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会计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02:06:55

点击下载

作者:刘桔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会计学基础

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会计学精品教材 会计学基础试读: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会计工作岗位。本书是会计专业的入门教材,也是立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的启蒙教材。本书讲述的是会计学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书在编写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新理念和内容,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俗易懂,重在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了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各章的内容,每章开头均列明本章的学习目标,在章节内容之中穿插有相关知识链接,并在各章之后辅以案例进行说明,以增强读者对各章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另外,为配合教学的需要,增强实际操作技能,我们还为本教材编写了配套的练习与实训辅导教材。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刘桔副教授负责编写第一、二、三、八章,杨进军副教授负责编写第四章,孟茜副教授负责编写第五、六、七章,王清刚副教授负责编写第九、十、十一章。本书主编由刘桔担任。全书由刘桔总纂定稿。

由于受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所限,书中若有错漏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09年10月第一章总论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讲授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及会计的含义,熟悉和理解会计的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以及会计的计量属性,掌握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组成内容、会计等式以及会计基础知识及其运用。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演进与会计定义

什么是会计?什么时候有了会计?为什么会产生会计?回答此类问题必然要追溯到会计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收获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人们必然要关心生产活动中的所得与所费,并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对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进行计量、记录,并将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进行比较、分析,以便获得反映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经济信息,据以总结过去、了解现状和安排未来。于是,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便得以产生。因此,人类的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人类的原始会计行为表现为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计量与记录行为。人类为了计量、记录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学会了计数。人类从学会计数开始,就有了会计的萌芽。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只是凭借头脑来记忆生产过程中的所得与所费。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纷繁、复杂,大脑记忆已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生产过程中所得与所费的原始会计行为。例如,人类采用在树干、石头、兽骨上刻画各种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式,来达到管理生产和分配劳动成果的目的。

会计从简单的计数开始,发展、演变为今天具有较完备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规范的现代会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关心的是生产本身,会计还不占重要地位,也不可能有专职人员去担任会计工作,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入、支出等事项记载下来。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出现剩余产品,随之出现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之后,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殊的独立职能,成为由专职人员从事的经济管理工作。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生产规模日趋扩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益频繁,经济生活日渐复杂,会计的地位、目标、要求、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和技术手段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会计可以利用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进行价值核算,综合地记录、计算、控制、分析和考核财产物资的利用和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及其成果,会计就从简单的计量与记录行为,逐渐发展成为利用货币单位综合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全过程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770年之间的西周时代就已出现“会计”一词。最初的“会”和“计”都有计量方面的含义,并且都有汇总计算的意思,可以通用。但清代焦循在《孟子正义》中对“会”和“计”两字作了一定的区别,“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虽然这种简单的字面解释无法概括现代会计的丰富内容,但基本上能表达会计在核算部分的基本特征。自奴隶社会周朝开始,会计就有了发展。周朝廷和各地的奴隶主已经利用会计来管理一切贡、赋、瑶、役等的征收和分配,并设有“司会”的专门官职,掌握钱粮、赋税收支,进行“月计岁会”。从秦朝到汉朝,都设有掌握钱粮、赋税和宫廷财物收支的官吏。在古代,会计实际上是经济工作的总管。在会计技术方法方面,秦汉建立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的定式会计记录方法,从西汉开始,会计与统计就分别在不同账册中加以处理,会计账册称为簿,而统计账册称为籍。唐宋之际产生并完善了相当科学的会计结算方法,即“四柱结算法”(四柱清册), “四柱结算法”的基本公式为“旧管(期初余额)+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余额)”。明末清初,在“四柱结算法”的影响下,民间出现了可以核算盈亏的“龙门账”,清代又产生了“四脚账”。这些中式会计的记账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式记账法。但在20世纪以前,我国会计发展的进程较慢。

在国外,会计也有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的规模小的印度公社里,已经有了一个记账员,专门登记农业账目。古巴比伦商人已有所谓的“现金记录”,希腊人、罗马人也都有会计记录的史料留于后世。但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早在十二三世纪,借贷记账法就出现在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已经用借贷记账法记账,当时人们把这种记账法称为“威尼斯簿记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所著《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中“计算与记录要论”部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簿记法”,并结合数学原理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介绍和论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文献,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一名著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荷兰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种文字,使得借贷复式记账法这一科学的记账方法能够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同时,也使借贷复式记账法得到了各国会计学者从理论和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史学家认为,自从帕乔利的这一名著问世,整个会计界才从会计实务的研究中摆脱出来,向着会计理论的研究方面发展,会计方能称其为一门学科。产业革命后,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形式,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发生了分离,企业主希望有外部的会计师来检查他们所雇用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于是,在英国出现了第一批以查账为职业的独立会计师(又称注册会计师),这样就形成了两种会计职业,即为基层企业单位服务的会计和为公众服务的会计(注册会计师所从事的工作)。从此,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了,会计内容发展了。

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这一百年间,会计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方法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例如,从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的会计循环实践和理论的形成,货币计价、成本计算等理论方法的相继出现,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和实施,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加快,促使会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运用,引起了会计工作、会计方法的重大变化;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企业会计把传统的会计分离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使会计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向事前预测、控制和参与决策转化,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企业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随着国际性经济交往的广泛开展,会计超越了国家界限,成为“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现代会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二十世纪初期,借贷记账法传入我国,随后又引进了英美的会计制度,对改革中式簿记、推行现代会计、促进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第一次变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了与此相适应的苏联会计模式,苏联会计模式的引入是对旧中国的会计理论、制度、方法的变革,这是我国会计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会计史上的第三次变革,真正进入高潮是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会计突破了原有计划经济的模式,初步建立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模式,并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发布了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的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日益迫切,需要建立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以财会字3号文的形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构建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新的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全面推行,标志着我国的会计事业已进入了全方位高速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通过对会计的起源和发展的阐述,可以看出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是一种以价值形式进行管理的工作。因此,可以将会计的定义概括如下:“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是一种管理职能,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职能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会计的职能可以有很多,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个方面。我国的《会计法》对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也作了明确规定,即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一)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的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确认是指运用特定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反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的合计数中的会计程序。确认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

计量是指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

记录是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

报告是指在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会计核算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经济业务。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企业、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会计核算的要求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经济管理要求的提高,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反映,而是渗透到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全过程。为了在经济管理中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会计还要利用其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事前核算的主要形式是进行经济预测,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的主要形式则是在生产经营计划或业务活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核算和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生产经营过程或业务活动过程按照计划或预期的目标进行。(二)实行会计监督

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它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即以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控制和调节,以达到预期目标。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

会计监督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合法性监督是指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合理性监督是指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主体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是否有奢侈浪费行为,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等现象。

我国《会计法》构建了包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体的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是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属于外部监督,它可以弥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不足,推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

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没有客观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而不进行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就不能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知识链接】会计的多功能论

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对此,我国会计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但除了这两项基本职能之外,现代会计还具有哪些职能,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例如,有三职能论(核算、监督、参与决策)、五职能论(反映、监督、控制、分析、决策)、六职能论(核算、控制、规划、制度、分析、检查),等等。可以认为,这些都是从基本职能中派生出来的。综合会计的基本职能和派生出来的职能,可将现代会计的职能概括为:反映(核算)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控制经济过程、监督经济业务、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三、财务报告目标

由于财务会计主要是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会计信息的,因此,企业的财务报告就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沟通企业内部管理层与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财务报告目标就是要解决“向谁提供信息”和“提供什么信息”的问题,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将决定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由此得知,投资者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出发点。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包括潜在的投资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其作出投资决策,例如是否增资、是否继续持有股份、放弃或转让股权等,他们还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其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他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关注和了解企业。例如,企业的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所依据信息的真实可靠等;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对所在地经济作出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因此,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是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如果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无关,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财务报告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二)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也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小思考1-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什么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放在财务报告目标的首位?四、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由于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因而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因此,从宏观上讲,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微观上讲,会计对象是某一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二)企业会计的对象

由于会计服务的主体(如企业、事业、行政单位等)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不同,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往往有较大的差异。典型的现代会计是企业会计,企业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但即使都是企业,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金融业等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资金运动也均有各自的特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工业企业。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例,说明企业会计的对象。

工业企业是从事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再生产过程是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供应、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统一。为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建造厂房、购买机器设备、购买原材料、支付职工薪酬、支付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种必要的开支等,生产出的产品经过销售后,收回的货款还要补偿生产经营过程中垫付的资金、偿还有关债务、上交有关税金等。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即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个基本环节,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等),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

2.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它又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它是生产的准备过程。在这个阶段,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需要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机器设备等各类物资,要支付各类物资的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成本,并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随着采购活动的进行,企业的货币资金转化为各类物资。(2)生产过程。它既是产品的制造过程,又是资产的耗费过程。在这个阶段,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将劳动对象加工成特定的产品,企业会发生各种费用,如材料费、折旧费、人工费、水电费、管理费等等。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和各种费用的发生,不断地生产出半成品、在产品和完工产品。(3)销售过程。它是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在这个阶段,企业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取得销售收入,并与购货方货款结算,收回货币资金。

由此可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从取得货币资金开始,依次经过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三个阶段,资产的存在形态分别表现为货币资金、原材料和机器设备等各类物资、在产品及半成品和完工产品,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种运动过程称为资金的循环。资金周而复始地不断循环,称为资金周转。

3.资金的退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社会创造了一部分新价值,因此,企业收回的货币资金一般要大于投入的资金,这部分增加额就是企业的利润。企业实现的利润,按规定应以税金的形式上交一部分给国家,还要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偿还各项债务,另外,还要按照企业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因此,这部分资金就离开了企业,退出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上述资金运动的三部分内容,构成了开放式的运动形式,是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统一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不会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没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就不会有债务的偿还、税金的上交和利润的分配等;没有这类资金的退出,就不会有新一轮资金的投入,也就不会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工业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第二节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与基本财务报表一、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是根据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如前所述,会计的对象是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的资金运动,但这只是企业会计对象的一般表述,而且也比较抽象。为了满足会计上进行分类核算和提供各种分门别类的会计信息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再进行适当的分类,而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按照其性质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项目,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利润三要素侧重于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只有通过会计要素,才能建立科学的会计科目体系和财务报表体系,并根据各个会计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从而使会计信息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主要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并以各种具体形态存在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和结构的资产。

2.资产的特征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资产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可以减少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按照这一特征,如果某一项目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则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例如,一条在技术上已经被淘汰的生产线,尽管其实物形态仍然存在,但它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用于产品生产,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它就不应继续作为企业的资产。(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即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当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来说,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一般来说,一项资源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企业应该拥有其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或处置,其他企业、单位或个人未经同意,不能擅自使用本企业的该项资源。但企业是否拥有一项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对于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的,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也应当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所谓“实际控制”一项资源,从形式上看,意味着企业对该项资源具有实际经营管理权,能够自主地运用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谋求经济利益;从实质上看,意味着企业享有与该项资源的所有权有关的经济利益,并承担着相应的风险。例如,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在租赁期内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项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或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项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该项资产,并从中受益,因此,从经济实质来看,承租企业能够控制该项资产的使用及其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所以,在会计实务中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知识链接】租赁业务

租赁分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可以将租赁的资产资本化,视为自有的资产入账和进行管理;在经营租赁下,承租人不必将租赁的资产资本化,只需按规定支付租金,并将租金按一定的方法记入相关的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作为融资租赁的标准,可参见《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3)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它是企业在过去一个时期里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结果。至于未来的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能作为资产确认。例如,企业计划在未来某个时点将要购买一台大型设备并与销售方签订了购买合同,因其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3.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首先应当符合资产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根据资产的定义,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的一个本质特征,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经济环境瞬息万变,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能否流入企业或者能够流入多少,实际上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资产的确认还应与经济利益流入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根据编制财务报表时所取得的证据证明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那么就应当将其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反之,不能确认为资产。(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可计量性是所有会计要素确认的重要前提,资产的确认同样需要符合这一要求。只有当有关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时,资产才能予以确认。在实务中,企业取得的许多资产一般都是发生了实际成本的,如企业购买或者生产的存货、企业购置的厂房或者设备等,对于这些资产,只要实际发生的购买成本或者生产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就应视为符合了资产确认的可计量性条件。

4.资产的分类及构成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速度或能力)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1)流动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④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投资,包括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

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存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长期持有的各种权益性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土地使用权等。

长期应收款,包括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其他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记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资产的构成如图1-2所示。图1-2 资产的构成(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是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但它不能归企业永久支配使用,必须按期归还或偿付。负债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它所代表的是企业对债权人所承担的全部经济责任或义务。负债的确认,意味着权利、义务关系的形成;负债的偿还,则表明权利、义务关系的解除。

2.负债的特征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企业未来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例如,企业与其他单位签订的赊购商品合同,只是代表企业就未来的交易所达成的协议,但该交易尚未发生,并未形成企业的现时义务,企业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即企业现在所承担的负债,应根据原先的约定或承诺,在未来一定期间用债权人所能接受的资产或劳务予以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只有企业在履行义务时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才符合负债的定义。负债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现金进行清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商品和其他资产或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清偿;有些负债还可以通过举借新债来抵补或通过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予以了结。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清偿负债,企业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从而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事项,不能形成负债。例如,企业因赊购商品或劳务,才产生了向供应单位偿付货款或劳务价款的义务;企业因向银行借入资金,才产生了还本付息的义务等等。

3.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首先应当符合负债的定义。除此之外,还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根据负债的定义,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在实务中,履行义务所需流出的经济利益带有不确定性,尤其是与推定义务相关的经济利益通常需要依赖于大量的估计。因此,负债的确认应当与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程度的判断结合起来。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与现时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就应当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反之,如果企业承担了现时义务,但是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就不应将其作为负债予以确认。(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负债的确认在考虑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同时,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负债的金额已由合同所规定,因此,负债通常有一个可预先确定的到期偿付金额。例如,企业向银行借款所承担的负债,其还本付息的金额可根据借款合同预先确定。有些负债虽无法预先确定其确切金额,但可以通过合理判断,预先估计一个比较准确的金额。例如,企业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就需要根据经营情况预先估计。如果金额无法确定或合理估计,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

对于与法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通常可以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的金额予以确定,考虑到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通常在未来期间,有时未来期间较长,有关金额的计量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与推定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流出金额,企业应当根据履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有关货币时间价值、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4.负债的分类及构成

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或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1)流动负债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①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②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③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④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等。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承担的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的负债。

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付给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向国家交纳的各种税金。(2)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发行的超过一年以上的债券。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发生的应付款项。

负债的构成如图1-3所示。图1-3 负债的构成【小思考1-2】B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与银行达成了2个月后借入500万元的借款意向。为此,B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将借款500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请问,B公司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反映了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2.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所有者权益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来自于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伴而生的,没有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便没有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不论投资者是国家、法人,还是个人,其权益在性质上都是相同的,在数量上则取决于投资额的大小。在投资行为结束后,投资者的权益就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企业经营得法,实现了利润,所有者权益就会随之增加;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发生了亏损,所有者权益就会随之减少。因此,企业的所有者承担了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风险,但同时也享有最终权益。(2)所有者权益既是一种财产权利,又是一种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在企业所享有的一种财产权利,包括所有者对投入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但从法律角度来看,所有者权益只是一种剩余权益。因为从广义上讲,债权人和所有者都是企业资产的提供者,因而对企业的资产都有相应的要求权,但按法律规定,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优先于所有者的要求权,即企业的资产只有在满足了债权人的全部要求权后,剩余的才能归属于所有者。企业因破产或其他原因而进行清算时,必须首先用变现后的资产清偿债务,然后才能对剩余的资产按出资比例在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偿还债务的物质保证。(3)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性。企业在创立初期,投资者主观上就希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创立后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持续经营下去。在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投资者的原始投资,还需要不断吸收更多的资本。因此,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一般不能随意撤回,而应供企业长期使用。尽管有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导致破产清算,但这些企业究竟何时破产清算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所有者权益作为剩余权益,并不存在确切的、约定的偿付期限,而是具有长期性。(4)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的投资和资本增值。所有者权益从其构成看,包括所有者的原始投资和资本经营增值。所有者的投入资本不仅是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唯一来源,而且是企业资本公积的主要来源。在企业资本额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主要依靠企业的有效经营。经营利润是所有者承担投资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的一种回报。企业盈利时,所有者权益随之增加;企业亏损时,所有者权益随之减少。(5)所有者权益的计量具有间接性。所有者权益的数量,除了所有者投入资本时能够直接计量外,在企业持续经营期间内的任何一个时点上,都不能对其直接进行计量,而是通过计量资产和负债来间接计量的结果。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共同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来源,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不同。所有者权益表明了企业的产权关系,即企业是由谁投资的,归谁所有。企业的全部资产,除了属于债权人所有的之外,应归投资者所有。但必须注意,所有者权益与企业特定的、具体的资产并无直接关系,它并不与企业任何具体的资产项目发生对应关系。例如,一定数额的所有者权益并不代表相应数额的货币资金或存货。所有者权益只是在整体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企业的资产保持数量关系。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例如,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产,在该资产符合企业资产确认条件时,就相应地符合了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当该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就可以确定。

4.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这部分溢价形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损失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损失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也形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的多少,既取决于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多少,也取决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盈利水平。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如图1-4所示。图1-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企业取得收入,标志着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物质产品或服务以及商品或劳务价值的实现,这不仅可以补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而且能够实现价值的增值,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进行和不断扩展提供基本条件。

2.收入的特征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经常性活动包括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与经营活动相关的活动包括企业对外转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出租固定资产、出售不需用的原材料、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等。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但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经济利益的流入有时是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导致的,而所有者投入资本主要是为谋求享有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构成企业的收入,而应确认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3)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如商品销售的货款中部分抵偿债务,部分收取现金。(4)收入最终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因此,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企业取得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但收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则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需要说明的是,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会计要素中的收入是指狭义的收入,实际上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广义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我国将营业外收入直接归入利润要素。

3.收入的确认条件

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也往往存在差别,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一般而言,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即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收入的定义外,至少还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收入的分类与构成

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股权投资的现金股利收入以及金融企业的利息收入等)。

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可以分为基本业务收入(也称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也称附营业务收入)。基本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基本业务收入主要包括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实现的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材料销售收入、包装物出租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股权投资的现金股利收入和提供非工业性劳务收入等。就具体企业而言,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划分标准,应根据该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其经营的重心而定。

收入的构成如图1-5所示。图1-5 收入的构成(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是与收入相对应而存在的,它代表企业为取得一定收入而付出的代价,或者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资源的牺牲。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必然要发生各种耗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折旧费及各项管理费。

2.费用的特征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的概念是与收入的概念相对应的,对日常活动的界定两者也是相同的。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等。强调日常活动是为了区分非日常活动,非日常活动往往是指一些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如支付税收滞纳金和违约罚款、处置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等。因非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费用,而应记入营业外支出。(2)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费用与收入相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因此表现为资产的减少,如减少银行存款、减少库存商品、消耗原材料等;也可以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增加,如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费用等;还可能表现为两者兼而有之,如购入材料的货款,一部分以银行存款支付,一部分未付。(3)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既然费用能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费用的发生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某些支出并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也就不构成费用。例如,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一项应付账款时,只是等额减少了企业的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对所有者权益并没有影响,即使有现金流出企业,也不确认为费用。(4)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或现金股利,虽然发生了现金流出并减少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但它属于利润分配的结果,不是经营活动的结果,因而不能作为企业的费用。

费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上述指的是狭义的费用,仅仅指与企业的营业收入相配比的那部分耗费,且发生于日常活动中。广义的费用泛指企业发生的所有耗费和损失,既包括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也包括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和损失。

3.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费用的定义外,还应当满足严格的条件,即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因此,费用的确认至少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费用的分类与构成

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

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即产品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包装物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薪酬;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它一般不能直接记入某项产品成本,而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记入有关产品的成本。【知识链接】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如何计算的

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它是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部分构成的。直接费用于发生时可直接记入某种产品成本中,间接费用发生时不能直接归属于某种产品,而需要先将其归集在一起,期末,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分配记入某种产品的成本中,据此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不能记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记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其中,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如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如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等;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如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现金折扣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费用的构成如图1-6所示。图1-6 费用的构成(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利润是企业经济效益的体现。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企业实现的利润是属于所有者的,企业发生的亏损最终也应由所有者来承担。因此,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亏损的发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企业作为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增强获利能力,提高盈利水平。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才能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提高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才能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为投资者提供尽可能高的投资报酬,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积累资金,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因此,利润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而且是评价企业管理层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2.利润的特征

利润主要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利润是在收入与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基础上确定的。如上所述,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和费用源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利得和损失则源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即偶发性的交易或事项。因此,收入与费用两个会计要素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利润就是在收入减去费用的基础上,加上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而确定的。(2)利润会增加所有者权益。从企业的产权关系来看,企业实现的利润是属于所有者的,企业发生的亏损最终也应由所有者来承担。因此,利润的实现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亏损的发生则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减少。

3.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反映的是收入减去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因此,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

4.利润的来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的是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反映的是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盘盈利得或盘亏损失、罚没利得或罚款支出、捐赠利得或公益性捐赠支出等。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其中,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它等于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净收益后的金额;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前的全部利润,它等于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净利润是指企业在交纳所得税后可供所有者支配的利润,它等于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的构成如图1-7所示。图1-7 利润的构成【小思考1-3】A公司12月5日接到法院裁决书,因排放污水,造成环境污染,需向有关部门支付罚金20万元。A公司不再上诉,同意支付。A公司支付的20万元罚金将减少公司当年的营业利润还是利润总额?为什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