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3 22:25:08

点击下载

作者:桑楚主编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怪诞心理学

怪诞心理学试读:

前言

为什么有些事情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看似理性实则不理性?为什么有些事情表面看平淡无奇,实际却充满了玄妙?为什么有些人能从一个人的笔迹中看出他的品性?为什么我们会在超市里疯抢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你以为商品物美价廉就一定会占到便宜吗?注意观察生活的人,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现象:有些是我们司空见惯却无法合理解释的;有些是我们认为理所应当,但深究起来却又觉得有奇异之处的;还有一些则是从发生伊始就让我们充满疑惑的……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更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只是我们都缺乏探测和发现的雷达,以至于忽略了自身和生活的许多有趣之处。我们的生活似乎处处充满谜团,而我们的一生似乎也总是伴随着这些光怪陆离的怪诞现象。其实,那些不可思议的行为、人们无法解释的现象、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论是日常交往,还是求职社交;不论是婚恋教子,还是职场谈判,都深深地受到心理学的影响。正如冯特所说:“一块石头,一棵植物,一种声音,一束光线,就观念而论,都是心理学的对象。”

为什么人多不一定力量就大?为什么别人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偏好?为什么商品卖得越贵越有人买?……其实,这些行为的背后隐藏着让我们大吃一惊的真相。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些怪诞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秘密,了解人是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行动、如何感受的,从而对人性有更深刻的洞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发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己,发现自身某些不理性、不正确的行为,且学会自我调节、改正,塑造积极形象,避免不当的行为引起他人的反感和误解,从而让自己更受欢迎,让人生更加顺利,我们编写了这本《怪诞心理学》。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现场实验解读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理秘密,剖析了那些不易察觉的非理性行为,诠释了生活的本质与真相,并为读者提供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透视社会,做到“见怪不怪”“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更好地驾驭学习、工作、生活。借助本书你将会发现:只有了解人类的天性,才能够用更合理的方式对待别人;懂得合理对待别人的人,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通过阅读本书,你能够挖掘出那些我们不易察觉的怪诞心理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第一篇 揭秘日常生活的古怪之处第一章 越是得不到,就越想得到为什么越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

无法知晓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更有诱惑力,也更能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这是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作怪。

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令以美貌著称的火神赫菲斯托斯用黏土做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让神使赫耳墨斯赠给她能够迷惑人心的语言技能,再让爱情女神赋予她无限的魅力。她被取名为潘多拉,在古希腊语中,“潘”是“一切”的意思,“多拉”是“礼物”的意思,她是一个被赐予一切礼物的女人。

宙斯把潘多拉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耶比米修斯为妻,并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并叮嘱她绝对不能打开。

然后,潘多拉来到人间。起初她还能记着宙斯的告诫,不打开盒子,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潘多拉越发地想要知道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那个盒子。于是,藏在里面的一大群灾害立刻飞了出来。从此,各种疾病和灾难就悄然降临世间。

宙斯用潘多拉无法压抑的好奇心成功地借潘多拉之手惩罚了人类。这就是所谓的“潘多拉效应”,即指由于被禁止而激发起欲望,导致出现“小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对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就越觉得有诱惑力;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就越想知道。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好奇心是求新求异的内部动因,它一方面来源于思维上的敏感,另一方面来源于对所从事事业的至爱和专注。而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逆反心理具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生理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环境的外在因素。一般地说,产生逆反心理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企图标新立异或有特异的生活经历等条件。“潘多拉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收音机里播放的评书节目,每次都在最扣人心弦的地方停下,留下悬念,以使听众在第二天继续收听。再如,电视连续剧往往在剧情的关键处突然插播广告,这种做法除了能提高广告的收视率,更能吊足观众的胃口。

知道了这点,我们就可以变得更“聪明”一些:如果有人故意吊我们的胃口,我们要保持冷静、不为所动,避免受“潘多拉效应”的影响。例如,捂紧钱包,不被商家的“饥饿营销法”蛊惑。但是,如果对方是善意的,故意卖关子是为了给你一个惊喜,那么,你就要积极“配合”,否则会很扫兴的。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除了被动地受“潘多拉效应”的影响,还可以主动地运用“潘多拉效应”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是避开“潘多拉效应”,以免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曾经创造过一种名为“饥饿教育”的教学法。他禁止初次到自己这里学琴的儿童拉琴,只允许他们在旁边观看其他孩子演奏,把他们学琴的兴趣极力地调动起来后,铃木才允许他们拉一两次空弦。这种教学法使得孩子们学琴的热情高涨,努力程度大增,进步也就非常迅速。“潘多拉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了解其原理后,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你想得到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动机,比如,吃饭可能是因为你有了饥饿感。我们真心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不会没有任何理由的。

对于我们来说,购物行为是经常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否有想过人们为什么会购买物品?通常来说,购物动机的类型一般有几种:

需要型。这是因需要产生的动机。人的需要有多个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

求实型。这类动机的特征是“实惠”“实用”。在选购商品时,这类顾客会特别注重商品的质量、性能等实用价值,不过分强调商品的款式、造型、颜色等,几乎不考虑商品的品牌等非实用价值的因素。

社会型。这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等因素而产生的动机。顾客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支付能力等,都会引起其不同的购买动机。

惠顾型。这是基于情感或经验产生的动机。顾客对特定的服装及服务产生特殊的信任和爱好,使他们重复地、习惯地消费。

求美型。这是以追求美感为出发点的购买动机。这类顾客在选购商品时,首先注重的是款式、造型、颜色和外观美。

求廉型。这是注重价格的购买动机。

求名型。这类动机的特征是以品牌为出发点。这样的顾客在购买时几乎不考虑商品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只是想通过购买名牌商品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从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人们做某件事情或采取某种行动的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归根结底就是满足其内心的某种满足感。如果他所从事的这件事情,或者他采取的这种行动,不能给行动主体带来一定的满足感、愉悦感,就会使其感到厌烦、无聊,甚至觉得受到束缚,或感到痛苦。试想,有谁面对自己从内心就感到讨厌的事情,依然会充满激情地去做呢?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就无法激发自身的动机,不想去做,或者即使做也是在敷衍、应付,这样怎么可能做好?

有一个烟瘾很大的人,一直都想戒烟,但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总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不能够控制,又开始吸。很多时候,当再想吸烟时,他就会给自己找出若干的理由,说服自己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结果戒烟戒了一年多,却没有一点效果。他的亲戚朋友对他也是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最后在一位心理学家的帮助下,这个人居然把烟给戒了。这位心理学家到底使用了什么方法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心理学家只给他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不吸烟的健康人的肺,一张是因为吸烟而患有肺癌的人的肺。看着被厚厚的焦油覆盖和损坏的肺,有严重烟瘾的人被震撼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就离开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吸过烟。吸烟这种不健康的行为,让他发自内心地感到厌恶,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戒烟动机。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某种行为本身的意义,达到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目的。从理论上说,这是行得通的。当某种原本令人厌恶的行为,会给人带来某种满意的体验时,人们就会接受它;当某种原本会给人带来快感的行为,会对人造成某种伤害时,人们就会摒弃它。这就是内心满足感对人们的行为动机的激发作用。

所以对于我们很多人,尤其是从事销售行业的人来说,想要调动顾客购买的积极性,就要想方设法引起他内心的满足感,让他从购买你的商品中获得实惠,获得利益,获得好处,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动机,掏钱购买你的产品。总之,销售工作不是销售人员的独角戏,你不仅要有工作热情,还要善于引导顾客,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动机,让顾客主动购买。否则不管你的商品有多好,你要是硬塞给顾客,顾客无论如何是不会接受的。占便宜心理和无功不受禄心理

打折促销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在于它满足了消费者的“占便宜”心理。推销人群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要感到占了便宜。顾客有了占便宜的感觉,就容易接受你推销的产品。

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对所需商品有不同的要求,会出现不同的心理活动。用尽可能少的经济付出求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这种消费心理活动支配着大多数人的购买行为。而顾客占便宜的心理也给了商家可乘之机。

怎么做才能让顾客觉得占了便宜呢?你可以去看看商场中最畅销的产品,它们通常不是知名度最高的名牌,也不是价格最低的商品,而是那些促销“周周变、天天有”的商品。促销的本质就是让顾客有一种占便宜的感觉。一旦某种以前很贵的商品开始促销,人们就觉得买了实惠。虽然每个顾客都有占便宜的心理,但是又都有一种“无功不受禄”的心理,所以精明的销售人员总是能利用人们的这两种心理,在未做生意或者生意刚刚开始的时候拉拢一下顾客,如送顾客一些精致的礼物,以此来提高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贪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例如,某某超市打折了,某某厂家促销了,某某商店甩卖了,人们只要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就会争先恐后地向这些地方聚集,以便买到便宜的东西。

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顾客追求的目标,很少听见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多倍的钱买同样的东西”,人们总是希望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这就是人们占便宜心理的一种表现。

另外,销售人员在推销自己产品的时候,可以利用顾客占便宜的心理,使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促进销售。其实在很多世界顶尖的销售人员的成功法则中,利用价格的悬殊对比来俘获顾客的心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你可以先在顾客的心里设置一个较高的价位,或者在对方心里设置一个价格悬念,然后再以一个比原来低得多的价格做比较,让顾客通过比较,感觉有便宜可占,于是做出购买决定。利用价格悬殊来诱导顾客购买产品时,要掌握好分寸,避免方式过激给顾客被骗的感觉。同时,优惠政策是你抓住顾客心理的一种有效推销方式。大多数顾客只看你给出的优惠是多少,然后和你的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果你没有让顾客觉得得到优惠,顾客可能就会离你而去。所以你不仅要保证商品的质量,还要注意满足顾客这种想要优惠的心理需求。有些顾客在面对打折产品时,会因为产品对自己来说可有可无而犹豫不决,但顾客的贪便宜心理会告诉自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期限、商品恢复原价后就买不到了。从心理学上讲,顾客会在这种外界压力下产生强烈的心理不平衡,同样的产品,我现在买就能省好多钱,以后再买多不值啊。于是在这种焦虑下,顾客就会积极行动,强迫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购买任务。所以说,商家所规定的优惠时限会给顾客制造一定的购买压力。

但是,优惠不过是一种手段,说到底是用一些小利益换来回报,不然商场里也不可能经常有“买就送”“大酬宾”等活动。当然,在优惠的同时,你还要传达给顾客一种信息:优惠并不是天天有,你很走运。这样,顾客才会更满足,才会更愿意与你合作。

即使你推销的产品在某方面有些不足,你也可以通过某些优惠让他们满意而归。如果顾客对你的产品提出意见,你千万不要直接否定顾客,要正视产品的缺点,然后用产品的优点来弥补这个缺点,这样顾客就会觉得心理平衡,同时加快自己的购买速度。比如顾客说:“你的产品质量不好。”作为销售人员的你可以这样告诉顾客:“产品确实有点小问题,所以我们才优惠处理。不过虽然是有问题,但我们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影响使用效果,而且以这个价格买这种产品很实惠。”这样一来,你的保证和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促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

总之,利用人们占便宜的心理,从中可以获得许多商机。巧用“从众心理”,扩大影响范围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自己的人,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常会有如下活动: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很多人支持你,你会有种安全感,进而大胆地去做;无论你说的观点正确与否,只要多数人同意你的观点,你便有胆量大声地说出来;无论你多么讨厌的人,如果周围的人都喜欢她,你也不会轻易地说出讨厌她的想法……告诉你,这种心理活动不仅你有,周围的人也都曾有过。

安阳在一个酒吧里做侍者。刚做侍者的时候,尽管他做得很用心,但是从没人给他小费。每次看到其他人获得小费时他都羡慕不已。他用尽自己的心思,想通过热情的问候、周到的服务赢得小费,但没成功。

几个月后,安阳发现并不是他的服务不好,并发现了一个获得小费的秘密,即在每次酒吧正式开门营业之前,他先主动地在自己的托盘中放上几张钞票,这会让后面进来的顾客认为该钱是前面客人留给他的,还能使其认为,给小费是酒吧中应有的行为,这时每个他招待的顾客都会在结账时向盘子中放一些小费。《影响力》一书中曾介绍过销售顾问卡福特·罗伯特说过的一句话:“由于只有5%的人是原创者,而其他95%的人都是模仿者,所以其他人的行为比人们提供的证据更具说服力。”的确如此,安阳能够有效地影响顾客,使其给自己小费,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们这种的从众心理。因为在特定的条件下,当受众没有足够或者准确的信息时,他们常常会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因为这种模仿似的从众行为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以及意外,因此人们宁愿随大流。

中国有句俗话:“一人胆小如鼠,二人气壮如牛,三人胆大包天。”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的从众心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论好坏,只要有人敢做,其他人便会蜂拥而至。因为很多时候,当众人都参与到其中的时候,便会被少数人理解为是合情合理的行为,进而引发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譬如随意跨隔离护栏,随意横穿马路,随意践踏草坪,等等。

心理学家指出,当人们看到一种行为有很多人进行时,心理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并做出判断,进而采取与其相符的同一种行为。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众人都去做的事情往往是正确的,人们参与到这样的行为中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评价以及利益,甚至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所以人们习惯性地受周围人做法的影响,也便不足为怪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独雁南飞,险必随之。与众不同是要承受很大心理压力的,人们正是畏惧这样的心理压力,所以,多数情况下会从众。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当受众没有足够或者准确的信息时,他们也常常会进行模仿他人的从众行为。追随者越强大,越容易对他人施加影响。当人们看到别人尤其是那些强大者,在某种场合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便会断定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进而跟随效仿,产生从众效应。因此,你可以利用他人“随大流”的心理,为自己造声势,让其心甘情愿地为你服务。第二章 越拖延越焦虑,越焦虑越拖延为什么每个人都身处拖延怪圈

很多人做事情性子比较慢,即使再急的事在他那里也得放缓,等他一点一滴地消化。许多拖延者发现,一项新的任务开始,他们想要努力去完成,但在这个过程中,总会被一连串的“意外事件”影响,致使工作的进度放缓。

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或许,在不经意之间,你已经走进了拖延怪圈。

在一开始,拖延者往往信心满满。当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你总觉得自己这一次一定会按时将它完成。只有当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发现这次的任务并不比以前容易的时候,你就开始担忧了。

这时,你会想如果一开始就抓紧些就好了。可是你又想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所以你还是没努力去做事。

时间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抓紧时间工作,一种不祥的预感取代了所有那些剩余的乐观情绪。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任务,你的脑海中不禁闪出一系列的后果。

虽然你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你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虽然你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但是你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最后期限如此临近,或者你的偷懒让你如此痛苦,于是痛下决心一定要做些什么。虽然任务艰巨,但至少你已经在做了。

当那个任务最终无论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延者通常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你发誓,下一次你一定早一点开始,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然而,尽管他们诚心诚意痛下决心,大部分的拖延者都会重蹈覆辙,一次又一次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

虽然,在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存在许多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以致延迟了成功的时间,但是首先我们要抛弃自己的拖延习惯。为什么多做计划能让我们少花时间

有些人把生活安排得有条不紊,无论工作、社交还是日常家庭生活都能兼顾到;相反,有些人却永远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在工作和烦琐的日常事务中忙得团团转,很少有休闲的时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计划,而后者不知道如何安排工作,以致做事情时养成懒散拖沓的习惯,不知不觉中便浪费了很多时间。

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和他的几位同行做过如下经典实验:

他们将志愿者分为三组,进行不同方式的篮球投篮训练。第一组每天练习实际投篮,不加任何热身和准备,这样持续20天,最后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记录下来。第二组则在这20天内不做任何投篮练习,同样也是记录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绩。第三组在记录下第一天的成绩后,每天花20分钟进行想象中的虚拟投篮,如果不中,他们便在想象中纠正出手方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4%,第二组的成绩没有丝毫长进,第三组的进球数增加了26%。

通常我们认为“只有不断练习实际投篮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篮命中率”,而这个实验结果和我们通常的想法有些出入。行为心理学家给出的结论是:在做事前先进行“头脑热身”,计划好每一个细节,梳理思路,并把它们烂熟于心,这样在实际行动中就会得心应手。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做一件事之前,用较多的时间去做计划,完成这件事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心理学上把这个结论叫作布利斯定理。

曾有一家研究机构对布里斯定理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概率。善于事前做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做事前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的人数高达78%;能够坚持按计划行事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是84%;中途改变计划的人实现目标的概率为16%。

布利斯定理启示我们: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没有计划,行动起来就会变得盲目,甚至会出现一盘散沙的现象。只有在事前拟好了详细的行动计划,梳理做事的步骤,做起事来才会得心应手,才会有效率。懂得这个法则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但是,生活中,很多人比较冲动,在确定一个目标后,急不可耐地动手干了起来,生怕晚点动手就错失了良机。这种积极性值得肯定,可这是不是有点冲动和盲目呢?如果因为一时性急而匆忙行动,行动过程中可能便要折腾很久,事后也可能因为草率而后悔。这些不仅会影响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也会影响我们做事的心情和生活的质量。所以说,要把一件事做好,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制订计划,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当然,也有人会说做事之前的再三思考,多少会耽误时间,甚至会错过时机。事实上,当我们真正认真去做计划的时候,这种事前的思考所花的时间,只占我们完成整件事情的时间的一小部分。而正是这一小部分的时间,将决定我们最终的成败。要知道,慎重做决定与做计划这两步是非常重要的,这两步没走好,后一步——具体行动就会变得盲目,甚至是徒劳无功。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三思而后行”的做事原则,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避免做无用功。

所以,如果生活中我们比较散漫,随心所欲,想到哪做哪,或者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力不从心,这时候,便要考虑给自己列一个计划清单。按计划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心情也变得更加愉快了。如何做到不再拖沓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说想要做某件事情,但过了好久发现始终没有行动起来,一直被自己的惰性缠绕。虽然知道那样不好,但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来改变。

你可以尝试以下方式:

用一天到两天时间给自己做一个行为记录,把你通常每天要做的事情记下来。这样即使你粗略地记,也会有几十件。然后把其中一些比如吃饭等必须完成的事情剔除。在此之后,你把剩余下来的事情按照你的兴趣排列,把你最不喜欢做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放在最后一位。

最后,你就可以行动了。每天一早起来,从你最不喜欢的事情开始做起,并且坚持做完第一件事情,再做第二件事情,一直做到最后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在整个过程中,你开始会稍微觉得有些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顺利完成所有的工作。

这种方式起到了强化作用。一件困难的事情完成后,再着手比较困难的事情,那是一种对于前面行动的强化,然后继续这样的流程,强化的效果会越来越大,一直大到你觉得你有力量来完成任何事情。

这种工作方式来源于心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改进方式——如果把一件更难完成的事情放在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前面,更难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成为比较容易完成的事情的强化刺激。换句话说,把不愿意干的任务或者工作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放在喜欢完成的任务之前,会激发你的主动性。如果经常完成困难的、有挑战性的任务,那么工作能力就会增强;相反,工作能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把好玩的事情留在后面做,可以提高效率。

这种设定的优越性在于,它是设定任务而不是设定时间。比如,“我每天要完成N的学习量”,而不是“我每天要看N个小时的书”。当人按照时间计划来工作时,他所关心的是干了多长时间而不是干了多少工作,而当人完成按照任务数量计划的工作时,就能控制整个工作计划的进度。工作的进度决定了工作什么时候可以完成,执行者什么时候可以“休息”,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完成工作而不再受工作时间的限制。对于改变惰性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是十分好用的。第三章 人越多反而效率越低为什么人越多工作效率却越低

我们常说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感觉人多是快速完成任务的有利条件。但是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常常多人办事效率反而更低。为什么人越多工作效率却越低呢?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1964年,纽约发生一起谋杀案,一位酒吧的女经理在公园附近被杀害,而当时附近的住户中有8人看到女经理被杀的情形或听到她的呼救声,但是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事后,媒体纷纷谴责人们的冷漠。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作“旁观者效应”,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当有其他目击者在场,人们的责任感就会削弱,成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在这种心理效应的影响下,随着目击者人数的增加,人们的责任心却是递减的。这样的心理往往会使人变得懒散和麻木,甚至当看到有人遇到危险,需要帮助的时候,因为有很多旁观者在身边,而产生“我不去救,让别人去救”的心理,最终谁都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造成见死不救的“集体冷漠”的局面。

在一个山头上有座小庙,里面住着一个小和尚。他每天念经、挑水、敲木鱼,给案桌上观音菩萨的净水瓶里添水,夜里防止老鼠来偷吃东西,生活过得非常自在。不久之后,来了一个年长一点的和尚。他一到庙里,就把半缸水喝光了。小和尚让年长和尚去挑水,但是年长和尚觉得自己一个人挑水有些吃亏,就要求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为了公平起见,水桶必须放在扁担的中央,这样两人才觉得心理平衡,这样总算还有水喝。

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他也想喝水,但缸里没水。小和尚和年长和尚叫他自己去挑,胖和尚挑来一担水,立刻独自喝光了。从此谁也不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因为没人添水,花草渐渐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他们三个都看到了,但是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自然也就有水喝了。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多反而办不成事。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因为三个和尚都不想出力,都想依赖别人,在取水的问题上互相推诿,结果谁也不去取水,以致大家都没水喝。

在群体中,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责任分散”心理,即随着责任人数量的增多,责任人的责任感就会相对降低,因为他们觉得,反正也不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干得那么起劲。于是在相互推诿之下,谁都不努力,结果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甚至因为缺乏责任感,还可能导致悲惨事情的发生。

在具体的工作中,如果个体产生这种心理,则会使工作的效率下降。对于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独个体被要求独自完成,其责任感就会很强,因为一个人干活,干好干坏责任都要自己的承担,人们往往会竭尽全力;但如果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明显减弱,面对困难或者遇到责任往往就会退缩,而且还容易出现偷懒现象,总以为自己可以不出力或者少出力,而指望靠别人的努力得到好处。

在这样的心理影响下,人多效率高的规则会被改写,因为人越多,工作效率却不一定越高,这时候可能会出现“1+1<2”的结果。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人数的多少来计算效率。两个人挖一条水沟需要两天,四个人合作却不一定能够一天完成,可能是两天,也可能永远完成不了。这也告诉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要善于组织管理,对有关人员加以约束,将责任落到实处,这样就会减少群体中某些个体不负责任的行为,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避免人多反而办不成事的现象。为什么有时一个人的判断更准确

我们总会认为集体的智慧总会高于个人的智慧,因为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人多力量大的观点,但看了前面几节,你是否已经开始怀疑这个观点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人的判断比多个人的判断更准确。人多力量大是事实,但人多智慧少,也是事实。这引人深思:我们为什么会比我傻?

有一家企业准备淘汰一批落后的设备。董事会说,这些设备还能利用,不能扔,得找个地方存放,于是专门为这批设备建造了一间仓库,还找了个人看管。之后,董事会发现,如果看门人没人管的话,就容易玩忽职守。于是又委派了四个人,成立了计划部和监督部,一个人负责下达任务,一个人负责制订计划,一个人负责绩效考核,一个人负责写总结。这样既起到了监督作用,又使董事会随时了解工作的绩效。一年之后,统筹结果出来了,去年仓库的管理成本一共为35万元,远远超过公司的预算。结果,一周之后,看门人被解雇了。

这个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苛希纳定律”现象的例子。所谓的“苛希纳定律”是指在管理中,并不是人多就好,有时管理人员越多,工作效率反而越低。只有管理人员人数合适,才能使管理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构设置过多,分工过细,人员远远超过实际需要,不仅使企业难以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还使得企业难以摆脱多头管理,陷入办事环节多、手续繁杂的困境,难以随市场需要随时调整经营计划和策略,从而失去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常感慨的,为什么当“我们”的团体太过庞大的时候,发挥出的效用反而不如多个“我”的总和呢?

苛希纳定律虽是针对管理层人员而言的,但它同样适用于对公司一般人员的管理。在一个公司中,只有每个部门都真正达到了人员的最佳数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无用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成本,从而取得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两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两倍,工作成本就多四倍;如果实际管理人员比最佳人数多三倍,工作时间就要多三倍,工作成本就多六倍。

作为全球最大零售企业之一沃尔玛公司的掌舵者山姆·沃尔顿有句名言:“没有人希望裁掉自己的员工,但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却需要经常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避免“苛希纳定律”,沃尔顿想方设法用最少的人做最多的事,极力减少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

从经营自己的第一家零售店开始,沃尔顿就很注重控制公司的管理费用。在当时,大多数企业都会花费销售额的5%来维持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沃尔玛则力图做到用公司销售额的2%来维持公司经营!这种做法贯穿了沃尔玛发展的始终。在沃尔顿的带领下,沃尔玛的员工经常都是起早贪黑地干活,工作卖力尽责。结果,沃尔玛的员工比竞争对手少,但所做的事却比竞争对手多,企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对手。这样,沃尔顿从只拥有一家零售店,发展到现在拥有的全球2000多家连锁店。公司大了,管理成本也提高了,但沃尔顿一直坚持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事,把管理成本维持在销售额的2%左右。事实上,“我们”并不比“我”傻,但当“我们”超过了合理界限,就会出现名为“集体负责”实则“无人负责”的现象。虽然群体集中起来的时候,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越大,但问题是每个人在做判断的时候,是否能不受其他人的干扰与影响。因为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有时候群体的智慧并不是最优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人多不负责的现象,建立和完善各种科学而严格的责任制。当然,这并不是否认“人多力量大”的存在,不是主张一切工作都只能由一个人负责,也不是主张一切工作的责任人越少越好,而是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确定责任人的最佳人数。太多的爱为什么让孩子难以承受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仅因为生活出现一些变故,或者自己在学校遇到不快,或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形成某种心理疾患或出现精神问题。更有甚者,一次小小的不满足,便造成他们对社会的仇恨,对生活的厌倦。

为何孩子的心灵如此脆弱?这必须反观一下我们的教育。

在我们众多的家庭里,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是什么呢?父母是上帝赐给孩子的神奇魔盒。孩子只要想要某物,父母都会想方设法地满足他们。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好的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孩子各种有理、无理的要求。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容易变得自私、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样的孩子走出家门后,一旦遭受一点点伤害就会有过激反映,很容易导致精神崩溃,等待他的注定是步步危机,处处受阻。因为在他家以外的人不会以他为中心,学校不会以他为中心,这个社会更不会以他为中心。

除了过多的溺爱,父母也容易因爱子心切而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或者“强迫”其做出有违本意的选择,总想以自己的能力来代替子女应有的努力,以自己的愿望来设计子女的未来,以自己苦苦赚来的财富来为子女开辟一条理想大道。殊不知,这种为孩子做主的做法,会让孩子承受更大的压力,让其很难体会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因为一切并非其自主选择,他们甚至要委屈自己的喜好,来成全父母的愿望。一旦压力太大,又找不到努力的动力和缓解的方式,他们便很容易出现抑郁症。合则散的华盛顿合作定律

在力学上,牛顿定律指出,如果两个力的方向一致,合力就会大于这两个力,反之,合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呈现出负力。当今社会,孤军作战是不可能成功的,有效的合作才能使每个人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合作的结果不一定是双赢,如果每个人都把力往一处使,最后就会出现人多力量大的结果,反之,如果互相推诿,敷衍了事,就会使力量分散,导致一事无成,甚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此很相像。

简单的人力相加,很容易就会产生组织的社会惰化作用。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相比于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所付出的要明显减少。在组织中,社会惰化作用明显减弱了群体工作效率。1981年,威廉姆斯等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知道他们的努力程度可以鉴别出来时,便不再发生这个效应。其实,当多个个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时,形成社会惰化作用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从工作评价来看,个体工作业绩不记名,工作成效没记录;二是从社会认知来看,个体认为其他成员不努力,所以自己也不愿努力;三是从组织目标来看,组织目标不明确,工作动力不够。所以,要想合作产生最大的效果,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回报,那么它就必须是在科学、合理、有序、目标一致而明确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要想尽量避免华盛顿合作定律,增强合作效果,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成员分工。

在多个人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旁观者效应,必须做好职务设计,明确成员分工,落实成员责任。然后对每个成员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进行单独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公开,让大家知道所有成员的努力程度,知道谁在敷衍了事,谁在互相推诿,从而督促员工各司其职,防止团体中出现旁观者。

其次,采用激励机制。

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预防华盛顿合作定律。一般认为,科学的激励机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根据员工的合理需要激励,赏罚分明,赏罚公平,激励公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

再次,实行目标管理。

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华盛顿合作定律,就得让主管人员和员工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上下级要互相讨论协商,共同制定切实可行、易于考核且难度适当的工作目标,上级还要适当地授予下级相应的权力,以便完成目标,并及时检查每位员工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最后,重视组织沟通。

在群体合作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冲突,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就会恶化,从而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引起社会惰化作用。要解决群体合作中的冲突,就必须在合作过程中保持有效而简洁的沟通机制。通过沟通,组织成员能够彼此熟悉和了解,从而化解误解,避免矛盾。通过沟通,使得群体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得到提升,对工作的责任感得到增强,从而有效地规避推诿心理。通过沟通,能够减少组织内耗和社会惰化,避免出现华盛顿合作定律。第四章 越便宜消费反而越多为什么“免费”让我们买了不需要的东西

每当节假日时,我们都能看到商场里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人们。如果问起这些物品的实用价值,人们通常会说:“反正很便宜,先买了再说。”事实上,人们所购买的这些物品有些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但人们为什么常购买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呢?看到各商家推出的广告,我们就明白了。“购买商品满98元,免费赠送食用油一瓶”“满200元减50元,买300元减80元”“购买巧克力满50元,赠送泰迪熊”……

试想,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们怎么会不心动呢?有的人甚至为了得到免费赠送的东西而购买指定的商品,可往往将商品买回来后却发现这些东西,其实自己并不需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理智的行为呢?

贪图便宜是人们常见的一种心理倾向。很多顾客对打折的商品、免费的商品可谓是趋之若鹜。

物美价廉永远是大多数消费者追求的目标,很少听见有人说“我就是喜欢花多倍的钱买同样的东西”。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花最少的钱买最好、最多的东西,如果有免费赠送的,更觉得是额外的收获,喜不自胜。这都是人们占便宜心理的一种生动表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为了一张优惠券而到某商场去消费,结果换回一包免费的咖啡豆;为了获得免费赠送的小礼品,而在该商场消费千元以上。然而,最后我们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吃咖啡豆,小礼品也不是自己十分需要的。这样,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抢购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了。为什么越“限购”越好卖

在逛商场时,我们常常看到商家打着“限购”旗号来宣传商品。其实,这是商家们运用消费者的逆反心理,而进行的营销手段。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逆反心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也经常能够发现这样的情形,销售人员越是苦口婆心地把某商品推荐给顾客,顾客就越会拒绝。因此,商家就巧妙地抓住顾客的消费心理:商家越是不卖,顾客就越想买;越是限购的商品,反而会卖得越好。

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对于某商品特别感兴趣的时候,想要摸摸质地,而这时销售人员过来说:“不好意思,我们的样品是禁止触摸的!”这时我们的心里立刻会变得反感:为什么不能摸,我不仅要摸,我还要买呢!结果这个顾客很可能因对商品的强烈的好奇心受到了阻碍,而买下这个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当顾客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反而会更加刺激他强烈的需要。比如,人们往往对于自己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销售人员不懂得顾客的逆反心理,在销售过程中,总是片面地、滔滔不绝地介绍产品,而不顾顾客的感受,结果只能是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顾客的拒绝。

华先生是当地的名流,但他的私家车已经用了很多年,最近频繁发生故障,于是决定换一辆新车。这一消息被一些汽车销售公司得知,于是很多的销售人员都来向他推销轿车。

每一个销售人员见到华先生,都无一例外地介绍自己公司的轿车性能多么好,多么适合他这样的人士使用,有的销售人员甚至还嘲笑说:“你的那台老车已经破烂不堪,不能再使用了,否则有失你的身份。”华先生听到这样的话,心里特别反感和不悦。

销售人员的不断登门让华先生感到十分烦躁,同时也增加了他的防御心理,他想这些人的目的只是为了推销他们的汽车,还说些不堪入耳的话,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我就是不买。于是,任凭销售人员如何吹嘘,华先生就是不动声色。

当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失败而归时,杨帅主动要求前去拜访华先生,经理尽管不相信他能成功,但还是让他去试试。两人一见面,华先生心里就打定主意,不管他怎么说就是不买他的车,坚决不上当。

可是,杨帅只是对华先生说:“我看您的这部老车还不错,起码还能再用上一年半载的,现在就换未免有点可惜,我看还是过一阵子再说吧!”说完给华先生留了一张名片就告辞了。

杨帅的言行和华先生所想象的完全不同,因此其逆反心理也逐渐地消失了。经过思考,他还是觉得应该给自己换一辆新车。于是一周以后,华先生拨通了杨帅的电话,并向他订购了一辆新车。

由此可见,容易引起顾客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对立情绪。在实际销售中,很多销售人员往往为了尽快签单,而一味穷追猛打,以为通过热情轰炸就可以把顾客搞定,但是这样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样的话,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产品说得越好,顾客越觉得是假的;销售人员越是热情,顾客越是觉得他虚情假意,只是为了骗自己的钱而已。

逆反心理既会导致顾客拒绝购买你的产品,相反也会促使其主动购买你的产品。上述案例中的杨帅就是从相反的思维方式出发,消除顾客对销售人员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主动购买自己的产品。

因此,销售人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要避免引起顾客的逆反心理驱使其拒绝购买自己的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刺激顾客的逆反心理,引发顾客的好奇心,让顾客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你不卖他就会非要买,从而从正、反两方面来调动顾客的积极性,使自己的销售工作获得成功。为什么说借势胜过明势

由于人们对推销员的认知度比较低,导致推销员在许多人眼中成为骗子和喋喋不休的纠缠者的代名词,从而对推销产生反感。这不仅给推销员的工作带来很大不利,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有些推销员自惭形秽,甚至不敢承认自己推销员的身份,让他们工作的开展更加艰难。如果在营销活动过程中,能换种思维也许会还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收获。

现在,我们去邀几个朋友共同来参加一个有趣的小游戏。这个游戏非常简单,它能激发人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让所有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同时也考验了每个人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游戏说明

参与人数:不限。

时间:10分钟。

场地:不限。

材料:正方形木板,胶带,报纸,笔,气球若干。

二、游戏的步骤

游戏开始之前,用两段大约长30厘米的胶带在木板上贴一个“十”字;

把气球吹起来,在气球上面写“极其珍贵”等字样,或者在气球里放一些硬糖块,作为参与者取回气球的奖品,还能防止气球被风吹走;

把木板放在地上(贴胶带那面朝上),让所有学员都能看到;

让一名志愿者站在“十”字中间,给他一张报纸。把气球放在地上,距木板边缘4米远;

要求参与者在3分钟之内取回气球,但不能离开“十”字。其余学员只能观看,不能建议参与者该如何取回气球;

3分钟之后,如果那个参与者还没完成任务,询问其他队员该如何取回气球。

三、游戏建议

做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把气球弄到手,可以把报纸卷成一个比较紧的纸筒,然后从一端慢慢拉出里面的报纸,使之加长,最后形成一个纸杆。从木板上撕下胶带,粘到纸杆的一端,让胶带的黏面露在外面,利用纸杆上的胶带把气球粘过来。建议主持者引导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游戏做完了,想必大家心里也明白了,这个游戏传达的是一种借势思维。如果我们摆脱传统推销,借消费者自己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从而扩大公众影响力,促进销售行为的达成。

聪明的商人都懂得借势的道理,他们把这种借势思维用在营销上,取得了好成绩。

英国有一个妇女向法庭控告,说她丈夫迷恋足球已达到了无以复加、不能容忍的地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夫妻关系,要求生产足球的厂商赔偿她精神损失10万英镑。本来这一指控毫无道理,可没想到她在法庭上竟然大获全胜。

原来,公关顾问向最初对这一指控置之不理的厂商建议:不妨利用这一离谱的案例大造声势,利用她的指控向人们证明该厂生产的足球的魅力之大。

果然,这一奇特的官司经传媒大肆渲染后,该厂名声大振,产品销量一下子翻了四倍。老板惊喜地对记者说:“想不到我们仅花了10万英镑就做了一次绝妙的广告。”

如果我们仅仅从表面上看,足球厂不仅败诉,还又赔了钱,实际上足球厂利用这场官司为自己做了一次绝妙的广告。这一事件之后,足球厂名扬四方,其产品也供不应求。足球厂的老板是聪明的,他知道如何借势扬名,这种隐蔽的炒作方式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为什么说用户体验不是免费的午餐

李涵的丈夫在外地出差,这些天总是她一个人在家,冷冷清清的。又到周末了,她决定到街上逛逛,凑个热闹也好过一个人在家。于是,李涵决定去附近的一个商场看看。

由于是周末,商场里闲逛的人们多是一家三口或男女朋友,李涵看到此景更加想念远方的丈夫。她决定给丈夫打个电话问问他过得怎么样。当拿出手机拨打丈夫的电话时,她才发现自己的手机竟然欠费了。

无奈之下,她只有到商场的手机销售区去交话费。可是商场里没有交话费的地方,她很沮丧地站在一个手机柜台前。这时,销售员热心地询问怎么了?李涵就把自己遇到的麻烦诉说了。

这个销售员安慰着李涵说,没关系,而且我可以让你看到你丈夫。只见她从柜台内拿出一款全新的手机,迅速地装上一个手机卡,然后对李涵说:“用这个手机打给你的丈夫吧。”

当李涵用这个新手机拨通丈夫的电话时,惊喜地从屏幕上看到了丈夫的面庞。原来这是一个功能齐全的视频手机。于是,李涵兴奋地和丈夫聊了好一会儿。挂掉电话后,李涵再也没有之前的沮丧,而是请销售员给自己拿出一个包装完好的同款手机,然后高兴地回家了。

这个销售员正是运用“用户体验”来让李涵感觉手机的视频功能,而对李涵来说,这款手机确实帮她解了相思之苦。

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所提出和推广。

通俗地说,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有三个:系统、用户和使用环境。

从上面的案例来说,之所以形成“用户体验”,是因为首先手机具备视频功能;其次用户李涵急需要与丈夫通话;而李涵与丈夫相距两地,这款手机的视频功能正好满足了用户的需要。这时,销售员先建议用户免费体验,然后再牵着顾客的鼻子走。

到这里,我们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房屋中介喜欢领我们去看房子,并让我们描述一下入住后会把它布置成怎样;为什么汽车经销商会把钥匙塞给我们,让我们开车上路遛一遛。第五章 生活越简单反而越快乐每天做“快乐练习”让你心情更愉悦

生活中,我们也许没有别人英俊潇洒,但我们身强体壮;我们尽管不会琴棋书画,但我们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因此,我们不要只看生活中不顺心、失意的方面,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其实上帝不会给一个人全部,也不会亏待哪一个人,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乐观的心态让自己快乐地生活。

乐观心态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断地练习。

如果你正处于伤感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找不到生活的乐趣,请按照要求做下面的练习。

练习时间:每天,在晚饭后或者在睡觉前。

练习内容:写出这一天发生的三件好事。

具体要求:连续一个礼拜每个晚上都这样做。当然,你所列出来的三件事可以是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小事,比如“今天中午,同事帮我买午餐”,或者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母亲今天生日,全家一起吃饭,我很快乐”。

分析事情的缘由:在每件积极事件后面,都写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例如,你可能推测你的同事为你买午餐是因为“她很关心我”,“母亲过生日,我很快乐”是因为父亲夸你孝顺,所以你开心。

这个练习能够增进你的幸福感体验并减少抑郁情绪。如果延长练习的时间,比如连续六个月,甚或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将会对你产生长期的益处。试想,如果每天你都开心地入睡,第二天也同样会开心地醒来。

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只要我们用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每天都可以找到让自己愉快的事情,因为生活原本就是美好的。为什么生活越简单反而越快乐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拼命工作,只是为了职务的升迁,似乎只有权威才能带给他们快乐。也有些人原本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为了追逐物质的丰裕不得不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可结果是名利都有了,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快乐来源于“简单生活”。物质财富只是外在的光环,无法救赎内心的空虚。真正的快乐来自发现内心真实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快乐和收入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除非我们无法满足自己的温饱时。

虽然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达到“简单并快乐着”的状态,但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他们住着大房子,开着名车,做着高收入的工作,过着高消费的生活,内心却被越来越多的欲望折磨得疲惫不堪。

在一些人看来,简单生活意味着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日子,定会过得非常清苦。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丰厚的存款,重要的是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

无论是富有的人还是收入微薄的工薪阶层,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在“简单生活”中追求快乐。

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好方法。

第一,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往往最简单的事物带来的是最本能的快乐。如果现在的你承担了太多的工作或职务,让你无暇去享受生活,那么不妨按自己的兴趣和重要性将工作进行排序,选出你最喜欢的,你就能得到简单的快乐!

第二,多做运动。研究发现,人在运动时情绪会变得更好,而且思维的敏捷性也更高。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做运动,还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的情绪,放松心情。

一些不爱运动的人往往性格更为内向和孤僻,不愿意与人打交道。因此,要想保持快乐的心情,一定要经常运动,比如每天散步半个小时,骑车去上班,这些简单的运动都会使人感到快乐。

第三,拥有一项长久的兴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在这件事情上。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往往是欣喜、快乐和满意等积极的情绪,即使废寝忘食也心甘情愿。

第四,专心做事。当你投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飞快;而如果我们做事拖沓,就会觉得这项工作很无聊,也就体会不到快乐了。助人为乐者更快乐

我们常常认为,拥有便是快乐:拥有金钱和权力,可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快乐;拥有漂亮的衣服,可以在众人面前炫耀,所以快乐;拥有许多的爱情,可以让众人羡慕,所以快乐。其实,当我们真正拥有这些时,我们真的感到快乐了吗?

一项对金钱与快乐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心理学调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金钱与快乐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而是呈一个倒“U”字的曲线。也就是说,越有钱的人其快乐指数往往是下降的,更多的金钱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快乐。所以说,拥有并不一定能带来快乐。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快乐呢?

心理学家告诉人们,助人为乐者最快乐。我们来看佛经中的一个故事:

一天,有三个人凑在一起,他们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快乐,其中一个人提议去请教一位有名的禅师。三人找到禅师说明了来意:“怎样才能让自己过得快乐?”

禅师说:“你们先说说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在世上?”

甲说,他活在世上是因为他一家老小要靠他养活,所以他不得不活着。

乙说,等到有一天他老了,就会看到满堂的儿孙,那时他就会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所以他要活着。

丙说,因为他害怕死,所以要活下去。

禅师听完他们三个人活着的理由,笑道:“如此的生活理由,自然不会快乐。”三个人不明白,于是问道:“那如何才能活得快乐呢?”

禅师没有回答,又问道:“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觉得自己就快乐了呢?”

甲说,我要是有了无数的金钱,就会觉得快乐。

乙说,我要是有了至高的地位,就会觉得快乐。

丙说,我要是有了完美的爱情,就会觉得快乐。

禅师又笑了:“许多人虽然拥有这些,但活得并不快乐。相反,正是这些带给他们无尽的烦恼和忧虑。让我告诉你们快乐的秘诀:金钱要布施而不是占有才会快乐,荣誉要服务他人而非唯我独尊才会快乐,爱情要奉献而不是索取才会快乐。”

三个人听了之后,此后的生活过得快乐而幸福。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因为这能满足他人的需要,也能得到他人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