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3:35:48

点击下载

作者: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

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试读:

前言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和信息服务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现代化科技手段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从日常办公到资料存档,从文物科研到陈列展示,从向大众开放到主动为大众服务,从参观浏览到互动体验,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应用,数字化已经成为现代博物馆的主要特征,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提升博物馆功能、向公众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场所。

中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历了从“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博物馆”上网到“数字博物馆”,从启动“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中国数字博物馆工程”到“中国科普博览”、“中国数字科技馆”、“中国古代科技馆”、“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获得联合国世界信息峰会大奖(The World Summit Award)的过程。近年来“数字故宫”、“数字首博”、“数字敦煌”、“数字考古”等博物馆数字化项目,不仅有力地保护和挖掘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而且在更大范围、用更加新颖的手法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事实表明,中国数字博物馆(科技馆)事业已经从无到有,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与青睐。

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每两年联合主办一次数字博物馆研讨会。“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第4届)以“携手共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由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北京市科协信息中心、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

随着数字博物馆建设事业的发展,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的议题也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创新与继承的统一,展陈与资源的应用中不断变化着、发展着。纵观几届研讨会,我们发现:参加研讨会的单位和人员越来越多,大家发言的内容已经从概念、设想到务实;展现的案例已经从单一数字技术的简单应用,到整体创意、形式多样、互动体验,为观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博物馆、科技馆的网络服务也从简单的信息报道,向网上网下结合、服务功能多元化、信息普惠的方向发展。一些实力雄厚的博物馆、科技馆已经打造起资源共享、系统集成的统一技术平台,通过数字技术将科研、展示、教育、宣传融合于一体,既丰富了博物馆(科技馆)的展陈开放形式,也实现了对公众的全天候文化信息服务,创造了让公众从网络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自觉参与博物馆文化活动的良好互动环境。中小博物馆(科技馆)也在努力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博物馆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不断推出各自的特色服务。

本届研讨会共收到来自科技、文博、科普、教育、设计、传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论文和报告88篇,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案例翔实。我们从中遴选出71篇汇编成这本论文集,可供文博界、数字博物馆工作者、爱好者、志愿者以及高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们参考。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以及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的杨春杰、李克勤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工作量大,汇编工作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敬请读者指正。编委会2011年8月

一、公众需求与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发展趋势

数字博物馆与新媒体观

李一凡(北京印刷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北京,102600)摘 要:伴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所导致的社会变革,人类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重大转型中,原有的文明在逐渐消失,人类面临新的文化遗产观和文化遗产传承的数字媒介大规模转移,人类的文明正面临第二个重大的转型期。人类新文化遗产观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数字博物馆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成为博物馆发展新的思考点。本文提出数字博物馆的新媒体观,运用新媒体跨界融合功能,在数字博物馆传播、服务、融合等方面推动数字博物馆走向新境界和新格局。关键词:数字博物馆 文化遗产观 跨界融合 新媒体观一、新媒体观与文化遗产1.跨界融合——新媒体观

新媒体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热词和未来最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新媒体这个词源于媒体传播领域。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认识媒体: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信息”的概念:“媒体的使用是人类感官的延伸,人体与世界信息沟通的外延作用”。人类的文化发展史可以说就是媒体发展的历史:人类最早的媒体就是肢体动作、语言、声音、形象符号等,后来又发明了文字、印刷,接着又出现了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等。后者针对前者可以被称为新媒体,因此,新媒体首先是建立在人的所有感官应用基础上的,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时的新媒体是满足人类视觉、听觉、感觉、味觉全感官与信息媒体沟通的融合。

从社会发展和文化意义上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化、工业化到信息化时代,促进时代发展的先后是作为新媒体的人力工具、动力工具和智力工具。不断延伸的新媒体,其核心是人类智慧与创意的能力,不断促进人类社会时代变革。

从宏观领域追溯新媒体起源与发展的脉络上看,新媒体是计算机承载、链接、整合、互动,延伸于赛博空间的虚拟世界,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展到互联网线上线下的交互,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从泛在物联网,发展到人与物的智能化融合。新媒体的开放性跨越了传统媒体的边界,进而跨越领域之间、国家之间的边界,促成了以经济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新媒体应用于所有领域:从人文到自然,发展到万事万物的跨界融合,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方式。无论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文化科技、经济基础,新媒体的跨界融合功能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跨界融合的新媒体观是推动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创新动力。2.文化自觉——新文化遗产观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约6000种文字,是一个文化与民族多样性的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在传播不发达的历史时期,形成了隔绝历史的地域特色文化。人类历史是不同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历史,形成了多样文化发展的世界文化格局。追溯人类文化发展史,在渔猎文明时代,人类最初记录狩猎的岩画和手舞足蹈表达情感的活动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由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型的时候,渔猎文明的文化基本没有留下遗产,所以人类还没有遗产观。在农耕时代,人类把图腾祭祀活动作为一种仪式,并有意识地记录下来,这是人类自觉文化的形成。在工业时代,人类大规模协作和跨地域的发展,开始把共有的、精神性的历史遗迹看做是文化遗产并有意识地保护和传承下去,这就是文化自觉的遗产观。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截至2010年8月,《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911项。同时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濒危世界遗产总计已达34项。到现在大约有180个国家加入。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40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

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被工业文化所取代,工业文化被信息文化所改造,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是一对矛盾;另一方面全球化同时把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会聚到一起,使这些文化和价值相互冲突;经济全球化却没有给世界文化多样化提供和谐发展的环境。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发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公约》。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现代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是当今最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城市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一度忽视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使城市趋同化;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城乡矛盾,“城乡一体化”,有很多古村落在消失;在以娱乐文化、时尚文化为主的文化商业化过程中,作为以人为载体的口头文化和传统技艺以最快的速度在失去。我们必须建立新的文化遗产观和科学发展观。温家宝总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上说:“物质的是‘像’,非物质的是‘魂’。”对于城市发展,应重在保持已有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文化韵味,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价值;对于城乡一体化,应强调体现城乡特色,而不是消灭差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注重活态与传人与时尚文化融合,并应得到特殊的保护。文化学者冯骥才指出:“人类的文明正面临第二个重大的转型期,在这个文明转型期,我们能够保留住人类文明的什么东西,即把遗产作为一种精神而不是作为一种物质来对待。对文化遗产的看法不是人类回头看过去,而是为了未来,为了继承。这是人类新文化遗产观”。新的遗产观使人们在关注其物质性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其精神性。3.以人为本——新博物馆观

从历史上看,人类的遗产观最早是个人的、私有的、物质性的概念。18世纪中叶,出现了接纳私人收藏和永久留存的公共收藏空间,成为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概念。19世纪,博物馆确立了从私密领域进入公共空间的展示形态,博物馆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收藏记忆和寄托精神的家园,人们对博物馆的关爱是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对博物馆的定义,博物馆“系指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冯骥才认为,“早先遗产只是一种个人的与继承权相关的概念,是物质的概念,而文化遗产是精神的概念,是一种公共的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域共有的精神财富”。“把文化遗产当做精神财富继承,是人类了不起的一个进步”。从“文物”到“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也反映出人们对文化遗产精神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服务与教育成为博物馆经营的最高指导原则,博物馆从“收藏”向“教育”转型,这是博物馆的第一次革命。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阿历桑德拉·康明斯说:“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博物馆和博物馆人的角色应该是什么,需要超越博物馆是保存藏品的机构和博物馆人是藏品保存者、保护者、研究者的概念。”针对旧博物馆学过于重视博物馆的方法,新博物馆学更强调博物馆关注现实社会的目的,博物馆的第二次革命转向更关怀社群与社区的需求,即以收藏“物”为主导,向以“人”为本转型。美国博物馆学家哈里森指出:博物馆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建筑空间内,它变成是一种以全方位、整体性与开放式的观点洞察世界的思维方式。新博物馆运动产生了新的社区类博物馆和生态类博物馆,使博物馆融入社会生活,也扩大了博物馆的内涵。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数字化浪潮为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第二次大规模数字化转移。人类进入了一个不同于“实物文明”、“书写文明”的数字化信息时代,肩负着传递历史发展信息使命的博物馆,也必将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转换和再造,更重要的是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建立博物馆信息化系统工程观念,对传统博物馆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进行转换。故宫博物院数字信息化专家胡锤指出:新技术带来了新观念,信息化的最终结果就是观念的改变。

博物馆为人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观念,扩大了博物馆学与多种学科的交叉。博物馆信息化是技术与内容共同组成的信息管理系统,博物馆信息化将从内部管理扩展到为公众服务的层面,建立具有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数字博物馆。博物馆将进入第三次革命的转型与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现在进行时和未来发展的人与社会信息资源的融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数字博物馆重要的历史使命。二、新媒体与数字博物馆1.互动世界——网络博物馆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今天,谁掌握了信息资源,谁就能够使之转化为知识、发展为技术优势,谁就掌握了生存发展的主动权。新媒体以网络化、交互性为技术优势,以信息存储量大、资源形式多元、传输速度快捷、交互覆盖面广等特点,成为数字博物馆挖掘、保护、传播文化资源的必然选择。

以新媒体跨界融合为理念,数字化信息化的内涵具有多样性特点。以网络为媒介的公共领域将文化内容更多地汇集在新媒体网络空间上,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沟通与接受方式。应用新媒体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功能,建立主动交流与自由表达的网络博物馆,将改变以往在提供宣传、教育、娱乐时候“被动”的、“单向”的行为方式,而采用更“主动”和“双向”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能够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功能。

在线网络博物馆,是博物馆墙外更为广阔的空间,与墙内的博物馆形成互补,可以实现对观众参观博物馆前、中、后进行全程动态服务的过程。参观前观众可提前浏览网络博物馆,了解基本数字信息内容,从而吸引进入实体博物馆进行实证物证的探究;对莅临博物馆的观众,新媒体信息屏则可以提供导览服务,专题陈列还将以新媒体多种表达方式帮助观众体验和理解主题,无线新媒体接收终端导游以实地参观路线下载相关的文字、实地图片、景观影像介绍资料,可以直接链接到资源库;参观后观众的积极反馈还可以持续进行主题深度搜索、快速收集和深化网络信息资源。罗浮宫是第一个把藏品从展厅搬上网络的博物馆,故宫引入了网络交互的概念,可以支持数千人同时浏览故宫,并产生交流。

网络博物馆使观众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双方共同营造博物馆新文化。网络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形成的“社区文化”,将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为公众文化活动的中心。2.虚拟世界——虚拟博物馆

网络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虚拟化。2002年,罗浮宫馆长亨利·卢瓦雷特宣布开始网络改造计划,表示不满足于做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要做世界上拥有最完备教育功能的虚拟博物馆。“虚拟紫禁城”是中国第一个在互联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已经与实体的故宫紧密连接在一起。谷歌与全球17家顶级博物馆合作,推出“艺术项目”(Art Project)网站,提供在线虚拟游览体验。该网站采用了谷歌街景的技术,用户可在互联网上全方位“游览”整座博物馆,同时,用户还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分享文化知识。

从博物馆的特定优势与核心价值看,“现场”和“物证”是不可代替的。对博物馆、对文化遗产来说,最终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让人们回到现场,身临其境,亲眼目睹,直接感受,直接对话。相对于实体博物馆而言,虚拟博物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还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实体博物馆典藏的文物,不可避免地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展陈的文物出于保护的目的,也不能直接与观众接触;此外,受时间、空间的制约不可能使多数受众进入博物馆。以故宫为例,现实的故宫藏品1807558件,而实际上日常摆出来的只有8000多件,全国人民若是全部到故宫参观一遍得将近200年,即使看到了也大多不知道这些建筑、文物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就连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的故宫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也感慨道:在故宫待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对故宫不了解。王以培说:“文物在文,不在物;物是文的载体,文是物的灵魂。”博物馆如果没有新媒体观念与手段的支撑,不能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文化,博物馆就会成为一个只有物证而没有灵魂的躯壳。用新媒体观念可以解决博物馆有文物没有思想、缺少与观众沟通的问题。虚拟博物馆虽然没有实物物证,但是虚拟博物馆运用新媒体观念和手段,其核心目的是向大众传播文化思想精神和文化遗产的灵魂。新媒体开创了一个“虚拟世界”的文明时代,通过新媒体虚拟现实再现历史人物、文物、场景,可以使古老的文化遗产跨越时空完成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穿越,观众通过数字终端打开视屏窗口,就进入了一个交互式环境的数字世界——“虚拟博物馆”。胡锤先生在《信息化·数字故宫》一文中说:“以观众的体验为核心”的文化展示工作理念就是虚拟博物馆的新观念。3.融合世界——新媒体博物馆

新媒体时代并非简单地继承博物馆的概念,而是要从单纯地从事收藏、展示、研究、学习的场所,发展为一个社区文化中心的概念。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概念,北京新媒体联合实验室创建了一个“新媒体科学与艺术世界”,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开放式以“新媒体”为主题的联合实验室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使从事新媒体科学与艺术教育、研究、应用、创意者聚合新媒体科学与艺术创意内容,使受众畅游并了解新媒体科学与艺术世界的奥妙,同时又可以参与其中,欣赏别人的创意或将自己的创意上传到这个平台上,享受网络、媒体、互动带来的无限乐趣。新媒体虚拟博物馆的“物”是数字虚拟的,“馆藏物品”的征集、研究、展示、体验过程是实时的、互动的。评价体系设计上具有专家深度和受众广度两个维度的评价,一方面基于专家学者研究应用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受众微博论坛的评价。新媒体博物馆的征集、研究、体验、教育等目标是通过网站、虚拟博物馆,以形式和内容与体验的融合,形成新媒体博物馆体现共建、共享的特性,整合成资源宏大的共享平台。

如何对待历史、现代与未来?正在进行时的新媒体时代在创造新世界的历史。回首历史,人类一方面拼命挖掘地下文物,通过寻根以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另一方面却忽视地上转瞬即逝的“活文物”,不问未来走向何方。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融为一体,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融为一体。在数字化生存时代,非物质文化和精神性在文化中的比重逐渐递增。新媒体博物馆的概念已经不是单纯以“物”为主的博物馆概念,而是独立于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网络博物馆、虚拟博物馆的总称,是新媒体数字文化、知识、智力的共享平台。

新媒体数字博物馆不仅会为文化传播创造种种可能,而且将运用互动体验、实验发现、探索创新的多种功能,给公众带来文化的全新体验,实现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韵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冯骥才.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挑战与应对[N].解放日报,2011-02-06.

3.冯骥才.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N].河北日报,2005-07-22.

4.王以培.白帝城[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5.单霁翔.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关于广义博物馆的思考[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网络科学传播与数字博物馆及数字科技馆——以中国科普博览等为例

肖 云黎 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北京,100190)摘 要:伴随着ICT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遍应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等越来越多地和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上网”的时代正在到来。网络信息传播的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使科学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深度开发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科普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表现形式及功能日趋多样化。而博物馆和科技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脉媒介,在网络时代演变出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新的传播形式。作者结合参与建设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群、中国数字科技馆及科普网格的经验和思考,对博物馆和科技馆理念在网络科学传播中的应用和延伸进行了探讨,对后续发展进行了初步展望。关键词:网络科学传播 数字博物馆 数字科技馆一、科学传播与博物馆及科技馆

对于科学传播,T.W.Burns等人在2003年提出了被简称为AEIOU的科学传播定义:科学传播可被定义为利用适当的技巧、媒介、活动或对话,产生下列一种或多种个人对科学的回应:(1)觉知(awareness):包括对科学新知的熟悉;(2)享受(enjoyment):感性回应,例如将科学当成艺术般欣赏;(3)兴趣(interest):可由对科学或科学传播自发性的参与证明之;(4)意见(opinion):科学相关态度之形成、重构或巩固;(5)理解(understanding):对于科学内容、科学过程与其社会因素的理解。

从科学传播的媒介平台分析其历史源流,可归纳出博物展示和大众媒介两个脉络。前者是科学、科学器材或科学发现在公众场合对“非科学家”,包括官员、商人或市井平民的展示,缘起于四个多世纪前,几乎与西方现代科学的演进同步,而早于大众传媒的发明;另一方面,由大众媒介(包括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子媒介)进行的科学传播,其演进则与19世纪大众媒体诞生及各国工业化等历史事实交相缠绕。二者各有寄托的媒介,各有其信息内容的特性,却可以互相参照;如今科学传播的操作范围是二者的合集。其中,博物展示脉络中,博物馆和科技馆或科技中心先后登场,并以其有深度的主题展示和可动手参与的科学体验等鲜明特色在科学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伴随着ICT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遍应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交流、娱乐等越来越多地和网络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上网”的时代正在到来。网络信息传播的跨时空、跨地域、大容量、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使科学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与深度开发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科普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表现形式及功能日趋多样化。而博物馆和科技馆作为科学传播的一脉媒介,在网络时代亦演变出数字博物馆、虚拟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新的传播形式。

这些传播形式,通过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不仅将原有的深度主题展示和可动手参与的科学体验的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且使科学传播的主题更加宽广,使我们重现过去、展现现在和推演未来的表现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交流需求,传播从单向转向双向和多向。二、没有围墙的虚拟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是一个不追求营利、是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公开的永久的机构。它主要是收藏、保存、展示、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见证物,并以此当做自己基本职责,为公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并在该过程中发挥传播的效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不仅实体博物馆纷纷开始其信息化建设,而且有一类构建于数字空间、不以实体场馆为依托、但是沿袭博物馆展教和传播功能的虚拟博物馆应运而生,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这方面国内起步较早的是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创办的中国科普博览虚拟博物馆群,比较成熟的是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5年起,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参加建设的中国数字科技馆中的博览馆。它们以主题内容为基础,充分利用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虚拟现实、互动性游戏、视频/音频等在内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根据内容展示需要进行多媒体与交互式应用的设计、开发,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为用户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此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科学传播的AEIOU目的较好地融入内容选题中:(1)充分展示科学技术的美妙、神奇与趣味,以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2)通过相关领域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历程和科技人物,展示大自然的进化过程和人类探索认识自然、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揭示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科技创造未来的巨大作用;(3)不仅传播科技知识,还展示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过程中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明确科学与伪科学的界限;(4)展示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过程中的认识局限性和不合理运用技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展示各个领域里未解的重大科学之谜和技术难题;(5)贴近百姓生活,跟踪重大科技事件和社会关注热点,关注科学技术的新突破、新进展和知识的更新。三、体验科学的数字科技馆

在我国,科学技术馆的英文名称虽然是“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但实际上特指那些相当于国际上被称为“科学技术中心”(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简称“科学中心”)或以科学中心展示教育方式为主的科技博物馆。与博物馆主要是看和欣赏展品相比,科技馆更多时候是创造公众主动参与的条件,以互动展品来为受众提供科学体验。

网络延伸了人们的视野,无论是距离,还是尺度——大到天文望远镜,小到显微镜,都能够上网提供服务。借助数字技术可以更高效率地重现过去、展现现在和推测未来。网络为人们提供虚拟探索环境,许多现实中不易实现的,在这里可以方便地尝试和体验。甚至可以寓学于乐,在游戏中玩科学,挑战自我。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一批通过运用互联网及相关的IT技术,综合集成优化各类科学实践资源,为用户创建跨越时空阻隔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虚拟环境或平台。

这样的数字科技馆或虚拟科学中心,以用户参与科学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用户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来建构灵活迁移的知识技能,同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用户对科学探究和发现过程的内在兴趣。

2004年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大熊猫远程观测频道的开通,标志着国内此类实践的开端。在这个国内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远程科学观测频道中,用户轻点鼠标,就可以远程控制网络摄像头,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实时观测生活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幼儿园”的幼年大熊猫,还可以通过“精彩回放”,查看系统管理员或其他网友通过网络摄像头记录的视频观测录像,并提交观察报告。其后,该网站继续依托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学实践资源,开发了天文观测实践中心,实现了天文望远镜在网上面向天文爱好者开放,着实让网民体验了一下科普现在时。该网站比较强调利用科研设备,让公众通过网络接触真实的科研场景和科研数据,让公众体验真实的科研过程。将“Hands-On,Minds-On”的理念发展到网络,倡导让公众在模拟“做科学”(Do Science)的网上环境体验科学,通过远程观测、虚拟探索、虚拟实验等实践机制来检验自己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并获得科学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2005年起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牵头建设的中国数字科技馆体验馆,则进一步强调虚拟实践过程的设计必须科学严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能综合反映实际科学实践过程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用户在实践过程中所应用和学习到的知识或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可行的。对实践过程和各环节衔接的设计要合理地蕴涵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和激励用户积极参与到实践过程中。其中每个科学体验区都是一个完整的基于Web的多媒体人机交互应用。在标准配置下,能够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合理巧妙地运用多种视觉媒体(如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和听觉媒体(如语音、音乐等)与用户交互。四、应用趋势探讨1.虚实结合内容技术并重

目前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和科技馆正处于升级换代和大发展时期,很多省级的大馆都在进行新建、改扩建,纷纷把“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建设的目标,而且动辄投资都是数亿元。技术方面,在其他行业中近乎饱和的技术竞争情况下,吸引了大量的商业技术公司将触角伸向博物馆和科技馆,包括数字馆的建设中来,在这个行业里形成新一轮的技术竞争。展示技术和体验技术的应用水平也因之得到长足提升。内容方面,随着对于展示教育设计的科学规律和基本程序的认识、理解逐步深化,展示教育设计思路的探索和创新将成为攻坚的主要方向。由此而产生的突破,必将迎来我国科技馆事业崭新的发展阶段,逐渐接近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上小众的、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成为现实,长尾理论的广泛应用为网络科学传播提供了启示:只有拥有广泛的资源才使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成为可能。无论是实体馆还是虚拟馆,都更多地向对方迈出一步,基于实体馆的数字馆更广泛地补充实体馆中没有的数字展品,基于虚拟馆的数字馆更紧密地与实体资源产生联系,虚实结合更加落在实处。2.业界联盟与网格化

随着业务的发展,从业的机构组织和队伍日趋庞大,彼此间聚焦科学传播、解析经典案例、分享成功经验、携手资源建设、探索合作模式等的需求日益强烈,中国科学院网络科普联盟、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等行业联盟纷纷成立,对促进行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为了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效用、避免重复建设、以落实谁共享谁受益原则,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的科普资源网格正在悄然实施中。科普资源网格将从技术上构建方便快捷的科普资源动态管理、应用服务和效果评价的资源共享平台,方便资源拥有者即时共享和交换资源;在运营方面,形成专家和使用者权威认证,给资源拥有者的共享行为带来直接的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提高其开发和共享优质科普资源的积极性;在政策层面,促进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激励政策机制的形成及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作为第一批骨干资源结点已加入。3.用户服务模式社区化

网络创造了虚拟空间,网络的普及造就了虚拟社区,很多人将生活的一部分转移到了这个虚拟的空间,在这里他们成就了以往现实中很难实现的事情。

相对于传统的会员制服务,随着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互联网应用服务SNS的出现,博物馆和科技馆用户服务模式正逐步呈现社区化趋势。用户不仅在这一进程中享受到社交和沟通的乐趣,而且体验到作为传播的发起者所具有的自由创作和自主分享的乐趣。4.信息使用和分享泛在化

学者预测未来的网络是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work),即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网络。这种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将是由智能网络、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泛在网络将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帮助人类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

在博物馆和科技馆领域,我国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对泛在网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中。但是,回顾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对相关领域的影响,使我们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泛在网络将为博物馆和科技馆及其科学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Burns,T.W.(2003).“Science Communication: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2(2):183.

2.Edward Porter Alexander,Mary Alexander. “Museums in Mo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Functions of Museums”.Rowman & Littlefield,2008.

3.朱幼文.中国的科技馆与科学中心[J].科普研究,2009 (4).

4.张小朋.数字博物馆的视角:使用博物馆[C]//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金 路(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北京,100009)摘 要:文博领域可开发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浩如烟海。本文跟随文博领域信息化、数字博物馆蓬勃发展的趋势,为提升文博领域信息管理的水平和效力,针对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分类研究。作为我国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参考,本文主要对美、加、欧、日等国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和经验。关键词:博物馆 信息化 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一、引言

近20年来,国外文博领域信息化逐步深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令人瞩目,相关的实际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国际层面、美加、欧盟、日本等国的各项重点项目计划成果大量产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字化信息资源在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取得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二、国际层面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要成果1.世界记忆计划

世界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发起的“世界遗产目录项目”的延续。它定位于保存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记忆,对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特性,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承担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了文化遗产利用的民主化,并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的必要性的认识。“世界记忆”关注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遗产,如具有历史、美学、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等。世界记忆计划关注重点定位在“文献遗产”方面,具体包括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不同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以及口述历史记录等。它制定了保护、利用、产品与销售和认识四项目标,四个目标之间同等重要,互为补充。“世界记忆”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护文献资料,目前已建立了失去的记忆、濒危的记忆、当代活动3个数据库等。2.国际博物馆协会及其存储的信息资源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是博物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国际组织。美国博物馆协会会长C.J.哈姆林倡议,创立于1946年11月的国际博物馆协会是一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相关的非政府组织(NGO),同时又是一个与联合国经济及社会协会相关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博物馆项目,总部设在巴黎。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总部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信息中心。国际博物馆协会下设信息中心。到20世纪80年代,该中心已成为世界上储藏各种类型博物馆资料的最大信息库,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成员国和博物馆专业人员、研究工作者开放,提供各种服务。三、美国、加拿大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美国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概述

美国是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源地。美国的文博领域是较早应用信息技术的先锋。纵观一些文献和介绍,美国博物馆与图书档案、大学联合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国家图书情报委员会(NCLIS)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查找、检索、评价、组织、理解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在20世纪对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作的定义是“这种人知道如何去学习,他们知道如何去学习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怎样被组织的,应如何去发现和利用信息.并且这种信息能够被别人所接受。他们准备终身学习,因为他们总能够发现那些为将来要完成的任务或做出的决定所需要的信息”。信息资源与用户信息素养是紧密相连的,合理利用博物馆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对每一个公民的人文知识、科学素养、艺术潜质都将全面地提升。美国的历史教育,旨意就是要培养出能够自主获取知识、挑战知识、创造知识的人。大都会博物馆、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等都是走在前列的楷模。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媒体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了与以往不同的巨大效果。当时,一些博物馆通过销售便携式的博物馆展品、立体照片、幻灯片、胶卷、学习图片、图表和其他教学材料而充当了视觉教学中心,“视听教育”一词在教育界也广泛传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了对新媒体应用的研究中来。科学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从而导致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现在一年涌现的新的学习资源可能要比以往十多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还要多,而以前普通学者很难得到的孤本书籍、博物馆的收藏、别国的珍贵资料等资源,现在通过技术手段可以随时随地利用。(2)主要成果

①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与地理信息系统。

a.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United States)。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图书馆和博物馆的综合体。建于1800年,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它保存各类收藏近1.2亿项,超过2/3的书籍是以多媒体形式存放的。

b.“美国记忆”项目(American Memory)。此项工程项目在1990年开始推动,堪称文博信息化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鼻祖。该工程以美国历史为主,将图片、文字、声音有效地结合起来。它对国民尤其是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教育改革。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就进行图书馆内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片等典藏品的数字化,并编辑成历史文化传承的主题产品供人们观赏,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主题产品。

c.地理信息系统。地理舆图部与国会研究服务部和国会关系办公室密切合作,为两院提供地理信息。同时该部也参与全国数字图书馆计划,数字化地图资料供全国电子存取。

②虚拟遗产网络

1996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建筑学院和VSMM国际学术机构联合建立了虚拟遗产网络(Virtual Heritage Network,简称VHN),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中被称为“样板工程”。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的贡献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承担了该组织多个重大项目。这个网络平台的宗旨在于研究和推广新技术,以及探讨技术在教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方面的作用。VHN的重要活动之一是每年一次的“虚拟系统与多媒体国际会议”VSMM(Virtual Systems and Multi Media)。

③美国视觉信息资源管理

在1993年,美国视觉资料协会(Visual Resources Association)建立了数据标准委员会(Data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DSC),用以满足管理网络环境下视觉资料收藏的需要,并在1996年推出了视觉资料核心类目(The Core Categories for Visual Resources,简称VRA Core)的V1.0。DSC每年都要召开会议讨论VRA的发展。1994年它推出的数字化项目,引导其收藏的图书、绘画、手稿、照片等转换成数字资源存储利用。自1995年开始规定了VRA视觉资源协会核心类目并开发相应资源,特别是影像、视频、三维等视觉文献。VRA是为在网络环境下描述艺术、建筑、史前古器物、民间文化等艺术类可视化资源而建立的元数据标准。2000年7月24日发布执行的最新版本为version 3.0,制定了17项元素。

④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研究数据库

史密森博物馆和史密森学会是唯一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半官方性质的博物馆机构。英国化学家和矿物学家詹姆斯·史密森(James Smithson)在1829年去世。他的遗嘱写明,他唯一的侄子如果没有继承人,那么他的遗产将在美国华盛顿建立以史密森命名的学会,用以积累和传播知识。于是该学会由这位科学家史密森遗赠捐款,根据美国国会法令于1846年创建于首都华盛顿。学会下设18所博物馆和1所国立动物园。参观史密森尼的18座博物馆、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时,就进入了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此外,该博物馆还是一个研究中心,致力于公共教育、国家服务以及艺术、科学和历史领域的学术研究。学会领导着著名的W.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J.F.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和若干分布在美国其他地区及一些国家的研究中心、天文台和科学实验室等机构。

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研究数据库(Smithsonian Institution Research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SIRIS)在史密森学会研究信息系统(SIRIS)中,在线可查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的档案、图书和特殊的藏品。SIRIS涵盖超过170万条专题内容广泛的记录,涉及艺术、设计、历史、文化与科技等。这些资料综合阐明了无数的历史事件、科学发现、文化现象、艺术风格和社会情况。它广泛涉及世界要目,为揭示过去、促进新发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书面记录和见证。在SIRIS在线目录条目中,往往伴随着数字化图像等。它由员工引导机构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研究报告、学术和普及出版物、数据库、网站资源、版本记录和展品等。

⑤美国数字化藏品保存项目

美国数字化藏品保存项目(Persistent Archives and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简称PAREM)是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和美国圣地亚哥超级计算机中心的合作项目,目的是建立一种可使内容迁移到新软件系统的环境,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2.加拿大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概述

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隶属于加拿大遗产部,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主要任务是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为各国的博物馆和研究人员提供相关的文化遗产信息,为加拿大博物馆提供最新的技术手段,为社会公众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丰富的信息知识。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制定了“禁止与预防文化资产权的输入、输出、转让方式协定”。身为最早的签署国之一,加拿大于1972年成立了国家资产目录计划(National Inventory Program,简称NIP),这就是CHIN的起源。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和加拿大国内博物馆的合作成果丰硕,现已建成加拿大藏品资料数据库,目前正在开展加拿大虚拟博物馆建设。通过虚拟博物馆建设,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正在努力探索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行模式,即通过网络虚拟空间,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其工作成果主要通过其旗下的加拿大文化遗产信息网和加拿大虚拟博物馆这两个网站来展现。(2)主要成果

①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CHIN)

加拿大文化遗产信息网络(Canada Heritage Information Network,简称CHIN)多年来营办的人文学科数据字典,记录了加拿大博物馆藏品的联合数据目录。文化遗产信息网的建设是为了管理和展示加拿大各博物馆的信息和藏品,特别着重保存和管理数字内容的方法,以及影像数字化和藏品管理系统的开发。据称它已建立加拿大近400万件藏品资讯链接。CHIN的门户网站“加拿大文化遗产信息网”定位在文化遗产资源的专业研究方向。在网站建设、设计、管理,以及网站资源、相关活动等方面,努力体现专业化的特点。除了提供自有资源,CHIN还精心选取全球各专业机构的有关工作与重要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地进行整合,并提供检索或链接功能,以便于用户快速查找所需的信息,提升相关文化及博物馆组织的知识信息获取能力。

该网站提供各种年度会议、研讨会、博物馆学及各类培训课程等信息的检索与链接。链接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资源的内容制作与维护、知识产权、藏品维护、标准规范、加拿大藏品资料数据库、网上资料图书馆、展示交流中心及保存等八大类。

②“加拿大虚拟博物馆”

加拿大遗产信息网络通过与各博物馆之间长达30年的合作,累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全部整合到加拿大虚拟博物馆(Virtual Museum of Canada)中。作为加拿大文化在线项目(Canadian Culture Online Program)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虚拟博物馆网站利用加拿大藏品资料库(Artefacts Canada)的影像信息提供各种在线展览,虚拟影像画廊服务,并开设了趣味游戏、教师中心、社区记忆、博物馆活动、个人博物馆及在线购物等特色栏目。虚拟博物馆自开通以来,以其生动的形式和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在线观众,第一年就吸引了来自145个国家的300多万人次的访问。

虚拟博物馆的建设目标在于宣传和展示加拿大的传奇历史和丰富的文人艺术宝藏。网站的展示充满了极具乐趣的创新多媒体内容,富于教育功能,易于激发人们的思维和灵感。虚拟展览综合了藏品本体信息和影像信息,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影像画廊按不同的主题分类,内容包括各类数字化影像。教师中心则按不同的学科整合归纳网络资源,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题授课素材。目前已开设了艺术、语文、卫生与体育、自然科学、数学、家庭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研究、道德与宗教研究、信息科技等10个学科方向。四、欧盟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盟委员会的带动下,欧洲各国在利用科学技术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方面,特别是数字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他们在美术馆馆藏品数字化、数据库建设以及遗产资源在社会服务和教育方面的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欧盟的框架计划中可以看到,自1986年以来,欧盟委员会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支持。从第一次框架计划(1986-1990)中以研究“空气污染对历史建筑物的影响”为中心的10个项目,到第五次框架计划(1999-2002)以“保护、修复和促进欧洲文化遗产”为中心的29个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资金额度都在不断地增加。欧盟框架计划支持的项目,内容涉及了文献、文物、历史建筑物等的保护与修复,环境、空气污染对历史建筑物的破坏,环境监测,古代的皮制品、花岗石建筑物的保护和修复,信息库资源建设等文化遗产的全部领域。欧洲著名的博物馆,如罗浮宫和大英博物馆等,纷纷挑选精美藏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多媒体展示。德国联邦内阁会议也在20世纪90年代就通过了到2000年信息技术发展的计划。一些中小博物馆则依靠产业、研究机构和大学支持,如欧盟European Union赞助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进行“Aquarelle计划”,支持欧洲各国博物馆与相关机构通过网络共享各自的数字典藏,进行文化传承。2.欧盟范围主要成果(1)欧盟信息社会科技计划

欧盟信息社会科技计划(Information Society Technology Program)。“信息社会科技计划”(IST)是欧盟的委托执行项目之一,源自于欧洲的“基础建设计划”。该计划目前正进行第六期(2003-2006)建设,目标是将欧洲打造为知识创造、分享与交换的中心。

该计划包括数字化学习计划与数字化文化资源计划两个部分。其中数字化学习计划建设的焦点集中在“学习资源的获取与个人化通信”和“提升学习环境”领域,主要是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及个人移动通信设备的进步,帮助个人更方便、有效地获得所需的信息。数字化文化资源计划的目标则是将整个欧洲建设成为研究型地区。该计划包括五个研究主题,分别是社会的记忆、数字化图书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虚拟现实游览及网络支撑平台。

文化资源获取与利用计划的合作单位包括欧洲各国的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研究机构及相关企业。通过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欧洲各国的文化资源建设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未来该计划还将在现有的基础上面向教育、旅游、医药卫生等领域继续拓展。(2)“Aquarelle计划”“Aquarelle计划”,即水彩画计划。它是为期三年的一个项目,由欧洲联盟计划中信息通信应用项目支持的计划。欧盟赞助了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INRIA)进行水彩画计划,支持欧洲各国博物馆与相关机构通过网络共享各自数字典藏,主要目的也是文化传承。该计划最终设计制作了一个在互联网上适用于文化遗产文献信息资源发现系统。

欧盟类似的信息资源库较为普遍。例如,由德国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of Cologne负责管理和运营,2002年建立了欧洲文化遗产网(European Cultural Heritage Network,简称ECHN)正在推动欧洲文化遗产数字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02年,基于“欧盟数字化项目合作行动计划”而成立的“欧盟文化艺术与教育科学信息资源数字化部长级网络(MINERVA)”设计统一欧盟信息资源数字化平台。MINERVA构建了一系列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知识库。篇幅有限,不再一一介绍。3.主要国家具体成果(1)意大利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意大利全国美术馆馆藏品的数字化工作均由大学和企业的专业人士承担。此外,以中央文献编目与登录中心(I.C.C.D)、罗马中央修复所(I.C.R)和中央图书病理研究中心(I.P.L)为代表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专业研究机构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其中,中央文献编目与登录中心(I.C.C.D)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图书编目及书籍病理学研究、文化遗产编目规划、方法处理和项目规划制度建设等方面起着指导作用。该中心一贯致力于提高信息资料综合、流通和成果转化的质量,参与相关信息化标准规范的研究与制定,开发动态信息系统,在档案编目管理与传播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ALINARI成立于185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以收集珍贵照片为主要工作的公司。200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和日本的日立制作所开始就“数字大使”的项目进行合作,分别将意大利和日本的国宝级绘画用数字图像技术进行复原并互赠。(2)法国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欧盟诸国中,法国若斯潘政府提出的“为法国进入信息化社会做好准备”政府行动纲领也是与法国图书馆、博物馆一起推行的。在法国,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是通过多种途径展开的。文化传播部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国家的遗产数字化计划,并负责国家所有的公共财产的数字化。除文化传播部外,其他国家机构如国家视听机构(INA)、法国国家图书馆(BNF)、国家博物馆协会(RMN)、声学/音乐研究协调机构(IRCAM)都有各自的数字化计划。法国文化传播部与所属的研究技术部开展了“知识产品化”、“数据建构与模型”、“计算机工具的改良”、“数字化资源的普及与优化”等项目。

数字化计划目前覆盖了全法国的20个地区,该计划将对法国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所有部门、考古学部门、历史纪念物、博物馆、部门档案馆和图书馆所有的资产进行数字化整合。博物馆的数字化是法国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点之一。这些数字化计划的实现,使得那些已老化、不宜频繁提供使用的、过于脆弱的原始文献,能够通过因特网为公众联机使用。法国在将数字化遗产资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育方面也有独特的贡献。在国家数字化计划中,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得以充分体现,这些数字化资源在学校教育、观光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利用。(3)英国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英国的博物馆主要由政府指导和资金支持信息化特别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英格兰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委员会(The Museums,Libraries and Archives Council;MLA)(以下简称“委员会”)是一个地区性的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协助英格兰地区所属的博物馆、图书馆和档案馆开展相关工作,引导政府在博物馆、图书馆及档案馆领域的政策决策与实施。委员会与英国联合资讯委员会、国家卫生服务委员会、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档案馆等相关机构合作。他们首先开展了“知识网”(Knowledge Web)项目建设。“知识网”项目一方面落实政府的长期战略,支持信息资源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提升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它对地区内博物馆的藏品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促进地区内各博物馆的文物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英国的全国学习网计划也令大专院校、图书馆、博物馆与“全国学习网”连通,从而扩大为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在英国,负责全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是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DCMS除了推动全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利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社会进步和培养创造性。国家与博物馆共同参与的“国家课程”和“指定博物馆计划”也都得到了国家巨额的资金支持。五、日本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1.概述

日本的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是在国家和民间企业的双重推动下展开的。90年代中期,由索尼、大日本印刷等33家日本主要企业和长野县等9个县组成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促进协会,旨在推进日本的传统文化数字化。现在,日本各个县、市都成立了与之相对应的协会,并且拨出专项资金用来发掘各地区的传统文化。日本通产省、文化省等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推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这一新领域的发展。日本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援。2.主要成果

E-Japan。在利用遗产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方面,它特别强调了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它加强针对中小学教育的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大力加强针对学校的信息安全系统、网络自动快速检索系统、紧急情况对应系统以及在网络上提供3D数据游览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完成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建设,解决以教育为目的的免费著作权问题;等等。

日本最著名的博物馆计划是由IBM东京研究所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支持网络环境中数字典藏资料的检索,同时支持互动式的网络浏览、编辑,尤以博物馆教育为重点。

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这是日本国家文化建设以及树立日本国际形象的策略之一。以日本的“数字文化大使”——“数字源氏物语图”和日本凸版印刷公司的纸媒体转向数字媒体为例。他们都是在这一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企业之一,代表了日本的历史、文化以及高科技的水准,并成功地树立了日本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国际形象。六、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和经验1.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

横观美、欧、日文博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可以看到各国负责制定文化遗产数字化政策和实施的部门各不相同。但其采取的手段和侧重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国家或产业资金大力支持。(2)文化与教育用户的需求成为其开发利用的支撑,使之利用成果范围广阔。(3)大学、研究所、同行业从人员、资金到技术手段的大力支持。(4)数字化程度较高,网络应用深入。(5)跨国、跨区域、跨领域合作丰富。2.国外文博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

各国的文博领域在国际合作、数据库建设、网络传播平台框架的建立与运营、信息资源的利用——教育、旅游、社会服务和多语言服务,以及利用遗产资源促进文化多样化发展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自从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提出“内容产业”概念以来,信息内容产业作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点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投入巨资,把信息内容产业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并建立相应的政府办事机构加以推动。数字博物馆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一些信息科技大国和重视文化传统的国家非常重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和推广工作。数字博物馆不仅包括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而且充分利用图像、音频、视频、地图、动画,设计出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用户界面,促进资源整合和技术交流。文化资源数字化最大的益处是可以保持和记录文物的信息,并利用这些资源在不动用文物的情况下展示和传播文化遗产,同时,文化遗产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进一步的资源整合,最终达到文化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西方的数字博物馆大都通过建立互联网站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如欧洲文化遗产网定位于成为推动研究的工具、支持交流的工具、传播信息的工具和建立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工具。美国一些博物馆,拓宽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的大学和博物馆纷纷展开了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工作,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博物馆,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应。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内容上,视觉资源在欧美文博领域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在技术发展理念上,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展现(数字化保存和在线展示藏品)、重构(再现已经消失或已演变的文物)、替代(数字化还原历史面貌)、再藏(通过网络整合馆际收藏)”。七、结语

文化遗产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并非只是机械地复制文物的外形,而是需要传达文物的历史、文化环境。人文文化,甚至地理特征都是构成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重要信息。西方的小学生对教科书的概念是很淡薄的,他们要完成作业还是要到图书馆或博物馆去看。在美国、英国,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很小就接受艺术熏陶。他们在父母陪伴或老师带领下在艺术博物馆描摹练习素描,或是在科学博物馆操作一些简单的科学测试,等等。西方国家的教育,从小就树立合理利用信息资源观念。因此我们看到西方国家的学生、普通公民与博物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成为每个公民生活中的必需。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董少春,陈红京,徐士进.数字博物馆概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科学出版社,2003.

4.王云娣,胡秀青,黄光明.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杨玲,潘守永主编.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学苑出版社,2005.

6.郑海燕编著.欧洲联盟信息政策研究[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7.cc对话.英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六大特点[J].金融电子化,2005(01).

8.刘彦凯.德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做法和启示[J].信息化建设,2008(7).

9.郭灿江.法国博物馆信息网站和网页设置对我国博物馆藏品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中国博物馆,2007(4).

10.孟中元.文博资料信息开发与应用研究试探[J].《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

11.Janet Marstine.“New Museum Theory and Practice,An Introduction”[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5-6-27.

12.Nancy A.Barta-Norton.“MARC Applications for Description of Visual Materials”[J].Journal Of Education.Media & Library Sciences.2004(9).

13.http://www.nysm.nysed.gov/.“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Data”[R].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graphic_information_system.2001-6.

14.Paul F.Marty.“Finding the Sskills for Tomorrow: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Museum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J].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Volume 21,Issue 4.2006-12.

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分析与展望

孙芮英(首都博物馆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045)

摘要:作为新媒体的网络,不仅是博物馆展示宣传的新途径,还是博物馆拓展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博物馆应该利用互联网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和生活的网络环境,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心智成长的网络环境。本文就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版网站建设、博物馆网站青少年教育内容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根据我国博物馆发展现状,对中国博物馆网站开发针对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内容及少儿版网站建设的实践工作,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展望。

关键字:博物馆 网站 青少年教育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社会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而我国是世界上青少年最多的国家,学生是我国博物馆数量最大的观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博物馆作为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场所,有义务也有必要将青少年教育作为博物馆工作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博物馆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博物馆数字化,则是桥梁上的高速路。随着数字化的深度与广度的不断加强,这一桥梁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新媒体的网络,不仅仅是博物馆展示宣传的新途径,也应该成为博物馆拓展教育功能的重要手段。

因此,通过建立博物馆少儿版网站加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世界上许多著名博物馆均利用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将青少年教育板块建设成博物馆网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他们通过博物馆网站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孩子、教师、家长提供系统化、细致入微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指导。在这方面,中国博物馆界明显是落后的;目前,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和专门论述都很少。一、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版网站概览

博物馆少儿版(儿童版)网站是指在原有博物馆网站基础上单独建立的、针对未成年人(青年、少年、儿童)服务的博物馆网站版本。这个版本应该是内容与形式区别于博物馆主网站,具有系统的知识架构,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未成年人心理、更易于让未成年人接受的表现形式来展示、传播博物馆知识的专门网站。当然,这其中还可细化,如少儿版偏重于10~16岁孩子;儿童版偏重于5~10岁的低龄孩子;本文暂不做细分,仅以服务于青少年的博物馆网站及其内容作为分析对象,统称为博物馆少儿版网站。1.国内博物馆少儿网站建设概况

2001年,首都博物馆建立了国内首个独立的博物馆少儿版网站。据现有资料统计,2008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仅有首都博物馆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独立的少儿版网站;三星堆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正在建设少儿版网站,尚无内容链接。其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儿童版网站内容简略,规模有限,可视作网站儿童板块。首都博物馆的少儿版网站,从建设规模、内容丰富程度、表现手段等方面衡量,可算做是独立的网站版本,针对10~16岁儿童,下设12个栏目;网站结构完整、针对性强、设计新颖、内容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博物馆虽然没有独立的少儿版网站,却设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网站栏目,其内容丰富多彩。例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网站“探索学习”栏目;湖南省博物馆“活动”栏目下面的“亲子乐园”、“学生专区”,等等。遗憾的是,更多的博物馆网站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方式阶段,表现出我“教”你“学”的姿态。当然,也有少数国家一级博物馆连网站都不存在。相比之下,能够拥有针对青少年教育学习方面的内容和资源的博物馆网站,已属不易。很多博物馆由于经费和观念的缘故不重视博物馆信息化发展,致使我国博物馆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普遍水平落后于国外博物馆。2.国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建设概况

美国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功能,几乎每家博物馆“建馆宗旨”都包含教育这一项内容。他们认为,博物馆第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事实上教育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的基石。各种类型的博物馆无不将儿童视为重要的服务对象,争相推出各种适合儿童的活动;而且,这些教育活动都是从幼儿阶段就开始了。网站更是如此,例如美国最著名的史密森尼博物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n),除了有专门的儿童栏目(www.si.edu/Kids)外,还专门建立了以教育为核心的独立网站(www.smithsonianeducation.org);旗下19家博物馆和美术馆网站上都有各具特色的少儿版网站或栏目。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网站有专门针对孩子的“museumkids”专题,其中探索和学习栏目(Explorer &Learn)中的板块“WHAT IS NEW?”有专门为儿童、青少年设计的内容,充分利用了卡通手段,形式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儿童浏览、学习。

法国罗浮宫博物馆不仅收藏与展览是举世闻名的,而且网站在儿童教育方面同样出色,非常新颖独特。它的少儿版入口是一个可爱、有趣的卡通人物头像,安排在页面右上角语言版本区域。孩子们看到这个头像,必然会引起点击的兴趣。特别之处在于,点击后并不是进入某个全新的页面,而是在该页呈现一个新的知识解读方式,即卡通人物解说和动画播放。此外,他们还针对与青少年教育有关的各类参观群体,如教师、家庭、青年人设立会员,并开设相应栏目入口。

英国大英博物馆,每年接待数以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其网站的语言版本多达10种。这样一个根本不发愁网站访问量的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依然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细致入微。其网站专门开设学习栏目(Learning),为不同需求的访问者提供周到的求知服务,特别是针对青少年。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了细分:服务学校和老师的栏目(Schools and teachers)、服务青年人的栏目(Adult and students)、服务家庭和孩子的栏目(Families and children),等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Schools and teachers 栏目将人群进行了二次细分,分别为6岁以下(Under 6);6~11岁(Age 6~11);12~16岁(Age 12-16);16岁以上(Age 16+);大学生(Young graduates)。而“年轻的探险家”栏目(Young explorers)有许多针对青少年的互动内容,他们以创造、游戏、探索、发布为题目(Create、Play、Discover、Post)设计了四个各具特色的教育互动栏目。

在俄罗斯,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的私人博物馆——冬宫,现已成为埃米塔什博物馆,其网站的英文版部分建立了儿童与教育板块(children and education),该板块对其实体博物馆为孩子们所提供的教育活动、资源及会员服务等做了全面介绍。二、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版网站对比分析1.技术表现形式

对比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版网站建设,从技术应用和表现形式上来说,中国博物馆毫不逊色。以首都博物馆网站少儿版为例,在技术层面,采用先进的内容管理和发布系统作为网站发布后台,管理和发布网站信息、制作网站页面。除传统的图片、文字页面外,多媒体技术手段广泛应用。音、视频、flash动画等,根据所要表现内容的需要巧妙添加。国内很多博物馆虽然没有少儿版网站或针对青少年的网站内容,但其官网的技术应用也可以证明其技术实力,在表现能力和形式多样性上也很先进。在2010年国际博协视听与新技术委员会(AVICOM)主办的国际博物馆多媒体节上,中国科技馆的“中国古代桥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网站都获得了“网络艺术综合奖”金奖。这就证明中国博物馆界在互联网及相关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资源建设规模

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2001年首都博物馆创建博物馆少儿版网站,证明国内建设少儿版网站的初始时间并不落后于国外。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内博物馆对于博物馆网站建设和其教育功能的开发仍然有待加强,潜力和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很多博物馆网站其总体建设是很有局限的,更难奢望开发针对青少年的教育栏目。

调查显示,网上观众是很喜欢利用博物馆网站资源的,尤其是关注藏品图片和研究资料。64.1%的观众喜欢或非常喜欢利用网上藏品的图片,45%的观众喜欢或非常喜欢浏览网上展览,49.3%的观众喜欢或非常喜欢网上的教育资源,62.4%的观众喜欢或非常喜欢利用博物馆网站的资料进行研究。作为数字化博物馆的一项基础工作,国外博物馆在进行数字化项目时都非常重视数字资源的采集建设,这也为将来的网络展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证。如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网站有640万件藏品信息可在线查阅。国内仅有故宫博物院建立了雄厚的数字化藏品信息资源,而这是历经十几年的数字化采集和数据整理后才做到的;国内大多数博物馆在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规模上远远不及国外博物馆,而服务于青少年的普及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内容就更有限。这其中有资金问题,但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所以,大力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提高博物馆网站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必须充分重视,在资金、人力、时间上加大投入。3.内容建设

教育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没有学习者对未知世界主动探索研究的精神,任何教育都不能奏效,博物馆教育尤其如此。通常说,博物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但它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博物馆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我们发现,好的内容和展示形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激发灵感、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方面美国的史密森尼博物馆的教育网站非常有参考意义。这个网站并不局限于为青少年提供服务,还兼具为教师、家长们提供教学服务。其教学计划“lesson plans”栏目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供老师、家长带领孩子共同探索,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自行研究,从而发现其中的秘密。在“prehistoric climate change and why it matters today”活动里,你可以加入史密森尼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团队,通过观测叶子化石,观察5500万年前全球变暖的过程。在这项研究中融入分类游戏、数学公式计算等互动方式,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发现史前时期的年平均气温,并关联到今天全球气候变暖这样的大课题。

对于已经逐步关注少儿网站建设的博物馆,开发集知识、娱乐于一体的互动教育项目,提高网站青少年教育互动功能是很重要的。

在内容建设方面,国内博物馆网站略显简单,互动性内容过于单一,缺少创新,缺乏深层次的内容发掘和研究。笔者认为,这与国内博物馆研究水平有关,也与博物馆对于社会科普问题重视不够有关,还与实体博物馆本身教育活动匮乏有关。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博物馆少儿网站上发布的青少年活动项目,很多都是来源于线下实体博物馆活动的。4.服务对象细分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大量的历史资料,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肥沃土壤。然而,青年、少年、儿童在注意力、意志力、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在服务上对他们要分别给予关注。上海博物馆网站“教育学习”栏目有个 “在博物馆里,我们该往哪里走?”参观路线,分别推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参观路线,并告诉孩子们在博物馆里看什么、如何看。显然博物馆已经意识到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区别对待。但这些项目较为零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

针对青少年年龄差异,国外博物馆网站无一例外地进行“受众细分”。从观众登录网站开始就进行细分,而不是仅仅针对某项内容。这也从侧面说明国外博物馆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服务细分是非常到位的。为青少年观众和成年观众设立不同的栏目,就是对观众的初步划分。而国内博物馆网站在观众细分方面差距较大。这暴露出博物馆对青少年网站建设力度不够的原因,在于博物馆尚未形成面对不同观众群体应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的明确认识和规划。国内仅有几家博物馆针对不同访问者进行了细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就是其中之一。主要做法是将整体划分为“公众版”和“学术版”,辅以“英文版”、“繁体版”、“儿童版”和“语音版”。这种观众细分方法也许尚不周到,但说明该馆在网站建设初期,已经认真分析了不同观众的需求。湖南省博物馆在“活动”栏目也对不同观众进行了细分,但仅仅限于该栏目。

笔者认为:借鉴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理论,从观众的角度设想和分析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是博物馆网站建设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如何建设真正符合博物馆网站服务观众,特别是服务青少年观众需求的网站栏目,还需要不断的深入探索和总结研究。教育应该被视为博物馆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缺少了这样一个政策的承诺,博物馆教育容易被看成是以增加观众人数为目的的市场营销手段。例如,国内博物馆社会教育往往是以请中小学生来博物馆集体参观为社教重点。博物馆给正规的学习教育附加了特别的价值,成为教育的一个非正式部分,扩大了正规教育的内涵,并提供了不同的学习、享受以及讨论方式。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应该区分不同的年龄阶段,为老师和家长提供完整的、全面的、细致入微的学习指导,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实施在线教育。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少儿网站建设才能更为全面和丰富,更为有的放矢。二、关于博物馆少儿网站建设的建议与展望1.关于内容建设(1)丰富内容

首先,博物馆藏品的数字资源建设是博物馆网站及其少儿网站内容充实的基础。2004年,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研究员苏珊娜萨拉夫(Suzanne Sarraf)在《博物馆互联网调查:谁在使用博物馆网站》中指出,大多数人访问博物馆网站是有目的的:85%的被调查者访问博物馆网站是为了增加阅历;23%的被调查者不仅希望看到藏品,更希望获取更多关于藏品的知识和信息,他们把博物馆网站描述成为“很好的电子词典、有效的工具、或灵活的图册”。因此,博物馆应该加强本馆的藏品数字资源采集、加工、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同时,我们要清楚少儿网站的内容不是简单地将相关学术资料(图书、画册等)复制在网站上,而是要在资料中抽取适合青少年的知识,进行提炼和再加工,包括编辑成图文并茂的短文、活灵活现的动画、简明有趣的漫画、轻松愉快的游戏节目,等等。

其次,参观博物馆所能达到的最通常的效果,就是获取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和对这些知识的一般印象。为了更进一步地让这些知识清晰化、印象更具体化、参观的收获最大化,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活动。博物馆网站作为博物馆展示宣传的重要途径,拓展博物馆教育功能也是责无旁贷的。因此,网站应该加强推介馆内社教活动的工作。这方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下载资源。博物馆里的每个社教活动都有相应的资料,可视为教育资源,如果网站编辑能够与社教人员共同策划,将部分资源通过网络下载的方式共享给更多观众,使无论是否来现场参与的观众都可以获取知识,这对社教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拓展和延伸,无形中也增加了博物馆的受众和知识传播范围。

纵观国内外博物馆网站,无论有无专门的青少年栏目,都会将博物馆社教活动介绍、参与办法等细节发布在网站上。然而,内容发布是否全面、准确、及时就有待推敲了。很多博物馆仅仅将社教部张贴在活动现场海报的电子版转载于博物馆网站,不是根据网站特点进行再设计和编辑。在纷繁的活动中,观众应该关注哪些活动?观众难于分辨;而博物馆人应该为观众提供哪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是博物馆网站信息发布者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何做到准确、明了,利用日历是个不错的方法,科学的分类与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2)公益性教育

西方博物馆的活动侧重于横向的青少年的社会化和自我认同的培养;中国博物馆的青少年活动则侧重于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西方博物馆在活动中培养青少年的组织、领导、协作能力,树立自信,甚至进行相关的职业训练,并使活动深入社会,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的认识,他们组织的很多活动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更关注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极强的公益性。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博物馆组织的活动应该是公益性的,其网站发布的知识也应该是公益性的;而不是狭隘地局限于博物馆自身的那些文化历史知识。例如,首都博物馆网站少儿版中“知识堂”栏目,《屋顶的秘密——太阳能“草帽”》、《多功能垃圾箱》两则漫画故事,讲述的是节能环保的话题。故事中利用首博现有资源,编辑情节,告诉孩子们“博物馆作为社会公益场所,具有道德教化和社会文化导向的作用,应大力倡导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同样,史密森尼博物馆设计的对叶子化石观测的在线项目,其目的也是通过科学的考察方法让孩子们在了解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全球变暖这一事件。因此,博物馆网站在开发社会教育内容时应注重发掘公益性教育。(3)科学精神培养

对待孩子,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传播知识,而不应该带有功利性。马克·波斯特曾经在《第二媒介时代》中指出:“媒介不过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工具,是现实与真实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全部失去稳定性……这一结果不是因为我们渴求文化、交流和信息,而是由于媒介的操作,颠倒真伪,摧毁意义……对历史和政治理智的最后通牒作出自发的全面抵制。”在这种情况下,要规范、优化和开发好媒体资源,保障其所传递的文本内容的健康积极是至关重要的。增强文化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和人文责任意识无疑是提升大众文化人文质量至关重要的环节,应当树立起自己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工作原则,引导媒体文化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尤其是博物馆这样一种公益文化机构,更应该肩负起传递真实信息、科学结论的使命。真实的科学知识,有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对其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有诸多有益影响;能够促进青少年科学精神的探寻和形成,培养孩子们的思辨精神及创造力。2.对于传播规律及技巧的掌握

掌握传播规律,运用大众传播心理学可以使博物馆网站建设,特别是青少年网站建设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先要了解他们的喜好。年轻人及成年人都倾向于选择有品质的休闲活动,并期待将他们的时间用在有收获及有趣味的事情上。博物馆应该通过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供一种愉快的与知识性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参与。2004年5月至7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和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加强博物馆展示宣传与社会服务”调研课题组,进行了“当代大学生眼中的博物馆”的调查,48.4%的同学选择了“娱乐趣味优先”;对于“博物馆兼顾知识与娱乐”的问题,49.5%的同学选择了“知识教育优先”,二者基本相同;说明娱乐趣味和知识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的心里摆在了同样重要的地位。可见,博物馆网站建设针对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内容,应该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举。此外还应该在传播技巧上多下工夫。这主要体现在网站的形式设计和页面设计上。(1)游戏的制作

博物馆少儿网站建设的内容需同青少年知识结构相吻合,与青少年思维方式相吻合,本着贵在参与的原则设计科普内容,特别是游戏。对孩子们来说,玩游戏是对现实世界规则的模仿。因此,游戏及受到引导的游戏在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竞争性游戏、技术性游戏、智力游戏、机智问答、历史性游戏等,都可以成功地转换到博物馆环境下。青少年是最富想象力、创造力的群体,博物馆教育应该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让他们自己决定要了解哪些知识,探寻哪些奥秘,游戏就是很好的启发式教育的开始。

娱乐游戏制作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游戏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平衡;游戏的娱乐性与时间占用尺度的拿捏。充斥着各种诱惑的网络世界是当代青少年无法绕过的生活境遇。在家长们纷纷担心孩子沉迷于网络的同时,博物馆有责任也有义务负担起净化网络环境的重任。制作更多有益于青少年,有知识性的娱乐游戏。特别是在游戏时间的控制上,很多多媒体公司在承揽博物馆互动游戏业务时,都宣传其制作的游戏内容如何有趣,能够提升博物馆网站的黏着度。其实不然,博物馆应该明确其制作游戏的真正目的,不是将青少年观众捆绑在博物馆网站上,更多的应该是传递知识。因此,过于复杂和耗时的游戏并不是博物馆应该推崇的。(2)增强故事性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穿插知识,被讲解员验证是吸引青少年注意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博物馆网站建设也应该借鉴讲故事的经验,寓教于乐。首都博物馆少儿版是个很好的案例,网站中三个卡通人物形象贯穿始终,既是品牌形象又是故事载体。网站上的故事均发生在人物中间,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博物馆知识。三个卡通形象各自的档案,作者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来设计故事情节。运用故事情节解读枯燥乏味的知识,提升青少年兴趣,这比较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同时,形象标志在宣传和推广博物馆及其活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形象的、视觉化的形式宣传少儿网站,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可以使观众对博物馆网站产生忠诚度。(3)增加独特内容

目前,各博物馆纷纷开发网上藏品资料信息系统,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明白网上信息资料的重要性后,还应了解网上观众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信息资料的使用状况,针对青少年的网上资源服务更是如此。

根据一项在美国的九座不同博物馆为期一年的在线调查统计显示,观众参观博物馆大约一年四次,访问网上博物馆大约一周一次。可见博物馆拥有博物馆网站是非常必要的。调查还显示,观众使用数字博物馆的需求与他们参观博物馆的需求是有区别的。75.6%赞同或非常赞同博物馆网站应利用网上环境的优势,提供不能在实体博物馆复制的独特的经历。为改进数字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博物馆应充分利用网上环境的优势,推出在实际博物馆不可能出现的、独特的经历,包括个性化的技术。博物馆网站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为网上观众提供参观的信息、经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

法国罗浮宫博物馆的儿童栏目设计极为巧妙。少儿版中利用Flash技术制作了大量动画,只需点击页面中跳出的动画图像,就可以播放动画短片,介绍藏品故事;同时配有英文解说和背景音乐,即使是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也会被其吸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这种设计在博物馆展厅里很难实现,唯有利用互联网技术。上网的青少年更感兴趣的是在实际博物馆中无法复制的独特的经历。(4)精良的制作是美育教育的开始

当前,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有悖社会文明的不健康、不文明的内容,对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五花八门的传播内容无疑会对青少年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行为产生重大作用。审美对人生存状态和健全发展格外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验,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对比国外设计简洁美观的网站页面,国内的很多博物馆都不太重视页面设计的美观性,不重视网页制作的精良,认为仅仅把内容放在互联网上就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美观和制作精良的页面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对人的一种审美教育。“在艺术的感召下,人们不仅更容易发现自然万物中蕴藏的美,而且更容易发现自己心灵世界的美,由此而达到对其自身人格价值的肯定”。值得指出的是,审美教育并不是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达尔文曾经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即欲使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和保持,就必须从儿童时代重视美育的训练。博物馆少儿网站的页面设计应肩负这样的使命。

博物馆少儿网站页面的设计应该遵循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版面的设计应该体现对比、统一、平衡、节奏、动感的原则,并处理好主次与聚散、图与地(即背景)、群组与间距、四角与对角线、空白与版面率等关系。此外,还应该关注色彩的搭配,充分考虑到功利、审美、心理这三个色彩的基本功能,且尽量控制在三种色彩以内。结束语

博物馆作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提高公民素质,培养公民科学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的使命。事实上,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使藏品及相关知识被公众——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所分享,并使他们能够参与到知识学习与文化交流中来。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博物馆的每个举措都应该以服务公众及教育为目标!如何利用互联网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学习和生活的网络环境;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心智成长的网络环境,是博物馆网站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青少年就成长在网络环境中,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友、购物、娱乐等活动都依赖于互联网进行,可以说,这一代人比成年人更适应这种网络生活。因此,博物馆利用互联网开展青少年教育也尤为重要。

数字博物馆建设不能忽视观众调查

郭 豹(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北京,100120)

摘要:博物馆观众调查是获取观众反馈、发现问题改进博物馆管理的一种最客观、最有效的手段。中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视了观众调查的开展。数字博物馆能够实现几乎所有类型观众调查方法,并且具有传统观众调查方法无可比拟的巨大优点。其主要方法包括:网页实时在线(含触摸屏)问卷调查、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网站留言板(含触摸屏)、论坛、电子邮箱、博客等实现观众留言、在线聊天系统实现观众座谈。观众调查在国内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罕有值得推介的成功案例。统计表明,50%以上的网站通过网站留言板、论坛、电子邮箱、博客实现了观众留言;极少有博物馆开展实时在线问卷调查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基本上没有博物馆利用在线聊天系统实现观众座谈。今后,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要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对博物馆观众调查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并乐于采用新技术;要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于博物馆观众调查;要重视对观众意见的回复;要重视问卷调查法,也不能偏废论坛和微博等形式的观众调查;开展观众调查要以博物馆业务人员为主。关键词:数字博物馆 观众调查 互联网

观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与观众保持沟通,随时把握观众需求及变化,以提供满足观众需要的各项服务,对实现博物馆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的目标至关重要。博物馆观众调查作为获取观众反馈、发现问题改进博物馆管理的一种最客观、最有效的手段备受重视。常见的观众调查有问卷调查、观众留言簿、观众座谈会等形式。但由于时间、经费、人员等原因,全国2000多所博物馆中,进行的观众调查多以观众留言簿为主,开展过问卷调查的不足20%,观众座谈会就更少了。调查时间短、样本少、反馈不及时,妨碍了结论的全面和准确性,很难对改进博物馆工作有指导意义,这一直是我国博物馆学实践和研究的薄弱领域。

在开展观众调查方面,数字博物馆具有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巨大优越性。10年前,笔者在《触摸屏与因特网——全新高效的博物馆调查方法》(《文物工作》2000年第8期)及《触摸屏与因特网调查方法的局限、对策及质量控制》(《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文集》,2000年)两篇文章中,追踪当代市场调查的研究成果,结合博物馆界的实际情况,讨论了利用触摸屏和因特网实现博物馆观众调查的主要方法,为博物馆工作者提供借鉴,并乐观地预测,其具有极其光明的应用前景。但遗憾的是,10年过去了,绝大多数博物馆观众调查仍然采用了传统、落后的手段,新技术并没有得到普遍应用,如火如荼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更是忽视了观众调查。笔者结合近些年来新出现的网络应用技术,对此问题继续进行探讨。一、数字博物馆观众调查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

数字博物馆能够实现几乎所有类型观众调查方法,并且具有远远超过传统观众调查方法的优点。1.网页实时在线(含触摸屏)问卷调查

博物馆工作者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发布到网站上,感兴趣的网民可以在网站页面上填写问卷,填写完毕后点击提交,数据自动进行保存,并可立即运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基本流程是:使用设计器编辑创建网页问卷;发布问卷到网络在线平台;在线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和保存数据。现在,已经有很多公司开发出了功能强大的在线问卷调查系统,博物馆可以无须考虑技术因素,把精力用于问卷设计。

其优点:①调查费用较低,通常只有传统调查费用的10%,主要是设计费和数据处理费,每份问卷所要支付的费用几乎为零,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②样本数量庞大,调查范围可达全国乃至全世界。③时效性及时,能在很短时间内开始调查,而且可以全天候进行,并有可能在短短几天内得出有意义的结论。④质量控制好,问卷的复核检验由计算机依据设定的检验条件自动实施,避免被调查者填写出错和工作人员统计错误;身份验证技术相对成熟,能较为有效地防止信息采集过程中的舞弊行为。⑤后期处理工作量极少,数据可在提交后立即导入后台数据库并通过软件得出统计结果。⑥调查结果相对可信,被调查者是在完全自愿的原则下参与调查,而且不受传统模式下访谈员的影响。

缺点:①样本代表性差,仅仅代表网民;②技术手段难以杜绝重复填写问卷情况的发生。2.电子邮件问卷调查

博物馆工作者将设计好的电子版的调查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出去。感兴趣的邮件接收者填写后,再回复邮件给博物馆。经过工作人员(或专门的软件)汇总、复核、分析后,得出调查结论。

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费用低、样本数量庞大,后期处理工作量较少,调查结果相对可信,这些同网页实时在线问卷调查的优点一样。

缺点:样本仅仅代表网民;大量发送邮件容易被邮件系统认为是垃圾邮件;反馈速度慢于网页实时在线且反馈量少。3.网站留言板(含触摸屏)、论坛、电子邮箱、博客等实现观众留言

优点:①发表意见方便,其事先咨询和事后意见建议的功能,更是博物馆展厅内的观众留言簿无法实现的;②留言的针对性强;③相比实体博物馆展厅的“观众留言”和观众调查,更为客观、真实并体现对个人意愿的尊重。4.在线聊天系统实现观众座谈

常见的有QQ群、MSN群的聊天、各大网站的聊天室等,由工作人员邀请网友,就需要调查的问题征求意见。

其优点:①方便快捷;②可能更加客观真实,在线聊天、访谈克服了面对面座谈时可能出现的拘束局促,被调查者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二、观众调查在国内数字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尽管数字博物馆观众调查具有成本低、样本量大、统计结果及时、灵活自主等诸多优点,但是,在国内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中却罕有值得推介的成功案例。其应用现状从笔者对2011年3月份国内各博物馆网站的分析可窥一斑。1.50%以上的网站通过网站留言板、论坛、电子邮箱、博客实现了观众留言

这样的数据应该算是不错了,大、中、小型博物馆都注意到了利用网站收集观众的意见。对于观众发表的意见,有的博物馆有专人回复且回复速度很快、很详细,能够让观众感觉到博物馆对观众意见的重视,也有的博物馆回复观众留言速度很慢甚至根本不回复。更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个别省级综合博物馆在网站上居然没有给观众发表意见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开通微博,和网民进行互动交流。2009年8月新浪网首推微博,同年10月深圳博物馆捷足先登,成为国内首家注册微博的博物馆。随后,许多博物馆相继注册,掀起了一股微博热,其中既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博物馆,也有一些市县级小博物馆。故宫、国博的“听众”还突破了百万。网友们提出了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得到了博物馆及时有效的回复。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微博关注和了解博物馆。2.极少有博物馆开展实时在线问卷调查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

博物馆传统观众调查最常用的问卷调查,利用互联网将更加方便、快捷、省钱,而且也有诸多公司开发了商用的问卷调查系统软件,但遗憾的是,基本上没有博物馆开展网络问卷调查。

北京某中央级纪念馆,网页上有一个问卷调查,但问题只有三个,而且填写时显示错误,问卷策划设计和技术制作都不专业。山东省博物馆在网站上给出了专业的观众问卷调查表,分为儿童、成人两个版本。可惜的是,调查问卷只是把纸质问卷变成了Word文档,让观众自行下载后发回到博物馆邮箱中,根本没有发挥出在线问卷调查和电子邮件问卷调查的优势。云南省博物馆在“咨询建议”栏目中有《云南省博物馆免费开放观众问卷调查表》,也是同样的问题。还有的博物馆网站中有“调查问卷”或“观众调查”栏目,但点击后,或者是“正在建设中”,或者是“无内容”。这说明博物馆管理者考虑到了利用网络开展观众调查,但更多的博物馆还没有这样的设想。3.基本上没有博物馆利用在线聊天系统实现观众座谈

目前,绝大多数博物馆与观众缺少网络实时互动,基本上没有博物馆利用在线聊天系统实现观众座谈。三、数字博物馆建设中观众调查的发展思路

数字博物馆建设中遗漏或忽视观众调查的原因很多,或者是没有了解到新技术的发展,或者是管理者没有重视,或者是缺乏专业技术力量,或者是资金缺乏,等等,不一而足。今后,数字博物馆在建设中必须充分重视观众调查。1.了解新技术的发展对博物馆观众调查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并乐于采用新技术

事实上,商业性的市场调查已经广泛采用了在线及电子邮件的问卷调查,“Surverypark”、“AskForm问道”等成熟的商用系统软件和平台也被普遍使用。博物馆管理者要主动了解并采用新技术,以改变很少开展博物馆观众调查的局面。2.要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于博物馆观众调查

数字博物馆的一切活动,都是依托于实体博物馆的,是对实体博物馆各项工作职能的虚拟体现,当然也包括博物馆社教工作中极为重要的观众调查工作。虽然相比传统观众调查方法,网络调查费用低廉,但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3.要重视对观众意见的回复

有的博物馆网站,观众留言及博物馆的回复都是公开可见的。有的博物馆因为种种原因,观众能够通过网站给博物馆留言,但是留言不公开。从观众心理的角度,公开的、及时的回复,能够促使更多的观众发表留言。同时,针对观众普遍提出的问题可设立“常见问题区”,避免重复提问,既节省人力,也可使观众上了网站就能及时得到解疑。4.要重视问卷调查法,也不能偏废论坛和微博等形式的观众调查

问卷调查法有其优点,博物馆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集中的、比较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有较强的针对性,制作、发布和统计都非常便利,应当引起博物馆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论坛、微博等形式的观众调查则因为内容广泛,所以对博物馆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指导和参考意义,不足的是需要人员长期进行管理,以便及时删除一些有害信息。5.网络调查要以博物馆业务人员为主

网络调查虽然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意义,但是,它所进行的调查,无论在调查目的、指导原则、理论基础、基本概念、调查设计和调查报告的写作诸方面都必须与传统的调查方法一致。因为,网络调查的开展一定要以博物馆业务人员为主,决不能因为不熟悉技术而由技术人员越俎代庖。

总之,在数字博物馆建设中运用观众调查,一定能解决长期困扰博物馆界的进行观众调查难的问题,在实践中具有极其光明的应用前景,从而为博物馆服务观众,做好“三贴近”,从根本上改传统博物馆以“藏品为本”的办馆模式为“以人为本”,实现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历史转折,发挥积极作用。

浅论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性——从技术演示到审美传达的转变

黄墨樵(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VR制作科,北京,100009)摘 要: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具有普遍价值的文物和人类生活见证品同样也正经历着数字化的洗礼。虽然我国并不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源地,但在这场变革中,我们并不甘于落后,一直奋起直追,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文博工作者运用大量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将文化遗产数字化、虚拟化,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关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诸多理论问题。本文选取其中的有关数字化对象性的专门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数字化的工具属性,明确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和目标,探寻理想的数字化形态,为建立起理想而健康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事业提供些许参考和启发。关键词:文化遗产 数字化 对象性 审美传达一、文化遗产数字化所具备的工具属性1.数字化的工具属性

数字化——将复杂多变的各种信息转变成可度量的数字和数据,由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和统一管理并存储。数字化能够将人从机械化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人为工作所带来的失误;数字化能够虚拟出各种事物的可能性,无论真实存在与否,只要人的想象力所及,数字化都能将其虚拟成形;数字化能够将人类的感官和行动放大或缩小数个物理量级,从而能使人在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之间任意遨游。我们在感慨数字化的诸多优越性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数字化都是作为一种为达到、完成或促进事物某种状态的手段和措施。也就是说数字化本身存在很强的工具属性,是一种手段。2.数字化是手段

大家都知道,人类的任何有意义的活动都是存在对象性和目标性的。我们在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中,对于这项工作须有着较为明晰的认识。我个人认为,数字化只是手段,并不是这项工作的对象和目的。如果我们仅仅将文化遗产的各种特征和信息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输入进电子计算机当做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那么我们将失去这项有益事业的根本意义。我们之所以使用数字化手段来保存、重现、模拟文化遗产,就是为了能让公众以便捷、高效、准确、直观等方式了解和鉴赏这些先人遗留给世人的物质见证,在其间寻找自我的历史轨迹和坐标,提高完善自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其实博物馆就像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媒介,它提供了一个实际空间,建立起了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所有人能够有机会自由往返穿梭于时空交错间,完成古人与现代人心灵上的碰撞和精神上的共鸣。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与目标1.对象的分类

如果数字化只能称之为手段,那么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与目标又如何具体拆分理解。我们首先需要对对象进行分类。我认为,数字化的对象由两大类别组成。一个是数据性质类,另一个是展示性质类。数据性质类可以理解为为了保存文物的各种物理和非物理特征所进行的数据备份和保存。有赖于数字化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大量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得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得以保存。对于海量的数据量,数字化充分发挥其优点,使提取者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文化遗产数据,同时利用数字化的节点模式,可以搜寻到与之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大大地节约所费时间和精力,提高研究效率。而展示性质类则是通过数字化,在真实文物之外,全新模拟再现出文化遗产的虚拟实物形态。这种模式主要见于展览中,用于将饱含于文物中的各种物质和文化信息传递给观者。由于数字化后的虚拟文物是独立于真实文物之外,这样就避免了对真实文物的再损耗的风险。而观者从展示虚拟文物中得到的各种信息也并没有因为离开了真实文物而产生偏差和减少,相反还因数字化所带来的全面性和直观性,得到了更丰富更确切的信息。

数据性质的对象与展示性质的对象并非各自独立、毫无关联。这两个大类的分类对象应该说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2.数据、研究与反馈三者间的关系

数据性质的对象可以理解为数据本身。而展示性质的对象则是将数据本身再加工,反馈给公众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反馈。数据与反馈中间需要一种活动将其联系,那就是研究。通常情况下,我们将文化遗产初次数字化后变成数据,而这种数据形态是不被公众所接受和理解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通过理性分析、逻辑判定及各种推导演绎,从数据中找寻结论。当结论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数字化的另一对象属性则开始作用。因为研究并不是终点,将研究成果和结论展示反馈给公众就成为最终的对象形态。这一过程中,数据、研究及反馈三者所扮演的十分重要角色,不可或缺。数据作为数字化的起点将文物虚拟化,转变成为一种便捷形态,能够准确作用于研究工作中。而数字化的研究方式能够让繁复的研究工作更有效率,又不失准确性。一般的学术结论存在生涩难懂的特点,因此需要将研究成果再次数字化,以便展示传播,将研究成果以某种特定方式反馈给公众,完成博物馆将文化遗传数字化的最终目标。三、从技术展示到审美表达的转变1.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对于展示性质的对象,我认为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技术形态,另一种则是艺术形态。正如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的计算机图形图像领域。开始的近30年发展中,所有人的注意力无一例外地都集中于展示它的技术特征,为此开发了各种带有技术展示性质的节目和实验。但有趣的是,而当时间的刻度划过90年代之时,这个领域突然发生了质变。原先以技术挂帅,以技术征服观众眼球的做法逐渐让位于重视故事情节和审美情趣,在视觉冲击和技术展示的同时,注重心灵上的共鸣和内在感染力为核心的创作模式。这一看似突如其来的转变其实是有着内部深层次的起因。在某种事物刚开始发展的过程中,崭新的领域对于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它的能量和潜质都还未能得到人的理性认识,更谈不上熟练掌握,因此需要人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用于技术层面,熟悉掌握它的工具属性。但随着技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这种单纯的技术层面对话逐渐让位于更高阶段的艺术层面,也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精神层面,如审美需求。而高级的审美需求又需要大量先进技术和精湛技艺的提供支持,因此审美需求又成为推动技术不断创新的强大动力。这也就有了20世纪90年代的那次内涵转变。推而广之,文化遗产领域中的数字化也有着相同的经历。对于刚刚兴起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事业来说,技术展示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为我们向高级形态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这一过程并非是目的。我们需要的是为了公众更为便捷和直观地体验到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人文内容,利用数字化的各种有益特性来传达文化遗产身后所蕴藏的丰富审美属性。我们一直在说审美,为什么要以这个切入点来谈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对象性和目标性,这就要取决于审美传达的价值所在。2.审美传达的价值

审美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贯穿始终的一项活动,是人与物质、社会与自然间形成的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形态。美的事物能给人带来愉悦之感,而“审”其实就是一种评判过程,是寻找和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审美活动具有直观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等特点,这恰恰契合了数字化的优点。在展示反馈阶段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中,数字化应该利用在图像图形方面的优势,直观而充满想象地为公众展示中间阶段的研究成果,同时这种展示是富有艺术性的,也可以说是一次完整的审美经历。在感官层面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在精神层面力求打动公众,引发公众对文化遗产所体现的历史美、艺术美和人文美的共鸣。将美传达给公众,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公众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之所以审美,除了愉悦自我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善自我。在欣赏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能够通过“审”,在其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历史坐标,能够体味人类不断发展前行的艰辛,感受到先人对美的鉴赏与追求,感叹他们的技艺精湛,体会他们对生活的感悟。有了这些感悟,公众就会自发地对文化遗产本身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关注,从而自觉地挖掘遗产背后所蕴藏的人文内容和价值,同时也在无形中不断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这样我们博物馆数字化的目标和对象将向社会领域广度延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社会进步事业中的有益作用。3.数字化的理想形态

近几年来,随着我们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事业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根据人文优先,内容为主的原则,我们将数字化的焦点有意识地从技术展示方面转向审美传达方面。我们不断尝试新颖的数字化实现手段和方式,寻求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想状态。如2009年故宫博物院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制作的大型虚拟现实节目《养心殿》和2010年该所制作的《倦勤斋》,都是在探寻数字化的理想状态这一背景下创制完成的。虚拟现实是数字化技术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方面的一项综合性运用。可以说这种技术本身既带有很强的技术专业性,又带有很浓郁的艺术性。因为无论以什么方式呈现在人的眼前,图形图像是视觉的,视觉的就必然会产生美、丑,这就决定了这些节目最后的效果是必须要经历审美的。美又分形式美和精神美,这两点我们都做出了充分关注。既要画面漂亮、形式新颖、气氛渲染浓郁,又要视角与内容充满着人文气息、符合精神美的诉求。只有这样,才能给予观众综合的审美传达,达到综合审美的目的。从建筑文物本身的形式美,到建筑背后所饱含的人文关怀,都要在节目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和传达。除了在虚拟现实领域的探索,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在2010年完成了对《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展示。这次尝试主要着眼于作品本身给观众带来的体会和思考。我们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数字化采集,使得最后在超大型LED显示器上可以将画作在物理级别上放缩若干倍,既能总揽全局,也能玩味其中微小细节之处,几乎将画作的所有细节都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我们将画作中的场景进行区域划分,配上音效和对话,使得画中场景个个都跃然纸上,立刻活了过来。这次对《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应该是书画类文物数字化的一次有益尝试。它使对画作本身的欣赏扩展延伸至画作背后的人文内容,使这次审美活动充满乐趣和新奇点,同时也引导着观众去重新理解和解读画作。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数字化实践活动都有意识地将数字化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利用它强大的工具属性去传达各自的人文内容,而切入点都集中于审美活动之中,并非技术本身。应该说这才是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想形态。

经过我们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理论的不断思考,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实践中,我们力求促成从技术展示到审美表达的这种转变,引导公众去探寻文化遗产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历史魅力和艺术感染力。利用数字化在表达文化遗产的审美属性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诸多可能性,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展示反馈领域的直观性、易用性、准确性、虚拟性和丰富性,将知识传达与审美表达结合起来,承载着当下人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丰富联想和大胆推测,为公众提供艺术化的、不失完整且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审美经历。从最容易产生共鸣的审美活动入手,很自然地将公众带入历史文化的殿堂,同时能够充分挖掘公众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自发参与到文化遗产的欣赏之中。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公众对历史文化和艺术鉴赏的素质。

公众需求与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刘雅楠(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100081)摘 要:当今社会对博物馆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的实体博物馆由于自身的一些限制,无法满足公众对博物馆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数字博物馆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基础,增强博物馆的公益性、公共性、多样性和均等性。本文以公众需求为出发点,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特点和优势,论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数字 博物馆 公众需求 发展趋势

与普通博物馆相比较,数字博物馆具有信息实体虚拟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智能化、信息展示多样化等特点。在这里,最为关键的是信息实体虚拟化,即数字博物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对实体博物馆工作职能的虚拟体现,都以实体博物馆为依托,同时又反过来作用于实体博物馆,是对实体博物馆职能的拓展和延伸。一、数字博物馆的公众需求

公众对数字博物馆的需求,我们要从两方面去了解,首先是公众对博物馆、对知识的需求;其次是公众对信息化社会、对网络应用的需求。

博物馆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设施。它既是收藏中心、研究机构,也是传播知识的学校,或是提供娱乐的场所,但归根结底,它面向的是广大群众,是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公共机构。因此,公共服务体系应当是博物馆建设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公益性、公共性、均等性和多样性。

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特征,是实现公民文化福利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参观观众。但我们应该看到,保护和扩大社会公共利益是博物馆重要的职责之一,公益性程度是政府财政支持与否的重要依据,公益性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的力度应该越大。因此,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免票不是博物馆的公益性的唯一途径,适当的门票收入并不一定妨碍博物馆的公益性,非营利性也不一定增加博物馆的公益性,它的公益性应该体现在社会责任上,突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弱式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显然,数字化、网络化对于实现博物馆的公益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将博物馆的藏品通过网络展示给公众,可以减少文物的维护成本、降低文物损坏的概率、节省空间,等等,随着博物馆运营成本的降低,其公益性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公共性是指社会大众和社会的各阶层都有权参与,都有权共享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同时,这种服务应该是不分地区、民族、肤色、性别、年龄、身份、职务等,都可以享用。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博物馆,是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它的公共性以社会性为参考坐标,越是接近社会,其公共性越明显,越远离社会,其公共性就会越弱。因此,博物馆的公共性要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同质的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无条件地对社会公众进行开放。推动博物馆的公共性的最大阻力就是地域条件的限制。首先,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想去博物馆参观,路途的远近、交通成本的高低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其次,某些博物馆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或者对于其中一些文物的保护需要,不能允许公众自由进入参观。数字博物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论相隔多远,网络可以极大地拉近彼此的距离,即使相隔千里,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在网络上参观博物馆,同时还避免对一些珍贵藏品的损坏。

均等性就是要平等地对待社会公众,并且要提供机会均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是一种水平性的、横向的、平均性的公平。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由于投入不到位、分布不均衡、体制不完善、功能不完备等原因导致公共服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即便是一些省市级的大馆,也同样存在藏品的使用效率不高,长年沉睡库房;博物馆图书资料不对外公开,不能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有的受商业化利益驱动,展厅长期出租赚取经济利润等问题。因此,建立均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只能是一句空谈。在建设社会公众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必须确立公平的公共服务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证社会公众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尊重社会公众的自由选择权。展品的使用率不高,展厅不能物尽其用,这些都是由于藏品展示的空间资源不够、利用不好造成的。而数字博物馆有效地避免了这个问题,不需要大面积的空间摆放展品,也不要大量的人力来更换展品,只要将信息数字化,登录到开辟好的网络虚拟空间上,就可以将展品展示给公众。

博物馆是一个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它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应该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举办相应的精品文物陈列,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品,如举办群众性学术讲座、出版专业书籍和普及读物、加快文化产业开发、做好文物复仿制品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形象地解读历史,尽可能多地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信息,突出本地区的文化亮点。同时,这种多样性还体现在与文化产品相配套的服务上,如参观环境的改善、提供相对应的设备设施和温馨的人文服务等方面。博物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对于提高其多样性有着显著的优势,无论是藏品的交流以及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还是有针对性的讲解、讲座,与展览相关的配套性服务,网络都为之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平台。

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在满足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对网络本身的需求也日渐增加。随着网络的日趋发达,更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数字博物馆很好地将公众对博物馆文化和对网络化、信息化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参观博物馆的需求。二、数字博物馆的优势

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向外打开的另一扇窗口,实体博物馆的丰富资讯得以从这个窗口传递出去,社会公众的需求、意见可以从这扇窗口传递进来,大大促进了博物馆与公众的沟通,密切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联系,也加强了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

数字博物馆是促使潜在观众变为实体博物馆观众的桥梁。

数字博物馆是广泛传播博物馆文化的重要渠道。

数字博物馆是进行远程教学的课堂。

数字博物馆是促进实体博物馆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在数字技术进入实体博物馆之前,实体博物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藏品家底不清、业务档案保存不善、资料流失严重、查找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而数字博物馆的引入,促进了各种资料的整理和数字化保存。特别是实现了自动化办公的博物馆,资料的存储、调用非常方便,大大加强了对藏品账务、业务资料的管理,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不难看出,数字博物馆其实是对实体博物馆功能的拓展与辅助,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将博物馆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三、数字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博物馆本身的社会价值来看,建设数字博物馆时应遵循三个规律:一是注重遵循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工程的发展规律;二是遵循博物馆的发展规律;三是遵循为公众服务的规律。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公众的需求是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一定要以公众需求为基础,以满足公众所需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传统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在传播科学、普及知识方面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大多数博物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博物馆的陈列“一成不变”,博物馆的教育方式千篇一律,博物馆对全民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力已经下降了很多。新的时代精神呼唤新的博物馆形式。应该说,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它既是观众对博物馆发展的要求,更是博物馆对社会发展的回应。客观地说,相对于传统的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更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服务理念从以展品为主到以观众为主。早期博物馆重视的是其馆藏的珍贵文物,或是陈列本国在文化发展上有重要意义的发明或事迹。而观众只能在陈列的橱窗中看到这些所谓珍宝,其展示定位还是以“展品”为主。然而,数字博物馆的展示内容,最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吸引并掌握观众的注意力,并注意到人对展品的心理反应、精神满足、知识的获得以及经验的累积,以借此产生教育的功效。所以,除了提供最新的文博知识之外,数字展示上能够引发、掌握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提升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并培养观众具有理性思维的观察态度。当然,这并不意味不重视“展品”,而是“观众”与“展品”相较之下,观众似乎在近年来较被重视,越来越重视学习的过程、启发的过程,因此,“展品”就不是博物馆展示中唯一的出路了。

其次,服务对象从精英主义到大众文化。信息时代的标志就是数字化网络,截至目前,全球大约有十几亿互联网用户,而这些用户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文化。在物理层面上,是博物馆的潜在用户群从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极大的扩延,从另一个方面也显示了“大众文化”的教育力量的重要性。因此,数字博物馆要想吸引观众的访问,就不能再固守原有的精英主义的文化观点了,强大的大众文化需求必须与原有的精英主义进行整合,以求发展出吸引观众到来的新形式的数字博物馆。这从表面上看是博物馆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其实质则是博物馆功能原则的回归,即博物馆的设立应突出研究与教育的目的。

再次,服务形式从请勿触摸到欢迎参与。早期的博物馆展示,都是“不准动手”的。从博物馆的认知规律来说,参与也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效益的重要方法。心理学研究揭示,对一个陌生事物仅凭听觉,其接受率为15%;仅凭视觉,接受率为25%;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其接受率可达到65%,大大超过二者之和。这就是博物馆讲解效益的理论根据。另有研究表明,触觉接触到的信息暂存时间,比视觉长20倍,比听觉长10倍,信息暂存时间长,被加工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在观展品、听讲解的同时,加上参与,如触摸、实验、表演等,观众的接受率将大大提高。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为观众参与提供了新的方式。这个观念打破了传统博物馆不与观众沟通的形态,这种让展品与观众产生互动的展出方式是基于“动手参与”比“单纯观察”更具学习效果的思路。

博物馆的参与是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因此,博物馆参与可分为博物馆参与社会和博物馆让社会参与。由于参与是互动的,在参与中会有思想、活动的撞击,从中就会出现创新。博物馆的参与,促进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博物馆为社会进步发挥了作用,而博物馆本身也在参与中得到了发展,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可以说,参与是现代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显著的不同之处,也是现代社会对博物馆的基本要求,是博物馆能否在现代社会立足和发展的基点。

综上所述,博物馆如果希望发挥影响力,首先需要做到的便是满足观众的需求,引起观众的兴趣,使观众主动进入博物馆。新的博物馆形式将是以观众的立场为出发点,更强调参与和互动沟通的数字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张文军.服务公众——博物馆的责任与使命[EB/OL].[2010-07-28]http://www.chnmus.net/html/20080707/569551.html.

2.刘英,张浩达.公众的需求是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再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机遇与亟须解决的问题[C]//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数字博物馆:应用与发展

金瑞国(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100029)摘 要:数字博物馆是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功能进行再现和延伸,它以数字藏品为核心,通过多样化的展示形式,实现资源和知识的整合,致力于文化的全民“所有”和全民“享有”。目前,我国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但受政策、财力、认知、标准规范、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仍有广阔空间。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必将超越传统博物馆的围墙,融入公共文化生活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潮流之中,以多向传播的方式,突出体现共建、共享的特性,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认同的培养,担任中间力量。关键词:数字博物馆 特征 应用 发展

十年磨剑。数字博物馆已从最初的概念争论和模式探讨,发展到数字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加工、展示及相关支撑环节(网络、设备、软件、技术、标准、机构)的全面深化,涌现出一批“领跑者”和“供应商”,在庞大需求的刺激下,正日益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推动,一个全民享有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构架初步形成。一、数字博物馆的范畴和特征

简言之,数字博物馆是以数字形态存在的“博物馆”,是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博物馆的功能进行再现和延伸。传统博物馆以藏品为基础,围绕藏品开展收藏、研究、展示等活动。数字博物馆继续保留了上述功能,并以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加以扩展。数字博物馆应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数字典藏、知识管理和虚拟展示。

数字典藏是数字博物馆的基础,是用数字手段建立的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藏品档案(数据库),它可以脱离传统博物馆的征集、建账和保管方式,实现高效协同操作和管理。

知识管理是数字博物馆的关键,数字典藏的目的是实现有效利用,如随时掌握藏品动态,提高保管水平;建立资料共享平台及互动体系,推动科学研究;发布藏品信息,服务展示教育和文化传播等,这些都需要把各类数据整合为知识化的内容体系,进行科学的挖掘、分析、推送和管理。

虚拟展示是数字博物馆的灵魂,是使博物馆成为“全人类的博物馆”(文化集中地)——而非“博物馆的博物馆”——的重要环节。虚拟展示可以用于博物馆内对实物展品内涵的辅助解读,可以独立在互联网上形成又一个完整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也可以“化身”为数字文化产品供用户收藏与欣赏。

综上,数字博物馆是一个藏品信息采集、存储、加工、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包括了信息资源建设、数据库管理、信息网络设施、信息化展示等多方面的内容,主要特征如下:(1)数字博物馆必须以数字藏品为核心,数字藏品信息可以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不断积累,也可以被无限地复制、存储、加工与展示传播。(2)数字博物馆展示形式多样化,其根本目的是以多种形式介绍藏品精华,揭示文化内涵,传递人文价值。(3)数字博物馆可以且应打破传统博物馆的界限,实现资源和知识的整合,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广泛的信息共享。为此,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并注意合理保障知识产权。(4)数字博物馆为多种技术应用提供了综合平台,鼓励技术的不断进步,更欢迎高科技走向“平民”。(5)数字博物馆突出强调与受众的互动,关心用户的需求,致力于文化的全民“所有”和全民“享有”。1.数字博物馆的应用需求

综观国内外数字博物馆发展,大体呈现出三种形式(或曰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单馆模式、群馆模式和整合模式。但无论何种模式(阶段),独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均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数字博物馆集藏品数字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和展示于一体,服务于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主要提供了以下应用需求(包括相关的培训和服务):(1)数据采集。包括对藏品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和研究信息的文本及二维影像数据采集,以及有条件地进行特殊功能和复杂信息的采集(如三维数据等)。需求:采集设备工具、采集标准规范、数据交换和存储设备、特殊数据采集和加工技术等。(2)藏品信息管理。既有对进入藏品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知识整合,又有将人作用于藏品的保护、研究和管理信息不断积累,形成藏品的“生命档案”。需求:以藏品信息管理为核心的博物馆综合业务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知识库管理和信息服务平台等。(3)网络。包括博物馆内部局域网连接和互联网接入。需求:网络和计算机设备、综合布线、网络管理技术、安全设施等。(4)虚拟信息展示。涵盖博物馆内部辅助实物藏品的展示(如集管理、传播和收藏功能于一体的电子门票、导引观众和检索信息的电子触摸屏、配合展览说明的数字播放和投影、可供点播讲解的手持PDA、可以自助查询服务的电子阅览终端、可以人机交互包括非接触式交互的展示平台、数字特效影院等)、互联网上的展示和数字文化产品等。需求:图像辅助搜索、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幻影成像、场景仿真、感应控制等技术和相关设备,网站策划设计制作,数字文化产品策划开发等。2.数字博物馆的应用现状

目前,随着以“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博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得到很大发展: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全国文物系统2677家收藏单位完成了1660275件(套)馆藏珍贵文物的数据采集,其中一级文物48006件(套),建立国家、省、文博单位三级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群;全国有200多家博物馆建立了互联网站;上百家博物馆建立了内部局域网,并使用了各种版本的藏品信息管理软件、图书资料管理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故宫、首博、上博、南博、金沙、敦煌等单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馆内进行辅助展示,并开展了三维数据采集和利用;一批深入解读遗产价值的数字文化产品(如《故宫》、《圆明园》等)广泛传播,并取得良好效益。

大量的IT产品和信息技术企业开始关注数字博物馆应用,有的已经从中获益。三、数字博物馆的发展1.数字博物馆应用之不足

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已经起步,但相比于全国3000多座博物馆(其中文物系统2193座)、2000多万件馆藏文物、近百万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仍具有非常广阔而且日趋增长的需求,目前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和归因于以下方面:(1)文博系统在社会生活中未具应得地位,部分地方忽视文博信息化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数字博物馆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和财力支持。(2)对数字博物馆的认知水平不平衡。看不到数字博物馆建设对于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和促进发展,以及忽略基础的数字典藏而只在意新鲜的虚拟展示的大有人在,观念成为制约数字博物馆发展的“瓶颈”。(3)与数字博物馆相关的(信息资源、设备、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标准规范研究和制订严重滞后,已建立的数字博物馆系统各成体系、互不相容,为资源共享和整合传播带来隐患。(4)当前数字博物馆需要使用的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成本过高,与博物馆的强烈需求形成巨大反差,众多博物馆普遍只能“望洋兴叹”而于心不甘。(5)数字博物馆建设发展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有系统的机构指导和人才引进、培养均停留于口头,迟迟未能取得实际进展。2.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数字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在逐步扫除其发展障碍的同时,将展开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未来的数字博物馆必将更加开放,从而更具活力。(1)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必将超越博物馆的围墙,融入公共文化生活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潮流之中,来自各方面有识的力量都能参与到其中,并发挥作用。(2)数字博物馆将更具知识化的形象,智能地提供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文化信息,充当社会教育的主要力量。(3)数字博物馆必将采用更丰富、更廉价的展示手段,寓传承文明于轻松娱乐之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4)随着新媒体理念的发展(web2.0、wiki等),数字博物馆创建、发展的主体将由博物馆转移至公众,其单向传播的模式必为双向、多向传播所取代,个性化的“人人”的博物馆会不断涌现。(5)数字博物馆将突出体现共建、共享的特性,整合资源成宏大的平台,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和文化认同的培养,担任中间力量。四、结语

数字博物馆脱胎于传统博物馆,植根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又将跨越博物馆围墙的束缚,将尘封的文化财富唤醒,使文化的价值为全体民众分享,让信息科技的光芒照耀不朽的文明!

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信息无障碍研究

李 琼(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北京,100009)摘 要:近年来,在博物馆领域广泛开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包括建筑无障碍、交通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文化无障碍等内容,是方便包括残障人士在内的全体公民参与博物馆活动的基本措施,是博物馆在历史发展新时期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探讨信息无障碍在博物馆的发生和发展,以及针对视障观众在博物馆展厅开展信息无障碍服务的设计理念、评价标准和应用案例。关键词:博物馆展厅 信息无障碍 视障观众一、引言——博物馆信息无障碍

无障碍理念在博物馆领域的实践和发展,是博物馆在当代文明社会中重新检视其性质的产物,是伴随着博物馆对“人”的发现而逐渐展开的。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评价博物馆的基本价值标准,都在于它们为后世看管和保存珍稀藏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博物馆藏品——“物”。1974年国际博协大会制定的博物馆服务于社会的宗旨,阐明了博物馆收藏实物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工作目标,体现了博物馆从单纯对“物”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将对“人”的关注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阶段。80年代后,博物馆教育功能显著扩大。博物馆开始普遍关注参观者——“人”的兴趣、期待、参观效果以及参观中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逐渐将由舒适的环境、互动的展览和参与活动等共同组成的综合体验,作为树立博物馆形象、实现博物馆功用、评价博物馆价值的重要标准。

除了关注普通的参观者以外,博物馆也将传统的非观众群体——残障人士、文化层次低、收入水平低等弱势群体纳入服务范围。尤其,以2006年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通过与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召开为契机,针对残障人士的无障碍服务,在中国博物馆的各工作领域有了实质进展:通过场馆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比如北京市文物局在2007~2008年投资200余万元,在首都各家博物馆铺设513处无障碍坡道,为残障人士进入博物馆提供条件;通过举办特殊展览,为视力残疾观众增加可触摸的文物复制品,聘请哑语教师为听觉障碍者服务等,让残障人士更方便地获得展品信息。这些举措不仅是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而承担社会责任的公益活动,而且也是博物馆在新的历史时期服务于多样性观众、多样性社会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

无障碍原本是针对物理环境而言,主要指建筑等公共设施和服务设计应该能够被残障人群、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无障碍地使用,后来人们将它引入信息科技领域,便有了“信息无障碍”这个概念。由于博物馆参观活动本质上是以信息为中介的信息活动,因此,博物馆信息无障碍的建设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它旨在利用技术手段消除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的障碍,使所有人都能无障碍地获取信息资源。从根本上来说,信息技术在博物馆展厅的应用目标就是跨越障碍,促进“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调动和引发认同。信息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在博物馆领域带来全面理念革新和深入技术应用,如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正在帮助博物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在“任何时间”为“任何地点”的观众提供服务,其越来越人性化的技术趋势也将为信息无障碍提供杠杆,跨越人们先天或后天的生理差异、文化鸿沟,使博物馆文化资源真正惠及“任何人”。

博物馆信息无障碍主要涉及两个范畴,一是博物馆网站的信息无障碍建设,比如大英博物馆网站为视障和聋哑人提供等价的语音和手语信息服务,其目标是使网站上所有信息、服务和学习资源能够被包括残障人士的所有人访问。二是展厅的信息无障碍,目标人群是博物馆展厅观众。例如,在2003年IBM与埃及政府合作的项目Eternal Egypt中,包含了一款运用于开罗博物馆的移动导航设备。它是一个带耳机的PDA,观众通过输入展品上的ID号码进行访问,其中的文字信息可以实时转换为语音显示,满足有必要从听觉通道获得信息的视障观众。

本文重点讨论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信息无障碍。二、博物馆展厅视障观众分析

视障人群指处于“视力不好”到“完全看不见”这个范围中的人群,其症状包括视力模糊、重度远视、近视、色盲和管状视等,导致视障的因素主要有先天残疾、意外事故、年老、功能退化等。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约有8296万残障人群,占全国总人口的6.34%,其中视障者占14.62%。视障人群在博物馆展厅的信息障碍主要是看不见或看不清展品以及导览设备,从而造成对视觉信息获取和选择上的困难。他们也有享受博物馆服务的文化权利,对信息同样有强烈的需求。

另外,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超过5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2%,这部分正在快速增加的老年人以及使用非母语的人士、文化程度低、不擅长使用信息技术的人群同样在博物馆展厅会遭遇视觉信息获取方面的障碍。而且,即便是对于视觉正常的观众而言,展厅的大量信息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获取,如展厅环境、方位、路线、展品等,过多依赖于视觉的结果是导致视觉过载,形成目不暇接的状况,由此而导致的博物馆疲劳症(Museum Fatigue)成为博物馆发挥其教育功效的障碍之一。如果能充分调动和利用视觉以外的感官系统,将大大减轻观众的疲劳程度。因此,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无障碍解决方案,其受益者不仅限于视障人士,而且,最终将惠及所有参观人群。三、博物馆展厅的信息环境分析

早期展览设计多用单一的视觉通道来传递信息。1880年,美国著名的博物馆学家古德(G.B.Goode)提出,博物馆“最有效率的教育性展示应当是以展出的物品并配合说明内容的标签的陈列法。”这种文物加标签以及使用图像、表格、三维模型等以丰富“看”来促进观众理解展品的导览方式,使曾经作为王宫贵族孤芳自赏的博物馆向大众推进了一大步,至今仍被大多数博物馆沿用。但是,如果仅仅使用视觉通道,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一,视觉显示的维度有限,仅靠视觉通道不能及时地把信息传递到范围广阔的区域。其二,展厅的大量信息都必须通过视觉来获取,使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当观众有视觉障碍或阅读障碍,信息交流的视觉通道不可用时,就必须开发非视觉方式的信息通道。

听觉是人们在视觉之外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它帮助人们营造一种存在感,建立与周围环境的联系。人们一直监听着自己所处的环境,从收听到的海量听觉刺激中选择声音,从而发现危险信号或有用信息。但是,由于媒介技术的限制,早期的博物馆展览并没有选择利用声音通道来传递信息的可能性。直到20世纪,伴随着广播、音像、电影电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才成功克服了声音信息持续时间的短暂性及其传播范围的局限性。如今,几乎每个博物馆都建立了覆盖全馆的广播系统,另外,针对具体展品的声音导览设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计算机人机交互领域在听觉感知、听觉显示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正在不断挖掘声音在人机交互方面的潜力,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的语言,并能够按照观众的要求以语音方式显示信息。其研究成果,如数字语音导览系统等信息设备,也在博物馆展厅得到试验运用。

与此同时,触觉、嗅觉等信息通道也引起了博物馆的重视。触觉通道非常适合用来获取外界的物理和空间外观方面的知识,也适合用来获取器物的形状与质地信息,比如陶瓷的器形和质地。这不仅对于视觉障碍观众来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感觉,而且,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如果能将“展品”拿在手上摸一摸,将更大程度上加深他们对展品的理解,并建立一个更直观的认知过程。为了满足这种需要,除了提供展品的高仿品供游客触摸以外,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为博物馆触觉通道的应用方面提供新的可能。比如,Mclaughlin,Hespanha和Sukhtmeare正在建立的一个触觉博物馆,可以在保存贵重的史前古器物的同时,使参观博物馆的人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触觉方式来考察物体,而不必担心物体表面的破损和退化。四、针对视障观众的博物馆展厅信息无障碍1.设计理念

博物馆信息无障碍可以有两条思路,一种思路是“由特殊到特殊”,即仅限于为特殊的人群提供特殊的服务,专门为残障人士举办特殊展览、设置特殊的信息工具,比如盲人专用的输入输出设备——这种方式成本较高,而且将进一步造成残障人士与他人的隔阂,其局限性很明显;另一种思路是“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即在最初为普通人设计的展览基础之上,通过增加和改良导览设备,从而增加适应系数,使其适用于所有观众,包括各类残障人士、老年人以及社会中落后于科技发展的弱势群体,等等。经过改良后的设备同样适用于一般观众。

这种改良系统以适应更多人群的技术思路,集中于辅助操作和信息转换两个方向。“辅助操作”技术旨在提供辅助工具帮助观众访问信息,主要适用于弱视人群。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中包含有“放大程序”(附件/辅助工具/放大程序),可以使屏幕内容放大2~9倍,方便弱视人群的阅读。“信息转换”技术涉及计算机的信息输出形式,它可以应观众需求,将指定信息转换成其他可以理解和利用的形式,常见于将文字转换成语音,如Word、Adobe PDF等多款软件中包含的读屏功能,以便视障用户通过声音了解屏幕内容。2.评价标准

在对一个系统进行无障碍程度的评价时,可以参照管理万维网标准和技术的W3C发布的信息无障碍规范。该规范主要包括2个主题、3个优先级、14条准则和65个检查点。

2个主题是指内容良好呈现和可导航。当用户因视觉、听觉、动作、技术和环境等原因,无法通过系统提供的一般形式来理解、利用或处理所提供的信息时,能够将信息转换成用户可理解和利用的形式。这不仅要求语言上的清晰与简单,同时也要求易于理解的导航机制。

3个优先级是将无障碍的标准划分为基本要求、建议标准和最高标准三个等级,从满足“基本要求”的条件递进式地达到“最高标准”。相应的等级标示着系统的无障碍程度,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于2004年完成全球信息网无障碍网页,并荣获第三优先等级(AAA)无障碍标章,以及财团法人爱盲文教基金会无障碍标章。这说明该网站基本不存在信息获取障碍的问题。

14条准则和65个检查点是依据内容良好呈现和可导航的要求,提出的14条准则,并为每个准则分配了若干个检查点。按照检查点对无障碍的重要程度,赋予了每个检查点一个优先级,通过相应检查点,则被认为达到相应的优先级。3.应用案例

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馆“信息转换”的技术思路,将电子说明牌中的文字内容转换成语音信息,观众可以边听语音,边看文字介绍或浏览书画作品。

从技术实现方式讲,它采用科大讯飞Interphonic 5.0语音合成系统,以大语料语音合成技术为基础,采用录音语句中的语音单元进行拼接合成,保留了自然语音的一些韵律特征,合成语音清晰自然。不足之处是这种合成方式对短句的合成处理存在一些弱点。因此,该系统的使用手册建议,观众在进行文本设计时,尽量使用长句子,以提高系统合成的整体效果。在合成过程中,修改待合成的文本信息,将书面文本口语化,使精简的短句变成主谓宾完整的长句,对合成效果具有最直接的影响。如将原文件中“《灌木集禽图》卷,明,林良作”,修改为“《灌木集禽图》卷,创作于明代,作者林良”,可以使语音更加自然。另外,依据合成系统本身的技术特点,在系统资源中完善有针对性的观众词库等自定义资源后,语音合成的效率和效果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为合成内容添加背景音乐将使语调更加亲切。

从对无障碍程度的改良效果来看,包含有语音展品说明的电子说明牌可以满足W3C发布的无障碍准则。同时,该技术在书画馆的应用证明,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已经能够输出连续自然的语音,满足需要从听觉通道获取信息的观众。但是,如何达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效果,除了语音合成技术自身的效果优化以外,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待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比如,在语音界面中包含一个说话者的脸以及相应口形,从而提高合成语音的真实性和观众的可接受性,更好地融入当前以可视化为主的交互界面当中。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Heim.S.和谐界面:交互设计基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罗杰·迈尔斯,劳拉·扎瓦拉.面向未来的博物馆——欧洲的新视野[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

4.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5.喻耀华.刘正捷.听觉显示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8(6):272~276

6.陈威刚等.网络无障碍技术研究及成果[J].现代电信科技,2007(3):23~26

7.孙庆华.针对视障用户的网络信息无障碍研究[OL].http://cnki.net

8.万维网联盟信息无障碍规范[EB/OL].http://www.w3.org/Consortium/Legal/2002/copyright-documents-20021231

我国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及未来发展

112杨红珍 李湘涛 沈佐锐(1.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100050 2.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系,北京,100094)摘 要:本文介绍了公众对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需求,国内外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情况等,提出了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和网络宽带不断普及的情况下,我国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科普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科普主体的范围不断增多。关键词:昆虫数字化博物馆 建设 未来发展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昆虫在人类的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以及美化环境、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昆虫学科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昆虫学科普的对象是指昆虫学科普的接受者。在我国,昆虫学科普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知识层次及不同年龄的人,可以是职业或业余生活与昆虫有较多联系的人员,如中小学生中的昆虫爱好者、大专院校昆虫学或植物保护学专业的学生、植保技术人员、林业保护人员、农产品仓库管理员、蔬菜大棚用户、检疫工作者等,也可以是普通人。很多在其他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成年人,如果他们对昆虫也有很大兴趣,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昆虫学科普获得昆虫知识。一、国内外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情况

昆虫数字化博物馆是昆虫学科普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信息技术对昆虫学科普的重大贡献,也是公众更快、更便捷、更丰富地获得昆虫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设了许多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国外的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可以以Insect Images(www.insectimages.org)为代表,网站上不仅拥有大量清晰的图片,而且都准确地注明了相应的昆虫的学名及分类地位。浏览者通过浏览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Iow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ww.ent.iastate.edu),即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这些分类准确、知识全面的网络资源可以使浏览者十分方便地查找到相应的内容。比较重要的昆虫网站还有 KATYDID insect museum(www.insectmuseum.com)和butterfly/insect museum(www.hondurasbutterfly.com)等,它们都是其各自博物馆所属的网站(见表1)。表1 其他国家昆虫网站名录

我国的代表性昆虫网站(见表2)有:昆虫知识较为详尽的中国科普博览-昆虫博物馆(www.kepu.net.cn/gb/lives/insect);拥有大量图片资料的北京昆虫网(www.bjbug.com);侧重于昆虫产业的中国昆虫网(www.cnkcw.net)以及介绍蝴蝶专题的蝴蝶世界(www.hudieworld.com)等。此外,还有不少昆虫爱好者建立的个人网站,如鹦鹉螺号昆虫驿站(www.nautilusowner.home.bj001.net)等[2]。表2 我国的昆虫数字化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昆虫数字化博物馆与国外发达国家数字博物馆的先进技术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网站结构和功能比较简单,更新速度较慢,而且交互性差,人机互动少,传输和通信技术、数据库、展示手段比较落后,等等。二、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1.科普对象范围扩大

3G时代的到来,将会给昆虫学科普带来新的形式。首先,由于手机上网的速度如此之快,观众可以在手机上浏览昆虫数字化博物馆,获得昆虫学科普陈列展览和科普活动的有关信息。手机视频功能的实现可以使观众观看自然博物馆制作的昆虫学科普影片。手机网游业务的开展将会使观众在手机上完成从前只能在自然博物馆展厅内或者是数字化博物馆网站上才能玩的昆虫游戏。这些方面的科技进步都将极大地扩大昆虫学科普的受众范围。

统计显示,2006年年底我国有农村网民2310万人。青年农民和外出务工农民是3700万农村网民的主流。在对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等互联网娱乐功能的使用上,农村网民和城镇网民基本相当。

让更多农民从信息化的发展中受益,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农民”变“网民”,更意味着要加大农村信息化的有益探索,才能开拓出农民新的致富之路。在互联网加速渗透进社会生活时,农村与农民正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农业和昆虫永远是不可分割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些相关的网站(昆虫数字化博物馆)了解一些对农业有益或有害的昆虫的发生发展、预防和防治措施等,以便更好地为农村建设服务,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受众范围也会不断扩大。2.科普主体的范围变大

昆虫学科普的主体是昆虫学科普的主动行为者。它相当于教育当中的教育者,分专业昆虫学科普工作者和兼职(业余)昆虫学科普工作者两类。专业昆虫学科普工作者是指专门的科普机构、团体、组织和在科普机构中从事昆虫学科普的专业人员。兼职(业余)昆虫学科普工作者是指社会各界兼职或业余从事与昆虫学相关的科普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医生、农艺师、作家以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工作者等。

科普发展史的第三阶段,即“公众理解科学”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科学家开始对科学本身进行深入思考,并且把科学的后果告知大众。长期以来,无论国内国外,对于科学家始终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即科学家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科普的主体角色。因此,我们相信,21世纪昆虫学家在昆虫学科普中将会扮演重要的角色。昆虫学家也会将自己专业领域的科研成果、图片、软件等,通过网络(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展示给观众。

另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昆虫爱好者,他们通过到野外进行昆虫摄影、参加各种与昆虫有关的活动以及在网上进行昆虫知识的交流等,已经成为我国昆虫学科普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高,昆虫数字化博物馆也将有更快的发展,各种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将在昆虫数字化博物馆中有所体现,例如三维立体模型和三维动画技术等。昆虫标本个体小,结构精细,在实体博物馆展厅我们能看到的也就是昆虫的一面(主要是背面),其实很多昆虫特别是鳞翅目昆虫,腹面的信息比背面的还要多。而且昆虫口器结构、胸足的基本构造、腹部生殖器的结构等,都因为其结构的微小,仅靠标本展示不足以让观众了解得很清楚。三维技术的应用则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一难题。对昆虫进行三维数字化,甚至对其身体某一部位进行三维数字化,可以轻松地解决以上难题。这一方面,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已经走在前面,完成了部分昆虫的三维数字化,将昆虫标本全方位完整地展现给观众。因此,只要有足够的经费,昆虫标本的三维数字化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普遍。同时,与昆虫有关的网络游戏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使青少年和昆虫爱好者在游戏和娱乐中获得更多的昆虫知识。

另外,数码技术和微距摄影技术的发展,使得昆虫的拍摄不再困难,越来越精彩的野外昆虫生态照片会通过昆虫数字化博物馆呈现给人们。

参考文献:

1.刘英等.公众需求与数字博物馆的持续发展[C].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杨红珍等.昆虫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昆虫知识,2007,3(44):440~446.

科学与人文怎样融合——在数字博物馆设计中的思考

金雅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90)摘 要:为了将《数字数学博物馆》建成最具人文精神的网站,我设计时在思考如何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问题,并做了以下探索:•讲知识背后的故事,抽象概念不再是无本之源;•讲重大数学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了解对解决问题有重要影响的人与他的作用,而不是一个片段;•讲科学发展中人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光讲一个孤立的知识;•将数学家与数学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结合起来介绍;•介绍数学家个体,也介绍数学家群体;•讲创新的艰难,为追求真理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并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数学家的成功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这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关键词:人文精神 知识体系 历史观 人生观 价值观《数字数学博物馆》从数学知识体系、数学史、数学家、数学研究、数学奖、数学应用、数学教育、趣味数学和数学论坛九个方面系统地介绍数学科学。一、介绍数学知识体系,对数学的全貌有基本认知

我们希望《数字数学博物馆》给观众一个数学科学的全貌,而不是局部。数学的特点是抽象、严格与应用的广泛性。1.从数学定义的变化看数学的发展与演变

数学家最喜欢下定义,可数学发展了5000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因为数学研究的内容在不断地变化,从研究数量,到研究数量与空间形式,到研究模式,还在不断地扩展。从数学定义的变化看数学的发展与演变。2.大事记记录了数学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从用石子、枝杈等实物记数到结绳记事,从画图做记号到发明记数的符号和数字系统,从发明进制、历法、计算工具到建立数学体系,数学大事记记录了数学发展的全过程。3.数学分类体系反映了数学发展演变的结果

最早数学只有算术与几何两个学科,发展到今天,已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它还在不断长出新的分支。数学之树为何常青,外部有应用的推动,内有自生的动力。二、以史为鉴,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数学史观

在数学发展中,哪些国家曾经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请看以下专题(见表1)。表11.讲数学史,看世界各国在数学发展中的作用

在5000年数学史中,玛雅文明曾经辉煌过,玛雅数字与20进制都是玛雅人创造的,被永远记在数学史中。数学史家克莱因认为“金字塔代表埃及人对几何的另一种用法。印度人对数学的最大贡献是‘0’。在古希腊学者出场之前,没有什么像样的数学”。为什么他对古希腊人有如此高的评价?哲学家柏拉图虽然不是数学家,公元前387年,他在雅典创办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培养了一大批数学家,其历史持续了900年之久。2.看古代中国对数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古今数学思想》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数学史著作,但书中没有提及中国的贡献,遗漏了一些内容。中国古代数学家有很多创造,据记载,中国是最早使用“十进制”和“位值制”的国家。公元前2世纪《周髀算经》就介绍了勾股定理。公元前1世纪出土的《九章算术》讨论了负数与方程组消元法。公元3世纪,赵爽用优美的弦图证明了勾股定理。刘徽的“割圆术”和《九章算术注》都是中国对数学的贡献。三、走进数学家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精彩人生

真正的数学家什么样?数学家都是书呆子和怪人吗?这是人们感兴趣的。1.古希腊数学家是理性思维的开创者

2600年前泰乐斯(BC624-546)利用太阳的影子计算金字塔的高度,还精确预测日全食发生的时间。毕达哥拉斯(约BC570-500)学派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万物皆数”。欧几里得(BC300)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知识,编写了《几何原本》,它已经流传了2000多年。阿基米德(BC287-212)用穷竭法计算圆的面积。古希腊数学家建立的演绎推理体系是理性科学与思维的产物。2.中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创造

公元5世纪,祖冲之求出了精确的圆周率3.1415926<π<3.1415927和分数形式π的近似值约率22/7和密率355/113,领先世界1000多年。公元11世纪“贾宪三角”比“帕斯卡三角”早四五百年。秦九韶的“中国剩余定理”也比西方人早500多年。公元1303年朱世杰“四元术”的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比欧洲要早400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创造的。3.智力英雄的杰出代表

本馆重点介绍了几十位著名的数学家,如笛卡儿、费马、牛顿、莱布尼茨共同创立了微积分,高斯的《算术研究》,闵可夫斯基的工作是“相对论的整个武器库”,哈密尔顿发明的四元数,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非欧几何,伽罗华的群论,黎曼几何,康托尔的集合论,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冯诺依曼的博弈论,维纳的控制论,香农的信息论等都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4.数学家的X人生

数学家的人生与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请看下面的专题(见表2),就能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数学之路?他们人生的追求是什么?表2四、重大的数学问题是讲授数学方法的最好教材

哈尔默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重要的数学问题一直是引导人们去探索的动力。数学曾经历过三次大的危机,每一次危机都成为数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危机之后数学有了更大的发展。《第三次数学危机》讲述了数学危机产生的背景,解决危机的途径与带来的变化。1.科学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认知的过程

陈省身说:“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成就有两个,一个是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另一个是费马大定理。”(1)科学研究是一个前赴后继、不断探索的过程

1637年业余数学家费马读了丢番图《算术》,猜想对每个正整数n≥3,方程xn+yn=zn均没有正整数解,他说已找到了一个奇妙的证明,后人却一直没有看到他的证明。

很多数学家都研究过费马猜想,欧拉、狄利克雷、勒让德、库默尔和苏菲·热尔曼等都作出了贡献。谷山丰与志村五郎提出“志村—韦伊—谷山猜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怀尔斯发现了两者的关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2)一本书影响了怀尔斯一生

怀尔斯10岁时看到一本书,里面讲了一个世界难题“费马猜想”,他被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并立志“我永远不会放弃它,我必须解决它!”但怀尔斯没有在上学的时候就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直到他学完研究生课程之后,才向这个世界难题发起冲击。(3)怀尔斯为什么选择秘密地研究

有趣的是怀尔斯的研究是秘密进行的,连他的老师、同事、好朋友都不知道他在研究“费马猜想”。他没有向外透露任何信息。为什么他要秘密地研究费马猜想?因为探索有可能失败,尽管怀尔斯“确信自己是在正确的轨道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达到目标。”他不想在成功前有任何干扰,那要承担更大的压力。(4)解决难题的过程是非常曲折的

经过七年多的努力,怀尔斯终于完成了他的证明。论文经过审查,发现有少许瑕疵。他原以为很快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但他花了十四个月才完善了他的证明。

经过众多数学家的努力,“费马猜想”终于被怀尔斯解决了。这个故事曲折离奇、精彩纷呈,可那是外国人的故事。王元说:“很遗憾,咱们中国人在费马大定理方面没有作出过贡献。”但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中国人是作出了贡献的。2.《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讲述了中国数学家的贡献

1742年6月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两个猜想:(1)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2)任何一个大于5的奇数是3个素数之和。

欧拉回信说,他相信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可他还不能给出证明。这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听起来是如此清晰,可它的证明却是异常的困难,至今还未解决。(1)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智力的接力赛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组人的故事,这是一场智力的接力赛。

269年来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地探索,1919年布伦证明了“每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两个素因子个数不超过9的正整数之和,记(9,9)”。1940年布赫夕塔布证明了(4,4)。1956年王元证明了(3,4)。1957年他又证明了(2,3)。

还有另一个证明的途径是结合筛法与大筛法,雷尼1947年证明了存在常数c使(1,c)成立,潘承洞与巴尔巴恩确定了c值。1962年潘承洞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与巴尔巴恩证明了(1,4)。1965年邦别里、维诺格拉朵夫与潘承洞证明了(1,3)。

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重要改进后,证明了“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之积之和,记(1,2)”。这一结果至今无人超越。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需要新的方法。(2)哥德巴赫猜想为什么如此重要

1953年华罗庚组织领导了《数论导引》和《哥德巴赫猜想》两个讨论班。他对学生说:“我并不是要你们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成果来。我是看哥德巴赫猜想与解析数论中所有的重要方法都有联系,可以通过它学习这些方法。”1952年王元从浙大数学系毕业来到数学所工作,跟随华罗庚研究数论。他说:“在数论领域,关于整数未解决的问题非常多,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特别重要呢?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给数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3)陈景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高峰

中国数学家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从20世纪30年华罗庚研究三角和估计问题开始的。1936年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研究数论并接触到了实质性的问题,他做了奠基性的工作。1942年他完成了专著《堆垒素数论》,在书中他介绍了哈代、李特尔伍德和维诺格拉朵夫的方法,论述了三角和估计及其在华林—哥德巴赫问题上的应用。陈景润说:“《堆垒素数论》我一共读了20多遍,重要的章节甚至阅读过40遍以上,华先生著作中的每一个定理我都记在脑子里了。”反复研读之后,陈景润有了重大的发现!可以用维诺格拉朵夫的方法改进华罗庚的结果。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五、数学家一生追求科学的动力与源泉

走进数学家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华罗庚要“建造中国的通天塔”;陈省身说“数学陶冶我一生”,他提出“要把中国建成数学强国”。吴文俊研究了30多年的拓扑,他57岁开始用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说“要让外国人跟着我们走”。王元想“在数学发展史中留一些脚印”。杨乐“要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数学书上”。《名师大讲堂》里数学家讲他们是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的。六、关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师生关系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1.名师出高徒

华罗庚不仅发现并培养了王元、陈景润、陆启铿、万哲先、龚生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领导了世界公认的“中国数学学派”,而且他的治学思想还教育和影响了几代人。2.听数学界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看数学人才的培养与发现

数学伯乐熊庆来发现了华罗庚,把他调入清华大学,将他培养成一名著名的数学家。20年后华罗庚也成为伯乐,发现了陈景润,将他调入数学所,指导其研究数论,完成了“1+2”的证明。这是一个经典的伯乐故事。3.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令人难忘的

王元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一段时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想放弃的时候,华罗庚批评了他,让他不要再搞那些小问题了,集中精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王元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他说:“能够做华罗庚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如何做人。”陈省身的学生说:“只要几何不死,陈氏类都永存人心。”七、用实例说明“数学之大用”

人们常问“数学有什么用”?1959年5月华罗庚发表了“大哉数学之为用”的文章,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描述了数学的作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他用实例说明数学有大用,而不是抽象地谈“数学有用”。我精心选择了《改变世界面貌的十个数学公式》、《支持“广义相对论”背后的数学工具》、《为计算机发明奠基的数学家》、《绘画与建筑艺术中的数学》、《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个指数》等例子,来说明现代科学背后的数学。八、用分形图呈现数学之美比语言和文字更有说服力

在《数学画廊》中我们用美丽的分形图来展现数学之美,相信人们看到这些图片,一定会被分形图的美丽与奇异所打动,这里语言和文字都失去了魅力,但在变化无穷的分形图背后的是数学方程。

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或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自然地融合在所要传播的知识之中,对读者产生影响。青少年喜欢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网络传播的内容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讲述知识背后的故事,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课堂知识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二、博物馆(科技馆)的数字化服务

数字化建设与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的关系

祁庆国(首都博物馆,北京,100045)摘 要:近来,对于博物馆的功能和职能的重新认识,即博物馆应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力量,已经基本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已经成为一些博物馆实现新时期建设与发展的指导理念。在促进博物馆实现这一重大转变的过程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这包括资源整合与跨库(机构)调用、网络推广、数字展示,等等。数字化并不只是把纸质文档变成数字档案,它将使博物馆的工作结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以及工作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它将使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大幅提升,进而将使博物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因此,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路和方式,也应根据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新认识做出调整。文中结合案例对数字化建设与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的关系做出了分析。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社会服务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祥出版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一书,书中对于博物馆今后的发展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学术性探讨,现摘录几段:国际博物馆协会200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变革与发展。这一主题从更高层次上明确赋予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从而要求博物馆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责任感和自觉性,努力完善自身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职能,更好地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能认为博物馆只是文物的积累、藏品的仓储、历史的收藏、静态的展示。同时,博物馆还应努力站位时代的前沿,催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社会崭新的艺术、道德、观念和行为。“让博物馆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出时代进步的文化理念,实现由“仓库看门人”到“文化加油站”的转变,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实现国际博物馆协会倡导的“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博物馆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机构,必须对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做出积极回应,重新检讨博物馆在信息化时代与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实现博物馆功能与职能的不断扩展。从“藏品导向”转向“社会需求导向”,从“藏品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博物馆界在理论上已经对博物馆的功能和职能给予了全新的定义,高度强调:博物馆要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因此,这样的定义和论述,对于此前有关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在博物馆中的地位、发展方向、实施途径等问题的争论或迟疑,以及对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轻视和误解,都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现在,我们可以强调指出:在促进博物馆实现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力量这一重大转变的过程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努力发挥好数字化建设在这一重大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应成为今后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一、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建设1.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整合的意义

根据以往的分工,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三者是彼此独立的,这三者的管理和研究是分别由两个系统的三个单位来分别承担的。馆藏文物由文物系统的博物馆负责,不可移动文物由文物系统的古建机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文化系统的行政或学术机构负责。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举例来说,北京孔庙建筑属于不可移动文物,它本是祭孔的场所;北京孔庙大成殿里的礼器属于馆藏文物,它是祭孔的器具;而祭孔乐舞则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祭孔仪式的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功用和内涵都是祭孔,其内在联系是清楚的,它们是一个整体。以往将其拆散分别研究和管理,是由于学科建设和行政管理的历史局限造成的。

还有,博物馆里陈列的陶器、铜器等(可移动文物),都是出土于某一遗址或墓葬(不可移动文物),器物、遗址或墓葬又共同与当时的习俗、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联。

毫无疑问,这三者的研究及其知识传播,应该紧密结合;特别是博物馆的文物研究,一定把器物还原到原有状态下才是可靠的。

在组织机构和行业分工上,将这三者很快地结合到一起显然是困难的,可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就相对简单多了。更重要的是,首先在资源建设与管理上将其结合,对于这三者的研究和知识传播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2005年,首都博物馆在建设“新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之文化遗产数据库结构时,没有局限于博物馆传统工作范围——馆藏文物,而是把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类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相对独立而又可以组合调用的信息资源库。

这样,数字化的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方便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调用资料;帮助观众科学地理解文物,让观众知道任何文物都是诞生并应用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同时,对于更加科学地管理文物及历史古迹,也是有促进的。2.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整合的管理平台建设

支撑这一架构包括需求认识和技术解决两方面的工作。2004年,我们是依据以下两条认识进行“首博新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的构思的。

其一,对博物馆功能的认识,即博物馆是传播知识的教育机构;其二,对首都博物馆新馆定位的认识,体现北京地区历史文化的文物的收藏、研究、展示的中心。

我们强调首博的信息化建设要做到: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博物馆业务成果的集体记忆,规范工作流程与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拓展服务范围与深度,提升知识保存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首博新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是包含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利用完整过程的,服务于博物馆展陈、研究、服务、管理各方面工作的综合而深入的一体化系统。“新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平台,由计算机局域网络、数据库系统、集成管理系统构成。这三项是数字化系统的平台、核心和统领框架,其建设目标是力求从博物馆数字化的科学理念出发,通过数据、应用和管理三个层面的集成,构建以首都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资源为主体的综合信息数据库,并通过信息共享和聚合等功能,使数字化系统各应用子系统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旨在打造一个先进、实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综合业务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提升博物馆的服务能力。

文化遗产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系统是对文化遗产信息内容进行管理,包括馆藏文物管理、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无形文化遗产管理三个系统。首都博物馆文化遗产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分成三层:数据层、业务层、展示层,其中在业务层中还包括数据交换系统,负责数据的同步与交换。

基础数据库包括藏品基础数据库、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视频库中包括音频节目数据库、视频节目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包括各类业务数据,如征集库、展览库等;展示库包括文物信息展示和指标体系展示数据;指标数据库包括各子系统指标体系库。二、文化遗产知识在网络空间的传播

如前所述,既然博物馆的使命是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强化网络空间的知识传播就应是毫无争议的任务,应该承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空间概念和时间概念;而且,今后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网站,作为博物馆的新媒体,利用新技术手段提高实体博物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互联网上为博物馆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博物馆网络服务,已经逐渐成为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实现文化遗产知识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包含两个关键问题:资源规模和网站服务架构。1.资源规模

直到今天,国内仍有不少博物馆工作人员,包括领导,认为不能轻易把馆藏文物资料,特别是高质量的图片,公布到博物馆网站上。他们认为这样做太吃亏了。这样的想法与做法显然是太狭隘了,与博物馆使命的履行背道而驰。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是:人们访问一个网站,希望获取信息是主要的目的。所以,在资讯极其丰富的今天,如果一家网站的资源过于贫乏,其存在价值就不大了。

博物馆的藏品往往是数万件、数十万件,展厅能展出数千件已经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博物馆了;而即使可在展厅观看,其限制在于:文物的资料特别是图片,并不能方便地用到研究者的论文、职员的报告、设计师的方案、学生的作业之中;这才需要网络,需要网络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需要博物馆网站提供丰富的内容。博物馆的这些藏品资源本身就是属于全社会的,理应无条件地奉献给社会;当公众可以自由、便捷地获取知识的时候,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才算体现出来。

2004年7月,罗浮宫博物馆网站正式开通,网站上提供了3.5万件展出的藏品和13万件库藏绘画的资料。国外许多大型博物馆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在网站逐步发布馆藏文物的详尽资料,最终发布全部馆藏文物的资料。国内的博物馆中,故宫做得最好,已经上传文物资料数万件。2.网站服务架构

博物馆网站内容资源丰富很重要,但那还只是奠定了基础。要实现更好的知识传播效果,必须搭建合理的架构、选择有效的方式;这其实是很有难度、很有技巧的工作,绝不是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有什么资料排列上去就行了。

首先,要依据公众需求搭建网站结构,而不是依据博物馆内部分工,不能把我们所习惯的东西端给公众;要彻底改变我们习以为常、已成惯性的做法,要树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理念。

首都博物馆的做法是:把网站视作首博新媒体,利用新技术手段扩大实体博物馆的服务空间,提升服务能力,在网络上为博物馆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依据首博新馆总体功能定位,以“首都,我的博物馆”来概括首博网站建设理念,其含义是: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整个北京城就是一座博物馆;网上的首博,所要展示的不仅仅是首博建筑内的文物,更要展示全北京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网上首博突破了实体博物馆在空间上的局限、博物馆展览周期在时间上的限制,体现了数字首博的优势。

确立了这样的理念,首博网站的内容范围、架构、展示形式、推广策略等重大问题也就随之确定了。

首博网站内容范围:不能局限于馆藏文物,北京地区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应在收集(收藏)和展现范围之内;展示形式:既要具有古都文化韵味与风采,强调知识性、文化性,又要具有现代精神;推广策略:以促进知识传播为宗旨,采取有效的内容编辑与展示技术手段保证这一宗旨的实现。

上述理念与认识,就成为首博网站建设的指导原则。

如何设计网站架构,即如何进行网站内容管理,决定着首博网站是否易于利用,因而也就决定着首博网站的社会作用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网站建设理念是否能够实现。从2003年起我们已经在思考这个问题,网站架构既要符合网站通行的、大家普遍习惯的方式,又要便于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的展示、推广;虽然内容丰富,但结构、栏目要非常简洁。2004年我们本着“以人文为本、注重用户体验”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依据各类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设计的网站架构。将网站划分为“体验、鉴赏、研究、服务”四大板块,加上原来已有的“少儿版”(少儿版在2001年首博网站开通时就设立了,是国内博物馆界第一个少儿版网站)。“体验”板块内容浅显而形式生动,主要针对一般游客和具有初步兴趣者;“鉴赏”板块主要针对爱好者;“研究”板块可以为高水平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提供信息资料;“服务”板块包括了博物馆所有基础性服务性信息。“少儿版”以初中以下学生为服务对象,栏目设置、稿件编写都依据这一特定对象来安排。2005年年底,根据首博新馆作为北京举行重大礼仪活动场所和作为北京文博界窗口的功能,增加了“快讯”板块,主要报道首博和文博界的重要活动、学术动态等。

在首都博物馆网站上,除去常规内容外,围绕一项展览特别是大型临展,还有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包括以下项目:

展览预告、版首通栏宣传片(动画)、展览开幕报道(图文报道)、展览介绍(图文报道)、专题文章、跟踪报道、《首博网刊》(电子杂志)、视频展览宣传片、球幕式展厅互动实景漫游、媒体报道转载、下载桌面、电子游戏,以及供免费下载的图书、海报、彩页、藏书票等的PDF版。

从表现手段上强调视像化,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

首博网站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从单一的信息发布平台到多功能的全方位服务于博物馆及博物馆观众的新媒体;从传统的运用编程软件手工制作页面,升级到运用先进的集成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网站管理,发布系统生成和页面,其过程是一个逐步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三、数字展示对于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方式及效果的改变

博物馆数字展示的出现,无疑给博物馆展览面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或者说,博物馆的展览形态被改变了;随着数字展示应用的成熟与深入,博物馆的知识展示与传播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近年来,全国各地博物馆展览中应用数字展示日趋普遍,特别是新建或扩建馆。现在,大家所重视、所关注的还是数字展示的感染力;也就是说,现在所做的多数是丰富了展览的展示效果,增加了展示手段,使静态的物化展示具有了一定程度的生动化、动态化、通俗化;数字展示没有成为展览中不可省略的必要构成,数字展示技术手段与展览主题、展览内容没有有机融合。

所以,做到这一步,仅仅是数字展示最基本功能的实现;如果以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的要求来衡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何况数字展示还有巨大的可发挥利用空间。

那么,数字展示更应该做什么?这就是对文化遗产知识的深入浅出的解读。下面通过三个案例说明这一问题。“灵动宝兔——2011年春节文化展”,为强化春节展览喜庆气氛,让观众特别是小朋友深度参与、体验,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我们改变了以往局限于文物实物展出的方式,以少量的文物实物作为展览的出发点和知识的基础,利用由此阐发的知识要点,编制成现场互动多媒体,同时交替演出兔子主题的木偶剧,再辅助以画面生动的展板,介绍背景知识;构成了实物展览、传统演出和新型多媒体的跨界融合。展览开幕后大受欢迎,在寒假期间基本天天爆满。

这个展览的最大亮点——现场互动多媒体,构成这个体验式展览的核心部分。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是预先编制的知识节目与幕后主持人实时表演合成后的画面;由于是实时表演,主持人与观众之间有互动;由于是幕后表演,观众就很好奇:她怎么知道我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所以,气氛非常活跃。有的小朋友看了好几遍才走,几乎把节目中的知识点都背下来了。

该项目采用的是增强现实技术与影像合成技术的组合,就单体技术本身不是最新的,但我们所采用的技术组合与展现方式,却是第一次在博物馆展览中的成功应用。

故宫博物院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数字展示项目,是近年来一个独特而成功的案例。这个项目利用三维空间中的声音定位技术,“复活”了《清明上河图》中的80多个人物。画面中的人物“说话”了,船声、水声、喧闹声,随着画面的移动而此起彼伏,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当年的生活环境之中,生动而深入地展示了《清明上河图》这件物化的文化遗产所蕴涵的丰富信息。

敦煌艺术经典的数字媒体阐释——莫高窟254窟“舍身饲虎图”短片案例也是很值得关注的。

敦煌壁画很美,已是尽人皆知的,但绘制于古代、以宗教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敦煌壁画,对今天绝大部分观众来说,显然是不易理解的。为此,敦煌研究院利用数字影像、互动点播等新媒体技术,成功地推出了“敦煌艺术的数字媒体阐释”系列项目。

其中,莫高窟254窟“舍身饲虎图”短片很具代表性。该片利用数字影像、动画等技术手段,结合艺术史、佛教史、考古学等知识,从画面布局、故事线索、人物形象与动作等方面,生动、清晰地阐释了这幅著名壁画,使观看者获得“恍然大悟”的感受。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认为:“敦煌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的呈现极为庞大、复杂。如果只有宏观没有微观,只有展示没有阐释,皆不足以完整表现敦煌艺术的价值。如何把敦煌艺术的价值具体地落实在若干经典洞窟与经典壁画、彩塑中,把介绍的对象放在历史与美术史的情境中去,通过比较与分析,较为全面与充分地展示这件作品的特色、价值。这样,就会给观众一个非常直接与印象深刻的视觉历程。”

以往博物馆的数字展示,仅仅是展示方式的丰富或改变,没有在“阐释”、“解读”上有所作为;而承担“阐释”、“解读”,其实正是数字展示最具优势的地方,也是使博物馆展览得到质的提升的必要手段。上述三个案例所体现的、博物馆数字展示的进步正在于此,其重要意义也在于此。四、数字化建设对于博物馆业务工作方式的改变

数字化建设给博物馆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新的工具,而是新的知识、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简单、重复、手工的劳动被替代,准确度、效率得到提高,释放出力量从事更具创造性的、智力密集性的工作;基于网络的标准化、流程化、共建、共享,将成为博物馆新的工作体系的标志。

这是一场变革,是博物馆应用技术的变革,是博物馆工作方式的变革,最终是博物馆知识传播模式的变革,即知识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都会发生革命性的提高,信息化的实现带给社会的改变,与进入电气化时代的巨变颇为类似。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以实体博物馆为基础,实现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构建基于网络、包含各项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博物馆运营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的知识产品制造、知识传播、博物馆运营等方面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

具体说来有如下内容:推动资源整合与共享;促进博物馆业务成果的集体记忆;规范工作流程与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度;拓展服务范围与深度;提升知识保存能力和知识传播能力。1.实现数字化带给博物馆的变化(1)标准化

标准化的实现在资源建设(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阶段带来的改变最为直观,以藏品信息和藏品图片为例,在以往的纸质登记账目时期,不仅各馆彼此不同,同一家博物馆新老工作人员的处理都会有较大的不同。藏品信息管理数据库具有强迫性的要求,藏品信息必须规范化;尽管博物馆藏品的复杂性,决定了藏品信息的标准化做不到像图书馆藏书信息数据那样的程度,但已经可以满足信息化的应用了,在定名、特征描述、年代表述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

标准化是共享的前提,应用与展示层面的个性化来源于支撑层面的标准化、流程的规范化与协作化。(2)打破垄断,促进共享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信息实现数字化,并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给馆内人员甚至观众。过去在文博界常见的资料封锁被打破了。知识封锁(不管是有意或无意)被进一步打破;信息的获取趋于丰富、全面(有助于得出较为合理的认识);信息的获取与交流快捷、广泛,基于相同或相似平台(无论天南海北),任何欺瞒、讹误都将很快被揭露;运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获得知识。(3)流程管理,促进规范、高效

基于网络的流程管理,环节清晰、记录详备,降低人为因素干扰,约束大家按照同一流程、规矩办事,减少扯皮,促进效率提高;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形成自觉的行为。(4)视野拓宽,胸怀天下

网络化、信息化的实现,资讯来源广泛,国内国外不限,资讯规模巨大,堪称海量资料。因此,对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来说,立足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其一是促使其视野开阔,得出较为正确的认识和措施,基础雄厚,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其二是促使其形成更高境界的责任感,意识到博物馆的服务范围是非常广阔的;促进单一资源或成果在多种领域的应用。(5)科学精神培养

基础单元的标准化和操作过程的流程规范化,都建立在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对科学规律的遵从之上;信息系统的应用,更是潜移默化地训练员工按科学规律办事,培养员工的理性思维。博物馆实现数字化将促使博物馆人的思维形式、工作方式、工作结构发生巨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几乎是迫使博物馆人学习科学知识、适应科学系统的工作方式。因此,促进了博物馆人科学精神的逐步形成;而博物馆人科学精神的形成,无疑将大大推进博物馆的全面发展。数字化实现的过程,就是深刻的一场科学教育;数字化建设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形成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充分的个性创造、广阔的创意空间,来自于按科学规律办事。2.博物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

应充分认识,博物馆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博物馆的运行需要一套完整的业务工作规范,小到接待人员的言辞、表情,大到展览的策划、设计和制作。要依照较好实现博物馆社会职能的要求,以及实现这一要求的途径,来全面制定并实施具有专业质量标准的博物馆业务工作体系。

博物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教育机构,它的整体服务是由若干个专业系统来支撑的。就像一家规范的成规模的医院,它的外科、内科、化验科等,都是在专业上拥有完整的学术体系,拥有严格周密的规范,同时彼此又相互关联,组成一个完整、庞大的医疗服务体系。博物馆的陈列工作、观众接待服务工作、文物保护与研究工作、博物馆运营管理工作,等等,也都是相互关联的专业系统,共同构成博物馆业务工作体系。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博物馆各方面工作的建设,首先是要成系统,不是零散的,其次是要有规范,不是随意的。以展览为例,举办展览这一具体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举办展览这一工作,则是一个专业化体系。策划创意、确立主题、选择展品以及辅助手段、大纲编写、形式设计、展览装饰材料选择、展览工程、宣传品设计制作、社会推广等各环节的工作,每一环节都具有学术研讨价值和空间,这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环节构成博物馆独特的学术体系,这一体系是为保证博物馆的服务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每一环节又应在学术研讨与实践中形成周密、有效的规范,这是为保证博物馆服务质量是稳定的、逐步上升的。五、新时期博物馆的战略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阶段;同时,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广泛推行,已有越来越多的公众进入博物馆。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的实体展览的建设,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展览的提高和完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到今天,博物馆实体展览已经不再是一个战略任务了,它只是一个战术任务。今后,博物馆的战略任务是:以实体博物馆、实体展览为基础平台,以新技术为工具,打造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现在,仅靠实体展览作为博物馆传播知识的工具已经远远不够了,新技术、新服务模式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知识传播方式。

我们可以把博物馆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实物陈列,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博物馆大体处在这一阶段;第二阶段:实物陈列结合现场体验,包括动手项目、简单多媒体互动项目,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大多处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即下一阶段:智能化信息服务式博物馆,上文所说“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就是为实现第三阶段博物馆而进行的前期建设。

以最粗略的方式来叙述,以目前完全可以进入实际应用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已经可以包含很多新技术手段、新模式了,且不说那些具有很大潜能的手段,比如:互联网、移动网络媒体、数字化展示、大众传媒(广播电视)、纸质传媒(图书、报刊、宣传品等)、社会教育等。

构建多空间、多方式的知识传播架构的目的在于,满足不同人群各自习惯的学习方式,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的需要;形式多样、生动易懂;更广泛,更深入。

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的服务链接

陈 伟(北京以诺视景展示传播机构空间设计公司,北京,100087)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在目标受众、信息传播与接收、展示陈列方式等方面的具体差异,明确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定位,引出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的互补——“思考的延续、辩证的深入、理论的映射”的服务价值。进而,简析数字博物馆的基础服务、技术架构,结合其服务价值需求,为数字博物馆勾勒一个简易、明晰的服务体系。探讨展品陈列、理论研究、社会活动的综合服务对服务体系的支撑。最后,通过分析技术融合并结合受众服务需求,探讨数字博物馆所提供的服务与博物馆服务的多条连接通道如“互联网通道”、“电信通道”、“广播电视通道”,并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理解尝试捕捉未来技术趋势,支持促进数字博物馆服务演进。通过上述三方面论述为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发展提供理论探索、技术构想。从而为计划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各类业主提供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服务准备,以期使可能的、未来的投资具有更高效率。关键词:数字博物馆 实体博物馆 服务价值 服务链接一、通过比较优势明确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定位1.实体博物馆的发展

实体博物馆是指主流传统博物馆。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可以说目前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处在高速上升期,分享着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红利。但从世界的视角,博物馆行业已经历经300年以上的历史,体博物馆的定位理念正在不断经受现代传播技术的挑战,其宣教科普的效果受到冲击。2.实体博物馆的功能定位

博物馆的功能是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因此可以理解为,博物馆的功能就是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证据”进行管理。实体博物馆的展陈就是以此为依据按照科学系统划分进行展示陈列。实体博物馆所起到的作用可以解释为“支撑点”,这个支点支撑着人类对宇宙万物及人类自身的认识,甚至支撑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认识。这个支撑点依靠不同层面的证据及证据链支撑人类认识的客观存在,比如佛教文献记载——活动遗址考古证据——佛陀遗骨——艺术仪式传承——生活习惯——道德观念,整个证据系统(且不论其真实程度)支撑了佛陀存世的认识。博物馆的核心也是揭示证据的本来面目。3.实体博物馆的优势

通过复原和还原证据本身,博物馆以其无可辩驳的实物陈列成为捍卫人类认识最坚强的阵地。通过系统的实物和与实物直接相关信息的综合展示,构成了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另一个角度可以说越直观的信息越真实。博物馆本身最大的价值是其信誉值。参观博物馆的人大都相信展出内容,即使是一家之言也源之有据。4.实体博物馆提供的服务

博物馆是完整地、系统地通过专业或普及形式的展示提供介绍、传播、研究服务。其中与公众密切相关的服务就是介绍和传播。而新技术引发的数字博物馆变革对此冲击最大。5.数字博物馆的服务价值

首先,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目标受众不同。受限于地理因素和时间因素,实体博物馆的主流受众是学生群体和老年人以及游客。数字博物馆的受众群体相对复杂且全面,根据世博会虚拟网页浏览的简单统计,其主流人群的年龄为20岁至40岁,占总人数35%。

其次,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不同。实体博物馆的传播以参观路线约束人流,属于半强制性信息传播接收。观众进入馆中按设定好的顺序线逐次展开,在参观中不可能完全屏蔽途中经过的信息,接收到是连续的、完整的、固定的信息。数字博物馆传播可以进行网格化的、目录化的传播,参观者可以选择性地、跳跃性地接收信息。

最后,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不同。实体博物馆突出强调展品本身的信息,最大限度复原其真实情况。数字博物馆强调文物展品的背景环境及其延展故事。现实中部分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体博物馆相似,甚至是完全复制,更甚者索性就是该博物馆的VR(三维空间视景)漫游,这样的设计会对实体馆起到什么作用呢?

数字博物馆的游客可以基于某种定向服务需求进行访问。这种服务需求可以理解为点需求,即了解特点。而非在现有网络速度环境下等待打开三维文物级别的仿真图片或模型的显示,更非按展览路线逐一认识展品。难道我们希望建设一个完全替代实体馆的数字博物馆吗?

数字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

从基本接触难度来看,可以按以下顺序:观众——虚拟馆——博物馆——虚拟馆。首先,虚拟馆窗口地位必须明确。其次,引导观众通过实体馆承载证据的展示,认识展品本身的信息。进而,通过虚拟馆近乎无限的空间容量可以制作更丰富的内容,作为实体馆馆藏“证据”的支撑点功能的高效延展(背景信息、应用拓展信息)表现,从而丰富和完整博物馆所架构的整个宏观认识。

数字博物馆是实体博物馆的窗口,也是依托证据延展博物馆想象力的空间,还是观众参观思想交流的平台,是博物馆所展陈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的纽带。简而言之,“思考的延续、辩证的深入、理论的映射”,这就是数字博物馆有别于实体馆对公众的服务价值。二、规划数字博物馆服务体系1.建设基本要求

根据数字博物馆的服务目标,数字博物馆需要建成博物馆的门户窗口,通过图形化的菜单形式,完整呈现博物馆各个知识模块和服务单元。重点是对知识树图的解析和实现,并以此为基础遵循互联网访问习惯进行架构。2.建设的重点要求

建设重点在“思考的延续、辩证的深入、理论的映射”三个层面展开。只有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数字博物馆才能与实体博物馆形成定位互补、价值互动,与实体博物馆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传播系统。3.如何做到“思考的延续”服务

思考的延续,其核心在于介绍展品与展品的关联、展品与人的关联、展品与社会的关联,将实体博物馆限于空间面积无法展开的内容还原到信息数据中、网络中。可以用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方式进行呈现。另一个角度描述就是先讲故事,再讲证据。使数字博物馆故事化,成为一个故事集。以反向诉求手段,先让受众听故事,进而引发看展品的兴趣。

数字博物馆讲故事的形式,根据预算规模不同可以由低至高采用“文字描述、图画描述、影像描述”多种形式。由于不同博物馆馆藏内容繁多,也不必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先由重点展品线索为始,分期分阶段建设,手段交替、高低搭配。4.如何做到“辩证的深入”服务

辩证的深入,其核心在于围绕展品表现其多重结论、多重认识,要有主流观点(故事化观点),也要有分歧呈现。通过互动方式,反复模拟不同观点下认识的变化以及对客观环境造成的影响。培养受众科学思维的方法手段,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释放部分受众对思辨的追求(类似于年轻人的叛逆思考)。具体呈现,表现一个故事线索,对关键性证据的不同论点,进行可替换操作,使其故事结果发生改变。

建设数字博物馆的实体博物馆,在具备研究能力、内容发展能力和预算充分的条件下,应该采用多线程、多节点故事路线,其中不同的线程揭示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节点揭示对证据采纳的不同,将不同建设的观点近乎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受众通过结果进行判断,在思辨中不断深入学习、研究、创新,甚至可以让参观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插入整条论证线索中,创造不同结论。

即便是在预算紧张条件下,也可以发挥网络博客特别是微博功能,围绕展品、观点提出受众自己的读(观)后感、点评、论述。使用或调查统计分析工具,形成一些直观的数据意向,使受众感受参与思辨的乐趣和意义。5.如何做到“理论的映射”服务

理论的映射,顾名思义就是将博物馆研究拉下神坛,揭开神秘,使博物馆所重视的观念、理论、方法论可以映射到每位普通受众的生活之中,并阐述、解释其关联。通过这种映射使受众从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提升,获得新的感悟,从而再次指导日常普通生活。

这一观点较为抽象,可以通过陶器展品及民族手工艺、工艺创新精神这条线索做一简单描述。受众通过展品——陶器,认识到器物中的价值,进而体会人类社会对艺术技术的追求,探索可以展望的未来方向。由此,希望了解现今社会的陶器工艺技术,希望得到自己喜欢的陶瓷工艺品,并从原来对其使用价值的追求上升到美学追求、艺术追求,从而提升了生活品质、丰富了生活的内涵。

建设数字博物馆可以将实体馆的内容、要素、精神、理论,利用互联互通技术建立起更充分、直观的沟通渠道,这种联系不限于、也不仅是销售型服务,更不仅仅是一个链接,而是博物馆的落地,是通过充分贴近受众,测评博物馆教育传播成果的检验因素。6.技术准备

数字博物馆的技术系统分为:前端展示平台、数据储存、运算平台、内容编辑后台、信息收发系统、用户端程序五大部分,是数字博物馆的技术基础。

其中最关键的核心是高性能数据储存、运算平台。其费用约占虚拟馆技术建设的75%。关键性能要求支持以千、万人为单位计的瞬发访问量,以及大量文字、图片资料和影像数据。投资大、寿命短(3年)还需不断根据技术发展需要升级。建议利用各省、市的大型计算中心的空置设备和带宽。7.用户端

数字博物馆的建设需要支持以下客户端形式:电脑终端、平板电脑终端、手机终端从而支持受众在任意时间、地点对数字博物馆的访问,尤其重视的应是手机终端建设。目前国内约有8.89亿部手机在服务中(工信部2011年4月数据)。手机终端可以使博物馆服务范围达到最大化。三、联通虚拟与现实——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服务互通

首先,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的服务定位互补前提成立条件下,两者间需要链接的需求已然明确。1.由数字博物馆认识实体博物馆

基础是名称地址信息链接。观众由数字博物馆认识了解实体博物馆的名称、地址、路线和参观信息,从而接触实体博物馆。

落实拓展功能服务。参观预约预订等服务功能链接。

由故事认识展品。实现思考的延续,受众接触数字博物馆故事化内容进而产生对展品的认识,从而产生参观实体馆的愿望和行动。2.由实体博物馆认识数字博物馆

参观中引发更深层的问题需要找寻答案;

参观中引发的评议需要记叙和传播的载体;

参观中引发共鸣的志同道合者的认识与交流。

现代技术条件互联互通的技术成熟,能够支持数字博物馆和实体博物馆之间的数据交换、信息连通。(1)基于互联网的连通

受众在互联网内任意一点发起访问。访问数字博物馆,参观路径及习惯将被记录。建议博物馆内的无线局域网设置可以满足馆内参观访问,满足馆内受众对数字博物馆访问可以支持临场感更强烈、即时性快捷的交流、评价,形成良好的交互气氛。(2)基于手机通信网络的连通

受众通过手机的信息接受设备——文字输入(短信)和摄像头(特殊信码识别)——进行交流。增强现场即时互动性能,降低沟通门槛(鉴于手机用户是互联网用户的1倍多),避免不会使用互联网而无法沟通交流的尴尬。(3)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连通

如果说互联网、电信方式的数字博物馆与实体博物馆链接已经在我们博物馆行业得到了应用和试水,广播电视网络则是未开发的土地。根据对博物馆服务定位的把握,我们的规划蓝图中这块土地将是一块新大陆。有充分条件的博物馆建设数字博物馆如果采用数字影像方式,则通过付费有线电视网浏览高清信号的数字博物馆成为可能。以数字博物馆故事线索架构为主线,播出内容依托博物馆展教部门定期开发数字影像宣传内容进行更新,我们将看到博物馆行业的事业新的边界。

综上所述,数字博物馆服务与实体博物馆服务的关系是互补促动关系,其本质是博物馆服务的增值服务。为广大受众提供“思考的延续、辩证的深入、理论的映射”的增值价值。任何技术手段都应从属于这个大构思。随着博物馆各项研究深入发展和三网合一技术条件成熟,可以说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思想和物质条件都已经初步具备。

数字博物馆的服务根据其相关的实体博物馆定位不同需要而规划。通过研究分析实体博物馆的受众,专业地辨析他们的需求,才能准确把握其接触习惯,建设一个关心人、吸引人、引导人的服务平台。虚拟馆不应、也不能仅仅是实体馆的复制。建设资金投入需要明确具体的回报与收益,目标明确才能步履坚实。要像开发展品价值一样开发数字博物馆价值。数字博物馆也一定可以为实体博物馆带来更丰厚的价值回报。

本文希望在新时期为博物馆运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博物馆经营不能商业化,但它发展创新的思考离不开商业化。我们对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开发将是服务创新的动力源泉。

试论博物馆数字化观众体验教育

张小李(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北京,100009)摘 要:观众体验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环节,体验教育滞后必将造成博物馆教育的滞后。近年来,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利用数字技术设计的博物馆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是拓展观众体验教育的有效手段。该类节目可以按照知其然(了解知识)、知其所以然(掌握道理、原理)、使其然(体验参与)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将博物馆知识传递给观众。关键词:博物馆 数字化 体验教育

无论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应重视教育过程中的体验与互动环节。受众只有通过场景体验和互动参与,才能对教育对象有直接感知,并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悟,最终掌握教育内容。

博物馆是以公众教育为核心职能的社会文化公益机构。为了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能,吸引更多观众来参观,博物馆应遵循教育规律,大力发展体验教育,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体验、互动机会。一、博物馆要加强观众体验教育

长期以来,博物馆教育仅仅是通过展览的方式,给观众提供“看”藏品的机会,观众对藏品无法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对藏品蕴涵的历史信息、艺术信息、科学信息缺乏体认与把握。所以,博物馆在履行社会教育职能过程中,教育思想、方法都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无疑,加强体验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改进重点。

博物馆尚未免费开放前,有人总结,“老套、说教、价高仍是博物馆三大痼疾……展览内容陈旧、展品乏善可陈、布展生硬死板、图解说教味浓重……凡此种种,正是中国不少博物馆的通病。”博物馆教育“老套、说教”,缺乏能充分调动观众积极性的体验教育是重要原因。观众批评,一些博物馆陈列面孔雷同,长年不变。历史基本陈列总是从人类制造工具说起,然后就是几个铜鼎、几件陶器,配的说明非常专业,生僻字多,博物馆与观众缺乏互动。博物馆将陈列、展览做好之后,让它们“静静地向观众述说”,如果服务稍微好一点,或者观众运气好一点,能碰到讲解员的讲解。但是,绝大多数讲解,都是以讲解员的“讲”为主,观众成为被动的“听众”。这样的讲解活动,只是知识的灌输,不利于激发观众的兴趣,也不利于调动观众积极思考,据此,文博前辈吕济民先生指出,“教育工作(包括讲解工作)一定要引导启发,不能公式化和简单化。千万要避免把陈列展览当做教科书,把讲解员当做教员,把观众当做学生,千篇一律。”博物馆体验教育,正是改变博物馆教育工作“公式化和简单化”的最好方法。

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价高”不再成为制约观众走进博物馆的因素。大量观众涌进了博物馆,但他们“常常是懵懵懂懂地来,迷迷糊糊地走,抓不住展览的主题和精髓”。观众抓不住展览的主题和精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观众所接受的知识框架教育与博物馆物证教育不能很好地贯通,观众看不懂展览;或展览设计之前的研究不到位,展览本身就不成功;但展览缺乏引人入胜的体验与互动环节,也是重要原因。

博物馆缺乏体验教育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文物藏品保护工作不允许观众与文物“亲密接触”。文物容易受温度、湿度、光线、空气、灰尘、微生物、害虫等自然因素的损害,通常情况下,博物馆内部工作人员对不属自己保管的文物也不能接触。博物馆展厅陈列的文物藏品一般都放在展柜、玻璃罩之中,观众不能触摸,甚至不能够拍照。

其次,在相当长时间内博物馆经费严重不足,处于吃饭财政状况,而博物馆体验教育设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甘肃省博物馆张立胜先生认为资金来源、文物资源是博物馆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基本问题,它们“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而是两个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长久起制约因素的问题。”体验教育是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来源的缺乏对其制约不可忽视。

最后,博物馆工作重藏品保管、研究,轻视观众教育,对观众的需求和心理缺乏必要的把握和研究。因博物馆自身对观众教育有惰性,而文物保护就成了最佳“说辞”。

以上总结的三条博物馆缺乏体验教育的原因,藏品保护与经费不足是客观原因,不重视观众教育是主观原因,我们要区别对待。在主观上,博物馆要改变不重视观众体验教育的倾向,转变工作思路,勇于承担社会教育职能,在工作中要明确,博物馆工作对象不仅是“物”——文物藏品,更是“人”——社会大众。对博物馆缺乏体验教育的客观原因需用主观能动性来解决。藏品保护的确是重中之重,但博物馆在重视藏品安全的基础上,要在展览组织、设计上下工夫,展览要以深入研究为基础,主题要明确,线索要清晰,展览的整体环境、辅助展示手段、灯光、文物陈列方式都要为观众的参观考虑。在设计辅助展示手段时,观众体验教育可以作为重点。关于经费原因,随着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博物馆的经费越来越充足,基本上能满足博物馆的常规运营与拓展工作业务的需求,博物馆在分配资源时,要向观众体验教育倾斜。

与博物馆同为社会教育机构的科技馆的体验教育值得博物馆认真学习。现代科技馆教育提倡体验与互动,“展品设计提倡‘可动式’,而减少‘陈列式’”,在观众体验学习过程中,不是“请勿动手”,而是“欢迎操作”。科技馆的体验教育不断深化,其发展方向是更能充分体现科学教育思路的“‘情境教育+过程教育+体验教育’的展示形式”。二、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的探索与新发展

可喜的是,在国家对博物馆等机构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以构建国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实现博物馆的核心价值的过程中,博物馆充分认识到了观众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发展、完善博物馆教育,其中,成果最显著、最受观众欢迎的就是体验教育。在信息化条件下,博物馆数字化体验教育又为观众体验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1.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探索

为了改变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的落后状况,博物馆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开展观众体验、互动活动,使观众由被动的听、看转变为主动的学,从参观者、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互动者。

现阶段,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主要有:(1)节假日系列体验教育活动。这类活动一般由博物馆内的宣教部门组织和设计,在节假日或学生假期举办,为了提高体验教育的密度,多组织系列活动。(2)配合展览举办的体验教育活动。这类教育活动围绕展览举办,直观、生动、形象,比单纯的讲解或者演示具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它是展览的辅助手段,也是展览的延伸。(3)常设体验互动教育活动。节假日以及配合展览举办的体验教育活动基本上是临时性的,常设体验互动教育活动不随特定时间段和展览而变动,它本身就是博物馆的一件新“展品”,公众可以随时到博物馆来体验。

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博物馆教育的成效,受到了公众的广泛欢迎。2.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对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的补充

上文所介绍的观众体验教育,大多数是基于实物材料设计的。实物材料能直接被观众感知,可以让观众触摸、操作、互动,教育效果非常好,但这类体验教育活动会受种种瓶颈因素制约,而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数字特种电影等现代数字技术,制作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可以更好地发展观众体验教育。博物馆数字化体验教育就是用数字技术保存、展示博物馆藏品、建筑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所蕴涵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知识,并提供给观众互动学习。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的优势体验在:

首先,博物馆的藏品,如玉器、金银器、牙雕等,其原材料非常昂贵,即使仿制品也不太可能提供给观众体验。而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制作3D立体虚拟文物,观众操作、互动,可以看到藏品各个角度的外形(在展厅观众只能看到藏品的部分外形)及文物的内部构造等。许多博物馆都开发了这一类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如南京博物院开发的“虚拟文物”,观众操作鼠标,可以旋转、缩放3D文物图像。

其次,某些藏品的创作需要较高的艺术水平或工艺水平,博物馆现场体验教育难以实现。如瓷器制作,有制泥、拉坯及器胎、上釉、装烧、绘制图案、二次入窑装烧等多道工序,现场体验教育很难再现。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可以表现这一过程,例如故宫博物院制作的《从陶到瓷》数字化节目就表现了现场难以模拟的陶瓷烧造过程等信息。

此外,藏品是物质与信息的综合体,仅仅观察藏品,难以感受其丰富信息。而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可以将专家研究成果制成鲜活生动的教育节目。例如,敦煌研究院陈海涛、陈琦等人制作的《舍身饲虎》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通过点出壁画外在的“势”,指出了绘画者对《舍身饲虎》故事中人物心路历程的把握,非常深刻。此外,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还可成为观众和专家了解文物信息的工具。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系统”和“电子画廊”,其提供的书画文物高清影像视觉效果超过了实物,专家通过系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文物的细部信息,甚至有新的发现。

在方式上,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可以作为博物馆观众体验教育的一部分,某些基于实物的体验教育的部分环节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制作。如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灵动宝兔’春节系列生肖主题展”,有“宝兔剧场”、“宝兔乐园”等系列体验活动,此外,还用扩增实境数字技术制作了“宝兔送福”作为体验教育的重要环节,观众能和屏幕中的主持人进行实时交流,能在屏幕中看到自己手持动画兔子的影像。

此外,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相对独立的专题片也可对观众进行体验教育。这类数字化节目有明确的主题,可以完成实物材料无法制作的内容复杂的展示内容。如故宫博物院制作的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紫禁城营缮记》、《朱棣肇建紫禁城》,在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再现了紫禁城肇建的过程、背后原理等实物体验教育难于表述的复杂内容。三、博物馆数字化体验教育的层次

在公众体验教育活动过程中,博物馆数字化体验教育要分别实现观众对博物馆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其然”这三个层次的目标。1.知其然:了解知识

知其然,即数字化体验教育帮助公众了解其正在观赏的文物藏品,如藏品的大小、质地、形状、色泽等外在信息以及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等内在信息。在故宫博物院这样的以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的博物馆,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也是观众需要了解的对象。

博物馆传统的实物展示辅以文字、图片说明的方法也可以实现“知其然”目标。但由于博物馆展厅面积的限制,而文字介绍、图片说明需要的空间大,不太可能给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而且,观众在博物馆内停留的时间有限,文字、图片本来就宜简,所以,现场文字、图片的容量比较小。而且,观众现场也不易将需进一步理解的信息带回家。在信息化条件下,利用数字化体验教育,博物馆展厅内的电子说明牌、触摸屏,可以以“时间换空间”:点击的时间流程扩大了知识介绍的空间;多媒体也增强了知识介绍的趣味性。观众回到家之后,还可以在数字博物馆中继续欣赏、回味藏品。2.知其所以然:掌握道理、原理

知其所以然,即让公众把握藏品及建筑的外在信息、内在信息的成因和原理。了解了这一层次的知识,有利于观众加深对第一层次知识“知其然”的理解。

博物馆展厅若用文字、图示的方法解说文物的生产、发展、流传过程,稍嫌抽象,观众并不能很好地接受。所以,博物馆可以采用虚拟技术,制作三维展品和三维场景,可以复原藏品的原生环境,表现藏品的结构,复原藏品的生产、发展过程,展示藏品修复的过程,演示建筑修建过程和原理,等等。这些表现成因和原理的知识能使观众深刻地理解藏品和建筑。3.使其然:体验参与

使其然,即给观众提供互动体验操作,例如观众“生产”文物,“修建”建筑;或让观众进入虚拟场景之中。互动操作能让公众更好地把握和体认博物馆的认识价值、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实现难度远远超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两个环节,但实现了这一层次的目标,“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较易实现。

让观众“生产”工艺品,“修建”古建这样的体验节目比较少,但博物馆开发的“拼图类”游戏就包含了这种思路。在观众场景体验节目的制作上,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大量尝试。其制作的《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系统,采用超高清晰的数字影像,最大限度地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细节。专业人员还根据画卷情节安排了多个场景、多段人物对话,并设计了声效和音乐。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观众可以根据在多点触控荧屏上操作。故宫博物院制作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支持参观者以玩家身份在场境内自由走动。《太和殿虚拟场景互动节目》,观众可以通过手柄操作在太和殿内自由漫步。这类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都强调交互性和沉浸感,是非常良好的观众体验教育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设计思路要有适用性,并不是每一个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都要设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其然这三个环节。博物馆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对象以及现有研究水平、技术力量、资金能力,设计不同目标层次的数字化体验教育节目,让这些节目共同构成数字化观众体验教育体系。

博物馆的观众体验教育需要不断发展,随着博物馆教育理论以及文物藏品研究的深入以及数字技术的进步,博物馆数字化观众体验教育也必将不断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博物馆观众服务新模式

李晓丹(上海金鑫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40)摘 要:物联网应用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十二五”期间博物馆需要以崭新的风格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结合传统博物馆观众服务需求,提出基于物联网的博物馆观众服务新模式,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导航服务。以RFID、传感网络等为技术支撑,实现面向博物馆的“预约—参观—导航—互动”一体化的观众服务体系,让观众体验“智慧”的博物馆魅力,感受无形的物联网文化消费。关键词:物联网 观众服务体系 RFID 知识导航一、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我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 RFID)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该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非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其中,以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Hz、5.8GHz等系统最具代表性。它将特殊的信息编码写入电子标签,并和需要识别的物品进行绑定,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轻易嵌入或附着、读取距离大、同时被处理、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可更改、追踪定位等优点。因此,结合应用RFID技术,能有效地协助博物馆经营管理,实现博物馆观众服务的物联网。

在RFID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方面,国内已具有自主开发低频、高频、超高频与RFID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技术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差别较大。国外主要以经济发达国家为主,仅在北美就有超过100家的博物馆在使用这一技术。另外,日本、新加坡、韩国、新西兰国家博物馆也已使用RFID技术。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标签成本的降低,在博物馆中应用RFID识别技术成为必然趋势。

当然,除了RFID技术外,传感技术、GPS、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所有能够实现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都可以成为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二、观众服务应用

博物馆是服务于观众的公共性机构,传统的博物馆往往门前冷落车马稀,究其原因是因为博物馆以“藏品”为中心,而忽视了博物馆观众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静态的观众服务模式。然而,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固有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追求,从而迫使博物馆多视角地分析观众服务理念,从观众的需求来提升博物馆以人为本的动态观众服务功能(见图1)。图1

基于物联网的博物馆观众服务模式是为观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知识导航服务,是一个基于博物馆自身特色、文物藏品以及现实展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观众服务平台。同时,以这个平台建设为支撑,推广“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体验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将物联网技术率先引入数字观众服务体系中,开创博物馆观众服务的新模式,实现面向博物馆的“预约—参观—导航—互动”一体化的观众服务体系。

基于物联网的博物馆观众服务包括展馆参观,如参观预约、票务管理、知识导航、互动体验等;辅助服务,如观众行为分析、客流分析及多媒体中控等,辅助服务是为提供更好的展馆参观而服务的(见图2)。图21.物联网应用之一:参观预约

参观预约是博物馆观众服务物联网应用的敲门砖,即提供博物馆门票、活动、导览租借等服务的线上/线下预约功能,做到客流削峰填谷,参观人群均匀分布,提高博物馆的吸引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观众预订成功后,通过E-mail或短信平台将预订成功后生成的二维码(包括参观日期、用户姓名、身份证、联系方式等经过加密的信息)发送给用户,同时将信息存入数据库供检票处使用。观众参观当天凭二维码来博物馆现场验票,验票成功后即可入场参观。2.物联网应用之二:票务管理

票务管理是博物馆观众服务物联网应用的基础。采用RFID门票系统能很好地解决博物馆门票的防伪,同时精简人力作业的效率流程,防止检票排队、拥挤、逃票等现象,更重要的是该票可以被博物馆内的阅读器识别,实现博物馆RFID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以增强参观者的互动性与娱乐性。当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时,可选择人工售票或自动售票机购买贴有RFID标签的门票;入馆时,可以不需透过警卫或服务员,逐一检查每名观众是否持有购票入内参观,只需在观众进出口读写感应器的地方,做安全出入管制的动作,即管制了非法进入的人员。3.物联网应用之三:知识导航

知识导航是结合RFID门票与自助查询机,以提供博物馆参观者个人的便利化加值服务。即在各展览室出入口及各重要展览点架设RFID阅读器,让携有门票的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被系统服务。知识导航服务将观众与藏品资料结合,于藏品陈列展出的供应链中,RFID扮演了对藏品进行追踪与信息回馈的最佳利器。能提供即时完整的博物馆导览及其周边服务的信息。

自动导览:观众手持读写器,系统会主动感应观众所在位置,传送所在展示区之文物内建资料,教导简介参观馆内陈列文物,并一改过往被动式的导览方式,而主动进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数位学习探索之旅,或作其他静态目标的协寻,如洗手间、休息区或特定的展品指引等。台北故宫应用RFID无线传输导览,让参观者由原来必须自己选择手持之PDA导览项目,而为主动感应式的导览。即观众原须依现场实际场景,要自己按键选择协助导览之项目,改用RFID装置后,变成为布点式的主动感应导览解说,省去了观众要自行输入选项,才能获得导览说明信息的不便。

随身导航:将观众手机、E-mail等信息与RFID门票进行绑定,解决观众对博物馆展品对象的关注而提出的特殊需求,提供面向个人用户的具有现场对象属性的移动信息服务。在博物馆通过RFID感应以短信或E-mail的方式提供信息浏览页面,获取展示导航、随身向导、展品赏析、随身微博、纪念品导购、商情资料等个性化服务,体验真正的文化探秘,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深圳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目前已应用RFID手机随身导航,观众可通过办理RFID智能卡,在参观时主动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查询以及手机短信等方式查询获取。4.物联网应用之四:互动体验

互动体验是结合RFID门票与互动多媒体展项,并创建“网上虚拟博物馆”互动体验项目,叠加物联网功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物联网”式虚实互动的新体验模式。将RFID感应设备装置于互动多媒体展项上,通过RFID标签技术,触发多媒体互动展项,在互动体验的同时赚取虚拟货币或支付虚拟货币。同时,也将现场多媒体互动展项与网上虚拟博物馆进行关联,虚拟货币可以在现场与网上进行互用,从而体验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完美结合。5.物联网应用之五:观众行为分析

对于观众的参观路线、各展示厅中展品之喜好程度的了解,传统博物馆大多以随机问卷或访谈模式进行。但事实上,研究观众行为最好的模式是让观众在未特别注意的情况下,以自然行动模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即通过发放给参观者的信息服务智能标签(RFID标签),让观众参观路线、各展厅及展品的停留时间等信息得以记录,以了解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行为资料,作为观众行为研究及分析。6.物联网应用之六:客流分析

利用展厅出入口专设的监控摄像头及图像采集卡获得视频数据,然后对视频图像中静止或行走的不同姿态、不同走向的观众进行检测和跟踪,获得指定时段和指定区域内的人群流动量。通过对当前客流、历史客流情况进行精确统计,对不同时段和不同区域客流数据进行汇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及时掌握馆内客流量,有效地保证正常的展馆参观秩序,并为展位的合理布置提供依据。7.物联网应用之七:多媒体中控

将各展厅内用于多媒体展示的投影仪、触摸屏以及其他类型前端多媒体展示设备集中到一个传感网络中,采用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对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节目编排、信号源控制切换、电源监控等进行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做到“一键开关机、故障一次性排查、内容统一更换”,对这些服务于观众的现场设备提供可靠的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为博物馆大大节约人力成本,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成本。目前,国内博物馆中仅首都博物馆实现了多媒体展陈设备的统一管理。三、结论

参观博物馆不仅是人们学习知识的第二课堂,也是人们享受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极好归宿。来到博物馆,人们已不满足看一看珍奇异宝,还想知道他们更多的故事,开放式的物联网观众服务将成为博物馆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首都博物馆、深圳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在我们和馆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联网观众服务应用,让观众体验“智慧”的博物馆魅力,感受无形的物联网文化消费。

参考文献:

1.K.Finkenzeller.RFID Handbook[S].London:Wiley,1999.

2.孙卫.数字博物馆与物联网[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0(1).

3.权建军,刘伟.基于RFID的自助语音系统[J].电子设计工程,2010(7).

4.王宁,赵季中,薛莹.基于PDA的博物馆电子导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12).

5.Mo,J.P.T.;Sheng,Q.Z.;Xue Li;Zeadally,S.IEEE internet computing[J].2009(1).

为感觉而设计——数字博物馆中的多感官设计

朱 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102600)摘 要:数字博物馆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当代意义上博物馆的展陈形式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为感觉而设计”的想法,是结合当代数字博物馆建设中人性化体验设计而提出的。“多感官设计”即是在体验环境下的“感觉设计”,即:开发感官机能,针对各种感官的接受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的观点和理念。本文从参观者体验的角度出发,以多感官设计为切入点,寻找一种能“走出去,请进来”(使展品以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的设计方法,力求为数字博物馆建设提供人性化设计建议。关键词:多感官设计 数字博物馆 体验一、引言

博物馆现象最初起源于统治者对世间各种珍品奇物的占有,以显示其地位的强大。经历了千百年的变化,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时俱进,其社会功能也出现多元化趋势,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娱乐、教育等为目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博物馆从某种程度上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现代的博物馆的发展经历了凡此种种变革,随着在体验经济背景下的数字化时代到来,为了弥补传统实体博物馆的不足并丰富其展示内容和呈现方式,数字博物馆应运而生,其产生和发展,使得当代意义上博物馆的展陈形式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二、当代数字博物馆概况1.数字博物馆兴起的原因(1)青年一代的需求:不满足于对原有的传统展陈形式,寻求新的变化。(2)社会文化的影响:大众的、流行的平民文化发展迅速。(3)社会市场的要求:博物馆能让参观者感兴趣,关系到博物馆产业的社会专注度和价值。(4)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并已经深入渗透到各个行业的方方面面。2.数字博物馆发展概况

数字博物馆最早出现于美国,后在欧亚的一些发达国家中先后兴起,他们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来推动文档数据资料库和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和传承,历经了若干年的发展,现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各自的特色。自本世纪以来,科技的变革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互联网体系的逐渐完善和快速普及,我国对数字博物馆建设的探索和尝试也开始兴起。近年来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势头猛、速度快,出现了许多质量高、有特色的数字博物馆,有些甚至为世界所瞩目,但是由于在时间上相比一些欧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仍有很多地方值得深化研究,使其更加成熟和完美。

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资源处理的方法,以数字化手段改变了原有博物馆的职能,并由于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所以使得当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具有更加开放性、平民性、共享性、娱乐性的特点。数字博物馆在传播途径上也为社会服务和教育手段、理念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得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并饶有兴趣地体验和学习教育内容。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展品数字化仿真还原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展品呈现方式的多元化,让参观者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大大提高。数字博物馆相比传统形式在定位上由以前的以展品为主的权威理念到以观众为主的服务理念;参观者从行内专家精英逐步走向平民化;展品的展示也从“请勿触摸”到“欢迎参与”,等等。

参观者体验是当今数字博物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如何让参观者(游客)进入数字博物馆中并全身心地沉浸和参与其中,发挥最大的效能;使受众在多感官体验的情境中、在主动参与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并且兼有娱乐性、发展性、启发性的特点,这些都是数字博物馆在设计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三、关于“多感官”设计“多感官设计”即是在体验环境下的“感觉设计”,它指突破以单一要素整合为中心的观点,打破单纯的设计传播方式所带来的限制,重视人类感官的生理特点,从人体各个感官设计入手,从各个方面分层次地开发感官机能,重点为各种感官的接受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的观点和理念。

由于感觉是主体认识的最初来源,并且是必经的第一步,没有感觉就不能有知觉,没有知觉就不能形成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要探讨多感官设计,就必须从感官和感觉开始研究。1.感官系统

所谓“五官”,并不是单指耳朵、鼻子、眼睛等,而是根据不同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大系统(见表1)。表1 人类感觉系统

根据实验心理学家得瑞切尔的观点,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并且认为人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的70%。借此,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定位的数字博物馆而进行个性化的感官刺激体验,从而使参观者有进一步的现场沉浸感。2.从感官到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具有双重功能:生存和体验,满足了基本生存条件后,感觉会帮助人们体验外部刺激,它从内容来说是客观的,但从形式来说是主观的。

外界任何一种事物都有着许多个别属性。凭借感觉,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还可以反映自己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的变化,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的条件反射,而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变化,都是在通过感觉而获得的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我们只有在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的整体和个体间的关系做出反应,从而获取信息。3.感官联觉

感官联觉又叫通感,指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是指一种感官刺激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发生。例如,视觉上(色彩)会让人心理上(体验感)产生相应的变化,红色温暖、蓝色冷静、深色近、浅色远,等等。通感原理在数字博物馆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数字博物馆页面颜色设计成泛黄、怀旧、古朴的颜色,会让人感到展品的历史岁月。

由于技术的限制,现在对数字博物馆的感官体验研究主要还是以视觉、听觉、触觉为主,味觉和嗅觉的体验发掘要靠前三者的感官联觉产生,也可以叫做“感官蒙太奇”。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电脑中可以散发出所浏览页面的“味道”,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为感觉而设计的数字博物馆。四、“多感官”设计概念下的数字博物馆“为感觉而设计”的想法,是结合当代数字博物馆建设中人性化体验设计而提出的。感觉是让人接受的基础要素,没有感觉就没有接受过程。只有掌握人类认识世界时所进行的观察、理解、想象、思考等行为与心理历程,并打通消费者接受新信息的感知通道,才能使受众接受信息成为可能。我们不仅要对数字博物馆中的展品有深入的了解,更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了解展品通过数字化的形式传达给参观者的同时他们的感觉体验的变化和接受的程度。

人们的感官受到刺激从而产生感觉,感觉又转化为每个人的体验。因此,从多感官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参观者进入数字博物馆中的特定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必须依靠感觉器官得以实现。这正是“多感官”设计对数字博物馆建设的切入点。通过了解各个感官对外界刺激的特点、信息由外界向大脑的转化过程,在感知事物时调用受众的感官越多就越仿真,传播效用就越高。毋庸置疑,相对于传统的单个感官的传播理念,“多感官”理念本身更优越,它意味着以更生动的方式、更全面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播。

综上所述,可以运用多感官设计概念指导数字博物馆人性化建设(见表2)。表2 “多感官”设计理念在数字博物馆设计的应用

由于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技术可能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教科书式的文字理论讲解,甚至图文并茂也不满意,更喜欢能互动的、能玩得起来的、有趣味的、“活起来”的展品。这就要求“参观”变成一种多感官体验的经历。集合参观者的感官系统和心理因素,利用场景的设计,特定的声光效果布局以及和观众产生的心理互动,使参观者有深切的直观感受,不仅提高展品在观众记忆中的长效性,更具有情景教育的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把数字博物馆建设成为能主动吸引游览者参与的一个具有科普教育性质的平台?一些成功的大型网络游戏的设计模式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对国内外各个成功的大型网络游戏设计模式的分析,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如今在网络游戏设计中被高度重视:①精美的画面场景设计和人物造型设定;②精彩的故事线索指引,细致的脚本编撰;③音乐动画的默契配合;④游戏界面系统的人性化设计,让人们沉浸在设计师所创造出来的虚拟场景中,体验过去历史某个时代的气氛等。这些设计的目的都是让玩家的身心感官得到无与伦比的刺激和享受体验,并且吸引着玩家愿意为自己的这种“感官刺激”和“感觉体验”而消费,从而达到游戏赢利的目的。

多感官设计的角度是以用户为出发点的,为用户的感觉而设计,是用户为自己的感官体验而获得信息的过程。作为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来讲,参观者就是我们的目标群用户。各个不同类型的数字博物馆要在系统分析自己特定的目标群用户的情况后,针对自身定位和主要参观群体特点,找出一条适合的人性化发展之路。在此过程中,“为感觉而设计”的多感官设计理念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帮助探索出一条能“走出去,请进来”(使展品以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并吸引更多的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的设计方法,对数字博物馆的人性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五、结语

早在18世纪,就有一些批评家质疑当时刚建成的罗浮宫博物馆曲解了馆内所展示的作品在历史中的真实语境,博物馆建立的本身破坏了展品的原始情境,并用人工收集起来的信息代替了展品的历史原貌,更有激进者认为展品一旦离开了发源地就失去了意义,参观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拼凑”的信息。

诚然,时光是不能倒退的,我们不可能亲自回到历史的真实场景中去体会各个展品的“故事”。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事物的方法多样化以后,我们面对这些对传统博物馆的质疑,或许运用到“为感觉而设计”的多感官设计理念,并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再现当年的历史景象,稍许可以弥补时光不能倒流的遗憾,使参观者更加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每件独一无二的展品,感受历史的沧桑,体会不一样的沉浸之感。

参考文献:

1.〔美〕珍妮特·马斯汀著.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2.托马斯·L.贝纳特著.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M]:第1版.旦明译.科学出版社,1943.

3.钱家渝.视觉心理学——视觉形式的思维与传播[M].学林出版社,2006.

4.王官诚.消费心理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5.梁梅.信息时代的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6.网上中国2010年世博会:http://www.expo.cn/#&c=home

7.网络游戏的用户体验优化之道:http://www.donews.com/tele/201103/395064.shtm

无线通信技术在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建设中的作用

侯琛琛(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北京,100009)摘 要: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信息需求的增长,方便快捷的无线通信技术势必要走入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建设中来。小型手持式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兴起,为博物馆数字化导览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途径。目前大多数手持移动设备都集成了蓝牙无线接口、无线局域网卡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多种高速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受众只要利用自己的移动设备就可以接收到个性化、多媒体化的信息,这也使博物馆的导览服务更加快捷方便,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关键词:博物馆数字化服务 无线通信 Bluetooth RFID Wi-Fi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信息需求的增长,方便快捷的无线通信技术势必要走入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建设中来。通过无线网络的支持,游客可以轻松地获得其所关心的信息,可大大提高参观博物馆的效率,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为博物馆的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增添腾飞的动力。一、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小型手持式移动设备(如掌上电脑PDA、智能手机)的兴起,为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新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途径。目前大多数的主流手持移动设备都内置了百万像素以上的摄像头,并集成了如红外通信接口、蓝牙无线接口、无线局域网卡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多种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在一些高端的移动设备中,还内置了与通信基站协同工作的GPS定位设备。选择小型手持移动设备作为博物馆导览服务的新载体,将其与先进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相结合,能够使导览服务脱离以往传统导览方式的局限性,实现多媒体图像、视频的整合,在移动性、便携性以及人机交互性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1.Bluetooth(蓝牙)

蓝牙(Bluetooth)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z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蓝牙的优势在于,首先这种全球通用的无线技术规格是免费使用的,因为它是在2.4GH波段运行的,该波段是一种无须申请许可证z的工业、科技、医学无线电波段,一般手机都内置蓝牙无线接口。而且它易于使用,可以减少使用零乱的电线,实现无缝连接、流传输立体声,传输数据或进行语音通信。有了蓝牙,可以随处拥有个人局域网(PAN),甚至可以与其他网络连接,它支持的范围很广泛,是功能最丰富且安全的无线标准。2.Wi-Fi(无线局域网)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室内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也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在开放性区域,通信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信距离为76米到122米,并有较高的可靠性,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

一般无线网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拥有无线网卡的移动设备及一台AP(Access Point,无线网络基站接入点)组成,如此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网络资源,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网络。近两年内,无线AP的数量迅猛增长,无线网络的方便与高效使其能够得到迅速的普及,手机Wi-Fi已成为潮流。目前一些公共地方都设有AP热点,北京无线城市建设还在继续扩大中,目前中心地区及金融商业地区已经有无线宽带的覆盖,用户有Wi-Fi功能的手机即可上网浏览信息。3.RFID(无线射频识别)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由Reader与Transponder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由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编码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编码。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寿命长。

最近几年,RFID被广泛地利用在各领域,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在物流追踪、仓库管理等方面。另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都提供了无线上网功能,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设置无线网络基站以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的结合将带给生活更多便利,不管在何处都能够连线作业或取得信息。目前最新移动设备也朝着支持Wireless LAN上网发展。同时,已经有很多款移动智能终端提供了RFID读写器配件,可以方便地将RFID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服务相结合。二、寻求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新发展方向1.传统方式的局限性

现阶段,在博物馆采用的导览服务大概分为如下两种方式:录音式的语音导览和解说员导览方式。前者的优点是参观者可自由走动,选择各自有兴趣的展品或展区参观学习。但由于存储容量的限制,当参观者想更进一步获取比较感兴趣展品的相关信息时,其往往无法提供较全面的信息,且互动性不足。此外,听障游客也无法采用此类导览方式。后者是由一名解说员带领一群参观者重点式地解说重要的文物或景点,其优点为可以即问即答,但是参与的参观者必须亦步亦趋地跟随解说员,且须凝神注意聆听解说,给参观者在游览过程中造成不便。而且解说员只能用单一语种解说,工作不但乏味,而且不能保证解说质量,特别是在人数较多、多个解说员同时讲解的时候,观众或游客大多听不到或听不清楚解说内容,造成信息混乱。2.拓展新的发展领域(1)RFID和蓝牙的使用

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无线解说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地址码无线发射机和手持智能无线终端。导览器可以确定显示游客的游览位置和路线图,防止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参观区域内迷路,RFID技术可以定位游客的空间位置。在游览真实环境中布置多个RFID发射器,再利用每个用户的智能手机中的RFID接收器,即可确定用户的空间位置。同样是定位系统,但RFID定位与GPS不同,RFID不受地形和高大建筑物遮挡的影响,可以在环境中布置多台发射设备。而且RFID发射器安装在各个景点或展台处,不同的景点/展台的发射机发射不同的地址码,构成多个无线覆盖区域,用户一旦进入区域,随身携带的手持终端自动接收该景点的地址码信号,通过区域识别判断自身所属区域,自动选择播放对应解说文件。

配备RFID设备智能手机在市场上还不太普遍,但蓝牙技术已成为智能手机中的必备技术。因此,采用蓝牙定位也成为一些系统的选择。可以用蓝牙技术构建一个博物馆导览系统,系统在博物馆内均匀布置蓝牙发射器,每个蓝牙发射器的有效覆盖范围可放置一些特定展品。当用户接近某一展品时,用户手持的手机将接收到发射器发送的蓝牙信号和展品信息,并由此估计用户的当前位置。(2)RFID和Wi-Fi的使用

在满足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时,也可以将无线网络结合RFID技术来扩展在个人移动终端上的导览系统。系统在服务器端建立相关导览场景的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介绍数据库,以网站形式提供专门面向移动设备的访问服务。移动设备终端通过其附带的RFID读写器,得到相关展品的编码后,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服务器网站并得到该展品的文字、图片语音或者视频介绍等相关数据。系统采用RFID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展品,操作方便、简洁。而且采用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可以随参观者自由移动,为参观者提供最新的信息以及最多元的服务。参观者可以按着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的时间长短和内容详细程度,参观者之间也不造成相互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智能移动终端上的RFID读写设备,可以在参观的同时,随时读取展馆地图以及展品上附有的RFID标签,然后选择相关服务。该服务请求通过在参观地设置的无线网络基站接入点AP后,经过无线网络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在接到相关请求后,读取数据库,并将获取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资料展现到使用者的移动设备上。同时由于使用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导览系统更加灵活易用。(3)Wi-Fi的使用

由于Wi-Fi的大力推广,国内现在的手机和掌上电脑都配备了无线网卡,可单独使用Wi-Fi达到详细导览的作用。首先将场馆导览情况和馆藏珍品的详细资料介绍存放进网络数据库,在全馆范围内建立一个全覆盖面的Wi-Fi系统。游客在游览前下载官方游览应用软件到手机或者其他移动通信设备,这样就无须再花钱租赁讲解器,就可以快捷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详细解说,对于博物馆而言也减少了讲解器设备看管和维护的费用。

游客可以直观地从展馆360全景拍摄图上自由移动选择想要参观的部分,并且将无法近距离观看的展品放大到自己需要的程度进行全方位的欣赏。每个参观者都是用自己的手机对照真品来参观,不但减少展柜前的拥堵,也能让游客更仔细地全方位了解展品的信息。这种新的网络系统有机地结合了文字、图像、视频,比原来展柜前浓缩的信息更方便、更易于留给游客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且在结束游览后可以保留这些信息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以便随时查看相关的信息。另外,通过网络升级官方软件后还可以获取最新的展陈展览通知,吸引观众经常来博物馆参观,而不是走马观花此生只去一次的游览方式,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三、结语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的介入,博物馆的数字化导览服务就能更丰富、更便捷。但是博物馆最重要的职能不在于展品向人们展示什么,而是人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由静态单一的陈列向动态多媒体演示和观众参与型的演进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还会利用小型手持式移动设备这种灵活并且功能强大的载体,引入更富有互动功能的内容(例如增强现实技术)在将来的博物馆数字化服务中,游客可以从更多角度去感受展品的艺术内涵和其中蕴涵的历史韵味。

基于PaaS模式的博物馆数字化

王彦殳(北京北科光大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博物馆成为现代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馆藏文物三维数字化,也成为数字化博物馆内容建设的核心,进而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服务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如何提供博物馆快捷、方便、安全等高效率数字化服务?本文经过对软件服务模式的分析,并结合博物馆数字化服务内容,提出基于PaaS的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化服务模式。采用PaaS服务模式,能给博物馆带来更高性能、更个性化的服务。PaaS服务模式在功能上包括:•数字化内容加工,特别是采用“图像建模”方式对展品三维模型化。•数字化内容管理。通过PaaS,为博物馆提供数据存储、管理,以及各类开放应用等服务,通过提供的在线编辑等服务软件,可远程、可视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二次加工、加密等操作管理。•数字化内容的应用。通过“云”端传输,为博物馆提供三维模型的在线播放、展示等应用服务,“云”端自建三维模型播放器,博物馆可实现“即需即用”,同时提供API接口,博物馆可自定义开发自己所需的任何应用程序。关键词:PaaS模式 模型服务 模型展示 模型存储 模型数字化 模型存储 模型合成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重现古代文物或现代真实场景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数字博物馆的出现,游览者可通过网上就可以看到博物馆内的各式精选藏品,同时加上与虚拟实境的结合,让游览者不但与展馆内展品进行互动,更能让游览者在虚拟博物馆中了解展馆背后的历史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能将博物馆进一步开放成为一个推广文化交流的场所。与实体博物馆相比较,数字博物馆具有存储数字化、获取网络化、资源共享化、展示多样化、管理可视化等特点。

馆藏展品的三维模型数字化,可使观众更方便地、全方位地、近距离地浏览,减少了观众接触藏品的可能,减少实物的流通次数,降低了损坏、丢失的风险,还能够有效地改善藏品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那么,如何有效地提供博物馆对展品的数字化服务呢?

随着“云”服务的兴起以及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PaaS(Platform-as-a-Service)服务模式应运而生。PaaS,平台即服务,把服务器平台作为一种服务模式,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到大量服务器上,使各种应用能够根据需要,实时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服务等。

我们知道,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需要通过仪器设备或人工来制作三维模型,然后搭建服务器用来存储,同时还需要解决模型展示所必需的播放器,受软硬件配置及网络的影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如需要更多应用,还需专业人员开发、维护。通过PaaS的服务模式,博物馆不需再考虑任何软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也无须考虑软件开发及数据库管理,可真正实现“即需即服务”。同时,结合“图像建模”这一自动化程序较高的数字化技术,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不再是复杂的工程,也不需要采购高昂的仪器设备及大量专业人员的投入,只需上传几幅图片,即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同时根据需求对模型进行加工、优化等在线编辑处理。此外,该服务提供存储空间,对模型的存储管理实现可视化操作。另外,在模型在线展示上,通过使用该服务的相应软件,即可直接使用,通过提供的API接口,博物馆可根据需求自定义开发不同的应用程序,这为博物馆数字化服务提供了便利的、高效的服务措施。1.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

藏品的数字化,其实就是对藏品进行三维模型化,由原来的二维信息(图片、视频等)生成三维模型。

构建三维模型的方法目前有三种,第一种是人工软件建模,建模人员利用三维建模软件,通过人工绘制生成三维模型,常用的软件有3DMAX,SoftImage,Maya以及AutoCAD,等等。第二种是利用三维扫描仪建模,这是当前使用的对实际物体三维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对藏品的不同面的扫描,得到模型结构,后期再利用藏品的图片,在人工的辅助下,对藏品进行纹理贴图,最终生成三维模型。第三种方式是利用图片建模,通过藏品不同角度的照片,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自动生成三维模型。经过分析,第三种方式是三维重建领域的新兴技术,由于只需提供藏品的照片,与以上两种实现方式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在未来三维模型重建领域将占有一定的优势。2.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

目前三维模型的格式较为混乱,也比较多,常见的有3DS、obj、wrl等,没有制定统一的应用标准,在Web展示上,其播放器、浏览器插件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加上用户对三维模型的认识程度不高,因此不同的厂商都有自己的播放格式,这种现象对三维模型的应用极其不利。3.PaaS服务的意义

首先是时间成本。基于图像建模技术的PaaS平台服务,博物馆只需上传一组图片,即可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同时针对模型的应用程序及运行环境,以及应用软件所需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进行了统一部署,博物馆无须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即可通过互联网可视化使用、管理,大大降低了时间的成本。

其次是投资成本。传统的数字化博物馆,除了需要在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等方面进行投资,在软件使用或升级、维护时仍然需要出一大笔的费用。而PaaS模式的应用服务,可实现“即需即服务”、“按需收费”的灵活管理。

再次是系统维护。博物馆独立开发的应用程序由于受其设计模式的限制,很难进行灵活的拆分、组合,不能随时适应发展的需要。而采用PaaS模式,可以通过API接口,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产品多元化和产品定制化。

另外,在应用方面也有着显著的特点:

数据安全,云服务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客户端要求低,云服务对用户端的设备要求最低,使用起来也最方便。

数据共享,云服务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与应用共享。

无限扩展,云服务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几乎无限多的可能。二、“云”服务平台的设计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是PaaS的基础环境支撑,包括计算、处理、存储、网络等资源,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也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博物馆不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的选择、储存空间、部署及网络组件等的应用。2.平台即服务PaaS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是指将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PaaS系统宿主在基于web应用程序开发的平台上,提供端到端的开发环境,以及数据库等。博物馆不需搭建任何运营环境,即可直接使用该平台提供的三维模型数字化计算、处理、存储管理等应用,同时,通过API,博物馆可在该平台上,自定义获取所需的应用服务。3.软件即服务SaaS

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是基于PaaS平台的、以互联网形式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应用模式,博物馆通过该平台,可对三维模型在线编辑、优化、展览展示等服务,也可以随需定制诸如远程教学、远程鉴定、分享传播等服务。图1 云服务架构图

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博物馆数字化服务中,基于PaaS服务模式的架构原理(见图1),通过安全稳定、快速便捷、灵活开放的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该服务模式的优越性、适用性,以及对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创新。三、PaaS服务平台的功能1.三维模型合成功能

结合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该平台提供三维模型合成服务:

针对“图像建模”的技术特点,该平台整合其模型重建系统,博物馆只需要远程上传一组图片,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可视化操作,系统将自动生成三维模型,博物馆不需考虑如何实现,也不需购买任何软硬件设施,“即需即服务”,不受任何时间、地域等的限制。

此外,“图像建模”技术较之于“人工软件建模”、“三维扫描仪建模”的方法,“图像建模”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成本大幅降低、真实感强等特点,通过PaaS平台的应用,将为三维模型的重建提供高效的低成本的方法,提供实用的关键技术,推动三维模型在博物馆、科技馆的普及应用。

针对其他建模方式的三维模型,该平台提供API接口,可自动对接、格式转换,再通过该服务可以进行二次加工等处理。例如,通过人工或三维扫描仪等获取的三维模型结构,通过API接口对接,该功能将自动完成后续的贴图、模型校正等。2.三维模型管理功能(1)模型存储

通过PaaS,为博物馆提供数据存储服务,博物馆不需考虑服务器、数据库等因素,即可按照需求定制所需的空间、流量等,可远程对三维模型进行管理,其模型数据的索引、加载完全由强大的平台完成,其安全、高效的基础环境,解决了博物馆硬件投入、维护的难题。(2)模型编辑

三维模型在互联网上展示,具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其模型的面片数、文件的大小等都有一定的限制,通过提供的在线编辑等服务软件,可远程、可视化对三维模型进行优化、二次加工、加密等操作管理。

我们知道,任何物体在互联网上展示,必会涉及美化、衬托的装饰,在对模型本身保持真实的情况下,显示的背景等布置也需要调整。例如,一个黑色藏品和一个高反光的藏品,其背景显然是不一样的,因此,该平台需要提供对模型进行灯光、背景、动作等特效的在线编辑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类展品在展示上的特殊要求。3.三维模型的应用(1)互联网展示

通过“云”端传输,为博物馆提供三维模型的在线播放、展示等应用服务。其中包括,模型的展示形式设置、格式设置、显示窗口的大小等设置。由于三维模型需要特殊播放器,用户查看模型,需要下载相应的插件,且第三方调用时,无法实现播放,从而导致三维模型难以普及应用。

我们知道模型具有交互性,因此常见的插件形式难以满足需求,目前浏览器插件应用最广的应该属于Flash插件,因此该平台提供了基于Flash的播放格式,通过对模型格式的封装,可实现模型原有交互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2)个性化定制

该平台还需提供外部引用、分享等服务,各博物馆之间、会员之间可通过引用直接移植到第三方平台,这对博物馆藏品的远程研究、教学、鉴定等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手段,特别是对于馆内“重量级”藏品,不再担心藏品的损坏、丢失问题,可随意以模型的形式提供给各浏览者鉴赏、学习。在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时,也可在不同的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展览。

此外,该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博物馆可根据需求定制、开发自己所需的应用服务,以满足博物馆各种形式的展览宣传。(3)移动领域

随着移动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移动网络越来越被重视,该平台应提供三维模型在移动终端的API接口,通过在线远程对模型的格式转换及必要设置,即可随时同步到手持设备上,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鉴赏,让博物馆展品的宣传真正深入平民化。(4)展示设备

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中,其线下的展览展示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结合当今先进的技术,数字化模型在虚拟展示设备上也成为趋势,例如,大屏幕触摸互动展示、虚拟地幕、幻影成像系统等,所有的应用内容都是基于三维模型。该平台可提供标准API,在展览展示设备上实现对接,从而,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在线上线下完美结合,真正实现数字化展示。图2 基于PaaS的服务功能示意图

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在博物馆数字化服务中,基于PaaS服务模式的服务应用功能(见图2),以上功能基本涵盖了博物馆模型数字化服务的基本需求,并通过API,实现了未来数字博物馆建设、应用的扩展。四、总结与展望

一个良好的服务模式必须具备,能为被服务者提供简单、便捷的操作管理系统,能提供安全稳定的应用环境,同时要大幅度降低应用的成本,并且在未来发展及特殊化需求上提供灵活的扩展。基于PaaS的模式在博物馆数字化服务中,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当然任何事情总会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我们日后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随着网络技术与3D技术以及文博事业发展的热潮,三维模型在数字化博物馆、科技馆中的应用日益兴起,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展品数字化成为博物馆、科技馆数字化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内容服务之一,是未来文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优质的服务模式,带动了文博事业的发展,也必会带动三维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而三维模型构建技术也随之会不断提高,在“云”的世界里,在物联网的牵动下,互联网必将三维化,世界将真正实现零距离!

数字化服务与博物馆的新发展

王 娜(北京市宣武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北京,100053)摘 要: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数字化服务的出现及深入发展。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服务为公众提供浏览、展示、讲解、宣传、互动体验、资源共享等服务项目,使公众的参观更加便捷、自主、有目的性,提升博物馆的参观质量和服务质量。数字化服务在实践博物馆新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对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阵地作用,促进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要作用。关键词:数字化服务 信息技术 博物馆新理念 以人为本 资源共享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博物馆发展迎来的是一个革命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博物馆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博物馆不可避免地被打上“科技手段”、“视听盛宴”、“数字博物馆”、“虚拟展示”等标签。这些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数字化服务”不仅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革命,更是博物馆工作方式的革命。博物馆不再是“文物仓库”,而成为存储人类文化资源的“公共文化平台”;人们不仅是参观博物馆,更可以“使用博物馆”;博物馆的使命不仅限于收藏、展示、保护文物,还要为人服务,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数字化服务”在实践博物馆新理念的同时也促进了当代博物馆的新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博物馆行业中逐渐成熟的数字化服务项目,阐述博物馆发展中的新趋势。一、当代博物馆发展中的新趋势:数字化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以及网络平台的应用,当代博物馆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从其功能上讲,现代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文物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源服务机构。2007年,国际博协修改并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对“博物馆”的定义做出修改:“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定义中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置于“研究”功能之前,说明其重要性已受到全面肯定。而“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更是成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

对博物馆“教育”及“服务”功能的强调反映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平台的突出作用。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推广与实施,博物馆的公共文化阵地作用日益凸显。而“数字化服务”成为博物馆发挥公共文化阵地作用的有利推手和真正实践者。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数字博物馆的实践与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从实践上说,涌现了一大批文博网站,使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识有了质的改变;各个博物馆在陈列展示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新颖的数字展示效果,博物馆更具观赏性和趣味性;触摸屏、电子导览、语音导览、互动游戏、预约参观、电子票务等服务项目,以方便、快捷、自主的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到博物馆来消费“文化产品”;在理论研究上,从最开始的“要不要建设数字博物馆”、“什么是数字博物馆”等模糊不清的问题到研究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模式、探讨数字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和实践、思考数字博物馆建设对当代博物馆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对数字博物馆以及博物馆行业的认识正经历着革命性的改变。这些成果正是在一点点的“数字化服务”实践中逐渐积累的,并在参观数量、参观质量、展览形式、公众宣传、社会效益等方面逐渐改变着博物馆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服务的概念

由于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服务”在不同的行业中有不同的应用,如在图书馆行业,数字图书的阅读及数字期刊的利用是数字化服务的集中体现。本文所探讨“数字化服务”限于博物馆行业内,是指由博物馆提供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借助多媒体科技手段,实现博物馆的数字浏览、数字展示、数字讲解、数字宣传、互动体验、资源共享等服务功能,为公众及社会发展服务。2.数字化服务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博物馆的服务功能相比,数字化服务有以下特征:

第一,实施主体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可以是有固定建筑、人员、一定数量藏品的实体博物馆,也可以是纯粹虚拟的数字博物馆。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全民共享的文化资源。

第二,数字化服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资源共享。

第三,数字化服务需借助一定的媒介,如计算机、导览设备、互动装置等电子设备。

第四,数字化服务更强调为人服务,真正实现收藏、展示、研究文物藏品的最终目标,为公众和社会发展服务。二、博物馆的数字化服务项目

当前,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的博物馆服务项目越来越多样化,并且随着创新技术的研发及博物馆的发展不断开发出新项目。根据服务方向不同,将当前博物馆行业主要的数字化服务项目分类介绍如下:1.数字浏览(咨询)服务

数字浏览(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博物馆网站浏览及电子导览系统,是当前博物馆数字化服务的重要项目。博物馆网站是基于博物馆整体概况的综合性媒介,电子导览系统借助触摸屏、电子导览设备等终端为观众提供参观线路、博物馆设施、博物馆服务等方面的引导与帮助。观众通过访问博物馆网站和电子导览系统,可以了解博物馆的整体概况,获取开闭馆时间、展陈基本情况、参观路线、参观方式等基本信息,使博物馆的参观更具目的性,激发观众对博物馆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观众的参观质量;同时,博物馆网站对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活动、重要公告等随时更新,方便观众合理安排参观活动。当前,大多数博物馆网站及电子导览系统都提供上述的数字浏览(咨询)服务。

数字浏览(咨询)服务在方便观众参观的同时,对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和发展也是一项重要的变革。在数字信息技术尚未应用到此项服务以前,博物馆主要实行的是“人工服务”,一定数量的电话接线员、引导人员以及票务人员被固定在一定岗位上,完成博物馆大量的参观咨询服务工作。但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观众数量急剧增加,博物馆的人工成本却不得不降低,这在客观上推动着数字浏览(咨询)服务的产生及发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持下,电子邮箱、MSN、QQ、飞信、博客、微博、SNS社交网络等方式的流行与应用也使博物馆与观众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博物馆网站可借助电子邮箱、互动论坛、网络机器人等方式与观众互相传递信息,通过网上预约合理安排参观人数及流量,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从宏观上控制整个博物馆的参观秩序和参观质量。2.数字展示服务

展示服务一直是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博物馆服务工作的核心工作。当前博物馆行业出现的数字展示服务主要有博物馆网站的虚拟展馆展示,以及实体博物馆展厅中的数字化展示服务项目。

博物馆网站的虚拟展馆展示主要借助三维立体成像技术,实现展馆以及馆藏藏品的虚拟展示,使观众不必到实体博物馆,不必局限于时空的限制,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参观博物馆;同时,基于电子藏品管理信息系统的藏品虚拟展示,使文物实物的保护与管理相对分离,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而观众通过3D技术一样可以达到对藏品近距离观赏的效果,并且可以通过光学成像、声光电控制、多媒体制作等高新技术实现对藏品不同角度、不同效果的参观。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就通过博物馆网站开通了展馆的虚拟展示,观众通过点击鼠标即可感同身受地进入到虚拟展馆内部参观。

实体博物馆展厅中的数字展示服务更加多样化,借助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和不同的终端实现多种形式的数字展示服务。如基于触摸屏系统的触摸屏展示、基于悬浮成像系统的模拟场景展示、基于影院系统的影音展示、基于虚拟现实系统的人机交互操作,等等。目前,相当多的博物馆都根据各自展馆的情况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展厅数字展示服务。

与虚拟展馆展示整体场馆不同,展厅中的数字展示服务往往是配合实体展览的数字化辅助展品。这些展示依托于实体展览,同时又是对展览主题或某个侧面的另一种解读,通过新颖的创意、声、光、电的多媒体手段营造配合展览主题的氛围,加深观众对展览的感性认识,使展览更具形象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笔者所在的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利用视频短片、投影屏幕、背景音乐、触摸屏游戏等数字化手段在博物馆中展示了“活”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反映国粹京剧艺术的梨园展厅,通过触摸屏连接投影设备,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观看马连良、梅兰芳等宣南梨园精英的精彩演出;在城南乐园展厅,广告机中的视频短片播放新时期恢复的厂甸民俗庙会的盛况,再现“老北京吆喝”等风俗,与展厅中的大糖葫芦、噗噗噔、踩高跷等展品模型相映成趣;触摸屏中还有根据老北京民俗项目拉洋片、皮影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抖空竹等所设计的游戏拼图,广受青少年参观者的喜爱。3.数字讲解服务

当前,大多数场馆中已经实现了数字讲解服务。这一服务以语音导览系统为基础,形式多样,如场馆定时广播式导览、手持预录点播式导览、无线发射接收式导览、无线感应式导览,等等。语音导览系统的应用使得观众不用借助讲解员就可以通过手中的导览机自主点播或接收相应的解说,既达到了良好展示效果和公众受教育的目的,也节省了人力物力,保证了博物馆的服务质量。随着数字讲解服务的深入实践,各个场馆提供的数字讲解服务内容也更为丰富。不仅在语音导览系统上有多种选择,在细节上也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如大多数场馆提供多语种的语音导览系统,满足中外观众的不同需求;故宫博物院根据青少年、专业人员、普通游客等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不同版本的语音讲解,使参观更具有针对性;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在语音导览中加入优美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轻松聆听富有内涵的讲解的同时得到深层次的精神享受。这些不同形式的服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以人为本,根据观众的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具体化、更具操作性的服务。4.数字宣传服务

信息技术带给博物馆的革命还体现在宣传服务上。传统的博物馆宣传一般是在博物馆入口处张贴公告,或在某些专业报纸上刊登消息,预告某项展览或活动的开展计划。这样的宣传效果显然十分有限,如果不是经常逛博物馆的爱好者,或者非专业人员,恐怕不会及时得到展览或活动的消息。而现在,博物馆网站、各门户网站、社交论坛、手机微博、随身听中的广播信息,都在不停地滚动播出展览、活动信息,通过数字手段制作的醒目的宣传海报刺激着观众的视觉神经,这些海量的信息宣传为博物馆带来大量的参观者。同时,依靠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电子邮箱、MSN、QQ、飞信、博客、微博、SNS社交网络等互动方式使博物馆更容易得到观众的反馈,对分析展览、活动的是否成功举办有着积极意义,有利于博物馆总结经验,改进展览制作及组织工作,提升展览服务的整体质量。

当前在北京博物馆行业,北京数字博物馆网站是北京各博物馆进行数字宣传服务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这个网站会聚了北京地区的博物馆,对有网站的博物馆进行了相关链接,并及时预告各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和各项动态,是北京市民了解北京地区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信息窗口。而2011年的北京地区博物馆寻宝大赛活动,更是改变往年组织人员一天跑遍一个北京城的方式,采取“线上活动”的方式,利用网络组织寻宝大赛,不仅节约了成本,简化了组织程序,更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性,是博物馆行业数字宣传服务的一个成功案例。5.数字体验服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式教育,而成为互动式的体验之行。在博物馆提供的网站信息中,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搜索有用的信息,参观成为有目的的、主动式的探索行为;人机交互操作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参观者的思维神经,成为启发式的教学过程;虚拟场馆以及模拟场景的体验则可以从感性上给予观众强烈的震撼,加深参观的效果。这些基于数字体验的服务对增强青少年的动手能力、激发观众的主动探索精神、提高公众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心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培养整个社会的学习精神、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巨大推动力。6.数字共享服务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明成果的公益性机构,人类文明成果为全人类共享,这也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博物馆所珍藏的文物、文化资源应该也必须向公众开放,这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信息技术时代下,博物馆的资源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如何有效地做好这些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如何做好数字共享服务是当前摆在我们文博工作者面前的问题。现在,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部分地对馆藏电子资源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性处理,防止非法下载或将这些资源用于商业目的,这些是我们博物馆工作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在提供数字共享服务的具体方式、途径等问题上,还有待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三、数字化服务促进了博物馆的新变化

博物馆行业正在进行以及已经取得实践经验的数字化服务项目可谓琳琅满目,它们为这个时代的博物馆工作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也促进了博物馆向新的方向发展。1.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

长期以来,博物馆一直以“收藏文物、展示文物、研究文物”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而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于博物馆工作中的今天,博物馆所提供的数字化服务正在实践着新的博物馆发展理念,这就是博物馆要向“展示文物、利用文物、为人服务”的方向发展。多种多样的数字化服务正是为了方便观众的参观,为了更快捷地服务观众,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这一转变体现的是人类发展的最终关怀,体现的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2.从收藏到共享

数字化服务也在悄悄地改着博物馆功能:从过去的“文物仓库”变成了今天的“公共文化阵地”。因为数字化服务,观众可以不必接触文物本身而了解到文物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因为数字化服务,观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调用世界各地的人类文化遗产;因为数字化服务,观众可以永久地享用这些文化资源。博物馆里的人类文化遗产不再只是单纯的物品和符号,而是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资源,博物馆则通过数字化服务实践着“为社会及发展服务”的根本任务。3.从被动参观到主动参与

对观众而言,数字化服务带来的是全新的一种体验,那就是从被动参观到主动探索的变化。数字化服务提供给观众的是海量的信息,观众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审慎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是一个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观众享用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数字化服务的过程,是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四、数字化服务与当代博物馆的使命

数字化服务的出现是由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推动的,它反映了公众对博物馆文化的需求,反映了博物馆发展理念的转变,同时也是博物馆行业新理念的实践结果。可以说,数字化服务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带给博物馆极其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我们正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时刻,博物馆人一定要担当起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深刻认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从博物馆的馆舍天地融入公众文化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利用数字化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更好地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公共文化阵地,促进社会和公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苏源.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作用[J].文史博览,2008(9).

5.周晓茵.数字导览讲解技术在博物馆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东方博物,2006(2).

基于数据网格的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张祖礼 何洪波(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网络科普教育中心,北京,100190)摘 要:本文探索了基于数据网格的科普资源共享相关技术,设计并提出了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技术架构和主要流程,为科普资源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关键词:资源共享 数据网格 网络科普一、背景

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以来,网络科普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很多科研教育机构和科协组织在开展科普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包括科普图片、科普挂图、科普报告、展览展品、动漫游戏,等等。然而,这些工作通常都是各部门各机构以自有资源为基础,而且各部门由于信息阻隔,无法形成相互支持,各自投入力量追求信息完整的同时,自身特色资源的开发投入相对不足,优势无法充分发挥,既造成重复建设,导致有效资源体量增长缓慢,又影响了优质资源的开发。数量和质量远无法满足广大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而另一方面,公众无法便捷获取这些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特别是对于基层科普组织,往往很难获得权威、丰富、多种类型的科普资源,限制了基层科普组织科普工作的开展范围和程度。

数据网格技术为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通过数据网格技术的实施,实现不改变物理数据资源的权属、不改变物理数据资源的形态和不改变物理数据资源的物理位置,为数字化科普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为此,中国科协确立了“科普资源共享网格”建设任务,力图将数据网格技术应用到科普领域,探索和建立一套可行的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和模式,实现对现有数字化科普资源在不改变权属条件下分布异地、异构、多样的便捷接入、快速发现和优化使用,支持科普资源的动态接入,为形成广泛的社会化科普资源共享与应用格局进行探索和试点。二、共享平台的设计目标(1)引入网格“跨组织、跨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并协同解决问题”的理念,各资源权属方作为平等的节点加入到网格中将自有资源进行分级共享服务。(2)科普资源被封装为网格资源的形式对外发布,且无须将资源提交到某个集中的门户平台上。用户通过调用网格资源来访问所发布的科普资源。(3)在不改变资源权属的前提下,网格可以为资源权属方拥有的资源提供更快的网络接入、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便捷的访问服务。(4)网格技术特有的跨组织、跨平台特性将以往共享所需要的大量加工和移植工作降到最低,原来隐身于独立系统之后的零散资源将更易于接入参与服务,一个个信息孤岛将互联互通。(5)通过科普网格的资源发现和定位技术,接入网格的科普资源将面向公众和科普工作者实现高效率的定向按需供给,以往开展专题科普活动或科普创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将得到缓解。三、共享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技术设计1.平台功能定位

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性特点:(1)资源节点的便捷接入。资源节点可以方便、动态地接入或者退出网格。这样的方式,特别适合于广大科普基层,也便于科普资源网格的推广应用。(2)合理的资源调度方案。资源节点在提供服务时,很可能会收到多个网格客户的下载请求;另一方面,用户(网格客户)下载共享资源时,也可能会从若干个资源节点同时获得此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一定的策略,保障资源节点服务能力,用户能合理、迅速获得所需资源。(3)提供统一的多样性数据访问方式。网格系统汇集了大量分布、异构、多管理域的数据资源,它们的表示、存储形式具有明显的互异性,可能以文件形式存储,可能存储在数据库中等,需要一种统一的访问方式减少网格用户对数据访问的复杂与不便。(4)资源权属和用户身份安全认证。包括网格资源共享申明、网格用户身份认证和资源访问权限控制等。(5)资源快速搜索和定位。网格中数据资源在地理上是分布的,而规模是庞大的。为提高平台的可用性,需要一种快速定位资源位置属性的搜索方式。2.平台总体结构

基于上述提出的平台功能特点,并结合资源对等网格特点,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总体上,平台由、服务节点、资源节点和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图1 共享平台的总体结构

服务节点是网格内节点和资源的集中管理者,是资源节点与资源节点、资源节点和客户端沟通的桥梁,提供资源索引、资源权属管理、节点维护和资源请求的调度等服务。

资源节点是网格资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资源节点与服务节点进行通信,处理分发过来的请求;资源的传输是由资源节点发起的,这样也可以减少一定的安全验证。网格内资源节点是平等独立的。

客户端主要是资源的使用者。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网格,下载使用所需要的资源。在使用(下载)资源时,需要通过服务节点的验证和资源节点的授权。3.内部逻辑单元

科普网格平台内部的逻辑单元主要包括网格中间件、调度服务插件、资源节点服务程序和网络客户端四部分组成。图2为网格平台内部各个组成单元的部署结构和主要的交互关系。图2 共享平台内部组成结构

网格中间件主要由调度服务中心和网格资源管理层组成,其中调度服务中心只部署在服务节点上,与客户端程序进行直接的交互,处理客户的资源请求,并协调和控制各个请求和资源的调度过程;网格资源管理层是网格中间件的底层服务,为上层的调度服务中心提供必要的服务结点的主机资源信息,网格资源管理层部署在每一个网格节点上,管理各个节点运行的服务程序,控制和监视他们的运行。

调度服务插件是调度服务中心的一个以插件形式开发的管理服务,主要为资源请求调度提供必要的权值信息,收集资源节点上发布的信息,存储和整理相关的资源数据(维护资源的权属信息),并提供与资源相关的服务(如检索服务)。

资源节点服务程序是资源发布服务器上部署的应用程序,主要提供资源信息的发布和资源数据上传服务,能够将数据发送到指定的客户端上。

网格客户端是与网格中间件交互的应用程序,是资源请求的来源,主要的请求包括资源查找和资源获取。资源查找只与中间件进行交互,而资源获取时可能还会与正在下载或已经下载了同一资源的网格客户端进行交互,以P2P的形式下载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使用网格客户端成为一个网格用户,在科普共享网格内,网格用户是唯一的,网格客户端也以唯一标识符标识。一个网格用户允许使用多个网格客户端。或者说,一个客户端相当一个节点,一个用户可以同时启用多个网格节点,共享或下载的资源将以节点为单元,记录在用户的名义下。

网格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储网格内所有资源的相关标注信息,包括资源标志、名称、位置和所有者。用户通过提交查询请求获得相关资源列表,通过选择给定的资源节点进行下载。四、小结

通过科普资源共享网格平台的设计研究,以及平台具体功能结构的设计,为今后科普资源共享相关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和技术架构。科普资源共享网格平台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数据的壁垒,打通了资源信息交流的通道,解决了分布异地多样的资源共享问题,将会吸引更多的机构和用户加入到共享平台,参与网络科普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金玲.基于网格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体系结构研究[J].科技信息,2010.

2.王小宁,肖海力,曹荣强.中国国家网格软件集成与应用服务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3.马永征,孙鹏,南凯.基于CNGrid的科研协同平台多学科网格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4.张西广,邓大立,郑秋生等.科学数据网格研究进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10).

浅谈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存储与备份系统建设

王 萌(首都博物馆资料信息研究中心,北京,100045)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在进行数字化建设。作者结合参加过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对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存储与备份系统的建设做一些初步研究。作者希望能够给在建设数字化系统中的博物馆或准备建数字化系统的博物馆,或承建博物馆数字化工程的人员以借鉴。要建设好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存储与备份系统,应根据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存储与备份系统。关键词:综合性博物馆 数字化 存储 备份

博物馆的数字化系统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应用。第一,文化遗产、综合办公等业务系统的应用,主要涉及信息的调用,如文物图片、描述及相关短片等的调用。文化遗产、综合办公等业务系统是在博物馆基础网络上建立的一个数字化平台。专业人员可通过该平台进行业务研究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第二,展览展示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如帮助观众理解文物相关信息的视频短片、触摸屏等,使观众进入博物馆既能通过实物学习知识,又可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影像看到实物背后的知识,丰富博物馆的内容。第三,互联网上的数字博物馆。

随着博物馆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会逐步产生大量的数据,这就显现出博物馆存储与备份系统的重要性,日趋增长的数据对存储与备份系统来说是一大挑战。

要建设好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数字化系统,离不开存储与备份系统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以下几点:一、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数据特点

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数据特点是:数据类别多、数据量大、增长迅速。这些数据若以文件的形式零散地存放,不能有序地组织,检索困难不易管理。这需要有智能存储系统来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调用。1.数据类别多(1)从功能上

我国博物馆的类型可划分四大类。即社会历史类、自然科学类、文化艺术类和综合类。其中,综合类博物馆是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博物馆,涉及范围广泛,也就意味着数据类别多。(2)从数据格式上

博物馆的数据资源包括数字化的文物档案、扫描图片、实物照片、电子出版物、音视频资料、政府文件等各种各样的人文与科学数据资源。其存储媒介已不限于印刷体,它包含文本、声音、图像、影视等多种媒体形式,数据类型复杂。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如虚拟技术、三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博物馆的数据类型会越来越多。

博物馆的数字资源有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其中,绝大部分为非结构化数据。主要包含电子文档、图像资料、视频资料和音频资料等。2.数据量大(1)大型综合性博物馆藏品数量多

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必然多,都是以几十万件计。通过对藏品进行数字化登记,藏品信息的数量必然会比藏品多。当为一件藏品进行描述的时候,必然会对藏品的大小、材质、来源等进行记录,并为藏品进行拍照或扫描留档。一件藏品一般会对应十几或几十条数据。所以,当藏品数字化工作完成后,有关藏品信息的数据量会非常大。并且,博物馆的藏品数量会随着收集的进行,越来越多。(2)展览、展示集中控制设施多

一个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展厅面积大,为展览而设的多媒体设施多且分散,这些多媒体设施播放内容都根据其所在位置的展览不同而各不相同,所以需要进行后台集中管理。这些设施的播放内容都是存放在集中存储系统中的。这就要求博物馆存储系统对多媒体设施后台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3)数字资源多

博物馆的各种数据信息如扫描文档图像、照片、演示文稿、语音和视频片段等多媒体资料将持续增长。随着藏品数量的增长,跟藏品相关的信息也将持续增长下去。博物馆的数据量不仅来源于藏品,而且,现在我国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越来越重视。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综合型博物馆的一个任务。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手段就是以数字短片的形式进行的。我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内涵的文明古国,需要记录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非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储信息的度量单位由MB,GB向TB,即将向PB转变,博物馆的存储的数据总量已达到了海量规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