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08:29:20

点击下载

作者:高林旭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

由浅入深学习SAP财务试读:

前言

多年以来,我就一直希望写一本书,详尽介绍SAP的原理、操作、配置、设计理念、业务实践、实施注意点等内容,以便让大家在SAP实施或应用过程中,不至于走弯路。但由于工作关系,一直没有得以实现。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

SAP产品是博大精深的,业界通常的话是“入门容易而精通很难”。如果会输入凭证和各种业务单据,只能说刚刚入门,略懂皮毛。要将系统弄懂,不要求百分之百地弄懂,至少做到将“需要用到的知识”弄懂,这样,我们才会将好的系统应用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对初学者或应用者而言,需要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学习,逐步掌握系统真正的设计思想,才能吃透SAP。可惜的是,目前市场上这方面的书比较少,包括SAP原厂商编号的出版物也比较少,而且,即便有这样的书,要么专门针对配置,要么专门针对浅层次的概念,很少有将概念、功能、操作、配置、应用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介绍的。这对SAP初学者或者应用者来说是个缺憾,因为难以融会贯通:看了配置,不知道如何与实际业务相结合;看了概念介绍,不知道如何去实现。

因此,希望本书能在这方面填补空白。在每一个章节编写的过程中,都按照人的理解思维习惯逐步展开。例如,在说到外币评估的知识时,先介绍财政部的会计制度,接着介绍外币评估的原理,再介绍系统相关的配置,最后介绍系统的操作步骤。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是循着“制度—原理—基础—执行”这样的线索发展。制度是我们操作的规范性要求,有了这样的制度,我们怎样实现呢?这就要谈系统的实现原理。理解了原理,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系统有KDB和KDF两种事务的配置屏幕。等我们看到了配置屏幕中配置的具体科目,就能理解在前台的操作中产生的结果了。多年以前,某企业的财务总监在听完项目初期的一堂培训课后,说了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我们学习SAP系统,首先要听原理。原理弄懂了,后面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的确,原理就是系统的精髓,它应该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来阐述。

本书共11章,其中:第1章为SAP基础知识介绍;第2~5章为FI(财务会计)各模块介绍;第6~9章为控制(CO)模块介绍;第10章为合并(EC-CS)模块介绍;第11章是SAP财务“专题”性的介绍,收录了一些跨模块的或者较为综合性的知识,希望对读者也有些启迪。

本书中的示例,主要基于SAP全球的培训系统,即互联网演示和评估系统(Internet Demonstr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IDES)进行截图介绍。涉及中国的特有设置或操作,我们部分地使用了中国本地的测试系统。

目前SAP的新一代产品SAP S/4 HANA已经推出数年,但目前在中国企业,使用广泛的仍是ECC 6.0/7.0版本,因此本书在编写时,仍然以ECC 6.0/7.0版本为基础。虽然SAP S/4 HANA在部分界面和数据库表上有所变化,但是基本原理和操作思路是一样的,因此,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版本。

由于SAP在中国有较多的版本,各个版本的中文翻译不尽相同,因此,本书中截图所体现的中文词语,可能和读者所使用的系统中的中文词语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和理解。希望读者能够理解。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主要是利用业余的时间,但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些工作时间。在此,谨对我所在的公司——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宽容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我的家人,家人的鼓励、支持及包容,是我背后最大的动力。高林旭写在前面的话

这是一本实用的书。它的预期读者包括SAP从业者、企业财务人员(SAP应用者)以及高等学校的企业信息化研究人员(SAP研究者)等。

在为什么要学习这本书的问题上,前言中已经讲过,SAP入门容易但精通很难。如果缺乏对SAP的深刻理解,有可能在企业的实践中,采用了错误的方案,或者过分强调美好的期望而忽略现实基础;或者不能透彻理解SAP所能实现的程度,而采取了简单草率的方案。

遗憾的是,这样的问题在业界时有发生。

我曾拜访过一个企业,该企业的首席信息官(CIO)在SAP系统实施一年后,抱怨当时的实施公司将产成品的价格控制设计为“移动平均价”。他不无后悔地说,“这是我们系统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失误”。

我曾经帮一个企业实施二期项目,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一期的一些设置不尽合理,例如,客户组的划分中除了常规有交易的“国内客户”和“国外客户”外,还设置了一个“国内潜在客户”和“国外潜在客户”。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某潜在客户变成了真实的客户,是否要新建一个客户呢?到了二期项目时,已经发现了这些配置的不合理,但由于这些配置属于系统的基础性配置,难以更改,于是,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地适应与微调。

我曾经多次帮助企业解决资产超过两年没有正常结算的情况。可能大家都认为,资产年终结算不是每年都要执行的程序吗?但事实上就存在这样的不规范操作:年终结算时系统报了错误,但没有人真正彻底地予以解决。如果一年没有成功结算,似乎没有问题;两年不执行,似乎也没有问题,但到了第三年初,问题就暴露了:前年的资产年终结算未完成,导致当前年度的财年无法打开;而如果回头处理前年的资产年终结算,可能会产生前年的折旧记账(前年的账务早就关闭了!)。但往往在操作层面,用户运行年终结算时,碰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也没有足够重视此问题,认为不能成功结算就放置在一边,最终问题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候被暴露出来,可惜为时已晚。

还有多个企业的IT负责人在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打电话、发邮件寻求支持,告知由于新的年度的凭证编号没有及时维护,导致有些凭证进入了9999年度的编号范围,而发现此问题后,再维护当年度的凭证编号范围,结果又引发系统的“快件”(express,系统发送的通知消息)。

…………

凡此种种,都是由于SAP的设计者将系统设置得非常精细,而我们在实施或者操作时,没有充分地领会它的精细设计,更没有领会它背后的思想,于是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或者没有及时正确地对待系统。

因此,我希望,每一个从业者或应用者都能拥有“扎实的知识”(solid knowledge),不仅仅限于表面。这也是我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中领会到的。

为了将知识完整地呈现出来,书中除了介绍系统原理外,还安排了以下板块。【业务操作】详细介绍每个业务操作的步骤,对屏幕上出现的关键字段予以解释。涉及后台配置的,也顺便介绍一下后台的知识。延思伸考由一个主干线知识引起的支线疑问。例如,介绍了冲销凭证时使用“反记账”,那么,“反记账”有何效果?如何查看该效果?

业务实践 企业在某一业务操作上的惯常做法。它可以作为其他企业的参考。例如,讲到成本中心计划的“编制助手”时,介绍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该功能。设计参考在SAP咨询顾问设计系统或者设计方案时,怎样设置才是较为合理的?例如,对客户账户组、供应商账户组的设置,应该怎样设计才使其有长远的可用性。

那么,各类阅读者应如何使用本书呢?

作为SAP从业者,尤其是咨询顾问,应首先从体系上了解SAP的知识架构,然后逐一了解在中国的企业实践中应掌握的知识。而对企业实践中应掌握的知识,首先要熟悉系统,包括原理、配置、操作方法,其次要了解在中国应该如何设计系统、如何应用系统,有哪些注意点。单纯掌握了配置或操作,并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好的咨询顾问。有很多咨询行业的入门者,希望一开始就配置一个全新的公司代码,然后用自己的公司代码来做练习。但是到头来他会发现,自己配置的公司代码什么都做不了,做凭证时处处碰壁,涉及后勤的业务也做不通。这就是方向上弄错了。

作为咨询顾问,最终的确要熟悉系统的配置,以便针对企业的业务需求,搭配出一套合理的系统,但是在此之前,要想快速学习系统,还是需要一些“逆向工程”的思维,即先熟悉现有的系统、现有的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查看产生的效果,最后再去想,如果是我自己设计这样的系统,应该怎样取长补短。这就好比设计一种发动机,我们可以先拿已有的发动机进行试验,观察它的运作原理是怎样的,然后再对它进行拆解,分析它的构成,各机体怎样配合产生作用,最后我们自己设计时,就有了设计的思路或者改进的建议。也正因为如此,我认为,SAP公司的IDES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系统。初学者可以借助IDES中的样本公司,开展学习。因为IDES中预装了很多的公司代码以及很多的交易数据,可以供我们走完企业基本的业务流程,而无须重新配置系统。在学习时,可以借助SAP词汇表4.6C(只有在这个版本中,才有关于IDES的详细介绍,包括可用的数据、可以测试的业务操作引导)的参考资料进行学习。本书提供了从原理到配置再到实际操作的合理的学习路线,可以帮助初学者结合IDES,一点一滴地积累起对SAP的认识,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作为咨询顾问,除了需要熟练掌握SAP,还需要善于设计妥善的方案。考虑到企业应用SAP,可能是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的事情,因此,方案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能够被企业用户代代传承下去。在本书若干章节的后面,还增加了一些有关中国企业设计参考和业务实践的篇幅,供咨询顾问参考。

作为SAP应用者,广大的企业用户可能没有太多的学习负担,不需要了解配置的细节,但是对业务原理的了解和掌握是必需的,对操作的细节也是应该熟悉的。在学习本书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日常操作,来理解该操作的作用、原理和注意点,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SAP系统。例如,使用某事务代码执行一个报表,理解了原理和不理解原理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更好地分析报表的结果是否正确,或者结果对我们有何指示意义,而后者只是看到“报表有数据产生”,无法判断,无法分析。在不了解原理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两年没有完成资产的年终结算”这种情况。

SAP是一个集成运转的、高度自动化的处理系统。这就要求处在该系统链条各环节的人员(企业各部门用户)能够自动集成为一个整体,干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不要出纰漏,或者出了纰漏能及时对症下药加以解决,这样,系统才会运转得顺利;否则,SAP成了带病的肌体,最终会给企业带来痛苦。

作为SAP研究者,我们既不要将SAP想得非常完美,也不要将它看得过于简单。SAP作为依靠软件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必须遵从一定的数据结构和逻辑规则。离开了数据结构,任何天马行空的需求,只能是空中楼阁。例如,我经常听到这样的需求:能不能分析每一个采购订单从下单到收货、到收发票、到付款全过程的执行情况。某企业甚至为此提出了一个新名称,即“采购合同台账”,但结果四五年过去,证实这是个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在逻辑上存在缺陷的问题:针对采购订单的每一个行项目,收没收货是可以跟踪的,收没收发票也是可以跟踪的,但是如果多个采购订单的多个行项目合计开了一张发票,而且这张发票还只付了一部分的款项,那么,谁能知道付的这一部分款项是针对哪一个采购订单的哪一个行项目支付的呢?没人能知道。因为,到了付款环节,它的关联对象是发票了,不再是采购订单的行项目,如下图所示。除非这张发票的所有金额全部付清,我们可以说,它所关联的采购订单的行项目被全部付清了。而在只支付部分款项(下图所示的“付款1”)时,“采购合同台账”是不可能做出来的。采购订单与收货、发票、付款的关联图

在理论研究上,我们听到很多类似的需求,如“费用科目直接区分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制品的盘点”“收发存报表”等,似乎只要是理论上说得通的,就一定能实现。但放之于SAP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集成逻辑,并不一定能实现,或者是通过变通方式才能实现。因此,作为理论研究人员,必须熟悉SAP本身的原理甚至数据结构,才能使理论有厚实的基础。在SAP的应用上,我们更关注“终极需求”,即到底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而不要过分追求在细节上保留传统的习惯。

本书最后专门增设的第11章“SAP财务应用方面深入思考的专题”,其中部分专题就是对国内企业常见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希望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能轻松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希望本书有更广泛的读者,大家可以开展讨论、完善本书的内容,总之,愿本书使中国的企业在应用SAP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应用得更顺利、更有效。若能如此,本书将对中国企业信息化尽一份绵薄之力。第1章 SAP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SAP的基本概念、SAP界面的基本操作以及SAP财务模块的基本功能。目的是在引导用户具体学习SAP财务各模块的具体知识前,先有大概的知识铺垫。1.1 SAP概述

本节介绍SAP公司和SAP应用产品,以及SAP给企业带来的价值。1.1.1 SAP公司与SAP应用产品

SAP全称为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即数据处理中系统应用和产品。它既是公司名称也是产品名称。

SAP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作为国际领先的企业应用软件,SAP在全球拥有20多万家客户,其中包括《财富》世界500强80%的企业及85%最有价值的品牌。

SAP公司提供的产品在不断演化中。从最早的R/2、R/3到后来的ECC以及现在的S/4,SAP的产品一直在不断更新完善。各版本的介绍如下。

R/2:1972年推出的版本。

R/3:1992年推出的版本,R代表“实时”,3表示三层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数据库层、应用层和解释层),中国企业早期应用的4.6B、4.6C属于R/3时代的几个版本。

ECC:ERP Central Components,2004年推出的版本,历经了ECC 5.0、ECC 6.0、ECC 7.0多个版本,各个版本间还有一些增强包(Enhancement Package,EhP),如ECC 6.05表明在ECC 6.0的基础上使用了EhP5。

S/4:SAP于2015年推出的版本,全称为S/4 HANA,是SAP的第4代产品。它只能运行在SAP HANA数据库上,它是SAP全新一代的商务套件。

不管SAP产品如何演进,SAP的核心产品都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包括财务(financials)、后勤(logistics),它构成了企业内部的主要业务框架。它的主要模块如表1-1所示。表1-1 SAP主要模块

除ERP产品外,SAP还提供以下套件。

① 供应商关系管理(SRM)。

② 客户关系管理(CRM)。

③ 企业战略管理(SEM)。

④ 供应链管理(SCM)。

⑤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1.1.2 SAP可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SAP的应用,对于企业而言,意味着一笔不小的投入。那么,如何评估该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呢?也就是说,它会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

个人认为,SAP可以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包括效率提升、数据准确和辅助决策。(1)效率提升。SAP作为集成的信息化系统,将企业的主干业务都容纳其中,并且互相关联。这就形成数据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避免重复录入和错误传递,从而使业务操作效率得到提升。例如,对供应商的付款必须是基于采购发票的,而采购发票必须和采购订单的收货相关联,并且进行校验,以核查是否有差异、差异是否合理。校验的依据就是收货的数量、采购订单的价格。而采购订单的价格在下单时就已经确认,收货的数量在仓库收货时已经录入。这一切的数据操作,就像在一个“数据工厂”中完成,各个相关部门的人员,就是“数据工厂”的一个工序操作员。采购部门的采购员录入了订单,明确了采购的数量和价格;原材料仓库的管理员录入了收货的数量和入库的地点;采购员或财务人员录入了发票。各部门紧密协作,有序地完成了整个业务链的操作,效率上极大地得到提升。(2)数据准确。因为是集成的系统,所以数据与数据之间存在着校验。例如,原材料仓库中如果不及时或不准确录入入库数据,后续的发货可能就无法执行,因为系统一般会设置成“不允许负库存”。这就要求相联系的各部门,一定得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及时而准确地将数据录入系统。一旦数据错误,则总会在某个环节显露出来。再比如,如果采购订单上的价格录入错误,将30元/t写成了30元/kg,就会造成价格扩大1000倍,在将来收货时必然会形成畸形的差异,财务在月结时能从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发生金额上看出问题。如果进一步在系统中配置了采购订单的价格容差,则早在下采购订单时就能收到提醒并得以修正。因此,一个集成而设计精细的系统,可以帮助用户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准确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得到真实的反映,而不至于误导企业的管理层。(3)辅助决策。数据准确,给企业决策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这些数据如果能够以企业所需要的维度来展现,提供一些分析数据,则可以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决策。例如,SAP财务模块中的获利分析功能,可以按照多个维度(客户、产品、销售员等)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这些维度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二三十项,将各个维度的值进行各种分类,如将客户按地域分、按客户类型分。一家生产和销售热水器的企业,在积累1~3年的数据后,可以利用获利分析来查看全国各地哪些地方的销量比较好,哪些地方的销量比较差,从而决定广告资源应该向哪些地方倾斜。这就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只要是一个ERP软件,都能起到以上所讲的几个作用。但是,在各类管理信息化软件中,SAP是世界上排名数一数二的,它无论是在系统的严谨性,还是在系统的功能上,都是比较优秀的。1.2 SAP界面介绍

本节介绍SAP登录的方法以及前台和后台的界面设计。1.2.1 SAP的登录

SAP的登录需要有以下3个前提条件。(1)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了SAP GUI——SAP客户端程序。(2)在SAP GUI中配置了系统连接参数,如图1-1所示。(3)拥有登录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企业一般会将SAP安装在多台服务器上,分别用于测试、验证和生产。在一台服务器上,可能安装了多个客户端(client),如100-配置环境、200-测试环境、300-开发环境。各个client存放的主数据和交易数据是不同的(少量跨client的共通事项除外)。这就相当于在一个服务器上,建立了多个实例(instance),各个instance互不干扰。图1-1提示同一个服务器的不同client中,共通的事项有数据库对象结构[如表(table)的结构]、程序(不管是标准程序还是二次开发程序)、少量特定的跨client的配置(如货币中小数点的位置)。这些项在一个client中做过改动,同一服务器中的其他client也会随即变动。

表1-2所示为某企业安装的SAP环境示例。该企业有3台服务器,安装了5个client。

在明确服务器的client后,就可以连接到系统中了,进入登录的界面,如图1-2所示。表1-2 某企业安装的SAP环境图1-2

客户端(client):登录到哪一套数据环境。

用户:登录系统的用户名。一般由企业的系统管理员授权。

口令:用户登录该client的密码。初始密码由系统管理员设定,首次登录时,系统会提示修改密码,以后就可以用新设定的密码登录了。提示密码的设置必须遵循系统的规范。它必须是3~8个字符,可以是数字、字母或符号,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开头不能是问号(?)、感叹号(!)、空格、3个相同字符(如bbbat)或用户名中的3个连续字符(如用户名是Friedman,密码开头不能是man)。不要使用pass或init作为密码,在设置新密码时也不要使用前5次用过的密码。

语言:登录的系统显示的语言。ZH表示简体中文;EN表示英文;DE表示德文。一个系统能登录哪些语言,是由BASIS人员预先安装的。只有已经安装好的语言,才能在前台登录时选择并登录成功,否则,即使输入了,也不能登录成功,系统会提示:。提示在跨国企业,系统往往必须安装多种语言,以方便不同国家的用户使用。选择的语言,决定了登录的系统界面上的文字以何种语言显示。但对于业务数据,如物料的描述,如果希望看到当前语言下的描述(中文描述或英文描述),必须在定义物料时,分不同语种维护其描述,如图1-3所示。图1-3

在登录界面输入client、用户名、密码、语言后,就可以登录到SAP的主菜单了。

原则上,SAP不允许同一个用户在已有一次登录(不管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还是在其他计算机上)后,再一次登录系统。这是SAP许可证(SAP License)协议中所要求的。因此,如果前一次登录尚未退出,再次登录系统时,系统会出现图1-4所示的提示。图1-4

如果选中“继续此登录并结束系统中其他登录”单选项,则系统在继续此次登录的同时,将先前的登录关闭。这样,系统只保留当前最新的一次登录。

如果选中“继续此登录,但是不结束系统中其他任何登录”单选项,则系统会同时保留两次登录。该信息会被记录在日志中。SAP有权查看该信息。

如果选中“终止此次登录”单选项,则系统放弃再次登录的尝试,仍然显示早先的登录。1.2.2 SAP前台操作

SAP的主菜单如图1-5所示。

这个界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台”。它按照SAP的业务逻辑列示了SAP所提供的模块、子模块、功能菜单。通过功能菜单层层扩展,就可以找到最终所需要操作的事务。如凭证输入的路径为:SAP菜单>会计核算>财务会计>总分类账>过账>FB50-输入总账科目凭证。双击该事务,即可进入凭证输入的界面。图1-5

同时,还可以看到这里的“FB50”,就是该事务的事务代码(transaction code)。事务代码是可以直接在OK_CODE框(命令框)中输入的,它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进入事务的方式,如图1-6所示。输入完毕后,按回车键或者单击左侧的“确认”按钮,即可进入事务。图1-6提示虽然SAP提供了通过输入事务代码进入事务这一比较快捷的方式,但是作为初学者,个人强烈建议不要去记忆或背诵事务代码,而要从SAP菜单的路径层层展开,进入事务。这样,有助于理解SAP产品的逻辑层次。

SAP菜单还提供了“收藏夹”功能。用户可以将常用的事务放在“收藏夹”中,下次进入时,可以方便地从“收藏夹”直接进入。它的设置方式如图1-7所示(在对应的事务上单击右键,选择快捷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即可)。图1-7

收藏夹创建后,可以修改(修改显示的名称)及删除。

SAP的菜单中显示的事务代码有成千上万个,但作为企业某个特定岗位的用户,往往其使用的事务代码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不到5个。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使用收藏夹,将这几个事务代码放在收藏夹中,以方便使用;也可以通过单击按钮直接显示“用户菜单”。如果要切换回标准菜单,则单击“SAP菜单”按钮。

进入具体的事务操作界面后,用户可以在界面中输入数据,并通过“保存”按钮或“执行”按钮来完成操作。图1-8显示了利用事务代码FB50进入的凭证输入界面。图1-8

一般操作界面包括6个区域。以图1-8所示的屏幕为示例,对这6个区域分别解释如下。(1)菜单栏。图1-8所示的各种业务操作指令都集中在菜单栏中,在屏幕顶层横向排列。

表1-3所示的菜单在所有SAP屏幕上都有显示。表1-3 所有SAP屏幕显示的菜单

在多数SAP屏幕上会显示表1-4所示的菜单。表1-4 多数SAP屏幕显示的菜单

在某些屏幕上可能显示表1-5所示的菜单。表1-5 某些SAP屏幕显示的菜单(2)系统功能栏。SAP通用的系统功能,如保存、退出、返回等功能均显示在此栏中。表1-6列出了这些功能按钮的图示和说明。表1-6 系统功能按钮的图示及说明(3)标题栏。屏幕标题在此显示。(4)应用工具栏。针对本操作界面,专有的操作工具以按钮形式在此显示,如凭证输入时的“模拟”“切换公司代码”,这些按钮所代表的功能在菜单栏中也可以找到。(5)屏幕区域。用户完成操作的主要区域,如输入、修改和查看等。(6)状态栏。在屏幕下方,提供SAP当前运行事务的有关状态。

在用户操作过程中,状态栏的左侧显示报错(红色)、报警(黄色)或消息(绿色)的提示。其中,报错的提示是一定要解决的,除非取消操作,不保存退出,如图1-8显示的“输入有效日期”。再如,输入会计凭证时,如果输入的是初级成本要素,在没有输入成本对象的情况下,系统也会报错,提示“请输入一个成本会计分配”;报警的提示只是一种警告,不违反系统本身的强制逻辑,因此可以按回车键忽略该提示;消息提示则是系统提供的“告知性”信息,如凭证输入完毕,过账后,系统提示“凭证编号XXXX已经记账到公司代码XXXX中”。提示报警的提示虽然只是警告,不违反系统程序本身的强制逻辑,但是可能违反业务的规则。例如,采购订单上的价格如果超过了容限,根据后台的配置可能会出现报警提示,这时用户应该注意,看看是否价格输入有问题。提示报错信息的细节对于解决问题比较有帮助。SAP在状态栏给出报错的信息时,双击该信息,可以看到消息号、系统的诊断、系统的响应以及系统建议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步骤。用户可以通过该详细信息自行解决问题,也可以将此详细信息发送给相关的支持顾问,寻求帮助。

状态栏的右侧包含3个字段,分别显示服务器信息和状态信息。右侧的3个字段中,第1个字段(可以单击“右三角形”按钮)显示系统ID、client编号、用户ID、程序、事务代码、响应时间等信息;第2个字段显示连接的服务器;第3个字段显示数据输入模式的状态是插入式(INS)还是覆盖式(OVR)。提示由于在企业中SAP往往安装有多套环境,特定的某个操作界面在不同的环境中是一模一样的,因此,用户需要知道当前的操作是在哪个环境中,不要进错环境。例如,不能在生产环境做任何测试性的操作。这时,可以通过状态栏右侧第1个字段中的系统ID和client编号来确认操作是在哪个环境中进行的。1.2.3 SAP后台配置

SAP的配置事项放在“后台”,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入。(1)路径:SAP菜单>工具>定制>IMG>Edit Project。(2)事务代码:SPRO。

进入后台,系统首先显示“定制:执行项目”界面,如图1-9所示。图1-9

在此界面,单击按钮,可以进入完整的系统配置界面,如图1-10所示。图1-10

后台配置是按照特定的结构和顺序安排的。熟悉这一结构和顺序,对掌握后台相关的知识非常有帮助。

虽然后台有成千上万的配置事项,但是就一个企业而言,如果实施常规的后勤和财务模块,牵涉的配置应该在300项左右。一个企业常用的配置,以结构化的形式体现,如表1-7所示。表1-7 配置的结构简表续表

企业一般有多台服务器、多套环境(参见1.2.1小节),但配置一般仅在开发机的配置环境中完成。配置的同时,生成请求,然后将请求传送到其他环境。这给用户带来了以下好处。(1)可以很方便地在其他系统中完成配置:只需要接收配置请求,而不需要重新配置。(2)可以保证各个系统中的配置是完全相同的,这使得测试所依据的环境和将来生产所依据的环境是相同的。

所以,生产环境一般是不允许用户直接在系统中进行配置的。它的配置只能从开发机(DEV)的配置环境中“辗转”传送而来。通常的做法是:将开发环境的配置传送到测试环境,经过全面的测试,确认没有问题。然后再传送到验证机(QAS)的验证环境,再次带数据验证,确认没有问题。然后再从验证环境传送到生产机(PRD)的生产环境。提示个别的配置有特殊的要求或特殊的处理,并不一定都是从DEV传到QAS,再传送到PRD。有些是有道理的,有些仅是SAP程序上的缺陷所致。这就要求咨询顾问熟知SAP中的种种“琐碎事项”。——(有道理的)如编号范围配置。在PRD投入使用前,传送一次请求到PRD,但在生产环境投入使用,有了第一笔凭证后,就不要再从其他环境传送关于编号范围的配置了。因为,此时,生产环境编号范围的当前编号已经发生了更新,如果再接收关于编号范围的配置,系统会将当前编号更新为源环境中的值“0”。正因为如此,要求编号范围的配置一定要单独作为一个请求,且只往生产环境传送一次,此后永远不再传送。——(有道理的)如经营范围的特征字段和值字段定义后,传送到PRD,需要在PRD手工将经营范围激活。——(SAP缺陷)如税务代码中税率的百分数,是传送不到目的环境中的。虽然税务代码的基本过程能传送过去,但税率的百分数(如“17”)还是需要到目的环境中手工添加。

关于PRD能不能修改配置,是在client属性维护的界面(事务代码:SCC4)定义的,如图1-11所示。

从图1-11中可以看到,生产环境client 800,在该client的配置(特定集团对象)方面是“不允许更改”的,跨client的对象(与集团无关的对象),也是不允许在该client中更改的(没有对资源库和跨集团定制的更改)。同时,该client的类型为“P生产”。图1-11提示有些配置作为“当前设置”(current settings),既可以在后台配置,也可以在前台相应的路径下进行操作。例如,汇率的设置、开关会计期、分配/分摊循环的定义、间接费用的费率设置等。如果当前的环境为“P生产”类型,则这些配置可以直接在前台或后台设置,不受“不容许更改”的约束。1.3 SAP财务主要模块介绍

本节简要介绍SAP财务模块的体系以及FI和CO两大模块的基本功能。1.3.1 SAP财务相关模块的体系

SAP财务相关的模块涵盖了财务的核算、管理和决策多个层面。如果将它们分别看作财务的初级、中级、高级,可以将相关模块显示为图1-12所示。图1-12

其中,深色背景、白色字体的模块为常用的模块。从图1-12中可以看出,SAP用于核算的模块主要有FI模块下的总账、应收、应付、资产模块,CO模块下的成本中心会计、内部订单会计、产品成本控制和获利分析模块;较高层次的合并模块放在企业控制(EC)模块下;而在高端的决策方面,SAP将预算和合并又整合到一起,形成基于业务数据仓库(BW)应用的业务计划与合并(BPC)模块,放在企业战略管理(SEM)模块下。

了解SAP财务相关模块的体系是有必要的,这让我们清楚我们的需求可以在哪个模块中实现。例如,合并,如果仅是做财务报表的合并,则使用EC-CS就足够了;但是如果希望实现任意维度的合并,甚至管理数据的合并,则需要借助基于业务数据仓库的SEM-BPC了。再比如,如果企业想实现现金流的预测,既可以在FI中使用“现金管理”模块来编制现金流量预测表,也可以在更为复杂的FSCM(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财务供应链管理)下的“现金和流动性管理”中实现。当然,各个模块实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实现的负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而在每个具体的子模块内部,学习的框架体系应该包括组织结构、主数据、业务交易、查询和报表。这应该是一个自我学习时“无师自通”的体系,因为SAP各个模块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搭建其软件体系的。例如,学习SD(销售与分销)模块,我们脑海中应该浮现出图1-13所示的框架体系。图1-13

这种框架体系,是学习SAP任何模块都必须具备的,否则,很容易“陷入”SAP浩瀚的知识海洋,不知所终。1.3.2 财务会计(FI)模块基本功能

财务会计(FI)模块是SAP财务最主要的模块之一。它处理与企业账务核算相关的业务,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财务会计各个科目的余额,最终出具对外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因此,它主要基于企业财务核算的准则来处理业务。

在SAP词汇表中,列示了FI模块下的各个组件,如图1-14所示。图1-14

结合中国企业的应用实践,FI模块包含的常用子模块如表1-8所示。表中同时列示了每个模块的知识框架体系。提示如1.3.1小节所讲,学习SAP的每个模块,都要先了解其框架体系。因此表1-8所示的框架体系尤为重要,可以循着这样的框架体系来了解每个模块的具体知识。以业务知识作为铺垫,再学习系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1-8 FI模块主要子模块清单

总分类账会计是所有模块(甚至包括后勤模块)会计凭证的汇集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其他模块相当于“子分类账”,而“总分类账”则是它们的汇总。因此,如果要查询各个科目的余额以及最终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则必须在总分类账会计中执行。总分类账会计模块中不仅接收来自其他模块的凭证(称为“自动集成”),在本模块内部也要处理一些日常的手工凭证,如费用报销、银行转账等,在月末、年末也有一些定期处理的事项,如外币评估、GR/IR重组等。

应收会计是处理和客户有关业务的模块。它可以直接输入客户的发票(正向发票、负向发票——称为“贷方凭证”),也可以输入收款。当然,在一个集成应用的系统中,发票主要来自于SD(销售与分销)模块,因此,真正在应收会计中输入的发票变得少之又少。例如,企业卖废品,形成其他应收款,不通过销售与分销模块实现,而直接在应收模块输入凭证。收款时,既可能收现金、银行存款,也可能收取应收票据,因此,系统中还有相应的应收票据处理功能。在应收会计中,可以查看客户的余额。同时,收款和发票要形成清账关系,以便查看客户的账龄情况。

应付会计是处理和供应商有关业务的模块。它可以直接输入供应商的发票(发票、贷方凭证),也可以处理对供应商的付款(支付现金、银行存款、承兑汇票)。在集成的应用环境中,供应商的发票是在MM(物料管理)模块中操作的,称为“发票校验”。发票校验完成后过账,即成为应付模块中的应付项。对发票付款后,应该及时清账,以便查看应付发票的账龄。

资产会计是处理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低值易耗品有关业务的模块。凡是需要长期跟踪资产价值的形成或者按规则摊销的业务,都可以借助该模块来实现。例如,在建工程的成本逐步归集,直至竣工,可以在资产会计模块中完整体现;低值易耗品如果采用五五摊销法,也可以借助资产会计模块来实现。资产会计模块管理的业务涵盖资产的“生老病死”,包括新增、转移、报废、折旧。而每一种业务都可能有细的分支,如资产的新增,可能是购置新增,也可能是在建工程竣工结算形成固定资产;转移,既有可能是在公司内转移,也有可能是跨公司转移;报废,既有可能是销售报废(有收入),也可能是无收入的报废。这些在资产会计模块中都有相应的实现功能。1.3.3 控制(CO)模块基本功能

控制(CO)模块是SAP财务最主要的模块之一。它主要管理企业的成本开支、成本流动、成本结算、收益分析等业务。它最终的目的是节约开支、增加盈利。它遵循企业内部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规则,但没有法定的统一规则,因此,控制模块在实施时较灵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