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心肝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3:38:25

点击下载

作者:翟双庆,贺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解密心肝肺

解密心肝肺试读:

前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经典,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中后期面世,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医药学发展之滥觞。《黄帝内经》囊括了中医药学养生、防病、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全部内容,一经出世便成为古人学习中医药学的必读之书。历代医家在研读《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不断充实中医药学理论,由此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被尊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与儒家的四书五经并驾齐驱,被收入《国学基本丛书》。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在医学经典中独树一帜。《黄帝内经》所形成的学术体系,以医疗实践的观察与验证为基础,运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方法,并与古代哲学充分融合,完美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鉴于《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防病治病内容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关《黄帝内经》的科学普及工作也在逐渐开展。目前,基于《黄帝内经》的科普著作已出版了不少,也有很多中医研究者借助电视等媒体开展《黄帝内经》的科普讲座,这其中绝大多数局限于养生保健方面,铺天盖地且良莠不齐,这对人民群众正确、全面认识《黄帝内经》有一定的误导,很容易让人认为《黄帝内经》仅是一本专门的养生保健古籍。而实际上,作为“中医之本”的《黄帝内经》,思想内容浩如烟海,其所蕴含的文化与医学思想,岂是单纯的养生保健内容所能概括?虽然《黄帝内经》中含有大量“治未病”的内容,包含众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与措施,但这只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能展现《黄帝内经》之全貌。因此,将《黄帝内经》的科普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养生保健方面失之偏颇,不利于《黄帝内经》科普工作的全面与长远发展。

由于《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的古籍,其文义古奥,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如何将专业化、理论化、抽象化的经文警句、哲理医道用简单、易懂、形象、有趣的语言和形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实现《黄帝内经》从专业化向科普化的过渡,这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黄帝内经》研究工作者应当走出书斋、走下学术高台,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权威正统的专业知识,将《黄帝内经》有关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思想、方法翔实传达给民众,让更多人真正了解《黄帝内经》这一祖辈留给我们的“传家之宝”,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由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学者构成,体现了《黄帝内经》当代研究的最高学术水平,也肩负着继承、发展、弘扬《黄帝内经》精粹的历史使命。2008年初,学会组织专家、学者从科普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并筹划撰著《黄帝内经》科普丛书,于当年7月在吉林长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期间讨论通过了编写书目、目录、编写要求等,确定了编著人员。本丛书各分册编著者均由全国《黄帝内经》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担纲,其对于各自承担的编著内容、所涉及的理论都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确保本丛书的权威性、学术性。在编著和修订过程中,反复推敲,注意密切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事例,以突出其实用性,并力求使文字通俗化,赋予其趣味性,从而达到科学普及《黄帝内经》的目的。

本套丛书包括养生、经络、脏腑、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等分册,编写内容由浅入深,旨在揭示《黄帝内经》中有关生命、人体、疾病、诊治疾病、养生保健的奥秘,同时答疑解惑,介绍《黄帝内经》中人民群众关心的内容,对常见的中医术语给出正确的解答,希望以此为媒介,吸引更多人对《黄帝内经》、对中医产生兴趣,并使之客观地看待《黄帝内经》与中医,让《黄帝内经》及中医学获得更广泛的民众认同,为其良性发展添砖加瓦。

在本套丛书尚未付梓之际,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原主任委员王洪图教授不幸逝世。王洪图教授为《黄帝内经》的研究、发展及弘扬作出了巨大贡献,临终前依然关心《黄帝内经》科普工作开展情况。现在丛书即将面市,愿能告慰王教授在天之灵。《黄帝内经》的普及将是全国内经学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翟双庆2010年7月3日第一章 主宰人体的君王——心第一节 安度暑假要小心——心通于夏气

当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时,体质较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还有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要特别注意顺时保养。有些人会因为天气的突然变化而出现头痛等不适感觉,甚至还会引起心绞痛的发作。为什么人会对天气的变化这么敏感呢?

其实,人们早就注意到天气和身体之间的一些联系。据资料记载,200年前圣彼得堡的一个冬季里,以往-40℃的严寒冬天,突然变成了冰雪消融的天气,于是在那个冬天里,圣彼得堡有4万人都生病了。通常情况下,健康的人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因为健康的身体能自然地适应天气的变化。只有在过于疲劳或者在生病的情况下,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力才会下降。比如说,在气压降低时,性格忧郁的人会无缘无故感到忧郁,容易激动的人会变得爱生气、总想找人吵架。

那么,在不同的季节人们对于气候的变化会有哪些不同的反应呢?

中医认为,四季中的每一季都有相应的脏腑与之对应,就是说一年四季的每一季都会有一脏所主。而我们这里要说的夏季,是由心所主的。夏季的三个月,在五行属火,在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属心,在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属暑。所以说夏季不宜在烈日下暴晒,以防中暑。《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另外,夏天是万物生长发育的季节,植物长的繁茂,绿叶成荫,自然界一片繁茂秀美。这时候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气和地气彼此交合,万物都开始开花结果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可以晚些睡觉,早些起床,不要被漫长的白天所困厌。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的:“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一、夏季防热

夏季的保健养生,关键在养心,而养心,关键在于防热。

我们可以把夏季的3个月,分为孟夏、仲夏和季夏3个时段。在孟夏(即立夏、小满两节气)的时候,植物开始茂盛生长,起居要早睡早起,不要发怒,防止出汗太多。在仲夏(即芒种、夏至两节气)的时候,万物已经生长得很繁茂了,气温很高,这时候要注意降温防暑,不要大汗后吹风。在季夏(即小暑、大暑两节气)的时候,要注意防止外邪的侵袭,洗澡后不要吹风,不要用冷水洗手洗脚。

人们通过实践总结出“夏不敞胸,热不凉背”的经验。就是说天气再热,都不能贪凉,特别是胸部和背部,更不宜袒露。二、夏季保护阳气

夏季,天气多是炎热而潮湿的,人们称为“盛暑”天气。在饮食上,少吃辛辣燥热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体质好的人,适当吃些冷饮,可以消暑解渴。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因为天气热,就贪凉饮冷,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中医认为,夏季要注意“养阳”,所以冷饮应该少吃。因为在暑热的天气里,由于身体要大量出汗散热,而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再多吃冷饮就更加损伤脾胃的阳气,反而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夏天正是蔬菜瓜果大量上市的时候,也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应该注意保养脾胃,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之时,对于平日阳气就虚弱的人,应早早起床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使得体内阳气调和通畅,还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防止在秋季生病。三、夏季保持心情舒畅

心主夏季,由于天气比较热,人的心气相对旺盛,在此期间,首先要注意的是保持心情舒畅,情志愉悦,心气畅和,神气充足。人体内外宣通,就好比植物的花苞开放成花朵一样,使体内的阳气得以宣泄,这样就顺应了夏天的养生之道。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损伤心气,影响身体健康,进入严寒的冬天说不定还会得其他重病。四、盛夏要避暑

说了这么多,面对炎炎夏日,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首先,前面已经说过,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现心火旺盛,饮食宜以清淡为主,但也不宜吃太多的冷饮和冷的食物,否则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起胃肠疾病。

其次,所谓“避暑”主要是避暑热的高峰。就是说,当酷暑高热侵袭时,应力避之,防备中暑,如中午12时到下午2时,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即使外出也要做好防晒的准备。环境不洁净的地方穿堂风虽然凉快,外邪伤人也比较厉害,不适宜纳凉。纳凉还是要在宽敞洁净的水边、树荫下,心静自然凉。防暑降温,切忌无度,要防备冷饮过度,直接伤害脾胃。

最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因而心脏的负担较重。所以夏季必须保持心脏功能的旺盛,才能适应夏季气候的变化。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来说,在夏季尤其要注意养护心脏,以防旧病复发。夏季气候炎热,容易使人焦躁不安,所以在精神上要时时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心静自然凉。盛夏酷暑,烈日炎炎,人出汗比较多,所以要注意不要在烈日下暴晒,或长时间的工作,以防发生中暑,这就是夏天养生的道理。

实践告诉我们,人体健康是由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储备来决定,而物质与能量的储备有“冬储夏耗”的规律。夏季是“消耗”的季节,一有闪失,秋冬季体质就会下降,影响全年的健康。所以夏季养心养身,防止消耗过度,不要让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秋后算账”。第二节 时令与心病——心主夏

在茫茫宇宙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球受月球的引力远比受太阳的引力要大。随着月圆月缺的变化,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发生着相应变化。人们经过观察发现,这种变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月球引力对地球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海潮随着月节律而涨落。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潮节律随着月相变化这一自然现象。《灵枢·岁露》里就说:“月满则海水西盛”、“月廓空则海水东盛”。《黄帝内经》还认为,同样的节律周期变化也发生在人身上。人的气血也有随着月相变化的规律。《素问·八正神明论》中就说:“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其实,月节律对人体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和最使人感兴趣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周期。有人对120名女性的月经周期进行了调查,月初的初三到初十,也就是“月始生,则血气始精”时来月经的占33.3%,二十六日到下月初二,也就是“月廓空”、“经络虚”时来潮者仅占18.3%,而仅仅十五日一天来月经者就占到15.8%。

既然人体许多生理变化都是和大自然的变化密切相关,那么人体疾病的变化是不是也和自然有关,我们应探索其中的变化规律,把它用到防病治病上,这岂不更好?一、心病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尤其是非常寒冷的天气会使人的心血管系统负担过重。冬季里死于心脏病的人会比其他季节要多。因为气温非常低,为了保持身体温暖,心脏必须加大工作量。所以寒冷的气候中,从事某些费力的活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引发心脏病。《素问·脏气法时论》里说,“五脏”中的心病,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凡是心脏有病,愈于长夏。这里所说的“长夏”指的是每年的农历六月。但是如果到了长夏不愈,到了冬季,病情就会加重。如果在冬季能控制病情的恶化,到了来年春季,病情反而能维持在稳定不变的状态;随之,到了夏季心病就会好转。心在“五行”中属火,有心病的人应禁忌热性的食物,日常穿着也不要太厚。二、心病在一个月中的变化

古时候,人们纪年和纪日的习惯是使用干支纪法。有心病的人在年和日节律中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般来说,凡是有心病的人,愈于戊己日;如果戊己日不愈,到了壬癸日病就会加重;如果在壬癸日不死,到甲乙日病情就会维持稳定不变的状态,到了丙丁日病情就会得到好转。三、心病在一天中的变化《黄帝内经》把一天也分为四季。就像一年四季变换一样,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一天中也表现出仿佛四季的节律。

早上如同春天——“朝则为春”。

中午像是夏天——“日中为夏”。

黄昏仿佛秋天——“日入为秋”。

夜晚好似冬天——“夜半为冬”。

人的活力也像自然界万物的生命活动一样,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

早上人们精神饱满——“朝则人气始生”。

正午人们精力充沛——“日中人气长”。

下午开始人们有些困倦——“夕则人气始衰”。

晚上精神内收人们想要睡觉——“夜半人气入脏”。

同样,心病在一天里也是有变化的。规律是,在中午的时间病情若失,到了半夜时病情会加重;到了早晨的时候,病情则比较稳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像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一些心脏疾病容易在夜间发病或者加重了。《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说:“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四、心病的常见表现

无论是在影视作品里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心绞痛突发,患者一般都是突然停止活动,身体前倾,用手按住胸口左侧,表情痛苦不堪。在临床上,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就是位于胸骨后部,并可放射至左肩内侧、颈部、下颌、上中腹部或双肩。《素问·脏气法时论》对这些表现都有详细的描述,并且分为虚证和实证两种情况。心有病,属于心病实证,一般都会有胸中痛,肋骨两侧胀痛,背部和肩胛部疼痛,两手臂内侧疼痛。虚证的表现是患者胸腹胀大,胁下和腰部互相牵引疼痛。除此以外,心慌、心悸、气短、胸闷等也都是心病的常见表现。五、暖身先暖心

常言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

这是因为心安则神旺,神旺则气畅,气畅则血脉流通顺畅,血脉顺和,全身温暖,人体才能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老年人虽然气血虚弱,但只要安心养生,怡神静气,就可补益气血,强身健体,就能在寒冷的冬天增强抗寒能力。六、善良的心地造就健康的心

某位著名医学心理学家曾说过:“作为一个医生,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爱是能够治愈心脏病的。”她说,爱体现在关怀别人,多做善事和善待自己。发自内心的善行,能够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反之,愤怒与狂躁是与人内心情绪的起伏、心跳加快相联系的,表现为激动与不安。不良情绪产生的荷尔蒙,是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元凶。心态平和、遇事想得开的人,爱和温柔的情感则常常伴随着他。保持内心祥和与宁静,自然会大大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七、掌握规律养心护心

近些年来,心血管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患者群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究其原因,主要缘于心情和饮食。所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神的,一是物质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克服不良习惯

要克服晚睡晚起、不爱活动或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的不良习惯,特别要注意戒除吸烟、酗酒的不良嗜好。

2.保持平衡膳食

防止暴饮暴食,以免因迅速增加血容量而加重心脏负担。少吃盐和刺激性食物。适当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以防肥胖过度而引起冠心病。克服偏食和不按时吃饭的习惯。

3.加强防寒保暖

强冷空气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或形成血栓,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心功能差者要采取有效的防寒保暖措施,以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4.坚持适当锻炼

根据自己的年龄和体质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天天进行锻炼以增强预防感冒的能力,防止诱发心脏病。

5.保持乐观心理

避免暴怒或过度兴奋,防止心搏骤停而危及生命。

6.防止滥用药物

一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则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合理用药也是保护心脏的重要途径。

想要从整体水平上研究人的生命,就要知道生命和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在养生保健,还是在防病治病方面,重视时间因素的重要性,抓住疾病的发展规律,顺应规律而治病,这一点中医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认识到了。第三节 火热的心——心在五行属火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热心人”来形容乐于助人的人,用“满腔热诚”来形容热情真诚的人。古人云:“火曰炎上”,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都属于火。因为心阳有温煦之功,中医就认为心在五行属火。

夏季气候炎热,夏季由五脏中的心所主。在炎热的夏天,气候本来就很炎热,如果不注意饮食养生就很容易“上火”。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夏季“防火”就很重要了。

夏季人们“上火”分为两类,分别是“外火”和“内火”。一、外火“外火”,顾名思义,由外而来,就是夏季自然界的高温。预防“外火”的最好办法,就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夏季一天中日照最强烈的时间是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有条件的话尽量不要在这一时间段出门。即便是出门,也要做好防晒工作,如涂防晒霜、戴遮阳帽、打遮阳伞。同时还要尽量保持室内的凉爽,降温通风,使外火不能入侵。二、内火“内火”就是由于人体内的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阴和阳在人体内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运动中保持着和谐的。阳是温热的、上升的、明亮的,人体内阳过多了就会有热的表现。阴是寒凉的、下降的、晦暗的,人体内阴过少,就会造成阳的相对偏多,还是会有热的表现。只不过前一种热是因为阳过多引起的,中医称为“实热”;后一种热是因为阴不足引起的,中医称为“虚热”。《素问·疟论》有“阳盛则外热”和“阴虚则内热”的说法。“内火”主要分以下几种:

1.心火

因为夏季为心所主,所以夏季五脏中最容易报火警的就是心。

阴不足引发的火,只能通过滋阴来降,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夏季心的虚火比较旺的人,可以喝点莲子大米粥,或者用一些具有滋阴功效的中药比如麦冬、生地黄等泡茶喝。对于虚火,要是判断错误,用苦寒泄火的药来治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火热的症状不但不会好转反而会加重。夏季心之实火旺盛的人可以用牛黄清胃丸来降火。

2.肺火

夏季为火热所主,不单是心,五脏都会受到火热的影响。肺火可以出现干咳无痰或者痰少发黏,有时候痰中还带血,声音嘶哑等。有肺火的人可以用沙参、麦冬等中药泡茶喝。

3.胃火

和心火一样,胃火也是分虚实的。

胃有实火的人可以用中药栀子或淡竹叶泡水喝。胃的虚火要从滋阴入手来调理,多吃些有滋阴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4.肝火

在夏季,这种情况在患有其他疾病的人身上比较多见。比如高血压患者本来就属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到了夏季火热所主,更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头痛、头晕、耳鸣、口苦、烦躁易怒等。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夏季更要注意防暑降温,控制情绪,经常测量血压,防止因为夏季炎热天气引起的身体不适。三、阴暑

看待事物要以辨证的眼光来分析,治病也不例外,不能单纯的一分为二。因为有一种夏季特有的病症,症状看起来和上火非常相似,但却不是简单的上火。如果辨别不当,当作上火来治疗,吃一些苦寒的泻火药,结果反而会加重病情。这种病症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热伤风,多出现在夏季,主要表现是头痛、发热、咳嗽、流鼻涕、咽喉红肿等。

中医认为,夏季气候湿热,湿热之邪由外侵袭人体,治疗时应该疏散在表的邪气。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用苦寒泻火药,反而会引邪入里。这种热伤风,首选方剂是具有辛凉解表功效的银翘散。还有一种病症叫做阴暑,是夏季贪凉引起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有时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散来解表化湿。四、炎炎夏日,补水为要

盛夏季节,气候炎热,大量出汗容易秏伤津液。“汗为心之液”,与血一样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中医有“汗血同源”的说法。因此,在夏季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注意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出汗太多时,可以喝一些淡盐水。西瓜、绿豆都是消暑佳品,夏日食用最佳。五、冷饮降火,适度为要

夏季适当吃冷饮可以防暑降温,但也要注意不要过量,吃得太多就有害无益了。胃肠受到大量冷饮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胃里停留的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由于夏季外界温度较高,人体内的热量不易散发,胃肠里的温度也比较高,突然受到冷饮的刺激,会引起胃肠痉挛,引发腹痛。所以夏季吃冷饮,适度为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六、心火亢盛,波及周身

为什么有些口舌生疮的人,尤其是生疮部位在舌尖的人,医生会说他是心火过旺。为什么心有火会影响舌?心和舌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尖和心有内在的联系。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炎到舌尖,所以舌尖发红;火热灼伤血脉,所以舌尖腐烂生疮,疼痛。而且从脏腑表里上来看,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热就会影响到小肠,出现小便涩痛甚至尿血等症状。这时候的治疗,仅仅清心火还不够,同时还要通利小便,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疗效。

夏季养生要“防火”,尽量减少“外火”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对于“内火”,除了用药治疗意外,还要多饮水,多吃水果,通过清热消火、解暑降温来降“内火”。除此之外,保持性情的舒畅,不急不躁,抑怒熄火,就会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使“内火”不能自生。第四节 苦味——属于心的味道

健康的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吃的主食和副食。虽然主食和副食种类繁多,但是都离不开“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复杂多样的各种食物,它们所含的味道——酸、苦、甘、辛、咸和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五味所入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人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由食物供应,摄入足够的食物是保证五脏六腑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黄帝内经》里黄帝和岐伯讨论医学问题时,就指出人们日常生活中吃的主食和副食,根据各自不同的气味,针对五脏是各有所偏向的。就像逛书店一样,一群人进入书店,会因为各自的兴趣爱好不同,有人去看历史、有人去看文学、有人去看科技。

我们吃的食物进入胃后,也会依照各自的喜好,去往不同的脏腑:酸味先入肝,辛味先入肺,苦味先入心,咸味先入肾,甜味先入脾。可以说,食物中的“五味”,入口入胃后的去向是有一定规律的,就是“五味”各随所喜而入脏。在日常饮食中,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季节气候、患病情况的不同,有的放矢地利用食物的“五味”。

在“五味”中,苦味是属于心的味道,《黄帝内经》就有多处提到苦味先入心。比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苦入心”。《灵枢·五味》里说“谷味苦,先走心”。二、莲子心味苦入心,清心火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夏天用莲子心泡水喝,能够清心火,消暑除烦。为什么莲子心会具有这样的功效呢?

莲子心是包裹在莲子中间的青绿色胚芽,性味苦寒,入心经。莲子心味苦,苦味入心,而且苦味药物都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所以莲子心能够清心火、安神。典籍中也有“寡居女性常饮莲子心茶”的记载。有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总要用荷叶露泡莲子心茶,以养心益智、调整元气、清心火与解毒。

莲子心具有清心火,固精,止血,止渴等功效。可以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消暑除烦,生津止渴。将莲子心用开水浸泡后饮用,可治疗便秘,也可和玄参、麦冬等配合,用于治疗高血压、心悸和失眠。

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莲子心味道极苦,却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莲子心还有很好的清心火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三、过苦也不好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只有保证食物中五味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筋骨强健灵活,气血流通顺畅,抵抗力正常而不易受到疾病的侵犯。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才能健康长寿。

中医认为,食物气味不同,其作用也不同。“五味”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调配得当,可以延年益寿。使用不当,则会损害人体健康。这样看来,“五味”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适当摄入能滋养五脏,“五味”偏嗜则会损伤五脏。

以苦味为例,中医认为“苦味入心”,能泻火、燥湿、通泄大便等。一些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泻下通便作用的中药,如大黄、黄连、黄芩等,在“五味”中都属于苦味。但是多食苦味又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副作用。而且苦味药大多性寒,中医对于苦味的药物,见到患者有热有火才会使用;如果患者无热无火,用苦味的药反而会伤人体的阳气和阴液。

大黄是泻药,能够泻下通便治便秘,这个大家都知道。但也不是只要是便秘吃大黄就都有效。中医认为便秘是由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如果把我们的肠道比作河道,把大便比作小船。胃肠实热、大便燥结造成的实热便秘,就好像小船挤在了一起造成了河道不畅、交通堵塞,这时候用大黄好像是来了疏导交通员一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如果便秘是由肠燥津亏或者是阴血亏虚造成的,就好比河道干涸没有水,小船也就没有办法航行了,这时候若盲目地用大黄,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伤津耗阴,加重便秘的症状。而应该采用养阴生津、润肠通便的药物比如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就好像开闸放水一样,河道有水了,小船自然也就航行自如了。四、苦味的宜与忌

虽然五味是保证身体健康的根本,但是由于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性能,在某些情况下,应有所禁忌。当然这里说的“五味所禁”并不是绝对的禁忌,而是指不可多食。因为多食就会使脏气失调,影响疾病的治疗。

那么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宜食用苦味食物呢?《素问·宣明五气》介绍“五味所禁”中说:“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在五行相克关系中水能克火,肾属水,心属火。肾主骨,苦入心,多食苦,肾反被心所伤,所以骨病不宜多食苦味。

另外,《灵枢·五味》里还说:“肺病禁苦”。因为在五行中火能克金,肺属金,心属火,苦入心,所以“肺病禁苦”。《素问·五脏生成》中也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过多食用苦味,肺被心所伤,而肺又主皮毛,肺受到损伤,则皮肤枯槁无华、毛发折断脱落。五、心有病的人适宜哪些味道

心有病的人,“五味”中有哪一味适宜他/她呢?《灵枢·五味》中说:“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因为麦、羊肉、杏子、野蒜这些食物是属于苦味的,苦入心,所以患心病的人适宜食用。《灵枢·五味》还说:“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因为按照五行相生关系,木能生火。心在五行属火,肝在五行属木,酸是属于肝的味道,所以多吃酸对心有滋养作用。《黄帝内经》十分重视饮食的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还能治疗某些疾病。饮食调理失宜,则会诱发某些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饮食有节是保证身心健康,长命百岁的条件之一。这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以认识“五味”,了解“五味”,才能在饮食中合理调配“五味”、享受健康的生活。第五节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藏神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动不动就骂人“油脂膏蒙了心、痰迷了窍”,来形容人糊里糊涂办下了蠢事。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神志由大脑主管,这样看来,爱骂人的凤辣妹子未免也缺少了些医学常识。

其实,这里所说的心,并不单纯是指心脏这一器官,可以说包含了西医学脑功能的一部分,它代表的是一类功能的总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心,同样也体现在对其他脏腑的认识上。早在《黄帝内经》里就说:“心藏神”。这不禁让人感到很迷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中医对于“心藏神”又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呢?一、心藏神

在古代,虽然受到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是认识到,心的具体解剖位置以及它在主宰生命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医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而心在五脏中的地位像是一位君主一样,总领全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都由此而出。《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就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就像皇帝龙体安康朝廷稳定一样,心的功能正常了其他脏腑才能健康。反之就会“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各个脏腑功能失常,人体就会患病。这也说明了心在人体中重要的主宰作用。

心脏是人精神和神经活动的指挥中心。心藏神的“神”除了指聪明才智外,还指作为五脏六腑主宰的心协调各个脏腑功能所发出的动力。《灵枢·邪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就强调了心主宰五脏六腑的重要性。二、神的产生

其实,《黄帝内经》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心的“大主”地位。比如《灵枢·大惑论》中:“心者,神之舍也”。还有《素问·宣明五气》中的“心藏神”。在这里的神,有两层意思,一是代表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另外,还代表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志。说白了就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这微妙的“神”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黄帝内经》里认为,这“神”是与生俱来的。在胚胎形成的同时“神”就存在了,和人的形体同时存在,形存神存,形亡神亡。《灵枢·本神》中是这样说的:“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中黄帝问岐伯:“何者为神”,岐伯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但是这与生俱来的神在出生后还要依赖后天的饮食充养,才能保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正如《灵枢·平人绝谷》中说的:“神者,水谷之精气也”。三、五脏与神

虽然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由心主宰,但也不是和五脏完全无关。中医把五脏称作“五神藏”,或者说是“五脏藏神”,就是说人体的神志由五脏共同主宰。神可以分成神、魄、魂、意、志五种形式,分属于五脏。心藏神主喜,肺藏魄主忧,肝藏魂主怒,脾藏意主思,肾藏志主恐。正如《灵枢·本神》所说,除了“心藏脉,脉舍神”以外,还有“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

虽然五脏都有自己所主的神,但心主神志的作用在这里是起主导作用的。四、与“心藏神”有关的疾病

心藏神,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了,人就神志清楚,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如果有病在心,影响到“心藏”,就会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表现,像失眠、多梦、神志不安、胡言乱语、发狂,或者是反应迟钝、健忘、精神不振、昏迷等,甚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活动,危及生命。例如发高烧的患者,出现高热昏迷、神志不清,中医认为是因为高热使得热陷心包,影响了神志。

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压力大,许多人都患有失眠。从引起失眠的原因来看,许多都和心有关。比如虚火扰心引起的失眠,心情烦躁,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血不养心引起的失眠,心慌,健忘,头晕眼花,乏力倦怠;心胆气虚引起的失眠,晚上睡觉总睡不安稳,易惊醒,心慌气短;虽然病因不同,但不难看出这些原因都和心有关,并且都对神志有影响。

引起精神分裂症的原因有许多,一类是由于痰浊蒙蔽心窍引起的。患者大多是因为情绪低落郁闷日久,损伤了心气,时间长了,出现心慌,睡不着觉,多疑,精神呆滞,两目直视,有时还有幻觉和妄想。这都是因为情绪抑郁,气不能正常运行,体内水液也失去了正常的运行,凝聚在身体里形成了痰,这痰蒙蔽了主宰神志的心,就使人出现一系列精神错乱的表现。

不管是情动于内,还是情动于外,各种情志活动的产生,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外界的各种刺激都是先作用于心,再通过心的活动带来情志的变化。除此之外,心不仅通过运行气血主管着神志的变化,还可以借助经络沟通脑,激发大脑的功能。所以《灵枢·邪客》里说“心者,精神之所舍也”。第六节 血液运行的推动力——心主身之血脉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永动机是不存在的。人体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复杂的身体各部分能配合良好,我们吃的食物就能顺利转化成能量,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动力。中医认为,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是以心气为推动力的。一、心主血脉

大家都知道,中医看病最有特色的是脉诊。医生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和各个脏腑功能的强弱,从而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在正常情况下,心脏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全身机能正常,则脉搏节律调匀,和缓有力。否则,脉搏便会出现异常改变。《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的作用。中医认为“脉为血府”,脉管就像隧道一样,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液能够在脉管里畅通运行,依靠的是心气的推动作用。二、心主血脉由谁保证

打个比方,想要日行千里,交通工具是关键。心主血脉功能的完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心之形质无损,也就是心脏没有器质性病变。心之形质无损就好比拥有了一辆性能良好的车。

光有好车是不够的,还要有充足的燃料作为动力。心的气、血、阴、阳充沛,就好比给车的油箱里加了足量的汽油。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阳。心阳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地运行。心阴和心阳对立又统一,也同样重要,和心阳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活动。

有了加满油的好车,路况同样也很重要。血液本身的充足和脉道的通畅,这就好比是良好的路况。道路平坦,交通顺畅,不堵车车才能跑得快,否则再好的车也没有用武之地了。以上三点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影响血液的循行。三、心主血脉的作用

心气推动血液在脉内循环运行,血液像是一个载体,运载着营养物质以供养全身各处,使五脏六腑、肌肉皮毛整个身体都获得充分的营养,维持了身体正常的功能活动。

心主血脉正常,即心脏功能正常了,则心脏搏动正常,脉象和缓有力,节律调匀,面色红润有光泽。如果心脏发生病变,则会通过心脏搏动、脉搏、面色等方面反映出来。比如心气不足,血液亏虚,则脉道不畅而见面色淡白无华、脉搏跳动无力等,甚至发生气血瘀滞,血脉受阻。常见症状者面色灰暗,唇舌青紫,心前区憋闷和刺痛,脉象结、代、促、涩等。四、“肺朝百脉”与“心主血脉”的关系

中医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肺朝百脉”。意思是全身的血液,都要流经肺。肺能起到协助心脏主持血液运行的作用。只有心和肺相互合作,才能使人体的气血不断循环,流动不息,营养物质才能被运输到全身各处,代谢的废物和垃圾也才能从身体里排出。所以人身体里血液的运行除了心的推动外,和肺的作用也是密不可分的。正如《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说:“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

所以说,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心气运行通畅是全身气血运行顺畅的先决条件。心气通,则一通百通。第七节 范进中举——喜伤心

我们都知道健康的身体不仅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心情愉快是判断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积极的情绪不仅能够促进脏腑气血的协调,还会影响人体,对维护我们的健康起着良好的作用。《灵枢·本脏》中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举痛论》也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有不少患者,通过调节情绪,激发内心积极的情志活动,加快了身体的康复。当然积极的情志也要适度,过分的高兴,达到狂喜的程度,也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乐极生悲”也是有一定医学根据的。《说岳全传》中描写的牛皋活捉金兀术后,因过喜而丧生的故事就是一个乐极生悲的例子。《说唐演义全传》中的程咬金,他在九十大寿的筵席上,满朝文武,满堂儿孙齐来拜寿,连皇帝也前来祝贺。他想起瓦岗三十六英雄都已不在人世,惟独他还活着,并享受这种殊荣,过喜大笑,三声殒命。这些虽然都是小说中描写的事,却是符合科学道理的。当大喜临门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过分激动,不要放声大笑,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想想,“可能搞错了吧”,“没有什么了不起”,以此来缓冲自己因惊喜而产生的急剧的情绪变化。

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变化即——“七情”,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情绪的不断变化,疾病却没有找上我们呢?这是因为正常的情志反应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有在“太过”也就是情绪活动过急、过激,而且维持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才会使人体气机失调,脏腑损伤,出现神智异常。也就是说,狂喜、暴怒、骤惊、大恐等较为极端的情绪,才会诱发疾病。一、范进中举,大喜伤心

一般来说,惊恐引起疾病的速度最快,愤怒导致的疾病一般都比较严重,忧思致病速度缓慢,喜悦致病的情况较少,但也不是没有。中医认为,喜乐的情绪与心的联系最为紧密,乐极首先会影响心的功能。范进中举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贫苦童生范进从20岁开始考秀才,理想是中举人。直到34岁他才中了秀才。他的岳父胡屠户是个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对女婿感到很不满意。在范进面前他趾高气扬,粗野狂暴,范进也只是唯唯连声,低声下气。好不容易在次年范进中了举人,他喜极而疯,后来又被岳父胡屠户一个耳光打醒了。二、大喜伤心的产生机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伤心”。喜怒无常为什么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呢?中医认为,情志的异常变化会直接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使气机紊乱。而且各种情志变化扰乱气机的方式又有所不同。《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做到喜怒有常,安定心神,就五脏调和、健康长寿了。

说到这里有人就感到迷惑了,林黛玉整天愁眉苦脸,我们都知道那样容易生病,所以人人都希望能笑口常开,乐呵呵地过日子。怎么高兴了还会生病呢?这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喜乐能缓和精神紧张,使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则会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以致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的症状。《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喜乐本来能使人气血调和,精神振奋,对人有益。但暴喜,即突如其来的惊喜或过分的大喜,也是一种强刺激。这种刺激会使人的精神涣散,不能敛藏而耗散。从西医学角度来说,大脑受到这种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体温上升,如果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就会造成体内气机紊乱,甚至精神失常。就像前面提到的范进一样。

心和属相中的马同属火,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点。马的性子很烈,只要给它一鞭子,它就会一直往前跑。一匹真正的好烈马,你不叫它停的话,它会跑死为止。心也是这样,永远不会停止跳动,除非死了。心有马的忠诚,更有马的刚烈,情绪的波动对它有很大影响。中医认为喜伤心。因为心属火,过喜会使心气涣散。也就是说,过喜很容易诱发心脏发病,甚至威胁生命。

这种因过喜而引起的意外,在日常生活中是时有出现的。特别是节假日期间一些亲友聚会,众人聚在一起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事情,一顿丰盛的聚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不注意节制情绪和饮食,都会对心不好。首先,刚才已经提到了喜则气缓,易使心气涣散,也就是“喜伤心”。其次,过量饮食会使脾胃消化负担过重,导致脾胃气不足而借调心之气来帮助消化食物,这样就会加重心气涣散。人体心气的过度消耗,很容易使心脏出现问题,诱发心脏疾病。三、情志疾病,情志调“七情”分属于不同的脏,根据五行理论,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生克制化关系,那么“七情”之间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相互关系呢?

答案是肯定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明确地说“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大喜为情绪过激,会导致精神涣散而生病。“恐胜喜”真的可以治病吗?前面所说的胡屠夫把范进打醒就是“恐胜喜”的例子。如果说那是小说的话,古代真实医案中也有一个很好的以恐胜喜、扭转病势的例子。

有一个新科状元,衣锦还乡,半路生病,向一个名医求治。这个医生说:“你这个病是绝症,不出七天必死,你抓紧回家吧,走得快可能还可以撑到家”。新状元听了医生的话,非常害怕,日夜兼程,过了七天,身体却没有什么异常。这时候仆人交给新状元一封医生留下的信,信中说:“自从你状元及第后,得的病是因为大喜伤心造成的,这种病不是简单吃药就能治愈的,所以我用死来恐吓你。这不,病治好了,如今你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西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主管快乐和痛苦功能的两个神经中枢,它们是紧密相连的近邻,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足半毫米。平时它们之间合作良好,共同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当快乐或痛苦中任何一方的刺激表现强烈时,就会越过边界骚扰到对方,使对方的功能表现出兴奋来,出现高兴过度的人反流眼泪,痛苦过度的人而发出傻笑的反常现象。这种刺激越强烈,给对方造成的影响也越大,乐极生悲、悲极见乐的事自然就发生了。四、心有病,情绪变

前面说过,情志异常会伤及相应的脏腑,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样,五脏有病也会导致精神的异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灵枢·本神》中说:“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中医有个病名叫“脏躁”,是一种以精神异常为主的疾病,多发于性格内向的妇女,表现为精神忧郁、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全身疲惫等。“脏躁”是由于阴血亏虚,虚热内扰心神造成的。因为心主神明,心血虚则神乱,所以人就像由鬼神控制着一样出现精神错乱。

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都难以避免,遇到悲伤的事,放宽心态,从容面对;遇到高兴的事,要避免过分激动,不但要防“气死人”,还要防“乐死人”。第八节 三寸不烂之舌——心主舌

辩论会上,正反双方唇枪舌剑,辩得好不热闹。《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更是让人佩服。“三寸不烂之舌”,在春秋战国时期更是谋士们藉以安身立命、纵横天下的法宝。著名纵横家张仪在楚国碰了钉子,被打了几百板子,回家妻子嘲笑他:“你一个读书人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呢?”他对妻子说:“看我舌头还在吗?”妻子笑着说:“你的舌头在啊。”他说:“那就足够了。”

如何拥有这“三寸不烂之舌”呢?这里当然不是“演讲与口才”的课程。如果非要给个答案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个老中医微合双眼,手捋长髯,对你说一个字:“心”。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从中医来说,舌头确实和五脏之中的心密切相关。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说了“心主舌”,心“在窍为舌”。

关于心,我们都了解多少呢?“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心的经脉连着舌头。

心“藏神”,“神明出焉”。心主宰神志活动。

心“在体为脉”。心还主管血脉。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可以管着其他脏。

好的,记住这些,我们就开始分析“三寸不烂之舌是怎么炼成的”。一、雄辩有赖于心主神明

唐代医家王冰说“心别是非,舌以言事”。就是说舌头的语言功能和心主宰神志活动的功能有关。具有强大语言功能的“三寸不烂之舌”,一方面舌头灵活,发音准确流利,另一方面思路清晰,内容富有感染力。言语的内容由心主宰的神志来决定,舌头的灵活程度也受神志影响。人在大醉之后,神志受到影响,就可能会变得说话没有逻辑,吐字含糊不清。

细分起来,则言语的内容与神志活动的关系更为密切,体现了高级的思维活动。在雄辩这事上,也正是内容比吐字更为重要。著名的法家韩非子说话结巴,可是不影响他文章的雄辩恢弘,令秦始皇都对他“青眼有加”。如果说文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喉舌”,那么依然是“心主舌”。二、清心火则舌不烂

虽说“三寸不烂之舌”意指雄辩,不过舌头长疮也有损“不烂”之威名,且非诸君之所愿。我们把舌头长疮叫“上火”,是哪里的火呢?是心火。舌头上长疮吃点儿清心火的东西是最对路的。比如吃点儿苦瓜,熬点儿绿豆汤,或者莲子心泡水。要是看见一个泻火的药就拿来吃,可能效果不是很好,还可能会因此而误伤了脾胃,因为脾胃最怕凉药。三、味觉与心也有关

舌头除了讲话,另一大功能是尝味道。《黄帝内经》将味觉功能与两个脏联系起来,这两个脏一个是脾,一个还是心。“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我们知道脾和消化功能密切相关,主管味觉也就不足为怪。而心是怎么影响味觉的呢?

心的经脉连着舌头,心和它的经脉有病,可以在舌上有所反映。心主宰神志活动,包括各种感觉,而味觉正在其中。心主管血脉,可以对舌头提供营养,作为味觉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治疗一些味觉异常的病患。

有一位中年妇女,她舌头灼痛,不能吃味道重或者刺激性的食物,口里还没味儿,只有灼热疼痛的感觉。舌头左侧长了白膜状的斑块,舌头红红的,上面的舌苔很少。西医诊断说是舌体有扁平苔藓,用过聚肌孢肌注、口服强的松、维甲酸等药物,两年多了也没什么效果。她找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老中医门诊部杨悦娅医生看病,杨医生从“心主舌”的角度入手,用生脉饮合清营汤加减,养心阴,清心热,益心气。治了3个多月,舌头表面的斑基本消退了,又治了1个月,患者就没有再来就诊。

味觉和心还有另一个渊源:酸、苦、甘、辛、咸这些表示味道的词,除了咸一直只用作表示味道,其他四个字也用于表达人的心理,或是引申为听觉等其他感觉,或是能引起人愉悦、悲伤感觉的事物,如甘愿、酸溜溜、寒酸、辛苦等。四、从舌头看健康

其实舌头对人的贡献不只在语言和味觉上,它还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情况。

舌头归心主管,自然最能反映心的情况。舌头富于血络,它的质地也能反映气血的盛衰。另外,舌头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络,有关这些脏腑的信息也可以在舌头上反映出来。

那么怎么从舌头看出健康和疾病呢?舌头淡红是正常的,如果变得更红就是有热;舌苔薄白是正常的,如果变黄则是有热。其中舌尖主要反映心肺,舌两边反映肝胆,舌根反映肾,舌中间反映脾胃。

中医把看舌头诊病叫做舌诊,看上去简简单单,可曾经有一段时间,它还是一些医生的秘密武器呢。

在舌诊普及之前,错判寒热而造成的误治屡见不鲜。舌诊对于判断疾病的寒热属性就很有帮助,学了舌诊的医生其诊病的水平就会有所提高。到元代才出现了一本系统讲舌诊的书《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还配了图。但由于一些医生的私心,这本书一直是秘密流传着的。明代名医薛己在国子监看到之后,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他立刻把这本书拿来刻印,并且画上彩图、标上颜色就发行了。从此,天下的医生才了解到了舌诊。

现在,看中医的时候总少不了伸舌头这个步骤,舌诊和脉诊平起平坐。小小舌头能担此大任,也没有愧对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称号了。第九节 心花怒放,写在脸上——心其华在面

听到“心花怒放”这个词,大家的第一反应大概是想象心里乐开了花的样子。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也许你就可以多一个想象了,就是脸上乐开了花。为什么呢?《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其华在面”。而“华”在古时候是可以通“花”字的。例如《诗经·周南·桃夭》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说的就是桃花鲜艳的样子。所以“心花怒放”就等同于“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开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说心“在志为喜”,“心花”的开放表示了喜悦的心情,那么“心花怒放”则是大喜之下脸上乐开了花。一、察言观色,知心知健康

不光是喜悦,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归心来管。《黄帝内经》说的“心藏神”就有这个意思。面部作为心之“华”,有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变化。我们说的“察言观色”就是通过捕捉对方的面部表情来揣摩其心理,从而达到更好的人际交往效果。

对于中医来说,察言观色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涵义就有所不同了。中医主要是通过观察面部的色泽来获取健康信息,如气血盛衰、脏腑偏盛等。这和我们见面说“您今天气色不错”,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黄帝内经》说“心主身之血脉”,面部富于血脉,全身气血都上注于面。再加上面部又方便医生观察,所以望面色成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属于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的“望”诊。

面部色泽可以反映心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奕奕有神。生病的时候,如果心气不足,可以见到面色白而虚浮,晦暗;心经有热,面色发红;心血瘀阻,面色青紫;血虚,面色淡白,没血色。

心脏病患者就常有心血瘀阻的表现。家里如果有心脏病患者,要注意观察他的面色,一旦面色变得青灰,嘴唇青紫,再加上不停出冷汗。那么这次的心痛可能非常剧烈,而且很危险,中医叫“心阳暴脱”。此时除了给患者含硝酸甘油片,还要抓紧时间就医。因为可能是心肌梗死,光靠硝酸甘油片是缓解不了的。

面部色泽还可以反映气血盛衰。气血充盛,面部红润光泽,就是我们说的“气色不错”。气血虚则面白缺少光泽,血虚则面色发黄像枯萎的草的那种颜色。我们说一个人“面有饥色”,就是长期饥饿,营养不良,气血虚的表现。二、神奇的望面色诊疾病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面作为心的“华”也是“全息”的,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脏腑生理病理信息。

通过面色诊察体内各个脏腑的病变情况,一个方法是先将脏腑对应面部位置,再看相应的位置是否有色泽变化。由色泽定病性,发红是有热,发白是有寒,发青发黑是疼痛的表现。

脏腑在面部的位置分布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左颊代表肝,右颊代表肺,额代表心,鼻代表脾,下巴代表肾。另一种分布就复杂一些了,先把面部的位置进行划分和命名,然后再确定具体脏腑在面部的位置。两眉之间代表肺,肺上方额处是咽喉,肺下即两眼之间是心,心下是肝,肝两侧是胆,肝下即鼻尖处是脾,脾两侧即鼻尖两侧是胃,鼻端两旁上方是小肠,面的中央部位是大肠,大概在颧骨下方,比小肠的位置靠下。大肠外侧即两耳门前是肾,两鼻孔下方是膀胱、子宫。

第二个望面色诊断方法是直接将面部的五种颜色内应五脏,由面色的变化推测脏腑的病变。青代表肝,赤代表心,白代表肺,黄代表脾,黑代表肾。

怎么应用呢?

举个例子,有的人下巴红肿生疮,用知柏地黄丸效果很好。这是采取第一种方法的,按第一种分布方式,结合面色对应的病性来说的。下巴属肾,红色代表热,结合起来是肾有火热,知柏地黄丸可以清肾火,所以有效。

第二种分布方式的应用也不少,也是哪儿红了,就考虑哪儿有热等。在人体的穴位中有一个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在分布图上对应肺。印堂穴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头痛、眩晕、鼻出血、鼻流浓涕等头目五官疾病;小儿惊风、产后血晕等儿科、妇科疾病。从主治来看该穴与心也有关。因为印堂在人面部居中偏上的位置,对应心肺。心主血脉,肺主气;心藏神,肺藏魄。印堂发黑表示心肺功能不佳,那么一方面可能气血不畅,身体状态不好;另一方面可能心神不定,缺少气魄。这样的状态与人打交道,处理事务,当然容易出事故了。另外,气色不好的时候,给人带来的印象也不好,也不能带来什么好运了。健康的身心才是创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从面色看健康,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命运发展。

用五色对应五脏的方法来诊病,还要结合光泽来看。正常的面色应该以明润含蓄为佳,就像瓷器的颜色藏在釉里那样。如果颜色有改变,但是明润有光泽,预后也相对好一些。如果某一脏对应的颜色直接显露出来,缺乏光泽,那预后就不好了。《黄帝内经》里详细地举了例子,说面色如果青色像死草、黄色像枳实、黑色像煤灰、红色像凝血、白色像枯骨而没有光泽,都是死兆;而青色像翠鸟羽毛、红色像鸡冠、黄色像煮熟的蟹腹壳、白色像猪脂、黑色像乌鸦羽毛,含有明润的光泽,都是生机旺盛的表现。

医生依据望诊得到丰富的信息,从而判断疾病的所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在普通人看来,确实很神奇。故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排在首位,人称“望而知之谓之神”。三、充足的阳气是耐寒的保障

心为“阳中之太阳”,是阳气最充盛的一个脏,而面部也被称为“诸阳之会”,是人体最不怕冷的地方。

为什么脸上不怕冷呢?《黄帝内经》里黄帝就问了岐伯这个问题。脸上和身体的其他部分连着骨头连着筋,流着同样的血,气也是全身流通,可是天寒地冻的时候或者突然降温,手脚都冻得麻木了,为什么脸上却不需任何东西遮盖也不怕冷呢?

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有帽子遮盖头顶,有围巾遮盖脖子,有耳塞保护耳朵,有人戴口罩但是主要是保护口鼻不吸进凉气,还真的没看过有人怕脸上冷,专门找东西挡着脸的,对吧?

岐伯是怎么回答的呢?

岐伯说,全身经络的气血都能到脸上,各种气所化的津液也向上熏蒸脸部,再加上脸上的皮肤比较厚,肉也比较坚实,所以天气很冷的时候脸也能忍受。

岐伯还提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人体的十二经脉之中,有六条阳经都会聚于头面,所以把头面部称为“诸阳之会”。阳气有温煦的作用,阳气会聚的地方就好像一直有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的春城,冰霜来了也会融化,怕什么寒风袭人呢。

古人常把人面比桃花,殊不知“心花”又似梅花,“凌寒独自开”呢。四、阳气也是驻颜的法宝

阳气不光让面部不怕冷,也是驻颜的法宝。《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男子“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容颜易老,原来是“阳气衰竭于上”,而容颜的憔悴始于“阳明脉衰”。

阳明脉是什么呢?阳明脉有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如何延缓阳明脉的衰弱呢?足阳明经上有个足三里穴,是著名的抗衰老穴,可以经常按摩。日本一个长寿家族就有灸足三里穴的习惯。

除了刺激阳明脉的穴位来延缓它的衰弱,我们还应该善待它们相连的脏腑。胃主受纳食物,大肠主传导糟粕,都属于消化系统。如果饮食不规律,大便不正常,就会影响胃和大肠的消化和传导功能,那么今后的美容工作也会很辛苦,再好的化妆品也难遮盖老去的痕迹啊。五、用笑容留住年轻的容颜

要想留住年轻的容颜,最简单的办法应该是笑口常开了。心“在志为喜”,“在声为笑”,喜悦的心情和笑声是给心的最好礼物。喜悦的心情还有利于人体脏腑精气的正常运行,《黄帝内经》里说的“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笑容也是人际交往中最好的名片,会让您的事业顺利,生活愉快。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人当然就显得更年轻了。

不是每个人都会把心事写在脸上,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可以透露健康的信息。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脸上看出健康的信息,但是人人都希望少一些烦心事。多给自己个笑脸吧,让我们心花怒放,用灿烂的笑容迎接每一个明天。第十节 不要怕出汗——汗为心之液

军训的时候人们站在烈日之下,有些人出汗特别多,全身都被汗湿透了,而有些人却只是出一点汗,到底是哪种人身体好呢?我们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应该出多少汗好呢?发烧的时候吃了药后出汗应该出多少合适呢?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看看汗从哪里来,汗对身体有什么作用。《黄帝内经》认为,汗是“阳加于阴”的产物。《素问·阴阳别论》里说:“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指的是阳气,阴指的是体内的津液,阳气推动津液外出就成为汗。另外,津液外出要通过汗孔,也就是《黄帝内经》说的“玄府”、“鬼门”、“腠理”之类。所以出汗有三个因素:物质基础——津液;动力——阳气;通道——腠理。一、阳气是出汗的关键

汗的来源是饮食经过加工生成的津液。但津液仅仅是一个物质基础,正如一个原材料可以加工成多种产品,人体内的津液也有多种去处,除了汗还有眼泪、鼻涕、唾液等。决定津液转化为汗液而不转化为其他物质的,是蒸腾津液外出的阳气。

腠理是出汗的通道,它的开合也是依赖阳气的。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如果保暖不够好,就会冻得直哆嗦,这时我们会发现身上容易起鸡皮疙瘩,这就是腠理关闭的样子。如果到屋里坐着喝点热水,鸡皮疙瘩一会儿就消失了,可能还要微微出点汗,这是关闭的腠理打开的征象。

津液之所以能转化为汗,关键在于阳气,出汗的通道的开合与阳气有关,所以三个因素里面最重要的是阳气。《黄帝内经》认为汗为心之液,把汗和心联系起来,更说明了阳气对于汗形成过程的重要性,因为心在五脏中是“阳中之太阳”,是阳气最足的一个脏了。二、心和汗的更多关系

心和汗的关系不仅仅体现在阳气对汗的作用上。正常的出汗可以分为两种,散热性出汗和精神性出汗。它们都和心有关。

前面说了,心是“阳中之太阳”,阳气旺盛。天气炎热,或者衣服被子太厚,或者运动过后,体内阳气愈发旺盛,蒸腾津液外出的能力增强,汗出会比较多,体内的热随汗液外泄而散发,以维持恒定体温。这些出汗的目的都是为了散热。

心又主管人的精神情绪。有人会在精神紧张的时候频频擦汗,有人面对突发事件吓得直冒冷汗,有人心情激动的时候就容易出汗,这些都是精神性出汗,和心有关。三、汗是病情的明镜、病机的钥匙

汗出得不正常了,无非是津液、阳气、腠理三方面出了问题,而外来病邪的侵袭和人体内部脏腑、气血失常都可能导致津液不足或凝滞、阳气受损或过旺、腠理不开或不合或该开不开该合不合。汗出异常也是反映病情的镜子,寻找治病关键的钥匙。

例如,汗出量多,淋漓不尽,表示阴津枯脱,病情深重。又例如,湿邪和暑热之邪一起侵袭人体,患者常常感觉热但又不舒服,既不会多出汗,病也不会因为出了汗就好了,这种情况被形容为“如面入油”,黏黏腻腻很不清爽的感觉。还有一种痹证,汗多而皮肤湿润,是感受湿邪太重引起的。那么医生看到关节炎患者如果汗出不清爽,用一些除湿的药物,效果可能就比较好。四、适当出汗让你身体健康

在有外邪侵犯的情况下,出汗一方面可以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另一方面可以祛除外邪。这可以是身体自身调节出的汗,也可以是在治疗过程中让他出汗来起散热和祛邪作用。

在发热的时候,发汗散热是治疗原则之一,但也不是唯一的原则,更不是所有的发热发汗就能治好。比如烧了几天之后,还可以用针灸里的泻热法或者开清热泻火的药方,它们和发汗是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发汗也不是只能散热。我们还可以通过发汗,使邪气有出路,疾病转愈。例如治疗水肿,有一个方法是“开鬼门”。打开汗孔,也就是发汗。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更明确地说了,水肿要是在腰以上肿,可以发汗来治疗。

那么,应该出多少汗呢?

出汗是要随着病情发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一般的着凉感冒,微微发汗就可以了,而且有一些人是忌讳发汗的。为什么?汗从津液中来,如果遍身大汗不止可能会导致津液枯竭。那些阴虚的人、慢性出血的人本来津液就不足,当然忌讳发汗了。从汗的作用来说,主要是用于散热、祛邪。如果邪气不强,热度不高,微微发汗就可以解决问题,再过头就会出现津液枯竭的副作用了。当然,也有需要发汗比较多的情况,那就说明这个邪气需要发这么多汗才能祛除,而且患者的津液也不亏虚,有时水湿还比较多。这就回答了开篇的最后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回答开篇的另外两个问题,一个人身体的好坏在于能否根据环境的变化有效调节自身。在暑热的环境下,需要出汗来散热和祛除暑热邪气,所以不出汗未必身体好。但是出汗也会耗费身体的津液和身体的阳气,如果出汗太多会伤及心阳而带来心悸等症状。所以出汗太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汗出的过多过少都反映在出汗的某个环节上有可能有问题,只有有效维持身体稳态的出汗才是最合适的。所以在锻炼身体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感觉决定锻炼强度,不必勉强自己非要出多少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第十一节 用心聆听——心开窍于耳

什么叫用心聆听?

卓文君听懂司马相如的琴声,一曲《凤求凰》成全一对一世夫妻。

钟子期听懂俞伯牙的琴声,一曲《高山流水》纪念两个绝世知音。

古人所称知音,琴音入耳而知心。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应该是心灵沟通的道路。

中医理论里的心与耳也有联系。《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也就是说心开窍于耳。

虽然《黄帝内经》的其他篇章强调耳与肾的联系比较多,但耳与心的联系也没有被否认。南宋的严用和提出“心寄窍于耳”,明代王肯堂则说得更直接:“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这就好像把耳朵比喻成一个住处,肾是主人是房东,心是客人是租户。一、心的经络与耳相连《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的十二条主要的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耳朵有联系,心经也不例外。不但《黄帝内经》里这么说,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1985年,安徽芜湖市中医院尉迟静发表了一篇文章,根据他们实验观察,刺激手少阴心经的井穴,针感可以传到耳廓上,文章中还描述了具体路线。这个实验证实了心与耳在结构上的联系。

虽然手少阴心经只是通过它的络脉弯弯曲曲地连上了耳,不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还有穴位分布在耳前,可是已经足够让心的各种功能对耳产生影响,而耳朵也得以反映心的功能状态。二、冠心沟是心在耳朵上的反映信号

心主管人体的血脉,耳朵也有赖于气血的滋养。气血差的时候,耳朵的外观就变差。那么,从理论来说,从耳朵的外观就可以推断气血情况,推测心的功能。

是不是这样呢?

1973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里,Frank ST提出诊断性的耳垂皱褶可以预示存在冠心病。这个皱褶现在我们一般称之为“冠心沟”,指的是一条横贯耳垂的斜线、弧形、弓形纹,从耳朵的屏间切迹(耳垂与耳廓软骨交界的地方)向下止于耳垂边缘,可以在单耳出现,也可以在双耳出现,深浅长度可以各自不同,常出现在50岁以后。

虽然冠心沟是一种老化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但研究表明,冠心病者出现冠心沟的比没有冠心病的人多。同时,在冠心病患者中,有冠心沟者预后更差。研究人员分析冠心沟的成因,认为是全身动脉硬化时,耳垂的供血也出现障碍,因此局部皮肤及组织衰老,从而在与耳廓软骨交界的地方出现皱纹。所以观察耳朵上的冠心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人体气血的情况,推测心的功能。

如果我们懂得聆听身体的声音,那么一定不要忽略冠心沟,这是心在耳朵上的反映信号。三、心病也可以引起耳鸣

心有病变的时候可以影响耳的外观,当然也会影响耳的功能,也就是影响听觉了。听觉异常包括耳鸣、耳聋、幻听等,其中一部分(当然不是全部)是由于心的病变引起的。很多人都为耳鸣所苦,有的声如蝉鸣,有的则轰隆轰隆响个不停。耳鸣一般都认为是肾虚导致,但是有一部分耳鸣却要从心来治。

例如心血不足,气血总量少了,分配给耳的气血也少了,就可以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甚至耳聋。这时往往还有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

如果心的阳气不足,运送气血上行的力量不足,到达耳朵的气血依然不够,也可导致耳鸣耳聋。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就有一个因为发汗太过伤了阳气,引起耳聋的例子。

如果心血瘀阻,经络不通,同样可以导致耳朵的气血不利,造成耳鸣耳聋。

如果有心火,心火随经络上行,也会影响听觉,导致耳鸣耳聋。这种情况还伴有心烦、失眠、口燥咽干等症状,而且耳鸣的声音比较大,“耳鸣如潮”。

如果心火亢盛,同时又有肾虚,这种情况又叫“心肾不交”,也会有耳鸣耳聋、心烦、失眠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心和肾是维持一个平衡的,这种平衡状态叫做“水火既济”,水代表肾,火代表心。现在这个平衡被打破了,就出现“心肾不交”。一般这种情况下的耳鸣是“耳鸣如蝉”,声音比较小,和肾虚耳鸣的情况接近。四、幻听从心来治

心还主宰人的神志活动,如果心神失常,就会导致听觉和神志的不配合。要不就是本来有声音,但是就像没听见那样没反应。见到这种人,我们肯定说他呆子。要不就是本来什么声音都没有,非觉得自己听见了什么,这种就叫幻听。如李东垣所说:“心脏虚邪,妄听妄闻箫声。”《名医类案》则记载一位府尹,坐堂判案的时候耳朵听见有“风雨鼓角声”。医生认为是“心脉太甚,肾脉不能归耳。”用的是凉心经的药,说一旦心经正常了,肾脉就能恢复正常。果然第二天就好了。

幻听的情况更多的是出现在一些精神病患者身上,有的会支配患者的行动,造成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严重后果。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其他精神症状消失,但是幻听还非常顽固,治疗起来非常棘手。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曾治疗一个20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因为3年前受老师责备而逐渐起病,说老师故意整他,逐渐听见外面有人骂自己,已死的爷爷叫自己。疑心饭里有毒,打父母,砸家具,扬言要烧房子。胡言乱语,自言自语。吃过泻下的中药,也用过涤痰开窍、养血安神的方药,效果都不明显。后来被送进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用了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氟哌利多大剂量内服治疗4个月,效果不佳。又用胰岛素治疗一个疗程,患者比以前安静了一些,但还留有幻听。查舌象和脉象,舌苔发白,舌质紫黯,脉弦涩。

王琦教授考虑这个患者有情感不遂的病因,又有久治不愈的病史,结合舌象脉象,认为患者是所愿不遂,气机不畅,气郁日久,导致血瘀,瘀血迷塞心窍而神志失常。这个幻听就从“心开窍于耳”来治。

既然患者是气滞血瘀,血迷心窍,那就用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方用桃红四物汤加木香、香附、枳壳、葱、姜等,每日1剂,早晚分服。到第6剂服完,患者的幻听已经大大减轻。又服了20多剂药,幻听就消失了,后来又观察了一个多月没有复发。如果只认定“肾在窍为耳”,而不考虑心与耳的关系,恐怕就没有这样好的疗效了。五、用心聆听,做身体的知音

作为医生,我们要用心聆听先贤的教诲,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

作为医生,我们要用心聆听患者的病史,全面获取各种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而作为患者,一个曾患病、将患病、正患病的人,我们要用心聆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用心聆听,你会获得各种与疾病相关的信息。

用心聆听,身体会告诉你什么是战胜疾病的最好方法。

听不懂身体的声音怎么办?

没关系,众多的中医古籍都可以帮你。

中医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为大众的健康服务,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苦口婆心地教大家聆听身体的声音,如何来进行自我保健。真正的中医人并不希望拥奇术而自重,而是“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中医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中医应该是服务大众的“下里巴人”。

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知意。第十二节 脏腑相合——心合小肠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各个部分之间联系密切,以经络为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借助经络分别和六腑中的小肠、胆、胃、大肠、膀胱形成脏腑表里关系。一、分化营养与糟粕——小肠

提起小肠,你会想到什么?

中医所说的小肠,除了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有“泌别清浊”的作用。如果说消化的过程是将食物变成营养的加工过程,那么小肠就有点儿像这个加工工厂里的质检科长,要把次品挑出来送去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吸收的是精华。

其实,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对小肠的大小、形态、位置、重量等已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凡是胃里的食物,都进入小肠,由小肠接受和盛放。由于小肠比较长,所以食物在小肠中会停留较长一段时间,进行着进一步的消化。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进入小肠后,须在小肠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以利于进一步消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想要保证小肠能正常工作,需要各个脏腑的共同参与。首先,胃里的食物能顺利进入小肠;其次,脾的运化像是一个发动机,推动消化的进行;再次,肝和胆也要正常工作。胃里初步消化的食物,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就变成了营养物质和食物残渣的混合物。

这时候,小肠继续发挥它质检科长的职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混合物中的精华和糟粕区分开来。一方面,吸收水谷的精华,另一方面,把食物残渣进一步运向大肠。一旦质检科长——小肠在工作中失职,清浊不分,就会出现腹胀、呕吐、腹泻等。这样看来,小肠责任重大。正是应了这样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是能力再大的人也是需要帮手的,质检科长——小肠的帮手就是运输科长——脾和胃。小肠在分辨清楚营养物质与食物残渣后,是需要运输科长——脾和胃来帮忙的。营养物质借助脾气上升而输布全身,食物残渣靠胃的通降功能而下传进入大肠。

质检科长——小肠,官虽不大,但责任重大。在它的监督下,精华和糟粕被截然分开,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