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5:59:04

点击下载

作者:曲小月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

老北京的历史与朝代试读:

七朝古都——北京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中央直辖市,是我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我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

北京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我国三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七朝古都,很具国际影响力。

北京荟萃了从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是中国文化的鲜明代表。

华北平原上的东方古都

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在历史上曾是五代王朝的都城。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面积约1.6万多平方千米。

西山和军都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被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就是北京小平原。

老北京的传统民居主要是四合院。散落在市区的名人故居和王府一般都是比较正宗的四合院,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

胡同是北京民居建筑的另一特色,最早起源于元朝。北京的胡同达7000多条,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最长的胡同是东西交民巷,最窄的胡同是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

北京在从辽代起的800多年岁月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我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

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有天安门城楼、故宫、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鼓楼、钟楼等。这些标志性建筑具有极强的象征性、统一性和完整性,这在其他七大古都的标志性建筑中,都是不多见的。这些建筑既是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的精密图解,又是当时至高无上皇权意识的具体体现。

天安门城楼位于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上,始建于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

当时,天安门是一座黄瓦飞檐,朱漆金钉三层楼的五洞牌坊,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天安门城楼前面,是封闭状态的宫廷广场。

明清五百年间,国家有大庆典时在天安门举行颁诏仪式。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成为国家举行重大庆典和集会的场所。

天安门城楼是古代建筑艺术大成之作,也是封建等级制的形象体现,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

走进天安门,就是闻名海内的故宫。故宫又称紫禁城,建筑宏伟壮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存最大的宫殿。故宫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这里曾经居住过24位皇帝,北京天坛以其布局合理、构筑精妙而扬名中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地方,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北京城市早期规划以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宫为中轴线,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00米。北京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永定门、前门箭楼、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东华门、西华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永定门、中华门和地安门后来被拆毁。2007年前后,我国政府又重新修建了永定门城楼。

北京城池是我国明代和清代都城城防建筑的总称,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包括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敌台、护城河等多道设施,曾经是我国存世最完整的古代城市防御体系。

北京城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城各城门的总称。根据等级以及建筑规格的差异,分为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外城城门四类。

清朝结束后,除宫城保留较好外,现皇城城门只有天安门被保留,内城仅存正阳门、德胜门箭楼、东南角楼以及崇文门一段残余城墙。

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我国最有名的皇家园林,在中外园林史上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万园之园”。

明十三陵是北京最大的皇家陵寝墓群,内有明朝13位皇帝的陵墓,尤其明定陵,规模浩大,极为壮观。

古都北京具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城区有许多著名的宗教建筑。这些宗教名胜是古都北京宗教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以及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北京地区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艺术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北京的宗教寺庙遍布整个城区,现存著名的宗教场所有法源寺、潭柘寺、戒台寺、云居寺、八大处、白云观、牛街礼拜寺、雍和宫、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主堂、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

北京的著名学府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承古代的太学、国子监学。清华大学是清代末年文化运动的产物。这两所学府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直接的继承者,又是新文化的开创者,同时也是我国国民教育的播种者。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我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北大传承我国数千年来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的学统,既是古代最高学府的延续,又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

1951年6月,马寅初教授被任命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北京大学的第一任校长。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从北京城内沙滩迁到现在的校址,即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校园占地面积2.7平方千米,成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

清华大学,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占地面积4平方千米,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朝康熙年间,清华园称熙春园,先后有雍正、乾隆和咸丰三位皇帝居住在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清华大学发展初期,以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以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派,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都北京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洋洋大观。京剧、京韵大鼓、京味儿相声是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养鸽子、养蛐蛐、吹糖人、抖空竹等习俗,则是老北京人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除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古都北京也有很多特色工艺。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和京绣等工艺门类,俗称燕京八绝。这些工艺都曾经专门为宫廷服务,可谓老北京宫廷技艺的精华。

北京老字号就是古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和行业典范,主要有全聚德烤鸭、便宜坊烤鸭、稻香村糕点、六必居酱菜、王致和腐乳、吴裕泰茶庄、同仁堂药店、戴月轩笔店、荣宝斋字画等。

此外,北京的风味小吃也有着独特的帝都特色。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有口皆碑。清朝文人杨米文在《都门竹枝词》中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当时的北京小吃:

三大钱儿卖好花,

切糕鬼腿闹喳喳,

清晨一碗甜浆粥,

才吃茶汤又面茶;

凉果炸糕甜耳朵,

吊炉烧饼艾窝窝,

叉子火烧刚卖得,

又听硬面叫饽饽;

烧卖馄饨列满盘,

新添挂粉好汤圆。

北京猿人时期及周口店遗址

在秦汉以前和以后,现北京地区一直是我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等,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10000年前至4000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北京地区就出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从山中洞穴来到广阔的平原。他们伐木盖房,抵御野兽,建立家庭。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工具和饰品。

制陶技术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标志之一,北京猿人不仅会制作陶器,还学会了放牧和种植庄稼。

北京猿人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人类化石材料最丰富、最系统、最有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

考古学家在北京猿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

1930年考古学家还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距今约两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并将其命名为“山顶洞人”。

1973年,考古学家又发现了介于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年代之间的“新洞人”,表明了北京人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对这些考古资料的研究,证明北京猿人距今约69万年,他们创造出颇具特色的旧石器文化,对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猿人居住过的洞穴里曾留下很厚的灰烬堆。这一发现,使人类用火的历史提早了几十万年。

但是,由于处于战乱年代,考古学家辛苦挖掘的遗址全部遗失了。自1927年以来发现的全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化石标本,迄今仍下落不明,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考古史上的世界之谜。

1950年以后,我国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及断裂的股骨、胫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发现10万件石器材料及用火的灰烬遗址和烧石、烧骨等,以及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

根据对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到20万年前。

根据骨骼化石的研究结果,当时北京人男性身高约1.5米,女性身高约1.4米,食物的主要来源是狩猎和采集。

在北京西南42千米处,遗址的科考工作仍然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中国猿人属北京人的遗迹,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000年至11000年的新人类的遗迹。

周口店遗址不仅是有关远古时期亚洲大陆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历史证据,而且也阐明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燕京从先秦至辽宋的过渡

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炎黄时期,在北京附近的阪泉,炎帝和黄帝爆发了三场战争,并将战争扩大到黄河和江汉地区。从此,我国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民族,“炎黄子孙”诞生了。

与此同时,在距今3000多年以前的北京地区,出现了一些地方小国,其中以蓟和燕最为有名。蓟国的名称据说和一种名叫蓟的草本植物有关。燕国的名称据说来源于氏族部落时期对燕子的崇拜。

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又封尧的后人于蓟。后来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另外有种说法是,在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后来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其故址就在如今的北京城。

燕都因为古时是燕国的都城而得名。在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因此燕国的都城就称为“燕都”。

北京地区当时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燕国和蓟国的国都。蓟的国都蓟城在后来的宣武门到和平门一带,北京的第一个名字就叫做蓟城。

这两个诸侯国,燕强蓟弱,一场战争之后燕灭了蓟,燕就把国都迁到了蓟城。建都后的燕国一天天强盛起来,到了战国时期成为七雄之一,蓟城那时已经相当繁荣了。

后来,随着七雄争霸,秦灭了韩、魏、楚,又破了赵。就在燕国危在旦夕之际,在这里发生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就是荆轲刺秦王,这个故事的发源地就是今天的北京。

作为燕都的蓟城,也成为北京城的一段光辉开端。燕都在秦代改称蓟县,汉初又称广阳、幽州,直到金代建立中都为止,期间经历了很大变化,但始终是北方的政治和经济中心。特别是金中都建立以后,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也真正开始了。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是广阳郡的郡治所。汉初加封了很多王侯,先封了“异姓七国”,又给“同姓九国”进行了封地。因此广阳、幽州都曾是指代后来的北京。

直到西晋时,朝廷把广阳郡改为燕国,而幽州迁到了范阳。待到十六国后的赵时,幽州驻所又迁回蓟县,把燕国改设为燕郡。此时的北京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而名字都没有大的改变。

隋朝于583年废除了燕郡,又于607年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涿郡又复称为幽州。在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第二年,胡人安禄山称大燕皇帝,以范阳为燕京,建国号为“大燕”。唐代平息安禄山之乱后,又重新设置幽州,属卢龙节度使管辖。

在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燕京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913年被后唐消灭。

937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北方的契丹,许诺以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德光发兵协助,自己则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后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幽州从此归入契丹。

辽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在契丹族基础之上所建立的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北方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耶律阿保机登基称帝,史称辽太祖,改国号为“辽”。

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并升幽州城为陪都,为“五京”之一,改称“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燕京”这一称号从此就开始了。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是“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繁华的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密檐式八角砖塔,现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西北山顶上的八角砖塔,建于辽代,为砖砌八角形五层密檐式塔,高约9米。砖砌八角形须弥座的上方,由砖雕仰莲承托塔身。密檐之上的刹顶为宝珠。此塔是保护寺庙平安的吉祥塔,俗称老虎塔。

金中都时期始建卢沟桥

1123年,宋、金两国联合讨伐辽国,攻占了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立燕山府,因为临近燕山脚下,所以燕京又称燕山。

1126年,北宋京都汴梁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以及宗室、官僚3000多人成了阶下囚,北宋王朝灭亡了。

1151年4月,金海陵王完颜亮下诏从上京会宁府迁都燕京,同时任命尚书右丞张浩、燕京留守和大名尹卢彦伦等负责燕京城的扩建与宫室的营造。

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金的第四位皇帝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了四个陪都,分别是北京大定府、南京开封府、东京辽阳府和西京大同府。

金中都仿照北宋汴京的规制,在辽南京城基础上扩建。东城墙自四路通向北,穿过明清护城河,在北新华街西侧与北墙相接,城墙上有三门:施仁、宣曜和阳春。

金中都的中心是皇城,东西窄,南北长,周围1500米。皇城中有宫城,中心大安殿是朝会庆典之所。玉华门外是皇家园林同乐园,有鱼藻池等名胜。鱼藻池就是太液池,遗址就是后来疏挖的青年湖。

皇城外是都城,周围18千米,共13个城门。据考证,商业中心可能在会城门内天宁寺一带,也有可能在金代漕运沿线一带。

金中都东有三个城门:施仁门、宣曜门和阳春门,36座殿,此外还有众多的楼阁和园池名胜。城的东北有琼华岛,岛内建有离宫,以供皇帝游幸。

金中都的建筑规划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宫城位置居中;二是向《考工记》的规划思想靠拢;三是城内增建礼制建筑,如祭祀天、地、风、雨、日、月的郊天坛、风师坛、雨师坛、朝日坛、夕月坛等。

为了使中都繁荣,海陵王完颜亮采纳了张浩的建议,凡是住在中都附近的居民,免去服役10年。

元世宗时期,为了便利漕运,又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开凿东到通州的运粮河。但因为地势落差很大,无法控制水势,运河开成后,很快就淤塞了。不久,又将金口河填塞,以防止永定河洪水泛滥并危及京城。

从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此开始,到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离开中都并南迁到汴京后,中都作为金朝都城共61年,1215年,金中都被蒙古军队攻陷,城池遭受毁坏。

在现在的丰台区卢沟桥乡界内尚存有元中都遗址西、南城墙遗址三处:三路居凤凰嘴村为城西南墙角,墙体残高3米,绵亘约百余米,墙南面的水渠为金代护城河遗迹,这是金中都遗址较大的一处。

万泉寺村有南墙两段,并连在一起;东管头高楼村有西墙一段。这些元中都遗址均为夯土墙,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桥渡口就是燕蓟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为了南北交通,金章宗完颜璟决定在卢沟桥上建造石桥。

1189年,金章宗开始修建卢沟桥,1192年终于建成了横跨永定河的卢沟石桥。卢沟桥也写作芦沟桥,位于北京市区西南约15千米的永定河上。永定河,原名芦沟河,芦沟桥因此得名。

卢沟桥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全长266米,宽7多米,最宽处有9多米。有10座桥墩,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都有铁锭铁榫连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卢沟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00多个,现存500多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著名建筑学家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

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卢沟晓月”美景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1444年,卢沟桥得以重修。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发洪水,桥身受损严重,不能再使用了。而卢沟桥上的大量古迹也在洪水中销声匿迹。

1698年重修卢沟桥后,康熙皇帝命令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这一事件。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卢沟桥在建筑方面最有特色的,是桥墩的造法。墩的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

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0多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和数之不尽的石狮子。

天下名桥各有特长,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显得独具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

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途中必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人们只得将桥边的石栏拆除,并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了。

元大都时的繁荣及妙应寺塔

8世纪时,我国北方的又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在12世纪末,蒙古族逐渐强盛起来。

1215年,蒙古可汗成吉思汗举兵南下,攻下中都后,又把中都改为燕京,把这里作为蒙古贵族统治的重要据点。成吉思汗开始在燕京派驻断事官,建立行政机构,统辖各路,当时称燕京行台或行尚书省。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承大汗位,于1264年改燕京为中都。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大元。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并定为都城,并谋划大规模建设大都新城。

1276年,大都新城完全建成,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元大都,也就是老北京城的前身,成为北京城后来的大致框架结构模式。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20多年,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新一代帝都基本成型。

1285年,元朝政府诏令规定,富有者和任官职者必须先迁入大都新城,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

虽然在元大都基础上建起了新城,但是旧城并未毁弃,仍是元大都的一部分。当时习惯把新城称为北城,旧城称为南城。但旧城居民后来大多移居新城,因而新城繁荣,旧城萧条。新城中集市达30多处,商业十分繁华。

元大都土城遗址周长28.6千米,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在每个拐角上建有角楼。城墙基宽2.4米,墙体为夯土筑成,故又称土城。

元后期又在各门外加筑瓮城。明筑北京城时将北城墙南移500米,使北部土城废弃,成为约12千米的遗址。城墙外围还有护城河的遗迹。

据史记载,元大都土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一个人若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并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元大都相邻两城门区间内并列22条胡同,这种元大都城街道的布局,奠定了后来北京城市的基本格局。

元大都城有中心台,是城市的中心,这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尚属首创。东中心阁和齐政楼就是元大都城的鼓楼。鼓楼上装有壶漏、鼓角等计时和报时工具。钟楼上有阁楼,内置大钟,一旦敲钟,全城都能听见。

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一个创举就是在市中心设置了高大的钟楼和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我国古代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和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史无先例。

钟楼和鼓楼是元朝统治者控制大都的工具之一。据有关记载,每夜鸣钟报时,第三次钟响后,任何人都不得在街上行走。

作为京师的元大都城,因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所以人烟茂盛,商业经济十分繁荣。都城内外的商业行市就达到30多种,有米市、面市、皮帽市、穷汉市、珍宝市、柴炭市和铁器市等。元大都中东城区是衙署和贵族住宅的集中地,商市较多。

元大都北城区因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积水潭一带就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积水潭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和鹅鸭市等一应俱全。

在元大都市场上做生意的不但有我国境内南北的豪商巨贾,而且还有来自中亚和南亚的商人,凡是世界上最为稀奇珍贵的东西,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

经济的繁荣也带动了社会各方面的繁荣和发展。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就是建筑。元代的建筑主要有木结构建筑和砖砌建筑,整座城市的建筑都以大都为中心,初步具备了明、清时代北京城的规模。

但是,在北京的元故宫于明初就被大将军徐达拆毁,北京其他元代建筑物也毁于战火,后世所存也为数不多。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妙应寺白塔。

元代妙应寺白塔位于北京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为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

元世祖崇信佛法,为了安置释迦佛舍利,就在1271年在大都城西南修建了这座大型喇嘛塔。是由当时尼泊尔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的。

寺塔于1279年建成后,又在塔前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旧名“大圣寿万安寺”。

寺院殿堂是元朝皇室在大都兴建的重要工程之一。1368年全部殿堂都被雷火焚毁,仅白塔得以幸免。明代又对喇嘛塔进行修复,改称“妙应寺”。

清康熙、乾隆帝间又几经修葺。妙应寺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妙应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须弥座。

台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莲座上又有5条环带,承托塔身。塔身俗称“宝瓶”,再上就是13天相轮,顶端为华盖,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

1978年,有关部门对妙应寺白塔进行了维修加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清朝乾隆帝于1753存留在高塔顶部鎏金小境内的大藏经、木雕观世音像、补花袈裟、五佛冠、乾隆帝手书《波罗蜜多心经》、藏文《尊胜咒》、铜三世佛像和赤金舍利长寿佛等。

明朝时期大力扩建北京城

1368年,朱元璋攻陷元大都,将大都改称北平府。1398年,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从他侄儿的手里夺取了帝位。

朱棣即位后,首先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称北京。1406年开始,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延续15年之久。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由朱姓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12世、12位皇帝,共276年。

明朝共有224年定都于北京。城市的格局既有很强的继承性,又有自身的特点。城的四角都建了角楼,又把钟楼移到了全城的中轴线上。

明朝的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内城和外城等四个部分组成。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00多米。紫禁城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

皇城位于京城内,环绕在宫城外,是拱卫皇宫并为皇宫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面积约7平方千米。

皇城的正门是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明时称承天门,1651年改建并易名为天安门。天安门的高大城台下有五个拱形门洞,这便是天安门实际意义上的门了。

在五个门洞中,中间的门洞最大,这座门等级最高,明、清时只有皇帝才可由此门通过。其余四个门洞分列左右。依次缩小,允许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最外的两个门洞最小,各为四品以下官员的通道。天安门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近代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都曾在此留下痕迹。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成立,天安门被绘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国徽,天安门从此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皇城的东门称东安门,位于皇城东墙中间偏南。始建于1417年,1912年遭到焚毁。皇城的西面是西安门,位于皇城西墙中段偏北处,后被焚毁殆尽。

皇城的北面是北安门,清代改称地安门。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墙正中,始建于1420年。清代顺治、乾隆年间都曾重修,1954年被拆除。

天安门的正南有大明门,位于城市中轴线上,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初改称大清门,后称中华门。

天安门前的东西两侧有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长安街因此二门而得名,取长治久安之意。长安左门为皇城天安门的东复门,长安右门为天安门的西复门。

北京内城位于皇城和外城之间,内城城墙是明朝在元大都城墙的基础上经多次改建而成的。周长40千米,其位置大体与今北京东城、西城两区相当。

清朝入关后,清廷下令圈占内城的房舍给旗人居住。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

内城一共有九座城门,沿现在的北京二环路分布,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西直门明代称和义门,是运水通道。东直门明代称为崇仁门,是过往运送柴炭车的门,叫做柴道。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都可在这条街上找到。朝阳门明代称为齐化门,是运粮通道。崇文门叫哈德门,是运送酒的通道。

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是皇帝专用通道。皇上每年冬季到天坛祭天,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这两次出行都是要走正阳门。正阳门也叫前门。

宣武门叫顺治门,死囚从此门押出,拉到菜市口斩首。明清处决死囚选择闹市区,目的是起到震慑作用。阜成门当时叫平则门,是运煤通道。德胜门是军队得胜班师回朝进入的门。

外城是老北京最外侧的一道城墙。北京的外城城墙是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外敌而修建的。外城城墙与内城城墙相比低矮得多。外城城墙结构与内城基本一致,其周长约14千米,共设有七座城门。

古代最大的建筑群北京宫殿,曾经有24个明、清皇帝在其内统治我国达5个世纪之久。宫殿的营建始于1417年,完成于1420年。

北京宫殿中的“外朝内廷”、“东西六宫”、“三朝五门”、“左文华右武英”、“左祖右社”、人工堆作万岁山等做法,是仿照明初南京宫殿的模式,规模比南京大。

建筑北京宫殿只花了4年时间,这么大的建筑群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显然和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技术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但也和提前备料有关。

紫禁城大内宫殿仍沿旧宫基址的原有轴线布置,四面开门,设角楼。全城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中轴线上的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中心。内廷的建筑以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为中心,这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

此外,内廷还有供皇太子和皇子们居住的瑞本宫,祭祖用的奉先殿,先朝宫妃养老的仁寿宫,以及管理宫内事务的各种司、局等。

城前两侧还有两组重要建筑群,东侧是太庙,奉祀皇帝历代祖先,这是皇权世袭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西侧是社稷坛,坛上铺五色土,这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两组象征意义极强的建筑是根据传统的“左祖右社”的形制来布置的。

紫禁城外还有一座小城北海团城,团城、紫禁城各处门没有大的区别。皇城只存天安门和端门,内城只留正阳门、德胜门箭楼及东南角楼。

明王朝建天坛和万寿塔

在古都北京的所有建筑中,耗时最长的要数天坛了。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始建于1406年,完成于1420年。

明王朝用工14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为天地坛。1534年,把天地坛改称天坛,成为我国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1420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1530年。

天坛从选位、规划、建筑的设计以及祭祀礼仪和祭祀乐舞,无不依据我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的认识、“天人关系”以及对上苍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各朝各代均建坛祭天,而北京天坛是完整保存下来的仅有一例。

天坛建筑是我国古文化的载体。天坛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明、清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祈年殿、皇穹宇是木制构件、圆形平面、形体巨大、工艺精制、构思巧妙的殿宇,是我国古建筑中罕见的实例。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

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等。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以北,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1752年重建。

祈谷坛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1420年。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

祈年殿由28根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支撑上层屋檐。殿顶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是一座庑殿式大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神乐署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始建于1420年。神乐署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代叫神乐观。1420年明代迁都到北京时,有300名乐舞生随驾进北京,以后明代神乐观常保持有乐舞生600名左右。

古都北京另一处著名的建筑是悬挂三千塔玲的万寿塔。万寿塔原名永安万寿塔,建于1576年。塔为八角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约50米,各层檐口都悬挂铃铎。此塔是仿天宁寺辽塔建造。

万寿塔雄伟壮丽,雕琢精美,是明代单层多檐式塔极重要的范例。万寿塔的动人之处还有它的塔铃,塔上原有塔铃3000多个,每逢微风拂起,塔铃随风而响,优美悦耳,人们因之都叫它“玲珑塔”。

万寿塔塔基为双层须弥座,须弥座之上为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每层还有佛龛24个,曾经供奉镏金铜佛312尊。塔身四面雕券门,四面设券窗,门窗两边塑金刚神像,塔身八角雕盘旋飞龙。

万寿古整座古塔挺拔秀丽,雕刻精美细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清朝对北京城大规模修建

清朝时的北京城,与明朝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缮。1754年,乾隆扩建了天安门前的宫廷广场,1760年竣工。

增筑长安左门外围墙,长安右门外围墙,各设三座门。除此之外,个别城门名称有所改易。

清军占领北京并决定在此建都后,就立即着手修复北京宫室。1644年,顺治皇帝命人重建内廷皇帝居室乾清宫。1645年,乾清宫修建完工。清朝又续建原皇极殿、皇极门、中极殿和位育宫等建筑。

1647年,在午门上建成五凤楼。1651年,重建承天门并改称天安门。1652年,修皇城北安门并改称地安门。1653年,重建慈宁宫。

1656年,内廷三殿和东西六宫中靠近中路的东三宫和西三宫整体建成,都沿用明代旧称。由此,清北京内廷区也较完备。1657年,大内昭事殿、奉先殿建成。

康熙盛世,清朝对北京宫室续加经营。1667年重建午门和天安门之间的端门。1669年重建太和殿,乾清宫。1695年再次重建太和殿。1683年重建启祥、长春、咸福三宫。1686年又重建延禧、永和、景阳三宫。至此,内廷东西十二宫完备。

1697年,康熙重建坤宁宫东西暖殿和乾清宫两旁的昭仁殿和弘德殿。至此,清朝北京大内外朝、内廷宫殿基本恢复明代旧观。康熙还在奉先殿西侧建了毓庆宫,作为皇太子居所,又在明仁寿宫旧址建宁寿宫,作为皇太后居所。

清朝北京皇宫在顺治、康熙两朝虽然仍属于恢复阶段,但其宏伟壮丽在世界上已经堪称一流。皇宫里有许多汉白玉石狮及其他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宫殿的建筑结构与欧洲不同,中华帝国一切稀世珍宝,在皇城里无不应有尽有。北京作为一座伟大的城市,从元朝至清前期的400多年间,其宏伟壮丽在世界上始终占据首位。

清朝历经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建立起了庞大的领土与藩属国,史称“康雍盛世”。

清朝建筑也沿用了明朝的帝王宫殿,清朝帝王兴建了大规模的皇家园林,这些园林建筑是清代建筑的精华,其中包括华美的圆明园与颐和园。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建于1707年,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它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是清朝帝王在150多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此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约3.5平方千米。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花园。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时常修缮,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新建了长春园。到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时期,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道光时期,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对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之后英军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八国联军这一可耻行径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第一次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第二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毁。

除了圆明园,古都北京有一处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颐和园前身是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之一。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占地约3平方千米。颐和园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原是清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水面约占总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三。乾隆即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经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把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长达20千米的皇家园林区。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数百万银两,重建此园,改称颐和园,作为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

1903年,光绪皇帝对清漪园加以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清漪园又遭破坏。1949年后,人民政府不断拨款修缮。

晚清时期,颐和园成为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颐和园因此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

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第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作为对外开放公园。重修的颐和园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

颐和园内的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列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武力获得在华利益。清代在抵抗外侮与内忧的同时,也一直处于改革派与守旧派拉锯战相持不下的局面。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宣统帝于2月12日退位,清代正式灭亡。清代从后金建立开始算起,共有12帝,历时296年,自入关并迁都北京以来,共历10帝,历时268年。古都北京也结束了她辉煌而坎坷的身为历代皇都的历史。

古都民俗文化和民俗工艺

古都北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民俗文化蔚为大观。这些传统文化中,无不体现出老北京人优雅、乐观的生活状态。

京剧、京韵大鼓、京味儿相声是老北京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养鸽子、养蛐蛐、养蝈蝈、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等习俗,则是老北京人乐观生活的体现。

北京的京剧艺术闻名海外,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京剧在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30至40年代,当时有国剧之称。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二黄、大戏、国剧、京戏、京剧等。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等。

京剧的传统剧目约有1000个。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分工。京剧脸谱的分为整脸、英雄脸、六分脸、歪脸、神仙脸、丑角脸等。京剧的名角有谭鑫培、梅兰芳、尚小云、盖叫天等。

京剧的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白蛇传》、《定军山》、《贵妃醉酒》、《金玉奴》、《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玉堂春》、《让徐州》、《搜孤救孤》、《徐策跑城》等。

在北京剧种中,仅次于京剧地位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是北京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特点是以北京话为语言基础,唱中有说,说中有唱。京韵大鼓最初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北京、天津两地。

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艺人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紧慢板。韵白在京韵大鼓演唱中也有重要的位置,韵白讲究语气韵味,要半说半唱,与唱腔自然衔接。

除了京剧和京韵大鼓,在北京民间最喜闻乐见的就是京味儿相声。相声一词,古作像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来发展成为像声,又称隔壁像声。京味儿相声起源于华北地区的民间说唱曲艺,在明朝就已盛行。

经清朝时期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像声逐渐从一个人模拟口技发展成为单口笑话,名称也就随之转变为相声。

后来,单一类型的单口相声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张三禄是目前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京味儿相声艺人。他的艺术生涯始于清朝的道光年间。但是一般来说,相声界把朱绍文称作他们的祖师爷。传统相声四大基本功是说、学、逗、唱。

老北京除了这些广为流传的曲艺活动,还有一些闻名全国的娱乐习俗,如养鸽子、养蝈蝈、斗鸡等。

除了民间曲艺和娱乐习俗,古都北京的特色工艺也远近闻名。最著名的有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等八大工艺门类,俗称燕京八绝。

这八大特色工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曾经是专门为宫廷服务的,日后才逐步流入民间,因此,可以看做是老北京宫廷技艺的精华。

流行于北京民间的还有吹糖人手艺、捏面人手艺和毛猴工艺品。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历经千年仍经久不衰,更体现出古都古文化的无穷魅力。

古都著名景观和宗教名胜

古都北京曾有“燕京八景”的说法,然而,伴随着岁月的风霜雨雪和兵灾人祸,这些景观大多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之中了。

北京著名景观除了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外,还有八达岭长城、明皇十三陵、周口店遗址、什刹海等。这些景观,无疑是古都北京人文历史的象征。

八达岭长城的关城建于1505年,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八达岭长城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曾有修葺,楼台段长城地势险峻,是明朝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北京的重要屏障。

明十三陵是我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总面积1200多平方千米,距离北京约50千米。陵区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十三陵自1408年5月开始修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葬入思陵为止,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据史料记载,它四周原有10座佛寺,因此有这个称呼。什刹海在元朝称作海子,是处一宽而长的水面,明朝初年,水面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这里自清朝起,就成为京城人游乐消夏的地方。

什刹海景区是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曾建有王府、寺观、庵庙等达30多处,现存十几处。周边还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

恭王府是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位于什刹海西北角,始建于18世纪末。早期是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宅第,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被没收赐给庆郡王,1851年改赐给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成为恭王府。

恭王府是北京现存最完整、布置最精的一座清代王府。著名学者侯仁之称之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

恭王府分为平行的东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

景山地处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原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御苑。是北京城内登高远眺,观览全城景致的最佳地点。

在600多年前的元代,这里还是个小山丘,名叫青山。明朝兴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堆放煤炭,故有煤山俗称。明朝永乐年间,将开挖护城河的泥土堆积于此,砌成一座高大的土山,叫“万岁山”,又称大内的镇山。景山一名是清初改称的。

山上的五座亭子,为乾隆年间兴建。当时山上丛林蔽日,生机盎然,山下遍植花草果木,有后果园之称。是一座优美的皇家花园。

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西郊,距市区约25千米,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清1746年定名为静宜园。

香山红叶最为著名。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延续时间通常为一个月左右。

古都北京不仅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而且还有浓厚的宗教文化。北京的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潭柘寺、礼拜寺、白云观、雍和宫等。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是北京郊区最大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潭柘寺始建于307年的西晋,距今已有1700年多的历史,因此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000平方米。

牛街礼拜寺建于1449年,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宏丽的清真古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寺院始建于辽代,1475年奉敕赐名为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最初是由辽代入仕的阿拉伯学者纳苏鲁丁所创建,历经元、明清各代的扩建与重修,使其整体布局更为集中、严谨和对称。全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我国古典宫殿和阿拉伯式清真寺两种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一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伊斯兰古建筑群。

寺内两座筛海坟,是元朝初年从阿拉伯国家前来讲学的伊斯兰长老之墓。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始建于唐代,最初称天长观。金世宗时,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白云观于金代末年毁于火灾,后又重建为太极殿。

1227年5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同年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元代末年,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代初年,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代初年,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的规模。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是我国规格最高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

1735年,雍正驾崩,曾在这里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

雍和宫整个建筑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雍和宫南院伫立着三座高大碑楼、一座巨大影壁和一对石狮。过牌楼,有辇道。往北便是雍和宫大门昭泰门,内两侧是钟鼓楼。鼓楼旁有一口重达8000千克的昔日熬腊八粥的大铜锅。往北的八角碑亭内有乾隆御制碑文,陈述雍和宫宫改庙的历史渊源。

作为昔日的古都,北京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这些宗教名胜古迹,无疑是古都北京宗教文化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以及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承天之门——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也是封建帝王权力的象征。天安门始建于明朝,原名“承天门”,清朝时更名“天安门”。

天安门的设计者为明朝的御用建筑师蒯祥。天安门城楼造型威严庄重、典雅,气势宏大,是我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城楼与其门前的金水桥和封闭式的天安门广场,有机地衔接在了一起,其建筑规模及技艺都堪称世界一流。

明朝初年始建承天门

古代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其西部的西山为太行山脉;北部的军都山为燕山山脉;南口为兵家要地。两座山脉在北京的南口会合,形成向东南方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环抱着北京平原。

北京平原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桑干河和洋河等相继在此汇合成为永定河。所以,北京在地理格局上是“东临辽碣,西依太行,北连朔漠,背扼军都,南控中原。”,特别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战略的控制。

北京,在唐代时为幽州,还为燕京,金代时为中都城,元代改为大都,明、清两代称北京。

在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和清8个朝代以北京为都城。各朝在北京大兴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筑,但最早对建筑天安门有间接影响的是元朝。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府,就是后来的内蒙古正蓝旗东部。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旧址就是后来的北京城西南部的莲花池以东一带。

1272年他又改中都为元大都,并从1267年开始兴建元大都,历时18年之久,直至1285年才全部建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