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思维(让靠谱成为习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4 21:39:41

点击下载

作者:智俊启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闭环思维(让靠谱成为习惯)

闭环思维(让靠谱成为习惯)试读:

前言

在这么多年的管理工作中,有一些员工的工作态度让我很满意,每次给他们安排完任务后,不管这个任务后期做得如何,他们都会给我一个准确的答复——结果、问题、原因及与工作相关的种种必要事项,他们都做得很好。这样的员工让我感觉非常靠谱,因此我也愿意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们。这就是工作中的闭环思维。

从本质上来看,闭环思维强调的并不仅仅是责任心,它还强调了我们在工作中的团队配合精神和对同事关系的敏感性。就是说,闭环思维不仅要求团队成员完成工作本身,还需要照顾到与此相关的每一个人,考虑他们的感受,尊重和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并在结束时给对方一个答复,和整个团队一起实现工作的闭环。

比如,上司让下属在10天内撰写一份方案,下属可能需要与上司沟通方案的具体内容,达成基本共识,还要进行大量的调研,然后才能撰写出符合公司利益与上司要求的内容,通过某种方式发给上司。这是否便是闭环呢?答案是:不完全是。

因为过了几天,上司生气地把下属叫过来,问他方案写好了没有。下属却一脸无辜地回答:“我已经发给你了。”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出色地做好方案并发给上司并非这项任务的全部目标,下属还要做到精准的反馈,即通过口头或者电话方式告知上司:我的方案已经发给你了。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也许没有意识到闭环的理念,但他一定认为这个下属是不靠谱的。他会发现这名下属在工作中有所缺失,无法给予他更大的信任,也不能交给他重要的任务。以下是闭环思维带来的益处:

第一,强调闭环思维,可以提高管理中的任务完成度,保证员工从工作开始到结束落实每一个环节,并及时给上司回馈。

第二,贯彻闭环思维,可以优化管理的效率,因为如果上司发起了一件事,下属不管做得如何,都会最后反馈到发起者,上司能及时准确地知道结果,不需要事事催问。

我们学习和理解闭环思维,并把它运用到团队的管理和员工的培训中,就是希望我们的团队更加靠谱,而不是更加离谱。你作为管理者,一旦能靠谱地对待工作,可能暂时付出很多,但长期看却能收到数倍的回报。你也能就此检验团队成员或合作伙伴,淘汰掉那些最不靠谱的人,最后你的团队会形成一种重视执行与效能的好风气。这能让你的管理事半功倍,实现“1+1>2”的效果。上篇思维闭环:有始有终有反馈

公司是一张网,当他人在网络协同过程中发起某一事情或工作时,在一定时间内,不管执行者是否完成以及完成效果如何,都要认真地将结果反馈给发起者。尤其是面向上级时,如果上级交代了一件事,下属应该竭尽全力去完成,而最后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应该在约定的时间内给上级一个反馈,这就是闭环。第一章让工作可交付,而不是“我尽力了”寻找借口,就是在制造障碍

一个想有所成就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是出了问题不推诿,也不狡辩,以公司的利益为第一标准,积极地寻找办法解决,弥补自己的失误。如果开始找借口,就等于在不断地为自己后面的工作设置障碍,也在损害上司对自己的信任。

小宋有一次方案很晚也没交上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挠着脑袋说:“老板,公司电脑出问题了。是网络原因,全公司的电脑差不多都瘫痪了。”我冷冷地说:“可其他人的方案都按时交了,为什么他们的电脑没受影响呢?”小宋说不出话来了。

然后我告诉他:“做事不要总找借口,我要的是方案,你做完给我就OK,有什么问题你必须自己解决,而且不能耽误进度。至于你遇到的问题有多棘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别人做到了,而你没做到,还在找借口,说明你在逃避责任。现在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晚上12点前交给我。”“常有理”的人没有未来

小宋这样的人企业中不少见,他们经常迟到或者请假,上级安排的工作也往往不能按时完成,不管是老板批评还是同事提醒,他依然如故,犯了错误就能找到借口搪塞,不是堵车就是闹钟没响,要不就是生病、有事,或者是同事不配合。这样的人在工作中被大家戏称为“常有理”,他们眼里没有公司,只有自己。

上班迟到,业务延误,工作犯错,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面面对,不想从根本上解决。总有借口的人在工作中除了遭遇到了实际的困难以外,更多的是他自己的原因。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许多男性在恋爱约会时十分守时,但婚后却开始找借口晚回家甚至不回家,不是他不明白,是他装糊涂。工作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一名员工对工作有激情、有兴趣,他自然会全力投入,准时完工,也很少迟到,他就会有强烈的闭环思维。但如果他对工作缺乏兴趣,不喜欢老板、不喜欢同事、对待遇有怨言等,就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怠工。这样的人在企业中是没有未来的。别找借口,要找方法“借口”会让你的错误越犯越大。员工应该清楚地明白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和承担的责任,以一种“常有理”的方式来对待拖延、迟到和怠工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相反还会让你和上司、同事的关系更加紧张,往后的工作更加难以开展,必然犯下更大的错误。一个对自己、对公司负责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不负责任的员工到哪儿都不可能有好的前途。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变得爱为错误编织理由,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你要深刻地反省,到底真是客观因素导致的还是自己本身的问题。

多找方法,才能清除障碍。工作上遇到困难时,不要只想着如何应付老板的询问。事情没做好,怎么解释都改变不了一个坏的结果。当时间尚允许时,一定要先想办法解决,比如将自己面临的困难分为几个等级,先处理掉一些低级的困难,再逐渐地去处理那些高级的困难,同时将解决方案汇报给上司,这才是员工最应该做的事情。凡事为公司考虑

时刻将公司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在企业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高的法则,管理者要考虑企业的利益,员工也要为公司、为部门和自己所在的团队着想。这体现在一个又一个的小事中,如凡事为公司考虑,而不是替客户出谋划策。

开会时,小辉拿着一份合作意向书向大家做介绍。他说自己看了客户上下游的采购、销售合同和成本统计,对方要的价格确实已经最低,因为算上物流、包装、库房的费用,客户真的不赚钱,而且来北京谈了那么多次,也花去不少出差费用。他劝公司接受对方的价格,说:“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对方一定会亏损的,我们应该也替客户考虑一下。”

小辉说得很动情,但会议室的同事不高兴了,我也不高兴:“你替合作公司考虑了这么多,是心太好还是收了对方的好处?”小辉急忙辩解:“老板,你别这么想我,我是觉得大家都不容易。”我说:“公司不确定你是否收了客户的好处,但我能确定公司给了你薪水、奖金、提成,你为什么不多替公司考虑一下?客户不容易,我们就容易吗?你这不叫心态好,叫摆不正位置!”你替公司思考过吗?

小辉犯的错误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表面看是想让公司和客户合作顺利,互相满意,本质上却是屁股坐到了错误的椅子上。你是谁的员工,拿谁的工资,就要全心全意地为之奉献,用成绩说话,帮公司赚取最大的利润。在有机会时主动将利润往外吐,从闭环思维的角度看,小辉给出了一个负反馈。

当你觉得客户不易时,千万别着急用实际行动为他们谋取福利,先替自己的公司思考一个问题:“公司发给我薪水,老板安排我做这个工作,同事这么信任我,是让我干什么呢?”人们在企业中上班,如果说是为了让企业发展壮大,将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多少显得有点假,因为人们从事所有的工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可观的薪水、实现价值观的机会等。但公司如果不好了,这些个人目的都不太可能实现。公司搭台,员工唱戏,双方的利益在大多数时候是一致的。公司好,大家才能好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市场的变化与企业经营政策的调整,员工的个人利益某些时候与公司并不一致,两者的利益会产生一定的冲突。比如小辉做业务时遇到的情况,对方肯定在商谈合作时给他许诺了一些潜在的好处,或者是该项合作在价格上能直接为他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抵消客户给予他的回报,让他产生了替客户说几句好话的动机。这很正常,但如果你在工作中也是这么想的,就等于放弃了用闭环思维指导自己的工作,离淘汰出局也就不远了。要知道,先有了公司给你的源源不断的机会,你才有了赚钱、学习技能和施展抱负的可能。如果偶尔牺牲一下自己的小利益成就公司的大利益都做不到,公司为何给你未来的机会呢?这等于堵死了自己的前途。

所以要多为公司考虑,让自己的利益在公司利益的基础上得以实现,这才是一条光明正大的途径。把公司的钱当自己的钱对待《节省金钱的指导》的作者大卫•斯考特是管理学界的权威,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的两大渠道,一是企业在制度和业务流程层面的规定,约束员工控制与工作相关的支出;二是要培养员工主动节约、替企业省钱的习惯。从第二点看,能够主动考虑减少企业成本的员工,不仅是敬业的,也是忠诚和可靠的。

公司的一名业务人员小赵为了拿下一个订单,想申请1万元的招待费用于公关,财务根据制度不敢批,但那个客户又很重要,就把单子报到了我这里。我让小赵当面阐述理由,他说:“我跟了这个客户很长时间了,现在就差一点点,我用这笔费用好好招待他们,肯定能签下合同!”

我反问:“是100%的肯定?不会有意外?”

这时小赵的底气又不足了,回答变成了“把握很大”。我说:“那好,这笔钱就别从公司出了,我个人出5000元,再从你的工资扣5000元,你去招待客户。如果签下来了,公司还给你1万,你还多赚5000元,提成奖金一分不少照样给你,怎么样?”小赵一听,脑门立刻冒出了汗:“这……万一签不下来呢?我还是再想想吧。”

刚才还信誓旦旦地宣称把握很大的小赵,一听我要拿他的部分工资当赌注,马上就立场动摇了。花公司的钱不心疼,但涉及自己的利益时,态度就有了变化。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员工在追求一个项目的最大利益时,要把公司的钱当自己的钱去花,要有成本预算的观念。比如小赵,他在申请这1万元招待费时,脑海中应先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笔钱的胜算有多大?如果这是一桩双赢的好生意,客户真的需要一次高规格招待吗?

第二,为了拿下一个订单,牺牲公司的制度、打破招待费用的上限有没有必要?如果没有必要,为何要冒这个风险?

斯考特建议企业的管理者给员工灌输“财务主人翁”的观念,花每一分钱时都要当作在拿自己的储蓄进行投资,企业花钱就像买股票一样,没有确定的上涨,一笔钱花出去就没了,但能否有收获却一点也不确定。假如员工将自己的钱和公司的钱分得很开,一门心思想拿公款去“讨好”客户,就说明这家企业的管理出了大问题。

我以前担任公司的中层人员时,为公司节省成本的观念很深,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比如我会购买能够重复利用的打印设备,使用可在网上下载的免费表格,久而久之,把这些小费用叠加起来,就为公司省下了很大一笔钱,反过来便增加了公司的效益。企业的员工都要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帮公司管好钱,并让自己的工作产生最大收益。反复的人或事,都不可取

有句话叫“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公司要发展,就要多做靠谱的业务,多结交靠谱的客户。这是老板的目标,也是员工的责任。老板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把好大方向;员工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效率,别在不靠谱的业务和客户身上浪费时间。让企业不断成长,管理者和员工双方都有责任。

有一次我把客户刘先生的项目支援全部撤掉了,负责这个项目的小辉不解地问:“刘总那边的项目很大啊,您为什么放弃?”我说:“原因很简单,这个项目谈了两个多月仍毫无进展,你想想从你的手中流失掉的客户有多少了?你天天在忙,可为公司带来的成交订单有多少呢?时间都在扯皮上了,是不是?”小辉还想说服我:“老板,您不明白坚持的道理吗?坚持才有收获啊!而且刘总刚才说,他考虑上调对我们公司的报价预算呢!”我说:“就是因为他又调整了报价,我才决定放弃的。记住这句话,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今天他为了不失去这个生意提高报价,明天他也会因别的理由突然又调低报价。以后凡是这种反复的人、事,都要多留个心眼,别在上面浪费精力!”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崛起初期的时候,曾跟合伙人说过一句话,就是“不要跟鬣狗合作”。短短几个字,他就把生意原则描述得淋漓尽致。因为鬣狗的警惕性强,习性狡猾,反复无常,和这种客户合作就像在跟飘忽不定的布条玩游戏,他们容易失信,也缺乏长期和坚定的思路。所以,失去他们对公司是好事,而总与这样的客户合作,对公司的长远利益反而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找替罪羊会让自己也变成替罪羊

小杨最近有一个烦恼。虽然自己是公司搬家事宜的全权负责人,但其实她也只是执行上司人力资源总监茉莉的方案。小杨在工作中发现,茉莉提出缩减办公室面积以及缩减公司费用的想法有些不符合实际情况,但却不知该如何处理。不过,她觉得茉莉提出这样的方案,肯定是和老板商议之后的结果,自己照做就行,不需要想那么多,反正出了问题会有上司负责。

于是,小杨就开始着手办理这件事,单纯地执行上司的方案,并没有提出自己的疑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果然发生了意外,装修的方案根本行不通,办公室格局的设计也并不科学,使公司多花了一大笔钱。

这件事,小杨应该在自己一开始心有疑虑时,就主动找老板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站在为公司考虑的角度与老板商议出一个新的方案,或者事先利用自己的人脉去了解一些潜在的问题。对于具体的装修,应该事先做好几个针对性强的计划,交给老板选择,以便制定有效和可行搬迁方案。

结果小杨没有,她侥幸地以为上面有人顶锅,便漠不关心方案的可行性。现在出了问题,老板自然是没有错的,因为他不是任务的执行者,茉莉呢?茉莉提出了一个方案,作为实施者的小杨就该在此基础上使之变成现实,有问题就该及时地调查和解决。这是小杨的责任。所以,原本指望让别人做挡箭牌的小杨反倒要对整件事情负责了。

上司做出的决定未必就是正确的,他可能不了解情况,只能给出一个大体的方向,这要求员工执行时多做一些准备,务实地执行,也要灵活地变通。但是小杨没有,所以装修出了问题,小杨作为执行者是第一责任人。她应该第一时间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最大限度地补救,而不是寄希望于上司替她背锅。

企业最需要的是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员工的能力靠解决问题体现,小杨应该搜集所有同事对新的办公地点的意见和市场上可行的方案,做出几套行之有效又满足大多数人需求的计划,再交给上司和老板决定,形成稳妥的方案再去执行。这么做虽然增加了工作量,但会减少很多麻烦,也能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赢得同事的认可和老板的赞赏。能切实地解决问题,才不至于成为替罪羊。

不要觉得自己有替罪羊就可以免责,找替罪羊的行为只会让自己成为牺牲品。如果事态已经偏离了轨道,那么就要勇于承担,而不是想让别人替自己遮风挡雨。企业需要的是敢承担和勇于负责的人。出了事急着找替罪羊,结果很可能是自己成为那个牺牲品,不会取得老板的认可。这也是一种侵犯企业利益的不良行为。有备才能无患

去客户公司开会前,我问田秘书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她告诉我,PPT已经按人数打印好了,每个笔记本都带了外接电源,鼠标电池也换了新的。我摇摇头,叮嘱她:“鼠标电池要多备一节,笔记本电脑电池多带一块,打印的PPT也要多带上几份。”田秘书吃惊地问:“至于吗?会有那么不走运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鼠标电池买的是假的呢?万一会议室的电源出了问题呢?万一客户公司多来几个人开会呢?多准备一下,就算不走运,也不用害怕了。”

比如有一次,公司的一位经理在一个公交站牌下等车,他的身边有位等车的人左手拿着公交卡,右手却拿着两枚一元的硬币。问他原因,对方说:“有些公交车没有刷卡机,所以我才做了两手准备。”这位经理回来就很感慨,如果我们的员工都有这种思想,工作中的麻烦事就会少很多!

事实上,许多意外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未能做好充分的预案,没有想到那些突发情况,并提供第二、第三乃至第四个计划。在工作中一定要准备多套备用方案,把方案落到实处,有备才能无患。那些工作认真、办事细心的人,他们善于考虑到一切情况,预估问题的变化,想好了再去做。他们凡事都可以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免事到临头,却没有应对之策。第二章带着建设性意见和领导沟通谁负责就听谁的

有一次,我把员工小周交上来的设计图打回去重做,她很不解地找我要说法。“老板,我花了好几周才做出来,我觉得很完美,为什么让我重做呢?”我说:“字体太花哨了,重新换个字体,不符合公司产品的需求。”小周一脸很窘的表情说:“这可是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心挑选的字体呀,我觉得咱俩的审美不同,您再仔细看看行吗?”我回复道:“你工作是为了满足我的审美还是你自己的审美呢?回去重做,再想不通我就换人。”

第一,管理者比下属更了解公司产品的需求。管理者对产品设计、开发的定位,下属应该绝对执行,不能打一点折扣。下属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应该在执行前的产品会议上提出,由管理者决定是否采纳。这是每一名员工都应具有的执行意识。

第二,上司的指令不是针对谁。上司提出的修改意见,肯定是来改善员工的不足,不是专门挑毛病。对事不对人,是上司审视或批驳员工工作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员工交出的结果被上司挑剔、批评或否定时,别以为他是在针对自己,要虚心接受并且纠正自己的错误。

第三,谁负责就听谁的。在企业中,往往是管理者对结果负责,员工却负不了责,所以员工必须听从上司的安排。在闭环思维中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企业的管理层级环环相扣,每个人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向自己的直接上级负责,交出合格的结果。谈判对象是客户,不是老板

销售经理小王谈一个订单很久了也没搞定,终于有一天他找我正式谈了,看上去有了结果,但他说:“老板,客户还有三点意见,第一是觉得报价有点高,希望咱们再便宜点。第二是觉得咱们的工作周期有点长,希望能缩短一点。第三是……希望我们再让一点利润给他们。”我问:“然后呢?”小王说:“您要是都同意,今天就能签合同。”

我说:“小王啊,你拿着公司的薪水不去跟对方谈判,反而是替客户来跟我谈判,对吗?这样吧,这个合同签了以后,你的提成别要了,上个月的绩效也打几个折,这个月的工资也晚几天给你发,怎么样?”

小王一脸发绿地出去,找客户重新谈判了。

以前有本畅销书叫《你到底在为谁工作》,这个书名起得非常好,一个人为了谁工作,就要向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从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而深刻地了解他,也能看到他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在职场上这是一个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我们进了一家公司,是为公司谋利益,为自己谋福利,还是为客户行方便呢?

就拿小王来说,他代替公司去跟客户谈判,那么他的谈判对象就是客户,而不是自己的公司和老板。他必须要站在公司利益的角度上,去要求客户做出让步,而不是为了拿下这个订单,反过来让老板同意客户的要求。假如他以后以这种思维方式工作,那他等于是在为客户打工,充当了替客户从公司攫取利益的角色。在任何一个团队中,这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从闭环思维的角度讲,老板交给了你一项谈判的任务,就等于赋予了你全权决断的权利,你就要一个人搞定客户,拿回让公司满意的结果。在这个闭环的系统中,并不包括你替客户争取权益这一项。你当然可以反馈客户的要求,但你必须有能力辨别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要求是不合理的,然后自己予以回应。如果你让老板考虑和决断,实质上便是角色的错位,作为员工来说,你就失去了最根本的价值。公司是老板的,工作是自己的

现实中许多人对待工作和薪水是双重原则,讨论工作时能少做一点是一点,尽量让同事和老板分担,涉及薪水时能多争一分是一分,发少了就满腹牢骚,从来不想想自己为公司做了什么,只愿意思考和算计公司为自己做了什么。福利少了,抱怨;工资扣了,不满;工作多了,仍然是满腹的怨气。可是拉出他工作的成绩单,看看他的考核结果,公司也并没有亏待他,他的得到与付出是相等的。这类员工的问题在于:他们对于公司有很高的要求,却始终不明白自己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先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马上中秋节了,行政小刘过来请示:“老板,中秋聚餐去哪家啊?”我问他选了哪几家,让他报上来看看,结果他还没选。我反问:“你是来让我自己去选几家,然后拿来向你汇报,由你来做决定吗?”小刘慌忙回答:“不不,这是我的工作。”他飞速地离开,又飞快地回来,拿着一份餐厅名称表说:“老板,这几家都不错,您定一家吧。”我问他价格范围,他又回答不上来了:“这个……我还没仔细看。”我生气地说:“那就是我来做预算,然后向你做汇报,你来最后拍板儿呗?抓紧去研究,要做好价格表还有餐品类型,要考虑到公司同事的饮食习惯,明白吗?”小刘面露愧色地说:“我马上调整,对了,老板您怎么能注意到那么多细节,我却注意不到呢?”

我对他说:“因为我认为公司是我的,你如果不认为公司是你的可以理解,但你至少应该认为工作是你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最起码的素养,听说上个月你还申请涨薪,可如果这都做不好,公司又怎能给你提高薪水呢?”不要只为薪水做事

我曾经给员工讲过一则故事:一个监狱中收押了三个要被关上三年的罪犯,在他们入狱前,监狱长说要答应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第一个是美国人,他喜爱抽雪茄,于是他向监狱长要了几箱雪茄。第二个是法国人,浪漫和风流的他向监狱长要了一个美女,陪着他度过漫漫的三年。第三个是犹太人,他向监狱长要了一部与外界联系的电话。

然后三年很快就过去了,三人也都将获得自由。在被放出监狱的时候,美国人最先冲了出来,并大声叫嚷:“火,给我火!”原来美国人要了雪茄却忘了要一个打火机,三年,他都没有抽到一根雪茄。第二个走出监狱的是法国人,他带着那个美丽的女人,以及两个孩子,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犹太人是最后走出监狱的,他举着电话,高兴地与监狱长握手:“谢谢你!因为你,这三年我的业务一点也没有耽误,我决定送你一辆车以示感谢。”

讲完这则故事,我对员工说,一个人要创造未来,最需要的不是看到未来,是对当下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明白现在该做什么,然后立刻去做,才能为未来打下基础。现在只想薪水、想回报的,就是第一个要雪茄的美国人。作为企业的员工来说,要杜绝自己这种短视的想法。

像小刘这样的企业员工非常多,为了薪水在打工,但又不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工作。所以很多人在一家企业中辛苦工作了十几年,薪水增长的幅度却很一般,远不及那些刚入职一两年的新人。只为了薪水打工,就会犯下小刘的错误,即把公司看成老板的,把自己的工作也当作了别人的,只想享受企业的福利,却没干好本职的工作。

当我们把眼光放在暂时的利益而忽略将来的发展时,生活也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很多年后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成长。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影响着未来,当下的每一步也决定着明天的收获。员工一定要精准定位自己的责任,做好分内的工作,不要得过且过,才能最终做出一定的成就,从老板、同事那里获得回报和尊重。及时汇报,别等雷劈

我问小龙:“最近的几个项目跟进得怎么样了?”小龙像被雷击中了一样连忙说:“啊,老板,我最近手头活挺多的,还没来得及跟进。”这种情况在他身上出现过好几次了,虽然他很有才能,业绩也很好,我也不能再听之任之,便警告他:“第一,作为上司,我每次给你安排的任务都是你能完成的工作量。如果你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说明你的执行很差,这会影响我后面给你安排其他任务。你要知道工作是不等人的,你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这件事,公司就要考虑换其他人来做后面的事。”“第二,如果你真的做不完,就要及时跟我汇报,不能等我问你再告诉我‘实在做不完’。要及时汇报,别等雷劈。这也是对工作、对上司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工作素质!”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做事情不汇报,或者说一半留一半。你只做了一点点,别人可能以为快做完了;你已经做好了,别人也可能怀疑你根本没有开始做。上司和下属之间的矛盾有很大一部分都源于沟通、汇报不及时。一方面,是上司给予的压力太大,让员工觉得汇报工作就意味着挨批评;另一方面,是员工的进度有问题,因此不敢向上司汇报,拖一天是一天,直到上司找上门来,自己兜不住了再交底。要改变这种局面,员工对于工作就要采取建设性的思维,有问题及时说,而且是立刻说,就自己的想法提出建议,听取上司的观点。只要及时沟通和汇报,再难的工作也能顺利地做好。让上司随时知道你在做什么

作为管理者,上司当然是十分关心下属的动态的,同时下属也需要接受上司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让上司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进度如何、遇到了什么问题等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上司和下属虽然常常都在一个办公区,但因为彼此的职责不同,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所以交流的时间其实很少,互相也可能并不知道对方的工作内容。

让上司知道你在干什么,也是对你自身的一种帮助,因为管理者往往比下属更具有职业经验,更了解某些风险,及时地让他了解你在做的事情,进行到了哪一步,他就能帮助你避开风险,或者给你一些帮助和建议,你会比自我摸索更加快速地成长。

如果什么都不让上司知道,彼此之间就会缺乏沟通,上司不清楚工作因何拖延,下属也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同时也不能得到上司的指导和帮助。千万别觉得这是一种被公司监控的方式,不要害怕上司挑出你的毛病,因为批评你并不是上司的目的,他只是想让工作顺利地完成,也想让员工在工作中得到成长。这些批评和指导在很多时候决定着一名员工能否快速地进步和独当一面,所以工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找上司汇报、沟通,以免错过最佳时机。如何跟上司有效地沟通

第一,认清沟通双方的角色。

你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跟上司沟通,而不是和同事或朋友交流。他是老板,你是员工,要避免出现随意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尊重上司的身份和他的权威。

第二,了解上司的特点。

你的上司脾气是暴躁还是温和,是固执还是灵活,你都要十分清楚。对于暴躁和固执的上司,一定要采取迂回和委婉的方式汇报工作,注意引用各种数据;如果你的上司是温和以及灵活的风格,那么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充分表述自己的看法。

第三,以公司为核心。

汇报工作时的态度,必须站在公司利益的立场上而不是个人立场。假如你的工作没做好,向上司说明理由时又频频维护个人的利益,强调客观原因,上司就会认为你心中没有公司,只有自己。一般来说,这样的员工是没有前途的。如果你事事以公司利益为先,即便工作没做好,上司也容易表示理解,还会给你机会,汇报工作时就不会有太大的麻烦。“我”对公司举足轻重吗?

大多数人都很清楚,对于一家公司来讲,那些“举足轻重”的人永远不会是普通的员工,而是老板和管理层的成员,他们才是企业的核心和业务的支柱。员工一定要深刻地明白这个事实,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

有的人会因此而灰心,不是老板,也成不了公司里面举足轻重的人,那我在公司做这份工作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不少人便自暴自弃,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事实恰恰相反,只有你对自己做好了角色定位,才能在公司中迎来事业的春天,打开上升的通道。像老板一样思考,拥有更宽的视野

首先,你要学会像老板一样去思考,换一个高度去考虑问题,那么自然会开阔自己的眼界,从前关心的问题也许就会发生变化,也更能做出一些有利于公司宏观发展的决定。之后,工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然也就提升了自己对公司的重要性。

老板,其实就是员工的典范,是员工应该学习的目标。遇到事情,你可以想一下,如果我是老板,我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我还会采用当前的方法,还是这种凡事无所谓的态度吗?用老板的心态去考虑问题,时间长了,你自然会拥有一种企业中坚的工作态度,放大自己的价值。为公司着想,把工作做到极致

始终为公司着想,才能用自己的能力提供最好的结果,换取最好的回报。不少人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即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老板做的,眼里只有老板,没有公司。他们不明白的是,一个员工能够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老板,处处为企业着想,老板才会感觉到你是真的在帮他。老板的利益也是来源于企业,他最需要的恰恰就是一心为企业的员工,那么这样的人便很容易赢得老板的青睐,比其他员工有更好的晋升空间。

作为老板来说,他们其实并不喜欢每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工作的员工。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所有的员工都能真正地将公司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为公司省钱,让上司省心,让团队的利益最大化。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老板的过人之处,以及体会到老板的不易。所以,别在乎自己是不是对公司举足轻重,要注重长远的发展,把自己作为公司的主人进行定位,履行好职责,积极把握机会,早晚都会成为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事业心决定你的事业高度

有一次,员工小A隔了好几天都没把仓库的货发走,客户催了好几次,他仍无动于衷。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叫过来问责。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老板,没有包货的泡沫了。”说完还用期待的眼神瞄着我。我问:“为什么没了,没买吗?”他惊讶地反问:“您昨天在看销售泡沫的网店,我以为您买了呢……难道没有吗?”我感到好气又好笑:“我怎么不知道我买了?买泡沫是谁的事?”小A这才低下了脑袋说:“我的。”“那我凭什么替你做?”他顿时无话可说。

我告诉他:“没有经过请示沟通,就胡乱猜测领导的意思,还擅自改变工作流程,而且不是多做工作,是少做了工作,耽误了客户的收货,这是偷懒,是很严重的行为!要挽回错误,就抓紧去买泡沫包货,迅速发走,并向客户道歉!”

不管你现在身居哪一个职位,你都要明确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是你工作的CEO,是你负责自己这家“单位”的日常运营,是你决定着“你”这家单位的未来走向,你的每一个转折点,都需要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别人替你铺路。所以,不要胡乱猜测上司的意图,也不要天真地认为上司会替你做好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提升职业认知度,主动做好分内事

人们都习惯于将自己看得很高——我的能力很强,当得起更好的职位,配得上更高的收入。但当你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更高时,就该有一个更高的职业认知度,要明白自己的人生高度并不仅仅只限于找好的工作,而必须在眼下的工作中挖掘更大的机遇。怎么挖掘?就是寻找那些没有被满足,但你的能力恰恰能填补,且是你分内事的工作需要。比如小A,他发现泡沫没了,就要第一时间主动地下单购买,自己去解决这件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问题,体现了他的事业观,也决定了他的事业高度。勤于思考,积极行动,才能有更大的事业成就

在寻找自己的事业机会的时候,你就要避免像一个雇员一样被动地去思考,应该满脑子都是如何把这件工作各环节全部做好,别总等老板的督促。只有采取这样积极的思考方式,才能让你在工作竞争中日渐占据主动,成为深受老板和客户信任的人。

员工平时要多学习,多经历,同时也要保持一个主动思考的大脑。当然,这一切你都不一定要在同一家公司完成,是一个长期的成长过程。但至少,你要从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做起,懂得管理自己,完成自己的工作,为公司贡献自己的价值。第三章老板思维也是闭环思维公鸡和母鸡的价值

有个员工找我请三天假,理由是工作太累了,想休息几天。我问他:“你的福利假期和事假都已经用完了吧?”他苦着脸说:“是啊,可是我真的很累!您扣我的钱吧,让我好好睡两天。”我说:“好,那我给你两个选择:一、自己申请离职,不用再工作;二、继续工作,不能请假!”员工觉得我不人性化,他一脸“你真残忍”的表情,我只好告诉他一句职场真理:“不是我不人性,是你太任性。送你一句话:母鸡一天一个蛋,汤锅靠边站。公鸡一天一打鸣,主人刀下也留情。”

葛优在电影里说,21世纪最缺的是人才。但是21世纪最不缺的又是什么呢?是人!人在公司中既有“人”的生命属性,同时又有公鸡和母鸡的工具属性。既然是工具,就得对公司有价值。没有价值的工具会第一时间被抛弃,因为公司不能容忍任何无效支出。

公司不是人生的温床,老板不是随时都包容你的父母,如果一个员工没有了利用价值,不能给公司带来利益,就像公鸡和母鸡一样不具备打鸣和下蛋的作用,那么不仅老板会将你淘汰,整个市场都没你的容身之地。所以员工要清楚地明白,工作不相信辛苦的眼泪,只相信贡献带来的价值。必须做一个无人能取代的人

无双从英国的一所知名大学毕业归来,进入了国内一家化妆品公司,老板十分看重她的留学经历,经常在众人面前表现出对她的器重。不久之后,无双要与公司的老员工玲玲合作做一个产品的策划,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实力,她积极地出着点子,修正着自己的想法,和玲玲一起把策划方案交给了老板。

老板非常高兴,对无双提出了表扬并提高了奖金,任命她为公司策划部的总监。但是时间长了以后,无双却感觉自己有点被掏空了,创新能力下降,思维僵化。后来几个月的方案都是玲玲一手操刀,而且不再依靠无双就能独自把方案做出来。不久之后,无双就被玲玲取代,受到了老板的冷遇,很快便离开了公司。

现代社会的工作环境是残酷的,闭环思维的根本原则就是反馈结果,创造价值。一个靠谱的员工必然是有价值的,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做贡献。我希望每个正准备进入职场或已经身在职场之中的人都清楚这个道理,千万不要活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境之中,以为企业会给你调整的时间,会体谅你的心情。因为每个人都面临着被同事取代、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今天也许公司还当你是块宝玉,明天可能你就会被踢出局。一切取决于你的贡献和价值,而不是你付出的辛苦和心血。

很多人被要求离职时都很愤怒,包括 BAT的那些优秀人才,有人说:“我在公司这么久,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面对这样的境遇,抱怨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最重要的是你要懂得,如果你在公司不是一个无法被取代的核心人才,那么公司早晚有一天会择机找人替换你。在这一点上,普通员工和管理者是平等的。有价值才有地位,没价值就会被抛弃

在对下属的培训和教导中,无论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我都有一个准则,就是告诉他们不在别人身上去找原因,而是先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

要冷静地想一想:

为什么别人请假立刻批准,我请假就只能写辞职书?

为什么我每月全勤,到手的工资还不如休假半月的同事?

为什么老板看见我就拉着脸?

为什么重要的项目同事不想跟我一起合作?

为什么公司会不需要我了呢?

这几个问题都与价值有关,是我们能回馈给公司的唯一能决定自己地位的东西。只有让自己的价值无可替代,才能在工作中免除后顾之忧。否则,你随时都有走人的危险。面对这种工作中的“离职困境”,一定要及时地看清自己的劣势,从自身找原因,提升自己的能力。当你有了别的员工所不能提供的东西,就能变得无可取代。到那时候,你去请假,老板只会嘘寒问暖,决不会用公鸡和母鸡的故事敲打你。老板拿什么拯救你?

上个月,我给小李发了一张图片,让他照着图片的效果把新的广告方案修饰一遍。小李显出一脸难堪的表情说:“老板,我看见那个了,有点难啊,我可不会做。”我说:“这样吧,现在网上有开课,每天晚上花1个小时在网上上课,你也去学学吧,我给你出学费!”

他答:“算了吧,我晚上都没有时间。”

我说:“让你做你不会,让你学你又不学,那好吧,你来告诉我个方法,我该怎么救你?”不努力也不学习,没人能救你

小李的表现是许多企业职员的共性,平时工作不努力,不会的技能也找各种理由不去学习。我们从小就听过一句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人才是重要的,但无论你是能力多么强的一个人才,进入职场你都要注意,总有你不会和做不了的事情,一定要保持谦虚和一颗上进心,抓住学习、进修的机会,否则关系再好的老板也救不了你。

有一家食品公司的苏经理,一直以为自己享有一个良好的口碑,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如果他发现公司的决议不妥时哪怕是高层,他都会立刻指出来。他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及时看清问题的优秀雇员。但与大多数对于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的人一样,苏经理也没能认识自己身上的问题,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及时充电,对工作懈怠起来。这一点,差点让他在事业上栽一个大跟头。有一次,公司开会时讨论到一个议题,老板让苏经理谈谈看法,他发现自己对这个议题根本不懂。平时早就等着看他笑话的同事们,此时冷嘲热讽,让脸面尽失。

会后,老板找他谈话,对他说:“如果你还是保持这种松松垮垮的状态,不仅你和同事的关系好不起来,你的事业恐怕也要到此为止了。”苏经理犹如醍醐灌顶,他很快重新参加了一些培训班,学习最新的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在处理同事关系时也变得更加谦虚,逐渐扭转了同事对自己的评价。

许多有着出众业绩的优秀员工和管理人员也都会面临降职甚至解雇的风险,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以为自己有着辉煌的过去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中坐在功劳簿上,不再努力,也不再学习。这种态度保持下去,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最忌讳的是“吃老本”还骄傲自大

第一,骄傲自大、从不学习的人,是在自讨苦吃。要及时地看清自己这一缺点,并且积极地改正,使自己谦虚谨慎,才能在工作中越走越远。否则,就会有失去这份工作的危险,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再找一份新工作也很难。

第二,不会没关系,不努力提高才是问题。不管是生活里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难免会出错,都有自己不懂的问题,这并不可怕,因为人无完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保证自己能处理所有的问题。但重要的是,我们要从问题中汲取教训,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要努力提高工作的水平,学习最新的工作技能,才能体现自己在公司的价值。凭什么跟老板谈判?

小李在实习期时找我谈过一次转正的问题,他很着急地说:“老板,您看我都来公司两个月了,能不能给我提前转正呢?”“为什么要给你提前转正?请告诉我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

小李一说一大堆:“我不迟到、不早退,领导让我干的都干了,同事要帮忙的我也都积极配合。”

我说:“哦,不迟到、早退就值得骄傲啦?有没有做过别的?迟到、早退、不干活、不听话的没过试用期就都被辞退了。只是这个原因就想提前转正,那么跟你一起进公司的有没有提前转正的?”

小李立刻说:“有!好几个呢,上周签了正式工作合同。”

我说:“为什么他们能,你想过原因吗?他们不光做到了你说的这几点,而且表现出了和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能力,创造了很多的业绩,所以公司根据规定提前让他们转正。不过既然你问到我了,我努力尝试着做个错误决定吧:不能给你提前转正。”

小李的嘴张得老大说:“老板,那如果是正确决定,该是怎样呢?”

我说:“立刻辞退你。”

现实中人们都遇到过跟老板谈判的事情,工作久了想提条件,实习期快到了想转正,项目开展时想获得更多的资源,或者是升职、调岗之类的,都需要老板点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毫不犹豫地答应。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是一个需要利润的组织,谁行谁不行,完全看你给企业贡献出的利润,而不是看你的态度。有态度是基础,有价值才是王道。当你想跟老板谈一谈、提一些条件时,必须先掂量一下自己在他眼中的价值。

第一,没奉献出足够的价值,就没有谈判的资格。我对公司的人多次讲过一个原则:你想升职、想得到上司的青睐,很简单,拿贡献来谈。有了贡献,不用你提要求,公司就会主动满足你的心中所想。贡献出的价值有多大,公司能给你的就有多少!而如果没贡献出价值,那么你就没有任何谈判的资格。

第二,提高能力,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为了让老板另眼相看,你需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为公司赚钱的能力。比如,不是每天早到晚退,而是用最少的时间做出最好的工作;不是努力表现勤奋,而是悄悄地就拿下了一个大订单,或者用自己的工作减少了公司的支出等。这样你才是公司不可缺少的人,老板也才有可能满足你的要求。你凭什么加薪?

就像前面说到的,你贡献了多少,公司回报你多少。加薪和升职完全按照这个原则,在所有的企业中都是这样的,没有例外。现在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跟公司谈判,获取最大的收益,但谈判的本质不是索求,而是双方付出与回报的博弈。你从公司获得的收益,是与你的付出相挂钩的。所以当你想找老板谈工资时,要先问一下自己:“我凭什么让老板加薪?”

公司销售部的某员工曾找我正式地谈过薪水的问题,他的理由我也很理解,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除去昂贵的房租,还有日渐增加的生活支出,许多水果的价格高得吓人,以至于买得起它们也成为一种人人向往的“自由”。更何况,公司最近的效益不错,他带领的团队又签下了几个大单,所以他觉得是开口的时机了。

不过我告诉他,我暂时不能为他加薪,原因有三:

第一,客户是我找来的,谈判是我谈的,他只是全程跟着做了一些事务性和辅助性的工作,这些工作不具备独特价值,因为换了别人也能做。

第二,与客户签单的过程不是由他的团队独立完成的,其他的团队也帮了忙,大家都有贡献。

第三,能签下那些订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公司愿意打折,牺牲了应有的利润才换来了这些业务,并不是他说服了客户。

但是,鉴于他的工作能力很不错,态度也端正,我跟他做了一个约定:“当你可以自己找来客户、独立完成全单、全价签下合同,我就给你上调一级薪资。”这才是一个人可以加薪的资本。经过我的解释,这名员工从这个透明的标准中了解了情况,对未来也增强了信心。公司对你的奖罚一定有道理

工作中有的人加薪了,有的人却被扣掉了奖金甚至削减基本工资,在公司内部被降级。这都很正常,每一家公司都有它的绩效考核系统,针对的便是员工价值的变动和评估。人在企业中的价值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比如,去年你的能力不强,为公司的贡献少,收入自然低,说明你的价值低;但今年你积累了经验,工作能力进步飞速,为公司的贡献大了,收入自然增加,说明你的价值得到了提高。

有一天员工小陈找我抱怨道:“我和小胡一块进的公司,为什么他升职加薪,我却一直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甚至基本工资还减了三百块?”我就问他:“你和小胡上周参加展会,有什么收获?”小陈想了想说:“那个展会啊,人太多,空调还不好,简直热死了,而且没有地方买水,我俩渴坏了,吃午饭的地方也是人山人海。”

我叹口气又说:“小胡可没说这些,他回来后写了一份报告给我,报告上说参展会共有5个展区2800家参展单位,500强企业占了82家,其中15家跟我们有业务合作的可能性,他都一一跟进谈过了,有4家表示可以继续探讨合作的意向。另外不是500强的企业也有名单,如果需要,随时可以让业务部的人联系。这就是他升职加薪的原因,也是你不升职加薪反而减薪的原因!”

所以,不要卖力表演,结果不会骗人。也不要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那是毒鸡汤!公司对一个人的奖罚总是有理由的,不会凭空针对某个人。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薪水迟迟不上涨,同事却隔几个月就涨一次,别怀疑,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升职加薪的正确述说方式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贡献很大,到了该升职加薪的时候,如何跟老板谈判呢?谈判是一种由双方共同参与的博弈,无论你有多么优秀,都必须根据公司的需要、自身的价值和时机制定正确的方案,从老板那里寻求更符合自己条件的职位和薪资。

第一,先自我评估。请自行搜集以下信息:过去6个月的平均业绩是否比以前有较快的增加?是否展示出了足以达到公司考核标准的工作水平(可数据化)?是否得到了上司、同事的一致好评(工作关系)?自己近期的综合工作表现是否已达到了申请加薪或升职的标准?

第二,等待合适的时机。你确实很优秀,这只是达到了第一个标准,还需要成为公司内部计划升职加薪的对象,也就是进入考核名单,迎来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时提出你的要求,成功率将大大增加。

第三,提供书面报告。向公司提出升职加薪的要求时,应该打一份书面报告,用数据总结自己的成绩:我之前在多长的时间里做出了多少业绩,在公司的排名如何;然后提出诉求:我想升职带领一个团队,想增加多少薪水。再说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及工作预期:准备带领几个同事,用什么样的方法,在多长时间内,完成什么样的业绩。这说明你的准备很充分,想法也很理性,并非一时冲动的行为,公司才会予以重视。而且,能做到这几步本身就是能力的体现。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

行政经理发现小吴被辞退了,过来问我原因。他觉得小吴的业绩那么好,辞退了很可惜。我告诉他,一个人当然可以很牛,但公司也可以不用他。至于辞退他,一定是他做错了什么。比如,他从客户的手里用成本价给自己的母亲买了一套产品。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忽略了细节,你就失去了成功的50%

工作中的小事是细微而不起眼的,经常让人觉得琐碎和烦闷,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但事实上,任何小事都会关乎大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处理小事的能力非常体现一个人对于公司的价值,所以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忽略细节的。

比如,很多新人为了较快地融入公司,就会马上加入到公司的八卦圈,不仅自曝自己工作上的细节,也大谈同事的工作和生活。往往他们只是想博得同事的信任,但八卦这种事情有一个特点,你说得越多就错得越多,传来传去就会得罪很多人,有时也让自己找不准位置,反而弄巧成拙。这就是在小节上犯了错误,是一种让老板非常讨厌的行为。在企业看来,小事的失误也会造成公司难以估量的损失。小事做不好,大事也必定做不了。这是评估员工价值的一种方式。小事也是展示人的工作能力的机会,在你的能力还不足以挑大梁的时候,就要靠这些小事来证明自己,恰恰是这些小事决定着你在公司的未来。做对十件事,抵不上做错一件事的损失

回到小吴的例子上,他可能过去连续十件事情做对了,为公司贡献了一些价值,但他利用客户关系为亲属购买低价产品这件事,足以将他前面十件事情的价值全部扣光,把他的价值扣成负分,就会让公司对他失去信任。所以才有这句话:你做对了十件事,也抵不上做错一件事的损失。

所以,必须一心一意地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上证明自己。哪怕在你看来这件事情很小,在大家眼中也不算什么,你也要兢兢业业,尽到职责,不犯错误。久而久之,你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细节上的成功聚集起来,你就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一定是你做对了什么

新入职的小姑娘资历和工作经验都不合格,却在面试后被录用了。人事部经理觉得有问题,就过来问我。我告诉他,关键的原因只有一个,她进门的时候在地垫上蹭了蹭鞋底的土,面试的时候先握手才落座,走的时候把纸杯扔进了垃圾桶,并且把椅子放回了原处。就凭这一点,我认为她是一名潜力巨大的人才。能力不足可以培养,好的品质却是一种稀有的资源,必须把她留住。价值往往通过细节体现

阿勇和钱涛一同进入一家外资公司,这家公司给二人的发展空间都很大,他们自己也很珍惜这份工作,所以两个人都很努力,希望试用期之后能够留在公司。因为竞争激烈,两个人工作都很卖力,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经常帮助同事干这干那。他们的宿舍也十分干净,一尘不染。但是试用期之后,留下来的却是阿勇一个人,钱涛被辞退了。过了一年,阿勇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因为和总经理的关系日渐亲密,便问起当初为什么留下的是他而不是钱涛。

总经理是这么回答的:“在你们之间选出一个更好的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你们都很优秀,工作一丝不苟,同事关系也很融洽,但我发现了一个细节,凡是你们不在的时候,钱涛的宿舍都会亮着灯,开着电脑,而你总是关掉灯,也关掉电脑。所以,我们最后留下了你。因为你在细节上做得更好,充分说明你很替公司考虑。替公司考虑,就是一个人最大的价值。”

这件事看上去不大,对公司来说省不了多少电,可是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做事方法,老板会想到如果放到大事上,会有多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一想,留下阿勇就一点也不意外了。机遇也往往潜藏在细节之中

十几年前,我曾经在为一位客户提供一次很小的服务时,因为非常耐心周到,客户介绍了一个金额多达百万的订单给我,客观上帮助公司获得了一笔很大的资金。所以我一再对员工说,假如你不知道怎么为公司创造大价值,就先想着怎么从小的方面入手。比如拿不下大订单,那就先去跑一跑小订单,哪怕是几千元的小单子,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也是为公司做贡献,是在体现自己的能力。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些对细节的处理过程中往往潜藏着很多大机遇,就看你能否敏锐地捕捉到。

对细节的把握,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心。想要具备随时做好细节的观念,就要树立起对于工作的责任感,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端正态度。只有端正了工作态度,才能在工作中发现细节、做好细节,以无比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把小事做对,大事就有机会。小事都包括什么?不仅是一个小订单,也是一个对客户的微笑、一次密切的工作配合、一张数据严谨的报表,或者是某个举手之劳。把这些小事做好做对,老板才愿意给你做大事的机会,也才能给你提高薪水,甚至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在这个公司都做不好,跳到另一家就能做好吗?

小宋有一天突然想辞职,但还有些犹豫,我对他说:“既然你还不确定,那我可以给你个建议,你现在离开不是好的时机。为什么?因为你现在走,我完全无感,很快会忘记你,公司也毫无损失。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地去为自己拉客户,成为在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到那时候你如果走的话,公司将损失惨重,那么你至少可以获得跟我谈条件的机会。而且如果你真的做到了,收入会提高,职位会升迁,同事会尊重你,客户会看重你,你在公司便有了价值感和存在感,也许就不需要也不想离职了,届时你想的是,如何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听完我的话,小宋打消了辞职的念头。那山不一定就比这山高

在我看来,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工作也是如此,就像登山一样。在登山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陡坡险途,遭遇艰难险阻。有时也会遇到下坡,一帆风顺地就过去了。当我们攀登完一座山峰,许多人会选择一个新的起点,再攀高峰,人生追求进步,事业想更上一层楼,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也很理解人们想跳槽到更好公司的想法。但人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认为自己脚下站的山峰没有别处的山峰高,总以为山外有山,别的公司比现在的这家公司好。

这山望着那山高,体现到工作上就表现为你对自己现有的工作充满了抱怨,觉得工资低,强度大,公司平台也不给力,总以为如果去其他公司会更好。可是当你真的去了另一家公司才恍然发现,原来很多地方还不如自己刚离开的公司。想一想有没有离职的实力再做决定

离开以后你能干什么?这是你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位钻井工人,也许会为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没有假期而感到苦恼,羡慕那些朝九晚五的职业。但是当你离开钻井平台,还能干什么呢?这才是问题的重点,是计划离职时需要优先思考和解决的环节。有实力的人在哪儿都能做好,没实力的人即便给他最好的平台,他也做不出像样的成绩。

所以,想体现价值就得脚踏实地,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脚下实打实地走出来的路,实打实地征服的山峰才更能证明自己的实力。敢不敢与公司对赌?

员工小龙发现公司把他研发产品的预算砍了一半,不高兴地找我讨说法。我说:“因为你客户的报价低,所以公司只能降低预算。这是市场经济,公司要保证利润率才能活下去。”小龙说:“如果产品好,客户也许改变主意愿意提高报价了呢?我们卖给其他的客户,也能提高价格。”他不死心,我只好跟他说:“那你换个想法,研发产品的钱你个人出,产品出来利润的一半都给你,你看怎么样?不敢赌,那就去跟客户把价格谈上去,别在研发成本上妥协。”恐惧风险,你就一定失败

风险在工作中是一定出现的,现在已经找不出没有风险的工作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成功,二是失败。取决于我们投入多少,投入多,成功的概率大;投入少,失败的概率大。站在企业的角度,员工的价值体现在“可以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成功概率”。因此,企业愿意替这样的员工承担必要的风险,为他们的工作投入很大的支持,对他们的项目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援。反之,企业就不会冒险扶持一个能力较弱的员工。对赌:强者为王

一个人如何才能证明自身的价值?是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把饭喂到嘴里,还是在条件不怎么有利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本领奋力获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我常跟员工提到一个词:对赌。就是说,你为公司拿到了什么业绩,公司就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业绩高了,支持就高;业绩低了,支持也会降低。假如员工觉得公司的支持力不够,他完全可以自己投入一部分资源,由此获得的收益,公司也完全可以分给他一大部分。这种做法并非我独创,是非常流行的属于“内部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