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美.上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2:34:48

点击下载

作者: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找寻美.上册

找寻美.上册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找寻美.上册/西南油气田新闻中心编.--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5

ISBN 978-7-5183-2565-8

Ⅰ.①找… Ⅱ.①西… Ⅲ.①新闻报道-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①I25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082721号出版发行: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2区1号 100011)网 址:www.petropub.com编辑部:(010)64250039 图书营销中心:(010)64523633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印  刷: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5月第1版 2018年5月第1次印刷710×1000毫米 开本:1/16 印张:27.25字数:420千字定价:88.00元(如出现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图书营销中心负责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编写领导小组

总顾问:马新华 李爱民

组 长:赵厚川 徐发龙

成 员:杨水清 侯 斌 郭锦文 伍建国 陈玉川编 写 组

主 编:郭锦文 伍建国

编 辑:杨 军 闵晓娣 笪 玲 杨丽莉 焦思敏陆政男 李 瑾序

这是一次精神的汇聚,也是一种力量的传承。

四川油气田是我国开展陆上石油大会战最早的区域。几十年来,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建成了国内最早的天然气工业基地,是国内首个百亿气区和首个以生产天然气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这里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早开采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也以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地质结构复杂、开采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而闻名。

然,川油人应困难与挑战而生,应责任与担当而起。挣扎于困顿,崛起于创新。艰苦奋斗,求实创新,薪火相传几代人,一路筚路蓝缕,一路燃灯前行。从起步之初的蛰伏蓄势,到今天的蔚为大观,它展现出惊人的成长力量。

成长背后,是一群石油人用朴素的行动、无畏的勇气推动着它不断向前。他们中既有拼搏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也有勇攀高峰的科研精英;既有一心为民的服务先锋,也有长年累月默默献身公益的爱心使者。他们诠释着石油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职业追求,刻苦钻研、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奋发向上、崇德尚善的道德之光。

记录他们,便是记录企业阔步前行的铿锵足音,也是记录时代风云际会的壮美画卷。

讲好石油人的故事,采用多媒体联动互动的方式,寻找最美川油人,在四川油气田是第一次。

从2015年4月至2017年11月,四川油气田以媒体为主导,用报刊、电视、网络、新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组织实施的“百名川油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大宣传工程,讲述石油故事,传播企业声音,弘扬川油精神,是四川石油人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持续加强企业形象建设的具体行动。

持续3年的活动,有效推广了最美川油人事迹。《四川石油报》、四川石油电视频道累计刊播稿件668篇,40余万名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网络参与“最美川油人”投票,让此次活动成为四川油气田历时最长、范围最广、参与员工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先进典型大发现、大挖掘、大宣传。

聚合各领域各行业的不同人物,深挖榜样背后的故事,感知企业波澜壮阔发展进程中个人的坚守与执著、果敢与拼搏、担当与从容。汇集这些催泪的感动,体味跌宕起伏人生轨迹下的坚韧与勇气、信仰与忠诚、真情与良善。真实的故事,真诚的讲述,四川油气田“两大工程”《找寻美》系列丛书,便由此而生。

当前,天然气大发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四川油气田在中国石油工业史的发展进程中有过浓墨重彩的辉煌记忆,站在历史新起点,新的篇章如何续写?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汇集众力,砥砺顽强的意志品格;越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越需要发扬榜样的作用,激励员工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豪情。

最美川油人,就是我们的榜样。

让这些感动与力量,具化为四川油气田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激励川油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百倍的勇气和魄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不凡业绩,谱写新时代天然气大发展的崭新篇章。2018年4月28日百名川油人|报纸“假小子”谢显锐

笪玲 邱令 程丹谢显锐,蜀南气矿隆昌采气作业区岳118井站班长,采气技师。她扎根采气一线井站22年,从名不见经传的采气学徒,成长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选手。目前,她所在的岳118井站所管辖井日产气量30余万立方米。该井自2012年投产以来,安全生产天然气2.8亿立方米,凝析油9万多吨。2012年,谢显锐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2013年荣获四川省劳动竞赛标兵;2014年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3月14日,周六。安岳县鸳大镇鸳鸯村2社,被农田环抱的岳118井静静地躺在这里。

早晨7点,天空刚露出鱼肚白,井站长谢显锐就忙活起来。作为站上的女班长,她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生活及生产区的卫生。

39岁的谢显锐留着短发,性格和长相都有几分女汉子的模样,熟知她的人亲切地称呼她为“假小子”。

当天,是她轮休前的最后一天。半小时后,卫生打扫完毕。川庆运输总公司运送凝析油的罐车正好到达井站。兵头将尾 女汉子“起床了,起床了,车子都到井站门口了。”谢显锐用手挨着拍打休息室的门,作为井站长,她既是兵头将尾,又是班组里5个“80后”“90后”的知心大姐。

一天的忙碌就此拉开序幕。谢显锐动作利落,带上操作卡,叫上采气工万培铸、邹路遥匆匆向放油平台走去。填写入站登记,关闭防火帽,查看停靠时间……一系列放油操作熟练、精准。按照规定,运输总公司的油罐车到达后要在装卸区停靠15分钟,待车身温度冷却后,再进行装油操作。

等待间隙,记者和油罐车押运员蒋科攀谈起来,他说:“这个站是第一次来,印象很好,感觉特别干净,看起来一切都井井有条。”

正说着,谢显锐从远处走来,一边向蒋科递去矿泉水,一边笑着说道:“兄弟,辛苦了哦!”蒋科看着“板寸头”一愣,“你是不是那个传说中的‘假小子’哦?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哈!”谢显锐爽朗一笑,点头默认。

记者看了下表,装满载重12吨的一车油大概需要1个小时,看着第一辆车安全离去,谢显锐松了口气。

像这样的油罐车,每天在岳118井会出现5次,运转凝析油60吨。拉气田水需要4个车次。从早上6点后,到晚上9点前,罐车随时可能到达。除此之外,该井站还负责了11.86公里输气支线的巡检工作。

早上9点半,谢显锐安排好站里的工作,带着外号叫“老土”的采气工贺伟,开始井口巡检,管线巡查。

步行了大约40分钟,来到岳101-65井组。这是一口无人值守井,站内没有杂草丛生,橙黄的管线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随手一拭,阀门上没有灰尘。

走进井站,谢显锐和贺伟就忙碌开了,用毛巾擦拭灭火器材、为手动泵加压、检查井口安全截断阀……

井口巡检是井站除了“接待”油车、水车之外的另一门必修课,也是岳118井站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谢显锐每周都会巡检一次井站所辖的17口单井,最远的一口井距中心站有30来公里,而“跑完”所有井口,则需要大概两天时间。

田埂边,是齐腰深的芭茅草丛,从岳101-65井组出来,谢显锐带着贺伟一声不吭地穿了过去,开始巡查周边输气支线。走在已经没过脚踝的杂草上,记者心里有些发怵,试图用探路棍拨出一条路来,作用却不明显。“管线没问题,可以返回。”10分钟后,谢显锐和贺伟回到田间的机耕道上,往岳118井站方向走去。“我的父亲是石油人,参加过威远会战,我从小就知道‘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也是从那时起,自己就立志长大要做一名出色的石油工人。”一路上,谢显锐哼着小曲,她说,能做一名“油二代”,感觉特别自豪。柔情似水 真性情

回到井站,已经快正午,谢显锐走进厨房,利索地拿起砧板和菜刀,开始准备午饭。站里的小伙子们也纷纷过来帮忙,摆碗筷、淘米、洗菜,每个人都在忙活着。“今天我要做一个拿手菜——飘香兔。”谢显锐很享受做菜的过程,“不是我自夸,我做的饭菜,站里的员工们都爱吃。”刀起刀落,点火上灶,半小时不到,几个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上了桌,红红绿绿,荤素搭配。

既是业务上的一把好手,又是生活中的知心大姐,谢显锐的个人魅力在班员们看来,那是绝对点赞的。蜀南气矿隆昌作业区书记张涛告诉我们,谢显锐的名气很大,不光是因为她特别能吃苦耐劳,有韧性和敢拼搏,更重要的是她懂得将心比心,以情感人。“站里的小伙子们都认她,所以工作开展起来也很顺畅。”

饭后,也是一天中可以稍做歇息的片刻。谢显锐拿出手机,展示自己在家做的各种菜肴。言谈间,多次聊到了正在上小学的儿子,由于是最后一天当班,谢显锐显得格外想念儿子。此时,井站的对班班长辛平好像明白谢显锐心思似的,刚过饭点就赶到井站准备进行交接班。“‘小子’,早点回去哈!这里有我在,你就放心嘛!”“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他爸爸也长年在井队,我的父母亲身体不好,平时都是请邻居来帮助照看着。”回家途中,谢显锐谈到12岁的儿子,心里很多愧疚。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谢显锐背着大大的挎包回到位于自贡的家。儿子读小学六年级,因为没人做饭,通常是在托管所吃完晚饭再回来。但今天,谢显锐要给儿子一个惊喜,她给照看儿子的冯婆婆打电话,让她早点接孩子放学。

来不及换下衣服,谢显锐就开始做起爱心晚餐。她拿出刚在路上买的食材,同样是麻利的身手,在厨房里捣鼓得有条不紊。“马上就可以见到儿子了,动力十足啊!”她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晚上6点,儿子周子渊回到家,看见热气腾腾的一桌饭菜,有些意外。他激动地跑到妈妈面前,一只手拉着妈妈,一只手抚摸着妈妈的脸颊。“妈妈,我好想你啊!”谢显锐的眼眶有些湿润。

周子渊很懂事,他告诉记者,当自己想妈妈时,就在QQ上给妈妈留言,因为他不知道妈妈在忙什么,不敢随便打电话。“从我记事起,和爸爸妈妈一起团聚的时间,就两三次吧!”说这话时,周子渊很淡定,他有着比同龄小孩更成熟的心理。

看着眼前渐渐长大的儿子,谢显锐说,她欠孩子太多,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她没有过高的期望,“最重要的是性格要健康,其他就顺其自然吧!”(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4月9日)记者手记

在蜀南气矿隆昌作业区的会议室里,当我们一行人到达时,谢显锐安静地坐在一旁,没有高调的寒暄,只是静静地坐着报以微笑。作为一个老劳模,对于与记者的交谈,猜想她早就该游刃有余,但眼前的一幕,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在座的员工,大多是了解谢显锐的领导和同事,他们都给予她极高的评价:“好老师、好班长、好姐姐……”最后,谢显锐红着脸开始介绍自己的情况,尽管有些腼腆,但谈到工作时,她依然声音洪亮,思路清晰。只有说起儿子时,她的声音开始颤抖,几度哽咽。

是的,每个人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社会人,也是企业人。对于谢显锐来说,她的身份既是母亲,又是石油工人,虽然她有着像男同志一样的性格,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兵头将尾,敢打敢拼,但换下那身“戎装”,她终归是那个柔情似水的妈妈。

在她的QQ空间里,记者看到她写的一首诗:“万家团圆时,却是临别夜;离别牵挂多,忧伤情切切。盼儿学习好,父母无病扰;含泪千叮咛,强笑道分别。”

石油一线的采气工人很多,这样的故事也许不仅仅发生在谢显锐身上,作为常年驻守基层的他们,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承受着比别人更多的生活压力,但在他们心里,却有着对石油事业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他们选择了积极投身前线,用行动来证明人生的价值,用奉献来提升梦想的境界!张勇正月里的二三事

廖军张勇,男,46岁,共产党员,川西钻探公司高级技师、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川庆钻探首家集团公司钻井技能专家工作室“张勇工作室”掌门人。两次荣获集团公司优秀裁判称号,先后多次荣获川庆钻探和川西钻探公司劳动模范、青年革新能手、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张勇主要从事井下复杂与事故处理、重点井驻井把关等作业,被誉为专解钻井井下疑难杂症的“工人专家”。

2017年3月14日,农历正月二十四,原本是张勇计划回家的日子。可是,他没有回家。有张专家在,心中就如同吃了定心丸!

听说张勇今天要走,荣202井的钻井队员工们一齐前来送行。“有张专家在,我们心中就如同吃了定心丸!”钻井技术负责人袁祖江说出了心中的感受。春节前,张勇在这个队负责保障井控安全。春节后,张勇和这个队的员工们一起完成了取心作业。取心作业是钻井勘探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对于探明整个区块是否存在油气,以及下一步勘探部署方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勇和同事提前优选取心钻头型号,优化钻具组合,调整钻进参数,制订了详细的岗位操作步骤,实现了取心高收获率。“我们这口井的取心合格率达到99.3%。”3月13日15时,荣202井顺利完钻,张勇和他的同事们站在岩心盒前,竖起大拇指,高兴地笑了。“哎呀,终于又完成一口井了。”张勇对记者说:“每次完成一口井,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晚上11点半,张勇的房间灯光依旧。他正在将这口井的相关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分析,找出这口井取心工作的得与失,为今后在这个区块取心作业总结经验,实现推广应用。班组员工说,张专家的精力太旺盛了!

3月16日,是张勇来到荣202井的第37天。这里的春天仿佛来得更早一些,井场边的油菜花已经开始凋谢,结出了绿油油的油菜籽。一个多月前,张勇上井时,油菜花还没有盛开。“张专家在哪里呢?”一位员工问川西钻探页岩气项目部经理罗鑫,准备前去敲张勇住宿的野营房门。“不要去,让张专家多休息一会儿!”罗鑫赶紧制止,“昨夜,张专家又忙了一宿,刚刚才躺下儿!”

员工愣了一下,然后立即醒悟,悄悄走了。

没想到,半小时后,张勇又出现在井场,和员工们一起制作钻井专用工具。他一会儿拿起卷尺测量,一会儿蹲在地上低着头,用两根手指不断地捏弄着自己的鼻梁。才40多岁,却已两鬓花白的他,面容显得有些憔悴。可是,他一站起来,两眼就放出了光芒,充满了精神和力量,不断地指点着工具制作。“张专家每天只利用间隙时间,间断休息一个小时左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井场和我们一起,精力太旺盛了!”一旁的钻井队大班司钻李为川看着张勇,非常佩服地说。屈指一算,张勇己设计出了20多种井下打捞工具,让数十口井起死回生,挽回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这一天,张勇凌晨3点半才休息,5点10分又起来工作,直至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耀井场。

3月14日一大早,妻子丁红英听说张勇今天就可以回家了,高兴地在菜市场买了兔子和猪肚,准备回家做丈夫最爱吃的菜肴。没想到,两个小时后,张勇却已经去了另外一支钻井队,丁红英看着餐桌上的菜,叹了一口气,放进了冰箱。

从2月8日起,张勇就一直在荣202井驻井把关。荣202井是川庆钻探公司的一类井控风险重点管控井,也是公司为什么会派张勇驻扎的主要原因。结果他这一去,就在钻井队过了整个正月。“这些年,我都是在钻井队过的春节,感觉很正常!”说这句话时,张勇显得很淡然。在他的心里,春节更应该坚守在钻井一线,保证一线安全,让大家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除夕夜,张勇站在荣202井的生活区宿舍门前,看着不远处的井架,拿起手机给家人送去了问候和祝福。“我们基本上都是电话里道别的,半夜里出征也是常有的事!”妻子埋怨中带有更多理解。由于张勇工作的特殊性,许多时候,只要一声令下,他就收拾行李去了现场,以至于很少和妻子当面说再见。(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4月21日)记者手记

看着张勇不断走向井场的背影,和渐显花白的头发,心里很感动。

其实,张勇还是很想赶在正月的最后几天里,能够回家和家人团聚一下。但是,只要钻井队需要,张勇就毫不犹豫地奔赴下一个井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只要谈起井下,张勇就会精神百倍,双眸炯炯有神。

张勇很享受这种实在而又幸福的过程。生活,也总会给予那些不断努力工作的劳动者更多的回报,让一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这也是张勇能够从一名普通钻井工人成长为集团公司钻井技能专家的原因所在。

他很平凡,但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张贡献:山沟沟里的“音乐达人”

庞帅 简志文张贡献,男,55岁,共产党员,川中油气矿龙岗净化厂电工班班长。2008年,他主动申请到川中油气矿支援龙岗气田上产。他从事电工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技术一流。

4月12日,早上7点30分,太阳刚爬上山坡,南充市仪陇县立山镇山沟里的龙岗净化厂倒班公寓内,便传来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拉小提琴的是电工班班长张贡献。多年来,与音乐为伴已经成为张贡献每天的必修课。电工领域的专家

早上8点30分,班前会刚结束,张贡献就“捣腾”起来,戴上安全帽,挎上电工包,准备妥当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和他搭档的是他的徒弟田雨。

巡检设备是电工的一项主要工作。巡检时,张贡献的话很少,炯炯有神的眼睛不停在线路两侧的设备上扫来扫去。“厂里2台高压贫胺液泵、2台低压贫胺液泵都是1万伏高压电机,是检查和防范的重点。”

碰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张贡献就和田雨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处理。不到1公里的线路,走走停停,查查看看,很快半个小时就过去了。张贡献在本子上记载着巡检时发现的问题,还在旁边标注上一个个小符号,有实三角、虚三角、感叹号,这些是他根据问题轻重缓急、是否需要立刻解决标注的。

对讲机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张班长,张班长,请到高压贫胺液泵来。”

张贡献带着田雨,迈开大步赶到高压贫胺液泵,旁边已经围了一群人。“泵的声音有点不正常,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仪电工段副工段长王灿有些着急。

走到泵前,张贡献先盯着看了看,然后把耳朵贴上去,听了一会,又凑上去,使劲闻了闻。

一旁的徒弟田雨看着记者疑惑的表情,解释说,这是在对设备进行“看”“听”“闻”三个步骤的检查。“看”是观察机器设备的外观和仪表数字;“听”设备里面是否有异响;“闻”是用鼻子辨别有无烧焦味。最后再根据“看”“听”“闻”得到的信息来“切”,判断问题所在。“田雨,快去拿点润滑脂来。”“好嘞!”田雨拿来润滑脂对着机泵的注油孔加注了两枪,高压贫胺液泵的声音明显降低。“润滑脂不能少,也不能多,多了也影响机器运行。”张贡献一边继续观察机泵,一边向徒弟田雨叮嘱道。

在张贡献言传身教和“大胆思考,大胆动手”的鼓励下,田雨很快从一名转业军人成长为电工班副班长。最难得的是,“师带徒”合同期满后,张贡献依然在技术技能方面悉心指导,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热爱音乐的达人

仅有高中学历的张贡献是厂里出了名的“音乐家”。没有接受过一天专业培训,却创作出多首歌曲。

张贡献所在的龙岗净化厂地处南充市仪陇县立山镇。从厂里放眼四周满是山岭沟壑,当地人都称这里“地无三尺平、路无百米直”。

在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大山沟里,音乐无疑成为张贡献最好的陪伴。“孤独、寂寞、劳累时,就用音乐来排遣和缓解。”“这里离城太远。”张贡献说:“工厂在山沟沟里,耍个朋友都特别难,年轻人很难耐住寂寞。一些年轻人不愿来,好不容易来人了,也很难留住。”

让大家在孤独的大山里有个伴儿,是张贡献创作音乐的另一个动机。“要唱就唱自己创作的歌曲!”2014年,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张贡献和朋友一起,一口气创作了龙岗“三步曲”——《龙岗人》《龙岗梦》《龙岗爱》,写出了厂里人的工作和生活,同事们都情不自禁叫好。后来,厂里把这些歌推介到川中油气矿参加比赛,获得了文艺汇演一等奖。“因为那颗宝石花/我们注定要相聚/血脉里流淌着石油情义/多少次手牵手相互鼓励/一路上留下我们的足迹/我们是姐妹/我们是兄弟/姐妹的情/兄弟的义/相识就是天意/为中国加油/为理想努力……”

前段时间,厂里举办歌咏比赛,张贡献是仪电工段指挥。这天一大早,张贡献换上西装,打上蝴蝶结,戴上雪白的手套,把头上的“银丝”梳得溜光,从衣柜中取出铮亮的指挥棒。同事说,看老张指挥是享受。张贡献说,唱歌和工作一样,要认真,要对得起观众。

谈到与音乐有关的话题时,张贡献眼里总会闪现兴奋的亮光。

明天,就是张贡献回家休假的日子。想到家里的妻儿,张贡献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

晚上10点,夜色已浓,立山镇山沟里只能看到点点星光,张贡献习惯性地打开琴盒,音乐划开夜幕,冲出偏僻的小山沟。随着旋律的变幻,张贡献的心里越来越亮堂、热乎……(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4月25日)记者手记

既是业务上的一把好手,也是生活中的音乐达人。在采访中,员工们对张贡献大力点赞。“给张贡献当徒弟,既自豪又有压力。”徒弟田雨说起师傅时,显出一脸幸福,掰着手指,历数师傅的好,“敬业,严谨,细心,体贴,还多才多艺。他将音乐带进厂里,员工们的业余生活丰富了起来”,龙岗净化厂党委书记乔德刚感慨道。

采访中,我问张贡献,是什么支撑他在快退休的年纪还这么乐观地坚守在大山沟里,张贡献的回答是:“厂里开着,这里需要人。”

多么朴实的回答!当我挖空心思去探究其背后的“精神支柱”时,答案却令我为之一怔,丝毫谈不上“高大上”。但是,正如张贡献所言:“厂里开着,这里需要人。”这就是石油工人的价值所在。最美的,都是最朴素的。像张贡献一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用孤独的坚守,用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在一线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生动地诠释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内涵。攀越939级“天梯”

刘永柯文小龙,52岁,党员,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九龙山气田龙王配气站站长。从1980年参加工作起,文小龙长期扎根偏远艰苦的九龙山,历任钻工、采气工、井站长。先后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劳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荣获集团公司劳模称号。

薄雾晨曦中,龙王配气站对面山梁上炊烟袅袅。

4月22日,8点不到。文小龙将随身挎包收拾妥帖。为了等候采访他的记者,今天的出发时间比以往晚了足足两个小时。

文小龙是川西北气矿九龙山构造龙王配气站站长。配气站是中心站,除了向苍溪县龙王镇供气,还管理一个脱水站、3个回注站和4口气井,以及9口关停井。

精瘦、骨节粗大、皮肤黝黑。往人堆里一站,52岁的文小龙跟当地老乡没任何分别。

今天,又到两口间隙产井开井的日子。来回一二十公里山路,每次文小龙都执意走路。一来省钱,二来方便钻山巡管。

1980年,只有17岁的文小龙穿“48道杠”,头戴铝盔,第一次钻进山沟,这一钻就是36年。“转山”有三宝

春分连谷雨。这是九龙山最好的季节,从年底延续至今的枯水期逐渐消退。九龙山十年九旱,当地人“靠天吃水”,能有几个月不缺水,还算老天眷顾。

文小龙熟悉大山里的沟沟坎坎,熟悉山里的土质和垂直的落差。如同熟悉自己粗糙的掌纹。“老唐今早下地没?庄稼赶茬不?”一边熟络地和老乡打招呼,一边用近一人高的“打狗棍”小心探路。

64岁唐尚柏是龙王镇轿岭三组村民。1980年,文小龙在九龙山打第一口井时就认识,算是老熟人了。“文师傅勤快,顶风冒雨巡管从没见埋怨……”

这次巡管,文小龙给老唐带来好消息。上次反映管道泄漏的遗留问题,已经跟作业区汇报,很快会有回音。

从背包掏出管道保护宣传单,文小龙再三叮嘱老唐:“管道沿途发现有滑坡,记得给井站打电话,有奖励哦!”

巡线工有三宝:背包、木棍、长镰刀。文小龙说:“背包就是‘百包箱’,除装了资料,干粮、电筒、风油精和蛇药都是必备。”

木棍可不是一般打狗棍,前面有一分叉——这是专门用来对付蛇的。短短半小时,我们便路遇两条蛇:一条碗口粗的菜花蛇,一条三角脑袋的“青竹标”。

踩着齐腿弯深的芭茅草,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进。“爬管”:9层天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几声犬吠,一串鸟鸣,山林更显清幽。

大山里巡管,直上直下。一公里相当于平地好几公里。对面山梁上布谷鸟叫近在耳边,却怎也走不到近前。

一道陡直石阶竖立在面前。石梯之上,依稀可见红黄白三色标识线。“下面,就是输气管道。”文小龙说。

石梯是架设管道时敷设的。一来是保护管道,二来也方便巡管。依山而建,从山脚向山顶,不断地延伸。

这样的巡管,用“爬管”来形容似乎更贴切。

文小龙整理背包,当先开路。

天梯分9层,共939级。从2007年开始,文小龙每周一次雷打不动,上上下下超过50万级台阶。用脚步丈量梯步,磨平标识,直至斑驳褪色。

每层石梯多则一二百级,少则数十级。连接处,是曲折回转的羊肠碎道和荆棘丛生的崎岖山径。

太阳慢慢从山巅探出头,拉长了文小龙的身影。发尖渗出细密的汗珠,滴落在后背的衣领上。

九龙山山大、风大、昼夜温差大。晚上盖被子,晌午毒日头又能把人烤掉一层皮。文小龙一身长衣长裤,戴着安全帽,夏天别说攀几个山头,光这行头就捂一身汗。

前面,出现一段接近90度的堡坎。没有石阶,只能靠粗石条边缘凿出浅浅凹痕借力。文小龙手脚并用,小心攀越。

白云之下,天梯之上。文小龙背影缓缓挪动。抬头处,阳光透过山岚雾霭,幻化出五彩的光斑。

向上,向上!天地间只剩下咚咚心跳声、粗重呼吸声、散乱脚步声和镰刀开路的唰唰声。每一方气的职责

一上午,文小龙连续到龙001-U1和龙7井两口回注井。昨天,他刚从几百公里外作业区机关参加班组长培训回来。除了给班员传达班组管理最新要求,还得审核月报表和能源记录表等资料台账。

冬春两季,海拔高的几个井站普遍缺水,文小龙一直惦记着。近年来,作业区采用与老乡合作建水井、安装储水罐和人工送水结合,逐步解决采气工的基本用水。

龙王片区23名采气工,5人年龄超过50岁。采气工周强和唐平上次考核成绩没过关,文小龙专门带来了复习资料。

临走,文小龙在班组活动记录上用正楷字一笔一画写下:执行制度,做好工作;加强学习,超越标准。

深山巡管,遇险是常事。妻子苟琼芳清楚地记得:去年巡管时,丈夫被野蜂追着蛰,脖子上肿了一个大包,连手机也掉了。谈及此事,老文嘿嘿一笑。

2.5公里管道,我们走了近3小时。天气湿热,密林中如同蒸笼。上周刚清理的道路,又出现茂盛的刺槐、菖蒲和野蔷薇,在路边不断骚扰我们。

下午1点30分。文小龙打开龙106井采气树阀门,动作缓慢而沉稳。开一次井,产气不到1.4万立方米。“正因为产量少,所以更得珍惜。”

回程中,路过一处关停井站,文小龙面带欣喜。这里,海相超深井龙探1井即将开钻。

这一路绝少人烟。有的,只是属于文小龙自己的风景。

文小龙说,九龙山有一种土生土长的低矮灌木,老乡称“火棘子”。其貌不扬,却能在干旱贫瘠的崖畔顽强生长,扎下深深的根。(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5月5日)记者手记

说实话,对工作狂型的劳模,我一直不“感冒”。再上九龙山,希望能走近更立体、更真实的文小龙。同时,也化解我心中一个疑问。

文小龙的家在龙王镇中学校内。30平方米公租清水房,老旧衣柜和桌椅,看得出岁月的痕迹。

在妻子眼中,文小龙是“多余”的人,苟琼芳是当地中学教师,“当初盼嫁给石油工人有个依靠。结果呢?只带来抽屉中一摞摞荣誉证书……”“老文是实心眼,所有心思全在工作上。从小到大,女儿学习少有时间操心。”女儿结婚也全是母亲张罗。婚宴当天,文小龙请了两小时假,答谢完宾朋就又回到井站。

学校离龙王配气站仅150米。当了班长,按说晚上可回家住。但文小龙依旧住井站,除了偶尔回去吃个饭,很少回家。

我无意拔高“坚守”的价值。对他而说,“坚守”二字,就如同手上的茧疤、嘴边的胡子,那么平淡。

或许,大山里待久了,人也变得和大山一样淳朴。那是九龙山,那是他的根。日升日沉,云开云合;青山不改,山岚依旧。

坚守,并非一定是“高大上”。有时,也是一种被动选择。但选择了,就要善始善终。

这一刻,我找到了答案。刘兵:铸就坚固安全堡垒

李佳融刘兵,45岁,川庆钻探物探公司253队安全员。作为物探公司第一批HSE管理员,他在安全岗位上工作了20余年,经验丰富,多次荣获川庆钻探公司、安全先进个人。

4月28日,2015年度四川盆地川西南部平落坝构造二维地震勘探项目开工准备会上,安全员刘兵拿着厚厚的一摞安全作业指导卡,分发到各大班组长手中。

10年间,这样的指导卡,他总共发出1万余张。现在,大家接到卡片,细细阅读后,就会将其慎重地存放在工作服的内袋中。为了让员工理解并珍惜这张卡片,刘兵坚持了10年,也因为这份坚持,他所在的单位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形成了坚固的安全堡垒。“这张卡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回想刚参加工作时候,钻井施工搬迁工作的随意而行,再看看如今规范有序的搬迁过程,钻井组长杨勇心有余悸:“刚开始我们觉得刘兵很麻烦,一张破卡片,还经常检查大家是否记得住内容,是否随身携带。现在回想起来,他真是为大家好。”

刘兵发放作业指导卡始于2005年,源于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故。

2005年的一个下午,刘兵在施工中不慎坠落于山崖。与他同路的员工立马七手八脚地跑过来救他。有的员工提出用背篼背、用软床抬,但都被他阻止了。他冷静地用平时学到的专业急救知识“指挥”前来救治他的员工。到了医院,主治医生都感叹他的保护措施做得好,不然再也站不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康复训练,刘兵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刘兵发现,平时反复讲解的安全应急知识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一紧张很容易忘记。

从这一年开始,刘兵开始制作作业指导卡发送给每个员工。除了项目名称、应急电话之外,还详细写明摔伤后的注意事项。“年年都做这个卡,有啥子用嘛!浪费钱!”刚开始,很多员工都不理解,多次有意无意间在刘兵面前提起。“有时候,花小钱可以避免花大钱,在关键时候还能换来一条生命。”刘兵一边解释,一边继续做好这张小小的指导卡。

正是这个“浪费钱”的指导卡,在2014年化解了一场危机。“谢谢了!兵哥哥。以前我一直觉得这个行头(卡)没啥子用!现在总算知道它有大用处了。”炮班员工彭红兵拿着卡片,感慨万千。

原来,2014年枫顺场项目,山高悬崖陡,无人区多。一日,彭红兵带着他的小组在无人区施工。中午时分,组内一个50岁的季节工王勇智,独自一人回老乡家拿施工工具。

山路崎岖,辨识度低,在岔路口,王勇智不慎走错了方向,到了一个施工区域没涉及的村庄。

村里人很少看见外乡人,突然看到一个陌生人背着一个大背包(炮班用来装工具的口袋),心中生疑,把他当做偷鸡贼扣留起来。王勇智的身份证、工作证都放在驻地,也没有手机。村里人抓住他问他是做什么的。王勇智一紧张,竟说不出话,结结巴巴地解释了半天,村里人根本听不懂。“干脆把他捆起来,一会儿送到派出所去。”王勇智听到村里人七嘴八舌地商量如何处置他,心里一急,突然想起工作服口袋里的指导卡。

村里人拿着卡片,虽然半信半疑,最终还是由村干部出面,拨打了卡片中的应急电话。“你马上到上林村去接王勇智。”彭红兵在工区上,焦急地等待着王勇智带着工具回来,没想到等来的是刘兵的电话。

小卡片化解大危机的事情很快在队伍中传开了,大家都开始珍惜起这张小小的卡片。

今年3月重庆巫溪项目施工中,彭红兵在给组内季节工发卡片的时候,学着刘兵的口气说:“不要小看这张卡,关键时候能救你的命。”

不仅仅是作业指导卡,还有目视化管理、安全经验分享等安全理念,刘兵将这些安全知识一点一滴灌输给每个员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项目部员工一直绷紧安全弦,未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尝到甜头的刘兵将继续带领项目部员工建立更高、更坚固的安全堡垒,为野外施工作业保驾护航。(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5月9日)记者手记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将安全知识演变为大家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自主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刘兵另辟蹊径,将安全提示浓缩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为整个队伍的安全工作保驾护航。在采访过程中,他的家人、同事、朋友都告诉我:“只要有利于安全工作,再苦再累再麻烦,刘兵一根筋都要干到底,就算是领导也不怕得罪。”

正因为如此,项目部多任领导都对他的工作都赞赏有加。

当我问到他,怎么能将一件事情坚持10年。他毫不避讳地将自己遭遇的事故全盘托出。如何摔下悬崖跌伤了腿、如何用灭火器熄灭家中小火灾、遇到突然燃烧的大巴车时如何组织人员疏散。“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对安全工作的敬畏就越重。反观我的经历,如果不是物探公司传授给我这些安全知识,我可能残废了、甚至可能连命也没了。”他说:“安全真的不能投机取巧,作为安全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员工。”美丽的代价

丁姿英 唐远茂 曾虹婷王明全,川西北公管中心垃圾车驾驶员。曾荣获川西北公管中心劳模,川西北公管中心(矿区)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江油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称号。

走进绿树葱茏的中油涪滨花园,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路面,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园林迎面而来,石油人温馨、幸福的生活由此延伸。

美丽的景色背后,隐藏着川西北公管中心许许多多劳动者的艰辛和汗水,王明全,就是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一员。特殊岗位

晨曦微露,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慢慢绽放出鲜亮的色彩,涪滨花园的住户们还沉浸在甜甜的睡梦中,王明全已经开始了他一天的垃圾清运工作。

4月21日,6点20分,记者见到了在垃圾车旁坚守了整整19年的垃圾车驾驶员王明全。曾经有过军旅生涯的王明全,虽说明年就要退休了,却始终挺直着腰板儿,豪气十足。

清运工作开始前,王明全照例开始了对车辆的安全检查:灭火器、水箱、传动轴、电瓶……一一查看完毕后,王明全来到今天工作的第一站:涪滨花园知仁广场。

在两个垃圾桶旁,王明全和另外两名环卫工一道,打扫、清理、挂桶、倾倒,一系列动作娴熟又利落。

记者注意到,在清运过程中,王明全从车上拿下一把铲子,铲起了随处散乱的垃圾。“这本不该是他做的!”环卫工吴碧芳告诉记者:“王师傅乐于助人,平日里,他总爱帮我们搭把手,为我们分担一点。”“这有啥?反正力气是使不完的!”在一旁的王明全,笑呵呵地搭腔。

10分钟后,第一个清运点的垃圾清扫收集完毕。

在接下来的跟踪采访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是恶臭和肮脏。当我们来到江油市垃圾回收场,这种情况更是达到了极致。裸露在阳光下的垃圾场一片狼藉,层层叠加的垃圾随着温度的上升,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漫天飞舞的苍蝇,毫不客气地向我们袭来。见记者眉头紧蹙,王明全递过来一个口罩,然而刺鼻的怪味和异常的恶臭,仍然让记者恶心得快要呕吐。

一天下来,记者跟随王明全穿梭于中油涪滨花园、净化厂、龙桥老基地、轻烃厂等35个垃圾站点,往返垃圾回收站两次,行程100多公里。这一天,王明全和另外两名环卫工一道,清运垃圾近150桶,共计13吨。神圣使命

2013年7月20日,在这个炎热的夏日里,王明全再次倒下了。这一天,他同往年盛夏一样,再度因细菌感染躺进了医院。

当天早上一上班,王明全就感到胸口剧烈的疼痛。“你是干什么工作的?”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医生关切地询问。“垃圾车司机。”“难怪!是细菌感染,赶紧住院。”

每年夏天,各种细菌繁殖特别快,长时间处于脏乱工作环境中的王明全,都会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被细菌击倒。“开垃圾车这么危险,你咋还要开?”病床旁,妻子黄永秀一边削着水果一边嗔怪。“开垃圾车也是工作,没什么不好!”面对妻子心疼的目光,王明全微微一笑。看着这张熟悉的脸庞,善良的妻子明白,敦厚老实的丈夫是个任劳任怨的实在人。从此,她再没对他说过一句埋怨的话。

提起王明全,原物业管理公司园林绿化环卫分公司经理潘红总是赞不绝口,她给我们讲述了在“5.12”地震期间,王明全坚持清运垃圾的故事。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早上,当人们仍处在惊魂未定之时,王明全却早已坚守在了岗位上。地震后第三天,在江油市垃圾回收站,王明全正清理着车厢尾部的残存垃圾,突然一阵强余震,将他狠狠地抛到了刚刚倾倒的垃圾上,让他和垃圾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还险遭垃圾掩埋。臭熏熏的味道,把惊恐之中的王明全恶心得内脏翻涌、连连呕吐。

潘红告诉记者,地震后的前三个月,王明全每天清运垃圾达30吨以上,日均往返垃圾回收站8趟。每天早上5点起床,第一个月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5个小时左右。重大职责

2014年9月的一个傍晚,饭后的王明全夫妇,依旧漫步在自己心仪的涪滨花园小区。“散步时,王明全的眼睛总喜欢寻找垃圾桶,然后盯着看一阵子。”黄永秀笑称,这就是王明全的“职业病”。

突然,王明全发现垃圾桶里有烟雾,“是火苗!”王明全大吼一声,猛地冲过去扑灭了火种。

在王明全看来,垃圾清运看似简单平凡,但安全与责任却不容忽视。

2010年9月的一个下午,王明全到管子站清运垃圾,发现有两个垃圾桶里装满了从下水道里清理出来的淤泥,淤泥黏稠又恶臭。这原本不属于他的清理范围,但王明全怕垃圾桶被腐蚀,还是决定将垃圾桶清空。见淤泥倾倒不出来,他就用撬棍和手一点一点往外刨,半个多小时后,淤泥终于清理干净。“当时王师傅被臭气熏得直摆脑壳,晚上吃饭都打呕。但每次遇到这样的脏活,他还是格外认真。”吴碧芳满怀崇敬地说。

除了垃圾清运,每年夏秋两季,王明全还要驾驶粪车对片区化粪池进行抽吸处理,确保粪水不外溢。每一次抽吸处理后,都要对吸粪管线进行内外清洗,而每一次清洗,都是一次重大考验。不管怎样,王明全总是能够从容面对。

2013年8月20日的夜晚,中油涪滨花园清溪苑化粪池因暴雨和堵塞导致粪水外溢,整个小区飘散着浓浓的恶臭气味。王明全接到抽吸任务后,迅速展开工作。

从当天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4点,王明全连续抽吸了9车粪水残渣,终于疏通了化粪池。清晨,当小区的住户从睡梦中醒来,恶臭的气味早已被晨风带走,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桂花香。

从1996年开始从事垃圾清运工作至今,王明全共清运垃圾约3.5万吨左右,因细菌感染住院8次。自从单位实行带薪休假以来,因为工作没人替代,王明全没有休过一次假,主动放弃带薪休假120天。

采访中记者听说,这些天汽车服务公司经理刘俊有些忧虑,因为明年王明全就要退休了。“有人宁肯下岗,也不愿开垃圾车。如果老王退休了,想找一个接替他的人,真的是个难题!”刘俊说,这正是他忧心的事。(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5月12日)记者手记

无论上班下班,王明全随叫随到;无论分内分外,王明全都主动揽活儿。由此,他获得“万能员工”的美誉。

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王明全用尽全力做到了极致,他就是最棒的。

采访的第一天,记者跟着王明全和他的垃圾车一起工作。起初,记者对垃圾的刺鼻恶臭不以为然,紧挨着垃圾车观察并不停地与受访者交谈。接下来,恶心、眩晕、头痛、干呕和咳嗽的症状由弱到强,持续不断。40分钟后,记者的身体和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最后决定采取与垃圾车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继续采访。

采访中,川西北公管中心汽车服务公司经理刘俊这样评价王明全:“能在这样的岗位上坚持19年,就是优秀的。”是啊!记者40分钟的煎熬与王明全19年的坚守,这就是一个普通人与特殊人的鲜明对比。

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能力大小,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做好一件事,他的人生就会不平凡。鄂志鹏:“80后”物供行家

王欣梅鄂志鹏,物资公司海外公司土库曼斯坦EPCC100亿现场仓储副主任。2014年,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称号。

5月3日,记者在成都见到了鄂志鹏。

没有烈日高悬,没有风沙肆虐,在春风沉醉的夜晚,在如水般流淌的音乐中,我们的谈话却几次因为他的沉默、我的泪湿眼眶中断。重生 ——“饮水思源,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为感恩。”

1984年,鄂志鹏出生于湖北罗田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父亲是石匠,母亲在田地里日夜劳作,鄂志鹏从小的愿望是当一名医生。然而,父亲病重倒下,让鄂志鹏的人生从此转了个弯。“跟《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没钱吃饭。”鄂志鹏说,成绩稳坐全年级第一的他,每个月的生活费是100元,还要从里面省出钱来买书。也是在那个时候,鄂志鹏立下志愿,学经济,考石油院校,“能源是国家的命脉,学医救不了我爸的命。”

鄂志鹏说,签下物资公司让他重获信心,“这是二次投胎。”

第一站,苏里格项目部。

岗位是保管工,主管仪器仪表。师傅手把手地教,他认认真真地学。账册上的名称,实物长成什么样,用在什么装置上,验收看什么,坏了怎么维修,工艺标准是什么……从一个点贯穿整条线,再构建出一个立体的网络,鄂志鹏的勤奋远远超出一个保管工的“本分”。如滴水穿石,鄂志鹏迅速成长。“拿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可以寄钱回家还债,可以养活母亲,还可以支持堂妹上学。自信与尊严,都是企业给的,要做的,就是回报。”锤炼 ——“人这辈子,总得经历点什么,经历,就是财富。”

2008年5月,鄂志鹏抽调到海外公司。7月,飞赴土库曼斯坦。

在土库曼斯坦,鄂志鹏收获了一个绰号——“鳄鱼”,意即对待工作凶猛、强悍、一招致命。

CSP18队抢险,鄂志鹏主动请缨押送抢险物资。走到半路,水箱“开锅”,鄂志鹏把喝的水倒进水箱。离井队还有10公里,发动机熄火,鄂志鹏下车推车,一到井队,他就瘫倒在地。

2009年,物资大量到货,阿姆达利亚车站车皮大量积压,以致向国内发出禁运令。鄂志鹏再次主动请战。早晨5点起床,在相距6公里的三个接卸点来回奔波,晚上装卸完毕之后打着手电爬车皮清点货物,啃点方便面,再加班做资料,深夜十一二点,洗把脸,就在租的村民房子里打地铺睡一觉。

问他,“苦吗?”沉默片刻后,他告诉我,大二暑假,去建筑工地打小工,挑沙、背砖、和水泥,一天40块钱,累得想死的心都有。“和工地上比,不苦。而且,出国工作的机会太难得,必须珍惜。”

2010年,EPCC100亿项目启动,鄂志鹏被委以重任,负责100亿钻井和处理厂项目物资管理。

2014年,在100亿项目竣工前夕,又担负起工程进度结算和安装设备注册的重任,联系国内外厂家,跑土库曼斯坦建设部、交易所、标准局,完成了全部合同物资12.17亿美金供应证明的提交,14.71亿美金物资的结算资料交易所预注册,6万余项物资清关资料的审核。

6年间,阿姆达利亚、查尔朱、A区处理厂、B区钻井库房、南约勒坦、阿什哈巴德,一路烙下他的印迹。

6年间,鄂志鹏先后自学了国际贸易、土库曼斯坦海关法、土库曼斯坦标准局管理规定,收集了土库曼斯坦地面建设项目供货商全部供货物资目录,整理出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海外后续项目提供了借鉴。

完全依靠自学,鄂志鹏熟练掌握了俄语听说读写,甚至用俄语书写合同。“儿子生下来一个月我就离开了,这次回来他都7个月了。”说起儿子,鄂志鹏脸上笑意涌现。“房子买了,每个月付月供。从土库曼斯坦回来,都是先将老妈接过来,让她也享享福。”憧憬,在平淡的愿望中,有触手可及的幸福,“正是应该努力做事的年龄,希望工作和家庭都越来越好。”(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5月16日)记者手记

对鄂志鹏的采访如同一场战斗,“敏于事而慎于言”,追着他、迫着他,要他回忆,要他表达。寥寥数语,又会让人泪盈于睫。想起漫天黄沙,想起白茫茫的大雪,想起深夜里的加班,想起极度匮乏的物资和娱乐,又有眼泪想滑落。

5月6日,物资公司青年论坛,鄂志鹏作为“青年榜样”上台交流。

依然腼腆、憨厚,发言磕磕绊绊,说得最多的,是归纳出来的工作经验。最动情的一句话是:“公司就是我的家。”然而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勤奋、优秀、踏实、吃得苦、爱学习……所有的赞誉,在这句话里找到了注解。

鄂志鹏说,我只是一个缩影,我身边的同事都和我一样,在尽力把工作做到更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脚踩大地,头顶蓝天,心中有明灯。”鄂志鹏的QQ签名,完美诠释了石油新生代的勇敢和担当。贾燕林:那一刀风华

夏浪贾燕林,油建三公司半自动焊接16机组组长,曾荣获川庆钻探公司先进个人。

2014年,遂宁磨溪1200万立方米净化厂施工现场,43岁的贾燕林担任现场工艺二队的生产队长。面对全新的领域,贾燕林利用自己娴熟的技能,带领团队从陌生的图样到实际的操作,从集中的灌输,到有针对性地纠正,硬是把员工们个个都培养成了行家里手。那一刀 例无虚发

贾燕林,人送美名“贾一刀”,这个颇具武侠范儿的绰号,来源于大家对他管工技术的褒扬。

管道安装需要下料时,他卷尺一拉,就能精准测量出需要几米的管材,拿起他的“片刀”,在管材上一划,对气焊工说:“就割这里。”保证不会割第二刀。

钢铁管道受气温影响,热胀冷缩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在贾燕林那精准计算的大脑中,上午气温低时管材是多长,中午气温高时管材会变成多长,时刻清晰罗列。

多年来,无论是昼夜温差20℃以上的新疆,还是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广东、湿热多雨的四川、干旱少雨的甘肃……他那一刀,始终例无虚发。“师傅下料的手艺,是深入了骨髓的。”徒弟曹毅这样评价贾燕林。那一刀 以柔克刚

在西气东输一线,油建三公司的半自动焊接16机组,贾燕林是机组长。

西气东输一线,是油建公司第一次采用半自动大流水焊接。对这种陌生的施工方式,大家都是两眼一抹黑,作为机组长,贾燕林义不容辞地担起重任,带头攻克难题。

在半自动大流水作业中,管工常用的组对工具由管卡变为了内对口器,面对这个庞大的家伙,大伙儿都挺抵触。贾燕林在与厂家技术人员认真交流后,迅速掌握了使用技巧。

他将内对口器装上10多米长的操纵杆,通过空气压力推动机体,在管道内部穿梭,那把磨得锃亮的“片刀”将管材轻轻一撬,内对口器操纵杆一转,5吨重的钢管仅1分钟就组对完毕,打底焊接、热焊道、填充焊、盖面焊,一道道工序行云流水般进行,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当天,管径1016毫米的钢管,创纪录地焊了36道焊口。晚饭时,大家都向他敬酒,他笑称:“我这是以巧破力,以柔克刚。”那一刀 磨砺春秋

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罗家寨脱硫厂,内蒙古净化四厂,福建LNG,中缅线……岁月如梭,一个个工程的奔波,贾燕林黝黑的脸上开始有了皱纹,但他的那把“片刀”,依然锃亮。

2014年,遂宁磨溪1200万立方米净化厂施工现场,由于贾燕林所在的川建三队长期从事长输管道安装,大部分管工都没有参加过厂站建设,对图样和地面工艺管线安装没什么经验,现场80余名工人12个班组,能看懂图样的没几个。“先集中灌输知识,再在实践中运用。”贾燕林从技术部复印了施工图,把班长和管工组织到会议室,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对他们集训,传授“秘笈”。第二天又在现场和他们一起讨论在实际中怎样下料、组对和安装,并把现场的问题带回来和技术、设计人员探讨解决办法。

有集中的灌输,也有针对性地纠正。贾燕林采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标示管材温度等级,把标示对应表张贴在工棚的墙上,管工焊工就对应相应的技术要求开展工艺安装,错漏现象大为减少。“这个队的管工都是他徒弟。”川建三队队长周仕洪这样评价贾燕林的重要性。那一刀 闪耀自信

2012年的缅甸南坎,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正逢当地雨季,基本上每天都是两三次瓢泼大雨,管沟垮塌、积水现象层出不穷。贾燕林率领的队伍,雨天抽水昼夜不停,雨一停马上清理管沟,安装管道,确保了工期与质量,创造千道焊口无返修纪录。

2014年的磨溪净化厂,他率领队伍负责锅炉房和热力管网安装,由于锅炉需要烘炉、热炉、提负荷等工序,需一个月时间,所以必须提前一个月的工期才不影响后续工作。当时正值6月,高温多雨的天气,但贾燕林和工友们每天穿着湿工衣湿鞋子上班。

一次,贾燕林接到20余处地下管网穿越公路的安装任务,他知道公路一旦破土,必定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为此,他周密布置了夜间施工方案,清理掉管沟每一处松动的石块和隐患,在规定工期内,安全地完成了埋地管线焊口740道。

安全、质量、进度、工期……不论条件艰苦与地形险恶,不论工期紧迫与技术要求,贾燕林一如那把锃亮的刀,站在那里始终不改地闪耀着一种风华。那是源于真正的自信、绝对的技术、企业的忠诚和过硬作风。(原载于《四川石油报》,2015年5月19日)记者手记

近几年,没有机会和贾燕林在同一个工程,但网络上经常保持着联系。在内蒙古,工地离驻地远,他们送饭到工地,午间不休息;在甘肃,他们在驻地还没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只能挖沙窝子睡觉。但我认为他不是工作狂。

他就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一名普通劳动者,他也喜欢喝两口小酒,每次回到基地都会找我们小聚一下,天南海北地聊见闻。43岁的他,和我们一起玩网络游戏,丝毫不弱于我们年轻人,但从没因此影响过工作。

正因为这些爱好,我才觉得他有血有肉,只要贾燕林站在那里,不论条件多么艰苦,技术要求有多高,兄弟伙都心里有底。应该说,这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声望,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发稿日我与他电话交流,他又作为抢险队员,开始江纳线工程纳溪站的施工。投产的工期要求,把他忙得团团转,但他很自信地告诉我,他和他的兄弟伙手上的任务肯定能按期完成。

电话中的言语,仍然一如那把锃亮的刀,斩钉截铁。那一刀,风华不减当年。文联勇:深冷,沸腾了石油梦

杜阗 余乐 范明燕文联勇,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提氦操作工,技能骨干。曾先后数次荣获西南油气田公司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称号。2014年荣获“四川省最尽职安全操作手”称号。

记者与文联勇的第一次见面是在5月4日深夜11点40分。此时的湖北500万立方米LNG厂沐浴在初夏的月光中,4口巨大的脱水脱碳塔上端水汽冲天而起,远处高达百米的放空火炬隐没在黑夜中,燃烧的火焰,像飘在天上的红云。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国产化LNG装置,年产LNG量120万吨,是国内LNG行业的“巨无霸”。

湖北500万立方米LNG项目开产组生产三班班长文联勇交代好中控室的后续工作,戴上安全帽,与来自江汉油田的“老搭档”沈晓华一起,开始了夜间巡检。在方圆一公里范围的厂区内,从脱碳脱水、制冷、液化,共有设备1024套,工艺管线44.1公里,各种阀门、仪表更是数以万计。这个夜晚,文联勇如往常一样,用脚步丈量、用眼耳观察,用心分析。投身火热石油 却意外走进深冷

5月5日一大早,湖北LNG厂装车区早已停满前来加注的大型LNG槽车,经过1小时加注,满载5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大型车辆分别驶向陕西、浙江、湖南、甘肃等地,他们将带去能源动力,支持区域发展。看着车尾携带着还未融化的雪花消失在视线中,文联勇告诉记者:“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满是成就感,我为深冷技术自豪,为川油人自豪,为国家工业进步自豪。”这是一位在异乡打拼了三年的川油人的肺腑之言。

1990年,文联勇选择到四川油气田当脱硫工,公布分配方向时,他却意外地成为一名提氦工。“提氦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特别神秘。”文联勇有点迷茫。

氦气广泛应用于军工、科研、石化、医疗等高精行业,采用低温分离技术将氦气从天然气中剥离,温度低至零下269℃,还可进一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