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广西壮族为例(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6:17:12

点击下载

作者:蒋满元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广西壮族为例(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

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以广西壮族为例(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试读:

总序

“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以下简称“西南边疆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管理。“西南边疆项目”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个研究方向,其中基础研究类课题成果结集出版,定名为“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以下简称“西南边疆研究系列”)。

西南边疆研究课题涵盖面很广,其中包括西南区域地方史与民族史等内容,也包括西南边疆地区与内地、与境外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史研究,还涉及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中国边疆学等研究领域,以及当代西南边疆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上述方向的研究课题在“西南边疆项目”进程中正在陆续完成。“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的宗旨是及时向学术界推介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作品必须是学术研究性质的专著,通史类专著,或者是学术综述、评议,尤其强调作品的原创性、科学性和学术价值,“质量第一”是我们遵循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必然涉及一些敏感问题,在不给学术研究人为地设置禁区的同时,仍然有必要强调“文责自负”:“西南边疆研究系列”所有作品仅代表著作者本人的学术观点,对这些观点的认同或反对都应纳入正常的学术研究范畴,切不可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表的学术论点当成某种政见而给予过度的评价或过分的责难。只有各界人士把学者论点作为一家之言,宽厚待之,学者才能在边疆研究这个颇带敏感性的研究领域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科学、公正和客观,也才能促进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繁荣。

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高度重视“西南边疆项目”组织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西南边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江蓝生同志对项目的有序开展一直给予悉心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云南省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及云南、广西两省区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在此一并深表谢意。“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对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支持,编辑人员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一贯为学人称道,值此丛书出版之际,表达由衷的谢意。“西南边疆研究系列”编委会2012年10月

摘要

作为一定地域内环境变化的主人,相关民族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无疑对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地理环境反过来也会对民族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留下自身的痕迹,以至每一个民族身上都会被地理环境打上深刻的自然印记。民族间的关系发展好坏,表面上看主要受民族间生产发展程度、语言、习俗、文化、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不过,究其实质,上述不少问题的产生又皆与地理因素有关;既然如此,实践中我们在制定民族政策和研究处理民族问题时,就既需考虑民族间“人”的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到民族间“地”的因素的作用。“人地”两者相辅相成,才会相得益彰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共进。

作为现阶段中国境内人口最多、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以前对壮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风俗、语言、艺术、宗教等方面,而对于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在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壮族适应环境的方式、效果、途径等相关问题缺乏深入研究;然而,恰恰在民族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如果缺少对与之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地关系问题的剖析,不仅民族演进与发展脉络难以清晰展现,而且区域内民族关系的有效处理和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实现。既然实践中无论是族群关系的演进还是民族关系的处理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适应和改造,因而现阶段深入研究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既相当必要,且意义深远。

具体说来,人地关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地关系状况乃是影响民族人口迁移去向和民族关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人地关系的好坏以及环境容量的大小,也能决定民族的发展取向、社会地位以及人口的多少。再次,人地关系的状况还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区域民族形象和个性心理特征。最后,人地关系还是引发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尽管如此,人地关系对民族关系演进与发展过程的影响毕竟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历史上民族关系真正的走向和演进态势事实上却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诸如民族历史、民族政策、民族组织、民族结构、民族宗教、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形象以及民族习俗就无不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产生着自己的影响和作用。

在民族发展及其族群关系演进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影响可谓广泛而深入;而此其中就既有民族关系变迁与演进对人地关系状况的被动适应,也有对人地关系和地域环境特征变化的主动反应;当然,无论哪种情况,均会推动民族过程的顺利展开。壮族的情况也不例外,总体上看,在适应与改造人地关系过程中,壮民族的民族族群体特征及其与其他民族间的关系也得以逐渐成型并最终实现了历史上壮民族的民族过程。历史上,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壮族不仅在地域分布的空间格局上出现过复杂的变动,而且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因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迁,壮族相应地也在农耕生产、畜牧、狩猎以及文化等领域采取过不同的适应措施;这些适应措施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壮族历史上民族变迁与人地关系间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

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尽管涉及面很广,然而充分认识如下几点将影响深远:首先,由于绝大多数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吸收和运用能在相当程度上有效地缓解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因此,先进生产技术及手段的吸收和运用对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调适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在吸取与借鉴其他民族先进技术与文化的同时,注意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扬弃”,也有利于使自己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再次,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和调整应尽可能地从内容上体现出自身的完整性、有效性与和谐性。为此,实践中一方面要及时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人类活动价值体系和应对自然环境的社会组织结构,切实规范与自然直接有关的人类和民族行为模式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整体系统的资源、潜力、创造力的开发,走出人地关系困境并创造新型的民族关系和人地系统。最后,由于对诸如土地和矿产之类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会诱发新的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紧张态势,因此实践中采取切实可行之对策措施加以控制,也对协调民族关系和人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关系 人地关系 民族过程 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s the inhabitant that predominate the environment’s change in a certain area,the relevant ethnic groups inevitably have the direc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hange during their own production activities;and,in turn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lso leaves its tra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at ethnic,so that each ethnic comes with a deep natural mark of the geographic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thnic groups is apparently affected primarily by the factors like their development level,linguistic,tradition,culture and policy,etc.,however,as a matter of fact,they are all related to the geographic elements;thus,when we propose the ethnic policy and study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problem in practic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not only the impact of “human”,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geography”. Only when both “human” and “geography” could react reciprocally,the mutual benefits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area can be achieved.

Chuang is the largest populated minority ethnic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is comparatively highly assimilated with the Chinese culture. Previously,the research of Chuang ethnic group mainly concerns on the aspects of Chuang’s history,culture,tradition,linguistic,art and religion,etc. while extensive and intensive research on its relationship with geographic environment like the way to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outcome and solution is inadequate,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hip in the Chuang area;However,in the study of ethnic issues,ignorance over the geographic factors especially the human-geography ones will not only bring problems on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ethnic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clearly,make it impractical to effective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thnic groups in the area,but also make it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strategic goal of 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and steady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area. Sinc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the recognition,adapt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the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n the practice in regard to ethnic groups’ evolution or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relations,as well as the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area,it is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to deepen the study on the adapt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at this stage.

Specifically,the impact of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over the ethnic relations mainly embody in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firstly,the condition of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s one of the major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thnic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change of ethnic relations. Secondly,the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and the load of environment capacity can also determine the ethnic developing direction,social status and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Next,the condition of human-geography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give impact to the regional ethnic image and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last,the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s one of the critical roots that cause ethnic contradiction or conflict. Nonetheless,the impact of human-geography is only an external factor over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ethnic relations;historically,the real movement and evolution tendency of the ethnic relations are in fact the outcom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ultiple factors;particularly,the ethnic history,policy,organization,structure,religion,culture,psychology,image and tradition all bring their own impact and function over the ethnic relation’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The impact of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s so extensive and penetrat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ethnic development and its group relations evolution;and among these,there is not only the passive adaptation of the ethnic relations change and evolution against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situation,but also the active reflection of the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and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change;Certainly,no matter what it is,the ethnic process is propelled smoothly. It’s not exceptional to the Chuang ethnic group. In general view,during the adaptation and reformation of the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the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 of Chuang and its relations with other ethnics are being formed gradually,and the ethnic process of Chuang ethnic was actualized finally in the history.Historically,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 and impact from the geographic factor,Chuang ethnic group had undergone complicated change in the region distribution in term of the spatial patten. Furthermore,in different space-time scope,Chuang ethnic has correspondently adopted different adaption measures in the fields of farming,livestock,hunting and culture etc. due to the change of natur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se adaptation measures interact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icated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thnic change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n Chuang ethnic history.

Although the adapt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is widely involved,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to the points below should be valued:firstly,as most of the absorption and usage of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mode can efficiently release the intensifying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to a relative extend,thus it’s significant to absorb and use advan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mode in the adjustment toward the ethnic relations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Secondly,it will be helpful to inherit and develop national culture by “developing and abandoning” some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ethnic group’s own conditions while introducing and learning other ethnic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Next,the adaptation and adjust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should be achieve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embody the self completeness,efficiency and harmoniousness;therefore,in practice,on one hand it is required to timely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human activity value system and a soc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o handl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nd to seriously regulate the human and ethnic behavior mode system that directly connect with the nature;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 of human-geography and to create a new ethnic relations and human-geography mechanism by exploring the resource,potential and creativity of human’s integrated system. At last,as the over-exploitation 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like land and minerals may also evoke new intense situ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geography and among ethnic groups,therefore,taking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it in practic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the ethnic relations’ coordination and human-geography relations.

Keywords:National Relationship;Human-geography Relationship;Ethnic Process;Environment Imp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第一章问题的提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一节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作为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尽管分布地域广阔,但主要集中地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简称桂,南邻南海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面积23.6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47%;东西最大跨距约771公里,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634公里;全区共辖14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自治县,总人口5331万人(2011年统计数据),其中壮族人口为1444.85万人,为中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区内另有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民族。广西境内的壮族主要聚居在桂中的柳州地区和桂西的河池地区、百色地区以及南宁地区西部一带。壮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与西瓯、骆越有一定的血缘承递关系;尽管迄今为止壮族的最终形成时间在学术界仍存分歧,但大多认为壮族及其支系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最晚形成于宋代。历史上,尽管壮族有过不同的称谓,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时,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才统一改称为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春秋、战国时为百越(粤)地,秦属桂林、象郡;汉属交州、荆州,置三郡,三国时置五郡、东晋十郡、隋时六郡;唐初属岭南道,置八州;咸通三年(862)属岭南西道,设邕、桂、容三个经略使,辖60州(包括21羁縻州),道治邕州(今南宁);北宋至道三年(997)置广南西路,设18州和50羁縻州,治桂州(今桂林),广由此简化得名;皇祐五年(1053)置邕、宜、融三路,改州为府,另在左、右江流域置左江道和右江道;元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分置广西行中书省,简称广西行省或广西省,治桂林,辖12路、1府、1司、9州;明洪武九年(1376)改广西承宣布政使司,设4道、11府、3直隶厅和众多土州;清为广西省,辖11府、2直隶厅、2直隶州;民国初相袭,省会迁南宁;1913年废府置道,后道改区;1930年设12区、94县和1市;1949年12月11日全境解放,临时省会驻桂林;1950年2月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驻地南宁,下设宾阳、武鸣、崇左、百色、庆远、柳州、桂林、平东、梧州、容县10专区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1952年广东省钦廉专区划入广西,并改称钦州专区,划怀集县归广东省,同年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5年钦州专区归广东省辖,1956年改归桂西僮族自治区为桂西僮族自治州,1957年撤并;1958年3月5日撤省,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改“僮”为“壮”,广西壮族自治区使用至今。

作为现阶段我国境内人口最多、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以前对壮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风俗、语言、艺术、宗教等方面,而对于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尤其是在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壮族适应环境的方式、效果、途径等相关问题则缺少深入研究;事实上,在民族问题研究过程中如果缺少对与之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人地关系”问题的剖析,不仅民族演进与发展脉络难以清晰展现,而且区域内民族关系的有效处理和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实现。

作为“环境问题”的泛称,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人地问题”时时凸现,而且鉴于“当代人地关系问题是历史积淀的现实转嫁、惯性推动和现阶段进一步扩展、加剧的结果”,因而深入研究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既相当必要,也意义深远。

不仅如此,基于对如下三个方面情况的深刻理解,妥善处理好“人地关系”更显急迫:一是大量的、相互关联的人地关系问题所形成的“危机综合化”的压力。事实上,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普遍而深刻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及其组织系统的日益精细化和多样化趋势,使得人类社会无形中在各种层次上与地理环境形成了更为广泛的联系及更多矛盾冲突;采猎时代,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危机集中表现为动物资源耗竭及其再生能力的破坏;农业时代,则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及其再生产能力的耗竭;而当代,诸如人口问题、环境污染、粮食短缺、不可再生资源迅速耗竭、可再生资源再生能力丧失等问题;以至任何对“人地问题”的“近视”和“单一化的化解渠道”都难以深入“人地问题”的实际,因此,人类只有把这些危机作为一个整体并进而采取相互协调的措施才能加以解决。二是人类对环境大规模高强度改造所导致的“危机深层化”压力。随着人类社会和民族演进过程中对环境认识的加深、改造环境的各手段的进步、人口的增加以及对社会水平提升要求的递进,人类已不满足于“合乎规律地从自然界获取”,而是致力于“通过可能是有损自然界自身生存机理”的举措来工作,甚至是改变自然界来获得更多的“占有”,结果,全球可耕地后备资源已十分有限,环境状况渐趋孱弱,人地关系更趋紧张,以至人类最终渐渐失去了选择生存空间的机会。三是伴随人地矛盾扩大化趋势所导致的“危机全球化”压力的影响。在产业革命以前的各历史阶段,基于人地关系的相对宽松以及人类活动范围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状况,人地矛盾冲突在空间范围上只局限于相对有限的地方、地区等地域层次;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地矛盾“全球化趋势”即开始在如下的三个关联的层次上进一步凸显:全球尺度上的人地问题加剧、国家尺度上的人地问题强化以及局部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和贫困问题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

人类发展问题如此,民族进步与发展问题也不例外。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否也与各类环境资源状态息息相关。根据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初始时,所有生物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里演化,进而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生物体在形态与遗传基因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在宏观的生态系统内,一个民族(nation)或族群(ethnicgroup)其实就可看作是其中的一个生物体,它的发展与文明进程的演化,既要处处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同时其行为又处处会对环境变迁产生作用。在环境演化的过程中,一个民族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其生存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且同时还能深刻影响到其自身的地域分布格局以及经济活动、习俗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空间演化进程。

生态学的常识也告诉我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内,生态系统的物种间会存在某种程度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由于各物种共处于一个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下,因此,为了生存与发展,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当然,更进一步分析,此种状态应该还是各民族间在推动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旋律;同样,由于资源环境毕竟有限,加之人地关系往往又会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趋于紧张;各民族作为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个体因子,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土地及获得必要的生存空间,民族间也常会发生矛盾与冲突,甚至是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当然,人口较多的民族大多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对弱小民族而言,大民族总会在心理和文化等层面上对其产生一定的压迫感,这是产生民族矛盾与隔阂的常见因素。民族间的“同化”,既是民族间彼此适应和学习的结果,也是民族间共同服从于“人地关系”调整的必然选择。同样,民族间的冲突与矛盾既是民族间力量较量的结局,也是基于“人地关系”变化而作出的自然而然的调整,其最后的结果,总体上看,就极有可能使民族关系在新的“人地关系”状态下达到某种程度的协调。美国学者乔治·威廉斯(George C.Williams)就曾明确提出过“进化适应”的概念并进而认为任何物种在环境的变化面前,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构、生理、形态和行为。同样,在生态系统内,每个民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发展智慧,且都会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面前,调整自己并加以适应,选择出对自己发展最为有利的道路。

作为一定地域内环境变化的主人,相关民族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无疑对环境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地理环境反过来对民族族群体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以至每一个民族身上都会被地理环境打上深刻的自然印记。民族间的关系发展好坏,表面上看主要受民族间生产发展程度、语言、习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究其实质,上述不少问题的产生又皆与地理因素有关;既然如此,实践中我们在制定民族政策和研究处理民族问题时,就要考虑民族间“人”的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到民族间“地”的因素。“人地”两者间相辅相成,才会相得益彰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共进。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迁乃是影响民族演进与发展的基本地理因素,实践证明,对环境的感知、适应与改造方式,对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壮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与农耕生产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当中。事实上,从水、土、林资源的利用、保护,到农耕生产的开展与农作物的种植,再到畜牧与狩猎的发展,都需要充分考虑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并采取合理有效的适应对策才能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壮族对人文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壮族分布版图的变迁、壮族自身形象的塑造及与其他民族关系的调适等方面。总的来看,“汉化”是其主要的适应方式。

壮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相互联系和互有制约的;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也即是壮族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壮族地区人地关系的调适,往往又会反映到人文的制度层面上。换言之,壮族适应人文环境变化的某些措施,最终又会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产生作用。显然,壮族的环境适应过程,应是多种因素参与互动的过程。

事实也的确如此。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世居民族,壮族的繁衍与发展无疑是一个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进行适应、调整甚至斗争、改造的过程。事实上,壮族传承下来的各种具有特点的生活生产方式和宗种习性,无一不是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直走下去,民族的特有足迹会越发强烈地彰显下去,同时民族矛盾与冲突也很难似我们想象中的尖锐,甚至根本就不会存在。当然,上述情况即便存在,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毕竟在封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民族,无论如何也难以使自身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

封闭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环境间的差异与开放并非仅仅对一部分民族是合适的。事实上,任何民族基于生活或其他方面的现实需求而迁徙到新的环境后,均会或快或慢地适应新环境,甚至还有可能比世居民族更加适应新的环境。

壮族的生活环境同样如此。不容否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岭南地区的世居民族,壮族不仅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自身丰富而辉煌的民族历史与文化,而且也以自身的努力留下了改造环境的深深印迹。尽管如此,随着国家制度的不断深入与扩大,随着中原地带,尤其是两湖地区汉民的不断南迁,壮族地区渐趋成了壮、汉、瑶、苗等各民族和平共处与共同发展的摇篮。环境单一与相对封闭状态被打破,慢慢地,“人地关系”也开始显露出了与过往不一样的紧张态势;很显然,此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适应性问题”也就有了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毋庸讳言,自秦汉,尤其是明清以来,壮族生活地区的壮汉以及壮与其他民族间的关系犬牙交错、跌宕起伏。其中既有矛盾、冲突与斗争,也有彼此间的适应与融合。由于“人地关系”紧张局面的加剧以及封建统治阶级民族歧视政策的影响,壮汉矛盾时显突出,不过,历史的事实却反映出壮族人民于不知不觉中的“汉化”趋势。历史再一次说明,环境不易分割,民族需要共处,更何况自唐宋至今,壮族与汉、瑶、苗、侗等其他民族事实上又结成了一种经济上相互依赖、文化上相互影响、政治上相互依存的在生态学上称之为“共生”的现象。这一点恰恰是搞好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地区稳定和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众所周知,在多民族国家内,民族问题始终是影响边疆稳定、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如此,其他国家也不例外。由于民族间的演进过程并非是在平和的状态下进行;由于民族间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影响力又存在极大差异;由于历史上以及现实中或多或少存在着的某些不利于民族团结政策的影响;由于民族间生活与生产环境的差别;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导致的民族关系的世界性趋势;由于“人地关系”紧张之态势正在日益彰显出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力,因此,处理好民族关系不仅对各民族的和谐共处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对我国的稳定繁荣,至关重要。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总体上看,绝大部分至今仍分布在边疆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再加之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建设和保卫祖国过程中所结下的深情厚谊,我国的民族关系不仅健康和谐,而且也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的影响,现阶段的我国还不能说各民族间不存在任何矛盾与冲突。过去,我们更多地习惯从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和政策扶持的角度去寻找化解途径,以至忽视了客观存在的“人地关系”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事实上,客观存在的“人地关系”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紧张态势”有强化的趋势,而且“人地关系”的缓解对“民族关系”的化解以及促进民族地区,乃至是整个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要研究和解决民族问题,既需要了解一个民族的过去,也需要了解各民族与地理环境相互间关系的演化过程,进而据此理解各民族所面临的困境和发展需求。现阶段加强民族地理,尤其是西部边疆省区民族历史地理演进过程中的“人地关系”问题的研究,既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壮族人口众多、分布地域广阔,同时其生活与生产地区的环境态势在当前情况下又大多比较脆弱,因而,强化对壮族地区的“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适应性问题研究”,不仅有着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而且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的团结稳定具有重大影响。不仅如此,基于对壮族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综合考察而形成的“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取得”还将对民族学、地理学、政治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

20世纪以来,对壮族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成果不少,但基于民族历史地理之视角来探讨壮族地区人地关系和地理环境适应性的研究成果却仍显薄弱。事实上,在制定民族政策和研究处理民族问题时,如果我们不充分考虑到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彼此间复杂的互动影响,那么,我们不仅难以真正寻找到民族间矛盾与纠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而且也不可能真正认识一个民族的现状与未来。显然,目前基于壮族与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关系而进行的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研究,不仅学术上必要,而且也能为有关部门正确制定民族政策、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以及保持边疆地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有益的理论思考与经验借鉴。第二节研究思路与方法一 研究思路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因此,在环境演化过程中,一个民族对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生存状况、未来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地域分布格局、经济活动能力、习俗文化影响与生产生活方式选择等诸多因素的空间演化进程。历史上,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壮族不仅在地域分布的空间格局上出现过复杂的变动,而且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因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变迁,壮族相应地也在农耕生产、畜牧、狩猎以及文化等领域采取过不同的适应措施。这些适应措施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了壮族历史上的民族变迁与人地关系间的十分复杂的互动关系。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为有效地探究壮族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问题,研究过程中,在史料的运用上,我们主要是将民族学调查材料与地方史志材料有机结合,正史与私人笔记、碑刻资料、族谱资料参照使用;在理论上则充分借鉴现代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在具体研究中则以“人地关系”中的环境适应问题为主要突破点,不仅重视壮族族群形成和演进过程中的环境影响与环境适应问题,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将壮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与环境的特点及演化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在探讨壮民族的居住地变迁、族属身份认同、语言文字形成、婚俗特征、服饰变化以及居住环境等有关民族形象构建问题时,我们还将中央王朝对壮族地区的统治变化、汉人口迁移的影响、各民族相互间的交流与认同以及环境的变化等情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最后,归纳分析壮族演进过程中有效处理“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规律、特点、机制,形成有效实现壮族地区“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对策措施。二 研究方法

考虑到“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两者间关系的复杂性及其对民族地区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研究中我们除了将民族学调查材料与地方史志材料有机结合以及将正史与私人笔记、碑刻资料、族谱资料进行综合运用外,还广泛运用了理论演绎与实证归纳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抽象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第三节研究重点与难点一 研究重点

本课题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10个方面:(1)通过对壮族地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层面适应问题的研究,深入探讨壮族发展策略选择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进而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壮族地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实质和实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2)深入剖析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变迁对民族的形成、发展以及民族关系处理的具体影响;(3)人地关系与民族关系的内涵剖析以及人地关系对民族关系变化和民族人口迁移的影响;(4)基于历史演进和人地关系视角的壮民族分布版图变迁的特点、原因剖析以及壮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聚落选择的历史与地理影响因素探讨;(5)人地关系变化对壮族的耕作技术变革、种植结构调整以及畜牧和狩猎方式选择的具体影响;(6)壮族形象塑造与嬗变的基本规律及其人地关系变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7)壮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适应策略选择问题探讨;(8)壮族“汉化”与汉族“壮化”现象形成的人地因素分析;(9)人地关系对壮族民族关系影响的类型与途径;(10)基于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视角的广西民族地区和谐、持续、稳定发展的对策选择。二 研究难点

本课题拟在8个方面有所突破:(1)如何在深入探讨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有效处理好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对策模式;(2)如何借助于“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协调来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3)如何在“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的探讨中揭示出历史和现实中的壮族“适应环境的机制与机理”规律;(4)如何挖掘出“人地关系”对壮族的民族认同、民族行为倾向选择、城市演进的时空轨迹变化、民族个性心理和民族形象变化、社会组织与文化演进的地域特色形成以及壮汉文化多元交汇现象良性发展的深层次影响;(5)壮族形象塑造与嬗变的基本规律及其人地关系变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6)基于历史演进和人地关系视角的壮民族分布版图变迁的特点、原因剖析以及壮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聚落选择的历史与地理影响因素探讨;(7)自南宋至元、明、清时期的壮族分布版图变迁的历史演进轨迹及其深层次的人地因素影响;(8)如何在理论上通过对壮族调适人地关系的个案研究,既深入探讨中国民族地理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民族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又力争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及实践借鉴。第四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一 民族关系与人地关系适应性问题研究现状及述评(一)人地关系的理论演进脉络

人地关系,狭义而言主要指人口与耕地间的关系;广义而言,则包括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间影响与制约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性的人”,人地关系理论中所谓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人;“地”不仅包括地球系统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诸要素共同构成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因人类作用而改变了自身的人文地理环境,因此,探讨“人地关系”时就不能仅仅基于自然环境的范畴来加以考虑,而是需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剖析。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现今又成了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民族学甚至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考虑基点。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扩散以及人类活动空间结构的一门科学,既包括对物质生产流通的研究,也包括对居民及人类居住场所和栖息规律的研究;此外,诸如非物质的文化意识形态、行为方式选择与风俗习惯等的研究也是“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内容。考虑到各类环境对人类和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考虑到随着人类社会进步以及民族发展对相关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不仅成了各民族发展的共识,而且事实上也正在引导着人们进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因此,近年来无论是经济学研究、地理学研究、生态学研究,还是民族学和政治学研究都将“人地关系”理论提上了议事日程。

人地关系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其思想源远流长,最上可追溯至古希腊的希波革拉第(前460~前377)所著的《论空气、水和地方》。事实上希波革拉第只初步认识到了诸如空气和水之类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柏拉图(前427~前347)和亚里士多德的(前384~前322)也分别在其相关著作中体现出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关系”进行专门研究和提出系统理论观点的学者当推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atzel,1844~1904),其在《人类地理学》中不仅充分阐述了地理环境对人类分布和发展的支配作用,而且还对人类掠夺环境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剖析。尽管其认识常常导致论断与事实的不符,但毕竟使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生产生活方式并进而理性看待一直被忽视的“人地关系”。自此后,不仅“人地关系”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而且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土地科学、人口学、经济学、农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的研究等也开始涉足“人地关系”领域。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认识程度的影响,应该说在“人地关系”的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在系统性方面和研究成果等方面均远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事实上,自19世纪李特尔创立人文地理学后,人地关系研究即开始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形成了侧重于对人类活动限制作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反映人类活动能动性和地理环境作用概率特征的环境或然论;维持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适应论和人类生态学;人类通过文化创造和文化积累改变地理环境的文化景观论等理论。李特尔之后,英国的麦金德又将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球陆地空间位置相结合,提出了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的“大陆腹地”概念;而阿钦努的《地理学的理论问题》则改变了苏联将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割裂的做法并进而使人地相关思想重新得到承认和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地关系协调论不仅逐步被公认和提倡,而且计量方法、生态理论、系统理论、协调理论和控制理论、感应理论与行为理论等被广泛引入地理学研究中,结果又使人地关系的研究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与定性结合,尤其是对于微观地区研究的更加深入,又使人地关系理论找到了更佳的落脚点和拓展空间。为避免空间分析等学派分析的机械性和将人地关系物化的倾向,1976年出现的“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从正面探讨了地理学人地关系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人地关系理论的基础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盛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更是将“人地关系理论”演绎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实践中将“人地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也成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共同的认识和选择。

与国外研究相比较,在“人地关系”的研究方面,我国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取向选择。从思想源头上看,《山海经》《尚书》《周易》《史记》《汉书》和《齐民要术》等典籍就已涉及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和人地关系的记载和论述,而且也都蕴含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因地制宜思想”。从总体上看,我国古代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描述多为现象罗列或堆积,缺少系统性、具体性和因果关系的分析。此外,由于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方面,我们也几乎没有跳出过“过去的认识圈子”。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国人文地理学一度遭到否定,同时,地理学的自然研究与人文研究出现严重割裂,科学体系的建立被长期中断。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地关系在科学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构建、国际学术前沿领域的追踪、人地关系地域体系打造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的像吴传钧、左大康、邓静中、陈传康等人的开创性工作,不仅构建起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及其内容框架体系,而且还根据一定地域内人地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和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构与潜力,预测了特定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进而最终构建起了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此外,胡兆量等人探讨了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媒介作用;曹诗图则研究了文化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马洪元分析了民俗演化与人地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王爱民等学者分析了人地关系研究中的土地利用特征指标;刘毅等人则将人地关系与区域发展战略调整有机结合了起来;李香云等人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岳天祥等人研究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一是客观角度分析的多,结合区域和民族发展实际需求的少;二是理论层面上缺少与哲学等其他学科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应该说,这是与国外同类研究的最大区别;三是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理论分析和综述的多,来源于试验和调查的较少;四是对区域不同时段内不同自然地貌、不同行政层次人地关系对比研究的较少,同时,学科交叉的有效性也做得不够;五是对造成人地关系紧张的现象性因素描述的多,而对其中的相关机理分析和制度构建探讨的少;六是缺乏基于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基础上的人地关系优化问题研究;七是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科研队伍缺乏长期的稳定性,主要的科学家或科研骨干力量仍然局限于一小部分人。

鉴于我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现状及其人地关系实际,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地关系”理论研究进程并使其在实践中发挥出指导作用,近年来,在“人地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我们有必要在如下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力争在多层面上构建人地关系理论框架,包括人地关系理论架构的哲学思考、现代哲学思潮和流派指导下的人地关系理论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模式下的人地作用机制和区域响应、典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与演变机理、人地系统中各要素的作用关系及其空间模式;二是重视在传统的中观时空尺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多极空间尺度方向发展,为此,在地域系统综合研究和层次细化研究方面,一方面注重人地整合和跨专业、跨学科的实质性合作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加强物理、化学、生物与人类活动过程的微观机理分析,同时,注重对物质迁移、能量交换等动态环境过程的研究;三是在研究方法上,注重实地调查,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在工具选择上,除了应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外,还应结合先进的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实验观察检测工具,以减小误差;四是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推广运用,切实消除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二元分割现象,在有效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