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天下:王阳明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09:08:14

点击下载

作者:杨帆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试读:

内容提要

他在祖母的天神之梦中“从天而降”。《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让他从此得名王守仁。平顺的人生中,他掀开了不凡的命运。在他眼中,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天下最要紧之事是要做圣贤之人。他敢于触怒奸臣,被贬龙场,却悟出了全新的真谛。疾病半生,用出神的兵法,以文人之身,巡抚赣南,屡次平定边疆匪患。

他一生倡导“知行合一”,将心学发扬到极致。各地学子涌入他的门下,又将万物与心的和谐带到了世界各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警句。从此圣贤的领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他将短暂的人生活成了一场辉煌的传奇,永远绽放在大明朝的史册。

序言

中华数千年历史像汹涌的江水,在时光里奔流穿梭。岁月更迭,一代代的历史名人,挥笔写下了壮阔的故事。当历史的笔墨书写到明朝,便不得不提到一个传奇人物——王阳明。

没有王阳明的大明朝,是不完整的。他的一生光芒璀璨,照耀着大明朝的滔滔岁月。

他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更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

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能算半个。其中只有王阳明文可以著书立说开宗立派,武可以安邦定国平定叛乱,德可以教化天下使人信服。王阳明既是大思想家、哲学家,又是军事家,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全才。

磨难与艰辛,成就了他玄妙而惊险的人生,幻化成一个不凡的传奇。

天赋异禀的王阳明,从出生之时便异于常人,母亲怀胎14个月他才降世,5岁时方能开口说话,少时便立志“读书做圣人”,之后又独闯边塞。可他虽然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但科考两次落第,第三次才进士及第。但波折的科举之路,只是人生最初的试炼。

岁月辗转,他终于走上了仕途。他身为朝官,挺身斗虎,勇斗祸害朝廷的结果是遭到锦衣卫追杀,险些命丧黄泉。

坎坷人生,起起伏伏。一个机缘,他来到了龙场,在这个语言不通的蛮夷之地,他陷入了哲学的沉思,他身躺在石椁,体验生死,在这个多维度的世界里,他融合儒、道、释之思想精华,开创心学,走上了一条光明的思想之路。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悟到,还能身体力行地做到。

他说“心外无物”,其实超越了心和物。

他说“知行合一”,已然超越了知和行。

他看透了心物,将知行融通,为后人树立了思想的风标。

临近知天命的年纪,他又临危受命,深山剿匪,只身平叛。在紧迫的战事中,他力挽狂澜,四十日前还手无一兵一卒,四十日后却奇迹般地平息了宁王的十万叛军,创下了一段让人惊骇的传奇。

他像一个巨人一般,屹立在大明朝的历史中,将苦难与寒冷挡在身后。他的思想,像燃烧的火炬一般,照耀着无数后来人,支撑着无数有识之士坚持真善,与谬误与丑恶斗争。

虽说,王氏的心学不能改变社会制度,但是却可以提高人们的德行,所以,这传奇之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我们在仰望他的传奇,品读他的哲思之时,心中会渐渐点亮一盏善的明灯,渐渐驱散恶的阴霾。著者2015年3日 第一章禀赋与天命 在命运伊始勾勒传奇第一节 血脉里的荣光

灵秀的吴越大地之上,诞生过许多传奇。本是一块蛮荒之地,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在这里交战多年。几度兴衰的历史,让这片土地广为人知。就这样一代代发展下去,吴越成了一块钟灵毓秀的宝地,这里山水秀美,也有许多名胜古迹。而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出生在这里。这一片美丽的大地滋养了他的情怀,为他的人生涂抹了一笔灵秀的底色。

成化八年(1472年),他来到了尘世,也缓缓开启了他的第一段传奇。而关于他的出生,也流传出了许多奇闻。

那一年,九月三十日,秋风裹着夏末的微温,拂过大地。此时执掌江山的正是明宪宗,九州大地自顾自地演绎着兴衰故事。而一代奇人王阳明就在那一日,来到了这世界上。

奇人出生,往往带有异象,王阳明也不例外。相传王阳明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郑氏已经怀了十四个月的身孕。当时,焦急与疑惑笼罩着王家府邸,他们不知道这个异常的胎儿,究竟是福还是祸。流言纷飞,叹息常常包裹着郑氏腹中的胎儿。

一日,王家的祖母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天神从云中飘逸而来,他们吹奏着乐曲,敲打锣鼓,像是在举行一场欢喜而神圣的仪式。在缥缈的乐曲声中,一位仙人将一个可爱的婴孩交付到王家祖母手中。老夫人又惊又喜,转而醒来。

此时忽闻一声啼哭,王阳明在老祖母这迷幻而神秘的梦里,包裹着传奇来到世上。

王阳明的祖父得知此事,非常惊异,更是感到无尽的荣耀。他相信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是得了神谕,是上天赐予王家的一个最好的馈赠,并以梦为依据为孙子起名为“云”。

潜藏在人性中猎奇的心理,让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迅速传开了。街坊邻里都以王阳明为奇观,甚至连他出生的地方都有了非凡的意义,人们把他出生的那座小楼叫作“瑞云楼”。

王阳明不仅出生在秀美之地,他的血液里,还流淌着祖辈们的荣光。名人辈出的王氏族谱,可谓世代显赫,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赫然在列,虽然他的时代距离王阳明已有一千多年,但是,在王氏祖先一族人中,王羲之的知名度无人可以比拟。

这样一位远祖先贤,为王阳明的人生更加渲染了一抹传奇的色调。王羲之的一部《兰亭序》,让兰亭遗址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地方,这个当年王羲之与文人雅士们把酒吟诗的处所,不远处便是王阳明这个“天降祥瑞”的婴儿的降生之处。

穿越千年轮回,兰亭深处,一种人们还叫不出名字的“精神”似乎若隐若现,当年的滴水成诗如今已经凝结成一坛墨黑。清冷的月光下,这种“精神”在青石板上如过客般回荡徘徊,透过隔世的月光,依稀可见兰亭曾经的美。

一帖缱绻上千年,数百年来,《兰亭序》脍炙人口,墨香不退,连淤泥都有余味。弹指岁月,轻唱清歌净绵延,距离它“不远”的王阳明,却丝毫不逊色地流芳百世。后世的人们仰慕王羲之的风流才学,每到兰亭遗址,必会顶礼膜拜;也有人为了证明自己是王阳明首创“心学”的正门正派,争先到王阳明的故乡凭吊。

如今,隔了千年的时光,传奇换了笔调,再一次谱写出新的故事。在王阳明的族谱上,官至迪功郎的王寿是王羲之的第二十三世孙,王寿再往下五代,便是王阳明的六祖王纲,这似乎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始祖”,虽是文武全才,却避世于山水之间,他有一位了不起的好友——明太祖朱元璋身边的重臣刘伯温。当时的刘伯温还未出江湖,王纲曾对刘伯温说:“你是个有抱负的人,而我只喜欢隐于山水之间,不喜欢被官场所累,如果有一天你官场得志,希望你不被官场所累便好。”

人生如花,淡者香,花色越浅,香味便越浓,守一抔纯净的灵魂,笑看人生,坦荡心灵,心态淡然方能修炼出平静与优雅,这份自在,不仅悦己,更能悦人。

王纲虽淡泊一生,却未能到头,年迈七十,却被刘伯温引荐给朱元璋,在朝中担任了兵部郎中。虽然已至耄耋之年,却“齿发精神如少壮”,连朱元璋见到也倍感惊奇。当时正赶上广东潮州地区爆发农民起义,王纲便以广东省参议的身份前往督管军粮。也许自知此行是以生命为国家效力,他留下了一封诀别信后,便带上年仅16岁的儿子王彦达奔赴广东。可惜还没到增城,父子二人便被流寇的首领曹真抓获,威逼利诱不成之下,曹真将王纲杀害。王彦达用羊革将父亲的尸身背回老家下葬,从此对朝廷的召唤概不应召。父亲的惨死让王彦达过早地看破了名利的虚妄,从此他与父亲一样,躬耕农家,侍奉母亲,照顾孩子,与书为伴,归隐田中。

岁月难得沉默,秋风也会厌倦漂泊,山林中的一缕清泉从险壑中哗然而落,观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心如白云缓缓眷属,怎逍遥二字了得。

王彦达的儿子王与准,与祖父和父亲一样,是一个天资聪颖又淡泊名利之人,他饱读诗书,信奉儒家“遁世无闷”的信条,从不参加科考,也不接受别人的引荐。朝廷为了吸纳人才,也为了将不愿与朝廷合作的人士收拢,特来召他入朝,他却躲入山中石室,并告诉朝廷派来的官员,自己的祖父曾经死忠国家,却未曾得到朝廷的厚待,他与父亲发誓,终生不入朝为官。朝廷官员一听大怒,抓了他的三个儿子,又继续到山中追捕王与准。

在逃避追捕的过程中,王与准不小心摔下山崖,脚部重伤,终于被带出了山中。官员见王与准确实伤得严重,又不像是个叛乱之人,便放了他们一家。只是,官员对王与准说:“你不愿做官,早晚都会招来祸端,不如让你的二儿子世杰代替你如何?”不得已之下,世代淡泊名利的王家终于又出了一位朝廷任命的秀才。而王与准为了感谢让自己摔伤从而脱离仕途的石头,为自己取名“遁石翁”,从此逍遥终老一生。

天下便是脚下,五湖四海皆可为家,在王家人眼中,世上的苍生不过是空荡的来与去,歌舞升平与醉生梦死的日子,才是真正的阴霾笼罩,如果不能放任逍遥,自己在世上也不过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黑影。“秀才”王世杰,便是王阳明的曾祖父,当了秀才便要参加大考,按照惯例,所有考生都要散开头发,脱掉衣服接受检查,防止夹带作弊的东西。王世杰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干脆连考场都不进,转身回家。后来又有两次当贡生的机会,他又以父母双亲年老需要侍奉为借口,让给了别人。不过,只靠种地教书,他的日子过得相当清苦。王世杰的母亲临终前对他说:“家里已经越来越穷,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听我的话,去当官。”可惜,当王世杰终于想通,也有人举荐他到南京做官时,他却客死异乡,留下儿子王伦,也就是王阳明的祖父。

王世杰没有做成官,只为儿子留下了几箱书籍。王伦将这几箱书籍视若珍宝,每次开箱,都无限伤感。刚成年的王伦,就被人争相聘请做塾师,经过他教导的学生,不论是品德还是学业都有一定的造诣。王伦也没有做过官,他酷爱养竹,住所的四周种满了竹子,经常在里面吟诗赋词。他善于抚琴,每当月朗风清,他便会抚上几曲,琴声落下,他还会和弟子们一起吟诗填词。月影摇曳,采集一束寂静的心曲,所谓清雅,便是如此。

王阳明遗传了祖父“细目美髯”的容貌,也遗传了待人谦和的个性,以及敏捷练达的才智。王阳明被祖父一手带大,也许正是从祖父身上,王阳明学会了尊严不可侵犯,以及用仁义来回报不公的心境。终于王阳明18岁时,这位平和又严肃的老人告别了这个他淡泊一生的世界。

王伦没有做过官,却教出了一个状元和新建伯,这便是王伦的儿子,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过目不忘的读书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更像是家族遗传,6岁的王华在水边玩耍时,曾经捡到一袋金子,他怕失主来找时金子被别人拿走,就把袋子藏在了水中。失主果然来找,见到失而复得的金子后,拿出一个金锭作为谢礼,王华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成年后的王华,言语直接,经常当面斥责一些不公之事,经常得罪人,但人们也知道他并无恶意,因此并没有结怨。

一次,王伦的书馆中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自称是豪绅家的小妾,主人多年膝下无子,特奉命前来借王华的香火。说到此时,还打开一面扇子,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王华嗤之以鼻,随手在扇面上写下“恐惊天上神”,严词拒绝。

考取了状元的王华,官拜南京吏部尚书,后被封为新建伯,他将自己极强的组织能力、危难时的从容淡定、慌乱时期的应对如流全部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王阳明。岁月无法掩盖一个家族的荣光,时间越久,却越是清晰如昨。先祖的荣光,照耀着王氏一族,而王阳明也秉承着祖制家训,开拓了属于他的非凡人生。

悠悠岁月如同微风拂过,温润地改变着世间的一切。这个带有一种神秘色彩的天才在众人的期许中渐渐成长起来,所有的人都等着他展现异于常人的禀赋。但是,这个孩子却迟迟不肯说话,这样的境况一直持续到他5岁的时候。于是各种猜测如被风吹过的尘埃一般,四处纷飞,王家人更是十分心急。然而,一个偶然的际遇,这个谜题终于被解开。

一日,王阳明正在门外和一群孩子玩耍,此时一位僧人经过,看见了王阳明,便叹息着说了句:“好个孩儿,可惜被道破。”

这一句话,被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听到,他忽然醒悟,许是自己起的名字道破了孙子的来历。于是他连忙给自己的孙子改了个名字——王守仁。而就在这时,五年不说话的王阳明竟然立刻说话了。

全家人大喜,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开口晚,正是应了那一句“贵人语迟”的说法,一时间,王阳明的传奇又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第二节 金山寺里的前世轮回

年少的光阴里,充满着欢欣与成长,又一点一滴地熬成生命中的智慧,只待时机成熟,绽放出炫目的光芒。

虽然开口迟,但是王阳明极为聪慧,他有异于常人的禀赋也渐渐显现出来。他才智的成长,要远远超过寻常同龄孩子。

一个看似像每天一样寻常的午后,却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小王阳明的母亲郑氏和以往一样在房间里做针线活;父亲王华正在用功苦读,准备科考;祖父王伦则诗兴大发,铺陈好纸张,拿起笔来挥毫泼墨。只有年幼的王阳明似乎无事可做,他环顾四周,见大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自己显得有些无聊。他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忽然大声朗诵起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五年不曾开口的王阳明,似乎在心中储存了太多想说的话,如今,他“开闸泄洪”了。

一开始,祖父只是听见王阳明在屋中念念有声,感到很奇怪。仔细辨听才知道,竟然是自己常读的文章,而王阳明竟全然当作嬉戏玩耍一般,一字不差地背诵了下来。

祖父惊喜又疑惑,佯装生气,问王阳明何时偷读了自己的书。王阳明答道:“我没有看您的书,只是听着您读的时候慢慢记下来的。”

听到了这样的回复,三个大人无比惊奇,祖父王伦料想道,如此下去,王阳明长大后,必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从此后,他便更加悉心教导他读书。一代圣贤惊人的记忆力,在此时便已初露端倪。

时间总是悄然无息地行走,谁也无法描绘它的脚步。它似一把神奇的雕刻刀,把稚嫩的幼童精心雕琢成翩翩少年的模样。

成化十七年,王阳明的父亲考上了进士,奉召进京做官,第二年便要接自己的父亲和儿子一起到京城。于是,祖父带着王阳明踏上了美好的旅程,此时的王阳明已经是一位11岁的翩翩少年。

沿途风光秀美,一路上祖孙甚为欢愉,览尽名胜。夜间,他们在镇江的金山寺夜宿,祖父王纶因此结识了同宿的路人。晚风清凉,徐徐吹拂。夜晚寂静幽深,惹人无限怀想。

同为文人的二人志趣相投,兴致所致,又饮酒共叙佳话。两位文人兴致大发,便约好赋诗达情。客人请王阳明的祖父王伦赋诗一首来助兴,王伦虽有满腹才学,但如此即兴之间,也难免词穷。正在祖父冥思苦想之时,一旁的王阳明看出了祖父的为难,主动开口道:“平时祖父教过孙儿,这样的诗句还是让孙儿来吧。”紧接着,一首诗便脱口而出:

金山一点大如拳,

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

玉箫吹彻洞龙眠。

祖父和客人见王阳明才思敏捷,妙语连珠,都感到非常惊讶。小小年纪,便能吟诵如此佳作,让人难以置信。而这在祖父王伦的记忆里,也是从未有过的。于是,他们便又拟了一题《蔽月山房》,想考考王阳明,思考片刻之后,在祖父期许灼热的目光下,王阳明又即兴赋诗一首: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还见山小月更阔。

虽然从诗人的艺术眼光看来,这两首诗尚显稚嫩,但对于一个11岁的少年来说,能作出这样的诗,已经实属不凡。

诗句,意象高远,豪迈不凡,将人比作天,还要登高台吹箫赏月,诗句中有着气吞山河的壮阔气息,又蕴藏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就这样,王阳明小小年纪,就已经展露了诗人的天性。

而祖父王伦更是深切地感到,孙儿王阳明“麒麟并非池中物”,他早晚会成就非凡。那一夜,一切情绪在祖父王伦的心中盘旋,他对孙儿未知的人生,充满了光明的期许。

这件事,被王阳明的信徒恭敬地记录下来,堪称奇谈。然而,金山寺与王阳明的传奇,并未由此息止,后来的故事,更加玄妙神秘。

相传,在多年之后,王阳明重游金山寺,那里虽然经过重修,但是王阳明对这里的一切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冲击着他的心。

他在一间贴有封条的禅房前忽然停住了脚步,便要求僧人打开房门。但是僧人说,房中曾有一位老僧人在此圆寂,而且老僧人的尸身还停留在房中,所以不便开门。

但是王阳明却觉得那是自己的卧室,所以再三恳求。最后,僧人见王阳明意念坚定,迫于无奈,打开了房门。

可眼前的一幕,却让所有人惊诧不已。破旧的禅房里,一片寂静,连尘埃也寂然地附着地上。禅房内,老僧人的容貌并未腐烂,而他的面容和王阳明一模一样,只是没有头发。更令人称奇的是,一面墙壁上还有一首诗作,这样写道:

五十年后王阳明,

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

始信禅门不坏身。

这个关于王阳明前世今生的故事,玄妙而离奇。

虽说让人难以相信,但是王阳明的一生,本就是一个离奇的传说,虚妄与真实,在这样一个奇人身上,更是让人难以辨认。

祖父将自己对书籍的一腔热爱全部传给了王阳明,不仅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更有唐诗宋词,以及儒家、道家的教义,这些全部都是王阳明童年的开蒙读物。也许正是因为博览群书,让王阳明从书中了解了世人的思想,但他从没有因为自己一点小小的才学而扬扬自得。这样一位睿智谦和的少年,注定不会成为一位庸人。

虽然自幼就显露出诗人的天赋,但最让王阳明感兴趣的,却是兵法。《孙子兵法》是王阳明爱不释手的书籍,他收集了许多果核,照着《孙子兵法》中说的那样,把果核当作士兵来排兵布阵。小小年纪的王阳明便已经懂得用八卦阵克龙门阵,用一个阵克另一个阵。这是他最大的乐趣,同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每当家中有父亲的朋友来做客,才是王阳明最快乐的时候。他不吵不闹,学着父亲的样子为客人倒酒,只要客人有空,他便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果核,与客人做起排兵布阵的游戏,只要客人摆一个阵,王阳明稍加思索便能想出攻克的阵形,如果想不出来,他会更加开心,缠着客人学习各种奥秘。兵阵的来历、制法、优势,他都要研究得一清二楚。父亲嫌他打扰客人,因此也没少责备他。

有些人天生就注定与别人不同,这种不同就像一枚酝酿在身体里的酒种,时间越久,便越是醇香。即便是在与小朋友的游戏中,王阳明也能处处显露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小朋友们都叫他“智多星”。王阳明看的书多,知道的故事也多,每次他讲的故事,总是能引得小朋友们认真倾听。孙子是他最敬佩的人,他讲得最多的也是孙子的故事:

孙子和庞涓是同门的师兄弟,他们一同跟随师父鬼谷子学习了四年,在山中久了,难免对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他们二人商量了一下,一同去向师父请求,希望师父允许他们下山。鬼谷子听了两位徒弟的请求,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而是微微一笑,说道:“你们跟着我学习了四年,是否学有所成呢?我出个题考考你们,谁通过了就可以下山。”庞涓听了很开心,不就是答题吗,一向自以为是的他觉得这简直是小菜一碟,一边兀自高兴,一边还不忘催促师父快些出题。而孙子在旁边低头不语,谦虚的他知道,师父出的题绝不会那么简单。鬼谷子说道:“我现在就坐在屋内,你们二人如果谁能让我走到屋外,谁就赢了。”还没等师父说完,庞涓就施展开了自己的“才能”,他骗师傅说着火了,师父纹丝不动。庞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拿走了房间里的全部食物,说师父如果饿了就自然会出来,可师父还是不曾踏出房间半步。庞涓试了一个又一个计谋,都没有得逞,他再也想不出好的计策,终于认输了。

一直没有出声的孙子终于毕恭毕敬地对鬼谷子鞠了一躬,说道:“弟子浅薄,学业不深,未能想出妙计来。但是如果让师傅从屋外走到屋内,弟子倒有个办法。”鬼谷子听到他这样说,心中也思忖了一番,从屋外走到屋内,这又有什么区别,干脆试一下,看看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有什么妙计。想到此,鬼谷子便朝屋外走去,双脚刚迈出门槛,鬼谷子一下子醒悟,这就是孙子的计策啊,让别人中计于无形,这个徒弟还真是了不起。

每当讲到此处,王阳明便一脸崇敬的表情,他佩服孙子,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他那样的人。第三节 读书做圣人

少时岁月,拥有欢乐与梦想。那一段光阴,他留下了快乐的记忆,也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传奇渐渐苏醒,只待主角一步步走来。

王阳明在祖父的启发下渐渐地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品读着先贤的智慧结晶,恨不得读遍天下之书,将世人的思想精华全部吸收。成年后的王阳明在悟道时曾得出一句话:“良知天然现成,却被闻见习气给遮蔽了。”此时的王阳明,心灵还保持着最原始的纯净,“千古圣贤相传一点真骨血”,在祖父古典的教育方式下,王阳明还不曾经受心灵的污染。

王阳明十一二岁时,随父住在京师,身处人才汇聚的中心,通晓天下的便利,让他的眼界大开。在他的家庭,读书这件事情并未被并当时社会的普遍思维所影响、所捆绑。《四书》这样权威性的著作,在他们眼中也并不是真理般的神圣,他们会去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感触,讨论。《四书》在他们眼中也不是通向高官厚禄的秘籍,无须如天地般崇敬。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头脑中竟装满了天下苍生、国家命运,京城中功绩显赫的文武官员,成了少年王阳明又一批崇拜景仰的对象。

王阳明最喜欢跟父亲一起去拜访这些有所作为的人物,他听说陈泰的父亲是一位善用兵法、大名鼎鼎的功臣,屡次用奇谋在战争中获得胜利,便迫不及待地想听到这位奇人的详细事迹。可惜父亲外出,不能带他一起拜访,这位传奇人物的传奇事迹好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住了王阳明的好奇心,他不顾自己身份低微,竟然独自到陈泰府上拜访,请陈泰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通父亲的事迹。王阳明听了以后似乎觉得还不过瘾,又一个人去拜访了陈泰父亲的故居,把故事中许多没有弄明白的地方彻底了解个明明白白,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功名利禄在尘世间兀自发着光,可在王阳明一家人的眼中,再多的铜臭也比不上一缕书香。恭俭庄敬的《礼记》、属词比事的《春秋》、叙事详尽的《春秋左氏传》……这些用天地间的故事,讲述人世间正道的书籍反而被他们所青睐。他们不愿被功名利禄所牵扰,不愿被陈规陋俗所束缚,他们希望踏过竹简笔墨的清香,留给自己如莲般的意味深长,久久余香。这样的他们,当然也不相信飘浮于世间里的所谓神鬼,他们只相信用生命的探索。

一次,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想为家中修建一座小楼。筹建之时很多人建议他要多方祭拜,以求平安,毕竟安家动土之事不可小视,而王阳明的父亲并未理会。辛勤地劳作多日后,小楼即将竣工,但就在此时,不知何故突然一场火灾将他们多日的辛苦化为了灰烬。亲友得知此事,均前往王家探望,实则是责备王阳明的父亲,说这一切源于没有供奉神灵,轻蔑了世间,大火就是报应的开始。而此举还会给王家带来更大的灾祸。亲友多次来访劝告,王阳明家里人听过后,惶惶不可终日,坐卧不安,每每有人提及神灵报应之事,王阳明都在偷偷看着父亲,毕竟神灵之事被世间渲染得如此严峻,年少的王阳明或许也陷入了疑惑。

而王阳明的父亲始终没有祭拜,在安顿好家人之后,他便重新开始了修建。近一年的修建中,王阳明与他的家人们心里,对大火的迷茫始终未消散,但当崭新的小楼拔地而起之时,迷雾被冲破,而那小楼在暮光之下的闪耀,似乎也给予了王阳明看破迷茫的指引。《尚书》有云:“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远方,因为有光的指引,即便是跋涉的寒夜,也会被火光照亮。大明朝的山河岁月里,王阳明与生俱来的光芒并未被长久隐匿,他的力量,在帝王的脚下被唤醒。

搬入京城之后,父亲对于王阳明的指引并不仅局限在日常中的潜移默化,为了让王阳明的天资聪慧得到发展,也为了让他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王阳明12岁的时候,父亲王华便几经周折,将他送入了当时极其著名的一家学堂。而王阳明也不负父亲的一番苦心,很快成长起来。

此时的王阳明才气逼人,从幼年时就显露出的聪明程度,此时更加光芒毕露,对任何学问都能做到举一反三,让私塾里的先生们也倍感惊讶。可王阳明此时毕竟仍是个调皮的少年,生性不羁的他常常会逃学,和一群孩子玩耍。他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排兵布阵。他们常常制作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旗,伙伴们会围绕着王阳明四散奔跑,就像真的战争一样。而王阳明则是在这样的战场里扮演大将军的角色,指挥伙伴们作战。他威武的神态,格外逼真。多年后,游戏变成了现实,他果然成了一位出色的军事家。

王阳明在私塾中带领着一群少年们一起舞枪弄棒,一起读兵书,有时还会一起讨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见儿子如此调皮,不知进取,父亲王华非常懊恼,总是担心王阳明会闹出什么事来。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祖父王伦并不如此认为,他总是却对孙儿的许多行径给予慈爱的默许。

不久以后,有人发现一首王阳明写的诗: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便是王阳明当年在金山寺代祖父作的那首诗,只是在别人看来,并无法读懂诗中的深意。私塾先生正准备把他叫来问话,没想到王阳明自己主动找到了先生,他问了先生一个问题,一个连成年人都很少思考的问题——“何为第一等事?”

有多少人从十一二岁起就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也许有人终生都不曾思考过。王阳明带着一腔认真向先生郑重地提问,可先生却让他失望了,先生回答他:“唯读书登第耳。”也就是说,读书考试、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才是先生眼中最重要的事。从思想上,这名先生已经被王阳明这位十一二岁的少年狠狠地落在了身后,只知人云亦云,却丝毫没有自己的思想。

也许一般的孩子对于先生的教诲会深信不疑,可面对先生的回答,王阳明只是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说道:“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看似荒诞不经的一问,却在遥远的未来,延伸出了“心外无物”的结论,这便是王阳明一直在生命中追寻的“良知”。这一句“或读书学圣贤”,彻底地震撼了私塾先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立志要做圣贤,这样一个孩子,日后将成就怎样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这一回答也惹恼了先生。因为当时王阳明所在之地可谓“科第最多”的地方,考试升官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于是他大加斥责王阳明,而这似乎更加坚定了王阳明“读书,做圣人”的想法。

即便有人认为王阳明的想法与这个时代是不相配的,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思维是异于他人、广于他人的。

王阳明的理解能力极强,在学习过程中,他并不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味追求书中所表达的含义、所谓精准的解读。他习惯于将听到的与自己所知道的结合,并去探索,去求证,去将其变成自己骨子里的东西。

有人说那个时代的教育,是在用书籍改造甚至去征服一个人,而王阳明却将书籍真正收纳为自己的东西,被指导,但绝不被左右。

周围的人对王阳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王阳明的塾师上虞人许璋,非常精通兵法,常常教给阳明一些诸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贵胜,不贵久”等孙子的兵家思想。

对于年少的王阳明来说,也许用思维、知识哪怕是理念这样的词语,都无法去形容他正在闪烁的内心之光。

少年心中的光芒,若仅仅是以知识和思维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那是力量的闪烁,是真正的王者之光。它不局限于纸上,不停留于言语之间,而是看准了这个时代。

随着学习的深入,王阳明慢慢有了不少顿悟。塾师许璋是一个道家色彩极其浓重的人,他告诉王阳明要“上善若水”,做人平时要像水一样善良、柔弱,遇到困难就要变得坚强,且要像水一样绝不轻易止步。

也许是受了导师的教诲,也许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领导能力,在同学们中间,王阳明成了那个最有威望的人物。课堂已经再也不能让这个胸怀大志的少年安分下来,他经常趁着先生不在,带领着一群同龄的学生跑到私塾外面玩耍。学生们被王阳明分成两派,每派都精心制作了一面专用的旗帜,而这两派的总指挥,就是年仅12岁的王阳明。

有一次,王阳明带领着两派人马激战正酣,孩子们却忽然原地僵住,正独坐阵中指挥大局的王阳明还不知怎么回事,缓缓转身,却见到了父亲阴沉的脸。父亲强压住自己的怒火,问王阳明:“我们家世代以读书为乐,你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堂想干什么?”王阳明再一次将自己的镇定自若和条理清晰的口才发挥到了极致,面对父亲的责问,就像对待当初的私塾先生一样,缓缓地摇了摇头,道:“父亲中了状元,子孙后代不一定都能中状元。再说,儒者患不知兵。仲尼有文章,必有武备。区区章句之儒,平日叨窃富贵,以词章粉饰太平,临事遇变,束手无策,此通儒之所羞也。”

这一次轮到父亲王华深深地震撼,这哪里是一个12岁的少年说出来的话?难得儿子小小年纪便立志要做“通儒”,王华惊呆了,他不知道是应该为儿子感到自豪,还是为自己感到悲哀。一丝隐隐的担心升上心头,他怕儿子将来闯出什么祸端。而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却乐观得多,他认为自己的孙子不是凡人,早晚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后有人评价说,幼年的阳明虽然道出了异于常人的读书之意,但是这只是一个孩童的懵懂幻言,而少年的王阳明,内心已经有光芒的闪烁,即便他的光芒看上去略有异样,似乎在同龄之中稍显耀眼,并且多年后这种骨子里的骄傲也让他尝尽苦涩,但骨子里的东西就是决定命运的精髓,而王阳明的精髓不仅仅决定了自己的人生,更直接决定了一个时代……

一个少年的梦想是一艘扬帆行驶的小船,行驶在红尘陌上,这艘船注定满载功绩与思想,只是,在当时,连王阳明自己都不知道,这艘小船何时才能起航。那时的他,还是一个有思想,却略显懵懂的少年。

一日,王阳明与同窗在长安街闲逛,王阳明看中了一只鸟儿,正在与卖鸟儿之人讨价还价,刚好一个相士从旁边经过,相士在王阳明身边停下,抓住了他的手,大呼福相,说他日后必定大富大贵,会建立不朽功勋。这让王阳明大吃一惊,相士说:“你是否愿意听我几句,我分文不取,只是怕你错过盛世。”说到此处,还把鸟儿买下来送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听到此言,极为好奇,他当然也想听听这位相士的“指点”。相士仔细端详王阳明的面色,随后又让王阳明撩起衣袖,仔细摸索着他的骨质,随后配合着手指的掐算,口中念念有词:“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片刻后,只见相士睁开眼,对他说:“公子福相,终有一日必成圣人,但在此之前,必要经过苦难的磨难。”王阳明一听与自己的心思不谋而合,而相士口中的苦难,对于王阳明来讲,似乎不值一提。相士的话确实对王阳明产生了一些影响,他更加潜心向学,每当埋头苦读之时,耳边总能回响起相士的话:“你应当好好读书,立志高洁,我今天的话将会一一应验。”

在祖父、父亲的教诲下,王阳明这副稚嫩的身躯日渐成长,母亲虽然并无大的作为,但在王阳明的生命里,母爱是个不可或缺的温柔依存。王阳明始终在为他梦想的航船做着出行的准备,母亲则用自己的淡雅和纯净,悄悄抚平儿子面前的一切风浪。这位温柔的母亲本想在儿子成长的道路上默默守护全程,不料想年仅41岁的她,却早早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那一年,王阳明刚刚13岁。

母亲离世之后,父亲王华为王阳明迎娶回一位继母,这是一个胸怀并不坦荡的女人,对待王阳明非常不好,王阳明也暗暗酝酿着给继母一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一次逛街,王阳明遇见一位卖猫头鹰的人,马上心生一计,教训继母的机会来了。他将这只用绳子捆绑着的猫头鹰买了回来,又用银子收买了一位巫婆。回到家后,王阳明悄悄将猫头鹰藏在了继母的被窝中。继母一掀被子,猫头鹰呼地一下飞了出来,吓得继母惨叫一声瘫坐在地上,猫头鹰在房间里发出恐怖的叫声,四处乱飞。当时的人们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物,见到已经算是不吉利,藏在被窝中更是极大的忌讳。继母冷静下来以后,想到猫头鹰本来是野外的鸟儿,如今竟然在自己被窝中出现,一定是王阳明搞的鬼。面对继母的质问,王阳明假装毫不知情,还神乎其神地说了一番听到鸟儿怪叫的事情。

继母赶紧找来巫婆占卜,巫婆早已被王阳明收买,焚香祷告之后,假装王阳明的母亲郑夫人附体,厉声斥责王阳明的继母道:“你对我儿苛刻,我已向天神禀明,那只怪鸟就是我的化身,今日奉旨索你命来!”吓得继母赶紧下跪磕头,连声忏悔,表示再也不敢虐待王阳明了。以计取胜,王阳明的善用奇谋,此时已经初露端倪。第四节 卷甲归来马伏波《游灵岩记》有云:“虚明动汤,用号奇观。”乱世之中,必有英雄闪现,即便未能改写一个王朝,也注定会改写人心。

王阳明出生的年代,皇帝昏庸,对于朝政全然不顾,民不聊生,整个社会陷入一片混乱。求生的本性,让普通民众揭竿而起,刹那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色大变!“与其取于山,劳而不获,孰若取于人,一举而有余”,叶宗留这位武林中人,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带领义军打出矿区,攻陷了政和县城和各大乡镇。随后,叶宗留与邓茂七相逢,两人破云而出,写下了旷世的壮丽,激起了乱世的巨浪。而这巨浪不仅仅打醒了朝廷的昏庸,更打翻了民众苦不堪言之下的平静。

恰逢乱世之中,北方的蒙古族也乘虚而入,此举对大明朝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落部长脱欢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这个虚弱至极的国家,竟被直取皇都,俘获了当时的英宗皇帝。最终明朝赔偿了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脱欢才答应退兵。这动荡的朝廷,在王阳明幼小的心灵里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而一颗重振大明朝的种子也被少年内心的光芒唤醒,缓缓萌发。

自从算命的相士对王阳明说:“你记住我的话,当你的胡子长到衣领那儿时,你就入了圣境;胡子长到心窝时,你就结了圣胎;胡子长到肚脐时,你就圣果圆满了。”从那一刻起,一直萦绕在他脑海中的疑虑似乎迎刃而解。人生短暂,王阳明总是在想,人活在世上是为了什么,死亡又究竟有多么可怕?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宇宙的概念,可每当面对茫茫星空,王阳明总是不自觉地陷入深思。

王阳明14岁的时候,就开始了骑射技术的学习,并研读兵法。他曾说道:“读圣贤书的儒者应该以不会用兵为羞耻。孔子也曾在《孔子家书》中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现在的很多儒者,往往以文章和词句欺世盗名、获得富贵,以华丽辞藻粉饰太平。国家出现危机重大变故时,则畏首畏尾,束手无策。实在是儒者的羞耻!”

王阳明15岁那年,随同父辈,私自出游居庸关。那时的长城内外,硝烟四起。驻足万里长城,一览疆土,这一刻的王阳明仿佛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铁马铮铮,正在为国效忠。

居庸关是北京的咽喉要塞,正是因为此地的凶险与重要,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才不惜用重金,派遣徐达和常遇春修建了面前这座守卫着京城安全的边关要塞。王阳明隐藏在心中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在巍峨雄壮的居庸关面前彻底迸发,这里是他远大志向的现实写照。闭上双眼,仿佛还能看见当年战旗飘扬、兵勇激战的场面,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战鼓声声、厮杀阵阵。王阳明的心彻底沸腾了,明朝已经开国百年,这百年的明朝似乎风云迭起,异常精彩,谁又知道,拥有着王阳明的大明朝,又将经历怎样的异彩纷呈?

眼前的壮阔逐渐衍生出内心的激动,这份激动愈演愈烈,王阳明的心动了,随即他也开始了行动。王阳明只身接近蛮夷腹地,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王阳明主动接近明朝将领,听取他的战术战略,并详细记录。此时的王明阳所做的一切,正是在为日后时机成熟之时能够率兵重振山河所做的储备。史书记载,王阳明曾经偶遇胡人骑兵,他搭箭怒射,并一路奔袭试图擒获对方,胡人骑兵出于多种原因,竟不敢回击。

在苍茫边塞思考御边之策,登顶长城遥想万马奔腾,遍访乡间贤士,一番报国志在胸中酝酿升腾。王阳明就这样“奔波”了近一个月,最终意犹未尽地返回北京。下山途中,两个鞑靼人骑着马与王阳明迎面相遇。他们眼中的王阳明,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少年,完全不值得放在眼中,态度嚣张傲慢的他们,似乎想要感受下王阳明落荒而逃的有趣场景。他们太过自信与狂妄,在王阳明眼中,这两个鞑靼人分明就是两团让人愤怒的火焰,回想当年,正是鞑靼人让王阳明的偶像于谦落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回想于谦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身影,王阳明心中愤怒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他举起随身携带的弓箭,手指勾动,两支离弦的箭朝着鞑靼人的方向应声飞去……正在自顾嚣张的两个鞑靼人,从没想过如此一个少年竟然敢朝自己射箭,猝不及防之下双双中箭。但少年的力气毕竟有限,两个鞑靼人并没有死,只是受了伤,惊恐的二人来不及思考,骑马转身就逃,王阳明在身后策马狂追,一边追还一边大声呼喊,箭一支一支地射过去。

王阳明从小熟读兵法,他懂得作战时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也深知“穷寇莫追”,在两个鞑靼人后面追了一段,王阳明似乎已经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看着二人越跑越远,王阳明放弃了追逐,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

这天夜晚,王阳明梦见自己来到了伏波将军的庙堂中拜谒。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最著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马援。梧州建有庙宇,供后人怀念马援,随即人们将其称为伏波将军庙。

王阳明在梦中竟吟诗一首: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王阳明梦到伏波将军马援绝非偶然,他始终坚信,有一天,这平日之中的积累定能助他血战沙场,建功立业。

繁华的背后总是偷偷隐藏着阴影,曾经最珍惜的美景,也总有一天会萧瑟成遍地清冷。王阳明也许想过,人追求幸福而生,但必须伴随痛苦而活。当时的明朝皇帝朱见深长期不理朝政,导致了奸人汪直专政。皇帝昏庸,大臣无能,大明朝这辆大车在下坡路上快速前行。对大明朝当时的状况,有人戏称:“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言下之意,满朝的文武官员竟没有一个有思想的血肉之躯。

朝廷中的官员已经混乱不堪,地方的官员则更是日益腐败,百姓受不了官员的压迫,纷纷揭竿而起。

正值祸不单行的多事之秋,很多地方水旱灾害接踵发生,盗贼也趁机兴风作浪。王英、王勇一帮盗贼在京城不断地群起滋事,石和尚、刘千金等在陕西一带兴风作浪,屡次攻占朝廷城池,掠夺府库金银军饷,迫害平民。而朝廷对于这些灾祸竟然是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王阳明见此境状,多次试图上书给朝廷,献出自己平定叛乱的计策,表明自己要如前汉的名将那般冲锋陷阵,率领精兵一万人马,征战沙场,势必攻破敌人城池,铲平逆贼的巢穴,还大明朝太平盛世。

而其父王华得知此讯后,马上出面制止。父亲斥责王阳明太过狂妄,竟敢如此不羁地胡言乱语,这样下去只会是死路一条。

一个15岁的孩子,竟然敢给朝廷写信,确实让常人难以想象。无论是对王阳明的教育,还是对王阳明视野的开拓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父亲,如果不是在这次上书事件中极力阻拦,极有可能酿成大祸。

诸葛瑾曾说:“恪性格急躁、刚愎自用,而且太喜欢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此时的王阳明就是如此,锋芒毕露的他忽略了未知的风险。年少时的迸发,总会因积淀的薄弱而轻易燃尽,待到成熟之时的闪烁,才会更加耀眼持久。

自此,王阳明才对此事死心,最后全心全意投入到读书求知中去了。

有多少才华失落在时间,多少暮年的老者独坐于僻静的角落,安详地独想,空有曾经的作为与抱负,如今却只能静静地坐看夕阳。不论前世如何繁华,或是如何悲凉,都只能留与后人,自己只留下无限的静默与冷寂。

王阳明是幸运的,这样一个胸怀报国志的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修为。叔父王德声曾与王阳明一起研习学问,王家人时代的淡泊名利,在叔父身上似乎再一次找到的踪迹,他喜欢独坐房中冥想,王阳明曾尝试邀请叔父一同去游学做官,叔父笑着回答:“古人都崇尚孝养双亲,拿再高的官职也不会交换。我又怎么能抛弃老母而博取一个儒学的头衔呢?”于是,叔父决定回乡赡养父母。

叔父是王阳明的知己,他了解王阳明的思想,也明白他的志向。后来当王阳明在江西为官时,叔父曾经来探望过他,只住了三个月便要返乡,王阳明苦留不住。叔父对他说:“秋风菁鲈景色宜人,但是我了解你的志向。然而今日世事如此,我知道你不能离开官场独善其身,我也不能强拉着你一起回余姚。这样吧,我先回去,为你的阳明学先去做最基础的工作,你觉得如何?”临行前,叔父要王阳明写首诗送给自己,王阳明强忍离愁,写下这样一首诗:

犹记垂髫共学年,于今鬓发两苍然。

穷通只好浮云看,岁月真同逝水悬。

归鸟长空随所适,秋江落木正无边。

何时却返阳明洞,萝月松风扫石眠。

此时的王阳明已经进入官场,努力施展一身的抱负。而当年15岁的王阳明,依然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与生俱来的率真与粗狂,让他的爱好异于常人的广泛与精彩。 第二章探寻与求索 奔向未来的少年第一节 花烛之夜入庙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7岁的王阳明陷入了短暂的困惑之中,故乡和亲人的逝去让他开始了一段关于“成圣”的新思考。他一心畅想着自己的远大志向,却忽视了眼前最现实的问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明孝宗弘治元年,17岁的王阳明返回了故乡余姚,而这次回归故乡,王阳明还背负了一项重任——“结婚”。这一年七月,他从将洪都迎娶新娘诸氏。

自古以来,成婚便是人生中头等大事,准备结亲的两家,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无论是穷小子还是富公子,总要考量自家和对方的条件,不仅八字要合,最重要的是还要门当户对。

王阳明的岳父和他的父亲王华是至交好友,叫作褚介庵,当时担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在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两家便常有往来,也许是褚介庵早已看出了王阳明身上隐隐散发的光芒,在两个小孩还不懂得什么是成亲的时候,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王阳明。为了表示对这门亲事的重视,17岁的王阳明不远千里,亲自到南昌迎娶自己的新娘。

洞房花烛,总是宣告一个全新的开始,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惬意与平静。万红盛开,笛声悠扬缓缓而来,晚霞似乎红着脸,对月老红线系住的一对璧人张望。新娘大红的盖头映衬着天边的红霞,而新郎,却缺席了。

良辰吉日将至,大家忙忙碌碌地为王阳明的婚礼准备好一切。这一天欢乐的气氛填满了整个府宅,而正当大家翘首企盼两位新人拜天地入洞房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新郎不见了!

大家找遍了府宅内所有的角落,可就是找不到王阳明,家人不得不派人去外面寻找,这下所有的人都慌了,良辰吉日已到,可新郎却不见了。寻找新郎的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天色渐晚,家人不得不派人进山寻找。

此时的王阳明在思考,思考的内容依然是国家兴亡和心中的抱负,与婚姻大事无关。原来大婚当日,王阳明清晨带着思考出门散步,不经意间走到了许旌阳的铁柱宫。许旌阳就是道教著名人物许逊,又称许天师、许真君,是东晋时代的名道,江西南昌人。“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正是由这位许天师提出的。许旌阳被奉为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铁柱宫,“宫”只是源于道教与其他派别的说法差异,类似于庙宇,寺院。

王阳明抬头一看,自己已经到了铁柱宫。于是就走进了大殿之中,远远看到一位老道“庞眉皓首,盘膝静坐”。王阳明恭敬地走近道士,行礼问道:“老人家为何在此打坐?”

道士答道:“我原本是四川人,原本是来此走亲访友,故而到得此处宝地!”

王阳明随即问老者的姓氏,道士说:“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故乡求道了,自己的原名早就忘记了。后来人们见我经常静坐念道,于是大家都称呼我无为道人。”

王阳明观其精神矍铄,举止大方有礼,谈吐声若洪钟,便断定眼前的无为道人必是得道高人。想到此处,他再次行礼,想在这位老者身上探寻修身养神的精髓。

无为道人回答道:“修养的精髓所在就是一个静字。老子推崇清净,庄子偏爱逍遥。但是只有清净后才能达到逍遥的状态。”

随后,无为道人还向王阳明传授了成道的秘诀。所谓的仙家养生的方法,指的就是道家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呼吸法。

听到此处,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道家的精髓就在于闭目静坐,要像枯槁木桩一般笔挺,不避晨昏,废寝忘食。

而与此同时,家中派来寻找王阳明的人,依旧在漫无目的地寻找新郎官的下落,但是谁也没能想到新郎官会进入道观之中,并且还如痴如醉般地研习了起来。

就这样直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派出去寻找的人才找到铁柱宫之内,这才发现了新郎官。看到焦急的家人,王阳明竟然显得有些诧异,他无奈道:“罢了,罢了,可惜,可惜。”感叹自己不能和无为道人继续深入地探讨下去了。王阳明告诉前来寻找的人,自己要与老者道别,让他们在门外稍等片刻,等到他回到道观中,发现老者一如昨日初见模样,纹丝不动地静坐在那里,没有丝毫的改变。

找他的人在门口左等右等,最后只能再次进入道观,催促这位“迟到”的新郎官赶紧回去成亲,王阳明依依不舍地与无为道人告别。无为道人只说了四个字:“珍重!珍重!”

曾有人评价,王阳明此举可谓一大笑柄。诚然,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做某一件事情,而能够超越尘世的烦琐羁绊,是何等大兴之事啊!“洞房花烛夜”可谓人生之大喜,换作普通人,洞房之事可谓天下最大之事,其他事情都能一概忽略对待。而王阳明居然全然不顾,丢下一切跑出家门,到道观里与道士坐而论道,让人不得不佩服王阳明的对于尘世繁华的态度。

尘世间张灯结彩的热烈,而王阳明偶遇宁静的打坐,是机缘,是命运,难以说明,而选择宁静,忘却繁华,便化成了念,存于了心。

岳父褚介庵让王阳明在自己的官署里任职,帮助自己处理公文。王阳明每天都很守时,也很敬业,原本需要两个时辰处理的公文,他不用半个时辰就能处理完毕,剩下的时间就用来练习书法。日积月累下来,王阳明将岳父家中存储的好几筐纸张消耗殆尽,他的书法也大有长进,笔走游龙之间,尽显先祖王羲之的遗风。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曾经说过:“王羲之以书掩人,王阳明以人掩书。”王阳明的书法独具一格,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也能名列前茅,只是他在为人方面的作为,完全掩盖了书法的锋芒。

后来与弟子讲起此事,王阳明这样说道:“我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是按照古人的书法临摹的。但是我并不止于观照着古人的字帖,单单从字形上追求形似。每次我下笔的时候,都要仔细琢磨,轻易不敢落笔,而总是凝神屏息,平静心情,在心里考虑这个字如何写最好。时间久了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谓“写字就是写心”,想必正是如此。

从少年到青年,“侠客梦”与“圣贤梦”始终萦绕在王阳明心中,久久不能割舍,他是个有梦想的人,建功立业、流芳百世,是王阳明心中的第一等事。

在王阳明成亲的第二年,他带着自己的夫人返回了北京。途中,他特意去了一趟上饶,拜访大儒娄一斋。娄一斋是个“静久而明”的奇人,在他早年进京应试的时候,刚到杭州,却突然返回。大家很奇怪,问他原因,他只说道:“此行非但不第,且有危祸。”他的话果然应验,京城会试的贡院起火,很多应试的举人惨死其中。

娄一斋年轻时的抱负与王阳明惊人的一致——做圣人,他曾游览名山大川,遍访名师,只是每次都乘兴而去,失望而归。他说:“都是些举子学,不是身心术。”他听说吴与弼堪称当时的圣人,特意前去求学,娄一斋得到了吴与弼的真传,对朱子学和心学颇有领悟,他将宋儒“格物致知”的精髓灌输给王阳明,又将“圣人必可学而至”的理念传授给了这位志同道合的青年,这是儒学的通则。也许正是这次见面,给了王阳明成为圣人之路上的一记推动力。因为,成为圣贤,也是王阳明一生致力的目标。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便应该热爱那一段时光。王阳明并非一生怀揣抱负与大志严肃度日,他的生命中,也曾有过一段热爱诗词歌赋的灿烂时光。

从北京返回余姚,王阳明又开始和周围的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他的诗文,总是带着一种信马由缰的随意,细细看来,每一句辞藻似乎又都有着慎重的修饰,流快的文风总是富于变化,又充满着跌宕起伏的豪情壮志。他向来最爱苏东坡的文章,也许这种后人无法超越的文风,也给了王阳明极大的灵感。也许这是一向“端坐省言”的王阳明最活泼诙谐的一段时期,未来,一场又一场狂风暴雨,等待着王阳明拨开云雾。第二节 阳明格竹

一颗星星的陨落代表一个生命的逝去,无法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划过夜空,绚烂的瞬间,或许还能有人见证,它们默默带着各自的愿望,既为生者,也为逝者。

弘治三年,王阳明的祖父——竹轩公王伦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位老者将容貌与个性都传给了王阳明这个嫡亲的孙儿,最终带着些许遗憾,随着流星陨落了。也许天空中多了一颗明亮的恒星,从此就用闪闪的光芒,在王阳明的人生之路上点起一盏微弱的明灯。

伴随祖父的灵柩,王阳明和父亲王华一起回到了余姚老家,13岁就已经失去母亲的王阳明,在19岁的年纪又一次经受了与亲人的别离,王阳明的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悲伤。每个生命的别离总是伴随着哀伤,祖父的离开,让王阳明觉得,自己生活的空间,仿佛变成了静谧的人境。离别的笙箫已经宣告了一种哀伤,静坐房中,回想童年时与祖父的欢乐过往,早已物是人非,祖父淡然仙去,徒留人世沧桑。

祖父的离去让王阳明再一次开始思考,世界之大,人又处于何种境地?蝼蚁虽小,其逍遥却值得人们羡慕。死亡究竟是不是一件值得恐惧的事情?一旦撒手人寰,从此世界与我无关,残忍着生的悲伤,绝望着心的悲鸣,煎熬着爱的回忆。王阳明希望,冥冥之中,天空中有那么一块,是给灵魂停留的,他忽然觉得死并不可怕,死,与高尚唯美同在,升华为精神的圣洁。逝者翩然仙羽,生者释然带笑,终有一天,一切将重归平淡。

参透了生与死的意义,日子还要继续。父亲王华回到家乡,每天给王家的子弟们传道授业,王阳明也在其中,他将曾经的嬉笑玩闹统统收拢,态度端正了起来。白天,他与家中的子弟一起学习功课,背诵名家之文,夜里,他竟一反常态地秉烛夜读,阅遍经史子集,为白天学到的课业从旁佐证。经历了成亲与亲人逝去的王阳明,似乎在一夜之间成长,当年的孩子王如今变成了一位上进的青年,每天还会与一同学习的兄弟们共同探讨学问。他的文学功底突飞猛进,所有人都吃惊于王阳明一日千里的变化,不由得惊叹:“彼已游心于举业之外,吾辈不及也。”

王阳明做学问的方式与别人不同,在别人还在背诵经史子集的原文时,他已经开始探究内在的学理了。与娄一斋的一番交谈,让他对宋儒“格物致知”的观念越发感兴趣,他将专讲理学的著作《近思录》反复看了许多遍,却仍没有参透“格物致知”的真正道理。

人生如花开,美丽璀璨,拥有希望和梦想,可想得多了,心便会累。现实与思想,在王阳明的脑海中乱成一团,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区分一件事物对与错的方法。就在此时,朱熹的哲学,给了王阳明一些推动力。

在宋朝,朱熹的地位如同孔子般神圣不可侵犯。孔子教授人们“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为人处世的简单道理,而仅次于孔子地位的第二大圣人朱熹,则喜欢向人们讲述意识与形态的哲学,比如石头为什么叫作石头,鸡蛋又为什么叫作鸡蛋?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就这样叫吗?那我们的祖先又为什么这样叫?朱熹不但思考这些事物,还曾经问过自己:“一个人到底怎样认识每个具体的事物呢?”经过不断思考,朱熹总结出一套叫作“天理”的理论,也就是说,事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改变,这就叫作天理。天理的本身是完美无缺的,只不过,表面上有许多纷繁凌乱的表象,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不被这些表象蒙蔽,从而看清事物的实质,获得真正的学问。

在明代,朱熹的《四书集注》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参考,关于朱熹的理论,王阳明不能不仔细研究。

朱熹赞成“持敬”,提倡“坐如尸、立如齐、头容直、足容重,口容止……”也就是说,坐着看书写字的时候,姿势要端正挺直如同僵尸一般;站立时,身体要像靠着墙壁一样笔直,这是一种治学严谨的态度,也正应了王阳明此时探求“格物致知”的心情。

朱熹说:“理’存在于自然万物中,存在于一草一木中,只要潜下心来去格物,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终有一天,会悟出事物之中蕴含的真理。”这句话似乎在冥冥之中为王阳明开了一道天光,为他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提供了一丝灵感。他决定,格物从自家后院的竹子开始。

在中国人眼中,竹子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生前最爱竹子,在自己的后院种满了竹子,还为自己取名“竹轩翁”。如今,祖父王伦已经辞世,他在世时种下的这些竹子依然健在,王阳明邀请了一位姓钱的好友,每天吃过早饭之后,就来到自家后院,面对着竹子一脸严肃地坐下来。两个人,四只眼睛,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一根竹子,似乎透过这根竹子就能参透整个世界。他们天真地以为,一旦掌握了竹子变化的玄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便会悉数掌握在自己手中。

时间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地过去,两个人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在头脑中去格竹子中蕴含的道理。他们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喝水,似乎面前这根小小的竹子,便是他们的全部世界。起初两天,两个人还信心满满,势必从竹子解开“格物致知”的真理,可是到了第三天,王阳明的朋友有些坚持不住了,体力和脑力的极大消耗,让他准备放弃。面对朋友的退却,王阳明的内心有些带着嘲笑的意味,认为这位朋友与成为圣贤实在无缘。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