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世界历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07:09:01

点击下载

作者:云牧心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试读:

前言

PREFACE

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本书就是对一些世界历史往事的概述。

日往月来,物换星移,几千年来,人类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兴盛与衰微,辉煌与悲怆,和风丽日与腥风血雨,多少事如烟而逝,多少事流传百代,多少人悄然而去,多少人浮沉史海……这一切汇成了浩瀚的历史长河,铸成了灿烂的现代文明。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艰辛,世界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

哲人培根说过:“读史使人睿智”。是的,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掌握关于过去的一门学问,更不是只为获得展示儒雅、炫耀渊博的一种资本,了解昨天,更重要的是为了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头脑,汲取宝贵的人生启迪。

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大都是通古博今的人:二战时期久负盛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精通各国历史,过人的学识可与历史学家相媲美;伟人毛泽东对许多历史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孜孜不倦地研读史书;马克思、恩格斯在史学领域多有建树,他们所提出的众多理论学说已被后世学者奉为经典。纵观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不是在众多的学科中给历史学以极高的地位。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就曾指出:研究历史就是为了对人类目前的活动看得更清楚。看来,学史确实有着实实在在的“功利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了解本国和本民族的历史都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而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只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对世界的历史一无所知,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当人类用以代步的交通工具越来越进步,当人类生存的环境及未来的命运联系得越来越紧密,人们关于时间与空间的观念也在进行着一场革命,人们有理由把自己居住的星球视为一个“村庄”。观念的革命势必带来行为的转变,社会发展至今,谁再对别国历史不闻不问,谁再对异邦文化横加排斥,谁就难以成为一名眼界开阔、前途远大的“地球村”村民。可以说,对于现代人来说,哪一方面历史知识的缺乏,都是知识结构的一种欠缺。

历史知识的普及向历史读物的通俗性和趣味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读物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其中尤以世界史读物为甚。

在浩如烟海的史学书籍中,要想找到一本真正把知识性和通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世界史读物,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各类史书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枯燥无味、晦涩难懂的语言形式,呆板平直、缺少生气的叙述方式,似乎已在历史书籍与普通读者之间筑起了一道壁障。

如何能使史学从神圣的殿堂走入民间,如何能使人们在如欣赏文学作品一般的心境中,轻松自如地获取历史知识,是史学工作者所应该解决的问题。本书编者不揣浅陋,试图在这方面做一点努力。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个个历史事件展现世界风貌,以形象明快的语言描述一个个历史人物,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向广大青少年读者奉献一本人人都能读得懂的世界史读物,是本书编者的心愿。

让我们以下面一段意蕴颇深的话结束前言:“今天由昨天而来,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复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远古;过去的历史今天仍然存在着,它并没有死去。”——柯林武德

第1章 心灵革命

——思想和文化的进步思想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与和谐的核心。思想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思想道德与文明、思想道德进步与和谐文化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文化逻辑包含着道德文化,思想道德是文化的灵魂,是文明与和谐的核心。人类的文明与和谐就体现在思想道德的进步中,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是精神文明和和谐文化的主题。从《汉谟拉比法典》到社会主义革命,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在不断进步。

记录最早的法律:《汉谟拉比法典》

《汉穆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竭力维护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王,约在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因统一两河流域与颁行法典的历史活动而著称。对内推行缓和阶级矛盾、加强王权和发展经济措施,抑制债务奴隶制,使其在长期对外用兵中有相对稳定的后方,促成国家繁荣,巴比伦城变为西亚最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社会经济形势与阶级等级关系的状况,在位期间制定了一部反映奴隶主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定的成文法典,旨在维护财产私有制,全面调整自由民之间的关系,巩固现存秩序。法典大概完成于巴比伦尼亚统一之后。序言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正文包括282条法律,涉及现代意义上的诉讼法、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内容,意在调解自由民之间的财产占有、继承、转让、租赁、借贷、雇佣等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婚姻关系。法典表明古巴比伦社会存在奴隶主、奴隶、小生产者三个基本阶级,此外与阶级关系不尽一致的等级关系。自由民之间分为有权者阿维鲁和半有权者穆什根努两个等级。前者原意是“人”,享有一些特权;后者原意可能是“礼拜”,法律地位低下。法典对债务奴隶制和高利贷有所抑制,限制对小生产者过分的掠夺,以免动摇兵源和税源。法典对奴隶制予以严格保护,体现了法典的性质。结尾部分除继续对汉谟拉比歌功颂德外,还强调法典原则的不可改变性。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由J·摩尔根指导的法国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以阿卡德语镌刻的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合成,高2.25公尺,上部周长1.65公尺,底部周长1.90公尺。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高0.65公尺、宽0.6公尺)。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楔形文字是垂直书写的。法典中部分铭文(法典第66至100条)在古代就被磨损。据考证,埃兰王于公元前1150年前后入侵巴比伦尼亚,将该法典石碑作为战利品运回苏撒。大概,他为了在石碑上刻记自己的功绩而使人磨损部分原文。但因某种原因(或许因他不久即逝世)而未能重刻。残缺的铭文部分是依据苏撒出土的法典复本断片复原,部分是依据在亚述古都尼尼微和两河流域其他城市遗址发现的泥板抄本予以补白。法典石碑石质坚硬,书法精工,属于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典型官方文献。石碑现藏法国巴黎卢浮博物馆。

法典的基本特点:首先,它明显地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保护奴隶制的私有制;其次,法典还保存某些习惯法残余,例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原则(第196、200条)和神判习惯(第2、132条)等;再次,从现代意义上说,汉谟拉比法典并未区分公法、私法(民法)和刑法,诸法合一,法律条例既从民法角度也从刑法角度来确定。

古巴比伦尼亚时代(从伊新·拉尔沙时代至古巴比伦第一王朝灭亡),两河流域进入法典编纂的鼎盛时期。这是因这一时期奴隶制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迅速发展,土地和奴隶的私有制以及租佃雇佣关系和高利贷活动空前增长所致。阿摩利人统治下的各城邦在继承苏美尔立法基础上制定了许多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私有制的法典。例如,伊新第五代国王李必特·伊丝达法典和埃什努那国王俾拉拉马法典,而巴比伦第一王朝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年)集以往法典编纂之大成,制定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序言申明,“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者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照临黔首,光耀大地”。《汉谟拉比法典》一方面是使阿摩利人的习惯法成文化,另一方面吸收了两河流域固有的苏美尔、阿卡德立法与伊新·拉尔沙时代城邦立法的成果。它的制定标志古西亚法律制度的进步、国家的成熟。

拒绝越狱:古希腊哲学的分水岭——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心灵的转向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灵魂不灭说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寻求事物的普遍定义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所以哲学史家把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进步思想: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存在

公元前320多年前的雅典城郊外,常常可以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人,身边跟随着十多位青年,他们或是在树林中逍遥自在地漫步交谈,或是坐在山谷溪旁的大石块上,热烈地讨论着。“老师,您再讲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老人捋了捋胡须,缓缓地说到:“我们希腊人有个很有趣的谚语: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不正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三段论’吗”……

雅典人都知道,那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他吕克昂学园高级班的学生上课呢。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公元前367年他拜柏拉图为师,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提出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提出并阐释了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些思维的基本规律。有些原则和范畴以及一些专业术语至今还在沿用。

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认为人类知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的感觉。创立了自己的四因说。(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和目的因),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产生,运动和发展都不外乎是这四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17岁起,就被父亲送到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多德戴上缰绳。”意思说,亚里士多德非常聪明,思维敏捷,不同于一般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

在学园里,亚里士多德经常和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他不同意柏拉图把真实存在看成是“人的理念”的唯心观点。他提出这样的问题: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后来,亚里士多德终于抛弃了柏拉图的许多唯心论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永恒的,不是靠什么观念产生的。是先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三角形状的东西,然后在人们头脑中才有三角形的观念。代数和几何的定律是从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他还认为,生命和世界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空间和物质。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辩证法观点。但是,亚里士多德碰到一些解释不了的现象,还是要把老师的一些唯心论的观点搬出来帮忙,常常弄得自相矛盾,在唯物论和唯心论这两种观点中摇来摆去。

柏拉图死后,亚里士多德离开学园。从公元前343年起,他给当时的马其顿王国王太子亚历山大当老师。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办学。

他首先提出了对青年学生必须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方面的教育,并且提出了划分年级的学制。他主张,对于7岁到14岁的儿童,国家应该为他们办小学,让他们学习体操、语文、算术、图画和唱歌。对于14岁到21岁的青少年,国家应该为他们办中学,教他们历史、数学和哲学。体育是为培养强健的体魄,德育是为了培养自尊心和勇敢豪放的性格。他还主张,在青年们中学毕业之后,还要对其中的优秀分子继续培养。因此,他创办了吕克昂学园。这个学校是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中心之一。

亚历山大国王十分支持亚里士多德办学,据说先后提供了800金塔兰(每塔兰合黄金60磅)的经费。亚里士多德在学园里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图书馆,里面了珍藏了许多自然科学和法律方面的书籍。

亚历山大还通令全国,凡是猎手和渔夫抓到稀奇古怪的动物,都要送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学园里开展生物学的研究,时常解剖各种动物。经过无数次的解剖,师生们发现一条规律:动物进化愈是高级,它的生理机构也就愈是复杂。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还处于胚胎时期,亚里士多德孕育了这一胎儿并使它降生。希腊人之前的文化都是用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神秘变化的,到处都是神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光辉成就之一就是能以宽广的胸怀和勇气把科学组织成一个有条不紊的庞大机体。

但是,亚里士多德是拥护奴隶制度的。他认为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做奴隶,一部分做主人,是“当然而合理”的事,这又说明他思想中的阶级局限。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激烈地反对马其顿的统治。有人告发了曾做了亚历山大老师的亚里士多德,准备将他逮捕。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及时得到消息,帮助护送着他们的老师,逃出雅典,来到亚里士多德的故乡优卑斯亚岛的卡尔喀斯城避难。第二年夏天,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凄凉的境遇中死去。

印第安文明的顶峰:印加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废墟上,让我们深情的回望南美洲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印加文化。“印加”意思是“太阳的子孙”,因为这支印第安人自认为是太阳的后代,国王是太阳的化身(亦称印加)。他们原居今秘鲁的库斯科,讲歧楚阿语。在第9代王帕查库蒂(1438—1471)及其子图帕克(1471—1493)统治时期,开始征服邻近部落。11代王瓦伊纳·卡帕克(1493—1526)时,形成庞大的帝国,疆土北起哥伦比亚南部,南到智利中部,西临太平洋,东至亚马孙丛林,囊括今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总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人们称印加人是“新世界的罗马人”。

公元之初,印加人已有相当发达的农业。他们在坡地上修筑了许多带石砌护墙的梯田,并且建造了复杂的灌溉系统,最长的水渠长达113公里。掘地用人工,主要的工具是装有青铜尖头的木。印加时代秘鲁的人口比现在还多,所以食物的供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部分的家庭在高山的斜坡上开辟出梯田。

他们在山顶种植耐寒的土豆和谷物。在山腰种植豆子和玉米,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在山脚下他们种植水果和胡椒。通过仔细照管这些庄稼,他们能够从帝国所有不同的气候带收获谷物。

印加人通过建立灌溉系统和梯田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改造了许多建了梯田的高山流域。通过把陡峭的斜坡夷为平地,并改造为梯田使得可耕地的数量大大增加。在温暖、干燥的山谷,在梯田里增加了灌溉系统,因此这些珍贵的土地也变成了产品。在温暖的土地上,玉米长势良好,玉米和用玉米酿制的啤酒是只在帝国举行的某些仪式上才能够享受到的奢侈品。玉米和其他一些食物产量的增加允许帝国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因此导致帝国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匠人。在帝国的沿海沙漠带,灌溉系统特别重要,但是大部分的水利系统都是在印加帝国征服这片土地之前就长期存在的。

印加文化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制陶、纺织和金属加工。印加文化的彩陶继承莫奇卡文化的传统而又有自己的特点,常见的器形有双耳小口尖底瓶、敞口直筒杯、单柄浅碟、单柄小口壶等,造型优雅,图案有动物纹和几何纹,后者较常见,色彩绚丽。棉毛织品也很精美,织物中有时夹有金线或鲜艳的羽毛,图案丰富多彩。印加人还长于金属冶炼和加工,已能开采金、银、铜、锡等金属。青铜制造的刀、斧和镰,刃口都经高热锻制以使其更加坚韧,金、银、铜制作的首饰和器皿,也非常精巧。库斯科太阳神庙中的金制巨形太阳盘镶嵌有人面相,四周环以光芒,是印加人装饰艺术的杰作之一。

印加人擅长建筑,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师。首都库斯科有宏伟的太阳庙,正庙四壁装饰着厚厚的金片,人称金宫,中间是一座金铸的太阳像,镶满宝石和翡翠,一旦晨光照进,光芒四射。庙旁有太阳神的“黄金花园”,布满金银制成的花卉草木、飞禽走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几可乱真。他们修建两条贯通南北的大道:一条在高原,从哥伦比亚南部直通智利,长约5600公里;另一条在沿海,从厄瓜多尔经秘鲁到智利中部,长4000公里。路面宽5~8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的藤编吊桥长达60米。干线之外还有支线,通往全国各地。大道沿线遍设驿站,险要地段筑有要塞和烽火台。

印加人在数学和天文方面也有成就。库斯科设有观象台和测定时间、季节的“日表”。他们采用阴阳合历:太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共计354天;太阳历以冬至为岁首,一年有365.41日。他们会制作木乃伊,把国王的尸体保存下来供人们崇拜,或在盛大节日时抬着游行。他们能用青铜刀进行开颅手术,还知道从古柯叶中提取可卡因作麻醉剂。印加人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以结子的位置代表数字,以颜色代表物品,如黄、白两色分别表示金银。

1532年,西欧殖民者皮萨罗等攻占库斯科,最后一位国王被杀,印加遂亡。

时代的巨人:发起宗教改革运动的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1483—1546),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1483年11月10日生于德意志萨克森州埃斯勒本。那时的德国,经济比较发达,地理位置重要,商业比较繁荣。但与西欧各国相比,它的经济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分散性,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经济的分散性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状态。政治经济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导致国内一片混乱。天主教会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僧侣们无恶不作,整个国家处于一片“混沌”状态。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德唇枪舌剑、咄咄逼人的攻势之下,约翰·艾克狼狈不堪地败下阵去,这场大辩论无疑成为路德宗教改革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机。

1520年是宣扬路德学说最火的一年。那一年共出版德文书籍、文章208册,其中路德的著作有133册之多。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都发表在那一年。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矛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廷的奢侈腐败,他矛头所指是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

这一切点燃了下层人民的热情之火,呼出了人们的心声。人民拥戴路德,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人员却对路德恨之入骨。1520年10月,教皇下诏书,勒令路德在60天之内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教皇的诏书付之一炬。路德的反抗行动进一步划清了自己同教会的界限,同时也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和西欧各国的人民,他们更加崇敬路德,也更加向往宗教改革。可以说由路德点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西欧各国已成燎原之势。

面对这种可怕的局面,教皇有些慌了手脚,只好一再敦促德皇查理五世为路德定罪。德皇终于决定于1521年4月17—26日,在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为路德定罪,给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叛逆者以惩戒,同时也要给路德的拥护者们表演一次杀鸡儆猴的把戏。路德并没有被教皇的淫威吓倒,他昂首挺胸地到达沃尔姆斯,在帝国会议上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帮人无计可施,只好蛮横地对路德进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路德无法立足,只好隐居到瓦特堡,从事圣经翻译。

路德并没有沉寂下去。他选择的圣经翻译工作有着不可估价的积极意义。

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圣经面世了,海涅认为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是“创造了德语”。路德所译的圣经是依照着未经后世篡改的希伯莱文和希腊文原本。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译的圣经使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

但路德不能代表人民。当德国农民要把宗教改革变成一场推翻现存剥削制度的政治革命时,路德退缩了,最后走向背叛,成为世俗统治者的代言人。他先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又开始回维登堡讲道,平息骚乱,最后写了《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他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由劝抚、调解到力主镇压。后来又叫嚣“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杀,就像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丑恶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路德彻底脱离了人民,路德教在德国蜕变成为世俗诸侯的工具。以路德为代表的市民阶级温和的宗教改革运动,仅在宗教形式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恩格斯说“路德不仅把下层人民的运动,而且连市民阶级的运动也出卖给诸侯了”。

1546年2月,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岁。路德一生功过参半。他所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

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这一光荣。

掀起思想文化的大浪潮:欧洲文艺复兴

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于15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和“黑暗的时代”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后来,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珂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这是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

神权统治下的一缕阳光:法国爆发思想启蒙运动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指“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激励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这就是“启蒙运动”。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在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辈出,影响尤大。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果将它同文艺复兴运动作一比较,那就更为清楚了。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其次,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再次,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面向现实。到了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尔德尔,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等,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还有,从文艺的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征不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他们自己的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启蒙著作,成了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百科全书”。作品中的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的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有些作品,由于哲学意义的深刻、强烈,使它们变成小说化了的哲学论文。启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纯理性的特点。

17~19世纪初在欧洲各地先后兴起的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潮。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认为,社会之所以不进步,人民之所以愚昧,主要是由于宗教势力对人民精神的统治与束缚,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树立理性和科学的权威。他们认为,人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不合乎人的理性的东西就没有存在的权利。他们主张传播科学知识以启迪人们的头脑,破除宗教迷信,从而增强人类的福利。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宣扬自由、平等和民主。在他们看来,封建专制制度扼杀自由思想,造成社会上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上的落后。因此,他们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民参与政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启蒙运动,特别是18世纪启蒙运动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北美的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它的矛头是封建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会为对象的,因此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其次,启蒙思想家宣扬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体察功能自由、博爱、平等,而且这些思想迅速在欧美传播,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而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

为了黑人的自由:废奴思想席卷美洲

这是一场从19世纪30年代初开始在美国北部兴起的要求彻底废除黑人奴隶制的群众运动。早在殖民时代和独立战争时期,B.富兰克林、A.杰弗逊等人就提出废除奴隶制。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先后废除黑人奴隶制。但南部诸州由于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种植园奴隶制不断扩大,威胁着美国人民的民主权利。19世纪20年代前后,废奴运动的组织在美国开始出现。1826~1827年,143个废奴团体在巴尔的摩召开大会,谴责奴隶制度的罪恶。30年代初,W·加里逊在波士顿出版《解放者》周刊(1831~1865),并和其他废奴主义者于1832年创建新英格兰反奴隶制协会。1833年4月在费城成立了全国性的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总部设在纽约。随后反奴隶制协会在北部各地纷纷建立,到40年代这类组织约达2000个,参加协会人数超过20万人,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废奴主义者虽然遭到反动势力的多方压制和迫害,仍坚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出版了几千种书籍、报刊并散发了大量传单,有大批演讲员到各地宣传废奴运动的宗旨和控诉奴隶主的罪行,各种文艺作品和专著也以不同方式揭露和抨击奴隶制的罪恶,不断推动废奴运动向前发展。此外,废奴主义者还组织“地下铁道”,通过隐蔽的方式,经由秘密的路线和食宿站,指引和协助大批黑人奴隶逃离南方。到美国内战爆发之前,估计至少有6万人因此获得自由。“地下铁道”的组织者之一H·塔布曼是女奴出身,她多次深入南部各州,协助数百名奴隶逃出南方而获得自由。

19世纪40年代开始有不少废奴主义者主张采取政治斗争。道格拉斯和塔潘兄弟(A·塔潘和L·塔潘)等人组织推行废奴主义纲领的自由党。有人力主武装斗争。但加里逊等人坚持只用道德说教的方式,不赞成采取政治行动,更反对组织废奴政党和武装斗争,运动出现分裂。1852年出版的H·B·斯托夫人所著《汤姆叔叔的小屋》(一译《黑奴吁天录》)对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作了极其动人的描述和揭露,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反响,有力地推动废奴运动的发展。美国的马克思主义者J·魏德迈等人号召工人投身废奴运动。运动在北部广大工人、农民、黑人和妇女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到50年代获得社会上各阶层人士的多方支持,逐渐形成联合战线性质的政治运动。1859年爆发的约翰·布朗起义将废奴运动推向高潮。

近代西方废除奴隶制度:提起西方文明,那些崇拜西方的幼稚者,完全不看西方社会的进步是复杂、漫长的过程,以为民主、自由是天上掉下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确立以后,在推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同时,依然有大量反动、黑暗的旧制度残余,阻碍着社会发展。西方还有奴隶制残余,十九世纪,英国还贩卖鸦片,贩卖中国劳工,殖民者甚至在非洲掠夺人口,贩卖到美洲,美国独立了近百年,统治疆域从大西洋向西扩展到太平洋,是最早实行共和制的国家之一,但是其南方还有大量的蓄奴州,维护剥削黑人的奴隶制度,在俄罗斯也依然是实行农奴制度。西方废除奴隶制的过程也是不平坦的,在欧洲除了英法等国内废除了奴隶制,在普鲁士是1807年,斯坦因发布《十月敕令》,解除农奴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俄罗斯的农奴制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1767年,俄国还禁止农奴控诉主人,准许农奴主可以任意把农奴发配西伯利亚。直到1803年才通过了可以解放少数农奴的法令,根据法令解放的奴隶只占总数的0.5%。1807年斯贝兰斯基开始改革,乌拉尔各工厂农奴免除隶属关系,改革是仿效西方的民主制度,被拿破仑称为“俄国最有头脑”的斯贝兰斯基改革失败了,俄国直到1861年才彻底废除农奴制。1861年,美国的林肯当选总统,在美国为了废除农奴制,甚至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是人类近代史反对奴隶制的一次最重要革命。整个战争进行了四年,林肯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法令,随着南北战争的胜利,奴隶制在美国才得以废除。而英国在1807年制定了禁止贩卖非洲奴隶的法案,直到1833年才通过了法律,把奴隶制视为非法。法国大革命后1784年成为第一个宣布废除奴隶贸易的国家,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直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后,奴隶贸易才基本中止。可以说1861年具有世界反对奴隶制的纪念意义,正是由于林肯、格兰特、斯坦顿、谢尔曼领导的解放战争,不仅实现了美国的统一,更重要的是,摧毁了世界上最大的奴隶市场,为最终废除奴隶制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思想的到来:无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自己的解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发起的革命斗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当时第二国际的各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公然背叛工人阶级事业。他们非但没有号召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对列强间的争霸战争,反对本国政府;还公开站在本国资产阶级政府方面,在国会中投票赞成政府的战争拨款,参加战时资产阶级政府,为帝国主义效劳。因此,第二国际实际已经分裂成为一群互相厮杀的社会沙文主义政党,它已经彻底破产了。而另一方面,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急剧尖锐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了迎接世界革命的到来,无产阶级需要有一个新的真正革命的国际组织。这个光荣使命最后落在了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身上。

1914年11月,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的反战宣言中,首次提出要建立新的没有无产阶级叛徒参加的第三国际。列宁为了创建这样一个组织,在思想理论和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内就存在着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左派力量,如德国的斯巴达克派,保加利亚的紧密派,波兰社会民主党的左派分子等。但是,这些左派分子在思想上并没有同右派彻底划清界限,在组织上还同中派右派同居在一个党内。为了帮助各国左派,列宁发表了《第二国际的破产》、《社会主义与战争》、《论欧洲联邦口号》、《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著作。列宁不仅揭露了修正主义的错误,而且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胜利的学说。列宁的这些著作给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的前途,为建立新的国际奠定了必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阿根廷、芬兰、波兰、匈牙利、奥地利等国在1918年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也在1918年11月爆发革命,年底,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各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创建共产国际提供了前提条件。1919年1月,俄共以及波、奥、匈等八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通过了告各国无产阶级组织书,要求他们派代表来苏俄,讨论成立共产国际的问题。

为了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民主党右翼于1919年2月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社会党人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有26个国家的102名代表。会议决定恢复第二国际,即伯尔尼国际。

1919年3月2日,各国共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主义组织的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开幕。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和武装干涉,能从国外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当时只有德国、奥地利等少数几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多数代表是在苏俄的外国侨民。当时旅俄华工联合会负责人刘泽荣(刘绍周),张永奎作为中国代表也列席了这次会议。

列宁在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报告。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修正主义颂扬一般民主,实际是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即资产阶级专政。他们斥责一般专政,实际是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列宁的报告具有重大意义。它指明,新的国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国际成立后,各国革命运动有了重大发展。苏俄取得粉碎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1919年春,匈牙利和德国的巴伐利亚地区一度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意、英、法、日、美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印度等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也蓬勃发展起来。1919年,荷兰、丹麦、保加利亚、墨西哥、美国等国先后建立了共产党。1920年春夏,希腊、西班牙、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建立了共产党。

1920年7-8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41个国家的217名代表。这次大会同上次不同,大多数代表来自国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会。

国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又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一批新的共产党。1920年,英国、法国、土耳其共产党成立。1921年,意大利、中国、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相继建立了共产党。

中派分子,于1921年2月在维也纳开会,成立了“社会党国际工人联盟”,即第二个半国际。参加会议的有英国独立工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等。它们宣称站在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中间,但两年后就同第二国际合并了。

1921年6-7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这次参加大会的已发展到52个国家的605名代表。中国的张太雷和瞿秋白参加了大会。

此次大会是在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高潮已过,各国革命斗争受到挫折情况下召开的。大会认为,当前各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争取群众,并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

1921年12月,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提纲指出,共产党可以同社会党签订统一战线协定,但必须保持共产党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1922年11-12月,共产国际在苏俄举行第四次代表大会。此次出席大会的有58个国家的408名代表。陈独秀和刘仁静代表中国共产党出席了本届大会。大会进一步讨论了关于统一战线问题,肯定了执委会通过的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提纲,并要求东方各国共产党在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中建立反对帝国主义的统一战线。

此后,共产国际在1924年,1928年和1935年先后召开了三次代表大会。到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布结束活动并解散。共产国际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第2章 视觉的盛宴

——文学艺术的发展对青年人来说,全面了解外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杰出文化成就,了解各个时期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杰出贡献和重大影响的国家、地区的文化,加深对国外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历史沿革、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技成就、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认识,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非常必要。本章带您了解外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发展。

唯心理论: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正义的哲学家。可以说他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该书自始至终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正义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法律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柏拉图认为,人都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理性即智慧和知识,当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时,后两者则表现为勇敢和节制。可见,智慧、勇敢和节制都是人的美德。在国家生活中,各人从事的工作取决于各自的德性具有智慧品性的人由金铸成,是国家的统治者具有勇气品性的人由银铸成,将成为保护国家的军人和武士欲望则为广大自由民所共有,它由铜和铁铸成。每个人的天性在出生时又由神铸定,它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不可任意更改的。

柏拉图把正义分为国家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他在《理想国》中指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国家的三个阶层各守其职、各安本分,治国者靠智慧把国家治理好,卫国者凭勇敢保卫好疆土,劳动者以节制搞好生产,从而使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之中;柏拉图强调,每个人只能从事最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行其是,各司其职,不得任意改变。正义就存在于社会有机体各个部分间的和谐关系中,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即正义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使每个人都在最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上工作是社会组织的最高原则,它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这就是社会的最大正义。而个人的正义就是人心中的三个部分各尽其职各安其分,理智以智慧统帅心灵,意志以勇敢保护心灵,欲望以节制为心灵的正常活动提供生理基础,三部分协调配合,使心灵处于和谐安宁之中。《理想国》是从什么是正义这一问题开始讨论的,即探讨正义的定义。首先驳斥了关于正义的几个错误定义,如正义就是欠债还钱,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强者的立义,可正义的定义仍然不得而知。柏拉图随即改变了考查的方法,将自己的视线放到了城邦,希望能够在城邦中找到一个较大的正义,然后再考查个人身上较小的正义,由此看清楚真正的正义。为了这个目的,柏拉图构建了自己的理想国。在此隐含着一个前提,即正义的概念是普适的,对于城邦和人是一样的。对于古典政治哲学家来说这样的前提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成立,因为他们追求的就是普遍的理念。

整个逻辑思维过程看似周全合理,但它有两个致命的弱点:(1)它使正义论固定化、永恒化。因此,这种正义论往往沦为对现存制度进行顽强辩护的思想工具;(2)这种正义论的前提纯属人为的抽象设定,尽管“正确”得无以复加,但它不能解决抽象前提与实际社会的矛盾。这使得它实际上成了一种任意的主观臆断的学说。正如凯尔森在《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一书中说到虽然对于正义的期望是人们永恒的对于幸福的期望,但是,为每个人都提供幸福的合乎正义的秩序是不可能有的,甚至连为最大多数人谋取最大幸福的社会秩序也是不存在的。因为“社会秩序所能保证的幸福只能是集体意义上的幸福,即作为社会权威的立法者承认对某些需要的满足是值得加以满足的那些需要,例如吃、穿、住的需要”。但是,人类哪些需要是值得加以满足的?特别是它们的安排如何?这些问题都无法用理性认识的方法来加以回答。它们只能取决于情感因素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是主观的,从而只是相对的,它因人而异。“既然人类分成许多民族、阶级、宗教、职业等等,彼此往往发生分歧,所以也就有着许多很不同的正义论念,多到使人甚至不能简单地讲正义的地步。”

柏拉图的正义论让人诟病的地方是其中所蕴涵的极权主义思想,首先是城邦的政治权力为统治者和护卫者所垄断,虽然少数才智卓越的工匠等级的人也可能上升到统治阶层,但是如果你只是工匠身份的话,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参加政治活动的,你只有服从命令的义务,这和现代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一定政治权利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其二,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三章中提到过高贵的谎言,即让城邦的人们相信这样的传说,统治者身上天生搀有黄金,护卫者是白银,而农民工匠是铜铁。后世的学者由此认为理想国中的行为是愚民政策。比如波普尔就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猛烈轰击柏拉图的学说,认为柏拉图是极权主义政治的祖师爷。

波普尔发现柏拉图的正义学说与现代极权主义之间惊人的相似性,他在柏拉图的正义论中发现了一个极权主义的政治纲领,其要点是:一、严格的阶级区分,统治者是牧人,被统治者是畜群,二者必须严格区分;二、国家的命运就是统治阶级的命运,统治阶级的独特利益,就是国家的整体利益;三、统治阶级对军队的垄断权;四、思想检查制度,以持续的宣传造就和统一思想;五、国家要自给自足,即统治阶级必须控制或垄断经济。由此认为柏拉图是极权主义的重要起源。

柏拉图正义论的极权主义思想因素,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现代比较重要的极权主义的观念,都直接得到黑格尔的传承。以至于在20世纪,世界上产生了以自由为目的,却给人类带来奴役后果的极权主义这一巨型利维坦。

当然,我们说柏拉图是极权主义主张者,并不是说柏拉图的政治设计倘若运用于实际必然导致极权主义,这还需要外在条件,而是说柏拉图的正义论实际在为极权主义的合法性进行了论证,提供了一个思维基础。

新时代文明的起源: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

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称为“悲剧之父”,约于公元前525年出生于阿提卡西部埃琉西斯的一个贵族家庭。他少年时期正是雅典贵族和平民激烈斗争的时期,是雅典由贵族统治向民主制过渡的时期,这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不无影响。公元前492年爆发了希波战争,埃斯库罗斯积极参加了抗击波斯的战争,参加过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和萨拉弥斯战役(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72年,埃斯库罗斯上演悲剧《波斯人》,描写波斯海军在萨拉弥斯海战中的覆没,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颂雅典的民主制度。公元前470年左右,埃斯库罗斯应邀前往西西里,创作悲剧《埃特纳女子》,纪念该城的创建。公元前468年,埃斯库罗斯在戏剧比赛中败给年轻的索福克勒斯,使他愤愤不平,认为是寡头派首领客蒙和他作对。公元前476年,埃斯库罗斯上演悲剧《奥狄浦斯》三部曲,获头奖。公元前458年,埃斯库罗斯重赴西西里,两年后在该岛南部的杰拉城去世。关于埃库罗斯晚年离开雅典的原因说法不一。有可能是政治性的,即在那时期民主势力的胜利和贵族权力的削弱使他难以接受。埃斯库罗斯于公元前499年首次参加戏剧比赛,一生写过约70部剧本(一说约90部),生前得过13次奖,传世剧本7部,它们是:《乞援人》(约公元前490年,一说公元前463年)、《波斯人》(公元前472年,得头奖)、《七将攻特拜》(公元前467年,得头奖)、《普罗米修斯》(约公元前465年,一说公元前469年)、《奥瑞斯特斯》三部曲(公元前458年,得头奖)。

普罗米修斯是泰坦巨人之一。在宙斯与巨人的战争中,他站在新的奥林波斯山神一边。他用黏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雅典娜赋予了这个男人灵魂和神圣的生命。普罗米修斯还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创造了火,并将之赠予人类。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在这之后,举行了第一次神与人的联席会议。这个会议将决定烧烤过的动物的哪一部分该分给神,哪一部分该给人类。普罗米修斯切开一头牛,把它分成两部分:他把肉放在皮下,将骨头放在肥肉下。因为他知道自私的宙斯爱吃肥肉。宙斯看穿了他的把戏。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这使宙斯感到不快。因此,他专横地把火从人类手中夺走。然而,普罗米修斯设法窃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带给人类。宙斯对他这种肆无忌惮的违抗行为大发雷霆。他令其他的山神把普罗米修斯用锁链缚在高加索山脉的一块岩石上。一只饥饿的老鹰天天来啄食他的肝脏,而他的肝脏又总是重新长出来。他的痛苦要持续三万年。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最后,海格立斯使普罗米修斯与宙斯恢复了他们的友谊,找到了金苹果,杀死了老鹰,因而解救了人类的老朋友。《普罗米修斯》或译《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般认为它是《普罗米修斯》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二部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写宙斯与普罗米修斯和解,赫拉克勒斯把普罗米修斯释放;第三部是《带火的普罗米修斯》,写雅典人崇拜恩神普罗米修斯,举行火炬游行《普罗米修斯》情节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它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视为古典名作,这主要是因为剧中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一位爱护人类、不屈服于暴力的光辉形象。在神界新的一次权力斗争中,普罗米修斯作为提坦神之一,本来处于宙斯的对立面,但由于看到提坦神们难改横暴本性,自恃强大,不听普罗米修斯的劝告,难免失败的命运,于是便转到宙斯一边,帮助宙斯打败了以他父亲克罗诺斯为首的老一辈神,夺得了统治世界的权力。宙斯夺得权力后,很快变得专横、残暴起来。他不思报恩,见普罗米斯违背他的意愿,保护人类免遭灭亡,便严厉惩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面对痛苦的折磨坚强不屈,他掌握着宙斯的命运秘密,只有宙斯首先向他让步,他决不向宙斯求饶,他为人类忍受苦难的光辉、崇高的精神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赞叹。马克思称赞普罗米修斯是“哲学的日历中最高的圣者和殉道者”。宙斯在剧中没有出现,但又无处不在,因为整部悲剧就是宙斯滥施暴力的结果。埃斯库罗斯实际上是把宙斯作为一位暴君进行描绘,反映了诗人的民主精神。剧中伊奥的命运进一步反衬了宙斯的残暴,也使普罗米修斯更加憎恨宙斯。剧中还对一些其他神进行了描写,如威力神的凶残,长河神的怯懦,神使庸俗鄙陋,匠神苦于从命等,他们犹如暴君身旁的众生相。

本剧戏剧动作不多,但激烈的观念矛盾使剧中不乏戏剧冲突。剧本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风格,至今仍是古典戏剧舞台上的演出剧目之一。

寓意深刻:《伊索寓言》问世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许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作剧,狼来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伊索寓言》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而希腊寓言的总汇即《伊索寓言》。

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作为人们生活体会和经验的结晶,《伊索寓言》不仅含意深刻,而且艺术处理也很成功。《伊索寓言》的故事一般都比较短小,结构也比较简单,但形象鲜明、生动,寓言自然、深刻。《伊索寓言》中除少数寓言以人为主要角色外,绝大部分是动物寓言,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需要指出的是,《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中国。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中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是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两千多年来,《伊索寓言》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产生过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一再成为后世寓言创作的蓝本。如拉封丹的《龟兔赛跑》、克雷洛夫的《狐狸和葡萄》等都直接采用《伊索寓言》中的题材,经过艺术加工而成。

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是中古阿拉伯文学中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故事集,是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千零一夜》是在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的沃土上孕育而成的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的产物,这部文学名著汇集了古代近东、中亚和其他地区诸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情节变幻莫测,优美动人,扣动着世界各国读者的心,焕发出经久不衰的魅力。全书出场的人物形形色色,构成了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国家以及周边国家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一千零一夜》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部中古时期阿拉伯各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以其博大的内涵、高超的艺术,为后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养料。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歌德等人的创作,都受到过它的启示。在歌舞、戏剧、影视等艺术领域,其影响同样广泛而深远。《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地区的古代民间传说。传播至欧洲、亚洲许多国家。它们反映了东方文化的瑰丽色彩:神秘、奇异、幻想丰富、语言优美。它们把神奇的想象和当时阿拉伯的现实结合起来,读故事便可了解那个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一千零一夜》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和各种描写爱情、冒险以及动物生活的故事,规模宏大。《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一部叫《赫左尔·艾夫萨乃》的古代波斯故事集(即《一千个故事》),其故事源于印度,最初是梵文,后译成波斯文,然后再译成阿拉伯文,同时加进一些阿拉伯故事;第二部分源于伊拉克的阿巴斯王朝,特别是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第三部分是有关埃及麦马立克王朝的故事。其核心是第一部分。

据阿拉伯原文版统计,全书共有大故事134个,每个大故事又包括若干小故事,组成一个庞大的故事群。《一千零一夜》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从口头创作到编订成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早在公元世纪,印度、波斯等地的民间故事就流传到伊拉克、叙利亚一带。大约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出现手写本。又经过几百年的搜集、整理、加工、补充,大约到16世纪才最后定型。而由文人编纂成书,出版问世,还要晚一些。《一千零一夜》是中古时期一部优秀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不仅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具有重大影响的杰作。《一千零一夜》的产生据书中的交代是这样的:古时候,在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喜欢打猎,当他每次出外打猎时,王后和宫女就背着他同奴仆们到花园中饮酒作乐。国王发现后非常气恼,下令杀了王后、宫女和奴仆。从此以后,他每天娶一个处女做王后,第二天早上就把她杀掉。国中女子被杀了很多,京城中一片惊慌。有一天宰相正为没有给国王找到处女发愁,他的女儿山鲁佐德对他说:“把我嫁给国王好啦!”她立志要拯数其他女子,所以自愿嫁给国王。进宫后,她每夜都给国王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等到天明时,故事总是讲到最紧要的关头,国王只好把她留到明天,等故事讲完后再杀。这样一直继续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她感动了,决定和她白头到老,不再去杀其他无辜的女子。这个故事的实际意义当然不在于说明《一千零一夜》的产生,而在于借此能够把众多的故事在结构上联系起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涉及的地域十分广大,时而在巴格达,时而在埃及,时而在法国,时而在印度,时而在中国。故事的题材非常丰富,既有历史故事、冒险故事、恋爱故事,又有神话故事、幻想故事等。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戏剧从练笔开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后到伦敦,先在剧院门前为人看马,后成为剧院杂役、演员并开始剧作生涯。1599年,莎士比亚成为环球剧场拥有1/10股份的股东。他是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和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总计154首,戏剧37部。

1564年,莎士比亚出生在英国中部一个叫斯特拉福的小镇。小时候的莎士比亚很顽皮,是个“孩子王”。也许就是这点“叛逆”细胞,日后竟帮助他成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代文学巨匠。七八岁时,他就被送到学校,学习法文和拉丁文,也接触过一些古罗马的诗歌和戏剧。他聪明伶俐,对知识的领悟是非常快。可因家里破产,他只得离开学校,回家帮父母做一些家务。回家后,他就一边干活,一边继续学习知识。

后来,莎士比亚去了伦敦。为了谋生,他东奔西走,才在一家戏剧院里谋到了一个替绅士牵马的活。开始时,他对戏剧也不了解,只是在闲暇时,透过门缝和小洞去看舞台上的演出。看得多了,他对戏剧就产生了浓厚兴趣。有时,戏散了,他还在那里琢磨剧情和角色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被临时叫去扮演一个仆从,他是表演得惟妙惟肖,非常出色。打这以后,他就得到了大家的赏识,最后竟成了正式演员。他演戏很认真,演什么像什么。为了把戏演得更好,他还深入伦敦的下层社会,接触一些下层农民,去熟悉他们的语言谈吐,收获很大。

他深知自己知识浅薄,就更加发愤读书,钻研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了。凭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莎士比亚很快阅读了大量作品,并掌握了相当广博的知识。

从1590年开始,他尝试着去修改一些旧剧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写成了《亨利六世》等三个剧本,便引起了戏剧界的注意。紧接着,他又写了《查理三世》、《错误的喜剧》等作品,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就奠定了他在戏剧界的地位。在随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埋头进行创作,共完成了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和戏剧37部。他的作品语言形象生动,笔调辛辣幽默,还塑造了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朱丽叶等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堪称一代文学巨匠。

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沙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锦还乡,四年后与世长辞。

在煎熬中孕育情感:逆境求成长的伟大诗人——但丁

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恩格斯这样来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265年6月,但丁诞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小贵族家庭。当时,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最繁荣的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丁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当时的各个学术领域无不研究,这使他在青年时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

13世纪的意大利,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24岁时,但丁开始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后来,他所支持的党被打败,但丁因拒不认罪,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身流放。在此后的近20年里,但丁虽然也作过多次努力想重返故里,但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客死他乡。但丁在流亡过程中,周游了许多城市,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的困苦生活,加深了对意大利的认识,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是在流亡中写成的,其中以《神曲》最为著名。《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一万四千多行。后人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称这部作品为神圣的《喜剧》。这部长诗采用的是中古时期所特有的梦幻文学形式,通过但丁的自叙,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分,他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他正要登山,却被三只张牙舞爪的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暴、贪婪)拦住了去路,情势十分危急。这时,古罗马时代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对象贝阿德丽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然后又作为他的向导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狄斯城内,分成五层,分别收容一些异教徒的灵魂、好色之徒、犯饕餮罪者、贪婪挥霍者、生前动辄发怒的灵魂,这些人在这里受尽了各种煎熬。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内,也分成三层,收容的都是罪孽深重的灵魂。第三部分是一个分成四层巨大的深井,其底部是个冰湖,凡生前有残杀亲人或各种背叛罪行的灵魂都给冻在湖里。

能够进入炼狱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恶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这里的刑罚不像地狱里的那样残酷,并且带有一种赎罪的性质,因此灵魂们比较乐于接受。炼狱山共分七级,分别洗净傲慢、嫉妒、愤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种人类大罪。灵魂在洗去一种罪过的同时,也就上升了一级,如此可逐步升向山顶。山顶上是一座地上乐园。维吉尔把但丁带到这里后就离开了,之后但丁就由贝阿德丽采前来引导了。他们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的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史诗至此也就戛然而止了。《神曲》深刻地反映出从封建的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的历史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同时又广泛地描绘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状况,故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但丁谴责教会干涉世俗政治、破坏意大利统一的罪恶,批判僧侣阶级的贪婪、骄横和腐败。他摒弃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观念,强调人富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应该奋发向上去创造自己的命运。《神曲》批判中世纪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追求美德和知识,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诗人对鱼肉人民的封建领主、横行不法的贪官污吏、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者、追逐金钱的市民阶级,也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不仅如此,他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自私以及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弊端也作了指责。诗中也反映出但丁没有彻底摆脱中世纪思想和神学观念的羁绊。《神曲》中既写了人世的黑暗现实,也写了对来世的美好憧憬。这种既非纯粹的现实主义,又非纯粹的浪漫主义写法,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但丁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描写准确鲜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尽管《神曲》中人物众多,场面千变万化,但诗人往往寥寥数笔,就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把场景交代得清清楚楚,而所描绘的那些来世景象读来也颇有真实之感。但丁就是靠许许多多写得这样生动的细节,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宗教感情、内心经验以及古往今来的各种事物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将一生献给艺术:文艺复兴的奠基人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是文艺复兴意大利艺坛三杰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1475年3月6日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13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尔兰达约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1496年,米开朗琪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1501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大卫》,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米开朗琪罗生活在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之余,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并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大卫》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大卫是圣经中的少年英雄,曾经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保卫了祖国的城市和人民。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在这件作品中,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这位少年英雄怒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伟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米开朗琪罗在这里塑造的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他的姿态似乎有些像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某种紧张的情绪,使人有强烈的“静中有动”的感觉。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不仅如此,《大卫》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对人体的赞美,表面上看是对古希腊艺术的“复兴”,实质上表示着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米开朗琪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而是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得到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

1505年在罗马,他奉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命负责建造教皇的陵墓,1506年停工后回到佛罗伦萨。1508年,他又奉命回到罗马,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著名的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琪罗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1519-1534年,他在佛罗伦萨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1536年,米开朗琪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米开朗琪罗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米开朗琪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不同于达·芬奇的充满科学的精神和哲理的思考,而是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战场上归来的作家: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珂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贫困之家,父亲是一个跑江湖的外科医生。因为生活艰难,塞万提斯和他的七兄弟姊妹跟随父亲到处东奔西跑,直到1566年才定居马德里。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使他仅受过中学教育。

23岁时他到了意大利,当了红衣主教胡利奥的家臣。一年后不肯安于现状的性格又驱使他参加了西班牙驻意大利的军队,准备对抗来犯的土耳其人。他参加了著名的勒班多大海战,这次战斗中,西班牙为首的联合舰队的二十四艘战舰重创了土耳其人的舰队。带病坚守岗位的塞万提斯在激烈的战斗中负了三处伤,以至被截去了左手,此后即有“勒班多的独臂人”之称。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后,他带着基督教联军统帅胡安与西西里总督给西班牙国王的推荐信踏上返国的归途。

不幸的是途中遭遇了土耳其海盗船,他被掳到阿尔及利亚。由于这两封推荐信的关系,土耳其人把他当成重要人物,准备勒索巨额赎金。做了奴隶的塞万提斯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逃跑,却均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勇气与胆识却得到俘虏们的信任与爱戴,就连奴役他们的土耳其人也为他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1580年亲友们终于筹资把他赎回,这时他已经34岁了。

以一个英雄的身份回国的塞万提斯,并没有得到腓力普国王的重视,终日为生活奔忙。他一面著书一面在政府里当小职员,曾干过军需官、税吏,接触过农村生活,也曾被派到美洲公干。他不止一次被捕下狱,原因是不能缴上该收的税款,也有的却是遭受无妄之灾。就连他那不朽的《堂吉珂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监狱里构思和写作的。

塞万提斯十分爱好文学,在生活窘迫的时候,卖文是他养活妻儿老小的唯一途径。他用文学语言给一个又一个商人、一种又一种商品做广告。他写过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数目的抒情诗、讽刺诗,但大多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他亦曾应剧院邀请写过三四十个剧本,但上演后并未取得预想的成功。1585年他出版了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泰亚》(第一部),虽然作者自己很满意,但也未引起文坛的注意。塞万提斯50余岁开始了《堂吉珂德》的写作。

1605年《堂吉珂德》第一部出版,立即风行全国,一年这内竟再版了六次。这部小说虽然未能使塞万提斯摆脱贫困,却为他赢得了不朽的荣誉。书中对时弊的讽刺与无情嘲笑遭到封建贵族与天主教会的不满与憎恨。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伪造的续篇,站在教会与贵族的立场上,肆意歪曲、丑化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并对塞万提斯本人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与攻击。塞万提斯为了抵制伪书的恶劣影响,赶写了《堂吉珂德》第二部,于1615年推出。该书几乎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世,老少皆宜且寓意深刻。欧洲一些著名文学评论家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于1613年出版了包括十三篇优秀短篇小说的《惩恶扬善故事集》,其中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有社会风俗的描写,也有一些哲学议论。书中描写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以及西班牙下层民众生活的贫困,肯定人性与个性自由,对社会的不公正发出了愤怒的抗议。这些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现实主义短篇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吉珂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做侍从,3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锄强的骑士业绩。以致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被当作疯子遣送回家。小说中出现的人物近700个,描绘的场景从宫廷到荒野遍布全国。揭露了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触及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风俗等诸方面的问题。小说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珂德和既求实胆小又聪明公正的农民桑丘这两个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朴实无华的生活真实,也有滑稽夸张的虚构情节,在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基础决定成就:达·芬奇苦练画鸡蛋

画坛巨匠达·芬奇,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留下了《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许多不朽之作。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绘画天赋,他画的小动物惟妙惟肖。于是父亲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

达·芬奇来到作坊以后,老师韦罗基奥就拿来一个鸡蛋让他画。达·芬奇很快就画了几张,可是老师让他继续画,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达·芬奇终于不耐烦了,认为老师小瞧了他,让他画这么简单的鸡蛋。老师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长地说:“这个蛋可不简单,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它的形状也不一样啊。”

达·芬奇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为了培养他观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从此以后,他废寝忘食地训练绘画基本功,学习各类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他以后在绘画和其他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达·芬奇(1452-1519)诞生在意大利芬奇镇附近的安奇亚诺村,芬奇镇靠近佛罗伦萨。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公证人,家庭富有。达·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庄里度过的。孩提时代的达·芬奇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学会弹七弦琴和吹奏长笛。他的即兴演唱,不论歌词还是曲调,都让人惊叹。他尤其喜爱绘画,常为邻里们作画,有“绘画神童”的美称。

皮耶罗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当时,皮耶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美杜莎。这幅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耶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达·芬奇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作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的逝世是对全世界的一个伤害。其代表作还有壁画《最后的晚餐》、《安吉里之战》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这幅在格雷契修道院饭厅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和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一本书引发了南北战争:《汤姆叔叔的小屋》

1851年,斯陀夫人在丈夫体弱多病、家境极其贫寒的情况下写成其生平最有影响的作品—《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首先以连载的形式在《民族时代》报纸上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仅第一年就在国内印了100多版,销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林肯总统后来接见斯陀夫人时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这一句玩笑话充分反映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长篇小说的巨大影响。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美国著名诗人亨利·朗费罗说它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或《汤姆大伯的小屋》,故事从一个奴隶主与一个奴隶贩子的讨价还价中开始。美国肯塔基州的奴隶主谢尔比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为了还债,决定把两个奴隶卖掉。一个是汤姆,他是在谢尔比的种植场出生的,童年时就当伺候主人的小家奴,颇得主人欢心,成年后当上了家奴总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另一个要卖掉的奴隶是黑白混血种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伊丽莎不是一个俯首帖耳死心塌地听主人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汤姆和自己的儿子哈利后,就连夜带着儿子在奴隶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她丈夫乔治·哈里斯是附近种植场的奴隶,也伺机逃跑,与妻子汇合,带着孩子,历经艰险,终于在废奴派组织的帮助下,成功地抵达加拿大。

汤姆却是另一种遭遇。他知道并支持伊丽莎逃走,但是他自己没有逃跑。由于他从小就被奴隶主灌输敬畏上帝、逆来顺受、忠顺于主人这类的基督教说教,对主人要卖他抵债也没有怨言,甘愿听从主人摆布。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奴隶贩子海利的奴隶。在一次溺水事故中,汤姆救了一个奴隶主的小女儿伊娃的命,孩子的父亲圣·克莱从海利手中将汤姆买过来,当了家仆,为主人家赶马车。汤姆和小女孩建立了感情。不久小女孩突然病死,圣·克莱根据小女儿生前愿望,决定将汤姆和其他黑奴解放。可是当还没有来得及办妥解放的法律手续时,圣·克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杀死。圣·克莱的妻子没有解放汤姆和其他黑奴,而是将他们送到黑奴拍卖市场。从此,汤姆落到了一个极端凶残的“红河”种植场的奴隶主莱格利手中。莱格利把黑奴当做“会说话的牲口”,任意鞭打,横加私刑。汤姆忍受着这非人的折磨,仍然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而是默默地奉行着做一个正直人的原则。这个种植场的两个女奴为了求生,决定逃跑,她们躲藏起来。莱格利怀疑汤姆帮助她们逃走,把汤姆捆绑起来,鞭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但是汤姆最后表现出了他对奴隶主的反抗,什么都没有说。在汤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过去的主人、第一次卖掉他的奴隶主谢尔比的儿子乔治·谢尔比赶来赎买汤姆,因为汤姆是小谢尔比儿时的仆人和玩伴,但是汤姆已经无法接受他过去的小主人的迟来的援手,他遍体鳞伤地离开了人世。乔治·谢尔比狠狠地一拳把莱格利打翻在地,就地埋葬了汤姆。回到家乡肯塔基后,小谢尔比以汤姆大叔的名义解放了他名下的所有黑奴,并对他们说:“你们每次看见汤姆大叔的小屋,就应该联想起你们的自由。”《汤姆叔叔的小屋》既描写了不同表现和性格的黑奴,也描写了不同类型的奴隶主嘴脸。它着力刻画了接受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型的黑奴汤姆;也塑造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黑奴,如伊丽莎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不完全相同的表现。其通过汤姆叔叔、乔治夫妇等黑奴们曲折经历的描述,揭发和控诉了黑暗的奴隶制度,在当时的美国社会背景下,不失为引发、推动废奴运动的惊世之作。这部享有盛誉的世界文学名著,自问世至今一个半世纪,但今天读来依然那么促人深思、催人泪下,足见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的魅力。作为一部作品,它早已列入世界名著之林,其巨大的成就和影响越来越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和承认。

第3章 暴风骤雨

——改变世界格局的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阶级推翻阻碍社会前进的阶级的政治统治,以一种政治制度代替另一种政治制度的激烈变革。政权问题是一切政治革命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政治革命的发展方向和新政权的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是政治革命胜利的根本标志。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社会进步和政治进步的强大发动机,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它不仅能推翻反动的上层建筑,消灭落后的生产关系,推动历史的前进,而且能教育群众、锻炼群众,并造就一大批革命领袖。

妙计良策:居鲁士壮大波斯王国

公元前3世纪以前,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心,这一地区的发展沿着从城邦到地区性王国到洲际大帝国的轨迹前进,波斯帝国是上古中东诸文明的集大成者,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它的出现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篇章的总结。它的创立者居鲁士以其一生不断的征战、征服和他对被征服者的宽容而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印记。

在公元前7世纪的伊朗高原上,生存着两个同文同种的部落群体,分别为米底和波斯。米底首先强大起来并建立了国家,并在公元前612年伙同新巴比伦王国一起灭掉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亚述帝国,波斯也成了它的附庸。

正当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享受着作为一个大国国王的无上权威之时,却突然被一个噩梦所震撼:他的已嫁给波斯首领的女儿将生出一个夺取自己王位、灭亡自己国家的亚洲霸主。不久,他的女儿便生出一个男婴,就是居鲁士。阿斯提阿格斯命令手下将居鲁士处死,但在一对奴隶牧人夫妇的保护下摆脱了大难,并被这对夫妇抚养成人,直至回到波斯继承首领之位。

公元前559年居鲁士成为波斯首领,并统一了波斯10个部落。刚刚获得统一的部落联盟通常具有极强的扩张性,而在一个杰出的首领领导下更是如此。居鲁士将他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对准了他的外祖父之国。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将超过3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发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绵羊、山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尽情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今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就要受到无数像昨天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历史上以这一年作为波斯帝国的建国之年,正式建立了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此后的几年里,居鲁士又征服了埃兰、帕提亚、亚美尼亚等小国。当时的西亚除了米底之外,还有两河流域的新巴比伦和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两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大国。波斯的崛起打破了西亚的势力均衡局面,使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感到寝食难安,他拉上了一班盟友,包括小亚细亚诸城邦和希腊的斯巴达城邦等,决定“教训”一下波斯这个他眼中的暴发户,埃及也站在他的一边。公元前547年,克洛伊索斯率大军进攻波斯的卡帕多细亚,居鲁士派军援救,在波斯一方略占优势的情况下迫使克洛伊索斯退军。

在这种情况下,居鲁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守为攻,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直逼吕底亚的心脏地带。在进攻过程中,居鲁士祭出了秘密武器——骆驼军,因为马害怕骆驼,吕底亚的骑兵很快溃败,被迫以步兵应战。波斯军队攻入吕底亚都城萨迪斯,灭掉了这个号称尚武的国家,并乘势灭掉了与吕底亚结盟的小亚希腊诸城邦。

此后一段时间,居鲁士转头向东发展,征服了中亚南部包括今阿富汗一带的地方。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将矛头指向了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是西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当时著名的“粮仓”,但其民比较文弱怯战,历史上遭到四邻侵略远多于向外扩展。如果说与吕底亚的战争充满了惊险血腥的话,对新巴比伦王国的战争则意外顺利,一路绿灯,很快就占领了大名鼎鼎的巴比伦城。地中海东岸地区也随之归附波斯帝国。居鲁士随后将波斯帝国的首都迁到巴比伦城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成为“宇宙四方之王”。

面对在短期内建立起来的帝国大厦,居鲁士没有过多地将自己的个人意志和欲望强加于被征服地区。与他之前的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的尼甲布尼撒相比,他的确是非常宽容的。他在被征服地区实行宽松的自治政策,除了承认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特权之外,各地旧有的法律和统治机器都被保留了下来,米底、吕底亚、巴比伦的贵族仍然保有原来的特权。在宗教方面,他每到一地就到当地的神庙拜祭,安抚祭祀贵族,保护他们的特权。他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允许被新巴比伦王国强行迁徙至巴比伦境内的犹太人返回家园,并支持他们重建被毁的耶路撒冷犹太教神庙,并因此被《圣经》称为“上帝的工具”。居鲁士以强大武力为后盾的地方宽容政策,成为波斯帝国立国的指导思想被他的后继者们贯彻下去,使这个看来松散不巩固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居然延续了两百多年之久。

你争我抢:罗马三巨头的政权同盟

公元前60年,随着庞培、克拉苏以及恺撒权利的增长,元老院的存在已经成为他们行使权利的严重阻碍,出于政治目的的考虑,庞培、克拉苏和恺撒结成联盟,完全抛开元老院,史称“三头同盟”。为了巩固与庞培的关系,恺撒把自己的女儿尤莉娅嫁给庞培。这种政治联姻巩固了他们的关系,使他们互相支持,甚至使恺撒从庞培那里得到一支军队,在庞培的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8年担任高卢总督。荡平高卢的战争,可以说是恺撒成功的起点,恺撒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刚到高卢,恺撒仅以为数不多的军队打败由赫尔维提亚人组成的36万人的军队。获胜后,恺撒率军继续北上,罗马军队所到之处战火连绵。公元前57年进攻比尔格部族联盟,恺撒杀死6万比尔格人。公元前53年,高卢卓越的军事领袖维奎格托里克组织军队与罗马军队进行决战,恺撒分析战局后决定修建围墙围困维奎格托里克的据点阿莱西亚城。在恺撒的围困下,阿莱西亚粮草用尽,其领袖维奎格托里克请求恺撒接收城内妇孺以免她们饿毙,遭到恺撒的拒绝。后来走投无路的维奎格托里克只身来到恺撒的军营表示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全城军民的性命。后来维奎格托里克被押解到罗马,因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处决,而请求原本十分赏识他的恺撒赐他自尽。至此,恺撒在高卢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恺撒征服高卢,对罗马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高卢所掠夺的财产和在征战中磨炼出来的这一支精锐而且忠实的军队,为以后恺撒的军事独裁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保障。恺撒的胜利使元老院感到极度的恐慌,他们把恺撒看作第二个苏拉,同时也使庞培与恺撒的联盟产生裂痕。公元前54年,恺撒的女儿尤莉娅因难产去世,这就宣告了庞培与恺撒这种本身就十分脆弱的政治同盟彻底瓦解。元老院召开紧急会议,把军权授予庞培攻击恺撒的部队。这时恺撒的代言人安东尼抵达罗马,向议会澄清事实。并在元老院外的广场向罗马市民演讲,使恺撒受到罗马市民的支持与同情。这使元老院更加恐慌,于是一场新的内战开始了。

经过激战,恺撒率军横渡卢比孔河进入罗马并受到罗马市民的热烈欢迎,庞培和元老院贵族逃往希腊组织军队准备东山再起。公元前48年,恺撒在法萨鲁战役中击败庞培的军队,庞培逃往埃及。当时埃及处在托勒密王朝统治之下,后来国王去世,指定女儿克里奥帕特拉为埃及国王。摄政王朴典纳废黜克里奥帕特拉立王子托勒密十二世为埃及国王。朴典纳为讨好恺撒杀死庞培,并将庞培的首级和戒指送上,愤怒的恺撒随即灭亡埃及,野心勃勃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出于政治目的与恺撒联姻。至此恺撒掌握了罗马的政治、军事、经济、财政及宗教大权,开始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共和制进一步遭到破坏,这为罗马后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基础,直到后来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建立罗马奴隶制帝国。元老院作为共和国时期的权利中心之一,曾经在社会成分和组织过程中起到调和矛盾稳定政局的作用,并使罗马成为称霸欧亚非大陆特别是环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强国,而此时元老院已经风光不再。“那些在共和国发展的巅峰时期构成元老院基本权力的东西,在君主制中已大部分丧失,因为它们被君主的权利所吸收。”(朱塞培·格罗索《罗马法史》中国政法大学1994年版)元老制度作为共和制的象征和堡垒,其二者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元老院权力的丧失,标志着罗马共和国终于寿终正寝了。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西塞罗说:“共和国之火熄灭了。”身为元老院议员的西塞罗与当时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相左,他坚持共和派的共和主义主张,反对独裁专政,受到当权者的迫害,后来被安东尼杀死。但是作为罗马在这一历史转型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他在西方政治法律史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恺撒的独裁统治,引起了以秉承共和制为传统的元老院贵族的极大不满和仇视。为了维护自身岌岌可危的权力与地位,公元前44年3月15日,以布图斯和卡西约为首的元老院议员在议会刺杀了恺撒,恺撒身中23刀倒在其前政敌庞培塑像的脚下,曾经力阻恺撒赴会的嘉佩莲娜伏在她丈夫的尸体上悲痛欲绝。恺撒死后,归于和平的罗马再度陷入战乱,刺杀恺撒的元老院议员认为刺杀恺撒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然而事与愿违,人民随痛恨独裁,但对元老院的行径更为愤慨。刺杀恺撒的凶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活过三年,均死于非命。布图斯和卡西约兵败自杀,战胜共和派后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相爱并回到埃及,后来在亚历山大里亚战役中被恺撒的义子和继承人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双双自刎。恺撒的妻子嘉佩莲娜未有再婚。

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结束了罗马长达15年的内乱,重新统一了罗马,并于公元前27年被封为“奥古斯都”,建立了以共和制为外衣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为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从此罗马进入了奴隶制帝国时代。

上下其手:屋大维改共和制为帝制

罗马内战的结果是屋大维最终获胜并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罗马内战的结束是罗马共和国解体和罗马帝制全面建立的标志。

公元前146年,罗马进入晚期共和国时期。这一时期罗马出现全面危机,奴隶起义风起云涌,平屏蔽词语动一浪高过一浪,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和复杂。这种危机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体危机,也就是说,由于奴隶制发展达到高峰,共和制统治形式已经过时,帝制的建立是适应奴隶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罗马共和国已为元老贵族盘踞垄断,改制之争阻力极大,延续甚久,流血甚多。公元前133—前121年格拉古兄弟的民主改革遭到元老贵族的猛烈击,并在失败后遭到反动贵族的疯狂屠杀。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却揭开了罗马内战时代的序幕。元老贵族既已首先使用暴力屠杀群众,以后当会变本加厉大开杀戒,而反元老势力也会以兵戎相见,由内争转入内战。此后反元老势力仍继续改革派的传统,发出了平屏蔽词语动的号召。但反元老斗争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却不是平民要求的平分土地、维护小农之类,而是打击元老贵族、改变共和体制、建立军事独裁和皇帝统治的罗马帝国。正是在晚期罗马共和国危机重重、内部斗争不断激烈的形势下,涌现出了众多的英雄人物。

恺撒死后,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他出兵镇压了因恺撒葬礼而引发的平民和奴隶暴动。由于安东尼领导下的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罗马散文泰斗”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加之这时恺撒的养子屋大维、一位年仅18岁的青年突然步入罗马政坛,也给元老院以可乘之机。屋大维是恺撒的甥孙(其姊之孙),在恺撒遗嘱中被定为继承人,得其遗产四分之三。安东尼和恺撒派的将领对这个从外地闻讯赶来奔丧的青年人相当轻视,然而屋大维却非同凡响,胆略兼备。他知道恺撒的声望和财产已成为自己的有力武器,遂大加利用,收揽人才,扩充实力,拉拢民众,居然顶住安东尼的排挤打击而自立门户,西塞罗和元老院也从此对他另眼相看,并利用他对抗安东尼。

公元前43年春,安东尼在出任高卢总督的要求遭元老院拒绝后,马上诉诸武力。他派兵抢印夺权,将原高卢总督围于穆提那城。元老院即和屋大维一起出兵解围,安东尼败退出北高卢,和恺撒派另一重要将领雷必达联合。屋大维得胜后受到元老院排挤,多次要求担任执政官皆遭拒绝,只好兵临罗马强行当上执政官。在这种情况下,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终于在公元前43年秋结成“后三头同盟”。三方协议分治天下5年︰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必达得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由3人共治,东方处于杀害恺撒后逃亡的共和派布鲁图斯手中,归安东尼和屋大维处置。这一分治协议由罗马公民大会予以批准,并获得“建设国家的三头”之饺,在5年内有处理国务的全权,可见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后三头当权后立即对共和派展开大屠杀和清洗,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贵族几乎被斩尽杀绝。

公元前42年,安东尼和屋大维进军希腊,与布鲁图斯在腓力庇展开决战,布鲁图斯不敌自杀身亡,共和派从此永远退出了罗马政坛。公元前40年,后三头再次划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屋大维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治北非。屋大维坐镇罗马,有近水楼台之利,逐渐和元老、骑士等上层统治分子取得妥协,又以公民领袖自居,渐渐积累了雄厚的实力。

公元前36年,屋大维肃清了庞培之子小庞培在西西里和撒丁尼亚的势力,又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只为他保留大教长的虚饺,二头鼎立遂变成两雄对峙。安东尼继承了恺撒的弱点,在东方步恺撒后尘,正式与克列奥帕特拉结婚,迷恋姿色,宣称要把他治下的领土赐予克列奥帕特拉之子,这些丑闻为屋大维反对安东尼提供了最好的炮弹。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之时,遂变成屋大维和安东尼公开决裂的起点。屋大维以武力迫使亲安东尼的两位执政官和300名元老东逃,并让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宣布安东尼为“祖国之敌”,向埃及女王宣战。罗马内战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此役双方旗鼓相当,交战初期胜负难分,但督战的克列奥帕特拉却在战斗最激烈时率埃及舰队撤退回国,安东尼跟踪而去,全军遂告瓦解。阿克兴的胜利奠定了屋大维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成为恺撒事业的真正继承人。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伏剑自刎,克列奥帕特拉被俘后仍想施展故技迷惑屋大维,但屋大维作为恺撒的继承人并未继承恺撒迷恋美色的弱点,克列奥帕特拉悲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只好自杀。托勒密王朝灭亡,埃及被并入罗马。

罗马内战揭开了罗马历史新的一页,使罗马奴隶制从共和发展到帝制的新阶段。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尊号,从此以罗马帝国的诞生结束了晚期罗马共和国的内战。

与教会联盟:查理大帝建立繁荣的罗马

公元768年,查理曼(公元742年—公元814年)继任法兰克国王。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查理曼加冕称帝,号称“罗马人的皇帝。”法兰克王国遂成查理曼帝国。查理大帝当政时期,西欧正处于文化荒芜的黑暗时期。查理为了培养宗教神职人员和消除统治者的愚昧无知,极力提倡教育,公元787年,查理大帝发布公告,指责各个修道院的住持目不识丁,规劝他们学习识字。公告说:“我与左右忠信深思熟虑,都认为有益的是,上帝的恩惠托付我管辖的主教管区与修道院,除了维持修道院生活的秩序、进行神圣的宗教活动外,还应当对靠上帝恩赐能够学习的人,按照他们的才能,热情地教他们学习识字。正如恪遵戒律,能使道德诚实和谐优美一样,教和学的热忱对学习经文也是同样重要的。要讨上帝喜欢的人们,不单要行为端正,也不要忘记言辞正确”([美]克伯雷选编:《外国教育史料》第103页)。

公元789年,查理大帝又发布一个公告,作为上述公告的一个补充。公告要求教会设立学校,使儿童学习阅读。在每一个修道院中或主教管区内,都要将诗篇、圣迹、诗歌、日历、文法与天主教的书籍细加删订。这个公告,被称为“中世纪教育的第一个总纲。”之后,教会迅速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学校:如在主教驻地所设的主教学校、在教会所属各牧师驻地所设的村落学校,或教区学校以及文法学校、歌咏学校等。教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七艺”是古罗马学校的遗存,但是,中世纪“七艺”课程都披上了浓厚的宗教外衣。“文法”是“七艺”之首。当时给文法的定义是:它是一门科学,使人学会解释诗人和历史学家的作品;它是一种艺术,使人能正确地写作和说话。人文学科之本就在文法。各个基督教学校都应教文法,这是因为:第一、正确写作和讲演的艺术是通过文法而取得的。如果一个人不先学会文法,就不能理解演说词的意义和文字、音节的意思;第二、《圣经》中有各种修辞法,如寓言、谜语、比喻等。不学会这些东西就不能很好解释《圣经》。

其次是修辞。根据教师的阐述,修辞是日常生活中有效地利用世俗谈话的艺术。由此定义,修辞看来是一种世俗智慧,但它对教会教育也关系重大。因为修辞可以使任何东西的真伪显然明白。无论谁在什么时候熟悉这种艺术,就能准确地传播上帝的圣言。

第三是辩证法。辩证法是理解的科学,它能使人很好的思考、下定义、作解释和区别真假。它不仅会而且能够使人获得知识。它使人懂得人生及其本源,通过它认识善、造物主和造物三者的来源和活动。因此,牧师应该懂得这绝妙的艺术,以便能看穿诡辩者的狡诈,拒绝其谬论。

第四是算术。算术是可以用数字测定的抽象广延的科学,是数的科学。

上帝用数创造了世界。对数无知,就难以理解《圣经》中有引申意义或神秘意义的段落和句子。

第五是几何学。几何学解释人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式。神与人及耶稣“三位一体”就是符合几何学的特定要求的。另外,几何学在建筑教堂和神庙方面也有用途。

第六是音乐。音乐是关于音调中被感觉的音程的科学。通过音乐,人们能以最庄严的方式举行每一礼拜仪式,并怀着纯洁的心情服从神令。所有的一切,都通过优美和谐的音乐表现出来。因此,音乐与基督教也是紧密相关的。

最后还有天文学。天文学说明天穹中星体的法则。各星体只能按照造物主所确立的方式取得各自的位置或进行运行,除非根据造物主的意愿发生奇迹般的变化,教士要努力学会天文学知识,以便确定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运行路线和准确地计算时间。这不仅是为了根据事实来确定以往年代的进程,而且是为了确定复活节、其他节日和圣日,并向人们宣布节日的宗教仪式。由此可见,教会学校开设“七艺”课程,完全是为宗教服务的,而且内容非常贫乏,并夹杂着迷信、谬误和偏见。至于当时的教学方法,由于书籍奇缺,学生不能人手一册,数学多采用口授方式。教师念书中的文字,同时讲其大意,学生逐句逐段记录。教师有时也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

查理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学校,致欧洲知名学者前往讲学,派人收集和抄写大量古典文献,督贵族和教会人士致力学习,这些成就被西方史家称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

土耳其帝国的兴起:奥尔罕改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中古后期兴起的。它的建立者是游牧于里海东南部的一支突厥人。

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这支突厥人不断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1242年,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打击下瓦解。于是这支突厥人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继位。1300年,奥斯曼宣布他的部落为独立的伊斯兰国家。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帝国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这一新的国家称为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真正大举扩张是在奥斯曼的儿子乌尔汗统治时期。为了进一步扩张,乌尔汗建立了正规的常备军。当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落,罗姆苏丹国也已经分裂。奥斯曼帝国首先占据了原来罗姆苏丹国的大片地区,并以此为基础,开始大规模地向欧洲扩张。1331年,奥斯曼军队打败拜占庭帝国军队,攻占了尼西亚城。1337攻占了克米底亚后,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占领了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土。1354年,乌尔汗率军占领了加里波利半岛。

乌尔汗的儿子穆拉德一世在位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整个色雷斯东部。1362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亚得里亚堡,并把首都迁到这里。1389年,欧洲联军与奥斯曼军队在科索沃发生激战,联军被打败。联军的失败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欧洲各国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派出了援军。1396年,在多瑙河畔的尼科堡战役中,奥斯曼军队一举打败了匈牙利、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联军。从此,欧洲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奥斯曼帝国扩张。于是,巴尔干半岛逐渐落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就在此时,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逐渐强大起来,而奥斯曼帝国的地方割据势力也开始抬头。帝国内部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战争,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趁机掀起反抗运动,奥斯曼帝国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苏拉德二世在位时,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战争停止下来,又继续向欧洲扩张。1430年,占领帖撒罗尼加。到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时期,开始了对君士坦丁堡的直接进攻。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持续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灭亡了。奥斯曼帝国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迁都于此,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也被改为清真寺。

奥斯曼国家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从边境的小公国发展成世界性的大帝国。它成功的原因除有利的地理环境和国际形势外,无疑应从它自身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中去寻找。在奥斯曼国家建立初期,阿希组织曾起过不小的作用。奥斯曼国家最初几位统治者与阿希关系密切:奥斯曼贝伊是阿希的成员,其岳父是厄斯基色希尔附近阿希组织的长老;奥尔罕由阿希推上王位;穆拉德一世本人就是阿希的一位长老。阿希的支持,无疑是奥斯曼国家初期迅速发展的因素之一。阿希不仅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援,而且提供国家发展所必要的行政管理知识、经验和人才。作为加齐和边境战士,奥斯曼人在对基督徒的战争中获得了小亚许多土库曼部落的支持。但是,加齐传统在奥斯曼人中并没有发展成宗教狂热。他们并不一味采用高压政策,而是兼用怀柔策略,吸收异教徒参加自己的事业。奥斯曼国家初期最著名的几个统治家族中,就有埃弗雷诺斯奥卢和米哈尔奥卢等出生于基督徒的家族。他们对奥斯曼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有些是奥斯曼本部人无法取代的。

法律对梯马尔领主和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梯马尔领主必须住在领地内,负责监督土地的状况、播种质量和农民的税收领主必须给农民分配份地,并不能随意剥夺其租种的权利。农民的义务是耕种土地,不能无故弃耕;要向领主交纳地租、牲口税、婚姻税、磨坊税等;给封建主运送粮食到指定的谷仓,修建房屋,甚至有义务招待领主的食宿(领主在同一农户留宿不得超过三天)。法律没有完全禁止农民停耕出走,但他应交纳停耕税并征得原封建主的同意。国家对梯马尔的领地仍实施严格的监督控制:梯马尔主人只能将领地的一小部分传给儿子;领地上的某些税收仍由政府官员为国库征收;中央政权经常调查和登记梯马尔领地和人口。

创立法国共产党:马塞尔·加香

从1918年下半年起,由于法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由于东欧、中欧革命运动的影响,法国的革命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涨。工人运动明显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是革命高涨的主要标志。1919年5月1日,举行了战后第一次“五·一”节大游行,全国有300万人参加,仅在巴黎就有50万人,他们高举红旗,高唱《国际歌》,英勇地走上街头。政府宣布巴黎为“戒严状态”,调动军队镇压。

1919年3月初,军事当局在敖得萨枪杀了法国女共产主义者让娜·拉布勃(1879—1919),激起了士兵的公愤,军队中的革命运动由拒战转变为公开的起义。4月5日,驻在敖得萨的第72步兵团士兵起义,与那里的工人、红军战士联欢。他们高喊“布尔什维克万岁!”“打倒战争!”的口号,赶走军官,离开城市,把武器交给俄国工人。指挥部被迫放弃敖得萨。

战后法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战后国际革命运动高涨的组成部分,它有力地支援了苏俄人民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加速了法国社会主义运动中“左派”的成长,促进了共产党的成立。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后,法国社会党内的三派,环绕着加入共产国际问题,展开激烈论战。左派主张退出第二国际,加入共产国际。法国齐美尔瓦尔德“左派”代表团参加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代表亨利·吉尔波在共产国际宣言上签了字。5月8日,“重建国际关系委员会”改组为“争取参加第三国际委员会”,创办了《共产主义公报》。右派主张继续留在第二国际,坚决反对加入共产国际,反对布尔什维克党。他们参加了1919年2月成立的“伯尔尼国际”。中派站在中间立场,既反对第二国际的活动,也不参加共产国际,主张以第二国际为基础,重建一个“国际”。1920年2月25日到29日,召开了社会党的斯特拉斯堡代表大会,就加入共产国际问题展开论战。中派的主张取得胜利。大会决定派出马赛尔·加香、弗罗萨尔组成的代表团,去莫斯科进行考察,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6月13日到7月底,以马赛尔·加香为首的代表团在莫斯科等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访问,应邀参加了共产国际“二大”,得到了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具体指导。他们二人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同意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并打电报给《人道报》说:“依我们看来,参加第三国际势在必行。”

马赛尔·加香回国后,立即周游全国各地,为加入共产国际、支持苏俄展开广泛的宣传鼓动。社会党的各省总支部,大多数拥护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

1920年12月25日,图尔代表大会(即社会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正式开幕。出席代表285人,代表了4575个单位。大会的中心任务是最终解决加入共产国际问题。会上,三派代表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左派”坚决主张接受《二十一条》,加入共产国际。“右派”坚决反对加入共产国际,竭力否定十月革命的国际意义。勃鲁姆预先声明不承认最后的表决,拒绝服从多数。他认为参加第三国际是违背“传统的社会主义”。中派的主要代表龙格已经撕破了“中间派”的外衣,公开反对第三国际,攻击苏俄革命说:莫斯科所推荐的“外科手术”是“致党于死命的,是极可诅咒的”。

1920年12月28日,共产国际代表、德国共产党人克拉拉·蔡特金秘密地来到会场,受到大会的热烈欢迎。她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用革命斗争才能夺取政权。她主张要与改良主义者、中派和社会爱国主义者决裂。29日,会议主席特罗凯宣读了季诺维也夫以共产国际名义发给大会的电报,指出要开除中派分子龙格、保罗—富尔一伙,认为“他们是资产阶级影响在无产阶级中的忠实代理人……共产国际与他们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季诺维也夫的电报引起了各派激烈的争论,分裂已经不可避免。29日晚上9时,大会进行表决,赞成立即加入共产国际的计3208票(占67.8%)、反对加入的计1022票(占21.6%)、弃权的397票(占8.3%)。由马赛尔·加香为首的社会党多数派组成法国共产党。代表们高唱《国际歌》,表示庆贺。大会选举弗罗萨尔为总书记,马赛尔·加香为《人道报》领导人。法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反对加入共产国际的少数派,宣布脱离党的代表大会。次日,在勃鲁姆建议下,在市政厅开会,保持原有党的名称法国社会党。

法共的成立是战后法国革命运动的重要成就,是第三国际在法国的一个重大胜利。

德意志民族统一: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1522年,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宗教改革运动出现了分裂,农民和城市平民坚决要求在消除教皇剥削的同时,也消除一些世俗剥削,特别是封建分裂割据统治。在他们的推动下,爆发了德意志农民战争。

16世纪德意志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首先表现为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然而波及德意志大部分地区,三分之二农民卷入的农民战争则使这场革命达到了顶点。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农民斗争都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只有在德意志,托马斯·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国家统一的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农民战争领袖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生于哈茨的斯托尔堡。曾就学于莱比锡大学和法兰克福大学,获文学硕士和神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先后任见习神甫、神甫、修道院长和中学教师。

闵采尔中学时曾组织秘密团体,反对封建诸侯和天主教会。宗教改革运动初期,他赞同马丁·路德的主张,积极宣传新教教义,但比路德激进。随着斗争的深化,路德倒向诸侯后,闵采尔逐渐与路德分道扬镳。1521年11月,闵采尔发表《布拉格宣言》,提出与路德不同的宗教和政治主张。他呼吁上帝的“特选子民”不要一味死背圣经和“祈祷哑巴上帝”,而“要祈祷活的、会说话的上帝”,以免受骗。他在《宣言》中还声称:“我正在磨快镰刀,准备收割”,准备为“至高无上的真理”而斗争。这实际上是号召人们用暴力革命实现社会变革。他认为,“在普通人掌权的国家里,根据基督爱的要求,谁也不能高于别人,每人都是自由的,一切财产应当公有。”闵采尔想要建立的是一个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国家政权的一种理想社会。他的理想虽然带有空想的性质,脱离社会实际,但为德意志人民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1524年,闵采尔奔走于图林根、萨克森等地区,从事革命宣传活动,发动组织农民准备举行全德武装起义。在闵采尔的影响下,南德意志地区成为农民战争的策源地。

1524年6月底,南德施蒂林根伯爵领地上的农民首先举起义旗,并迅速传播到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

施蒂林根的1000多农民军在汉斯·米勒的指挥下占领了瓦尔茨胡特。不久,农民军几乎控制了整个士瓦本地区,人数扩大到数万人。起义农民提出许多纲领性条款,其中较主要的是《书简》和《十二条款》。由闵采尔门徒制订的《书简》,主张“尽可能不动干戈,避免流血”,但如果办不到时,只好使用暴力,用暴力对付压迫人民的宫廷、教堂,处死压迫者和叛徒。《书简》是农民战争中最激进的纲领。1525年3月制定的《十二条款》,要求减轻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强调“友爱、和平、忍耐与和谐”,而不是消灭封建制度。《十二条款》是农民军中温和派的纲领,表明士瓦本农民军中占优势的是温和派,闵采尔的激进派虽然是核心和骨干,但居少数派。这一状况给了封建统治者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农民军内部的弱点,施展拉拢、分化、离间等手段于4月初将农民军主力击溃。

1525年3月末,弗兰肯的农民起义,以诺德林根、安斯巴赫、洛腾堡、维尔茨堡、班堡和比尔德豪森6个地区为中心,形成了6支农民军。弗兰肯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他们占领了数百个城堡和寺院,惩办了许多农民痛恨的封建主。但是,弗兰肯的起义者成分复杂,没有统一的指挥、统一的纲领、统一的斗争目标。据史料记载,起义者们曾提出了300多个不同的纲领。加上领导权大多为市民和骑士所控制,很快遭到诸侯军队的镇压。1525年6月初,弗兰肯的最后一支农民军——维尔茨堡的农民军被解除武装。

农民战争的第三个中心地区是图林根和萨克森。这里是宗教改革发源地,也是农民战争领袖闵采尔的主要活动地区。1525年3月17日米尔豪森的平民集团和市民推翻城市贵族议会,选出实际上由闵采尔领导的“永久议会”。1525年4月底,德意志的封建诸侯拼凑了一支军队前去镇压。闵采尔亲自组织了一支8000人的农民武装迎敌。但由于缺乏武器和训练,闵采尔本人也缺乏军事斗争经验,未能抵挡住诸侯军队的进攻。5月16日,农民军被击溃,3000多起义者惨遭杀害,闵采尔受伤被俘,同年5月27日被杀害。

农民起义的失败基本上宣告了德意志农民战争陷入低潮。但这场农民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对德意志的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推动世界的进步:尼德兰革命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尼德兰革命,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尼德兰”意为低地,指中世纪欧洲西北部的历史地区(今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和法国的东北部),由17个省组成,其中北部各省有:荷兰、泽兰、弗里斯兰等,南部各省有:佛兰德、卢森堡、阿图瓦等。该地区于1556年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所统治。自16世纪以来,尼德兰城乡资本主义有相当发展。北方以荷兰、泽兰两省的工商业最为发达,毛织业、麻织业、造船业极负盛名,航海业和渔业的水平相当高。阿姆斯特丹等城市出现大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农村中的大部土地掌握在大富商手中。北方诸省在经济上与西班牙联系很少。南方诸省的手工工场也有广泛发展。在农村,资本主义农场的经营形式也出现了。安特卫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但南方诸省在经济上与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关系的变化。北方的贵族阶级逐渐与资产阶级接近,变为新贵族。市民阶级也在急剧分化。西班牙统治者查理一世和腓力二世及其控制的天主教会推行专制主义,任意破坏尼德兰各省区和城市的特权,勒索大量捐税;设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新教徒。这一政策严重地束缚了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16世纪60年代初,加尔文宗新教徒多次举行反对天主教会的武装暴动。1565年荷兰省督威廉一世(奥伦治的)组织“贵族同盟”,次年4月向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玛格丽特呈递请愿书,提出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等项要求。这说明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再也无法忍受西班牙的统治。

1566年8月爆发反对天主教会的圣像破坏运动。同年10月参加起义者达数万人。后由于资产阶级和贵族同盟的动摇、妥协,1657年春运动遭镇压。同年8月,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派阿尔法为尼德兰总督。阿尔发设“调查骚乱委员会”,血腥镇压尼德兰革命者,并推行新的税制。尼德兰人民在南方密林中,组成“森林乞丐”游击队;在北方沿海,组成“海上乞丐”游击队,英勇反抗西班牙的暴政。

1572年北方各省举行大起义,解放了荷兰、泽兰两省的大部。同年8月威廉一世(奥伦治的)被推为北方各省执政。南方革命形势也日趋高涨。1576年9月4日布鲁塞尔爆发起义,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构。1576年11月8日,南北各省代表缔结《根特协定》,恢复南北统一,共同反对西班牙的统治。慑于革命的不断深入,在西班牙增兵的情况下,西南几省贵族于1579年1月23日结成阿拉斯同盟,宣布承认腓力二世对尼德兰的主权,天主教神圣不可侵犯。北方7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为对抗西南几省贵族的背叛,于同年1月6日结成乌得勒支同盟,规定建立统一的军队,采取统一的税率、币制和度量衡制,制定共同的军事、外交政策。同盟促使北方7省完全摆脱西班牙的统治,为联省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581年由北方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正式成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最重要,因此亦称荷兰共和国。简称荷兰。随后,荷兰在军事和外交上取得反西班牙斗争的胜利。1609年1月9日,西班牙国王腓力三世被迫与荷兰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在事实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尼德兰革命在北方获得完全胜利。

这场革命以加尔文教为旗帜,以城市平民为斗争的主力,推翻了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在欧洲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学成治国:彼得大帝大刀阔斧的改革

彼得于1672年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亚历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尔·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亚历克西斯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公主(《鹿鼎记》中苏菲亚公主的原型)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才被免去摄政王位。从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稳固。

1689年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几百年。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利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他以一个下士彼得·米哈伊洛夫的身份,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大帝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他们的胡子剪去,从而揭开了一系列改革的序幕。这些改革主要是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的背景下施行的。

在军事方面,彼得实行义务兵役制,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工作效率。剥夺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代之以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宗教院,使教会成为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彼得整个在位期间都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城镇的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了增长,扩大了影响。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7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巴尔干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瞭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曾称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认识到使国家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彼得的远见卓识,俄国虽然在他登基前还十分落后,但是却有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

第4章 地理大发现

——揭开地球的面目从各文明古国的产生到15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古代学者没有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少可能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

世界任我行: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

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商人。125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也是旅行世家。他的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泰奥都是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途径中东,历时四年多来到中国,在中国游历了17年。回国后出了一本《马可·波罗游记》(又名《马可·波罗行纪》、《东方闻见录》)。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见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马可·波罗游记》共分四卷,第一卷记载了马可·波罗诸人东游沿途见闻,直至上都止。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及其宫殿,都城,朝廷,政府,节庆,游猎等事;自大都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