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论文选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22:21:52

点击下载

作者:石鹏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论文选编

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论文选编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选取了16篇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学术论文,内容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可以为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出版说明

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多次做过重要指示,要求各地各高校落实已有政策和措施,强化就业创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首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所做的重要批示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国家要自上而下不断加大力度,给予大学生创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支持。

从国际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创新已经成为当代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创业状况关系到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布局,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从更宏观的视野来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和工作规律的研究,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2014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个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要普及创业教育,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进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近年来,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发展迅速。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研究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多学科领域人员从不同维度展开了丰富深入的研究,将大学生就业创业划为独立学科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辑出版这本书,也希冀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学科建设发挥一定作用。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在2015年下半年开展了“大学生创业优秀论文”征集评比活动。在全国各省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和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共评出119篇获奖论文。我们在一等奖30篇论文中精选16篇论文编辑出版《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论文选编》一书。

本书论文的编排是按作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研究。希望这部论文选编能够给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和服务的教师带来思考和启发。编者2016年7月

高职院校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创业优秀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杜柳

作者简介:杜柳(1980年–),女,河南郑州,硕士,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摘要】创客空间为创客创业提供平台与支撑。我国的创客空间刚刚起步、发展迅猛,政府对创客和创客空间给予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并鼓励社会各界提供支持。高职院校是具有鲜明职业导向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创客的孵化基地,有搭建创业空间的优势。本文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入手,结合“创客”的特点和需求,分析高职院校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的可行性和途径。【关键词】高职院校;创客;创业空间一、“创客”相关概念界定(1)创客。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指出于兴趣与[1]爱好,努力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而并不追求营利效果的人。创客在国内主要活跃在计算机和信息领域,如计算机和网络领域的再发明达人、软件技术人才、艺术创作者、各领域的设计达人,以及有相[2]当技能操作水平的技能高手。创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自行发现并创造生产工具或借助现有的工具进行改造创新;用实践实现创意,对生产充满好奇和热爱;乐于与其他团队分享创新成果。(2)创客空间。创客空间是创客自发组成的团体,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里创客因创意而聚集,为创新而存在。它实际上是一个实验仓,为创客的创意提供现实机会、平台和场所。中国的创客空间在5年前产生,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上海的“新车间”、深圳的“柴[3]火空间”、北京的“创客空间”等。创客们自觉、自发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和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创意有机会转化为市场认可和追捧的产品,就可以寻求投资,形成商品和产业。从创意到创意产品,从创意产品到商业模式,这是一系列的飞跃,创客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创新形态,这种创新形态正悄悄地改变着传统工商业。(3)创业空间。创业空间不同于创客空间,它类似于创业平台,一般是指为鼓励小微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立足或为大学生创业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提供的免费或远低于市场运作成本的创业场所、技术支撑、创业政策指导或帮扶等服务。创业空间的建立是为了历练创业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营利。

从创客到成功创业,一般要经历“创客→创客空间→创业空间”的过程。二、关于创客的相关政策支持与创客空间的初期尝试(一)国家领导人的支持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论述中,提出要在中国掀起创业和创新的时代气息。[4]在此之后的每次考察中,总理都会挤出时间与创客代表见面,了解并鼓励尽可能多的年轻人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话题,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增加就业人数,扩大就业层次和就业面,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社会人员流动,增强社会公平正义。让年轻人和有创新意识的人在实现个人精神追求的同时,彰显自身价值并获得自身应得的物质财富。

2015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到中科院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调研,提出要让创新成为社会的公认,让创业成为年轻人就业的潮流,要破除种种政策上的束缚和阻碍,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新动力。他还到众创空间和3W咖啡屋,与创客交流并对他们的许多创新想法表示肯定,提出要让创客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奋斗形象,随着中国经济的[5]不断转型升级成为创新中国、智慧经济的重要标识。

2015年9月在中国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双创”是经济发展战略,创业平台的构建将引起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2015年9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会见2015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者及其家属时再次提出创业创新话题,指出中国正在为草根阶层创业提供更有利更广阔的舞台。

领导人在不同时间和场合连续多次表明创业时代的到来,旨在强调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变革需要各方面改变既有思路,迎合时代发展,顺应创业趋势。(二)相关政策支持“创客”从2014年的惊艳亮相到成为2015年两会上的热词,国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2015年各项政策和相关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为创客创业提供有据可查的政策凭靠,打通创业绿色通道。

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表明,与互联网时代相呼应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之相适应,各级各部门要[6]加快各类创业平台的搭建。

2015年5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表明鼓励创业是惠民生、促发展的战略。其对创业者办理各类证照、小额贷款额度和补贴、针对创业的服务、高等院校从[7]人员到技术上支持创业等细则进行了说明。

2015年9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在互联网+“e”时代创业新模式有众创、众包、众扶、众筹,要适应大变革的新趋势,推进创业平台[8]建设,鼓励大胆尝试与探索。

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就支持创新创业提出了政策细则作为实施保障。各部委间的联动、各项鼓励创业政策的陆续出台,无疑是创客创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先行试点的成效

目前,创客空间在我国多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知名创客空间外,大学校园里的创客空间也初露锋芒。天津大学的“搭伙创客空间”建立了线上平台,平台的一端是创客们的创新或疑惑,而另一端则是多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帮扶单位和校内外创业导师的在线解答。

南开大学的“创客空间工作坊”,主要是让学生在模拟的创业环境中,体验创业过程甘苦,明确创业的基本思路,在类似活动中寻找创业机会,并优先推荐为大学生产业园的孵化项目,以期在将来转化为可创造效益的创业项目。

河北工业大学的“爱帮农”创业团队,让学生通过网络电商推介家乡特产,有上百位同学为此项目专门开展了市场调研,目前上线了几十个入选农产品或家乡特产,为自己的家乡代言,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

天津“青年驿站”为创客提供一系列免费的创业空间、网络设施、会议场所和律师服务,并定期开展创业交流活动和培训,此举不仅吸引了创客,还吸引了许多投资者与企业家来寻求投资项目和人才。“津京创业加速营”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多个创业团队,预计今后其创业额产值将过亿。

这些先行试点凭借创客们的创新思维、创业热情和国家创业政策的扶持,已然初具规模甚至产出效益,并形成良好的市场预期,这些都为下一步创业平台或创业空间的搭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三、高职院校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的优势(一)创新人才充足

1.高职院校学生数量充足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根据最新的教育规划,国家正把一部分本科院校划为高职院校,区分研究型院校与职业类院校,使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更加的完整。今后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将占据全国高等教育总人数的半壁江山。如此规模和数量的高职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具有成为创客的条件和潜力。因此,在高职院校中,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有充分的人力资源储备。

2.互联网+“e”时代的学生富有创新精神

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基本为“95”后,他们出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幼生活在信息时代中,拥有互联网+“e”时代特有的气质和个性,机动灵活富有创新精神,敢想敢干拥有创业潜能。同时,出生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家庭情况大多小康,父母家人也都比较开明,能够接受和支持学生的创业意愿。

3.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强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职业导向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学科规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侧重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在动手能力、技能操作和创造力等方面,比综合型院校要强,这种特性非常契合创客的特征。(二)师资力量充足

1.高职院校一线教师队伍素质过硬

近些年高职院校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层次,一线教师的入职学历门槛要求严格。例如,入职学历层次全部要求为重点院校研究生以上;取得“双师”资格,即必须有社会承认的技能职称;寒暑假深入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等。因此,高职院校经过长期摸索,打造了一批教学名师队伍,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能够在技能上与企业做到无缝对接。这样的师资力量在创客的培养上能够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2.企业兼职教师与客座教授队伍充足

高职院校在办学中一直秉承校企合作的理念,日常教学中聘任了一批有出色工作能力和丰富社会经验的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从知名院校或科研机构聘请客座教授不定期举办讲座、交流经验。这类人才都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丰富经验和远见卓识引领了高职院校创客的创新方向。

3.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经验丰富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专科层次的,所以在就业平台上缺乏学历竞争优势。为了让学生更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多年来高职院校在就业创业指导方面摸索出了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了一支专业、高效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这为创客的创业空间搭建了平台。(三)现有创业空间充足

1.拥有初具规模的大学生产业孵化器

大学生产业孵化器一般是在高校内或高校附近成立的依托高校并服务于毕业生的平台,具有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模式模拟和创业成果应用的功能,是以创业为突破口,全面推动大学生积极就业、自主创业的平台。目前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导向的需要,基本上都建立或拥有自己的创业孵化器,这些孵化器非常适用于创客的创业空间搭建。

2.拥有成熟的就业创业团队

高职院校长期面对严酷的就业压力,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工作有行之有效的成熟配套机制,有专设的就业创业指导机构,还有一批专业学生组织的服务于学院的就业创业工作团队。

3.拥有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在校企共建方面起步较早,与企业一起制订订单式的培养计划,拥有一套运行多年、合作良好、专业性强的全方位校企合作平台,使得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全面接触到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技能要求,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校企合作平台将非常有利于创客创业空间的搭建。

此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资源比较丰富。这不仅为创客空间提供了更为稳定、可靠的支持平台,也为创业空间的设立提供了资金保证,大大降低了创客创业空间运作的成本。(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1.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力度加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办学条件不断优化。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是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变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固有内涵之一。

2.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目前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多种政策进行引导和支持,积极创造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外部环境,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帮扶力度,建立奖励机制,为大学生创业开通绿色通道。

3.社会对创业者的理解、宽容和支持力度加大

目前社会对于创业者的态度已从最初的不解、观望发展到了理解宽容、支持参与的阶段。创客创业的本质是青年人自我理想的实现,也是创造财富的手段,体现的是公民平等和社会平等。四、高职院校为创客搭建创业空间的途径(一)对学生进行创客教育

1.创客教育可依托现有高职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拥有十分成熟且完备的就业指导课和创业基础课,在选修课的开设中也配备了深受学生欢迎的职场心理课和创业政策指导课,这都为高职院校创客的创业平台搭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背景。

2.高职创业教育需新增创客特色教育

创客教育改变了以往侧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创造力、热爱科学的兴趣,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创客教育既是传统教育的补充,也是专项教育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创客教育可以使学习回归其自然属性,增强学习的跨界多样拓展和学习工具的从属性,实现学习与现实的联结。(二)创客教育能充分调动教学者的积极性

1.创客教育调动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的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多为“双师”型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海归人才,他们对于创业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经验,他们熟悉国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特点。因此,校方应鼓励这些教师在课程设置与课程讲解中更多涉及创业内容,为创客的创业提供教育支撑和引导。

2.创客教育也能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很多来自于企业,他们熟知企业的运行规则和经营态势,清楚创业的风险和机遇,更能用令人信服的实践经验吸引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这部分人员的教学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创客创业空间的搭建。(三)充分利用现有创业平台

1.充分利用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孵化器已有上百家之多,这些孵化器有相当一部分为高职院校所有,它们在创客创业平台的构建上有非常好的物质基础,因此利用这些资源,构建成本低廉、政策优惠、服务便利、要素全面、公平开放的创业空间。

2.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园区共享的创业平台

高职院校由于学院的特色和专业方向设置的局限,给创客的创业造成专业屏障。因此,创客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于高校园区的创业就业合作共享平台,增加大学生创业就业信息交流,分享就业创业信息和经验,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激发出更多创意灵感和创业意向。

3.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

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就业实践中建立了全方位、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创客可以利用此平台提供的信息、物质以及技术支持,也可以将新鲜创意及时提交给相关企业辨识认知,促使企业迅速把握住商机并促使创客创意转化为创意产品。

4.充分利用现有的高职校园招聘平台

每年毕业季前都有大批企业进驻高职院校开展校园招聘会,这一形式的优势是:一方面可以将企业招聘成本降到最低,各类企业与学生面对面,更有利于企业把握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在学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创业想法可以直接传递给企业,便于学生和企业的直接沟通接洽,从而有利于达成合作意向。

5.充分利用现有校园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机会倍增又转瞬即逝的信息时代激发了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高职院校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硬件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服务器,这些设备和网络平台能够帮助创客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资源,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投资。(四)充分利用校园学生活动

1.充分利用新生入校活动进行宣传

每年新生入校时都会有一系列的迎新活动举办,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宣传创客思维和创业空间,让新生第一时间知晓学校对创客的相关支持和服务,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利用毕业生活动进行引导

每年应届毕业生离校前,学校会举办一系列欢送活动,利用好这个时机向有意于创业的同学再次宣讲学校和社会鼓励创客创业的政策,做到脚下有路。

3.充分利用学生校园活动进行规划和模拟

创客的追求是创新,利用好校园学生活动种类众多、规模多样的特点,设置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创新的乐趣和价值,从而激发年轻人的创新创业兴趣,做到心有所向。

4.充分利用校际间联谊活动和比赛开展创意交流

高职院校之间经常会举办技能竞赛或联谊活动,这类活动既是竞争也是交流,创客们可利用好这类机会,让创意碰撞产生火花,取长补短,做到材有所用。(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

1.充分利用现有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是指校企双方根据协议,共同培养人才的合作办学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中,订单式培养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学科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其中的优秀学生加以引导,将有利于创客的产生。

2.联合企业开发“自助餐式培养”模式

一些创客团队拥有优秀的创意,但缺乏有针对性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服务。校企合作开发“自助餐式培养”模式,学校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原型制作和孵化支持,对口企业在下一环节提供产业链和销售渠道,降低创客实现创意的成本,同时也使企业从合作中获益,这不仅有利于创客空间的发展和创业空间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创新产品的孵化。(六)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

1.充分发挥成功创业者的示范作用

在往届毕业生中选取成功创业的典范,每年邀请他们来校讲座。这一方面使个人创业历程对在校生有更真实生动的示范教育,另一方面也使在校生有结识企业家的机会,推荐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为合作提供可能。

2.发挥在职人员的作用

在新生典礼或毕业典礼上邀请往届校友,讲述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让有心创业的创客们从他们的讲述中吸取灵感与经验。

3.开通与未入职往届毕业生的合作

有些往届毕业生,因继续教育、回家务农、没找到就业方向或创业失败而处于未入职状态,他们有成功或失败的实际体会,与校园创客的合作,有利于创业空间的向外延伸,对于双方寻找新的创业机会都有利。(七)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1.充分利用对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制定了很多支持政策,如国家对于农村创业者的帮扶力度加大等,这些政策不仅为创客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效的创业服务,也通过现金扶持、减免税收、降费降息等实际利好让创客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尽快创造出效益和价值。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解读和宣传,能促使在校生产生创业冲动、激发创业潜能、实现创业梦想。

2.充分利用教师创业的政策支持

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有企业工作经历,有些长期保持企业兼职,他们大多具备“双师”职称,能力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最新国家政策规定高校科研人员有意离岗创业的,单位要在三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并保留其参加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等方面的权利,这项政策对鼓励高校教师带成果创业,将成果迅速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3.利用好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

创客的创业空间其实就是小微企业的前身,因此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就是对创客创业的未来支持,这些都为创客的创业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政策保证,是创客进一步实现创新梦想的动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拥有十分有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机遇,搭建有利于创客实现梦想的创业空间,既顺应了创新时代的到来,也丰富了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回归教育真谛,实现创客与院校的双赢。参考文献

[1]搜狐IT.中国“创客”发展即将迎来爆发期 [EB/OL].[2013-10-23].http://it.sohu.com/20131023/n388753344.shtml.

[2]南方都市报.创客说创客 [EB/OL].[2015-04-03].http://www.wtoutiao.com/a/2234994.html.

[3]中商情报网.国务院推文鼓励大众创业 盘点国内外创客空间[EB/OL].[2015-03-12].http://www.askci.com/bschool/2015/03/12/132177fxr_all.shtml.

[4]人民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心动不如行动 [EB/OL].[2015-03-12].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312/c1003-26683063.html

[5]新华网.李克强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 [EB/OL].[2015-05-0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07/c_1115214058.htm.

[6]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2015-03-11].http://www.gov.cn/xinwen/2015-03/11/content_2832461.htm.

[7]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01].http://www.gov.cn/xinwen/2015-05/01/content_2856034.htm.

[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26].http://www.gov.cn/xinwen/2015-09/26/content_2939239.htm.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uild up the Venture Space for the “Maker”DU Liu

Abstract “Maker” is the last two years active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Maker” spontaneously formed a group is a “Maker Space”,it is not for the purpose of profit,and to innovation as the faith.For the emergence of spac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 has given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fully affirmed.Vocational colleges,as a professional 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have a lot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and have sufficient conditions,policies and ability to create an ideal venture space for “Maker”.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the “Maker”.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aker;Venture space

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本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创业优秀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高雪升 田茜 范琳

作者简介:高雪升(1981年–),男,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法研究。

田茜(1990年–),女,河北辛集人,河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范琳(1989年–),女,山西晋中人,河北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河北大学)【摘要】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培育与激发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基础,探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 “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育人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创业教育活动。【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动机一、研究背景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依托,以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意义。[1]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机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价值及应用中的注意点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间具有良性吻合的特质,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研究的表层,仅有的实证研究,也并未做到深入解释。

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研究人类人格和动机的宏观理论,其研究假设为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备积极的自我整合、自我修养和持续学习的倾向”,并具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潜能”,但这[2]种潜能的发挥需依赖于外部各种社会因素的支持才能完成。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者在检验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时,鉴定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有如下三种,即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并认为外部环境可以通过支持或增进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幅或激发人类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以促使个体健康成长并发挥功

[3]能。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概念,不能单一定性,也不能机械地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是按照动机中所蕴含的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将动机描述成为一个由无动[4]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转化过程。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在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相应满足的条件下,其内部动机最有可能被激励,即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增强或激发了其内部动机,并促进其外部动机的内化。

创业动机作为“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促使创业活动[5]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驱动力”。增幅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是高校创业教育施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综观已有关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鲜有研究者关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

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对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的影响,以求探索出一种能够减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泡沫,增幅高校创业教育过程效能,实现培养大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模式。这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操作化为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创业大赛三种教学形式,以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部分学生开展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教学。笔者经过三年的实践教学和跟踪调研,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三种教学形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一)研究假设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本研究认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为满足学生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提供了所需场景,具体表现为: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自我决定程度较高,满足了学生的自主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教师预设的学习情境中,亲自参与并解决问题、取得成就,从而获得胜任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的环境中,进而感知关联感。笔者据此分析认为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动机分布状况。

在此基本假设的指导下,笔者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具体假设,以此来考察对其创业动机分布情况的影响。

研究假设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

研究假设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

研究假设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二)变量界定

1.自变量——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

创业教育从狭义方面理解,是指“创建新的职业或新的就业岗[6]位”的教育。体验式创业教育可以解释为教师在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事先设计好的特定的活动或情境中,使学生处于互动的多维人际环境中,通过学习体验,掌握创业知识,领悟创[7]业模式,提升创业能力。本研究认为,所谓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大学生在预先设计好的情境中,通过自我参与,进而感识创业实质、激发创业热情、掌握创业常识、塑造创业品质、提升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教育教学模式一般体现为课程和学生活动等内容,故本研究将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具体操作化为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创业大赛三个方面。

2.因变量——大学生创业动机

创业动机,可以解释为“驱动个体创业行为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促使自己的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8]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本研究在考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分布情况时,主要依据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借鉴了高日光等(2009)提出的大学生创业动机四因素模型,从“追名求富”“家庭影响”“自我实[9]现”“环境支持”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三)研究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5月对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创业动机分布状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H工商学院某级大学生,涵盖H工商学院法学、编导、电气、旅管、商务、工商、汉语、金融等11个专业。在第一学年中,实验组班级的学生进行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习,其他班级学生则接受传统式教学;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期间,学生可以自由选修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习;学习期间或有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供学生选择参加,三学年过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创业动机分布情况。

此次调查采用纸质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2 879份,回收后,通过整理、筛选并核实,有效问卷共计2 568份,故有效回收率达89.20%。之后对有效问卷资料进行编码、录入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经初步统计分析,我们得到本研究所采用样本的基本情况为:从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比例来看,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学生占总样本的13.6%,未参加的学生比例达到86.4%;从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比例来看,基本持平,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比例占到45.1%,未参加过的学生占到54.9%;从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比例来看,有过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只占到样本总体的7.5%,而没有此经历的学生占到92.6%。(四)资料处理

本研究对调查数据使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以大学生所参加的教育教学模式为自变量,以其创业动机的分布情况为因变量,通过逻辑分析模型的建立,利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论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另外,本研究利用Alpha系数检验功能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得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59 2,各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均大于0.70,据此说明本研究中问卷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本研究利用KMO值来检验总量表的结构效度,得KMO值为0.773,大于0.7,据此说明本研究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三、结果分析(一)相关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来考察对其创业动机分布情况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大学生创业动机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具体内容详见表1。表1 以创业动机为因变量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根据表1分析结果,模型一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都超过0.05,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这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创业大赛均不能对其创业动机中“追名求富”维度产生显著影响。

从模型二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会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维度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学生是否参加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维度而言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相关系数值为0.092;而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大学生创业动机“家庭影响”维度的相关系数的值分别为0.046和0.040。

从模型三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对创业动机“自我实现”维度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学生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与其创业动机中“自我实现”维度的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061;而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其创业动机“自我实现”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041。

从模型四中各变量决定的显著度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均会对其创业动机“环境支持”方面有显著性影响。其中,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环境支持”维度而言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相关系数为0.090;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与其创业动机中“环境支持”维度的相关系数的值分别为0.068和0.042。(二)t检验结果

为了进一步证实研究假设,依据以上相关分析结果,本研究利用t检验结果来进一步论证差异显著性,并通过均值比较,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具体内容详见表2。表2 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2可以进一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与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在创业动机的“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在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47和2.34;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在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8和2.58。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在创业动机的“家庭影响”“环境支持”两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低于未参加过的大学生。这表明大学生参加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后,其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维度得分显著降低,在本研究中将家庭影响和环境支持界定为外部动机,故可以解释为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的结果。另外,可能是由于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的大学生更能够对自身条件及周围环境给出合理的评估,对创业给出切实的思考。(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具体内容详见表3。表3 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续表)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3相关数据可以进一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与未参加过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67、3.71和2.65;未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2、3.60和2.48。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表明参加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增幅了大学生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其可能是由于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创业热情、创业能力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明显的提升。(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具体内容详见表4。表4 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相关维度的影响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从表4相关数据可以进一步得出,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与未参加过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69、3.77和2.70;未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分别为2.56、3.64和2.54。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创业动机“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这表明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增幅了其创业动机中的“家庭影响”“自我实现”“环境支持”维度。这可能是由于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能敏锐发现周围的资源和支持条件并汲取利用。另外,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可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胜任感,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更高期望。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对大学生创业动机而言,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变量中的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某些维度的分布情况有着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假设1、2、3得到了证实。四、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其创业动机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具体而言,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和“环境支持”维度有显著影响;(2)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3)大学生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得出,在高校育人中,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施行可以增强大学生创业内部动机,并可促进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者在面对竞争压力与商业风险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鉴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培育的积极作用,我们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高校对育人模式改革应给予足够重视。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认为,“怎么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这也就是说,教育施行方法重于教育内容。创业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操作性极强的教学方式,将体验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创业教育中,相应的对高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积极寻求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不断追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第二,学生主体性理应得到充分尊重。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逐渐被我国高等教育界所关注和重视,任何育人活动都应引导学生的热情参与,使其积极亲历,最终形成内化的学习体验。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的生长是教育存在的价值,学生主体性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只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实际经历、情境感悟和自我反思受到充分重视,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创业者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与生命意义,实现生命的成长。

第三,高校应对创业教育活动给予重视。在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层面,与其他动机理论相比,自我决定理论有力地阐述了环境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果路径,对于个体行为的激励与改变具有重要价

[10]值。自我决定理论着重强调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有机互动的重要性,并将此有机互动的辩证关系作为自我决定论对个体行为、体验及成长的预测基础。要想实现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内化,就必须创设有利的外部环境,相对于社会经济环境与政策环境而言,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最能滋养潜在大学生创业者创业动机内化的环境要素,通过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创设一种学习环境,使大学生中的潜在创业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创业活动为自身带来的关于自主性、能力感、关联感三项关键指标的满足感,从而推动其创业动机的内化,实现动机的完全自我决定,进而提高大学生实际创业的比率。参考文献

[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3.

[2]刘靖东,钟伯光,姒刚彦.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人人群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3(10):1~11.

[3]刘丽虹,张积家.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及其应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53~59.

[4]林桦.自我决定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18~19.

[5]曹珅峰.成就动机、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动机的关系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15.

[6]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呼唤模拟教学与体验式课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1~4.

[7]付立平,武桂玲.高职院校体验式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14(1):36~42.

[8]段锦云,王朋,朱月龙.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2(5):698~704.

[9]高日光,孙健敏,周备.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1):68~75.

[10]张剑,张建兵,李跃,Deci,E.L.促进工作动机的有效路径:自我决定理论的观点[J].心理科学进展,2010(5):752~759.The Positiv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erienti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GAO Xuesheng,TIAN Qian,FAN Lin

Abstract Fostering and inspiring the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first prioriti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we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experienti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Empirical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ential in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for it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of “family”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two dimension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ship courses and whether taken part in a contest for the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of “family” “self-actu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upport” three dimension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teaching mode,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udents’ subjectivity,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activities.

Keywords Experiential teaching;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Undergraduates’ entrepreneurial motivation

创业教育视角下创业胜任力模型的重构

本文获得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创业优秀论文征集评比活动”一等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潜在成功创业者的甑选技术与培养路径研究(编号13YB192)阶段性成果之一。郭玉娟

作者简介:郭玉娟(1968年–),女,江西新建人,本科,江西九江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九江职业大学)【摘要】在总结经典创业胜任力特征及创业胜任力模型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创业胜任力分为特质胜任力和技能胜任力,尝试对创业胜任力模型进行重构。这对于甄别潜在创业者从而选择创业教育对象、确定创业教育内容以及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胜任力;胜任力模型

让·皮埃尔·贝夏德(Jean-Pierre Béchard)将创业教育视作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指出它以正式化的教学方式,教育与培养每个对商业[1]创造或企业发展感兴趣者。这个定义强调创业教育的对象是 “对商业创造或企业发展感兴趣者”,而非所有人。教育能够促进人的发展,但是不能任意打造人。如果承认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如果正视教育的“有限性”,那么创业教育首先应该明确潜在的成功创业者是哪些人,将他们找出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科林·琼斯( Colin Jones)和杰克·英格里斯(Jack English)则指出创业教育是提供学生具备认知创业机会能力的一种教育过程,使其具备创业行为所需的观察力、知识和技能,它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备一[2]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对象是谁?创业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对这两个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是创业教育急迫的任务。本文试图将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的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引入创业教育领域,提出创业胜任力的概念,并重构创业胜任力模型,从而使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创业教育的效率。一、胜任力概念的引入及创业胜任力概念的提出(一)胜任力概念的引入

197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发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一文,文中他质疑传统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在测评职业成功所须具备的各种综合条件上的效果,而提出以测量胜任力作为代替。麦克利兰把这种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叫作“胜任[3]力”。

要准确理解McClelland胜任力的概念,必须把握四点:第一,胜任力包括能力,但不仅仅限于能力,其涵盖了所有能将工作绩效区别开来的个人特质;第二,胜任力与特定工作岗位的要求相关,受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岗位特征的影响,由这些因素决定;第三,胜任力是未来工作的成功关键因素,因此能够通过测评胜任力预测人员未来工作成就;第四,胜任力必须是可以被测量的。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成功的创业者与失败的创业者是否具有特质上的差异,能不能将胜任力的概念引入创业教育领域,概括出创业胜任力特征并构建创业胜任力模型,为创业教育指引方向并提供依据。(二)创业胜任力特征的不断归纳

以往的研究业已意识到成功的创业者须具备某些特定的心理特质,即成就动机、自信和创新意识、内控倾向、不确定性容忍、风险[4]承担倾向等。拉赫曼(R.Lachman)就曾在《创业倾向测评》(Toward Measurement of Entrepreneurial Tendencies)一文中指出,拥有创业心理及性格特征的人往往相应地具有更高的实践创业的行为[5]倾向。这种创业者特质论者大多具有心理学的学科背景,本能地把创业成功归结为若干个心理特质的作用结果。特质论的缺陷在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