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上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6:00:16

点击下载

作者:刘梓良,郑保卫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上下册)

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上下册)试读: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界持续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新闻队伍还存在着理论素养根底不足、专业技能欠缺、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新闻工作业绩亟待提高等问题。为全面提升我国新闻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在中国记协书记处的指导下,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项目批准号09@ZH021)的课题研究任务。作为该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新闻学界、业界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以及部分研究生,历时三年,共同编写了《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试用本)》,并于2011年9月在内蒙古全区新闻战线开展的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中推广使用,效果显著。为使本教材的结构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实用性更强,结合在两年实践过程中学员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编写组对教材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并调整了部分章节的编排顺序,最终完成这部《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一、编写理念

本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新闻工作实际和队伍现状,力求科学构建以新闻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为根本,以社会责任有效引导为使命的新型的新闻学理论体系,从而培养具有宽基础、精技能、尚使命、贵创新的优秀新闻专业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经过编写组的精心设计和耐心打磨,这部融合了新闻理论与实践的教材,有别于其他现有新闻学书籍,不仅体现了理念的创新,而且更具结构设计上的独特性和适用性。二、结构设计

本教材的结构设计,紧密联系新闻工作实际,要求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新闻从业者,首先必须具有从事新闻工作必备的理论素养;其次,必须掌握新闻信息采集和编写的基本专业技能;第三,必须具备从事新闻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第四,必须具有创新新闻工作业绩的综合能力。依据上述构想,本教材在结构设计上,包涵了理论基础篇、专业技能篇、职业道德篇和工作业绩篇四个部分,旨在为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提供一个完整且相互联系的理论框架。

为使上述内容对新闻采编人员既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又能够达到借鉴和应用的目的,教材中的各章又分为培训说明、培训内容、应用与指导和案例评析四个部分。其中,“培训说明”阐释了相关内容对于新闻实践的指导作用;“培训内容”梳理了相关内容的知识要素和基本观点;“应用与指导”介绍了该内容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途径与方法;“案例评析”则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完成了相关内容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三、内容安排

本教材的内容安排,注意紧密结合当前我国新闻工作实际,关注我国新闻队伍现状,尽可能地增强其针对性和操作性。

在“理论基础篇”中,根据目前我国新闻从业者中存在知识面较窄、理论素养普遍较为薄弱的情况,安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哲学、逻辑学、语言文字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美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等十三门学科知识,着重论述了其中与新闻学紧密联系的内容,力求帮助新闻从业者构建比较全面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其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做好新闻工作的方法和能力。

在“专业技能篇”中,鉴于目前有相当比例的新闻队伍中从业人员为非新闻学及相关学科背景的结构特点,分上下两编介绍从事新闻工作所必需的基本业务知识。上编对消息、通讯、评论、专题、调查、访谈等六种常用新闻体裁的概念、体例、写作方法等进行了界定与阐释,下编则对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础采访与写作能力、深度调查与取证能力、媒介内容编排、设计与制作能力、新闻报道策划与媒体活动组织能力、公共活动与社会交往能力和技术、工具使用能力等新闻业务基本能力进行了全面介绍。这些内容将帮助采编人员了解基本新闻体裁的写作规范,熟悉并掌握提高采编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承担职业职责,发挥职业作用。

在“职业道德篇”中,针对我国新闻从业者中存在职业道德意识淡漠的现象,在阐释新闻职业特征和回顾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历程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新闻从业者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规范展开论述,以帮助从业者确立正确的新闻职业观,加强职业修养,提高职业素质,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

在“工作业绩篇”中,除新闻作品的生产及评价标准之外,还包含了新闻学术研究和有效建立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两章内容。其中,“新闻学术研究”一章旨在改善从业者学术研究意识不足、研究能力欠缺的情况,培养其关注、研究、解决行业问题的能力。“有效建立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一章,则针对我国新闻采编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缺位,致使新闻队伍良莠不齐,新闻队伍整体素质长期低水平徘徊的现状,集中阐释了新闻采编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操作规程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为保障新闻队伍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方法。

综上,无论对于怀有新闻理想,希望成为新闻从业者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新闻队伍中现有的成员来说,本教材均具有理论向导和行动指南的作用。新闻从业者深入阅读和领悟这部教材,将会熟知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从事新闻工作必备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技能,领悟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与精神内核,从而使理性思维得到锻炼,最终实现新闻工作业绩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本书即将付梓出版之际,特别感谢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首席专家、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主任刘梓良博士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为确定本教材的编写理念与结构设计,进行了反复地探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

感谢参加本教材第一稿(试用本)编写工作的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陈慕泽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马少华副教授、许向东讲师、许颖讲师;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樊亚平副教授;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王仕勇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颖副教授;《工人日报》总编辑孙德宏;辽宁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马弋飞等。

感谢为本教材的修订亲自撰稿、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秦刚教授,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刘京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院郑杭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庄孔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向燕南教授。

另外,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薛巧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郭平、孙菲、滕乐、李玉洁、李文竹;硕士生任敏、张云燕、杨柳、王昊童;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马志国;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傅勇涛、安佳、马萍、李园园;辽宁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郭永平、于洋,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研究生关醒、孙振波、尉娜、于彦兴等也参与了本教材的写作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我们要对在本教材的编写出版过程中给我们提供帮助与支持的各位领导,新闻学界、业界的同行,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是要对我们在教材写作过程中的有关方面参考和引用过其著作和论文的作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是你们的理论智慧和学术成果给我们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借鉴,从而丰富了书稿的内容,使培训者能够从教材中学习到你们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也诚恳地希望本教材的读者能够从中受益。针对教材不足之处,敬祈广大读者及新闻界的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得到不断充实与提高。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编写组2013年9月

上册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篇【本篇说明】根据目前我国新闻从业者知识面较窄、理论素养普遍较为薄弱的情况,安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哲学、逻辑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文字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13门学科知识,着重论述了其中与新闻学紧密联系的内容,力求帮助新闻从业者构建比较全面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培养其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做好新闻工作的方法和能力。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 培训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党治党治国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解答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创新,也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第二节 培训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富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并以此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并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因此,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要同我们党对中国问题的探索解答联系在一起。(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的选择

近代以来,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造成了中国的积贫积弱;帝国主义的入侵,又使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由此陷入了挨打挨饿的悲惨境地。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也就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面对这样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各种政治力量、各种主义都进行了一番比较和较量。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力量和两个主义,就是国民党与三民主义、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经过长期的比较,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

国民党主张用三民主义改造中国,不乏有其进步的意义,但实践的结果却使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混合体,这就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考察中国的命运,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救中国的主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系统解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怎样进行革命才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把中国成功地引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开辟了新的途径。(二)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用社会主义救中国的历史任务。接下来,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新的历史课题。要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也需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种经验性的认识,这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所以,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没有建设经验的情况下不得不照抄了苏联的一些办法,毛泽东“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当他看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当我们自己的建设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就明确提出了要“以苏为鉴”,不能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并强调“我们要根据马列主义普遍真理,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来办事”。

为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和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毛泽东和我们党提出许多正确的思想观点,在制度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初步形成了一些独创性的东西。但由于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局限,尤其是受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响,这一探索最终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反而发生了失误,出现了曲折。许多正确的思想没有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发展起来。(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

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和我们党围绕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问题继续进行探索。面对历史转折后的中国,邓小平和我们党有两点清醒的认识:一是老路邪路不能走,要走出一条新路来;二是“老祖宗”不能丢,还要讲新话。这走新路、讲新话,说到家,还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原则,为什么在一个时期里结合得不是很好?对此,邓小平说得很明白:“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就有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问题进行新认识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我们党的新探索奠定了思想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问题进行新的认识,也就成为我们党在理论上着重回答的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创新性命题的提出,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和我们党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用社会主义发展中国而作出的新思考。

要解决好发展中国的问题,走出一条新路来,就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突破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摆脱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着强大动力。随着我们党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这两个最基本问题作出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轮廓逐步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的标志,同时也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形成以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实践的脚步在加快,理论创新的脚步也在加快,这两个加快是相互促进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相继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相继形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过程中,也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执政党建设问题和发展问题上,这两个理论成果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虽说各有其阶段性的特征,在主要观点、重要论断等方面也各有其侧重,但它们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它们都是围绕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和立论基础,有着共同的历史任务和共同的时代课题,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创新上继往与开来的结合、坚持与发展的统一,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命题,使这三个理论成果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更能体现党的理论指导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当代中国问题的探索解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个基本问题展开,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从各个方面回答当代中国面临的新问题,明确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这里着重谈这样几个问题:(一)把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的出路,这是历史的结论;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走向,这是历史的要求。历史的出路和走向集中在一点上,就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使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更加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了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巩固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都要靠发展来解决,发展也就必然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所以,邓小平强调:“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据此,他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他同时也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叫做“中国的发展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看做加快中国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体现在党的大政方针上,就是两个坚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内容,经济发展不起来,一切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我们党特别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还要坚持以人为本,要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把握重点。所谓重点,也就是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通过薄弱环节问题的解决,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二)以阶段性的目标体现发展的过程性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着人民的愿望,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其本身也是一个追求理想、实现愿望的具体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政党,也是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和目标追求很高,人民群众对党的期待也自然很高。而社会主义建设是有规律的,理想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如果不能立足基本国情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只是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出发,从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出发,很容易产生急于求成、超越阶段的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从理论上说,它使共产党人的宏大理论更加具体化了;从实践上说,它使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更加现实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所确立的目标体系——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初步达到小康,再到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连接着党的理想和人民的愿望,使党和人民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而且使理想目标的追求成为贴近现实的历史活动,成为党和人民每一天都在进行的生动实践。这样的目标体系,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性、过程性的理解,避免产生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的偏差,也有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地致力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事业。(三)通过改革开放激发社会发展进步的活力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解决中国问题所作出的最重要决策,也是拯救社会主义与中国前途命运的最关键选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出的重要结论。

通过改革,中国社会主义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这样的联系,促使我们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充分调动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着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开放,中国社会主义摆脱了封闭半封闭状态,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并同经济全球化相对接。有了这样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获得比较利益,也为我们借鉴和学习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文明成果创造了条件,为我们的观念更新和思想飞跃也提供了一种横向比较和外部动力。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边缘化者变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推动者,从时代潮流的追赶者变为时代潮流的引领者。

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拯救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激发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活力。(四)形成多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多位一体,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把握多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首先着眼于制度、方向、战略等问题。

在经济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一个体制”、“两个制度”。坚持一个体制,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两个制度,就是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一个统一”、“四个制度”。坚持一个统一,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坚持四个制度,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一个方向”、建设“一个体系”、抓好“一个事业和一个产业”。把握一个方向,就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一个体系,就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一个事业和一个产业,就是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在社会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一个重点”,突出“一个重大任务”。抓住一个重点,就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突出一个重大任务,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生态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强化一种意识,实现一个目标。也就是要强化“绿色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五)在维护和平中实现自身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社会主义,也是在和平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在当今世界,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也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以更加宽广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变化,以更加自信的胸怀面对世界的发展,改变了那种简单对立思维,强调要尊重和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观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解答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诸多问题,也拓宽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这不仅符合时代潮流,也有助于使世界各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多理解和认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根基及相关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也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形成过程中,对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有学习、有借鉴。但无论从理论来说,还是从实践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有本质区别。(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政党。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不可动摇的原则。

我们党坚持和需要的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更不是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切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作为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在解答人类历史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也是在解答人类历史问题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其科学性,就在于它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的;其生命力,就在于它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解答了当代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并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称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既表明这套话语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根基和理论本源的,也表明这套话语体系在本质上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二)对以往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特点是体制上的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如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使经济生活缺乏动力和活力,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失去监督,容易导致个人独断专行,官僚主义盛行。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不一定表现得那么明显,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逐步显露出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经济上发展市场,政治上建设民主,文化上倡导多样,社会中追求和谐,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向。同样是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注重加强,更注重改善,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过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促进社会主义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同样是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远目标与现阶段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奋斗目标的现实性;同样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同样是强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利益要求和愿望,努力使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更新,也实现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三)对资本主义有借鉴但不同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有着历史的联系。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说,社会主义是解决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和弊端的必然选择,也是在资本主义文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它对资本主义有批判、有继承,更有超越。

产生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的价值目标,但缺少超越资本主义的现实基础。它要完成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必须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承接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完成现代化建设的使命。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受到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资本主义难免怀有天然的恐惧;也由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盘剥和控制,人们对资本主义也难免怀有心理上的敌意。因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地强调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或不承认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在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些重要思想的时候,往往更多地关注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弊端的揭露和批判,而忽视或没有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历史作用及其创造性的肯定。这样,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很容易变成对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否定;对资本主义影响的防范,也很容易变成对资本主义一切的抵制。片面的否定和抵制,不仅导致忽视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也容易使社会主义的发展偏离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轨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矫正了对资本主义认识上的片面性,不断地学习和吸收了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有益做法和先进经验。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好的东西,不等于搞资本主义,也不能就认为中国应该搞资本主义。(四)与民主社会主义有相近之处但有本质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也称为社会民主主义,它是西方社会党、民主党的思想主张或理论体系,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改良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在改良资本主义的过程中,也在逐步被资本主义所改造。它不仅是资本主义的改良者,也成为资本主义的共生共荣者。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今天的民主社会主义同科学社会主义有相互对立的内容,也有相近的主张;同资本主义思想和理念有相通之处,也存在着一些差别。民主社会主义强调公平、公正,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它主张思想多元化、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使其获得了同资本主义共存共生的基础。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社会主义的存在,对社会革命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缓冲作用,但它本身却又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它对资本主义实行的种种改良,促进了经济社会比较稳定的发展,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一定成分的社会主义血液。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国家出现了一种本质上是资本主义、又不似资本主义的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研究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变化,也要学习借鉴其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但这既不是搞民主社会主义,也不等于中国可以搞民主社会主义。

四、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已经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实践的思路更加明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就会有更好更大的发展。(一)充分发挥执政党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统一的思想基础,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优良的作风和传统,有覆盖全国的网络式组织结构,有数以千万计的社会精英和先进分子,还有严格的规章和纪律,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是一个强有力的政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推进,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丰厚的理论资源。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可以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政治信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维护人民利益,与人民血脉相连,不仅使中国共产党拥有深厚的社会根基,而且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举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汇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身也不断发展和壮大。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有8000多万党员。除此以外,中国共产党还通过民主党派和各种社会组织团结了众多社会优秀成员。有这样众多的先进分子和社会优秀成员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内,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不竭的智力源泉和强大的战斗力。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可以使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丰功伟绩。(二)在科学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拓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从认识上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深化;从实践上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坚持和落实这一要求,必须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但不是社会矛盾和问题最少的时期;这是社会成员生活水平都程度不同的普遍提高的时期,但不是社会成员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意见最少的时期;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最辉煌的时期,但不是共产党人在民众心目中威望最高的时期。我们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阶段性特征,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比较严重,腐败现象没有得到特别有效的遏制,与民生相关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产生,有些可能是发展的现阶段难以避免的,但有很多则是由于发展观念上的偏差导致的或者加剧的。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要求,就是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化解这些矛盾,解决这些问题。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们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要尊重民意,体察民情,反映民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是否受益,应是检验我们事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尺度。(三)不断推进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这不仅是现实的要求,也是长远的需要。所谓制度,也就是做事的规范,它的功能就在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往往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而且都是一个在纠正错误中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想一下子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制度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目前来说,应该着力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有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就有了事业发展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还要抓好制度和机制的贯彻落实。很多时候,制度和机制之所以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不力、落实不够,导致好的制度机制形同虚设。得不到落实而形同虚设的制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比没有制度机制所带来的后果更可怕。所以,必须在制度和机制的落实上下功夫,这是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思考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意义。

2.怎样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拓展阅读文献】

1.中宣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2.邢贲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M].魏平,译.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5.(英)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M].张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节 培训说明

200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对新闻战线提出的要求,也是全国各地新闻单位需要认真抓好的一项重大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新闻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其核心是新闻媒体必须坚持和服从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体现党性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加快推进新闻出版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从业身份的通行证,是进行一切新闻工作和新闻活动的标尺,是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立场和忠贞不渝的信念的综合体现。对于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是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我们要把握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紧跟时代步伐,站在时代前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实践魄力,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期中去,深入党、政府、传媒与受众的复杂的传受关系中去,研究新问题,寻找新方法,获取新知识,发现新观点,论证新结论。我们应该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看做一个不断完善和前进的完整思想体系,强化研究和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和思想内核,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第二节 培训内容

一、新闻学基本原理(一)新闻是什么

1.新闻定义之争——“事实说”、“活动说”、“功能说”、“信息说”辨异

自从新闻学科问世以来,对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据统计新闻定义已经有220多个,给“新闻”下定义比识别新闻要难得多。19世纪70年代约翰·伯博加特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20世纪30年代斯坦利·瓦利克尔指出“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这三个W就是women(女人)、wampum(金钱)和wrongdoing(坏事)”。很显然这些都不是“属+种差”的下定义的方式而是一种形象阐释。根据现有新闻定义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事实说”。认为新闻是一种事实、现象而且是事实、现象本身。如著名记者徐宝璜的定义(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邵飘萍的定义(新闻者乃最近时间内发生认识一切关系人生兴味实益之事物现象也)、范长江的定义(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胡乔木的定义(新闻是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美国布莱尔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就属此类。“活动说”。将新闻视为一种报道或传播活动。如陆定一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王中的定义(新近变动的事实的发布)、美国约斯特的定义(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属此类。“功能说”。把新闻视为一种实现某种目标、达到某种目的或完成某项使命的功能或手段。日本新闻学者小野秀雄的定义(新闻是根据自己的使命,对具有现实性的事实的报道和批判,是用最短时距的有规律的连续出现来进行广泛传播的经济范畴的东西)和甘惜分的定义(新闻是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即属此类。“信息说”。把新闻视为一种信息。麦尔文·曼切尔的定义(新闻是人们对其生活作出合理决策所需的信息)、项德生的定义(新闻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和宁树藩的定义(新闻是经过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属此类。

这些都是在不同范畴内关于新闻的不同命题和论断,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新闻定义之争反映了人们对新闻的认识不断拓宽的过程,也反映了定义提出者对新闻定义逻辑起点的认识不同。经过对文献的检索和梳理频繁出现的词汇是:新、事实、报道、信息、受众、传播、重要、公开、及时、变动等。但“信息”、“受众”、“事实”和“新”这四个词应是关键词,因为它揭示了新闻的属性、来源、认知主体和特性。这四个要素基本把握住了对新闻的本质认识。如果按一般习惯的定义方法,我们将新闻定义限定在同新闻媒体传播报道新闻事实、事件这种现象和行为本身的范畴内作出如下定义:新闻是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的报道。

2.新闻的特性

新闻特性指新闻所具有的个性即质的规定性。学术界关于新闻特性众说纷纭,涉及的有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适宜性、公开性、服务性、知识性、舆论性、传播事实的讯息等。习惯上我们按照1986年全国新闻理论教育研讨会上一些新闻理论教学工作者认可的陆定一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把新闻的基本特性概括为四个方面:

真实性。这是新闻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指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作真实的陈述,不得虚构、夸张和粉饰。

新鲜性。这是新闻存在的内在因素。指只有给人们带来新消息、新意见的具有新意的新鲜事实才能成为新闻。

及时性。指真实、新鲜的新闻事实应以最快速度传播给公众。否则,就成了旧闻,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公开性。指新闻事实只有公开报道出来为公众所接受为社会所承认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

认识新闻的基本特性,有助于我们防止和克服新闻报道中的失实现象,防止和克服新闻报道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现象,提高竞争意识和增强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增强新闻报道的透明度和新闻传播的公开性。(二)新闻价值

1.新闻价值的要素“新闻价值”这一概念是在西方报业由政党报刊向大众化报刊过渡的过程中形成的。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的总和。新闻传播者发掘新闻信息创造新闻作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实现不仅体现在新闻传播者对新闻的选择上,更有赖于受众的评价和社会环境。1922年李普曼在《舆论学》中把突发事件、地缘接近性、个人影响与冲突等列为新闻价值的要素。后来,人们把判断新闻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要素概括为: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是不变要素。

真实性。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事实信息的披露来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稿件一旦暴露有虚假成分或是失真现象都是致命伤,公众会因此减弱甚至丧失对媒体的信任。

新鲜性。为受众提供外部世界新近发生、变动的事实是新闻媒介的基本职责。一切新闻都必须新鲜,这是受众需要新闻的根本所在。一般说来为受众提供的信息越新,新闻价值就越大。

重要性。指新闻内容的重要程度。判定内容重要与否的标准是新闻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与受众利益关系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一般来说受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的报道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

显著性。指新闻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的知名程度。越是著名越是显要越是突出的人物、地点和事件,越能吸引受众,新闻价值也越大。

接近性。指新闻内容与受众心理、利益和地理上的相关性。相关性越大,新闻价值也越大。

趣味性。指新闻内容对受众产生的兴趣程度。越是受众感兴趣的事,新闻价值越大。具有人情味的、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内容,一般会得到受众的青睐。

2.传媒实际运作中的新闻价值标准

符合媒体受众需要。这是基本出发点。新闻信息应能满足受众获得某种利益和好处的愿望和要求,应能对受众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的效用,应能使受众感兴趣,这就是说新闻应有益、有用和有趣。

符合新闻市场取向。新闻传媒要注意研究和跟进新闻市场的需求,尽可能从新闻市场需求出发组织报道和传播,同时又考虑实际社会效果。

符合记者经验积累。这建立在实践基础和理性思考上。新闻传播者要善于从理论上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检验和验证。

符合社会控制要求。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内容和形式要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理念、道德及价值观念等的制约。

3.传媒实现新闻价值的能力和效果

影响新闻价值开发和实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新闻题材的选择、报道角度的选择和报道形式的运用等。在受众需求、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媒体生存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不可讳言,媒体存在着迎合受众价值观,有意放大新闻价值中的新鲜、奇特与趣味而忽视社会影响的不良倾向。

新闻传媒既要尊重新闻规律,又要尊重宣传规律;既要看新闻价值,又要看宣传价值;既要提供满足受众需要的最新信息,又要传播管理者和控制者的思想、立场;既含有群众关心的欲知、应知而又未知的信息,又含有新闻传播者思想主张的新闻材料。(三)新闻真实

1.对“新闻真实”的多种解读

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本质在于以事实为基础来报道新闻。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从客观实际入手,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如实地报道给受众。

在新闻真实理论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几组相关的概念,如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等。

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有些学者认为,新闻只要如实反映和报道事实,做到现象真实就可以了,无须强调什么本质真实。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闻仅仅做到现象真实是不够的,而应当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并认为本质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事实真实(概括真实)和总体真实。认为新闻真实应该包括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两方面。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事实完全准确无误,且对事实的描述、概括也符合事实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逻辑;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所有达到事实真实的新闻合起来要能够反映社会的某个层面的总体面貌。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实际上大体相当于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这组概念,只是“宏观真实”更多的是从“本质真实”这个概念演进而来罢了。由于人们感觉到“宏观真实”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原来“本质真实”论中的合理成分,又可以规避“本质真实”概念所容易引发的歧义和人们对它的逆反心理,所以便逐渐用它来取代“本质真实”的概念。而既然有宏观真实,与此相对应的便就有微观真实了。

2.新闻真实受到的种种制约

我们强调的“完全真实”、“绝对真实”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新闻真实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1)新闻传播主体因素——新闻传播者是否具有保证新闻真实的道德品质,对新闻真实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2)新闻媒体自身的制约因素——新闻媒体所持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新闻媒体的目标报道领域和其所拥有的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立场,新闻媒体的实际利益追求、媒体的品质与格调等因素,也都决定着新闻真实实现的程度、范围和方式等。(3)传播环境因素——来自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的制约也必然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真实。另外,实现新闻真实报道还受到法律、道德、政策等的限制。正由于有着这么多的限制因素,新闻报道必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新闻真实也就必然是有限度的了。

从语言学的视角看,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绝对等同。

3.造成新闻失实的诸多具体原因

体制性失实。指基于一定价值观或指导思想而扭曲事实造成的新闻失实。如“大跃进”时期报道粮食亩产上万斤就属此类。

利益驱动造成失实。传媒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争取受众,一味追求可读性、趣味性和收视率,追求新奇,制造轰动效应,从而策划新闻或者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夸大事实等。

新闻从业者自身政治责任心不强,思想修养差、作风不踏实造成失实。采访不深入,把关走过场就是明显的表现。

写作者经验不足、知识贫乏以及新闻编写和制作技术环节疏忽造成失实。如用语含混、编辑不慎、校对不细、审核不严等。如有些记者不注意学习,不注意更新知识,尤其在经济、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对于某些方面的虚假新闻,没有能力及时、准确地鉴别。

4.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的努力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失实报道乃至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责任和义务。新闻行业内部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如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治理虚假新闻专项行动,出台《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等文件。

防止和克服新闻失实现象,一要牢牢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切忌偏听偏信,确保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充分认识治理虚假新闻报道的极端重要性;二要把好人员入口关、信息来源关、新闻刊播关和时政类媒体准入关四道关口;三要建立健全和落实贯彻新闻宣传的党委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制、人民群众监督机制、行业监督机制和媒体内部监督机制;四要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严肃新闻出版宣传纪律。(四)大众传媒的职能

1.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山顶守望者、信息布道士、文化使者、娱乐导师

原来讲大众传媒的职能,往往提及“喉舌论”,显得过于简单和狭隘。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传播的三种功能:对环境进行监测、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查尔斯·赖特增加了第四种功能——提供娱乐。

山顶守望者。在当代社会,大众传媒扮演“哨兵”的角色,成为人类活动的守望者,引导人们齐心协力适应环境。大众传媒是社会的公器,关注的就是新事实、新问题、新变化、新动向,就是环境发生变化的各种症候,这是监视环境、守望社会的基本内容。

信息布道士。大众传媒通过自己有组织的、不间断的报道活动,时刻向人们提供各种新情况,满足人们获取信息、了解情况的需要。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相互之间需要交换知识和意见,需要沟通思想和情感,这种“精神交往”所能借助的最好的手段就是大众传媒。不仅如此,大众传媒还向受众提供言论、发表各种意见。这些都体现了信息传播功能。

文化使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在研究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这样表述:“传播知识以便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人的品格,并使人在人生各个阶段获得各种技能和能力”,“传播文化艺术作品,以保存历史遗产;开阔人们的视野、唤起人们的想象力和激起人们对美学的需要与创造力来发展文化”。

娱乐导师。传媒的娱乐功能是指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快感。大众传媒通过标记、符号、声音和形象来传播文学、艺术、游戏等,使人获得娱乐和享受,从而使媒体成为人们最广阔的娱乐市场。

2.传媒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集中体现于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如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进行舆论引导等。在我国,传媒的政治属性的根本点在于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大众传媒具有维护政治权利的合法性,参与政治决策,进行舆论监督等政治功能。在当下公共领域的构建中,传媒作为一个提供信息和公共讨论的平台与渠道,使公民、传媒、政府三者之间形成了及时的、建设性的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政治透明与公开,最终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

经济体制制约着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经济发展推动大众传媒快速扩张,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力量。同时,大众传媒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消费;监督市场秩序,反映社会舆论,纠正经济生活中不公正现象;刊登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此外,传媒本身也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五)新闻的基本关系

1.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的科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