者往往是保守的,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现有规章制度的守护神角色。为了减少组织运行的风险,维持现状是他们常有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们不但自己因惧怕改变而没有创新意识,往往还会对组织中有创新想法的人加以排斥;他们不是鼓励创新,而是对创新尝试中的失败吹毛求疵,随意惩罚在创新尝试中遭到失败的人,或轻易地奖励那些从不创新、从不冒险的人,这就轻而易举地破坏了组织中孕育创新的土壤。所以,组织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个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观念的领导者。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只有领导者思进求变,自觉带头创新,才能为创新提供资源和保障条件,影响和带动组织成员进行创新活动。为更好地了解创新过程,在1997年至2002年展开的调查中,美国、亚洲和欧洲企业中的高层技术人员,在对各种创新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评价时,均认为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是最重要的竞争力,而且其重要性在这5年里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营造创新氛围是创新的基础

组织领导者在创新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工作的创新上,更重要的是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氛围与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不断进行创新。推动创新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组织支持、领导鼓励、团队协作以及充足的信息、财务、人员和物质支援等;而阻碍创新的组织氛围因素则是观念保守、内部冲突、官僚主义、合作不畅、压力过大、层级过多以及不能获得合理回报等。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氛围,不仅要为创新人才的创造性活动提供外在条件和内在支持,而且要适时调整组织的领导风格、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对创造性劳动给予公正、公平评价,给予员工参与领导决策的机会,推动组织中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成员能创新、敢创新、愿创新。

3.加强对创新过程的全程控制

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探索未知的活动,具有多种选择目标和很大的不确定性,创新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只有加强对创新过程的全程控制才能实现创新目的。创新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复杂过程,作为组织创新的领导者或管理者,必须依据组织目标或组织战略来掌控组织创新的过程。

第一,进行选题控制。选题关系到创新活动的成败,主要看所要创新的项目,是否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是否与组织战略相冲突。凡是不利于组织目标、战略的创新活动,均不应该作为组织创新的课题选项,应加以排除。

第二,进行过程控制。创新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既然是未知,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只有对出现的偶然情况认真分析、准确判断,及时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控制,才能保证创新过程不偏离创新目标。

第三,对创新结果进行控制。组织创新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当时课题选择的预期结果,可能与当下的组织目标和战略要求有一些偏差,这时就需要对创新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只有利于组织目标和战略的创新结果,才能被组织采纳使用,绝不能因创新而损害组织的根本利益。

4.及时削弱组织中的反对力量

创新意味着变化,而变化必将引发反对变化的势力和文化的阻挠。要想成功创新,就必须战胜组织中一定会出现的、打击和破坏创新的反对力量。一般来说,越是突破性创新,越需要改变现状,所遇到的反对力量就越强大。另外,组织过去取得的成绩越辉煌,反对力量就会越强大,因为获得长期成功的组织会变得很自满,并反对改革。因此,领导者应该建立一种利于创新的文化,为改革发展和开拓创新聚集必要的能力和勇气;与此同时,还要保持稳定局面,使创新得以顺利进行。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所蕴含的内容通常包括:

第一,创新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过去的成功并不一定会带来将来的成功,如果不继续奋斗,过去的成功就会成为落日的辉煌;创新核心力的形成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不进行完善和改进,核心力就可能变为核心负担。这就要求具有一种能对现有管理方式提出异议,并及时出台其他方案的组织文化。

第二,创新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最好是成本很低的小风险)。惠普公司曾经采用很多方法来培养员工承担风险的能力,包括为失败的项目做祈祷。在祈祷时,整个团队会为以往的失败安慰自己,赞扬所付出的努力,肯定从中所学到的东西,并表示要将精力放在现在和下一个项目上。就像真实的祈祷一样,这里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这就是生活,事情就是这样发展的,应该继续向前走。

第三,创新是一个开放交流的过程。创新的最终成功,有赖于良好的内外环境与和谐人际关系。因此,不仅要鼓励组织内部的交流,而且要倡导与组织外部进行沟通;不仅可以从顾客那里增长很多见识,还可以从供应商、学术机构、竞争对手以及行业中的其他企业获得知识。

5.组建有一定弹性的创新网络

大多数情况下,为了取得创新成功,都倾向于设立一个独立的创新部门,但这种方式往往会失败,因为它常常得不到内部资源和外部相关单位的支持。实际上,组织创新的基本单元不应是个人,而应是以创新部门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包括组织内外各相关单位在内的一个网络。开发和维护好这个开放的、通力合作的创新网络,是组织领导者的任务和责任,也是科学管理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不仅如此,组织领导者还要处理好网络中的复杂关系,制定出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以协调创新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调动每个成员的创新积极性。3M公司就拥有一个涉及各个技术领域的牢固网络。它经常与该网络接洽,以获取新的创意,并为实施新创意组建团队。

创新需要思考;思考需要时间。把每个人的每个工作日都安排得非常紧凑,对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实行“满负荷工作制”,没有时间去思考,就会失去发现问题的机会,创新的构想也无从产生。同时,创新也需要尝试,而尝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试验场所。如果对资源控制太死,创新设想就失去了尝试的机会和条件,只能留在人们的脑子里或图纸上,不可能给组织带来任何实际效果。因此,为了使人们有时间去思考、有条件去尝试,组织建构的创新网络和制定的创新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

6.建立科学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创新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估激励机制,是创新获得成功的动力,也是促进组织创新的有效途径。组织的创新激励至少要体现两点内容:一是正确地对待失败。创新过程是一个充满着失败的过程,创新的组织者必须认识到失败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需的,要允许失败、直面失败、支持失败,甚至鼓励失败。当然,支持尝试、允许失败,并不意味着鼓励组织成员去马马虎虎地工作,而是希望创新者在失败中汲取有用的教训,从而缩短从失败到创新成功的路程。二是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激发组织成员的创新热情,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酬制度。创新的原始动机也许是个人的成就感、自我实现的需要,但是如果创新努力不能得到组织或社会的承认,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奖酬,则持续创新的动力就会渐渐削弱甚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看似完美的机制并不能真正起到好的效果,反而阻碍了创新,这与它们采用的评估指标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些企业用“推出的新产品数量”作为评估和奖励创新的指标,其结果是为了达到目标,实现眼前“业绩”,获得奖励,研发负责人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小产品的研发上,而放弃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突破性创新产品的研发。即使这项突破性创新成果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渐进式创新,但由于获得的奖励与对现有产品进行渐进式改进获得的奖励一样多,甚至会更少,研发人员也会忍痛放弃。基于这样的评估指标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与企业的创新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它会阻碍员工的探索行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创新。另外,在建立激励机制时,组织的领导者通常会更多考虑是否符合预算,能否规避风险。如果以此为目标来建立激励机制,也会导致倾向投资于获利虽小但风险也小的安全产品。因此,建立激励机制,必须选择与组织创新战略相一致的评估指标。

第二章 创新规律的透视

创新,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和心理反应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有着自身的本质规定性和特殊规律性。创新原理和原则正是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反映,也是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只有在正确的创新原理指导和创新原则规范下,创新活动才能科学、有序、高效地展开和进行;否则,创新将陷入茫无端绪的境地。

一、创新的一般原理

所谓创新原理,是依据创新的本质和特点,对人们创新实践的经验性总结和对创新活动规律的综合性归纳。它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创新活动、科学地运用创新方法、有效地解决创新问题提供了基本准则和依据。根据对创新过程的系统分析,对应于系统论的三个基本概念——要素、结构、功能,我们把创新原理初步概括为:要素——综合统摄原理,结构——组合建构原理和群体互补原理,功能——相对优化原理。

1.综合统摄原理

综合的原意来源于纺织技术,“综”是织机上使经线上下提放以接受纬线的机构。一综可提数千根经丝,故含有“总聚”、“集合”之意。“综合”就是将几千根不同的经线通过“综丝”把它们合并起来便于操作。“综合”引申为将不同部分、不同事物的属性合并统摄成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如果从系统论角度透视,要素是系统的基本组成,也是构成系统联系的基础和载体。任何系统都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没有要素也就没有系统,这些要素尽管有着自身地位、性质和作用等方面的区别,但对于它们所构成的系统而言,却都是有用的。在系统中,任何要素都不是单一的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和联系中的要素存在的。在创新过程中,综合实际上就是把系统内各要素结合起来统一分析,统摄就是对系统内各要素性质的统观把握。综合统摄原理,就是在创新的思维过程中,人们应将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结合和统一起来加以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事物的要素与要素、部分与部分以及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综合统摄原理的客观基础。因为任何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按照其固有的内在联系结合成统一整体的。综合统摄原理并不是将事物的各要素、各部分、各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和加合,而是根据事物各部分的属性和特征、性质和功能,全面地加以统观概括和总结、精炼和提升,进而在思维中真实地再现出事物的整体。运用综合统摄原理指导创新,需要明确一个观念,即只有正确的综合才能导致有效的创新,只有科学的统摄才能顺利实现创新。在这里,我们所讲的综合,不是将研究对象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简单叠加或初级组合,我们所讲的统摄,也不是对研究对象的各个构成要素的一般分析和把握,而是在分析各个构成要素基本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其可取部分后所形成的具有整体性质和优化功能的系统。

根据在思维过程中综合方式和综合对象的不同,综合统摄原理可分为形式综合和辩证综合、实体综合和理论综合。一是形式综合。是指将事物各部分的内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机械式结合,这种综合所产生的整体具有明显的加和性特征,其借助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式逻辑,因而只适合于结构简单且有机性较差的研究对象。二是辩证综合。是指将事物各部分的内部属性和相互关系进行辩证的有机结合,这种综合所产生的整体具有非加和性特征,其借助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辩证思维,因而适合于结构复杂且有机性强的研究对象。需要指出,形式综合和辩证综合具有相对性,因为在一定条件和情况下,形式综合需要辩证思维,而辩证综合同样也需要进行部分加和性的形式综合。三是实体综合。是指以物质实体作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体现为揭示某自然物质整体的结构与功能,另一种体现为人工合成的自然物质或全新的物体。前者导致科学发现,后者导致技术发明。四是理论综合。是指对已有科学知识所进行的综合,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体现为学科内的知识综合,另一种体现为在不同学科之间对不同理论和知识的综合。前者导致发现自然规律,建立理论体系;后者导致产生新的横向性或综合性学科。

综合本身常常孕育着创新。综合已有的不同的科学原理,可以创新出新原理,如综合万有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就形成了广义相对论;综合已有的事实材料,可以发现新规律,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综合已有的技术,也可以创新出新技术,如日本钢铁技术的优势来自于对奥地利、美国、德国有关技术的综合,日本松下电器在世界家电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也源于对世界各国电器技术特长的综合。

综合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发现不同事物间在某些方面的联系,找到相关事物间在某些属性方面的关联性,从而发现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发展变化的规律,以统观分析和全面把握事物。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可以使人们的认识实现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超越原来的认知水平,从而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体会更深。它有助于我们探索出创新对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已知事物的发展变化来推断创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使创新过程少走弯路。

链接: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发现1911年,英籍新西兰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就运用了综合统摄原理。卢瑟福当时并没有借助于各种实验设备去观察原子内部结构,更没有拍下原子结构的照片,而是在思维中综合α粒子轰击金簿铂出现散射现象等事实后提出的。大多数α粒子会穿过金簿铂,这是卢瑟福意料之中的,因为原子中电子质量很小,它是无法阻止α粒子的。根据汤姆生模型,原子内部带正电荷的部分,虽然质量几乎同原子相等,但由于它的均匀分布,也不能阻止α粒子的穿过。但是,使卢瑟福大吃一惊的是极少数α粒子不能穿过金簿铂,而是向两旁散射。他测出α粒子撞回的几率约1/8000,于是在对上述事实进行综合后认为,大多数α粒子可以自由穿过,这说明原子内部非常空,而1/8000的α粒子被撞回,这说明有东西能阻止它前进。是什么东西呢?只能认为原子内部存在着一个带正电荷的体积很小、质量很集中的部分,由于α粒子带正电荷,同性排斥,故α粒子遇到这部分就被撞回。同时,卢瑟福又受到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启发,于是就合成一个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认为原子内部存在一个体积小、质量集中、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旋转。

2.组合建构原理

组合,在辞海中解释为“组织成整体”;在数学中“组合”是从m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n个组成一组,即成为一个组合。建构,是指建设、构造出新的事物或结构。建构的基础是要素组合,组合的目的是建构新事物。从系统论角度透视,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动态相关的;这些要素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把诸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结构,推动着系统不断发展。

创新的组合建构原理,就是建立在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相关性基础上的。组合和建构本身就意蕴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一部分或全部要素进行适当叠加和组合,通过改变结构和重新建构形成新的整体。它不是把两种或多种事物的属性、功能简单混合或搀和在一起,而是通过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合,以改变事物的性质或提升事物的功能。因此,组合建构原理的重点,是对事物属性和功能的重新认知以及对原事物诸要素的分析和选择。人类的许多创新成果来源于组合和建构。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组织得好的石头能成为建筑,组织得好的词汇能成为漂亮的文章,组织得好的想象和激情能成为优美的诗篇。”爱因斯坦也认为,“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组合就是创新,建构就是实现创新。

从20世纪以来创新发展史的进程分析,组合建构原理的成功运用导致的创新所占比重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人在统计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创新成果后发现:三四十年代是突破型成果为主而组合型成果为次;五六十年代两者大致相当;到了八九十年代,则突破型成果趋于次要而组合型成果占据主导地位。组合创新的建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主体附加组合。主要指在事物主体功能没有大的改变情况下,附加一些另外的功能,实际是一种大小组合。相对主体而言,附加的客体是小的;相对于主体的主要功能而言,附加的是次要功能或者补充功能。主体附加组合需要下功夫发掘事物主体功能之外的其他有益功能,一般是在原有的技术思想上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的物质产品上增添新的附件。如手表表带加上指南针或在表盘上加上指南针或日历,就是主体附加组合在产品创新上的具体运用。

二是异类组合。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中的技术思想或物质产品的组合,建构起新的结构和功能。异类组合的特点,是被组合的元素来自不同方面,一般无所谓主、次之分,参与组合的对象能从意义、原则、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何一方面或多方面互相渗透,从而使整体发生变化。异类组合实际上是异类求同,在创新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把具有各自不同功能的产品组合成一个新产品,诸如台历笔架、工艺品台灯等的出现,都是异类组合在创新中的具体运用。

三是同类组合。主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近事物的组合。在同类组合中,参与组合的对象与组合前相比,其基本性能和基本结构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同类组合是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义的前提下,通过数量的增加来弥补功能上的不足或求取新的功能。比如瑞士军刀的发明,就是组合了刀的各种功能及其附属功能制造的。现在的瑞士军刀可以有一百种以上的组合功能。在各种各样的军刀中,“旗舰”是有31种功能的“瑞士冠军”,它由64个独立零件构成,在生产过程中需经历450多道工序,但这种刀的所有工具总重量仅有185克(6.5盎司),整体长度只有9厘米,非常完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慕尼黑的德国实用艺术博物馆都将VICTORINOX“冠军”作为“工业设计精品”收藏。同类组合除了在产品创新上普遍运用外,在管理创新上也同样显示出它的巨大优势,比如连锁经销店的出现形成新的经营结构和模式,就是明显的例证。

四是信息组合。主要指不受学科限制、不受学术领域局限的信息汇合、交融和交叉,构建新的学科和学术思想。它有助于新理论、新发现、新思路的脱颖而出,为创新方案的形成奠定基础。比如公共关系学是由传播学、市场学、管理学、心理学交叉产生的;策划学是在创造学、管理学、企业学、心理学的交叉基础上出现的等。信息组合也可以是多种物质性质、多种技术因素的巧妙叠加和有机契合,它有可能形成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比如药物牙膏、药物化妆品的出现,即是先由信息组合起步的。

五是重组组合。主要是运用“同素异构异功”定律,通过改变原有事物的结构组合方式,使原有元素在不增加数量的情况下,改变原有事物的性质。重组组合是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形式,然后再以新的思路把事物重新组合起来。重组组合的特点是改变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在同一事物上实施的,一般不改变或者很少改变原来事物构成要素的内容和数量,而只通过各要素的重新配置、重新组合,来达到部分改变或根本改变原来事物性质的目的。例如,自螺旋桨飞机发明以来,螺旋桨都是设在机首,两翼从机体伸出,尾部安装稳定翼。美国飞机设计师卡里格·卡图,按照空气的浮力和空气推动原理对飞机的几大部件进行大胆重组,将螺旋桨放到机尾像轮船一样推动飞机前进,把稳定翼放在机头处,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头尾倒换的飞机。重组后的飞机,具有尖端悬浮系统及更加合理的流线型机身,不仅增加了飞速,而且排除了失速和旋冲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飞机的安全性。

链接:记者发明了坦克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有一名记者斯文顿,随军去前线采访。他亲眼看见在英法联军向德国阵地发动进攻时,固守阵地的德国士兵用密集的枪弹向英法士兵扫射,英法士兵成片倒地,伤亡惨重、惨不忍睹,斯文顿痛心疾首。他清醒地意识到,肉体是挡不住子弹的,这种状况应该改变。冥思苦想后,斯文顿向指挥官建议,用铁皮将福斯特公司生产的履带式拖拉机包裹起来,留出适当的枪眼让士兵射击,然后让士兵乘坐它向敌人阵地发动攻击。他的建议很快被采纳。士兵乘坐穿上盔甲的履带式拖拉机径直冲向敌军,伤亡大大减少,而德国人则望车披靡,兵败如山倒。为英法联军战胜德军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坦克,成功地把履带式拖拉机与枪炮有机组合,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有影响的发明。

3.群体互补原理

群体泛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既指组织起来的人群,也指在生理上发生联系的同种生物个体组成的群落,还指相同、相近或有某种联系的不同物体、事件组成的事物。互补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在相互依存中取长补短、互为补充,主要有性质互补、结构互补和功能互补等。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客观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互补联系体现着群体和组织的系统特征,反映着复杂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交互关系和有序组合方式,展现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优化程度。在人类的创新过程中,群体互补原理主要指在大型或复杂的创新活动中,依靠群体智慧聚集和发挥学科知识互补的优势,使创新活动实现由个体行为向集体行为的转化,以适应现代创新活动对学科综合、知识融合和人才汇合的需要。

早期的创新多是依靠个人智慧和知识来完成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越来越需要发挥群体智慧。只有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有所建树。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正呈现出“知识爆炸”的特点。20世纪4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远远超过以往两千年人类发明创造的总和。据统计,现代科学技术的年增长率,已由20世纪60年代时的百分之九点五,增加到80年代时的百分之十二点五,而且最近还有加快的趋势。在现时代,要想“单枪匹马、独闯天下”,去完成像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试验室和海底实验室等大型高科技项目的开发设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依靠群体成员的互补优化,形成团队力量才能实现。

运用群体互补原理,是要充分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特长,采用协调优化的方法,扬长避短,从而形成整体优势,达到组织目标。作为个体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而是各有所长,但作为群体,则可以通过相互取长补短组合成最佳的结构,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实现个人不能达到的目标。所以,群体互补强调的是群体的协调和优化。所谓协调就是要保证群体结构与创新目标协调,与组织总任务协调,与组织内外部条件协调,与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协调;所谓优化就是经过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结合的方案,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从创新主体的角度来说,群体互补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作用和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知识能力互补。知识互补是指在一个群体组织中,如果内部个体在知识的领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互动和互补,则整个组织的知识结构就较合理和全面。能力互补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如果个体在能力类型、能力大小方面实现互补,则群体的能力就较全面、合理,易于形成创新优势。

二是年龄差异互补。即在一个群体组织中,如果个体年龄太接近,则一方面可能造成体力、智力、经验和心理的冲撞和重叠,既可能因过多相似而造成浪费,也可能因缺少其他年龄人员而造成断层或接力不续;另一方面由于组织职位有限,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后续人才的培养。只有根据组织的目标要求建立合理的人员年龄结构,才能既可在体力、智力、经验和心理上互补,又可顺利实现人力资源的新陈代谢。我们常说的“老马识途、中流砥柱、年轻有为”,即是说老中青三结合是较理想的模式。

三是性格性别互补。性格互补是指在一个创新群体中,如果内部成员性格太相似,则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如果各成员性格之间有一定差异,则往往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胜任处理各类问题的良好性格结构。性格和气质无所谓好坏之分,只要用得恰当、搭配合理,就可产生较大效用。性别互补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如果男女比例搭配恰当,不仅有利于取长补短,弥补男女之间生理、气质和能力的差异,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环境,顺利实现组织目标。

四是地缘学缘互补。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理原因,同一地方的人群会形成大致相似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虽然有助于组织的稳定,但不利于创新灵感的冲撞和激发;而如果不同区域的人员在一个创新群体中相互配合,则易于发挥“远系杂交优势”,提高组织整体的创新效率。同样,一个创新群体中的人员如果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由于师承关系不同所产生的学术理念、观点不同,也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吸收他人长处,实现学缘互补,避免出现“近亲繁殖”,发挥组织整体的创新效能。

五是人际关系互补。在一个创新群体中,各组织成员都有自己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特殊的社会关系,这种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圈”,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创新的“场”和“势”,也是创新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如果在一个创新群体中,各成员的人际关系交叉重叠不多、社会关系重合叠加不多,就很可能形成较强的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和社会关系的互补性,而这种互动性和互补性正是促进创新的驱动力和黏合剂。那么从整体上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互补优势,不仅有助于创新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也有利于创新合力的形成和有效发挥。

4.相对优化原理

优化是指对事物的属性、结构和功能加以改变或选择,使之更加优良,如优化组合、优化设计、优化结构、优化环境和功能优化等。从系统论角度透视,任何系统都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并通过整体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来保持自身存在和发展所需要的动态平衡。在这个整体中,系统诸要素通过有机联系的结构,产生着大于诸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优化系统功能。所以,优化对目标和结果而言是一种整体功能的优化,然而这种整体优化又是相对的和动态发展的,是系统诸要素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协同作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优化表现为优胜劣汰的价值选择,而这种选择不可能是理想状态下的最佳选择,因为现实中受各种条件限制是不存在最优最佳选择的,所以只能是相对于一定价值标准而言的满意选择。

在决策目标和方案的选择中,相对优化原理也称满意原理,是针对“最优化”原理提出来的。“最优化”理论假设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以“绝对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但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决策者,要对未来做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因此,决策者不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只能做到满意决策。在创新活动中,创新者也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人,即使想按照最优化标准行事,也不可能把创新目标设计得最优、把创新方案拟定得最佳,更不可能获得最完美的技术方法,要得到最优的创新成果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任何创新决策所获得的最好结果只能是相对优化的结果。

既然任何一项创新结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那么在创新过程中也应遵循相对优化原则,即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使创新决策的选择能够满足合理的创新目标要求,达到“令人满意”的创新效果。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创新目标追求的不是使期望值达到一种完美化的理想要求,而是使创新过程能够得到切实的完善,功能得到增强或突破,因为在制定目标时,最好和最优的标准都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目标,往往也是最难实现的。二是创新决策的备选方案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达到能够满足分析对比和实现创新目标的要求,能够较充分地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能够较好地利用内部的资源。三是创新决策方案的选择要考虑利害得失,但并非要求绝对“无害”,也不是要避免一切风险(事实上任何创新活动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是对实现创新目标的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权衡利弊,做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其实“害中取小”即为大利。四是创新的结果不必要也不可能追求尽善尽美,因为越是完美无缺的结果越难以实现,最终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只要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达到满意程度的结果就可以了。

链接:西蒙的决策准则按照“经济人”模式,人们在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时,总是采用“最优化原则”,即人们总是希望通过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对于这种决策准则,西蒙认为,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①在决策之前,全面寻找备选行为(必须找到所有可能的决策方案);②考察每一可能抉择所导致的全部复杂后果(对每个方案试验的结果进行预先的估计);③具备一套价值体系,作为从全部备选行为中选定其一的选择标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标准能够对各种方案的结果的优劣进行连续而一贯的排序)。西蒙认为,人们习惯上运用“最优”或“绝对的理性”作为决策的准则。根据这个准则进行决策需要三个前提:①决策者对所供选择的方案及其执行结果“无所不知”;②决策者具有无限的估算能力;③决策者的脑中对各种可能的结果有一个“完全而一贯的优先顺序”。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和时间、经费及情报来源上的限制,不可能具备这些前提,所以,事实上人们不可能做出“完全合理”或“最优”的决策。人们在决策时,不能坚持要求最理想的解答,常常只能满足于“足够好的”或“令人满意”的决策。因为人们没有求得“最优化”的才智和条件,所以只能满足于“令人满意”这一准则。

二、创新的基本原则

所谓创新原则,是指人们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据的法则和评判创新构思所凭借的标准。它对创新原理的运用和创新过程的把握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意义。要做到有效创新,需要遵循六条原则。

链接:德鲁克创新原则德鲁克在《创新规则》中阐述了创新的原则。他认为:(1)“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开始于对新机会的分析。”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从分析机遇着手,创新者必须分析出各种可能的机会来源。商家漫天要价,顾客左躲右闪,还是躲不过商家精心布置的价格陷阱,商业诚信危机促生了“职业砍价人”这一新兴职业。职业砍价人大多有在一些行业从事销售工作的经验,在从事销售的过程中,熟悉商家通常利用消费者不熟悉行情的弱点,漫天要价牟取暴利,因此萌生帮助消费者砍价的念头,既让消费者得实惠,自己也可以获利。(2)“创新活动既是一种观念的变革,也是一种认识的变革,有心的创新者必须走出去观察、询问和倾听。”创新者走出去,观察客户和用户,了解他们的期望、价值观和他们的需要。乡村“流动饭店”的出现正是一种观念的创新。从传统角度来讲,酒店是以有型的空间、设备、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凭借,投入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的资本或资金运动的实体。但创新者敏锐地发现了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改变传统饭店的固定性,将饭店搬到农家。(3)“为了达到效果,一项创新必须简单和有所聚焦。”创新若要行之有效必须简单而专一。它只能做一件事情,否则就会一塌糊涂,如果它不简单,就不能运作。德鲁克强调:“创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许多公司今天之所以能居于领导地位,要归功于25年前的辛勤耕耘。许多目前还默默无闻的公司,可能因为今天的创新,成为明天的产业龙头。”(4)“创新来自于艰苦的工作而非天才的产物。”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同时这种工作应成为企业的每个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经常性的工作内容。创新与其他工作一样讲究才干、天赋和气质。当所有条件都具备时,创新就变成辛苦、专注和有目的的工作,需要勤奋、恒心和责任。如果缺乏这些因素,再多的才干、天赋或知识都无济于事。

1.构思独特原则《孙子兵法·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所谓“出奇”,就是“超常”和“独特”。创新的精髓就在于构思独特。成功的创新者往往出奇制胜,他们常常以不同于一般的方式提出一些奇特的设想,使其成果具有突出的实际效果。因此,一项创新的构思是否新颖别致,有时也是作为预测它是否具有价值的重要标准。

创新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设计阶段,表现为是否具有新颖性、开创性、特色性三个方面。体现在创新结果上则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创新结果是独特的。创新的结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和用途,如一个创新产品在功能、质量、便利性和价格等方面与原有的同类产品有根本差别。②通过创新圆满解决了一个迫切的独特需求,而且没有留下更多的问题。③获得的(技术)成果可以绕过别人的知识产权保护,而且很难被仿制和模仿,同时申请到专利,受到法律的保护。

2.机理简单原则

机理简单与否,是判断一项创新成果能不能获得成功的又一重要价值准则。在现有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如不限制实现创新方式和手段的复杂性,所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远超出合理程度,使创新设想或结果毫无使用价值。例如,为了使太阳灶能自动对准太阳所在的方向,人们可以设计一套自动跟踪系统。如果不限制该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这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要利用光敏元件等电子元件和电机等驱动机构,组成伺服控制系统就能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当我们将所需成本与所追求的效益进行比较时,就会发现这是行不通的事。

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结构复杂、功能冗余、使用繁琐已成为技术不成熟的标志。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机理简单原则。为使创新的设想或结果更符合机理简单原则,我们需要对创新设想或结果进行三方面分析:第一,新事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否重叠,超出应有范围;第二,新事物所拥有的结构是否复杂,超出应有程度;第三,新事物所具备的功能是否冗余,超出应有数量。一般说来,要实现同样的功能,设计一种机理简单的装置要比设计复杂装置困难得多,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寻找更巧妙、更实用的构思。

3.联想比较原则

联想是指因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因一概念想到另一相关概念的心理活动。客观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联系,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或者在外部特征和意义上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反映在人脑中并建立联系,就会产生联想。以后只要其中一个事物出现,就会在头脑中引起与之相联系的另一事物的出现。联想既有反映事物外部联系的简单的、低级的联想,也有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复杂的、高级的联想。联想虽然不能直接产生有创新价值的新事物,但它却为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基础,即通过自由想象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强制联想找到实现预期目标的途径。

联想的思维基础是比较。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既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又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整体上是统一的。每一事物在同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中都表现出自己的多种属性,既有与其他事物相同的属性,也有与其他事物相异的属性。在创新活动中,人们只有通过比较把握这些相同点和相异点,才能产生联想并进而给予理论解释。所以,比较在我们认识自然和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在异类对象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同类对象之间进行,还可以在同一对象的不同方面、不同部分之间进行。但不论哪种比较,如果不进行比较,就不可能产生联想,也不可能有科学的发现。

比较虽然是认识对象间相同点或相异点的逻辑方法,但却为联想和想象提供了思维基础。因为比较和联想都是由科学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的,即为了探索什么而进行比较和联想?通过比较哪些对象以及对象的哪些方面才能产生联想?在创新过程中坚持联想比较原则,就是要通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或相似事物的对比分析,激发和产生联想或想象,进而发现事物的不完善部位(问题)或发现事物间新的联系和机制,并进行改造和创新的。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三表法”和密尔加以发展的“求因果五法”,都是通过比较去探索现象间的因果性的逻辑模式,也是激发产生因果联想的思维前提。

链接:培根三表法和密尔求因果五法培根的“三表法”由三大步骤组成: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培根将他的归纳法区别于简单枚举归纳法,认为后者“是很幼稚的;它的结论是不稳固的,只要碰到一个与之相矛盾的例证便会发生危险;它一般地只根据少数的、并且只是根据那些手边的事实来作决定”。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培根提出的三种例证表是:①“具有表”,把具有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列在一起;②“接近中的缺乏表”,在这里列举出与上表中的例证情形近似可是却没有出现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③“程度表”或称“比较表”,在这里列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培根所谓真正的归纳又分为三个小步骤:①排除法,即排除和拒绝这样一些性质:这些性质是在有给定的性质存在的例证中不存在的;或在给定性质不存在的例证中存在的;或者在这些例证中给定性质减少而它却增加,或给定性质增加而它却减少的。在进行这种排除的过程中已经为真正的归纳打下了基础。②根据三表所列示的事例,做一次正面地解释自然的尝试,就是通过排除之后得出正面的结论。③纠正解释偏差的几种帮助。培根列举了九种帮助,如“具有优先权的例证”,“归纳法的改正”,“按题目的性质改变研究方法”等等。这九种“帮助”旨在校正以上程序中的失误,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结论。密尔的求因果五法19世纪英国哲学家J.S.密尔所提出的归纳方法。他在《逻辑体系》第3卷“论归纳”第8章“论实验研究四法”中,表述了5条规则:①如果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所有事例有一致之处的情况,就是给定现象的原因或结果。②如果所研究的现象出现于其中的一个事例和它不出现于其中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并非共同,而这个情况只出现于前者中,此外的每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两个事例有差异的情况,就是该现象的结果或原因,或原因的一个必要部分。③如果现象出现于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而现象不出现于其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例除没有那个情况外并无任何共同之处,那么这个唯一的使两组事例有差异的情况,就是该现象的结果或原因,或原因的一个必要部分。④从任何现象减去那种由于以前的归纳而得知为某些先行条件的结果的部分,于是,现象的剩余部分就是其余先行条件的结果。⑤凡是每当另一现象以某种特殊方式发生变化时,以任一方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另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或一个结果,或者是由于某种因果事实而与之有联系。这5条规则所概括的方法依次被称为契合法或求同法、差异法或求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或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及共变法。

运用联想比较原则进行创新的思维行程是:对事物进行比较——产生联想,发现问题——通过联想和想象建立联系,寻求解决问题方案——改造或提升事物。其中的关节点在于问题意识,如果没有问题意识,比较和联想就失去了目标和方向,也就无从确定比较的对象和联想的内容。但是有了问题并不一定能进行比较和联想,还必须具备比较和联想的背景知识,这也是创新者必须具备的功力。在富兰克林以前,曾有许多人提出“什么是神火?为什么有神火?”等问题,但是这种发问并没有促进人们把天空的闪电与地面的电火花进行比较和联想,其原因就在于缺乏进行这种比较和联想的背景知识。而富兰克林在对它们的比较中大胆联想,发明了避雷针。当然,比较联想的方式很多,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总结、概括了四种联想比较的一般形式。(1)因果联想

因果联想是指由于两事物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而引起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按一定方向与线路由表及里的双向纵深思考:一是顺流而下,从原因开始,沿着事情发展的逻辑线索寻求结果和答案;二是追本溯源,从已经发生的结果向前探寻原因,以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取得结论性的判断。创新中得益于因果联想的例子很多,我国植保专家李连昌发明微粒塑料性诱芯就是典型一例。当李连昌手捏着一只枣粘虫的雌蛾时,总有一群雄蛾追随,这使他联想到,一定是雌蛾体内释放了一种性信息素所致,由此他研制成功了枣粘虫性信息素,并制成微粒塑料性诱芯,杀虫效果甚佳,被国家认定为重大发明。

运用因果联想思考问题要注意两种情况:一是一果多因。即从某一结果出发,尽可能地去联想产生这一结果的多方面原因,如内因与外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本质原因和表面原因、远因和近因等等。二是一因多果。即从某一原因出发,尽可能地联想这一原因有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后果,如主与次,好与坏,近与远等。

运用因果联想思考问题还应重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同一现象可以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因为对于后于它的某个现象,它是原因;但对于先于它的某个现象它又是结果。不了解这一点,就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是先后相继的,原因先于结果,结果后于原因。但是,在时间上先后相继的两个现象并不一定表现为因果关系,不能认为所有在前的都是原因,所有在后的都是结果。因为原因和结果不是简单的时间顺序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不弄清这一点,就容易犯逻辑错误。(2)对比联想

对比联想,也称为逆向联想或相反联想,是指由具有相反特征或相互对立的事物引发的联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从白想到黑,从水想到火,从冷想到热,从上想到下,由大想到小,由方想到圆,由对称想到非对称,由真善美想到假恶丑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对比联想。对比联想的突出特点是背逆性和挑战性,是从对立的、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把人们的思路引向对立的方面,使之打破常规克服心理定势,出奇制胜地获得一些新颖的创新设想。

在创新过程中,创新者常常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跟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并由此设计出新的创新项目,这种结果一般由以下几种对比联想所导致。一是从性质属性对立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如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关于圆珠笔的改进,就是从属性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而获得成功的。二是从优缺点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发明者在从事发明设计时,既看到优点和长处,又要想到缺点和短处,反之亦然。三是从结构颠倒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可从前后、左右、上下、大小空间结构颠倒着进行联想。四是从物态变化角度进行对比联想,即看到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联想与之相反的变化。例如:18世纪拉瓦把金刚石锻烧成CO2的实验,证明了金刚石的成分是碳;1799年摩尔沃成功地把金刚石转化为石墨。金刚石既然能够转变为石墨,那么反过来石墨能不能转变成金刚石呢?运用对比联想,后来终于用石墨制成了金刚石。(3)接近联想“接近联想”,又可以称作“时近联想”或“邻近联想”。指两个事物在时间、空间和经验上相接近,由对一事物的知觉和回忆而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例如,一提到天安门就容易想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因为二者在空间上接近;“桃花流水鳜鱼肥”反映的是在时间上接近,而成语“望梅止渴”反映的则是经验上的接近。空间上的接近和时间上的接近也是相联系的,空间上接近的事物,时间感知也必定相接近;感知时间相接近的,空间距离也常接近。

接近联想不仅可以加强人们的识记和引起回忆,而且能启发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是从已知探索未知的锐利武器。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分析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之后,创造性地揭示出化学元素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关系,列出了63种元素的周期表。通过比较分析他发现,化学元素都是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按一定秩序排列的。按次序排列的元素经过一定的周期,它们的某些主要属性又会重复出现;而在每一周期范围内,一定的属性是渐变的,即相邻两元素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应该是相近的。如果这种逐渐性因为突然的跳跃而中断,就可以联想到这里可能还有一个未知的元素存在。门氏就根据化学元素周期律,运用接近联想,提出了一些空位上的未知元素,并预测了这些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些设想,并在他生前就发现了其中三种:镓、钪、锗。(4)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也称类似联想。它是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感知、认识或回忆,而引起与其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事物的感知和认识,或者说是由于事物间的相似点而形成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是与所思考的事物在形态上接近或相似,也可以是在属性上接近或相似,或者在时空上有某种联系等。形似、情似、神似、原理相似、功能相似、方法相似是相似联想常见的六种表现形式。

比较联想的运用范围很广,在创新活动中经常用到。有效运用联想比较原则应注意两方面问题:第一,联想不是“乱想”。联想的类型很多,但决非毫无根据地胡思乱想,而是抓住事物间的某种联系进行认真、深入地思考,是在对事物本质或表象分解、比较基础上的思维的巧妙组合。第二,成功联想的基础是占有与所创新事物相关的古今中外的全部信息资料。一般而言,所占有的与创新对象有关的信息资料的多少和认识的深度,与联想到的目标事物的多少、程度成正比。一个孤陋寡闻的人很难产生联想和用好联想;只知道相关事物的皮毛也无法准确地搭接联想的联系线,建立以共同点为基础的联想。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认真思索,探求其中的奥妙,积极而正确地运用比较联想,就能解释出事物的各种关系,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产生创新的结果。

4.移植换元原则

所谓移植,是指把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或其他研究对象并取得创新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移植功能的真实写照。移植的实质是借用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再创造,使现有成果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延续、发挥和拓展。在创新过程中应用移植原则,可以促进学科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避开盲目思考和重复研究的弊病,使创新少走弯路并获得成功。

移植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沿着不同物质层次的“纵向移植”,也可以是在同一物质层次内不同形态间的“横向移植”,还可以是将多种物质层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综合引入同一领域中的综合移植。从形式上看,可以是直接移植,也可以是间接移植,其分界线在于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将一个对象的概念、原理或方法运用于另一个对象中去。从思路上看,既可以是成果推广型移植,即把现有成果通过新载体向其他领域铺展延伸;也可以是解决问题型移植,即从研究的问题出发,通过发散思维找到现有成果,通过移植使问题得到解决。

移植的方法也有多种:①原理移植。即在同一研究领域的不同载体或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原理移植,从而产生新的成果,如解析几何和物理化学的诞生就是原理移植的结果。②结构移植。即将彼事物的结构形式或特征,部分或整体移植到此事物中以产生新事物,如移植积木结构开发出模板机床、拼装式家具等。③功能移植。即通过设法使某一事物的某种功能也为另一事物所具有,来解决某个问题。④方法移植。即将某种方法移植到某一科研和技术创新中,以启迪和促使新成果产生,如把荷兰“小人国”的微缩处理方法移植到深圳,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意味的崭新名胜“锦绣中华”。⑤技术移植。即把某一领域中的技术运用于解决其他领域中的问题,如用军事技术生产民用产品等。⑥材料移植。即用某种材料更换原来惯用的材料到新的载体上,以产生新的成果,如用塑料和玻璃纤维取代钢制造坦克外壳,不但减轻了坦克的重量,而且具有避开雷达的隐形功能。

所谓换元,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采用替换或代换的方式,使研究对象的表象不断剥离、本质不断暴露、内容不断展开、研究不断深入、思路不断更新。换元和移植在思路和方法上有所不同。前者强调在解决发明创造问题时,应采用替代或更换的做法,使问题具有新的特点和意义,便于人们寻求新的创新成果;后者强调在解决创新问题时,应采用移植或引进的做法,使对象具有新的起点和新的优势,便于人们实现新的创新目标。

在创新活动中,运用换元原则通常采用两种替换方式:一是寻找替代物,即通过比较寻找到更好、更省的替代品,如代用材料、代用零件、代用设备等。大发明家爱迪生解决灯丝难题,发明电灯的过程,便是替代物替换创新的鲜明例证。二是模拟替代或替换。人们在创新过程中,由于要研究发明的事物尚未成型,只好选择近似的事物来替代,从而达到验证运行原理和揭示其运行规律的目的。

由于模拟替代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在运用时一般要把握四个要点:①替代物与被替代物之间应有相似性,至少应包括两事物之间的类别相似、结构相似、运行模式相似、外部环境相似。②替代物应具有廉价性。如果替代物价格偏高,就有可能大大提高创新过程或多次试验的成本,有时还会因经费不足导致创新的夭折。③试验过程的直观性与试验结果的外显性。用替代物做创新试验,必须选择相应的记录仪器,真实记录试验过程,以便于有关人士观察清楚;而试验结果也尽量能从外部直接显现出来,这样的试验过程及结果才具备客观性和准确性。④模拟方法要讲究科学性。因为替代物是被替代物的代表,所以要求模拟方法必须与被替代物的结构、运行过程、运行条件、外部环境高度相似或相同,在差距较大时要人工制造模拟环境。只有在高度仿真的前提下,模拟的过程和效果才有可能在替代物和被替代物之间顺位移植。三峡工程的顺利实施,就得益于模拟替代试验。

5.迂回逆反原则

所谓迂回,是指人们在创新活动中,针对认识上所出现的暂时性障碍,采用迂回、包抄的方式,克服思维盲点,从而使思维角度得到改变,思维进程得到加快,思维效果得到强化。

创新活动很难是一帆风顾、万事如意的,科学研究上从来没有平坦大路可走。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发明创造活动会遇到许多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坚持创新的迂回原则,一方面旨在鼓励人们艰苦探索、百折不挠;另一方面又鼓励人们开动脑筋,另辟蹊径。必要时不妨暂停在某个难点上的僵持状态,转入下步行动或进入另外行动,带着创新过程中的这个未知数,继续探索新的问题,不要过多地钻牛角尖、走死胡同。有时通过解决侧面问题或外围问题以及后继问题,可能会使原来的未知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逆反,是指在创新活动中,人们沿着与常规思路相反的方向去寻求问题的解法。采用逆反原则,创新者的思路不是要改变研究对象的创新目标,而是要转换研究对象的具体解法。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创新者要勇于并善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思维障碍,打破传统观念、常规方法的思维局限。当沿着常规思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时,就要设法实现观念转变或思路转换,“倒过来”思考问题,“反过来”构思方案,采取与常规途径不同的方式接近创新目标。

在创新过程中,运用逆反原则主要包括结构性逆反、功能性逆反和因果性逆反三种形态。结构性逆反,是指对于某个研究对象,既可以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地思考,也可以反过来从内部到外部、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地进行探索。对于技术和艺术创造而言,还可以构思直接反转对象的结构形态和序列位置等。功能性逆反,是指将某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某些功能和特性直接反转,或受已有事物相反功能的启发,借以产生解决某种问题的创新性设想。这种逆反方式在技术创新构思中最具功效,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常用方式。因果性逆反,是指在解决某个问题时,既可以由因寻果,也可以由果溯因,还可以通过互易对象的因果关系,来形成有价值的创新性设想。

6.还原稽核原则

还原被称为科学研究的“标准操作”,是微积分基本思想的升华。其含义是:每一种事物都是一些更为简单或者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者组合物;世界或系统的总体运动,是其中每一个局部或元素的运动的总和。采用这种由确知局部或部分之数学和物理特性,再通过求和来了解整体特性的方法,就成为还原方法。还原论非常合乎人的直观感觉、合乎人的日常生活经验。

运用还原原则进行创新有两大优点:一是用还原原则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不仅具有精确严密的特质,还具有强大的预言能力,这种预言经得起实验的检验。无论是哈雷彗星的发现与确认、海王星的发现、大量新基本粒子的发现认证、大爆炸学说的检验,还是各类化学药物的发明与临床验证,直至认识生命本质、遗传工程、奔月工程、地下资源开发等等,无不是还原原则的成功应用。二是每当预言失败时,或者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发生重大偏差时,人们能够根据逻辑和理论推导上溯到起点,调整理论预设或假定,从而建立起新的理论,做出新的预言,实现理论创新,甚至完成科学革命——对客观自然的基本原理做出全新的假定,或者重新建构关于自然基本作用的规则。电磁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都是沿着这一路径发生的。

在创新过程中,运用还原原则应注意两点:一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回到设计对象的起点,抓住问题的原点,将最主要的功能抽取出来,并集中精力研究其实现的手段和方法,以取得创新的最佳成果。二是任何发明和革新都有其创新的原点。创新的原点是唯一的,寻根溯源找到创新原点,再从原点出发去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方法重新创造该事物,从本原上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还原原则的精髓所在。

近几百年的科技发展历史证明,科学家们自觉运用还原原则,不仅已经建立起几乎全部的关于自然的知识,而且还在继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创新不断贡献给人们新知识。现在,这种生命力已经延续到了社会科学研究中。例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吸收来自自然科学的分析工具,建立起一种公理化的理论体系;而心理学由于成功地引入实验方法和科学分析手段,已被广泛认可为合格的自然科学学科。

所谓稽核,是指围绕既定事物进行仔细分析考察,并与相关事物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可能改进方案。稽核原则在创新中有多种表现:

一是杂交和分离。杂交是将远缘或近缘,同种或非同种事物的内核或精髓,吸纳、融合为一体从而诱发质的升华的高级技巧。作物杂交育种、壁画和光电技术杂交的动感壁画即为鲜活实例。分离是按某种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科学分解或离散,如把扬声器从收录机中分离出来而发展成为音箱。用创新思维对事物进行科学分离,不仅能将事物化整为零,减少空间或面积,而且为单独优化其特有功能提供方便和可能性,改善其分离后各部分的功能和效率。

二是转换和重新调整。转换是指将事物处于甲部位的局部转移到乙部位的局部以获得创新效益的方式,如汽车发动机从车头部位移至车尾部位从而创造出新型汽车。转换是事物某一部分的局部位移,如果位移的不仅是事物的某一部分,而是若干部分,那就不能叫转换而是重新调整了。重新调整是对事物结构的主、次、偏、正位置或左、右、先、后时空次序,以及轻、重、多、寡的结构成分,进行富有新意的二次安排,以实现创新意图。

三是简化和强化。简化是一种使重点凸现、功能鲜明、构造净洁、一目了然的高级技巧。简化不是偷工减料,而是要实现高度合理化、功能高效化、使用便捷化。许多事物一经简化,便可使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如德国吉列刀具,就是因简易适用才能长盛不衰。强化是对创新对象进行精炼、压缩或聚焦,以获得创新结果。在创新活动中,通过各种强化手段,使创新对象提高质量、改善性能、延长寿命、增加用途,或是产品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功能强化。

四是放大和缩小。放大是指将事物的常态予以扩展。放大可给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是创新思路中常被忽略的技巧,如腕式手表放大为挂钟的款式使人感到颇为别致。缩小是指将事物的形状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缩小不是功能的减少,而是功能的精致化、小巧化,如书籍的精美袖珍本、微型电视接收机等,均属此例。目前,缩小是风靡于欧美的创新思路之一,亦是高技术的一种展示。

三、创新原理和原则的运用

在创新活动中,创新原理作为创新规律的概括和反映、创新原则作为创新活动的规范和依据,既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创新问题的出发点,也是人们选择创新方法和手段的凭据。正确掌握和有效运用创新原理、原则,是人们取得创新成果和达到创新预期的先决条件。

1.创新设想必须符合科学规律

创新是一种探求新事物、新规律的活动,而对规律的发现首先来自对规律的尊重。如果头脑发热、急功近利,把幻想狂热当作创新精神,把盲目蛮干当作创新行为,就会使创新误入歧途或走弯路。从形式上看,创新表现为标新立异,但其实质却是尊重科学、崇尚理性、求真务实。任何创新活动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只有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脚踏实地、认真探索,求真理、讲科学,才能扎扎实实推进创新活动的展开。如果以功利的态度对待创新,以浮躁的心情从事创新,只会毁掉创新事业。

在这里,科学精神乃是创新的实质和精髓,科学规律是创新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任何创新设想首先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有违科学发展规律的创新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近百年来,许多才思卓越的人,包括一些世界著名科学家,痴迷于既不消耗任何能量、又可源源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的发明,但没有一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创新设想和活动违背了“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等科学规律和原理。为了不重蹈“永动机”失败的覆辙,使创新活动能够获得成功,在设计创新目标时,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创新设想是否具有科学性。即首先要对自己的创新设想进行科学规律的相容性检查与分析。如果创新问题的初步设想与科学原理不相容,违背科学发展规律,无论如何是获得不了预期创新成果的。所以,创新设想是否符合科学规律,是检验创新设想有无生命力的根本条件。

二是创新设想是否具有可行性。即对自己的创新设想进行技术方法和实现途径的可行性检查。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现有条件的制约,如果达成创新设想所需要的条件超过现有技术方法的可行性范围,就现时性来说,这一设想只能是一种空想,不具备任何价值和意义。

三是创新设想是否具备合理性。即对自己创新设想的功能预期进行合理性检查。创新的意义在于超越,或者实现技术上的领先,或者实现功能上的增强。如果一项创新活动达不到这样的目标,也就失去了把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必要。因此,必须对自己创新设想的功能体系及其合理性进行论证和考量。

2.创新过程必须坚持辩证思维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也是永恒发展的。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由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组合而成,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质变而促成的;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即是说,客观世界总是受到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支配,而人们的思维活动也必须遵循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就是要用普遍联系和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周围事物,学会和掌握辩证思维,善于运用三大规律指导创新活动。(1)重视偶然,寻求必然

创新中的许多设想来自于“灵机一动”,似乎是偶然获得的。如何看待“偶然性”,是创新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偶然性”,一般是指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发生也可以那样发生的情况。偶然性和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它的后面常常隐藏着必然性。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透过复杂的偶然现象来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即必然性。在创新中不懈探索偶然之后的必然,即它发生的规律,这一过程正是科学研究和重大科学发现的规律。当伽利略还是个17岁的大学生时,一次在比萨大教堂听牧师讲道,偶然观察到一盏吊灯随风摆动时振幅逐渐变小,周期却基本不变。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偶然现象上,而是随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从中发现了必然规律——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从偶然中寻求必然,一定要把握事物的本质,不要把假象当成客观存在。唯物辩证法认为,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一般通过一定的现象来表现,但有时候也出现假象。假象是事物非本质的偶然性反映,如果把假象当做真实,就有可能误入歧途。沙漠地区、大海之中,遇到特殊气候,人们会看到海市蜃楼,这是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折射后,使远处景物在海上显示的假象。然而秦始皇却轻信方士徐福之言,把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当作蓬莱仙境,派遣大批童男童女前往寻访长生不老之药,结果一去不复返,受到客观规律的无情惩罚。(2)重视量变,促进质变

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在事物由一种性质变化到另一种性质的过程中,总是由微小的变化(即量变)慢慢积累开始,当这种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事物由一个性质变化到另一个性质(即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经过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推动事物无限地发展下去。创新既是一个积累过程,也是一个变化过程,更应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首先,艰苦探索、有效积累是创新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任何一项创新成果都是在大量前期工作有了量变的基础上获得的质变结果。德国免疫学家埃尔利希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于1907年发明的特效抗梅毒药胂凡纳明,就是经过长期实验后获得的第606号化合物,故通称“六零六”;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进,才得到效果更好的新胂凡纳明“九一四”。他们在最终成功之前的反复实践,正是量变和部分质变的有效积累。

其次,抓住重点、勇于突破是创新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有多种矛盾同时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发挥主导作用,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这就是主要矛盾。在有效积累的基础上,如果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点,就有望实现质的飞跃。17世纪末低效率的原始蒸汽机出现后,虽经多人改进均无显著效果。而瓦特经过研究纽可门蒸汽机的结构和原理发现,尽管影响蒸汽机效率的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是加热冷却的汽缸需要消耗大量热能。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单独的冷凝器,有效地降低了热耗,取得了第一次突破。后来他又相继把活塞产生的直线运动变成圆周运动,把单向作用的汽缸改为双向作用,每一次都解决一个主要矛盾,取得一次实质性的突破。瓦特的不断努力终于使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成为近代大工业的主要动力来源。(3)敢于否定,推陈出新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通过否定来实现,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却是迂回曲折的。之所以说总趋势是前进的,正是因为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之所以说发展是曲折的,是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推动的,解决矛盾的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创新之路也总是朝着光明的前途走在曲折的道路上。

首先,创新要敢于否定原有事物,特别是挑战权威。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年轻时在柏林大学做过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大师黑格尔的学生,属于青年黑格尔派。后来他研究人本主义,并于1839年发表《黑格尔哲学批判》,用直观唯物主义否定了老师的唯心主义体系。费尔巴哈之所以能在结束德国古典哲学、恢复唯物主义应有地位方面有所创新,原因就在敢于否定黑格尔的权威学说。

其次,创新中的否定是继承和发展。任何创新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新,如果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就失去了创新的基础。所以,对待前人成果要采取辩证的“扬弃”态度,既要善于发现被否定事物的不足之处,更要善于发掘被否定事物原有的合理因素。马克思对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态度正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不仅找出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中的“合理的内核”加以批判吸收,而且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以外的形而上学进行了再否定,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最后,创新要具备承担风险的勇气。创新路上无坦途,会遇到很多风险甚至失败,家人、朋友的不理解,由于专注工作对自己身心的伤害,资金消耗带来生计和生存的危机等,都可能出现在创新过程中。一个立志创新的人,应对这些风险有充分认识和估计,鼓足承担风险的勇气,提高承担风险的能力;而社会也需要对创新风险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对创新者尤其是失败者加以鼓励和扶持。

3.创新结果的价值体现和评价

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和通过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评价。在创新过程中,价值评价既是创新成果的功能体现,也是对创新效果的衡量。坚持价值评价,就是要对创新的事物,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是管理创新等成果的实际运用价值和功能效果进行评价。任何一项创新成果,只有具备了被社会认可的价值时,才值得去努力争取,也才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否则创新便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同领域的创新具有不同的价值体现和价值标准,这里仅就技术创新作一简单分析。

技术创新的着眼点是技术、方法,其落脚点则是创新的产品。爱迪生曾说:“我不打算发明任何卖不出去的东西,因为不能卖出去的东西都没有达到成功的顶点。能销售出去就证明了它的实用性,而实用性就是成功。”这就是说,技术创新要想获得最后成功,就必须走向市场并接受市场的严峻考验,即在创新技术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接受市场检验。真正的市场检验是事后评判,那么如何实现超前的评价结果呢?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按市场评价原则对技术创新设想进行市场价值分析和评价。

市场评价通常是从分析创新目标和产品的市场寿命、市场定位、市场特色、市场容量、市场价格、市场风险等入手,考察创新目标或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发展前景(见图1)。一般来说,使用价值超过其出售价格的创新产品容易被市场所接受。但对于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评价创新产品的成本、销售价格和性能比较容易,而估计一种新产品的使用价值则十分困难。总结过去的经验,评价创新产品的使用价值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事实表明,一项创新成果如果解决了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使用价值就比较高。所谓“需要是创新之母”,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当火车和轮船被广泛应用以图1 产品生命周期表后,远距离通讯便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时电报的发明就具有很大使用价值。二是使用操作的可靠程度。一项技术创新,除了要能够解决某些问题,还需要保证创新产品性能的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否则将会降低其使用价值。比如微波炉能够进入千家万户,就得益于它在使用操作上具备很高的可靠度。三是功能结构的优化程度。一项创新产品,如果在功能上没有增加、质量上没有提高,那么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老产品,而不愿意尝试使用新产品。只有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创新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厚爱,提高市场占有率。四是维修保养的方便程度。一件创新产品,特别是耐用产品,使用时间长的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如果使用时间过短,或在使用过程中维修困难,那么消费者宁可放弃而去选择其他产品。所以,维修简单、方便,也是一项创新产品使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五是进入生活的美学程度。外观美也是使用价值的一部分。创新产品是否有一个令消费者喜欢的外观,决定着对它使用价值的直观评价。所以,讲究创新产品的外观美、形状美,是评价创新市场效果的重要标准,也是创新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在创新过程中注意产品的造型、结构、颜色、包装等,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艺术化和商业文化美学化的需求。

第三章 创新的主要内容(上)

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多彩世界,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创新作为现时代的主旋律,既是关系民族发展命运的关键之举,也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制胜之道。所以,必须大力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等贡献聪明才智。创新的内容极其丰富,我们姑且把它们简单归纳后分两章阐述。

一、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都是以理论创新为前提的。没有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其他一切领域的创新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1.理论创新的涵义及特征

理论创新是在扬弃原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提出新思想、新学说、新理论的过程。理论创新表现在不同的层面,既可以是对前人的理论观点通过扬弃和修正进行丰富和发展,又可以是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论分析和解答;既可以是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又可以是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

理论创新的种类也很多,根据创新的不同程度,可以把其区分为原始性创新和综合性创新。所谓原始性创新,就是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有效探索科学与社会实践新领域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立新原理、新理论或新学说的过程;所谓综合性创新,就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从发展着的科学与社会实践出发,对前人创立的理论或学说,在充分肯定和继承的基础上,以新的观点、范畴等形式,做出新的补充,使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创新过程中,原始性创新和综合性创新往往交替出现,构成人类理论创新史的全过程。从人类创新史的角度透视,理论创新常常呈现出六个显著特征:(1)科学性

理论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而是科学理论意义上的创新。什么是理论?简言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概念性说明,或者说是用概念和范畴的观念形态去把握客观事物。科学理论则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说明和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理论,必须是对原先规律性认识的丰富和发展,或对新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所以,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准确性,没有或缺乏对事物规律性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理论创新就会失去基础。在这里,理论创新的实质,就表现为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既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会一劳永逸的。只要客观事物还存在和发展,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就不会完结和停止,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理论创新也是一个探寻新规律、总结新观点、得出新结论的过程。“新”是理论创新的目标,但并非所有新看法、新观点、新论断都可称为创新。一些标新立异的新提法,一些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新概念,一些为吸人“眼球”而做出的新结论,是不能称之为理论创新的。所以,理论创新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求真的精神,不断地去“求是”,去研究、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这样求来的“新”才是有意义的。(2)突破性

一般地说,创新理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新理论一定要能够说明旧理论所能说明和解释过的全部社会现象,倘若不能全部说明,就不能取代旧理论。第二,新理论一定要能够说明旧理论所不能说明和解释的社会现象,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取代旧理论。第三,新理论一定要能够依其所阐述的规律,来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和趋势,否则仍然不能取代旧理论。这就是说,凡是理论创新,都是在继承原有理论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有所突破的,一定是源于旧理论而又高于旧理论。

爱因斯坦正是突破了牛顿把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割裂开来的绝对的、机械的时空观,才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时空观方面引起巨大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也是突破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突破了亚当·斯密、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说:“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3)深刻性

一切理论创新都具有彻底性、深刻性特点。彻底,就是一以贯之,使理论贯穿于事物的全过程、全方位。深刻,就是能够抓住事物的根本:一方面要抓住事物典型的、带有根本性的本质,而不是微枝末节的东西;另一方面要揭示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在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基础上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深刻认识和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

理论追问是保持理论创新深刻性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途径。理论追问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只有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理论追问就是根据新情况、新变化提出的新问题,对现有理论予以重新审视和认真反思,看其中哪些需要坚持、保留,哪些需要发展、修正,从而推动理论创新的。理论追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理论前提的追问,也有理论结果(结论)的追问;既有理论得以产生的环境、条件的追问,也有理论自身推论的追问等等。无论何种形式的追问,目的都是力求使理论分析更贴近客观实际,更深入事物本质,更接近真理本身。即使某种理论的前提、结论以及逻辑推论在一定条件下是合理、正确的,而后来经过时间的推移,对其进行严格审视和追问也是必要的。追问的结果,必然会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穿透力,进而增强理论创新的深刻性。(4)实践性

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的主观臆想,而是现实的反映,凝聚着人们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同样,理论创新也不是头脑自生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它总是与新的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在一起,离开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就无从谈及理论创新。同时,理论创新只有满足现实需要、回答现实问题并服务于实践才有实际意义,而且创新的理论只能在指导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并在实践中检验自我的真理性。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拒绝和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空泛言论和无的放矢、苍白无力的理论说教,不应当、也不允许玩弄概念演绎和范畴游戏。实践之树常青。正确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凸现科学理论的实践性,是理论创新的核心和精髓。

理论的实践性特征要求我们在理论创新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固然,理论创新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特征,需要不断地吸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果,实现对传统理论和观点的革命性突破。但这种基于对原有理论观点的革命和评判绝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和发展。在否定的同时必定存在着发展,在突破的同时必定存在着继承,这是一个不容否认也不容忽视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性,认为要“把历史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而这种统一过程又是通过理论自身批判和扬弃的历史进程反映出来的。所以,理论创新不能离开历史的实际、历史的过程和历史的继承,否则就会进入教条主义这个死胡同而不能自拔。在过去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曲解和背离往往就滋生于对历史(包括理论自身的历史)的无知。因此,只有尊重历史,在继承中扬弃,在探索中发展,才能正确推动理论创新。(5)包容性

理论是否具有包容性,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该理论的成熟度。大凡科学的理论,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应该也必须能容纳世界一切文明成果和理论成果,理论上的创新往往就是在与各种文化的交融与互动中形成的。因此,理论创新决不能搞理论上的“闭关自守”、“闭门造车”,也不能“抱残守缺”、“自我欣赏”,而是要努力吸收一切文化的优秀成分。一方面,要在坚持正确研究方向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取向的研究道路,不断变换认识视角,努力把取向的多元与角度的灵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理论思维方式(涉及思维方式问题是很复杂的,但却是十分必要的)上实现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要以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看待“异己”理论和观点,有时“反对者”的声音中,常常有合理的建议。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只有彻底改变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建立起多样性共容和多元化互补的开放互动的科学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创新与突破。(6)时代性

任何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必然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顺应和引导历史潮流的理论。缺乏时代性,不可能成为鲜活的理论,更谈不上创新理论。我们今天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能否对时代的重大变化有一种清醒认识,是理论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的大问题。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理论须跟上,创新要加速。只有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思考、研究问题,才能在比较中加深对现实问题的具体认识,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道路。所以,理论要创新,就要密切关注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从而科学地回答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2.理论创新的历程和启迪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既是一场经济、政治、社会的深刻变革,也是一场以观念变革和理论创新为先导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活动,不仅开辟了我们党和国家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的《理论创新:伟大的历史性创造》一文,对此作了概括说明。(1)丰硕的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鲜明的特点

我党30年理论创新的历史,呈现出三个鲜明特点。第一,理论创新是对时代课题的深刻把握和科学解答,理论创新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准确把握和解决时代课题,能够推动理论创新和社会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在科学解答时代课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理论创新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又在更高层面上指导实践。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我党不断总结和吸收广大人民群众30年来的实践经验,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为目标,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的相互促进中,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发展。第三,理论创新是在继承和发展已有理论成果中实现的,是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3)深刻的启迪

回顾我党30年来理论创新历程,总结我党理论创新的成功经验,有五点启示:第一,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各种事物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排除来自“左”和右的错误思想干扰,澄清模糊认识,保证了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从而也保证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第二,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正是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个精髓,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境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第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恢复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打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第四,始终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和群众路线统一起来,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概括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进而指导和推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第五,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相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成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本处内容均摘自任理轩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理论创新:伟大的历史性创造》一文)

3.理论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在所有创新中,理论创新具有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成功的创新理论不仅是统一人们思想和认识、凝心聚力干事业的基础,而且是引领社会实践和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1)理论创新是加速社会变革的先导

理论创新的先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理论创新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理论创新的过程,既是建立新理论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理论不断打破原有理论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桎梏,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新希望、新光明。就像马克思形容的那样:“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另一方面,创新理论起到探索实践新道路的作用。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理论,也不会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总是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丰硕成果的。没有创新理论的传播和引领,普通大众就得不到思想上的解放,社会变革的步伐就会迟缓,很难开辟出发展的新领域、探索出发展的新道路。(2)理论创新是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

理论是深刻认识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工具。恩格斯说:“思维的任务现在就是要透过一切迷乱现象探索这一过程的逐步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人们思想和认识的过程。创新理论作为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新认识、新结论,不仅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而且以鲜活的理论力量吸引和感染着人们,把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凝聚统一到理论所指引的目标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能清晰地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趋势、规律等问题,从而正确地指导社会变革。有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就能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从而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有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才更清楚地认识到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理论创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本质,深刻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科学选择发展道路起着关键作用。(3)理论创新是引领实践发展的指南

理论不是口号,而是行动的指南。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正确指导实践,科学有效地调整和校对我们行动的方向。理论如果不去指导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运用,再正确的理论也不过是空洞的说教,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再完备的理论也是苍白无力的,必定缺少生机和活力。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人民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并指引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4)理论创新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基础

提高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固本工程,也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而提高执政能力,有赖于党的执政理论的不断创新。只有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党的执政实践,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壮大执政力量、改进执政方式、增强执政能力,保证党的执政行为纳入科学轨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努力推进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使我们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升华了执政经验,提高了执政能力,凝聚了党心和民心。所以,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

链接:中国共产党的两大理论创新成果

1.毛泽东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中国建立后,又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其中特别重要的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特殊道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一化三改”的具体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两类矛盾学说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关于党的建设,提出了从思想上建党,“三大作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等。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始走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征程。(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理论创新,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在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等。正是在这些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率领全国人民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3)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我们党最新的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们党对创新在党的全局工作中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了我们党关于“三农”工作的理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道德建设的思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党组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这些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制度创新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不是细枝末节的修剪,而是对原有不适应、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在改革深水区,必然要求以制度创新作为最高形式,改革的成果和成效最终也要落到制度创新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的过程归根结底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1.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是整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认为制度可分为三类,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的实施机制。正式规则又称正式制度,是指国家、政府或统治者等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有意识地创造的一系列政治、经济规则及契约等法律法规,以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社会等级结构,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细的规则和个别契约等,它们共同构成对人们行为的激励和约束;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为上述规则得以执行做出的相关制度安排和运转机制,它既是制度创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制度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三部分有机联系,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

所谓制度创新,是指人们在现有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机制和规范体系,来实现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持续发展。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支撑、保障和持续激励,并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作用。制度创新的内核是政治、经济、社会和管理体制等的改革,表现为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规则的变更,也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机制的变更。其直接目的是通过建构新的机制,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源源不断地创造社会财富,使社会充满活力地发展,最终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

制度创新是带有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治本之策,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慎重对待、系统设计、相互衔接配套地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转变,从填补制度空白到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转变。同时,制度创新还应有开阔的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积极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在具体实施中,应把握以下原则和要求。(1)坚持以人为本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度创新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的需要和本质,以维护人的基本权利为价值导向。制度是将无数单独的个体连接成社会的纽带,它必须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一致才有生命力,因为制度所维持的社会及其发展是以人为中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本身就决定了我国制度创新的人性化特征。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制度是为人民服务的,它必须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2)体现法制统一

法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首先,任何制度创新都必须在宪法与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不能超越法律规定,不能缺乏政策依据。其次,制度创新的成果,最好以法律形式出现并发挥作用。在当代社会,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人心,法律已经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只有把那些经实践证明是成熟的、稳定的、行之有效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尽快上升到法律层面,才能强化制度的限制和约束功能。所以,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是推进制度创新和强化制度实施机制的根本保障。(3)注重国际接轨

国际竞争中,制度的比较优势比其他要素的优势更重要。我国的制度创新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应对竞争的需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需要建立一个统一有序、公平竞争、日益国际化的市场体系。体现在制度创新上,也一定要注重与国际接轨,如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的对外承诺,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涉外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等。(4)充分发扬民主

就制度的形成机制而言,制度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经过社会多数成员的认同。一方面,制度创新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过程必须充分体现民主。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调节行为和规范关系,构建稳定的社会秩序,整合、统一社会力量,促使现实向预期方向发展。充分发扬民主可以缩短制度创新的阵痛时间,节省制度变迁的成本。而减少制度变迁阻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投入,以获取整个社会对新制度价值观的普遍认同,这也需要通过发扬民主,培养和树立民主意识才能真正实现。

2.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其主体和动力是国家,即自上而下的变迁;二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其动力来自经济利益主体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即自下而上的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对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者替换,或者是对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往往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原有制度安排无法获利和发展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施的。从初始制度均衡到制度不均衡、再到制度均衡,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过程。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是依据一致性同意原则和经济原则,它在变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外部效果和“搭便车”等,如果能克服这些问题,那么它在制度变迁中将是最有效率的形式之一。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由国家法律和政府命令的引入来实现的。由于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而政府具有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共行政职能,因此能够强制地实施制度变迁;而且政府的强制实施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比竞争性组织费用低得多的制度性服务,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强制性制度变迁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制度变迁,并能以自己特有的强制力和运用国家机器等优势降低制度变迁成本。它在变迁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统治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等,此外,如果强行运行某一制度,可能违背一致性同意原则和影响一些人的利益,这些人有可能不按这些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导致制度运行的缺失和效率低下。

依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以往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按照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的路径进行的,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目前仍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新旧体制相互交替,新生的社会关系亟待制度的规范,但限于旧制度的不适应性以及制度供给的短板效应,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政策缝隙和漏洞,从而造成利益分配失衡、各种矛盾叠加。在此关键时期,通过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做出新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但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单靠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创新,往往带来地方对中央、企业对政府外部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因此,在今后的制度创新路径选择上,应加大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力度,将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变为政府引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1)坚持中央政府主导与地方政府主导相结合

中央和地方各自有制度创新的职责和优势。相对而言,中央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也不能忽视地方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在任何一个政治系统内,中央是支配各种政治资源、维系政治系统稳定的主要力量,它在制度资源的提供方面承担主要功能,宪法秩序、基本法律、主流意识形态等主要由中央提供。但同时地方政府也是制度创新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具有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权力,相对于其他微观主体有更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的能力。所以,坚持中央政府主导与地方政府主导相结合,对于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制度创新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2)坚持制度创新与制度移植相结合

所谓制度移植,就是制度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推广或引入。由于许多制度规则是人类共有的,如市场经济的许多规则在市场经济国家都是通用的,这些规则可能在一些国家先创立出来,其他国家没有必要就这些规则进行重复创新,可以通过制度移植的途径完成制度创新。不管是主动移植还是被动移植,都应该充分考虑制度移植与我国制度环境和制度配套的关系问题,切忌生搬硬套,而应从国情出发,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3)坚持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诱致性制度变迁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组织实施的制度变迁,程序为自下而上;强制性制度变迁主要是由国家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制度变迁,程序是自上而下。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应善于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需求回应型的制度变迁方式。这种变迁方式要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制度创新的基点。政府作为制度供给的主体,应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上升到制度层面,循序渐进地推动制度变迁与创新,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4)坚持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创新相结合

非正式制度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它由人类的文化传承而产生,内化于人们的心中,并在潜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判断和行为。任何成功的制度创新都必须考虑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而且必须力争取得非正式制度的认同和支持。政治体制、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的确立,往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为保障,但它只有获得了非正式制度的支持,才容易获得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新制度的合法性。正式制度一旦与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非正式制度在原则上有较大冲突和矛盾,其约束力将大打折扣,甚至失去效力。正式制度创新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非正式制度创新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整个制度创新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助推作用,因此绝不能忽视非正式制度的功能。

3.制度创新的突破点

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不涉及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从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视角看,以下几个方面更渴望制度上的新突破:(1)完善市场竞争制度

市场竞争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我国的市场竞争制度逐步完善,先后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看,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以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减少盲目和恶性竞争造成的损失。为此,要从新的更高起点上进行制度设计:一是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为进一步确保竞争的规范、有序、公平、公开、公正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制定《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确保法律的各项规定得以实施;三是制定《征信管理条例》,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征信业健康发展。(2)完善各类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一种基础性经济制度,它不仅对资源配置及其效率有重要影响,而且构成了市场制度以及其他诸多制度安排的基础。可以这样说,经济社会的活力都来自于产权制度的活力,产权制度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制度基础。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产权制度:一是完善企业产权制度。通过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制度、投资主体多元化制度和开放的产权交易制度。二是健全各种要素产权制度。通过修订《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制定《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保障房屋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修订《森林法》,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法定化;通过修订《土地管理法》和制定相关配套法规,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三是构建环境产权制度。通过制定《能源法》和《生态补偿条例》、修订《水土保持法》等,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用产权制度规范环境改善者与环境受益者、环境损害者与环境受损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为全体社会成员过上低碳生活提供制度保障。(3)完善价格制度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核心。合理的价格机制不仅能有效地引导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领域配置,而且还能促进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双重效应。因此,应建立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信息的高效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机制失灵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是价格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设计长效的资源和环境价格机制推进社会的节能减排。一方面,要建立资源和环境价格的形成机制,资源和环境定价应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和使用及其环境代价;另一方面,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的要提高收费标准,提高行业或企业投资的环境标准进入门槛,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4)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而且事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一是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制定《企业工资条例》,改善初次分配结构,调整资本和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制定《增值税法》、《车船税法》,修订《税收征收管理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公共产权收入再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增加全民福利。(5)完善自主创新制度

针对目前我国仍然缺乏激励自主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的现状,有必要尽快修订《著作权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激励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政策,包括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发展风险投资、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管理,以及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措施,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以及鼓励产学研结合、发展技术市场等政策,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统筹人才发展和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等机制,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实现新的重大跨越。(6)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准确把握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政府职能定位,是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政府必须从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色中退出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并规范行政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环境,实现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的角色转变。为此,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责权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要健全国家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三要健全和完善政府业绩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改变将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系,设计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把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等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四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充分发挥法制的功效,从立法、执法、司法层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特别要通过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公正透明的法律制度,引导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法制保障。(7)完善社会诚信制度

诚信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信用法律体系是否完善、明确和有效运行,对于全社会的诚信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依法完善信用体系,把信用和契约用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使之形成完善的制度。要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使个人的违约成本大大高于违约收益,使失信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和制裁。不断完善信用和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失信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在全社会形成重诚信的良好氛围,让诚信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准则。

相关链接:十八大报告关于制度创新的相关内容节选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一)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制度,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增强依法履职能力。(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三)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五)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六)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三、文化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创新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的文化概念,即所谓的大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精神文化是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所谓狭义的文化,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以及各种制度文化等。

文化是在交流过程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引领人民思想的文化,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先导。”所以,文化创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认真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因为文化创新的执行者是人,文化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一方面,文化创新是人的思想解放过程,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勇于打破狭隘的生存视野,冲破禁锢思想发展的观念教条,不断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文化根植人民群众,产生于人们群众的伟大实践,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走近实际、走近生活、走近群众,才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创新也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过程,必须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时代愈是前进,人们精神需要愈是丰富和发展。这种需要不仅是文化活动得以展开的社会基础,而且是文化薪火世代相传的动力。因此,必须把文化创新看作给人以终极关怀的过程,把追求向“善”向“美”的社会理想价值作为文化创新的最高境界。引导人们克服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精神异化、焦躁疑惧、迷茫失落、愤世嫉俗、拜金主义等不良情绪和现象,重建精神家园,重构价值体系,是文化创新不可推卸的重任。

2.文化创新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继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是文化创新的必经之路。但在文化吸收、借鉴和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1)文化之魂与文化之体

所谓“魂”,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创新必须固本守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在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基础上,体现时代特色的创新成果。民族精神作为内化于一个民族主体中的特殊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就是民族文化的“魂”,是渗透到一个民族文化中的主基调,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全球化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能否发展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形成具有现时代特点的创新文化价值观,关系到在全球竞争中能否以独特的精神价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系到一个民族现代化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保护、培育、丰富和发展之上。

所谓“体”,就是体现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等。文化的“魂”与“体”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魂”只有依托“体”才能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体”只有服务于“魂”才不会迷失方向,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魂”与“体”有机统一,文化创新才能既保持正确的方向又丰富充实,文化建设和发展才能具有旺盛生命力。(2)文化交往与文化选择

文化交往是指个人、群体、民族之间精神文化活动、能力及其成果的相互变换。正是由于有了文化交往这种个体性与社会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运动,才使不同的文化得以整合并推动文化发展。但文化的整合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择优的选择过程。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实践的需要,是文化选择的外在要求;人类不断优化自身的努力是文化选择的内在驱动力。从人的总体行为看,文化的选择有三个向度:一个是主体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是指在前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决定的取舍行为,从而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成为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焕发出新的活力;二是对外来文化的选择,是指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交流中,文化主体的排拒与吸纳的选择行为;三是对未来文化的选择,是指在对已有各种文化的筛选、取舍基础上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设想及追求。在现实活动中,这三个向度的文化选择往往是交织结合在一起的。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文化选择和文化适应的过程。(3)文化渗透与文化互动

文化渗透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稳定的精神资源和价值体系,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和精神生产、生活领域;文化互动是指文化与经济、科技、政治相互结合、互动发展。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敏锐把握世界文化的走向和趋势。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出现三大变化:

一是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与结合,出现了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向运动。文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化,而是广泛地进入了社会生产领域,或者反过来说,经济活动已与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专门从事文化生产、文化经营和文化服务的文化产业。

二是文化与科技特别是与现代高新科技的互动和结合,使文化载体、文化制作和文化传播的形式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尤其是数字化、网络化等文化形式与载体的出现,更使文化的表现力与感召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挥和大提高。

三是文化与政治的互动与结合,文化与政治结缘已成为一种走向和趋势。在许多情况下,政治都需要借重文化的形式加以实现,并通过强化文化以弥补政治变革所出现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空档。现代社会中,文化在与经济科技结合的基础上,已经成为进行政治斗争、国际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对文化市场的争夺不仅仅是争夺经济利益,更主要的是对广大受众的争夺,对受众注意力和意识倾向这种特殊精神资源的争夺,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舆论的控制与引导。如果意识不到这种变化或面对这种变化没有应对措施,必将落后于时代;而文化的落后也必将导致全面的落后。(4)文化批判与文化兼容

文化选择的核心是文化批判,任何文化选择都要经过一个价值认同和价值批判的过程。文化批判是站在文化发展进步的基点上,对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理性审视和反思。它在对传统文化清理批判的同时也对现代文化进行理性的自我批判,在对现存文化模式、文化体制的肯定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总是在历史和价值的交合点上寻找文化创新的合理道路。文化兼容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丰富自己不同层次的文化占有,不断提高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正是通过文化兼容,才使一种文化逐渐克服其狭隘性和片面性,日益走向自觉、全面和厚重。文化兼容是网络时代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契机。(5)文化积累与文化创造

文化积累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只有量的增加和积累不可能满足实践发展的要求,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其划时代的变化,必然要求民族文化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和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文化创造性的变革,文化积累就会失去动力和方向,甚至可能反过来成为民族进步的精神包袱。所以,文化创新才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着民族的兴亡盛衰。

3.文化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内容

文化创新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盖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各个领域。既包括文化发展理念、文化内容形式、文化管理方式、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也包括文化传播手段和文化发展业态等方面的创新。(1)文化价值观念创新

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理想取向,是维系民族协调性和统一性的深层的无声力量。文化价值不仅体现着民族和时代的文化精神,而且是建构文化制度或体制的根据。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而各种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又来自于结构的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主体,其价值系统是各个价值领域的结合和统一。任何文化的价值体系中都包含了道德、科学、政治思想、法律、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要素,但是由于各个价值领域以及价值领域内各价值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作用方式、结构秩序不同,从而形成不同价值系统的整体文化特征及功能,并制约着其构成要素的存在及其发展变化方向。

由于不同历史阶段和条件下的社会实践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结构,具有不同功能的价值系统,因而一定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构必然是社会实践的转型发展所要求的,而新的社会实践反过来也规定了新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表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型和更新,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和标志。从社会横向来说,这种转型和更新意味着在既定传统价值体系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和整合,使新文化建构在保持时代性的同时也保持了民族性和连续性。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文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任务和目标。(2)文化内容形式创新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对文化创新的根本要求。文化创新只有在内容形式上真实地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特征和要求,才能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生活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新追求,对文艺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文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文化创新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愿望,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文化内容形式创新的重要途径。要善于运用现代手段、现代技巧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如数字出版、动漫、网络游戏等。只有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人民,从而充满活力地向前发展。(3)文化管理方式创新

文化既具有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又具有创造社会财富、获取经济效益的功能,由此把文化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领域。不同文化领域有不同的特点,要求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也只有根据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不同文化领域的特点创新文化管理方式,才能既可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文化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为全体人民提供机会均等的公益文化服务。

对于公益文化事业,要作为公益性事业来发展,在管理目标和方式上应不同于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首先,要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本职能,以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作为衡量其发展的标准;其次,文化事业的发展资金应主要由政府提供,可以是直接投资,也可以通过制定政策、依靠行政管理的力量提供;第三,对公益文化事业管理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积极采用现代公共管理的治理模式,即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共同治理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广泛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谋求公益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和公共利益,真正实现文化惠民的目的。

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要采取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管理方式,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实现文化富民的目的。经营性文化产业虽然要以经济效益为衡量发展的标准,但由于文化具有双重功能,因而文化经营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社会效益,不断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振奋精神、鼓舞斗志、陶冶情操的具有艺术魅力的文化产品和优良的文化娱乐活动。为了防止文化经营单位过度商业操作,文化管理部门要依法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既要维护文化市场的秩序,构建公平竞争的环境,又要保证文化健康繁荣发展。(4)文化传播手段创新

科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手段,文化与科技历来紧密相连,如影随形。可以说,谁占有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既提升了传统文化传播的速度和魅力,又催生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手段、新业态。为此,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作用,让文化产品更新颖丰富,让文化传播更快速有效,让文化消费更便捷广泛,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新颖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发展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不断拓展文化发展领域和空间,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同时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使中华文化的影响通过网络得以广泛延伸。(5)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是价值的外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既是文化价值及其转变的体现,也是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据新时期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是当代中国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既要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加快公司股份制改造,积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又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既要加快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关系;又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既要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扩大公共财政服务范围;又要加快文化立法进程,不断提高文化建设法制化水平。总之,只有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才能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链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八大报告内容节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