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0:01:10

点击下载

作者:泽安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

老子: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试读:

前言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者,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道是什么?我们很难用语言形容,但千百年来,道的思想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有人说:道与我无关,我也不曾去接触和了解道,但在他的言行和思考中,依然会有道的身影。道的学说是华夏文明的精粹,它产生在社会混乱,却又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思辨者,在自然中体悟生命,在社会中寻找归属,他们用不凡的智慧,将自然的精神和人的生命及活动融合在一起。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广的影响,即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从大处说,在政治、军事、国际关系、企业管理方面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往小处说,对个人学习知识、提高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也具有非常现实的参考意义。

老子的思想是留给后世的一笔精神财富,值得每个人去继承,把握它的精髓。

第一章 老子的故事

老子,一个骑着大青牛,白须飘飘的老者,一副仙风道骨,活脱脱的神仙样子。而事实上,各种神话传说早已经将这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变成了神仙——太上老君,手里拿着拂尘,能够用三昧真火在八卦炉里炼仙丹的就是了。关于太上老君的故事很多,而老子的故事却很少,因为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是地地道道的隐者。而太上老君则善于炼丹,并和长生搭上瓜葛,因而一直以来都享受人间的香火。

老子和《道德经》

春秋,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在公元前770年至前477年,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周王朝日渐式微,各路诸侯群雄纷争,其中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由于各路诸侯日益强大,代表天子正统的周王朝已经无法掌控天下,这一时期,礼乐崩塌,各诸侯国之间战事频发,天下从守礼和有序走向征伐和混乱。但在这三百年时间里,中华文明却厚积薄发,发出了璀璨的光芒,其中诞生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重要人物,这些人著书立说,传诸后世,其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影响深远,它所提出的道的思想富含哲理,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老子的道德学说在战国时期开始流行,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黄帝内经思想相结合,形成黄老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到了东汉,道教创立,《道德经》被奉为至圣宝典,老子成了道教老祖,从此老子这个东方哲人便戴上了神仙的光环,被人们尊为道家仙师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

历史留下来的关于老子的文字并不多,除了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外,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老子的传记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另外还有在儒家经典中出现的和老子有关的文字,以及庄子所提到的关于老子的文字,至于其他一些神乎其神的记述,则多半是后人杜撰,这些杜撰的东西基本上是道教为了追本溯源的需要而写的。传说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彭祖活了八百岁,老子作为他的后人出生自然也是非同凡响。老子的母亲理氏是玄妙王的女儿,有一天早上,理氏到河边去洗衣服,突然看到远处飘过来一个大李子,于是理氏就把那李子捞起来吃了。理氏吃了这个漂来的李子后就觉得有些不舒服,慢慢地她的肚子就大了起来,乡里人都觉得奇怪,不过理氏的肚子大了很多年,也没有生育。到了第八十一年,理氏才生下一个白发苍苍的小孩,这小孩就是老子。老子出生时已经在理氏的腹中怀了九九八十一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者了,于是理氏就给他取名为老子。老子出生后就天赋异禀,能够说话,并且指着院子里的一棵李子树说自己姓李。有关于老子来历和出生的说法很多,不过这些都是来自《搜神记》之类的道家奇书,是人们对老子这个道家祖师的一种神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凡的人必定有不凡的来历,老子这个伟大人物有一个或者几个传奇的出生故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老子从何而来,又去了哪里,已经很难印证了,但他留下的《道德经》一书却传下来了,千百年来一直都被奉为经典,在今天《道德经》刊印量次于《圣经》,深受欢迎。

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记载及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现在人们通常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出生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鹿邑东。早在东汉时期,汉桓帝就派人在鹿邑修建了老子庙,而到了唐朝,李氏得了天下,李世民把老子奉为李氏的先祖,并在鹿邑修建了规模庞大的皇家园林,这些建筑群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成尘土,淹没在历史中。通常,我们认为今天鹿邑县太清宫所在地太清宫镇就是老子的诞生处。老子作为道家的先祖,大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感觉,而众多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更是让人觉得老子就是神仙,事实上老子并非神仙,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这是确信无疑的。千百年来老子之所以被奉为神人,成为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是道教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出于他的伟大思想和后人对他的敬仰。

今天,我们看到的《道德经》一书,只有五千多字,其中却蕴含了无穷的智慧,它所体现的朴素的辩证法富有哲理,发人深省。《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影响中国人文思想最为重要的三本巨著,而《道德经》更被奉为是中国古老哲学的圣典。它所记述的文字,具有极强的思辨精神,往往能够发人深省,易为人所接受。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漫长的历史如过眼的云烟,我们去读《道德经》的时候,依然会折服于它深不可识的智慧,在我们所熟悉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这些句子,是人对自然和自身深刻的反思,它们都来自《道德经》。

老子是一个极富智慧和学识的人,他曾经在周王朝皇家藏书馆做管理员,这使他拥有博览群书的机会,在那文化只为极少数人所掌握的时代,这是极其难得的机会,这也为老子写《道德经》一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道德经》一书成于何时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关于《道德经》成书却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有一天早上,函谷关总兵尹喜看到紫气东来,觉得圣人将至,便焚香祈拜天地。这时候,老子长须飘飘,骑着他的大青牛从远处走来,口中吟着一些高深的话语。尹喜听了很是欢喜,便上前膜拜,老子让牛停了下来,接受了尹喜的拜礼,并留在函谷关数日,在这几天里老子写下了《道德经》一书,传于后人。老子写好《道德经》后,骑着他的大青牛继续远行,从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尹喜得了《道德经》,奉为至宝,传抄天下,从此“道德”的精神便在人们心中传承和发展,成为思想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并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支。

看了《道德经》一书的人都会被它简明而富于哲理的词句所震撼,其中的道更是神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这简明的话语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道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人基于自身对自然的一种认知,随着岁月的变迁,会逐渐深入。很多意味只可感知,却无法言传,道在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没有正邪,没有对错,只有普遍的存在,是一种法则,是一种天道,是“道法自然”的道。道家学说《阴符经》中有:“天生天杀,道之理也。”是顺天理,灭人欲。人在天道面前,只能顺应,不顾天道,随欲而行,必然会受到天的惩罚。这样的思想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人类在征服自然,满足自身欲望的时候,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过度的开发和破坏,会遭到自然无情的惩罚,这就是道,人们要遵守的天理、自然的法则。

求学问道的少年

司马迁是第一个为老子写传记的人,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老子生平最可确信的资料了。老子的出生极富传奇,老子的母亲吃了个李子就怀上了老子,老子出生后就能够指着院子里的李树说:我姓李。同一时期,印度诞生了伟大的佛陀,佛陀出生后朝着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并且指着天地说: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很显然这样的故事都是后人杜撰的,事实上,老子的出生是个谜,而老子少年求学的生活更是无迹可寻。“曲仁里”这个老子的出生地,在两千多年前,只是一个乡野村落,我们或许可以推想,老子并非出生在名门世家,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的家庭顶多只是一个饱食无忧的富足人家,也就是当时贵族的最下等,下士阶层。和老子生活在一起的人多半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乡里人,老子的幼年或许无忧无虑,也和乡里的孩子一样在田间玩耍,和泥土、草虫、飞鸟打交道。不过和其他乡里小孩不一样的是老子幼年时期便极具智慧,并且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至于是谁引导老子走上求学之路,已经无法考究。年少的老子聪慧过人,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他的老师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情,因为老师的才学已经无法满足老子富有天性的思想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年幼的老子慢慢地长大,胸怀大道的他渐渐地发现“曲仁里”这个地方太小,他希望可以到更大地方去。周朝的国都是老子首先考虑的地方,不过老子或许并没有直接去周朝的国都,走遍天下路,访遍名山大川,拜会奇人异士对老子来说或许更加具有吸引力。◆陆西星撰注《老子道德经玄览》书影

虽然启蒙老子走上智慧之路的老师已经无法再解答老子的疑问了,但老子对于自然,对于人生,对于道的思考,或许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个朦胧的轮廓了。《道德经》的智慧之芽已经在老子心中萌发,只是此时年轻的老子还无法将这些隐逸在心中的伟大思想喷发出来,道的智慧还在酝酿,自然界的一切,老子的所见所闻还在时刻不停地冲击着老子的思绪,让老子走向更远的地方。于是有一天早晨,喜鹊飞上枝头,老子含着泪辞别了双亲,拜别了启蒙恩师,负剑远行,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游历。老子离开“曲仁里”这个小地方后,穿山越岭,历经坎坷,看见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领略了自然的博大,对于道,对于天,对于自然所孕育的一切,又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游历在外的老子或许做过小官,或许做过老师,或许做过宾客,不过老子总是很低调,显得默默无语。老子有着锐利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可他却从不外露,这也正是《道德经》中守柔、守静的思想,或许也正是因为老子的不求外露,让他在历史中几乎无迹可寻。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常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来处世。在春秋那样混乱的年代,这样的思想面对世俗,面对小人或许并不合适,游历在外,年轻的老子并不顺意,常常被人鄙视和嘲弄,过着落魄的生活。或许老子也曾经厌世过,想着逃离世俗的困顿,不过不屈的老子却成就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以此战胜了自我的恐惧和不安。印度的佛陀原本是个王子,他出家后,为了悟道,在山上苦修七年,体念了生死寂寥,克服了恶魔的各种诱惑,最终参悟无上佛法。而老子,这个和佛陀一样富有智慧的人,一样对自然有着极深感悟的人,是不是也同样在自然界中进行了苦修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后来道家的修身养性、道士的练气修道等行为中推想,老子这个被封为道家老祖的人也曾经深居密林,在山泉边隐居清修,同样在自然界中参悟大道。不过人生的阅历往往来自于社会,面对社会的冷漠,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而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更体现了老子对社会的关怀,《道德经》一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老子的治国之道,是老子写给当时的君王们用以治理天下的治国宝典;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则是老子治国之道的精髓所在。“周守藏室之史”老子做的是一个国家

图书馆的史官

,我们或许可以相信,老子的才学在年轻的时候就已负盛名,并被周王朝看中,成为这个国家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不过在做这个图书馆史官之前,老子的生活是如何的呢?在春秋之前,天下的学问都在皇族,只有那些皇室相关的人才有学习的机会。而到了春秋,封建制使诸侯有了极大的势力,学问也从皇族走向每一个封地,在那一时期,士阶层开始形成,这些拥有才智的饱学之士,求显达,求富贵,四处游历,投靠诸侯。这些出卖自己的智慧,以谋略谋生的士人,常受人尊敬,他们或驾着马车带着追随者游历四方,或背着长剑独行天下。其中孔子就有很多弟子,四处游学,他曾经受困于陈蔡。孔子受困十多天,没有米吃,饿得半死,却用“君子固穷”展现了他博大精深的思想。比孔子大二十多岁的老子,身处同一个时代,同样拥有伟大的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也同样受到推崇,在社会上一样富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是那个时代君王的座上宾,不过事实上或许恰恰相反,老子显得有些低调,关于他的行迹记载极少,特别是他求学问道的经历更是一片空白,很显然老子比孔子低调得多,这也正体现了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思想。在今天,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子只是一个骑着大青牛、富有智慧的老人,这个老人崇尚自然,神龙见首不见尾。

说到老子,人们总会不自觉地神化他,而事实上年轻时的老子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崇尚自然,对自然有着深刻的体悟,而这些都是他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用朴素的辩证的思想进行思考的结果。这些朴素的辩证的思想,也并非只来源于老子一人,我们更应该相信,这样伟大的思想应该是一个时代的音符,年轻的老子是这个音符中的最强音,他是道的思想的集大成者,而大道早就存在那个时代无数的思想者心中。在那个时代,在崇尚道的群体里,思辨的精神无时不闪烁出智慧之光,年轻的老子深受影响,他和众多思想者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流,吸纳了众人之长,并且最终将这些人的思想相互融通,最后汇聚成精华。一个时代的光芒也因此照耀后世,这就是《道德经》。老子作为《道德经》的作者,他所展现的智慧是那个时代的风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而是对礼乐崩塌,王室式微的一种强有力的响应,老子希望君王能够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希望可以使天下归于淳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同一时期,孔子则推崇礼教,希望用仁义道德教化人,用礼法约束人。这是一个时代的两个巨人所选择的两个方向,一个向往上古时期,无为而大治天下的美好生活,另一个是希望教化万民而使天下太平。孔子四处碰壁,最后回家教书,成了大教育家,并以此将自己的思想传之后世,成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经典。老子的道家学说虽然是当时的显学,但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却早被四处杀伐的君王抛在脑后,中国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时期。这个博学、睿智的少年已经长大,这个被称为老子的图书馆史官,他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而《道德经》作为他最后的语言传诸后世。图书馆的史官

老子自从离开家乡“曲仁里”后,一路求学,拜访了不少名山大川,也做过很多他并不喜欢的事情,最后他来到了东周都城洛邑,也就是现在的洛阳。老子来到这个繁华的都城后开始拜访名师,不过他碰了一鼻子的灰,很显然这个大地方的人,是不会喜欢他这样的人的。老子的思想虽然睿智,但是在王权衰微、人心不古的春秋后期,大有难以施展的感觉,不过老子并不气馁,他在洛邑还找了个差事,将自己安顿了下来。

老子在洛邑第一份工作或许是个苦差事,喂马放牛是极有可能的,不过他也渐渐地发现,自己虽然有思想,却并不被他人接受,而且也无法改变当时社会纷乱的局面,于是老子调整心态继续去找当时洛邑有名望的人,碰碰运气,希望碰到一个赏识他这个乡下来的人。不知什么原因,过了很久,老子确实碰到了一个人,那人推荐老子,做了个小官。司马迁对老子的工作在《史记》中有“周守藏室之史”的记载,这个守藏室就是现在说的图书馆,藏室之史要是说在今天,那就是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了,不过在东周的时候,这也就是个能够混碗饭吃的小官。老子自小好学,而且十分好问,碰到事情总要刨根问底,当初他辞别老师,离开家乡就是因为老师无法解答他的困惑,现在经人推荐,做个小官他心里也是很满足的,更何况是看图书馆这么个“美差”呢?◆吕真人注《道德经》

周王朝已经兴盛了数百年了,皇家图书馆里的书可谓上到上古,下到眼前,应有尽有。老子坐在图书馆里,有时候一天都不吃饭,废寝忘食或许也难以形容那时候的老子,不过图书馆史官的工作确实让老子如鱼得水。

老子原本是四处游历,到处碰壁,吃了不少苦。当然他在外的这些年也不是白走的,历经坎坷的老子尝到过世间的冷暖苦乐,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周王朝的图书馆里有很多上古的书,这些书言辞古朴,思想深邃,特别是那些和三皇五帝有关的书籍,更是让老子爱不释手,老子的思想慢慢地成熟起来。他开始向往周公大治天下的美好时代,可惜那对于老子来说也只是个梦了。在东周时期,周王朝越来越弱,而各地的诸侯国则越来越强,中央失去了控制地方的力量,而昏聩的君王则奢靡成性,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周王朝只要诸侯每年送来朝贡,也不管各个诸侯打的你死我活,大的诸侯国慢慢地吞并小的,到后来形成了群雄争霸的混乱局面。老子在图书馆里做小官,平日里用拂尘给图书扫扫灰尘,把外借的书登记在册,有时候解答君王或者大臣的一些疑问,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别的活。老子也习惯这种清闲的生活,每日读书,敏于思考的老子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原先很多的困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而对于道的认识和理解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一些富有哲理的思辨在老子心中萌发。

老子在周图书馆到底干了几年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应该不止十年这么短,或许老子在里面干了半辈子。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曾经去拜访老子,第一次是他十七岁的时候,而老子比孔子大二十多岁,可见那时候老子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可以推想老子是三十来岁去了周朝都城洛邑的,而他在图书馆里一干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老子的学问有了很大的长进,名声也大了起来,这样远在鲁地的孔子也抱着天鹅远道而来,作为同一时代的智慧者,孔子来见老子是有所求的,可是老子并不买账,说了一通孔子不很喜欢的话,不过孔子也是个大圣人:“闻过则喜”挨了批评却很开心,还对别人说了一大堆老子的好话。

孔子走后,老子也没有在意,不过孔子却一路给老子作宣传,甚至用天上的龙来比喻老子,经过孔子还有他那一大帮弟子的宣传,老子的名声一下子就大了。天下的人都认为能够让孔子折服的,必定是个神人,因而每日来找老子的人也多了起来,时不时地还有人送点枣子或是山鸡什么的,周天子听说自己的图书馆里有这么个高人,也挤出时间来接见他。老子早对天下混乱不堪的局面感到忧心了,听说天子要召见他,便整理了衣冠,洗了脸去见天子。周天子和老子的谈话无从得知,也很难推想谈了什么,不过老子肯定是碰了一鼻子的灰,要不然他也不会只做守藏史这么个小官。很显然老子所崇尚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思想在那诸侯日益强大的时代是没有市场的。小国寡民虽然好,但周天子清楚,诸侯已经强大起来了,再也无法小下去了,还是得过且过,逍遥自在,能够混多久混多久算了。老子没有得到天子的赏识,只能继续给那些古书扫扫灰尘。孔子是个很好的宣传员,可惜也没有用,他回去后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哪里不对又弄不明白,于是他又跑来见老子,不过这是十多年后的事情了,这次的孔子不像第一次那样稚嫩了,不过他还是跟不上老子,此时老子的境界比原先又进了一层,孔子在老子处待了几天,言谈甚欢,不过孔子是不甘像老子那样寂寞的,于是带着从老子那里学来的一些新思想回去搞教育去了。◆《老子注》书影“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给老子做传的话,“老子修道德”,可见在当时老子道的思想已经日渐成熟了,而且在外面也大有名气。不过老子的道德学问是讲求“自隐无名为务”的,太出名,天天有人送鸡送鸭来找他问这问那,老子是不喜欢的,不过后来孔子又来了两次。老子做图书馆的小官久了,他的道德思想也成熟了,在他名声很大的时候,他不得不离开日渐衰微的周朝,这也应了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他的离开只是顺应了天道而已。

两个智者的对话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这是我们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大人物见面的信息最可信的来源了。不过孔子见老子并不只有这一次,在《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孔子一共去了四次,第一次是孔子十七岁的时候,第二次是他三十四岁的时候,第三次是他五十三岁的时候,第四次是什么时候就无从而知了,不过应该是老子离开周都洛邑之前。上面说的就是孔子第一次见老子的情形,后面几次见面没有记录,不过孔子在交通极度不方便的春秋时期,千里迢迢从鲁国去洛邑见老子,可见孔子对老子是认可的,对他来说每一次见面都如浴甘霖。不过老子却对孔子不很认可,每次孔子来都是问礼,而在老子看来,礼是最后的办法,以礼治理天下是末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很显然老子所看中的是道,是德,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而孔子所提倡的礼是失去了德、仁、义后才有的礼,如果礼失去了,人也就没有忠信可言,天下将一片混乱。而在当时的社会,正是失去礼的时代,天下混乱,老子提倡无为而治,使民不争,不过这只是类似乌托邦一样的幻想了。而孔子提倡的仁义之道,以礼治理天下同样也不被诸侯接受,因而才被困在陈蔡,不过孔子却能够做到“君子固穷”,就是穷途末路,也不改自己的德行。从某种程度上说孔子的修行也是符合老子的道德的意义的。只是两个人一个是“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而另一个是“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很显然,在老子看来,如果不得天时,就隐居。而此时年轻的孔子则显得有些虚浮,用现在话说就是年轻气盛。◆河上公注《道德经》

老子和孔子见面,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孔子第一次来见老子,怀里抱着一只天鹅,而老子听说孔子来见他,则吩咐下人将道路打扫干净,自己一大早就骑着青牛去郊外接孔子。老子见孔子年轻,对孔子自然要求严格一些,而孔子见老子是个年长的智者,自然是毕恭毕敬,因为他本身就是问礼而来的,而那只抱在怀里的天鹅就是孔子千里迢迢带来送给老子的礼物。这只天鹅在孔子看来是有所寓意的,不过老子不管这一套,对于孔子的礼数也不以为然。孔子见了老子,大谈礼乐,并想用礼乐教化人,使人心灵纯净,使天下太平。老子听后对孔子做了批评,让他改一改自己的德行,还说这样对他是有好处的。老子的话或许只是一个长者对于年轻人的教诲吧。孔子那时候虽然推崇礼法,想以礼治理天下,不过他才十七岁,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儒家思想,此时的孔子也正如当年四处求学问道的老子一样,一种伟大思想正在孕育中,不过他的智慧还是得到了老子的赏识的,要不然老子也不会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说这么严厉的话。孔子听了老子的话一下子就懂进去了,而且反省了自己,这也正是孔子的优点“吾日三省吾身”。

在今天看来老子和孔子都是大圣人,是千载难逢的大智慧者,不过两个人的思想在某些地方看来好像截然相反,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孔子则是个搞教育的,而且四处游说诸侯,行的正是“有为之事”,和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相反。不过事实上他们之间并不矛盾,两个人在不同的思想和立场上,去追寻真理,去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一种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思想,正如老子所提倡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很难说道是有还是无。而老子所说的无为,更多的是统治者的无为,是政令的无为,不为或者少一些干涉,使百姓归于淳朴。“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这样的道理。“烹小鲜”其实就是有为的,只是要少为,因为小鱼易碎,同过多的政令会使百姓受害是一样的道理。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提出数百年后的汉朝,老子的学说用于治理天下,汉朝很快将秦朝分崩离析的天下重新规整,并且进入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而在随后的许多朝代中孔子所推行的儒家思想更是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君王多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而道德、仁义也一直是中国人修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老子和孔子的对话中,孔子说我知道鸟会飞,鱼会游,兽会跑,我都有办法将它俘获,而龙在我看来是博大的,神秘莫测的。孔子用龙来形容老子,是把老子放在了神的位置上了,老子的智慧不是常人能够懂得的。也许正是因为老子这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智慧让孔子不辞辛劳地赶来找他,向他学习,不过老子却并不觉得孔子是个好学生,他觉得孔子有些食古不化,太注重形式上的一些东西。古人已经不在了,他的话虽然还在,但是时机已经不对了。老子提倡的是因时而变,不要守旧,这也正是现在所说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因为权威就服从。孔子听了老子的训斥后毕恭毕敬,这时候的孔子才十七岁,心浮气躁也是难免的,更何况他也是天之骄子,对于老子的教益,一下子就领会了。可以说孔子对于老子的拜服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在他的思想中也有很多和老子是一致的,这些思想在《论语》中多有体现,在某种程度上,《论语》中有很多和老子的《道德经》相互契合的智慧。

老子归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见周之衰,乃遂去。”这里说的应该是辞去守藏室之史的小官,离开洛邑归隐去。而在此之前老子在和孔子的谈话中说:“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或许是老子归隐的最好解释了。周王室衰落,天下混乱,老子虽然一心想要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情,可又得不到周王的赏识,“无为而治”的抱负无法实现,自然是要离开的。老子离开国都洛邑应该是偷偷走的,因为此时他已经是个名人了,关注他的人很多,而且和他交好的人也很多。此时老子的道的思想已经成熟,只等着瓜熟蒂落,不过作为道的践行者的老子在洛邑这样的地方是很难将自己的思想用心写成书的,每天应付世事就已经让老子疲惫不堪了。

老子的离开与其说是“不得其时”,不如说是道的思想本身的一种境界,回归到自然中去,才是真道,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则的道,才是真道,老子的思想得之自然,最终是要回归自然的,老子归隐的时候是骑着青牛的,青牛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畜力,不过比起孔子的马车,老子和青牛则更有归隐的味道,而在神话传说中,太上老君也是骑着牛的,不过他的牛就是神牛了,在《西游记》中还曾经偷逃下凡间,做了一个多情的妖精。

老子骑着青牛,带着一些盘缠和书籍,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了洛邑,守城门的小吏或许看到了他,并问老子要去哪里,不过老子并没有告诉他。其实离开,要去哪里就连老子自己也很难说清楚,毕竟老子在洛邑待了数十年,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且周王朝的图书馆里的书也让他舍不得。

老子离开的夜晚月色皎洁,在《周易·丰》中有:“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这和此时老子的状况或许是一致的,声名在外的老子就好像这满月一样,满月过后,明月隐去,这就是老子,他要离开洛邑,做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这也合了他在《道德经》中所说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离开洛邑,功成身退,也算是顺应天道了。

老子骑着青牛离开洛邑后,四处游走。此时周朝的天下已经纷乱,而很多地方在他看来已经变了,人心不古、尔虞我诈让老子很痛心,特别是他推想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美好愿望让他觉得越来越遥远了。老子在游走的路上或许拜访了一些人,这些人应该是和老子一样的修道者,而和这些人的交谈中老子更加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并且在归隐的路上又一次回归自然,体悟自然无穷的妙理。这就好像当初老子离开家乡,四处求学的时候一样,自然给了老子无限的启示。在老子博览群书、修道有成的时候,又归于自然,这也正是老子验证道的时候。不过大道是无法言语的,正如佛家所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老子对道的体悟已经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许多思想在他心中涌动,大有佛祖拈花一笑的境界了。《史记》中说:“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在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老子写《道德经》是勉强为之的,不过这个勉强或许另有意思在里面,不是老子不肯写,守关的尹喜就不让他出关,事实上老子还是想写《道德经》这本书的,只是“道”是不言之道,就是老子也难以将道说清楚,于是他便在函谷关前将自己的感悟写了下来,这就是《道德经》。老子写完《道德经》,辞别了尹喜,骑着青牛出关了,而后就再也没有关于老子的信息了,很显然老子归隐,不再在意尘世间的事情了。而老子所写的《道德经》一书则被奉为经典,成为旷世杰作。《列仙传》中说,“关令尹喜者,周大夫也。善内学星宿,服精华,隐德行仁,时人莫知。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知真人当过,候物色而迹之,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为著书。与老子俱之流沙之西,服臣胜实,莫知其所终。亦著书九篇,名《关令子》。”这段话多少有些杜撰的成分,假如确信其中的一些细节,那么便可以得到比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更多的信息。首先可以知道尹喜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他不但官比老子大,而且也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隐德行仁,时人莫知。”可见他同老子一样,是个修习天道的人,当他看到关内紫气东来,又看天象,便知道极其尊贵的人要来了。于是准备了食物,打扫了道路迎接老子的到来,当老子骑着他的大青牛晃悠悠地来到关前的时候,尹喜大喜过望,上前拜礼,老子见尹喜便知道对方不凡,于是下了牛,回礼,两人谈了起来。

尹喜和老子说的话很简单,就是要老子写本书,把自己的思想留下来。老子开始不愿意,因为老子的道本身就是难以形容的,不过在尹喜的再三要求下,老子才静心写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经》,将自己的道德学问流传后世。其实老子在函谷关前,一气呵成地写下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也不很真实,事实上老子事先将书写好更有可能,因为老子在洛邑的时候就已经研究道德学问很多年了,他的心得体会自然会汇聚成集,就好像今天的学习笔记一样。在函谷关前,老子更有可能是把自己平日里写的笔记整理一下,最后抄录出来,而尹喜这个人本身就是修习天道之人,符合老子的心意,将自己多年所领会的大道传给尹喜也算是了心愿了。尹喜得了老子所写的五千余字,接受了老子的道德思想,也可以说是老子的传人了,而尹喜也没有让骑着青牛归隐的老子失望,尹喜自己也写了书九篇《关令子》,尹喜的《关令子》没有流传,而老子的《道德经》却从此深入人心,成为旷世经典。

第二章 老子的道和德

在今天,我们说要讲道德,讲文明,道德是什么?是《道德经》中的道德吗?道德是人自我的约束,是真善美的体现,而《道德经》中的道德,是一种法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德是道之用,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符合道,符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道德经》的智慧是博大的,它的大在于它能够包容一切,能够将自己放在低处,润泽一切。

道的世界,无为不争

《道德经》是老子唯一的传世作品,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在世界文化史上,《道德经》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很多伟大人物都受到《道德经》思想的影响,并且从中获得了滋养,在治学处世上有了新的境界。道是什么,这是每个读《道德经》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惑世人的问题,人们想从《道德经》中寻找道是什么,却越来越被道迷惑。或者说就是老子本人,也无法明确地说出“道”的定义,虽然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对道进行了描述,不过这些描述只是对道的一种形容,而道的真相是无形的,是无法用言语定义的,每个人对道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因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于自然的感知本身就有符合道的部分。我们生活的世界周而复始,四时更替,天生万物,却又让它们消亡,参天大树起于微小的种子,长大了却要腐朽,回归大地;月亮升起落下,每个月都有圆缺变化;山谷的风虽然很猛,总归要有停止的时候;雨很大,总不能永远地下。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定数,也有不定的因,因而我们心中的道也是变化的,或远或近、或进或退、或真或假、或清楚或含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描述,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不过道到底是什么呢?老子并没有清楚地定义,只是说如果能够说清楚,能够有名称,就不是道了。但是天地一切有名的,都来自道,而无名的是天地的本源,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现在对道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或者说是宇宙的本质。二是一切所遵循的规律,在老子看来,道是存在的,而且是“道法自然”的。三是人的德,符合道的德行,也就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德行。

老子又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显然老子所说的道不仅仅是利益众生的人行之道,更是自然之道,是恒久不变的天道。道是纯粹的,是有生命的,时时都在变化中,道会在每个人心中成长,体悟道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瞬的感悟,人的内心本身有道,只是需要照见自己内心的明镜,而要明镜一样的心则需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也就是我们要通过知识来认识这个世界,但是又要以道来简化我们的认识,把一些无用的、欲望的、个人的、矛盾的,等等,与道不一致的认识的思想放下,用一种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道先生于无,无中生有,有无相生,阴阳相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在道中,而道就是这个世界的根本,一切都离不开道,而人在道中,很多时候却无法体悟到道的真意,或者背离了道。我们读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就是体悟道、感知道的捷径。老子是崇尚自然的人,他认为道在自然中普遍存在,而《道德经》中老子所阐述的思想,很多都是来自自然的体悟,都是从自然的观察中得到的,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从自然到人,来明示道的意义,这是《道德经》的妙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是老子对人的肯定,人是能够体悟道的,是万物之灵,有着道的德行,或者说,人能够体悟道,并奉行道,以道的真意来生活,来处理事情。那么《道德经》中的处世之道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在《道德经》中被多方面提及的问题,老子以水作为人生的准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人如果能够和水一样,有利于万物,而不争,那么也就合了道的真意了,这里的不争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事事放下,和佛家一样四大皆空,其实不争只是不与道争,不做违背道的行为。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无为的思想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事实上是“无不为”。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里还是“不争”,要有所为,却不争,这里的不争并非消极颓废地生活、处世,老子的不争是不与大道争,以道的大境界来处事,以道的大智慧来生活,以水利于万物的思想来践行道,因而老子所说的“无不为”也是有条件的,前提就是要符合道,符合德行的规范,利益一切众生。

不争之外,老子还肯定了柔弱的重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示人以弱是生存之道,在某种程度上或许有利,但是处处示弱,则处处受制于人,这是不是和老子所说的柔弱处世相矛盾呢?在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无为、不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很重要,因而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大家都知道柔弱很重要,但是很多人不懂得柔弱,因为柔弱需要得其时,用现在话说就是时机要合适。一味的柔弱,那是软弱,老子并不提倡软弱无能,老子的柔弱之道恰恰是有能,而且是一种隐忍、放下,其中还有谦让的意思,“谦谦君子”并不是无能,而是品德,柔弱也是一种品德。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因为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当人刚强的时候,人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因而,要摆脱这种强者更强的困境,就要示弱、守静,不要与人争,因为为了强弱去争毫无意义。“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守静是修道极其重要的方式,只有静得下心,才能很好地观察万事万物,才能自省,照见自我的本性,从自身去感悟道,道从心中生,从自然中来,因而道无形,却又有形,有形的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形的是心中的体悟。老子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要静很难,而真正清净的境界才是根本。清净才能归于本源,才能懂得自然的道理,而懂得自然之道才是明照内心的人。“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懂得自然之道,就要有包容万物的心性,或者说不受事物影响自身清明,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没有分别心了,没有了分别心自然公,大公无私则可以求全,因为没有私心可藏任何东西了。全乃天,是天道对于万事万物没有分别,“天地不仁,以万物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符合天道,符合自然之道,就算是身死了,精神却还在。这里的精神是道的精神,无私、无我、无众生,一切皆以自然为本。

守静、不争、利益一切、柔弱等,是符合道的德行的修道之人一生为之修行的目标,这和佛家弟子行般若智慧,证无上佛法一样,都是心灵上的一种境界,行为上的一种准绳。不过人世纷繁,天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很难做到“无为而无不为”,也很难达到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今天,我们修养自己,用各种思想和智慧来充实自己,或许我们离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越来越遥远了。“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的道并不是修行,精进能够得到的,更不是“若存若亡”不在意,无所谓能够得到的,要践行道,要舍弃,要不争,要无为,和水一样,真正明白道的人并不是那些富有智慧、善于表现的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真正得道的人懂得退,懂得回归,与世无争,这里的回归是回归淳朴,回归自然,回归本我,回归不争,回归到婴儿一样纯净的状态中去。◆老子《道德经》书影“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道是平等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真正的大道,而人道却不一样,人道有人性在里面,有贪欲、私心、分别心在里面,因而人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老子说的一个“争”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争名夺利是人性,得道的人是奉行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是和水一样利万物的,是有益一切众生的。

德的教化,道的依循

《道德经》共五千多字,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道经》,下部分是《德经》,《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体,“德”是用,也就是说,“道”是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一切的本质,而“德”是用来规范这个世界的,有德就是奉道,而无德就是违背道。王弼说:“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同时他又说:“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我们看这个世界要有所得,有所体悟,能够有符合道的德行。道德相和,阴阳相济,才能完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如何做到有德呢?我们首先要认识道,体会道的真实存在,并且遵循道,以合乎道的德行来行动。我们今天说道德品质,就是一个人的根本,因为道德本身就在人的心中,就如佛家所说的,一切般若智慧本自具足,只是如何去践行,如何做到“戒定慧”。我们的德行也是一样,如何做是关键,而真正有德是要符合道的,也就是观察万事万物,顺从自然,利而不害,这个德就是符合道的德,也就是我们完美的德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认为道是一切的根本,是万事万物的起源,而德是万事万物的依存、万事万物的形态、状态都是符合德的,都是依德而行的,因而一切没有不尊崇道的,而依循德,一切没有不合乎自然的,道生万物,却不主宰万物,德育万物顺其自然。在此看来,有德是要符合天道,符合自然,无为而不争,就好像四季更替,万物枯荣一样,不逆天改命,只是顺应自然的。德存在万物中,我们依德而行,德是我们内在的,是我们无形的修持,并不是我们表露在外的言行,言行只是我们对德的尊崇。如果说言行立德,那么并非有德,或者说我们在言行立德的时候,离真正的德已经远了,对于道更是产生了偏颇的认识,真正有德的人应该是无为不争的,不被德所困的,不言德,不行德,一切顺从自然,却处处符合德的境界。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呢?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在这里老子一连说了七个善字,这样的连续重复在《道德经》中是极少见的,可见这个善是根本。善是什么?老子说:“上善若水。”就是和水一样的本质,利万物而不争,不管身处何处,面对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要以善来面对,善是美好的,是符合德的,是对德的宣释。

老子对于德的要求是“无以为”,就是不要为德去做些什么,一味地追寻德,如果是为德而德,就是南辕北辙了,但是世人却很难做到,人们苦心修行,严格要求自己,一心想要做符合德行的人,而实际上却只能做个“下德”之人,因为“上德无为”,与世无争,而以德修德,是有以为的。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当我们背离道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德,这时候我们追求仁,但是我们追求仁、宣扬仁的时候,我们却又失去了仁,这时候我们只有义了,但我们讲义气,却又离义远了,这时候我们只有礼,而礼只是一些表面的功夫了。“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讲礼,要求社会因循礼法的时候,忠信的人已经少了,而天下也开始混乱起来。老子所说的从道到德,从德到仁,从仁到义,从义到礼,社会在不断地没落,“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越来越远,而老子在周朝做守藏室史官的时候亲历了这样的变革,当周朝日渐式微,诸侯四处征伐,以有为来推行自己,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时候,社会已经到了讲求礼的时候了。当孔子找老子问礼的时候,老子却不以为然,他对孔子说古人都已经死了,你还食古不化干什么呢?很显然老子对孔子这个大圣人也是有看法的,觉得他推行礼法,希望以各种礼数规范来影响社会是行不通的。孔子听了老子的话,深有启发,后来孔子就说仁,“里仁为美”是孔子美好的愿望,这多少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有些接近,或是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的。

老子的《道德经》是朴素的,是自然的,是自省的,因而我们在推行道德的时候,应该以恬淡的心为本。如果说我们有目的,有所期求,那么对于道德,我们只会越来越远,真正的道德是无为的,是不争的。每天大鱼大肉,灯红酒绿是很难有德的,心存于内,行表于外,有德的人应该心存仁义,利益一切。就好像菩萨一样,有慈悲心,能够为他人着想,愿意解人间疾苦。在这里我们或许会觉得佛家和道家有着共通的地方,都有悲天悯人的内涵,这也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经》值得用心去研读的地方。利益一切众生,平等对待是根本,佛家要证得佛法,就要心存平等,无分别心,而《道德经》所说的天道,“道法自然”也是平等的,自然对待一切,道对于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天地生万物,却又让其生死枯荣,没有谁能够永生,没有谁能够逃离自然的法则,这就是道的平等。“天生天杀”一切都在自然中,与天地争,也无法逆天改命,也无法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人生百年,白驹过隙,遵循天道,奉德而行,才是正道。

人生世俗,能够不显山,不露水的人很少,更何况很多人根本不懂得道,也无德。我们说精神上的、境界上的,应该存之内心,应该清净,虽然有德,却不知道德在哪里;

虽然有为,却是无为而无不为。富贵荣华,声色犬马,是世人最难忘记的,也是我们最难克服的。《红楼梦》中有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可见人要奉道修德是多么难,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高,对人生的认识的清晰,或许我们会将世间一切看得更清楚,就好像孔子所说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生在成长,人生对于道德的认识和感知也在成长,如果说修行道德是一个去伪存真、“为道日损”的过程,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岁月的洗礼,我们对于道德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对于无为,对于不争的真意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佛家说修习佛法,成佛的道路有千万法门,但是“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却只有一个。得道的过程各不相同,但是道和德的不争、无为、利益一切的本质却不会改变。

黄老学说治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为了立万世基业,让他的子子孙孙世代做皇帝,实行了中央集权统治。秦王朝在天下颓废、民生凋敝的情况下依然用极其严苛的法令治理天下,并且焚书坑儒,蔑视天下。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秦王朝不过二世便分崩离析了,秦朝这种“务法而不务德”的统治手段,虽然在一时间起到了效果,却不可能长久,而且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的时候,天下已经饿殍遍野了。老子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是这些不怕死的亡命之徒很快地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新的王朝。汉朝在建立之时天下虚弱,急需休养生息,为了不犯同秦朝一样的错误,让天下归心,汉朝初年推行了相对宽松的统治政策,让老百姓稳定生活,有机会发展生产,最终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

黄老学说作为治国之道早在战国时候就有人提出,并且成为当时的显学,不过那时候黄老学说的根本并不是以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出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核心思想,在战乱不断的战国时期,“无为”的治国之道是不可能被统治者接受的。那些辅佐君王的道家多半都是以老子的爱民体国为本,辅以法家的法令,来治理国家,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国富民强是为了征伐,为了战胜对手,拥有更多的土地,而不是要回归到老子所提倡的小国寡民的美好社会中去。

汉朝初年,天下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为了不重蹈覆辙,便在国内推行黄老的治国之道。汉朝初年所推行的黄老之治也是经过改良的,在“无为而治”的同时,统治者以法令作为补充,一方面尽量地给百姓以自由,与民休养生息,使天下尽快地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另一方面,为了维持统治,君王严肃法令,以法来约束人。在老子的思想体现里,小国寡民,与世无争等思想是核心,而汉朝初年天下已经不再如同三皇五帝的时候那样淳朴了,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治国方法已经失去了根本的基础,因而法令的推行就显得极其重要。严肃法令可以使作奸犯科的人受到惩罚,能够让天下太平。从某种意义上说,汉朝初年推行的治国理念,是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体,只是重点放在哪里的问题。随着“文景之治”良好局面的出现,天下百姓生活渐渐地安定了下来。而到了汉武帝的时候,黄老学说治国的方略被放弃了,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仁义教化的统治方法,从此儒家兴起。◆杨树达《增补老子古义》书影

汉朝初年,统治者除了推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外,还推行德化,恢复礼仪,这些都是儒家的思想。很显然,统治者在推行黄老的治国方略的时候,也以儒家思想作为有益的补充,这是严肃法令的同时又用孝义廉耻等思想来弱化人民,使人民的思想归于淳朴。汉朝初年,不管是儒家的礼法,还是法家的律法都只是对黄老思想的补充,它的核心还是黄老学说无为不争的思想。这里的无为就好像《道德经》里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统治者尽量地让百姓不受统治者的干扰,顺其自然地发展,政令不朝令夕改,国家在政策上有连贯性,用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来治理这个国家。而不争,则体现在统治或者是君王不和百姓争,以百姓为首要,一切都对百姓有利,使天下快速地得到恢复,到后来文帝和景帝的时候,人口增长了很多,老百姓的生活也安定了下来。在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马除了作战外,别的几乎没有,就是耕牛也极少见,朝廷官员出行都只能坐牛车,不过到了“文景之治”之后,耕牛已经很普遍了,马也不再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了。

汉朝一开国就推行黄老的治国理念和汉朝的统治阶层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却能够网罗一大帮人为他出生入死,而且最后还能消灭强过自己数倍的项羽,其中的关键就是刘邦的思想深得黄老之术的精华,刘邦战胜项羽本来就是一个“柔弱胜刚强”的极好证明。当项羽抓住刘邦的父亲和家眷的时候,他能够隐忍,能够对项羽说:“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请你烹杀了你的父亲后,分一杯羹给我。”这就是无为,却无所不为,项羽毫无办法,只好作罢。汉朝的开国谋臣张良学的是黄石公所传的《太公兵法》,而在他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却“功成身退”,顺应了老子所说的天道。另外萧何、曹参、陈平等汉朝重臣也都是黄老思想的奉行者,在他们的治国之道中都有黄老思想的体现。到了窦太后时期,更是把黄老学说治国推向了高峰。在《史记·外戚世家》说:“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言,尊其术。”很显然,君王和群臣都是以黄老为治国的大道,都在学习黄老的治国理念。“为治之本,务在安民”,这安民是秦朝统治者没有想到的,而汉朝统治者则认为秦朝之所以如此快就灭亡了,关键就在于秦朝重刑法,常常随意杀人,这样使老百姓受苦,而使天下受到破坏。因而,要不重蹈覆辙,就需要安抚民众,“以百姓心为心”,而黄老学说则正是一种以人为本,与民不争的治国之道,推行黄老的治国方法是有益于国家的恢复的。在汉景帝的时候,有一个叫缇莹的小姑娘为了救犯了罪的父亲,一直跟着父亲到长安,并且给汉景帝写信,汉景帝看到信后很感动,就废除了一些秦朝沿袭下来的,诸如割鼻子、剁脚等极其残酷的刑法。汉文帝的时候,“论议务在宽厚”。到了汉景帝的时候则“治狱者务先宽”,很显然,统治阶层在不断地以宽厚仁德的思想治理国家。

黄老学说治理国家在汉朝初年达到了顶峰,而后封建社会进入了更成熟的阶段,儒家思想也渐渐地占据了统治地位。不过治国的智慧,不管是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儒家的教化治国,还有法家的法令治国都不会是单一的存在,它们往往是各尽其责,相辅相成,只是儒家思想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且千年不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