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文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08:45:07

点击下载

作者:徐亮,梁慧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圣经》与文学

《圣经》与文学试读:

前言

《圣经》与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圣经》与文学的关系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学术话题。这个话题涉及人类文明史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文学和宗教,也包括道德、政治、法律、历史,以及各种其他艺术的内容和问题。我们决定开设这样一门大学通识课,就是试图通过这个话题引起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扩展视野,在知识学、伦理学和审美等方面受益。

本教材分三编。第一编是绪论,介绍《圣经》与文学的一般知识,是选修这门课需要了解的背景和基础。第二编、第三编分别是《圣经》精读和《圣经》文学精读,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二编“《圣经》精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选的《圣经》篇目的研读了解《圣经》的主要精神;第三编“《圣经》文学精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的研读,了解体现《圣经》精神的文学的特点。为了在有限的课时中容纳这些内容,我们精选了四篇《圣经》篇目,四个《圣经》文学作家的七部体现《圣经》精神的文学作品,作为精读对象;教材围绕对它们的介绍和分析展开。从内容上看,这种以少见多的做法难免挂一漏万,但也只能如此。各类相关问题的大的概况,则在绪论部分加以概述。

这部教材与我们设计的“《圣经》与文学”课程方案相匹配。这门课是面向各专业低年级学生的通识课,开课方法是讲授与阅读讨论并重,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有超过一半的课时用在小班讨论上(两节授课,三节讨论)。课程目的是在问题引导下对经典文本加深理解,这是一门引导学生读书的课程。课程围绕着阅读和专题讨论划分单元,教材根据讨论对象(特选的《圣经》篇目和反映《圣经》精神的文学经典作品)的篇幅和复杂程度分为长短不同的章节。我们选择的文本有十一篇(部)。其中《圣经》四篇,分别是旧约“创世记”,新约“马太福音”“约翰福音”“罗马书”,授课时间约6周(“创世记”2周,其他三篇4周)。《圣经》文学七部,分别是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其中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和《最后一战》)。授课时间12周(《失乐园》《复乐园》《狮子、女巫和魔衣柜》和《最后一战》各1周,《复活》2周,《罪与罚》2周,《卡拉马佐夫兄弟》4周)。这个时间表中超过16周的,具体操作时可以拣选或删减其中的部分内容。

讨论题的设计很重要,我们力图在讨论题中体现各相关文本的关键点。学生可以以此为参照进入文本的核心内容。我们也力图将课程前后内容通过讨论题加以贯穿。

本教材第一编由梁慧撰写,第二编和第三编由徐亮撰写。本课程助教文玲、岑星、张琦璋、李俐兴、王冠雷、李启园在组织讨论方面提供的经验,对教材撰写很有帮助。我们特别要感谢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对此门课程及其教材编写提供的各方面支持。徐亮 梁慧第一编绪论第一章《圣经》的正典化与著作构成第一节 《圣经》的写作与正典化

一、《圣经》的书名含义《圣经》(Bible)是基督教的权威经典,分为“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旧约原本是犹太教的权威经典,称为“希伯来语圣经”。基督教旧约的编排方式与希伯来语《圣经》有所不同。新教、天主教、东正教这三个基督教的教派分支所认可的《圣经》虽然都包括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但也不完全相同。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圣经》旧约部分比新教《圣经》的旧约多出一些书卷,新教徒称这些著作为《旧约次经》。《圣经》的名称源于意为“一组书卷”的希腊语(ta biblia)。在中译的时候,译者按照中国传统把权威典籍称为“经”的做法,将其翻译为《圣经》。

二、《圣经》正典化的过程

译为中文的“正典”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Canon”,原意为“量杆”,因而有“标尺”或“标准”的意思。《圣经》正典指教会承认为上帝圣言的那些书卷。

在犹太教内,正典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伯来语《圣经》中最早获得权威地位的是摩西五经,犹太教称之为“律法”(Torah,“妥拉”)。摩西五经是犹太人的“律法书”,在希伯来语《圣经》的其他作品中和两约之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将整体或部分的摩西五经作为正典而提及。它们如此频繁地提及摩西五经,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希伯来语《圣经》中最早写成并被人们公认为是正典的著作。在公元前5世纪甚至更早,人们就已接受它为正典。

第二组得到权威地位的书卷是“先知书”。希伯来语《圣经》包括“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前先知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在犹太人的传统中,这四卷书不只是对历史的描述,更是带有先知信息的书。由于前先知书的历史记载具有选择性,所以人们会认为这些书并不是理想的历史记录。前先知书从“申命记”的观点看待以色列民族从离开埃及一直到亡国的这段历史,认为以色列人破坏了与上帝所立的约,因此咒诅就临到他们。当代学者通常称前先知书为“申命历史”。后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和“十二小先知书”。当“律法书”的地位得到承认时,“前先知书”和“后先知书”的一部分书卷正逐渐得到人们的承认,其原因可能是其关注点与“律法书”有相同之处,比如服从圣约,但当时其尚不具有权威经典的地位。到了约公元前200年,犹太人的共同体已把这些著作接受为规范性的书卷。

希伯来语《圣经》的第三部分是“圣著”。在“律法书”和“先知书”得到权威地位之后数百年,它仍然没有被界定为正典。其中的一些书卷很早就被接受,而另一些书卷,例如“以斯帖记”“传道书”“雅歌”则是经过一番争议才被接受。

大约公元90年,一些犹太的领袖聚集在詹尼亚城(Jamnia),讨论圣殿被毁的情况下犹太教如何存在下去的问题,讨论事项中就有某些“圣著”书卷的权威性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在詹尼亚举行的这次会议最终确定了犹太教的正典。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参加这次会议的是来自巴勒斯坦的犹太领袖和学者,并非所有犹太教的权威团体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讨论犹太教信仰的生存,没有对犹太教正典做出约束性的决定。学者们通常认为,“正典”问题在1世纪末受到犹太人的关注,而且当时可能只有部分书卷存在争议。

学者们并不能确定犹太人当时使用什么标准,以确立正典。大部分学者认为,符合度、启示性、是否用希伯来语和广泛使用度是四种可能的标准。符合度是指被确立为正典的书卷需要符合“律法书”和其他被确立为犹太人信仰规范的书卷的教导。启示性指的是被确立为正典的书卷必须出自获得上帝启示的先知之手,是否用希伯来语,指的是该书卷最初是不是以希伯来语写成的。犹太人认为,希伯来语是先知写作的语言,而用希腊语写成的书卷则可能受到希腊化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因此他们认为用希腊语写成的书卷未必是上帝启示的著作,不能列入正典。广泛使用度,指的是被确立为正典的书卷大多是在以色列社群中得到广泛接受的书卷。

至于希伯来语《圣经》为何会闭合,学者们并不能达成明确的共识。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基督教教会的出现、成长,它对传统的犹太教构成了挑战。因此犹太教教徒必须界定哪些书卷属于正典,以此更好地捍卫自己的信仰。2

1包含了一些以马索拉抄本为底本的希伯来语《圣经》中所没有的书卷。其中包括:《多比传》《犹滴传》《马加比书上下卷》《所罗门智训》《便西拉智训》《巴录书》《三青年赞美歌》《苏撒拿传》《比勒与大龙》《以斯拉续篇上下卷》。后来这些书卷随着七十士译本的其他书卷一起在公元4世纪末由哲罗姆译成拉丁文。他在翻译时,发现这些书卷并不存在于希伯来语《圣经》之中,因此将它们列为“次经”。新教并不承认“次经”为基督教的神圣经典,而天主教、东正教都承认其中部分的次经书卷。

较之于旧约的正典化,新约正典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关耶稣的口传传统和希伯来语《圣经》的《七十士译本》是基督教的最早正典。公元1世纪末,保罗书信可能已在流传,并被某些教会视为权威。在大约公元2世纪中叶时,“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独立分开,“四福音书”结集。到了公元2世纪末,基督徒已广泛承认四福音书和保罗书信的权威性,但新约中的其他书卷被承认的情况则各不相同。例如,“使徒行传”“约翰一书”“彼得前书”分别被认为是路加、约翰、彼得所写,因此得到普遍接受,“启示录”则被一些教会排斥。公元2世纪,一位名叫马西昂的基督徒第一个试图确立新约正典。他只接受“路加福音”的部分内容和十封保罗书信作为《圣经》的正典,完全排斥希伯来语《圣经》,这显然与教会的观点相冲突。为了对抗马西昂的这一行为,并且抵抗诺斯替主义、孟他努主义等异端的威胁,教会开始判定哪些书卷属于正典。公元4世纪时,优西比乌把流传的经卷分为四种:已接受的、有争议的、遭拒斥的和判为异端的。其中已接受的部分包含了《新约》中的大部分书卷,而新约中的“雅各书”“犹大书”“彼得后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则被列为有争议的经卷。优西比乌还提到了一部分人接受“启示录”,但另一部分人则拒斥它。学者们无法考证出教会在何时就新约的正典化达成一致,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元367年,亚历山大主教阿塔纳修列出了这些经目。北非教会在公元393年的希坡会议和公元937年的迦太基会议上认可了这些经目。然而,这些会议并不能代表整个教会的权威观点,新约的正典化是通过基督教教会的逐渐使用和承认而完成的。

具体而言,早期教会是否接受某一经卷为《圣经》正典有五条标准。第一条标准是使徒性,出自早期使徒之手的书卷,或是保留了使徒传统的书卷被视为是权威的。第二条标准是正统性,如果某一经卷的思想和使徒时期教会的思想一致,则被视为是权威的。第三条标准是古老性,如果某一经卷成书于使徒时代,则作者可能与使徒有过接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一些被拒斥的经卷成书时代也是比较早的,所以这条标准是和其他标准结合起来使用的。第四条标准是启示性,即被确认为正典的经卷必须是受上帝的启示写成的。第五条标准是接纳性,被确认为正典的经卷都是在教会中得到广泛使用的。第二节 《圣经》著作的结构和内容

一、希伯来语《圣经》的结构与内容

希伯来语《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著三个部分,共24卷,其内容如下:分类英语名希伯来语书卷名章数Torah(“律法书”)    创世记bereshith(“开始” )50 出埃及记shemoth(“名字”)40 利未记wayyiqra(“他在召唤”)27 民数记bemidbar(“在旷野”)36 申命记debarim(“命令”)34Nevi’im(“先知   书”) 约书亚记y’hoshua24 士师记shophtim(“统治”)21 撒母耳记上、下sh’muel31,24 列王纪上、下m’lakhim(“诸王”)22,25 以赛亚书y’shayahu66 耶利米书yir’mi’yahu52以西结书y’khezqel48 十二小先知书  何西阿书hoshe’a14 约珥书yo’el3 阿摩司书’amos9 俄巴底亚书’obadyah1 约拿书yonah4 弥迦书mikah7 那鸿书nahum3 哈巴谷书habaqquq3 西番雅书sefanyah3 哈该书haggay2 撒迦利亚书zekaryah14 玛拉基书malaki4Kethuvim(“圣著”)   诗篇tehillim(“赞美诗”)150 箴言mishlei (“箴言”)42 约伯记iyyob31 雅歌shir-haShirim(“歌中之歌”)8 路得记ruth4 耶利米哀歌eikhah(“为什么”)5 传道书Ecclesiastes(“讲道者”)12 以斯帖记‘esther10 但以理书dany’el12 以斯拉—尼西米记’ezra’-nehemyah10,13 历代志上、下dibre hayyamim (“话语”)29,36

二、基督教《圣经》的结构与内容

基督教新教的《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正典为39卷,新约正典为27卷。天主教的《圣经》也包括旧约和新约两部分,其中旧约共计46卷,其旧约部分比新教《圣经》的旧约多出一些内容,新教徒称这些内容为“旧约次经”。新教和天主教的旧约、旧约次经、新约的内容如下。基督新教旧约中文译名天主教旧约中文译名基督新教《旧约次经》(采用和合本)(采用思高本)创世记创世记 出埃及记出谷纪 利未记肋未纪 民数记户籍纪 申命记申命纪 约书亚记若苏厄书 士师记民长纪 路得记卢德传 撒母耳记上撒慕尔纪上 撒母耳记下撒慕尔纪下 列王纪上列王纪上 列王纪下列王纪下 历代志上编年纪上 历代志下编年纪下 以斯拉记厄斯德拉上 尼希米记厄斯德拉下  多俾亚传托比传 友弟德传犹滴传以斯帖记艾斯德尔传  玛加伯上马加比传上卷 玛加伯下马加比传下卷约伯记约伯传 诗篇圣咏集 箴言箴言 传道书训道篇 雅歌雅歌  智慧篇所罗门智训 德训篇便西拉智训以赛亚书依撒意亚 耶利米书耶肋米亚 耶利米哀歌哀歌  巴路克巴录书以西结书厄则克耳 但以理书达尼尔 何西阿书欧瑟亚 约珥书岳厄尔 阿摩司书亚毛斯 俄巴底亚书亚北底亚 约拿书约纳 弥迦书米该亚 那鸿书纳鸿 哈巴谷书哈巴谷 西番雅书索福尼亚 哈该书哈盖 撒迦利亚书匝加利亚 玛拉基书玛拉基亚   以斯帖补篇  耶利米书信  三童歌  苏撒拿传  彼勒与大龙  以斯拉上卷  以斯拉下卷  玛拿西祷言   基督新教新约天主教新约马太福音玛窦福音马可福音马尔谷福音路加福音路加福音基督新教新约天主教新约约翰福音若望福音使徒行传宗徒大事录罗马书罗马书哥林多前书格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格林多后书加拉太书迦拉达书以弗所书厄弗所书腓立比书斐理伯书歌罗西书哥罗森书帖撒罗尼迦前得撒洛尼前书书帖撒罗尼迦后得撒洛尼后书书提摩太前书弟茂德前书提摩太后书弟茂德后书提多书弟铎书腓利门书费肋孟书希伯来书希伯来书雅各书雅各伯书彼得前书伯多禄前书彼得后书伯多禄后书约翰一书若望一书约翰二书若望二书约翰三书若望三书犹大书犹达书启示录默示录第二章《圣经》对历史、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文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西方”这一概念起初乃是专指西罗马帝国。之后,这一概念发生了变化。在古代地中海世界基督教流行时期,流传着一种民俗观念,认为旧约《圣经》“创世记”中所记载的挪亚三子闪、含、雅弗是人类的三位祖先。其中,闪是黄种人的祖先,其后裔主要分布在东方即亚洲;含是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的祖先,其后裔主要分布在南方即非洲;雅弗是白种人的祖先,其后裔主要分布在西方即欧洲。按照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的思想,闪在三人之中地位最高,其后裔是上帝的选民。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与拉丁文化开始结合。随着这两种文化的结合,西欧人开始形成其西方地域和人种的自我意识,并将基督教信仰与这种自我意识结合在一起。他们以《圣经》中的“愿神使雅弗扩张,使他3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为依据,主张雅弗享有上帝的特殊宠爱。如此一来,基督教信仰便在西方文化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考察西方文明的起源,开端于两希文明,即古代希腊与古代希伯来文明。而基督教就是融合了希伯来文明的启示传统和希腊文明的理性传统,从而塑造了自身独特的宗教和文化特质。具体而言,它脱胎于犹太教,并以此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因此带有希伯来文明的烙印。《圣经》的旧约部分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后来被基督教所继承沿用。在承继犹太教的“立约”观念基础上,基督教强调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与人订立了“新约”,从而取代了“旧约”。此外,基督教的“上帝”观念源于犹太教的一神论思想,其启示观也深受犹太教启示观念的影响。概而言之,基督教文化继承了希伯来文明的启示传统,又从古希腊文明中汲取了理性的精神。基督教哲学中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对灵魂与不朽的思考等都与古希腊崇尚思辨推理的精神息息相关。第一节 西方社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基督教对西方社会和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概述基督教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一、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基督徒认为他们是上帝真正的选民,因此虽然服从于罗马帝国的统治,却不认为自己是罗马的国民,而是天国的子民。他们认为,教会是基督教的组织,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耶稣基督的肢体。由于罗马帝国施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因此作为基督徒信仰团体的教会本来不存在是否合法的问题。然而,基于以下四点原因,在历史上,罗马帝国的政府及社会对基督教教会曾经持有极深的误解与敌意,具体表现在:第一,基督教认为只有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而罗马帝国信奉的神不过是人创造的偶像,所以他们不向罗马的神庙献祭。由于罗马神庙的最高祭司是罗马皇帝,因此基督徒此举被认为是藐视罗马帝国的政权。第二,基督教会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团体,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害怕教会的成员打着宗教活动的名号来进行反政府活动。第三,教会成员所进行的集体活动往往被怀疑是在进行不道德的活动。第四,教会的圣餐礼被误解为吃人的真肉,喝人的真血。由于上述这些误解等的存在,教会多次受到罗马帝国的镇压、迫害,甚至被宣布为非法的宗教。公元64年,罗马皇帝尼禄借搜捕罗马城失火的纵火犯为名,大肆搜捕、迫害基督徒。此次镇压主要发生在罗马城,但其他各省也受到波及,在此之后,教会的活动转入地下。

后来,基督教会中的一些上层人士试图扭转人们对基督教的误解,这些护教者通过上书给罗马皇帝等方式来澄清基督教的方方面面。这些活动收到了一定效果,一些罗马帝国的上层人士也加入了教会,或对教会产生了好感。基于上述的原因,也出于统治的需要,一些罗马皇帝对基督教采取了怀柔的政策。从1世纪末到2世纪中期,罗马政府基本上对基督教采取了怀柔的政策,这加快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分离,支持罗马帝国政府的思想立场逐渐成为教会中的主流态度。从2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罗马帝国只在12年间(202—211年,235—238年)对基督教实施过镇压,其余时间都是对它采取限制并怀柔的政策,教会趁此机会发展壮大自身。到了3世纪中期,教会的迅速发展引起罗马皇帝戴修斯的警惕,他开始对基督教进行镇压。在公元250—260年这10年间,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镇压时断时续。公元260年,罗马皇帝加里安努即位,他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此后的40年,教会继续发展,在小亚细亚的一些行省中,基督徒的比例已超过半数,在罗马帝国的其他地区,基督教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公元303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发动了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最后一次迫害,他处死了一批信奉基督教的官员,强迫教会的神职人员向罗马的神庙献祭,并没收教产,销毁经书,严禁基督徒聚会。此次镇压持续了两年,许多教会中的上层人士屈服于外部的压力,放弃信仰。直到公元305年,戴克里先被迫退位,此次镇压才宣告结束。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罗马皇帝先后发布敕令明确承认其合法地位,支持基督教,君士坦丁是其中的代表,而基督教则利用政府的力量逐渐压倒罗马神庙。公元375年,罗马皇帝革拉先宣布,罗马皇帝不再担任罗马神庙的最高祭司,并禁止臣民向罗马神庙献祭。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禁止除基督教以外其他一切宗教的活动,所有罗马帝国的臣民都要“遵守使徒彼得所交与罗马人的信仰”。这一命令使得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合法宗教,并赋予了罗马主教较高的权力。公元391、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接连下令关闭一切异教活动场所,基督教由此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二、东西方教会的大分裂

在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教会的分裂与分歧对西方社会的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基督教产生后不久,教会就逐渐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方教会。公元1世纪以后,基督教在亚细亚、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以及希腊、北非等区域得到了发展。3世纪左右,在安提阿、亚历山大里亚、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相继成立了四个牧首区,之后又成立了一些独立的教会。上述地区位于罗马帝国的东部,因其教会的神学思想、礼仪等方面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故而被称为东方教会。安提阿、亚历山大里亚、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四个牧首区的地位原本是平等的,然而,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主教逐渐拥有了其他主教所没有的权力。4而处于罗马帝国西部的西方教会,则积极向不列颠诸岛以及法兰克等地区发展。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蛮族所灭。由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远在君士坦丁堡,无法对西方教会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辖,因此使得罗马主教拥有很大的世俗权力。

东、西方教会之间的分歧甚至斗争由来已久,其直接原因是双方都想争夺教会的最高统治权,而双方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也是重要的原因。由于东方教会属于希腊传统,西方教会属于拉丁传统,所以双方在神学、礼仪方面存在某些差异。东方教会深受希腊化文化的影响,其神学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强调个人与基督的交流,认为得救的直接方法是当修士;而西方教会深受拉丁文化的影响,注重律法,并发展出了关于“原罪”“救赎”等方面的神学教义,关心并注重伦理问题。在关于“三位一体”的神学讨论上,东方教会受到希腊哲学中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思想的影响,认为圣灵“由父出来”;而西方教会则继承奥古斯丁关于“圣灵是父与子之间的爱”的学说,认为圣灵是从“父和子”出来。双方各持己见,并指责对方为异端。公元1054年,罗马主教利奥九世派出枢机主教洪贝尔和洛林的弗里德里希前往君士坦丁堡,以商讨解决双方之间的一些分歧,但是遭到君士坦丁堡主教塞鲁拉里的拒绝。于是,洪贝尔将绝罚塞鲁拉里的“教宗通谕”放在索菲亚大教堂的圣坛上,以示决裂。而塞鲁拉里则将利奥九世及其使节开除出教。至此,东西方教会完全决裂。

东方教会为了标榜自身的正统性,自称为“正教”,由于其受希腊传统影响较大,故又称为“希腊正教”,又因为其是东方教会,故又称为“东正教”。而西方教会标榜自身的普世性,称为“公教”,由于其中心在罗马,故又称为“罗马公教”,汉译为“罗马天主教”。

三、教宗制的产生

早期基督教教会并没有统一的领导权。随着教会的发展以及教会特权的增加,各个主要教区的主教为了教会的领导权而互不相让。公元445年,罗马主教利奥一世要求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丁尼三世发布诏令,赋予罗马主教制订全教会的法律的特权。这一诏令颁布后,成为罗马主教自封为教会最高领袖的法律依据。但是,各地的主教拒绝承认罗马主教的最高权威,认为所有主教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针对这一诏令,公元451年,东罗马帝国皇帝马西安在卡尔西顿召开会议,此次会议的其中一条决议就是规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和罗马主教在教务上拥有同等的权力,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对此拒不接受。可以说,在6世纪中期以前,罗马主教在东、西方教会都没能成功树立其最高权威。直到560年,西方教会才正式承认罗马主教的最高权威。1054年,东西方教会分裂以后,罗马主教垄断了教宗或教皇(Papa)的称号。“教宗”一词,译自拉丁文Papa,原意为“爸爸”,其全称是“罗马城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宗”。

四、宗教改革(新教的诞生)

在宗教改革运动掀起之前,教会就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在中世纪时期,尽管基督教信仰是欧洲人的精神归宿,然而教会中却出现了诸多的腐败现象,产生不少丑闻,这使教会的名声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宗和当时一些君主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也使得其权力被削弱。到了文艺复兴的时代,由于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许多民众都以国王为尊,而非以教宗为大。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打破了教会神职人员对《圣经》阅读和解释的垄断。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中盛行的是拉丁文译本的《圣经》,通常只有教会的神职人员才能阅读,而一般信徒不能阅看,只能聆听教会神职人员的阐释。但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圣经》可以被大量印刷,这让一般信徒也能直接接触到《圣经》著作。

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源于教会在德国大肆推销赎罪券,具体负责此事的是多明我会修士台彻尔,他鼓吹上帝已将赎罪的权力赋予教宗,只要购买赎罪券,灵魂就可以进入天堂。这一观点引起在大学里任教的马丁·路德修士及其同事的不满。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同事们的支持下,在维登堡教堂大门前贴出题为《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的95条论纲。这在当时本是神学学术讨论的通行做法,却在德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路德重点讨论了惩罚、悔改、赦罪等神学问题,认为赦罪的权柄在上帝,而不在教宗,基督徒只要悔改就可以得救,因而并不需要赎罪券。尽管路德并没有直接攻击教宗和罗马教会,甚至也没有完全否定赎罪券的作用,但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还是触动了罗马教会的利益。罗马教廷对路德的此举非常恼火,最终将他开除教籍,路德也由此与罗马教会决裂。之后,以路德为代表的教派被称为“新教”。除了他以外,茨温利、加尔文、英王亨利八世等也是宗教改革运动的代表人物。

五、基督教在近现代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推进,基督教向欧亚大陆以外的地区进行了传播,从而使基督教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宗教。而这一时期的传教活动,与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地区进行的殖民活动密切相关。16世纪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天主教传教士跟随着探险队来到了非洲和拉美地区。葡萄牙传教士最早在非洲进行传教。在刚果,由于一些传教士甘做殖民主义者的帮手,导致被奴役的刚果人民起来反抗葡萄牙殖民者和传教士,使得传教活动以失败而告终。在非洲其他地区,传教活动进展也十分缓慢。西班牙传教士在拉美地区的传教则进展较大。传教是西班牙在拉美进行殖民统治的一部分,传教士是殖民机构的重要成员,帮助西班牙在拉美建立起完整的教会体制,与殖民统治融为一体。在亚洲,由于只有菲律宾和印度的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传教士缺少殖民统治者的保护,而天主教又受到儒家思想、佛教思想等本土文化的抵制,因此总的来说传教成果不大。随着葡萄牙和西班牙海外殖民地的减少,从17世纪后半叶起,天主教的传教力量转移到法国,其传教活动陷入低潮。而新教的传教活动则随着新教国家的海外扩张而开展起来,与早些时候天主教的传教模式不同,新教的传教活动主要是由传教士以零散的方式在殖民地进行的。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是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大获成功的一个时期。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积极扩张海外殖民地。基督教作为西方精神文明的核心代表,传播到亚、非、拉地区的许多国家,成为西方列强海外扩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基督教尤其是新教的传教组织增多,传教人员增加,传教形式也日趋多样,传播到被传教国家的各个阶层中间,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下半叶之后,受世俗化浪潮的影响,欧美的基督徒数量急剧减少,但基督教在亚、非、拉地区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并与这些地区的本土宗教文化进行深层的互动与对话。总的来说,基督教仍是全世界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六、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基督教自诞生后,就一直向世界各地传播。早在唐朝初期,基督教的“异端”聂斯托利派就传到了中国,当时被称为“景教”。635年,叙利亚阿罗本主教来到都城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并被准许建寺传教。景教在华期间接连受到唐朝六位皇帝的优待,前后活跃了两百多年。845年,唐武宗下令灭佛,景教受到牵连,也同时被禁。在此之后,景教就一蹶不振,从内地消失,只在西北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存在,基督教在中国的第一次传教宣告失败。

在元代时,基督教再次进入中国的广大地区,并活跃了一段时间。当时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分为两支:一支是在唐代传入中国、之后在蒙古等地继续流传的景教,属于东方教会。另一支是罗马天主教会派遣的方济各会的修士,元代蒙古人统称之为“也里可温”。在元代社会,也里可温教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仅次于佛、道两教,但是由于它并没有真正在中国社会扎下根来,而是仅仅依靠政治势力,依附于上层社会表层,随着元朝的灭亡,它也难觅踪影。

明清之际,基督教第三次在中国传播开来。明代中期,天主教的耶稣会、方济各会、多明我会相继入华传教,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由于罗马天主教廷的一些规定与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不符,如教宗反对祭祖等,引起清朝康熙皇帝的不满,清政府就对基督教采取了压制的政策,导致天主教的传教工作最终失败。在17世纪初,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来到我国的台湾地区传教,但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传教活动也随之终止。此外,清代初期,东正教也开始从我国东北地区逐步向内地发展。

19世纪初,新的一轮传教时期开始,西方新教传教士逐渐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传教。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在客观上给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纷纷趁势在中国扩大发展。晚清洪秀全等人吸取了基督教思想中的一些内容,作为反对封建统治的依据,创立了拜上帝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当时有西方传教士认为,如果太平天国起义成功,将会给在华的传教工作提供极其有利的条件。然而,拜上帝会所奉行的教义与正统基督教的教义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具有严重的“异端”倾向,这使得太平天国政权最终与西方势力交恶,太平天国起义运动被清政府和西方势力联合镇压。到了1856年至1900年期间,由于政治、文化等原因,中国出现了反基督教运动,其高潮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最后被清政府镇压。此后,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大力兴办医院、学校和其他文化、慈善机构,在促进自身传教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卫生、文化、慈善等方面事业的发展。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的影响,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处于衰退状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基督教进入了自治、自立、自养的新的发展时期。第二节 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

一、西方哲学与基督教《圣经》不仅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还包含了广泛而深刻的哲学思想,对宇宙生成、万物起源、人类的诞生等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清晰的世界图景,记述了人类诞生及其犯罪、受罚和得救之路。《圣经》中的诸多对立概念真实地反映了人生的状况,例如生与死、善与恶、肉体与灵魂、有限与无限等,这些对立的范畴为后世的哲学家津津乐道。基于《圣经》文本发展形成的基督教思想与西方哲学更是密不可分,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

概括而言,《圣经》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两者各自相对独立的时期;其次是中世纪时《圣经》与西方哲学完全融合的时期;再次是近代以来《圣经》与西方哲学重新分裂的时期。

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古希腊哲学就开始探讨创世等问题。例如,在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柏拉图借蒂迈欧之口表述了以数学理念为模型的创世说。蒂迈欧指出,存在一个造物主,按照一个精美、永恒的原型(即理念)创世,只有数学和哲学能确定这一模型。在创世之前,已有混沌的物质。由于有序比无序完善,理性比非理性好,所以至善的造物主用秩序治理混沌无秩序,把理性放入灵魂,将灵魂放入躯体,将宇宙造成一个带有理性和灵魂的生物。

造物主在创造世界的同时,还创造了时间。后来,还创造了各种动物,还有人的灵魂,并委托被造的神创造了人的身体。由此,宇宙这个理性生物的整体包含了四种生物:天上星体和诸神,空中的飞禽,水中的生物,陆上的生物。宇宙万物创造完毕,就按照创造者所赋予的秩序运行。可以说,柏拉图的创造就是给予秩序,这是其不同于基督教上帝创世说的地方。

到了希腊化时期,一些受到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尝试调和希腊哲学与希伯来《圣经》中的思想,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亚历山大的斐洛。斐洛用柏拉图的哲学观念诠释了摩西五经,成功地调和了希腊哲学与希伯来神学。而新约成书于希腊罗马时代,因此更多地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有的书卷如“约翰福音”采用了“逻各斯”等希腊哲学的概念来表达基督教教义。

到了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很多神学家都认为信仰高于知识,神学高于哲学。但是,这种倾向并没有妨碍《圣经》的思想与哲学的交融。例如,著名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念诠释《圣经》,巧妙地将信仰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而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理性逐渐从信仰的压制下挣脱出来。人性得到大大的解放,人的尊严、智慧成为西方思想家、文学家们讴歌、赞美的对象。然而,高扬理性也有其严重的弊端,片面夸大理性的能力,必然会使理性凌驾于其原有的界限之上,这难免会导致人类的妄自尊大。近代以来,西方逐渐步入工业社会,在占据着支配地位的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人们把追求金钱等功利性的目的当作人生的目标,生命的价值意义本身逐渐被忽略。而基督教神学关注的正是人的生存意义,强调用启示理性代替工具理性,把人类从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

二、西方伦理与基督教

基督教作为西方最主要的宗教,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人生观和社会观。这主要体现在西方人对生与死、善与恶、罪与救赎等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上。人从何处来,又到哪里去?对于这个人类世代追问的问题,基督教给出的明确答案是:人是由上帝所创造的,死后必有审判,信耶稣的将进入天国与上帝同在,获得永生,而不信或抵挡耶稣的将受永久的惩罚。《圣经》确立了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的基本信念,例如保罗所宣称的:“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5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宗教改革运动之后,新教基督徒将这种人生伦理观带到工作中,视工作为天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认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新教的伦理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基督教的道德伦理中,非常强调人性中恶的方面。旧约《圣经》在一开始就记述了亚当与夏娃受蛇的诱惑,违背上帝的禁令而犯罪,并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创世记”2—3章)。而新约则更为强调人的罪性,把自亚当“一人而来”导致的原罪视为人需要被救赎的根本6原因。 与其他一些宗教不同,基督教认为人不能靠着自身的觉悟、修身等方式来进行自我救赎,若要想得救,必须依靠神与人之间的中7保,即耶稣基督。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以及对人性中软弱的一面的强调,使得西方人对于人性中的恶的问题尤为重视。在个人层面,表现为基督徒经常忏悔自己所犯下的过失;在社会层面,西方人热衷运用制度去约束人性中的恶。可以说,基督教的善恶观念对西方的伦理和法律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第三节 西方生活方式与基督教的关系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基督教信仰不仅发展成为一套存在于西方人头脑中的思想观念体系,还成为主导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制度与礼仪的规范。以下通过简要介绍基督教的一些重要节日,检视西方生活方8式与基督教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西方社会的节庆活动中,复活节是一个重要的节庆,也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被定于每年春分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复活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死后复活。它肯定耶稣基督是复活的救主,得胜的耶稣基督是宇宙的掌管者。此外,该节还表达了基督徒的盼望,即盼望他们自身将来从死里复活,战胜死亡。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对此用诗歌表达了对复活的期盼:

起来,心灵,你的主已复活。唱赞美之歌,

不要迟延,

他会用手领着你,你会和他一样,9

一同复活。

在古代教会,代表受洗的浸礼被安排在复活节这一天,象征着信仰者从死亡迈向新的生命。在当代西方国家,流行赠送复活节鸡蛋的习俗,这可能与上述宗教风俗有关,即把鸡蛋看作新的生命的象征。

在复活节后的第50天,是圣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上帝将圣灵赐给信徒。在新约《圣经》中,上帝赐下圣灵是在耶稣基督不再以有形的方式向门徒显现之后,目的是让门徒记住耶稣基督的话语和工作。此外,圣灵的降临还与信徒宣讲福音的能力有关,“使徒行传”的作者路加生动地描述了圣灵被赐给门徒、使他们开口说方言的场景:“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10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门徒们凭借着圣灵,开口说方言,这可以说是颠覆了旧约“巴别塔”的叙事。在基督教的节日中,五旬节的重要意义在于圣灵的降临,它在上帝的拯救计划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圣诞节是一个普世大众都非常熟悉的节日,它是每年的12月25日,12月24日晚则被称为平安夜。这是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的节日,事实上,这一天原本与耶稣诞生的日期无关,圣诞节目前的日期是在公元4世纪的罗马被确定。在西方,庆祝圣诞节有许多习俗,其中“圣诞老人”给孩子们送礼物这一习俗源于荷兰,本来是在12月6日,为的是庆祝圣尼古拉节。后来,这一习俗被荷兰人带到美洲,并与圣诞节的节庆活动结合在一起。而圣诞节期间,在屋里布置圣诞树的习俗则源于德国,可以追溯到其基督教历史的早期,1840年,这一习俗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带到英国,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除了这些基督教的传统节日,英国清教徒在进入美洲大陆后,也形成了其他的重要节日,其中以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最为有名,成为美国和加拿大后来的固定节日。美国的感恩节起源于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他们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因为对英国教会宗教改革的不彻底不满,以及要逃避政治和宗教的迫害而迁徙美洲,希望能在这片新大陆过上符合自己意愿的宗教生活。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102名清教徒来到美洲,抵达后,他们在冬天遭遇了食物不足、天气寒冷等难以想象的困难,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只有50多人熬过了这个冬天。当地的印第安人向他们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并教给他们种植庄稼、狩猎、捕鱼等生存方法。在他们的帮助下,清教徒获得了大丰收。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和印第安人一起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将捕获的火鸡做成美味佳肴,来款待印第安人,于是感恩节吃火鸡的习俗就这么形成了。此外,南瓜馅饼也是感恩节的主要食物。这个节日在一开始并没有固定日期,1863年林肯总统才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加拿大的感恩节则最早可追溯到1578年,探险家弗罗比舍(Frobisher)为了庆祝他从英格兰至加拿大的远航中存活下来,在今天的努纳武特举行了一次正式的感恩庆祝活动,以感谢上帝。在加拿大,感恩节的日期改变过很多次,直到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如今在感恩节,各个教派的教堂都开放,向上帝表示感谢。亲人、朋友之间也互相分享感恩的事,感谢上帝,并重叙亲情和友情。《圣经》中的人物、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也对西方社会的礼仪、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如公元历是当今世界上最多国家采用的纪年方法。公元525年,基督教神学家狄奥尼修斯建议将耶稣生年定为纪元元年。公元1582年,教宗(或称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颁布了当今所使用的公元纪年法,又称为格列高利历。起初,人们把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主的年份(拉丁语:Anno Domini,缩写为A.D.),把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称为主前(英语:Before Christ,缩写为B.C.)。现代学者为了淡化宗教色彩,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而多半改称公元(Common era,缩写为C.E.)与公元前(Before the Common Era,缩写为 B.C.E.)。

而目前世界通行的“星期”制度,也直接与《圣经》相关。在旧约《创世记》中,记载了上帝的创世工程,他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天地、日月、动植物、鱼类、飞鸟,以及人类,到了第七天歇了工,安息了。“创世记”第2章第3节描述上帝将这一天命名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古代犹太人所遵守的“安息日”(Sabbath)就是由此而来,而一周七天的星期制度也与此直接相关。到了新约时代,拓展出“星期日”的特定涵义。根据新约的记载,耶稣于安息日前一天(即星期五)钉十字架受难,第三天(即星期日)复活。为了纪念耶稣的受难与复活,此后,基督徒要在这一天进行礼拜。由此,星期天成为基督教的“礼拜日”,又被称为“主日”或“复活日”,意思是“主的日子”,是基督徒以庆祝耶稣的复活为中心进行崇拜的日子,也是基督教最普遍、最重要的日常活动。第三章《圣经》的精神第一节 旧约与新约:名称及其背景

约,指协约、盟约,特别指上级给予下级某些特权,而下级要相应地履行某些义务。《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个部分,显而易见,包含“旧约”之约和“新约”之约。在旧约中,“约”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神出于他的爱,拣选了以色列民族,与他们立约。在新约中,上帝化身为救主耶稣基督,来到人间,与人订立了“新约”。

在旧约时代,“约”这个概念被广泛使用,且意义深刻。约既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协议,也能表示神人之间的约定。人与人之间立约,首先要起草盟约中的各项条款,其次要起誓守约,最后是举行宰杀动物的仪式。例如,“创世记”中雅各和拉班的约就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对于神人之间的约,旧约中有过多次的详细记载。

11经文接着描述:“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挪亚的后代记在下面。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世代是个完全人。挪亚与上帝同行。挪亚生了三个儿子,就是闪、含、雅弗。世界在上帝面前败坏,地上满了强暴。上帝观看世界,见是败坏了;凡有血气的人,在地上都败12坏了行为。”上帝就与挪亚立约:“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13约。你同你的妻,与儿子、儿妇,都要进入方舟。”这个约是上帝与一切有生命的所立的约:“神晓谕挪亚和他的儿子说:‘我与你们和你们的后裔立约,并与你们这里的一切活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凡从方舟里出来的活物立约。我与你们立约,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14水灭绝,也不再有洪水毁坏地了。’”挪亚之约以上帝的恩典怜悯为主,而不依赖像挪亚这种的义人,因为挪亚也是软弱的(“创世记”9:21)。上帝通过挪亚与万物所立的约以彩虹为记号(“创世记”9:13-15)。这个约奠定了上帝和万物之间具有约束力的关系。在这个约里,人类或其他生物并没有对上帝忠诚的义务。上帝给予一切生命生存的承诺,而一切生命也都蒙受上帝的恩典。

15亚伯兰信上帝,上帝就以此为他的义。上帝与亚伯兰之约附加着以地为产业的应许:“我是耶和华,曾领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16为要将这地赐你为业。”在亚伯兰九十九岁的时候,上帝再次向他显现,向他重复了立约之言:“我是全能的上帝,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与你立约,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17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在亚伯拉罕改名的故事中,上帝为他定下了将来的命运:“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要叫亚伯拉罕,因为我已立你作多国的父。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18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上帝。”这段经文表明亚伯拉罕之约只在部族范围内有效。在这个约里,上帝保证族长家庭发展成为在他的祝福和守护下的民族。可以说,这个约和挪亚之约不同,因为族长家庭一方也必须向上帝承诺家族的所有男性施行割礼,以作为回应。对犹太人来说,亚伯拉罕之约是他们民族荣耀故事的开始。

19

20可是,当神面对以色列民的背约,又会如何行动呢?先知耶利米讲述了来自耶和华的解决之道:

21“耶利米书”提到的这一解决之道,意味着与旧约的诀别,是神人之间订立的一种新的约的关系。在这一新的关系中,神将律法刻在人的心中。这不但不意味着神降低了人必须遵行的标准,反而意味着神提高了标准。律法不再是一套外在于人的守则,而是内化为人的一部分,使人的意愿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自觉自愿地从内心里遵守神的律法。而且,在这一新的关系中,还意味着人对神的全新认识。心中有神所刻的律法的人,不再需要别人教导他认识神,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先知、君王都是如此。而在旧约时代,认识神对于大部分以色列人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但在耶利米预言的新约时代,每一个人都将认识神。

22按照基督教的观点,耶稣就是上帝,他来到人间,并被当作罪犯钉死在十字架上,用他的死与人类订立了新约。通过这一新约,人类的罪将被除去,人类将被带入与神正确的关系之中。

23。每一个人都要凭着信心来进入新约,唯独倚靠耶稣基督的死,才能与神建立正确的关系。而进入这新约之后,信徒还要努力活出与这约相称的生活。然而,也许有人会问,新约取代了旧约,那么将来会有一个更新的约来取代新约吗?答案是否定的。新约是永远的,直到世界的末了,所以不需担心会被取代。第二节 旧约的重点和特点

一、旧约的重点

考察旧约《圣经》著作,具有四个表述的重点:神是创造者;人是带有原罪的;人应该圣洁;神是信实的。下面我们就依次讨论这四个方面。

24不仅如此,旧约还认为上帝是具有永恒超越性的,他是全知全能的。宇宙的起源正是这永恒者的奇妙作为,绝对超越的上帝进入了时空,用他的气息进行创造,施行恩赐。概括而言,上帝的创造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如从无中创造了天、地、光、海、植物、动物、人等。第二种则是从有到更有的创造,如把地创造成为植物生长的土壤、动物和人居住于其上的乐园。上帝以他的言语创造了万物,又使万物更为丰盛地存在。因此,世间万物存在的意义,也都是由上帝所决定的。总之,旧约“创世记”的开篇部分表达了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