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13:58:5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试读:

2010年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辨析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8分,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2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

3人是教育的产物。

4从几种气质类型的特点看,多血质和粘液质是比较好的气质类型。

5定势是使人按照某种固定方式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具有阻碍作用。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础要求。

2简述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特点。

3试述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区别。

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几种形式。

5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这种效应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论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试论述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和解决对策。

2论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

3什么是自我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4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甲老师经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要讲的内容,上课时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并要求学生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集中注意力。乙老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吸引力。

试分析两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使用的有关的注意规律,说明两种教学组织策略的优劣。你认为如何根据注意的种类及特点有效组织教学?

2011年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实用主义教育学

2过度教育

3显性课程

4道德感

5社会助长

6动机

二、简答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

3简述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简述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6简述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三、论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3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该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的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更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

2011年河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

1实用主义教育学

答: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欧洲新教育思想和美国进步主义的影响下诞生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和克伯屈。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⑥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2过度教育

答:过度教育是指由于过分扩张教育,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结果导致收入下降,教育资源被浪费了。过度教育也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从受教育者的主观方面看,过度教育也表现为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

3显性课程

答: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官方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教材编辑、学校施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

4道德感

答: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和道德信念、道德判断密切相关,因而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阶级性。道德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感,想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

5社会助长

答: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是指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做某一项工作时,个体和别人一起做往往做得又快又好,比一个人单独做时效率高。

6动机

答: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

二、简答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答:课程的范围与结构主要是解决课程内容各个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问题。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课程结构调整的目的是改变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课程优化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具体要求为:(1)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2)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3)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

答:所谓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的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一系列活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有效教学设计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相统一的新思维。(1)建构性是指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这是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在科学规律上的集中体现。毋庸置疑,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要符合教学规律就是要遵循课堂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和意志等发展规律、学科知识的组合规律等,这是必要条件,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当然,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具有时代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揭示了新的教学认识规律,在教育科学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成为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认识论基础。因此,现今的教学要体现建构性,最主要的就是要避免传统“教学认识论”中的“简单反映论”,力求符合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出的对于教学规律的新的认识。(2)生成性主要强调课程与教学要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允许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于课程和教学进行“创生”“动态生成”“改造”。

这是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在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认识论上的转向,当代课程与教学实践表明,课程不再仅仅是那种预先设定的内容(如教材、预定的文本等),而教学也不再仅仅是“预设”的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的对话。

课程与教学应该考虑知识的不确定性,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作为满足预定目标的尝试。

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体性、创造性以及节奏、语言、形象、机智、变通等等含有“生成性”的因素往往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因此,“生成性”也是对教学现实的规律的概括。(3)多元性则要求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重视“当事人”(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以及潜能的发掘,以及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等。

这是当代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略的,然而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多元智力理论为当今课程与教学的“多元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依据。就课程而言,应设计多元智力课程,特别是“适应性”课程以适应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之需。就教学而言,确立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人本性”问题,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重视“当事人”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以及潜能的发掘,以及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等等。可以说,多元性已成为当代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突出标志之一。

3简述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答: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1)由于学生的注意状态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行为表现,因此应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2)由于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是无意注意产生的基本条件,因此,可以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①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减弱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分散,并能够迅速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②教师要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由于客观刺激物的强度、对比、新颖性和活动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板书时应该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使用教具应该新颖直观,能够很好地说明问题;

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有意注意是学习活动中应该具备的一种必须的注意状态,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

①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②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③训练学生良好的注意习惯。(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

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答:想象力是人脑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不仅能回忆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能想象出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正是由于具有想象力,人们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创造新知识、新产品,推动实践发展和社会进步。(1)当今学生想象力现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学生思想僵化,缺乏想象力;

②生活积累缺乏,观察能力差;

③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导致想象力缺乏。(2)培养想象力的方法:

小学阶段是人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无论是创造性想象,还是再生想象,对于培养学生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在教学中创设想象的气氛与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奠定想象的情感基础;

②要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供想象的知识基础;

③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联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这是想象的方法基础;

④培养小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5简述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均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并在其中逐渐提高其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特质。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7)同辈辅导;(8)家庭辅导。

其中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谓心理辅导,是学校教育者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技能,设计与组织各种教育性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简言之,这两个目标也就是要引导学生达到基础层次的心理健康与高层次的心理健康。

6简述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答:自卑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其次,自卑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自卑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它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1)自卑心理的成因

①环境因素

a.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导致缺乏自信的直接原因。

第一,经常数落孩子易形成自卑;

第二,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

第三,家长包办代替太多,让孩子对大人产生被动、依赖心理。

除了以上几点外,从小生活在破裂家庭以及不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父爱或母爱,缺少与其他同伴相比的优越感,会使一些人产生自卑心理。

b.学校环境的影响。

老师是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影响可能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老师对学生做出不良的评价、不恰当的批评,都有可能导致个体自卑心理的形成。学校中的同学关系也是影响儿童性格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②个人因素

a.遗传对个体的影响;

b.生理上的缺陷对个体的影响;

c.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d.不良的个人归因方式;

e.消极的自我暗示;

f.缺乏成功的经验;(2)自卑心理的克服方法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以及对于自卑的超越。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生理或心理上的不足,希望改变现状,从而导致对优越性的追求,这是人类进步的动力,这种对待自卑的态度可以作为克服自卑的心理基础。克服自卑心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消除引起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

②找出自卑心理的深层原因;

③正确认识自我;

④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⑤从实践中锻炼自己;

⑥正确补偿自己。

三、论述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20分)

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答: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专业人员的发展历程。也就是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成专业的成熟,使教师由新手型教师发展成专家型教师,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1)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范畴:

①专业知识的发展

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是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需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积累、重组和更新。

②专业技能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

③专业情意的发展

专业情意的发展是指教师专业理想的树立、专业情操的养成、专业性向的调适和专业自我的建立。(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①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一个安排有序的计划,意在专门向新教师提供至少为期一年的系统而持续的帮助,使之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经常采取的策略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并与之分享经验。

②教师的在职培训

教师的在职培训除了传统意义上教师之间课堂教学观摩、互相研讨,以及校外的相互研讨、进修以外,近几年还发展起了若干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和模式:

a.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发展学校是以中小学为基地,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旨在通过合作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并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学校。如首都师范大学于2001年、2002年先后与北京市、石家庄等市的部分中小学合作,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

b.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为中外教育专家和学校所推崇的有效在职培训方法。这种培训是由学校发起并组织实施,旨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得到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校本培训的主要特征是:培训对象以其所在学校教师为主;培训内容考虑学校及教师个人发展需求;教师参与培训的计划制定、实行和评估;通常采取导师制、开展学术讲座、案例教学法和课题带动法等多种形式。校本培训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可通过教师观念的更新促进学校整体面貌的改观;能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群体的学习需求。简言之,校本培训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培训。

c.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教学反思包括对于教学活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教学活动而做的反思。

d.教师行动研究(研究性教学)

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是“为了行动而研究,对行动进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研究性教学最终将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使教师职业由技术型走向学术型。

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进展,二者都强调教师作为主体,在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从而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自己的教学。

③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它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教师自我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经常性的系统的自我反思、主动收集教改信息、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键事件、自学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感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教师自我教育是专业理想确立、专业情感积淀、专业技能提高、专业风格形成的关键。

2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答: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性格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便比较稳定,它会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况下表现出来。性格的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一成不变的,性格也是可塑的。

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其中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有:(1)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是儿童的最初环境,其对学生性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

a.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

儿童寻求安全需要是性格发展的主要动力。儿童是要满足这些需要,完全依赖于父母。如果父母对子女是慈爱和温暖的,儿童的安全需要就得到满足,儿童心理就得到正常发展。

b.母爱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缺乏母爱的儿童往往会形成不合群、孤僻、任性和情绪反应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

c.父亲对儿童在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

父亲为男孩提供模仿同化的榜样,为女孩提供与异性成人交往的机会。幼年没有与父母亲接触过的儿童,在性别的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完全的。

d.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②家庭气氛和父母榜样

家庭情绪气氛可以划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种类型。家庭中的情绪气氛是由家庭中全体人员营造的,但主要是由夫妻关系所决定的。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a.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生活乐观、愉快、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的孩子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容易紧张和焦虑,长期忧心忡忡,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严厉的惩罚,对人不信任,容易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

b.父母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观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随时随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往往相类似。

③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有三种:大家庭、核心家庭和破裂家庭。

a.大家庭指几代同堂的家庭。大家庭中的孩子受家风、家规等影响,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但可能会有隔代溺爱和长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看法不一致的情况,致使孩子无所适从,可能会形成恐惧、焦虑等不良性格特征。

b.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和一个孩子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中没有传统的隔代溺爱,但由于年轻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方法,对孩子可能有时放纵,有时管教过严。

c.破裂家庭可能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不良的影响,但如果有良好的教育,破裂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④出生顺序

出生顺序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由于孩子出生的先后所决定的,而是由于父母对出生顺序不同的孩子的态度和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所造成的。

⑤独生子女。(2)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形成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

①课堂教育

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坚持性、自制力、主动性和独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学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对发展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班集体

学校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集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使学生习惯于系统地、明确地工作,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并得到克服困难的锻炼。集体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合群、自制、勇敢、利他和意志坚强等优良的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自私、孤独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③教师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地说,学生年龄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对学生言教,还要对学生身教。

3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该努力为班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的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教师对班内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优秀生最为关注并给予更多的鼓励,班内半数较差的学生所得到的关注与帮助最少。师生之间关系的这些差异使得一些学生得到了(其他学生所得不到的)更多的机会与鼓励。

答: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培养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组织形式也不断发展和改进。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道尔顿制和分组教学制等。材料所揭示的正是由于班级授课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1)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内容固定、教师固定、时间固定以及场所固定。

①班级授课的优点:

a.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在班级授课中,学生班集体成员年龄和水平相近,所学内容相同,可以互相讨论、观摩、交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激励、互相提高。班级授课还能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集体、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使班集体切实成为教育者的得力助手。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班级授课要求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有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c.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班级授课是对具有固定人数、程度和年龄接近的学生进行集体教学,仅用几名教师就可教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与个别教学的手工业施教方式相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d.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班级授课具有统一内容、进度和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的特点,能够确保学生学到系统完整的文化科学知识,按时完成各方面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②班级授课的缺点:

a.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种形式以集体为中心,全班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这种教学的“同步化”,难以照顾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利于因材施教,甚至会阻抑学生才智的发挥。

b.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班级授课以教材为中心,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传授和间接经验的学习。这种教学的“唯书化”,易于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妨碍形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

c.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班级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往往缺乏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气氛。这种教学的“集中化”,往往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的措施有:

①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

班级规模的大小是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感交流和参与程度方面。一般而言,小班制的教学要比大班制教学有效。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

然而,过小的班级规模又是不经济的,缩小班级规模要受到财力、人力、物力的制约。班级人数多少较为合适,除了考虑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外,还应考虑:

a.学习目标的类别:例如,以态度、技能的获得为主要目标或高层次的认知目标的学习,小班制较合适,但知识、事实层次目标的学习,则集体与小班制教学都合适。

b.所要采用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只要求学生们看电影、电视或听讲座时,几百人的大班也是可以的;而强调学生之间或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教学方式(需要合作的学习、活动、探究等)和个别化学习时(如独立研究、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必然要求进行小班教学。

②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一切教学组织形式都各有利弊,不可能存在某种万能的模式,所以要求对各种教学组织形式合理结合和综合使用。

③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

座位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

传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是秧田型,即一排排课桌面向教师讲台,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这种座位模式最适合于集体讲授,但这种座位排列是封闭性的。课堂座位的编排还可以有马蹄型座位排列、马蹄组合型座位排列、圆形座位排列、W型座位排列、模块型排列等等。

在座位安排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时,一方面应考虑具体的教学及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