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保健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5:55:56

点击下载

作者:田贵华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扶正祛邪保健康

扶正祛邪保健康试读:

前言

中医有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要想永葆健康,就必须扶正气祛邪气。

正邪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的发生就会减少甚至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治病的关键就是要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转化。《黄帝内经》中有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当我们的身体内部气血平和、脏腑顺安、精神愉悦,经络调畅的时候,正气就会充盈,就能打败邪气的入侵,将之驱出体外,自然身体健康。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知识认知的提高,维护人的自然生态、无毒副作用、易于被人们接受、有效的绿色疗法已经逐渐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流。中医养生疗法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奇葩,被推为自我保健的首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本书从气血津液、经络脏腑等方面着重阐述通过补益正气达到气血津液条达、经络脏腑顺安,即“正盛邪自祛”;通过调畅情志,抵御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邪气的侵袭,从而达到“邪去病自安”。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能及时缓解各种压力而焦虑、失眠,许多人被亚健康问题所困扰,在这个时候,正确的养生防病方法就显得弥足珍贵。本书正是从这些方面考虑,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力求能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达到扶正祛邪之效。

最后,我希望本书中简单易学的方法能为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些许帮助。此外,对于本书的不足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田贵华2012年1月  第一章 关于疾病起源的思考:百病皆从邪起何为正气,何为邪气

中医有一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邪气就好比强盗,只要你体内的正气充足,“城防”牢不可破,强盗想要破门却束手无策;但如果正气本身就不足,城门岌岌可危,邪气轻易就能破门而入。

那么到底何为正气,何为邪气呢?正气是指人体内祛邪外出,保护身体不受疾病困扰的能力,包括抗御病邪、康复再生的能力,它存在于身体的内部,看不见、摸不着。而邪气与正气相反,包含一切致病的因素,有的邪气存在于外界环境中,比如风邪、寒邪、暑邪等,也有的邪气产生于人体的内部,比如淤血、水湿、结石、痰饮等,有的邪气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风邪,有的看不见、摸不着,比如水湿、痰饮。

在一般情况下,正气和邪气在我们身体内形影不离,邪气对正气有破坏作用,而正气对邪气有着抵抗和防御的能力,两者势均力敌或者正气的势力大于邪气的势力,就能保证我们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正气的力量小于邪气的力量,邪气就有了可乘之机,就会像强盗一样攻城掠地,威胁我们的身体健康。

其实预测一个人会不会得病,就看他身体内部的正气能否战胜邪气,这就像一个国家能否抵御强敌入侵一样,就看它有没有强大的国力和国防。如果各系统功能正常,正气充足,病邪是不可能侵犯你的,你自然不会得病。

正气充足,“城防”牢不可破,邪气就束手无策。

我们体内的正气怎样才能充盈呢?《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当我们的身体内部气血平和、脏腑顺安、精神愉悦、经络调畅时,正气就会充盈,就能打败入侵的邪气,将之驱除出去,自然身体健康。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恬淡虚无呢?首先需要养性,其次要养气,最后才是养形。这里的性指的是心性,人的心性应该如天空一般明澈广大,如大地一般包容承载,如江河一般奔流不息。养心在于寡欲,养气在于宁心,而养形在于调气。

什么情况下邪气会战胜正气呢?就是当我们暴饮暴食不知节制。通宵狂欢不眠不休、大喜大悲不能平静的时候。这些行为导致我们身体内部的正气变弱,这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给正气以重创,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老百姓常说一句大白话:“疾病是弹簧,你弱它就强。”虽然简单,但确实道出了正气与邪气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正气被削弱,邪气占了上风,疾病就会找上你,但是如果正气足了,邪气就会灰溜溜地甘拜下风,你也就会健康不得病了。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为健康之本

前面我们讲到了,要想健康,要想不得病,就得扶正祛邪,就要补益我们体内的正气,而尽可能祛除身体内外之邪气。正气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如脏腑、气血和经络功能等;一个是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免疫力;再一个是人体的自愈能力,也就是说人如果生病了,人体本身就有自我修复和恢复的能力。

维持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是正气最主要、最根本的功能,也是人体能够抗御病邪,健康长寿的秘诀。

要想强壮我们身体的正气,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我们的身体功能旺盛起来,因为我们的生命主要依靠的是脏腑的机能活动,而脏腑的机能活动又以气血为基础,《黄帝内经》认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就是说,气血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根本。气血主要来源于我们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从最根本上说来源于我们日常的饮食,也就是说只有饭量充足吃得饱,脏腑干起活来才能有劲。

另外,气血的运行又以经络为通路,经络这个通道畅通无阻,气血才能及时被送到各个脏腑器官,如果经络这个通道堵上了,气血不能及时到达各个脏器,就会影响它们的正常工作,从而给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一定要保证经络的畅通无阻。

补益身体的正气,必须脏腑调和、气血平顺、经络通畅,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呈年轻态,精力充沛,没有疾病的困扰。当然身体健康,扶正是一方面,祛邪是另外一方面,下面就谈谈如何祛邪的问题。

邪气有内邪与外邪之分,内生的邪气有情志之邪、痰饮、淤血以及内生五邪等。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而七情又分属于五脏,过喜则伤心,怒极则伤肝,思虑过度则伤脾,忧悲过度则伤肺,惊恐过度则伤肾,在这里将七情对应五脏称为“五志”。

在一般情况下,七情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在突然、过激或长期的非正常情绪刺激下,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承载能力,就会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这时候七情就变成了致病因素。

痰饮就是由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常、津液代谢障碍,导致津液停滞在身体某个部位,湿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质地清稀的称之为饮,质地黏稠的称之为痰。如果痰饮留滞在肺,就会出现咳喘等症状;如果留滞在脑,就会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留滞在经络,就会导致全身麻木,甚至半身不遂。

淤血,简单地讲,就是血液流通不畅,有一部分血液停滞在某个部位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如果血液淤阻于心,就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如果淤阻在肺,就会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如果淤阻在胞宫,就会导致腹痛、痛经等症状。

内生五邪,指的是由于脏腑和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也就是它们都不能正常工作了,而在体内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等外感所致的病理现象,由于病起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说完了内邪,我们再来说一下外感的邪气,外感邪气主要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诸邪,还有外伤、虫咬等。后面的好理解,就是烧伤、冻伤、动物咬伤,或者食入有毒药物等。我们主要讲一下六淫。古人把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本来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春去秋来,风花雪月,对人构成不了伤害,所以人们管它们叫六气,但是,当这些气候的变化过于激烈,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就成了有害的东西了,就会使人犯病,这个时候就管它们叫六淫了。

六淫大多侵袭人体肌表,或者从口鼻而入,或两者同时受邪,最终导致风寒感冒、湿热腹泻等疾病。一般来说,六淫致病跟气候和环境有关,比如春季多风病,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夏季多暑病,如中暑、伤暑、痢疾等;秋季多燥病,如咳嗽、便秘、流鼻血等;冬季多寒病,如关节炎、头痛等。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健康的体魄,只有扶正祛邪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内养正气、外避邪气为健康之本,内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脏腑、气血和经络,外避邪气则是警惕外界一切可能致病的因素,如痰饮、淤血、六淫等。调动自愈力,提升免疫力

要强壮正气就得先强壮身体的功能,还要调动身体的自愈力和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这两点对于“扶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身体的自愈力呢?自愈力简单地讲就是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治愈疾病的力量。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切菜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手划了一个小口,血液立刻会从刀口处流出。由于血液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局部中断,就会有更多的血液流行至此,由此促使伤口附近的细胞迅速增生,直至伤口愈合。增生的细胞会在伤口愈合处留下一个瘢痕。整个过程不需要任何药物,这就是人体自愈能力的一个最直观的表现。

有些时候得点小病是不需要去医院吃药打针甚至打点滴的,比如你感冒了,就算吃药也得一个星期才好,但是如果凭借身体的自愈力,一个星期,你的感冒也会好,所以吃药是一个星期,不吃药也是一个星期,何必一定要吃药呢?但病情严重或是体弱多病的人感冒了应该第一时间就诊,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再说任何一种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有“致病”的作用,这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的一面是苦口良药,另一面是杀人毒药,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比如感冒药虽然能缓解感冒症状,但不能根除感冒病毒,而且有些感冒药对人体的损害也很大,比如有镇咳作用的感冒药通常含有麻黄碱类成分,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

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小天地,本身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有硬件设施、故障诊断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等。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部机器,当它的某些部位或者零件被破坏时,可以自动调整各种功能对受到损害的部位或零件进行修复,这就是人体神奇的自愈力。所以不要有个头疼脑热就赶紧去医院,或者抓一把药片大吃特吃,虽然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在你的狂轰滥炸下消失殆尽了,但你会发现,以后再有风吹草动,你的身体马上又会状况频出,这正是你过度依赖药物的后果。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相信我们体内的自愈力,依靠它的能力将那些感冒、腹泻等小病彻底消灭掉。求医不如求己,与其从外部寻找解决病痛的药物,不如反求诸己,由内探求疾病的克星——自愈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疾病都完全只靠自愈力,彻底跟药物绝缘,如果这样想、这样做,也是不对的,得了大病、重病还得吃药,比如得了高血压,就必须长期吃药,虽然降压药也有副作用,比如会造成恶心、头痛、乏力等,但是如果不坚持服药的话,会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因为持续的高血压可能会引起肾动脉硬化、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

所以,得了比较重的病,单纯靠人体的自愈力不能将疾病祛除的时候,就得服药,不吃药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这时需要自愈力和服药双管齐下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那么什么时候吃药什么时候不吃药呢?小病小灾、头疼脑热的能扛过去就扛过去,实在不行再用药物解决。对于外部伤口或者来势汹汹的急症、重症,最好还是尽快去找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因为只靠自愈力肯定是不行的。

说完了自愈力,我们再来说一下免疫力,免疫力其实就是抗病的能力,当疾病袭来时,首先会遭到人体免疫系统的顽强抵抗,自身免疫力强的人,他们的免疫卫士装备精良,可以拒疾病于体外;而免疫力低下的人,他们的免疫卫士不堪一击,抵挡不住病原体的侵袭,所以就会经常生病。

人体免疫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就像人体的保镖一样。正因为有了它,人体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犯。它具有高度的分辨能力,通常能精确地识别自己和异己的物质,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稳定和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障人体自愈力的发挥。反过来,自愈力较强,人体克服疾病的能力也就强,会促进免疫力的提升,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如何提高身体的自愈力和免疫力呢,很简单,提升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可以了,因为人体的机能活动是自愈力和免疫力产生和增强的基础。怎么增强人体的各项机能呢?这就要求我们吃好、喝好、睡好、心情好、运动好……扶正与祛邪并重为要

扶正与祛邪是中医里面非常重要的概念,前面我们也讲了不少与之相关的内容,但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扶正与祛邪关系很密切,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使人体的正气足了,邪气自然远离,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通过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从而达到保养正气的目的,这时候,也能使身体恢复健康,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人如果病了,就得扶正和祛邪,那到底什么时候扶正,什么时候祛邪呢?有没有个侧重呢?其实这就是扶正祛邪的应用问题。在一般情况下,慢性虚劳性疾病需要“扶正”,急性实证热证需要“祛邪”,如果虚实错杂,就得扶正祛邪并用,但是,这种并用不是扶正祛邪各半,而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和先后。

下面我们来谈谈什么是虚证和实证。虚证是指由于正气虚弱,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气血、津液、脏腑等功能衰减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比如精神不振、脸色苍白、身倦乏力等,你看有些人动不动就出虚汗,或者总是感觉累,浑身乏力,这都是虚证的表现。常见的虚证有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等。而实证则是指由于邪气过盛,正气也足,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正邪之间实力相当,难分高下,正邪相争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比如精神烦躁、高热大汗、面红耳赤、大便秘结等,你看那些脸色红润,说话声音比较大,身体壮实的人,一般多实证。

一句话概括实证与虚证的概念,正气亏为虚,邪气盛则实。正是由于虚证与实证的这些特点,所以慢性病多为虚证,外感、急性病多为实证;年老体弱者多虚证,年轻体壮者多实证。比如说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出去办事遭遇风寒,感冒发烧,这种情况一定是实证,而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常年伴有咳嗽气喘等症,这多半是虚证了。

治虚证重点在于扶正,治实证重点在于祛邪,但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虚实夹杂,也就是说除了单纯的虚证和实证外,还常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等情况,虚中夹实是指正气虚损,伴有实邪,但以虚为主,这种情况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先补后攻,实中夹虚是指邪气盛,伴有正气虚的情况,但以实为主,这时就得通过先攻后补的方法治疗。如果正虚邪实,但二者又都不甚重,这时候适用于攻补兼施的方法,就是说补正和攻邪两种治疗方法一起使用。

其实这些中医理论,大家不必全都弄得很明白,只要略知一二就可以了。描述这么多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即使同样的病,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头痛,如果是实证就得重点祛邪,如果是虚证就得重点补虚。现代人为什么动不动就生病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的人往往弱不禁风,不是感冒发烧,就是头晕、乏力,十个人有六个亚健康,而且还会有更重的病找上门来,癌症、中风、脑出血、心梗……总之,我们身边危机四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人们的正气虚在先,给邪气以可乘之机,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要正气足了,你的身体处于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即使邪气来侵,即使环境气候异常,你也不会得病。

现代人吃垃圾食品,作息不规律,精神长期紧张,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可是现代人是怎么一种情况呢?吃的不是方便面、汉堡包,就是打了激素催起来的猪羊肉,喝的不是可乐、雪碧,就是加了各种香精的果汁饮料,睡觉不是一两点,就是三四点,精神不是紧张、焦虑,就是郁闷、烦躁……

这么折腾身体,正气能不虚吗?疾病能不找上你吗?就拿情绪来说吧,不同的情绪变化对内脏有不同的影响,中医上讲,大怒则伤肝,大喜则伤心,忧思则伤脾,悲伤则伤肺,惊恐则伤肾,有的人得了肝癌,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动不动就生气,大动肝火,伤了肝气,让致癌因子有了可乘之机。中医中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的是只要精神好了,病邪就没有机会找上你。

再比如现代人吃东西,常常吃了羊肉、牛肉,跟着就喝冰镇饮料或啤酒,其实这是错误的吃法,这样不仅会导致肥胖,还会导致身体气血的亏虚。我们打个比方,炉子里添加的木柴、煤块等燃料都是干燥的,炉子才能燃烧起来,如果添加的木柴、煤块是湿的,炉子就不可能燃烧,这些燃料就会堆积在炉膛里。我们吃的牛羊肉应该能转化成能量,供给人体所需,但如果吃完了牛羊肉再喝寒凉的饮料,这些食物就会变成“湿”的燃料,不但不能燃烧,还会变成脂肪、赘肉,堆积在体内。更重要的是由于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能量,还会导致气、血、肾的亏虚,身体虚了,自然容易得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就会来了。

说到底,除了有些人天生正气就虚,身体就弱,容易得病之外,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使得自己的身体变虚了,不是动不动就得病,就是未老先衰,正如《黄帝内经》的这句话:“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所以为了我们有个健康的身体,就不要肆意妄为,毫无节制地挥霍了,任意透支自己的身体早晚是要还的。我身边有这么一位女士,怀孕了,可是为了能多赚点钱,就一直坚持上班,有时候还会加班,平时还喜欢吃凉皮和煎饼果子,快过年的时候,工作繁忙,压力很大,不知休息坚持工作,结果到了产前两个月得了妊娠高血压,住了一个月的院,把孩子提前一个月“剖”出来了,不仅花去了一年的工资和奖金,还让孩子早出生了一个月。举这个例子要说明的是,任何以健康为代价的投资都是赔本的买卖。

要想不生病,就得守护我们的正气,只有正气十足的人,才能化湿、化寒、化毒、化脂、化瘤,祛百病,即使偶尔摄入一些有害物质,也可以通过气化功能将其排出体外。人体就好比一棵大树,正气就是树根,身体就是树干和树叶,根强则枝繁叶茂,根弱则枝叶枯黄。同样的道理,正气足了,身体才能硬朗、结实,才能抵御各种疾病;正气不足,身体就会灾病不断。所以,养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养正气,把正气养好了,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得病。  第二章 扶正先扶阳,补足真阳百病消阳气的重要性堪比太阳《黄帝内经》中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的说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没有了太阳,世界上的万物将无法生存,没有了阳气,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所以人体离不开阳气就像万物离不开太阳一样。既然阳气这么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阳气呢?

中医又把阳气叫做“卫阳”或“卫气”。“卫”是保卫的意思,阳气就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我们肌肤的表层,负责祛除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不管是谁,只要阳气旺盛,邪气就不能把身体怎么样,就可以百病不侵,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防病之本,养护阳气就是在养护正气。

人体的血液、津液和唾液等体液全靠阳气来温煦、固摄和推动。阳气不足,身体就会冰凉寒冷,体液也无法被安全送达需要它们的地方,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就无法正常运转。只有阳气充足,才能让全身的体液去滋润肌肤和脏腑,才能让生命生生不息。

体液占人体重的70%,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造成体液淤堵。比如有的人血压高,这可能就是血液淤堵造成的,根本原因在于阳气不够旺盛。阳气旺盛的人气化能力强,即使饮食起居不是很注意,问题也不大,这就是为什么一家人吃得都挺咸,可有的人得了高血压,有的人却安全没事的原因。

说完了阳气的重要性,我们再来说一下阳气从哪里来的。《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也就是说,阳气是从父母那里继承过来的,还有就是后天从食物或大自然中获取的。

所以看一个人阳气足不足,就要先看看他的先天因素,父母的身体是不是好,或者母亲在怀孕的时候是不是很好地保护了胎儿。一般情况下,父母身体都很好的孩子,将来的身体也会好,母亲怀孕的时候如果吃得好、睡得好、环境好,把胎儿保护得特别好的话,孩子天生体质也差不了。

再有就是后天因素,阳气虽然来自父母之精气,但这些先天带来的阳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还得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所以人体的阳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有的人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先天阳气也没那么充足,这样的人虽然从小就体弱多病,但是如果后天注意保养,一样能获得充足的阳气,一样能拥有健康的体魄。相反,有的人父母身体很好,先天阳气也比较充足,但是后天不注意保养,肆意透支自己的身体,这样的人阳气自然不会充足,健康自然也会成问题。

人的身体就像一个银行,阳气就像我们使用的钱币,今天透支一点,明天透支一点,日积月累,银行就不干了。当身体不断被透支的时候,它就会通过不舒服来提醒你,腰酸背痛、头疼感冒等,这都是身体在告诉你:阳气不足了,该补阳气了。其实这就像我们理财一样,需要开源节流,总透支阳气,身体肯定是扛不住的。

总之,我们的生命活动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阳气,如果没有了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供给能量,生命就要停止,不过有了阳气还不够,还得让阳气充足,只有阳气充足,我们的生命活力才会强大。肾为一身之阳,扶阳先补肾

中医所说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组成的。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就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它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涵养着人体的阳气。肾气足,阳气就会足,浑身也就有劲头。

小孩为什么精力十足,玩上一天也不觉得累,原因就在于孩子是“纯阳之体”,肾气足。肾气足就说明阳气足,火力旺,代谢旺盛,他们一天蹦蹦跳跳也不觉得累,可是老年人就不行了,肾气衰在先,阳气也不像以前那么足了,火力不足,代谢减慢,身体自然会衰弱,没怎么动就会觉得累。《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所以必须要养好肾,肾养好了,人体的气血才能通畅,阳气才能充足,才能延缓衰老。肾就是人的根,就像大树的树根一样,只有从根上松土、施肥,才能长得旺盛而不衰,我们也能像小时候一样,干了很多活也不会觉得累,因为我们保住了“根”。只要根在,就算大树给吹断了,它还会发出新芽,长出嫩叶,一样可以充满活力。

对于肾这个脏器,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从没有“泻”的说法,永远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它的火灭了,我们的生命也不复存在了,只有源源不断地、适度地增加燃料,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我们的生命活力才会经久不衰。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补肾呢?

补肾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食补,凡是黑色的食物都能补肾,比如海参、黑芝麻、黑米、黑豆、乌鸡等。因为黑色入肾,多吃点黑色的食物非常有助于补肾,除了黑色的食物,还有植物的种子也能养阳补肾,比如花生、核桃、榛子、杏仁、枸杞子等,为什么植物的种子可以达到补肾养阳、激发生命活力的目的呢?这是因为种子拥有孕育生命的潜能,它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一部分,所以用种子药物治疗肾气不足的确有它的道理。

其中,向阳的种子是最养阳补肾的,比如葵花子。这是因为向日葵是偏“阳”性的食物,它面向太阳,吸收很多的太阳能量。如果在三伏天磕点葵花子,可以更好地帮助身体保养阳气和补益肾气,这是因为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在三伏天都达到鼎盛,这时候是调理体质、强壮身体的绝佳时机,所以三伏天不妨嗑点葵花子。

除了食补可以养阳补肾,还要注意调畅情志,中医讲“恐则伤肾”,恐惧、心神不宁都会伤到肾,所以必须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只有这样肾气才不会受到伤害,肾气足了,阳气自然也就充盈了,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才能健康长寿。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温补肾阳的好方法,就是按摩涌泉穴,涌泉穴直通肾经,是肾经的首穴。在《黄帝内经》中,对涌泉穴作了很精辟的总结: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什么意思呢?是说肾经之气就像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和滋养全身,而涌泉穴就是肾之源头,也就是泉水的源头,刺激涌泉穴,可使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很多肾病、骨病的穴位治疗,都会从涌泉穴下手,这也注定了涌泉穴是一个长寿大穴。

我们在睡觉前,可以先用热水泡泡脚,然后用手搓搓涌泉穴,涌泉穴在足心凹陷处,卷足心时,足底会出现一个明显的人字形沟,涌泉穴就在人字形沟的顶点,位置很好找,每天按摩十来分钟,只要长期坚持就能达到温补肾阳的效果。

当然为了补好肾,养好阳,还要注意适当运动,爱护脾胃,起居有常,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补肾养阳的目的。

小贴士

1.黑色的食物都能补肾,比如海参、黑芝麻、黑米、黑豆、乌鸡等。

2.植物的种子也能养阳补肾,比如花生、核桃、榛子、杏仁、枸杞子等。其中向阳的种子是最养阳补肾的,比如葵花子,如果在三伏天磕点葵花子,可以更好地帮助身体保养阳气和补益肾气。

3.按摩涌泉穴也是温补肾阳的好方法,在睡觉前,可以先用热水泡泡脚,然后用手搓搓涌泉穴。扶阳补虚,离不开生姜“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可见,生姜的养生保健作用是非常好的。据说孔子就特别嗜好生姜,虽然他曾经“三月不知肉味”,但是饮食中从来没有断过生姜,在那个平均寿命很短的年代,孔子能寿至73岁,生姜功不可没。

另外,宋代诗人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曾提到过在杭州钱塘净慈寺有一位老方丈,虽然已年过八十,但仍然精神矍铄、鹤发童颜,当被问及是如何保养得这么好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不撤生姜”。可见,是生姜成就了这位老和尚的年轻与健康。

生姜确实是上天赐给人类的保健佳品,我们平时一不小心受凉了,家人都会给我们熬一碗姜汤,喝了以后祛寒效果还不错。确实,生姜性属温,有暖胃和祛寒的作用。其实生姜最主要的功效还是升阳,常吃生姜就能达到补充阳气的目的,只要我们的阳气足了,机体就像有了充足的战备物资,自然能够抵御外邪对人体的侵袭和伤害了。

姜有升阳的作用,早晨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开始上升,此时吃姜可以起到促使阳气升发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早晨吃姜,过了中午12点就不要吃了。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就是夏天最好多吃一些姜,俗话不是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嘛!可能有人会问了,姜是性热的东西,夏天本来就热得难受,吃了性热的东西不是火上浇油吗?其实这是个误区。人在夏天的时候,阳气是外泄的,也就是说阳气都在体表,而体内的阳气是比较弱的,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座城池,把阳气当成士兵的话,夏天的时候,士兵都在城池的门口把守着,而内部却没有士兵执勤,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吃一些具有升阳发散、温中祛寒作用的姜,就能养护体内的阳气,从而增强抗御外邪的“战斗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夏天喝冷饮的事,这个时候体内的阳气本来就不足,全浮在人体的表面,你还要喝冰镇饮料,喝进肚子里后,就把仅存的那点阳气之火给“浇灭”了,这无异于雪上加霜,长此以往,阳气就会减弱,五脏六腑也会受到伤害,病邪也会随之找上你,比如肠胃病、肩颈酸痛等。晒晒后背,补补阳气

有的人手脚冰凉,即使到了炎热的夏天,也比正常人体温低,也有的人,腹部也较凉,摸上去比其他部位都凉很多,到了严冬手脚很难温暖,睡觉的时候只有用暖宝或电热毯,身体才会暖和起来,才能睡个好觉。

其实这是阳气虚的表现,阳气不够用,只能用来保证脏腑的正常运转,而不能温煦肌表保证其温暖了。如果出现这样的状态,还不注意涵养阳气,再过上几年就会出现一些病症,比如心阳不足了,心脏就不好好工作了,血脉得不到充盈,就会造成心悸气短,甚至心衰。

所以,要好好养我们身体中的阳气,怎么养?今天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晒后背。中医讲,前为阴,后为阳,也就是说腹为阴,背为阳。后背上还有个“督脉”,督脉是人体经络中最好找的一条经,沿着脊柱,就能找到它的“主干线”。

督脉被人们称为“阳气之海”,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它管理着人一身的阳气,把它“伺候”好了,全身的阳气就能被调动起来。平时晒晒太阳,就能调动全身的阳气,阳气足,我们的四肢才能温暖,全身的脏器才会有所养,才能正常地运转和工作。你看看世界上那些长寿的动物,如乌龟、鹦鹉、雕,它们大都以背部向着太阳,或许这就是它们的长寿秘诀吧。

晒太阳好,但怎么晒呢?要挑太阳不是非常强烈的时候去晒,比如上午的九十点钟,下午的四五点钟。当然还要看是什么季节,夏天的时候上午就早点晒,下午就晚点晒,冬天的时候跟夏天恰恰相反,总之以太阳晒到身上感觉到舒适为宜。

晒太阳时间不宜太长,婴儿最好是15分钟到半小时,而成年人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阳光的耐受程度不同,比如婴儿,由于他们皮肤的角质层很薄,容易被晒伤,所以时间不宜太长。

腹为阴,背为阳,要好好养我们身体中的阳气,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晒后背。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我们家的光线特别好,能不能站在窗户那儿晒太阳呢?其实隔着玻璃晒太阳的效果肯定不如去室外晒效果好,这是因为阳光里有紫外线,在屋子里面的话,很多紫外线都被玻璃挡住了,这样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的皮肤裸露出来让太阳好好晒一晒,这样不但能补阳气,还能补钙,可谓是一箭双雕。

每天刻意去晒太阳,坚持十年八年的,它的效果自然会出现,当同龄人都苍老了、疲惫了,而你还阳光、健康、神采奕奕,你就知道这个向太阳“借”阳气的方法,有多么神奇了。激活督脉,阳气自然会升发

上面一节我们讲到了督脉是“阳气之海”,伺候好它就能升发我们的阳气,除了让它多吸收一点太阳能之外,还有两个小方法,你不妨一试。

首先说第一种方法“夹脊法”。很简单,就是把两只手放在身后以支撑身体,然后让上半身微向前倾,并使后背绷直,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后背很紧,摆好这个姿势后,再用两肩使劲后夹,当然力气自己掌握,稍微大一点也没关系,让后背更紧一些,这时候你会感觉背部抻着疼,坚持一会儿,两三分钟的样子,然后放松。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天天坐着办公的人,他们每天十来个小时都得坐在椅子上,趴在电脑前,时间长了,颈椎、腰椎肯定会出问题,酸酸的疼,有时候一回头,脖子疼得要命,这是因为长期坐着,老是保持一个姿势,导致了气血的淤滞,就像血脂过高而淤堵血管一样,新鲜的血液不能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血液是有形的,阳气是无形的,但道理都是一样的,不通则痛,阳气被窝在某个部位了,当然会疼了。“夹脊法”说白了就是对督脉的刺激,这种过电式的紧张和放松强行激活了常年淤滞的阳气,让阳气顺畅地在经络里流通,去做它该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再有疼痛了。

所以办公室的白领,如果颈椎、腰椎疼,不妨试试这个方法,也用不了你多长时间,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停下手头的工作做一做。如果你怕影响不好,可以坐着来,身子往前挪一挪,大概在椅子前1/3的地方就可以了,这样不会影响到别人。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不仅颈椎腰椎的疼痛有所缓解,就连精神状态也好了。这就是激活了督脉,阳气被激发出来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夹脊法”特别适合办公室的白领,它是对督脉的一个刺激,这种过电式的紧张和放松强行激活了常年淤滞的阳气,让阳气顺畅地在经络里流通。

说完了“夹脊法”,我们再来说一下另外一个小方法,这个方法更简单,就是背对着墙或背对着树,一下一下地撞上去。平时,我们在公园里或小区里,可能会遇到这样的老年人,他们就是用背撞墙,当时你是不是还觉得好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它激活了后背的督脉,让阳气不断地升发出来,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祛除多种疾病。

当然撞墙的时候也要讲究一些方法,具体的做法是: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在离墙20~30厘米的位置站立,全身放松,用背部向后重重地撞击墙壁,等身体弹回后再撞,撞的时候要配合呼吸,嘴巴要张开,要自然吐气,不要憋气,发出“嘣嘣”声就达到了效果。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每天撞多少下合适呢?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视每个人的体质而定,以不累着为宜,每天撞两三百下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分开撞,比如上午撞一百下,下午再撞一百下。凡事都要坚持,只有坚持下来,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撞墙这个养生方式,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做起来非常简单,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不妨试着做一做。相信只要坚持下来,你会比同龄人更年轻、更健康。但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能做撞墙这种锻炼。动一动,阳气就能升发

生命在于运动,没事就活动活动,活着就得动,不动的话疾病就会找上你。为什么呢?古人有句话:“动则升阳。”意思是说运动可以升发人体内的阳气,让阳气更充足,阳气足了,就能祛除各种邪气,健康当然没有问题了。

大家知道,华佗是三国时期的名医,在他所著的《五禽戏》里面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学五禽戏的人差不多都知道这句话,可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它的意思是说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就能达到促进消化、畅通气血、不生百病的目的。在这里,“动摇”恰恰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可是现代人根本就不怎么动了,动也就是动脑子,而不动身体了。上班的时候坐着工作,下班的时候坐车回家,晚上还得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阳气就升发不起来,阳气不足,气血就会淤滞,长时间这样,怎么能不得病呢?动摇我们的精神损耗真气,而动摇我们的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壮就得有事没事多动动。

其实,对于上班族来说,运动不仅能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且还能振奋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有的人精神很不好,可能是因为过度疲劳,也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总之,每天昏昏沉沉的,所以他们选择了休息,认为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没想到越休息越觉得累,越睡越睡不醒。其实,单纯的休息和睡眠只能缓解疲劳,起不到补充精力的作用,最好的办法还是靠运动,因为运动可以升阳,阳气足了,你的精神自然就会好了。

所以在平时生活中,不妨多运动运动,爬爬山、散散步、游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过度运动,因为过度运动不但不能升阳,还会损阳,阳气都跑了,再多的运动也是徒劳。运动要适度,以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有些忙于工作的人可能会说了,我天天忙得要命,哪有时间去户外运动啊,实在是没有时间。其实有些运动不需要你花太多时间,也用不着专门的场地,你可以在办公室做一些小运动,比如伸伸懒腰,跺跺脚,或者活动活动脖子;出门不坐电梯,爬楼梯等都可以达到运动升阳的效果。春季扶阳养阳正当时

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春天,因为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正如《黄帝内经》里面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回大地,冰雪消融,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沉睡的大地开始复苏,世界上的万物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中医讲,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体的变化与天地是相应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到了,万物复苏,那我们的身体也开始复苏,阳气也随之向上升发,阴气开始潜伏,适宜早睡早起,以养脏气。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当然这也需要阳气做后盾,所以春季一定要好好养养我们身体中的阳气,这也是中医一直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如果在春天你没有养好阳气,那你一年都没有什么劲头,精神也不会太好,所以要做好春季养阳工作,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那么到底在美丽的春季怎么养阳呢?

首先在吃的方面,要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韭菜。韭菜性温,最能温暖身体,温补阳气,而且春天的韭菜也最好吃,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韭菜春食香,夏食臭”。可以用韭菜包饺子,也可以跟鸡蛋或瘦肉炒着吃,但要注意一点,就是由于韭菜不易消化,所以一次不能吃得太多,隔三差五吃一顿就行了。而且火力壮的人也要少吃,因为身体本来就有火,再吃温暖身体的食物,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除了韭菜,还有两种食物最宜补阳,就是葱和大蒜。这两种食物不仅是补养阳气的好选择,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细菌引起的感冒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北方人喜欢吃葱蘸酱,这种吃法看起来就很爽,很过瘾,你不妨试一下。其实,葱和大蒜的吃法有很多,生吃熟吃都可以,吃完了如果有葱味或蒜味,喝杯牛奶或者吃个生花生米都可以祛除这种讨厌的味道。

说完了吃,我们再来说一下睡眠,在高质量睡眠的状态下,体内会出现“四自”功能,即自我建设、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修复,其实就是休养生息的过程,尤其是在春季,如果有个好的睡眠,非常有助于养阳气。有句古诗曰“春眠不觉晓”,意思是春天的觉总是不够睡,白天也时常觉得昏昏欲睡,精神不振,为了克服“春困”的困扰,我们一定要睡好子午觉。

子时是一天开始的时间,为晚上11时到凌晨1时。中医认为,这是人体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阳气尽则卧”,这个时候就要休息了,睡眠质量也最高。而午时,即中午11时到下午1时,则是人体阳气最盛、阴气最弱的时候。“阴气尽则寐”,这个时候最好也休息一下。中医的养生理论告诉我们,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这时候休息(尤其是熟睡),有利于滋阴养阳、强身健体。要睡好子午觉,必须晚上11点之前就上床休息,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再忙也要眯一会,这样有助于养护阳气。

除了吃好睡好,还得要心情好,因为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畅达疏泄而恶抑郁,如果不注意调养情绪,肝气就会郁滞不畅,导致肝病、精神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跟人较劲、斗气,多考虑一下你的肝,别让肝因为自己而遭罪。如果你老生气,肝支撑不住了,肝病自然会找上你,你还有好日子过吗?

春天是个升发、复苏的季节,此时也让我们的身体跟春天一起升发和复苏吧,好好养一养我们的阳气,只要把身体的阳气养好了,我们这一年都会有好身体、好气色和好运气。

小贴士

1.春季要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可以用韭菜包饺子,也可以跟鸡蛋或瘦肉炒着吃。

2.除了韭菜,还有两种食物最宜补阳,就是葱和大蒜,这两种食物不仅是补养阳气的好选择,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3.为了克服“春困”,要睡好子(晚上11时到凌晨1时)午(中午11时到下午1时)觉。

4.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保养肝脏。阳气是怎么被我们损耗的

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离不开阳气的温煦和保护,阳气不足就会给邪气以可乘之机,各种疾病都会蜂拥而至。就拿癌症来说,现在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么多人罹患这种可怕的疾病,根源就在于他们的阳气不足了。

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气血淤堵得厉害甚至完全停滞,很多细胞不能正常活下去,逐渐走向死亡,而有些细胞还在努力挣扎着寻找出路,在这种困顿挣扎的时刻,它们最终突变成癌细胞。看来,癌症还是阳气不足惹的祸。

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底做了什么才造成自己的身体阳气不足了呢?除了人天生的阳虚以外,下面几种因素导致了我们身体变得虚寒。

首先,作息紊乱伤阳气。

阳气有它自己的升降规律,在一天中,我们早晨一睁开眼睛,体内的阳气就开始升发,到了中午,阳气升发到极致,然后慢慢衰退;而到了傍晚时分,阳气开始入阴,到了夜晚就潜藏起来了,这时候就得睡觉了,因为没有阳气让你消耗了。

可是有些人不遵循阳气的升降规律,该起床的时候不起,该睡觉的时候又不睡。本来早晨的时候阳气开始升发了,你就应该起床活动活动,配合阳气的升发,你也有精神和劲头干活,到了晚上,阳气潜藏起来了,你就得睡觉了,你要不睡觉,就得努力调动本来潜藏的阳气,阳气本来就少,你还使劲用它,身体能受得了吗?

所以一定要坚持合理的作息习惯,该起床的时候就起,该睡觉的时候就睡,让阳气好好升发和潜藏,这样才能不伤阳气。

其次,过度疲劳耗阳气。《黄帝内经》中有“阳气者,烦劳则张”的说法,什么意思?就是说人体如果烦劳过度,就会使阳气亢盛而外张,其实就是使用阳气过度了。阳气紧绷着那根弦为你服务,长此以往,身体是扛不住的,因为人体的阳气是有限的,看那些过劳死的人,就是因为阳气提前用完了。

所以什么事都得悠着来,别为了工作,为了权位,而透支身体的阳气,当有一天因为阳气耗伤得太厉害,而有多种疾病找上你的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多少金钱也换不回来一个健康的身体啊!

再次,过食生冷损阳气。

现在很多人就喜欢吃冰镇的水果,喝冰镇的饮料,其实这种做法是在损伤你体内的阳气。因为阳气温煦身体,而生冷的食物却能使阳气的温煦作用被束缚,不能得以发挥,身体变得寒凉,造成气滞血淤。所以不要动不动就喝冰镇的饮料,这样对身体很不好。

另外,我们最好吃应季的水果,比如西瓜,最好在夏天吃,吃点西瓜可以祛暑,但是不要在其他季节吃,比如冬季,这时候人体本身就比较寒凉,体内的阳气都潜藏起来了,你还要吃生冷的蔬果食物,这不是雪上加霜吗?所以吃时令的蔬果才是最好的饮食方式。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正处于发育期的女孩子,一定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因为十几岁的小女孩正处于月经形成的时期,如果吃过于生冷的食物,这种阴寒之气就会使经络不通造成经血不畅,从而导致痛经或闭经的出现。当然月经前和月经期间也不宜吃生冷的食物,否则也容易造成痛经和闭经。

为了保护好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让其过度损耗,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该起床的时候起床,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不要过度疲倦,不要吃生冷的食物等。总之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证阳气的充足,才能保证我们有个健康的身体。  第三章 补气补血补津液,强壮一身正气气血十足,邪气不敢入侵

一提起气血,很多人都会觉得它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其实不然。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听到或说到这么一句话:“看你气色不错啊。”这里所说的“气色”其实就是中医上讲的“气血”。说到这里,想必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气血呀。

气血就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简单地说,气血就是人体内各个脏器的“能量”,只有能量储备充足,才能干劲十足。如果人体内的气血不足,给脏器减了动力,虽然他们还能运转,但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的状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健康”症状,时间长了,各个脏器就会由于供血不足而功能减退。《黄帝内经》中有“气血充盈,百病不生”的说法,它道出了气血对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气血足了,什么病都会避而远之。气血就像汽车里的汽油,开车前先要加满汽油,这样车子才能跑得快;如果汽油不够,汽车就会在一定时间内熄火,无论你怎么想办法,都毫无用处,因为任何东西没有了能量,也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所以要想我们的生命生机勃勃,就得养好气血,把正气养足了,邪气就没有机会侵袭我们的身体,我们也就能永葆健康了。

气血的重要性说了这么多,那“气”和“血”是一回事吗?当然不是,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什么意思呢?血是气的载体,并给予气以充分的营养,所以血就像气的母亲一样给气以滋润和呵护,而气就像血的统帅一样,对血有推动、温煦、固摄、防御和气化的作用,也就是说血之所以能流动全靠气的推动,血之所以温暖全靠气的温煦,血之所以按照固定的路线前行全靠气的固摄,最重要的是血在气的作用下才产生的,可见,气和血是不可分的,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

那么气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医认为,人的气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肾所藏先天之精气,也就是受之于父母与生俱来的气;二是肺所吸入天地之清气;三是脾胃所吸收之水谷精气。这三个方面是人体精、气、血的来源,所以,补气血最重要的是把脾胃伺候好了,就是要吃好喝好。

总之,气血掌管着人体的生杀大权,气血充足的人正气就足,抗病能力就强,一般也不会生病,反之,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正气不足,那么他的抗病能力就很弱,邪气很容易乘虚而入而使他生病。所以必须养好气血,气血就是人体的能量,如果没有了气血,就如同汽车没有了汽油,人体就没法正常生活下去。正气足百病无,各种气怎么补“气”到底是什么

人离不开“气”,没有气,人将无法生存,人活着就靠这口气。有人可能会问,能不能看到“气”,或感觉到它的存在呢?

当然,你用嘴吹气,面前的灰尘被吹动,这就是气的推动作用;身体好的人,火力大,不怕冷,抵抗力强,而身体不好的人,手脚冰凉,怕冷,动不动就生病,这就是气的温煦和防御作用。

我们吃了食物喝了水,通过气的作用,才转化成被人体所吸收的精微物质,这就是气的气化作用;体弱多病的人动不动就出虚汗,要么就是夜尿增多,甚至有流涎、遗尿等,这就是气的固摄作用没有发挥好。

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属阳,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着,人体也需要气的这种活力,否则生命也将消失殆尽。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下面我们一一给予介绍。

元气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神气”,相当于人体的“发动机”,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为什么说它最重要?因为元气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小孩之所以能长大,靠的就是元气的推动,当元气用尽的时候,人的生命也将终止。元气根源于肾,又藏于肾,是由肾中的精气所化生的,既继承了父母的先天之精,又赖于后天水谷精气之补充,如果没有后天的补充,元气只能够用7天,7天后人的生命也就耗竭了。

说完了元气,我们再来说一下宗气。宗,是开始、初始的意思。人出生刚一落地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通过肺来进行呼吸,他所吸入的就是自然界之清气,吸入身体后积于胸中,这就是宗气。宗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式开始的标志。宗气由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走息道以司呼吸,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如果一个人说话无力,声音微弱,或者气喘吁吁,就说明他的宗气不足。其实,宗气就相当于我们平时所说的“氧气”,是真的能让我们感觉到的。

然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什么是营气。营是营养的意思,它在血脉中运行,跟血如影相伴,具有滋养全身的作用,所以叫做营气,因为属阴,故又叫“营阴”,它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也就是最富有营养的部分所化生。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化生血液,一个是营养全身。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人气色好不好,看的其实就是营气,因为营气在血脉中运行,与血液一起滋养全身。

而卫气正好与营气相对应,它紧贴在血脉外边行走,属阳,因为有护卫、保卫的作用,所以又叫做“卫阳”,它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最富活力、最剽悍的部分所化生,卫气行动迅速,就像卫士一样护卫肌表,以防御外邪的入侵,卫气除了有防御的作用外,还有温煦脏腑、调节体温等作用。

可见,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对于人体的健康都很重要,那么各种气到底怎么补呢?

各种“气”怎么补

元气怎么补?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有一定问题。元气是先天从父母那里继承过来的,是个定数,也就是说你一出生,就注定了你有多少元气,而后天的补益只是对元气的一种培育,所以元气根本没法补,只能保护我们的元气不被过快耗损。只要养好和用好我们的元气,一样可以尽享天年。

如何养好和用好元气呢?这就要求我们有个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作息要规律,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都要有规律,不能白天做晚上的事,也不能晚上做白天的事;还有饮食要科学合理,有意识地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山药、黑芝麻、核桃等,即使不能补元气,也能有助于元气的固存,减少元气的耗损;当然还不能纵欲和酗酒,因为这两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严重损耗我们的元气。

总之,尽量把我们的元气的阀门开得小一些,别不懂得珍惜,24小时都“开”着,再多的元气也顶不住你这样耗损。

宗气怎么补呢?宗气是可以补的,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宗气跟我们的肺和呼吸有关,所以慢跑是最好的补宗气之法,因为慢跑可以提升肺活量,肺活量就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总量,它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能反映出一个人心肺功能的好坏,肺活量大的人,心肺功能就好,身体的供氧能力就强。其实补宗气就是在补供氧能力,所以多做做运动,就可以补充宗气。此外,每天静坐,深吸慢呼十次也可以达到补宗气、调气血的目的。当然要记得,运动切忌过量。

说完了宗气的补法,我们再来说一下营气的补法。由于营气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进入脉中,循着经脉的道路而上下,具有贯通五脏、联络六腑的作用,所以补营气的最佳方法就是食疗。那在我们生活中吃什么可以补营气呢?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规律,就是凡是生长在水中和土里的食物大多具有补气的作用,因为这些食物吸收的地气最多,比如鲫鱼、鲤鱼、土豆、山药、红薯、香菇、泥鳅、韭菜等。要想使自己的气色好就得补营气,就得多吃一些补营气的食物,爱美的女士不妨多吃一些。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下怎么补卫气。卫气是水谷所化的悍气,悍气急滑,不能进入脉中,所以只循行于皮肤之中、腠理之间,上熏蒸于肓膜,下散布于胸腹。在这里向大家推荐黄芪和大枣,这两种食物对调补卫气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黄芪是一味中药,我们怎么吃呢?你可以把它熬成粥来喝。黄芪粥提补卫气的作用很强,最适宜早上喝,喝完之后,一整天都会精神十足。大枣当然怎么吃都可以,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成粥,简单又有效。

其实有些时候补各种气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比如运动不仅可以补宗气,也能补卫气,补营气的食物也一样能补卫气,相应的,补卫气的黄芪和大枣也能补营气,所以我们平时在补气的时候也不用刻意去区分什么食物到底补什么气。

小贴士

1.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山药、黑芝麻、核桃等,有助于元气的固存。

2.多做做运动,就可以补充宗气。

3.补营气的最佳方法就是食疗,凡是生长在水中和土里的食物大多具有补气的作用,比如鲫鱼、鲤鱼、土豆、山药、红薯、香菇、泥鳅、韭菜等。

4.补卫气推荐黄芪和大枣。血出点问题都不是小事

血对于一个人的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前面我们也已经说得很多了,血是我们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人离不开血,就像车子离不开汽油,电器离不开电一样,所以要好好养护我们的血。如果我们没有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毫不考虑血的消耗,就会造成血虚、血淤、血热或血寒等不良后果,当然这跟我们的天生体质也有关系,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们都不能坐以待毙,任凭其发展,否则邪气就会穿墙破壁,疾病就会缠身。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