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12:18:38

点击下载

作者:橡树国际教育机构,张灵犀

出版社: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卢勤)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

(卢勤)教育孩子时常犯的50个错误试读:

第一篇 错误的批评

◇错误1◇习惯于责备孩子淘气

俗话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此话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相当的合理性。淘气小子在“淘气”的过程中常受强烈好奇心的驱使,对其淘气对象兴趣盎然。他们在“淘气”中能通过观察、触摸、聆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强化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他们才逐渐认识了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可是有些家长见到孩子淘气就生气。他们认为,孩子的淘气不但有时会向他们的权威提出挑战,还会给家长带来很多麻烦,比如说会增加家长的劳动量,增加家庭日用品的开支等等;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淘气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休息。

有一个男孩为了证实每一个动物都有心脏这一说法,把自家饲养的一条名贵的银龙鱼解剖了,母亲回来后,他还乐不可支地捧着死鱼的心脏给母亲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盼望的是父母对他们的做法的肯定,对他们失误的惋惜。家长如果能够据此给他们中肯的评价,他们就会认真地吸取教训,并从家长的真诚“合作”中受到巨大鼓舞;反之,如果家长采取制止、训斥、打骂等手段,那就必然会挫伤他们的求知欲望,阻碍他们探索的热情,对孩子智力的发展十分不利。

一看见孩子淘气,就本能地认为是孩子错的,习惯性地加以指责,这是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专家教育观点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活动获得知识以及全面的发展。他说:“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自发性活动都是内部的因素。这些内部因素要得到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孩子要与环境相互作用,这样,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发展。”可见家庭中主体(人)和客体(家庭环境)要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就要求父母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空间,让他们“淘气”,让他们在淘气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互动作用。

可是,父母习惯性的指责,常常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那到底什么事情才是孩子能做的呢?其实,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就是他们淘气之时,也正是他们开动智力的过程;孩子自发努力时,正是他们在探索周围那些维持他们智力的物质的时候。

当然,也有些孩子的“淘气”颇有破坏性。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孩子的破坏行为最常见的就是损坏玩具。父母给孩子买玩具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玩具来启发孩子的智慧吗?玩玩具,孩子是天才,不用父母去教。要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怎么玩,而不是按照说明书所讲的去玩。想让你的孩子成为学习的天才、智慧大师、千里马吗?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这些破坏行为是关键。因此,最大限度地去发挥孩子潜能的方法是:长期让他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二、陶行知谈孩子拆坏金表

还在20世纪30年代时,有一位母亲带着她11岁的孩子找到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希望陶先生能够救救自己的孩子。这位母亲说:“这个孩子淘气得不得了,家里的东西没有他不动的,而且很多东西被他弄得不能用了,我和他父亲为此打过他多次了,可是他的毛病依然没有改,越大好像还越厉害了,这不,刚刚又将他父亲祖传的金表弄坏了,他父亲又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哎,这孩子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管教了。”

陶行知微微地笑了一下说:“金表坏了还可以再修好,可是我们中国未来的发明家很有可能就在你们的棍棒下消失了。”

母亲有些惊愕,似乎不明白陶行知的意思。“你知道孩子为什么淘气吗?为什么总是动家里的东西吗?为什么这些东西经过他的手就会被弄坏吗?”陶行知问道。

母亲茫然的表情说明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孩子拆金表是出于他的好奇心,他想凭自己的想象力重新组装金表,只不过结果是失败而已。”陶行知接着说,“你可以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让你的小孩子在旁边看着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变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令郎也成了速成学生,修表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的好奇心由此就可得到满足,或许他还真可以学会修表咧。”

三、父母如何对待孩子淘气

淘气是大多孩子的天性,是任何一个孩子在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出现的现象。淘气的孩子往往比安稳的孩子聪明,并且更有主见,意志一般也比较坚强,家长只要善于引导,淘气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卓有成就的人。

面对孩子的淘气,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第一,要为孩子开辟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小天地。在属于孩子的这片小天地中,所有的物品都要符合孩子的意志。如果受居住环境的条件限制,没有多余的地方划为专门供孩子自己活动的空间,也应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让孩子有使用家中某一固定地方的权利,以保证孩子在单独活动时,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样,孩子就可以自主地去利用环境,自主地进行选择。另外,孩子自己选择想要做的事情,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使孩子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第二,只要家长丢掉传统的说教,在教育孩子时加进一些暗示的艺术,并以平和的心态好好地与淘气的孩子玩玩“心理游戏”,就可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还能使淘气孩子乖乖地“听话”。

第三,对于孩子淘气时犯的过错,家长要给予改过的机会。在确认孩子已犯错误的基础上,注重事后的正确引导,只有给予孩子改过的机会,才能使其从改过的过程中领悟出正确的道理。

如果你要想责备孩子,你不妨在责备前先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想想他的感受。比如,孩子在吃饭时打碎了饭碗,你应该说:“饭碗太大了,你的小手不够大吧?所以,吃饭时最好不要东张西望啦!”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在替自己着想,不是完全责怪自己,于是他会进行自我反省,不再存心推卸责任,并尽力避免下次再犯。

第四,父母与孩子共同承担责任。父母替孩子负担一部分责任,这样就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也有助于他自我反省。

第五,孩子淘气时还要注意培养和启发孩子的智能。当一辆漂亮的玩具车到了小孩子的手中,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一堆支离破碎的小零件时,家长切记不可大动肝火,而是要弄清楚他这样做的原因。

最后,还要鼓励孩子发问,帮助孩子在淘气时思考。有些父母往往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不允许孩子发问,或对孩子的问题敷衍了事;有些家长怕孩子发生危险,对“动手动脚”的孩子,最喜欢实施“百不政策”,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许动。其实,孩子对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正是日后在学习及工作时探索创新的基础。如果他的好奇心受到阻碍与挫伤,不仅会使他觉得烦躁、乏味,还会使其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错误2◇把孩子的消极理解为懒惰

消极意识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这里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产生退缩的一种心理。

有的孩子原本学习很勤奋,这让父母又省心又欣慰,但是有一段时间,这个平时勤奋的孩子好像对一切开始厌倦——做作业开始应付了事,甚至拖拖拉拉,对于平时十分关注的事情也不再积极,对父母交代的事情,总是敷衍了事,这往往令父母迷惑不解或者简单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变懒了。

其实再勤奋的人也有疲倦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

有的时候,孩子“变懒”了,仅仅是因为孩子疲惫了,对于曾经积极努力的事情产生了消极情绪。孩子在这个时候也许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对一切事情都提不起兴致,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盲目地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懒惰而造成的话,往往会导致对孩子教育的误导。

有时候孩子消极地去做某些事情是有许多客观原因的,父母不能一味地把孩子的消极表现认定为懒惰。造成孩子消极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某些时候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而不愿意再继续努力;有的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不适当,令孩子产生了逆反的情绪。这些表现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尤为突出,这些孩子往往以消极应对事物的态度来作为反抗父母的武器,具体表现为对什么事情都不在乎,对什么样的看法都懒得搭理。这些孩子往往自以为是、我行我素,然而在父母看来这确实是因为懒惰而逃避生活和学业,进而对孩子大加斥责。殊不知,这样的责怪和唠叨往往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一、专家教育观点

针对孩子出现消极情绪这一问题,教育专家王馨平分析说:“当孩子情绪低迷的时候,往往是孩子失去方向、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是一个信号——是孩子向外界求助的信号,孩子在说自己遇到了问题,需要帮助。如果此时父母看不到孩子消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仅仅简单地把孩子的消极表现归结为孩子的懒惰,只能说明父母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没有真正地关注自己的孩子。另外,一味的忽视和错误的指责会把孩子推向父母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孩子只能把自己的真实的困惑更深地掩盖起来,最终造成父母孩子之间的隔膜。”

因此,当孩子出现消极情绪时,父母只有弄清楚了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才能进一步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解决问题。

二、孩子消极,父母要对症下药

小芳是一个安静听话的孩子,常常坐在家里静静地思考,在学校里小芳也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没有什么很要好的朋友。父母、老师、同学都已经习惯了安静的小芳,有的时候甚至忽略了她的存在。可是,在考试前的一段时间里,小芳的行为却十分反常,在学校时不再认真地听课做笔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经常不能完成;在家里则是更加安静,不愿与父母交流,吃过晚饭就回自己的房间,一直不肯出来,甚至对父母的吩咐也总是消极抵抗。起初,父母并没有在意,因为平时的小芳也是这么安静,直到老师找到了小芳父母后,他们才知道小芳最近情况反常。小芳的爸爸想立即把小芳叫过来询问原因,老师和妈妈拦住了爸爸,并让激动的爸爸冷静一下,好一起找到小芳“懒惰”的真正原因。妈妈说,她可以先和小芳谈一谈,聊一聊小芳最近的生活。此时,爸爸也反省说,他由于忙工作,虽然总想和女儿谈谈心,却总是没有时间。于是,妈妈特意在晚上走进小芳的房间,和女儿聊聊天。

一走进房间,妈妈就发现女儿在摊着课本的书桌旁发呆。看见妈妈的小芳,急忙装出正在努力看书的样子。可是妈妈好像并没有在意小芳的“偷懒”,妈妈坐在女儿的身边,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耐心地询问了孩子在学校的行为的原因,小芳低着头,小声地向妈妈道出了原委。原来安静的小芳内心很孤独,因为在家里她是独生子女,而父母的工作又很忙,几乎和小芳没有心灵上的交流,于是小芳的心事不知道说给谁听。更为重要的是,在学校里,小芳没有朋友,除了学习成绩好以外,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这让小芳突然产生厌学的念头,心里想如果做一个坏学生就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于是她故意拖拉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听课。但是小芳内心又很排斥这种看似“懒惰”的做法,所以心里总是十分彷徨,情绪十分低落。

了解了小芳“懒惰”的真正的原因以后,父母首先加大了对小芳关心的力度,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女儿,并且更加关心女儿心灵上的需要。之后,父母针对小芳内向不善交谈的特点,多多鼓励她走进同学中,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

三、孩子消极父母该怎么办

1.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切忌盲目斥责

有的父母爱子心切,看见孩子身上有一点缺点就无法接受,盲目斥责甚至体罚。虽然这些是父母急切的“爱”的一种体现,但是这种“爱”往往并没有解决实质的问题,却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

2.真正了解孩子,多多关心孩子的想法

忙碌的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内心的渴求,仅仅是把孩子的生活照顾得很好,或是在孩子的学业上积极帮助,但这些都还不够,对孩子来讲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给他的人生带来严重的影响。真正地了解孩子,要多多地关心孩子。经常与孩子进行语言和心灵上的沟通,是了解孩子想法的根本途径。

3.针对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走出“懒惰阴影”(1)创造轻松的环境。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没有压力并且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针对内向的孩子,可以让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孩子彼此之间因为没有自卑感而比较容易沟通,同时也能够让内向的孩子主动开口说话。另外,可以让内向的孩子与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玩耍,这样也能够消除其消极的情绪。(2)多鼓励孩子。父母的鼓励和激励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父母的鼓励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同,同时还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因此,父母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扬,多说一些诸如“我觉得你做得真棒”、“你一定行”、“就这样做,加油”之类的话。

总之,父母要多了解孩子消极的原因,采取一定的方法,多鼓励、多了解孩子,这样,就能化消极为积极,使孩子不再“懒惰”。

◇错误3◇不原谅孩子的过错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可以说,人是在错误中逐渐学会正确的。每个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都很完美,但是实际上成人都不可能做到事事正确,何况是孩子呢?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非常严厉,但是并不懂得教育方法,如果孩子犯了错误,解决的方式就是暴打一顿,好让孩子记住这个教训,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父母的责骂并不能阻止孩子继续犯错误。

其实仔细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孩子天生好奇心重,凡事都想自己动手尝试,但孩子的生活经验很少,在动手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犯错误”。遇到这种情况,做父母的千万不要火冒三丈,更不要逮住孩子就责骂一顿,这样不仅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且也会扼杀了孩子探究事物的热情,从此做事畏首畏尾,这样的结果恐怕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是圣贤也可能有过,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呢?因此,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可以说是一张白纸,对事物的了解是一片空白,他们正是在实践中,经过一个个错误,认识了世界、积累了经验、学会了为人处世。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有的家长常常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有的家长声色俱厉,严加训斥,变相体罚;有的家长甚至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发展。所有这些做法,只会严重破坏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孩子犯错,父母要多理解

雪莱曾经说过:“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对待别人的错误要原谅,对待幼小的孩子更是应该以宽容之心来理解和包涵。因为,父母一般看到的仅仅只是孩子犯错误引起的后果,往往忽略了犯错误本身内在的真正原因。

一些教育学家指出,孩子的过错行为具有偶然性和盲目性,并没有构成一种习惯。而这种偶然性,又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和喜欢模仿等原因造成的,并非是孩子有意识的错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宽容是对孩子的理解,孩子体会到了父母的理解,会珍惜父母的宽容,加倍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更规范,尽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

有不少的父母,看到孩子做错了事,或者由于好奇心而损坏了家庭用品,就认为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撒手不管,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而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教育方式。一个是管得过紧,一个是管得过松,无论过紧或是过松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二、收音机被孩子拆坏之后

小松是个9岁的小男孩,活泼可爱,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经常做一些让父母哭笑不得的事情。有一次,小松的爸爸刚进家门,就看见小松的妈妈将一包散乱的东西摆在自己面前。爸爸仔细一看,是自己的小收音机。精致的收音机已经变成了一堆零件。爸爸明白了,一定是小松的“杰作”。而这时总是调皮好动的小松却耷拉着脑袋坐在沙发上,不敢看爸爸妈妈一眼。小松的妈妈指着一堆的零件,斥责小松:“整天不好好学习,把脑筋都用在歪的地方,不是拆了这个就是弄坏那个,以后你是不是还想把房子也拆了啊!”小松的小嘴动了动,但还是没有说话,只是把头低得更低了。爸爸非常生气,这个收音机陪伴他已有好几个年头了。看着支离破碎的收音机,爸爸真想举起拳头好好教训小松一顿,让他记住这个教训,看他下次还敢不敢这么调皮。但是,爸爸突然想起前两天学校开家长会时,老师教给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其中有一项就是不要在孩子犯错时,对其打骂。爸爸仔细想了一下,小松为什么要拆散收音机呢?我得问清楚这个问题。

于是,爸爸就蹲下身子,轻轻地问小松:“你为什么要把收音机拆掉呢?”小松说:“因为我想看看里边是什么东西让收音机说话。”爸爸又问:“那看清楚里面有什么了吗?”小松回答说:“有很多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是什么。”爸爸接着问:“那现在收音机为什么不响了?”小松小声地说:“被我弄坏了。”爸爸看着小松内疚的样子,只是摸摸他的头说了一句“淘气鬼”。爸爸拿着收音机的零件对小松说:“你想弄明白这里面都是什么东西的话,就要用功读书,这样拆了收音机以后还可以让它再说话。但是你现在随便将小收音机拆开,把它弄坏了,这就不对了。以后干什么事要多想一想。家里的东西不能随便乱拆,否则会弄坏的。”小松懂事地点点头,这时的小松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三、区别对待孩子犯错误

1.分析原因

孩子做错事,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明知故犯,故意做错事。比如,电视剧《妈妈不在的夏天》里的小主角,偷偷将爸爸的钱拿去买雪糕吃,爸爸发现后对他进行教育,他不满爸爸的批评,将爸爸的钥匙偷偷地丢到抽水马桶里。对于类似这样的错误,父母要严厉批评,必须指出孩子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以及怎样改正。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可以给孩子一点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有所警戒。但是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时刻保持冷静,切忌不要有简单粗暴的行为。(2)经验不足,无心做错事。比如,全家人正在一起吃饭,忽然听见“嘣”的一声,孩子将碗重重地摔在地板上。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孩子天真地说:“因为我看见碗里飞进了一只苍蝇,我要摔死它。”对于这样的错事,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意识到犯这种错误会产生的严重后果,然后还要告诉他,今后遇到同样情况应该怎样处理,这就使得孩子既明白了道理,又记住了教训。(3)好奇心、好动性所致。比如,刚刚送给孩子一个十分贵重的玩具作为生日礼物,仅仅两天,就被孩子拆得四分五裂、面目全非,这令父母大为恼火。对于孩子这种类型的犯错,父母采取暴力方法或一味批评、指责,恐怕只会抑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挫伤他的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探讨,告诉他相关的知识,并且讲明乱拆的后果,告诉孩子不应该犯同样性质的错误。

2.多多鼓励

如果孩子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做了一些错事、弄坏了一些东西,因为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做错事之后一般都会有内疚之心,这个时候家长过于严厉会有相反的效果。在分析了孩子做错事的原因以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多对孩子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无穷兴趣。

3.阐明错误的危害,让孩子明白正确的做法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还要让孩子知道这样的错误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孩子往往因为认识不够、经验不足,才导致了一些错误的产生,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做法,不要让孩子的脚步止于错误的面前,而不能真正地了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总之,孩子难免做错事,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既不要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训斥、打骂。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对策,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错误4◇不懂得如何惩罚孩子

每个孩子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错误让父母啼笑皆非,有些错误让父母感到怒不可遏。不同的父母面对孩子不同的错误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父母严厉地指责孩子的过错,例如大声呵斥,甚至是身体上的一些处罚。这些父母惩罚孩子时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并没有在惩罚后记住教训,也没有因为惩罚而不再去犯错误。因为父母在惩罚孩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告诉孩子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以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父母愤怒的训斥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并且孩子在遭到惩罚时害怕的心理往往大于做错事的内疚心理,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孩子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不明白到底应该怎样做才不使父母发火。孩子的这些疑问都无人可问,因为他们在犯错误后得到的仅仅是家长的训斥。

对孩子犯错误,不注重方式的惩罚或家常便饭式的惩罚,可能会导致孩子以下几种情形:

1.逆反

父母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当孩子犯错误遭受到训斥时他们就会想:“妈妈犯错误,怎么没有人训?”这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以后,再遭到训斥时,孩子往往表现出非常逆反的情绪:“不管父母说的是对还是错,我就是不听你们的话,我就是不照你们说的做”、“怎样惩罚我也不怕,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2.顺从

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养成怯懦的性格,“父母好可怕,他们说什么我就听什么,这样就不会犯错了”,但是事实上孩子往往并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错误在哪里,也就不会懂得下一次该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因为孩子仅仅是震慑于父母的严厉和训斥。这样发展下去,往往会让孩子形成怯懦的性格,即便是成人以后,在处理事情上也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3.父母与孩子有隔膜

父母惩罚不当往往是孩子说谎的开始,也是孩子封闭自己的心灵、不再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的开始。孩子因为畏惧父母的惩罚而远离父母,父母的惩罚往往使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拉大。

4.破罐破摔

一些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的不当惩罚而对自己的行为刻下一个烙印,对自己说“反正我也不是好孩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这些孩子往往因为父母不加解释的训斥认定自己就是父母眼中的坏孩子。

所以,父母应该知道,即使是一些轻微的惩罚,对于孩子来讲,也是要慎用的,因为孩子既有敏感的自尊心,又有对惩罚是否公平的敏锐的感受能力。一个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做出的惩罚,会让孩子感到万分委屈,进而改变他对家长的看法,也会改变他对自己的评价。因此,父母要明白什么时候应该惩罚孩子,怎样做才能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怎样的惩罚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不能再用不当的惩罚方式给孩子造成伤害。

一、专家教育观点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惩罚是一种敏感性极强的教育手段。”他认为惩罚的手段和方式不应该是简单粗暴的,因为惩罚的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怎样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也许就是在简单粗暴处罚的当时,对孩子会有一定的威慑力量,但这个功效并不是长期的,因为孩子没有从内心明白,进而认同父母的观点,因而不会对其产生一个良好的、长期有益的影响。

他还进一步指出:“应该认真地考虑一下,是什么因素促使孩子犯错,应该把你们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你们就会相信孩子是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正错误的。”

因为孩子的心往往敏感而脆弱,父母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最容易伤害孩子的情感,往往在其内心世界留有阴影,过于简单处罚的结果往往是教育目的没有达到,却适得其反地伤害了孩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来考虑问题,不要仅仅看见孩子犯错所造成的后果这样一些很表面的东西。父母应该思考的重点是孩子犯错的原因,而不是孩子犯错的结果。

二、不因打翻牛奶瓶而受惩罚

史蒂芬·葛雷是个曾经取得过重要医学成就的科学家。据他自己讲,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

有一次他尝试着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却不料失手将瓶子掉落在地上,牛奶溅得满地都是。他的母亲并没有对他大呼小叫、教训或惩罚他,只是说:“哇,你是想给我们的地板洗牛奶浴。反正牛奶已经洒了,在我们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中玩几分钟?”小葛雷欣然接受。几分钟后,他的母亲说:“你知道,每次当你制造这样的混乱时,最好要把它清理干净并且物归原处。所以,你想这么做吗?我们可以用一块海绵、一条毛巾或一只拖把。你喜欢哪一种?”他选了海绵,于是他们一起清理打翻了的牛奶。他的母亲又说:“我们在用两只小手拿大牛奶瓶上已经做了个失败的实验,现在我们到后院去,把瓶子装满水,看看你是否可以拿得动它。”通过这次“犯错”,小葛雷学会了如何抓大奶瓶,如果他用双手抓住瓶子上端靠近瓶嘴的地方,就可以拿住它而不会滑掉。

许多年以后,这位知名的科学家回忆说,那一刻他知道他不需要害怕错误。除此以外,他还学到,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对于科学实验也可以应用这个道理,即使实验失败,也还是可以从中学到有价值的东西。

三、惩罚孩子要作换位思考

莎莎是个9岁的小女孩,她有一个7岁的妹妹莉莉,两姐妹性格迥异。莎莎活泼爱动,但有些毛躁,莉莉却十分文静,做事有始有终,很有条理。妈妈经常在莎莎面前说:“做完作业后把你的东西整理好,不要放得到处都是,看你妹妹的多整齐。”妈妈常常这样说她,但莎莎却毫无改进,以前还略微收拾一下,现在却似乎连做样子都不肯做了。妈妈看她这样火气更大了,于是就将莎莎狠狠训斥一顿,命令她马上将东西收拾好。这时候莎莎干脆不理妈妈,转身就走出了门,妈妈很是恼火但也毫无办法。

后来妈妈在咨询了儿童教育专家以后才知道,其实莎莎懂得做完作业要把东西收拾好的道理。因为即使在家里训练不够,在学校里也应该受到足够的训练。但是她不肯照办的原因是因为妈妈拿她与小两岁的妹妹比较,指出她不如妹妹。这很伤她的自尊心,因此不愿为了追随妹妹这个榜样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她是姐姐,却要向妹妹学习,这会让她觉得很没面子。因而她下定决心,无论妈妈怎样讲都不予理睬。而妈妈后来粗暴简单的训斥方式,更让莎莎产生了逆反心理:妈妈越是这么说,自己越是那么做,与妈妈唱对台戏。

明白了莎莎不停地犯错误的原因,妈妈就很容易对症下药了,而不是继续沿用过去大喊大叫却毫无成效甚至适得其反的做法。

四、孩子有错,父母要及时妥善处理

1.规劝

孩子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小孩子之间经常发生诸如吵架、抢夺玩具,甚至互相撕扯打闹。此时,父母应该先放下手边的工作,及时走到孩子身旁,让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关注着他,然后详细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并耐心听取孩子的想法。然后再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让孩子能够理解打人、抢夺都是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并要求孩子学习说文明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教导孩子如何与其他人相处。但是父母要特别注意,不要用很大的声音去强迫或威胁孩子;不要不问缘由直接将孩子拉开,接着大声地对孩子进行训斥;不要在言语上过多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仅仅针对错误本身

在发现孩子出现错误,对孩子进行处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应该针对的是孩子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孩子本人,要就事论事地摆事实、讲道理,不要让孩子感觉做了错事就是坏孩子了。要和孩子讲明,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是,只要有错就改就是好孩子。

3.严宽相济“严”是指父母要正确地认识孩子犯错误的行为,不要忽略孩子所犯的每一个小错误,不要认为这点错误没关系。但是在严格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一看到孩子的错误就过于紧张,并且对孩子进行过于严厉的批评。因为如果仅仅是批评或大声的斥责,却没有让孩子真正领悟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的话,一切都是徒劳的,这样的教育是不能让孩子信服的,孩子往往会继续犯错误甚至更严重。“宽”是指父母应该谅解孩子所犯的错误,因为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孩子,他们犯错往往是不自觉的,所以对于孩子的错误,尤其是孩子的第一次错误都不要处罚得过严。因为那样往往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4.讲究方式、方法

以打骂的方式处罚孩子是失败的教育方法。在处罚孩子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严肃,但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粗暴,因为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冷漠情绪,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毫无益处。

如果孩子所犯错误的性质不严重,就让孩子自愿地接受处罚,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课本,就让他接受老师的批评,或者回家去拿,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又没有受到处罚,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地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但一定要注意措词、语气,不要有任何威胁、恐吓;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很严重,如经常做一些危险动作、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等等,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一定要坚决地采取措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继续这样做所产生的危害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处罚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让孩子能够心悦诚服地认错、改错。

5.及时处理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做了一件好事,却得不到父母的表扬;或者孩子并没有什么过错的时候,却招来父母的责备和处罚。孩子感到很委屈,他并不知道这个莫名其妙的处罚其实是因为过去很久前犯下的错误,父母当时没有发现而未进行处罚,等到后来发现的时候,却揪着过去的错误不放。这样的做法往往容易产生副作用,容易令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同时也没有解决问题。

处罚孩子的最好时机,就是孩子刚刚犯了错误在自我反省的时候,这个时候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6.父母的态度不要过于随意

有的父母主观性强,对孩子的处罚很随意,面对孩子的错误容易受情绪影响。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加重对孩子的处罚;而情绪好的时候就从轻处罚。这样往往会令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养成看父母脸色做事的坏习惯。

◇错误5◇埋怨孩子的怯懦

怯懦可以说是一种性格缺陷,通常表现为害怕困难,意志薄弱;害怕挫折,情感脆弱;害怕交际,性格软弱。在与人交往时,经常会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遇到难题能避就避,能推就推,毫无自己的主见,喜欢按他人的意愿办事,害怕承担责任和受别人的非议。

怯懦,不仅仅体现在成人身上还体现在孩子身上。

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很胆小,对很多的东西都感到害怕,如害怕打雷、害怕黑暗、害怕看医生、害怕小动物等等。

父母碰到性格怯懦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往往会以成人的观点来看待。父母不会去深究孩子恐惧的原因,不会去探究孩子怯懦性格形成的因素,甚至有的时候嘲笑、埋怨孩子。这种做法都只会让问题加剧。如有的孩子看见小狗突然出现,往往会害怕得往妈妈的身后躲,会害怕地抓住妈妈的衣襟不敢说话,也不敢前进一步。这时候如果妈妈心情不是很好,一般会对孩子的怯懦进行斥责:“一个小狗就把你吓成这样!它有什么可怕的。快点松手,男孩子怎么能这么胆小!”

其实孩子的胆小并不会因为母亲的斥责而消失,反而有可能加重其害怕的心理。所以,当孩子害怕某些东西或者害怕去做某件事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斥责或埋怨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父母的埋怨既不会消除孩子的恐惧,也不会增加孩子的勇气。父母的责骂往往只会加重孩子的恐惧,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而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告诫父母:“恐吓的教育方式要不得,它会影响孩子的个性成长,导致孩子性格懦弱。如果父母看到孩子的怯懦表现却大加埋怨,这更是错上加错。父母的埋怨、责怪只会让孩子更加地恐惧,父母的鼓励能带给孩子坚强和勇敢。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害怕的原因,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带领孩子走出怯懦。”

的确,父母对孩子的怯懦不应只是埋怨、恐吓,而应是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指明出路。

二、由怯懦到尝试

明明今年快5岁了,是个聪明而有灵气的小男孩,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明明变得非常胆小,他害怕陌生人、害怕黑暗、害怕上厕所,有时候看不到爸爸妈妈在身边,也会吓得大哭。

有一次,妈妈抱他在阳台上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谁知明明却吓得双手死死地捂住眼睛可怜巴巴地嘟囔着:“害怕,害怕……”直到妈妈把他抱回屋里,他才把手从眼睛上拿下来。看着平日活泼好动的儿子这么胆小,爸爸开始会哄着明明说,要做个勇敢的男子汉,可是到了后来就埋怨:“什么都害怕,哪里像个男孩子,没出息。”

后来妈妈通过阅读有关的书籍,她明白与成人一样,孩子也会有很多害怕的时候,只是成人往往会认为孩子的恐惧很可笑,这当然是因为成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来揣测孩子。然而孩子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恐惧,这些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而决定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对于有些事物的恐惧也就会消失,但同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恐惧。

两三岁的孩子会害怕巨大的响声,五岁的孩子会怕黑暗,六七岁的孩子的想象力极好,但会害怕妖魔鬼怪、害怕找不到家、害怕一个人睡觉时做噩梦、害怕雷电等现象,八九岁的孩子,害怕考试成绩不好而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

了解到这些以后,妈妈开始根据明明的情况改变了对明明的教育方式,首先就是禁止爸爸对明明的埋怨,而是让爸爸在明明害怕、恐惧时,对其进行鼓励,并给他讲清原因,让他知道害怕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明明果然变得勇敢起来,对于他未知的事物,再也不是选择逃避,而是好奇地想去尝试。

三、消除怯懦需要丰富的知识、正确的引导

形成怯懦性格的原因很多,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

现在都市里面的孩子生活范围都很小,孩子只是生活在家中,困在高楼大厦里,玩伴的选择也不多,一般仅仅是家人,甚至孩子要学会自己和自己玩耍。有的孩子由于与外界接触很少,依赖性很强,害怕独立地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见到陌生人就会躲,别人一抱就哭闹。如果去上学,身边所处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时则会更加胆小。

2.父母教育方式失当

有的孩子很顽皮,很不听话,总是给父母惹出很多的麻烦,当父母没有耐心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教育方式会有些不当。如孩子哭闹或不好好吃饭时,父母就会用让孩子害怕的事情来吓唬他,比如会说:“再哭,我就把你扔到外面让老虎吃了”;父母看见孩子玩泥巴时,因为怕弄脏孩子的衣服,就会吓唬孩子说“泥土里会有虫子咬伤你的手”。用这些办法来恐吓孩子,往往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并且父母的责骂会导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长期下去会逐渐形成胆小怯懦的性格。

3.父母过多地保护

在生活中,父母过多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孩子的事情由他们全权代劳,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如到公园玩时不让孩子爬山,怕孩子摔伤;不让孩子到湖边玩,怕掉进湖里等等。这些担忧会造成孩子事事都不敢去尝试,变得胆小怯懦。

知道了孩子怯懦形成的原因以后,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惩罚或嘲笑孩子。惩罚或嘲笑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与孩子沟通,承认孩子害怕的东西确实存在,这样,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惧,也就会相信你的劝说和解释,也就能解除恐惧心理。

第二,教育孩子要正视恐惧,不要掩饰害怕。有些孩子往往会否认自己害怕,这是孩子常用来对付恐惧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越是这样,孩子自己越是恐惧。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说出恐惧的具体内容,让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耻感,并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第三,父母应该多传授一些有助于孩子克服恐惧心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孩子们逐渐了解身边的东西和现象。如有的孩子害怕雷电,爸爸妈妈可以给他讲解有关雷电的知识,让孩子明白雷声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打雷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这样孩子就会慢慢了解雷电,虽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会减少恐惧。

第四,利用孩子的愉快情绪来克服恐惧心理,如经常让孩子参加游戏、去公园玩等活动。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通过讲故事、绘画等活动,在众人面前讲出或画出自己最害怕的东西,把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宣泄出去,从而解除心理恐惧。

第五,多多赞赏孩子好的表现,鼓励孩子要勇于尝试。当孩子尝试接触曾经害怕的小动物时,父母要及时地鼓励孩子的勇敢,增加孩子的勇气。例如,父母坐在公园长椅上休息时,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回来以后,要及时地给予夸奖,让孩子明白他的做法很让爸爸妈妈满意。看着爸爸妈妈的微笑,孩子会对自己的行为充满自信,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错误6◇责备孩子的成绩

每个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而这种渴望更多体现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期待上,父母把孩子的成绩看得重于一切,为了孩子的成绩即使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如果孩子有一科或者几科不及格,父母就会感到愤怒和忧虑,愤怒的是所寄予的巨大期望却得到如此令人失望的结果;忧虑的是如此成绩,怎么能考进理想的学校,自己的期望怎么能实现。愤怒和忧虑中的父母往往会失去理性,对孩子多加责备和埋怨。孩子这时候成了父母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出气筒。长期下去,孩子会形成一个观念:成绩不好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这样就会扭曲孩子的思想,灌输进去一些并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观念,从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些父母喜欢以孩子成绩高低作为判断孩子学习好坏的标准,父母看到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就非常高兴地夸奖孩子用功、聪明,给予孩子很多的物质奖励作为继续努力的动力,甚至有的父母因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束,对孩子的毛病,也总是认为是小毛病,而不去在意。如果孩子的成绩降了下来,就认为孩子没用功,在家里偷懒,在学校一定也偷懒,认为孩子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父母付出了那么多的期望,却没有丝毫的回报,于是,父母的各种指责脱口而出,这些指责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也伤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还有很多的父母好强、爱面子,把孩子的成绩看成是自己成绩的一部分。如果孩子考试有了一个好的分数,就觉得脸上有光,如果孩子的成绩差,就觉得没面子。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指出,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惟一标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父母、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孩子学习成绩以外的方面,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应该说,目前社会上,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确有不科学的表现。这些表现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如果因为某次成绩的下降就对孩子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加以否定,会极大地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的确,教育要全面发展,成绩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是全部。

二、教育要和风细雨

默默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学习也很好,她的成绩一向是父母的骄傲,父母很少为她学习的事情操心。可是最近一段时间,默默的父母十分苦恼。因为这一次默默的成绩下降了,尤其是数学成绩非常不好。

默默父母一看到数学成绩,劈头盖脸地就教训起默默:“你怎么搞的?这次考得这么差,是不是没有用心学习?”并要默默保证在一段时间之后,一定要把学习成绩恢复到以前的水平。默默表示一定会努力提高成绩,并且做出书面的承诺。但是没过多久,默默不仅没有恢复成绩,甚至还出现了写作业拖拉、成绩继续下滑的情况。

这一次爸爸一气之下打了她的手,家中的亲朋好友也轮番上阵,纷纷对默默进行教育。不仅如此,父母还对默默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如在家温习功课的时间延长,不允许任何娱乐,不允许看课外书籍等等。各种办法用尽了,但是默默的成绩还是没有提高。相反,默默只要一提到学习、考试、写作业,就悄悄地哭,并且和妈妈哭诉说“活着真没意思”。

父母的严格管理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默默产生了厌学情绪。默默本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可是为什么成绩屡屡下滑呢?这些都令默默的父母感到十分的困惑。

后来,在专家的指导下,默默的父母终于意识到了错误。当默默的成绩下降的时候,父母没有帮助默默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而是粗暴责骂,当责骂并没有产生效果时,就进行惩罚。这些做法,都会导致默默的逆反心理,甚至使她产生了厌学的情绪。

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是很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作为父母应该正确面对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不仅仅是责骂和惩罚,那样只会于事无补。

三、挖掘闪光点,辩证看分数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充分发挥成绩对孩子的正面作用,使成绩能够促进孩子学习呢?简单说来,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成绩并不代表能力

有的考试偏重的是理论方面的知识,有的考试则偏重能力方面的考察。父母不能看到成绩就一刀切,不管什么样的考试都以成绩和分数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因为孩子一两次分数的变化就认为孩子能力上出现了问题。

2.认真分析成绩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有许多父母对孩子进步退步与否都仅仅依据考试分数来确定,其实,并不是分数低的就说明孩子的成绩不好,是退步的表现;分数高就说明孩子的成绩好,是进步的标志。每一次考试过后,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坐下来,一起分析试卷,因为仅仅看分数是不够的。有的时候孩子的分数低,也许是试卷的难度很大;有的时候孩子的分数特高,也许是因为试卷的题目容易。因此,不能单纯地从分数的表面来判断孩子的成绩好坏,父母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判断。

3.发现孩子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

父母如果从试题分析中发现了孩子的进步,就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及时表扬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鼓励孩子的手段,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表扬,要让孩子总是能够在努力后找到成功的喜悦,有一种满足感。表扬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之一,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4.发现成绩中的闪光点

当发现孩子学习成绩退步时,父母先不要急于责骂。孩子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所谓安慰就是需要父母对孩子更多的鼓励而不是埋怨。父母应该分析,虽然孩子成绩有所后退,但是有没有什么地方是闪光的,相对于过去有进步的?比如,虽然总分有所下降,而单科分有没有上升的趋势?对于知识的熟悉程度,有没有掌握得较好的、丢分很少的部分?即使孩子这次考试考得一团糟,父母也最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鼓励孩子。这主要以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为主,孩子成绩不好,本身就有一定的愧疚感,如果父母对孩子不是体谅和理解,而是埋怨,则会更严重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因此,父母除了帮孩子找到原因外,还要鼓励他战胜困难,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下次能考出一个较好的分数。要理性地看待问题,给孩子一个希望,不让孩子自暴自弃。

科学地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并能采取明智的态度,这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明智的父母,在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时,提醒他不要骄傲、不要自满,应该脚踏实地,争取更大的进步;在孩子成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要先对孩子进行安慰和鼓励,之后再帮助分析失利的原因,坚定孩子下次取得优异成绩的信心。

◇错误7◇经常使用语言暴力

这里所说的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造成他人的精神和心理上的伤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目前的语言暴力已经延伸到家庭之中,变换成“低龄语言暴力”这样一个词汇。父母如果在家庭中长期使用语言暴力,无疑将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严重的创伤。

有些父母意识不到语言暴力的危害,认为又没有直接实施暴力,怎么能算作伤害呢。

从表面来说,语言暴力好像并没有直接地伤害孩子,但是其带来的伤害绝不比体罚轻。从一定程度上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暴力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会造成短暂并且很严重的影响,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更为持久、更为严重,因为语言暴力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会使孩子产生深深的自卑感。轻则容易丧失自信,并且容易放弃,经常半途而废;重则因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失去积极进取之心,丧失生活勇气,从而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比如,一个孩子在某些事情上反应有点慢,不懂得教育方式的父母就会对其进行语言上的暴力:“你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以后念书也一定念不好。”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个念头:“我真的很笨,以后读书也一定不行。”其实,有时候孩子发育的快慢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发育快的孩子会比发育慢的孩子聪明许多倍,更不能说明发育缓慢的孩子就是天生的笨蛋。大家应该还记得爱因斯坦的例子吧。小时候的爱因斯坦被学校的老师认定是低能儿,上学三个月就被请出校门,但是事实证明,被大家认为发育缓慢的爱因斯坦却是个百年一遇的天才。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缺少温暖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强烈的排斥感。如今,大多数的父母已经认识到暴力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但却很少会注意到,语言暴力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伤害。在实施暴力的行为呈下降趋势的现在,语言暴力的行为却呈上升趋势。

据研究表明,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说话不掌握分寸,恶语常常脱口而出。

2.父母常因为自身压力过大,无意中把孩子当作出气筒。

父母在工作上、生活中的压力过大的时候,面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一般没有耐心对其进行纠正,并且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仅仅是把孩子当作牺牲品,当作一个出气筒来看待。这样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3.父母的思想中没有把孩子与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认为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

一般的父母会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产物,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我尊严意识。

总之,话语是柄锐利的武器,使用好了,会给人带来愉悦;使用不恰当,则会给人带来伤害。因此,对孩子请善用父母的语言利器,使孩子成人以后的记忆中不会有很多的伤害存在。

二、教育要有方:鼓励+欣赏

阳阳是一名8岁小男孩,她的母亲经常对他说:“我们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笨儿子?!”“早该在生你的时候就把你送给收破烂的!”“为了你的学习,我们付出了多少!”

……

面对妈妈的怒火,阳阳无动于衷,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偶尔用不屑的眼光看妈妈一眼。面对孩子的成绩下降,母亲没有去找出其中的原因,仅仅是用粗暴言语对孩子进行责骂,其后果只能是把孩子越推越远。阳阳之所以成绩下降,是有许多原因的。作为父母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仅仅是埋怨与斥责,这样的后果是,要么孩子会越来越叛逆,要么会自信全无。这些都不是父母想要看到的结果。阳阳妈妈在经过教育专家的指导后,对阳阳采取了“鼓励+欣赏”的办法,结果不仅孩子的成绩上去了,阳阳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融洽了。因此,阳阳妈妈经常向熟识的朋友传授教育孩子的经验: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能口不择言,孩子做错事、不听话时,千万不能着急,不要动不动就责骂孩子,这样只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三、教育要讲究语言文明

语言暴力可以说是一种恶性的循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

1.要注意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

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其理解能力、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有所不同,父母教育孩子时所使用的言语应随之调整,多使用鼓励和赏识性的语言,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2.父母与孩子之间要相互尊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因为互相尊重,是良好沟通的前提,而良好沟通,则是教育的前提。

3.父母要少用语言暴力责怪孩子

在生活中,有的父母由于一时心情欠佳,或受文化教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孩子长期无原则、无休止地施以语言暴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要尽量避免。

◇错误8◇急于下结论,急于批评

孩子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观念以及想法,有的时候并不能被父母重视或采纳,父母总是喜欢用成人世界的固有逻辑来推测孩子的想法,揣摩孩子做事的动机,并且急于对孩子的行为做出一个评价,甚至是批评。这些无疑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急于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一般会从自己的主观出发,对孩子的行为往往不能认真分析原因,容易产生片面的结论。有的父母不管结论正确与否,就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批评,造成孩子有委屈无处申辩。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李藻在“家庭教育方式”中提到:“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是教育领域的误区,父母必须知道孩子的想法,虽然这些想法有时候在成人看起来有点可笑,但是也并非完全错误。父母如果不进行换位思考,而仅仅用成人的逻辑观点来看待,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由此可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掌握方式、方法和分寸,不能生硬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不能不问原因就给孩子定性、下结论,甚至批评指责,因为有时候,父母的观点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父母的经验并不一定就适合孩子。

二、教育要有耐心

12岁的佳佳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容易紧张而且好哭的女孩。由于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因此她经常感到孤独和寂寞,她总是希望家里能热闹一点,或有同龄的小朋友和她一起玩耍。终于有一天,表妹要到佳佳家过暑假,佳佳开心极了,整天和表妹同吃、同睡、同玩,短短一个假期,两姐妹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暑假过去了,表妹要回家,佳佳和表妹难舍难离。表妹走后,佳佳看着曾经热闹的房间,如今只是自己一个人,禁不住眼泪汪汪。于是她缠着妈妈述说伤感:“妈妈,家里又冷冷清清的,要是表妹在的话我们一定是在玩芭比。可是现在就只剩我一个人了。”妈妈看着佳佳伤心的样子,安慰说:“没关系的,佳佳,你还会找到新朋友的。”佳佳低着头小声地说:“可是我还是感到寂寞。”妈妈忙着做菜,有一点不耐烦地说道:“佳佳,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忘了这种伤心,妈妈在做菜,你不要捣乱了好吗?”可是,佳佳并没有停止悲伤,她抱住妈妈哭了起来,不料却打翻了妈妈好不容易做好的冷盘,这是妈妈辛辛苦苦两个小时的成果,现在全部白费力气了,妈妈不由得勃然大怒地训斥道:“佳佳,你已经12岁了,怎么还是喜欢哭?你这个样子哪里像一个大孩子,表妹家住在别的城市,当然得回家了,你这样无理取闹缠着妈妈,叫妈妈怎么喜欢你?”听到妈妈的批评,佳佳很是委屈,她嚷道:“你是坏妈妈,我不再理你了。”说完就哭着离开了。

在成人的世界里,分别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可是在孩子的眼里,尤其在一个经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的孩子的世界里,分离的痛苦是需要父母的帮助来化解的。

佳佳妈妈的做法就是急于对孩子的做法下结论,她没有理会佳佳伤心的情绪,在这样一个时候简单地对佳佳的行为进行批评,不但不顾及佳佳的感受,而且还指责佳佳的行为,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佳佳妈妈其实应该换一种做法来对待佳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表妹回家了是不是让佳佳很伤心呢?是不是一个人太寂寞了?你看,当你在思念她的时候,她也是在思念着你啊。”或者安慰一下:“你们两个感情那么好,你当然会因为她的离开而伤心啊,你一定觉得家里又是冷冷清清的了。你知道吗,妈妈也舍不得她走,因为你们俩这么要好,感情这么深。”如果是这样的说法就会使父母和子女之间产生亲密的感觉。因为孩子心里的感受一旦被父母了解,寂寞和情感上的创伤就会消失。而孩子对父母的爱又是依赖于父母对他的了解。

三、教育要以理服人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1.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急于下结论,更不要急于批评,要弄清孩子为什么这么做。

2.教育自尊心强的孩子最好要单独进行,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教育孩子,以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比成人更强烈,父母应该在细节上多加留心,千万不要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3.教育孩子的时候,应以说服教育为主,不能仅仅为了批评而批评,同时父母的态度要和蔼,不要咄咄逼人,太过强势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教育的重点是对事不对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来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因此家长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错误,而应该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上。

孩子就像未经雕琢的璞玉一般,瑕疵在所难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耐心地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地教导孩子,切忌简单粗暴。

5.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要盲目或者激进,不妨在教育孩子之前先说说孩子身上的一些优点,这样,孩子可以对父母的教育心悦诚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技巧,父母只有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第二篇 错误的管教

◇错误9◇不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如今的父母越来越注重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但很少有父母能够仔细想想:“孩子,你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不是超人,基础也各不相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父母却不管这些,一味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社会上流行的所谓热门领域来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即便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于是乎,不知疲惫的父母一边领着孩子在各类培训班之间奔波,一边斗志昂扬地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结果往往会让父母大失所望,许多孩子非但没有显露出过人的天分,反倒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父母在让孩子学这学那的时候,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很少让孩子选择他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往往把孩子的想法看得不是那么重要,认为小孩子没有什么正确的选择,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还得需要父母的指导。可是,世上有些东西也许能够指导,但是爱好和兴趣却不能指导。爱好和兴趣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和天分决定的,父母只是做一个伯乐,发现孩子的天分和爱好,而不能强迫孩子产生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否则,只能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学家卢梭说过:“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情。”有些父母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人物品,会替孩子决定和选择许多事情,但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选择,忽视孩子的个性和喜好,会导致天才的消逝。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有多年教育经验的王涑石教授也在自己的书中阐述道,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往往会产生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忽视孩子的喜好,以大家长的作风则只会扼杀孩子的兴趣,最终导致天才变成庸才这种悲剧的发生。

因此,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兴趣,是每一个父母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二、教育要从孩子兴趣出发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在他5岁的时候,父母送他到离家不远的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

一天,母亲收捡出一堆废纸,罗丹把这堆废纸一张张地弄平后,在上面画画。罗丹还经常把身边的纸张拿来将看到的人物、房屋、动物的样子画下来。

一次,罗丹发现父亲脚边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生气地说:“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你是在干这个玩意!”

父亲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顿,而且当场让罗丹保证以后不再画画,要好好学习。从此,罗丹虽然在家里不敢再明目张胆地画画了,但是在外面,不管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墙壁上,他每天都喜欢画上几笔。

罗丹9岁时,成绩还是不见好转。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乡下的学校去读书,而且一呆就是4年多。在这4年里。罗丹的成绩还是不见有什么提高,但他的画画水平却让老师们都感到了震惊。

看他学习仍然没有进步,父亲开始对罗丹失去了信心,决定送罗丹去做学徒工。但罗丹坚持要去学画,父亲只好同意他报考一所免费的美术学校。罗丹经过努力果然考上了这所美术学校。刚入校不久,素描老师看了罗丹的习作后,非常高兴,并且耐心地指导他。素描课结束以后,就该上油画课了,这却给家庭贫穷的罗丹出了一个难题,颜料和画布都需要不小的一笔钱,万般无奈之中,罗丹只好改学雕塑,因为雕塑材料是木头和泥土,不需要花钱。为了不给家里增加生活负担,罗丹一边学习,一边当杂工、首饰匠,有时候还给雕塑家当助手。这样一来不仅使他的经济有了一些来源,同时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后来他终于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成为一个伟大的雕塑家。

如果罗丹的爸爸坚持阻止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罗丹没有坚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么今天我们就看不到那些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了。按照孩子的兴趣来选择,比按照世俗的观点和父母的主张来选择要好得多,因为这是孩子的人生,真心地喜欢做一件事情是他做成这件事的重要条件。

三、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小强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小男孩,他每天上学放学都会路过一个花鸟宠物市场,这里有小狗、小猫等宠物。每次经过,小强都会停下来静静地看一会,时间长了,逐渐对这些小动物们产生了兴趣。

他特别喜爱那些调皮可爱的小狗,因为他曾在一本小说中看到主人公的那条狗非常忠于主人,还几次在主人生命攸关的时刻,机智地救了主人。于是,小强也想拥有一只这样的狗,但是和父母央求了几次都没有效果。然而他实在是很想养一只小狗,于是就自己偷偷地用零用钱买了一只。

有了小狗以后,小强高兴地给小狗做窝,每天定时给小狗喂牛奶,认真地训练小狗在指定地点大小便,定期给小狗洗澡,并耐心地用电吹风把小狗的毛吹干,神气地牵着小狗出去散步,甚至和小狗同床而眠。小狗不断长大,小强也不断设计出新的训练方案,并且耐心地、严格地实施,还经常到书店用零花钱买养狗方面的书。

他已经沉醉到养狗“事业”中去了,甚至还对父母宣布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驯养师。这下父母可着急了,原想着让孩子养狗仅仅是让孩子不再寂寞,有一个玩物就好,哪里想到小强居然要以此当作自己以后的事业方向,这可大大地出乎父母的意料。爸爸妈妈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呢!爸爸妈妈的心中自有给小强未来的另一番规划,怎么能被这只小狗打乱呢!

于是,他们趁小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地送走了小狗。小强本来是个很内向的孩子,送走小狗之后变得更加沉默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爸爸妈妈慌了起来,小强是怎么了?苦于没有途径获得小强的想法,爸爸妈妈偷偷地看了小强的日记,只见日记里写了许多思念小狗的话,其中有一段话语让小强的父母很是触动:“我长大想当个好的驯兽师,我长大想去训练警犬,要去训练好多的警犬,然后让它们去抓坏人,我要做个正义的卫士……”“爸爸妈妈送走了我的小狗,我很伤心。我做不成驯兽师了,爸爸妈妈叫我做个钢琴家,可是我讨厌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弹琴,什么时候能再见到我的小狗,我想离开这个家,去找我的小狗……”

其实无论孩子的兴趣、爱好与父母的理想有多大的偏差,那都是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遵从父母的意愿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甚至留有一定的阴影。因此,父母不妨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四、解决办法

1.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爱好

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不能在兴趣的选择上替孩子做主。但是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方向。什么样的兴趣适合自己的孩子,父母心中应该有数,应做到在平时的生活中细致观察孩子,留意孩子一些细小的问题,因为这都是孩子性格的展现。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自己的爱好。

2.注意培养孩子兴趣的持久性

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使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一旦出现一些困难的时候,孩子也往往会选择逃避。尤其是如今的独生子女,长辈的娇惯让许多孩子弱不经风,哪怕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产生退缩的心理。这个时候,父母就要起到鼓励和监督的作用,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既然这是你的选择,是你喜欢的,你就要勇敢地坚持下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

3.当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时,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是说父母仅仅是做一个旁观者。要知道,与孩子共同努力做一件事情是增进父母与孩子感情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是孩子喜欢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在孩子身旁,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或给予适当的鼓励,孩子会对父母信任,会知道父母认同并支持自己所做的事情,会有莫大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也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错误10◇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界中有这样的说法:中国孩子的理论基础扎实,但想象能力欠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是天生就缺乏吗?事实上,想象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并不是成功人士或者外国孩子所特有的。中国孩子想象力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个体的差异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因为想象的能力也与其他的能力一样,会因人而异。

导致中国孩子想象力缺乏的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和忽视。拥有神奇创造能力的人不但想象力惊人,而且也拥有渊博的知识,只是在他们的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保有对知识的质疑,他们相信真理,但是并不会迷信真理,他们更愿意发现真理、创造知识。他们相信一定有超越已有知识的空间,可以通过想象力发现并创造新的知识。但是中国的孩子更多地被“知识”绑住了想象的能力。因为中国的父母更重视知识的力量,过于相信知识而忽视了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于是本来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变得不知道如何去想象,长时间不懂得在想象中发现问题,就会导致想象能力的退化。

有的父母很传统,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中规中矩,当孩子出现很多奇怪想法的时候,就会担心孩子会成为一个奇怪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往往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限制,希望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都能够像他们想象的一样正常。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个天才的灵光正在被所谓的常理思维扼杀。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够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理论知识,而不是每天都异想天开,每天都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父母并不知道,想象力对于知识的创造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当孩子说出一些不符合现实,甚至有些荒唐的话时,千万不要去嘲笑,或者斥责:“你是个小孩子,懂什么?什么都不懂,快到一边去!”当孩子画出一幅色彩奇特或者内容独特,但是怎么也不符合父母的要求的画时,就要先了解孩子到底想画的是什么,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不要一看画得不符合大人的标准,就训斥:“画的是什么?这么难看,这么乱!一点都不像,简直是浪费时间。”

在生活中孩子随时都可能产生想象的火花,会有一些很有创意的举动,父母应该学会发现这些火花并且保护它。

一、专家教育观点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其实想象的能力人人都有,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多地被现实所磨蚀掉,在孩童的时候保护好想象的能力,就有可能在以后的事业和生活中创造出奇迹。对想象能力的限制,就是对天才的扼杀。孩子的奇怪行为其实并不可怕可悲,可怕可悲的是由于父母的限制而塑造一个大众模式的“平庸人”。

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社会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父母仅仅把教育孩子的着眼点放到孩子汲取知识的能力上,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创造能力的培养,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才是知识产生的源泉,是创造知识的动力。但是更多的父母总是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社会的推动,新科技的发明,都需要更多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去创造,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二、创新思维需要鼓励和培养

孩子想象力丧失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活范围狭小单一

老师和父母都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殊不知,父母、老师纷纷追求孩子得高分的同时,刻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孩子想象力的发挥。把孩子禁锢在课堂或学校内,只能让他们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其想象力可想而知,因而造成孩子的作文是千篇一律的模式。

2.学习的方法过于死记硬背

中国的应试教育和考试制度造就了许多擅长考试的优秀学生。但是这些孩子仅仅只是在考试上很有天分,却十分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充其量只能说他们是在不断地复制别人的成果,而缺乏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他们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死读书、读死书,让学习的过程变得呆板、枯燥。这不但不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还会使他们把学习变成一种痛苦,完全磨去了孩子想象的能力。

3.忽视孩子的自我选择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现状就是培养出听长辈话的乖孩子,孩子的选择,要与父母的意志一致,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不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其实这些想法往往是孩子想象力闪光的所在,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却堵塞了孩子想象的空间,剥夺了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力。

那么,应该怎样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呢?

1.丰富孩子的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对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想象的基础是一些外界具体的形象,头脑中积累的越多,就越能够丰富想象。

因此,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郊外游玩、去参观博物馆,多多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尽可能多地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记住许许多多形象。还可以鼓励孩子通过日记、博客等形式把经历的事情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也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

2.有意识地扩大孩子语言词汇的积累

语言词汇使想象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变得具体并且立体起来,在需要用口头表达或者需要用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词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有意识地扩大孩子语言词汇的积累。在孩子平时的阅读中就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本子,把阅读中遇到的好的词汇和佳句摘抄下来,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这种积累,也是丰富孩子想象力的良好途径,因为在积累的同时,也是孩子放飞想象力的时候。

3.鼓励孩子多进行创造性思考

有些孩子非常喜欢编故事、讲故事,经常会讲一些自己编的故事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有的时候甚至会自己给自己讲一些故事。父母遇到这种表现欲强的孩子,先不要对其进行否定,因为这样的孩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这种方式是锻炼孩子表达能力的很好的方法,也是丰富孩子想象力的良好的时机。父母应该积极鼓励孩子,而不是对其冷言冷语,甚至大加阻止。父母应该在孩子出现不足的时候给予指导,并在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给予赞扬,因为父母的赞扬是孩子极大的动力。

◇错误11◇不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经常有父母会抱怨说:“自己越来越不懂孩子的想法了,不知道那个小小的脑袋里都在想些什么。”其实,这说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些父母会说,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好像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很想与孩子沟通,但结果不是吃了闭门羹就是没有任何实际的效果。

更有一些父母喜欢用一厢情愿的方式,传达他们的指示,例如恳求、讨价还价、争辩、威胁等等。当最后依然没有任何效果的时候,就大发雷霆。这样的管教风格,往往使沟通失败。

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孩子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或者故意调皮损坏家里的东西,父母对此进行很多次批评教育,可是孩子却屡教不改。父母十分困惑:自己的孩子究竟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父母并不了解,有时候孩子故意做错事,故意惹父母发火,仅仅是想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这个时候父母不要在盛怒下对孩子大声斥责,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父母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对孩子缺少关爱,是否忽视了孩子心灵上的需要,是否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这种调皮的孩子,父母要留意他们这种反常行为背后的含义,对症下药,真正地解决孩子的问题。

一、专家教育观点

美国的教育专家贺斯丁曾经说过:“沟通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是父母走入孩子心灵世界的捷径,沟通不仅仅是交流,更重要的是做孩子的朋友。”

沟通、交流、做孩子的朋友,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互动,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可以及时地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家庭始终处于一种健康的、向上的、温馨的、彼此信任的氛围之中,使父母不仅成为孩子生活上的导师,而且成为孩子心灵上的朋友。因此,沟通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沟通零距离

小美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平时的小美很乖巧可爱,并且开朗大方,对待老师、长辈都很有礼貌。可是小学六年级时,小美却总是郁郁寡欢,这引起了小美父母的重视。

这一天,小美哭着鼻子回家了,一进屋就一头栽进了自己的房间,妈妈爸爸觉得不对劲,两个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让小美的妈妈去敲小美的门。妈妈敲了几下门,小美怎么也不肯开门,甚至在门里面对妈妈喊,让自己呆一会。听到小美的话,妈妈并没有气愤地斥责小美,仅仅说了一句:“小美,你自己呆一会,妈妈做好饭后,记得出来吃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小美自己走出了房间,眼睛还是肿肿的,妈妈笑着说:“小花猫,快点来吃饭,有你最爱吃的菜。”看见好吃的东西,小美破涕为笑,有点不好意思地走向爸爸妈妈。饭后,妈妈抱着小美,耐心地询问了小美哭泣的原因,这样才得知,小美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常原因是由于刚刚升入六年级,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紧张的学习压力,这次的哭泣就是因为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不理想。妈妈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对小美说:“一时的失利很正常啊,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妈妈和小美一起奋斗,卷子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小美望着妈妈开心地点点头。

应该说,小美的妈妈有成功的教育方式。第一,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能够冷静处理,并没有步步紧逼,而是给孩子一个冷静的时间和空间。第二,能够耐心地帮助孩子剖析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埋怨。第三,能够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与之站在一起,从而得到了孩子充分的信任。这些做法,都有助于帮助孩子度过心理上的难关,并且解决实际的问题,能够最终让父母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解决办法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需要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具体应做到: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教育孩子的时候首先就要做到以身作则。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又怎样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一定的威信呢?又怎能成为孩子今后十年、二十年学习效仿的榜样呢?没有上进心、责任心,缺少知识涵养,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培养和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的。

2.多多关心孩子的需求,尤其是心理上的需求

孩子总是依赖父母的,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关怀的程度,有的时候会比父母想象的还要深。

有的父母即使经常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但是沟通的程度却有限,其中的原因有很多种,集中起来,大多是以工作繁忙为理由而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其实孩子仅仅只是需要父母一个拥抱或者是一句叮咛而已。因此,做好沟通的前提就是真正地了解孩子,真正地明白孩子的需要。

3.良好的环境,是沟通的良好开端

环境和气氛能影响孩子的情绪,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和气氛能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有利于孩子敞开心扉,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而一个严肃、压抑的环境则不利于孩子和父母进行交流,因为这时即使交流,话题和中心也往往会变得严肃和压抑。

4.相信自己的孩子,并做孩子的朋友

信任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彼此的信任才能真正地放开自己,交流才能做到真实、平等。

传统的教育观念上,父母是孩子的天,是保护孩子的伞,但是这种观念仅仅是注意到了孩子物质方面的需要,却忽视了孩子精神领域的渴求。其实父母不仅要做保护孩子的伞,还应该做孩子的朋友。作为朋友的父母此时此刻就不是站在一个高处俯视自己的孩子,而是要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要知道平时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尊重和信任,更重要的还是父母深深的爱。

5.赞美和鼓励是沟通的必要语言

当孩子做了一件好事,或者孩子仰着小脑袋等着父母的表扬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多讲一些诸如“你真棒!”“这样很好!”“加油!”“你一定行”之类的话。因为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得到父母的肯定,赞美是让孩子敞开心扉最好的方法,也是让孩子信任父母的有效途径。之所以说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因此要善用对于孩子的赞美之辞。

6.掌握孩子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1)不同的年龄的孩子对待问题的方式不同。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年龄。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有一次老师想发展少先队员,于是就对班级的同学说:“谁愿意当‘队员’?谁愿意当‘非队员’?”这时,这个小朋友举手想当“非队员”。因此,最后只有这个同学没有入队。当他的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并没有对其大加责怪,而是耐心地询问了孩子这样做的想法。原来,这个孩子觉得“飞”比走快,所以要举手当“飞队员”。这样和孩子交流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比盲目的责备更具有亲和性,因为沟通是了解最重要的前提。(2)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而改变沟通的方法。

当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更多地起到引领的作用。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就要学会与孩子商量一些事情,当孩子再大一些的时候,父母甚至应该学会向孩子请教。

◇错误12◇不让孩子享受游戏的乐趣

许多家长认为已经上学的孩子,最先要做的事就是把学习搞好。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游戏不仅对孩子无益,还会把孩子引入歧途,有些游戏甚至会对孩子的安全、心理发育产生危害。所以相当一部分家长反对孩子参与各种各样的游戏。

家长们认识到了游戏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却忽视了游戏对孩子的正面作用。游戏在孩子的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享受游戏的乐趣,这既让孩子感到好奇,又愿意积极参与。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得到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得到快乐,各种技能也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不让孩子享受游戏的乐趣是错误的。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学家认为: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

游戏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不仅好玩,而且寓教于乐,从中可以帮助孩子扩大知识面,陶冶性情,并促进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对儿童的智力开发,游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不但能起到开发智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启发科学发明创造。德国数学家威特的父亲就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最早的功课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孩子的游戏就是一种早期的功课。

综合起来,游戏有以下几点作用:

1.游戏对良好人格的培养有较大作用

让孩子尝试各种游戏,当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美妙的感觉后,一定还会想再试试其他的游戏。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学会独立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能力。当孩子能够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处理许多日常生活细节时,他一定会信心百倍,而且由衷地感到快乐。当孩子产生自信以后,就会对各种事物产生兴趣,主动地去研究分析,逐渐养成积极进取的习惯。

2.游戏对孩子的情绪趋向稳定有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所感受到的不安和不满等精神上的压力,远比大人想象的多。而游戏能让孩子有效地缓解压力,孩子的不良情绪骤然烟消云散,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

3.游戏有利于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

游戏常常是团体性的活动。几个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玩耍时,也正是他们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机。当孩子们在玩耍时,每个人可能各有所好,希望玩不同的游戏,或用不同的规则来玩。这时,孩子就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去说服别人。有时还会因为反复竞争,慢慢产生说话最有分量的领导者。而孩子也透过这样的体验,摸索出适应团体生活的方式,知道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当大伙儿无法取得共识时,经常就会争执不休,甚至打起架来。如果玩伴中有人一意孤行,坚持己见,游戏就会玩不下去了。所以要想和大伙儿一同玩耍,孩子就必须聆听其他人的意见,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主张,学会妥协或合作。

二、父母与孩子要多沟通

天津有一个叫小杰的初中生,当时14岁,长得人高马大,个头1.80米,体重95公斤,比一个成年男人还要壮实。小小年龄的他至今已经有四年的网龄,在网络游戏里还是个呼风唤雨、响当当的领袖人物,虽然还是小孩子可他竟然对阻止自己上网的爸爸妈妈举起拳头。

追溯小杰上网的原因,还要回到2003年全国人民抗非典的那段日子,小杰的妈妈是一名医生,被派去外地工作,而爸爸也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有时间管小杰,于是小杰一头扎进网络里,对网络游戏越来越依赖。刚开始,小杰只是偷偷摸摸地上网,每次上网都以学校补课或者学校有活动为理由来搪塞父母。有一次,爸爸找遍学校都没有找到小杰,最后在网吧里发现了正玩得尽兴的小杰。当小杰的谎言被揭穿后,他就索性开始公开上网,甚至将吃午饭的钱都用来上网,晚上放学回到家更是不换鞋,不吃饭就上网。因此小杰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由班上的前十名滑落到倒数第三。

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小杰的性格变得极其古怪。父母劝小杰不要上网,应该好好学习,他便眼露凶光,挥舞着拳头。若是父母做的菜不合他口味,小杰便将菜倒进垃圾桶,让全家人都没法吃。更让父母想不到的是,小杰竟然向父母索要每月固定的几十甚至上百元上网费,如果父母说半个“不”字,小杰抡起拳头就要揍父母。

在这四年里,小杰几乎每天都为了上网和父母大闹,发展到后来甚至不认父母。一天,当母亲再一次劝小杰以学习为重时,小杰竟然发狂似的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对着母亲大吼道:“再说,我杀了你!”所有的人都不明白,小时候那么乖巧听话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变得如此张狂和不讲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和好胜心,小杰在初三时提出要换学校,并且还要去农村的学校,当父母表现出诧异时,小杰冷冷地说了一句:“你们不是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吗?我就是有精神病。”就这样,小杰走了,去了一所地处农村的寄宿学校。在那所学校里,小杰不仅迎头赶上了功课,而且名列前茅,他的表现和成绩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然而,小杰除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以外,再也没有单独接触过电脑。

儿子为什么在短时期内突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小杰的妈妈从孩子落在家里的日记本里发现了答案。“我知道父母开始怕我了,怕我挥拳头,更怕我举菜刀,我明显感觉到他们说话时的战战兢兢,于是,我自由了,可是我却活得并不快乐。我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我变成了一个坏孩子,我丢失了自己最喜欢的书本。其实妈妈根本就不喜欢我,否则她不会将不满5岁的我放在外地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那么久。她根本就不愿意管我,根本就不愿意教导我。妈妈还让舅舅揍我,她看着别人打自己的儿子,却还要帮腔。总有一天,她会为此而后悔的,等我长大以后我会报复的。妈妈成天就知道让我学习,我知道她只是怕我丢她的脸。我当然知道学习,要不然以前也考不了前十名,可是我现在就是不愿意学习,我就是要玩,反正她整天这么忙,根本就不知道我的感受。别人都说妈妈和儿子是最亲的,可是她从来都不知道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看到这里,妈妈才明白原来儿子的心里是这样委屈。小杰对父母有着太深的误会,他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只知道要自己学习,不了解孩子也有玩耍的需要,并且还用挖苦或用棍棒对待自己,所以在小杰的青春期就产生了强烈的报复心态和举动。孩子是无辜的,错就错在父母为什么不多抽点时间来关心孩子,了解孩子,来解除这些误会。孩子渴望的是父母的温暖和关爱,仅仅给孩子提供物质享受,或者单纯简单粗暴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利。

三、解决办法

无论传授什么知识,首先一定要激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是激起孩子兴趣的最佳方法。所有动物都喜欢玩游戏,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为什么小狗跟大狗之间互相追咬,小猫爱戏弄自己或者老猫的尾巴呢?动物学家研究后解释说:“小狗和大狗之间互相追咬是为了培养它将来可以咬死野兽的能力,而小猫戏弄自己和老猫的尾巴是为了培养它将来捕捉老鼠的能力。动物们训练后代的技能也常常是在游戏和玩耍中进行的。”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最爱。电子游戏、网络游戏的本质不过等同于玩具,只是借助于高科技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了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包括成人在内的越来越多的游戏者,让孩子“爱你没商量”。当然,玩游戏必须要适度。如果玩电子游戏玩到沉迷其中神魂颠倒、茶饭不思、荒废学业、自毁前程时,那就该当头棒喝一声:“孩子,你该回来了!”

事实上,大多数心智正常的孩子玩电子游戏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只要注意关爱,引导得当,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可以说,游戏既非洪水猛兽,也非亲善大使,关键在于家长怎样为孩子的游戏内容把关。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洞察孩子的游戏世界,让暴力、色情及凶杀等内容的游戏远离孩子,这是解决孩子是否沉迷网络游戏、耽误学业的关键所在。这样也才可能将游戏的辅助教育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寓教于乐。

◇错误13◇不与孩子分享

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爱的组合,这个组合里有爸爸妈妈,有一个爸爸妈妈的宝贝,这个宝贝是家庭呵护的重心,是父母保护的重点。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这片爱的花园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于是家里的一切事情,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都没有分享的权利,孩子在一片真空的环境下“无忧无虑”地成长。让孩子分享家中的事情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是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损害。这是一个很值得父母思考的问题。

孩子尽管年纪还小,却有自己特有的感知能力,他能感受到家庭氛围的改变,甚至可以感受到父母情绪变化所传达的信息。由此,他会产生一些疑惑,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往往这个疑惑得不到解答,因为父母并没有这样做的意愿。如告诉孩子变化发生的原因、影响和结果,以及父母在事业上关于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也许孩子都不会十分理解,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分享的过程,会让孩子有一种家庭的归属感和对自己的认同感,甚至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在与父母分享的过程中,会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会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增加对父母的了解。因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与孩子进行分享互动,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益处的。很多父母会以孩子还小为借口,而忽视孩子疑惑的眼神,甚至有的时候在孩子发出疑问的时候还会讲一些斥责的话语,这些都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会损害孩子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和这个家庭有隔膜,甚至会有“是不是父母要把我遗弃的忧虑”。也许父母会认为孩子这样的想法很可笑,会一笑了之,可是在孩子的世界中,这样的想法是真实存在的,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孩子的问题。

孩子有与父母分享的权利,家庭生活中的大小事情父母都可以与孩子分享。让孩子在分享中体会成长的乐趣和烦恼,体会家庭的温暖,体会父母的爱护和教导。这些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

一、专家教育观点

教育专家福禄培尔曾经说过,“父母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悦和痛苦的过程,就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父母与孩子分享的同时孩子也会把自己的事情与父母分享,甚至是自己的秘密,这样,无疑会拉近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应该说,父母与孩子分享的过程就是一个秘密共享的过程,父母把自己的秘密与孩子分享,把自己的困扰与孩子分担,这样,孩子也自然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孩子会因为分享而与父母亲密无间,因为他有一种“分享秘密”的亲密感觉。如父母可以在遇到困惑和困难的时候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的想法很可笑,也要认真地听取,因为这样一个过程是对孩子自主思维的锻炼。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被信赖和重视的感觉,会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思索,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

二、要勇于与孩子分享

威利的爸爸妈妈离婚了,威利将要和爸爸一起生活。威利的爸爸不知道怎样和孩子讲这个问题,是隐瞒还是实话实说?威利的爸爸很难抉择,隐瞒能坚持多久?实话实说,孩子是否能够真正接受而又不受伤害?最后威利的爸爸决定和儿子分享这个秘密。爸爸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威利去公园玩,很久没有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威利高兴极了。他兴致勃勃地拉着爸爸看看这个,玩玩那个,玩累了就拉着爸爸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威利对爸爸说:“要是能每天都这样快乐就好了。”说话间,爸爸看见了威利眼神中流露的寂寞。爸爸突然发现,其实小小的威利什么都有所察觉,妈妈已经离开家,离开威利有一段日子了,小小的威利虽然感觉到了,可是却始终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问。但是他的心中无时无刻都有一个问题:妈妈到哪里去了?

爸爸终于明白了,不要小看孩子的领悟能力。孩子的心不仅是稚嫩的,而且还是敏感的。

爸爸轻轻搂过威利,将他抱在怀里。很久以来,爸爸很少和儿子有过多的亲昵,但是现在,爸爸想做妈妈平时经常做的亲昵动作。

爸爸轻轻地说:“威利,以后和爸爸在一起生活,好不好?我们两个人一起来计划一下今后的生活,好吗?”

威利的反应很谨慎,他疑惑地看着爸爸,很严肃地问道:“那妈妈到哪里去呢?就我们两个人吗?”

爸爸看着儿子微微地笑了:“威利,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要到远方去了,将来有一段时间不会和我们在一起,但是她会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还会经常回来陪威利一起玩。她会永远地爱着威利的。威利,你要知道,爸爸妈妈永远爱着你。”

威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那我们今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爸爸抚摸着威利的头说:“威利,你知道什么是离婚吗?”小威利点了点头说:“就是爸爸妈妈不能在一起住,以后我就和爸爸住了。”爸爸看着威利说:“是的,威利,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住了,但是我们永远爱你,你永远是我们的宝贝。知道吗?宝贝,我们以后要经常来这里散步,我们可以每天都在一起,每天一道吃饭、睡觉,爸爸送你上学,我们还要一起去看足球赛,总之,爸爸要每天陪着你,这样好吗?你愿意吗?”

威利眨着眼睛,看着爸爸,最后点点头,说道:“以后威利就和爸爸在一起生活。”

其实,父母的分开,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孩子的承受能力远远要比父母想象的强,孩子只是惶恐父母的隐瞒,以及家庭中弥漫的不快乐因素,如果注定无法补救,那么至少请告诉孩子父母所选择的生活。与孩子一起商量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这些做法都会安慰孩子那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心。

三、分享要真诚平等

父母应与孩子分享快乐、痛苦、忧愁,同时父母要注意分享的环境、方式和态度。

1.选择分享的环境

父母与孩子在进行分享的时候,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环境宽松了孩子才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父母进行交流。爸爸妈妈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需要良好的空间,如安静的沙发上、温馨的床上、熟悉的餐桌上,这些地方都是父母与孩子进行分享的好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孩子十分熟悉的场所,是让孩子感觉最安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进行交流,可以让孩子与父母轻松地分享彼此的秘密、彼此的快乐和痛苦。

2.注意分享的方式

父母与孩子分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享的方式,父母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和孩子分享,不要有任何的家长式的作风。因为,此时此刻,坐在一起交谈的是两个平等的要相互分享秘密的朋友,他们可以一起高兴、一起悲伤,彼此是平等的,父母不能有丝毫的居高临下的姿态。父母还要把握分享更进一步的方式,因为在和孩子的分享的过程中,父母还有更进一步的任务,也就是说,不仅在分享的过程中要让孩子了解家庭的状况,让孩子有一种认同感,父母还要进一步在分享的过程中给孩子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找到自身的不足,进而真正地成长起来。

3.把握分享的态度

分享就是分享的双方拉近距离的过程,是两颗心拉近距离的过程,因此,一定要态度诚恳,父母不要因为分享的对象是孩子,而有失真诚地剖析自己。要知道,正因为对象是天真的孩子,父母才更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剖析自己,因为孩子天真的眼睛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如果在分享的过程中把一些错误的信息传达给孩子,就会对孩子的未来产生影响,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点是父母要注意的。

◇错误14◇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

有一位年轻的家长,满面愁容地去向心理专家咨询,她说:“我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学后学习成绩不要落后,我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所以我让孩子从3岁就开始学英语、学画画、唱歌和书法,可结果呢,除了图画课他有一点兴趣,可以安静十几分钟以外,别的科目,上课时他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有意捣乱,许多次气得老师叫我们把他带回家。原来在家里他还能写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字,现在好像什么都不愿意学了,逆反行为明显增多,叫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什么,我们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他明年就要上小学了,那可怎么办?”

专家解释说,现在的孩子被迫学这学那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几乎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容易引起孩子大脑神经在发育过程中多种感觉统合失调,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家长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逐渐促进孩子智力开发、技能发展和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父母不要让孩子产生一种“父母要我学习”的不良心理后果,这对孩子以后的正常学习极为不利,这是小孩厌学的开始。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就该好好读书写字。整天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资料,让他们不停地做作业,补课。一点也不给他们放松的机会。家长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把书上的知识全部学会。可是书上的知识能有多少呢?日常生活中用到书上的知识又有多少?我们之所以学习,不也是为了生活吗?书上的知识全会了,可是不会应用,学再多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客观地说,现在社会上很多兴趣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都值得商榷。有许多项目的学习,由于学科难度和孩子自身学习能力不同步,孩子学习起来存在很多困难,而父母又不能很好地理解,常常对孩子训斥,甚至打骂,从而使小孩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情绪,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一、专家教育观点

蒙台梭利博士把儿童的心灵比喻为心灵胚胎,她说:“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心态。尽管儿童当时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他也必须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秘密地去完善这种精神生活,既然儿童是个谜,需要时间秘密地去完善他们自己,那么空间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纵观蒙台梭利博士的教育法,她一再强调家长不要压抑孩子,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给他们自己去观察、摸索的时间,耐心地让他们去重复。

蒙台梭利博士同时还说:“孩子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寻求身体和思想上的独立。他不关心其他方面的知识,他只想自己学习知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经验。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当我们给予孩子自由和独立时,我们是在给予一个不停劳动的工作者自由,他们不工作就无法生存。这一规律与其他生物是一样的。阻碍这种规律的发展就等于倒退。”

社会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没有压力。最不容忽视的是,现在的孩子承受了很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不该承受的压力,社会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的渠道也十分缺乏。家长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实际上是进一步堵塞了孩子释放心理压力的渠道。

二、放松中亦可成材

2005年,沈阳7岁的小夕和他的父母移民到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就读于一所公立小学。

和国内学校不同的是,在墨尔本的校园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校园显得宁静而安详。孩子们和国内的也不同,他们不用规规矩矩地坐在某个固定的位置上,可以随便地坐着,可以自由自在地说话,也可以随意地走来走去,当然,如果有问题的话,也可以很随意地问老师。教室墙壁的四周,则贴满了花花绿绿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在这儿上课的小朋友的杰作,很多画显得很粗糙,但看上去很和谐。上课时,学生们可以随意地问老师问题。这里的学习安排看来也比国内的要轻松很多:孩子们早上9:3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中间有20分钟休息的时间,下午3点就放学了。

让小夕的父母很惊诧的是,小夕所在的学校在上课的时候既没有教科书、教学大纲,也没有家庭作业以及各种考试,这些小朋友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期末考试。上课之前,老师会把国际音标和拼写的单词等都写在黑板上,但他们从来不要求学生听写、默写,也不硬性要求背这些单词。

在国内像小夕这么大年龄的孩子都能写出漂亮的作文的时候,小夕竟然不知道英文的上街、散步之类的词汇怎么写!小夕父母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小夕在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的1年的时间里,只学会了基本的交流单词,稍微长一点的单词、短语拼起来都显得有点困难。

望子成龙而又担忧不已的父母便经常到学校看小夕,以了解小夕的学习情况。但他们没有变得有所乐观,就像一日三餐,夜晚都要休息一样,小夕每天都会带着零食,然后欢天喜地地去上学。

小夕的父母因此向他们的邻居——一对墨尔本当地的老夫妇表露出迷惑和不解: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这样的吗?它的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这段时间是孩子一生中求知的最宝贵的时间,在人生的最宝贵的阶段,让孩子们完全放松地玩,基础教育怎么完成?这对老夫妇倾听完小夕的父母的倾诉之后,微笑着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有道理,但我的孩子就是这样学习的,他们现在都工作生活得非常好!不知道这样的回答能不能让你满意?”

小夕的父母还是不是很放心,他们觉得把儿子送到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水平”的学校去上学,就如同把最珍贵的东西交给了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去保管一样。这让他们忐忑不安了好长时间,虽然他们很相信这对墨尔本老夫妇的话。

他们觉得还是中国教育的方式更让人踏实,虽然他们也认为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些死板。但也正是这种“死板”的教育方式,使得中国的孩子能够在国际上表现突出,屡拿大奖,也使得中国的留学生能在世界名牌大学里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并可以轻而易举地拿到高额奖学金。

慢慢的,父母发现小夕的英文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在他已经能和和同学老师轻松自如地交流了。同时,不知不觉中小夕变得很爱学习了,现在小夕一般放学以后就直接跑到图书馆,不是读书就是查资料,这让父母稍稍放心了一些。

一次,不经意间,父母发现小夕作业的题目是《中国文化和澳洲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这让小夕的父母大吃一惊,在他们看来这都不是很简单的题目,况且是个不到10岁的孩子呢!

父母一问才知道这是老师留给小夕的家庭作业。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小夕所在的学校的学生来自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一般都有自己祖国的文化和语言,因此老师就让他们写一篇自己祖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的文章,然后分析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澳大种亚文化的差异等等。这让父母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但他们还是很努力地帮助小夕做好了他的家庭作业。小夕虽然很爱玩,但对这件事似乎很上心,做得也很认真。几天以后,小夕的作业终于做完了。从五千年前的中国象形文字到今天简化汉字,从九曲黄河到长城内外……小夕的表现让父母觉得当初让小夕来澳洲上学的决定没有错。仅仅一年的时间,就让父母惊喜地发现小夕学到了很多在中国的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从那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后,父母发现小夕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不管作业的内容多么大,多么复杂。小夕已经能够熟练地用计算机做作业,查找各种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了,小夕俨然已是个大孩子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就学会了去钻研问题,每当他遇到不懂的东西的时候,他很少去问大人了,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去寻求答案了。这让原本很紧张的父母逐渐对澳洲的教育方式慢慢产生了好感。

小夕生性活泼好动的性格,在澳洲的校园里得到了尽情的发挥,而在中国,这种情况似乎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欣喜之余小夕的父母仍然心存疑虑,这儿的小学教育采用的是任其发展的策略,没有起码、严格的基础课程训练,以后的高中和大学怎么办?将来能够胜任高深的高等课程吗?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吗?

小夕的父母依然放不下心来,于是带着这些疑问,小夕的父母来到了学校。

小夕的父母问老师:“怎样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学得更多一些呢?”老师笑着说,“对孩子的记忆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孩子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的记忆多得多的知识;第二就是孩子能够综合地使用这些知识去开发新的创造能力。如果让孩子死记硬背,既不会让孩子知识丰富,更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还会扼杀人的创造力。”当他们提出能不能在小夕放学时给他留些家庭作业的时候。小夕的老师笑着说:“在我们这儿,主要的任务是怎样让孩子玩得更开心一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把他们送到学校来的目的就应该是让他们玩,现在的教育就是在玩中让他们增长知识。”面对老师这样的回答,小夕的父母无言以对。

老师的话说得似乎很有道理,现在中国的很多大学生在中国的学校里成绩优异,而且在国外学习的过程中成绩也非常突出,但是一到实践领域,要做点研究或创造性的工作,中国学生往往没有其他国家的人才那么富有创造性。或许这正是两种不同的基础教育体系所造成的差异吧?是不是这样的理由也可以作为“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答案呢?

小夕能够和澳大利亚的孩子们一样在学校里欢蹦乱跳,无忧无虑地生活并快乐地汲取知识,在这样一个自由、放松的状态下受教育非常好,让小夕的父母欣慰不已。

三、解决办法

放松是人体固有的需要。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始终保持活力的个体,也需要休息。始终处于紧张工作中的家长如此,没有得到放松的孩子更不会例外。

心脏时刻都在有规律地跳动,但在每次跳动的间歇,心肌都会进入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享受一次“完全”的休息,尽管只是那么短暂的一瞬。同样,肺似乎也是在不停地一张一吸,但经过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肺在每次收缩后都紧跟着一次完全的放松,而且在连续的呼吸之间得到的这次休息足够用于恢复。在所有身体活动中,科学家们都发现了同样的交替作用。没有任何一种身体活动,是完全持续不断的。精神活动也一样,它能够持续,但只有非常短的时间。若试图取消身体和精神活动的这些休息周期,我们只会精疲力竭,而效率也不会相应提高。自然法则是铁定的,谁也违反不了。

科学研究还发现:“活动与休息的周期以及两种活动的持续时间是可以调整的。”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将调整运用于某一活动的周期,可以使之加快并且持续更长时间。但是,不能越过一个临界点,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危险信号的征兆常常表现为:训练过度的运动员会变得极为“疲惫”;长时间学习的孩子会变懒而且通常毫无效率。在所有这些以及类似的情况中,人们劳动所消耗的能量都已经超出临早点。体育界的教练员知道要防止训练过度,而且犯这种错误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造成终生遗憾。脑力劳动者过去经常将过度工作视为值得称赞的事,但是现在这种观念在改变。家长应认识到,休息和放松是让孩子保持最佳学习效率的基本条件。行为学者的研究发现,学生只有在学习闲暇之余得到一定的休息,才能更精神饱满地去学习、游戏。俗话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同理,没有得到适当放松的孩子,身心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

因此,家长不但要给孩子放松的机会,还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放松。

◇错误15◇窥视孩子的秘密

发现了自我世界的孩子,即使被家庭成员和朋友紧紧围绕着,仍可能会偶尔感到孤独。他们认为,除了与周围人的共同话题之外,对自己来说,最本质的问题就是谁也不能真正地理解自己。有些孩子把这种不为人所理解的感受写下来,以此来排解自己的情绪。许多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写日记,尤其是感情丰富、细腻的女孩子。日记就如同一位亲密的朋友,它是孩子倾吐心声的对象,它是一位听话的、绝对保守秘密的理想听众。

有了这么一位贴心的密友后,孩子可能相对地会与父母疏远一点,这往往会引起父母的怀疑。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而想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在干什么。他们对孩子放心不下,当他们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对劲或有什么不愿意透露的秘密时,就会千方百计地去窥视。孩子的抽屉、手机短信、书包、日记、QQ留言、口袋、信件、电子邮件等都是被偷看的对象,个别家长甚至还专门聘请私家侦探来对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孩子们虽然对父母的这些所作所为非常反感,但更多的也只能是无奈的感叹。为了使自己的秘密不被发现,孩子与家长之间就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在日记本上加锁、信件由别的同学代收、手机短信看完就删除、书包和口袋在回家之前先仔细翻看几遍,有一句话在孩子中流传甚广,即所谓“防火、防盗、防父母”。

当然,大多数做父母的其实也明知这样做不好,可他们一看到孩子背着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做家长的就按捺不住想“了解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家长翻看孩子的日记、监听孩子的电话都是为了孩子好,以为这样可以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并且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使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是隶属于父母的,连孩子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小小的日记、短信和电话,这些在父母的面前根本就不应该算作什么隐私。

这些家长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直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孩子尚处于未成年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变化多一份关心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家长想以此来更多地了解孩子,进而更好地教育孩子,这个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家长采取的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其结果将适得其反,只会加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一、专家教育观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重少年们隐秘的内心世界——这是正确地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尊重是最起码的道德常识。没有尊重就谈不上交往。孩子也有隐私,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不是靠怀疑、窥视,而是靠沟通与尊重。

我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前提。对于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因为秘密的存在就意味着将要独立地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因此,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秘密,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二、孩子很看重自己的隐私权

一位上初中二年级的男学生,怕父母动他的抽屉,翻看他的日记和信件,便在他的抽屉最上面放了一张白纸,然后再在白纸上放一根头发丝。第二天,他发现头发丝不见了,很显然,抽屉已经被人动过了。第二次,他在抽屉中又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侵犯人权!结果,抽屉还是被动过了。第三天,他写道:偷窥的人是不应该受到尊重的!这下闯了大祸,父母一反常态,当着孩子的面打开了抽屉,说:“要尊重就尊重父母长辈,你是个小孩子,还想获得什么尊重!”这位男孩据理力争:“你侵犯了我的公民权!”爸爸却一笑:“你在外面有公民权,在家里你只是我儿子,不是什么公民!我是你爸,就有权看你的日记和信件。”

孩子说不过父母,委屈地哭了。连续很多天没有和父母说一句话。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回家,去同学家庆祝同学生日。事先没有告诉父母,父母找了他很多同学都打听不到他的下落,很是焦急,打算第二天再找不到他就报警。第二天中午,当他回到家的时候,父亲见到他第一件事就是严厉的责骂。这个孩子再也按捺不住,离家出走了。

曾经有一机构对家长窥视孩子秘密的行为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家长会窥视孩子的隐私,他们在孩子不知情或在没有经过孩子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翻看孩子的抽屉、书包、口袋、日记、信件等。孩子们对家长的这些做法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孩子A:其实我的日记里并没有什么见不能人的内容,只不过是一些平时生活的感受,可是爸爸妈妈总认为那里面可能会有天大的秘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准会偷看,我觉得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我的隐私权,是对我的不尊重,我曾经试着在日记本的第一页写道: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不道德的行为!可这一招根本不起作用,没办法,我现在只好不写日记了。

孩子B: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看管太严了,手机短信、口袋、日记、书包、信件、QQ留言、电子邮件等样样都不放过。现在不是都讲保护隐私权吗?难道我们孩子的隐私权就不应受到保护吗?我们在学校里学过《未成年人保护法》,记得那里面就有要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的规定,爸爸妈妈们,真该好好去学学。

孩子C:我妈妈老是担心我会学坏,对我的一举一动都要监视,我每天像贼一样被盯着,她这样做很伤我的自尊心,也让我感到心理压力非常大,我觉得妈妈整天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在跟着我,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隔阂也越来越大,许多话我宁愿憋在肚子里也不愿同她说。其实,我现在已经长大了,许多事情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需要妈妈天天监视着我,就算是想了解我,也用不着采取这种方式。

孩子D: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父母不也有自己的秘密吗?为什么大人们可以有秘密,而我们却不可以,这是不公平的。在家里,我有一个上锁的抽屉,可妈妈也配了一把钥匙,好像我不知道似的,她这样做我很反感,跟她没有什么好说的,放学一回家我就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做什么偏偏不让她知道。

孩子E:如果说孩子没有隐私,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是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更不能有自己的隐私,我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我天天辛辛苦苦地照顾你,供你吃,供你喝,难道你肚子里有几条毛毛虫不该让我知道吗?其实,有些时候我也能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但是她经常侵犯我的隐私权又让我很无奈,我觉得妈妈最好的关心就是相信我、尊重我、理解我。

三、尊重隐私,合理引导

不管家长认识到与否,也不管家长承认与否,孩子的确是在慢慢长大,他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感情空间,拥有了一些不愿意也不能和父母分享的隐私,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必然过程。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孩子,真的希望孩子健康地成长,就应该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世界,就应该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就应该尊重孩子不愿公开的个人隐私。那些想通过偷窥孩子的隐私来达到了解其内心世界的做法,对孩子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在许多时候只会适得其反。尊重孩子的秘密,这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自主的品格关系极大。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那些看日记、翻书包的父母必须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早已颁布实施了,而且不少城市还制定了实施本法的补充规定和执行条例,可以说,隐私权不容侵犯是法律赋予孩子的一项权利,家长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翻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等,是对孩子正当权益的侵犯,是触犯法律的行为,是有可能要负法律责任的。对此,家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警惕,不要自以为是孩子的监护人就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不要觉得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就可以不尊重他们的隐私权,要多学点法律常识,要明白孩子的隐私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其实大可不必通过窥视这一途径。孩子大了,该有自己的隐私了,该拥有自己的秘密世界了。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秘密被父母窥视,就会对父母产生埋怨等不满情绪,就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秘密,更不要说把自己的心事跟父母袒露。父母与孩子的心灵由此会产生距离。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跟孩子谈心;对孩子讲些自己的经历,让孩子谈自己的看法。

有个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她发现女儿有一个日记本,她不但没有翻看,还在女儿过生日的时候,送她一本带锁的新日记本,并且对她说:“孩子,这是妈妈给你的生日礼物,你已经长大了,把你认为的秘密锁起来吧。”

这位妈妈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她有时候故意把自己写的某篇日记打开和女儿一切阅读。有些是为了让女儿分享快乐,有些是把女儿当做倾诉的对象,有些是为了引导女儿认识人生。

母亲的信任,给了女儿极大的鼓舞,她也像妈妈一样,把自己写的日记给妈妈看,母女俩在交流中互相鼓舞、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隐私。

◇错误16◇不和孩子做朋友

现实中,我们常见的是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育了,远不如自己当年乖巧等等。真的是孩子难教育吗?家长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在中国的传统的家庭教育中,专制的影响太深了。不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批评多于表扬、禁止多于提倡、指责多于鼓励、贬低多于欣赏、威胁多于启发、命令多于商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子处在一个不被尊重的地位,孩子和家长之间没有很好地达成心灵上的沟通。

现在的很多家长,虽然口头上认为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但事实上却并没有做到平等。就拿孩子在家里的地位来说吧,孩子应该和家长是平等的,这个所谓的平等,指的是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存在,在处理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尤其是牵扯到孩子自身利益的时候,该让孩子知道的,要让孩子知道;该和孩子商量的,要和孩子商量。千万不要一切都是大人说了算。比如给孩子报名参加特长班学习的问题,就是一个与孩子密切相关的问题。有的家长,根本不问孩子的意见,不管孩子愿意与否,一口气给报了几个班。孩子的周末全泡在学习班里了,连一点儿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有的孩子学习基础好,兴趣比较广泛,还可以接受这种“加餐”;有的孩子连平时的学习任务都不能按时完成,怎么可以再接受这份“额外的营养”?再比如,有的孩子父母离异,父母始终不把真相讲给孩子听,直到有一天,孩子发现父亲已经另外建立一个家庭。孩子的愤怒可想而知,孩子以后还能心平气和地和家长谈心吗?

这些家长,大多数是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把未成年的孩子当作是自己的附属品,自己让他做什么,他就得做什么,这是一个大错特错的认识。

再拿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来说,每个家长都应该有一种平等的意识,遇事要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谈,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代替说服教育。比如在孩子向家长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家长应冷静地思考后,再回答孩子。合理的要求应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应该在拒绝之前,先给孩子讲清它的不合理之处,而不是刚一听完就断然拒绝地一挥手:“去吧,这不可能。”

父母的专制作风,最终只能导致家长与孩子不能很好地沟通,肯定会降低教育的效果。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积极的沟通,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当今的时代是新知识和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时代,现在长辈所掌握的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步成长的一代,才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的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的知识。

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因此,两代人的互相学习,积极健康的沟通,才能带来两代人的共同进步。这里重要的是家长要习惯于主动向孩子学习。主动向孩子学习就要把孩子当做朋友对待,只有真正的平等对待才能产生一个较好的互动效果。

一、专家教育观点

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无论是喜悦或忧伤都渴望找人分享或分担,他们最想倾诉的人,往往是最了解自己的和自己最亲密的朋友。父母总是渴望自己能读懂孩子的心事,但是孩子最想倾诉的对象,却很少是父母。要想读懂孩子的心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主动告诉你。怎样才能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心事呢?这就需要父母把孩子当成朋友,坦诚对待孩子,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多年来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的青海省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赵慧莉说:“青少年的情感沙漠应该引起社会关注。情感需求是人的天性,如果社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满足不了他们渴望理解、支持和交流的需要,当他们觉得不能向父母倾诉,又没有其他地方倾诉的时候,就会出现情感沙漠,继而导致孤独、抑郁。”

赵慧莉老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只在乎孩子成绩是否提高了,并为此不惜血本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但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情感需求。”她说,如今的孩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家长更多的是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问题,而不是孩子情感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与家长无话可说,于是很多孩子就沉迷在电脑前,在“人机交流”中寻找鼓励、成功、喜悦,寻找情感的慰藉。

赵慧莉教授还说:“为防止孩子出现情感沙漠,家长还应该养成聆听孩子说话的习惯。当孩子张口述说他的开心与烦恼时,千万不要有不耐烦的表现。有时,家长的一个微笑,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就能激发孩子的无限生机和活力。”

二、要和孩子做朋友

吴爽是某大学日语专业的一名学生,远离熟悉的家乡,在一个陌生城市读书。吴爽并没有表现出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孤独和无助,而是很快融入了新的生活,并立刻成为班级的佼佼者。她说,是父亲培养了她坚强理性的性格。“父亲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好朋友。”聊起父亲吴金涛,吴爽用“朋友”这个词来形容她与父亲的关系。

吴爽是1985年出生的。谈到自己的孩子,父亲吴金涛说:“现在这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在优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感情特别脆弱,大人忙,没有时间与孩子玩耍,孩子的生活非常单调,容易产生孤独感,并且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自吴爽读幼儿园开始,父亲就有意识地把孩子向外向型引导。他经常和孩子聊天,听孩子说心里话。“小的时候管,大的时候放,家长要有‘早育观念’。2~4岁是孩子性格个性、思想基础形成期,这个时期如果能把握好孩子发展的方向,教育绝对就会成功。这个时期,孩子的求知欲望强,家长不能怕麻烦,厌烦孩子发问而不理会孩子的需求,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与学习。”

和别的家长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吴金涛从不管孩子的学习,而是特别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孩子品德好了,知道是非对错,自然就知道学习,家长要教育孩子做人,学习有老师管就足够了。”

吴爽说:“父亲从来就不会用命令的口气和我说话,什么事都和我商量,给我许多自主权,在这种温馨的环境下成长,我反而特别独立。”

目前吴爽已经被系里保送读本校的教育系研究生。

三、解决办法

每一个孩子,从内心来讲,都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因为家长不是上级,不是领导,不是居高临下的统治者,而是孩子生活中最亲密的人。

家长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虽然能了解到的东西不少,但由于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孩子内心的空间却是越来越小。许多孩子由于向外界封闭心灵的大门,他们普遍感到孤独,所以,他们希望父母放下架子,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这个基本的要求,在不少家庭里却难以实现。家长应当而且必须成为孩子的好朋友,这样才会使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家长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呢?下面的几种技巧,家长们不妨在家庭教育中试着运用。

1.要重视孩子。这里所说的重视孩子是指重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比如鼓励孩子参与家里的决策,参加大人的活动,这样,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家长的重视,就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朋友式的平等待遇,就会产生成就感,就会把家长视为好朋友。

2.父母千万别在孩子面前失信。要慎重履行对孩子的承诺。特别要注意,不要与孩子搞什么“条件交换”。因为这些都是建立真诚友谊的基础。

3.家长要充分认识自己与孩子客观存在的心理差距。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走向、情绪特征、兴趣爱好等,尽量使自己的心与孩子靠拢,保持“心灵的童贞”。这样,孩子就会认为父母“与自己谈得来”、“真够朋友”、“志趣一致”等。孩子有了愉悦感,也就会与父母坦诚相交。

4.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终归是孩子,总会出一些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家长,一看到孩子的问题就武断地给予训斥,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拒绝孩子,孩子就会感到“有话无处说、有苦无处诉”,这样就会与家长产生距离,孩子也就从此不愿与家长谈心了。有一个初中男生在日记里写道:“在家里,连法庭都不如,父母从不给我辩护的机会。”

5.耐心倾听孩子的倾诉。孩子的思想千差万别,孩子有情绪、有喜怒哀乐,无论孩子倾诉什么,家长都要当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要鼓励孩子把话说完。父母不要总想做裁判,更不能随意斥责。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倾诉。要对孩子的坦诚表示赞许,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循循善诱,给孩子以鼓励、引导。

6.要给孩子留面子,不要轻易贬低孩子。父母不要动不动就说:“你懂什么”;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进行“人前教育”;不要喜欢向老师告状,诉说孩子的不是。其中,特别是向老师告状,会伤害孩子的面子,孩子就不可能亲近父母。而且,这样的做法,在孩子看来是“太不够哥们了”。

7.要允许孩子插嘴,不要冷落孩子。有的父母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孩子稍有插嘴就会被打断、指责。有的父母只顾自己看电视、娱乐,把孩子晾在一旁,孩子受到冷落,就会产生不满。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插嘴。这是父母和孩子成为好朋友的基础。

8.要善于夸奖孩子。家长的每一次夸奖孩子都会有欣慰感。但家长在鼓励和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要实事求是地肯定优点,切不可夸大优点。因为夸大优点的表扬,在孩子慢慢长大或懂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