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你的爱在身边(任性妄为的你,乱发脾气的你,自卑的你,骄傲自大的你,都是你自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5 22:43:28

点击下载

作者:马丹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习惯你的爱在身边(任性妄为的你,乱发脾气的你,自卑的你,骄傲自大的你,都是你自己)

习惯你的爱在身边(任性妄为的你,乱发脾气的你,自卑的你,骄傲自大的你,都是你自己)试读:

第一章 这些坏习惯你有没有?

磨蹭拖沓的习惯

天天快上小学了,可还是个让人心急的“小磨蹭”,做起事来总是慢吞吞的。从吃饭穿衣,到画画儿、写字、做游戏,他的作业永远不能按时做完,常常忘掉该做的事情。每当需要为某事做好准备时——上学、上床、洗澡、去亲戚家,如果父母不冲天天大叫“现在,现在就做!”他是决不会准备好的。

对此,天天的父母也很犯愁,曾特意带着他向专家请教,问天天是不是脑袋笨。

对于像天天这样做事磨蹭的孩子,父母们还可能会这样想:“这个孩子为什么做每件事都磨磨蹭蹭的?他是不是从我这里遗传了拖沓的基因?因为我做事就是那样的。”或者“我们家没一个人做事拖拖拉拉,这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拖沓只是一个习惯,并不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也不是性格缺陷。家长在着手帮孩子改掉这个毛病时,必须让孩子知道这一点:拖沓是我们都可以改变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的确是很常见的,但除了极少数外,通常并不是因为孩子“脑袋笨”造成的。就拿天天来说,当专家对他进行面对面的观察和测试后,发现他的智力在同龄中属于中等水平,而且通过对他进行多项非智力因素的测查,证明孩子的发展都不差。

造成孩子做事慢的因素通常有两个:一是孩子“手笨”,即做事情时,动作不熟练。由于孩子的神经、肌肉活动不够协调,同时缺乏一定的生活技能,所以导致他做事情比较缓慢。二是孩子的时间观念差,做事情缺乏紧迫感。也就是常说的“慢性子”。孩子的时间概念通常要到5岁左右才开始形成,而大约在8岁以后才逐渐稳定。

此外,孩子的磨蹭行为还可能与爸爸妈妈自身的行为有关。有的家长平时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或书报,有的家长也会因疲倦或懒惰做事拖时间,这些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非常容易使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办事拖沓等不良习惯。因此,家长不妨先自我检查,为孩子做个榜样。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磨蹭的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如果孩子爱磨蹭是“手笨”造成的,父母就要想办法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父母可以与孩子玩一些小的竞技游戏,如比赛看谁穿衣服快,看谁洗澡快等。通过这些比赛,家长可以随时教给孩子穿衣、洗漱、收拾玩具等自我服务的技巧,教给孩子如何利用做事的先后顺序来提高效率、安排时间等。这些游戏玩多了,孩子可能觉得没趣,这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

2.如果孩子爱磨蹭是由于时间观念差造成的,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在孩子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为他规定时间。父母先估计出孩子尽最大能力能够完成此事的时间,并以此作为时间限制,然后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给予表扬、奖励(或无奖励,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在开始设计时间的时候,家长要及时核对。孩子做事,家长为他计时,告诉并夸奖他今天比昨天又快了几分钟。这样,孩子会有积极性。

3.让孩子按时做事。磨蹭这个习惯,不光存在于学习中,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玩耍等。所以要克服这个毛病,必须从不同角度着手,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制定一些改正方案。做什么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都做好假定,在假设的时间以内(当然能够越快越好)保证质量地完成。

做完以后,可以共同讨论,对方案进行调整,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进行这些计时活动,如阅读、答题、劳动时,如果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顺手牵羊的习惯

小皮特的妈妈最近发现儿子回家后书包里总是多了些陌生的小玩意儿:蜘蛛人玩偶、漫画书、玩具水枪。很显然这些东西不是他自己的。妈妈经过了解情况,知道小皮特竟然染上了“偷窃”的坏毛病,妈妈不禁为此焦虑起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行为,这些过失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试探性和好奇性。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但是在学龄前的儿童还不具有“偷”的概念。

例如,有时孩子玩饿了,找不到东西吃,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一种玩具”,自己没有,就会拿抽屉的钱去买或干脆直接拿走。家长应理智地去分析,找出其原因,不可粗暴地都把这种行为叫做“偷”,不要用成人的是非标准来衡量未成年人。

像这个孩子那样,把别人的东西偷偷地拿回家,这种现象在4~6岁的孩子中并不少见,产生这种行为的常见原因有: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的观念还没有形成。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加以区分,只要他喜欢的,他就认为可以拿回自己家,至于是否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他还没有这个概念,或者这个概念的约束力还不够强。

——家长过于迁就满足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过于迁就或立即满足的话,孩子就会习惯于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在他看来,他想得到的,就是他的,拿别人的东西也就是自然的、不足为奇的了。

——孩子为了显示自己强大。如果此时在边上的其他孩子也欣赏他拿别人东西的行为,那么,他就会以为自己拿别人的东西就是一种“勇敢”的表现。

——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由于孩子的合理要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他们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又羡慕别人的东西,于是他就会采取“拿”别人东西的办法。

——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当孩子看到父母从工厂或办公室把东西拿回家时,他会以为拿别人的和公家的东西是正常的,于是他自己也会效仿父母去拿别人的东西。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1.不听之任之。即使在家长看来是不值钱的东西,也绝不能默然处之;也不能因为爱面子,怕孩子的举动会引起别人的误解,索性教给孩子如何隐瞒;更不能采取赞赏纵容的态度,使孩子心安理得甚至沾沾自喜。这样都会助长孩子的占有欲,使孩子养成贪小便宜的,将来就有可能发展到去偷窃。

2.不大发雷霆。在孩子的心目中,“自己”和“别人”的基本概念尚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我想要”,不知道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不道德、不应该的。此时家长应该以温和又严肃的态度引导孩子讲出为什么要拿别人的东西,然后耐心告诉孩子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你喜欢的玩具不见了,你觉得怎么样?会难过是不是?”

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不便和烦恼,并要求孩子及时把东西送还人家。送还的时候家长最好能陪孩子一起去,在这个过程中又可以加深对孩子的教育。告诉孩子:“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必须把它送回去。”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家长刚一发现孩子这种情况,就斥责他是“偷”别人的东西,甚至加以打骂,这只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往往使他连送还东西的勇气都没有了。因此,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与孩子交谈时,切不可使用“偷盗”等词语,而要用“拿走”、“带走”这样的词来代替。

3.帮助孩子建立所有权观念。家长从小就教孩子识别别人的东西和自己的东西的不同,可以常常告诉他:“这是你的玩具。”“那是爸爸的书。”还要让孩子知道,如果想要用别人的东西,就要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用完之后马上还给别人,而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家长还可以在平常带孩子逛街买东西时,让孩子体会“不是自己用钱买的东西就不可以拿回家”,这样,孩子慢慢地就了解了什么是可以拿的,什么是不可以拿的了。

喜欢说谎的习惯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像、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在4岁以前,儿童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这时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然而,对于6~7岁的儿童,如果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是因怕家长生气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没从道理上使其明白行为的性质和界限,也不做必要的、耐心的纠正,就会慢慢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用说谎的行为来逃避责任。

说谎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家长“逼”出来的说谎。孩子做了好事会被赞扬,所以做了任何好事都不会瞒着大人。但是孩子犯了错误往往会以说谎来掩饰,有些家长常以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错误,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家长“教”出来的说谎。孩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家长的一言一行,他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满足某种目的而说谎。这种情况常见于5~6岁的孩子,他们为了得到某种利益而说谎。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知道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说谎都会陷入更糟糕的麻烦中,这非常重要。

亚历克的妈妈接到校长打来的电话,告诉她两天前亚历克在休息时间揍了某个同学,老师让他带张字条回家让父母签名,但是,亚历克并没有把父母签名后的字条带回学校。

当然,妈妈对字条的事一无所知,她谢过校长,答应等亚历克回家后她马上处理这件事。妈妈知道亚历克的脾气很暴躁,以前就没少惹祸。

亚历克放学回家来了。“你好,妈妈!”他像天使一般。“你好!”妈妈抑制着怒气。她努力提醒自己小孩子常常会做这样的事。“今天学校没有东西要交给我吗?”妈妈想给亚历克最后一次机会。“没有呀。”亚历克一面平静地回答,一面仔细地在饼干罐中翻找着。“我刚接到你们校长的电话。他说几天前你就应该给我一张字条,上面说你在休息时间行为不当。字条还得由我签名。”

她很快提醒自己,觉得没有必要再问他“你肯定吗”之类的问题,那只会给他再次撒谎的机会,且使自己受挫。“哦,我弄丢了。”亚历克低头看着地板说。“我知道了。”妈妈点点头,”那你至少也要告诉我这件事。”“我忘记了。”亚历克耸耸肩膀说。“但是我很怀疑。你可能只是希望我不会发现吧!”妈妈就事论事地说。

亚历克又耸了耸肩膀。“亚历克,你知道我不喜欢你总是惹祸,我想了解你究竟做了什么。但让我更难过的是你还说谎。”“我没有!”亚历克抗议说,“我什么也没有说。”“那就是说谎。没有把字条带回家,于是说‘我弄丢了’,但事实上你没丢。”妈妈做出解释。“我很抱歉。”亚历克温顺地说。“因为你打人,我该罚你两天不能看电视。你知道爸爸和我已经跟你说了很多次,生气时,要动口,不能动手。这次你还不把字条给我们看,所以罚你4天不准看电视。”“这不公平。”亚历克大叫。“这很公平,因为你说了谎。我们家是不准说谎的。而且,亚历克,你以为会发生什么事?你当然知道我们早晚会发现字条的事,你以为我会怎么做?”“我不知道……”亚历克咕噜着,“我知道你会大发雷霆。”“那又怎么样呢?”妈妈平静地说,“就算我大发雷霆又怎样呢?我还是爱你的。”妈妈微微一笑,“即使你4天不能看电视,那也是很短暂的时间。你现在明白了说谎会得到加倍的惩罚了吧?”

亚历克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房间。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曾撒过谎。亚历克撒了谎,但和妈妈的对话却让他摆脱了心理上的包袱。其实,他内心明白父母早晚会发现的,而现在他知道了惩罚虽然令人不快,却并不恐怖。他告诉自己下次他会承认错误,那样的话,他才不会错过一个星期《猫和老鼠》的电视节目。

培养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目标,这样的孩子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不会感到自卑,反而会勇敢面对。称赞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父母看重的是他的诚实,而非他的错误本身。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会认识到即使为此受到惩罚,但明白了一个道理,还会感觉到被爱和受到重视。

说谎是种不愉快的经验,不管说谎者还是被骗者,都会感觉不舒服。简而言之,如果能够选择的话,孩子很可能更愿意不去说谎。他说谎只是因为他不想惹麻烦,会失去某种权利,无法再做某些他很想做的事情,等等。

谨记,父母清楚地表明说谎会受到加倍的惩罚,孩子就会在冒险之前,再三考虑,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明白谎言被揭穿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要想有效制止孩子的撒谎行为,父母还可以注意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1.深入探究孩子说谎的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强惩罚。如果孩子是害怕你生气,你就需要解释你的怒气其实来自失望和受到伤害,因为你相信你和他之间存在某种信任感,可以包容他偶然地犯错误。你应该要求他坦言是否做了错事,你也向他坦言他应该接受相应的惩罚。这样,你就不会太失望,因为你不喜欢他再用说谎去错上加错。

2.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不撒谎,而且要注意不要提示孩子撒谎。因为很多父母经常用启发孩子说谎的方式了解他们干的事情。

3.如果在证据确凿时,他仍坚持不承认撒谎,你应该平静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换言之,你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要他坦白承认说谎,而在于讨论当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时,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否认。这时,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否则只会让他更难以面对真相。可以试着问他一个问题:“如果真相大白,你想你会怎么样?”

4.如果孩子决定不再撤谎,并告诉你实情,—定要记住称赞他,但也不要忘记惩罚。你可以说:“我很高兴你告诉我了,我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你如果不说实话,我会罚你两天不准骑自行车。但现在,你只需要为那个错误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惩罚减少一天。”

5.你要试着诚实地评价:身为父母,你是否无法接受坏消息呢?你是否有强烈并且令人畏惧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那么是你自己给孩子提供了撒谎的基础。说谎并不是悲剧,不过这种行为表示孩子有所隐瞒。他不是害怕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害怕你。不管哪种情况,如果孩子知道你会适当地处理不当行为,并且考虑他的需要,那么说谎的情形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最后,提醒有些父母,如果你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害,甚至觉得他们很滑稽可爱,那么切记:撒谎一旦形成习惯,在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根源。并且,如果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再期望去改变它,只能是事倍功半。

任性妄为的习惯

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同时家长也不妨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发现自己正是孩子的“坏榜样”,那就需要你和孩子一起改正了。

良好的品格将决定孩子的一生,对于孩子的品德问题,一定不能姑息。只有让孩子纠正做人的,形成做人的美德,孩子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指出:“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办法一定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孩子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迟早有一天,你会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孩子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卢梭还举例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的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

任性的习惯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主要的不良习惯之一。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分是非,固执己见,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自杀、离家出走等。任性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负面影响。任性的孩子往往容易四处碰壁,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他说他挺爱这个世界的——家庭条件那么好,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又疼他,学习成绩也不错,人长得还挺“酷”……小时候的一个晚上,妈妈带他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他突然发现一直攥在手里的一块糖没了。那糖是妈妈的朋友给的,他家没有这样的糖,但是他要!他打着滚地哭。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实在心疼,便带上手电,倾巢出动,沿着来路进行“拉网式”大搜寻。眼看到了12点了,糖还是没有找到。妈妈看着因绝望而哭得死去活来的孩子,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他要什么就准能得到什么。后来他长大了,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是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不再躺地打滚,而是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在医院,他被抢救过来。但是他又开始绝食。父母哭着对他说:“你想把我们急死?不就是一个女孩吗,你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女孩多的是。”他狠狠地说,但是他就想要她!

是的,从小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孩子凭什么不可以歇斯底里地疯狂叫嚣“我要!”得到了是天经地义,得不到就自伤自残。从一块无理的糖开始,那个孩子就被无休止的温柔满足着,直至失去了人形。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大量涌现,许多父母任意地溺爱孩子,过多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这种以孩子为中心无原则给予的爱,势必会使孩子在生活、学习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生活中也毫无尊重他人的概念,异常任性和粗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任性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一般来说,孩子任性并非天生的,而是家长不良教育的结果。对孩子任性,有些家长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现在孩子还小,让他使使性子吧,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的;另一些家长则以自己的任性来对付孩子的任性,你越不听,我越要你非听不可;还有一些家长互相推卸责任,孩子任性耍泼,爸爸说是妈妈惯的,妈妈说是爸爸宠的。这几种态度对孩子都是不利的,因为孩子的任何不良性格与行为,都是从小慢慢形成的,都要从小抓起,才能及时防范与杜绝。

其实,任性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有的孩子任性是为了满足某种物质的要求,有的孩子任性是想得到别人的承认,有的孩子任性是因家长的教育不当。

那么,如何防止和纠正孩子的任性呢?家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由于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家长可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在孩子任性时,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高高兴兴地服从大人的要求,如去商店买东西,孩子不肯走时,可以说:“你看小朋友笑你了,你看把衣服都弄脏了,明天怎么上幼儿园呀?”等,把其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向去,以摆脱眼前的困境。

又比如孩子去儿童乐园玩滑梯,玩个没够,不肯回家,你可以说:“你看那边有什么好玩的,去看看。”这时孩子会停止玩滑梯跟你走。不过家长不可骗孩子,要真带孩子去你们说的方向看看或买点东西给孩子吃。

2.有的孩子任性发作时很激动,家长一时难以说服。这时候,应让孩子先冷静下来,再给予教育,切忌“武力”解决。家长要冷静分析一下,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合理的,合理的应予承认,尽可能给予满足,一时不能满足的,也要给孩子讲清道理。不合理的要求,家长一定不能迁就,否则,孩子会更加任性。

对于每当要求不能满足就要纠缠不休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耐心,不去理他,使他自觉没趣,即使哭了也会停止。这时再给他讲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使孩子明白哭闹既没有用,也没有道理,下次也就不再闹了。

3.对比诱导法。任性的孩子好胜,自尊心强,可使用对比诱导法,用他所了解的英雄伟人的事迹与其行为对比,使其好胜心和自尊心受到刺激,使他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问题,主动地改变任性的行为。

4.家长既有权威又能尊重孩子的民主型教育。这样的家长能培养出情绪稳定、善于控制自己和约束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很少任性。

5.纠正家长自身存在的问题,家长要注意检查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任性。家长的任性往往会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任性。所以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此外,切忌以家长的任性来对待孩子的任性,这样做,孩子的任性非但不会减轻,反而会加重。因为家长实际上起着“示教”和“榜样”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只有先纠正家长的任性,孩子的任性才能迎刃而解。

6.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孩子知识多了,就会改变自己过去一些错误的做法。

7.家长要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平等相处。

孤僻离群的习惯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社会的动物,因此,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一个人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使自己逐渐成熟。”

调查表明,很大一部分孩子存在孤僻离群、不爱与人交往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更容易形成这种习惯。特别是有些独生子女,由于家长长期娇生惯养,放纵不管,使孩子非常任性,喜欢独来独往。生活中只有自己,很少想到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很难适应社会。

研究显示,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孩子。这些孩子比较热情、活泼、大胆、勇敢,很容易融入周围的环境。

儿童生来应该是爱说好动、天真活泼的。但如果他们长期不与人交流,缺少父母的情感关爱,就会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冷漠、害怕交往。

贞贞的童年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很少,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又要每天上班,就请了个小保姆来照顾她。这时本是一个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但是贞贞却成天只能默默地跟玩具做伴。

日复一日,孩子在这样无声的环境里度过了漫长的两年,到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妈妈把小贞贞送去幼儿园。在上学的第一天,当贞贞看到那么多陌生的面孔时,却吓得直往妈妈怀里钻,还一直喊着:“妈妈,我不上学,我要回家。”

在幼儿园的日子里,贞贞也从不与同伴一起玩,上课时从不敢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她嗫嗫嚅嚅,同伴在一起开心地玩时,她总缩在旁边不出声,郁郁寡欢……

从孩子的天性来说,都是乐群好交的,那些孤僻离群的孩子大多数不是缘于天生,而是由于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所致。

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改正孩子孤僻离群的:

1家长要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孩子生活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家庭的温暖,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父母要积极改善与孩子的关系,不要用伤害的语言或消极语言批评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健康,每天抽时间与孩子游戏、散步、交谈,使孩子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和分量,心中得到爱的满足,建立安全感。

2.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让孩子从小生活在同龄孩子的群体中。托儿所、幼儿园是孩子们的世界,在与同龄人一起生活过程中,孩子会相互教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孩子在家里,父母往往处处都依着他,可在群体之中,就得平等相处,这实际上克服了独生子女本身的不足。参加集体活动是提高交往活动的重要途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结识许多的小伙伴,还可以在了解他人的基础上了解自己,学会用集体交往的规则调节自己的言行,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谅解他人,乐于助人,学会调节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3.家长要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结交朋友。凡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比较要好的朋友,孩子和朋友交往过程中,家长要教育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事生非的孩子,在家里,家长要教育他:“你这样下去,没有一个小朋友会和你一起玩了,老师也不会喜欢你的。”在幼儿园,老师应利用孩子的“从众心理”,使他看到整个班级是团结的、守纪律的,一个人捣乱、逞能是不受欢迎的,使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慢慢孩子就会同化于集体之中。

4.为孩子创造与外界交往的机会。父母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同伴多交往。比如:家长可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到公共场合玩或常带孩子走亲戚、访朋友;也可以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中来和孩子一起玩。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孩子与人交谈的机会,让他(她)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5.改正不良品质。帮助孩子改正那些不利于团结的个性品质,如骄傲、吝啬、自私等,培养孩子无私、诚实、向上、勇敢的品格,只有这样的孩子,在小伙伴中才是最有吸引力的。

不守信用的习惯

信用是一个人立身行事之本。孟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全无信用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不要轻率许诺,轻诺必寡信。言必行,行必果,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尊重。

古人曾有“曾子烹彘”的故事:曾参与妻子带着儿子去集市,在集市上儿子哭闹不停,他的妻子告诉孩子如果不哭了,回家后就会有猪肉吃。

等回到家,曾参拿起刀准备杀猪,妻子连忙阻止说:“我不过是哄着他玩罢了!”但曾参说:“孩子虽小,但不可以戏弄他,现在你对他说谎,将来他会照样对你说谎,如果母亲欺骗儿子,他会从此不信任你。”曾参最终还是把猪杀了,他言出必行、不失信于儿子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也被教育家们认为是教育儿童的典范。

一位外国妈妈,应邀到中国山东的一户人家来做客,她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女主人很会做饭,有一天说:“今天我做西餐给你们吃,你们尝尝中国人做的西餐好不好吃。”

那个8岁外国女孩想中国人做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说我不吃。后来女主人做好了西餐,把冰淇淋端上来的时候,这个外国女孩眼睛都亮起来了,这么好看哪,一看就知道好吃。她说:“妈妈,我要吃冰淇淋。”

中国妈妈是按份做的,刚好没有做小女孩那一份。于是,她说,这样吧,你吃我这份。没想到外国女孩的妈妈说:“NO,我的女儿她今天说过了她不吃冰淇淋,因此,她今天不能吃冰淇淋。”她女儿急了,赶忙说:“我今天特别想吃冰淇淋,我今天一定要吃冰淇淋。”妈妈还是不同意。小女孩哭得是鼻涕一把泪一把,但她妈妈就是不让吃,中国妈妈说:“给她吃吧,孩子嘛,说话不算话,给她吃。”外国妈妈坚决不让她吃,一点余地都没有,就不让她吃。

家长应该从小就教给孩子:说话一定要算数、一诺千金,培养自己崇高的人格,做个让人信赖的人。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如果你认为他年龄小可以马马虎虎地对付,那你就错了,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而且他会随时翻出来照着做。

纠正孩子不讲信用的习惯,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1.让孩子知道守信的道理。孩子还小,常意识不到不能遵守诺言带来的后果,往往在受到同伴的孤立后才感到痛苦。家长就通过讲道理或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懂得,自己承诺了的某件事而不去做,别人就会感到很气愤。不守信用的人,大家都不喜欢。同时如果孩子一旦对他人做出某种承诺,家长应督促孩子努力去实现。

2.家长要做到言而有信。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兑现。如果因突然有事不得不改变原计划,也要和孩子解释清楚,不能草率应付。由于孩子还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的估计往往超过了实际水平。

有时孩子虽然答应了,但由于能力和经验不足根本做不到,这时家长应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斥责孩子,应告诉孩子承诺任何事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要自己能力所及的,答应了就要做到。这样才能慢慢使孩子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客观地分析事物。

3.教育孩子在答应别人的要求之前认真想一想,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果认为自己的条件还不具备,就不要轻易答应对方。

4.凡是自己已经答应做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少年儿童有时因为考虑问题不周全,可能会遇到困难,那也不要轻易放弃,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把事情做好。

骄傲自大的习惯

巴甫洛夫说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在现代家庭中,由于受到特殊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独生子女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自大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骄傲自大的孩子往往不屑于与别人交往,心胸变得很狭窄。他们虽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往往只满足于眼前取得的成绩,而且他们看不到别人的成绩。骄傲自大的孩子很难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因为他们不能做到平等相待,总是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人或喜欢指挥别人。

教育家卡尔•威特在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就非常注意表扬的方式,为的就是不让小威特骄傲自大。

对于儿子的善行,老威特会加以表扬,但为了防止他自满,不会过分表扬。在向小威特传授知识时,他也注意不让儿子自满,比如,他交给威特许多知识,但不告诉他这是物理学上的知识,那是化学上的知识等等,为的是防止小威特狂妄自大。

在小威特长大一些以后,他父亲就这样谆谆善诱他:“无论怎样聪明,怎样通晓事理,怎样有知识的人,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只有粟粒大的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不要把人们的表扬放在心上,喜欢听表扬的人必然得忍受别人的中伤。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

威特父亲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小威特防止他骄傲自满的,尽管这样做要花很大的功夫,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与威特父亲大不相同的是,当今的父母大多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孩子在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与众不同”,这样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骄傲情绪。

据专家们研究表明,那些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在未来成为栋梁,正是缘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世上再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了,骄傲自大会毁掉英才和天才。

由此可见,家长和社会对孩子过多的夸奖与肯定,会让孩子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从而看不起别人,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除此之外,优越的家庭环境,以及父母表现出来的骄傲情绪也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当孩子出现骄傲自大的情绪时,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1.对孩子的表扬要适度。有些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逢人就夸。这样做满足了父母的虚荣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却极其不利,孩子会认为自己就是最优秀的,导致看不起别人,狂妄自大。

2.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比如通过给孩子讲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让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世界上总是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切不可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盲目自傲。

告诉孩子人各有长短,即使是最卑微、最弱小的人,也有其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样,再强大的人也都有他自己的弱点。不可用自己的长处去与他人的短处比较。

3.过于优越的环境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理感觉,从而看不起一些条件普通的同伴。尽量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物质奖励,要防止孩子获得过多的物质奖励而产生畸形的满足感,从而削弱进取意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好条件是父母创造的,他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任何的骄傲情绪。家长应谦虚友善,胸怀坦荡。家长的示范和家庭的良好氛围,最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感情脆弱的习惯

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为了一点小事,就伤心落泪;因考试分数不理想,或者因为家长、老师批评了几句,就离家出走;因被人误解,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等等。如此多的现象及后果实在让人痛惜。

脆弱的心灵不仅会为自己带来痛苦,也会在成功的路上设置障碍。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德国公司要招聘10名职员,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面试笔试,公司从3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了10位佼佼者。

放榜这天,一个叫萧恩的青年看见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悲痛欲死,回到家中便要自杀,幸好亲人及时抢救,萧恩没有死成。正当萧恩悲伤之时,从公司却传来好消息:萧恩的成绩原是名列前茅的,只是由于电脑的错误导致了萧恩的落选。萧恩欣喜若狂,然而,德国公司却再次拒绝了萧恩,理由是:如此脆弱的心理,何以担当重任。

究其根源,这种结果与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对挫折的适应力有直接关系。现代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想方设法排除一切干扰,让其顺利成长,从而缺少甚至根本就从未经历过挫折和磨难,那么适应力从何而来,遇到挫折又怎能承受?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人生的理想又从何谈起?

很多家长深信,儿童年龄小心理承受力差,只能接受良好的环境,并且以为“挫折”只能给孩子带来痛苦和紧张,所以把挫折看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观念成了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也会间接地影响孩子的发展。

其实,让孩子从小就遭受一些挫折是很有好处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和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1.有意地设置障碍,培养抵抗挫折的能力。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难以计数的挫折。如果孩子的道路一向平坦,做事顺心,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束手无策,情绪紧张,从而走向失败。所以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创设挫折情境,让孩子获得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以培养孩子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遇到困难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能冲破阻碍,实现目标。

在这一方面,日本父母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在日本,许多家庭都采用让孩子赤足、赤裸上身跑步锻炼的做法。在清晨,让孩子穿着短裤、赤着脚在院子里跑,每天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孩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寒冷训练。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环境为孩子设置一些接近现实的小障碍,比如,孩子做作业遇到了困难,不要急于告诉答案,而让他自己多思考,独立地去解决,作为家长,只是适时地加以指导、启发。但是为孩子设置障碍时必须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障碍难度要适中,否则如果难度太大,易造成孩子的失败,多次的失败,极易引起儿童的自卑。

2.鼓励克服困难以培养抵抗挫折的勇气。在人们面对困难的时候,都有两种态度可以选择,一种是失望、退却;一种是积极接受考验,在困难中锻炼自己。尤其是对于幼儿,受挫折以后,难免会垂头丧气,采取逃避的方式。

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引导,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地向困难发起挑战。比如在孩子第一次摔倒时,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说,“别怕,摔一下算不了什么,我知道你很勇敢”,也有的家长会大惊小怪地喊叫,让孩子感觉到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

家长如此不同的反应就可能影响到孩子对待困难的态度,可想而知,第一个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更有勇气去面对。

3.及时疏导,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困难是经过努力就可以克服的,还有很多是无法战胜的。当孩子真的受到了挫折以后,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应及时疏导,帮助孩子认识挫折,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进而正确理解挫折。同时,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让孩子们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态度,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乱发脾气的习惯

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天形成的。在独生子女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一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乱发脾气是儿童意志薄弱、缺乏自控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想要什么就得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如意就马上开始大哭大闹,冲家长或他人发脾气。

凯伦夫妇最近被儿子安的坏脾气折磨得头疼死了。安仅仅6岁,脾气却暴躁得厉害,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即使是跟他讲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如果父母不按照他说的去做的话,他就一直吵闹、哭喊,在地上打滚,手里有什么东西都会顺手扔出去。

为此,凯伦夫妇想尽了办法,他们打他、苦口婆心地教诲、罚他站墙角、赶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给他讲道理……这些都不管用,一有事情安还是会大发雷霆,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一天晚上,一家人正在看电视,安突然想起要吃冰淇淋。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了门,爸爸妈妈试图跟他解释,劝说他明天再吃。然而,安的脾气又上来了,他躺在地上大声叫喊,用头撞地,用手到处乱抓,用脚踹所有够得着的东西……

爸爸妈妈被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努力克制自己的火气,暂时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

安已经叫喊半天了,他奇怪地发现,居然没有人理他。于是,他又重新按他刚才的“表演”闹了一番。这次爸爸妈妈知道怎么做了,他们坐了下来,静静看着儿子,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

安不服气地又开始了第三次“表演”,然而爸爸妈妈还是没有任何表示。最后,安大概也觉得自己趴在地上哭叫实在太傻了。他自己爬了起来,哭累了回房间睡觉去了。

从此,安再也没朝别人乱发脾气,安乱发脾气的习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了。

造成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很多,溺爱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家长对孩子一味地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所以家长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地做说服工作,不要在孩子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断然拒绝,特别是当孩子一提出要求,没等讲完家长就马上给予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会影响他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形成“反正家长也不同意”的想法。

要让孩子心平气和地生活,改掉好发脾气的,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家长应找一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呢,还是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缺乏判断的能力?

2.检查一下大人对孩子的态度是否一致。特别是当孩子发脾气时,周围的人是袒护他还是教导他?假如是袒护,就会使他尝到甜头,这实际上是一种负强化,他就会闹得更凶。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该让孩子懂得并记住一个道理:吵闹发脾气是没有用的。这样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闹发脾气当武器”不起作用。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育,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就会有所改变。

3.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要,关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多方了解别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想什么、要求什么等,当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家长就比较能体会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开导和耐心的说明,是能够消除或减轻孩子发怒的情绪的。

4.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是天生的”,甚至有的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也跟着发脾气,用发脾气对发脾气。这种感情用事的方法,绝对改变不了孩子好发脾气的习惯。有的母亲认为孩子好发脾气拗不过他,就把他推给父亲管教,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妈妈对他发脾气毫无办法”的印象,以后他会变本加厉地在母亲面前发脾气。

5.培养孩子做事的灵活性。孩子玩玩具、吃饭或穿衣服,都不要只“固定”一种方式、方法和模样,要从小尽量使其“多样化”,让其有挑选的余地。特别是当一种东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应及时引导孩子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食品、玩具上去,这种调节能力越好,其灵活性也就越好。当孩子的兴趣增加了,对困难和问题的处理态度也灵活了,他发脾气的习惯也就会随之减轻。

喜欢打人的习惯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90%以上的幼儿有行为攻击的倾向,多数父母认为这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没有足够重视。而专家认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报复对方,如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有位黄女士在谈起自己的儿子时这么说:“儿子长得人高马大,坐在教室里的最后一排,平时调皮捣蛋,总喜欢惹别人。每次去学校领他总是让我头都大了,因为常常会有小朋友睁着一双无邪的眼睛来告状说儿子欺负他们,对于他这个好‘攻击他人’的恶习我一度无计可施,只会回家狠狠地批评,有时实在气不过就会打他。但这个办法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效果,他后来变得越来越老油条,一副很无所谓的样子,真让我气不打一处来。”

后来有一次听到儿子对奶奶说:“妈妈不讲理,自己常欺负我却要我别欺负小朋友。我只是想和他们好,又不是要欺负他们。”听到这句“无忌童言”后,我开始反省自己一贯的教育方法,觉得应该和他多沟通沟通。

很多时候都是他想和小朋友表示友好,但没有掌握分寸,这样我就会劝他做事“温柔”一点,想和小朋友友好只要用嘴巴说就可以了,不要用手去抓或推;有时是他真的会欺负小女孩,这样我就会让他知道这不是男子汉应该做的事情。儿子虽然才一年级,但非常崇拜男子汉的品格,用“男子汉不会哭”、”男子汉不欺负人”这样的话激励常常挺有用。

还有一个例子,李先生的孩子性格争强好胜,无论游戏或者比赛,他都要赢过别人。有天下棋,连下一个下午却一路输到底,被小朋友嘲笑了几句,他就急了,不仅扔了别人的棋盘,还动起手来。回到家里,他也很懊丧,因为那也是他最好的棋友,有点棋逢对手的意思。李先生说,你动手打他就能证明棋下得比他好吗?儿子摇头。儿子说他动手只是受不了别人嘲笑。

李先生也顺水推舟地告诉他,在别人落败的时候嘲笑别人肯定是不对的,对于朋友要宽容。最后李先生鼓励他接受自己的失败,继续努力,下次再和那个小朋友下棋。后来儿子和那个小朋友第二天就和好了,现在仍然一块儿下棋,有输有赢。孩子是通过这样一件件小事长大的,家长还是要找找他们打闹的原因,才能适当对待。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本能内驱力的结果。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攻击行为是对于挫折的一种反应。还有人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从学习中获得的。有人指出,挫折或愤怒的警戒,可促发攻击行为。

根据有关调查,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从性别来看,男多于女;从独生与非独生来看,独生子女多于非独生子女;从年龄来看,4~5岁的孩子居多,这时的攻击行为往往是无意识的,或者是自我意识差,或者想逗人玩,或者出于好奇心强等。有的也属于有意攻击,例如,霸道、动武、恶作剧、吓唬人、嫉妒等。到了6~7岁时,有攻击行为的人数再次增加。

帮助孩子纠正喜欢打人的,家长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强化法。孩子对别人友好,家长可以表示赞赏,让他体验到愉快;孩子攻击别人,家长则设法使他感到不愉快,改正以后则再消除不愉快的体验。这里的要点是使孩子能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方法也叫“情感矫正”,这样逐渐帮助他建立行为规范。

2.行为塑造法。就是以分步达到的要求来使孩子克服不好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家长所希望的行为。例如孩子在输掉游戏以后耍赖、打人,家长先引导他做到不耍赖,然后让他做到积极配合、友善对待同伴,每做到一步给他一步的奖励,最后让他达到遵守游戏规则,不对别人无理攻击。

3.代币法。这种方法对幼儿也很有吸引力。简单的例子是,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好,不骂人的话发给一个三角形,不打人的话发给一个圆形,几个三角形或几个圆形可以换一个五角星,累积多少个五角星就能换一个小奖品……孩子会慢慢改掉。

4.杜绝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控制孩子的攻击行为,必须避免严惩重罚。因为即使孩子表面顺从,内心的不满总要发泄,只要不去伤害他人和自己,允许他发泄。如有的孩子怕写不好时,做功课往往心不在焉,心情紧张。此时,父母应陪孩子打打沙袋,掰掰手腕,使他放松之后再继续学习。也许有人以为,如果附加体罚,可使攻击行为减少,但实际上,这往往会使攻击行为增加,而不是使攻击行为减少,原因是用体罚去控制儿童的攻击行为,其本身就起了攻击行为的示范作用。

爱打断别人说话的习惯

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都喜欢插话。有时别人谈话时,他能插话数十次,这个毛病很不好,既不能专心听别人说话,领会别人的意思,又非常不礼貌,会引起说话人的反感,使别人的思路被打断,不能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孩子爱插话往往是为了表现自己或引起他人的注意。他不去注意听大人讲的事,而是想方设法地想着如何表现自己。

针对孩子这一特点,家长应该训练他善于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要听明白别人说的是什么,等别人说完后再提问题。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爱插话是机灵、聪明的表现,因而持欣赏鼓励的态度,这就助长了他爱出风头的做法,影响了他注意力的集中。家长要告诉孩子在听别人说话时,应该注视着说话人的眼睛,不能东看西瞧。在听别人说话时,要领会他人的意思,并记住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等说话人说完后再提出来。

李强同学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班会上或与别人谈话时,总是抢先发言。当别人说话时,他常常中间打断,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对自己常常打断别人的讲话并没有丝毫的不自然,反而觉得自己的话能给别人很大的启示。

一开始,同学们碍于情面,对他这种做法并没有过多的介意,可时间一长,同学们对他就有看法了,有的甚至不愿意与他过多来往。他很纳闷,为什么大家会这样对待自己呢?

李强同学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没有错,问题就在于他总是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愿意做个耐心的听众,这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一位家长在对待孩子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时是这样做的:

一次,我正和一个朋友说话,4岁的亨利走了过来:“妈妈,我的鞋带松了。”我并没有马上帮他,而是说:“妈妈正在谈话。谈完了,我会帮你。”过后,我告诉他,打断别人的谈话是不礼貌的,但如碰到紧急情况,比如要上厕所或感觉不舒服,要马上说。不过一定记住:打断别人的谈话时,一定要先说“对不起”。

家长纠正孩子爱插话的毛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有些家长性子急,尤其在与孩子谈话时,很难坚持听完孩子的叙述,总是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了。”这样就会给孩子错觉,插话不是不应该,而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因此,家长在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尽量不要插话。

2.亚伯拉罕•林肯说过:首先,要学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然后你才会成为生活中的主角。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不随意地打断别人讲话,是一种有教养、有风度的表现。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只顾自己滔滔不绝,无视他人的存在,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听其他人讲话时,先安静地听,等听清楚了别人的讲话内容后,再准确完整地说清自己的想法。这一方面是孩子尊重他人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当孩子学会了在讲话时的等待,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知道有耐心可以让他获得更多的注意和鼓舞,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当个好听众的。

嫉妒他人的习惯

嫉妒是由于别人胜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黑格尔曾说,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在孩子中间嫉妒也很常见,比如,某同学比自己学业优秀,容颜俊美,孩子就会感到很难过;某同学穿得比自己好,家里有钱,他就会感到不舒服;某同学才华比自己出众,就很不服气等。

嫉妒程度有浅有深。程度较浅的嫉妒,往往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不易觉察。如自己与某同学是好朋友,人家的学习成绩、能力等都较强,因为是自己的好朋友,所以并不想加以攻击,但在内心总有一点酸楚。而程度较深的嫉妒,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对能力超过自己的同学进行挑剔、造谣、诬陷等。

5岁的朵朵,很懂事,很机灵。可是每次不管她有多高兴,只要一看到妈妈跟别的小朋友亲近,她就一个劲地哭闹。朵朵妈妈对此很苦恼。

  8岁的琪琪一次在早操时故意用脚绊倒班里一个小朋友,被发现了还满脸无所谓,甚至有点幸灾乐祸。事后,家长和老师仔细询问才知道,琪琪很不服气老师表扬那个小朋友做操做得好,故意让他当众出丑。

朵朵和琪琪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儿童的嫉妒心基本上都还处于萌芽期。若任其肆意发展下去,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

首先,嫉妒心理影响身心健康。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得心身疾病。由于他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情绪上总有压抑感,久而久之可能导致器官功能降低,产生不良的心身反应。因此,又可引起忧愁、消沉、怀疑、痛苦、自卑等消极情绪。这样一来恶性循环,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其次,有嫉妒心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是不受欢迎的。当一个人嫉妒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不会对那个人友善、热情,两个人的关系必然冷淡。嫉妒的对象越多,关系冷淡的对象也就越多。这就给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所以,嫉妒心是孩子的人际智能发展道路上的一块大绊脚石。

嫉妒心强的孩子还会过分自信,甚至自大。但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自卑,甚至可能像琪琪那样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使自己陷入更恶劣的处境。因为对自己和别人的认识过于主观和偏激,所以有嫉妒心的孩子在发展内省智能方面也困难重重。

另外,嫉妒心强还会影响学习。嫉妒心强,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不良的情绪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效率。

面对嫉妒给孩子带来的种种危害,不仅家长、老师着急担心,孩子自己也很难受。怎样才能帮这样的孩子克服嫉妒心呢?

1.教育孩子承认差异,奋进努力。现实中的人必然是有差异的,不是表现在这方面,就是表现在那方面。一个人承认差异就是承认现实,要使自己在某方面好起来,只有靠自己奋进努力,嫉妒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自己的奋斗精神。我们应该把“努力改变自己”作为正确的指导思想。

家长千万不可用贬低孩子所嫉妒的对象的办法来减轻孩子的嫉妒心理,那样会导致孩子过多地去看别人的不足而放弃自己的努力。

2.教育孩子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是克服嫉妒心理的基本途径。教育孩子经常反问自己:“我现在各方面表现如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跟上个月(或上个星期)比较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有退步?我该怎么办?我有决心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吗?我是否应该听取爸爸妈妈的意见?是否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同时,教育孩子在班上给自己寻找追赶的榜样,看到别人的长处。一个孩子如果能经常这样去想问题,嫉妒心理就会慢慢打消,而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客观地评价别人。

3.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学会升华嫉妒心理,把它化为一种动力,每一时期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此努力拼搏,在不断奋进中,不但你取得很大的进步,嫉妒心理也会烟消云散。

4.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人生本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人各有归宿。要勇于承认有些人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秀的地方,努力向他们学习,奋发图强,把自我的这种好强个性转化为一种内在竞争机制,一种推动自己勇敢向前的力量,从而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爱慕虚荣的习惯

新学期伊始,很多学生的脚上比着换新的名牌运动鞋。一所私立中学的初三体育老师说:上周上体育课时,有80%以上的男孩穿着崭新的阿迪、耐克等名牌篮球鞋,许多女同学脚下的运动鞋也价钱不菲。

这位老师说,孩子们很看重自己脚下鞋子的牌子、款型、价格,许多学生穿上千元左右的名牌运动鞋来到学校时,明显要比平时活跃,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羡慕。

周末,站在一家体育用品商店前可以看到,来给孩子选购高档运动鞋的家长很多,近千元的鞋,只要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毫不手软:“一双鞋的价钱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太划不来!可孩子非要,我也没有办法。”

一位刚花了900多元给孩子买双篮球鞋的母亲说,本指望拿这笔压岁钱交学费和买书,但孩子不依:“这本来就是我的钱,买什么是我的权利,再说上周开学班里的男生基本上都穿新篮球鞋了,我丢不起人。”

有“贵族学校”的小学生,家长开“普桑”来接他,孩子嫌自家的车不够高档,让家长把车停到离校门较远处,以免在别人的“宝马”等名车面前丢面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爱慕虚荣的心理与盲目攀比的行为也风气日盛。

这与其怪孩子从小就爱慕虚荣,不如怪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环节,很少培育孩子在对待贫富差别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方面,倒不乏积极有效之举。

如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此举得到高达九成的富裕家庭家长的欢迎。

此外,迄今日本仍有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千篇一律的光头至少让人一下子难以分辨出谁富谁穷。

在美国,虽说有关学生是否该穿校服上学一直存有争议,但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实行“校服制”,且赢得了八成以上家长的支持。支持者并不像国人那样,认为穿校服有利于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维护学校形象,而是认定“千篇一律”的校服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美国人最忌讳这一点),却有效避免了贫富生在服装上的优劣之别,从而避免了对穷孩子自尊心的可能损伤,也避免了富孩子虚荣心的盲目滋生。

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孩子无论贫富,吃的一律相同。

即便在贫穷的肯尼亚,有幸收到救助的小学往往给每个学生都发放一份救济物品,而不论孩子是穷是富。

有人质疑:富家子弟并不缺这份救济物品,“照发”是否意味着浪费?学校方面认为,让大家都领到一份,穷孩子就会大大减轻心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