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新教育时代之下的父母之道,帮助孩子在自主之路上更好地成长。)(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07:14:22

点击下载

作者:高志宏,徐智明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新教育时代之下的父母之道,帮助孩子在自主之路上更好地成长。)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新教育时代之下的父母之道,帮助孩子在自主之路上更好地成长。)试读:

推荐语

生养孩子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给自己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你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智明夫妇独到的育儿经验。——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著名媒体人)我特别感谢真心爸妈写出了这本书,在我这个有两个女儿的新手妈妈看来,这本书几乎道尽了所有日常与孩子相处中会遇到的问题,各种“斗智斗勇”的细微经验和“与孩子合作”的伟大视角结合,这就是我的育儿手边书,随时翻看,“哪里不会点哪里”。——脱不花(罗辑思维、得到联合创始人兼CEO)智明、志宏夫妇早年是学霸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从传统出版到电商,到自媒体,到知识付费,更别提他俩美食、古琴等杂七杂八的兴趣爱好,他们对未知世界永远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养孩子也必然是他们重要的学习门类之一,做得非常投入和认真。他们享受这些过程中的甜蜜和苦恼,悦纳自己为人父母过程中的生疏和问题,不为难自己和孩子,因而能包容孩子在成长中的磕磕绊绊,一家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协同成长,父母让孩子们快乐地长成孩子自己的样子。——陈诗莹(今日头条高级运营总监)作为一个11岁孩子的妈妈,学做家长一直是我的功课。读真心爸妈的文章,经常给我一些启发,比如书中所写的和孩子合作的五个守则,我一一对照,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这些年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而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的问题。这本书照见了我的育儿经历,就像真心爸妈讲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姚文坛(豆瓣副总裁)引言与孩子合作

一位妈妈很烦恼:我给孩子安排了英语和阅读计划,可孩子和他爸爸都不配合,怎么办?

这位妈妈给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制订了一个学习计划,让孩子每天晚上完成作业之后,再读半个小时英文书、半个小时中文书,周六周日还给孩子加了两节课外班。

但是孩子很不愿意执行妈妈的计划,孩子爸爸也高举“孩子童年要快乐的大旗”,不赞成妈妈的安排,还和孩子一起反抗——没错,这位妈妈的原话就是“反抗”。

看样子,这位妈妈希望得到孩子和爸爸的“配合”,恐怕没那么容易。真心爸妈也给不出如何让两个“反抗者”乖乖配合的办法。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位妈妈的疑问中,隐含着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为什么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其他两人“配合”自己,而不是三个人一起商量,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呢?

这也正是真心爸妈在我们的上一本书《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出版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上一本书中,我们讨论的是“让孩子自主”,那么在“让孩子自主”的基础上,爸爸妈妈还应该有什么样的意识和方法,来帮助孩子在自主之路上,更好地成长呢?

我们的答案是:与孩子合作。爸爸妈妈要的“配合”,到底是什么?“配合”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其中的几个关键词“分工”“合作”“共同”,说的都是配合双方的“平等”,就像是配合得很好的乒乓球双打运动员一样,你不能说是谁在配合谁,两个人一直在做的,都是“互相配合”。

但是,在家庭教育的实际场景中,当父母说起“配合”时,想的往往是如何让别人配合自己的意愿和行动,把配合的双方,分出了主次,希望对方,或者是孩子,或者是孩子爸爸、孩子妈妈,来服从“我”,而忽略了其中的大家“共同”的意味。

比如,当我们问“亲子阅读变成爸妈阅读,孩子不配合怎么办?”时,实际上是希望孩子服从爸爸妈妈的安排,乖乖坐下来和大人一起看书,或者听大人读书。

当我们问“我家孩子从小就不爱洗头发,每次都不配合,我该怎么办?”时,我们实际上是希望找到一个办法,让孩子不怕眼睛进水、乖乖地来洗头,而并没有去反思:孩子不爱洗头,是不是我给他洗头的手法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遇到的关于配合的问题还有很多,随便列举就是一堆。

当我们好话说尽,好脾气磨没,甚至用上争吵、吼叫、打骂等手段,还是求不得我们希望的“配合”时,到底该怎么办?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叫“合作”“合作”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为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当我们使用这个词的时候,通常是不分主次,更注重合作双方或者各方的“协同”和“共识”的。所以,如果爸爸妈妈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得不到你希望的“配合”,不妨换个角度,尝试与孩子或者其他家人的“合作”——大家通过理性沟通,求得一致意见,然后达成互相配合的共同行动。

我们可以把目标从一方服从于另一方的“配合”,转向双方在共赢基础上的合作。无论对方是自己的孩子,还是丈夫、妻子,这样做都可以减少彼此的冲突与不快,促进家庭和谐与家庭事务的高效运转。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把孩子视为父母的“合作者”,并且要求自己成为孩子的好合作者,不但父母的育儿之路会更加轻松顺畅,孩子也可以在身心和谐的愉悦中,更自主地成长。——这不正是每一对爸爸妈妈都孜孜以求的目标吗?合作要诀一:减少强迫

当爸爸妈妈希望孩子配合学习计划,希望孩子配合亲子共读,希望孩子配合换尿裤、吃药、刷牙、洗头、看牙医时,我们期待的这种配合,其实都带了强迫的意味,希望孩子服从于父母的权威。

而当最初的“说服”不奏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怎么说都不行”时,不少父母,可能会尝试用更高压的手段——严厉要求、斥责、威胁、强力胁迫等,强迫孩子服从。

当父母希望配偶或者其他家人来配合自己时,虽然不能像对孩子那样,动用强迫手段,但不配合的后果——争吵、生气、冷战,其实也是一种强迫,希望对方因为你很生气,而选择屈从于你的意愿。

这种强迫,无疑会带来彼此的不快,被强迫的一方,则感觉更甚。无论结果如何,这种不快感受的存在,都是家庭中的不和谐因素,甚至会引发更激烈的对抗。

所以我们认为,与孩子和家人合作的第一要诀,就是减少强迫:

我不要求你遵从我的意志,你也不必一定服从我,大家可以各自表达意愿,一起来决定要不要实现某个目标、要不要为这个目标采取什么行动、如何行动。

比如前面提到的一年级小学生的妈妈制订计划的例子,要想解决纠结,需要做的是倾听孩子和孩子爸爸的意见,大家一起商量,而不是坚信自己的意见绝对正确,寻找办法让别人放弃“反抗”。合作要诀二:把“我”缩小

在每一个“别人不配合我怎么办”的提问中,都有一个很大的“我”,这个“我”认为:我的意见是对的,你的意见或者行为是不对的;你应该听我的,你不听我的是不对的;你应该来“配合”我,你不配合我,也是不对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在职场的团队中,遇到这样一位自我膨胀得不得了的同事,你的感受如何?你会非常心甘情愿地去“配合”他的要求吗?

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经常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位唯我独尊的爸爸或妈妈,一个妻子、丈夫,也很可能经常要面对一个“我说了算,就得听我的”的配偶。他们同样也没有那么愉悦,亲子之间的冲突、夫妻之间的矛盾,也因此频频爆发。

所以真心爸妈认为,在与孩子或者伴侣的合作中,第二个要诀,就是把“我”稍微缩小:

把合作中的“我”,调试到不试图大过别人、压倒别人的程度,然后大家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寻求各种事情的解决方案。合作要诀三:考虑对方意愿

父母想要达成和孩子有效合作,或者夫妻之间要达成有效合作,肯定不能永远是一方意愿凌驾于另一方的意愿。

这就有点像商业谈判,你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大家都明明白白地摊开来讲,彼此努力去理解对方的意愿,这样大家才能去探讨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在爸爸妈妈的育儿过程中,孩子不会像商业合作伙伴那样,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意愿,大人就用不着考虑。

相反,一个懂孩子的爸爸妈妈,在要求孩子做什么时,会首先考虑到孩子愿意不愿意接受。

比如给孩子安排学习计划。其实那位妈妈应该想到,孩子才上一年级,他需要适应的新东西很多,每天完成作业,对孩子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压力,这时候你要求他写完作业再花一个小时去完成妈妈给安排的功课,好不容易到周末休息,还要去上新增加的课外班,还希望他毫不“反抗”,甚至欢呼雀跃地说“没问题”,能实现才怪呢!

所以,如果那位妈妈懂得“考虑对方意愿”的原则,她的学习计划根本就不会提出来,更不必招来丈夫和孩子的联合抵抗。合作要诀四:懂得做必要妥协

亲子之间的合作,夫妻之间的合作,最后一个要诀是,当双方意愿不一致时,懂得做必要的妥协。

比如,你希望孩子接受周六周日用两个半天去上兴趣班,而孩子更愿意周末多些休息和玩耍时间,那么大家可以各让一步,商量一个折中方案:周六或者周日用一个半天去上兴趣班,另一天全天自由安排。

但很多爸爸妈妈不愿意向孩子做这样的妥协,坚定地认为“我是你爸/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孩子会很不高兴,会用哭闹、拖延、故意不起床造成迟到等方式和你对抗,更严重的情况,是孩子变得你说什么,他都“不配合”——这就是爸爸妈妈经常担心的所谓“叛逆”了。

真心爸妈是两个青春期男孩的父母,我们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尊重孩子的意愿,乐于做必要妥协”的理念,收获的结果是,两个孩子与爸爸妈妈合作得非常顺畅,既不会一味地自己想干什么就非干不可,也不会爸爸妈妈想让他干什么,他们都拒绝。

——事实上,孩子比大人想象得要理性得多,他们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时候该坚持自我,什么时候该做出让步,接受爸爸妈妈的安排。

基于这样的理念,真心爸妈完成了我们的第二本育儿书,也就是您现在拿在手里的这本《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在第一章到第五章,我们分享了“与孩子合作”时,爸爸妈妈需要遵循的五个具体守则:

合作守则一:多施爱,少失控。做充满爱意的父母,不做暴躁、打骂、毒化家庭氛围的失控父母,因为爱比焦虑更有力量。

合作守则二:多支持,少控制。“为什么我们那么爱孩子,而不少孩子却恨父母?”那是因为我们给了孩子令人窒息的爱。父母的控制,带来孩子的叛逆,父母支持的不足,则令孩子的发展缺乏积极的推进力量。

合作守则三:多满足,少拒绝。孩子的需求被父母看到并及时满足,孩子会更快乐,而很多父母,却常常用拒绝来回应孩子的需求,他们常常忽视了,拒绝对孩子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巨大破坏力。

合作守则四:多赋能,少施压。不懂孩子的父母,为自己和孩子施压,懂孩子的父母,为自己和孩子赋能。赋予孩子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能力,而不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才是高效能父母应该做的事。

合作守则五:多赞美,少差评。孩子是我们的宝贝,而有多少父母,日复一日地做着孩子的“差评师”?孩子在负面评价之下,不会获得更理想的成长。积极的期许,才会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

在第六章到第十二章,我们分享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几个方向上——亲子沟通、性格培养、良好习惯培养、避免叛逆的青春期、教会孩子与同龄人合作、帮孩子适应家庭外生活——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第六章《合作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我们关注的是培养孩子有理性、有建设性,和孩子过有商有量的生活,同时避免拒绝型沟通、亲子沟通中的碾压模式,以及命令、追问、斗嘴、顶嘴、讲条件等无效的沟通方式。

第七章《合作培养孩子好脾气好性格》,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背景”如何塑造他的性格,父母如何避免孩子打人、发脾气、任性等负面的性格表现,并且探讨了孩子胆大胆小、内向外向等父母关心的性格话题。

第八章和第九章《合作培养孩子好习惯》,我们用较大的篇幅,探讨了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学习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自主阅读的习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如何帮助孩子具备高水准的专注力,等等。同时,也充分讨论了父母如何用合作而不是强迫的方式,帮助孩子改进沉迷于玩电脑、玩游戏、看电视,赖床、不想去上学、丢三落四等负面行为和习惯。

第十章《与叛逆和青春期的孩子合作》,我们分享了一些可能与部分父母有区别的观念和方法,比如不需要孩子听话、没有操控就没有叛逆、孩子青春期爸妈别严管、早恋没有那么可怕,等等,希望帮孩子争取到更自由、自主的成长空间,同时也帮父母成长为更善于与“叛逆”孩子、青春期孩子合作的“合作者”。

完成这样一本书,对真心爸妈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因为对“与孩子合作”思考得越深,越能发现,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成为孩子的“合格”的合作者,或者按照更高的目标,成为“优秀”的合作者,爸爸妈妈需要做的是,调动你所能投入的一切——你的成长历程、你的人生经验、你的学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形成一个真正基于“合作”而非“强迫”的家庭教育理念,去摸索真正有益于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他自己”的合作方法,这对父母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自觉走过这样的历程,我们的人生,也同时迈向了新的境界。

希望拿到这本书的你,能与真心爸妈一起,体会探索这个新境界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反思以及豁然开朗的快意。第一章合作守则一:多施爱,少失控做充满爱意的父母,不做暴躁、打骂、毒化家庭氛围的失控父母,因为爱比焦虑更有力量。■ 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对孩子的态度——父母如何看待生活,就会如何看待孩子,你对生活的一切观点、态度、处置方式,都会原原本本地传递给孩子。■ 带孩子,你用心了吗?——回应、同理心、接纳……真正的用心,只在一瞬间,但产生的效果,却足以抵过你对孩子做的种种哄劝、威胁、利诱、呵斥、打骂之和。■ 不做“低服务型父母”——我忙着,我很累,我做不到,我不会,我没办法,我就是这个脾气,我为你含辛茹苦,你欠我的,如此心态的父母,是典型的“低服务型父母”,他们缺乏为孩子奋不顾身的慷慨和勇气。■ 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爱的互动——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尽力去营造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我们会一起享受到更高级的亲子关系。■ 爱的尺度:宠爱不溺爱——不过分满足需求,不满足过分需求,让孩子学会等待,让孩子学会体恤,你能做的我不代劳,教孩子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玩儿可以,“作”不行,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把握好这些尺度,宠爱才不会变成溺爱。■“有毒”的家庭氛围:放过自己,拯救孩子——父母的暴躁、阴郁、争吵、冷战、暴力、抱怨,还有糟糕的大家庭关系,都会毒化家庭氛围,父母对孩子的辱骂,包含着怒火与厌弃,打孩子奏效一时,祸害一世,还会成为家族遗害,代代相传。改变这些,既是放过自己,也是拯救孩子。■ 陪伴最好的状态,是彼此身心安宁——努力做温和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动手打造生活的美好质感,坚持一些温柔小事情,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柔软的小时光,因为,不带压力的陪伴,才能滋养孩子。你对生活的态度,就是你对孩子的态度

真心爸爸在飞机上和一对母子一起排队等上卫生间。孩子五岁左右,妈妈衣着入时。一切看起来很正常,然而突然发生的一幕,让真心爸爸目瞪口呆:小男孩把一根手指头放到嘴里吮,妈妈看到后瞬间抬手,一个响亮的大嘴巴抽在孩子脸上,怒吼道:“我叫你吃手!我叫你吃手!”孩子愣了一下,面无表情地把手指从嘴上拿开了。

真心妈妈散步路过公交车站,遇到一对母女。孩子五六岁的样子,头上扎着复杂的漂亮小辫儿。孩子蹦蹦跳跳很开心,妈妈也挺愉悦的样子。接着是同样的剧情大逆转:孩子抬手去摸自己的小辫子,妈妈马上变脸且大声呵斥:“别碰你自己的头发!”

那位妈妈还特别把“你自己”说得很重,让真心妈妈更是不解:为什么不但不让摸头发,还要强调“自己”的头发不能摸呢?——写到这儿,真心妈妈不由得摸了摸自己头上刚刚扎起来的“小毛刷子”。

还有我们头条号文章后大约占1/3的或愤怒或无礼或无奈的留言:扯淡,小编没孩子吧。孩子个性不同,家长遇到不同的孩子,辛苦程度取决于孩子个性。我有两个儿子,都是自己带的,一个二宝顶三个大宝闹。大宝很乖,二宝霸道,都是天性。上面说的全是放屁,几句话就不让孩子顶嘴!不是所有的孩子像你们说的一样,谁不想让孩子听话不顶嘴,哪个母亲不是望子成龙,有些方法在你那里行到了我这儿可就不行了,孩子软硬不吃要我怎么办呢!教教我好吗?我儿子五岁半,那嘴巴是太讨厌了,他不骂人,但是我说一句他有十句等我,气得我刚打了他一顿,打了又心疼,但是我还不能说我心疼他,如果说给他知道,他嘴更厉害了。听话的时候是慈母孝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唉。好脾气也被孩子磨没了。没有孩子的时候想过无数种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了孩子你会发现之前你想的连个屁都不是。我觉得不能把全部都怪在父母身上,孩子本身也有很多的天性东西。打一顿就好了。其实教育孩子是门很深的学问,我们两口子都挺失败的。女儿快两岁半了,一天我出门前告诉女儿让爸爸不要看手机,陪她玩,如果不听就打他,女儿犹豫一下说,不能打,我跟他讲!我恨自己脾气不好。我儿子才一岁三个月,脾气大,又倔,没有耐心!这几天不知道怎么又长脾气了,我还没打他呢,他先手举起来,嘴里喊着打!横得很!我都发愁了!有的时候打他,也好像没用!也调皮,我一天恨不得十双眼睛盯着他,他到处乱搞,不是一般的调皮。一嘴巴!啥都行了!

真心爸妈一直在想,为什么同样是爸爸妈妈,大家对待自己孩子的态度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人对孩子既有爱,又温和、耐心,时刻都能看到孩子身上的好;有人却仿佛视孩子如寇仇,耐心全无、粗暴无礼,而且永远都是先看到孩子身上的不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让人痛心且无法理解的差异呢?

最后的结论是:

因为大家看待生活的方式,有根本上的不同。

你如何看待生活,就会如何看待孩子;

爸爸妈妈所有的负面东西——情绪、观念、行动中的负面,都会反映在你如何对待孩子上。

愤怒——它仿佛一堆秋天的枯草,只等一个小小火星,就燃起燎原大火。

打骂——它仿佛整装待发的恶魔,只等一声令下,就倾巢出动。

无礼——它随时从得体衣着、入时装扮下跳出来,不论对象、不顾形象,对不合自己心意的一切,无差别打击。

厌弃——孩子随时可以变成和枯燥工作、无趣生活一样,令人厌弃的东西。

无奈——生活就是如此,磨掉我的耐心和向往,我没有办法。

推诿——是孩子的不好,不是我不好,摊上这样的孩子,我有什么办法?

拒绝——你说的一切,都是屁话;你说得都对,然而我不听。

瞬间失控——说翻脸就翻脸,对自己不加克制、放任情绪,或者从未想过自己的情绪、欲望需要合理控制,需要让自己表现得如一个成人该有的理性样子。

失败感——生活中的一切,包括孩子,我都无法掌控。

可怜的孩子们,不得不承受着这一切,无望、无助、逆来顺受、无法反抗,直到自己长成和爸爸妈妈一样的成人,再把这些,一股脑倾泻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让糟糕的一切,代代相传。

当然,我们更多地遇到那些对孩子温和、耐心的父母,他们和孩子在一起很享受,也很享受育儿生活。

那些走在路上,和孩子有说有笑的爸爸妈妈,孩子大人的长相都特别令人舒适;

那些和孩子说话温言软语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声音都很好听;

那些在孩子发脾气、不高兴时仍旧克制自己,不呵斥和打骂孩子的爸爸妈妈,他们看起来都从容、淡定;

那些认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孩子是夸出来而不是打出来的,自己应该努力做个好爸爸、好妈妈,让孩子成为善良快乐的人的爸爸妈妈,他们的负责、努力、乐于学习,让人看着都会心生愉悦。

你认为生活是美好的,一粥一饭都值得欢喜,一草一木都令人愉悦,那么你眼中的自家孩子,就是同样美好的,他天真烂漫、纯净自然,一举一动、一点点成长,都让爸爸妈妈喜悦、骄傲。

你认为生活是丑陋的、世界是邪恶的、他人是地狱魔鬼般的存在,那么你自己眼中的孩子,就是同样的存在:不听话惹人生气,闹人发脾气让人厌弃,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需要被打骂、教训一番才解气。

你认为自己可以学习、可以努力,让不完美的生活经由自己变得更好——家可以不大,但可以更舒适;收入可以不高,但生活可以安排得自足;工作可以繁重,但自己可以提高效率,让工作更愉悦,那么你也可以同样对待孩子——孩子当然可以不完美,没关系,他仍旧是我的宝贝;他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没关系,这是我的责任,我会想办法、会去学习,帮孩子一点点改变……

你认为生活如此糟糕,而自己全然无能为力,失败、恨自己,既改变不了自己也改变不了任何事情,那么你眼中看到的孩子也会是如此糟糕,让你完全不知如何应对,更不知如何把他带得更好:他爱发脾气,是天性,你没有办法;他不好好学习,是天赋差,你再努力也没用;他不爱看书、沉迷电子产品,你管不了了,随他去吧。

你对生活不耐烦,就会对孩子暴躁;

你对生活不满意,就会对孩子不满意;

你对生活失望,就会对孩子失望;

你对爱人、家人、上司、同事厌弃,就会对孩子厌弃;

你对别人态度随意、无礼,就会对孩子态度随意、无礼;

你不认为生活中的自己需要成长,就没有办法和孩子一起成长;

你等待天赐的美好生活,就会等待天赐的完美孩子。

经常有读者问我们:为什么把孩子的问题,都归到大人身上?

这很简单,却无法回避:因为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他每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对生活的一切观点、态度、处置方式,都会原原本本地传递给他。

“我自己就这样了,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这样。”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受着来自爸爸妈妈的负面影响,他怎么可能长成别的样子?即便是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也只会发生在极少数天分很高、在十几岁时看清楚爸爸妈妈的模样,再经过几番挣扎努力脱胎换骨,奋力摆脱父母影响、变成更理想的自己的那些孩子身上。

所以,仍是那句被说了千百万遍,也千百万遍地被回应“你说得有道理,然而我不听”的话——要育儿,先育己。有更好的爸妈,才有更好的孩子。如果说育儿有捷径,这就是最大的捷径。带孩子,你用心了吗?

我们遇到过很多爸爸妈妈,大家各自描述自己如何带孩子,说的却像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觉得带孩子很轻松的爸妈说:

“我家孩子,从小就特别好带,饿了,哭一下,抱起来喂个奶,吃饱了,就乖乖睡着了。大一点更不费事,很少哭闹,大人说什么,都能听明白,特别好沟通,整天都高高兴兴。”

觉得带孩子累死了的妈妈们说:

“我家孩子,从小就特别不好带,动不动哭个不停,睡觉也不踏实,一会儿就醒,不停地吃夜奶,断个奶费劲死了。想着大一点会好吧?谁知道还是不能省心,脾气坏,又任性,动不动哭闹,怎么说都不行。”

是轻轻松松的爸妈们,都特别幸运地遇到了从小好带的乖宝宝,而累得不行的爸妈,都不幸地遇到了天生难带的磨人精吗?

带孩子带到濒临崩溃的父母,可能会这么安慰自己。可惜原因恰恰相反——刚刚出生的小婴儿,都是纯净的小天使,幸运地遇到懂得用心的爸爸妈妈,才会变成心满意足的乖宝宝,不幸遇到不懂用心的爸爸妈妈,才会变成无论如何都不满足的磨人精。·努力,不等于用心·

怎么样才是对孩子用心?难道爸爸妈妈整天为了孩子忙忙碌碌、操心费力,还不叫用心吗?——那样可能真的不叫“用心”。

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一个例子:几个月大的婴儿,哭闹不停,妈妈姥姥奶奶使出浑身解数,都不奏效。看孩子哭得满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一家人急得不行。后来孩子爸爸比较细心,他把孩子抱过来,轻轻贴在自己的胸口,奇迹般地,孩子停止了哭闹。

真心爸妈带两个孩子,也有相似经历。孩子还是小婴儿时,有时会睡不踏实,睡着睡着就哭醒,真心爸爸就把孩子抱起来,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胸口上,小宝贝在爸爸胸口上挪一挪、拱一拱,给自己找个舒服姿势,没两分钟,就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爸爸妈妈对孩子用没用心、有多用心,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知道。

当他们被胡乱摇晃着哄睡、被塞给一个又一个玩具只为博得一笑时,他能感受到,大人并没有真的在“用心”对待他,所做的事,不过是想让他马上停止哭闹。而当他被安安静静地抱着,贴在大人的胸口时,他感受到的,是大人在用心地体察他的情绪,在给他爱与安全。这是完全不同的。

对孩子用心,并不复杂,而且几乎完全不用花费时间和精力。

他对你笑时,自然地回给他一个发自内心的笑脸;他跟你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认认真真地回应他;他提出要求时,花一秒钟,用同理心想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要求;他不高兴时,接纳他的不高兴,不要求他马上高兴起来;他高兴时,让他知道,你为他的高兴而高兴……

就是这么简单,所需要的努力,可能都不会占到你在育儿生活中全部努力的1%,但产生的效果,却足以抵过你对孩子做的种种哄劝、威胁、利诱、呵斥、打骂之和。

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不夸张地说,它们比比皆是:在家里,孩子想跟爸爸妈妈说话,但大人盯着手机,头也不抬,“我忙着呢,有事快说”;走在路上,大人自顾自地走在前面,孩子在后面跟着,“爸爸,有只鸟”,大人头都不回,“别看了,快走”!

忙于自己事情,或忙于琐碎的育儿事务性工作的大人,常常疏于回应孩子,孩子得不到期待的回应,只好用其他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他们变得淘气、吵闹、坏脾气、“不听话”——这些麻烦,让爸爸妈妈的育儿生活愈加焦头烂额。

而这一切,起因不过是,孩子对爸爸妈妈“用心”的期待:爸爸妈妈,我在这里,请看到我,请用心回应我。·用心,只在一瞬间·

用心和不用心,只是一瞬间的事,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讲两件我们亲身经历的小事。我家小儿子就读的学校要求做北京钟鼓楼的课题研究,一个周五晚上,孩子与我们约定,第二天上午吃完早饭,一家人一起去参观,还要拍照。说好之后,妈妈扭头要去做别的事,小儿子又叮嘱“带上相机”,妈妈刚换了一款拍照性能很好的手机,就随口说:“妈妈新手机很好,咱们带手机就行了。”话一出口,真心妈妈马上想到,去年夏天,自己当时陪要做故宫建筑课题研究的大儿子去故宫时,带的是单反相机,一路上,大儿子和他的同学带着弟弟到处看,妈妈则像个专业摄影师一样,举着相机,帮孩子们拍下要用到的素材。想到这里,我半秒钟都没耽搁,马上回答:“好,妈妈带上相机,这就去充电。”于是第二天在钟鼓楼,我们完美再现了前一年去故宫的场景:弟弟带着哥哥到处看,妈妈举着相机,不停地拍下建筑各处的远景、中景、特写。

新手机可能与单反相机拍出来的效果差不多,但手机还有接听电话和接收信息的功能,无法像相机一样只专注于拍照这一件事。孩子的心思,远远比我们大人能觉察到的细腻,大人多一些用心,才能体察和回应这些细腻的小心思。经常被如此回应的孩子,自然会心满意足、安静平和。

另一件小事,发生在春节。准备全家聚餐时,一位长辈招呼在厨房忙碌的真心妈妈:“累了吧?累了就歇会儿,吃块点心喝点儿水。”真心妈妈正想回答“不累”,却看到她已经扭头去招呼别人,连两个字的答话缝隙都没给我留下。那一瞬间的感受,真是糟糕透顶。

大人遭遇如此“不用心”的对待,尚且会不舒服半天,何况对爸爸妈妈满心信任、满心期待的孩子?

因为习惯了“用心”对孩子,我们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特别容易表现得心满意足,很少哭闹,不发脾气。经常有朋友问我们:“带两个孩子,累吧?”我们每每回答“不累”,却常常被佩服“不怕累”。其实是真的不累,相信凭自己实实在在的“用心”,带出心满意足的孩子的爸妈,都和我们有同样的感受。

如果你正为带孩子的疲累烦恼,真心爸妈强烈建议你,尝试一下对孩子多多“用心”,等孩子从磨人精变成特别好沟通、合作程度特别高的“乖宝宝”时,你也会由衷感叹:带孩子会用心,真是又轻松又美妙的感受!不做“低服务型父母”

为什么孩子爱哭闹?

为什么孩子容易发脾气?

为什么你带孩子那么累?

问题都归结在,“我”遇到了一个高需求的宝宝。

真心爸妈坚决反对把育儿生活中的各种难题,都归结为“我就是生了个不好带的孩子”,所以每次遇到别人说起“高需求宝宝”——即便这个词来自美国著名育儿专家西尔斯博士——我们都会想,爸爸妈妈们那么轻松地认同了“高需求宝宝”的存在,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有一种类型的父母,自己就是“低服务型父母”呢?“低服务型父母”可能是真心爸妈自己大胆创造的一个词,简单说,就是“服务”于未成年孩子需求的意愿很低,而且“服务质量”不高的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根据纪律要求、情感付出、沟通方式、预期程度四个维度,将父母划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放任型、忽视型四个主要类型,但“低服务型的父母”,他们可能既不专制,也够权威,对孩子不放任,也不忽视,他们的特征是:为孩子做事,没那么心甘情愿。

试着总结一下,“低服务型父母”常用的高频词:·“我忙着”·

真心妈妈在快餐店吃早餐,遇到三位妈妈带着各自四五岁的孩子。妈妈们无比投入地聊着天,几个孩子好几次试图插嘴,引起妈妈们的注意,都被制止,“等等,等等,没看见大人在聊天吗”?

后来孩子们实在无聊,在餐厅里追逐吵闹起来,可能是妈妈们实在被吵得受不了——餐厅里的人估计也都和我一样受不了了,一位妈妈才呵斥自己的孩子说:“某某某,你再闹,我下次不带你出来了啊!”

我们每天都在说高质量陪伴,可孩子真的要你陪的时候,“高服务型父母”会心口如一、全心全意地陪着孩子、回应孩子,“低服务型父母”却总是说“我忙着”。·“我很累”·

有一回,我们写文章说,“为什么有人带孩子又忙又累像打仗,有人轻轻松松像旅行?”,惹恼了不少妈妈,她们愤怒地留言说:“胡说八道,轻轻松松的,遇到的都是好带的宝宝,给你一个高需求宝宝试试,累不死你!”

和妈妈们讨论育儿问题,会非常高频地遇到那个“高需求宝宝”。把妈妈搞得疲惫不堪、万分无奈的高需求宝宝们,都干了什么“好事”呢?

他们不过是在妈妈想睡觉的时候吃夜奶、在妈妈不想抱的时候“黏人”、在不会说话的时候用“爱哭”来表达需求、长大点要听很多睡前故事才肯入睡、再长大点喜欢拉着爸爸妈妈不停说话聊天而已。

其实每个爸妈——好吧,主要是妈妈——都是这么过来的,“高服务型父母”当然也不是不累,只不过他们高高兴兴地累着,“低服务型父母”却被“累坏了”。·“我做不到”·

一位新手妈妈在我们的育儿群里咨询母乳问题,一群母乳喂养成功的妈妈无比热心地提供了各自的办法,甚至纷纷奉上私家“下奶”食谱。大家都希望,新生的小宝宝,能美美地吃到妈妈的乳汁。

过了没几天,那位妈妈又回来了,告诉大家:“我放弃了,可能我就是没奶水的妈妈,孩子吃奶吃得我乳头都疼死了。”于是大家都无语了,还能说什么呢?

母乳喂养成功的妈妈们,可能都经历过被吃裂乳头、被胀奶堵出乳腺炎的情况,对“高服务型妈妈”来说,那是“痛并快乐着”,但是“低服务型妈妈”,却觉得受不了,轻易地就放弃了。·“我不会”·“孩子老问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我根本答不上来,怎么纠正他?”一位烦恼的爸爸问。是啊,怎么办呢?

高服务型的父母,不是先把孩子的问题斥为“莫名其妙”,而是马上开动脑筋,把十几年前学过但早就还给老师的那些知识找回来,甚至马上查找资料,给孩子解答,有时还像对着一个成人一样,认认真真地跟孩子讨论上好一会儿,但“低服务型父母”,却被孩子不停地“问问问”给烦坏了。·“我没办法”·

一位妈妈来咨询孩子坏脾气的问题,觉得自己快被孩子的坏脾气给搞崩溃了。原来,她的孩子一直跟着祖辈长大,快上学了才回到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习性”一点都不熟悉,所以相处起来才困难重重。

为什么不自己带孩子,或者哪怕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父母身边带孩子呢?“我没办法呀,工作忙,老人又适应不了大城市生活,所以只能这样,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育儿生活中,确实有很多让人难于抉择的事,但“高服务型父母”会更多地从对孩子有益的角度考虑,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寻找更好的办法,而“低服务型父母”,却常常是还没做到一半的努力,就放弃了。·“我就是这个脾气”·

一位爸爸,为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而烦恼。他一生气,就吼孩子,吼过了,又后悔,后悔之后,又再吼,搞得孩子一见爸爸就害怕,而且遇事特别胆小怯懦。别人跟他说:“你得控制一下。”那位爸爸说:“我就是这个暴脾气,都好几十岁了,哪还改得了?”

没生孩子之前,谁没点任性?谁没点脾气?“高服务型父母”逼着自己,一点点克制着,一点点修正着,变成了对孩子温言细语、和颜悦色的爸妈,而“低服务型父母”,让自己继续像个孩子一样任性着。·“我为你含辛茹苦”·

我的朋友A君,很害怕回家过年,因为每年春节,父母都会将他小时候家里如何如何困难、父母如何如何省吃俭用供养几个孩子,重新历数一遍。其实他家的状况在当地是中等水平,和贫困毫不相干。A君常常不知如何接话,说些感谢的话又说不出口,搞得场面尴尬。

看到孩子长大成人,“高服务型父母”把带孩子的辛苦都忘了,“再苦都值得”,但“低服务型父母”会一直记得,并时不时拿出来提醒孩子,我如何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成人,让孩子感恩戴德。·“你欠我的”·

低服务型父母,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心态,就是觉得孩子欠着自己。

有人在“悟空问答”非常郑重地提问:“父母花了那么多的财力精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和支持,很大程度上也牺牲了自己,你觉得孩子到底欠不欠父母?”还有人问:“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孩子欠着自己呢?”

到底欠不欠呢,真心爸妈认为——不欠的。那个由你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只能全心地依赖你,而你有义务,将他好好地养大成人,如此有爱且有责任的事,如何就成了债权呢?“高服务型父母”将养育孩子视为自己完整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愿意尽自己所能,将孩子养育成更好的“他自己”,而“低服务型父母”认为,自己生了孩子,是给了孩子天大的恩惠,孩子欠着自己的养育之恩,无论如何都还不够,于是对孩子百般索取、万般要求。孩子就算是对爸妈有无比深厚的爱,恐怕也会被父母这种日复一日要求回报的心态给消磨干净。——比起“高服务型父母”来,“低服务型父母”,只是少了为孩子奋不顾身的慷慨和勇气而已。

同为父母,写这样的分析,我们并不是为了批评确确实实在为孩子付出很多的爸爸妈妈们,只是想做一个小小的提醒,当我们毫不犹豫地给还是小婴儿的孩子贴上“高需求宝宝”的标签时,能否反思一下作为成人的我们自己:

我是否愿意全心全意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并做出最大的努力,只因为,他是我的宝贝,而我是他的父母?理想的亲子关系,是爱的互动·谈孝顺时,我们要的是什么?·

真心爸妈人到中年,育有二子。“孝顺”可以说是我们这个小家庭中的禁忌词,此外,还有“孝道”“顺从”“感恩父母”,等等。

十几年来,我们从不跟孩子谈论孝顺,一次都没有,我们也不要求孩子“孝顺”,甚至我们还很担心,在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爸爸妈妈生日、孩子们自己生日时,孩子会要求给爸爸妈妈洗个脚、夹个菜、下个跪什么的来表示“感恩”。

幸好,谢天谢地,除了偶尔按照学校要求,给爸爸妈妈画张小画儿、做个爱心折纸什么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做过让爸爸妈妈不知所措的“孝顺”举动。

真心爸妈自然也熟知“二十四孝”故事,还看到过一桩五岁孩子“孝顺”父母的事:孩子每天早早起床,为父母做好饭菜,伺候爸爸起床穿衣、喂爸爸吃饭,爸爸上班后,再照样伺候妈妈起床,喂妈妈吃饭。伺候好爸妈,自己再吃父母剩下的饭菜。

说实话,二十四孝和这样的现代孝子故事,真是让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我们不想任何沾染此类气息的事情和观念,出现在自己的家里。

我们这种观念,自然也遇到不少不认同甚至批评。比如真心爸爸在自己微信转发并赞同关于“孝道害人”的文章,一位微信好友就直言批评:“你这样想不对,我们应该对父母好。”

这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误解,赞同不赞同“孝顺”和对父母好不好,完全是两回事。反对孝道,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想要或者实际上对年迈的父母不好,也不意味着,我们鼓励自己的孩子现在或者将来,对自己的父母不好。

我们反对的,是“孝顺”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当我们要求孩子“孝顺”时,我们要的是什么?是无条件的顺从。

我是你爸爸你妈妈,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得听我的;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所以你得听我的;

妈妈怀胎十月把你生下来,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我们对你有天大的恩情,所以你得感恩、你得顺着我;

甭管我对不对,甭管我够不够好,身为我的孩子,你“孝顺”我,天经地义。

当我们这么要求孩子时——

我们忘掉了,生儿育女,教养他成人,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不是需要孩子偿还的“恩情”;

我们忘掉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不必事事顺从父母意愿;

我们忘掉了,亲子之间更宝贵的关系,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而不是彼此以“孝顺”为名的纽带,或者更加直言不讳地说——捆绑。·不用浅薄的孝,侮辱高级的爱·

真心妈妈曾经听过一位爸爸的分享。他讲道:自己的父亲,对奶奶非常好,奶奶年纪大了,夜里起床喝水不便,他父亲会把水放在奶奶的床头。当时家里条件很差,没有保温杯,他父亲就用布和棉花缝了一个棉套子,套在玻璃瓶外面,好让奶奶随时能喝到温水。学着父亲的样子,他现在也会这样照顾自己年过七旬的妈妈。

这样细致入微的照顾,当然让人非常感动和钦佩。但当他把这样的故事,解释为“孝道传家”时,真心妈妈听来,还是觉得有些失望。对父母的照顾难道不是发自内心的爱意,而仅仅是迫于传统的“孝道”吗?

与亲子之间发自内心的爱相比,孝顺之说,既浅薄,又冷酷。如果没有充足的爱意支撑,单纯的孝顺,无非是施恩与求偿,受人之恩而不得不回报,与市井交易又有什么区别?

真心爸妈上有四位老人,再早些年,真心妈妈祖父母、外祖父母也都健在,除了刚生孩子时有两年我们在北京过年,每个春节,我们都会回老家过年,其他假期,也会尽量抽时间回老家看望父母。父母有需求,我们也会尽量满足,或者提供帮助。

在对待父母上,即便不能自夸尽心尽力,自问也算不得“德行有亏”,但如果被评价“孝顺”,我们会很不舒服,甚至会觉得受了侮辱。因为在我们看来,尽自己所能、所愿,对父母好,是由发自内心的情感驱动的——是我想如此,而不是由任何外在约束来规范的——你应该如此。一个主动,一个被动,格调天壤之别。

几十年来秉承这样的观念,所以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我们会尽力给他们充足的爱,但从不跟他们讲任何与“孝顺”有关的话题。两个孩子,也同样发自内心地想着爸爸妈妈。大儿子二年级时,一次春游,我们给他带了20块零花钱,没跟他说这些钱该怎么用。结果他回来时,带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旗装娃娃,穿着鲜艳的长袍,头上顶着一大朵好看的绢花。这个娃娃用掉了20块中的15块。孩子说,同学们都用零花钱买水、买零食了,但是他看到了这个娃娃,觉得特别配妈妈,妈妈一定喜欢,所以就买回来了。这件美好的礼物,现在还摆在家里的书架上。小儿子五年级时,假期去新加坡游学,按照他自己的要求,我们给他带了100新元零花钱——与同团的孩子比,带的钱应该算是少的,我们同样没有要求这些钱该怎么用。小儿子回来时,花掉了所有的钱,买了三盒巧克力、一小瓶新加坡特产的密封小绿植、一个小花盆和一小包种子。巧克力是给大家吃的,小绿植和种子是他自己喜欢的,还有一条漂亮的项链是给妈妈买的。那条项链,用掉了100新元的一半。小儿子兴高采烈地汇报:“买了这些东西后,我可拮据了,后来在环球影城,老师发了我们每人10新元,让我们自己买东西吃,我没有钱可补,就买了一个正好10新元的儿童套餐。不过那套餐好大,薯条又香又脆,可好吃啦!”

鉴于两个孩子这些有爱的小行动,等大儿子再出发游学时,妈妈赶紧叮嘱他:“带去的钱,自己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给同学带些纪念品回来也好,不用想着给爸爸妈妈买礼物。”

真心爸妈享受和孩子之间这样爱的互动,并且也相信,只要孩子感受到充足的爱,他会发自内心地给爸爸妈妈同样充足的爱——不需要刻意引导,更不需要强制要求。这样的亲子关系,岂不是比基于孝顺的捆绑,美好得太多?

所以,真心爸妈想说,相信自己,相信孩子,尽力去营造充满爱意的家庭环境,不用讲浅薄冷酷的“孝顺”,我们会一起享受到更高级的亲子关系——爱的互动。爱的尺度:宠爱不溺爱

谈到爱孩子,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尺度的爱,才是真正健康的宠爱,如何避免宠爱变成溺爱呢?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在他的名著《儿童人格教育》中多次谈到被溺爱的孩子在适应学校环境上会发生严重问题:“被溺爱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成为中心,受到过分照顾和关注,而在学校,他无法得到同样多的关注,于是或者过分争强好胜而内心脆弱,或者用恶劣表现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两样,都对孩子在学校甚至走入社会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真心爸妈宠爱孩子是出名的,但一直以来也特别留意尺度,不把对孩子的宠爱变成“过分宠爱”——溺爱的程度。

大人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尺度,让孩子既感受到爸爸妈妈足够的宠爱,又不会因大人宠爱无度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下面是我们的理解。·不过分满足需求·

我们一直主张对孩子的需求要迅速满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充分的尊重和爱意,但同时也会留意,满足孩子需求时,不会“要一给二”,比如孩子想要生日礼物,爸爸妈妈就挖空心思去给孩子买昂贵的礼物,以给孩子“大大的惊喜”。

我们的办法是,尽量确切地和孩子沟通清楚他的需求,然后超出一点点来满足他,比如孩子小时候过生日特别喜欢变形金刚,我们就会问他想要什么样的,然后在之前和孩子约定的过生日“预算”内,尽量和孩子一起挑选到他们最满意的,可以用足预算、稍稍超出一点预算,但不可以超出很多。这样,孩子和大人之间,就会慢慢地就满足需求的程度达成默契。·不满足过分需求·

有些被宠坏的孩子会习惯于对爸爸妈妈提出过分的需求,比如某样东西一次吃好几份、某样东西只能他一个人吃、别人都不许动,等等。真心爸妈家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因为知道即使提出,爸爸妈妈也会明确地回答:“不可以。”

真心爸妈认为,孩子的过分需求一旦被满足,他就容易认为,这样的需求是合理的、是应该被满足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需索无度,这种需索甚至会延续到成年之后,那些为自己买车、买房、各种消费而榨干年老父母每一分钱的子女,他们应该就是这么被“满足”——“惯”出来的。而且过分的需求被满足一次,父母爱的尺度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让孩子学会等待·

当孩子闹着说“我要如何如何,我现在就要!”时,你会怎么做?一些爸爸妈妈可能不论手头在做什么,马上放下一切去“领旨”了。

我们没遇到过这样的事,但在平时,会有意让孩子学会等待。孩子提出要求,大人手头上也正好没事时,我们会快速满足孩子。但如果大人手头确实有事,不能马上停下来,我们会告诉他们:“稍等等,爸爸/妈妈这会儿正忙,等一下再来帮你。”孩子习惯了偶尔等待,就不会一有需求就火急火燎,非得逼着爸爸妈妈马上满足他,一刻都等不得。·让孩子学会体恤·

我们会尽量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有困难也会跟孩子讲清楚,比如今天没时间、某某东西一时还找不到,或者目前的条件没有办法做到,等等,让孩子明白不是他想怎么样,大人就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

比如现在外面正大风大雨,而孩子要大人出去给他办某件事,你会答应吗?如果孩子缺的是明天上学要用的东西,我们会去,除此之外,我们都会告诉孩子:“现在风雨太大,开车出门不安全,要等雨停了再去。”·你能做的,我不代劳·

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会乐于帮忙,但不会事无巨细地伺候孩子,孩子能自己做的,我们也不会代劳。

我们不会在头天晚上就帮他们把第二天的衣服准备好放到床头。孩子们上小学以来,每天都是自己到衣柜里找衣服穿。我们不帮孩子背书包、不帮孩子收拾书包、不帮孩子记作业。只要他那个年龄能做、会做、该做的,我们都不会上手帮忙。我们甚至还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孩子的书包该由谁来背的问题。

真心爸妈觉得,如果孩子习惯了自己能做的事,别人也会积极主动地代劳,他很可能成为懒惰的、事事都等着别人替自己完成的人。·尊重父母和其他长辈·

一些孩子从小打爸爸、打妈妈、打祖辈,而且得到大人极其不当的鼓励,那么他很可能到十来岁时就成为对爸爸妈妈甚至祖辈乱开玩笑、出言不逊,甚至胡乱动手的孩子,到学校也很可能成为对老师极不尊重的学生。

这些在我们家都不允许。孩子一两岁时,要抬手打人,我们会捉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可以。”孩子偶尔对爸爸妈妈用很不耐烦的语气说话,我们也会告诉他:“你这种语气很不好,对大人不可以这么说话。”孩子知道这些“规矩”,很小的时候起就不会和大人撕缠、拉扯、大吼大叫了。·玩儿可以,“作”不行·

家里家外混作混闹的孩子,大多是溺爱的结果。很多孩子在家里“作”惯了,会误以为到外面,也可以同样“作”。小时候会让周围的人很困扰,长大了,甚至可能自己作出祸事来。

孩子小时候,都喜欢打打闹闹,我们会告诉孩子:玩就好好玩儿,不可以破坏。所以,真心家俩孩子除了两三岁时把爸爸妈妈衣柜裤架上的保护套抽下来当绳子玩、把自己的床当成蹦床而踩坏了三根弹力床板之外,几乎再没有过其他破坏性举动。·培养分享精神·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时,真心爸妈和孩子分享零食,有了两个孩子之后,能分享的东西,我们都告诉孩子要兄弟二人分享。现在两个孩子不但互相不争抢,还会想着爸妈,再爱吃的东西,只要爸爸妈妈不表示“我们不吃了,你们自己吃”,都会留一些给爸爸妈妈。

我们理解,在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分享精神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而且也会延伸到他们对“爸爸妈妈是咱们共同的爸爸妈妈”的理解;对独生子女来说,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天生地独享了爸爸妈妈的关注,上学后比非独生子女更难适应“我不是唯一中心”的学校环境。

其实育儿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和爸爸妈妈宠爱孩子的尺度相关。只要爸爸妈妈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慢慢地建立起对宠爱尺度的把握,也会和孩子建立起这种默契。“宠爱”是必要的,让孩子在有充足爱意的环境中长大,帮他们成长为有足够爱的能力的人,这样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但“溺爱”是无益的,孩子不可能一生待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别人也不会无原则无尺度地宽容你的孩子,父母溺爱无度,不但不能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反而会为他适应家庭之外的环境带来很多困难。“有毒”的家庭氛围:放过自己,拯救孩子

家里空气质量不好,爸爸妈妈都会准备空气净化器,让孩子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但“有毒”的家庭氛围,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些家庭环境风和日丽,孩子大人平静愉悦,另外一些家庭中,孩子却不得不经常面对父母的暴躁、阴郁、争吵、冷战、大打出手……避无可避。这真是让人心疼的糟糕状况。·“有毒”氛围的来源·

毒化家庭氛围的那些污染源,主要来自父母以及共同生活的其他成人,真心爸妈简单归纳了一下,读者诸君不妨自检,你的家里有没有?有的话会有几种?

1.父母的暴躁

一点小事就发怒,一言不合就吼叫,上一秒还是和颜悦色,下一秒可能就大发雷霆,反复无常,难以预知,让人时常心惊肉跳。

有的家庭是父母一方暴躁易怒,孩子和另一方成为坏脾气的受害者,有的家庭是父母都暴躁易怒,所有的坏脾气都由孩子承受。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不得不时刻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2.父母的阴郁

有的父母不暴躁,但阴郁,情绪时常沉重、低落,难得有笑逐颜开的时候,更不用说一家人每天坐在一起有说有笑了。这让家庭氛围常常处于“低压带”,令人郁闷压抑。

父母的阴郁可能由身体、工作、家庭收入等原因所致,比如有人说:“这样那样的育儿方法,都是说得轻巧,要是你每天为生活打拼,还有什么心思顾得了这么多?”孩子是自己的,顾不了也要努力顾,否则人类和仅为谋食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3.父母的争吵

天下没有不吵架的夫妻,但有的家庭明显争吵过多,一天几小吵,三天一大吵,种种大事小情,都能成为导火索,吵起架来口不择言,各种谩骂、诅咒脱口而出,只恨天下绝情狠辣的语言还不够多,无法痛快地发泄怒气。

有爸妈还会找孩子当裁判,“你说是爸爸对还是妈妈对?”有的会拉拢孩子成为同伴,“你是站在爸爸一边,还是站在妈妈一边?”有的甚至要孩子选择,“要是爸爸妈妈离婚了,你跟爸爸还是跟妈妈?”

4.父母的冷战

有的夫妻,除了吵架,还会冷战,几天甚至几周几个月彼此冷冷冰冰,不理不睬。我们无法理解夫妻之间冷战的用意,更无法想象,处在父母冷战夹缝中的孩子,他们会如何度过父母冷战时那些让人惶恐的日子。

5.父母砸东西、大打出手

有的爸爸妈妈,发脾气时会抄起手边的东西,甭管贵贱,都砸得稀烂,有的还会彼此大打出手。我们曾有一家邻居,经常是在后半夜里,惊天动地打将起来,那动静,简直让人担心会不会出人命。这样打了几年,他家的房子就易主了,不知家里有没有孩子呢?

6.父母互相抱怨

有的爸妈,关系不会坏到经常争吵、冷战、大打出手的程度,但会把互相抱怨当成家常便饭,和吵架一样,诸多鸡毛蒜皮都能成为抱怨的由头。

他们互相抱怨,也不停抱怨孩子,“不听话”“不争气”“烂泥巴扶不上墙”“跟你爸(你妈)一个德行”,甚至有一位网友说:“我小时候我爸经常说我以后要饭都找不到地方。”

7.糟糕的大家庭关系

有的家庭,三代人生活在一起,老人和儿女之间摩擦不断,孩子夹在祖辈和父母之间,各种尴尬无措。

有的家庭,虽然不一起生活,但大家庭关系复杂纠葛、彼此不满,爸爸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为金钱、财产吐槽兄弟姐妹妯娌连襟,这样的氛围,同样也让人无法感到愉悦。

上面说的这些,只是毒化家庭氛围的几个最重要的“污染源”,其实细细列举,还有很多,但无外乎来自父母的坏脾气和糟糕的夫妻关系。

有多少成人,想起小时候父母吵架的情景,至今还心存余悸?有多少成人,小时候对糟糕的家庭氛围痛恨无比,只想赶快长大离开这个家?又有多少成人,无奈地发现,自己从父母身上继承了那些曾经让他们最厌恶的东西,却无力摆脱?

在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那里,无数的心理问题案例,最后都指向了求助者的原生家庭,是他们父母的个性、人格、处事方式、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情感和关系的方式,一点点地将孩子推向了心理困境甚至心理绝境。这是很可怕的事。

所以真心爸妈强烈建议爸爸妈妈们,无论你的家庭中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最好都多看些这方面的书籍,了解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当您面对孩子时,才有更多理性的思考和行为。

是爸爸妈妈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孩子生为儿女,有什么样的父母没得选择。如果父母放纵自己的“脾气”,让孩子在“有毒”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孩子的物质生活可能无虞,但精神生活状况,就实在太悲惨了。·辱骂中的怒火与厌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