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2001~2011(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9:45:26

点击下载

作者:《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编撰委员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2001~2011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2001~2011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2001~2011作者:《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志》编撰委员会排版:青杨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8-01ISBN:9787308089227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高等教育大发展孕育浙大宁波理工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创办,是宁波市和浙江大学领导审时度势,顺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愿望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发挥地方政府和高校的资源优势和积极性,高起点推动地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创新举措;是名城名校携手合作,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教育为地方服务的探索与尝试。

一、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人才意识、教育意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强烈。但是,从当时整个教育体系看,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状况十分突出,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统计,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9.8%,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集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能力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在此大背景下,国家明显加快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1999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同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重申了15%的目标;2001年7月,教育部根据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在《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高等教育2005年的“毛入学率达到15%左右”,决定逐步构建起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为主的新的教育体制。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浙江大学的使命使然

浙江作为“文化之邦”,历代人才辈出。但由于历史原因高校数量偏少,规模偏小,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至20世纪末,浙江经济增长强劲,20年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4位上升至第4位,城乡人均收入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十分强烈;另一方面,浙江高等教育的底子薄弱,1998年全省普通高校只有32所,校均规模只有3000名学生,占地100亩以下的“袖珍高校”有7所。高等教育特别是优质本科教育资源短缺,成为全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瓶颈”。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大学。1998年9月,同根同源的浙江4所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并校后,浙江大学具有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这既为学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合并之初浙江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降至0.22∶1,全日制学生与专任教师之比仅为8.97∶1。如何尽快提高办学层次、扩大研究生培养数量和比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和办学水平,等等,成为并校后学校必须直面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坚定不移地落实国家确定的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稳定本科教育规模,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四校合并,除了浙江大学之外浙江缺少高水平的知名大学。因此,政府和社会对浙江大学在扩招方面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浙江大学扩大在浙江的招生名额,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

提高办学层次与扩大本科教育规模之间的矛盾,萌发了浙江大学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愿望。这一创举解决了浙江大学提高办学层次与增加优质本科教育供给的矛盾,一方面可以稳定校本部招生数量,保持并提高本科生源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办学,扩大了浙江考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渠道,缓解了浙江考生上本科院校的压力。

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振兴宁波的战略需要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具有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宁波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426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2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4位。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比,当时的宁波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原因,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1998年,全市只有3所普通高校和2所成人高校,其中本科院校仅1所,全市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仅23.3人,拥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人数仅85人。全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一直偏低,1998年为8.8%,1999年为10.5%,分别低于当时全省平均的8.9%和11.5%,也明显落后于大连、青岛、厦门等同类计划单列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导致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从而影响、制约了宁波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凭借良好的基础和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宁波的中等教育已具备非常坚实的基础,并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无论是高中普及程度还是教育教学质量,在省内乃至国内均位居前列,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优质、充足的生源保障。中等教育发达和高等教育滞后的现状,使宁波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措施,才能求得超常规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正是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向人民负责的态度,从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出发,作出了引进国内名校到宁波办高等教育,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加快宁波高等教育发展周期的极富创意的决策。第2章市校合作创办浙大宁波理工

宁波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市校双方深化合作的产物,是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探索和尝试。

一、建院动议

宁波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及群众对子女接受本科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而快速的方式是升格已有的专科学校为本科高校。当时,有近20年办学历史的宁波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宁波高专)正积极为升本创造条件。宁波市政府为解决宁波高专升本的硬件要求,决定将宁波高专迁建到宁波市(鄞县)高教园区,按照万人本科院校的标准出资建设新校区,并列入市政府的“实事工程”动工建设。但由于适逢全国高等教育贯彻“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使得宁波高专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愿望暂时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国内名校资源,与名校合作办学便成为一条有效快捷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宁波市和浙江大学的主要领导几经协商,动议在宁波合作创办一所水平较高的本科院校,主要服务于宁波的经济社会发展。从1999年开始,宁波市与浙江大学开始频繁接触,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达成了合作办学的初步意向。2000年10月,宁波市政府完成了《关于筹建浙江大学宁波分校的可行性报告》,提出利用浙江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宁波市的经济支撑,在原计划迁建的宁波高专的新校址上,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当时的中共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市长张蔚文和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对此事全力支持,亲自参与了建校重要问题的决策;市、校双方的分管领导和宁波市教委、浙江大学校长办公室等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则紧锣密鼓地开展具体的筹建工作。

二、协商办学

2000年6月17日,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和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签署了《宁波市、浙江大学关于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的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协议书》指出,为了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教学资源优势,加快宁波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宁波市与浙江大学双方认真友好协商,拟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并明确了分校的性质以及办学的具体事宜。10月23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报送《关于宁波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的请示》。随后,宁波市、浙江大学和宁波市教委等领导就合作办学事宜向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作了专题汇报。

根据《协议书》的精神,市、校在分校筹建过程中对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细化,重点考虑保证办学水平、规范管理和以土建为主的基本建设等事项。在操作过程中,还对完善《协议书》的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2001年6月8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经友好协商,就合作办学的有关事项,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并签订了《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关于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协议》(以下简称《市校合作办学协议》)。《市校合作办学协议》主要明确了6个方面的问题:(1)原定的浙江大学宁波分校正式定名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学院由宁波市政府投资建设,浙江大学负责办学管理,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宁波市属全民事业单位;学院建在宁波市(鄞县)高教园区内;学院的资产和资产增值部分属宁波市国有资产。(2)学院实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办学新机制;办学经费通过按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及接受社会捐赠等途径筹措。(3)学院的党政领导班子由浙江大学商宁波市确定并为主管理,宁波市协助管理;浙江大学根据学院办学的需要,派出数量足够、素质优秀的教师、干部在学院任教、任职。学院的人事实行全员聘任。(4)双方共同努力尽快将学院办成国内同类院校中的一流院校。(5)学院的党建、思政、稳定工作按属地原则处理。(6)为了便于沟通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的关系,加强对学院的领导与指导,决定成立理事会。理事会由宁波市政府和浙江大学派员组成,是双方讨论学院建设、解决合作办学过程中各种问题与事项的联络、协调机构。《市校合作办学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创办工作基本完成。2001年6月2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在宁波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合作创办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成立。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终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同年7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抄告宁波市人民政府(浙办第57号),省政府同意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合作创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03年1月,浙江大学向教育部报送《浙江大学关于要求给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正式批文的请示》(浙大发〔2003〕3号),同年3月17日,浙江大学获教育部《关于同意试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批复》(教发函〔2003〕64号)。这是教育部关于同意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办学的第一份办学批文。

三、基本建设

早在2000年6月22日,宁波市与浙江大学刚达成合作办学《协议书》后,中共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就亲自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明确了将原计划用于迁建宁波高专的投入全数用于分校建设,同时,为确保2001年招生开学,确定了“一号工程、一路绿灯、特事特办、合规合法”的工作方针,为校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校园建设作为“交钥匙工程”,由宁波市负责,分两期实施,浙江大学未介入。由于此前宁波高专的新校区建设工程已立项并启动实施,所以,在过渡阶段,工程建设仍由宁波高专负责。在宁波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有关建设各方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9月30日,校园建设工程通过方案扩初会审。10月18日,一期工程奠基开工。这是宁波当时最大的教育建设项目。在参与建设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校园建设工程进展顺利,2001年4月10日,新校区南教学楼顺利结顶;同年9月15日,图书馆东西中轴以南的校园建设一期工程和位于北区的体育馆基本完成并启用,与此同时,由耀江集团公司承包的后勤社会化部分的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工程也逐步竣工,确保了学院首批2001级新生报到入学和按期开学。

2001年5月,二期建设工程开工。9月24日,学院理事会召开首次会议,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市委副书记徐福宁、市教委主任华长慧,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副校长倪明江、校长办公室主任王立人和学院院长俞庆森等部分理事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校园基本建设、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及学院的定位与发展等问题。根据会后印发的《宁波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关于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建设和发展碰头会纪要》精神,校园二期工程改名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二期工程,由宁波市育才建设开发公司代建。至2003年7月,学院教学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陆续交付学院使用。

四、经费支撑

按照《市校合作办学协议》,学院的办学经费通过按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及接受社会捐赠等途径筹措。鉴于学院筹建阶段没有学生和经费来源,为保证学院按计划招生、开学并正常运作,宁波市政府和市教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筹建阶段的运作经费,由宁波市教委拨款解决,使学院的起步工作得到了基本的经费保障。此后,市教委又划拨专项经费300余万元,用于购置开办必需的教学、办公设施;划拨专项经费3000万元,用于6个标准化基础实验室建设等。此外,根据学院系浙大异地办学的特殊情况,市教委又出资100万元,支持学院共同投入,租用专用光纤连通中国教科网和浙大校园网,实现学院与浙大本部的网络互联,共享浙大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也为宁波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五、组建队伍

办大学的第一要素是优秀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骨干。浙江大学把宁波理工学院作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全面负责办学与管理。

2000年6月《协议书》签署后,市校双方就成立了由俞庆森教授牵头,宁波市教委副主任黄士力,浙江大学王立人、俞瑞钊、孔志洪、龚缨晏,宁波高专张秉礼、高浩其等组成的学院筹备组,负责筹建学院的具体事宜。

2001年6月,浙江大学与宁波市共同签署《市校合作办学协议》后,浙江大学经与宁波市协商,确定了学院的领导班子:俞庆森任院长,俞蒙槐任党委书记,朱向荣、吴国良任副院长。上述任命在学院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02年1月,浙大任命楼锡锦为党委副书记。

2001年6月22日,浙大党委常委会明确,由浙大委派到学院机关担任部处长职务的干部,在任期间纳入浙江大学中层干部管理序列。按照会议精神,浙江大学在较短的时间内选派了一批富有管理经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管理干部担任了学院的部(处)长。2001年8月24日,宁波市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行文批复学院内设机构,明确定为县处级单位。

同时,为保证学院迅速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浙大抓紧选派优秀教师骨干到学院工作。2001年7月2日,浙江大学副校长倪明江召集浙大经济学院等相关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会议,部署理工学院的建系和教学工作,明确相关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兼任理工学院的系主任。学院的教学工作直接纳入浙大的整体教学计划。其教学内容、教材由浙江大学根据学院特点确定,并选派以教授、副教授为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

学院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基础课首席主讲教授制度和专业责任教授制度,首批聘请了浙大理学院数学系教授、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命题理工组组长蔡燧林,数学系教授陈维新,化学系教授、原浙大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德余,物理系教授、原浙大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吴泽华和外语学院教授简庆闽等5名教授担任数、理、化及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的首席主讲教授,聘请了浙大相应专业的教授担任学院18个专业的责任教授及4个标准化基础实验室主任,由他们负责相关专业及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对学院的教学质量把关。

学院创办后的第一学期,数学、物理、化学、英语4门基础课由20位教授亲自授课,29位副教授担任其他基础课的教学工作。2001-2002学年,学院总开课人数195人,其中来自浙江大学的有115人,占总人数的58.97%。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亲自为本科生上基础课,使学生和年轻教师受益匪浅。学院此举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使学院的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

与此同时,根据浙大与宁波市的协商安排,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院从宁波高专选调了56位教师和管理干部。浙大委派的以及来自宁波高专的干部教师,共同组成了学院最早的办学基本力量,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在学院的初创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异地办学的特殊性,学院一开始就重视建立自己的基本师资队伍。第一学期开学时,已在全国招聘20余名各科专任教师,加上浙大教师的支持,保证了学院最初的正常教学秩序和较高的教学质量。

六、招生开学

学院领导班子确定后,浙大抽调的工作人员也陆续到位,各项筹备工作加速进行。学院计划当年招生,但6月25日召开学院成立的新闻发布会时已接近高考,时间已不允许在省招办编印的材料中发布招生信息,招生宣传、咨询等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考生难以了解学院的信息,生源成为当时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决生源问题,保证按期开学,宁波市教委主任华长慧及其他领导特事特办,紧急召开区、县教委领导和部分中学校长会议,帮助宣传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有关职能部门各尽所能,给予全力支持。市教委克服困难,在其机关内为学院提供了一间临时办公室和电话、车辆等。为方便工作,学院工作人员租住在市教委附近的联谊宾馆,分别在宾馆和教委机关开展工作。在宁波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凭借百年浙大的品牌效应和自身努力,当年顺利完成了首次招生任务,18个专业共录取新生1509人,可谓开门红。

招生工作完成后,各项开学准备工作抓紧进行。为方便协调和安排开学的具体事项,8月底,学院筹备工作场所转到校园附近的锦江之星宾馆。9月15日,校园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学院迁入校园办公。全体干部、教师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日夜奋战,落实各项工作,为新生入学做最后的准备。2001年9月21、22日,首批莘莘学子怀着憧憬和理想踏入校园。9月24日上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刚落成的体育馆隆重举行2001级新生开学典礼,中共宁波市委副书记、宁波市市长张蔚文,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校长潘云鹤等市、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浙江大学派出的学院系主任、首席主讲教授、专业责任教授等出席了典礼。

开学典礼上,浙江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教授作了这样的评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由宁波市政府和浙江大学共同创建的、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共宁波市委、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引进名校办学机制,实施科教兴市强市战略的产物;也是浙江大学适应新形势要求,充分发挥自身雄厚的办学实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服务,培养急需专业人才而创办的一所大学。

学院的创办实现了优质资源的组合,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又一新的办学模式。它的创办具有3个特点:一所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重点大学负责办学和管理的高校;一所在全民事业高校采用按办学成本收费的大学;一所由浙江大学在异地举办的本科学校。第3章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的浙大宁波理工

经过市校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大学跃然而出。依托名城名校办学,学院办学有了很高的起点。但是,如何进一步将名城名校的外部优势转为学院的内在优势,如何在新的办学模式下办出学院的特色,无疑是摆在理工学院面前的难题。面对挑战,宁波理工学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办学理念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作为一所新办大学,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在探索中前进。而办学理念、校园精神等均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学院是依托百年浙大办学,又地处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名校名城的合力,缩短了学院自身发展的周期,为学院的高起点办学、快速度起步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力量的源泉,也为学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传承两者的历史文化精粹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名校、名城携手合作,高起点、高水平办学”,同时也成为学院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基础。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8个字,即“求是创新,经世致用”。该理念主要体现了弘扬百年名校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精神和宁波浙东学术文化的“实学”、“经世致用”思想,较好地反映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发展路径选择。这个理念,与学院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高度吻合。

(一)弘扬百年名校浙江大学的“求是创新”精神“求是”校训是浙江大学的“校魂”。1897年,浙大的前身“求是书院”建立时,即以“讲求实学(科学)”、“培养人才”为第一要义,倡导“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学风。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办学和管理中,除了浙江大学师资、管理、品牌、教学资源等的输入外,更重要的是引入、传承和发扬了浙大的“求是创新”精神。学院创办以来,强调发扬求是精神,积极建设以“求是创新”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每届新生进校,学院都要把浙大的校史和“求是创新”精神作为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理解“求是”精神的内涵;学院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网络等多种载体,宣传、介绍“求是”精神的来历、发展和要义等,使广大师生全面了解、深刻领会和自觉接受“求是”精神,使“求是”精神同样成为宁波理工学院办学的灵魂。在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生活中,学院注意营造一种潜移默化的“求是”环境和氛围,每年举办一次以“求是杯”冠名的辩论赛,宣传和弘扬“求是”校风;学院的院标、院旗等,融入了浙大的“求是”元素。学院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全方位加强浙大“求是”精神的宣传,使浙大优良的治学精神和办学风格深入人心,在宁波理工学院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体现浙东学术文化的“实学”和“经世致用”思想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自古以来,这里就是鱼米之乡、文化之邦。宋明以后,更是人才辈出、文化繁荣,形成了在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这个学派在宋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主导地位,被看做是宁波文化的核心,对近世中国也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浙东学术文化重教育、重人才、重实际、重实践的教育观、人才观,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赋予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增添了丰富的思想内涵。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根植于宁波的土壤,孕育于宁波的文化,服务于宁波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院面向市场办学,定位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学院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素质教育等各方面都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师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强调面向市场培养有真知实学的能用可用之才;重视实验室和科研投入,注重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重视能直接为经济建设出效益的科研成果。所有这些办学实践活动,都很好地体现了浙东学术文化所倡导的“寻真知,讲求实学”,“践履,行以求知”的思想。

(三)提出“明德弘毅,开物启新”的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传统精神与人文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的结晶,是对校园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它既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又揭示它的文化指向和社会责任;它既是凝聚人心的有效载体,又是培育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它同时又是一所大学对外展示自己文化的名片。为此,建院伊始,学院就重视凝练校训,根据“名城名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和兼顾合作双方的历史文化精华,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情况,曾提出将“求是创新,经世致用”作为校训。2009年,学院根据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校内公开征集校训,同时希望通过征集、凝练的过程,达到进一步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凝聚人心,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特色的目的。从10月开始,经向全院师生广泛征集并征询院内外有关人士的意见,历时1年,最终由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确定“明德弘毅,开物启新”为校训。

明德弘毅,侧重于体现对做人的要求,旨在倡导和引领全院师生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育高尚的人格和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精神。它符合我国“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观,也是大学精神和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师生必须弘扬坚忍不拔的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勇于承担历史的责任。

开物启新,侧重于体现对做事的追求,旨在要求师生具有“开通万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务”的理想,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勇于探索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执著地追求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勇敢地为真理而奋斗。“明德弘毅,开物启新”校训,强调了做人、做事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经世致用”文化精髓的内涵,同时更加突出了自身鲜明的特色。

二、发展定位

学院在创办初期,就确立了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阶段性办学目标。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院确定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这是学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一)达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

宁波市政府对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下了很大的决心,同时也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2001年学院创办时,市校双方明确要共同努力,尽快将学院办成国内同类院校中的一流院校。从当时的办学情况来看,国内尚未有独立学院一说,但已有部分全国重点大学举办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概念的,按新模式、新机制运作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因此,从后来的发展来看,当时的“国内同类院校”的概念相对比较宽泛。尽管如此,对一所新办学校而言,这仍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

2003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文件首先提出了独立学院的概念,即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所谓新机制,即独立学院办学采用民办机制;所谓新模式,即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等。同时,明确了独立学院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此后,理工学院被纳入独立学院的管理序列。8号文件的出台,制止了当时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一哄而起办二级学院的“刮风”现象,对当时普遍存在的独立学院依附母体的“校中校”现象以及办学条件不达标的状况提出了督查整改的要求,在当时被划定的独立学院群体中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文件所强调的6个“独立”,是当时绝大多数独立学院不具备的。由于理工学院从一开始就坚持了规范的独立办学,因此,学院办学并未受影响。相反,在8号文件出台前的多次调研活动中,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尤其是严谨规范的管理,重视教学实验设施的投入,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举措等,给前来调研考察的教育部专家和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2003年6月13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普通高等学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上讲到,“浙江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两个很有特色的独立学院,一是城市学院,二是宁波理工学院,都是充分利用大学和社会力量的优质资源,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几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迅速扩大了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树立很好的典范。”2004年,学院被教育部首批公布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试办的独立学院”和“教育部确认的各地试办的独立学院”。

为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尽早实现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办学目标,学院重视与省内外本科院校的交流,就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工作和内部管理等问题与兄弟院校进行深入的探讨,不断吸取经验,以提高自身办学质量。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学院就以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初步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提前实现了市、校提出的阶段性办学目标。

2008年2月,教育部出台《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明确界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由宁波市政府投资建设,在报批时就明确为市属全民事业单位并已按规定进行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学院的资产及其办学过程中的增值资产,均属宁波市国有资产。显然,无论是学院的投资主体,还是学院的单位属性及资产性质,均与第26号令的规定不相符。因此,从上述性质看,学院并不具有独立学院的基本属性。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类型,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尚不明确,其中最重要的是缺少与普通高校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办学必需的政策支持。因此,把学院纳入独立学院的管理序列,事实上对它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二)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尽管新的政策环境产生了一些不确定因素,给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学院坚持内涵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心和信心始终没有动摇。自2002年以来,学院每年都召开学科(专业)建设会议,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明确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思路、重点、方法,探索适合新建高校快速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2009年上半年,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如何加快将学院建设成一流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实现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经过全院上下的充分酝酿,学院确定了“抓质量、创特色、重管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的奋斗目标。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从办学条件看,应当具有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优秀的软件和完善的硬件。其中优秀的软件包括先进的办学思想、优秀的师资队伍、现代化的管理和严谨的教风、学风等。从办学成效上看,应当具有显著的办学成就,主要包括具有被社会充分肯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标志性成果,主要指具有一定级别和数量的优秀教学团队与教学名师、教育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重点学科和特色(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等;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办学思想与理念、办学风格与思路、培养目标与模式、管理体制与机制、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稳固的基础等。

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学院还刚刚起步。回顾过去10年的工作,学院取得了一些基本经验,坚持和发展这些在办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基本经验,对更扎实地走好今后的发展道路,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一是要始终坚持走市校合作的办学道路不动摇。学院依托名城名校,高起点高水平办学,缩短了自身的办学周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这是市校合作办学体制创新的成果。今后,学院要继续依托市校合作办学双方,借助浙大与宁波市的优势,积极争取两方面的支持,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二是要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动摇。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坚持抓质量、特色和管理,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提升管理水平等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学院的内涵发展。今后,学院要继续把“抓质量、创特色、重管理”作为内涵建设的关键和抓手,着力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始终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不动摇。学院以开放的思想,面向地方、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办学,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后,学院要继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拓展办学空间,集聚办学资源和优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四是要始终坚持走和谐发展的道路不动摇。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学院的发展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今后,学院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全院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化“平安校园、和谐理工”建设,确保学院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第4章教学工作地位

学院创办以来,牢固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凝练特色、提升质量,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道路。学院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制订教育与发展规划,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全面实施“质量提升”战略。

一、确立教学指导思想

建院初期,学院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先进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根本,以重点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为抓手,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按照注重素质、拓宽基础、强调特色、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特点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重点推进学科和专业特色建设,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突出课程整合优化、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积极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2006年7月,学院在《“十一五”教学规划》中强调,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要牢固确立教育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固确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进一步统一了全院上下的思想。

二、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为了适应学院由量的扩展向质的提高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一)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

2003年8月25-26日,学院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会议重点讨论实现院系二级管理、系实运转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浙江大学副校长倪明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学院领导和各系、各部处、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首席主讲教授、专业责任教授参加会议。倪明江副校长表示,浙江大学非常重视宁波理工学院的发展,希望把宁波理工建设成高水平的大学,要充分发挥浙大的综合优势,把宁波理工学院作为浙大在宁波的“桥头堡”,同时促进宁波理工和浙大的事业发展。他认为,学院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推进二级管理非常必要,希望学院把开始的管理框架搭好,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要靠规则管理,而不是靠审批。同时要区分服务性和决策性管理的职能,根据责权利相匹配的原则,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俞庆森院长在会上通报了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国际交流、招生以及实验室建设、后勤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分析了学院规模扩大、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所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新问题,指出学院下一步将实现院系二级管理、系实运转,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学院将在广泛听取与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酝酿,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稳步推进院系二级管理、系实运转,以充分发挥系一级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俞庆森院长对新学期的有关工作作了部署。学院各系系主任分别发言,总结了上学期各系的工作情况,交流了本学期各系学科专业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指导、实验室建设、教学创新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并重点就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系实运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2006年教学工作会议

为了全面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院于2006年5月10-17日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制订2006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讨论教学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这次教学工作会议分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邀请教育部独立学院教育评估课题组组长李进才教授作“关于独立学院教育评估工作”的报告和浙江大学原教务处处长俞瑞钊教授作“关于制订教学计划的若干思考”的学术报告;

第二部分,吴国良副院长作了“以迎接教育评估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水平”的报告;

第三部分,进行分组讨论,内容包括:结合学院实际,以教育评估为抓手,切实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如何以“三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措施。

教学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为全面实施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工程”和实现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保障。会议制订和修订了《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本科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方面的文件,使本科教育教学更趋规范。

(三)2010年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

2010年12月17-24日,学院召开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在全院范围内进一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不断开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研究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体系,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举措,这是学院落实“抓学科建设、促教学质量、上科研水平、办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思路的具体步骤之一。这次教学工作会议分3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金伟良院长作“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的报告,提出“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的办学理念;杨建刚副院长在报告中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关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行了解读;陈小兰副书记作题为《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我院学生特点,全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报告。

第二部分,法传分院、信息分院、生化分院、土建分院和管理分院的代表交流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杨建刚副院长解读了学院委托麦可思公司做的就业调查报告。

第三部分,以A类研究所和分院、基础部为单位分组进行讨论。许为民书记作了“迎接挑战,不辱使命,开拓创新”的报告,各分院(基础部)在认真讨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前期会议内容后,分别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通过为期一周的系列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对学院人才培养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院相关部门根据各分院、基础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若干政策措施,这将有助于推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制订“十一五”(2006-2010)教育与发展规划

学院经过前5年的建设,教育与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凡的业绩:2005年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工作检查,教学基本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尚需加强,学科综合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内部的自我激励与约束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学院教学二级管理体制和规范化管理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整体实力不够强;教学环节、教学改革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学分制尚需进一步完善;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等等。同时,宁波市人民政府在2005年8月出台“加快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产学研结合体系与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以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需尽快与之相适应。2006年7月,学院提出制订“十一五”(2006-2010)教育与发展规划,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

制订“十一五”教育与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稳定地居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总体目标,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全面实施“质量提升”战略。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中所起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充分认识其在高等教育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以教育思想观念的创新为先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应用人才基地建设。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切实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推动教育教学的国际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院各级党政干部和教职员工都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关心和支持教育教学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分院院长是分院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教育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分管教学的分院副院长要切实负起教学工作的直接责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十一五”教育与发展规划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学院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主要发展指标,提出了教育与教学发展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措施。

(一)健全教学机构,配置优质教学资源

各分院结合自身特点,以大专业、大学科为单位设立相应的教学机构和配置教学实验室,同时选派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授作为教学机构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赋予工作权力。各分院要建立、健全教学委员会,以同层次高水平的本科教学为标杆,重新审视所设置的专业和课程,根据人才培养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中心,组建起以优秀教师为核心、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一体的优秀教师队伍。结合岗位聘任工作,将教学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

(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凸显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一定的学分设置特色课程模块,用于知识复合。

——“TpE”综合培养模式。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三者有机结合,分别设置相应的学分,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课外活动各自为政的传统格局。

——“2+1+1”三段培养模式。前两年按专业所属学科、第3年按所在专业、第4年根据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柔性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达到“夯实基础、突出应用、适应市场、拓宽面向”的要求。

——“合格人才与精英人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三)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每年新增1~2个专业,到2010年本科专业数达到35个左右,形成学院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建设10个以上院级重点专业,5个市级重点专业,争取2~3个省级重点专业。优先发展宁波市正全力建设的石化、冶金、造纸、能源及化工等5大临港型工业急需的工科专业与紧缺专业,为宁波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重点支持。

(四)抓好课程和教材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建立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专业建设,突出核心课程,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抓好重点课程建设。到2010年,建成5门国家、省、市级精品课程和30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20门能进行交互式学习的网络课程。

合理选用和编写为适合培养“三型”人才的本科教材,全院各专业要使用近3年出版的省市级重点教材、优秀教材、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按照教材编写、评价和选用制度,积极鼓励教师编写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每年有5部教材列为国家、省、市级重点教材建设项目,5~10部教材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教学中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努力做到教材规范,教学有特色。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学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积极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加大教学信息化的建设力度,鼓励教师使用网上教学系统进行多媒体教学。

(五)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理顺学院与分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有效推进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化。要建立和完善教学工作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院领导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培养和考核评价制度,逐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教学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强化各类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增强服务育人意识,努力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规范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秩序。

强调依法管理,强化对教学计划、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考核等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依法整理和修订相应的管理工作条例,要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修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学工作规范》、《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严肃处理教学事故,对缺乏教学责任心、违反教师守则、教学效果差、学生满意率低的教师,采取必要的措施,直至调离教学岗位。

(六)改革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要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特色,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和质量,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方法与手段,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设备使用率,确保实验开出率达到独立学院教育工作评估的要求;组织好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确保质量;狠抓毕业环节教学工作,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有组织地安排优秀或具有特长的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实习基地,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为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运行,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同时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确保学院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教育部规定的相关比例,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和体育维持等教学开支。同时,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质量,根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关于开展课程建设立项研究的通知》精神,学院每年投入80万~100万元,专项用于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优化调整,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开发、教材建设等。

(八)推进外语教学改革,拓展国际交流途径,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要从高等教育国际化和落实学院“三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认识改进和加强外语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要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外语学习的良好校园环境,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建立大学英语的分层次教学,开好四级以上的英语提高课程和口语训练课程。在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增设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选修、辅修课程,满足广大学生对多种外语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要鼓励和提倡双语教学,每个专业有1~2门课程使用原版教材。学院要积极开拓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新途径,努力使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人数比例每年都有明显提高。

(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院“三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学科交叉与渗透,使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构建更加科学、专业设置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拓宽多种渠道,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贯彻落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校企兴建专业实验室的新路子,加强与核心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建设,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强实验室的开放性,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校外实践基地。争取在生物制药、IT产业、文化服务等领域牵头或为主建成2个及以上的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5个学科进入基地培育。以学科为依托、专业为载体,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面对创新型社会的建设,进一步与宁波企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和企业发展创新等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形成一批品牌培训项目、有自身特色的培训课程与教材。

逐步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

(十)优化教师结构,强化教师工作责任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人才引进等途径,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教师队伍。师生比及整体结构状态均达到教育评估要求。

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强化教师工作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名师奖)和约束机制(教学工作量考核、教师工作规范),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与考核,突出对教学质量的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职务评审、岗位津贴等挂钩,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

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应用开发能力。

加强师德建设,着力凝铸良好教风。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遵守校规,依法执教;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注重教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

(十一)实施优质生源工程,努力提高生源质量

稳定招生规模,大力实施优质生源工程,通过走访重点生源地区及各级各类重点中学,扩大宣传力度,努力吸引重点中学生源报考,录取新生中重点中学生源比例从2005年的42%逐年增加,力争到2010年达到65%以上,同时动态调整和优化省际招生结构,适当扩大招生省份;继续保持在第二批次招收部分学生,提高二本线以上生源比例;探索实施按大类招生新模式,为培养特色人才提供保证;应根据专业培养特色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招生规模,对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的专业,要进行必需的改造与调整,同时限制招生规模,对符合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市场需求旺盛、特色明显的专业,要加大建设与扶持力度,并在招生规模上有所倾斜。第5章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立校之本,是学院的根本任务,学院根据生源情况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计划,突出专业特色。

一、确定和调整培养目标

学院刚成立时,所有专业都在第三批次招生,这些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习惯和方法、个性发展等方面与浙江大学本部的学生有所差别,有较明显的群体特点,学院针对生源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要与浙江大学本部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开来。明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2006年7月,学院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为目标,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特色,继续全面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