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0:40:24

点击下载

作者:邱淳孝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

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与孩子谈心作者:邱淳孝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11-01ISBN:9787505748019本书由北京斯坦威图书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一起努力,自己与孩子都能做得很好这个年代,做父母是很辛苦的

有一次,我到附近的公园运动时,看到了一个画面:

一个3岁大的孩子,在公园的椅子上站着,他不停哭叫,两手张开,朝向站在他对面的妈妈,大哭着说:“抱抱、抱抱,妈妈抱抱!”站在对面的妈妈,看起来非常生气,拨开他的手,大声地说:“不抱!你哭什么哭!做错事还哭!你给我闭嘴!”小孩听到妈妈这么说,哭叫得更加大声,不停地说:“妈妈,我要抱抱,妈妈!”然后,他张着手,一直要着妈妈的拥抱。

小孩的哭喊,以及妈妈生气而痛苦的脸,令我印象深刻。事隔多年,仍然清楚地在我的脑海里。

如何让孩子不要哭闹?如何更理解孩子?还有,在孩子失控时,我们要如何不失控,才不会变成糟糕的父母?这或许,是许多父母教养孩子的难题。

尤其在我们这个年代,做父母是很辛苦的。以前的年代,不用特别强调如何教养孩子,也没有太多亲子教养的知识;上一代的父母,用吼叫、用处罚、用权威,很多时候就可以让孩子闭嘴听话,达到目的。

不过,这种权威管教的结果,造成了许多孩子的伤痕。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决定不想让小孩重复自己的苦痛,因此不愿意再用同样的方式管教自己的小孩;但在此同时,各种亲子教养知识触手可及,于是,我们不嫌信息少,而是信息太多。

要做一个好父母似乎要做到很多事:要体贴孩子的心情,但是又要帮孩子建立规矩、责任感、判断力……身为父母,突然变得很不容易。到处都有各种信息,提醒我们:“你可能是不够好的父母。”

淳孝的这本书,体贴了这样的父母的心情。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解法《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书中的主轴是亲子教养,对许多理论、实务方法都相当娴熟的淳孝,用温暖而清楚的文字,说明关于父母亲子教养的基础概念,并分享许多简单可执行的教养方法。虽然书中使用大量的理论作为基础,但在淳孝的清楚说明和与孩子的实际互动下,使得这些理论不再艰涩难懂,而让人觉得容易理解与靠近。

更重要的是:淳孝也不停地提醒父母在重视亲子教养的同时,更需要照顾与理解自己的情绪。唯有能够理解、尊重与接纳自己的情绪,面对孩子的情绪与困难时,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理解与接纳,也才有机会做到尊重与包容。

毕竟,能理解自己的困难,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是不完美的父母,才有能力去理解与包容孩子的困难,并且能够允许孩子有犯错或发脾气的空间。身为父母,我们能允许自己有时“不够好”,也才能相信自己“够好”;那时,我们也才有能力,看到孩子的“够好”。

淳孝一直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心理师,他的才华、努力与面对孩子的柔软,在这本书中展现无遗。《与孩子谈心:26堂高效亲子沟通课》涵盖了面对孩子不同阶段的父母,可能会遇到的教养问题与困难,并且提供许多可执行的解法。因此这本书可说是一本有关亲子教养的实用工具书。

诚挚推荐这本书,给每位,想更了解自己与孩子的父母。心曦心理咨询所所长、《情绪勒索》作者周慕姿﹝自序﹞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也陪伴着我自己小时候的孤独印象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非常忙碌,印象中,几乎都是低着头在工作。而在我身边的,几乎都是那些照顾我的不同“阿姨”的身影。

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阿姨,对我很好。但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可以清楚知道,阿姨“只是”来照顾我的:她们买东西给我吃、接我上下学,但不会跟我聊聊在学校发生什么事,或者太在意我的开心或难过。

那时的我,非常孤单,但我并不知道。

印象中有一次台风夜,我在爸妈的房间里自己玩耍,我的妈妈打电话给我,问我:“你自己一个人在家,会不会害怕?”我一派轻松地说:“不会啊。”而心里想的是:“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的,有什么好害怕的?”

但当我回答后,电话另一头传来的,却是一阵沉默。现在长大后回想起来,或许那时我的妈妈,也在懊恼且自责着那个不能陪伴我的自己,但却无话可说。

小时候的我,常被说“好乖”,我不懂那个“乖”是什么。只是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抱持着太多的期待。而我也时常感觉到“孤独”,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爸妈,他们会不会一直都在。而我那寂寞的心,又可以被谁理解。大学的心理咨询,“练习”找回感觉

这样孤单且寂寞的我,长大之后,跟身边人的互动及关系总是“淡淡”的。大家基本上不会太讨厌我,也会觉得我很好相处,但是只要多靠近我一点点时,就好像碰到了一个透明的薄膜,无法再接近了。

我曾因这种关系而感觉到苦恼。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够跟别人更靠近。

因为在我的经验中,几乎没有被好好靠近的经验。

在我读心理专业之后,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做复健的病人,开始“练习”找回自己的感觉,找回自己跟其他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我开始“练习”去靠近我身边的人,开始“练习”跟别人讲心事,“练习”去表达感觉、去哭、去笑、去生气。慢慢地,我感觉自己,一点一滴地,活了过来。

而这样一个寂寞的“我”,在我姐姐的小孩出生之后,在我第一次变成了“舅舅”的时候,开始变得不太一样……变成“舅舅”,感受被需要的关系

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跟我外甥的互动:那时外甥大概2岁左右,我正从我的老家台南吃完最后一顿晚饭,准备搭车回台北。

当时我姐姐与姐夫几乎全天候地待在孩子身边,孩子还没有太多“分离”的经验。所以当我告知外甥,我要回台北的时候。孩子原本开心的神情,突然变得好难过、好难过。接着,他从抽泣变成了大哭,一边哭着,一边喊着:“舅舅……”虽然话讲得很不清楚,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孩子希望我可以留下来陪他。

孩子的眼泪好像滴在我的心上,一方面让我看得好心疼,但也因为那如此真诚、直接的眼泪,让我感受到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原来我对一个孩子而言,竟然可以如此重要。

而这种被在意的感觉,让我那片原本麻痹、干涸的心土,开始有了温度,开始流动、活化了起来。

从那次的经验之后,我发现跟孩子相处时,孩子总会提醒我很多那些早已遗忘许久的事:

他们提醒我慢下来,去看看天空的云、地上的蚂蚁;他们提醒我,可以不用害怕别人的眼光,只因为听到一首喜欢的歌,就开始随意地扭动身体,随着音乐舞蹈;他们提醒我,可以毫不保留地表达在当时最完整的情绪,可以因为现在肚子饿或难过,而用撼动天地的力气大哭,但又在下一秒钟,因为有人的照顾与陪伴,发自内心地笑着。

他们好自由。看着他们,也怀念着在我身上,曾经有过的这些自由。研究所的系统化理论,更理解孩子的心

在跟外甥开始慢慢培养感情的同一时间,我也在台北教育大学心理与咨询研究所,跟着曾端真老师学习阿德勒心理学。曾端真老师通过理论,以及跟小孙女互动时的故事,教我们“用孩子的眼、孩子的耳、孩子的心,去认识孩子的世界”。怎么样打从心底地去尊重并欣赏一个生命,让一个孩子可以自主、自律、自由,同时能拥有挺得住挫折且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接下来几年,我让自己在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等不同年龄层的学校、场所工作与学习。我喜欢听孩子说话,也喜欢听父母说话。

我跟着赵文滔老师学习家族治疗好几年。这经验帮助我更能够去看见,一个家庭如何影响孩子,又如何被孩子影响着。让我能够用一个更“系统、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状况。

我也跟着曹中玮老师学习完形治疗,增进我对情绪的敏感度;而心理剧的训练,也让我可以更自在地从父母或老师的位置,交换到孩子的位置,去理解孩子的脉络。

带着这些经验,当我跟孩子互动时,能更体会到,自己对孩子的进退应对是很得心应手的。我深刻地体会到阿德勒所说的:“一个有行为问题的孩子,背后其实是个缺乏爱、充满挫折、缺乏练习的孩子。”学习欣赏孩子最真实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能够跟孩子处得好,是因为我能看见孩子的脆弱、孩子的需要,且总是能够欣赏孩子最真实的部分。记得有一次我看见旁边有两个孩子在拌嘴,我自然地脱口而出说:“他们吵架的样子真是可爱啊!”我常常在孩子难过、生气、任性的时候,欣赏起他们自由的样子。这份欣赏让我不会过度地承担孩子的情绪责任,也能够很快地知道,我该怎么跟孩子接触、帮助孩子。

长期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个感触是:我在陪伴着孩子,试着去理解孩子、听懂孩子时,其实“我”才是被孩子陪伴的那个人。他们是我的镜子,是我人生的导师。

当我看见他们对我总是能够真诚地流泪、生气、耍赖,让我感觉我是被他们信赖的;当我对他们的态度有一点点的不同,他们会马上反馈给我,让我知道我做对了;当我真的好好地去听懂他们心里话的时候,我也感觉,自己小时候那个“孤独”的自己,好像也有一点点被了解。

而我,也在这条陪伴着孩子的路上,陪伴着我自己。从“四大面向”切入,把教养力气花在正确方向

所以,我写下这本书,是希望能够将我跟孩子互动时,那些快乐、自在的经验,那些影响我至深的观念,那些好用的小技巧,能够有系统性地分享给身为父母的你。

我把书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

一、建构心态的“亲子这条路,你准备好跟孩子‘共学’了吗?”在一开始之前,将教养孩子的心态先建立,并聊聊可以用怎样的立场与心情阅读这本书。

二、观念打底的“你能真正‘听懂’孩子的心情吗?”通过一些理论说明,以及跟孩子互动时的一些大原则。依循这些大观念,就像是在森林里拿着指南针一样,在亲子教养的路上,不至于失去方向。

三、针对孩子问题去做探讨的“破解孩子状况,教养之路不卡关”,里面会介绍一些教养孩子的具体做法与技巧。同时,也会穿针引线地引用第二章节的大观念,让父母可以前后呼应与对照。

四、回到父母的自我理解与自我照顾之“因为孩子,才学会当父母”。

在本书中,我会举出许多故事与案例,协助读者对于该主题有更立体、清楚的了解。而本书所有案例内容、人名,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过重新创作,如果雷同,是因为这些故事正发生在许多家庭的身上,许多人都跟你有同样的困扰。

此外,我也会佐以许多理论说明。

或许理论对有些读者而言会比较生硬一些,但对我而言,学习亲子教养不只要有对人性的关怀与理解,更需要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支持。而在本书里所写下的内容,也是我亲身使用过觉得有帮助的,才愿意下笔分享给大家。

我希望通过这本书,不仅能够在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稍微省一点力,把力气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更重要的是,希望各位父母也能跟我一起“享受”当父母、陪伴孩子的感觉。

你会发现,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那些辛苦与不容易,最终都会苦尽甘来,成为父母心中累累的果实。Chapter1亲子这条路,你准备好跟孩子“共学”了吗

在亲子教养这门功课上,父母要做的事情不只在“觉察”孩子的思考行为是否得当,更不在于“如何整治”孩子,而是身为父母的我们怎么“站稳自己的脚步”。01 父母先走出来,孩子才有希望

你是否常质疑自己:“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我不是一个好父母……”教养孩子不是一天就能达成的,千万别被自己的困扰情绪及挫折给击倒。别被自己的压力及挫折给击倒

自己在跟很多家庭与父母工作的时候,常常感觉父母是很受挫的。这些挫折会让父母怀疑自己:“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甚至会责怪自己:“我不是一个好父母。”

许多父母,其实不是被孩子的问题行为给打败,而是被自己的挫折击倒。

我曾经在天使心家族社会福利基金会服务过一段时间,他们是一群为身心障碍家庭服务的基金会。服务对象包含:身心障碍孩子、这些孩子健康的手足兄弟、他们的父母这三个区块。面对身心障碍的孩子,对父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与困难,因为那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让我的孩子,变得跟一般孩子一样”的深深无力感。

而在孩子、手足、父母这三个区块里,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其实是“父母”。我很认同天使心基金会的名言:“父母先走出来,孩子才有希望。”

我认为这句话,不只适合用在有身心障碍孩子的家庭,也适用在所有的家庭。

我常常看见在一个家庭里,当父母的心情稳定了,才有办法知道跟孩子相处的盲点在哪里,而自己的困境又在哪里,并进一步去调整时,亲子关系与家庭互动往往能够得到非常显著的改善。家族是整体,彼此会影响

我在学家族治疗时,学习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系统的眼光”。

当我拥有系统的眼光时,再看待每个家里的困难,便不会只用“孩子或父母有问题”的角度来看,而是“将家族视为一个整体,每一个人都会彼此影响”。举例来说:

一个懒惰的孩子,可能是妈妈总是帮孩子把事情全部做好,孩子就不需付出。

一个爱顶嘴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爸爸总是太过严厉、高压管教带来的反弹。

一个尿床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感觉到弟弟出生了之后,失去了关注,所以借此重获父母亲的关注。

而一个夫妻关系不和睦的家庭,也可能时常让孩子蒙受很大的情绪压力,甚至被逼得要“选边站”,而让孩子没办法好好专心在学习上。

当家里的父母只把问题归咎在孩子“顶嘴、不懂事、懒散”,而用更大的力气压抑孩子的情绪与声音的时候,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反弹。然而若能够看见“孩子的问题”与“父母的反应”之间的关联时,自会理出一条出路。

当然这么说并不代表孩子有问题是“父母的错”,而是孩子一定也在这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需要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只是父母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况且父母比孩子有更多的人生阅历,也有更大的动机去改变。

我在实务工作中常常发现:当父母愿意做调整时,孩子的改变往往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改变从父母开始,孩子才会跟着改变

更重要的是,做父母的你必须把改变的责任与权力,拿回自己手上。

只要身为父母的你尝试了本书中的一些方法,而且看见反馈与改变时,会对自己在教育孩子或跟孩子沟通时更有自信,甚至从中体会到“原来我对孩子而言,那么重要、有影响力!”而这些,都可以带给父母莫大的鼓舞与信心。

所以我想对各位父母们说:“孩子的改变,就从我们父母开始吧!”02 让孩子成为父母的镜子及导师

当身为父母的你,已经心力交瘁地将教养的焦点,从“怎么改善孩子的状况”,转为“宣泄情绪、减低焦虑”时,无助于长期的友善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下手管教前请先思考:真的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的?

在我的经验里,很多父母并不是没有能力管教孩子,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真正对孩子好。而是很多时候,父母常常是“卡”在自己的议题上,失去了管教孩子的弹性。例如:

习惯总是让所有事情在轨道上、按部就班的妈妈,会很难接受孩子总是散漫,而会急着想帮孩子把事情处理好,不小心变成了控制狂。

很没自信的滥好人爸爸,可能为了让孩子喜欢自己,而会变成一个没有界线、无法管教孩子的父亲,不小心太过“宠”孩子。

而总是相信着“人定胜天”“如果失败,一定是不够努力”“如果可以一次做对,为什么要犯那么多次错”的爸爸,可能也会太快地要求孩子,马上要“做好、做对”,而给孩子很大的压力,甚至压垮孩子。

面对夫妻冲突,不知道如何跟先生沟通的太太,则会把婚姻间未解的压力,转移到跟孩子的关系上。

所以我想请各位父母想一想:在你跟孩子的互动中,勾起了哪些你人生中未完成的功课?

其实要思考这个问题是沉重的,毕竟我们有谁在直视自己的“缺点”时是舒服的?尤其父母用的那些无效的老方法,往往是自己在过去生命经验中,曾经有用的方法。例如:

缜密干练的个性,让妈妈在工作上能够被主管赞赏。

滥好人爸爸可以通过配合别人,而感觉自己有一点点价值与存在感。

相信“人定胜天”的爸爸,也靠着此坚毅的信念而打拼出一番事业,或在最辛苦的时候,存活下来。

而无力跟丈夫沟通的太太,也有让自己不要轻易受伤的最好方式……认清自己,才能跳脱跟孩子的互动困境

父母对待孩子的习惯性模式,其实跟自己的生命经验息息相关,也是根深蒂固且难以改变的。因此,当你能够“认清自己的样子与习惯,是如何影响跟孩子的互动”时,才能够跳脱跟孩子互动的困境。

然而,我必须再次强调,当我说“孩子的状况与父母有关”的时候,并不是要指责父母:“你的孩子有问题,都是身为父母的错!”

我曾经听过一个人的演讲,他在演讲的最开头就说:“孩子的问题,有90%都是父母的错!”听得我真是冷汗直流。如果我也是为人父母,当下可能羞愧地想马上离开现场。

我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因为我认为这样只会让父母更挫败:父母的羞愧、自责不仅无法帮助到孩子,反而会成为教养孩子很大的阻碍。

为什么呢?

身为父母的你,有时候为了孩子使出浑身解数,当你已经心力交瘁、充满罪恶感时,你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在于“怎么有效地对待孩子”,而会变成“宣泄情绪、减低焦虑”“让自己‘当下’觉得好过一点”“证明我不是个那么差的父母”。

当父母对自己如此没自信、挫败时,教养的焦点反而从“怎么改善孩子的状况”,转为“避开自己的焦虑与不舒服”。而这其实无助于长期的友善的亲子关系的建立,还有可能越来越糟。别当“100分”的父母,而是与孩子共学亲子这堂课

我发现很多父母在听很多亲子演讲、看很多教养书籍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常常是:“我这个地方又做错了,我果然还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从而会有一种很严重的疲倦感与挫折感,好像怎么做,都成不了书中提到的那个“100分”的父母。

也因此,我想提醒看这本书的父母,在阅读本书的时候,可以这样想:

把“做父母”,当作是一个“自我成长”的机会。你的“家”,也是“修炼场”。而你的孩子,是你的镜子,也是你的人生导师,帮助你面对你人生的功课。

有一个愿意自我反思、调整、学习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气。而能够跟孩子“共学”的父母,最后的大赢家,也是自己。03 学习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感受

当亲子冲突发生时,你站在什么角色或角度看待呢?是大人的世界,还是马上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来看事情呢?在亲子关系建立过程中,唯有父母真心地进到孩子的世界,才有办法陪着孩子,做出不同的选择。从父母“换位”到孩子的立场

吴念真导演是我很欣赏的导演,他曾经在一场访谈里提到:“我们总是用自己的脑袋,去想别人的事。”而这是我们在人与人的互动之中,尤其是亲子教养里,最常犯的毛病。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所创的“个体心理学”,引用到亲子教养这一领域上,带给我非常大的启发——如何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世界。

有一位父亲,他非常地生气,因为自己刚满一岁的孩子,常常不让自己抱,整天黏着妈妈,甚至只要自己一接近,孩子就哇哇大哭。这位父亲为此还对自己的太太非常地生气,说太太太宠孩子,才让孩子反应如此激烈。

但事实是如此吗?在我细究之后,才发现事情的根源:原来这位父亲,在工地里多半做粗活工作,每次下班回家,拖着一身疲惫的身躯及浓浓的汗臭味。不过即使身体十分疲倦的他,还是想跟孩子多一点互动,却因为太急着想要接近孩子,所以每次在接近孩子的床边时,移动速度总是太快,再加上因为做工而锻炼出魁梧的身躯,在孩子眼里,像是庞然大物突然逼近自己,而感到恐惧。甚至每次爸爸都是粗手粗脚地把自己从妈妈身边或温暖的床边抱走,也难怪孩子总是吓得哇哇大哭。

于是在过程中,我引导父亲思考,猜猜看在孩子眼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这时父亲比较能静下心来思考并了解,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自己。而当我建议这位爸爸放慢速度,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放低音量,甚至放低自己的身躯,让孩子不觉得眼前这个“物体”如此骇人时,孩子被吓哭的情形也就少了许多。

举出这个小小的例子,是想提醒父母,若在亲子关系中“卡关”时,我们也很容易陷在自己的盲点里,或者很快地就对号入座想着“一定是孩子哪里出了错”,却不会反向思考自己是否造成孩子的困扰。

因此,试着让自己转换立场,从父母“换位”到孩子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三步骤转换心情及看事情角度

父母可以试着用以下思考方式来帮助自己检视:(1)现在我很生气或烦躁,先让自己深呼吸、缓一缓高涨或不舒服的情绪。(2)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孩子的话,我在想什么?我的感觉是什么?我遇到了什么困难?(3)而我可以怎么帮孩子的忙?

或许当自己冷静下来或慢下来时,能够更了解,孩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你们的关系又被困在哪。

当你真的进到孩子的世界时,你会发现,孩子做的所有事情,大都是有道理的。

因为孩子总是用他个人化的逻辑(阿德勒称为“私人逻辑”)来理解与面对这个世界。当身为父母的你进到他的世界,你才有办法陪着孩子,做出不同的选择。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角度,然后硬拉着孩子,变成父母心目中的理想样子,从而导致两败俱伤。

最后,我把阿德勒的这句名言,送给各位父母:

用孩子的眼去看、用孩子的耳朵去听、用孩子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祝福你我。Chapter2你能真正“听懂”孩子的心情吗

教养重视的是观念,而不是细节。观念就像是武功秘籍里的“心法”,也像是在教养之路上指引父母的一盏灯塔,帮助自己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困境与目的,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对这个孩子及家庭最好的沟通方法。04 孩子种种行为目的,只是为了克服自卑感

身为父母的,你会陷入“我没有要求孩子考高分!我都跟他说,只要尽力就好了!”或是“孩子,你连努力都没有就放弃,很糟糕!”的迷思吗?与其花力气“找原因”,还不如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软地贴近孩子的心。从自卑感到优越感,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安均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常常上台领奖。安均非常非常认真,做许多事情都一丝不苟,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自己一个题目不会,而情绪低落好几天,甚至常常在班上暴走发脾气。

佳文则是在另外一个极端,考试常常不及格,作业经常不交,偶尔会看见佳文上课拿起课本,可是不到10分钟,马上就打起瞌睡。如果老师叮咛她要多努力,佳文也只是一派轻松地说:“没事啦,反正我也学不明白。”

两个孩子的表现风格完全不同:一个“过度努力”,一个“放弃努力”。但可能在心底深处,他们有非常惊人的相似性——自卑感。

就阿德勒的心理学来看,由于孩子在幼年时期的认知不成熟,加上生理上的弱势,因此在主观的知觉中,必然会有自卑感,于是所建构的人生原型总是朝着克服自卑或补偿自卑的方向前进。因此,用“自卑感、优越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人生风格、虚构目的”这几个方面所共同建构的架构与视角,来窥得孩子的样貌,才能帮助父母去客观理解孩子心态发展。

首先,要来了解什么是自卑感及优越感。

1.自卑感“自卑感”比较适切的翻译,应该是“自觉不足”。阿德勒认为,人从一出生,就是在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下来到这个世界上,因此拥有很多的缺点、不足,而感觉到自己有这些不足,就是“自卑感”。每个人的自卑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成绩不好、长得矮、害怕没朋友、渴望被爱等。如果用白话的方式解释:自卑感指的就是孩子的“痛点”,一旦戳到,就会容易让孩子感觉非常“不舒服”。

2.优越感

与自卑感对立的概念就是“优越感”。生而为人,自然会有一股“让自己变好”的趋力,也就是阿德勒说的“追求优越感”,所以我们会努力读书、去打篮球、参加社团交朋友等。而自卑感则是在这个追求优越感的过程中,提醒我们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指标。

3.从自卑感到优越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而这个从自卑感到优越感的过程,是一个健康的过程,因为它让我们成长、进步。而我们人类进步的动力,也都跟这个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有关。

以安均的案例来说:当他考试考差了,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就会好好认真学习,而“认真学习”就是一种“克服自己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过程,是一件好的事情,是具有积极建设性的。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不过,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两种情况:自卑情结与优越情结。

1.自卑情结

当一个人想要摆脱自己的自卑感,但自我价值与勇气不足,或自我过去所累积的经验无法帮助他配备好面对困境的能力时,可能会因努力的方向错误,导致徒劳无功,因而产生很深的自卑情结,进而选择逃避的方式。例如很多人会通过“放弃努力”,让自己避开“我尽力了,却还是做不到,所以有更深的挫败感”的情况。

而自卑情结很深的人,会常常感觉到“我没有能力、我很失败、我很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佳文与安均,当自己的成绩表现不好时,对自己有很负面的评价。而这种“逃避”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更好。

2.优越情结

而有的人会从自卑情结发展出“优越情结”。

举例来说,有的孩子明明是很没自信的,但却很习惯把自己讲得很厉害,不断向别人自夸;有的孩子心里很难接受成绩不好的自己,就会帮自己定一个“我一定要考全班或全校第一名”的目标;或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必须“跟所有的人自在地打成一片”,才算是融入人群。

而优越情结就是这种“过度补偿”的倾向,就是俗语所说的:“打肿脸充胖子”,或是“好高骛远”。

优越情结很深的人,看起来很努力、目标定得很漂亮,但其实也是一种用来“保护过度自卑感”的保护罩。虚构目的论,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

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因此称之为“虚构目的(Fictional Goal)”。而“虚构”两个字,代表这个目的是个人虚构、想象出来的产物,也就是人们在自己的脑海里,默默给自己设下一个用来解决自己问题的隐形标杆。

因此在面对亲子沟通时,身为父母的我们要不同于过去“找原因”的习惯,不再一直追问孩子:“为什么你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问原因)”,而是要去思考:“孩子这么做,达成了什么目的?或满足了孩子的什么需求?(问目的)”。

过去的父母会认为,自己一气之下,打了孩子,好像“情绪是因,行为是果”。但阿德勒却认为,我们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利用”情绪。换句话说,父母会打孩子,是因为“打孩子可以让孩子听话,因此‘利用了愤怒’”。

过去,父母总认为“一定有什么原因让孩子不去上学”,并试图去找原因;现在了解到这种思维模式后,身为父母的我们要转化思考“‘不去上学’可以满足孩子的什么目的?”例如,不上学可以避开在学校的人际冲突,或是可以留在家里面,守护着爸爸妈妈的婚姻。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突破性的观念转变,父母在跟孩子互动时,可以不用把力气花在“找原因”上,而是更能够去理解“孩子行为的目的”,去思考“为什么对孩子而言,要放掉问题行为是如此困难的”。因为此问题行为,符合孩子心中的虚构目的。自卑感越深,虚构目的越不恰当

回归到前面提到的自卑感。一个自卑感太深或有自卑情结的孩子,会定出一个“过高或不适当”的目标,用来克服心中那个很深的自卑感。

以安均与佳文的例子来说:他们在外在表现上,是非常不一样的——一个名列前茅,一个却连作业都写不完。可是他们的内在,却有同样很深的自卑情结。

安均生怕自己不是“好学生”,甚至觉得如果不是好学生就没有人会喜欢自己,所以他在内心定出了一个“过度努力”“我一定不能犯错”的虚构目的,让自己一直在那个好学生的优越位置。但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有个很深的自卑情结,即“我没有办法接受那个可能会表现不好的自己”。

佳文未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当个“好学生”,只是过去的学习不顺,再加之长期的挫败累积,让她定下“我不要让我自己太努力”的虚构目的,去面对她的自卑情结。虽然这个目标对于她的成绩精进没有帮助,但放弃努力有个很大的好处是:如果我从一开始就放弃,就不会经历“努力了却还是做不到”的挫败感。而以孩子的角度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那是一个最容易维护自尊,让自己感觉没那么糟糕的方式。

安均的过度努力跟佳文的放弃努力,只是因为他们设下了不同的虚构目的,但其实都是用来克服自卑感的方式。进入孩子“生命风格”与“私人逻辑”的主观世界

但为什么两个孩子,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虚构目的面对他们的自卑感呢?一方面跟孩子的天生气质或个性有关,一方面也必须看他们过去的经验。

举例来说,安均的爸妈都是老师,他们从小就对安均期待甚高、要求甚严,大多数的时候,安均都做得到这些要求,所以他对于挫折的自己很陌生。同时,在安均的家里,哥哥、姐姐的成绩都很出色,看着爸妈为哥哥姐姐的好成绩而骄傲时,他认为“我必须要表现得‘这么好’,才能够被父母所爱”,并讨厌着那个在成绩上表现不好的自己。

而佳文从小就常常被身边的大人有意无意地贬低。佳文还记得在她小的时候,兴冲冲地想要帮妈妈拿东西时,不小心手滑让东西碎了一地而招一顿骂;同样在学习上,佳文的努力不仅没被看见,一旦考得不好,爸妈会冷嘲热讽:“反正你也不是个读书的料”。这都让佳文学到“当我试着想努力时,也只会遭来不好的结果”,宁可选择设下“放弃努力”的虚构目的,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孩子表面的问题行为,就像冰山下的一角,如果只针对表面的问题行为处理,是很容易困住的。重要的是孩子在冰山底下的信念、感受、价值观、自我概念。

因此我们需要从过去的经验、社会脉络,去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所隐含的“生命风格”与“私人逻辑”,去了解安均与佳文的过度努力跟放弃努力是怎么来的。阿德勒的生命风格形塑架构寻找孩子心中个人独特的想法

但有的父母会说:“我从来没有要求他一定要考那么好啊!我都跟他说,你只要尽力,那就够了!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父母需要了解一件事是:孩子相较于大人,是更为矮小瘦弱的,因此孩子会更倾向用他自己小小的眼睛去理解这大大的世界。例如:当我回想小时候的爸妈,会觉得爸妈就像是巨人一样高大强壮,而那种屹立不摇的形象则深植我心中;或者小时候那条无止尽的漫漫长路,其实只是一条小小的道路;而童年记忆中的某片大草原,很可能只是公园里的一个小小角落。

孩子身体与心智上的限制,都容易让他们认定自己是没有能力去面对与处理眼前的困境的,因此会用非常“狭隘”的方式来理解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常常会用自己独特的“私人逻辑”,也就是孩子自成一套的专属个人的主观理解世界的方式,定下自己的虚构目的,克服他独有的自卑感。

用一个隐喻来形容,私人逻辑就是孩子在过去的经验中,所学习到如何看待事情的方式,就像是在眼睛前面戴上一副墨镜。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先去理解“对孩子而言,是怎么感知这个世界的?是戴上了什么样的墨镜去看这个世界的?”。举个例子:

有个总是捣蛋的孩子,可能一直牢记着一个画面:有一次,妹妹哭得好大声,妈妈却丢下我一个人,跑去照顾妹妹。而孩子就自己解读成:不管我怎么努力,妹妹就是比我可爱,妈妈就是会忽略我。但当这孩子出现调皮捣蛋的行为,被妈妈管教时,孩子就会解读成:只有我不乖,妈妈才会注意到我。因为对这个不安的孩子而言,这是唯一能够得到妈妈注意力的方式。

妈妈很有可能,并不是真的比较爱妹妹,但对这个孩子而言,在心中烙印下了这个画面,就深深地觉得自己不如妹妹可爱,甚至以为只有调皮捣蛋,或惹麻烦才能换得一点点妈妈的关注。而这是在孩子年纪小时,所创造出来的一份属于他独特的私人逻辑。

由此可知:越是没有足够自我价值与正向经验的孩子,就越会“创造”出某些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是用来克服自己的自卑感所产生出来的应对方式。

也因此,当父母看到孩子有一些令自己头疼的行为时,可以马上问自己:“孩子的这个问题行为,背后的需求与目的是什么呢?”

接下来的篇幅,也都会用同样的概念,协助父母们了解:孩子表面的问题行为背后,可能是怎么想、怎么感受的。因为当我们看见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信念、价值观、过去经验时,才能够帮助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对症下药。心理师与孩子的暖心互动

而阿德勒的学说,带给我怎样的影响呢?

阿德勒“从自卑到超越”的理论,让我相信:人本身就有一个向上,也就是超越自己的动力,让我对孩子有一个基本的“信任感”,并且愿意给孩子多一点的空间。

而“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自卑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会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

但是当一个孩子,他过去的经验不好,或是没有配备好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的时候,他就会有比较深的自卑情结。随之而来,就会给自己设立一个“错误或不恰当的虚构目的”,反而把自己困在一个负面的、对自己无益的循环中。

因此我如果要帮助一个孩子,我要做的,就不再是“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而是耐心地先去理解孩子:“孩子的问题行为,可以满足怎样的目的或需求?”“孩子是带着什么私人逻辑或戴上什么墨镜,来理解这个世界、面对当前的困境的?”

而当我够理解孩子时,便会对孩子有更柔软的心。

先看清楚孩子卡在哪,再想办法帮孩子——如何让孩子可以用比较“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满足他的目的”,以及“训练或配备好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而这个部分,将在后面章节里说得更清楚。父母反思小练习

俗话说得好:“我们是有了孩子,才开始当父母的。”因此,在面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身为父母的我们也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及转换成孩子立场,才能寻找到问题点,从而对症下药。其中,把问题记录下来是很好的方式。这里针对“父母如何觉察孩子的痛点”做反思练习。

1.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时,是用什么方式凸显他的自卑感呢?(例如:一直用吵闹、生气、吸引注意力的方式,有时也会欺负弟弟。)

2.你跟孩子谈过后,觉得孩子的痛点或自卑感是什么?(例如:孩子常常会说爸爸妈妈比较爱弟弟,不爱他。)

3.你觉得孩子背后的心情与需求是什么?(例如:我好害怕妈妈只爱弟弟、不爱我,或是我想要爸爸关心我。)

4.我如何帮助孩子?如何用更妥当的方式、满足孩子的需求、安抚孩子的痛点或自卑感呢?(例如:我会告诉哥哥说:“我知道你很怕妈妈爱弟弟不爱你,可是妈妈想让你知道,不管怎样,妈妈都还是很爱你。你愿意过来让妈妈抱一下吗?”)05 辨识孩子常见的四种不良行为的背后目的

孩子只要跟父母分开一下就大哭大闹?老是爱顶嘴?不高兴的时候就动不动摔东西?会动手打人?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这些都可能是孩子保护自己的“武器”。想要让孩子放下武器,不是硬性制止,而是先理解、辨识他们。帮孩子放下他手上的武器

阿德勒不同于过去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主张的“决定论”说法,反而提出“目的论”的论述(见下图)。所谓的目的论,指的就是,当一个人在从“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自卑感,到“努力去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优越感过程中,其实是目标导向的。所以各式各样看起来糟糕的行为,都是孩子来满足自己“主观”上的一些需求或是目标的方式。决定论与目的论的差异

与阿德勒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他曾指出儿童常见的四种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分别为获得注意、权力斗争、寻求报复、表现无能。

而身为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制止或改变表面上的行为,而是能够辨识出孩子的错误目标,协助他们用一个更正向、有效的方式,去满足目标与需求,进而改善行为。

假设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一种“武器”,而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去理解孩子拿着武器时,他想保护的是什么,想捍卫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帮助孩子放下他手上的武器。儿童常见的四种不良行为的错误目的

以下简单介绍孩子会出现的四种不良行为背后所隐藏的错误目的。

1.获得注意

为什么孩子那么重视被“关注”呢?夸张一点说,因为如果没有被关注,是活不下去的啊!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孩子一出生是非常脆弱的,“哇哇大哭”是一个本能反应,虽然有时恼人,却也会吸引大人过去帮忙喂奶、帮忙照顾。一个不懂得获得注意的孩子,是无法好好活下去的。

也因此,很多孩子被父母忽略的时候,心中的恐惧是非常巨大的,他们会极尽所能地,即便是被父母讨厌,也要做出不合理的行为,以争取“父母是在意我的”的感受。以下便是孩子常见的四种想要获得父母注意的案例及反应:

仁骏常常在学校闯祸,父母需要跑到学校道歉。虽然常常挨父母骂,甚至被痛殴。但在被责打的同时,仁骏却好像闪过一丝快乐的表情。

国庭动不动就因为一件小事情而呼天抢地大哭,父母都很疑惑:“前一秒钟明明就好好地,而且分明就是一件小事,为什么他的反应总是那么大?”

燕妮原本是懂事的小女孩,但自从弟弟出生之后,突然开始变得任性了,偶尔还会尿床,让父母都叹气说:“不知道燕妮到底怎么了!”

婕予一直都是被长辈赞誉有加的乖小孩:安静、聪明、总是班上的第一名。但不知怎么地,婕予在被夸奖时,常常闪过一丝忧虑的神色,并且一直看着父母,似乎害怕着万一有一天失去父母这样的喜爱与赞美。

这些孩子,或多或少,都用他们的方式去争取父母或大人的注意,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或重要性。

这会让孩子“不得不”做一个乖小孩或坏小孩,成为那个在父母眼中,能够一直被喜爱或担忧的孩子。

阿德勒曾在儿童咨询中心处理过一个很著名的案例:

一位母亲带着女儿来咨询,因为她的女儿不知道为什么,不肯吞下口中的食物。当所有人都问她为什么、要求她吞下去时,孩子也只是无动于衷。

而当阿德勒跟母亲面谈完之后,孩子被带了进来。

阿德勒跟孩子说:“听妈妈说,你总是把食物含在嘴巴里头,大家都很伤脑筋呢!”“你知道有一个更棒、更能引起大家注意的方法吗?就是把嘴巴的食物吐到桌子上,大家就会更伤脑筋、并且谈论你的事情哦!”阿德勒幽默地说。

女孩听到阿德勒这样说,就会心一笑。自此之后,女孩开始愿意把食物吞下去了。

因为女孩知道:阿德勒“懂”她想吸引注意力的目的,而当目的被辨识出来时,她也可以不再继续坚持用这种方式吸引注意力了。

2.权力斗争

永政是典型的“刺猬男孩”,只要有人不顺他的意,让他感觉到有一点被否定,便会很激烈地反驳对方,常常一言不合,脏话就说出口,有时也会公开和老师顶嘴。在同学间,他是个有领袖魅力的风云人物,走在路上常常有很多小跟班在身边,但违法、暴力的行为层出不穷,是学校的头痛人物。

翰丰是个坚持度很高的孩子,同一件事情总是要重复地说好几次。要他洗澡、吃饭、看电视,如果他不想,就会死命地待在原地或者装傻,可能什么话都不说,眼神坚毅如石。有时候爸爸常常很生气:“我是你爸,你那是什么眼神!”翰丰有时乍看之下没反应,有时突然会顶嘴:“你们每次都这样!我恨你们!”说完,就冲回房间去,但愤怒的同时是泪眼汪汪的。而面对这样的翰丰,父母也只是充满困惑,并且就此罢手。

孩子若无法得到父母的关注,又长期在一个被批评、压制的环境下长大,他们将学会“权力斗争”,因为权力斗争可以让孩子获得主观感觉中的“地位”,得到安全感。

也有一种权力斗争,不是用顶嘴等方式正面起冲突,而是面对高压的父母,孩子会用一种“我知道你要我听你的话,我没有办法反抗你,所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我不按照你的话去做,我就‘赢了’!”

当孩子跟父母进行权力斗争时,许多父母会更强硬地打压孩子的需求、更剧烈地否定孩子、更严格地要求或规范,因为父母觉得孩子“不听话”“必须要教孩子一些规矩”。但父母的反应,使孩子即便在当下顺从了,但是内心更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爱;即便在当时看起来平息了,但孩子会想办法用更激烈的方式,在下次反扑时,提高“坚持”的强度。

可是,哪有孩子不希望被爱、被疼惜、被当成是好小孩看待呢?在那个权力斗争的背后,其实是隐藏着一种“我得不到你的注意力跟爱,至少,我不能‘输’。因为,我不能连我自己都失去了”的哀伤情绪。

3.寻求报复

佳馨的父母从小对她就有很高的期待,在佳馨犯错的时候,父母总会大吼:“不是跟你说过了,这种小错不要再犯,跟你讲过几百次了!”这让佳馨压力很大。事实上,资质不错的佳馨在求学路上过关斩将,已经拿到很好的成绩。但佳馨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只是被用来满足父母虚荣心的工具,也常常在父母说“我是为了你好”时,有一种很矛盾的反感。有一天,佳馨像是个坏掉的时钟一般停摆了,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开始逃课、做出许多违规行为。因为她知道,父母对她的失望,是她用来表达抗议、报复父母最佳的武器。

阿力在一个家暴的家庭长大,小时候,爸爸在喝醉酒之后,常常会醉醺醺地拿阿力出气,宣泄他在人生中的挫折。当时在一旁的妈妈曾经试着阻止,但最后也只能无力地哭泣。最后爸爸因为意外过世了,阿力觉得对爸爸的恨,突然之间不知道要往哪摆。进入青春期的他,常常在学校打架闹事,妈妈都需要放下手上的工作,来学校处理孩子的事。每次妈妈来学校,总是非常地痛苦。她最常对阿力说的是:“你知道你这样,让我有多痛心吗?”阿力听了,知道自己又让妈妈失望,可是肚子里同时有一股莫名的痛苦与愤怒涌上,阿力好想对着妈妈大吼:“你呢?你又对我做了什么?”

寻求报复型的孩子可能因为遭受一些身体、性、心理上的虐待或忽略,而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通过伤害别人、让别人感觉到痛苦,去让身边的人体会到“我究竟有多痛苦”;有时孩子也会通过报复,感觉到自己对其他人是有影响力的,借此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

寻求报复的孩子,常常让我有一种抱着炸弹同归于尽的感觉。但那个同归于尽的心情,其实非常绝望,痛苦指数是非常高的。

4.表现无能

安欣是个话不多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犹豫不决,事情交给她,也总是会搞砸。在人际上也常常退缩不前。久而久之,同学也觉得跟安欣说话自讨没趣,因此她朋友也越来越少。安欣有时也很想让自己振作起来,但每次当她越想要努力,她反而就把事情搞得越糟糕,让她越来越不敢尝试。

表现无能的孩子常见的行为包括:退缩、迷糊、总是令人担心,甚至害怕在最后关头发生一些紧急状况导致表现失利,而表现出“我做不到!”

因为表现出无能或放弃的最大好处就是“我可以不用去面对挑战与困难,更不用去面对那个什么都做不到的自己”。

矛盾的是,当孩子把“无能”当成是自己的盾牌时,看似可以避开那个做不到的自己。但实际上,孩子每次的放弃,都会让他在心里更深信自己“果然是做不到的”,反而更没有自信,做事也更不容易成功,孩子也会更紧抓着“表现无能”这个目的。如何“辨识”孩子是哪一种错误目的?

其实同一种问题行为,可能有不同的错误目的,甚至有一种以上的错误目的。有时不是那么容易能够完全辨识清楚,引发孩子行为异常的最主要错误目的是什么。

举例来说: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究竟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还是要跟你进行权力斗争?是为了让你感觉痛苦而寻求报复?还是因为在学习上感觉自己无能,才转由到其他渠道宣泄?

一个不上学的孩子,究竟是为了想留在家里被父母注意到?还是要抗议平常父母对他的严格管控,心中觉得“父母要我上学,我偏不上学,我就赢了”?或是故意要让体面的父母“丢脸”,借此报复?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应付学校的挑战?

最好的判断方法,就是父母的“内心感觉”,以及当你制止孩子之后,孩子的反应是什么。

线索一:用内心感觉去判断

身为父母要先观察孩子的行为,并试着辨识出自己内在的感受,或许更能够理解及辨识出这个孩子到底属于哪种问题行为。(1)寻求关注的孩子类型:寻求关注的孩子,对爱与关注的渴求像是难民,是个永远没有吃饱的孩子,会不断地跟你讨爱、讨关注。所以父母常常会有一种被掏空、厌烦的感觉。父母心中的会想:“我已经很累了!这样够了吗?”或是会因为自己没办法满足孩子的期待,而感觉到“内疚”。(2)权力斗争的孩子类型:权力斗争的孩子,像是斗牛士一般,所以会让父母感觉到被威胁,常常有种被打败的感觉,或是在沟通过程中,很容易越来越生气,因为孩子跟你一样想要拿回主导权,导致自己陷入跟孩子‘争输赢’的错误循环中。因此孩子常常会有语言或行为上的挑衅行为,像是顶嘴或反抗,严重时还会动手摔东西等,父母心中的会想:“我是你爸或你妈,你那是什么态度!”从而责备回去。(3)寻求报复的孩子类型:寻求报复的孩子,像是自杀炸弹客,想跟你同归于尽,因此他的行为表现具有积极破坏性,例如暴力、偷窃;或消极破坏性,例如勉强、被动等行为。所以父母常常感觉到很切心(即“失望”的意思)、失望透顶、难以置信,导致父母心里想的是:“我这么努力想要当一个好爸妈,你怎么能够这样对我?”(4)表现无能的孩子类型:表现无能的孩子,像是大婴儿一样,永远觉得自己都做不好、永远都不会。所以父母常常会有种“挫折感”,好像怎么教、怎么做都帮不上忙,甚至演变成“无助”或“绝望感”。而这类型孩子的父母心里想的是:“我到底还可以怎么做,才能够帮到孩子?”

线索二:当父母制止孩子时,观察孩子的反应

接下来,就是回到跟孩子的互动中,尤其当身为父母的你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孩子的反应是如何的?通过观察孩子的反应,更能够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是什么。(1)寻求关注的孩子反应:孩子会在父母或大人关注他的时候,稍微停下来一会儿,但很快就又会重新开始原本的行为,或转而用其他方式引起你的关注。(2)权力斗争的孩子反应:孩子会开始跟你顶撞或消极抵抗,各持己见,最后甚至会升级为你跟孩子的攻防战。(3)寻求报复的孩子反应:孩子会用一些破坏性或伤害性的话语来反击,甚至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互相报复的循环。(4)表现无能的孩子反应:这类自暴自弃的孩子反应往往很消极,希望你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甚至会故意出糗或犯错,来掩饰自身的挫败感。

通过以上两个指标与线索,有助于我们判断,孩子的不良行为背后,实际上有着什么样的目的。父母该怎么做呢?针对不同的错误目的对症下药

为什么要辨识出孩子是哪一种错误目的呢?因为当父母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时,才能“对症下药”,所以,对四种错误目的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1.寻求关注的孩子——给予正向的关注

对于寻求关注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给予正向的关注”,力求让孩子可以体会到“即便我不用这种方式寻求关注,我还是能够相信爸妈是会关注我、爱我的”。

例如,面对一直在旁边调皮捣蛋,哭闹着要人陪,或者父母不在就很不安的孩子,身为大人的我们或家长可以这么说:“我知道你很怕妈妈离开,或是很想跟妈妈说话,妈妈听见了、知道了,会在这里陪你。”

至于力求表现优异,害怕让爸妈失望的孩子,父母可以这么说:“看到你表现好,我很替你开心。但不管你的表现如何,我都会为你感觉到骄傲。”

而孩子过度寻求关注,大多也跟孩子与父母亲建立的“依附关系”不够稳固有关。关于这部分在本书下一章节“从依附关系中,建立亲子间的安全感”中,有更详尽的介绍。

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正向地回应孩子的情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时候无法满足孩子时,父母可以试着有界线、温和而坚定地回应孩子。

例如,可以试着让孩子知道:“妈妈现在正在处理很重要的事情,正在跟阿姨讲电话,5分钟之后,我就会去找你。可以吗?”通常好好地跟孩子说,孩子多半会同意的。

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在这5分钟之内,练习跟“妈妈没办法‘马上’陪我”的失望感共处一下下,也就是让孩子练习“延迟满足”。而当5分钟结束之后,妈妈依约去找了孩子,孩子心中反而会有个安全感是:妈妈说“现在”没办法陪我,可是妈妈不会因此消失不见。

甚至可以让孩子在情绪比较和缓时,练习“直接表达需求”,而不是用哭闹的方式。例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说:“下次如果你想要妈妈陪你的话,你直接告诉我‘妈妈,我希望你可以陪我’,这样我就会知道了,好吗?”

这么一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并用比较和缓、理性的方式表达。而当孩子“好好说”的时候,父母也真的能够反应并满足孩子的需要。反复几次下来,孩子自然就不需要通过情绪化的方式获得关注。

2.权力斗争的孩子——不要与孩子竖起战旗

面对权力斗争的孩子,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不要跟孩子竖起战旗”。

我在学校工作,面对孩子最常讲的一句话是:“刚刚你们太吵闹了,其实我感觉很不舒服,也很生气。但是我不希望对你们发脾气,因为那对我们双方都不好。”我同时表达我的不舒服,但也示范,我如何不被情绪控制,不用老师的权力压制他们,让他们闭嘴。

另外,我也常常会在表达我的意见之后,在最后面跟孩子补充一句说:“这件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但因为是你的人生,我只能提供给你建议,最后,你决定怎么做,我会尊重你。”

我发现,当我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角度时,孩子是感受得到的,因此便不需要摆出战斗的姿态跟我对抗。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拿出“我的脆弱、我的柔软、我的感受”,尊重孩子也是个有感觉、有思考、有判断的独立个体,用这样的态度来跟孩子互动。

因为我相信,当我越尊重孩子,把权力与自主权还给孩子,孩子就不需要花力气跟我对抗。而且我也相信,要教孩子放下武器,就要让他知道,表现自己的脆弱与柔软,不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3.寻求报复的孩子——道歉并修复彼此关系

寻求报复的孩子,过去往往受了极大的伤,对人有极大的不信任。因此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修复关系”。

父母可以想想,在过去的经验里头,跟孩子是否有过很大的冲突、是否打过孩子、是否有重要亲人突然离去等,当孩子这些受伤的感觉没有被消化的时候,这些“伤”会不时地重复出现在父母跟孩子之间。

因此一开始面对寻求报复的孩子,身为父母的你可以跟孩子说:“当你做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我很难过,也很受伤,但我在想,你一定同样也不好受。”

当孩子感觉被了解了的时候,他便会慢慢地愿意吐露心声,而你就可以继续往核心了解:“你愿意让我知道,你经历了什么吗?是什么让你那么痛苦、那么放不下呢?”

最后,有些孩子会愿意说出他的感受,例如,他可能会说:“每次你都很坚持要我听你的话,你常常生气、对我很凶!”这时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在攻击或否定自己,不要防备起来,反而要很开心,因为孩子愿意跟你吐露真心话。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伤痛是自己造成的,或许可以针对那次伤痛,向孩子真挚地道歉,好好修复关系,例如,你可以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情,否则我不知道那次你有多受伤。当时我太想要教你一些事情。”或是“当你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时候,我却离开你,没顾虑到你的心情,我很抱歉让你有这些很受伤的感觉。”

当孩子心中的伤放下了,痛被抚平了,也就不需要一直用“报复”的方式,告诉父母自己内心有多痛苦。

4.表现无能的孩子——了解困难、提供协助、陪伴练习

而表现无能的孩子,其实内在的心智年龄是跟不上实际的身体年龄的,可能没有足够的信心或能力,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的困难、给予适当的协助、让孩子有练习与成长的机会。

举例来说,一位不愿意写作业的孩子,需要去了解他现在的学习程度,并且找资源,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教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