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回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1:22:04

点击下载

作者:莫维铭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回家,回家

回家,回家试读:

序言

蝶影莺声山水外 魂牵梦绕故乡间 莫维铭散文主题的不解情结赵荣新

刚过去的农历羊年腊月底,82篇文章的打印稿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很像学生给语文老师交来的日记或周记。这些文章,是莫维铭君2007年5月25日至2016年4月6日为止创作的散文作品,有部分未曾发表。

纵览完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厚厚的文稿,我的脑海里久久回旋着“回家”、“回家”这两个字。是啊,记得当年读完莫维铭的第一本书《携爱行走》以后,给我最初和最强烈的印象也是这两个字。通过勤奋地读书,艰苦的努力,从祖国南方黑衣壮的故乡走出来,走出山村、走过县城、走进都市,又从都市的高等学府走进政府机关——人是离农村的老家越来越远了,但作者的情感、思绪、眷恋和怀念,却不断地沿着来路牵挂回去,魂牵梦绕,如缕如丝……

如今,若干年过去了,作者的情愫和写作的思路和风格还是一如既往,只是更加的投入和专注:情感更浓烈了,情怀更博大了,视野更开阔了,思考更深入了。

是啊,莫维铭这几年来的作品,让我们更深地认识了曾经生活在他身边、令他感激不尽的那些人:有20多年前读高中时期的同学,20年后相聚母校,一起怀念青葱岁月的艰涩与美好;有大学毕业20年后热情相聚,尽情歌舞欢唱的大学同窗:“毕业二十载,何处作家乡?曾经圆梦师范,谁是教书郎?多少唐诗汉赋,读起平平仄仄,音调可铿锵?回望风尘路,想必不寻常……万事东流水,难舍是同窗。”还有与作者一起在高中、在大学、在市政府机关创办发行文学期刊《晨曦》、《曦露》以及《百色工作》的编辑们;有2009年与作者一起抗旱救灾的人民子弟兵和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更有给他教师节祝福的学生,还有给他赋诗勉励的同行:“往事莫维铭,报答何深深。青山道上走,尽是同行人。逢君应有幸,携手类无形。缓缓回头看,桃李笑嘤嘤。”

莫维铭很自然地将自己在不同地域、不同岗位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都当成自己的家,将曾经与自己生活工作过的人们都当成自己的家人,对那些人和事如数家珍,铭记于心,并尽量用感恩之心和美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自己的家人更是不吝笔墨,深情吟咏。

莫维铭有一位美丽善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的妻子,名叫康雪枝。每年的4月27日,是他们夫妇俩结婚的纪念日。每到这个日子,莫维铭都要写一篇文章来深切纪念他们的爱情。莫维铭到德保县担任领导职务以后,与妻子两地分居;他每天不管工作多忙,都不忘给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打个电话问候。小康到省府业务进修,小别数月,耐不住给丈夫发短信:“老公,我突然想起你好像很久没有牵过我的手了。”莫维铭因此写下《牵手》、《珍惜这一份纪念》、《纪念,多了一份内涵》等几篇文章,将自己的夫妻之情、夫妻之道表达得令人羡慕不已。正所谓“铭记真爱纯如雪,唯愿永作连理枝”。

对自己的儿子,莫维铭也没有忽略在文章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父爱,在《野餐》、《我的“首发式”》、《给儿子的一封信》、《惊喜》、《寻找春天》等文章中,记叙了作者将自己出版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放在刚刚满月的儿子的摇篮里,带着孩子在工作之余到户外动手野炊,写同题作文,陪儿子领第一次稿费,用自己的行动、思想、语言等对孩子的学习、做人做出表率和影响等等,委实惟小惟细,尽善尽美。

在这些作品里,作者最缅怀、最感恩、最牵肠挂肚、最真情赞美的,还是自己对父母亲的深情厚爱。莫维铭的父亲已是90高龄。在《回家过年》、《老屋》、《月光下的犁耙声》、《父亲的生日》、《父爱如山》等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位善良、正直、勤劳、知书识礼、德高望重的老农民的高大形象。但是父亲毕竟老了:“小时候,孩子多,我和弟弟都跟着父亲睡觉。为了御寒,父亲的床铺加了一层层厚厚的稻草,几天时间就拿到屋后的柴火堆上晒太阳。几年过来就是那几根木头架起的床板以及竹席和稻草,给寒冬腊月的我们带来一丝丝温暖……小时候没有体会到,那份温暖是父亲沉甸甸的给予,而今每每想起都会泪水涟涟。”

在《想念,在飘雪的冬天》、《回乡随记》、《母亲,祝你生日快乐》、《黄豆情结》、《我的母亲》、《家风》、《永远的米酒》、《怀念母亲》、《母亲的私房钱》等文中,一位躬耕持家、含辛茹苦养儿育女、默默劳作、只知付出从未索取的农家老妇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在《礼物》一文中,作者写道:“小时候,最盼望过年了,过年的时候不仅可以吃到猪肉和粽子,还可以穿上新年的衣服。那时候,一年也只有一套新衣服了。但是,孩子多,能保证每个小孩都有一件新衣服是多么不容易啊……每每遇到收成不好、养殖不旺,实在是凑不出钱给我们买新衣服了,母亲就无奈地用十分内疚的口吻跟我说:阿精,今年的桐果价钱不好,家里养的鸡又不多,不能卖了。五条鸡正好每个节日杀一只(除夕、初二、初十、十五、小三十)。没有钱给你买衣服,妈妈用土布给你织了一套,明年再给你买。那时候我看见母亲的双眼泪湿湿的……我知道,那是她内疚的泪水……母亲肩上的负担是多么的沉重啊:8个兄弟姐妹啊!要吃饭、穿衣、要上学、结婚……能把我们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多不容易。”

从母亲80岁到87岁,莫维铭年年用文字写下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历数着母亲一辈子含辛茹苦、艰难持家的点点滴滴,令人潸然泪下的感人细节无处不在。2015年12月6日,在母亲病危的监护室里写作的《母亲的私房钱》里,作者写道:“刚进家门,直奔母亲房间,床上的母亲一脸苍白,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她患的是上消化道引发的呕血、便血,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次母亲真的病重了。”“我给母亲擦身子、换衣服、添被子。儿子也很懂事地在旁边看着。这时,母亲用她消瘦的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发黄的小袋子,有些破旧。她颤抖的手吃力地从小袋子里取出200元钱,递给我儿子。儿子说不用了,奶奶留着吧!他妈妈说,拿着吧,奶奶最疼你了。儿子才从母亲的手中接过了钱。这时,我看见一双粗糙干裂消瘦的手和一双白稚柔嫩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心中涌起了无穷的感慨。我知道,那只破旧的小袋子里的钱,是我母亲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私房钱。”“冬天了,有些冷。我们都祈祷母亲的病能够尽快地好起来,我还要给她讲城里点滴的故事,还要给她零用钱,给我的稿费,还要把小袋子还给她……”

谁知道3天后,莫维铭的母亲撇下了她为之操劳和牵挂了一辈子的这个家和家人们,再也没有醒来。读完《怀念母亲》,许多人无语凝噎,感动至极。这就难怪莫维铭作品的思维轴心,始终没有离开“家”这个主题。因为这个家和家人给了他所有的生命和灵魂,纵然他的肉身走得再远,也仅仅像一只风筝一样,哪怕飞得再高,线牵的根头总是在家乡、家庭和家人的那一头;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足迹的远行和视野的扩大、责任的增加,推己及人,爱屋及乌:由家人到族人、到国人;由家乡到族乡、到国家;由个人情怀到家国情怀。

是啊,莫维铭这几年的作品,虽然还是以“回家”作为创作倾向,但是已经大大地扩充了“家”的范畴,我们尽可以跟着他的笔触,去平孟古炮台倾听清代提督苏元春的将令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炮声;去念井村再走走通往越南的11条边境小路;到百南河边,赶一趟中越边境的贸易集市;到德天,看跨国的大瀑布是如何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到屯岭屯,看寂静的山村是如何千树万树梨花开;到海淀区,看看玉兰花如何在柳絮飞扬中热烈奔放开放;到通灵大峡谷,体会南疆地下暗河的幽深与奇妙;到靖西大龙潭,看看鹅字碑是否屹立依然?到旧州古镇,看看那个“小桂林”山水边的“绣球之乡”,是否每天还都吸引着八方游客?到“大石围”天坑,深深吸几口从地心冒出的森森冷气;到大王岭,体会一番南国漂流的惊险和刺激;划一叶扁舟,穿过烟雨中的澄碧湖,去欣赏千姿百态的右江河;逗一逗邦亮自然保护区的黑冠长臂猿;到画卷般的德保县,登云山,游鉴水,探秘吉星岩,闲品巴龙烟;赏巴头红叶,泛舟红枫湖;到曼贝侬小西湖,在马骨胡的旋律中醉饮蛤蚧酒……步子还可以迈得更远点:我们将随着作者目光的指引,到贵州的万峰林,体会一下什么叫作“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到云南大理,观苍山洱海,赏“风花雪月”;到天下第一关的隘口上,大声朗诵“幽蓟东来第一关,襟连沧海枕青山。长城远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还”的壮丽诗篇;甚至可以到北京怀柔画廊,去看看那到底是怎样的“石上林谷静,松下宛溪幽”,那个“全国宣传干部学院”到底又有怎样的“万种风情、千般妙曼”……

描景、怀人、说事、念家、爱国——莫维铭似乎就这样以“回家”为轴心,把笔触伸向相关的话题,不断地扩大圆心,旋状升华。

距第一部散文集出版后几年时间,莫维铭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动,先后被任命为某县的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长和纪委书记,工作更繁忙,责任更重大了。但是在完成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少喝酒,少应酬,能静下心来,潜心读书看报打球、听音乐、交友、陪家人,还能如此高产地创作,还能如此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实属难能可贵。看看《漫步党校》、《难忘党校的学习记忆》、《难忘那堂音乐课》、《母亲的私房钱》、《醉德天》、《吞岭春早》、《怀念故乡那片绿草地》、《怀念母亲》、《幸福百南》、《父亲的生日》等文,虽谈不上锋笔华章,但绝对是珠玉流转、情文并茂,是在《携爱行走》基础上的一个大提升、大跃进。真是令人欣慰有加,可喜可贺。

莫维铭之所以有今天这些成绩,主要与他始终自觉地葆有一颗善良淳朴、知恩图报之心;有一份饱满执著、持之以恒的写作热情;有一种勤奋学习、追求上进、不断进取的理想精神有关。他总是一路向暖,风雨兼程、无怨无悔。我要为他点赞,为他鼓舞并以他为傲。2016年4月13日写于桂林榕湖北畔(作者单位:桂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一往深情:莫维铭散文的审美特质黄兴林

散文以情为根。徜徉在《回家回家》这块芳草地,不由想起维铭的第一本散文集《携爱行走》。时隔多年,初心未改、异曲同工、如出一辙。维铭散文的字里行间浸满了浓浓的爱意和深情。刘勰的名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可以成为维铭的散文最精当的概括。

可以说,情绪记忆是维铭散文的核心。他以情绪记忆的“集体无意识”为切入点,为读者打开他那个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温暖的叙述时空之中。直击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之处,引起强烈的审美共鸣,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维铭散文的审美特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真挚细腻的亲情赞歌

亲情爱情是散文题材永不枯竭的富矿。叙写亲情,自然成为维铭散文的永恒主题。

维铭出身贫苦,他怎么会忘记,自己是怎么在虽然清贫,但却亲情氤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常怀感恩之心,常念父母的舐犊之情,在维铭的散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怀念母亲》应该是维铭写母爱最为感人最具有审美冲击力的篇什。家里孩子多,“风里雨里,在泥泞、黑暗、绝望中,母亲和父亲耙田犁地,借米借粮,上山采药,种棉卖布”,面对生活窘境,母亲用柔弱的肩膀和父亲一起挑起养育儿女的重担,默默劳作,无怨无悔。天下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又各有各的不同。维铭是这样描写自己的母亲的:

记忆中,年轻时的母亲很漂亮,明眸皓齿,面颊丰润,虽然她不曾留下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但大家都说,母亲会打扮,会穿着,讲干净,会唱歌,会绣花,会织布,懂裁衣。白天在地里耕种,采摘,锄草,田地里的各种小动物都集在她的身边窜窜跳跳,鸟儿叽叽喳喳,这时,母亲就在汗水涔涔的日照下哼着她年轻时和父亲对的情歌,云朵飘过来,脸上就浮起一片片红霞……”

美丽、温柔、勤劳、热爱生活的母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有很强的画面感。没有对母亲敬仰和挚爱,写不出这样美这样细腻这么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字。类似这样的篇什和文字俯拾即是。《母亲的私房钱》《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父爱如山》《牵手》《暖暖的短信》《家风》《惊喜》《贺卡首始寄亲人》等等,细细品读,你会深深感受到,物质生活的贫困,让维铭的童年充满苦涩;而温暖的亲情,良好的家风,也让他的人格心理得以健康成长而不乏幸福。所以,才会看到作者对父母,对妻儿,对亲情的无限赞美和眷恋,溢满了字里行间;亲情之美,流光溢彩。亲情赞歌,成为维铭散文中最为夺目的美学符号。二、宽广仁厚的家国情怀

对亲人的挚爱,牵带的必然是对家的热爱,而与此紧紧相连的是家乡故土,包括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所谓家国情怀,其实就是亲人、家、故土、祖国那种不可分割血肉关系潜藏于灵魂深处的一种精神。家国情怀这种不分古今,跨越时空的民族传承,在维铭的散文中得到很好的表现。《乡愁·乡情·乡恋》中,作者对家乡过去的春节与现在春节对比叙写:“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虽然平时的日子贫穷如洗,但过年就可以穿新衣服,就可以放鞭炮,就可以吃肉吃粽子,就有压岁钱。除夕一大早,家家户户贴春联,煮粽子,大扫除,整个村庄在一片祥和热闹中迎接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就更加热闹了,男女老少人人穿新衣,闺女个个戴红绳,家家户户给土地庙烧香祈福。村头村尾挤满了人群,有的打陀螺,有的踢毽子,有的下象棋,有的打牌,有的唱山歌,有的绣花鞋……”“这些年,老家的春节似乎缺少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怎么也找不到我小时候的那些快乐与记忆。那一排排整齐的瓦房不见了,那条百年斑驳的石板路不见了,很少有人贴春联了,写的人更少了。……回去之前,我特别交代老家的亲人帮我儿子制作几个陀螺和一把水枪,让儿子在春节期间重拾我童年的记忆,结果整个春节没有一个玩这项让我至今都无法释怀与割舍的快乐活动,儿子也没有了去之前的跃跃欲试……”

作者实际是从一个微观的角度,反映出家乡春节文化的缺失,写出了农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此长彼消的不协调,这种对家乡春节文化缺失的忧虑背后,我们不难看到作者的家国情怀。

作者回忆起儿时听姐姐们唱山歌的情景时,这样写道:“故乡的山歌从小陪伴着我度过许多快乐的日子,我也是在姐姐优美动听的山歌中忘却饥饿与寒冷,在那声声荡漾的旋律里我感到身心温暖。可是现在怎么就没有了呢?有一天在村头,我看见我姐和她年轻时的歌伴围坐着听山歌碟。她们听的是德保的古美调山歌,听着听着,我看到她们个个眼笑眉飞,年轻时的笑靥如花仿佛又浮在她们的脸上。”

过去是人们用山歌去驱赶饥饿和寒冷,现在温饱不愁却只能从“听歌碟”去寻找年轻时唱山歌的“眼笑眉飞”了!对这种巨大的反差的描述,何尝又不是作者的另一种“乡愁”呢?没有一颗赤子之心何来这样的“乡愁”?

还有诸如《怀念故乡那片绿草地》《陀螺趣事》《永远的米酒》《故乡的初春》《月光下的犁耙声》等等,作者对刻骨铭心的乡情乡愁乡恋的描写,总是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维铭不仅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样热爱他工作过、游历过每一个地方。维铭的散文中,随处可见不吝笔墨,倾情挥洒的佳作:

抚今怀古引发的敬仰与豪迈之情的平孟古炮台和山海关;远离战争伤痛,祥和安宁,田园牧歌般的幸福百南和“弯弯”的德保脐橙;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情怀的红枫湖和曼贝侬小西湖;流淌着幸福与和谐的鉴河母亲河,千姿百态的右江河,日日夜夜在边疆上奔流不息的百南河……

作者爱家人,爱家乡,爱自己工作的那片土地,爱自己到过的每一个地方。这种宽广仁厚的爱与热情如云霞蒸腾,弥漫在他所有散文作品的上空,已经远远超越了题材本身的意义,具有很强的文化和审美穿透力。三、热情朴素的友情诗篇

维铭是性情中人,重情重义。良好的家教使得他具有温和敦厚,诚实善良,善解人意,知恩图报的良好禀性。文如其人,维铭的散文自然也散发出这种温文尔雅的浓浓气息,成为其散文的一个显著的审美特质。

在党校学习生活只有短短三个月,但是无论是写上课还是散步,作者把与老师、同学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写得细腻、真切、感人,而且浮想联翩,情景交融,没有矫揉造作,只有恋恋不舍(《难舍党校的学习记忆》《难忘那堂音乐课》《漫步党校》)。

无论是对高中、大学往事的回忆,还是对同学聚会的叙写,作者那颗感恩的心总是如影随形流连在字里行间。他让我们看到了同学情、师生情如何陪伴作者心灵成长的历程(《万事东流水,不舍是同窗》《高中往事》《大学时的饭票》《二十年后来相会》)。

无论是怀念英年早逝的挚友悲痛欲绝,还是回忆通过网络以文会友的道义之交;无论是偶然邂逅的惊喜,还是做业余编辑的快乐……我们的心灵会不断感受到作者的悲悯情怀和感恩之心。朴实动人,刻骨铭心(《天堂里有没有<白桦林>的歌声》《一份纪念:写在建博两周年之际》《一次愉快地心灵旅行:读冰城馨子<爱在五大连池>有感》《那瞬间而过的惊喜》《“业余编辑”之乐》)。

至此,我们不由想到培根说过的关于友谊的名言:友谊不但能使人走出暴风骤雨的感情而走向阳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摆脱黑暗混乱的胡思乱想而走入光明与理性的思考。

读维铭叙写友情的散文,我们感受到的不就是美好的友情给他带来的“阳光明媚的晴空”和“光明与理性的思考”吗?四、自然清新的叙述抒情“品格唤来品格”(歌德),维铭的为人决定了他的散文语言具有朴实自然的特点。

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与自然清新的叙述语言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是维铭散文鲜明的审美特质。

在散文写作中,不同风格的语言,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不同。维铭的散文全部都是他亲历亲为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记录,第一人称视角是必然的选择。不言而喻,这个视角的语言必然如“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不事雕琢。维铭正是这样,写亲情爱情友情,叙生活工作经历,仿佛在和朋友聊天,叙述抒情,转换自如,亲切自然。很有点朱自清散文的“谈话风”的味道。

语言清新自然,成为维铭散文特别的审美“印记”。篇幅所限,不一一举例分析鉴赏,还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吧。“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一往情深,一以贯之。维铭散文的四个审美特质正是在他对生活的满腔热爱的观照之下,不断散发出美的芳香,不断感动着每一个读者。不知诸君以为然否?2016年5月15日写于邕江之滨第一章亲情卷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怀念母亲

一场大病之后,87岁的母亲最终没能挺得过来,几个月前已撒手人寰,永远离开了我们。

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但当我失去母亲,失去这些年来我坚强的精神支柱,失去我在外漂泊、扎根却依然日日牵挂的母亲,我还是无法接受那残酷的现实。几个月过去了,跨越冬天,又迎来了春光明媚,我还没有完全走出失去母亲的悲痛与思念。

母亲生于1928年,籍贯云南省富宁县,她出生在一个偏僻边远的山村里,四面环山,条件恶劣,仿佛与世隔绝。和我的父亲因山歌相识,不久就嫁给了父亲。母亲一字不识,没上过学,没见过什么世面,但母亲走过漫长的一辈子里,让我知道什么是勤劳、善良、朴素,什么是与世无争,什么是为人厚德。

家里孩子多,在那个年代,艰难可想而知,为了养活我们,父亲辞去代课教师回家务农挣工分,家庭山一样的重压让父亲脾气不太好,累了烦了,会把火气撒在母亲的身上,但从我记事起,母亲没有与父亲争吵,没有怨言,没有哭诉,而是把所有的酸甜苦辣吞到肚子里,在早出晚归的晨曦和日暮里用一挑挑玉米,一担担猪菜,一桶桶井水换来父亲的理解,也让我们这个家庭始终在风雨中摇晃着走来却屹立不倒。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那个温饱时时威胁我们全家人的苦难日子里,母亲是父亲最重要的依靠,风里雨里,在泥泞、黑暗、绝望中,母亲和父亲耙田犁地,借米借粮,上山采药,种棉卖布,为了我们读书,到集市卖果卖酒饼,卖她酿的米酒。而当客人来了,她又提着酒壶挨家挨户地借酒,那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想来我就想哭。道不尽多少辛酸,说不完多少艰辛,母亲与父亲彼此相守把我们8个兄弟姐妹拉扯长大。记忆中,年轻时的母亲很漂亮,明眸皓齿,面颊丰润,虽然她不曾留下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但大家都说,母亲会打扮,会穿着,讲干净,会唱歌,会绣花,会织布,懂裁衣。白天在地里耕种,采摘,锄草,田地里的各种小动物都集在她的身边窜窜跳跳,鸟儿叽叽喳喳,这时,母亲就在汗水涔涔的日照下哼着她年轻时和父亲对的情歌,云朵飘过来,脸上就浮起一片片红霞……

小时候,每每夜色降临,我都会在村头等待母亲晚归的身影,那身影不仅高挑,好看,伴随她身影的还有沉甸甸担子里那香甜的野草莓、玉米蔗、无花果、茶油泡、野菌以及各种野果,有时还有田里的慈姑、田螺,让我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总能享受到那些买不来的食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无论是寒暑假还是星期六星期天,我天天早起随母亲下地干活,要么帮她拾猪菜、培玉米、种红薯、拾麦穗,要么捡牛粪、割马草、砍柴火,虽然饥肠辘辘,但在厚实肥沃的土地里,和母亲劳动的日子里,不孤独,不压抑,不寂寞,不苦闷。我激动于春天里那节节拔高的玉米,层层梯田一样的红薯跬,随风起伏的波波麦浪,以及玉米地里间种的那些南瓜、高粱、黄豆、花生、芋头在春雷的催耕、春雨的滋润、母亲汗水的浇灌下变得丰盈而结实,那是母亲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啊!在母亲的感染下,我爱上了劳动,爱上了故乡的山山弄弄,爱上了故乡一年四季变换的风景。

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师专,我远离了故乡,远离了母亲,但我对母亲的爱不曾因为距离而有一丝一毫的淡化,反而更加日日根植于心。母亲不识字,不会写信,但她会在父亲写信时叮嘱父亲写上她对我的那些“唠叨”,那份“唠叨”里,细到让我记得如何洗她做的土布衣服,让我不要出汗时洗澡,不要下河戏水,让我把带去的腊肉分给同学……这些“唠叨”我是百听不厌终身受用啊!村里有人来乡里县里城里,母亲就会捎人给我送来香醇的五色糯米饭、土鸡蛋、糍粑、马打滚、鸡腿、豆腐、李果,有时虽然只是几个红薯,几斤玉米粉,但年年没有遗忘。那会儿,我就更加明白母亲对我的爱有多么重的分量,让我一次次泪满双眼。

我们家的自留地我记忆最深,因为那里有母亲一年四季最稠的足迹,最美的身影,最多的汗水和喜悦。长年累月,四季轮回,母亲在那里精耕细作,那里有母亲种的玉米、瓜苗、红薯、黄豆、蒜苗、生姜、黄花菜,边上还有李果、芭蕉、竹子……在我们兄弟姐妹因为饥饿而哇哇大哭时,母亲就跑到自留地里想办法给我们找来填饱肚子的东西,哪怕只是一个红薯,一个玉米,一个芭蕉也让我们暂时远离了饥饿与颤抖。

我参加工作之后,母亲来过几次百色,一次是我还在平房的时候,单身汉,下班之后我就给母亲煮饭煮菜,在简陋的房子里,母子俩吃着吃着就觉得饭菜很香很美味,忘了过去那些青黄不接的苦难岁月。日落校园,余晖绚丽,我陪母亲在林荫小道上散步,看学生打球、唱歌、跳舞。我和母亲说,等她老了走不动了我就给她买一个轮椅,让她在轮椅上也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阳光下,牵着母亲的手》就是那时候写的。相聚的日子,总是很短暂,不几天,母亲就说放不下家里的杂事农活,也担心父亲在家没有照顾,我理解母亲的心情,理解一颗心需要一颗心的温暖,不几日我就送她回家了。我结婚之后搬上了住到六层的房子,母亲来过一次,那时候,我和妻子各自上班,母亲一个人在家,觉得十分孤独与寂寞,爬上六楼也开始吃不消,很少到楼下走动,担心母亲太闷,我就在上班间隙给母亲打电话,说我们快下班了。那时候,下班之后我们就尽量在家陪她讲话,讲讲在百色的老乡,和她讲我们工作上的收获。

十几年前,母亲患肺结核,我们把她接到百色住院治疗,我和妻子天天给她送饭,因为不能全程陪护,我让三姐来百色陪她,期间,她天天想着回家,她怕耽误我们工作,又担心费用太高,经过15天的治疗,母亲康复出院了,虽然花了3000多元医疗费,但我告诉她只花了1000元。后来,母亲在我们儿子出生,进新房的时候又来了几次百色,虽然不喜欢车来车往,霓虹闪烁的闹市,以及长途晕车的痛苦,但母亲还是来了,因为她念她的孙子,也想我们,带来她养的土鸡,种的青菜,酿的米酒,煨的红薯。不久,母亲还是闹着回家了,她说她习惯了鸡鸣狗叫的声音,习惯了太阳照到石阶第三层就喂猪的时间,习惯了看自留地里春雷一响玉米就破土而出的盎然绿意,习惯了去帮三姐家喂鸡喂猪的快乐,习惯了饭后和左邻右舍在房前乘凉抬头看满天星光的惬意,习惯了故乡春有春风夏有暴雨的季节变换,习惯了家的烟火味道,习惯了她暖暖的那张旧木床……

时光一天天在母亲的脸上刻下道道沟壑,也在她的头上洒下丝丝缕缕的雪霜。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不再稳健踏实,牙齿也开始一根根脱落,我不再勉强母亲来百色,来我工作的德保县。一辈子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奔波劳累,埋首农田,我知道母亲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那些年,我就经常给母亲打电话嘘寒问暖,问她的药是否还有,问她的被子是否还暖,问她是否还有钱用。工作之余,我经常回家看看母亲,和母亲讲讲话,给母亲夹菜盛饭,给母亲买衣买被,和她讲儿子每一个学期的进步,有时还录着视频给她看,那一刻,母亲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虽然满头白发,满脸皱纹,但那慈祥,善良,和蔼,亲切没有一丝改变。当我离开家门,母亲总是佝偻着腰到路口相送,还没有告别就问我归期,面对母亲写满沧桑的脸我无语凝噎。

2011年我由市里调到德保工作,离老家更近了,报到后的第二天,我就回家看望母亲。知道我回去,母亲早早站在村口张望等候,煮了我最喜欢吃的饭菜。吃饭时,母亲还是不忘教育提醒我要好好工作,不要犯错误,不要得罪人家,要知足常乐,习人之善,行端积德。面对母亲没有任何修饰的话语,我使劲地点头。记得在更早的童年,我随母亲到外婆家省亲,回来的路上我剥开外婆给我的红鸡蛋整个吃到肚子,一会儿,母亲和我说,蛋黄小孩吃了牙齿会坏的,以后要记得留给老人。这句话几十年过去了,我依然牢牢铭记在心,小时候不懂事的愧疚一直让我深深自责,母亲这些点滴朴素的话如今犹在耳边。

去年初冬,当我还在南宁学习的时候,母亲病了,而且,这一次比以往都重,我第一时间赶到老家,她怎样也不愿意到医院住院,看她痛苦的神情,我心如刀割,不由她同不同意,我叫了救护车,在大家的劝说甚至连哄带骗下,我们把母亲扶上了救护车。经过几天医治和大家精心陪伴护理,母亲恢复了不少,也能吃了一些东西,不料,不几天,母亲的病情反复,愈加严重了。看着母亲日渐消瘦憔悴的脸,看她吃力的讲话和几乎咽不下几口米粥,我心急如焚,守护着她,几夜未眠。母亲的病没有好转,没有给我们盼来奇迹,一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和姐姐给母亲办理了出院手续送她回家了。一路上,姐姐不停给母亲鼓励,告诉她到了哪里哪里,老家近了近了,而我却泪流满面。有阳光暖暖的伴着,母亲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她熟悉温暖的故乡,回到了她习惯袅袅炊烟,鸡鸣狗叫,花开花谢的村庄,回到了经常听到父亲唠叨埋怨却温暖的房子,回到了她温馨的床铺。但母亲还是留不住这些,留不住这些她一辈子用勤劳、善良、仁慈、淳朴储藏起来的眼前满满的一切一切。

母亲走了,安详地驾鹤西去,走完了她人生的路程,虽然有思想准备,但我还是觉得太突然,她的离世,留给我们不尽的悲痛与深切怀念。世界上给我生命的那个人走了,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我再也听不到她叫侄子回家吃饭的声音,再也没有机会听她讲关于外婆家的故事,再也吃不到她做的香醇绵甜的五色米饭和马打滚,再也喝不到她酿的玉米酒,再也吃不到她熏的腊肉,再也没有机会兑现给她买的轮椅和榨果机,再也无法给她私房钱……

春节回去,我在母亲的坟前栽下一棵龙柏树和一株三角梅。生前母亲一直教导我们要勤勉、低调、诚实、敬老尊老,与人为善,不吵架,不做坏事,不计较得失,多帮助别人,一路上就有贵人相助。她说:爱护树木的人一路上就有绿荫挡风遮雨,好运相伴,平安一生。我要让这棵树形优美的龙柏树一天天碧绿青翠,一年年郁郁葱葱,直到枝繁叶茂,给母亲遮风挡雨,天天有鸟儿在那里动听歌唱。母亲生前爱美,我要让那株三角梅年年繁花似锦,艳艳一片,让母亲天天在花的芬芳中安息长眠。(写于2016年3月7日)母亲的私房钱

87岁的母亲病重,我们一家人一路颠簸回家看望。

刚进家门,直奔母亲房间,床上的母亲一脸苍白憔悴,没有力气,没有精神。她患的是上消化道出血引发的呕血、便血,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这次母亲真的病重了。

我们给母亲擦身子、换衣服、添被子,儿子也很懂事在旁边看着。这时,母亲用她消瘦的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发黄的小袋子,有些破旧,颤抖的手吃力地从小袋子里取出200元钱,递给我儿子。儿子说不用了,奶奶留着吧!他妈妈说,拿着吧,奶奶最疼你了。儿子才从母亲的手中把钱接了过来,这时,我看见一双粗糙干裂消瘦的手和一双白稚柔嫩的手形成鲜明的对比,心中涌起许多感慨。我知道,那破旧小袋子里的钱是我母亲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私房钱。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开始有了私房钱。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但一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勤俭持家,从不与邻里吵架,没有什么过节。在我遥远的记忆里,母亲没有一分钱,有的只是地里的红薯、芋头、棉花、黄豆,捡别人家田里落下的稻谷和麦穗,有的只是她给我们做的土布衣服、玉米粥、南瓜饭以及劳作回来带给我们的各种野果。

工作之后,我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小文,领到一些稿费,我都留下来一些寄给母亲,哪怕是五元十元也不曾遗忘。每次回家我都给母亲一些钱,从开始的十元到这些年的一百元、二百元。如果很久没有回去,我就在电话里问她是否还有钱,要不要寄一些给她。弟弟说,这些年来,得益于党的关怀和好的政策,母亲享受到高龄补助,有了她的“工资”,但都是给家里作日常生活开支,没有舍得在自己身上花过一分钱。前年回家过节,三姐告诉我,母亲是有钱的,她把我平时给她的钱积攒起来,不舍得花销。三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长期服药,母亲就经常用她的私房钱给三姐买药,那份母爱一直让三姐一次次泪水盈盈。弟弟的小孩小学三年级就到县城读书了。每次回家,母亲总是送他到山坳上车,在侄子的书包里塞上几块她的私房钱,侄子也总是找个靠窗的位置坐好,回头和母亲招手,久久地看她依稀朦胧的背影。这样的情景犹如小时候她送我上学的画面,只是那时候的母亲很年轻也很漂亮。母亲知道我从小喜欢吃她制作的马打滚,每次知道我要回老家,母亲就用她的私房钱托人从街圩上买来砂糖,拌揽着白头翁给我做马打滚,那纯纯的味道、香甜的气息无论我上高中、念大学,在外工作、成家立业,仿佛未曾离开过我,我仿佛也未曾离开过家乡,离开我至亲至爱的母亲和那片我无时不再牵挂思念的故土。

我说过,母亲不识字,我儿子也不会说壮话,他们没有太多的交流,一年里母亲就盼着能见上我儿子几面。她没有图书给我儿子,没有玩具给我儿子,但她煨红薯给我儿子,煮玉米粥给我儿子,摘房前屋后的黄瓜给我儿子,那份爱很简单却很真实,很晶莹也很芬芳。她用她的私房钱给我儿子,知道在城市里会用得上,因为她知道我们没有菜地,没有鸡舍,没有果园,喝水停车都用钱,她知道儿子需要买书、买玩具,需要用钱去练球、学书法。她的这些私房钱对我们而言十分微小,但在她看来意义非凡,因为她用这些钱一直传递了作为母亲的善良和博爱。

这些天,母亲病情加重,大家轮流着陪护,每每入睡前我总是想起母亲过去对我关爱的点点滴滴,像是时光的倒流,她的仁慈、善良、勤劳、无私像电影一样在眼前不停地映现,难于入眠。那天,三姐说要回老家几天,她问母亲那些钱要给哪个保管,母亲就说让我保管,接过那个有些破旧的小袋子,我开始流泪。回到宿舍小心地打开那个小袋子,数着那些钱共有819元,我的鼻子又一次酸酸的。

冬天了,有些冷。我们都祈祷着母亲的病能够尽快地好起来,我还要给她讲城市里的点滴故事,还要给她零用钱,给她我的稿费,还要把小袋子归还给她……(写于2015年12月6日)我是母亲手中的风筝

小时候,故乡的天空蔚蓝蔚蓝的,不时有雄鹰展翅翱翔,也不时看见故乡的上空有飞机飞过。

那时候,只要静谧安详的村庄上空有飞机轰隆隆的声响,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大叫:“飞机,飞机。”于是,村子里的人们纷纷从屋子里跑出来,在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也都放下手中的农活齐齐地往天上看。天空中的飞机在大家的注视下轻盈的穿越一层一层的云层,时而银光闪闪,时而似鹰展翅,从这头飞向那端,直至消失在远远的苍穹里。

那时候,我开始向往,向往有一天也能乘坐飞机在天空里遨游,在故乡的上空梦一样的旅行,在云层里俯视祖国的秀美山川。夏日的晚上,故乡的天空满天星光,诗画一样美,我在母亲暖暖的怀抱里一颗颗数着闪闪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尽。当我把白天的梦想告诉母亲,母亲就和我说:只要你认真读书,听老师的话,以后你就可以乘坐飞机了。这样的梦想开始从小学伴我到初中、高中、大学,直到我参加了工作。其实,坐飞机并不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离开贫困的故乡吃上大米饭才是我奋发向上的内因。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历经一次次坎坷、跌倒、再爬起来。终于,我参加了工作,领了工资,吃上了梦寐以求的香喷喷的大米饭,也有机会实现我儿时的梦想,有机会乘坐飞机了。

2007年,我第一次乘坐飞机。从百色田阳机场飞往广州,虽然是短途,从起飞到达目的地只需要50分钟,但我还是兴奋不已。从开始安检、登机、起飞直至着陆,我一路好奇也一路喜形于色,我终于实现了我儿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伟大壮举。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接着直冲云霄,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往下看,山川河流开始变小,村庄及农舍开始模糊。我陶醉于茫茫天空中的万道霞光和浩瀚的天宇,一望无际的蓝色清澈透底,在朵朵千姿百态洁白的云层上我开始遥想远远的故乡以及生活在远远故乡里我勤劳善良的母亲,想起小时候在她宽广的怀抱里细数星星的记忆。梦想开始到梦想的实现很是漫长,那时候,我就是母亲手中的风筝,希望我飞得远远的,高高的,飞到实现我梦想的地方。电话里,我告诉母亲,我已经坐过飞机了,虽然我看不到母亲接我电话时的神情,但我知道那一定是满脸欣慰。

后来的这些年,我又乘坐了好几次飞机,有去北京的、上海的、西安的、南昌的等等。每每节假日回家,我都不忘绘声绘色地告诉母亲我每一次乘坐飞机的旅途经历。

前些日子,母亲身体不好,我从工作的县城赶往老家看她,车刚驶到村口,我就看见母亲已经坐在阳台上等我。还是那身黑色的土布衣服和土布花鞋。刚一落座,母亲就问我:“听说你坐飞机去北京学习一周了?”我说:“是的,刚回来。”“我好担心,以后不要坐飞机了,听说有一架飞机连人到现在都还没找到。”我知道她说的是马航MH370。我和母亲说:在现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是最安全的,尤其在我们国家,乘坐飞机也是最可靠的。

陪着母亲在通红的火堆边聊天,问她晚上是否还看得清天上的星星,玉米地里是否还有萤火虫成群舞动,晚上田里的蛙声是否还像我小时候一样稠唱依旧。饭菜熟了,我给她盛饭盛菜,看她一口一口地嚼着,动作已经不再轻便,胃口也没有从前的好,我心里一沉,母亲真的老了,星霜上头,脸上的沟壑比以前多了许多。接着,我教她如何使用妻子为她买的制氧器,到她的房间看看床上用品是否需要更换。

夕阳西下,白天安静的村庄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我又要起身回城了,临走,母亲又和我说:以后不要坐飞机了。之前,我和她关于飞机的对话其实已经渐渐忘记,但当她再次重复,我才更加理解这句既单纯而又非同一般的话语,母亲对我的爱点点滴滴,无所不在,她舍不得我出远门,也舍不得我走得太久,告别的那一刻,我泪湿衣襟。

是啊!时间已经走远,不觉母亲已经87岁了,满头银发细数她走过来的坎坷岁月以及操持我们这个家庭的沉甸往事。走了那么远,漂泊那么久,我依然是她手中的风筝,小时候希望我飞得远远的、高高的,而现在,她希望我飞得近一些,再近一些。(写于2015年6月8日)我的母亲

今天是母亲节,在这个洋溢着祝福与温馨的美好节日里,我该用点滴的文字写写关于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农氏三,生于1928年农历十月初六,今年已是85岁的高龄了。母亲是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子四面环山,仿佛与世隔绝。母亲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有六个兄弟姐妹,我母亲排老四。母亲20岁的时候就通过对歌嫁给了我的父亲。

母亲从没有上过学,纯粹的目不识丁,但母亲聪明达理。从小教我一定要知礼节,懂礼貌,守信用,讲真话,教导我们无论熟悉与否见人要打招呼,让路,见到老人挑东西要帮忙。在她的教导之下,小时候,走亲戚或赶圩,我都帮着老人挑东西,实在帮不完也分摊一些,有客人到我们家,我都会让座、盛饭、端水。这些点滴细节的滋润,一直伴着我走到了今天。

母亲一生生了我们8个兄弟姐妹,多苦多难可想而知。别人的冷眼、挖苦、吃不饱,许许多多的委屈母亲全都埋在心里。母亲从没有与村屯邻里有任何的矛盾与吵架,没有偷过别人一根柴,一棵菜,从没有强词夺理。清清白白,一生谦逊内敛,有口皆碑。

母亲一生生的孩子多,经常忍饥挨饿,但无论多苦多难,断炊断粮,母亲从没有喊过一声苦一声累。她的勤劳与善良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我的父亲早期当过村干、代课老师、公社会计(后来因工资太少回家务农)。母亲一个人挑起全家人生活的重任,现在想来,她瘦小的肩膀,怎么就能撑得起这样的重担呢?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无论是下雨还是下雪,无论是酷暑还是霜冻,母亲从没歇过一天。我曾看见过母亲在冬天的日子里手脚肿大,我还小,竟不知那是因为太冷而令母亲得了冻疮。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还要砍猪菜、磨玉米,之后还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缝制土布衣服、纳鞋子,一直熬到深的夜。

时光流逝,如今,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有了妻儿,但忆起母亲对我的爱仿佛还在昨天。小时候,每当母亲劳动回来,我总会在她那挑沉甸甸的玉米框里得到她给我甜甜的玉米蔗,在她捡的猪菜里总会有一包包香甜的野草莓以及许许多多的鸡果,还有她在雨后玉米地里捡来的蘑菇。这些蘑菇啊,和着玉米地里的泥土清香,味道十分鲜美。家里穷,吃肉十分少有,母亲偶尔去喝喜酒,从来不吃肉,全部带回来给我们,肥肉还舍不得全给我们吃,留一部分煎成油。我们上小学的时候,早餐几乎是没有的。母亲担心我们饿,早早起来煮几个红薯给我们充饥,而午饭和晚饭,无论如何的上顿不接下顿,母亲都会想方设法保证我们的温饱。玉米粥里、青菜汤里,我仿佛看见母亲忙碌与劳累的身影晃动着。上了中学,离开家门,离开我略显贫瘠的故乡,家境更困窘了。因为我还有一个哥哥在师范读书,还有一个弟弟在小学念书。去到乡里念初中,父母没有太多的钱给我,我只好从家里挑着玉米粉和干菜、黄豆到学校。母亲每周给我一个鸡蛋,偶尔也会给一小块腊肉让我带回学校改善生活,她还给我带一小壶她亲自酿的玉米酒带去学校,让我上坡时久不久喝一小口,那样挑东西就有力气了。这样的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享有和体会。有一次,她送我去学校,经过定业的那条大河。因为水大漫岸,我们只好绕过河的源头,然后再爬高高的土坡。当我爬完那座土坡准备到公路时,母亲还远远地站在河的对面看着我,依依挥手时,才模糊的看见她远去的背影。

过年过节,母亲总会让我们和别人家一样吃上好的东西,过去这么多年了,我还十分怀念母亲给我们制作的马打滚。马打滚,这也是母亲拿手的工艺食品,每当春天到来,满山开满白头翁,母亲就在劳动之余从山上采回白头翁,用她娴熟的手艺将白头翁加工清理,拌入糯玉米中,用糖做馅,煮熟之后非常美味。马打滚出锅后,我们全家人围在桌边,在温馨中彼此鼓劲,心与心紧紧地拧在一起,那幸福就和着香味溢出来,久久不忘。直到现在,我还时常惦念着母亲的马打滚。每每回到老家,回到母亲身边,我还让母亲给我制作,怎么吃都不觉得腻,吃着吃着,童年苦涩而又美好的记忆就汩汩而来。坐在母亲的身边,品尝着母亲的点滴,我想,母亲对我们的爱,永远就在那些她为我们亲手做的那些好吃的东西里,暖暖的、浓浓的。她会在你疲惫的时候,给你动力,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与你一同走出困境。

不久前,我听说母亲病了,在县城二哥家里休养,之后又住了几天院。在百忙的工作之余,我利用双休日到那坡看她。看到妻儿一起去,母亲的病仿佛就好了一半,来了精神。听二哥说,母亲住了几天院,身体恢复很快,吃饭、睡眠都很好,这让我放心了许多。如今,母亲又已经回到她生活了一辈子的乡下老家了。在那里,她又看到她养的牛马、鸡鸭,在那里,她又看到袅袅的炊烟和青青的稻田以及绿油油的拔节玉米,还有一只可爱的狗和她如影随形。

窗外,阳光明媚,天蓝地净。我母亲的故事何止这些呢,我对母亲的爱的描述又何止这些呢?怎么写都写不完。(写于2013年5月12日)父亲的生日

不久前,我带着妻儿回了一趟老家,给父亲90岁生日祝寿。

从靖西县魁圩乡通往我老家的路只有十几公里,因为部分路段要加宽和铺水泥路,我们只能绕道前往。汽车在狭小的沙石路上走走停停,上坡下坡,经过一个个村庄,爬过一座座山,中午十二点多我们终于到家了。此时的老家比往时都热闹非凡,亲戚朋友早已聚集在我们新建不久的楼房里,欢声笑语,酒香满楼。

老家的天空湛蓝湛蓝的,见到这么多人,儿子兴奋不已,开始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展示其悠悠球的技艺,还不时要求别人和他进行成语接龙比赛。以前老家的房子几经变迁,由茅草房到木瓦结构到砖瓦结构,人多空间小,没有我们单独的房间,每次回老家都打地铺或占用其他人的房间,很不方便。这次老家盖起了楼房,终于有了我们单独的房间。妻子第一时间在我们的房间里铺床铺、挂衣服、晒毛巾,今后回老家她不再因为住宿发愁了,也可以多待一些时间陪陪父亲与母亲了。

父亲90岁了,满头白发,耳朵已经不再好使,脸上也多了一圈一圈的皱纹,仿佛记载他走过的坎坷岁月和数不尽的历史记忆。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能养活我们8个兄弟姐妹,简直是个奇迹。每一年春节回家,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过去如何熬过来的苦日寒岁,虽然每个人都强忍泪水,但还是在回忆的叙述中湿了衣襟。父亲生日的那天也是老家乔迁新房的日子,我给父亲母亲买了新的床铺,添了新的被子,虽然不贵,但父亲母亲是不会想到在他们有生之年还能拥有这样的床铺的。小时候,孩子多,我和弟弟都跟着父亲睡觉,为了御寒,父亲的床铺加了一层厚厚的稻草,几天时间就拿到屋后的柴堆上晒太阳,几年过来就是那几根木头架起的床板以及竹席和稻草给寒冬腊月的我们带来了一丝丝温暖,寒冬夜里的冷风寒霜仿佛也没有吹到我们那狭小还有些摇晃的床铺。小时候没有体会到,那份温暖是父亲沉甸甸的给予,而今每每想起都会泪水涟涟。和父亲一生的疼爱与严慈相比,我买的这张床在我看来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当我进到父亲房间时,他正坐在我不久前为他老人家买的书桌前写着什么,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发黄的书籍和我平时寄给他的一些书报。见我进去,他并没有和我说话,仿佛我的到来在他的意料之中,看了我一眼又继续他的“业务”了。离开父亲的房间,我径直走到母亲的房间,母亲并没有像父亲一样待在房间里,而是和远道而来的亲戚在通红通红的火堆边烤火拉家常,火光映在她沧桑魚纹的脸上,很美。我一个人进了她的房间,和父亲一样,母亲已经使用了我买的新床铺与新被子,整个房间焕然一新,墙上还挂着我们一家三口的照片。那一刻,我仿佛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一股暖流在心间涌上心头。当我准备离开她房间的时候,我看见母亲的床上叠放着几件土布衣服,厚厚的,有些粗糙。忽然,在我的眼里,那几件土布衣服怎么就那么亲切而久违了呢?小时候,我穿着母亲给我织的土布衣服已记不清有多少件了。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上学的路上都是母亲的土布衣服给我取暖御寒,给我遮风挡雨,给我向上向善的力量源泉。记忆中,我最后的一件土布衣服是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还穿的,后来我再也不穿了。在我想来,不用穿土布衣服母亲一定是高兴的,因为她希望我们能和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穿着“洋装”,在其他人面前活得体面一些。时光流逝,现在的我已经成家立业,为人夫为人父了,我始终铭记着母亲教我的道理,始终记得那些暖了我年年岁岁的土布衣服。我知道,没有那些年的土布衣服就没有我今天的“洋装”。想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得到了什么又似乎失去了一些什么?

离开老家的路上,儿子问我:爸爸,你不是说要在爷爷生日那天照一张全家福吗?怎么给忘了呢?是啊!由于工作原因,每年父亲生日我们八个兄弟姐妹很少能全部聚齐的,那天是周末,大家都聚齐了,没能照一张全家福,不免有些遗憾。我和儿子说,只要我们心中常惦记老家,经常回老家,多陪陪爷爷奶奶,那张全家福就永远留在心中,并且越久越珍贵。(写于2015年1月20日)家风

从小在农村长大,听父亲说,我们的祖籍在南宁的江西镇。因为严重的旱灾,很多年以前,爷爷的爷爷就举家迁徙到现在的老家安营扎寨。

我的爷爷在我刚出生两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奶奶就更早了,她去世时,我母亲还未嫁到我们莫家。我是在父母的点点呵护与言传身教下成长的。父亲读过书,当过生产队会计、代课老师,文笔好,字也写得漂亮,是我们那里的秀才。小时候,每天晚上入睡前,他总是讲关于“后羿射日”、“女娲造人”、“夸父逐日”、“掩耳盗铃”等这样的神话故事给我听,让我在一次次睡前的故事里开始分辨真美与善恶。

我的童年都是在乡下的老家度过的,每当寒暑假,除了放牛,还天天给在田地间耙田犁地的父亲送饭。桐果树下,父亲边吃饭边给我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精彩的章节,让我从小就开始想象大山外面的世界。

上学之后,虽然家徒四壁,父亲一直坚持要让我们读书。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脾气有些暴躁,但很少打骂我们,唯有一次至今让我刻骨铭心。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暑假过去了,二哥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去乡里继续读高中。母亲、大姐、二姐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劝他不能半途而废,要他继续完成高中学习,但二哥就是不听。这下父亲真的火了,一个没有星星月亮的晚上,父亲把二哥赶出了家门,还一路追打着,狗的叫声久久在村头回荡。后来,二哥躲在叔叔家里一夜颤抖。第二天,我母亲与大姐哭着求二哥去学校,否则被打的不仅是他,可能还有家里更多的人。其实,二哥是很想去学校的,但那个暑假,二哥目睹父亲天天去借米借粮。秋收未到,家里的玉米已经被我们提前吃光,而三哥、我与弟弟都要读书,二哥说他要为父亲撑起我们家沉重的重担。在父亲语句不多但十分严厉的口吻中,二哥带着泪痕去了学校。每当回忆起这段辛酸的记忆,我和二哥都不禁泪水滚滚。

父亲快要90岁了,满头白发,身体不再硬朗,但一直没有改变他吃苦勤劳,与人为善,坚强的性格。前些日子回老家,他还和以前一样召集我们开家庭会议,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印象中,几十年过去了,父亲总在大年三十晚吃年夜饭时,边吃边开会,布置来年的生产、种养、读书等等家庭大事。他总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种什么都不能落后于村里的人。因为严厉,勤劳,节俭,我们八个兄弟姐妹才得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长大成人。几个姐姐嫁人了,我们几个兄弟成家立业之后,父亲又开始操劳孙子、外甥如何读好书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走不出父亲作为家长的依赖,节假日,我们兄弟姐妹都会携妻带儿从各地回到乡下的老家和父亲吃饭,听他开家长会,聆听他的叮嘱,接受他的教育,记住他的唠叨。

母亲20岁从云南省富宁县一个偏僻的村子嫁给了我的父亲,从小没有上过学,不认字。母亲善良、仁慈、厚道,对我们的教育有别于父亲,她从来没有骂过我们,也没有和村子里任何人吵过架。母亲说,因为孩子多,家里穷,她经常被村子里的人指桑骂槐,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她只是默默地忍受着,用早出晚归的勤劳避开那些骂声,久了,那些骂声就消失了。冬天的晚上,母亲在煤油灯下给我们缝补土布衣服、纳布鞋,夜深了,还砍猪菜。当我们都入睡了,隐约还听到她磨玉米的声音。早上我们还没有从梦中醒来,母亲已经从地里挑回沉沉的猪菜,满是露水的裤脚在火堆边冒着淡淡的轻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仿佛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我的老家依着高高的一座大山,在我们的心中,父亲与母亲就是一座大山,为我们挡风挡雨。多少个晚上,常常是满天星光,虽然很苦很穷,但一家人都会在阳台上围坐着乘凉,母亲抱着我,经常给我讲一些古朴的道理。她说,当你在路上遇见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打招呼,无论认不认识,当看见长辈挑东西的时候要帮他挑,做人从小就要诚实有理,遇到困难不能哭也不能退缩,在别人有困难时你帮了别人其实是帮了你自己,人生有直道也有弯路;要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多少个这样的晚上,虽然是直朴简单,但我都牢牢地记着。直到现在,这样淳朴的教导如同故乡上空的月光一样,照耀我的心田。

母亲也快要90岁了,这些年来,身体不太好,但不时还下地劳动。她说,每每到自家的地里干活,闻到那些泥土的清香,看着种下的玉米一天天长高,过去那些苦难的岁月就很值得回味,劳动才是美好的。

如今我们都在城里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家了。儿子就经常把他的照片和奖状寄回去给爷爷和奶奶看,还在贺卡上写满对爷爷奶奶祝福的话语。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家风家训的书,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收获很大,感受很深。以上的这些点滴是不是我们的家风呢?(写于2014年6月25日)父爱如山

到德保工作快两年了,几次要接父亲到德保这座美丽的山城走一走,看一看,但他总是说老家的农活忙,走不开。去年德保红枫旅游节之际,他终于到了一次德保。

正值初冬,父亲是在堂兄的陪伴下过来的。他说我太忙,不让我去接,搭乘别人的车过来,走走停停,一路颠簸,到德保已是晚上十点多钟。因我在外面应酬,只好让侄子先在我的房间陪伴安顿他,当我结束应酬回去,时间已经很晚,以为父亲应该已经休息了,轻轻地开门进去,看见父亲还在沙发上看电视等我,一种内疚的情感涌上心头。我赶紧给父亲泡脚、洗脸,为他增添被子,交代几句之后让他睡下,帮他关灯。

水逝云飞,时光流走,父亲不再年轻,今年已是88岁的高龄了,养育我们8个兄弟姐妹,读过私塾,当过生产队会计、村出纳员、代课老师等。由于家里的孩子多,微薄的工资养不了全家人的生活,父亲决定弃教从农。日复一日,早出晚归,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还和我的母亲在集体劳动间隙,上山采草药做酒饼,在自留地的边坡上种金银花、种竹子、种李果。父母长年奔波劳碌,即使是这样,历经风霜雨雪、太阳暴晒,一家人的生活依然水深火热,非常拮据。后来分田到户了,父亲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父亲与母亲、哥哥姐姐在我们家承包的田地里依然早出晚归,依然挥汗如雨,依然风里来雨里去,但我们家开始由过去上顿不接下顿的困境解决了温饱。虽然辛苦,但家里经常有快乐的笑声和朗朗的书声。晚上吃完饭,一家人在晒台上暖融融地乘凉说笑。记忆中,天上的星星无数,闪闪发亮。

生活开始好转,但随着我们几个小孩相继上学,家里又开始陷入窘迫。那时候,吃饭都是问题,能供小孩上学的农村家庭微乎其微,更不用说是供几个小孩了。但即便走投无路,父亲始终坚守他的理念:只有读书才有出路。为了我们上学,父亲更加没日没夜的拼命苦干,四处求人,上下奔波,借钱、借米、卖油饼、卖水果、卖柴火……后来我二哥参加工作了,小学五年级,父亲将我送到二哥工作的地方读书,让二哥关照我。从那时起,二哥一直暖暖地照着我到大学毕业。还记得父亲送我去的时候,一路陌生,路途遥远,两天的时间才到达。途中,由于塌方,车子走不了,父子俩在陌生的边疆乡村公路上走了二十多公里。瑟瑟的秋风里,我看见父亲满头大汗,头发里多了片片“雪花”。

这么多年过去了,父亲已是88岁的老人。一路前行中,山程,水程,不管多艰难,慈悲为怀,乐善好施,我始终铭记着他的点滴教育,恩泽于心,严于律己,一路向上、向善、向前,看远,看宽,看淡。如今参加工作已经快二十年,也当了父亲。在我的心中,父亲的爱始终如大山般博大,大海般宽广,山泉般晶莹剔透,令我一生受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