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逸史(第二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2:42:30

点击下载

作者:梅振田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国逸史(第二部)

民国逸史(第二部)试读:

前言

辛亥老人冯自由曾撰写一部《革命逸史》,热情地讴歌了孙中山及其战友们建党与开国大业,产生巨大反响。其内容,整书则由一个个轶闻故事编织而成。

所谓轶闻,大多是广为流传而又未见于正史的某些传闻、趣事,尽管它的很大成分都来源于历史,但不能将它等同于真史、信史,因为在长期流传中将它注入了更多的戏剧性冲突,使它更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较大的随意性,而这些,往往冲淡了正史本身所独具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但是,归根结底,它附属于历史,衍生于历史,折射着历史,它依旧是历史母亲的产儿。

笔者以《革命逸史》为楷模,编纂了此部《民国逸史》。二

在中华民国这段纷纭复杂的历史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名震中外的风云人物。有关他们的野史、传言、趣事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流传颇广的轶闻大多散见于各种书、史、报、刊或越来越多的回忆录等资料,其中很大部分就是真实历史的记录,扎根于民国瞬息万变的现实;尽管其中不乏讹言戏语,但也绝非凭空杜撰,它也能从人物自身的浮沉升降中找到依据。

通过各种不同人物的各种不同的轶闻,可以窥斑见豹,观测其主人公性格的某一个侧面,如先驱的勇武,烈士的奉献,领袖的风范,以及野心家的阴险,军阀的凶残,政客的狡诈,同样寄托着社会基层的爱憎感情,同样是人心的见证。

这些轶闻,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浓厚的趣味性,雅俗共赏,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为此,我们起例发凡,钩散采遗,对它们进行整理,编辑成书,以飨读者。三

中华民国的分期,较为复杂,一般公认为三期。即创建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南京政府时期。

凡是在此期间担任过民国高等官职的大员,不论革命派、改良派、反动派,或开始革命而后来背叛革命,或开始不革命而后来走向革命者,皆在入选之列。

创建时期(1905~1911)

此期乃是由建党到建国的发端时期,本书重点摘录以同盟会为核心的革命家孙中山、黄兴、徐锡麟、秋瑾等先驱者的一个个生活片断或斗争特写。中国现代历史的车轮就是沿着他们不朽的足迹向前推进的,他们的丰功伟业将千秋万代为后世的儿孙所牢记。与此同时,本书也收录了清政权苟延残喘的挣扎及其走狗的倒施逆行。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

此期为本书的重心。在袁世凯称帝后,中国是分裂的。北方是直、皖、奉系等派军阀的仇杀,而其魁首与帮凶所盘踞的国府、内阁,成为表演他们恶德败行的舞台;而南方衮衮诸公欺世盗名的角逐又给残破的金瓯再添愁惨。本书将其传言、丑闻摘录其中。然而,邪不压正,革命先驱孙中山掀起的二次革命、护国以及两次护法运动的迭迭高潮冲荡着封建的污泥,其中不乏英雄高风,豪侠亮节,又给这段历史骤增亮色。

南京政府时期(1927~1949)

国民党南京政权,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名义上统一的中央政府。这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白热化的大动乱时期,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它的轶闻同样寄寓着两大阶级生死搏斗的深刻主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引人走进目不暇接的人情世态的小品画廊,琳琅满目,趣味横生。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能让书中已经涉及的人物、事件有始有终,我们也在此做了简略的收录和处理。《民国逸史》共分三部,第一部主要是北洋政府时期军政要人的逸史;第二部主要是南京政府时期军政要人及其他各界名流的逸史。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中华民国的历史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入,有些评价不够客观,不够公允。在此书中,我们以纪传体的表现手法,将人物放置于他所在的民国不同阶段的特定时空中,将时间的纵向与人事的横向组合为一体,让民国历史前后贯通,给人以系统而完整的印象,或可为民国历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和线索。王习耕、梅振田2015年1月

南京政府与黄埔系

蒋介石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南京国民政府的党、政、军首领。1908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1924年任黄埔军校校长,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导致国共合作破裂。1928年完成第二次北伐,名义上统一中国,继而发动对苏区的五次围剿。西安事变后接受抗日主张,领导全民抗战。1948年当选总统,1949年败退台湾,任“总统”及国民党总裁。●瑞元无赖

蒋介石乳名瑞元。自幼好动,顽皮过头,尤其喜欢到水中嬉戏,与小朋友又打又闹。

在雨季,山水骤至,水流湍急时,家里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再下水冒险,可他总是不听,背着大人跳到急流里,有好几次都险些被水冲走。

1891年的冬天,天气骤寒,院里的水缸冻了一层冰,他见冰晶莹透明,犹如一个大明镜,十分好奇,就踮脚俯身,探着头用手去取,因为用力过猛,头重脚轻,致使大头朝下掉入缸中。他以手抵着缸底,尽力使头露出水面,费力挣扎很久。当他从水缸里脱身出来时,已经奄奄一息了。

奉化的春节十分热闹,各个家族的人都要到自己的祠堂里去参拜祖宗。拜后,祠堂赏给参拜者几块芝麻甜饼。

一次,瑞元也随大人去参拜。去晚了。前面人多队长,他怕轮到最后芝麻饼发光了,于是眼睛一转就来了一个道道儿——他忽然躺在地上,弄了一身尘土和泥污,然后往人缝里乱钻乱挤。人们好不容易穿一身过年新衣服,怎能让他挤脏,只好纷纷退避,他一直挤到前面,提前领到了芝麻饼才罢休。

瑞元8岁丧父,母亲对他管教很严。然而,他是个闻名乡里的捣蛋鬼,隔三差五总是不断惹祸,于是也就不断挨打,蒋母用手打得不疼,改用竹板子,这下他可害怕了。有一次他又惹了祸,母亲将他关在房内,痛加鞭笞,他无处藏身,一下子钻到床底下再也不出来。母亲从左边伸进板子去,他爬到右边,再从右边打,他又爬到左边,母亲打不到他,非常着急,说非要狠狠教训他一顿不可。

正巧,此时有个邻人找母亲借东西一用,他就趁母亲开门之机,像猫似的从床下一跃而起,窜出房门,逃到街上,蒋母追之不及,气得号啕大哭起来。

家人恐怕他顽劣定型难改,只好叫他提前进私塾,叫老师去管教。

可他哪里老实得下来,打起架来不要命,不打胜不收兵,被公认为山大王。有一次,他触犯了校规,塾师举起戒尺要打他的手心,还没打着,他就势倒地,一边滚一边闹,大声喊:“你打坏了我,你得赔!”老师一见这个架势,也就不轻易去碰他,他更加得意。为此,人们称他为“瑞元无赖”。●吞剑试功

有一天,蒋介石闷在家,心里像长了草。忽听门外有人喊:“快去看呀,卖艺的来啦!”他二话没说冲出门去。

镇上一角,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蒋介石猫着腰,不顾一切钻到了里面。只见一个中年大汉,光着膀子,只穿条短裤,双腿微弯,脸朝天空,左手叉腰,右手紧握一把短剑,对准自己的喉咙直刺下去,令人不寒而栗,人群中发出惊叹声。蒋介石十分佩服这个勇士,他瞪大了眼睛,将艺人的每一个动作记在心里。

回到家里,他悄悄拿了一根筷子,躲进房里,练起卖艺人的吞“剑”功夫来。谁知,筷子头“爬”进嗓子眼,喉咙突然发痒,一不留神,筷子掉进了喉管,他又急又怕,“哦哦哦”大叫起来。家里人听到叫声冲进屋来,被这情景吓呆了,好一会儿,大家才手忙脚乱起来。最后,总算拔出了差点被蒋介石吞下去的“剑”。大家怕他留下后遗症,第二天早上,探问他声带有无损伤时,他一下子从床上蹦起来,高兴地喊:“我能够说话,我没有哑。”大家也十分高兴。隔了一会他又忿忿不平:“哼,看起来挺容易的,为什么做起来这么难呀!”锋芒初露●勇争国格

1907年,蒋介石在保定陆军学堂就学。这里聘请了很多欧、美、日本等国的教官。

有一次,一个日本军医在给学生讲细菌课时,故意诬蔑中国。他手里拿着泥块打比喻道:“这块泥土能寄生四亿个细菌——就像你们四亿中国人寄生在里面一样。”

蒋介石听罢,一股无名火油然而生,他气愤地跑上讲台,夺过日本军医手中的泥块把它掰成八块,指着其中最小的一块说:“日本有五千万人,也像五千万细菌寄生在这一小块土里。”

学生们为蒋介石争回国格的行动一齐喝彩、鼓掌,大声喊:“说得好!”

日本军医没想到学生们竟会如此反抗,气得浑身颤抖,瞪着眼睛,扯破嗓子对蒋介石喊:“你,你,你是革命党!”●马场实习

1910年,24岁的蒋介石在日本振武学堂完成学业后,与五个中国学生一块被分配到北海道的新潟炮队实习,充当二等兵。

他学习成绩很优秀,对于各种大炮的结构、性能以及附属品,都有详细的了解,而且特别喜欢实际操作。

他平时很少说话,也不做什么引人注意的事情。但按照当时军营的规定,一旦轮到他去打扫马房的时候,就十分生气,脸上立即表现出愤愤不平的表情,心里好像在说:“我到日本留学,不是学打扫牲口圈的。”但学校军纪很严,他只好遵照长官的命令,无可奈何地服从了。

他此刻默默学军,不甘寂寞,是想归国后有一番大作为。他写“七绝”明志: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其实,实习10个月,实际上是当了10个月的兵,喂了10个月的马。实习结束,军校的评语是:“蒋君,内蕴不露,说不出有什么出人头地的表现。”●微服返国

1911年秋,在炮队实习的蒋介石突然收到陈其美电报,催他立即回国,投入革命。

蒋向师团长请假,得到的回答是:“你们这些留学生是清政府陆军部委托我们管理的,没有你们政府的许可,你们不可擅自回国。”无奈,他又向联队长请假,可惜只准了48小时,如延期超假,当以逃兵处置,由宪兵查缉。

蒋急忙乘车到东京,向同盟会领取了旅费。他脱掉和袍,换上日本学生服,乔装出走,致使宪兵没能发现。临行,他将军服与军刀从东京邮寄给高田野炮兵联队,既表示自己不私自拿公物,同时也表示为国效忠义无反顾。

与他同归的,还有本校同学张群,他们由长崎登轮回国。10月30日,抵达上海。●杭州起义

蒋介石回国后,陈其美立即将他派往浙江,主持起义。陈交蒋军费3600元,并组织300人“先锋敢死队”,制好了印信,旗帜、手枪、炸弹隐匿到杭州。

11月4日深夜,蒋介石收到总部命令立即举行起义。他率领炸弹队冲上去,由望江门进城攻打巡抚衙门,敢死队员个个奋勇争先,冲入大堂,贪生怕死的清兵,哪里见过这等不要命的“虎头军”,纷纷弃甲丢枪而逃。

起义军先后攻克巡抚署、军械局、将军署及旗营,活捉巡抚曾韫。6日成立了浙江军政府。后来蒋介石被任命为沪军第5团团长,隶属于黄郛为师长的第2师。

陈其美、黄郛、蒋介石都是同乡,又都是留日学生,三人拜了把兄弟,推陈其美为“长”。●侥幸脱逃

1914年夏,蒋介石奉孙中山之命,在上海联络革命党人,建立沪宁讨袁军总部。

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老奸巨猾,很快侦破了蒋的总部,突然派兵包围查抄,将旗帜、文件、印章、枪支、子弹尽数缴获,并逮走革命党多人,蒋介石因外出侥幸得脱。

袁世凯下通缉令,追逮主谋蒋介石。蒋只好逃匿,躲藏在张静江家中。这时,原光复会的领导人、秋瑾的战友王金发却被袁世凯收买,泄露了革命党机密。

王金发派人在深夜到张静江家来捉蒋介石。正巧,蒋此时又外出有事,密探们扑了空,只好就地埋伏,专等蒋归时落网。

蒋介石是个乖巧的人,见张宅四周有些异样,立即停了脚步转入暗处静观,又见房边静立好些伏兵,叽叽喳喳,知是来抓自己的,便悄悄退回,又一次侥幸逃脱了。●刺杀盟友

陶成章是光复会著名领袖,曾多次组织反清武装起义,成为浙江、江苏一带众望所归的人物。但陶与陈其美发生了尖锐冲突。“一山难容二虎”,陈其美为战胜对手,指使蒋介石派人刺杀陶成章。

蒋介石奉命后,以同乡的身份打着缓解矛盾的幌子,在光复会总部同陶成章谈得十分投机。蒋表示,为下次拜访、求教方便,询问陶的住址,陶不加思索地写在一张纸上,蒋高兴地拿走了。就在这天深夜两点多钟,有刺客两人撬门而入,守门的惊醒后,急忙问:“干什么的?”回答说:“有急事,要立即告诉陶先生!”两人登上楼去,闯入陶的卧室,突然喊道:“陶先生!”陶醒来睁眼,刺客的手枪响了,子弹从陶的左颈喉管旁射入大脑,血流一床,顿时毙命。

蒋介石奉陈其美之命导演了这场卑鄙的暗杀。

陶成章死于非命,举国哗然,纷纷谴责这阴谋的主使者。他们当着陈其美的面骂道:“陶君之死,非死于汉奴,非死于私仇,必死于竞争权利之徒,吾同胞必代为雪仇。如嗣后还有挟私害公者,当以手枪杀之。”

孙中山高度评价了这位经常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老友:“陶君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猝遭惨祸,可为我民国前途痛悼……”

同时,他命令陈其美:“严速究缉,务令凶徒就获,明正其罪,以慰陶君之灵,泄天下之愤。”

孙中山不明底细,陈其美正是罪魁祸首。而他的打手蒋介石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最后,在强大舆论的不断谴责下,不得不灰溜溜地避往日本。没有外逃的同伙王竹君,在隐匿浙江时,被陶成章的部下刺杀。●策反失败

陈其美策划上海武装起义。蒋介石拟订一份《淞沪起义军事计划》,第一步发动军舰起义,第二步强攻江南制造厂。

经过革命军的争取,防守上海的肇和、应瑞、通济三艘主力舰响应革命。但是,被敌人察觉,只好提前起义。

1915年12月5日,蒋介石率领30多人的敢死队,身入虎穴,悄悄混入港内,以迅雷之势发起奇袭,强夺肇和舰,展开一场短兵相接的白刃战。他们与舰上的革命党人里应外合,全歼反动官兵,将军舰控制在自己手里。但是,应瑞、通济两舰已被敌人收买,他们发现肇和舰有异常,就步步逼来。

蒋介石急令用舰上大炮轰击敌舰,并全速闯出封锁区,但是肇和舰炮塔依旧掌握在袁军手中,他们用探照灯向岸上总部发信号,报告了肇和舰被劫的消息,而且,将开启炮门室的钥匙藏了起来,眼睁睁地看着大炮却发挥不了威力。

两只敌舰向肇和舰猛烈开炮,革命军英勇拼杀,给敌人以重创。可惜武器不精,弹药不济,炸弹是用铁罐头皮自制的,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下来。

陈其美与蒋介石对此败恨恨不已。当天夜里,起义总机关被围,两人急中生智,由楼上翻窗,从屋顶逃跑。●痛悼师友

陈其美一直以“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为孙中山所倚重。

袁世凯对陈其美软硬兼施,却不能见效。他曾托人给他送去50万元巨款,要他出国考察工商,其实是调虎离山,使他脱离斗争中心,陈其美只是一笑了之。

陈其美胃病严重,身体虚弱,可他忍痛召集会议,曾晕倒多次,但从不耽搁工作。他一直认为上海、广东、湖北可成为讨袁基地,而且十分乐观地估计:“三者得其一,则东南动摇;得其二,则全国轰动;得其三,则大局可定。”为此,他竭尽全力,发展组织,壮大力量,刺杀祸首,将上海变成北进中原的根据地。蒋介石对此深信不疑。

在陈的策划下,上海的革命力量发展很快,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一次又一次的刺杀活动,使袁世凯难于应付。此间,陈其美十分器重蒋介石,总委之以重任,两人成为难分难舍的兄弟。

1915年2月,陈其美奉孙中山之命由日本返回,蒋介石送他到横滨码头,十分动情地说:“此去您万一不幸为袁世凯所害,我发誓作为您的替身,完成您没实现的大志!”说完,不觉热泪双流。

陈其美动作迅速,发展很快,孙中山任陈为淞沪司令,他组织武装起义,刺杀了袁的爪牙——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接着又很快发动奇袭肇和舰,攻击各官署的军事行动,成为袁世凯的心腹大患。

1916年5月18日,袁世凯的爪牙利用陈其美筹款无着的急迫心情,佯称提供大量借款,诱使陈陷入圈套,在居沪日侨山田家中将陈刺杀。

陈死后,竟没有一个亲属、朋友敢来收领尸体。

蒋介石闻讯赶来,抚尸痛哭,并将遗体运回在沪的秘密寓所入殓。蒋介石为失去盟兄、良师而日夜哭号,他在祭文中痛悼这位知己:“义弟蒋介石,致祭于英士兄之灵前。呜呼,自今以后,世上再没有知我之深,爱我之烈如您这样的人了!与您相处十年来,我们共同从事的,不就是安危同仗的国家大事吗?我们所发下的宏誓大愿,不就是生死与共的誓言吗?而今一生一死,可革命大业未成,誓词未实现,您死去了,为国成仁取义,无愧于人生。而我还活着,为实现我们的约盟,必敢赴汤蹈火,不惜一死,实现我们共同的誓愿。”蒋介石早期戎装照粤海风涛●若即若离

陈其美被刺身死,孙中山亦无限悲痛。他失去了一个亲密的战友和军事上的砥柱重臣,一种“爱屋及乌”的怀旧心理,使他对蒋介石有了更深的爱怜之心,将对陈的情谊转移给了他这位精明强干的弟子。

蒋介石失去了靠山之后,也设法全力投靠孙中山,以获得孙的信任。

但蒋介石与陈炯明不和,而陈又是孙中山的爱将,因而,蒋表示出失意彷徨,若即若离之态。但此间,孙中山不断委他以重任,如“中华革命东北军参谋长”、“大元帅府参军”、“粤军第二支队司令”等职。

1920年9月21日,孙中山得力的军事助手朱执信不幸遇难。孙中山致书蒋介石:“执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如今我们党内熟知用兵而且能与我肝胆相照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惟有你,勇敢忠诚,与执信比较,你的军事天才比他又略胜一筹。不过,你性格刚愎而嫉俗过分,因而经常与人格格不入,然而,为担负起党国大任,就必须放弃自我见解而降格以求,这是为了党的事业,而不是为个人啊!”

但是,蒋介石与陈炯明的恩恩怨怨使他不乐于长住广东,蒋抱怨说:“粤中自成风气,谁能像中山先生那样以诚待我呢?军中内容太复杂……”

他表示,自己不愿听人使唤,忍受不了这种“挥之使去,招之使来”受排挤的被动的地位,因而,几次辞去军职。

但孙中山对他一直很器重,频频电催他返回,仅1921年,这类电报就有8件之多。●临危受命

1922年6月,陈炯明乱萌已显。孙中山急电在宁波的蒋介石:“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无论如何请兄即来助我,千钧一发,有船即来。”

16日,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再急电蒋:“事紧急,盼速来!”

蒋介石立即写信给张静江委托后事,并叫两个儿子“以父事之”,然后洒泪而别,急奔广州前线,登上永丰舰与危难中的孙中山相见。孙中山大喜,说:“蒋兄一人前来,无异于为我增加两万援军。”他将海上指挥全权交给蒋介石。

孙中山后来说:“介石在永丰舰上五十多个日日夜夜里,每日都不离我左右,他所策划的战事又多有成效,他心甘情愿跟我和舰上官兵生死与共!介石能在我军中多坚持一日,则我的信用就可加多一日。”

蒋介石临危受命,帮助孙中山渡过了难关,取得了孙中山信赖。由此,蒋就“以流星般的速度兴起了”。●偷杀刺客

陈炯明必置孙中山于死地。

他派一个刺客携着一颗炸弹到永丰舰上去谋害孙中山,立即被捉住了。

刺客是个很幼稚的青年人,孙中山一盘问,知道他年幼无知,上了当。就对人说:“还是个年轻的孩子,懂得什么,释放了吧!”

孙中山恐怕部下不答应惹出麻烦来,还亲笔写个释放的“手令”交给了小刺客,小刺客感激得痛哭流涕。

蒋介石此时负责孙中山的安全,他在舰外悄悄地对守卫人员说:“不能放他,出来就枪毙了他!”

刺客到底被杀了。孙中山一直不知此事。后来,很多不知底细的人纷纷议论:“大总统怎么说话也出尔反尔?该杀就杀,何必说不杀而又杀呢?”●访问苏联

1923年,孙中山派代表团去苏联访问,代表团的团长是蒋介石。当时列宁正在患重病,由托洛茨基、加里宁接见了他。

他访问了莫斯科、彼得格勒、喀琅施塔得。参观了工厂、军事院校、部队、舰艇和机场,每到一处,都受到热烈欢迎。蒋介石亦不断在群众大会上讲话,俨然是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他说:“我们也准备与帝国主义决一死战。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向你们学习和同你们联合起来的”。他向红军许诺:“在战胜中国北方军阀之后,就伸出友好的同盟者的手,与你们共同奋斗。”

11月2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在季诺维也夫主持下举行了会议,听取了蒋介石做的《关于国民党活动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把国民党说成是“世界革命因素之一”,把中国革命说成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蒋介石对中国革命做了十分乐观的预测,他说:“我们希望,在三五年之后,中国的民族革命将顺利完成,紧接着,我们将转入第二阶段,宣传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在谈到世界革命时,蒋介石说:“国民党人认为它的‘基石’是苏维埃俄国,苏俄应该帮助中国和德国完成革命。”他代表国民党建议:“在这两个国家革命胜利之后,建立‘三强同盟’,依靠这一同盟,我们将很容易地实现世界革命,消灭世界资本主义制度。”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讨论了蒋介石的报告之后,通过了《论中国民族解放运动与国民党》的决议,决议中指出了“大力支持国民党的必要性”。

蒋介石访问苏联,对红军及红军将领有了深刻的了解,使他受益匪浅。●重返黄埔

1923年末,孙中山考虑到要建立一支革命武装。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黄埔军校筹委会委员长。可他上任不到一个月,就因“预算被扣”而愤然辞职。

孙中山指示众人“以君子爱人以德的态度帮助蒋先生”。并亲自在蒋的辞呈上批示:“该委员长,务须任劳任怨,勉为其难,从艰苦中奋斗,百折不回,以贯彻革命党牺牲之主张,所请辞职,碍难照准。”

接着孙中山又打电报催促:“希速返,切勿延误。”

蒋介石复信:“先生既严令回粤,中正虽不才,岂敢重违意旨,背负恩德,决于日内起程,趋前领教。”

5月2日,孙中山特令蒋介石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校长风威

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治军甚严。

黄埔乃一小岛,毗邻长洲要塞,蒋自命为要塞司令。要塞制高点为一土山,山上设有炮台,他命令在炮台前,树起一旗杆,杆上吊起一面战旗,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蒋”字,迎风呼啦啦地喧响,十分威武雄壮。蒋介石经常来到旗旁仰视,良久不去,显得十分陶醉与满足。

从要塞到军校有一里多路,校长住在要塞,他每日上班、下班总要有贴身护卫保卫,前面是副官开道,后面有卫兵殿后。至于他本人,则腰身笔挺,目不斜视,穿着黄呢军服、脚踏高筒皮靴,肩披拿破仑斗篷,英俊潇洒,威风凛凛,一幅典型的革命军人标准像!

路上,所有学生,所有官兵都毫无例外地向他敬礼致意,这条写入了蒋介石的钦定“校规”,违者必究不贷,使蒋能永享这“校长风威”。●永志不忘

孙中山对黄埔军校极为满意。1924年10月10日,孙中山邀请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和军医处处长金诵盘同往大元帅府杯盏小聚。

席间,孙中山心情颇佳,几次提及黄埔建军的设想。蒋介石听了很感兴趣,脸颊泛红,跃跃欲试:“我回去就办,一定尽快办好。先把第一期学生全留下来,成立教导团,以后逐步扩编为教导师;平时在校训练,关键时刻拉出去就能作战。”接着又兴致勃勃地说:“最好能配备第一流的武器装备,那就能……”

孙中山笑笑打断了他:“可不要搞成蒋家军呵!”“学生不敢。”蒋介石起身“啪”一个立正。“在军校里,你们要团结所有的同志,特别是要和中共人士加强合作,不要搞派别活动,闹山头主义。”停顿片刻,孙中山神情严肃地说:“团结是我等之辈完成统一大业的根本。你们想,如果你们三个人不团结,军校能办好吗?那是决计不可能的。所以,你们应该团结得像一家人一样。”

话音刚落,蒋介石又一个起立立正。戴季陶和金诵盘也随之起立。

蒋介石毕恭毕敬,诚恳地说:“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们将铭刻在心,永志不忘。”●“革命”语录

孙中山在世时,蒋介石是不折不扣的“左派”,联俄联共的急先锋。

1925年4月,蒋介石在第一次东征后,不断强调:“我们要党成功,主义实现,一定要效法俄国共产党的办法!俄国人来帮助我们,为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我们的军队,如果真的为人民求自由安乐去打仗,为党实行三民主义去打仗,非用俄国赤卫军那样的编制不可!”他对共产党,更有深厚感情,他说:“除了共产党以外,其他团体肯与我党真正合作的就很少了。国民党员不可能反对共产党,反对共产党就等于背叛了总理定下来的方针和主张,会使我们总理在地下痛苦!共产党真正革命的同志们,实在不比我们国民党少。我个人意见是,我们国民党,现在只有左派与右派之分,不能有共产党与非共产党之分,更不能有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分。如果国民党员有这种见解,那就无异于削弱自己革命的元气。”

对于帝国主义,蒋介石也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认定帝国主义者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它们压榨殖民地,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帝国主义是我们的死敌,我们与它们绝无妥协调和的余地。我,今天可以这样说,帝国主义不倒,中国必亡;中国不亡,帝国主义必倒。这正是今日世界上帝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一场最后的大激战!”

他继续阐述说:“其实,帝国主义好如毒蛇身体,美女头面的一样怪物,苟有人和它一会流睐顾盼,其结果必至丧身亡国。”“如果我们真是三民主义的信徒,真能继续我们总理和先烈的精神;真能奋斗到底,那么,帝国主义者,一定会死在我们手里。”

好话说尽,坏事干绝。蒋介石正是这样一个人,四一二政变及以后的表演,就说明了这一点。●专车遇刺

1925年秋,蒋介石由黄埔军校总队部到城内办事时,其乘坐的插着青天白日旗的专车出了故障,久久不能起动。蒋很着急,只好换乘卫兵乘坐的无旗车走了。

专车一修好,就立即赶了上来,要以快速追上前面的车。行到半路一个转弯处,突然一群刺客向专车投来炸弹,接着又是冰雹般的猛烈射击,油箱崩裂汽车翻倒,几名卫兵顷刻间殉难。

蒋介石侥幸逃得了性命!

原来,策划者要刺死蒋介石,派人调查了蒋专车的特点,即插有青天白日旗。阴差阳错,当他们下手时,蒋介石却坐在前面卫队的无旗车上了。●两面三刀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达到了篡夺第一军领导权的目的。由于他的羽翼尚未丰满,事后又装模作样,屡屡表示,此事虽事出有因,但自己做的非常处置,近于专擅,呈请政府严加惩处。

当有人问及从此联俄、联共的政策是否将有变更时,他慷慨激昂地说:“苏俄已成为世界革命之中心,中国国民革命又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若谓革命同志而竟相互伤害,而不联合,哪有这般道理?提这种问题,是敌人借故散布谣言,煽惑我革命民众,决不能上当受骗。”

当国民党右派“西山会议派”为他的反共行为叫好时,他又一本正经地驳斥说:“今日,我蒋中正敬告本党同志与全国同胞,中正誓为总理信徒,不偏不倚,努力国民革命,凡与帝国主义有关系之败类,有破坏本党与政府之行,或障碍革命之行,必扫除而廓清之,以维党国,而慰我总理与已死诸同志的在天之灵,耿耿此心,惟共鉴之。”

接着,他又故作姿态,将反共叫嚣最凶的广州警备司令吴铁城及其同伙拘押,理由是他们趁火打劫,破坏国共合作。

至于对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的态度,他的撒谎本领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李之龙的事情,我不愿意十分追究,他究竟是我的学生,如果我的学生不好,就是我这个当校长的自家不好。不过,我绝不承认3月18日那天的事件,共产党有什么阴谋在内,完全和共产党团体没有关系。”

蒋介石就这样掩盖了反共的真面目,逃避了应有的制裁。北伐总司令●阅兵坠马

北伐军拿下长沙,威武雄壮。总司令蒋介石要举行阅兵典礼。

1926年8月14日,在长沙东门外大校场两万多精兵严阵以待。蒋介石骑一匹高大枣红战马进入主帅位置,在十多骑战将陪同下开始检阅。一声令下,所有号兵举号吹奏,只见金光一闪,号声骤起,蒋介石的坐骑吃了一惊,忽然前蹄腾空,一声长鸣,狂奔起来。

蒋介石平素不惯骑马,技术不高,急勒缰绳,心一慌没有勒住,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只见他脸面朝天,被掀到地上。可他的右脚仍旧套在马镫里,拔不出来,又被马拽了丈八远,所幸的是他穿的是皮靴,还算松软,马一拖,脚就从里面脱了出来。

蒋介石躺在地上,气喘吁吁,崭新的将军服沾满污泥,白手套也脏了。副官赶紧上来拍去他身上的灰土,又从马镫上拽下了那只皮靴,给总司令穿上。

蒋介石定了定神,咬着牙一拐一拐地继续阅兵。其他将领也只好弃马步行,跟在瘸司令的后面亦步亦趋。●厚此薄彼

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视第一军为嫡系,而对其他部队则视为“后娘养的”。就在一些小事上,显得很无肚量。

如发军鞋,他反复叮咛,先发第一军,每个士兵两双,然后再发二、三、四、六其他各军,每个人一双,轮到最后领不到也就算了。又如给军队医院的伤兵发军毯,也必须来个此薄彼厚,那些岭南子弟不惯于江西冬日的阴冷气候,伤兵尤甚,但也要以第一军为优为先,搞得其他军很有意见。

另外,分发犒劳品、分配战利品,也非得叫第一军吃点偏饭不可。这样,第一军时时处处都能享受优厚待遇,使他们的官、兵自觉高于其他友军一等。形成“天子门生”的特殊感,门户之见越来越大。

为此,李宗仁劝导蒋介石,要避免革命军中某一部分的特殊化。蒋很不高兴。

邓演达得知后,对李宗仁说:“你说糟了,说糟了。蒋介石怎么会听你的话呢?你所要避免的,正是他所要制造的!他故意把军队系统化,造成他个人的军队,你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功过相抵

蒋介石对黄埔系的人百般疼爱,并且故意让黄埔诸人深知这一点。对能亲自来找校长的人更是恩宠有加。对有功者,可大奖,对有错者,亦可不罚。

有一个营长是个赌徒,他一时兴起,竟将全营二三百人的军饷全都输光了,没有办法,就壮着胆子去找蒋介石认错。“报告校长,我一时糊涂,行为失检,把一营的军饷赌输了。”

蒋一听,火冒三丈,把这营长臭骂一通。但骂过之后,却写了一张便条,叫这个营长持条到军需处重新再领一份军饷。至于为什么没有处分他,蒋认为:此人虽然赌输军饷,但能单独找校长认错,诚实可信,应予嘉奖,因而可将此人功过相抵。这件事也就如此这般地结了案。●失踪将军

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总是不给他作脸,尤其是第一师王柏龄部,在由湖南进入江西的战线上,军纪败坏,他们随便占住民房,轰走学校师生,还有吸鸦片的,冒名顶替吃空额的。

蒋介石大怒,电斥王柏龄:“方不料我最有光荣历史之第一军,阅时未久,即已堕落。须知第一军在精神上已成为革命政府之模范军队,今不能严振军纪,败坏第一军之名誉,其害非小,而减损人民对革命之信仰,其害更大,尔等自问能在革命史上有此重咎否?务须各发天良,严约所部。”

然而,并不见好转。蒋介石再怒,说:“如果你们不照我的话去做,我不再讲什么话,只有多预备几颗子弹,来枪毙我自己的学生。”

第一军战斗力极差,因人成事,占领南昌后,得意忘形。王柏龄本是个好嫖成性的猎艳者,他竟离开军部悄悄进入花街柳巷,夜宿妓院。正在其忘乎所以之时,敌人反攻上来。军中无主,部队被打得落花流水。牛行车站一战,全军覆没。

王自知罪责难逃,只好匿迹后方,被人称之为“失踪将军”。其实,他后来根本没受到处罚,反而继续受到重用。原因很简单,他是蒋的嫡系。●重修庙宇

1926年,北伐军进军南昌时,蒋介石与白崇禧到了一座残破的关帝庙,询问战事胜败,蒋介石向菩萨求签。庙祝破释,笑着说:“战事大吉大利,一定得胜,但要谨防后路。”

蒋回到营地,真的依照“神启”调了两个团扼守司令部的后路,并严令:“谨慎从事,切勿大意”。

也真巧,半夜三更,敌人果然从地下隧道里爬出来,准备从后路偷袭司令部,敌人此举若要成功,则能反败为胜。

没料到,这后路上刚巧增加了两团精兵,敌兵措手不及,全数被歼。

蒋介石闻讯,异常高兴,为有神助而充满了信心。他祈求关帝继续保佑他,又恭恭敬敬送上200块大洋奖励庙祝,并命令重修庙宇。●制造血案

1927年4月,蒋介石脱去伪装,向革命开刀了。他将北伐军总参谋长白崇禧和26军军长周凤歧的军队调进上海,大放厥词:“共党搞的工会、纠察队,煽动罢工、闹事,图谋不轨,必须严加惩处!”

接着,他又请求他的青帮老师流氓头子黄金荣与杜月笙,咬牙切齿地表白说:“我蒋介石已下了狠心,不消灭共产党,死不瞑目!”接着,他动员两位师父打头阵,要不露声色,悄悄地组织“中华共进会”、“工界联合会”的流氓队伍,作为公开出面的反革命别动队。而蒋介石自己,则依旧大耍两面派,他还假惺惺地表示支持工人运动,高唱:“工人纠察队乃是人民的武力,革命政府断无摧残之理,如有流氓捣乱,一定从严究办,你们尽可放心。”并亲送“共同奋斗”的锦旗赠给总工会工人纠察队,借以麻痹革命队伍。

当他一切布置完毕之后,于4月9日离沪赴宁,坐观成败。

4月12日晨4点,黄金荣、杜月笙将手下的流氓、特务、无赖佩带上工字臂章,携带武器,一律装扮成工人纠察队,从租界铁门里冲出来,潜入工矿区,乘纠察队员尚在梦中,缴了守卫的枪,真假纠察队争斗起来。

此时,军队围了上来,谎称为维持治安,解决总工会内部工人的冲突,命令双方同时放下武器,将双方武器共同封好。其实是乘机缴走工人纠察队的所有武器。

杜月笙发现,在收缴的纠察队物件中,有工人当时缴获的直系军、奉系军的符号证件,于是大作文章说,这是“通敌证据”,诬蔑工人纠察队。

4月13日,工人得知此事,开始冒雨进行大规模游行,军队残酷镇压,开枪射击,顿时,100多具尸体铺满道路。雨水把烈士的鲜血汇成一条殷红的水流。这就是黄金荣、杜月笙与蒋介石合伙炮制的四一二反革命军事政变。

接着,黄金荣、杜月笙又找到大小团体,凑集六七十个,通电全国,一致拥护蒋介石的大屠杀……并希望全国各地一律效法上海,“揭竿为旗,斩木为兵,灭此凶蛮……”,对共产党人斩尽杀绝。

4月16日,黄金荣、杜月笙奉蒋介石之命招待新闻界,进行更为猖狂的反共叫嚣。此时,黄金荣、杜月笙的流氓打手们被捧为“救国义士”,受到蒋介石的青睐。●济南折威

1928年5月1日,蒋介石的嫡系攻下济南。

他们军纪很坏,进了城就失去控制。大官进了大餐厅,小官进了小饭馆,山吃海喝,可兵士无饷,很多在街上饿着肚子,有的骂、有的抢,开始骚扰百姓了。

日本本来就要制造事端,这下找到了借口,日本宪兵与北伐军冲突起来,由小打变成大打,由文斗变成了武斗。侵略军一声令下,全体出动,如狼似虎一般把蒋家军缴了械,并要活捉蒋介石。蒋一见不妙,军衣都没来得及穿,只穿着白色内衣跑了出来,险些当了俘虏,他领着没枪没炮的大部队急匆匆逃到泰安,等待冯玉祥。

冯玉祥建议干脆硬碰硬,将济南的日本鬼子吃掉。但蒋介石不敢,左思右想,最后他下令:“绕开济南,直捣燕京。”

冯很不高兴,不无讽刺地说:“你有如此这般的忍耐力,我太赞成了。”

济南一片火海,无辜的人民被日本强盗残忍地屠杀,血流成河。●率队哭灵

1928年7月6日,蒋介石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等30余人同赴西山碧云寺,瞻仰孙中山先生遗容。

这是“忠于总理”的国民党大员首次到刚刚收复的北京谒见孙中山灵柩的集体行动,自然是谁对总理感情深,谁才能悲恸欲绝。于是,灵前成了比赛哭声的擂台。

全体肃立,向总理三鞠躬之后,突然“哇”的一声尖叫,蒋介石第一个大哭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他一手捶着水晶棺,一手捂着脸,热泪如雨,而且声音越来越高,似乎要把孙中山先生唤醒。接着,戴季陶也大声痛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喊着叫人听不清的话,接着是张群、吴稚晖,接着是商震、李烈钧,整个灵堂都被震动了。

是集体谒灵,前面的人哭着不动,后队就无法向前,有人就不高兴了,说道:“这样才显得他们是嫡系,我们都不是嫡系,叫他们哭吧!”

冯玉祥涕泪横流,但没有出声;阎锡山也频频擦泪……

他们见嫡系越哭越凶,那么多人在后面等着,觉得不是回事,冯玉祥只好劝蒋介石别哭了。这一劝不得了,好像触动了蒋介石泪泉的开阀,反而变成了号啕大哭,泪如雨下。

不知那个胆大地喊了一声:“别劝了,叫他哭吧,我们瞻仰不了总理,只好走了。”这一嗓子真灵,蒋介石马上就不哭了。

下面的事更耐人寻味,谒灵者刚一离开碧云寺,就在汤山别墅的大酒店里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豪华宴会,个个喜气洋洋,笑逐颜开,开始了新军阀间瓜分地盘的分赃活动。●巨款买学籍

蒋介石少时因不守校规被保定陆军学校开除,无颜见江东父老,索性东渡日本深造,他一心想投考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可惜条件不够,为此恨恨不已,只好委曲求全,就读于陆军振武学校了。

1928年7月,蒋介石重任总司令之职,驻军北平,真如鲲鹏展翅,神气十足,但一想到被士官学校拒绝之事,心中顿觉不快。

正巧,士官学校同学总会正向同窗求款募捐,地点就在米市胡同南兵马司。蒋介石灵机一动,想出个马上能挤进同学会、实现夙愿的好主意,他的副官,以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生蒋介石的名义,携巨款5万元敬奉同窗旧友,作为同学会经费。同学会的人都莫名其妙,好奇地问负责人:“从哪里冒出这么一个叱咤风云的贵同窗?”

负责人坦然对答:“捐巨款还不好么?何必刨根问底地深究呢?”

蒋介石就这样鱼目混珠,以巨款买学籍,挤进“日本士官学校6期毕业生”的行列。●八百元之争

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开会,蒋介石的一个重要议项是国府委员薪金为每月八百元。

冯玉祥站起来反对:“西北五省闹灾,很多人饿死,今天应重点讨论赈灾问题,可此问题只字不提,倒来个加薪八百元。人民是国家主人,我们公务员是仆人,我们能看着主人饿死不管而大谈给自己加薪吗?我们是中华民国,还是中华官国?”

谭延闿慢悠悠地说:“‘忠信重禄’,不多多加薪,做事的人就不能忠心耿耿。”

冯玉祥接过来大声说:“这‘重’可无止境,你说八百,也还会有人说八千,八万,只要他不以人民为重,给他多少薪金他也不会忠!”

戴季陶说:“有人说我们还应该住得坏、穿得坏,过苦日子,算了吧!我们跟孙总理革命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今天革命总算成功了,我们也应当享受一点才对啊!”

冯玉祥不客气地说:“革命尚未成功!为革命死了千千万万烈士,他们的孤儿寡母无人过问,怎么叫成功?若说成功,只可说昨天我们是流氓,今天当了什么院长;说到享受的话,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我们却先乐了。”他越说越气愤,猛地把桌子一拍,大声吼道:“这个八百元,我是反对到底了!”

蒋介石一看势头不对,就急忙说:“这个,这个案子可以搁一搁,这个改日再谈。”“改日”没有再谈,西北救灾无人问津,而“八百元议案”却偷偷地执行了。●十条方案

如何让多余的部队复员、遣散,蒋介石苦苦思虑,找不到个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此时出了个姓贺的中将,提出个“十条方案”。

1.预备一列火车;

2.红绿纸标语各200份;

3.军乐队,若无乐队可用本地吹鼓手;

4.召集一些民众;

5.把要解散的军队集合在车站上,四周架起机枪;

6.先是军官讲话,歌颂他们不要名、不要利,爱国革命军人退伍还乡是伟大的爱国行动;

7.接着民众代表讲话,也如是说;

8.接着把军队徒手拥上车去;

9.站上民众高呼:退伍军人万岁;

10.汽笛一叫,车轮一动,就大功告成。

蒋介石也没注意听就说:“这个,这个,嗯,试一试嘛!”“十条方案”也就算批准了。

第一批退伍兵400人,就按这“十条方案”的办法,由蚌埠南下而去,这不用钱、不费劲的复员办法果然见效,使愁眉苦脸的负责此事的军官顿时笑颜大开。

但5个小时之后,从浦口传来消息,复员兵把车站打了、砸了、抢了。浦口站急忙给信号,叫火车速速开出,让这股祸水南流;可一到下关又把下关打砸抢了;下关急发信号,祸水流向南京,半个小时后又传来新情报,南京站被砸,银行被抢,商店被劫,又与宪兵警察搏斗起来,互有伤亡,复员兵越打越凶,南京全城大乱。政府当机立断,命令军事院校学生,发扬黄埔精神,狠狠痛击复员兵。

一场大乱终于平息,从浦口到下关,从长江到秦淮河到处留下战乱的残景。

蒋介石坐车巡视一番,不敢再用这“十条方案”,并将那个姓贺的提案人臭骂了一顿。●笑纳明珠

1928年的圣诞节,宋美龄格外高兴。她在南京励志社举办了一个盛大舞会,邀请各国使节和夫人,还有英、法的两名贵宾共度良宵。

9点整舞会一开始,“老外”们就傻眼了,傻眼的是宋美龄的鞋,那双鞋在灯光暗下的时候居然熠熠闪光。

舞曲一停,各国使节和政府要员的夫人们就围上来,寻问这双鞋的根由。

宋美龄若无其事地答道:“诸位,这不过是一个小小饰物,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夜明珠。”

夜明珠就在宋美龄的鞋上。

这对夜明珠颇有来历:这年,孙殿英掘开了清东陵,盗出许多宝物。朝野震惊,纷纷谴责。孙殿英为了掩人耳目,托人向宋美龄献上了不少宝贝。

他们弄清楚宋美龄脚的尺寸,做了双鞋,把夜明珠镶了上去。

在励志社,宋美龄接见了孙殿英的来使,穿上鞋,刚刚合脚,再看夜明珠,不觉心花怒放,她说:“来人各赏大洋!”

除了夜明珠,宋美龄还笑纳了一个翡翠西瓜和一颗翡翠白菜,都是稀世珍宝。

在舞会上,宋美龄悄悄对蒋介石说:“大令,你知道我这鞋子上的珠子的来历吗?这就是监委们弹劾的孙殿英送来的。这可是宝物,你要好好研究处理办法。”

蒋介石点了点头。

舞曲停下时,更多的人围了上来,宋美龄用英语笑着说:“这是中国的夜明珠,它非借外力而是自身放光,这一对珠子经历多少年代已说不清了……”

至于孙殿英,此次自然是逃脱厄运,安然过关了。●冯兄宴蒋

冯玉祥、蒋介石称兄道弟,始于1928年。蒋盟弟从前线回来,冯大哥要宴请他。

酒菜上来,盟弟傻了眼:一大盆猪肉熬白菜,随吃随添,主食馒头,一盆小米粥,算作汤,这叫作一饭一菜一汤。这可怎么办?不吃不成礼,吃又咽不下。到另个屋去看看,蒋的随从副官们也都在瞪着眼睛看这桌酒席。而冯则大口大口地吃得满头大汗。

蒋一时性起,直想一脚踢翻这桌宴席,但一转念,西北军有20多万官兵,这是打天下的资本,不能得罪这位盟兄。所以他怒在心里,却又笑在脸上,这顿饭南军咽不下,而在西北军则是一顿美餐呢。●第二伟人

有一次《民国日报》发起“民意测验”,选举中国的“伟人”。主持这次活动的是总编辑陈德征,当时的社长是胡林安。陈德征红得发紫,掌握着上海市国民党党部和文教机关的大权。选举结果:蒋中正屈居陈德征之后,为中国的第二“伟人”。

此举使蒋介石勃然大怒,下令把陈解到南京。数月后,给了陈一个“永远不得重用”的处分,才将其释放。

十几年后的1942年秋,《中央日报》抢先公布了英、美等国在战后准备“交还”租界的消息,引起英、美使馆的抗议。蒋介石下令彻底调查,并调阅《中央日报》在职人员的名册,以便发现“可疑分子”。陈德征刚巧不久前为昔日的下属、现任《中央日报》社长的陶百川收留,当了个挂名的主笔。蒋介石看到当年第一“伟人”的名字,余怒未消,提起“御笔”在名册上批了两行字:“此人尚未死乎?着各机关永不录用”。

第一“伟人”终斗不过第二“伟人”,陈德征后来在一家小文具店找了个“司账”的饭碗,勉强度日。●重吃黄埔蛋

1936年底,蒋介石在广州成立行营,任命钱大钧为行营参谋长。钱过问蒋的食宿。蒋想起10年前在黄埔港乘游艇时,吃过游艇上一位姓严的老妈妈做的“黄埔蛋”,鲜嫩无比,非常好吃。这次重游旧地,如能再吃一次就更好了。钱就带着两名侍从到附近农村访问,四处找寻,终于找到了。严妈妈已年近六十,但仍很健朗,于是来到黄埔军校,烹烧“黄埔蛋”,蒋介石吃了很高兴。纵横捭阖●一枕黄粱

30年代初,曾混迹于上海滩、现已手握大权的蒋介石,遇到山东的一个“土骗子”,险些吃了大亏。

事情原委如此:山东有个家财不足千元的财主叫梁作友,在乡下待腻了想去大都市见见世面,于是找到韩复榘,谎称家资8000万,要捐出一半救国。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当时的中国,除了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还没人有这么多钱。

宋子文

把梁作友弄到南京。为了抢这个财主,“中统”、“军统”双方还动了枪。梁作友最终被戴笠抢去。

宋子文立刻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谴责“军统”败坏党国声誉。会后多个中常委联名给在武汉的蒋介石发了电报。

蒋介石闻讯,立刻给戴笠发去手谕:“雨农行事乖张,殊失我望,待回京论处。梁某即日妥送来汉。中正。”

戴笠立刻把梁作友送至武汉。蒋介石大为震怒,臭骂戴笠给自己丢脸,并“赏”了戴笠一记耳光。

3天后,蒋介石亲自接见了梁作友。他一开始就问梁作友的家世,并问梁作友是如何积攒了这么多家财的。梁作友含糊地说是祖产,并表示献财是为了抗日救国。

蒋介石立刻问,款什么时候交到政府?梁作友答,随时都可以交。

蒋介石说:“好,我派陈副官长和你商谈具体办法。不过么,希望你最短期间就提1000万元来汉口,以应军需和救济灾民。”

但是,陈副官长——陈希曾很快就识破了这个骗局,立刻把梁作友抓了起来,并晋见蒋介石,如实向他汇报。

蒋介石这回可是真急了,这是南京政府开国以来头一件大丢脸的事情,立刻下令枪毙。

但转念一想不对,便立刻把秘书长杨永泰找来。杨永泰对蒋介石说:“他的事情国内外报纸都发了新闻,您又亲自接见过他。我们说他是义士、爱国奇男子,这一回又说他是骗子。别人要问,开始时您怎么把骗子待为上宾的?所以,不能把他枪毙。”

蒋介石认为有理,立刻寻问对策。杨永泰献计,由“汉口公安局”下令驱逐出境,“这样人们还会说我们宽宏大量呢!”

蒋介石对陈希曾说:“你就这样办!”

于是,一出闹剧就这么收场了。蒋介石一心盼“天上掉馅饼”,却只盼来“黄粱一梦”。●庐山遇刺

1932年,刺杀大王王亚樵决心在庐山刺杀蒋介石。

上庐山的路上戒备森严,枪械无法通过,他们买了5只大火腿,切开那酱红色的表面,将枪械藏在其中,由王亚瑛送往目的地。她镇定安详的神态,阔太太般的装束迷惑了敌人,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已埋伏在庐山的刺客陈成扮成游客,此人侠肝义胆,忠心耿耿,而且枪法谙熟,正坐在山下一棵大树下歇息、抽烟,专等蒋介石前来送命。

不多久,蒋介石身着长衫,坐着两人抬着的滑竿,从眼前崎岖的山路上经过。保镖们前呼后拥,紧跟左右。陈成急忙闪身,藏在路边石崖旁,却被走在前面的保镖发现。陈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跳出来向远处的蒋介石射击。无奈目标太远,子弹从老蒋耳边飕飕飞过,正要再次射击,保镖们迅速向他开枪,陈成身中数弹,顷刻而亡。保镖检查了遗体,立正报告:“委员长,刺客身上只发现一支手枪。”

蒋介石故作镇静,他不愿将险遭刺杀的事传出去,就挥一下手说:“嗯,把刺客埋了,不要声张。”

刺蒋未成,又牺牲了陈成,王亚樵和战友们深深以此为憾。●南昌改观

1934年,蒋介石“围剿”红军,亲临南昌,见市容萧索凄凉,大发雷霆:“老表懒惰,营生无方,市民污秽满身,市容杂乱不堪,如果将司令部设在此地,报道出去,岂不被洋人耻笑,丢尽党国脸面?”他下令,叫秘书起草一个文件,下达所有机关、学校、团体、商店,必须整肃内务,搞好清洁,改善环境,振奋精神。“圣旨出朝,地动山摇。”整个南昌全民动员,似乎翻了个个儿,收效很大,蒋介石乐滋滋的。可下一步怎么办?还是秘书头脑灵活,他乘势进谏:“用行政命令,收效快,却很难持久,领袖何不在此训诣基础上,发起一个‘新生活运动’。”蒋介石笑容可掬,马上接受。

秘书连夜起草《新生活运动纲要》一书,作者署名蒋介石。接着《新生活运动歌》应运而生。什么“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吹吹打打,举国喧腾;什么“四维八德”“文明礼貌”“整齐划一”之类的聒噪,满天飞舞。南昌,成为这场运动的发祥地,今非昔比独领风骚,甚至连餐桌式样和标准厕所的设计图都要以南昌为准,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向全国。此间,“领袖英明”之类自然又一次不绝于耳。蒋介石十分欣赏自己的成绩,在后来他听一次成果汇报时,开怀大笑。谁知一笑失态,竟然滑掉了假牙,带上之后,又笑了好一阵子。●鸦片济军

鸦片贸易,成了蒋介石军费的一笔大收入。为垄断此贸易,蒋介石授权杜月笙建立“中汇银行”。随着军事失利,财政恐慌,蒋介石对鸦片的依赖性更大了。于是,又在1933年4月建立了“农业银行”,其实是不折不扣的“鸦片银行”。但是,表面上这位“新生活运动”的倡导者还大言不惭地宣布,成立“禁烟局”、成立“全国禁烟委员会”,又冠冕堂皇地说:“国民政府决然不去从鸦片税中收取一分钱,你们如果发现政府把鸦片税作为它主要收入来源之一,那么,它就不值得你们信任。”

蒋介石撒谎是从不脸红的。用鸦片接济军饷,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德国顾问

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从德国高薪聘请来50位军事专家,其中碧眼银发的德国一级上将赛克特,作为军事顾问总在蒋的身边。赛克特对希特勒的这个“后起之秀”十分推崇,他常对蒋说:“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结局,不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踩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蒋介石很欣赏这句话,不停地点头说:“您说得很好,可以说是治军名言。”“不,这不是我的话,这是希特勒的名言。”

蒋介石反复说:“讲得好,讲得很好。”

赛克特为蒋出谋划策,制定了“堡垒政策”。他说:“共产统治区不过5万平方公里,只要你每天前进2公里,不出一年,就可以全部吃掉。关键是你用密集的连成一条线的碉垒群向他的腹心推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让红军的运动战运动不起来!”

蒋介石大为高兴,连说,这是曾文正公当年攻陷天京的办法。

在赛克特顾问的协助下,蒋介石制定了第五次围剿的新策略:“军行所至,立建碉堡,进得一步,即守一步,逐渐前进,缩小匪区。”

德国高参立了大功,他让蒋介石提前陶醉在战则必胜的玫瑰色梦境中了……●奖金太少

1934年,蒋介石下令军统特务暗杀爱国人士史量才。原因是蒋介石得到情报说史量才很同情共产党,还曾经接济过上海中共地下组织经费。所以,蒋介石要杀一儆百,警告其他同情中共的人士。

那年10月,史量才去杭州养病期间,被军统特务残酷地暗杀了。

血案发生以后,全国震惊,责难纷起,蒋介石不得不装装样子。他和汪精卫严令江、浙两省,沪、杭两市缉凶,并悬赏1万元奖金。

与此同时,特务们已经从蒋介石手中领到了一笔5000元的犒赏费。

以后特务们见面时还用这件事开玩笑说:“好,自己破了自己的案,倒还可以多得5000元的奖金!”●反客为主

1935年3月15日,蒋介石派人问贵州军阀王家烈:“你是主军还是主政,两者只居其一。”王说:“政治非我所长,我搞军事。”

部下进言:“军、政两职,得之不易,万不可轻弃。”王心有所动,依旧要两样全保。

蒋介石回话:“省主席与军长,只能选一。”王说:“我要两职兼得!军长不兼主席则军费无着,主席不兼军长则无所保障。”

蒋、王之间又是一番讨价还价,各不相让,出现僵局。

最后,是蒋介石用每人3万元大洋收买了王手下的两个师长,来个釜底抽薪,王无奈,只好让出主席一职。电曰:“烈个人出处,毫无成见,一唯委座之命是听!”

可蒋介石在他辞去主席一职后,又从上面逼他急速整编军队,与此同时,又派人从下面煽动军队闹饷。王实在发不出军饷,左右为难。

这时,蒋介石偕顾祝同亲飞贵阳视察。视察结束后,王家烈亲赴机场送行。当蒋登机之时,他突然回过头来说:“王主席,有些事情还没商议完,你随我一块到南京去继续商议吧!”

王家烈闻言大惊,连忙说:“我省里还有很多事情必须亲自处理,改日再去吧,另外,我连行李都没带。”

蒋说:“行李,可以招呼随从回去收拾,交给随行飞机就行了,国事为重,走吧!”

王家烈低头不语,知道已失去自由,只好在机舱口对随从吩咐了几句,耷拉个脑袋去了南京。

不久,南京任命吴忠信为贵州省主席,顾祝同主持讨共军事。

而王家烈,没有了下文,听说是外出“考察”去了。蒋介石一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