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2 15:41:04

点击下载

作者:(日)富田和成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

为什么精英可以快速积累财富试读:

前言

我有一位认识很久的朋友,算是我的后辈,他时常找我聊天,咨询各种事情。不久前,他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这次他和我谈的问题是:“我想两年后创业……”

看他严肃的表情,我知道他是认真的。

其实以前我也隐隐约约知道他有独立创业的意愿,估计现在终于开始认真做创业计划了。于是,我向他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两年后?现在就创业不好吗?”

据他所说,他现在的年收入大约是2000万日元。他巳经具备如此强大的赚钱能力,我觉得他两年之后再创业实在有点划不来。所以我建议他“现在就创业如何?”但是,听了我的建议后,他的态度非常犹豫。“什么?现在就创业,有点太仓促了吧。而且资金方面也……”

这话令我吃了一惊,于是我问道:“哎?你现在一年能赚2000万啊,资金应该不缺吧?”“话虽这么说……”“那我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从下个月开始,你一毛钱收入也没有了,那你凭借以前的积蓄还可以生活多久?”“嗯,这个嘛……我、太太,还有孩子,三个人生活,我想再生活一年半到两年应该问题不大。”“是吧,养活一家人,最少还能正常生活一年半左右。而且,这段时间你不可能一毛钱收入都没有。也就是说,你完全可以放手去挑战一年半时间。而且,你现在的年收入是2000万日元,这样高的收入正是你工作能力、经验、成绩的证明。即使创业不太顺利,一年半后再找一份高薪工作应该也不困难。”“这倒是,这个自信我还是有的。”

说到这儿,我再次鼓励他道:“那为什么现在不马上创业,非要再等两年呢?”

“……”

现实中,像刚才那位朋友一样,犹豫不决、纠结不已,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大有人在。

很多人身上都蕴藏着了不起的可能性,但他们的心被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安所左右,一直徘徊在行动与不行动之间。当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一年又一年的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了。

他们为什么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呢?

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财务状况缺乏一个整体的掌控。这样一来,人就很难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确信的把握。结果,那“看不见的不安”就常驻心中,也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发展设了限。

对照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我们就可以明白,很多朋友裹足不前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想挑战新事业的时候,大多数人是受到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前两种需求的驱动,即第四阶段的“尊重需要”(受到他人尊重,对地位的渴望,追求名声、权力、关注等)和第五阶段的“自我实现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完成个人成长,实现个人理想)。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被下层的需求所支配,就很难迈出挑战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生理需要”,是人为了生存下去而必需的本能需求(食欲、睡眠等)。第二阶段“安全需要”,是寻求安全、安心的生活的需求(安全的住所、健康等)。

如果一个人心中“看不见的不安”来自“生理需要”或“安全需要”的话,那么他的行动就会以寻求一种温饱、安全的生活为主要目标,根本没有余力去做更上一层楼的挑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年收入2000万日元的后辈犹豫不决的例子,其实,不管年收入是3000万日元,还是500万日元,在打算挑战新事业的时候心里所承担的焦虑几乎是一样的。只要无法从整体上俯瞰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又看不清前面的路时,所有人的心中都会产生不安,尤其是想挑战新事业的时候。

为了更便于大家理解,下面我做一个比喻。

首先请您想象一个情景,您开着一辆大灯坏掉的汽车行驶在一片漆黑的山路上。前方的能见度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您心里一定会紧张得要命,不知道往前开会遇到什么情况。基本上不敢再开了。

假如,您在路上下车调整了一下车灯,结果车灯居然亮了,不过只有一点微弱的光亮,仅能照亮前方几米远的地方。这时您再开车会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虽然心中的不安不能完全消除,但至少在确认前方几米的道路后敢往前慢慢开了。再假如,您开了一段路程后,找到一家汽车修理厂,请人把大灯修好了。那样的话,您就能照亮前方很远的距离了。

现在请大家把汽车的例子替换到自己身上。即使您现在无法预测10年后自己的状况,但只要能够掌握未来1~2年自己的生计,便有一边制订计划一边前行的勇气。

前进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是能把前路照亮的“车灯”。而且,通过不断提高这“车灯”的亮度,便可把握越来越远的未来状态,从而阔步向前,最终一定能够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帮我们“照亮前路的‘车灯’”是什么呢?我认为,利润表(P/L: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和资产负债表(B/S:Balance Sheet)是人生的终极“车灯”。利用个人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可以做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一听到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企业或组织的财务报表。企业或组织的财务报表是为了把握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如果把这些财务报表应用于个人的资产管理,也能得到极大的好处。再有,在使用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管理个人资产的基础上,如果还能不断践行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djust调整)的话,我们就可以掌握终生赚钱的本领了。

本书将为大家介绍掌握这种本领的方法。

我第一次接触到利用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管理个人资产,是在2012年公司派我去新加坡的商学院学习的时候。在商学院学习的过程中,学校组织我们前往瑞士参观考察了世界第二大私人财富资产管理者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BS)。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不仅企业或组织需要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等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还可以用于个人资产管理。富裕阶层通过资产负债表(B/S)将自己的资产可视化。

所谓私人银行,就是帮助富裕阶层或企业主(其中不乏世界级大富豪)管理个人资产的金融机构。私人银行的客户层,就是本书书名中“精英”的典型代表。我所说的“精英”是指赚钱能力很强的人。

顺便介绍一下,私人银行家并不仅仅和已经成为富人的富裕阶层打交道。他们还会寻找那些未来可能成为富裕阶层的人,还有将来可能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企业主,以及资产规模可能变得很大的“潜力”商务人士和医生。这些人在私人银行家眼中属于“潜在富裕阶层”,私人银行会在若干年前就锁定这样的人群,和他们建立联系。

私人银行家的特长就是发掘那些“赚钱能力”极强的人。他们是通过什么筛选潜在客户的呢?就是根据个人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

对企业来说,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可以将企业的一切可视化,让经营变得有迹可循。对个人来说,这些财务报表同样是可以照亮前路的“车灯”。

再来讲讲PDCA。简单地说,就是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Plan),大步向前(Do),前进过程中进行检查(Check),然后对路线和方法进行调整(Adjust),让方向变得更加明确。在个人资产管理方面,PDCA也不失为一种高效的手段。原因是PDCA能够更加明晰地显示金钱数额,从而使管理更加高效。很多企业,尤其是重视数字的经营部门,在导入PDCA管理方法之后,业绩会得到大幅提升。放在个人资产管理领域,PDCA同样能够起到极大的效果。

另外,在股票投资领域,PDCA的效果同样不可小视。“在那个时间点,我一着急就买了”→“下次我不会着急买股票了,我会先考虑一下时机”→“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买股票的规则:当我想买的时候,会先让自己冷静一晚再说”。“持有的股票已经跌了太多,不可能再涨回买入时的价格了”→“严格执行10%法则,持有股票跌了10%,马上卖出止损”。

像这样,对计划(Plan)进行调整,就有更大的概率获得成功。

为了实现人生的梦想、目标,金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帮手。但是很多人缺乏赚取金钱的能力。如今,在类似闲鱼(二手物品交易软件)之类的二手市场和共享经济等新经济规则方兴未艾的时代,再用“我该如何存够养老金”的传统观点来看待社会,肯定难以看清未来的形势。我们应该把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当作指路明灯,借此掌握自己的资产,这样一来,任何人都能成功挑战自己的梦想,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本来很想挑战新事物,可因为对未来的不安而裹足不前,甚至就此放弃,世间还有比这更令人后悔的事情吗?如果有一盏能够照亮前路的明灯,那么我们便可以放心大胆地迈出前进的步伐。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您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灯。富田和成第1章金钱PDCA是消除“不安”的指路明灯我们必须消除内心与金钱有关的不安和焦虑。不能让金钱控制我们,而要变成金钱的主人去控制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就会一扫而光。当“自我公司”的CFO(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

遇到想改善自己财务状况的朋友,我经常会对他们说:“把自己当作‘自我公司’的董事长或者CFO,然后站在这样的高度思考问题、采取行动。”我希望大家把自己看作一个公司,公司的财务管理方法也适用于个人。

通常情况下,一提到公司、法人,大家头脑中可能最先联想到的是一个庞大的组织。但实际上,“法人”这个词表面上的意思就告诉我们,一个公司、企业也是有“人格”的。换句话说,公司的性质和“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可是,当人以“个人”的形式想挑战某个目标、梦想、愿景的时候,就会像“前言”中介绍的那个例子中的朋友一样,迟迟难以迈出第一步,总是犹豫不决、裹足不前。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认为多半还是钱的问题。在我接触到的案例中,无法勇敢迈出第一步的情况,在那些已婚人士,尤其是已经有了孩子的朋友身上更为突出。他们思考的问题,基本上都一样。(假如挑战不顺利的话,钱败光了,到时我怎么养家糊口啊?)

对于没钱的焦虑,从根本上削弱了人的“挑战之心”。

结果会发生什么呢?

那些在20岁刚出头,曾经信誓旦旦“将来一定要创业”的朋友,到了30多岁娶妻生子,有了温暖的家庭,就会把当初的激情“收敛”起来,按部就班地完成当前的工作,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爸爸。现实中那些“顾家”的朋友,一定更能理解这种感受。

而且,到了这个时候,不仅像“创业”这样的大梦想被“束之高阁”,就连想去哪里旅行的小梦想,也会因为“担心要花很多钱”而不敢付诸行动。结果,人生的选项受到极大的束缚,越来越少,路越走越窄。

当我们想把自己描绘的梦想或设定的目标变成现实的时候,如果受到“金钱”的制约,那就太可惜了。世间没有比这更划不来的事情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消除内心与金钱有关的不安和焦虑。不能让金钱控制我们,而要变成金钱的主人去控制它。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就会一扫而光。

但是我说的控制金钱,并不是让大家“去赚更多的钱”。即使是有限的金钱,我们也可以好好把握,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一个公司,在完成一个大项目的时候,也会从第一个小计划开始实施。我们实现梦想的第一个小计划,就是消除对金钱的不安。只要达成了这个小计划,后面就会越来越顺利。《世界上唯一的花》的时代象征“梦想·目标”与“金钱·时间”的关系如果对金钱和时间心怀不安和焦虑,那么梦想、目标的选择面就会很窄。

在前一小节中,我建议大家把自己当作“自我公司”的董事长、首席财务官,用经营管理一家企业的感觉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一小节,我来讲讲这样做的理由。

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前的日本,我想很多人生活、工作的目标都是“争第一”。当时,学历至上主义在日本社会横行,典型的例子就是“三高”是那时的流行语。所谓“三高”是指学历高、收入高、个子高。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我,并没有使用过这个流行语。

想象一下当时的日本社会,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估计已经固化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了。简单地说,就是“考进好的大学,毕业后进上市公司工作,然后结婚、买房置地”这样的模式。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依然存在学历至上主义,“三高”也在某些人群中备受追捧。肯定也有人认为“大学→找好工作→结婚→买房”这个标准化流程是幸福的终极形式。我并不是说这种思想不好,但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已经不如泡沫经济崩溃前那么流行了。

这个转变过程,我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就已经感觉到了。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原本每周休息一天变成了每周休息两天。学校的授课内容也开始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换句话说,这说明日本社会、学校开始尊重人的个性了。

但是,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不幸。

2003年,日本著名乐队SMAP有一首歌——《世界上唯一的花》成为热门曲目,一度非常流行。那首歌可以说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象征。歌词所传达的中心思想是“你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没有必要去争第一”。

这首歌曲的流行说明“不争第一”的价值观引起了日本民众的普遍共鸣。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为止,日本民众的普遍价值观还是“争第一”,而到了21世纪初,日本人已经不想再去“争第一”,可以说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

可是,每个人要想活得“独一无二”,就需要他们自己去探寻、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可以在这样的时代中活得如鱼得水;但对那些无法找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来说,就没办法活得那么轻松了。

拥有明确目标的人,可以朝着目标勇往直前。但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在原地打转,甚至犹如走入迷宫,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虽然按照原来的步调,获得了高收入,买了房子,但无形中感到自己离心中的幸福人生越来越远。

要是放在以前,能在上市大企业工作,收入又高,就能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仅仅如此,人或许就能感到满足和幸福。但是,到了如今,价值观和工作方式变得多种多样,还像以前那样拥有稳定的工作和高收入,已经难以获得世人的充分认可,人的内心也就无法获得满足和幸福。

总而言之,时代已经发生巨变。

所以,为了在新时代中获得幸福,我建议大家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一个企业,我为其取名为“自我公司”,然后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上,为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设定独一无二的目标,并将身边的环境调整到可以随时应对挑战的状态。

其实,调整出这样的状态,是有捷径的。那便是把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概念引入“自我公司”,通过这两个报表,把握自己身边的状况。这样一来,您无疑可以打消对金钱的不安和焦虑。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是终极“车灯”“前言”中我已经讲过,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是在现实世界中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终极“车灯”。

本书并不是会计专业书籍,所以不会为大家详细讲述这两种会计报表。但对于不太熟悉会计知识的朋友,我简要介绍一下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基本知识,以帮助您理解本书的内容。

P/L是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的缩写。如第10页图中所显示的那样,是记录公司的销售额、采购成本等项目的财务报表。看到这张报表,公司一年间的经营业绩便可一目了然。

销售额、利息收入等属于“收入”,而采购费用等各种支出属于“费用”。用公司一年间所有经营所得的收入减去该年度所有花费的费用,就可以求得该年度的利润。利润表原本的目的就是用来计算利润。简单来说,收入-费用=利润(赚的钱),从总销售额中减去营业费用、税金等所有费用,所得到的利润,就是“当期净利润”。

B/S是Balance Sheet的缩写。如第11页图中所示,资产负债表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和“净资产”(资本)。资产负债表可以清楚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图中左侧的“资产”与右侧“负债”“净资产”的合计金额相等(达到平衡),所以英语中将资产负债表叫作“平衡表(Balance Sheet)”。简单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P/L利润表B/S资产负债表

在资产负债表的图示中,左侧是企业拥有的资产。通过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了解企业把钱花在了哪里,购置了哪些资产。不仅包括现金和存款,还包含建筑物、土地、机械、有价证券等。

资产负债表的右侧,是资金的出处。显示的是资金从何筹措而来。

负债也叫“他人资本”,包括银行的贷款、需要支付给别人的应付货款、应付票据等。

另外,净资产分为“资本金”和“留存收益”。资本金是指公司创立之时,股东们所出的资金。留存收益则是指公司到目前为止赚取的利润减去税金的剩余金额。也就是说,留存收益显示的是利润表(P/L)中的“当期净利润”的累计额,每年的利润额越大,公司的资产也就越雄厚。

前面就是关于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一些基本知识。但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有一个思维方式非常重要,那就是把两个财务报表联系起来看。利润表(P/L)中的利润越高,资产负债表(B/S)中的资产就越雄厚。另外,如果资产负债表(B/S)中的资产(现金、设备、有价证券等)越殷实,同时又能灵活运用这部分资产,就可以让利润表(P/L)中的利润更多。

在大多数人看来,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是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个人没什么关系。但在我眼中,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同样可以帮助个人把握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工作业绩,并能帮助我们极大地改变现实。

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概念,原本是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诞生的。

但是,如果能够理解企业和个人都拥有“人格”这一点,那么,在个人财务管理中,同样可以引入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概念。

对一个企业来说,他们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同时肩负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企业目标”“企业理念”之类的词,相信上班族朋友都早已耳熟能详了。这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和前进指针,人们是围绕“企业目标”“企业理念”展开经济活动的。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不都是怀抱着某个指针生活的吗?

个人的指针,不就是所谓的“人生目标”“愿景”“梦想”?这就相当于企业的目标、理念。

由此可见,从根源上看,企业和个人是十分相似的。把握现金流的“个人版利润表(P/L)”

消除内心对金钱的不安和焦虑,就靠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但要想把这个概念引入“自我公司”,并加以灵活运用的话,前提是必须对这两个财务报表有充分的理解。要想控制自己的金钱,必须控制个人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再进一步讲,就是要控制“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时间资本”和“固定资本”这四种资本。

后面我将依次为读者朋友分析上述四种资本,在这里我还想再多讲几句有关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知识。为控制自己的金钱,先了解四种资本

首先讲的是个人版的利润表(P/L)。第16页的图,就是典型的个人版的利润表(P/L)样本。在这个利润表(P/L)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一定时期内的赚钱能力(销售额/收入)、把钱花在了哪里(费用),以及剩了多少钱(利润/储蓄)。在第14页的图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现金的流动情况。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可以定为“1个月”或者“1年”。

在我们个人版的利润表(P/L)中,收益部分通常来自薪水、奖金,另外还包括利息收入、有价证券的红利、不动产收益等。股票、信托投资等有价证券、不动产等,在资产负债表(B/S)中属于资产类。

特殊利润也属于收益,主要包括有价证券、不动产升值的部分。如果您工作的公司允许您在业余时间做其他副业的话,那么副业收入也应该计入收益中。

另外,对个人来说,费用主要指与基本生活有关的支出。比如,衣食住行的费用、社交费用、保险金、教育经费等支出。在利润表(P/L)中,税金也属于费用。如果在资产买卖中出现损失(如买卖股票、房产等的损失)也要计入费用。

把个人的所有收益、费用都列出来,然后用收益减去费用,就得到了储蓄(对企业而言就是纯利润)。个人版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把握个人资产的“资产负债表(B/S)”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个人版的资产负债表(B/S)。第16页有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的样本,大家可以参照表格阅读本小节。

对应企业资产负债表(B/S)中的总资产,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中的总资产包括现金(存款)、有价证券(股票、信托投资、债券等)、保险、不动产(住宅、商铺、土地等)。如果将来有一天您创业了,您所拥有的创业公司的股票,也应计入个人资产之中。

另外,如果您有汽车的话,那么这辆汽车当前在二手汽车市场的估价也应计入资产。名人字画、珠宝首饰、名牌奢侈品等可以变现的物品,也应按照市场价格计入资产。

接下来我们再看资产负债表(B/S)的右侧,这一部分计入的是您的负债和净资产。

负债主要包括购买不动产、汽车及其他商品的贷款未偿还额,如果您是贷款上学,那么学费贷款也算作负债。另外,信用卡透支的钱、未缴税金等,也应计入负债。

净资产的金额,相当于利润表(P/L)中积累的利润。在企业中,这一部分应该作为留存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B/S)。如第16页图中下方箭头所显示的那样,利润表(P/L)中的利润如果为正数,应将其加入净资产;如果利润为负数,则应从净资产中减去(遇到这种情况,应该从总资产的现金中减去负数利润,以保持左右平衡)。

如果是自己在制作利润表(P/L)之前就拥有的财产,以及别人赠予或继承来的财产,就不能计入留存收益。这样的资产,在企业中归入资本金或资本准备金。

前面讲过,资产负债表(B/S)是一个平衡表,资产=负债+净资产。

也就是说,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总结整理的是自己构筑了多少价值的财产(总资产),向银行或别人借了多少钱(负债)。用总资产减去负债,就得到纯粹属于自己的资产(净资产)。由此可见,资产负债表(B/S)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个人的资产状况。赚钱的基础“人力资本”

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改善资产负债表(B/S),利润表(P/L)中的数字也会得到改善。而且,利润表(P/L)中的利润,会积累到资产负债表(B/S)的“留存收益”中。这样一来,两个报表就会进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的状态。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相互促进,改善一方,另一方也会随之改善

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不能忽视,那便是“人生100年”,也就是人本身。人本身也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无形资产:

●知识、技能(包括金融知识、技能等)

●健康

●人脉(人际关系网)

●信用

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掌握了高级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从事高级的工作,结果,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假设一个人想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拥有1亿日元的资产,那么他要考虑的是靠薪水来积累这笔资产,还是靠有价证券、不动产来积累这笔财富,抑或是两者同时考虑。

在当今的日本社会,从事副业或兼职的禁令逐渐解除,未来,从事自由职业或独立创业的人也将越来越多。以前,在一家公司工作的上班族,年收入要想达到1000万日元以上,除了一些特殊行业之外,是非常困难的。但如今,有些人可以同时给三家公司打工,即使他在一家公司的年薪只有400万日元,一年的总收入也可以达到1200万日元。

同时做几份工作——想以这样的方式工作,前提条件就是具备优秀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正是赚钱的基础。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将使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变得更充实投资回报率最大的三个“人力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哪些投资回报率最大呢?”当有人向我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会从知识、技能中选出以下三项回答他:

●社交技巧

●金融知识、技能

●PDCA能力

关于以上三点,我将在第4章中为读者朋友们详细讲解,不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社交技巧。我深感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交技巧会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回报。口才、谈判技巧、讲解技巧、展示技巧等社交能力,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职位、公司之外还是公司之内,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如果掌握了这些社交本领,在任何行业、领域、公司都可通用,上司、前辈也会对您刮目相看。

金融知识、技能也是人力资本的一部分。通过投资,可以获得可观的利息、分红,如果能靠专业的眼光挑选、买入有升值潜力的股票、不动产,还能赚取更多的财富。

所谓PDCA能力,是商务环境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尤其看重的一种能力。PDCA作为软实力之源,能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不仅对公司,而且对个人也可以说是一项最强的能力。PDCA是人“持续前进的一种模式”,如果能让PDCA快速循环起来,人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做出卓越的成果。

下面再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人力资本的其他方面。

在商务工作中,如果在各个领域、各个公司都有朋友,那么这个人脉网络将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直接的好处。所以,人脉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

健康也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有句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不容易奋斗到的好工作、好职位,如果因为生病不得不离职,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如果身体不好,三天两头请假休养,那任何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啊。由此可见,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另外,人力资本中还有一项容易被忽视的要素,那便是“信用”,“信用”也可以换种说法叫作“品牌力”。如果一个人的信用好,就可以贷款进行投资经营,从而发挥杠杆作用。举例来说,当今日本广告界、设计界的风云人物佐藤可士和先生,他虽然开展个人工作,但接到的订单金额经常过亿。还有,数年前,日本脑科学专家茂木健一郎先生曾经被爆出漏税过亿日元的丑闻。当然,他漏税是违法的,但从其漏税金额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个人一年至少能赚好几亿日元。这都是他们人力资本中“信用”很高的证明。(当然,漏税不但违法还将摧毁个人形象和信用。)

不仅仅佐藤可士和先生和茂木健一郎先生,还有那些活跃在各种媒体上的名人,个人品牌力也很高。他们即使单枪匹马地工作,也可以吸引大量的金钱和客流量。有影响力的“网红”也是如此。

今后的时代,将是考验个人人力资本的时代。即将进入“人力资本”数值化的时代

为了使个人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可控(或者叫可管理),首先要让两个报表中的主要构成项目可控,同时也要管理好个人的“人力资本”。

换种说法就是,同时考虑“自己工作/赚钱(人力资本)”和“让钱工作/赚钱(金融资本)”,而且,让上述两种资本都处于可控的状态,是最理想的。

如今的时代,所有事物都逐渐被数值化,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表(B/S)也变得可视化。现在已经有这个倾向,今后这个潮流只会越来越强。

在时代的潮流中,人力资本也不能独善其身,也必将被数值化。一个人,拥有什么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他的品牌力价值几何,他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网,都将被用数字表现出来。在这里我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在微博上,一个人的粉丝有多少,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他的影响力。

实际上,美国现在就有一个“Human Capital”的概念,直译过来就是“人力资本”的意思。这个概念被应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判断一个人的才能时,企业的HR会把这个人当作一项资本,预测其未来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另外,“Human Capital”的概念还被金融机构用于判断一个人的授信额度。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以及他的出生地、学历、工作经历、性格、健康状况、工作年限、人际关系、思想,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情况等方方面面的参数来推算这个人日后可能创造的价值。

在这样的发展潮流中,相信今后个人的人力资本将进一步“数值化”或者叫“可视化”,人力资本数值的提升,将意味着这个人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杠杆作用将备受重视。“人力资本”和“商誉”的关系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想您已经大体了解了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基本原理。

不过,这时出现一个问题。

假设,您想去海外名牌大学考取MBA。那么,这笔留学费用应该计入利润表(P/L)还是资产负债表(B/S)?该计入哪个项目呢?

对于留学产生的费用,很多人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应该把这笔支出计入利润表(P/L)中的费用。但实际上,这种判断是不正确的。

我们假设,去海外留学获得MBA学位,两年间总共需要花费1500万日元。这里面包含了机票、生活费等所有支出。

从利润表(P/L)的角度来看,第一年需要一次性缴纳学费、机票等,需要1000万日元,看似这是一笔费用。为了支付这笔钱,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净资产中支出,使净资产减少;也可以贷款支付,增加负债。

从表面上看,支付这笔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损失,要么使净资产减少,要么使负债增加,所以会给很多有留学意愿的人带来不安。但是我告诉您,没有必要这样理解这个事情。

我们用企业购买电脑软件为例来类比学习MBA所花的钱,相信您就容易理解了。

当企业购买软件的时候,会把这笔支出计入资产负债表(B/S)的资产中。日本的《税法》允许企业在购入资产后,用10年的时间进行折旧。

也就是说,加入购入的软件资产价值500万日元,那么企业就可以分10年,每年在利润表(P/L)的损失部分计入50万日元。重点在于,不会在购入软件资产的第一年,就一次性计入500万日元的损失。

这种会计方法,也适用于个人考取MBA学位的支出。

通过学习、考取MBA学位,我们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都会有大幅提升,这就相当于企业购买软件,在会计上,我们可以在未来一段时期对这一资产进行折旧处理。获取MBA学位,第一年我们实际支出1000万日元,第二年实际支出500万日元,但如果我们设定对这项资产进行10年折旧,那么在利润表(P/L)中,每一年的折旧费用就只有150万日元。

而且,对个人版利润表(P/L)来说,完全不受《税法》的限制,不存在折旧年限。所以我们可以设定用30年时间来对这项资产进行折旧。那么,在利润表(P/L)中每年只需计入50万日元的折旧费用即可。

实际上,当我们留学归来,获得海外名牌大学的MBA学位之后,再就业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利润表(P/L)中薪水和奖金的项目会大幅提高。所以,虽然这两年我们实际支出了很多钱,但日后通过摊薄折旧费用、提高收入的手段,有很大概率让利润得到提高。

很多打算创业的人会加入一些“创业者俱乐部”,里面都是拥有梦想、热情、能力的“创业潜在力量”。这是拓宽人际关系的一个好办法,对于日后创业会有很大好处。但是,这样的创业者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会员去海外进行访学、考察,而且费用不菲。这笔费用,也和考取MBA学位的支出一样,属于在未来能给自己带来更多收益的投资,不应一次性将其计入费用,应将其计入资产项目,然后再用数年时间进行折旧处理。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需要事后将其一次性计入损失。“商誉”这个术语也许有点专业,我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当企业进行并购(M&A)的时候,会涉及“商誉”这个概念。

企业所拥有的信用、品牌价值、技术、人才的质量、软件,以及经营管理经验、销售网络等无形资产,就是所谓的“商誉”。在资产负债表(B/S)中,“商誉”所包含的内容会被计入无形资产。我认为,企业“商誉”这个概念,在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中,就相当于“人力资本”。

但是,数年后,当“商誉”的累积折旧完成后,当判断它并没有当初估计的价值那么大时(拿个人来说,比如事业没有按计划顺利进展时),就需要对“商誉”的价值进行修正,而且是向下方修正。

这叫作“商誉减损”,向下方修正的数值需要一次性计入费用。

个人的“人力资本”和企业的“商誉”一样,其价值也有可能上下起伏,这一点需要大家铭记在心。“眼前的回报”vs“暂时的赤字”

读了前面的内容,如果您已经掌握了看待个人资产的思维方式,那么相信您对金钱的看法也会为之一新。

具体来说,利润表(P/L)收益部分的“薪水收入”的短期提高,不应该是我们过度关注的对象。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能给我们带来长期收益的资产(人力资本)上。正如我前面举的例子,考取MBA学位、考取律师资格证等。

养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后,我们就敢于积极地投资资产负债表(B/S)中的人力资本,同时认识到,个人版利润表(P/L)中的数字反映的只不过是每一年度的结果,当前的数字本身并不那么重要。这也是个人和企业的一个差异之处,企业追求每年都能盈利,而个人更应该看重未来的长期收益。

不过,新创业的企业有所不同。创立之初的企业,为了未来获得收益,当前可能会吸引风险投资,以培养资产负债表(B/S)上难以体现出来的技术、人才、客户数量等无形资产。所以,创业之初的几年可能都会处于赤字(亏损)运营状态。所以,那些愿意投资人力资本的个人,和初创企业的思维模式很像。

假设我们想方设法降低利润表(P/L)中的费用,让利润部分达到1000万日元。虽然有这么多利润,但这只不过是短期内收益与费用的差额罢了,并不能反映我们赚钱的能力,也不是长期稳定的利润,这笔钱花了,就没有了。

但是,哪怕让利润表(P/L)短期内出现赤字,只要能让资产负债表(B/S)中资产(包括能力等)部分变得殷实,以后就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结果,也会使利润表(P/L)中的利润数字增加;资产负债表(B/S)中的净资产也随之不断积累增多。

这一点非常重要。请大家牢记,使利润表(P/L)中的收益最大化,只不过是通向最终目标的道路中的一个“经由地点”,换句话说,利润表(P/L)中的收益只是一个中间KPI(关键绩效指标)。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译作关键绩效指标,我把它解释成“成果指标”可能大家更好理解。在我们朝着既定的终极目标前进的过程中,KPI是帮我们客观检验当前所取得成果的一个指标,可以帮我们把握当前所处的位置、状况。我们也可以把KPI当作为实现终极目标而设定的“辅助目标”。

如果您想赚更多的钱,那么首先应该将未来某个时间点资产负债表(B/S)中净资产的增加放在最优先位置来考虑,然后再考虑到那个时间点之前该如何增加每年利润表(P/L)中的收益。请大家把这个思维顺序铭记在心。您的最终目的是在未来的那个时间点,让自己资产负债表(B/S)中的净资产达到目标数值。获得长期收益的模式资产负债表(B/S)中资产(人力资本)的增加,会带来经常性利润的增加

我们把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的概念引入个人生活,就是希望借此来消除大家对“缺钱”产生的不安感,以便让大家更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话虽如此,但为了实现最终的目标,在一点点积累资产的过程中,我们要节衣缩食,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还是非常艰苦的。在奋斗的过程中,为了不让自己被过重的精神压力压垮,我们需要事先设定一个忍耐、妥协的界限。而且在此时,与眼前的收益相比,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未来长久的回报上。

举例来说,有些朋友为了攒钱创业,“从嘴里抠钱”,极度削减饮食开支。从超市买来大量便宜的方便面囤积在家里。每天午餐就以方便面充饥。长此以往,人的身体难免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甚至会危及健康。到那时搞不好还要花钱治病,结果花费更多的成本,真是得不偿失。身体是人生所有活动的基础,所以,维持身体健康的费用是不能吝惜的。生病的人,即使再有钱,他的综合人力资本也是负的。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能在看清眼前和未来的基础之上,为自己制订增加收益的计划。净资产=遗产?

为了让资产负债表(B/S)越来越充实,我们应该重点关注总资产。

请参见第37页的图,资产负债表(B/S)左侧会计入现金、有价证券、保险、退休金、企业年金、不动产、汽车、珠宝首饰等项目。基本上都是可以折算成现金的财产。而净资产就等于总资产减去负债。

负债项目中都计入了什么呢?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贷款等贷款当然属于负债。还有未付税款等尚未支付的财产。以企业为例,尚未支付的法人税,就应该计入负债。

我在证券公司从事私人理财工作的时候,客户主要是企业主等富裕阶层。我在给他们讲解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的时候,竟然有很多人把购房贷款等负债归入净资产。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先问客户一个问题。“总经理,您拥有的自家公司的股份以及自家房产加起来一共有这么多钱。假设未来的某一天,您的儿子要继承您的这笔遗产,那么要缴纳大约3亿日元的遗产税。在这里我要问您一个问题,贵公司尚未缴纳的法人税,属于负债还是净资产?”

对于公司尚未缴纳的税款,客户都知道回答:“那是应该支付的税款,当然属于负债。”于是我会接着问:“没错。那么,未来需要支付的遗产税,属于负债还是净资产呢?”这时客户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现在拥有的资产并不能全部由家人、后代继承,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在未来需要以遗产税的形式上缴给国家,而剩下能留给家人的并不多。

当客户意识到尚未支付的遗产税其实是一笔负债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现在拥有的财产就有了新的看法,也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感。当前拥有的财产是自己能够控制的,而自己能控制的财产将会被“夺”去大部分,任谁都会觉得不太开心,这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心理。企业主的典型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自己以为全是净资产,其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负债!人际关系中的“借”算一种负债吗?

关于个人版资产负债表(B/S)中的负债,我还会带领大家进行更加严密的分析。

先举个例子,“别人曾经帮过您一个忙”,在个人版的资产负债表(B/S)中,应该将其计入负债。听我这么一说,很多人都会感到不解,连问:“为什么?为什么?”如果您懂得感恩和报恩,就应该能理解我所说的话。

再讲具体一点。

假设您在25岁的时候和女友结婚,在您的婚礼上,一共来了20位单身朋友为你们庆祝。他们都送了红包给你们。我们姑且设定,日后,你也会一一参加这些朋友的婚礼。参加别人的婚礼,红包也是少不了的。假设一个人送3万日元,那么20人就需要60万日元。所以,当您婚礼结束的时候,您就背负了60万日元的负债。

如果进一步分析的话,假设朋友的婚礼场地距您居住的地方有点远,那还要把往返的交通费计算出来。如果在外地的朋友结婚,除了交通费之外,还要考虑住宿费。

可见,我们当初收到的礼金并不是白拿的,日后还要还回去的。如果自己结婚的时候,邀请了朋友来参加,那么朋友结婚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不去祝贺。当然,那些特别任性、特别自我、特别不合群的人除外。所以,未来朋友结婚时我们有必要支出的礼金,应该计入资产负债表(B/S)的负债部分。

朋友婚丧嫁娶需要支付的礼金,大多都是突然发生的,如果没有预算容易让自己措手不及。尤其是女性,要参加朋友婚礼的时候,往往要准备新裙子,还要去美容院专门化妆,所以支出的费用比男性还要多一些。为了防止猝不及防的“礼金”支出,我们在平时就应该留出预算,以备不时之需。

当然,如果以您的收入来说,这部分负债不算什么的话,也不一定非要计入资产负债表(B/S)。可以计入每年的利润表(P/L)中的预计费用(婚丧嫁娶礼金费用)项目。总而言之,我们收到礼金之后,头脑中要有一个意识——这份礼金是要还的。“精神负债”与“身体负债”

关于“有借有还”的例子,除了前面讲的“礼金”之外,还有精神层面的。比如,我遇到烦心的事情,心情非常不好,一个朋友陪我聊天,关心我、安慰我、开导我,结果他陪我聊了整整一夜。如果和那个朋友聊天之后我的内心得到慰藉、感到愉快的话,我就会想着日后报答他。从某种意义上讲,朋友对我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我要偿还的“精神负债”。

一提到“负债”,可能很多朋友对它的印象都不太好。但如果把负债理解为借入某种东西或接受某种感情的话,那对方是有恩于我们的。这样理解,负债就不再那么负面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负债”多是指“经济上的债务”,但其实除了经济上的债务,还有“精神负债”和“身体负债”。本小节开头举的那个例子就是“精神负债”。朋友陪我彻夜聊天,安慰我,让我心里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但同时,我也背负了“精神负债”——对朋友的精神负债。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精神负债”,如将各种委屈、郁闷的情绪强压在心里,一个人独自承担,虽然不会给别人添麻烦,但对自己来说,会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这也是一种“精神负债”。

再说说“身体负债”,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都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负债。比如,长期吃方便面,虽然从利润表(P/L)上来看,吃方便面可以大幅减少生活费,从经济角度看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但长此以往,“身体负债”会不断积累,若有一天身体搞垮了,不得不住院医治的话,那“身体负债”不就转化成“经济负债”了吗?

为了偿还欠别人的“精神负债”,有的人会买价值相当的物品送给对方,说:“这是上次你给我帮忙的一点回报,是我的一点心意。”虽然嘴上说是“一点心意”,但实际上是花了钱的。不但花了钱,还要为买什么礼物而思考,还要花时间去买。也就是说,还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虽然我认同“人际关系不是靠钱买来的”,但仔细分析起来,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确实需要花费金钱、时间和精力。比如,和某人约好一起吃晚饭,到约会地点的来回路费、时间、餐费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成本。另外,朋友过生日、结婚、生子等重要场合,也是要送上贺礼的。

所以,朋友越多、人脉越广的人,在人际交往上花费的金钱、时间、精力也就越多。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说:“我自己的生活特别节俭,可还是存不下钱,唉。”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交友广泛造成的。

在资产负债表(B/S)中增加一项“未支付人际关系负债”恐怕不太现实,而且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做到如此细致的地步,但我们的头脑中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是“有借有还”的。

另外还有一点将在第4章中讲到,那就是当我们为别人不断付出的时候,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就成了“债主”,对方肯定会把我们当朋友,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可能拔刀相助。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对别人的付出,也算是我们的一项资产。把信用卡负债变成回报的方法

在个人资产负债表(B/S)上计入负债的时候,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时间阶段”。

举例来说,假设您已经过了35岁,身边朋友中没结婚的人越来越少,您也不必为朋友的婚礼准备红包了。而且,近年来年轻人举办婚礼的形式也有所改变,很多人不会开宴会,所以祝贺的形式也不一定非得是红包了。因此,婚礼红包这笔负债,可以适当下调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应该计入个人资产负债表(B/S)中的债务项。一般情况下,日本的信用卡从账单日到还款日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使用信用卡透支消费的金额,应该计入资产负债表(B/S)的债务项。

最近,除了用信用卡消费之外,一些年轻人开始习惯于用信用卡支付房租、水电费等生活费用,所以,有些人每月的透支额还是很高的。可能大家每个月使用信用卡透支的金额不等,但至少应该把握大体的平均金额,在还款日之前备好足够的钱,免得还款逾期。

顺便介绍一下,信用卡的优惠政策利用得当,可以给我们带来相当可观的收益。像房租这种比较大的支出,如果使用信用卡支付,每个月的总消费额会很大,于是就可以获得较多的积分。

假如一张信用卡的年度返现率为1%的话,即每年可以获得支出总金额1%的返现,就相当于这笔钱获得了1%的利息回报。在日本当前这个低利率时代,年收益率达到1%的金融产品还是非常少的。所以,信用卡返现还是相当有魅力的。

不同种类的信用卡返现率有所不同,这里无法一一详细地给大家介绍,朋友们可以自己到各大银行做研究、对比,选择办理适合自己的信用卡。

不过,关于信用卡也有一些负面的看法,很多人觉得刷卡没有使用金钱的感觉,不知不觉之间就花掉了很多钱。日本有本畅销书名叫《犹太大富豪的教诲》(本田健 著),书中就说,犹太大富豪为了让自己意识到花钱时的感觉,在消费的时候只用现金而不用信用卡。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在利用它们的时候,我们要摒弃它们的缺点,发扬它们的优点。在使用信用卡的时候,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心中花钱的感觉变得迟钝,对支出的每一笔钱,都要有严密、谨慎的判断。用好了,信用卡也是一种重要的理财工具。“自我公司”的决算与下一年度的事业计划

有幼儿的家庭,还要考虑孩子的教育资金。教育资金,要有计划地在资产负债表(B/S)的总资产中加以积累。在孩子实际上学之前,利润表(P/L)中并不会实际支出教育资金,但要早做准备,预估相应的金额做好储蓄。

在孩子实际上学前,为孩子储蓄的学费,应该在资产负债表(B/S)中不断积累。举个形象的例子,这就像企业在员工退休之前会为其储备退休金一样。

而且,还要事先和家人商量好未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因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费差异是非常大的。如果准备让孩子上私立学校,就要提前储蓄更多的教育资金。

另外,如果选择上私立学校的话,还要想清楚从哪个阶段开始上,是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开始?还是初中、高中开始?因为在不同的阶段上私立学校,整体所需要的费用也不一样。在孩子正式上学之前,我们应该把教育资金看作“未来的负债”,从学前就应该为孩子准备好。

顺便介绍一下,在日本,一个孩子如果从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一直读公立学校,那么需要支出的费用大约为781万日元。如果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读私立学校的话,还要分文理科。读文科的话,大约需要花费2194万日元;读理科的话,则大约需要花费2354万日元(以上数据来自日本文部科学省的调查)。随着日本社会少子老龄化的加剧,孩子的数量逐年减少,因此,平摊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教育费用,就在不断升高。

日本在2020年度以后(2021年1月中旬实施),大学入学考试将由“Center(中心)考试”改为“大学入学共通考试”。新的考试将更加注重考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可见,日本的教育开始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为此,家长可能需要花额外的学费给孩子补习英语。分析未来的社会形势,现在的家长还是要早做打算,多为孩子储备一些教育资金。

关于个人版的资产负债表(B/S),一年总结一次就够了。我们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会随着人生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现阶段,我们没有必要过分详细地预测10年、20年、30年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B/S),所以一年更新一次资产负债表(B/S)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应该根据自己人生阶段的前行,对资产负债表(B/S)进行升级。

企业一般一年进行一次决算。日本企业的决算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美国企业的决算期一般在12月。企业会把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综合起来进行总决算。

作为个人,我们也可以参考企业的会计制度,每年做一次决算即可,同时更新下一年度的事业计划(收益计划)。可以使人力资本最大化的事情vs想做的事情

为了改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中的内容,我建议大家先从家人、工作等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进行一次整理。我会先对身边的人、事、物进行一次分类,分为“可改变要素”和“固定要素”。

举例来说,自己的家人,基本上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应该归类为“固定要素”。而工作,是可以跳槽的,所以属于“可改变要素”。将我们身边的所有人、事、物都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分类,对于改善利润表(P/L)和资产负债表(B/S)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对待诸如“工作”这种“可改变要素”的时候,我们要有一个强烈的主观意识,那就是在工作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即提高自己在未来赚钱的能力。尤其是想在未来某一天创业的人,更应该注意这一点。

根据我的观察,我发现在日本,自由职业者和有意愿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根据美国的调查显示,美国的自由职业者占所有劳动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专家预测,在未来数年之后,这个比例可能上升至50%。

在当今的日本,自由职业者和创业人士也在快速增加。畅销书Life Shift(琳达·格拉斯顿、安德鲁·斯科特 著)中也说,在当今社会,人生100年中同时做几份工作的人——组合式工作者(portfolio worker)越来越多。

如果您通过专心于当前的这份工作,就能获得将来创业的能力和经验,那自然应该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但如果不是这样,从提高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您就应该为自己多准备几个不同的选项。

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曾经计划在2011年从公司辞职,出来独立创业。但是,这个计划最终拖延到了2013年4月才实施。

2011年7月,我结束了在新加坡的留学,回到日本,当时我就想辞职创业。但就在我回国后的第三天,上司派我去泰国的公司任职。

原本我的计划是从新加坡回国之后,就辞职创立自己的公司,为此从心理和物质上我都做了相当多的准备,所以当上司突然派我去泰国的时候,我感到不知所措。

但是,冷静地思考一下,去泰国赴任,对我的未来而言,也未必就是坏事。

当时,野村证券在泰国的子公司,在综合证券公司中排名第19位。但在网上证券服务的排名中,那家公司可以排进前10名。我被派到那家公司的主要任务是把网上证券服务推广到其他区域。

于是我判断,到泰国公司工作,能够接触到外国的经营战略,这对我未来创业大有帮助。为此,延迟实施自己的创业计划是值得的。我想创立的企业是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IT公司,虽说在泰国的工作内容和我的创业计划并不是100%的重合,但也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相通的。在泰国的工作,绝对可以帮我积累和提高创业所需的技能和经验,还能帮我拓展海外的人脉关系。

也就是说,推迟创业时机、积累海外工作经验,对我来说是“可改变要素”。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暂不辞职,去泰国赴任。当然,我既然选择留在公司,就会全力以赴,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觉得我也做到了这一点。

当我独立创业,设立自己的公司之后的第四年——2016年4月,我在新加坡开设了子公司,作为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据点在东南亚开展业务。我创建的ZUU online在新加坡地区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知名度的金融媒体。东南亚的金融机构,有两成已经成了我的客户。回想起来,假若没有当初在泰国工作的经验,这个成就是难以实现的。所以,2011年没有辞职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