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思想地工作(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4:50:44

点击下载

作者:张振学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思想地工作

有思想地工作试读:

前言

带着头脑工作,带着思想工作,带着智慧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这是历史的召唤!“用力工作”、“倾力工作”固然可赞可贺,而“用心工作”、“倾心工作”更是可喜可嘉!且不必说高科技产业刮起的“头脑风暴”已经在世界各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人瞩目的“头脑帝国”的奇迹,也不必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竞争已经由传统的资本制胜演变为思想制胜、智力制胜和头脑制胜的现状,更不必说在当今突飞猛进的时代变革和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高超的思想启示和精明的头脑导航,单就那些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普通员工,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也时刻离不开大脑的指挥、变通、协调和创新。甚至于自我心态的调整、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同样离不开大脑的积极配合和思想的指导作用。

勿庸讳言,在职场上确实存在一些常常被主管斥为“没长脑袋!”、“没心没肺!”的员工!他们墨守成规,不善变通;消极怠惰,不思进取;遇事不主动,做事不灵活;头脑简单,思想低俗;或胸襟狭隘,目光短浅;或工作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丢三落四,虎头蛇尾,麻木不仁,掉以轻心,甚至亵渎责任,玩忽职守……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是低质量和低效率的代名词,是安全事故和职场麻烦的制造者!上帝虽然也让他们在两个肩膀上扛着脑袋,但他们的脑袋却白白占居着高位,不能起到成就事业的作用。

思想即头脑、思想即智慧、思想即工作,人之所以比机器高明,就因为人在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有自己的思想,包括想法、创意、目标、期望等等,正是这一区别成就了人在工作中特有的劳动价值。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不管在哪个行业岗位上工作的员工都务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头脑的作用。积极思索、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不断在方法上、技术上、质量上和效率上寻求更新的突破和创造更大的业绩。这是新经济时代对员工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因而也是现代员工培训的首选课题。作者2006年8月于北京中关村第一章工作需要头脑思想决定成败,头脑决定成败,有思想有头脑的员工是最有价值、最有发展前途的员工。带着思想工作,带着头脑工作,带着智慧工作,带着想法工作,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不必说跻足高科技产业或处理信息业务的脑力工作者,即便是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员工,如果缺乏头脑、缺乏思想、缺乏智慧、缺乏创意、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也同样干不好工作,做不成事业,他们创造不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不了高水平的服务,满足不了高效率的需求,而且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职场上的任何前景,甚至迟早会被企业淘汰出局。用力工作是每个员工必须具备的品质,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有用心工作才是新时代员工不可或缺的素质!1.现代公司急需用大脑和智慧工作的员工

绩效法则:用大脑工作的员工比仅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绩效。 ★★★★

过去,大多数企业里的工作都是一些体力活,需要员工用手工作就可以了。而现在,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的熟练工人,更需要能够适应新的形势,用大脑,用智慧去工作的新型员工。

由于企业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老板没有多余的精力及金钱去雇用一些不爱动脑的人。老板需要的人才是拥有创意及应变能力的员工,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员工。

一个企业老总对他的员工说:“我们的工作,并不是要你去拼体力,而需要你带着你的大脑来工作。”这就是说,一个好员工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然而,在公司里,有些员工缺乏思考问题的能力,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是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几个“怎么办”,而是逃避问题,这样的员工不仅不受企业的欢迎,而且在职场上也难以发展。

同样一项工作,有的员工可以十分轻松地完成,而有的员工还没有完成就时不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又如在生产一线,假设同一个时段里,同一台设备,生产同样的产品,让不同的人来做,产量和质量就不一样。这除了个人反应能力等先天条件外,关键就在于有的人用大脑在工作,他会去考虑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而有的人仅用双手在生产。

在工作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善用大脑工作的员工肯定比仅用四肢工作的员工更有工作绩效。

上海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负责人在谈到优秀员工的工作方式时认为,优秀员工的工作方式是用大脑工作。用脑工作的员工会去考虑如何用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家建筑公司在为一栋新楼安装电线。在一个地方,他们要把电线穿过一根10米长,但直径只有3厘米的管道,而管道砌在砖石里,并且拐了四个弯。他们开始感到束手无策,显然,用常规方法很难完成任务。

后来,一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想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主意:他到市场上买来两只白老鼠,一公一母。然后,他把一根线绑在公鼠身上,并把它放在管子的一端。另一名工作人员则把那只母鼠放到管子的另一端,并轻轻地捏它,让它发出吱吱的叫声。公鼠听到母老鼠的叫声,便沿着管子跑去找它。它沿着管子跑,身后的那根线也被拖着跑。因此,人们很容易地把那根线的一端和电线联在了一起。就这样,穿电线的难题顺利得到解决。这位爱动脑筋的装修工也因此得到了老板的嘉奖。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用大脑想问题,用智慧去工作。我们在工作时,不单要用手去做,更要用脑子去想。不管工作有多繁忙,也要在必要的时候停下来思考一下,而不是盲目地去拼体力。

员工在工作中要学会思考,学会用脑子工作。工作中努力是好事情,但是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多动脑,多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做出成绩。

做好老板要你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要做一个机器人,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做一个有头脑的员工。2.勤于动脑是员工必备的素质

升迁法则:没有哪个领导或老板会对懒惰的和呆头呆脑的员工视而不见和无动于衷。因为勤于动脑不是领导或老板对员工的特别要求,而是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

勤于动脑是走向成功必备的美德。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多于张瑞敏、柳传志、刘永好,但没有一个人像他们一样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真正把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发挥在工作上。有太多的职业人士所缺乏的就是这种事业至上、勤于动脑的精神。

任何公司都不是白白养人的地方,没有哪个领导或老板会对懒惰的和呆头呆脑的员工视而不见和无动于衷。因为勤于动脑不是领导或老板对员工的特别要求,而是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职场人士要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勤于动脑的人,就需要牢记自己的梦想。只有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理由,你才能坚定信心,锲而不舍。有太多的人只为工作而工作或只为薪水而工作,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工作当成一项讨厌的责任,或者是惩罚,这种思想决定了他们只会偷懒和拖拉。而如果你把它当成实现梦想的阶梯,每上一个阶梯,就会离梦想更近一点,你还会那么痛苦吗?勤于动脑工作不仅是要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还必须用你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用你的耳朵去倾听建议,用你的大脑去思考、去学习,把10年真正当作10年来过,那么10年之后你所具备的才能还愁不被老板所赏识吗?其实根本用不了10年,3年、5年你可能就被提拔和重用了。

勤于动脑工作不是机械地工作,而是用心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及时“充电”,跟上知识的更新和变化,不断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在上班时间不能完成工作而加班加点,那不是勤于动脑,而是不具备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工作的能力,是低效率的表现。

勤于动脑并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干,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那样只会导致低效率。所以工作累了的时候不妨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给自己紧张的大脑“换换挡”。

勤于动脑是通向成功的邃道,而成功很可能会成为勤于动脑的绳索。有一项调查表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获奖之后的成就、论文篇数等远不及其获奖前的一半。成功之后就不再努力的例子并不鲜见。很多人在凭借着勤于动脑和高效率的工作终于被上司提拔和重用之后,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了———为自己前段时间那么辛苦的工作补偿一下,结果工作业绩就如“逆水行舟”,不用力就后退了。请记住萧伯纳的名言:“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这两种悲剧,都会导致勤于动脑的终止。在取得了一个小目标的成功之后,要重申自己的大目标,告诉自己还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着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继续勤于动脑,永不满足。

在职场中永立不倒的英雄所凭借的决不是安逸中的空想,而是踉跄中的执著,重压下的勇敢,逆境中的自信,艰苦中的勤勉和奋发,是在任何环境中的扎实工作和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崇高美德。

华勒是堪斯亚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总,几年前他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堪斯亚一支建筑队招聘进来的。华勒并不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样把水桶搬进来之后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在墙角抽烟,他给每一个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在工人休息时缠着他们讲解关于建筑的各项工作。很快,这个勤于动脑好学的人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华勒当上了计时员。当上计时员的华勒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由于他对所有的建筑工作比如打地基、垒砖、刷泥浆等非常熟悉,当建筑队的负责人不在时,工人们总喜欢问他。一次,负责人看到华勒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包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来照明的困难,负责人决定让这个肯动脑又能干的年轻人作自己的助理。现在他已经成了公司的副总,但他依然特别专注于工作,从不说闲话,也从不参加到任何纷争中去。他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学会用脑工作,他还常常拟计划、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好的建议。只要给他时间,他可以把客户希望他做的所有的事做好。

华勒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才华,他只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送水工,但是凭着勤于动脑、努力工作的美德,他幸运地被赏识,并一步一步地成长。没有什么比这样的故事更让人心灵震颤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它更能洗涤我们被享乐和功利污染的心灵的了。它不是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也不是距我们四五十年,它就发生在现在,就发生在这个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竞争时代。它告诉我们,要想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就必须善于动脑和努力工作,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劲头,否则你只能由平凡转为平庸,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和没有出路的人。

所以,不管你现在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工作,不管你是一个水泥工人,还是一个IT精英,只要你善于用脑工作,你就是成功的,就是令老板认可的。

很多人习惯于用薪水来衡量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值得。其实相对于工作所带给你的东西来说,薪水是微不足道,至少可以说是有限的。你的智慧带给老板的是业绩的提升和利润的增长,而带给你的是宝贵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当然随着机会到来的还有财富。实际上,在勤于动脑中你与老板获得了双赢。3.鼓励员工去思考

管理法则:管理的核心是管人,管人的核心是开发人的脑资源。 ★★★★

现在可以说,对一个管理者来说,最大的不幸就是他的下级都是一帮唯唯诺诺的庸人,下级只会经常奉承他们的上司。一个精明的管理者需要在他周围有一批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他必须洞察那些卑躬屈膝,专事奉承的人,要不然,他们必将把他置于困境。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管理者周围需要有一批独立思考的人的意义所在,为的是便于纠正他的错误,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在某些企业中,也有的领导者害怕员工提出一些自己企业从来没有过的改进设想和发展创意。经理想,也许有人会问:“你作为经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个主意?”这种态度当然是完全错误的。应该鼓励每一个雇员积极地动脑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而且必须使他们知道他们的建议将会得到认真的研究。一个好的建议制度能促进全企业职工同心协力,使职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兴趣,对自己的工作考虑得更多,并且总是设法去改进自己的工作。

领导者遇事与员工商量大有好处。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值得听取的,其余的人也有许多丰富的常识,可以提出些建议。与人商量还可启发你自己的思路,要善于利用员工的智慧,不要认为只有领导者才有主意。此外,如果你与员工商量办事,别人也会与你合作得更好。即使你胸有成竹,但对事关你部下的事情也不妨与他们商量一下。毋庸置疑地说,职工是不喜欢他们的经理包办一切的,他们也愿意参与管理,没有一个人愿意像木偶那样被摆布。如果你的雇员感到他们也参与了作决定,那么你可以确信他们会比强加给他们的一个决定更加热心地去执行。

你必须鼓励部下放开思想,有目的地去思考,去幻想。

有幻想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一定曾经幻想过。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会有一个目标去追求;而那些整日碌碌无为只求温饱的人,绝不会去幻想———他们甚至缺少这种勇气。

有一个爱幻想的员工确实会很让你头痛。但要是拥有一屋子“老黄牛”式的只知埋头苦干的员工,猜想你的日子不一定会好过。幻想有时也并不一定是坏事,敢于幻想的人更是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

IDV是英国大都会公司制造酒精饮料的分公司,1987年的一天,一位26岁管理商标的低级员工蒂斯代尔找到了当时负责酒精饮料开发工作的主管说:“我发明了一种带有24K小金粒(可食用的)的杜松子酒。”主管听后说:“带小金粒?这真是异想天开。”蒂斯代尔说:“是有点异想天开,不过我真想试试,我想要两万美元进行开发。”主管想了一想说:“好吧,我就给你两万美元。”后来他又要了两万美元,主管也答应了。这种带小金粒的酒最后被命名为金斯拉格酒。此酒一上市便引起了轰动,原预计一年卖7000箱,结果却卖了20万箱,到1994年这种酒已为公司创收一亿多美元。今天,蒂斯代尔有一份新工作———他负责着七个品牌的开发和销售。

所以你应该高兴,你有一个满脑子怪念头的员工这也许是件好事。赶快把爱幻想的下属叫来,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这种精神,鼓励他做更多的实际工作来完善他的构想,说服他在众多幻想中选择其一二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感谢他将这种爱幻想的风气带到了你的部门和你的其他员工身边。最后在部门大会上肯定这种精神,说明有价值的幻想并不是白日做梦,并希望员工们都拥有自己的幻想。说不定不久以后,这些爱幻想的下属的“零成本创业计划”真的实现了,那么你可以毫不谦虚地承认你这位主管确实是一位有眼光的伯乐了。4.优秀的员工必是善于动脑的员工

好主意法则:好主意的产生来源于将观察、琢磨、想像等思维活动放在大脑里不断地搅拌。 ★★★★

创新是一个永远不老的话题,创新并不是少数几个天才者的权利,每个人都能创新。在工作中创新一定要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在细节中创新,就是要敏锐地发现人们没有注意到或未重视的某个领域中的空白、冷门或薄弱环节,改变思维定势,最终将你带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一个世界级的牙膏公司里,总裁目光严峻地盯着会议桌边所有的业务主管。

为了使目前已近饱和的牙膏销售量能够再加速增长,总裁不惜重金悬赏,只要能提出足以令销售量增长的具体方案,该名业务主管便可获得高达十万美元的奖金。

所有业务主管无不绞尽脑汁,在会议桌上提出各式各样的点子,诸如加强广告、更改包装、铺设更多销售据点,甚至于攻击对手等等,几乎手段都想全了。而这些陆续提出来的方案,总裁似乎对所有的方案没有一件是满意的。所以总裁冷峻的目光,仍是紧紧盯着与会的业务主管,使得每个人皆觉得自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在凝重的会议气氛当中,一位在会议室负责为参加会议人员服务的女员工始终在会议室的一隅静静听着,在大伙儿沉思更佳方案的静默中,怯生生地向总裁问道:“我可以提出我的看法吗?”

总裁瞥了她一眼,和颜悦色地说:“可以啊,如果提的意见好照样奖励。”

这位女孩轻轻地笑了笑:“我想,每个人在清晨赶着上班时,匆忙挤出的牙膏,长度早已固定成为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将牙膏管的出口加大一点,大约比原口径多40%,挤出来的牙膏重量,就多了一倍。这样,原来每个月用一条牙膏的家庭,是不是可能会多用一条牙膏呢?诸位不妨算算看。”

总裁细想了一会,率先鼓掌,会议室中立刻响起一片喝彩声,那位小姐也因此而获得了奖赏。

廖基程也是一个在细节中求创新的人。廖基程在工厂劳动时经常看到,由于大部分零件的精密度都非常高,为了防止零件生锈,工人们都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而且手套必须套得很紧,手指头也要能灵活自如,这样一来,戴上脱下相当麻烦不说,手套还很容易弄坏。

为此,他常想,难道只能戴这样的手套吗?能不能改进一下?

有一天,他在帮妹妹制作纸的手工艺品时,手指上沾满了糨糊。糨糊快干的时候,变成了一层透明的薄膜,紧紧地裹在手指头上,他当时就想:“真像个指头套,要是厂里的橡皮手套也这样方便就好了!”

过了不久,有一天清早醒来,他躺在床上,眼睛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头脑里突然想到:可以设法制成糨糊一样的液体,手往这种液体里一放,一双又柔又软的手套便戴好了,不需要时,手往另一种液体里一浸,手套便消失了,这不比橡皮手套方便多了吗?

他将自己的这一大胆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公司领导非常重视,马上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把廖基程也从生产车间调到了这个组里。经过大家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这种“液体手套”。使用这种手套只需将手浸入一种化学药液中,手就被一层透明的薄膜罩住,像真的戴上了一双手套,而且非常柔软舒适,还有弹性。不需要时,把手放进水里一泡,手套便“冰消雪释”了。廖基程在工作中求创新的行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在工作的细节中求创新,就要求你特别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问题,在工作中抠细节。也许某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使你灵光一现,你便会有所突破并进而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业绩。5.提高注意力

培根法则:骤来的幸福造成躁动者,但是经过磨炼的幸运却造就天才。 ★★★★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自感卑微的,还是重大的,你都应该尽力去做,热爱它,关注它,这样你不但能从中得到乐趣,而且还有可能得到意外收获。而事实上,任何一项正在实施的工作都有着改进和创新的空间,这对于有头脑的人来说无疑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机会。

有一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的学历不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他在公司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圈,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

没几天,他便开始对这项工作厌烦了,他很想改行,但又找不到其他工作。他想,要使这项工作有所突破,就必须自己找些事做。因此,他更集中精神观察这焊接工作。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他努力思考: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次,他突然想: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够节省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实用。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替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可想而知,公司老板对这个年青员工会如何看待呢?那一定是加薪奖励,加强培养,而这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改良焊接剂”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大事的关键在于:不管做什么事都投以特别的爱好和关注,而不是木讷、呆板地把自己拴在那里,做工作中的机器人。6.因循守旧就是坐以待毙

生存法则:每当社会面对重大变革的时代,对人对物都有一个重新筛选的过程,结果是优胜劣汰。 ★★★★

每个企业都欢迎经常出新的员工,因为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许多员工只是抱着坚守本职工作岗位的态度,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精神,认为创新是老板的事,与己无关,自己只要把分内的事做好就行。

在现代职场里,老板对于每个员工的考核,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的优劣。一些新的成功必备条件正在形成,并正主宰着每个员工的职场命运。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职场成功的条件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你的职场生涯是否成功。

企业发展必须要有创新精神。企业用人不仅看他是否能胜任现任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

一些企业招聘时,特别注意考察员工的创新能力,面试时不光要问和你要从事的专业相关的问题,更多的是看你的思维方式是否独特。像微软这样的公司要看员工的创新能力、思维是否敏捷,比如,他们会问:“你现在用的电话有什么缺点?怎么改进它?”或者“龟兔赛跑时,如果兔子没有睡觉乌龟怎么赢得比赛?”这些问题和专业毫无关系,但前一个问题考察了你是否善于观察和解决问题,后一个问题隐含着在竞争中的两个公司或两个产品,处于劣势的那个怎样变为赢家的意思,从你想的办法就可以看出你的创新能力是否强。

为什么人才济济的微软公司竟聘请两位少男少女做顾问,并让他们参与公司里最为核心的“下一代知识工人”项目研究?是因为这两位少男少女极富创新精神,因此受到微软的器重。

无独有偶,日本本田公司专门招收个性不同但却有创意的“怪才”。本田的员工一般是两种人:一种是本田迷,即对本田车喜欢到了入迷的程度,他们不计较工资待遇,而是想亲手研制发明新型本田车;一种是一些富有创新精神的“怪才”,他们或爱奇思异想,或爱提不同意见,或热衷于发明创造。在美国获汽车设计大奖的本田车型,都是那些“怪才”们的杰作。微软公司和本田公司的做法,对当今企业招聘人才的传统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至今,招聘人才由最早看文凭过渡到注重经验,再到如今青睐创新精神,这是人才理念与时俱进的深刻体现。

在工业化阶段,经验也许是员工迅速胜任新工作,迅速取得新业绩的重要保证。然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经验已不再至关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精神。这主要是由于知识大爆炸、技术更新和资讯传播速度更快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员工只有富有创新精神,才能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并推动企业与时俱进。因此,创新精神成为时下员工的首要素质和关键条件并不偶然。

开拓、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推进器,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具有开拓创新能力是优秀员工的重要标志。员工不仅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信息,并根据所处的环境以常规方式来处理大量的事务,更重要的是能从已知的大量知识、信息中通过鉴别、分析、判断,权衡利弊来果断决策等手段设计一种全能、正确、高效的方法来处理解决问题,以达到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做出贡献。7.充当老板的“外脑”

罗特希尔法则:作为老板的属下,你若想在事业上成功,首先要辅助老板成功。 ★★★★

企业的成功意味着老板的成功,也当然意味着员工的成功。也就是说,你必须认识到,只有老板成功了,你个人才更有发展前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绑在一辆战车上的战斗团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认识到这一点,你很快就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能很快赢得老板的青睐。

好员工要帮助老板成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挣薪水。公司的利益和老板的利益比员工个人的利益要大得多。公司不赚钱,老板挺不住,员工非但不能增加薪水,可能还要削减薪水,甚而只能卷包走人。相反,如果你帮助老板思前想后,为老板独当一面,挑起大梁,开拓打拼,老板成功之日,也是你受益之时。

杰克是一位国际市场部总经理助理,他接到了一项紧急任务,根据老板的笔记,准备好业务进展曲线图表。起草图表时,他注意到老板写道:“美元坚挺,则出口就会增加。”杰克知道,事实恰恰相反。于是,便通报老板,告知已经纠正了这一错误。老板很感谢杰克发觉了他的疏忽。当第二天向上呈报未出丝毫纰漏后,老板对杰克做出的努力再次道谢,不久,杰克发现自己的薪酬有所增加。

老板并非全才,在工作中他会遇到许多难题。这些难题也许不是你的分内工作,可是这些难题的存在却阻碍着团队的前进,如果你能够动动脑子帮助老板解决这些难题,无疑,你在成功的路上会进展得更快。

优秀而聪明的员工心里清楚老板的目标,并把老板的目标也当成自己的目标。在向这一目标奋进的征途上,他们知道老板之所急、所思、所忧,并竭尽所能和自告奋勇地帮助老板解决难题,拓展思路,开创工作新局面。

卡尔是某学院的部门助理,他的老板罗格负责管理学生和教职员工。极其糟糕的签到系统使学生们常常因还未上课就被记名,许多班级拥挤不堪,而另一些班级却又太小,面临被注销的危险。别人对此并不经意,而卡尔却意识到罗格承受着改进学生签到系统的压力,并记在心里,自告奋勇组织攻关,负责开发一个新的体系。老板高兴地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这个攻关小组开发出一个大有改进的系统。之后的一次组织机构改组中,罗格升任了主任,随即卡尔被提升为副主任。对卡尔开发并成功地完成了这套系统,罗格给予了高度赞扬。

一般说来,时刻和老板保持一致并帮助老板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最终会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自己也会成为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

任何人都清楚,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团队成功之上的,没有企业的快速增长和高额利润,我们也不可能获取丰厚的薪酬。8.思考越多进步越快

买卖法则:“心眼少”的永远也算计不过“心眼多”的。 ★★★★

思考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探求、发现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我们这里说的“学会思考”,不仅指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试看在我们小学甚至是学龄前的教育中,哪位老师没有告诫我们要多多思考,善于思考?可是在我们年轻人当中,又有几个是懂得思考,喜爱思考,遇事善于思考的呢?或许给他出一道数学题,他知道去思考它的解法,可是要问他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在没有学过牛顿的万有引力之前,谁会想过这个问题呢?许多人在遇到新鲜事物时,便想当然地认为世界本该这样,连“知其然”都不愿去探究,还谈什么“知其所以然呢”?问你旁边的人,有几个知道冰箱关上门后里面的灯就会自动熄灭,马路上汽车尾的红灯时亮时灭是由于司机踩刹车所致?

一个员工思考得越多,思考得越好,他取得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有些人是逻辑思考,另一些人是浪漫思考,但是他们都必须要对思考、沉思、反映和想像抱有相当的信心。

思考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们行动的先导,是导致我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最重要的因素。人们要寻找的问题的大部分答案,本来都深藏在自己的头脑中,从想法、故事、经验到信心和内心的平静,无不如此。

大脑思考时所需要的两枚“金蛋”:一是寻找或者创造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的能力;另一个是以富有成效和有意义的方式运用这种信息。运用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你将学会如何进行富有成效地思考———即要以新眼光去思考和观察事情,以期有崭新的发现和发明。

某贸易公司因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几乎每个有关的员工都对如何减少库存量伤透了脑筋。

某天,公司经理指示小刘再去检查资料仓库的库存量。结果发现这种库存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不景气而减少,因此有关人员便在一起讨论问题的症结所在。

小刘说:“购入X产品的日数至少也要半个月,所以现在的库存量实在无法减少,因为购入所花的时间实在太多了。”其他人也附和说:“即使经理希望减少库存量,我们也无能为力。”

就在众说纷纭时,小李站起来说:“的确,情况可能就是如此令人无能为力,但若能深入了解购买的详细过程,或许可以缩短一点购入日数。”他提议对购入日数的详细内容加以检查。

他的提议获得了大家赞同。深入讨论的结果发现问题果然是出在购买的手续上。原来的购买手续实在太麻烦了,光花在文件批示盖章上的时间,就得好几天。如果能够简化这些繁琐的手续,势必可减少购入的日数。这样,在小李的提议下,使大家都感到棘手的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小李就是利用了智慧,掌握了影响库存的各种信息,进行积极思考,使工作有了很大的改善。

思考是人类独有的能力。我们有意识,有认识和发现的能力,还有反应和构思的能力。我们通过思考、感悟和探询而获取知识的能力构成和决定着我们的工作结果。

人们往往在宁静的情况下,才能想出最卓越的主意。每天你抽出点时间从事思考,不要以为你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把自己的时间的1%用于思考和计划,你达到目标的速度将会是惊人的。

只有你平时就与思考结伴,让思考为你的工作保驾护航,那么你在面临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时,才不会措手不及,才不会心慌意乱。

有一位经验老到的驾驶员,在山路弯道上遭遇一辆疾速又占用双向车道的来车时,他很快地把车子转入路肩;车子沿着松垮的砂石路肩下滑一阵子之后,他终于掌握住车,把车开回路上。他意识到刚才的事情真是千钧一发。于是他停下车稍事休息,一边让自己从这幕九死一生的惊险中恢复过来,一边则回忆刚才发生的一切。他很惊讶自己竟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做了一连串正确的决定。相同的情形如果换成一个没有经验的驾驶员,他很可能会因惊慌过度而乱打方向盘,结果连人带车一起翻落山崖。

这位有经验的驾驶员,曾经在压力较小的情况下处理过类似状况,而且也做出理性而正确的反应,所以当他碰到紧急情况时,就能按直觉采取正确的应变措施。

一个优秀的员工,愿意观察、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思想,同时仔细探求自己的思想对自己、同事、自己的工作与环境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耐心的实践和调查将因与果联系起来;利用自己的每一次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经历和日常发生的琐事,以此开始思考,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这样获得的知识是理解、智慧和权力。俗话说:“只有努力寻找的人才能找到;大门只会对敲门的人敞开。”因为只有通过耐心、实践和无止境的思考,让思考为你的工作保驾护航,你才能做得更好。9.工作没业绩就是头脑没用到位

蠢人法则:世界上最蠢的人就是抱着金饭碗乞讨的人。 ★★★★

知识层次决定思想层次,思想层次决定人生层次,你有多高的思想水平,就能达到多高的人生境界。现代企业所建立的组织是学习型组织,所建立的团队是学习型团队。一个组织或一个团队,如果不尚学习,那么这个组织或团队就将逐渐失去整体竞争力。

有人向一位商界奇才请教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个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是你,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但他却含笑不语,很久,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

在那样的情况下,你宰得渡客只剩一条短裤,人们也会心甘情愿。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这就是头脑!这就是智者与普通人的差别,无须蛮干照样能赚钱,但这并不是说让你不干了,而是应该多开动脑筋,让心中的路比脚下的路还多!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1998年2月10日,即将就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为《每日经济》报创刊32周年的题词是“头脑强国”。4月21日他在出席新设计展览会的开幕式时说:“21世纪是文化和经济融为一体的时代,只有‘头脑强国’才能支配世界……”“财富来源于聪慧的大脑”,这一名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与意义,智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竞争力的资本。

有一个富翁曾对一个强盗说过这么一段令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拿走我的汽车,抢走我所有的钱财,但是,只要不杀死我,留下我的大脑,过不了多久,我就又会拥有这些了!而你呢?把从我这里抢去的钱物挥霍掉之后,你又一贫如洗了……”那个强盗听了似有所悟,便问:“那是为什么呢?”富翁说:“因为我拥有思想,思想可以变成黄金,可以使我拥有一切!”人的思想对命运的影响是巨大的,两个思想水平不同的人,注定会有不同的人生命运。

思想对员工命运的影响常表现在对智慧的运用上。

许多智力条件好的员工之所以不能成功,就在于他们没有把自己的智力化为思想。如果把智力比做金子,金子埋在土中,一丝光也发不出来,金子存在家中,如果不去使用,不把它打制成精美的饰品,金子就如同一块铁。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狗眼看人低,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拔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布若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布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一车大约有多少斤,多少钱?”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后说有40袋。“价格是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儿吧,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爱若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还带回几个样品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到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总经理看一眼红了脸的布若,说:“布若先生,你还有意见吗?你已看到了吧:爱若是带着头脑去工作的,你仅仅是带着指令去工作的。”布若恍然大悟,却也心服口服。10.经常思考会使我们少受挫折

苏格拉底法则:人的行动有两个引导系统,人不至于走到沟壑中靠的是眼睛,而不至于做错事靠的是思想。 ★★★★“没有头脑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人们在试图理解影响其生活的复杂现象时,通常表现出了迷惑和不知所措,并对这些现象不能加以控制而产生挫折感。

当我们过着缺乏反省和思考的生活,只是简单地应付生活环境,而不设法去探求更深的意义时,我们的生命就会失去意义和价值,我们将会失去自主生存的能力。“没有头脑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约2500年前提出了这个有争议的观点,今天它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说:“我生活中的一切变得如此之快,我似乎无法适应。我周围有许多的力量在不停地拉我、推我,我真不知该朝哪个方向走。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在手忙脚乱地被动应付,而不是独立地自己把握行动的方向。我该作怎样选择呢?

我似乎花费了很多时间把我装扮成另外一个人,我对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我自己缺乏自信。我担心人们不喜欢真实的我,因此,我想方设法在别人面前展示我认为他们能够接受的形象。”“真实的我”是谁?什么价值观念在主宰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我们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苏格拉底的格言所蕴涵的意思是,当我们缺乏反省时,我们就不会运用人的能力去深入地思考重要的问题,对我们自身和我们生活的世界作出有见地的结论。相反,我们只是停留在生活的表面,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被爆炸的信息所包围,永远都在忙着。实际上,我们就是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去认识我们自己,探究我们生存的意义,确定我们生命的方向,把我们自己塑造成独特的、有价值的生命个体。

你阅读本书的事实表明,如果我们都注意到了要反省的重要和思考的重要的时候,说明我们已经意识到了通过改善你的思考能力,提高你的思想水平,来丰富和加大你生活的意义———这的确是有价值的目标。实际上,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能把自己塑造成你所希望的人,你也能创造一个有效的、有成就的生活。为了做到这些,你必须要会———(1)批判地思考;(2)创造性地生活;(3)自由地选择。

你也需要明确地勾勒出你想要成为何种人的肖像,并运用你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把浓墨重彩都倾注在你的肖像上,然后在生活中竭尽全力实现你的构想。塑造自己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是,它却值得我们去为之努力。你的肖像就是你对世界的贡献,就是你留给今人和后人的宝贵遗产。

我们提示注重思想活动就是为你创造有意义的自我肖像提供指导和帮助,使你在迎接生活的挑战和丰富你的人生时,有一个理性的工具。

保罗·蒂里奇曾这样写道:“人们需要使自己成为他想要成为的、能把握命运的人。”但是,我们怎么能发现我们的命运和我们生命的独特意义呢?如果我们的思想清晰,有见地,那么,生活对我们的要求和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就会一目了然。11.自主地去工作

成长法则:作为种子,人们可以把你播种下去,如何成长则靠你自己。 ★★★★

倘若你目前的职位并不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实干得到的,而是借助关系和一些其他的外力,例如你父亲的面子,或者是亲友的提拔等等,那么,你在这个职位上,也许并不会胜任自如。因为,它不是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得到的。就这个职位而言,你缺乏完善的技能和实力。因此,你做事时难免四处碰壁,这一点你应该想到,你应该有这个头脑。

倘若你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信心十足,并且认定自己能够胜任并有所成绩时,就不要再灰心、抱怨,努力严格要求自己,踏实地工作,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合这个岗位的人。这当中的关键就是,要掌握职位所需的技巧和能力。如果你掌握了这一点,就能使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得到提升,并逐渐地受到重用,直至成为老板心目中不可替代的人。

曾有一位公司老板雇了一个年轻人做自己的司机,年轻人也只得到那份与自己职位相应的薪水。而难能可贵的是,年轻人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时常帮老板收发一些信件和做一些手头上的工作。渐渐地,他了解了不少公司的业务。

此后,老板如果有事无法脱身,就让他代为负责处理。他没有斤斤计较报酬,而是努力地干这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并力求做到完美。

直到有一天,公司的行政经理辞职,老板自然想到了他。而他能够得到这个职位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已经让老板看到他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

不管你目前从事什么工作,掌握一些工作技能是很必要的,这就是你有头脑的表现。在你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时,不要斤斤计较眼前的得失,而应更长远地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同时也只有多掌握一些工作技能,才能为你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常常听到家长告诫自己的孩子:“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多动脑子。”

只有这样做,才能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信心。这个世界随处可见懒散粗心的人,而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的,只有那些在工作上有能力有头脑的人。

我们对每一个志向远大的年轻人都抱有这样的期望:“多掌握一些技能,使你人生的大船能经受起风吹浪打,也能为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累积更多的资本,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每个有过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能够为老板提供其急需的技能是获得工作机会的前提,拥有过硬技能的人都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一个人掌握何种技能取决于他的兴趣、能力和聪明程度,也取决于他所能支配的资源以及制定的事业目标。但不管自己在什么样的兴趣和能力状态下,由于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掌握几种必备的工作能力是必须的,对于这一点也是必须要认识清楚的。只要你对工作本身的意义有了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自然也会去努力加以培养的。12.创意让你走向成功

教授法则:上帝赋予人以头脑,不是光用来吃饭的,更是指导人的行动的。 ★★★★

公司的成功通常依靠那些有创造性的好点子,想出这些好点子的员工是公司的宝贵财富,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工作的机器,更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否能有创造性也是老板非常看重的一个特色,没有哪一个老板希望自己的员工只是会遵循命令的机器人。

你现在所坐的椅子并非突然奇迹般地出现在你房内,它是一位工匠创意的结晶。同样,你现在身上穿戴的衣服、首饰、拉链、手表与皮鞋等都是创意的结晶。设计家、工程师、制造业者、冶金师则是这些创意的原始来源。

自古以来,人类头脑就开始在为因需要、解决各类问题而不断地产生创意。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旧的事物相继被淘汰。也许有一天会有新的瓶盖出现,使旧的开瓶器成为古董,而所有食物都因电子处理,不需要再贮存,使冰箱变成废物。今天的创意将成为明天的大事业,每个人都有无穷的创造力潜藏在内心里随时准备获得你的解放。依靠创意拓展事业的大企业最能体会创意获得的重要性,其内部所有的研究人员皆全心致力于创意的获得,因为他们都希望能为公司开发出新产品及新市场。

这种现象凡是大企业多少都有。创意到以成品出现,经过不断实验、改良与包装,背后皆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与努力。这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通常都享受到高薪的待遇,因为他们拥有卓越的创意。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创意是无价之宝。

每个人都有创新思考的能力。只要多动脑筋,你就可以获得对公司、事业,乃至于自己的生活有所助益的创意,而你只要具备观察力与敏感性就能获得它。

奇怪的是,常有人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创意。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创造力尚未开发之故。这些人事实上脑中还是有相当机敏的意识,但因为他们一遇到困难便产生放弃的念头,以至创意皆遭封杀。

那么,到底什么是障碍呢?所谓障碍其实就是“看来好像会不顺利”这样的想法。这种声音一直在脑袋里回旋,你便会老是想着为什么事情不顺利,愈想不透就愈想,不知不觉中,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现在你应该做的事是马上停止这种无谓的胡思乱想,有效地去利用时间,积极找出创意来源,并加以开发。一遇障碍就退却的人,永远得不到成功。

独特创意的产生并不是非资赋优异的人或职业专家不可,只要持以积极的态度,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反之,你若常保持着悲观态度,创意便会遭致扼杀。

做某件事时,你是否曾有过事先不清楚性质内容,事后反而顺利成功的经验?相信这种经验或大或小,大家都曾有过。

担任经营顾问的杰克·巴顿曾谈到他在制衣工厂做事时有关这方面的经验。他的工作主要是为这家工厂降低生产成本。

该工厂作业中有一部分人每缝完半打或一打衣服时,便装入一只有拉链的袋子中,然后使用输送带运到下一个部门。杰克进入工厂工作后不久就发现了这种现象。

他觉得这种作法很奇怪,不知是何道理。为求了解,他开始针对这种现象着手调查。结果他发现,一般缝衣工厂都这么做,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去打破这个传统。“这种作法实在多余。”杰克心里这么想着。于是,他向公司建议取消这种装袋运输的制度。结果他的这项建议为公司节省了将近22%的工资成本。

为什么他能一眼看出致使作业无法顺畅的最大阻碍即是装袋运输制度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在缝衣厂工作的经验,故不致被传统所束缚,观察事情也比较客观。他所提出的建议,不但为经营者节省了每个月数万美元的经费,也使他受到公司重视。

因此,任何人皆不可因为年轻或没有工作经验而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可能有好的创意。实际上,“创意总在思考后产生”,只要肯动脑筋,我们都能产生出创意,而这种东西正是使你晋升不可或缺的主要条件。13.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旅行法则:只知等车,却不知乘车的人,永远也到达不了要去的地方。 ★★★★

爱因斯坦曾说过:“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人们常常引用苹果落在牛顿脚前,导致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例子来说明所谓纯粹偶然事件在发现中的巨大作用。但人们却忽视了牛顿一直在为重力问题苦苦思索、研究的过程。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牛顿思考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问题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关于重力问题的一些极为复杂深刻的问题他都反复思考、推敲过。苹果落地这一常见的日常生活现象之所以为常人所不在意,而能激起牛顿对重力问题的理解,能激起他灵感的火花并进一步做出异常深刻的解释,很显然,这是因为牛顿对重力问题已有了深刻理解和研究,他的思想水平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结果。因此,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却很少有人能像牛顿那样引发出深刻的定律出来。有许多发现和发明看起来是纯属偶然,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这些发现和发明绝不是什么偶然得来的,不是什么天才灵机一动或凭运气得来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形下,这些在常人看来纯属偶然的事件,不过是从事该项研究的人长期苦思冥想的结果,也就是说,纯粹的偶然性虽以偶然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它其实也是在不断实验和思考之后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形式。

虽然时机是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有一定的神秘性,但也不是无法捉摸和预料的。聪明的人总是一方面从事手头的工作,一方面注意捕捉取得突破或成功的时机,当时机没有成熟的时候,他积蓄力量或者寻找出路,一旦时机成熟就顺应形势或潮流,促成自己的事业达到高潮。

常常听到有些人抱怨命运女神忽略了他,总以为自己碰不上好机遇,总以为能够利用的机遇太少,因而把工作和生活上的一切不顺心的事,都归结到机遇很少光临自己。其实,机遇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这就像阳光雨露会播撒到大地上的每一块地方一样,关键是一个人面对机遇究竟能不能真正把握住。

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机遇的人那里,机会时刻都存在着,对机遇就像有经验的船夫利用风一样,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而在对机遇毫无知觉也不会很好地利用的人那里,即使机遇来到眼前,他也不能及时地抓住,而是常常让机遇白白地失去。14.跟不上时代说明头脑里缺东西

西蒙法则: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 ★★★★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越多,经验越丰富,思想也就越充实。在激烈的竞争中,缺乏知识,就如同缺乏经营的本钱。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法规、政策,甚至习惯都在不断变化,比如过去的商业法规就是去发现需求,满足需求,现如今“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已变得不那么时兴了。事物在迅速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新的商业法规变成了关注两方面内容:一是关注难题,二是关注产品和服务。

老板时刻都在把目光盯向那些掌握新技能、能为公司提高竞争力的员工,你若不想落伍,就必须找出自身知识的缺陷,迎头赶上。

所以要不断加强学习,用新知识、新观念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当然,身在职场当中就不可能像在校学生那样有充裕的时间和心无杂念的专注,更没有专职的传授人员,所以积极主动地学习最为重要。不要担心学不到知识,只要你用心去学。正如博斯威尔所说:“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类的自然意向,任何头脑健全的人都会为获取知识而不惜一切。”果真如此的话又何愁知识学不到手呢?

优秀员工通常都重视在工作中学习,并且不放过任何获得培训的机会,另外也要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条件,即使自己掏腰包接受“再教育”也是值得的。当然首选应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其他还可以考虑一些热门的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范围,这类培训更多意义上被当作一种“补品”,在以后的职场生涯中会加重你的分量,为你拥有高人一筹的创意埋下伏笔。

一个人拥有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变为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不断将之充实到各项创意当中去,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由掌握知识到不断发挥自己的才学使其变为本领,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在这个升华的过程中,除了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考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始终把这一过程当作是一个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过程。

要学会怎样把知识变为能力,用知识丰富想像,不断推出新的创意,善于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参与竞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一个人如果善于学习与思考,他的前途会一片光明,而一个良好的企业团队,要求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那种迫切要求进步、努力学习新知识的人。”

对呼啸而至的科技大潮你可以惊叹不已。

对身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也可以暂时目瞪口呆。

对一些新知识你可以表现出茫然无措。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应该让你放弃学习与思考。只有这样你才能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滚滚的时代列车遗忘在一个无名小站。15.众“智”成城

憨汉法则: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

现今的时代可谓是“物质”加“智慧”的时代。赋予物质多少附加价值,集中了多少预先获得的物质在社会需求中的概念,才是企业盛衰的分界线。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讲究众“志”成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演变为众“智”成诚。

干任何工作都需要创意,任何工作都有可改变之处,包括思路、方法、技术等等。只要集思广益,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日本丰田车形象连同这句广告词,制成无数个街头广告巨牌,布满中国大小城市。使得丰田车在中国家喻户晓。

中国人都喜爱唐诗、名言、格言,这个唐诗式的,借用古老中国名言的广告,几乎完全消除了中国人的抗日情绪,听上去、看上去就觉得这丰田车像是自家的车子似的,坐“小日本”、“小鬼子”的车也觉得舒坦多了,以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以坐“皇冠”用“丰田”为荣。中国成了丰田车的巨大市场,这不能不说日本人是把脑袋用到了极致的聪明人。

人脑像电池,能量耗损之后,使人变得无精打采。畏缩不前,此时就必须要充电。因此,随时保持头脑的活力,定期与其他精神充沛的人接触,互相充电。与智慧相当或更有智慧的人接触,能够激发我们的智慧;同样的,与消极的人来往,则令人消沉与怠惰。

和谐地结合在一起的心非常健康,同样的原则,它可激发出共同的能量。

两个人以上结合在一起,发挥足够的制胜力量。众“智”共振非常重要。

两个以上的人同心协力,团体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由潜意识中汲取其他成员的学识和能力。这种效果立即可见,能够激发更大的力量,更活泼的想像力与第六感。

通过第六感,新的灵感浮现出来,与你思考的主题自然结合。如果整个团体,专注地探讨共同的主体,灵感就会源源而来。好像有外在的帮助力。他们的心就像磁石,吸引新的观念和思想,激发最大的凝聚力。

意志结合的过程就像许多电池的串联,结合所有电池的能量,所有的心互相激发,能量变得非常大,甚至形成连接宇宙的能量。

所有的能量都储存于大气之中,既不增加也不毁灭,通过意识的化学变化,每个人都可能开发另外一个人内心的知识。

芝加哥颇具财力的商业集团,包括经营口香糖公司的威廉·莱利,他每年的收益高达1500万美元;经营午餐连锁店的约翰·汤普森、广告经纪人雷斯尔、经营快递公司的麦克·库洛及黄色计程车行的利奇及赫兹。

这6个人并没有特殊的学历,都是白手起家,并非侥幸得来财富。他们互相鼓励,依照各人的专长提出观念和建议,协助彼此的目标。他们定期聚会,分享彼此的观点,分析、研究,互相竞争、协调与创造。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是所属的全体员工集体智慧的成果和结晶。成功的光芒乍看之下可能只属于一人,但仔细检视,必定有一群人共同付出。

力量是有组织的知识,通过明智的行动表现出来。同心协力,结合知识和能量,才能规划和行动。缺少这种和谐,是所有事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与生存条件正是得力于无数善于动脑和勤于思考的人,才得以形成的,正所谓众思成“城”,才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