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教师心灵的哲理美文(修订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8:57:03

点击下载

作者:张在军,吉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启迪教师心灵的哲理美文(修订本)

启迪教师心灵的哲理美文(修订本)试读:

本书编委会

总 顾 问:顾明远

总 策 划:郭永福

副总策划:杨念鲁 马建华

策  划:王 燕 鲍东明 杨太清 毛士元

主  编:张在军 吉 安

执行主编:丁立梅 谢 欣 刘洪亮编  者:于贵尊 王风兰 王广仁 尹传清 王彦安 王德良 闫荣霞 朱龙贵 江少宾 李连任 李晓彦 伍小云 陈 亮 陈 勇 吴文庆 何书锋 张成三 张庆莉 张克采 武志鹏 林 晨 徐晓萍 高雅清 涂朴珍 徐厚平 黄克勤 野 夫 董体修 蔡 楠 魏学成 田元新 封亚娟 陈金香 张有利 都培江 黄建莉 张爱清 杨照玲 施笑莉 顾小平 贾俊杰 钱建兵 翁 薇 徐林森 徐晓萍 袁书美 崔国庆 章晓先

Preface序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地传承,教师当是历史长河中高举火炬、无惧向前的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的发展正在使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即从数量的发展转向质量的提高。新的发展任务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造就一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于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国民和各种人才,起到关键的作用。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教师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人文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提高和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唯有教师本身的底蕴深厚、视域宽广、心灵纯净、情趣高雅,才能给予素质教育中的学生最深层的滋养和最有力的引导;也只有志存高远、知识丰富、悟彻人生的人,才能真正悟出培养人才、促进人生成长的教育真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创新。终身学习是当今知识时代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对教师尤其重要。

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什么?当然要学习自己所教的学科的新知识,不断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也要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但这些还不够,应该把学习的面拉得更宽一些,尽量多读一些并非专业的书,提高个人的素养,提升个人的品味,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教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就是要从学习中来,从读书中来。

中国教育学会一直致力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最近,学会汇聚一批知名专家,精心编写了此套丛书,旨在对广大教师的人文素质给予最便捷最有效最迅速的提升。

提高教师素质是一个大工程。平凡与卓越相隔的距离并不会太远。教师只要怀有梦想,就能够及时抓住机遇,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

此套丛书,无疑会为你这关键性的一步以最有力最激情的推动。

Foreword前言

本套丛书从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入手,力求在心灵情感、育人智慧、教育艺术等方面,对千万教师进行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滋养和浇灌,希望借此培育出一批彰显人格魅力的知名教师和教育专家。

本套丛书共计四本。“教育智慧”卷,编者放眼人类教育进程,遴选出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近百位教育名家,对其生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等进行介绍评说。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数不清的教育大家,手擎着大旗,浓书着历史,描绘着蓝图,才有了今日教育的巨大进步。他们站在教育的殿堂里,发出的宏音,留下的足印,历史永远都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情感美文”卷,精选了100多篇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等情感美文,并将这些珍贵的情感与教师生涯的方方面面进行类比,以期给予教师深层的关爱与净化。

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心灵的纯净,离不开世间珍贵情感的浸润。而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引导以及民族精神的凝聚,无疑需要最先从情感与心灵这里打开通道。“哲理美文”卷,编者从教师所需人生哲理智慧出发,集锦教书育人、梦想放飞、障碍跨越、家庭教育、为人处世等100多篇智慧美文,力图给予三尺讲台上的育人人生以饱满的启迪与感悟。“教育故事”卷,纳括了最富感染力、最具震撼力的100多个中外教育艺术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来自教育大家,有的来自普通教师,每一则,都是一枚闪亮的艺术珍贝,都闪耀着教师在育人某一方面的高超艺术。

四卷书各成体系又层层递进、紧密相连。

本套丛书将给你渴望成功的激情与梦想;将给你冲刺人生的精华与甘露;将给你最富有灵性的启迪与感悟。

没有一个教师不想成为学生仰慕、同行敬佩、家长尊崇、社会认可的名师。

没有一个教师不想跨越教育中的瓶颈,直抵那阔大激越的成功彼岸。

中外多少教育家的成功起航,无不是始自于几本好书。

而此套丛书,无疑为千万教师拨云见日、脱颖而出、抵达魅力无限的顶峰,提供了最细致入微的指引,提供了最具人文素质的尝试与开拓。

祝愿千万教师在此书的助推下,尽快走向成功的殿堂。第一辑理论,理之论

经过检验的理论,从来都不会是空泛的说教。一个素质完备的老师,会将新颖独特的教育理论,及时有效地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从实践中,再次提炼出理论的精髓。假若实践成功,每一个老师,都可以被称为他所持有理论的专家。所以,“理”与“论”,总是相辅相成。不经过论争的真理,不能称其为真理;而一旦历经时间的检验,我们便可以借鉴,并化为教育的回春妙手。当教师成为英雄李 茂

在没有悠久尊师传统的美国,最杰出的教师被称为“英雄”。

我最早了解到的美国名师,便是莱福·艾斯奎斯。在很多方面,这位名师非常“中国”。但是,他给学生留的作业非常少,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看自己喜爱的书籍或练习器乐、排练莎翁戏剧;他从来不对学生高声说话,不让他们丢面子;他有一身“找钱”的好本事,热衷于带学生远足。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创立了一个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游戏来管理班级,这是我了解到的最有趣、最有意义的学生奖惩制度。

比起艾斯奎斯,克拉克的成名晚了很多,但人气却一点也不差。他的55条班规或许是最全面、最有操作性的学生行为规范。其实,与其说是“行为规范”,不如说是“礼仪修养”,克拉克坚信并证明它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他对中国教师最好的忠告或许是:提高成绩不必为“应试而教”,有很多办法可以让学习变得有趣,同时实现教学的最高水准,并提高考试分数。

而比格勒和凯德是对所教学科的专业性有较高要求的中学教师的杰出代表。

在理科名校执教历史的比格勒坚信,理工人才不能因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专长而缺失人文精神剑走偏锋。“我们努力让他们明白,人文学科给予他们的是判断力。”比格勒把公立学校视为文明的战场,“教给学生理性启蒙与文化财富,是任课教师参与的一场关键战斗。”他担心“如果我们未能成功地教育好我们的年轻人,不出一代我们便回到了蛮荒时代”。比格勒通过让学生模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来给学生讲故事,鼓励他们大量阅读,走访历史遗迹,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撰写“历史信件”,教活了历史。

凯德是美国“十大科学教师”之一,她的“蟋蟀课堂”一定会给我们很多启示——让学生学会观察,是做研究的第一步。她希望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实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并坚信,“培养学生在寻求问题答案时娴熟地运用逻辑探究方法,对国家来讲是一件大事”。她希望学生“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都能头脑敏锐,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掉”。她还希望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影响和帮助他人——这充分体现了一位优秀科学教师的人文情怀。

如今,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旗帜的教育改革正在由联邦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罗杰斯和卡姆拉斯便是在这个背景下涌现出来的“教师领袖”。

罗杰斯从一个“跟风”的教师成长为“用数据说话”的教师,这意味着把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以测评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罗杰斯在当选“全国年度教师”后主动去了当地最差的一所学校,负责提高学校的教学成绩。她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每一个儿童找到学习的最好方法和资料,同时帮助他们完成社会性发展与情感发展;为了学生的进步,教师必须以关爱、积极的态度接纳学生的全部,并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学习进度都不相同。

卡姆拉斯是从支教志愿者成长起来的、以消除教育不公为己任的杰出青年教师。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卡姆拉斯悟性极高,他的课堂管理诀窍令人不得不服。他的数学课让我们看到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最新的教育技术。他把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对上路视为教学的最大挑战。教学之余,卡姆拉斯还组织学生学习摄影,用摄影作品来表达自己及与社区的沟通。如今,卡姆拉斯正努力在教育政策上发挥自己的作用,撰文传播他的“教师新政”。

德雷珀原本是一位教高中毕业班的英语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走上了作家的道路,成为美国最成功的作家教师。她最初的写作动力是部分学生不喜欢读指定的课文,因而她努力为年轻人写他们自己的故事,虽然主题很沉重,但她希望他们在谈论这些艰难生活现实的过程中变得坚强起来,希望他们因为她的文字而能生活得更好。德雷珀是全美国最早一批获得全国认证的专业教师,她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关系视为点燃真正教育的火花。她呼吁给予教师专业从业者的地位——她对潜在教师、师范生和新教师的建议,让我们感受到她那份特有的“专业”。

对于具有教育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来说,黛博拉·梅耶尔的出现一定会令人兴奋不已。

梅耶尔的成功不是建立在考试分数上,而是建立在学生进入大学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的大量事实证据之上。在她创办的学校里,学生像博士生那样上课、答辩。她认为当今教育的主要问题出在儿童与成人的疏离,促进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是改进教与学的关系。梅耶尔坚信,缩小学校规模,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权,再加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一定能取得成效。

如今,美国的主流教改并没有选择梅耶尔的道路,但梅耶尔并不孤立,她代表着一种教育哲学和力量——一种在美国必然存在的哲学和力量。缺少了她,我们极易对美国教育产生误解。

或许可以说,一个民族的所有文明,都集中体现在了教师的身上。中美两国最杰出教师之间的差异,隐藏着两国教育与文化层次的不同。如果我们足够虚心,我们应该将之视为差距;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危机感,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可怕的差距;如果我们还有足够的勇气,我们应该将之视为一个挑战。

当我们期盼中国的比尔·盖茨时,我们能期盼中国的艾斯奎斯、比格勒、卡姆拉斯和梅耶尔吗?

在我们不再情愿把教师比作蜡烛和春蚕之后,我们能将我们的教师称为英雄吗?苏霍姆林斯基的“试验田”姜晓燕

帕夫雷什学校的名字与20世纪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紧密相连。在他担任校长的33年中,帕夫雷什学校从乌克兰一所鲜为人知的农村学校转变为享誉世界的“教师和校长们心中的教育圣地”。今天,由四十多位教师组成的帕夫雷什学校的教育集体,仍然在创造性地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在大自然中上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在儿童的精神发展过程中缺少奔放的思维活动,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他提出,“最初的思维课不应在教室中、黑板前进行,而应在大自然中进行。”

现在,帕夫雷什学校的教师仍坚持带孩子们走进自然,在不同季节组织不同的思维课。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在蓝天下上“丁香树”、“故乡的水井”、“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等思维课。教师们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选择“通向儿童心灵的最好途径”——故事来组织教学。学生将他们在自然界中搜集来的有趣故事配上图画编入《帕夫雷什故事集》。其中一些优秀作品还会被排成短剧,在每年举办的故事节上演出。培养对书的崇拜之情

苏霍姆林斯基鼓励教师多读书,拥有自己的藏书,并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书的崇拜之情。帕夫雷什学校至今仍延续这一传统。班主任设立了各种有趣的专题活动日,如“书是知识的源泉”、“我最喜爱的书”、“不读书者无知”等。

教师们利用一切机会唤醒学生的诗意,如开展“处女作”创作比赛。学校将学生最好的作品编成诗集,在学校和当地的报纸上发表。学校对各种竞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图书作为奖励,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留下的传统。重视家庭的教育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小单元,父母就是教育者,并按照这一思想创办了“家长学校”。四十多年来,帕夫雷什学校一直坚持向家长介绍教育学知识,并为五年级以上学生的家长开设速成班。

目前,学校非常注重对那些不能给孩子必要教育的家庭开展工作,并在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组织“让我们的家庭受到赞扬”、“家庭相册”、“我们成长为像父亲一样强壮而勇敢的人”等活动。邀请家长参加体育比赛、收获节、母亲节以及毕业晚会等活动。

帕夫雷什学校常设家长咨询点,家长可获得班主任、教师、心理学家的专业咨询和建议。学校每月还设有家长开放日和家庭日。

将劳动与美相结合,“孩子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深信不疑的教育信条。他坚信在劳动中教育孩子的必要性。帕夫雷什学校的很多传统活动都和劳动有关。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一个跨入帕夫雷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都要同他们的父母种下母亲果树、父亲果树、祖母果树和祖父果树。孩子们在学校期间需要照顾自己种的树,并将结出的第一颗果实作为礼物送给妈妈。

毕业生也要种树,于是有了美丽的柞树、橡树、丁香、栗树、花楸树和椴树,在学校里形成了小小森林。每年的9月1日,教师们会带一年级学生了解学校,寻找他们的父辈种下的树。

每年春天,四年级学生要挑选麦种,在学校播种、耕作。于是,又有了每年8月的“收获节”。学生把亲手种的麦子磨成面粉,烤制面包、馅饼,到学校果园中采摘苹果、鸭梨、李子、葡萄。家长、老师、农业工人等都是被邀请的客人。每当此时,孩子们都非常骄傲。这些传统活动赋予劳动以浪漫色彩,让孩子们体验到劳动与收获的快乐,劳动与幸福感融为一体,从而使学生的心灵高尚起来。“慢教育”的思考余岱宗

阅读张文质的教育随笔新著《幻想之眼》,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不是他对教育弊端的批判,而是他在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同道者身上所感受到的那种两难冲突。

在这本教育随笔中,写得最深情之处,就像文质前几本教育随笔一样,依然是一个教育者对女儿的关注:关注女儿对待同学的态度,关注女儿在应试制度下的精神压力和灵魂疼痛,当然,这种关注自然地延伸到女儿的学校环境和老师的态度。阅读这些文字,我时时有所共鸣,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有待改进的教育制度和环境造成的苦痛是会波及每一个人身上的。目前我国教育环境中的诸种负面因素,使得许多老师、学生、家长进入了一个消极循环的怪圈。那么,如何让中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一个积极循环呢?张文质提出的做“一个出奇的有耐心的人”的目标,让我感觉到一种希望。张文质一贯提倡的“慢教育”,与这部著作中列出的“成为懒人的15条理由”是相呼应的,即如何才能让如今越来越功利化的教育“慢”下来,真正地让老师感受到传授知识的平静中的乐趣与平凡中的圣洁感,真正地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中无比充实的多彩和青春少年才有的朝气与骄傲。如今的“应试”、“应查”、“应评”教育不“慢”下来,又如何实现得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呢?

是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的确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前所未有的相对富足,然而,这不能成为让学生丧失睡眠和该有的天真而被训练成考试机器的足够理由。“慢教育”的教育理念包含着一种以从容应对高压态势造就的粗暴冷酷、以沉稳对峙急功近利的肤浅、以智慧瓦解手忙脚乱的自作聪明、以诗意找回生活学习应该获得的情趣和乐趣的意蕴。

然而,作为当事人,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要获得一种诗意的学习生活,无论多么富有智慧和情趣,要改变目前这种“快教育”的现状又谈何容易?张文质说:“常常觉得,说一些微妙而又恰当的话相当难,表达对孩子的爱意也比较困难,看来对爱的表达更需要训练和温习……”在这样的表达中,是不是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那就是对待“快”,根本无法“以快制快”,家长和老师只有从其内心里不断地生长出一种教育的诗意关怀,不断地向自我的内心提醒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不断地把自我的性情和学问往高处提升,才可能在周围种种聒噪声之外去寻求教育者应该有的平静、忍耐、诚恳,进而去争取内心的丰富、学问的充实以及对人的善意。

一个人怒气冲冲地抨击教育时弊,许多时候是有必要的,但要根本地改变教育者的心态和目标,正面地去塑造一个教育者对美好人性的欣赏,多个侧面地表达一个教育者对世界细腻微妙的感受,则更有必要。因为,怒气可能在一时间里让某个不良状况改变,而教育者的灵气和锐气则需要长时间的陶冶、培育和维护。从这点上说,张文质反复思虑和提倡的“慢教育”,是改变当前中国教育消极面的一个值得探索的教育改革理念。这种“慢教育”,就是以智慧主导下的耐心和爱心瓦解粗暴、劝导贪婪,并进而消除心灵的贫困的过程。8岁神童何以让巴西教育部震惊高君波

据报道,巴西一名8岁男孩日前被一所私立大学法学院录取,巴西教育部大为震惊,并因此成立了调查小组。报道说,这个居住在巴西中部城市戈雅尼亚的男孩,成功通过了该市保利斯塔大学的入学考试,被该校的法学院录取。并且该男孩还表示,入学考试的试卷由多重选择题和作文组成,对他来说“不是那么难”。

8岁男孩轻松通过大学考试,可谓名副其实的神童。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对巴西教育部而言,神童的出现不仅没有让他们兴高采烈,相反还令他们大为震惊,并因此成立了调查小组。因为巴西法律规定,一名学生只有在结束中学学业后才能上大学。巴西教育部部长阿达德甚至还表示,一个8岁的孩子能够通过大学入学考试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

8岁的孩子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让人担心”,让我想起新加坡的另一个神童。2007年年初,年仅6岁的新加坡混血男童艾南·塞利斯特·考雷顺利通过英国考试机构的“0”级化学考试,被列入《新加坡纪录大全》,但还是遭到新加坡本地大学拒招。南洋理工大学教授怀特说:“艾南还只是个小孩子,如果由于过早将他送入一个令他的能力和想象力受到局限的环境,而使他丧失对科学的热情,那将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一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但是,科学规律告诉我们,神童有先天性的智力因素,更多的不过是发育得比常人快些而已。过早剥夺孩子的童年,只会给孩子的未来带来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再加上社会的强烈关注,神童甚至会沦为满足人们好奇心的“表演工具”,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事实上,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尽可能给孩子适宜的引导;最好的环境,是能顺其自然发挥孩子最大的潜能。循序渐进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如果将本该和小学生嬉闹的孩子送进大学校园,其能否适应大学的生活?在周围人强烈的心理暗示下,这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也许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如何超常和聪明,说不定最终会害了他们。8岁神童使巴西教育部震惊,是不是也该让我们警醒?美国高中课程如何得到落实饶颖明

2007年9月18日至28日,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美国高中教育考察团”,访问了美国的康涅狄格州教育厅、格拉斯敦伯里高中、法菲尔德高中和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热度高中。美国高中课程的落实情况是我此次考察的重点。

据康涅狄格州教育厅官员介绍,美国各州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的核心课程、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广泛综合的教育计划(programs)与项目(projects)。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选修课程可以说多得眼花缭乱,不胜枚举,既包括为学生升大学作准备的高级课程(如格拉斯敦伯里高中,既有升学考试倾向的课程,如SAT课程,又经常增加一些上大学需要的课程,比如大量的AP课程,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数学、统计学、美国历史、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哲学、数字、艺术等),还有门类广泛、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比如格拉斯敦伯里高中为学生设计的技术教育课程。技术教育课程与学生今后直接工作或继续学习大学课程的相关职业领域联系密切,如建筑、电力、电子、工程、视觉通讯等领域的课程,既培养学生的工业技能,又培养学生对工业最新研究领域的兴趣)。更有各种时尚、趣味、实用的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技能,如摄影、新闻、戏剧、演讲、汽车修理、烹调、陶艺、生活技能等都被列入了选修课的范畴,就连流行音乐、台球、电子游戏也登堂入室,成为学生的选修课。另外学校在总的教学时间中,专门划出一块让学生从事广泛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具体方向学校可以提供,学生也可以自定,其价值常常是学术性与实践性兼顾,贴近社会现实与学生生活,其内容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其过程融探索发现、活动认知、建构式学习、创造发明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计划与项目,可以充分展现个性化认知和研究性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能力也在这些计划和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这些丰富多样的课程是如何得到落实的?

首先,报考大学的高中学生,必须提供SAT 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 Ⅰ由阅读、作文和数学三部分组成)或ACT(American College Test,包括英语、数学、阅读、科学等内容的考试)成绩,三门以上SAT Ⅱ(专业考试,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外语、英文写作等二十门科目中,根据学校的要求选择三门来考,其中写作是必考的,被统称为SAT Ⅱ)成绩。SAT考试成绩是美国大学所能够得到的唯一可以比较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所以它对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的影响非常大,这就较好地落实了高中学校核心课程的开设。

其次,想要进一二流大学的学生,四年的选课至关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美国的大学都非常看重考生四年高中学习课程的难度、挑战性,以推测考生的基础及将来大学学习的潜力;在学生报考大学的申请表上,高中的学生辅导员根据学生所修课程填写该生四年课程的挑战指数。另一方面,AP课程在美国高中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AP课程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里就不用再选这门课了,该课的学分也可算作大学学分。多数大学委员会都承认这些学分,无论学生将来选择哪个大学,都可以受益。美国的大学学费是按学分算钱,选的学分越多学费越昂贵;而在公立高中上AP课是免费的。大学一门课大约3个学分,费用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相比之下,区区82美元的AP考试费就合算多了。另外,报考美国一流大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是AP课程受欢迎的原因。根据美国大学的介绍:AP考试成绩是大学挑选新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学生在高中时一门AP课程也没选,被顶尖学校录取的可能性很小。这样一些措施,使学校的文化类和科学类的选修课得到很好的落实。

活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技能。参观美国的学校,活动课教室和实验室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在美国高中看到的汽车修理实验室、木工实验室、视觉媒体实验室令人感叹不已,其设备绝对比一间正式的工厂还要齐全。美国的教师都把对教室的安排布置作为吸引学生选修这门课的招牌和磁铁,使学生一看就从直觉上产生爱这门课的冲动。设备的精良和教师对活动课的精心设计是落实活动课的法宝。

综合的教育计划(programs)与项目(projects)靠社会提供的设施来实现,是学校教育向社会的延伸。我们看到了很多使教育计划与项目得以落实的社会免费设施,如在华盛顿的航天科技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与航天、航空有关的几乎所有知识的模型、模拟和解说。在自然博物馆,可以学习到宇宙、地理、矿产、地球物理、植物和动物等方面的自然知识。还有,大学和各种研究机构以及社区都支持学校的这些教育计划与项目。当然这些教育计划与项目完成的质量,也是影响学生将来大学入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留点麦穗在田野上吴 非

有个学生写随笔引用一段西方人的话:如果你的麦捆遗落在地里了,那就不用去找了,你已经把它留给了流浪人,你已经把它留给了贫弱者,你已经把它留给了捡麦穗的孩子……我看了之后静思半晌,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把这样的仁爱教给学生。

可是,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里,会有另一种让你解脱的方法。比如,大家会劝说:“祸福相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很可能,你在跑回去拿那麦捆时,脚崴了,一个月不能动弹;也有可能,失足掉到河里;很可能,天上惊雷闪电,结果……总之,“吃亏是福”,“难得糊涂”……于是你觉得,那捆麦子丢了就丢了吧。

虽然都没有去寻找那遗落在田野的麦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境界。

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乡里人会把屋檐造得宽一些,这样主人不在家时,过路人可以在下面躲雨。在边疆荒凉的古道边,会有一些简易小屋,里面备有柴火食物,让孤独的赶路人歇脚御寒。

中国文化中讲慈悲的内容其实并不少,但我们中国毕竟是疏于行动的民族。柏杨说过,讲团结,中国人能写出一大部书,但是很难走到一起,“三个和尚没水喝”。同样,孔子宣传“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我们见得更多的是三个人谁也不服谁。同样的原因,生活中的慈悲之心和仁爱之举就不太多,现在中国的社会捐款仍然有“摊派”现象。

20世纪80年代,看了欧文·肖的《富人·穷人》,印象很深。有次作文命题,我想试着让学生做做这个题目,不想全体同仁担忧,说导向容易偏,会出麻烦。虽然我并不想坚持这个题目,却通过这件事想到,若全社会嫌贫爱富,对穷人存有偏见,这个社会麻烦就大了。

台湾省的证严法师当年是个普通的比丘尼,有一次她遇到三个天主教的修女,彼此交流了对宗教的认识。修女临别时表示对佛教有了理解,但是她们对佛教不开展慈善事业表示不解。证严因此受到触动,后来才有了规模宏大的慈济功德会的工作。当时,花莲县的家庭妇女每天从买菜的钱中省下五角钱捐给功德会,有人图省事,一个月一次捐15元。证严说,一次捐15元,只发了一个善愿,每天放五角钱在罐子里,是每天在发一个善愿啊。

我因而想到,多年以来我们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究竟落实在什么位置上,宣传家、教育家能不能给孩子们说清楚?说清楚之后能不能做点榜样?如果这么多年仍然只是让学生背背教条,那还不如让学生每天都能发一个善愿,并且学会“留点麦穗在田野上”。耶鲁大学的校训[美]弗里奥·杰非逊

我们将创造着生活。

他们,若生活于批评之中,将学会谴责。

他们,若生活于同情之中,将学会自怜。

他们,若生活于嘲笑之中,将学会害羞。

他们,若生活于敌意之中,将学会对抗。

他们,若生活于妒忌之中,将学会羡慕。

他们,若生活于羞耻之中,将会有罪恶感。

他们,若生活于接纳之中,将学会爱。

他们,若生活于赞美之中,将学会感激。

他们,若生活于分享之中,将学会慷慨。

他们,若生活于鼓励之中,将学会充满信心。

他们,若生活于容忍之中,将学会具有耐心。

他们,若生活于允许之中,将学会喜欢自己。

他们,若生活于诚实之中,将知道什么是真理。

他们,若生活于公平之中,将知道什么是正义。

他们,若生活于赏识之中,将学会生活要有目标。

他们,若生活于保护之中,将学会对于周围的人有信心。

他们,若生活于友善之中,将明白,这里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

而你们,将能彼此给予什么?理想的学校王 涵

让我把那砖土垒成的校舍变为培育崇高思想的场所,

让我热情的火焰温暖它那简陋的教室和清寒的走廊。——[智利]米斯特拉一

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

16世纪西班牙一位教育家说,理想的学校“是品学兼优的人们的一个学社和协调的组织,他们集合起来,对所有为了学问到那去的人给予同样的祝福”。

这说法似是,又非。

孔子和苏格拉底办的学校大概有点像:夫子坐而论道,弟子虚心向学。孔子和子路、颜回,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名师高徒,一同沐浴在知识的光辉下,春风化雨,其乐融融。“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诚然为人生一大乐趣,不过这种乐趣,是建立在对更多的普通孩子排斥的基础上的。二

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语极有见地,惜乎现在大楼多了,大师少了。

何谓大师?

闻一多讲《楚辞》,每当华灯初上,必微醺而入,高吟:“士无事,痛饮酒,热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边朗诵,边讲解,击节悲歌,热泪纵横。其时正值日寇入侵,大好河山哀鸿遍野。闻先生的长歌孤愤,带给学生的,岂止限于“学问”二字!

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保留着一间铁皮为顶、有窗无玻璃的平房,这种低矮颓败的平房就是当年西南联大的教室。林徽因说,当初建这些房子时,甚至“最后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根钉子而奋斗”。今天的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从这些不能遮蔽风雨的平房中,怎么会走出那么多卓有建树的英才?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里荟萃着像陈寅恪、朱自清、冯友兰、闻一多、钱钟书、梁思成、王竹溪、钱伟长、周培源这样的一大批学术大师。三

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小时候,却因为上课总是不能安静下来而被学校退学。后来,她被送到一所特殊的学校,正是这所学校,成为她迈向成功之路的起点。

学校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叫“巴士学园”,因为学校的教室就是六辆废旧的电车。学校里面有很多奇怪的规矩,比如:每天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坐的位子;上课可以从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开始;上学要求穿最不好的衣服,这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铁丝网上爬来爬去了。不安分的豆豆(彻子的昵称)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甚至连做梦都想着去上学。当然,在这里,变化最大的是她对学习的态度。因为学习完全成为一种乐趣。

黑柳彻子后来将她在这所学校里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窗口边的豆豆》。读过这本书的人,大都会爱不释手。

什么叫“有教无类”?什么叫“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发生在巴士学园中的故事是很好的例证。

1921年,英国教育家尼尔在英格兰萨福克郡创办的萨默希尔学校与巴土学园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尼尔称这种具有自由观念的学校为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因为这里没有学生逃学,甚至没有学生想家。

尼尔认为,一所使活跃的儿童坐在课桌边学习几乎全部无用的功课的学校是一所坏学校。

但是,家长们却没有信心接受这种随心所欲的学校,他们称它是“疯人院”。四

随一个教育考察团到一所学校参观,校方安排的一项内容是观看学生广播操。据介绍,这所学校的广播操很有水平,这天,电视台的记者也要来拍摄。那一天,正好赶上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寒流,学校不知从哪找来很多棉大衣,好心地请“各位领导”披上观看,但被大家谢绝了。广播操开始后,令我们深感诧异和不安的是,两个在前台领操的小女孩,竟然只穿着短袖运动衫,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个规范的动作。随着一阵阵寒风袭来,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这两个女孩身上。后来,大家实在不忍再看下去了,没等广播操做完,就纷纷离开了。

这所学校建得非常漂亮,据说,单是体育场馆,就耗资数千万元。高大的教学主楼前,醒目地写着一行大字——“一切为了学生”。真是这样,怎么就没有想到: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是不应该再安排广播操的。

罗素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做目的而不是看做手段。

但是,当一所学校过于追求功利的时候,学生往往就成了手段。五

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存在差异,学校也是一样。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基础,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些都足以使学校教育呈现出无限丰富的多样性。一个教师能够尽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趋向于完善,但是,他却永远无法想象出,在新的一天中,他的学生会出现哪些新的问题、新的困惑。

差异能够导致歧视,歧视又引发出对立。教师和学生因为彼此不能适应而相互抵触、厌倦的情形每一天都发生在校园生活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所成功的学校,就是能够成功化解、消除这种对立情绪的地方。原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说过,老师站在讲台上,和学生“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他还说:“不好的学生,包括淘气或成绩不好的,都要尽力找他们一小点好处,加以夸奖。”

一小点好处——哪个孩子身上没有呢?在美国,曾经有一个被老师们公认为品学兼差的黑人孩子举着一个橘子说:“这个橘子像我,因为它的外皮坚硬,我就是外边硬,当你向里看这个橘子时,它又好又甜,我也是里边又好又甜。”

这个孩子或许是天才,但他缺少的是被发现。

对于教育者而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而如果这种宽容发自内心,就是一种博大。在这种博大的阳光照耀下,任何种子都会萌发出生机。剑桥大学的气质魏宏晋

什么样的大学叫做好大学?教师素质高,学校设备新颖,还是建筑气派?从来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好大学就是有种特殊气质,不论是学校建筑本身或是学生都会感染这种气质,自然地散发出好大学的味道来。

英国剑桥大学是所国际公认的好大学,除了已经出过7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远超过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该奖得主总和的客观标准外,在主观上,它就是有那种“好大学”的气质,一亲近就叫人着迷不已。

几年前我在英国读书时,曾到剑桥去看望一位在那里攻读文学博士的英国朋友。初履斯地,免不了四处逛逛,朋友第一站就带我到大名鼎鼎的三一学院朝圣。

三一学院有多么盛名慑人呢?……31个诺贝尔奖得主、6位英国首相出身于此;牛顿、培根、拜伦、罗素、维根斯坦以及查尔斯王子都是三一学院的校友;连美国首屈一指的哈佛大学也渊源于此。1636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伊顿和伊曼纽学院的哈佛,在“新城”创立大学。因为校长伊顿以及牧师哈佛都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所以连学校的所在地后来也改名“剑桥”,至于校名则承袭重大的捐资、捐书者哈佛,以资纪念。

但是三一学院不是单靠盛名骄人的,它的气质由头流贯到脚无所不在,从大门开始就已显出其不凡了。

就在进入学院前,朋友要我暂时留步仰望门楣,问我看出什么端倪。但门顶上除了个雕像,我也没看出什么蹊跷。在剑桥学生面前我不敢造次,于是坦诚眼拙。朋友有些得意了,指着雕像说:“那是亨利八世,右手拿的是椅子的腿。”原来,英王亨利八世在1546年创设三一学院,门上他的雕像本来手执权杖象征王权。然而,剑桥一贯有着叛逆的传统,学生看不惯国王骑到大学头顶上盛气凌人,于是上去把权杖给摘了下来。据说,学校后来做了新的权杖放回国王手里,但是不久学生又把它取下。如此三个来回,学校终于放弃,就让国王空手而立吧!只不过学生并不肯就此罢休:国王空手怎么成呢?给他只椅子的腿吧!学生连夜给国王手里安上椅子腿,大家越看越满意,至于校方则未再多加干涉。直到今天,“拿着椅子腿的亨利八世”已成为三一学院令人骄傲的一景了。

进入三一学院需要一英镑的门票,但朋友却大大咧咧地带领我直闯。我小心地问:“要不要买票?”他说:“剑桥的学生不必买票。”我迟疑地说:“我又不是。”他则说:“我是!跟我一起就不必买票。”我有些不服气地说道:“人家怎么知道你是剑桥的学生?”他一脸骄傲地回答我:“一看就是。”我无言以对,也许剑桥的学生就是有剑桥的气质吧,我果然一路顺风地随他进了门。

三一学院有个视觉向上拔尖的哥特式建筑环绕的中庭,如茵的草坪中间就是诗人拜伦曾在此戏水的喷水池。朋友领着我绕过草坪,进了学院的小教堂。教堂的前端有位金发及肩的男生正在弹钢琴。金发男孩专注地操弄着音符,像正与留影墙上的牛顿、培根等先哲用乐声交谈。那一幅穿梭人间与圣堂,以及艺术和历史交错思想的有声画面令我陶醉不已。

我被金发男孩的音乐情境感动着,但朋友似乎觉得平常,也许这样的景象在剑桥太常见了吧!他对弹琴者的评语有点无厘头,但却有趣:“这个baby(英国人谑称本科生为baby,因为攻读的学位是bachelor)昨天喝醉了爬到喷水池顶上下不来,还劳驾好些人上去,费半天劲才把他弄下来。”许多剑桥学生就是这么放荡不羁,动静自如的全才俯拾皆是。是的,剑桥吸引了最优秀的学生加入,但是剑桥的自由学风以及鼓励思考的学习方式,也为这些天之骄子提供了成长的沃土。1661年6月进三一学院就读的牛顿在剑桥优秀教授的带领下,承袭学术研究的精华,成就了自己,他也为此留下历史名言:“我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剑桥巨人林立,但站不站上,或者站不站得上,以及如何站上他们的肩膀却得各自努力。牛顿时代的剑桥有着一批纨绔学生,他们流行喝酒、打牌,称这是“纯洁的娱乐”;现代的剑桥依旧是“贵族”学校,靠小聪明在此混日子的人也很多。这没有关系,反正这儿是一篇论文定生死,有本事做出够分量的论文毕业,剑桥还是以你为荣。只不过,要有心理准备,不单剑桥,大部分英国好大学的学位都不那么好混,资料编纂、东拼西凑的论文是通不过教授“法眼”的。剑桥等英国一流大学的博士绝对是该领域中有创见、有贡献的专家。

有个流传颇广的英国大学校园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位博士生兴冲冲地拿着论文初稿去见指导教授,希望老师给提一点意见。到了老师家,晚饭也吃了,酒也喝了,但是老师就是不提论文的事,还拉着他听非洲音乐。学生见已经晚了,干脆开门见山跟老师谈论文的事。老师放下酒杯,还要他仔细听一会儿音乐,然后问道:“你听这乐曲里有多少种乐器的声音?”学生愣了一下,定神听了听后回答:“四五种吧。”老师突然正色道:“15种!就跟你的论文一样,应该有15种论点,但你只提出四五种,这是不够的。”学生很沮丧地回去,接下来又是一段漫长的思想煎熬。英国的老师告诉你论点不够周延,但决不会告诉你该如何去周延、构建,甚至连要再查哪些书也不提示,全凭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动手,这就是堪称残酷的英式学术训练。

这种一切靠自己的学风,让剑桥以及其他英国名校的学术训练比较扎实,能够拿到名校文凭的,很少有花拳绣腿的草包。

既然学风自由,一般英国老师是不会限制学生研究的方向和兴趣的,于是学生异想天开的研究和创作颇多。一位在剑桥学哲学的博士生曾告诉我,他正努力证明房间里的桌子在晚上是不存在的;几年前,约克大学一位博士生倾力证明,300多年前启发牛顿的苹果树并未被风雨摧毁,仍在三一学院原地生长,生发新枝,研究论文甚至还发表在权威刊物《当代物理学杂志》上呢。在剑桥的科学实验室里,经常会看到废铁一样的实验仪器,这些都是师生们自行设计组装的机器,不好看,但是一定好用。“无用”的思考训练长成的成果,成就了许多“大用”,对于积累学术能量有绝对的帮助。许多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诞生。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英国大学的论调,许多属于工人阶级的英国人就对这些崇尚自由的大学生看不顺眼。剑桥大学成立于1209年,当年是因为牛津大学的一批师生常在牛津闹事,被当地人追杀,落荒而逃,跑到剑桥来另设一校的。到了19世纪,牛津和剑桥的师生依旧不安分,还是时常跟地方人士起冲突。1832年,又有一批师生被追杀,他们这回跑得更远,到了北方的杜伦,继牛、剑之后,建立了英格兰的第三所大学——杜伦大学,号称“北方的牛剑”。时至今日,这三所一脉相承的大学虽然在学术成就上广受肯定,但是学生在地方上被看不顺眼,遭人围殴的事却还经常发生,甚至平常到都不成新闻了。

从剑桥这样一所名满全球的学府出发,综观英国大学的整体景况,也许可以归纳出英国名校的内在气质,就是叛逆、自由和自信吧。不过这样的气质却不是为所欲为的放纵。在剑桥,一般人是绝对禁止践踏草坪的,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低头沉思的老先生信步走过草坪。原来这是剑桥不成文的传统,只有教授可以践踏草坪。尽管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教授可以践踏草坪”的传统在剑桥数世纪以来却一直备受尊重。那种根源于文化中对学术的景仰,维持着英国学术殿堂的神圣和庄严,也维护了英国学术的高贵传统薪火不绝。

由英国想到中国,作为中国“好大学”的代表——北京大学,它的气质特性为何呢?北大校园里塞万提斯的雕像高高矗立,但是手中用以挑战权威和梦想决斗的长剑却早已不知去向,北大学生不知道想到过没有?哈佛,竞争残酷的大学金 伟

千百年来,诗人、文学家、幻想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勾画出令人憧憬的蓝图。作为实用主义者的美国人没有去云雾缭绕的远方寻求幸福,却有一个简洁的准则:“幸福就是成为一个富有的人。”在美国人的观念里,不论你是谁,也不论你的社会出身如何,只要你是一个天才,那么你命中注定是会飞黄腾达的,哪怕你现在身无分文。“上帝偏爱美国,而美国崇拜天才。”国家、福利基金会或信贷公司会为那些“天才”捐资,助其上大学。只要有天赋和毅力,任何人都可以在哈佛大学确定终身,可以进入高等商业学校攻读。

如果说在剑桥大学可以领略到扬名四海的绅士风度,那么哈佛大学则因为它培育出比整个欧洲科学殿堂培养出的还要多的百万富翁而颇受世人的青睐。的确,在那里就读过的百万富翁比在世界任何大学就读过的要多得多,知识和才赋在哈佛大学会得到充分尊重,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会轻而易举地变成金钱。

筛选、培养和磨炼,在哈佛大学都建立在雄厚的财政、科学和商业基础上。如果考虑到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将来手中掌管的是亿元家资,那么,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仅录取学生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哈佛大学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格,而且要经过激烈的智能竞争。即使你是部长、议员、百万富翁或总统本人的儿子,如果不能通过专门考试和复杂的测试,那么哈佛大学的门对你也是紧闭的。

在哈佛大学,对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可谓精心之至。这所高等商业学府不仅淘汰制度异常残酷,而且连学习节奏也是很折磨人的。如果一位才能平庸的人进入了这所学府,同那些才华横溢、刻苦顽强的人在一起学习,他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为了适应这里的学习节奏,所有的人都必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这所著名的私立大学。这所大学的教育水平通常比国立学院要高得多。不惜任何代价争当第一名,即在所有方面任何地方都成为第一名;在运动中当第一,在学习上争第一,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成为第一,这就是哈佛大学的口号,只有第一名才无愧于生活,才有资格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名高考生一旦成为哈佛大学的学生,便会得到一份安排缜密的学习计划、锻炼表格和校内政治文化活动安排。哈佛的学生首先要弄清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什么是选修课,什么是必修课,然后再根据个人特点确定整个学习期的学习计划。起跑线已经划定,落后的人会吃尽苦头。你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沿着别人铺的铁轨跑,而是以“不是你自己选择的速度飞速地奔跑”——曾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如今在一个跨国公司当经理的彼得这样说道,“否则的话,你会被甩出去。”

在美国,有近700个系和高等学府是专门培养能在财政混乱和经济下滑的条件下作出最佳决策的管理人才的,哈佛大学被认为是其中最有声望的,而且是最先进的——当然是依照美国人的标准。哈佛大学开设经济、财政、工业和金融管理基础理论,以及组织销售、公文处理、会计核算和许多其他课程。这里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个人微机和经济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哈佛,业务演练是一种得到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按“公司”分组,然后在这些“公司”之间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公司”的运行方式完全是依照现实交易中的准则的,校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确定,谁能胜任什么工作,谁适合担任什么职务。要知道老板都想使自己的钱掌握在那些能使它不断增值的人手中。在这里,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那种最终能把他们塑造成商业武士的本领。

在哈佛大学的课堂讨论会上,主要是分析商业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各种特殊案例,研究各种决策方案,其目的在于培养未来的商业大亨们具有处变不惊的本领。哈佛还十分重视研究国外的商业经验和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外国语,因为不这样做,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现代管理人才和商业间谍。

哈佛大学的学习、训练和作息安排得非常紧张,使学生没有时间去消遣和从事个人爱好。在残酷的竞争条件下,昔日的成功再也不是吹嘘的资本,落后无异于死亡。紧张的节奏从入学的第一天一直持续到学习的最后一天。学习期间,学生们的所有能力都被摸得一清二楚。比如文化水平、科学头脑、组织才能、政治潜力和商业才干等。但在所有这些能力中,最受推崇的是商业领域中的组织天赋。

各种各样的学监从一年级起就在密切地观察每位学生,最大的联合公司,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埃克森公司”、“国际电报电话公司”、“洛克菲勒公司”等也都派人去研究学生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三年级开始后,各大公司就安排那些他们打算录用的学生的活动。最有才赋的学生往往由公司出钱派往国外去实习,在那里他们要熟悉世界各大研究中心和生产基地的情况,熟悉公司设有的子公司,熟悉像日本或西欧国家那样的未来工作环境。通常在这样的观光之后,不久前还以“嬉皮士”外表而自命不凡的大学生们就穿上了在上等厂家定做的最时髦的花呢制服,这些服装和旅行一样,均由各大公司支付款项。除此之外,被选中的学生可以在豪华的饭店使用公司的账户或信用卡,也就是把用餐费用记在公司的账上。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散发着散文诗般的温馨,可这一切对公司来说是值得的,因为“智力是利润的源泉”。此外,这种关怀也不会不引起未来经理对公司的感激之情,而且能把他们吸引到公司里来。这种方法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感到,他们进入了一个实力雄厚的新家庭,受到这个家庭的珍视和关怀,而这些公司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保持对商业的忠诚,并为此而顽强地工作。

哈佛大学是哺育美国社会精英的学府,在这所高等商业学府中,传播的是美国的价值观念,至于文化、人性、嗜好和情感,则居于次要位置,其中最后一点几乎荡然无存。未来的经理们应当成为分析研究专家,他们既无所畏惧,又残酷无情。哈佛大学的毕业生首先要创造的是金钱和功名,为了这些理想,往往需要牺牲掉普通人所具有和珍视的一切,即:爱情、妻子、儿女、手足之情,以及心中的“自我”。

商业是残酷无情的,它要求人付出一切。竞争系统选择了商人,迫使他们变得残酷无情,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绝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培养未来的精英们去拼搏,他们在拼搏中不得不全力以赴地展示自己的才能,这包括智慧、机敏、大度、贪婪、斯文、狡诈、禁欲主义和无异于自戕的残酷。毫不奇怪,哈佛这些商业缪斯的子弟彼此都相当残忍,因为如果有谁经受不住长年残酷无情、疲惫不堪的竞争,他就不得不从跑道上退下来,即使他已接近终点,也是一样。要想坚持到底确实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没有百万富翁的家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被哈佛大学刷掉,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全部希望的毁灭和终生的不幸。这就像是已感到自己榜上有名,并品尝到权力的甜头,体验了痛苦和成为富翁的幸福……可突然间,又从未来佼佼者的行列中落入失败者的圈子里,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的呢!的确,“痛苦属于被战胜者!”此话一点不假。对于那些顺利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人来说,光辉的前程即刻展现在面前,根据经理服务等级、公司规模、业务发展的状况、个人的工作成就等,经理们的收入很快发生变化。如在年销售额20多亿美元的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可达40万美元,大型跨国公司的经理年收入可达100多万美元。而哈佛大学教授的年收入为5万美元,国会议员和最高法院法官的年收入为6~8万美元,可见差别之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优秀的管理人才是供不应求的,这就是为什么围绕著名私立学校的毕业生和才华横溢的大学应考生进行的激烈争夺战愈演愈烈,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灵慧的大学生挤破了头拼了命也要进哈佛大学!不让学生做“爬蚤”谭亚西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往一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到它身体高度的400倍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结果“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显然有些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测试者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杯上的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以后,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并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高度继续跳。三天以后,他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以后发现,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它已经无法跳出这只玻璃杯了。最后,一只跳蚤终于变成了一只可悲的爬蚤!

身为人师,面对课改不能甘为“跳蚤人生”,更不能将学生视为“跳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环境的构造者,应当在教学中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主动求知、独立思考,不盲从、勇于质疑,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判断和选择,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能激发他们潜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过多的知识灌输,过多的课前预设,过多的分析讲解,过多的言语霸权,过多的标准统一等,这些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行为只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狭隘的学习空间,只能让学生思维方式如“杯中之蚤”形成思维定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差。

记得爱尔兰作家卡瑞笔下有个故事:有一次,一个8岁大的女孩跑来问卡瑞是否喜欢画画,他说:“喜欢。”女孩问:“那么我画什么呢?”卡瑞说:“你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吧。”“我画一只天鹅好吗?”“好,就画一只天鹅吧。”女孩坐在河边用了半个小时画一只正在游泳的天鹅。天鹅的脚掌被画得很大很大,而且很仔细,线条又黑又重,然而,身体部分则轮廓清淡,模模糊糊,形状有点像一朵浮云。显然,小女孩所表达的不是“科学概念”的天鹅,也不是连环画中“标准”的天鹅,而是她心中的天鹅。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充分解放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唤醒学生的生命潜能,强化学生的生命体验。不是创造让学生来适应的教育,而是创造学生生命发展的教育。单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教学要求、固定的教学模式,常常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学生往往处于压抑、焦虑的心理状态之中,渴求知识的欲望就会逐渐丧失。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呆板、僵化了,学生的灵性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