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1 18:33:25

点击下载

作者:村西边老王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重构

重构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重构作者:村西边老王排版:汪淼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01-08ISBN:9787505745193本书由北京磨铁数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我和环境是什么关系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虽然一个生活在沿海城市的年轻人和一个生活在边远山区的年轻人都处于同一国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一生中所能够获得的财富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是一样的,甚至他们面对的生活状态和面临的情感环境,都因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而有质的不同。产业生态导致的职场机会

在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首要表现就是产业分布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不同地区的人所面临的就业机会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人生境遇和职场机遇,也将因此不同。通过图1-1我们可以看到,各省市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有着巨大的悬殊。

当我们把数据从省份再聚焦到城市,就会发现产业分布不平衡变得更加明显。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城市在沪深两市中的上市公司数量遥遥领先,上市公司市值占据了A股总市值的51%。图1-1 各省市的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2017年。

经常会听人说“越小的地方越靠关系”,按照产业分布的原理,这句话几乎是对的。因为越小的城市、越偏远的地区,其支柱产业越少,经济资源越少,商品贸易和市场经济越不发达,那么靠市场空间赚钱的可能性就越低,难度也越大。所以,基本上在中小城市的赚钱生态相对大城市来说会更加残酷,因为资源太少,个人能力就显得无足轻重,资源会向权力集中。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听同学和朋友说,一线城市是“有关系的人”去的。其实他们完全说反了,小地方才是“有关系的人”去的。图1-2 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及其在中国十大城市的总值数据来源:财富号网站。左侧纵坐标体现的是不同城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而右侧纵坐标体现的是对应城市上市公司占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的比例。

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低等级的城镇,由于人口较少且分散,商业效率低下,本地产业很难发展为大型民营企业,而外来企业一般也是以制造业和销售业为主。在旅游区可能投资更多的是酒店、景区和房地产,适合招聘大量服务业从业者,那么其他专业的人才呢?总不可能读了国际注册会计师去做酒店服务员,读了法律硕士去工厂里做质检吧?

当然,在三、四线城市,也不是说没有本地大型企业,只是在相当多的地区,这种大型企业可能更多的是依托当地土地、矿产、能源等资源所建立起来的国有或私营企业,或依附于政治资源所成立的企事业单位,比如城投公司。总之,这类公司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强烈的“资源属性”。在三、四线城市,即使可能存在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利润高的大都也是和资源有关的生意。比如承包市政的花花草草、节假日的城市装扮,给某大型国企单位印刷物料、广告,给矿业、石油等垄断国企做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等,从获得业务到获得贷款支持,甚至到成本控制,如水电费、税费优惠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关系资源属性。一线城市当然也有大量关系生意、审批生意和资源型国企,但这只是一线城市经济组成和行业构成的一部分,因为市场的发达和人口的集中,已经足以支撑大量市场性行业产生出大型的、实力强劲的民营公司。

美的、格力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都是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在珠海、佛山这样的地级市里,但和其他地级市相比,珠海、佛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们都处于珠三角经济圈,拥有良好的周边市场优势,拥有外贸型海外市场优势,还占据了产业先发优势。

超大型民营经济体,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三、四线城市并不少见,但在其他内陆地区就较为少见,并且在我看来这个趋势将是长久的。互联网产业在不同城市的生态“互联网填补了信息鸿沟,因此在三、四线城市可以学到在一线城市互联网企业里学到的东西。”时常听到朋友表达出和上面这句话类似的观点,但很遗憾,这是错误的观点。

互联网一直都是全世界、全社会范围内平权化的有力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互联网确实是以填补信息鸿沟为己任的,但互联网不是以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一线互联网公司从业者为己任的。事实上,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不仅没有填补三、四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产业鸿沟,甚至一直都是充当着拉大城市之间产业鸿沟的角色。

互联网已经证明了其本身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具有诸多全新特性的伟大行业,其中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这是一个行业集中度远超于传统行业和线下实体行业的行业,甚至说这是一个“赢者通吃”的行业都不过分。

此特性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资源是高度集中于几家头部公司的,而这些头部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北、上、广、深和杭州,这导致如果身在其他城市,想要进入到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学习和工作的概率非常低,即使有幸进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某些二、三线城市设置的分公司或工作室,你就会发现,它们要么是销售性质的分公司,要么是人数很少的一个小型工作室,完全无法承载一个城市专业人才的工作需求。

身处一个资源高度集中的行业,你只有进入互联网头部公司学习和工作,才能够接触到头部的商业资源、头部的人才配置和头部的商业模式,才能有机会学到领先的东西,有机会做出领先的成绩,甚至当你决定自己创业的时候,也只有拥有头部背景的背书,才能更容易拿到头部的投资资源和创业团队的支持。

而这些资源,由于互联网头部公司高度集中于北、上、广、深和杭州,使得其他城市的人虽然每天都在用互联网,但却只是作为产品的应用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去使用的,既不是产业的建设者,也很难分享产业的发展红利。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其他大多数地方的人,事实上成了“互联网产业无关者”。图1-3 2017年中国新晋独角兽公司地点分布数据来源:itjuzi.com,IT桔子;数据截至2017年12月1日。不同城市的职场生态

由于产业格局的不同,一线城市的职场生态和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中国,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承接了绝大部分行业中绝大部分领先公司的总部职能,这包括了绝大部分央企总部、外企中国区总部和绝大部分热门行业的强势民营企业总部。虽然部分二线城市也有部分总部功能,但大都是行业内区域性而不是全国性的公司,或者是全国性公司的区域性总部而不是全国性总部。

总部职能分布的格局,造成了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普遍是分公司职场生态或区域型公司的职场生态,这意味着职场的纵深空间比较小,也就是天花板比较低。毕竟在任何一个行业,当全国性大企业CEO的难度肯定远高于当一个区域型小公司的老板或分公司总经理。

这种总部职能的格局和职场纵深空间的区别,直接决定了工作本身的纵深度和你在职场上的价值。比如同样是做营销,在同一家公司,总部的营销人员会从更高的视角审视和把控集团整体的营销费用及创意思路,分公司的人则往往是以总部意志的承接者和落地者的身份来参与工作的,而做决策的人和执行决策的人在职场上的价值肯定是不同的,这就好比大脑和四肢。

除了总部职能的格局之外,影响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职场生态区别的更深刻的原因,其实是社会原因—陌生人生态和熟人生态之间的区别。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一线城市,就在于人口的增长方式主要来自外来人口迁入的机械增长。外地人或非户籍人口比例等于甚至超过本地人口,这使得一线城市的整体人际生态和职场生态处于陌生人生态之中,加之不论是城市本身还是在职场中,流动性很大,大家会更关注职业的发展空间和未来的提升,当然也更关注现实的收益,整体风格都会更加透明、务实和高效。

二、三、四线城市则不是这样,虽然个别二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在加速流入,但还是以熟人生态为主。在这种人情社会中,二、三、四线城市的职场生态,更多的是作为本地人对本地生活的补充,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少有开疆拓土、引领行业和改变世界等诸如此类颇具鸡血感的上进心态。

当然,无论一线城市和二、三、四线城市的产业格局有什么不同,职场的生态有什么不同,或者互联网行业生态有什么不同,聚焦到个人的话,我并不建议人们都从二、三、四线城市拥到一线城市去,我也不认为每个去一线城市的人都会获得预期的收益。事实上,个体命运本身是不能用概率论的思维模式去判断的,即使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聚焦到一个个体的身上,对这个人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命运。

但一个人确实应该根据自己的家庭背景、个人能力、个人性格和职业的发展目标,并同时对产业格局和城市优势综合考虑,匹配自己的选择。不同人群的时空区隔身份的焦虑感

前段时间,针对“如果清华的学生都买不起学区房了,那么,学区房是否还值这么多钱?”这个话题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虽然这个话题有开玩笑的成分,但也引出另一个问题:有钱人买学区房真的是为了让孩子考清华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或许这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更深刻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推动着这些超额的消费场景,这就需要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这类问题,因为经济学对于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和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框架和动因分析。

之所以会存在不同档次的消费场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们本身就处于不同的收入水平上,收入高的人群不想和收入低的人群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人们又希望其他和自己收入水平相当的人能一眼辨识出自己,这样既能产生身份上的心理认同,又可以降低互信成本,以期快速获取友谊、情报和同等水平的互惠互利。这种心理状态既简单又深刻,为我们解释很多现象提供了模型。

在教育行业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永远把生源质量排在第一位。因为生源质量好,教学成绩就会好,学生未来的成就就会更高,所以,全世界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在争夺优质生源。而优质生源主要分为几方面,比如理工科里学习顶尖的学生,比如各国政商领袖的子女,比如体育、文艺明星……总之,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显然,学区房筛选出来的不一定是优质的生源,而是家庭条件更好的生源。而且中国有那么多学区房,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考上清华,甚至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考上重点学校。所以很明显,学区房的溢价,是有钱的父母为了让子女能和更多优秀的孩子一起上学,从而拥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付出的溢价。

另外,买学区房本身也是一种投资。教育,尤其是好的教育资源,在中国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刚性高端消费,无论是为了学习环境的溢价,还是为了可能存在的更好的投资机会,都支撑了“学区房”这一概念,而当这个概念被支撑起来的时候,它本身也就成为一种身份的标签。这种标签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富足的标志,是关心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标志;而对于一个未婚单身青年来说,则是收入和未来财富的极好背书,可以让其在婚恋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议价权”。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与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学习和生活,为了获得可能存在的潜在的投资机会,为了获得个人财富的身份标签,这些都成为购买学区房的理由,同时也都指向了身份焦虑—对子女未来的焦虑,对自身财富的焦虑,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焦虑。而这种身份焦虑的认同感,最终却都是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呈现的—人们迫不及待地想向更上层靠拢,也更加迫不及待地想宣示自己已经脱离并远离了之前的阶层。人群的时空区隔

如果你不是富豪,而且不是身处在专门为高净值人群服务的行业里,如知名医生、银行VIP客户经理等,你可能很难和富豪相识,更不要提深入交往了。

在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别墅、大平层一类的高端物业的销售圈里,有个很出名的词叫“圈层营销”,它大概的意思是,在金字塔形的社会结构下,越往上人越少。而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房地产业态高端到一定程度,就很可能意味着潜在的买家互相都认识。

不在一个圈层里,就意味着和这个圈层有区隔,离得越远,区隔越大,这种区隔既是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物理区隔,更是消费价格的成本区隔。

消费成本的不同,造就了不同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区隔屏障。这种区隔屏障,意味着不同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意味着不同的安全系数和医疗教育水平……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生活在一座城市,你很难跨越区隔认识你想认识的那些人。因为走同样的一条路,你坐在公交车里,人家则坐在豪车里;同样去一家饭店吃饭,你坐在大堂里,人家则坐在VIP包间里;同样是在一个区居住,你住在城中村里,人家则住在大平层里。“认识想认识的人”这一终极社交需求是比消费体验成本更高的成本,你可以通过一两次的跨越消费体验到更高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但次数过少意味着场景社交成功的概率被无限压低,而次数过多,你又无法承担高昂的成本。

由于消费场景的成本无法通过一两次的跨越消费覆盖,所以考上好大学和进入好公司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自身生存资源得到改善,同时也为自己提供了和不同人群长期生活、接触的机会。

这种生活场景的接触,可以为你提供更长的时间、更高的频率和更容易取得互信的认识场景,让你更有可能认识到你想认识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升入好大学,不仅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认识到“贵人”的社交生活场景。

所以,想和任何人建立长久而富有成效的人际关系,不管是想谈什么样的恋爱,想让什么样的老板欣赏自己,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都是一个挑战,需要彼此欣赏且相互需求,需要机遇和运气。

而阻隔了你想拥有的人脉关系的障碍,正是你和你想结交的人中间的消费成本所带来的时空区隔。不仅如此,彼此生活场景和工作场景的缺失,使得你们难以形成长效的人际关系博弈,也就无法建立起牢靠的感情。

不知道男生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你在网上或相亲时认识一个女生,你非常喜欢她,但是她和你没有共同的工作和生活圈,甚至连共同的朋友都没有,你就会发现你们自认识以后如果不能快速进入恋人关系状态,你们的感情将会非常脆弱。因为缺乏生活和工作场景的支持,既增加了你们互信的成本,还增加了面对面了解和增进感情的成本。但是,如果你们是在学校或公司相识的,物理距离的靠近和职业背景的相同都会降低互信门槛,而且很容易让你们形成长效博弈。人和环境的关系人创造环境,也被环境塑造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大多数人在顺境的时候容易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在逆境的时候容易垂头丧气,产生自我否定和怀疑。而当这种逆境长时间得不到扭转时,就容易产生抱怨、抵触、自暴自弃之类的消极情绪。

有的人会说,心态很重要。但是,一个人身处顺境和逆境时,最大的差别是心态吗?或者反过来说,环境本身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的心态,只不过每个人的延迟满足感能力和抗压能力不同,而每次所遇到的顺境和逆境的程度也不同而已。

有一个在“四大行”工作的朋友曾告诉我,一个人不要太相信运气,而要在业务上沉淀,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我承认他的观点是对的,但是在生活中,很多观点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总结。每个人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利益也不同,所以即使每个人都将逻辑推演得相当严密,看似颇有道理,但因为本身的立场问题,看似有道理的观点仍然矛盾重重。

我朋友的观点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观点本身也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国有制银行拥有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业务环境,这是由其牌照门槛、规模门槛、资源门槛等共同决定的,是一个拥有非常高壁垒的行业环境。在这样一个业务环境非常稳定的机构工作,业务知识和人际关系的沉淀自然变得重要,因为员工不用担心没业务做,更不用担心机构会倒闭。但是,如果你在一个创业公司工作呢?你自己本身就是创业者呢?你在一个商业壁垒并不高的行业或者公司里工作呢?这时你是否还会不相信运气,觉得运气不重要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带着劳动人民朴素生存智慧的俗语体现出了环境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当然,工业时代和市场经济的繁荣,使得一代又一代人得以摆脱地理环境对人的生存的桎梏。

现在的人们选择很多,换行业、换公司等各类职场转型非常普遍,但要想在某个时间段内事业有成,依然需要选择相对稳定的产业和职业环境进行积累,而产业、职业环境和个人总体素质的相互作用,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心态。形势比人强和人的自由意志“形势比人强”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不同的人对于形势的判断是不一样的,而且形势的验证是后置的,需要过几年才能看清结果。

人们的每一次选择都接近独立事件,同时又会对之后的选择形成路径依赖,只有每一次都选对,才能呈现持续的上扬态势。如果一次选错,就很可能回归原点,甚至还不如原点。所以,人的专业技能、行业资源和人脉资源是可以正向积累的,但由于每一次选择都有选错的可能,导致事业的成就反而具有相当强的随机性。

所以,专业能力、智力和思维方式虽然重要,但情绪的稳定性、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能否保持长远的理性状态,以及能否保持长期居安思危的意识和对事物判断的敏感度,对长远发展更具决定意义。

所谓成功,本质就是一场竞争,和别人的竞争,更是和自己的竞争。成功并不取决于把一件事做得多么漂亮,而在于减少长期的判断失误。所以,先稳定,后发展;先减少失误,再寻求创新,等到别人犯错时,你就跑到前面去了。

一个人最痛苦的事情,往往是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有些人虽然在职场上取得了短暂的进步,但由于做的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很难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也许到了中年,反而会遇到职业瓶颈和中年危机。而有些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并且行动力很强,不管能不能成功,反正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准备都做好了,这种人就容易成功。所以,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在职业生涯的规划中,可以充满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但重要的是学习和坚定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了解。

我们很难预测未来,也很难预料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规划到底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只能尽量让每一个抉择都来自自己心底最真实的声音。做事情的时候好好做,机会来了,该放弃的放弃,该抓住的抓住,该转型的转型,无论未来怎么样,成不成功,都要学着修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控制自己的期望。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从各个平台看到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情绪和价值观也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别人在不同的国家旅居,我们也想一边旅游一边生活;别人住豪宅、开豪车,我们觉得自己还在租房住很可怜……这些美好的事物很容易激发出欲望,却无法让人改变现实的处境,我们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真地工作和生活,去抓住那些能够抓住的机遇,才能够拥有美好的生活。

当下的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往往都是成功式教育,却没有人告诉我们只有耐心地积累和等待,用平常心看待得与失,才能不让我们的心态失衡。即使再好的公司,能走到台前来的人也并不多,能一直顺利晋升的更加不多,而且公司随时会出现业务转型、发展战略改变等变化,而你的核心优势和公司的未来战略并不匹配,所以你也会随时被人替代或从核心岗位调配到边缘岗位。

人的成长过程会有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自由意志。越年轻的时候自由意志越强,越觉得自己能实现自己想实现的东西;越是顺境的时候自由意志越强,越是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且人在年轻和顺境的时候,很容易为了一个自认为很重要但其实完全是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放弃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所以,不要让自己因焦虑而丧失理智,不要沉沦在消极的情绪里。很多时候,不进则退,但更多时候,不失误就是进步,因为别人会失误。人生的七次机遇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在生活中,有一个“人生的七次机遇”理论,据说来自哈佛大学的一份调研报告,这个理论是对是错并不重要,但支撑起这个理论的一些思想意识还是有道理的,比如人生可能呈现出周期性,呈现出路径依赖的表现,不同的选择之间又有事件相对独立的特性等。

如果一个人22岁大学毕业,到60岁退休,那么他将有大概40年在职场中度过。在这期间,他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人脉和积蓄财富,而按照“人生的七次机遇”理论,这七次机遇基本上就发生在这40年里。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机遇相隔的时间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每个人遇到的机遇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明显地获得七次改变人生的机遇。这只是个理论,我们只需要从这个理论中学习和体会一些有用的道理即可。

能够考入大学,肯定是人生中一次选择的机遇,其中包括了大学层次、城市和专业。

学生考取大学层次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后所进公司在行业内的层次。比如同样一个专业,清华的毕业生大都进入到行业内最好的公司,而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可能就会进入行业内一般的公司,因为校招时,一家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决定它能进哪所大学。

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后所能从事的职业,比如同样是清华毕业生,学会计的很难成为程序员,但却能够和学计算机的在同一家互联网公司就职,因为互联网公司不仅需要程序员,还需要财务人员。

如果单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和能进什么学校、选择什么专业相比,毕业后选择去的城市则是一个更重要和更大的宏观环境。宏观生态决定微观生态,企图不改善周围宏观大环境,而寄希望于改善微观小环境,所能腾挪的空间是很小的。当然,这只是单纯地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毕竟评价生活的维度很多,没法要求每个人的价值取向都一样。

对普通人而言,城市、行业、公司和职业的选择,已经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职业发展路径,并会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区别就在于所处的平台层次不同。比如同样是做财务,你是做记账的小会计,人家则是做投资、融资的首席财务官;你是三本毕业的,人家则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但不论最初的选择如何,一个人只要有优点和优势,在以后还是有改进职业发展的机遇的,优点和优势越大,机遇就越大。当然,之前所做的选择的积累越好,以后的路越容易走,工作经验、人脉资源和行业资源的正向积累,都会形成机遇的正向积累。

如果最初没什么积累,在人生任何一个时间点重新开始都不晚,毕竟以后的路还很长,你的任何努力、积累都不会让自己后悔。

人生的七次机遇,每抓住一次,都会使自己的事业层次和收入层次上升一个等级,抓住机遇的完整度越高,会对之后的机遇形成越大的正向积累,就会获得更大的机遇且更有信心完成。足够小心和足够勇敢

有一句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那就是“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懂得道理是成本最低的成长方式,也是最没有门槛的成长方式。

在生活中,真正的道理都是很简单的,而且是人们熟知的。比如我们都知道要好好学习,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管你做什么,基础的文化课知识肯定是有用的,并直接影响你的升学和就业,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不好好学的还是不好好学。再比如人人都想进一家在行业内领先的公司,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可是好公司就那么多,能进的总是少数,而传销的欺骗性那么明显,还是有那么多人上当。所以,不要奢望也不必懂得太多道理,因为真正重要和影响事情走向的底层道理就那么几个,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对那几个重要而简单的道理的理解程度和实现程度。

有的时候,成功和失败真的离得非常近,甚至可能就是一枚硬币的距离,翻个面,就会从成功变成失败,而想再把面翻过来,就没那么简单了,这就是人生的潜在危机。从成功到失败很容易,从失败到成功需要遇到机遇、把握机遇、坚持不懈、运气够好、有人赏识、有人提拔、平台够好、遇到有潜力的业务等。这一枚硬币的两面,完全是不对称的。

我有几个朋友,之前都在平台非常好的公司工作,类似于BAT这种类型的,后来他们却都跳槽到创业公司,准备跳槽时他们也没想太多,只是觉得自己的工作经历不错,从这么大的平台跳槽到创业公司,工资、股权会涨很多,所以才搏一把。

我并不反对从大平台跳槽到创业公司,但是在跳槽前,至少应该对下一个公司有更多的了解再做决定。大公司的业务稳健、财务稳健、商业信誉好,因为是明星公司,各种资源包括媒体的报道都集中在那里,它已经很透明了,所以对人才来说有劳动力市场的信誉。

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信任成本,比如业务有没有前景,融资有没有问题,领导是什么样的人……这也是创业公司招聘难,尤其是招聘经验丰富的行业内高管难的原因,因为那些高管在选择自己的职场之路时都很小心。所以,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求职者,都需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人要能耐得住寂寞,没有耐心的人很难持之以恒,更难等到学有所成和出人头地的那天。除了耐心,人也应该养成做事不后悔的习惯,在做之前想得长远一些,决定做了就干脆一点,不要害怕失败,但要尽量在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我见过很多人,有的足够小心,却错失机遇;有的足够勇敢,却因为做出盲目的决定而吃亏。有的时候,成败是小事,而做了一件事后不后悔才是大事,很少有人能一帆风顺,却有很多人一直举步维艰。对普通人来说,小心一些,可以稳定一些,可以保本;先稳定再发展,因为拥有的太少,试错成本太高。

很多人在头部公司工作,有一份不错的收入,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由于各方面资源都是头部的,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误判,低估外面商业世界的风险和残酷。所以,如果你在一个好公司工作,每做成一件事,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件事中有多少成分是平台的资源、品牌的溢价和公司支持,有多少是依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如果你的专业能力失去了平台资源的支持,到底还能不能干好?如果把你换到一个生存状态稍恶劣的环境或者让你去创业,你自身的资源和你要做的事情到底匹不匹配?其实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是不适合创业的,毕竟创业要付出的心血与所需要承担的成本和风险,对很多人和家庭来说是承担不了的。

创业也是有区别的,有的门槛高,有的门槛低,门槛低的需要更强的经营能力,门槛高的需要更强的资源能力。在羽翼丰满之前,还是要潜心学习,切忌焦躁。满足感的提前和延迟兴趣满足感要提前“满足感是人类等生命体的需求得到实现时的感受。”这是百度百科对“满足感”这个词下的定义。在我看来,满足感的维度有两个:一是需求的类型,二是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这里我们只讨论两件事情的满足感:一是个人兴趣方面的满足感,二是事业上的满足感。

我曾表达过“工作是第一生产力,兴趣是第二生产力”这一观点,即使抛开兴趣能给人带来精神享受,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讲,人们也应该重视自己的兴趣建设,而不仅仅是将兴趣当成一个占用个人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不务正业”的事情。

在我看来,很多普通人之所以没能在某个领域取得突出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重视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说没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并且擅长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管是兴趣还是事业,想要获得成就都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构筑在这个领域的壁垒,包括专业技术的壁垒和行业人脉资源的积累,专业技术让你能“干活”,得到同行的认可,行业人脉资源能给你“拉单子”。

第二,在构筑壁垒的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构筑成本,尤其是降低你的稀缺成本,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试错成本,让你在发展兴趣和事业的过程中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不稀缺,金钱很稀缺,最好的方式就是降低金钱的投入成本,用更长的时间去发展专业技术能力和行业资源能力。

举个例子,如果你喜欢写作或者摄影,但成为职业作家和摄影师需要长时间的专业技术积累,需要行业名气,需要出版人关注,需要甲方对你的技术认可,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积累到的技术和资源。所以,你要是在没有很好的积累的情况下贸然辞职,去专职从事摄影或写作,这对你的个人职业生涯会产生很大风险,可能会让你的收入大幅下降,不仅会降低生活质量,还会降低抗风险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对于普通人来说,金钱比较稀缺,应该降低金钱投入成本,但如果理解为不投入金钱成本,也是错误的。很多兴趣爱好的发展,都是工具技术型的,比如摄影需要照相机,音乐需要吉他,所以在发展兴趣需要工具这件事上,我始终持有“晚买不如早买”的观点。6岁就拥有吉他和30岁才拥有吉他,30岁才拥有单反相机和50岁才拥有单反相机,它们所产生的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

出名要趁早,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一样,要趁早发展,对于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所需要购买的工具也一样,要趁早买。晚买也许会便宜一点,但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

在兴趣爱好的初期,都是技能的培育期,你既无法达到专业的技能水准,也没把行业内的圈子吃透,兴趣爱好也许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你带来大量的实际收入。但是,有强烈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从中获得巨大的精神幸福,而且只要肯钻研、肯坚持,几年后很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到那个时候,就不再仅仅是兴趣爱好了。

随着行业的多元化和大众审美的提高,市场为越来越多的“个体”行业提供了肥沃的产业土壤。从最初的手机测评视频,到后来的房地产“大V”们的集体崛起,到汽车摄影师和测评博主年入百万……由此可见,并不是只有互联网有风口,兴趣爱好同样有风口,前提是你的兴趣爱好是健康的、美好的。但是我不鼓励去追逐风口,而是要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因为风口是碰上的,不是追来的。

对于个人兴趣爱好的满足感,有能力一定要提前,不仅仅是购买工具要提前,还要提前给予自己肯定和鼓励。不能因为刚开始学,离专业技能还差得很远就自暴自弃,也不能今天刚开始学,就想着一个月以后通过兴趣爱好赚钱。对待兴趣爱好,要有“一辈子”的心态,随着你的努力和坚持,也许有一天兴趣爱好就会成为你最大的财富。

提醒一下,兴趣爱好和消遣、打发时间是不一样的,和沉溺于消耗时间和金钱的网游更不一样。可能你会说,喜欢网游很正常,很多知名游戏策划人都从小玩游戏,而且电竞平台上的主播收入颇丰,各种各样的游戏公司也提供很多工作岗位,这已经是一个朝阳行业了。但你应该明白,如果你很喜欢网游,就最好去与其相关的公司应聘,只有这样,才会为你这个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与摄影师、作家这些创作和产出是高度个人化的职业不同,游戏是一个从策划到研发再到市场推广都高度体系化的产业链条,若不从事相关行业,很难将兴趣优势转化成业绩。所以,这里又牵涉出另一个问题,即兴趣是一个相对个人化的创作过程,还是一个需要高度的体系配合的工种?事业满足感要滞后

无论你热不热爱你的工作,热不热爱学习,“事业”的积累都需要严肃的态度和持久的坚持。

在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产业化之前,兴趣爱好都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东西,并且大量的兴趣爱好都有高度个人审美倾向和创造力的特征,这就使我们在面对兴趣爱好的时候,我们是自由的,是愉悦的,我们就是我们兴趣爱好的主宰者。

但“事业”基本都是产业化的事情,高度依赖团队协作,不仅考验工作技能本身,职场情商、管理能力等也都是重要的能力,这种集体主义特质和兴趣爱好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个人主义特征完全不同。

因此,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不论你是一个工作技能很强的人,还是一个有很好业绩的人,都需要你能更好地处理和领导、同事的关系,这时,如果你的工作成就满足感提前被满足或表现出来,不仅会有“争功”之嫌,还会因为太过招摇,惹人嫉妒。

不只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事业”本身也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从20岁算起,到60岁退休,职业生涯一般有40年的时间,覆盖了一个人整个青年和中年时代,这两个阶段必然对个人的心性提出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有一点小成就就兴奋不已,那么非常不利于你将来面对漫长职场生涯的起落。

工作中延迟满足感,既需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也需要对工作本身有清醒和中立的认识。不论你喜欢与否,任何一份工作,认真做总能收获到更多的行业知识,甚至收获升职加薪。但无论如何,职场中保持平常心非常重要,尤其在你还不是老板而处于打工状态的时候。

虽然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把公司当作家,但主人公感过分强烈也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你可能认为你是来改变这家公司的,你觉得自己非常重要,你觉得你的观点和方向是对的,并且在和管理层观点相左的时候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很难改变上级或管理层的意识,吃亏的最终是你。因此,学会以平常心的状态迎接职场的不同意见,对职场中的人来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延迟满足感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个体完成各种任务、协调人际关系、成功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在我看来,延迟满足感有几个维度:

1.情绪控制能力。不大喜大悲,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事情。

2.转移注意力的能力。能够让自己的注意力不要总是聚焦在当前的矛盾上,以避免过分焦虑。

3.方向的坚定感。这个方向包括事业的方向和生活方式的方向,不被中途的其他利益和短期利益动摇。

4.能够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并且不为失败的可能性过分焦虑。不过分恐惧未来是做出很多人生重大决定并且无悔地去执行的必要条件。

不仅事业的成功需要延迟满足感,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想坚持和有所成就,哪怕是在很多人都认为有些不靠谱的事情上,甚至想远离世俗的评判,都需要延迟满足感。IP的力量

近几年有一个特别火的名词,叫“IP”,在我们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它的价值可谓无处不在。那么,到底什么是IP,IP的作用到底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利用IP呢?IP的价值无处不在

我们都知道,热门的书籍、游戏和影视剧作品,这些都是IP,但如果对IP的理解仅限于此,就有些狭义了。我认为IP是指“热点内容”,或者说是“热点内容的品牌符号”,这里所说的“内容”可以是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如文学、影视剧作品或商品、品牌,甚至是行业、财经、社会新闻……其中的热点话题,就是IP。

IP的本质是天然占据着话语权头部资源的那些内容,它具有品牌公信力,能够降低人们认知和理解它的成本,并且自带流量,这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所大学、一个行业,还是一座城市,你只要讨论和它有关的内容,便具有天然的话题吸引力,能够吸引人来参与和讨论,这就是IP的力量。

IP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靠IP吃饭的。你考入名校,毕业后在简历上体现出来,凭借名校的背景进入更好的公司,用的就是名校的IP。进入知名公司后,当你出来创业或者跳槽的时候,利用这段工作经历向投资人或下一家公司介绍自己时,利用的就是知名公司的IP价值。

当然,IP是分大小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个IP。正所谓“人往高处走”,其内涵就是将IP更大化。你刚从名校毕业,名校是你的IP;等你大有作为时,你就成了名校的IP,这就是从一个小IP走向更大的IP的过程。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用自己当时那个阶段所拥有的最大IP在为自己的能力和社会地位进行背书的。

一个普通人卖猪肉,不会有人关注,因为卖猪肉的人太多了,但如果是知名网站创始人或是名校毕业生卖猪肉,就可以凭借IP的力量获得更大的关注,更容易进行市场推广,这就是IP带来的资源。表1-1 2017年大学薪酬排行榜数据来源:由iPIN公司根据高校毕业生毕业五年薪酬数据计算。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排到前10位的都是各领域的名校,而“名校”本身就是IP。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IP莫过于自己的名字,比如明星和知名企业家。当一个人还是普通人时,他向别人介绍自己,可能会介绍自己是哪个大学的、哪个公司的、哪个协会的,而当他自己成为IP时,他只需要提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成功就是个人IP化的努力。

IP对于企业的价值则更为直观,企业在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上的所有投入,都是为了建立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价值,也就是企业和产品IP化的努力。新浪微博、知乎、今日头条,这类内容平台所争夺的网红、知名博主或明星资源,实际就是IP红人;京东、淘宝,这类电商平台所抢夺的热门品类的热门品牌资源,实际就是IP商品;房地产开发商所争夺的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实际就是IP地段。对于企业来说,缺少IP资源或IP资源的大量流失,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走向失败。

IP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看得见的资源作用,还有更为隐秘、更容易被忽略,但同时也更为根本的资源力量,这就是IP的话语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某种劣势,从而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与其他人讨论热点IP时,不管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款爆红游戏,如果你所表达的观点是有见解和深度的,你就有可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优势,同时你也能快速加入社群的讨论,融入集体,获得更大程度的社会参与感。

需要注意的是,IP本身就是一种选择,有时候你说了同样多的话,做了同样多的功课,付出了同样多的努力,收获却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网络上不断发表关于小城镇的看法,可能没有人关注,但你不断发表关于一线城市的看法,往往会有很多人关注,因为一线城市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身就是个大IP,自带流量。

IP还有个隐秘的特性,就是要亲自占据IP,你要努力去IP城市,从事IP行业,进入IP公司,从而成为热门IP的亲历者。

假如你是个穷小子,你在小城镇对一个姑娘讲大城市的互联网前景有多好,她很可能不会理你,甚至会认为你有病,因为大家都在小城镇,大城市的好坏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同样是穷小子,如果你来到大城市,进入互联网行业,当你和身边的人讲同样的东西,就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和欣赏。为什么?因为你自己就身处于这个IP中,还有其他无数人也因为相信这个IP而来,这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以,IP本身也有目标筛选的作用。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经在一期电视节目里说,马云是中国目前最成功的企业家,他从马云身上学到的最大优点就是顺势而为,也就是跟着时代走。当互联网火的时候,你就做互联网;当手机开始火起来时,你就做手机。这也是IP的作用和价值,IP就是大势所趋,IP就是潮流,IP就是风口。对个人来说,IP可以溢价;对企业来说,热门IP行业可以提升估值。IP的陷阱

IP的价值无处不在,能够成为你提升自身价值的利器,但凡事都有两面性,IP也不例外,它也可能成为蒙蔽你的陷阱。当你利用它时,也可能因为不能有效识别IP的价值而做出错误的预估,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某些虚假医药广告中,往往会请来一些所谓的“专家”,在他们的名字后面会被标上一长串或真或假的社会身份,这时商家卖的就不是商品了,而是“专家”的这些社会身份,商品只是这些社会身份的IP价值的承载物。

有趣的是,社交媒体上时常曝光同一个专家出现在不同的广告中,但是他的名字后面备注的身份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利用身份背书抬高自己和所代言的商品价值的方法,也是营销业界常用的推广手段。

需要社会身份备注获得IP背书的人,往往并没有那么有名,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需要依靠员工人数、营业额、投资额等信息获得IP背书,往往也都是创业公司或还没走上正轨的企业,至少不会是具有社会知名度的热门企业。

公司已经上市是非著名热门企业特别喜欢标榜自己的一个IP。有时不得不承认,在同一个行业内,上市公司要比非上市公司好的概率更大一些。但是,对于求职者来说,把公司是否上市作为一个IP,除了可能让其潜意识里认可这家公司是正规公司以外,公司能够带给求职者的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都相当可疑,尤其是在上市准入制门槛相对降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这个IP在职场的含金量越来越值得关注。

同理,创业公司所获得的投资人背景的IP含金量也比较可疑。在同行业内,处在同一发展阶段的创业公司,能够获得更大投资人IP的青睐,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更容易获得巨头的资源倾斜。但这并不意味着拥有投资人IP的背书,一家创业公司就可以走向想象中的成功。

营业额对于一家公司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可疑的IP背书。虽然在同行业内,更大的营业额意味着更大的企业规模和更大的业务量,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净利润率和人效(平均每个员工所创造的净利润)。同样的营业额,在不同的行业内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净利润率及完全不同的人效。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热门行业,就是可以创造更高人效的行业;所谓的热门公司,就是可以创造更高人效的公司,行业人效和公司人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家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员工的发展空间等。

IP的存在是人类根本认知方式的一个体现,即人类需要观察事物,然后归纳总结。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标签化是人类最根本的一种认知方式,而所谓的IP其实就是热门标签。尤其是当你对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了解不足时,标签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电商平台在系统后台为消费者打上地域、性别、年龄、收入水平、常浏览的品类等标签;又比如你在相亲时,因为不了解对方,所以会通过第一印象为对方打上美丽、个儿矮、穿着得体等标签。其实所谓的好印象,就是想让对方形成一个你拥有某类热门IP的标签,所以你会在和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时,表现得温文尔雅,穿着非常得体,还可能借辆豪车。

IP对个人来说,是身份标签;对企业来说,是品牌和商业信誉。我们在关注IP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前面所讲过的,IP有可能是陷阱!第二章我该对老板感恩吗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是个问题

在职场中,经常会有人纠结一个问题—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当面临选择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大公司,一般是因为稳定、福利好、待遇高等。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小公司,他们认为大公司追求的是流程和分工,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细,去了大公司只是公司里的螺丝钉,看不到整个公司和行业的状况,而在小公司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那么,这两种观点哪个是正确的呢?“大还是小”“好或者坏”的标准“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个问题本身就不严谨,我们要讨论一个问题,首先不是展开讨论,而是要统一所讨论问题的“标的”和语境,也就是到底什么是“大或者小”,什么是“好或者坏”。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员工规模超过万人,甚至达到十几万人,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它是一家“大公司”。但是,如果只把企业人数多少、营收多大这些显而易见的“硬指标”当作衡量一家公司大小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我们更应该看企业所处的行业、行业自身的科技依赖度、商业模式本身的先进程度等这些“软指标”,而这些“软指标”都指向了另外两个指标,就是利润规模和人效,尤其人效非常重要。

如果是同一个行业,相同业务类型的公司对比,几乎可以肯定业务规模大的、营收规模大的、利润总额大的就是大公司,如果你选择了这个行业,那么在一般情况下,进更大的公司是相对“理智”的决策。但应该注意的是,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类型的公司,人效是完全不同的,要获取同样的利润规模,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比科技依赖型、研发依赖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得多。这也意味着同样工种的工作,薪资和福利待遇也会不一样。

假设进“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个问题不涉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关系,其中的“好”只意味着更好的薪酬、更优越的福利待遇,以及能学到、见识到更丰富的商业决策场景,并且等到自己创业或者跳槽时,曾经的这份工作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平台背景溢价和商业资源,那么显而易见,在同一个行业里,一家“大公司”所能带给你的收获,要远远大于一家“小公司”。

这种“平台”背景能带给你的收获,就和你的父母从小教育你要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北大一样,你可能会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也有卖猪肉的,但别忘了,他们卖猪肉都能成新闻,说明人们对他们的预期高,而如果是一个一般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去卖猪肉,是不会引来这么多关注的。在小公司可以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吗

在同一个行业内,有些人认为进入小公司能得到全面锻炼,在大公司某个岗位的“含金量”不会因为去了小公司而降低,反而还会因为小公司员工少,老板会让你从事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工作的“含金量”又上升了。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首先,即使是在同一个行业内,哪怕是同一个工种,在大公司和小公司所从事的工作也可能完全不一样,“含金量”更不可同日而语。一般来说,所谓的“大公司”,都是行业内的头部公司。头部公司的业务,在行业内的合作资源一般也都是头部资源,合作伙伴一般也都是各行各业的顶级企业,其所重点打造的项目就算不是优势业务范围内的,如阿里巴巴的“来往”,但至少也是在市场上有过极大的呼声的。如果大企业重点打造的项目是其优势业务范围的延伸,凭借其在行业内多年的优势地位、资源积累,就非常可能成功,如同样是阿里巴巴重金打造的新零售标杆“盒马鲜生”就一炮而红。而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的员工就会成为这种新的成功业务形态的初创者,一旦这种业务形态成为行业标杆,成为竞争对手竞相模仿的对象,那业务的主导者必将“身价倍增”,即使不是核心主导者,在行业内也会被猎头青睐。即使是常态型的业务,大企业的日常业务规模和合作资源也不是小公司能比的,大公司所有的岗位在其本身岗位职能的线条上都需要协调更多的合作团队,需要参与更大资源投入的决策。

如果是营销人员,一个2000万元广告费的项目和一个20万元广告费的项目,对人的锻炼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是软件开发人员,一个有一亿用户的App和一个只有两万用户的App对技术、用户体验的要求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后台产品开发更是如此,一个需要经受一天几十亿元成交额的产品后台和一个每天只成交几十万元的产品后台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岗位能力的锻炼,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和个人能力的关系很小,而是个人凭借平台的背景和实力,凭借行业内多年积累的声誉、壁垒、行业优势地位转化而来的。

商业社会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社会,在商业合作上,大公司一般都是和同级别的公司合作,即使和小公司合作,也是因为小公司有关系,比如初创公司有某大佬的出资背景,或是某头部公司的新创项目等,根本不会跑到一个存在很多问题的小公司,就能够凭空得到锻炼和创造价值的机会。

其次,我们需要搞清一个公司为什么小,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小。是整个行业刚处于发展期,大家都还年轻,还是整个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它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而落后了?

比如当当网,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商,但今天已经不是最大的了,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现在正高速发展,这就说明当当网现在的“小”就不是因为产业发展没成熟,而是自己的企业战略出问题了,没跟上整个行业的脚步。

伟大的企业是竞争出来的,这意味着一家成功企业的背后有成千上万试错失败的企业,相当多的创业公司的命运就是“用来试错”的,相当多的创业公司的业务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产品研发进度问题,因为业务创新度不够,因为没业务或者业务太少了,大家都在等产品出来,而产品出来了,又会出现种种问题,所以创业公司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没什么事”的阶段,也就不存在能让人得到更多锻炼的可能性了。而大公司因为业务成熟度高,合作项目不断,业务推进较为顺利,反而会相对忙碌,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

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创业公司老板,可能会跟你说“大公司都是由小公司发展起来的”。他说的是对的,但这是一句废话,“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发展起来的”不代表“小公司都可以发展成大公司”,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如同所有的富人都是从穷人变富的,但不是所有穷人都会变富一样,而且绝大部分小公司其实都没有什么机会发展壮大,这是事实,是概率问题。工作是第一生产力,兴趣是第二生产力工作是第一生产力

曾有一个粉丝在微博上问我:“作为一个智商普通的人,感觉大部分精力都被工作和通勤占用了,想提高自己,却有时间没精力。请问普通人想要提高自己,有什么原则和方法?谢谢。”

我认为这个问题相当有代表性,相信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感到困惑,包括我自己,所以我也非常认真地回答了他,也算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梳理。

在这个粉丝的问题中,其实他已经把“提高自己”的几个核心要素指了出来—工作、时间和精力。每个人都希望能提高自己,但是这个粉丝没有定义什么是“提高”,为了方便解答,我假设他说的“提高自己”是指提高自己长期的、未来的并且最好是持久的赚钱能力,所以我是按照“提高自己”等于“提高自己赚钱的能力”这个思路来回答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先考虑一个问题—公司招聘你去工作,为什么要付你薪水?很多人会说因为自己能给公司创造价值,那什么是价值呢?很多人又会说价值就是能让老板赚到更多的钱,我的月薪是一万,我能够帮老板赚五万,我就是在创造价值。如果你这么回答,说明你对劳动力市场还没有一个基本的常识性概念。

首先说说你能不能帮老板赚到更多的钱这件事。一个公司,尤其是一家大型企业,业务线是非常多的,其中除了主营核心业务外,很可能大部分业务都赚不到太多的钱,即使是未来可能的战略性业务,也都是需要先投资、先承受亏损的,在扭亏之前都是不赚钱的。但在扭亏之前老板会不发给你工资吗?事实上是必须发的,但是你却没有帮助老板赚到更多的钱。“小老板”们经常说“只要你能给我创造价值,要多少钱都不是问题”或者“在你想要理想的工资之前,先想想自己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相信很多求职者都听到过类似的话,他们说的并不完全是错的,但这些话本质上是说给销售人员的—拿底薪,然后拉单子,拉得多,“创造的价值”就多;拉得少,“创造的价值”就少。这也是大多数中小型创业公司,尤其是“以销售为核心业务模式”的传统行业中小型公司的人力资源逻辑—由于业务稳定性较低、业务规模较小,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逻辑还处于“销售逻辑”中。

回到问题上,公司之所以会付你薪水,原因只有一个:你付出了自己的时间。工作的本质是劳动力出卖时间,老板花钱买员工的时间,不管创没创造价值,只要每天在公司里待8个小时甚至12个小时,老板就必须付员工钱。所以,价值不是你给老板赚了多少钱,价值首先是劳动时间,其次是劳动力的市场价。

不管是工作的价值还是人生的价值,如果都用时间的长度来衡量,这对不同阶层的人来说可能是最公平的方式。不管你出身如何,贫富差距有多大,但你只要不患上重大疾病或者出现意外事故,应该都能度过职业生涯,也就是说,你都会在职业生涯中打拼几十年,区别就在于职场上或者工作上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同样付出时间,每个人的薪水却是不同的,薪水取决于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不同工作能力的人在人才市场上的价位,每个人的时间在人才市场上的价位是不同的。

提高自己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当然是选择一个有空间、有潜力、能赚更多钱的行业和职业,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要知道,不管你做什么工作,除去周末休息,排除加班的因素,你每天都要为工作付出8个小时的时间,毕竟那种不需要坐班的工作很少。工作结束后,你还要通勤、吃饭、谈恋爱、刷手机……你几乎已经没有时间去提高自己,就算真的还有时间,你也没有精力了。

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并且都是剩余精力,这再次凸显了工作对提高自己的价值—如果这个价值指的是收入。如果你不能把握好你的工作选择权,你就丧失了最优选项,其他所有选项都是更差的选项,这不是你的能力问题,而是你选择能力的问题。所以,提高自己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工作,如果你觉得工作对自己的提高很少,那就尽可能换一份能让自己提高更多的工作吧。兴趣是第二生产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