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农”热点问题改革与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6 18:03:32

点击下载

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广东“三农”热点问题改革与发展研究

广东“三农”热点问题改革与发展研究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广东“三农”热点问题改革与发展研究作者: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排版:KingStar出版社:人民日报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时间:2016-08-01ISBN:9787511541161本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汪一洋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后,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入世14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洗礼和国际化市场竞争的磨砺之下,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中国成了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业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农业发展已经深度融入国际市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呈缓慢复苏态势,贸易投资秩序在调整中重建,农业资源开发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全球谷物市场供求形势总体上产大于需,大宗农产品库存消费比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为我国更好地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可操作空间。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以生物、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与此同时,农业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影响农产品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农业对外开放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三农”主题的一号文件,又从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凸显了“三农”工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地位,有力地推动“三农”工作稳中求进,持续向好。截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六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村民生改善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农村工作的显著成绩,不仅为“三农”持续发展打下了牢固基础,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档、结构调整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愈加凸显。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升幅接近“天花板”,生产成本“地板价”不断抬升,农业补贴政策的“黄线”日益逼近,农业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双重制约加剧,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突出,粮食生产呈现出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现象,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为破解这些难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先行性的探索,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萌芽起步、90年代加快发展、2000年后快速提升”三个阶段,积累了经验,成绩斐然。30多年来,广东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提升,注重建机立制,大力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主体、生态功能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民生统筹等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有力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子,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199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2014年,突破5000亿元,达到5234. 10亿元,增加值在全国排名第八,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排名第五。

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广东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当前广东“三农”短板问题依然突出,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总体上看,广东农业发展的方式转变仍然滞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欠缺、农业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加快,但规模小、经营分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农业金融信贷主体不规范、风险保障制度滞后;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与消费的产业链条脱节明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未完善,农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面临瓶颈制约。广东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仍面临发展瓶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素质能力提升不够。

三是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任务艰巨。改革开放带来农民收入增加、福祉增加,但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加大。农民增收难度增大,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带动农户致富增收的农业龙头企业少,农产品增值空间小,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困难;农民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水平偏低,难以适应现代化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增加工资性收入困难。

四是粤东西北发展相对落后,统筹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压力较大。近几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15470. 76亿元,占全省比重仅为21. 1%。粤东西北地区仍然是广东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全党重中之重的工作。2015年底,广东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补齐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扶贫开发三大短板,确保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广东要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定位,把“三农”工作作为“十三五”时期重大的政治任务,把脱贫奔康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一)加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共中央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近几年来,广东省通过实施两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共帮扶249. 2万相对贫困人口相继脱贫。目前,全省仍有176. 5万相对贫困人口和2277条相对贫困村,广东提出要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相当艰巨。为此,要按中央统一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未来几年重大的政治任务,坚持精准扶贫思路,加大帮扶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因户、因人施策,实施精准扶贫,提高精准脱贫实效。(二)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以结构性改革强农富农惠农。农业供给侧改革,其核心是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质量更契合消费者需要,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数量、质量与效益并重,切实保障农业转型、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引入“互联网+”“生态+”等新理念,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流通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转移就业长效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引导农民进城。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统筹协调产业布局,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三)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对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以创新驱动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技术、农业信息和生物技术、提质增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储运技术等,健全农科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农科培训机制,提升农民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能。(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坚持科学规划,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营造良好的“三农”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电网改造、农村沼气、危房改造、移民新居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坚守耕地红线,加快农田改造,提升耕地质量,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农业机械化装备更新换代,积极开发和推广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的农业装备。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完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五)培育创新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要求,着力培育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围绕创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安全链、政府服务链”要求,培优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抓住农业生产经营、金融信贷、公共监管等重点工作,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多方位、低成本、有保障、便利高效的服务。

对新常态下广东“三农”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进行初步分析、探索与实践,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对广东“三农”工作有对策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文章50多篇,内容涉及现代农业、基层治理、城乡统筹等多个领域,旨在为广东及各地推进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思路借鉴,为“三农”理论研究提供参考。由于时间仓促,编辑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2015年12月30日第一编现代农业新常态下广东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研究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东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必须准确把握广东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与特征,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挑战,提出新常态下调结构、转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新路径,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动广东现代农业发展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进入新阶段。一、把握新常态下广东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新常态下,广东农业发展在需求结构、供给渠道、经营方式、功能作用、政府调控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趋势性深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个转变”:(一)农产品需求从解决温饱向精特、安全转变。个性化、多样化、安全性的消费需求成为新常态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满足于温饱、解决生存,而是对质量安全、精品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品种结构看,广东城乡居民对大米、小麦等粮食类产品消费比较稳定,对肉类、水产品、岭南名优特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从质量安全看,虽然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表现出差异化分层态势,但总体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广东居民农产品需求已跨越满足数量需求阶段,进入数量质量安全并重的新时期。(二)农产品供给渠道从主要依赖国内向国内与国外并存转变。过去,农产品供给更多依赖国内市场、国内资源,粮棉油糖、畜牧水产等都有较高的自给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广东农产品供给渠道发生了变化,依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供给模式日益明显,粮食自给率只有35%左右,进口农产品数量显著增加。广东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海外投资,加快了农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步伐。2011—2013年,广东农产品进口总额从119.79亿美元增至148.82亿美元,年均增长11.5%;出口总额从69.7亿美元增至81.3亿美元,年均增长8%。在坚持口粮安全、积极承担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适当从外省输入和进口农产品,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东农产品供给的基本模式和格局。(三)农业生产资源功能从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过去,耕地、水、林木等自然资源更多用于满足农产品生产、居民生活,农产品供给主要依靠资源投入,这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我国用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同时也使用了世界40%的化肥,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广东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更是位居全国第4,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重。随着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环保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农业生产资源不仅要承担产品供给的功能,还要拓展生态环境保护、观光旅游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四)农业经营主体从以家庭为主向多主体转变。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广东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承包农户,1000多万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60%以上,小规模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层出不穷,与农户共同从事农业生产与服务,农业生产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流通经营形态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主要以实物形态流通,链条长、环节多、损耗大、效率低,近几年,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产销对接日趋活跃。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近4000家,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10多万亿元,农产品流通正由实体流通向实体流通与电商营销相结合转变。(五)农业调控手段从政府行政为主向政府与市场相结合转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率先改革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逐步建立起以需求为导向的价格体系,市场机制开始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对农业和农民提供各种补贴,构建和完善了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加强调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综合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市场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让市场机制在调控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二、新常态下广东建设现代农业强省面临严峻的挑战

2011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战略决策部署,为广东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经过几年努力,广东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2013年,广东农业占三产比重从5%下降到4.9%,增加值由2665.2亿元增加到3166.67亿元,年均增长6.3%;用于农林水事务的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由420.34亿元增加到595.28亿元,年均增长20.8%;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9372.73元增加到11669.31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1.2%,年均增长12.3%,于2012年首次跨过万元大关。但在新常态下,影响广东农业发展的因素更加复杂,建设现代农业强省面临严峻挑战。(一)农业生产要素流失,资源环境约束力增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广东大量耕地被征用,目前人均耕地仅0.4亩;农业转移人口加快,按省城镇化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省要转移600万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在耕地减少、农业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双重压力下,如何提高农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效益,就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首要任务。同时,由于化肥、农药等大量使用,导致水污染、土壤重金属超标等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重,严重危害农业环境安全。资源环境约束已经成为制约广东农业发展的“紧箍咒”。(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受土地和资金制约,农村金融改革严重滞后。目前普通农户仍然是广东农业经营最重要的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面临土地和资金的制约,流转土地越来越难,租金越来越贵,难以获得土地开展规模经营。金融改革虽已进行多年,但至今还没有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农业的体制机制,商业金融机构反而成为农村金融的“抽水机”,加剧了农村资金的流失,涉农贷款难长期难以得到解决,制约了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制约了农业扩大再生产。(三)受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业经营效益压力加大。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土地租金、劳动力等价格持续上涨,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随着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已经普遍高过国际市场,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倒挂可能成为常态。农产品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抬升,价格的“天花板”已经触顶,上下“两板挤压”,农产品已难有持续涨价的空间。我国农业的“黄箱补贴”已接近上限,继续增加农业补贴有困难。广东继续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发展“外向型”农业面临新挑战。(四)农业二、三产业发展长期滞后,农业产业结构“短板”问题突出。由于缺乏系统的、长效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致使农业加工业、流通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农业“提质增效”的瓶颈。广东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虽然处于全国前列,但规模以上的企业不多,知名的品牌不多。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薄弱,农产品流通仍以传统经营方式为主,且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不健全,公共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缓慢,农业社会化服务缺失,难以满足农业经营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五)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多重压力,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任务艰巨。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广东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50%。在经济增速减缓的新常态下,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压制;而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增长也受到农业经营效益提高困难、增加农业补贴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在农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之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面临很大压力。粤东西北地区仍然存在部分贫困农民,许多农村还比较落后,扶贫任务仍然艰巨。三、新常态下广东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着力点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关键在“强”,主要体现在“强结构、强产业、强效益、强主体、强科技、强生态”。要以“强”为纲,引领现代农业强省建设。(一)结构强。农业结构调整要树立大农业的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农业向广度、深度进军,拓展农业发展更大的空间。农业结构调整不仅要“内部优化”,还要“内外联动”。通过优化种养结构,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补长二三产业发展“短板”,接二连三,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一二三产业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大农业产业结构。(二)产业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一个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技创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文化服务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要构建完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竞争力强的种养业、加工业和物流业。推广健康种养,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通过“做强企业、做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业现代物流业,以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点,以互联网为纽带,构建与国内和国际市场互通的大市场格局。(三)效益强。先进生产力是现代农业强省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全面提高广东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推进农户分散经营向联合经营转变,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规模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四)主体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生力军,要支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强做大。鼓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增加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含量,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展联合经营,扩大合作社规模,提高竞争力。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五)科技强。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核心,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开展重大农业科技协同攻关,重点在种子繁育、智能农业、农机装备、保鲜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突破。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科技普及工作,让广大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六)生态强。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大力推广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推广滴灌、微灌、喷灌等节水农业。开展重金属严重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推行替代种植。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同时,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农业。四、推进全链条建设,形成支撑现代农业强省的主骨架

2015年8月,朱小丹省长到湛江、茂名、云浮三市调研现代农业时强调:要抓好“5+1”全链条建设,延伸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完善组织链,优化资金链,强化安全链,建设政府服务链,形成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主骨架。为此,我们必须按照小丹省长要求,以全链条建设为核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业改革发展新活力,早日实现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一)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业三次产业高度融合。一要巩固以粮食生产为重点的种植业。按照粮食生产省长负责制的要求,建立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继续扶持发展“一乡一品”,形成一批地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蔬菜、水果、花卉、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优势产业带。二要打造农产品加工强省。以区域性加工园区为孵化器,培育发展一批上规模、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广东食品加工中心园区,建设粤东、粤西水产品加工园区、粤北畜产品加工园区等。三要率先推进农业服务化。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规划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高度重视冷链建设,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电子商务、期货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二)打造创新链,提升经营主体的竞争力。一要创新金融服务。探索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层次的保险产品,提高保障水平。二要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种苗、种植、加工、节能、环保、信息化、绿色化等环节技术创新,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渗透到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尽快抢占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制高点,建立农业科研成果项目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三要培育新型农民。按照“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加强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进行培训,加强面向广大农民的选种适用技术普及,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三)完善组织链,提升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创新主体。重点是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完善“公司+N+农户”模式,发挥其带动农户的示范作用。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财政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加快土地流转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奖补等方式,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水平。(四)优化资金链,保持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农村扶贫和农民社会保障的投入,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在全省范围建立农村信用体系,开展信用贷款,解决涉农信贷“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加快推广“政银保”,加大省、市、县三级财政对担保金的投入,扩大担保贷款规模。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作用,增加农业投入。积极促进农业龙头企业资本运营,培育上市公司。(五)强化安全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要建立更多绿色农副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新建、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和集中配送基地,实现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安全。二要推进农副产品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操作有规程、过程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市场有监管、质量可追溯的要求,制定主导产业技术规范,形成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涵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农业标准体系。三要健全信用体系和监管体系。深入推进农产品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企业和行业的诚信责任,完善失信惩戒机制,建立信用监督机制。(六)建设政府服务链,提升政府调控农业的水平。制订广东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制订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强化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以转变职能、便民服务为重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等公益性服务,使公益性服务真正做到全覆盖、有保障。培育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益服务。支持经营性组织多层次、多样化的个性服务。重点支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农机作业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支持拓展产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新型服务。新常态下广东“三农”问题改革发展基本思路研究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及新常态的发展理念,同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特征。新常态的深刻变化对广东“三农”工作的影响深远,经济增速放缓更加凸显“三农”的基础与支撑作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经济增长动力多元促使农业农村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新常态下,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广东“三农”工作的新趋势、新特征,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理清“三农”工作改革发展的思路,从而引领“三农”工作走向现代化目标,是我们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首要的、基本的战略任务。一、把握新常态下广东“三农”问题的新特征新趋势

新常态下,广东“三农”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呈现以下基本的新特征与趋势:(一)农业发展成本升高,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人力、资金三大生产要素的成本越来越高。广东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的一半,边远山区的土地撂荒越来越多,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被工业占有,非法占有耕地转变用途的情况时有发生;农业发展过度依赖农药的使用,农业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耕地质量下降。农村中“70后逃离农业,80后不懂农业,90后歧视农业”现象普遍存在,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用工荒”、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十分突出,“3861”部队成为农村分散家庭经营的主体,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下降。据调查,粤东西北的农村地区,人力成本上升到每人每天100~150元,挤占农业成本的40%左右。农业金融保险支撑力度不足,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抵押担保物,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迈过的门槛。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背景下,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形成了“价格倒挂”,挤压了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空间、农民种粮的增收空间。(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六产业”成新增长亮点。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今村奈良臣最先提出“第六产业”概念(“1+2+3”等于6, “1 ×2×3”也等于6),实质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下,农业的界限逐渐模糊并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传统农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工厂化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日益兴起,“第六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新兴产业。当前,广东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显著,相继建立了一批特色园艺产品和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业带,蔬菜、水果、花卉、肉类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电子商务、物流、文化、金融等产业相连接,出现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价值效率大大提升。(三)农村基层矛盾突出,社会治理难度加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组织体系的变化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渗透,加之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式改革滞后,农村法治思维观念欠缺,农村基层积累问题和矛盾增多。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旧有体制逐渐被打破和瓦解,农村社会阶层快速分化,带来利益主体多元化,这直接决定着矛盾主体的多元化,其核心的利益诉求难以协调与完全满足。加上受利益驱动,部分乡村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不良作风行为,越发引发群众不满,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增多。个别事件持续发酵演化成规模浩大的农村干群冲突事件,冲击政府机关,要挟殴打领导干部,横行抢烧打砸。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广东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加大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难度。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到省委、省政府上访的三成多是农民(排名第一)。(四)农民增收面临新的挑战,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农民收入的差距扩大。在广东城乡居民收入比不断缩小的同时,珠三角农民与粤东西北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纯农村地区农民收入“被平均”,农民增收面临新的挑战。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15 ∶ 1缩小到到2014年的2.63 ∶ 1。2013年,珠三角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662.8元/人,远高于粤东9558.5元/人、粤西10634.1元/人、山区9685.7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东莞市是最低的河源市的3倍以上。同时,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环境的改善、农村租赁市场的活跃,在收入结构当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财产性收入增长最快。与2010年相比,2013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了7.6倍,工资性收入增长了4.5倍,但家庭经营收入仅增长了0.4倍,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从2010年的54.8%下降至2013年的23.8%。在农村集体资产户均收入方面,纯农村地区村民集体收入分红较少。2013年,东莞26万户农户的村组集体资产总额1349.2亿元,户均资产51.9万元,集体收入113.86亿元,户均集体收入43790.8元;茂名151万农户的村组集体资产总额仅有7.5亿元,户均资产496.7元,集体收入1.02亿元,户均集体收入67.7元,不足东莞的千分之二。二、新常态下以提质增效作为现代农业的工作目标

提质增效就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夯实农业基础,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把提质增效作为现代农业的工作目标的依据:一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有效地保障广东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从而扩大发展回旋余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传统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传统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也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不利于扩大内需。因此,无论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拓展农民的非农收入来源,都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广东的农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广东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四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要求,只有提升质量,讲求效率才能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为此,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工作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调整,创新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新常态下把创新驱动作为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

创新驱动是以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科技进步对发展农业、农村的贡献率,增强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使之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创新驱动是现代农业的活力之源、效益之源。

当前,应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依托各类科技创新载体,整合开放公共科技服务资源,推动技术集成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发展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已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客观要求。首先,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中央和省委对创新驱动高度重视,从顶层作出了制度性安排。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 2014年10月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6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 2015年2月又印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粤府 [2015] 1号)。可见,广东科技创新的大环境逐步完善,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新常态。其次,依靠创新驱动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当前农业产业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广东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只有更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管理创新,才能从容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再次,创新驱动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根本途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粗放,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较少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非常严重。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是解决当前和未来农业发展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

要提升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贡献率,一方面,深化“三农”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创新驱动的大环境。按照“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的原则要求,在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地等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重点扶持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改革农业财政补贴制度,逐步推行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或产量对生产者补贴,提高补贴精准性、指向性。另一方面,找准农业科研创新突破口,形成创新驱动新引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基础性、区域性特征,不同于工业类、商业类的科研。因此,对农业科研创新要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要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培育产、学、研、推结合的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关键技术研究,力争在水稻、生猪、玉米等优势领域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新突破。要改革科研、教学人员职称评定制度,与科研、教学实践成果直接挂钩,鼓励农业专家和科研人员真正走进农业一线。要大力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四、新常态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攻方向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转到注重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上来,由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转型是一种力量。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农业不转型升级就没有出路。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转变发展方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紧迫要求。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广东就大力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二五”时期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主题主线。目前,广东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高投入、高消耗、高能耗、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未迎“战略拐点”,转变升级仍在路上。这是因为:环境资源硬约束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广东人口密度高、耕地资源紧缺、资源承载压力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倒逼农业发展向集约利用、环境保护转变。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9400元、比广东高7154元。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远低于浙江。随着大量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依靠劳动力投入驱动、单一农户分散经营、看天吃饭的传统经营方式亟需改变。满足市场化需求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消费者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地污染、生态环境治理等,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农产品供给需要从追求数量转向数量质量并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要从广东的实际出发,走出高新、高效、精细、优质、可持续的道路。一要转变发展思路,树立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可持续发展要求绿色、低碳、循环,既能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或者特殊时期满足需求的能力。要防止农业资源过度开发、严重透支,需要保护土地、水资源、物种资源,发展生态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基本资源化利用,加快种、养、加工等产业链上下游结合。二要转变组织结构,推动土地集约经营。要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特别是向种田能手流转。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发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多种经营形式。与此同时,要注意对传统分散经营农户的权益保护,避免因为引进资金、技术、生产、营销等实力雄厚的企业造成市场垄断、土地低价出租等挤压了农户的利益。三要转变扶持方式,构建“接二连三”的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政府应对农产品精深加工所需的冷库、物流、农机补贴等基础公共服务加大支持,对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园、休闲农业等要加大农民培训与业务指导,将农业元素与自然、民俗、岭南文化和城市发展有机融合。四要转变市场定位,“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和重要平台,充分利用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开放早、与周边国家产业互补性强等优势,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构建政府间农业投资合作新机制,扶持一批“走出去”大型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与服务指导,保障广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引智,引进境外发展资金、先进技术、种质资源、人才等。五、新常态下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作为战略基点

城乡共同繁荣的核心要求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提升要素的配置效率,打破二元结构,做到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发展、共同发展。城乡共荣既是工作要求,又是目标归依,是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基点。

目前,广东有19597条村,大部分分布在粤东西北偏远山区,由于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的不同,纯农村地区、城郊地区、珠三角地区农村差异较大。要实现三类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必须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城中村”和城郊地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经济相对发达,但外来人口较多,存在大量违法用地、违章建筑,需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构建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事务分担机制。对于纯农村地区,应持续改善道路、饮水、电力设施和住房条件等人居环境,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二要依法治理农村社会。深入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继续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并加大法律宣传,依法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针对村民自治虚化的问题,推广以村民小组为单元的自治模式,乡贤理事会、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等。强化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集体“三资”监管制度体系。三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避免千村一面,不让农村变成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基本的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通过增加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供给,满足农民对文化娱乐、健康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六、新常态下以惠农增收作为根本的工作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富裕、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只有农民增收,农村才能更加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才能走上新台阶。目前,新常态下农民增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纯农村地区农民的增收困难更大。这主要是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倒挂影响,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而种子、化肥、农药、柴油、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劳动力市场价格却逆势上涨,而且农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缓慢。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吸引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工资增长幅度减弱,非农业收入增长也受到冲击。

为实现惠农增收的宏观目标,不仅要调结构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还要构建惠农政策完善保障体系。一要推动外出务工人员市民化。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完善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技能,逐步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中高考相关政策,缩小外出务工人员与本地人员的社会福利待遇差距。二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乡村教师队伍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三要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广东的贫困农村主要集中在粤东西北,应与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相结合,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并通过健全社会扶贫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平台。针对纯农业地区收入相对较低的情况,加快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生态修复区等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广东“三农”工作的思路、观念、方式和方法也要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当前,党中央正在大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广东“三农”工作要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和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末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在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创新基层治理等主要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才能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广东农业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过去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须抛弃;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转变发展方式的条件具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也正是农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大好时机。农业不仅要主动适应大环境的新常态,演绎好新常态下自身发展的大逻辑,还要适应现代农业本身的新常态,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农业发展新亮点,准确分析农业发展新特征,牢牢把握农业发展新趋势,顺势而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为广东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一、农业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第六产业”方兴未艾,现代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大量特色各异的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新业态是农业经营主体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和服务的新需求,超越传统农业的单一经营模式和产品,将农业子产业、农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不断创新推出农业新产品、新服务,从而达到一定经营规模并持续成长与稳定发展的新型农业产业业态,既提高了农业产业经营效益,也拓展了农业多功能与产业发展空间。

——从横向看,广东农业既包括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也包括观光休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平衡等多重功能。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农业旅游区(点)200多家,在42个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193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中,具有休闲农业功能的园区分别为11个、46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收入超过300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6%以上,观光休闲农业已成为广东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纵向看,现代农业的内涵已由传统的种养业发展成为包括产前生产资料投入,产中社会化服务,产后的收获、加工、流通、贸易、营销等各环节在内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现代农业引入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与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上中下游一体、产供销加互促的“第六产业”。(二)“互联网+”创造农业新模式。在云计算大数据的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农业”不仅改造着传统农业产业链,而且创造着农业触网的新模式,是拓展农业下游消费、更新销售渠道、打通资金链和物流链的重要手段。广东已开始在农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等领域加快布局。农电商方面,截至2014年12月,全省共有淘宝村54个、淘宝镇19个,位居全国第二;2015年1月,全省首家农资电商平台“农粤网”上线,建立起农药、肥料、“种子+服务”的立体农业工程。农村互联网金融方面,广州证行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正勤金融)和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推出“e农贷”支农惠农产品,为“三农”提供小贷、P2P等金融服务。农业信息化方面,广东已建成1000多个县(镇)信息服务中心、逾2万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点。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氛围、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人口基数,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旧农业模式留下巨大的空间。二、农户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农业经营方式多元化,农业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提升(一)土地流转成为新常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大量人口和劳动力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再经营自己的承包地,农户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已悄然分离。近年来广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呈“加速跑”态势。2010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已达582万亩(比2007年增加约160万亩),占落实家庭承包经营权耕地总面积的20.81%。为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广东按照“2014年扩大试点,2015年全面铺开,2016年基本完成”的总体安排,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24个试点单位已有85个镇6873个经济合作社启动了确权工作,完成实测面积59万亩,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5.3万份。(二)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既涉及生产力,也涉及生产关系,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两个方面。

——农业生产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往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承包农户,主要依靠人力精耕细作,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较低。新常态下传统承包农户与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等,共同从事农业生产与服务,农业生产的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2014年,广东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50家、农民合作社30000家、家庭农场37500家;农业机械化迈入中级发展阶段的初级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43.4%,全省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农产品流通由“实体流通”转变为“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过去农产品从种到收、由田间到餐桌,多为实物形态的流通模式,链条长、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卖难”“买贵”等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冷链物流加快发展,各类产销对接日趋活跃,电子商务蓬勃兴起,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踊跃进入农产品营销领域,对农产品流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2014年,广东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3年内在50个县开通10000个左右的“千县万村”村级淘宝服务站,把广东农村的优质农产品和特产通过阿里巴巴的村淘平台输送出去。目前已开通了淘宝网的特色中国广东馆,在清远试点推进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建设,打造覆盖全县的农村电子商务O2O综合平台。三、农村劳动力结构不断变化,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外源动力增强(一)农业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成为新常态。无论农业如何发展,都需要有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广东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留乡务农的农民呈现出兼业化、老龄化、妇女化趋势,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2012年,全省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32.6%,比2005年提高5.8个百分点,大多数农村实际务农的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60岁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高达80.5%,受过中等及以上农村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省妇联的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65%以上且年龄都在40岁以上。(二)消费需求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选择性增加,从过去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转变为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

——食品消费结构有所改善。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小麦等粮食类产品消费比较稳定,肉类、蔬菜、水产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2012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658.7元,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较上年减少5.4%、蔬菜及其制品消费量减少5.6%、肉禽及制品消费量增长1.5%、油脂类消费量增长5.4%、蛋类及制品消费量增长3.1%、水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