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注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01:34:41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孔子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译注本

论语译注本试读: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则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①②③④⑤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⑥⑦⑧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时常应用温习,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正是君子吗?”◎注释

①子,即孔子。《论语》中“子曰”中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时,时常,经常。王肃《论语注》中认为,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把它释为“时常”。此处以后者为佳。

③习,通常理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射”。《史记·孔子世家》中云:“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即为演习、演练之意。孔子所说的学习内容,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如礼、乐、射、御等,都需时常演习。所以这理解为实习应用较好。

④说,同“悦”,高兴、愉快。

⑤有朋,古本有作“友朋”。古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就是同一师门,即为同学之意。宋翔凤在《朴学斋札记》中说,“朋”字即指“弟子”。译文此处释为“志同道合之人”。

⑥人不知,即人家不了解我。原句没有宾语。有注家理解为是接上句,意为“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种说法略牵强,若释为“人家不了解我”更恰当。可参见《卫灵公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相同。

⑦愠,yùn,怨恨。

⑧君子,《论语》中的“君子”,可理解为“有德者”或“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即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品格的人。①②③④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⑤⑥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⑦⑧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未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仅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冉有和闵子骞偶尔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而有若称子,可能是因为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

②孝,孝顺父母,奴隶社会时期认为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同“悌”,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旧云: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社会制度的基本道德力量。

③犯,抵触,违反,冒犯。

④鲜,xiǎn,少。

⑤未之有也,倒装句式,即为“未有之也”。古代的否定句中,宾语若是指示代词,一般放在动词前。

⑥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⑦“仁”,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也有人认为,“仁”就是“人”字(宋人陈善《扪虱新语》始作此语),古书“仁”“人”二字多有混用。这里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勉强也能说通。

⑧与,同“欤”,表示疑问语气。①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

孔子说:“满口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样的人实际上很少有仁德。”◎注释

①巧言令色,即花言巧语,面貌伪善。巧、令,均为美好之意。朱熹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①②③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④⑤⑥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注释

①曾子(公元前505—前435),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南武城(在今山东平邑县附近)人。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②省,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表示动作频率,而非实指。而“三”“九”等字,一般表示次数多。

③忠,即尽心竭力。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④信,诚也。即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⑤传,老师的传授。

⑥习,复习。①②③④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⑤民以时。”◎译文

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节。”◎注释

①道,动词,治理的意思。一本作“导”。

②千乘之国,指强国。乘,shè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每乘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百人。春秋时代,打仗多用兵车,所以国家实力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譬如城濮之战时,晋文公只有七百乘兵车。后因战争频繁,各国都致力扩充军备;而侵略者兼并弱国,发展速度极快,晋国在平丘之会时,据说已有四千乘兵车。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不算是大国。

③敬,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常和“事”字连用。如《卫灵公篇》中“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④人,此处指各级官吏。古代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狭义的“人”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此处“人”与下文的“民”相对,用的是狭义。

⑤使民以时,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节。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与《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意同。①②③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④⑤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家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话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指年纪幼小的人,二指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思。

②“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古代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中说:“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

③谨,即寡言少语。

④仁,即“仁人”。古代常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该类具体的人和事物。

⑤文,即古代文献,包括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①②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③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看重贤德,而不以容色为重;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够贡献出自己的生命;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尽管他说自己没有文化,我也一定会说他已经学过了。”◎注释

①子夏(公元前507—?),孔子的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②贤贤易色,用敬重优秀品德的心来改变爱好美色的心。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中说,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种人事关系,而非一般的泛指。“易”原意为交换、改变,也有轻视、简慢之意。《汉书·李寻传》颜师古注中,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

③致,有委弃、献纳之意。①②③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④⑤⑥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注释

①重,庄重。

②学则不固,此句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意思相连,即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为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思想畅达。

③主忠信,以忠、信两种道德为主。《颜渊篇》中也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④无,通“毋”,不要。

⑤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为“类似”,即“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后一种解释更符合孔子的原意。

⑥惮,dàn,害怕、畏惧。①②③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译文

曾子说:“对待父母的去世尽致其哀,追念远代祖先,民众自然会日趋忠厚啊。”◎注释

①慎终,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尽致哀悼。郑玄的《注》中有云:“老死曰终。”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意指对父母的身后事,包括附身(装殓)、附棺(埋葬)等事必诚必信,免得日后悔恨。

②追远,追念远代祖先,具体是指“祭祀尽其敬”。

③南怀瑾对此有不同的解释,更形似引申意译: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①②③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④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

子禽问子贡道:“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得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国君主动给予的呢?”子贡说:“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注释

①子禽,即陈亢,字子禽。郑玄注《论语》和《檀弓》都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并无此人。从《子张篇》中所载来看,恐怕并非是孔子的学生。

②子贡(公元前520—?),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

③夫子,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用这一称呼。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场合下,也特指孔子。

④其诸,语气词,意为大概、或许。如洪颐煊《读书丛录》中云:“《公羊》桓六年《传》,‘其诸以病桓与?’亦是表不肯定的语气。①②③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④父之道,可谓孝矣。”◎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还活着时(其时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他之后很久依然能保持其父良善的为人之道,可以说他尽到孝道了。”◎注释

①其,指儿子。

②行,xìng,指行为举止等。

③三年,虚指,用于表示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同前文注释。

④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此处为后者。①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②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贵。过去圣明君王治理国家,可贵处就在这里;无论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如其分。若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以恰当为上,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注释

①和,恰到好处之意。《礼记·中庸》中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的《论语疏证》中云:“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说文》云:‘龢,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②有所不行,若有行不通的地方。皇侃《义疏》中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把“和”解为音乐,而且认为“小大由之”的“之”是指“礼”,有些牵强。①②

1·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③④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

有子说:“遵守的约定符合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兑现。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人,这个人也就可靠了。”◎注释

①复,即兑现。《左传》僖公九年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复言”意为实践诺言之义。《论语》同此义。

②远,yuàn,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处可意译为避免。

③因,依靠,凭借。

④宗,可靠。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①②③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工作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注释

①就,靠近。

②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③正,匡正、端正,此处做动词用。①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②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③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④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道,富有却谦虚好礼啊。”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雕琢美玉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是这个意思吗?”孔子道:“子贡啊,我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能据此发挥,举一反三了。”◎注释

①何如,怎么样。《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作此译。

②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应为之后衍没。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加“于道”二字。

③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为雕琢美玉。语见《诗经·卫风·淇奥篇》。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用在此处,两种说法均可说通,侧重点有些许区别。

④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

⑤告诸往而知来者,可知其一,而知其他,即会举一反三。“诸”,同“之”。“往”,过去的事,可指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意指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称赞子贡能运用《诗经》打比方,有所长进。①②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担忧;我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注释

①患,担忧。

②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普通百姓。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则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①②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译文

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般,在恒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注释

①北辰,由于地球自转轴正对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中,天球北极是不动的,其他恒星则绕之旋转。孔子所说的北辰,不是指北极,而是指北极星。孔子认为,北极星自身不动,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动。而实际上北极星也是动的,而且转动速度非常快,只是因为它距离地球约七百八十二光年,人们肉眼无法察觉到罢了。

②共,同“拱”,环抱、环绕之意。①②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注释

①《诗》三百,《诗经》实际有三百零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②思无邪,此语本出自《诗经·鲁颂·駉篇》,孔子借用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是断章取义。①②③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④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译文

孔子说:“用政法来引导他们,用刑罚来治理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他们,用礼教来治理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注释

①道,引导。有人认为有治理的意思,如“道千乘之国”的“道”一般。

②齐,整治、约束。

②免,即免罪、免刑或免祸之意。

③格,归服、亲近、向往。《礼记·缁衣篇》中有云:“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此处“格心”和“遁心”相对成文,“遁”是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此处译为“人心归服”。①②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③④⑤⑥,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度;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听别人的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却不破规矩。”◎注释

①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

②立,站得住。《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同时为求上下文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

③不惑,不迷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

④天命,即命运。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认为凡事不可强求。

⑤耳顺,即明辨是非,判清真假。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为遵从自己内心,不破规矩。皇侃《义疏》中写为“纵”,意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而纵心,所欲不逾矩”,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此意太过,故此处还是解释为破坏规矩。①②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③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④⑤“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道:“父母活着,依照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照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是孟僖子仲孙攫。《左传》昭公七年说,孟僖子将死,遗言要孟懿子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不违背礼节。黄式三《论语后案》中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

③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字子迟。

④生,事之以礼。“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某种状态,所以自成一句。

⑤古代的礼仪有等级之差,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等各不相同。从后文中可以看出,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僭越用诸侯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属于逾制,是孔子最痛心的。孔子这几句答语,或许是针对这一现象说的。①②③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注释

①孟武伯,即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②其,他的,他们的。此处意为儿女的。

③此句乍一看来,孔子的回答有些偏离。人家问什么是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但稍加体会,就会发现他的回答实际上是微言大义,十分精妙。“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怎样尽孝道了。”所谓孝,并不在于是对父母爱心的回报,你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此即为孝。①②③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④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孝,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可以了。而诸如犬马等,都能得到奉养;若不存心严肃恭敬地孝顺父母,和这两者又有什么分别?”◎注释

①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②养,yàng,扶养,孝敬。

③至于,张相的《诗词曲语词汇释》把“至于”解作“即使”、“就是”。虽能讲通,可是此种用法,在先秦古书中仅此一例。此应和《孟子·告子上》的“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的“至于”用法相似,可用“谈到”、“讲到”来译它。不译也可。

④至于犬马,皆能有养。狗替人看门,马替人拉车,所以用此两类动物作代表,表示狗跟马是可以照顾人,帮助人的。如果子女只是对父母奉养而不尊敬的话,那跟狗、马照顾人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在奉养父母时,更重要的是还要尊敬父母。①②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③④⑤,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

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美酒佳肴,年长的人享用,难道这样就是孝么?”◎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礼记·祭义篇》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另一说是侍奉父母的容色,后汉的经学家包成、马融都如此说。但若是如此,不应简单地说为“色难”,而说“侍色为难”更为恰当,因而第一种解释更为恰当。

②弟子,年轻人。与后文的先生相对。先生,指年长的人。刘台拱的《论语骈枝》中云:“《论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马融说:“先生谓父兄也。”也能说通。

③食,sì,食物。

④馔,zhuàn,吃喝。《鲁论》作“馂”。馂,食余也。有注家如此句读:“有酒,食先生馂。”可译作:“有酒,幼辈吃其剩余。”亦能解。

⑤曾,副词,竟也。①②

2·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或疑问,像个蠢人。待他回去自己研究,在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却也能发挥我所讲授的知识和经验,可见颜回并不愚蠢。”◎注释

①回,即颜回(公元前511—前480),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鲁国人,字子渊。

②退而省其私,朱熹的《集注》认为是孔子退而省颜回之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用颜回的实践来证明他能发挥孔子之道,这种说法也能解释清楚。①②③

2·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译文

孔子说:“注意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察他的过往经历,考察他的秉性习惯。那么,一个人怎么隐藏得了呢?必然会无所遁形。”◎注释

①所以,即所作所为。“以”字可以当“用”讲,也可以当“与”讲。如果解释为“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复,此处为意译。

②所由,所经由的道路。“由”,“由此行”的意思。《学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径”的“由”都如此解。

③所安,可安心。“安”即为《阳货篇第十七》孔子对宰予说的“女安,则为之”的“安”之意。一个人未尝不会做错一两件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为好人。

④焉,何处。廋,sōu,隐藏,藏匿。人焉廋哉,意为:这个人能隐藏在何处呢。《史记·魏世家》中李克的观人方法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可用来辅助理解该句。①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注释

①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皇侃《义疏》中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也能讲通。①

2·12 子曰:“君子不器。”◎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某方面的单一用途)。”◎注释

①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儒士应该无所不通,即为通才。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虽然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依凭”,但孔子仍说“君子不器”。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①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注释

①周,以当时所谓的道义来团结他人。比,bì,因短期共同利害关系而互相勾结。①②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

孔子说:“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并合理利用,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注释

①罔,诬罔。“学而不思”反倒会举步维艰,似乎是导致《孟子·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后果。

②殆,dài,疑惑,危险。下文第十八则“多见阙殆”的“殆”当“疑惑”解,《微子篇》“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殆”当危险解。这里两个意义都讲得通,但作“疑惑”解更为恰当。①②③④

2·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译文

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就可以消灭祸端了。”◎注释

①攻,攻击批判。

②异端,孔子所在时期,还没有诸子百家,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和言论不少,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

③斯,连词,“这就”的意思。

④已,动词,意为停止。①②

2·17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③是知也。”◎译文

孔子说:“由!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注释

①由,即仲由(公元前542—前480),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卞(故城在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仲村)人。

②诲,教诲。

③是知也,这就是聪明智慧。《荀子·子道篇》也载了这一段话,但更详细些,包括如下两句:“言要则知,行至则仁。”知,同“智”。①②

2·18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③④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功名利禄就在其中了。”◎注释

①子张(公元前503—?),孔子的学生颛孙师,字子张,陈人。

②干,求也,即获取。禄,旧时官吏的俸禄,犹如现在的薪金。

③阙殆,同“阙疑”。“疑”和“殆”是同义词,互文见义。

④行,xìng,名词,做事。①②

2·19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译文

鲁哀公问道:“如何做,老百姓才会拥护我?”孔子回答说:“推举任用正直的人,弃用邪僻罔曲之人,那么老百姓就会服从管理;如果推举任用邪曲之人,弃用正直的人,那么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管理。”◎注释

①哀公(公元前494—前466),鲁国君主,姓姬,名蒋,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哀”是其谥号。

②错诸枉,废置邪恶的人。错,通“措”,放置、废置之意。一般人把它解为废置,即弃用那些邪恶的人。也有一说理解为“放置”。因为古文中的“众”、“诸”等数量形容词,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实体词前,而非“枉”、“直”这种以虚代实的词。王应麟《困学纪闻》曾引南宋孙季和之语:“若诸家解,何用二‘诸’字?”“诸”即“之于”,“错”当“放置”解。①②

2·20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者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注释

①季康子,即季孙肥,鲁哀公时正卿,当时最有权力的政治人物。“康”是其谥号。

②以,连词,作用同“和”。①②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③④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译文

有人问孔子道:“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道:“《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注释

①奚,疑问词,为什么。

②《书》云,以下三句是《尚书》的逸文。

③施,延及。

④施于有政,影响到政治。“有”字无实际意义,加在名词前,是古代构词法的一种形态。杨遇夫先生说:“政谓卿相大臣,以职言,不以事言。”那么,这句话便译为“让这种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等”。①②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注释

①人而无信,一个人不讲信用。“而”字无实际意义,不作“如果”讲。加此字,是多作一读,古书多有这种句法。

②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如《说文》中:“輗,大车辕端持衡者,从车,儿者。”軏,yuè,车辕与衡轭联结处插上的销子。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二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大车上的横木叫作鬲,小车上的横木叫作衡。鬲、衡两头都有活销,车子没有它,自然无法套住牲口,更别提走了。①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译文

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有所损益,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有所损益,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如果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算之后延续一百代,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注释

①十世可知也,从下文孔子的答语看,可断定子张是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也,同“耶”,表疑问。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十世相当于三百年,此处也并非就专指三百年,而是选取一段时间以研究问题。“世”,还包含“事”,即包含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政治更替,即改朝换代。子张所问,就可能含有质疑周王朝统治能够持续多久之意。①②③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献媚。看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注释

①鬼,古代人死之后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偶尔也有泛指的。

②祭,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奠指人初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③谄,chǎn,谄媚,阿谀。

八佾篇第三

共二十六则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①②③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八行列的乐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注释

①季氏,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和《汉书·刘向传》,应是指季平子,即季孙意如。

②八佾,即八行。佾,yì,行列。古代舞蹈奏乐,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四佾才是季氏应该用的。

③忍,容忍、忍耐。恢复周礼,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礼制的僭越,向来是统治衰微的象征。季氏仅是鲁国大夫,竟敢僭用周天子的规格,可见当时“礼崩乐坏”到何等地步!①②③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译文

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当他们祭祀祖先的时候,唱着《雍》这篇诗来撤除祭品(此乃天子仪礼)。孔子说:“(《雍》诗上有这样的话:)‘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担任主祭。’这两句话,哪一点可用在三家祭祖的大堂上呢?”◎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卿,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家。春秋末年,鲁国的政权掌握在这三家大夫之手。

②雍,也写作“雝”,《诗经·周颂》的一篇。

③相,xiàng,助祭者。①②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

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懂得音乐又有什么用?”◎注释

①如礼何,“如……何”是古代常用句式,中间一般插入代词、名词或其他词语,意为“把(对)……怎么样(怎么办)”。

②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礼、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此处,孔子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①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②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

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来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礼周到,不如发自内心的悲痛哀泣。”◎注释

①林放,字子丘(邱),春秋末鲁国人,故里在今山东新泰市放城镇。其生卒年无考,约与孔子同时代。以知礼著称。

②易,仪礼周到。《礼记·檀弓上》中云:“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可以看做“与其易也,宁戚”最初的解释。“易”有把事情办妥的意思,如《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①②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译文

孔子说:“夷狄之国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呢。”◎注释

①夷狄有君,杨遇夫先生在《论语疏证》说,夷狄有君指楚庄王、吴王阖庐等。君指贤明之君。句意是夷狄还有贤明之君,不像中原诸国却没有。如,解释为“像”。此种解释亦可说通。

②亡,同“无”。在《论语》中,“亡”后不用宾语,“无”后必有宾语。①②③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译文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道:“你不能阻止吗?”冉有答道:“不能。”孔子道:“哎呀!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泰山之神,是不会接受非礼之祭的。)◎注释

①旅,祭山。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季氏只是鲁国大夫,竟然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该行为“僭礼”。

②冉有(公元前522—?),即冉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冉有当时正辅佐季氏,所以孔子责备他。

③女,同“汝”,你。弗,不。救,补救,挽回,此处可译为劝阻。与,同“欤”,表疑问。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①也君子。”◎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所竞争,一定是比赛射箭吧!(射箭时)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箭完毕)走下堂来,然后(作揖)喝酒。这种竞赛很有君子之风。”◎注释

①其争也君子,这是讲古代射礼,也是礼的一部分。登堂而射,射后计算谁中靶多,中靶少的被罚饮酒。①②③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⑤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译文

子夏问道:“‘俏脸酒窝微动,笑容美丽;眼睛黑白分明,流转如意;洁白纸上,花卉灿烂。’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道:“先有白色为底,然后再在上面绘画。”

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是在(仁义)之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是能启发我的人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注释

①倩,qiàn,貌美。

②盼,形容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xuàn,有文采。这三句诗,第一、二句见于《诗经·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句,王先谦的《三家诗义集疏》认为《鲁诗》有此一句。

④礼后,原文略去了“礼”在什么之后。根据诸多儒家文献,译文补充了“仁义”二字。

⑤起,同“启”,启发。孙子书先生云:“凡人病困而愈谓之起,义有滞碍隐蔽,通达之,亦谓之起。”①②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③④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译文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这是因为他们的历史文件和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件和贤者,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注释

①杞,国名,夏禹的后代。周武王时的故城即今日河南的杞县。之后因为国家弱小,只得依附其他国家,国都屡经迁移。

②征,同“证”,即作证,证明。

③宋,国名,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日河南商丘县南。国土最大时,囊括现今河南商丘以东,江苏徐州以西之地。战国时为齐、魏、楚三国所共灭。

④文献,《论语》的“文献”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当时的贤者两项(朱《注》云:“文,典籍也;献,贤也。”)与现今所用的“文献”一词概念不同,今日“文献”一词只指历史文献而言。①②

3·10 子曰:“褅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译文

孔子说:“褅祭的礼,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了。”◎注释

①褅,tì,古代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宋史·礼志十》中云:“古者新君践阼之三年,先君之丧二十七月为禫祭,然后新主付庙,特行禘祭,谓之始禘。”周成王因周公旦对周朝有过莫大功勋,曾特许他举行褅祭。而之后鲁国君主都沿此惯例,僭用此褅礼,因此孔子认为其违礼,不想看。

②灌,本作“裸”,祭祀中的一个节目。古代祭祀,用活人以代受祭者,这活人便叫“尸”。《仪礼·特牲礼》中云:“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尸一般用幼小的男女。第一次献酒给尸,让他(她)闻到“郁鬯”(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的香气,叫作裸。①

3·11 或问褅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②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译文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褅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如果有懂得的人,他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把东西放在手掌上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手掌。◎注释

①不知也,此处是指,鲁国举行褅祭,在孔子看来是完全不应该的。但孔子又不想明白指出,只得说“不欲观”,“不知也”。

②示,同“置”,摆、放的意思。有人说意同“视”,犹言“了如指掌”。①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译文

孔子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真在那里。孔子又说:“我若是不能亲自参加祭祀,(由别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注释

①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一般的句读法。“与”,yù,参与。有人主张“与”字仍读上声,意为赞同,而且句读改变为“吾不与,祭如不祭”,译文便为:“若是我所不同意的祭礼,祭了同没祭一般。”但孔丘素来不赞成不合礼制的祭祀,是以此种解释不通。①②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③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译文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房屋里西南角的神,不如巴结灶君司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道:“不对。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祷也没用。”◎注释

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贾,gǔ。

②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这两句疑是当时俗语。屋内西南角叫奥,做饭烧火的炉具叫灶,奥神尊贵,灶神实用。古代都认为灶君司命等皆为神,因而常祭它们。

③王孙贾和孔子的问答都用比喻。有人认为,奥喻指卫君;又在室内,也可以比喻卫灵公的宠姬南子;灶则是王孙贾自比。这是王孙贾暗示孔子,你与其巴结卫公或南子,不如巴结我。也有人认为,这是王孙贾请教孔子的话。奥指卫君;灶指南子、弥子瑕,职位虽低,却有权有势。意思是说,“有人告诉我,与其巴结国君,不如巴结有势力的人,像南子、弥子瑕。你以为怎样?”孔子却告诉他:“得罪了上天,那无所用其祈祷,巴结谁都不行。”后一种说法相较而言,更近情理。①②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多么丰富而完备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注释

①二代,指夏、商两朝。

②遵从周礼,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并不绝对。前文中,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应有所损益。①②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③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译文

孔子到了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便说:“谁说叔梁纥的这个儿子懂得礼呢?他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别人请教。”孔子听到了这话,便道:“这正是礼呀。”◎注释

①太庙,即周公庙。古代开国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庙便叫做太庙。周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之君,因此就是周公的庙。

②鄹,zōu,又作郰,地名。《史记·孔子世家》中云:“孔子生鲁昌平乡郰邑。”有人说,就是现今的山东省曲阜县东南十里的西邹集。“鄹人”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曾经做过鄹大夫,古代经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人,因而把鄹大夫叔梁纥称为“鄹人”。

③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可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①②③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译文

孔子说:“比箭,不一定要穿破箭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古时的规矩。”◎注释

①皮,指箭靶子。古代箭靶子叫“侯”,有用布做的,也有用皮做的,中间画着各种猛兽或者其他饰物。孔子这里所说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是否穿破皮侯为主。《仪礼·乡射礼》中“礼射不主皮”,亦是此意。

②为,wèi,因为。

③同科,同等。①②③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译文

子贡想要去掉鲁国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孔子道:“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注释

①去,去掉。

②告,gù。期,每月的第一天,初一。饩,xì。“告朔饩羊”,古代的一种制度,即告朔之礼,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颁来岁十二月之朔於诸侯,诸侯受而藏之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只活羊祭于庙,请而行之。这祭庙叫做“告朔”,听政叫做“视朔”或“听朔”。到子贡的时候,每月初一,鲁君不但不亲临祖庙,而且也不听政,只是杀一只活羊敷衍了事罢了。所以子贡认为不必留此形式,不如干脆连羊也不杀。孔子却认为即便只是残存的形式,也比什么也不做好。

③爱,可惜的意思。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一切依照做臣子的礼节去做,别人却认为他在献媚呢。”①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译文

鲁定公问:“君王差使臣子,臣子侍奉君王,应该怎么样?”孔子答道:“君王差使臣下要依礼相待,臣下侍奉君王以真心无欺为准。”◎注释

①定公(公元前509—前495),鲁君,名宋,昭公之弟,继昭公而立,在位十五年。“定”是其谥号。①②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注释

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这篇诗并没有悲哀的情调,因此刘台拱的《论语骈枝》说:“《诗》有《关雎》,《乐》亦有《关雎》,此章据《乐》言之。古之乐章皆三篇为一。……乐而不淫者,《关雎》、《葛覃》也;哀而不伤者,《卷耳》也。”

②淫,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都叫淫。《诗·关雎序》中:“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如现今的“淫雨霏霏”,亦为此意。①②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③既往不咎。”◎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作社主牌应该用什么木。宰我答道:“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夏商植松柏以示基业长青;周伐殷以得天下,故植栗树,盖以诫天下之民,方使得民知敬畏恐惧。)”孔子听到了这话,(责备宰我)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注释

①社,原意为土神。不过从宰我的答话中,可以推知此处指社主。古代祭祀土神,要立一个木质牌位,即为神主,是神灵依凭之处。详见俞正燮《癸巳类稿》。

②宰我,名予,字子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前面。

③当其时,鲁君失政,三家专权,由来已久,但哀公并不甘心大权旁落,常怀铲除三家之心。但真要与三家翻脸,还有所犹豫,于是以“问社”之隐喻问宰我。宰我暗示哀公,为国君者当有铁腕,应对三家权臣实行有力打击,以夺回权柄。夫子责备宰我,乃是因三家把持朝政已久,势力遍布朝野,哀公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是以夫子认为夺权之举固不可轻举妄动,心思亦要隐藏。而后不久,哀公与三家矛盾激化,终为三家逼迫外逃,客死他乡。①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②③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④“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⑤⑥⑦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狭小得很呀!”

有人便问:“他是不是很节俭呢?”孔子道:“他收取了民众的大量市租,手下的人从不兼差,如何能说是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他懂得礼节么?”孔子又道:“国君宫殿门前,立了一个塞门,管氏也立了个塞门;国君设宴招待外国君主,在堂上有放置酒杯的设备,管氏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他懂得礼节,那谁不懂得礼节呢?”◎注释

①管仲,春秋时齐国人,名夷吾,齐桓公的宰相,辅佐其称霸诸侯。

②三归,有多种解释:第一,管仲娶了三国之女(见皇侃《义疏》);第二,三处家庭(见俞樾《群经平议》);第三,地名,管仲的采邑(见梁玉绳《瞥记》);第四,藏泉币的府库(见武亿《群经义证》)。这些解释都有些牵强。郭嵩焘《养知书屋文集》卷一《释三归》云:“此盖《管子》九府轻重之法,当就《管子》书求之。《山至数篇》曰,‘则民之三有归于上矣。’三归之名,实本于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桓公既霸,遂以赏管仲。”意指管仲不是清廉之士,三归应为市租。此种释义最佳。

③摄,兼职。

④树,立也。塞门,用以间隔内外视线的一种东西,作用与今天的照壁、隔断相类似。

⑤好,友好。

⑥坫,diàn,用以放置器物的土质设备,形似土堆,筑于厅堂前部东西向两柱之间。

⑦而,连词,假如,假若。①②③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④⑤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译文

孔子告诉鲁国乐官关于音乐的理论,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和谐协调;乐曲展开以后,声音美好,节奏分明,余音袅袅不绝,直至演奏结束。◎注释

①语,yù,告诉。

②大师,乐官长,乐官的首领。

③翕,xī,和顺协调。

④从,zòng,放纵,展开。

⑤皦,jiǎo,明亮,这里指节奏分明。①②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③④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⑤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译文

仪的地方长官请求孔子接见,说道:“只要有才德的人到这里,我没有不去拜见的。”孔子的随行学生请求孔子接见了他。他告辞出去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为什么要担心社会礼坏乐崩呢?天下不在正道已经很久了,(圣人到了该出头的时候了)上天会让他老人家做人民的导师的。”◎注释

①仪,地名。有人说在今日的开封市内,没有佐证。封人,官名,大概是镇守边疆的官。《左传》中有颍谷封人、祭封人等。

②见,xiàn。“请见”意为请求接见;“见之”意为使之见。何焯《义门读书记》中云:“古者相见必由绍介,逆旅之中无可因缘,故称平日未尝见绝于贤者,见气类之同,致词以代绍介,故从者因而通之。”

③从,zòng,跟从。

④丧,sàng,失掉官位。

⑤木铎,铜质木舌的铃子。中国古代用以警众的响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铎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即铜质的铃铛。《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子为木铎,人循木铎之声而闻“道”,这样,恐怕不是“得位设教”,而是归位(归于阐发天道、教化者的角色)而行其教。①②②③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译文

孔子谈到《韶》,说:“美极了,而且好极了。”谈到《武》,说:“美极了,却还不够好。”◎注释

①《韶》,舜时的乐曲名。

②“美”指声音而言,“善”指内容而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故孔子认为“尽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而来,虽是正义战,但孔子却认为“未尽善”。

③《武》,周武王时乐曲名。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

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行礼时不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毫不悲伤,这种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

里仁篇第四

共二十六则

(主要讲仁德)①②③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

孔子说:“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注释

①里,动词,居住也。此处为意译。

②处,chǔ,居住也。此处为意译。

③知,同“智”。《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可知,此处并非指简单地选择居住地。①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译文

孔子说:“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的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的生活。一个天生有仁德的人,以仁德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实行仁德便心安,不行仁德心便不安);一个聪明的人,把仁德当作最有利的生活规范(认为仁德对他有长远利益,便行仁德)。”◎注释

①约,约束。此处意译为穷困的生活。①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注释

①好,hào,喜爱。恶,wù,憎恶、讨厌。《后汉书·孝明八王传注》引《东观汉记》有云:和帝赐彭城王恭诏曰:“孔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儒家在说“仁”的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