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读懂孩子敏感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7 23:55:05

点击下载

作者:李利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蒙台梭利读懂孩子敏感期

蒙台梭利读懂孩子敏感期试读:

前言

父母们的疑惑:

他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爱伸出食指抠抠妈妈的耳朵眼、鼻孔,甚至经常拽掉妈妈漂亮的耳环;

他在1岁左右总是坚持不懈、不知疲倦地练习走路,可真到他已经能跑会跳了,反而总是伸出小手让妈妈抱抱;

她总是喜欢摆弄妈妈的化妆品,拧拧瓶盖、涂涂口红,不但把梳妆台搞得乱七八糟,也将自己的小脸涂成调色盘;

他在2岁左右总是不停地说“不”,不许别人动他的东西,好像变得越来越自私了……

宝宝这是怎么了?他(她)有什么问题吗?

别担心,一切正常!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黄金般珍贵的缘由:宝宝的“敏感期”到来了!

对于宝宝,“敏感期”是成长必经的内在时间表,是自然赋予他的生命助力。

对于家长,“敏感期”是打开宝宝内心世界的钥匙,是和宝宝心灵最初的碰撞和交融。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些时间范围内,他会只对环境中的某一项特质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征的事物;他还会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突然爆发出来某种新的动机为止……

您可能会在书中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也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但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和您的焦虑会随着经典的范例,给您一些启发和思考。第一章孩子敏感期,你捕捉到了吗

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儿童顺利成长的生命助力,与其逼着宝宝痛苦地学习,不如耐心期待宝宝的敏感期到来,让宝宝依照自己内在导师的指引,自动、自发、自主、快乐地成长、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但轻松、愉快,而且事半功倍。

对于敏感期的宝宝,家长需要做到的是:了解、宽容、爱、自由、鼓励、期待……

让宝宝借助这股生命助力,建构自己独立、稳定、平和、健康的个体吧!生机勃勃的敏感性父母们的疑惑

他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爱伸出食指抠抠妈妈的耳朵眼、鼻孔,甚至经常拽掉妈妈漂亮的耳环;

他在1岁左右总是坚持不懈、不知疲倦地练习走路,可真到他已经能跑会跳了,反而总是伸出小手让妈妈抱抱;

她总是喜欢摆弄妈妈的化妆品,拧拧瓶盖、涂涂口红,不但把梳妆台搞得乱七八糟,也将自己的小脸涂成调色盘;

她每次喝酸奶时总是要一连串地做“拿酸奶、拔盖子、撕标签、插吸管”的动作,打乱其中哪一个顺序,她都要坚持着再重新来过;

他在2岁左右总是不停地说“不”,不许别人动他的东西,好像变得越来越自私了……

宝宝这是怎么了?他(她)有什么问题吗?

别担心,一切正常!

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黄金般珍贵的缘由:宝宝的“敏感期”到来了!

对于宝宝,“敏感期”是成长必经的内在时间表,是自然赋予他的生命助力。

对于家长,“敏感期”是打开宝宝内心世界的钥匙,是和宝宝心灵最初的碰撞和交融。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所著的《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到:“敏感期是指生物在其初期发育阶段所具有的一种特殊敏感性。它是一种灵光乍现的禀性,并且只在获得某种特性时闪现出来。一旦他获得了这种特性之后,其敏感性就消失了。”既然称为“灵光乍现”,在某种程度上便具有特殊意义。神奇的敏感期行为

让我们通过几个研究结果来了解何谓敏感期吧。毛毛虫的特殊时期

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观察蝴蝶成长时发现:雌蝴蝶为了安全而隐蔽自己,本能地把卵产在叶子的背面。而叶子背面孵化出来的毛毛虫,对光线反应就特别敏感,被光线吸引。它们会借助阳光一直往树枝的顶端爬行,而顶端恰恰有适合毛毛虫饱食的嫩芽。

惊人的事实是:一旦毛毛虫长大到可以吃较粗硬的叶子时,它的敏感期就过去了,它对光不再敏感,不再被光线所吸引,这种本能消失殆尽,这种敏感期的有效性至此终止,于是,毛毛虫就沿着其他途径去寻找生活手段。毛毛虫出生后对光线的特殊敏感性,就称为蝴蝶幼虫时期“光”的敏感期行为。花嘴鸭的特殊现象

欧洲比较行为学者康拉德·罗伦斯以花嘴鸭做实验,发现了这样的特殊现象:做实验用的花嘴鸭孵化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康拉德。一天,他有事出去,无论走到哪里,花嘴鸭都会排成一队如影相随。通过研究,康拉德发现了许多物种,主要是鸟类,如鸭子和鹅,在幼小的时候会表现出这种特殊现象,被命名为“铭记”或者“印刻效应”。一直到它们发育成一只成熟的鸟,这种能力才会消失。因此,“铭记”就是花嘴鸭幼年时表现出来的敏感期行为。花嘴鸭会本能地跟在破壳后看到的第一个活物后面。脑科学的研究与发现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对人脑发育的研究更为引人注目。如美国底特律市韦恩州立大学儿科神经生物学家哈利·丘加尼教授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婴儿大脑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婴儿脑部的各个区域在出生后一个接一个地活跃起来,又一个接一个地互相联系着。科学家们发现大脑在接收外部信息时具有时间段,被称之为“机会之窗”,“机会之窗”就是我们所指的敏感期,“机会之窗”会打开亦会关闭,在某种学习阶段的敏感期到来之时(如视觉、听觉、语言、情感、运动),“机会之窗”的开启将会使宝宝学习东西变得容易、轻松。反之,当“机会之窗”关闭时,学习将会变得非常艰难。敏感期的定义

敏感期一词原是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词,后来教育学家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心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蒙台梭利对于敏感期是这样定义的:“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不是贬义词,每个宝宝都会经历敏感期。敏感期对生命的影响“小狼女”的现象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像人的怪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尾随在3只大狼身后。后来人们解救了这两个“怪物”,才发现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2岁,这两个“小狼女”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通过身体检查,“小狼女”虽然有些营养不良,但身体的生物系统是正常的。这两个狼孩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像一只狼。她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她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于是研究者就在人类的正常社会环境里对其进行训练,教她们识字,教她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小狼女”不幸死亡,“大狼女”在大约十一二岁时,才开始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婴儿的智力水平。“狼女”所有重要的敏感期都是在狼的世界里度过的,所以,即便是人类想尽了办法,也无法让“狼女”回归人类社会,其心智也受到无可逆转的影响。没有得到外界刺激的新生儿哭声都不一样

上世纪,有位心理学家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了一批新生儿,把他们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室里生活,只要求照顾者给予饮食上的满足,不允许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同时不允许给小宝宝任何刺激和抚触。最初这些婴儿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但随后慢慢地功能退化,越来越痴呆。这项不人道的实验被强烈叫停后,实验中的婴儿却无法再过正常人的生活,孩子们的视力由于没有受到良性的刺激而变得低下,虽然经过长期的后天训练和教育,也只有个别孩子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绝大多数孩子始终没有恢复人的基本特征,终身痴呆。处于某个敏感期的宝宝对外界相应的的刺激特别敏感。长大后的与世隔绝

在二战时期,一个日本士兵在东南亚大森林迷了路,无奈在深山里度过了2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成了名副其实的森林野人。当人们把这位士兵解救回人类社会后,一段时间内,他的语言功能发生了障碍,表述时有些词不达意,但很快,士兵就恢复了流畅的语言,把自己在深山中的这段经历表述出来。有一位作家根据士兵的讲述,专门撰写了一本丛林求生的书籍。而这位士兵,后来还结婚成了家,过着普通人的幸福生活。这个士兵虽然与世隔绝地度过了20年的时光,但他0~6岁这段促进发育成长的所有敏感期都是在人类社会度过的,其心智均已定型,所以,短暂的恢复期后,他自然而然地回归到人类的正常生活中。大多数敏感期都发生在宝宝0~6岁时。

以上3则实例告诉我们:教育的关键期就在儿童时代,是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就像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讲到的:“孩子爱恋着环境,和环境的关系有如恋人同伴一般。”换句话说,敏感期的宝宝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最容易吸收环境中的信息,先天潜能发挥得最好最充分,从而最容易获得某种能力。

抓住“敏感期”,为宝宝储备适宜、丰富、合理的环境,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事倍功半,还有可能终身难以弥补。敏感期的特点是鲜明的

1.敏感期要具备三个要素

生物体在幼小时期具备的某种能力,针对环境中某种特定的要素,在某段时间内,对特定要素所获得的感受特别敏锐。

2.敏感期是有弹性的

有些敏感期可以得到弥补的机会,弥补的前提是宝宝必须拥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

3.敏感期是具有阶段性和相关联性的

当完成第一个敏感期时,下一个相关的敏感期便会接着到来。应该说它开启的不是另一个特性的敏感期,而是一群相关特性的敏感期群。

4.敏感期不是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

5.敏感期的出现具有差异性

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对个体来说并非特别精准,每个宝宝由于能力发展的不同,所处的环境、刺激不同,各个敏感期出现的具体时间都会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差异比较大。

6.敏感期的出现需要环境的刺激与积累

敏感期的出现不仅存在个体差异,还会有一个相对漫长的积累期,这个积累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相关环境刺激的积累,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就会延后,甚至可能永远都不会出现。相反,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就会提前到来。父母这样做:耐心期待宝宝敏感期的到来,让宝宝依照自己内在导师的指引,自动、自发、自主、快乐地成长、学习,家长需要做到的是:了解、宽容、爱、自由、鼓励、期待……让宝宝借助这股生命助力,建构自己独立、稳定、平和、健康的个体。第二章语言敏感期(0~6岁)

语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神奇本能,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如果每位家长都能掌握孩子语言的敏感期,加以爱心和耐心的引导,宝宝必定能拥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宝宝在胎儿期就开始学习语言婴儿学习语言始于母体

在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国立医院进行了以下的实验,证明宝宝在母体内就开始了语言的吸收和学习。

让刚出生一天的婴儿躺在床中间,母亲和护士分别坐在床头的两侧,两个人同时对婴儿讲话,并呼唤婴儿的名字,在多次呼唤中,婴儿总是将头准确地转向母亲的一侧,表现出很好的反应一致性。实验中,测试者要求护士大声而母亲小声地对婴儿讲话,结果仍然相同。其他国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其结果与上述相同。宝宝在母体内就开始了语言的吸收和学习。

皮皮的妈妈怀着皮皮的时候,常常和自己最要好的朋友莉莉聚会。莉莉是位教师,常常和皮皮妈妈探讨一些育儿经,并教给皮皮妈妈一些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皮皮妈妈非常受用。

接下来,莉莉去外地出差,走了大半年的时间。就在皮皮出生后6个月的一天,回到家乡的莉莉到皮皮家做客。当莉莉伸出手对皮皮说:“走啊,皮皮,我们出去晒太阳!”皮皮自然而然地伸出双手让莉莉阿姨抱。

皮皮妈妈吃惊极了:“真神奇,皮皮除了我们两口子,从来不让外人抱她,今天好奇怪啊!”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其实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一项研究显示,宝宝在妈妈孕期最后十周就拥有学会记住妈妈发音的能力,并且在子宫里的时候就学习了这些元音。

2009年,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证明胎宝宝早在妈妈肚子里时就已经在学习语言。研究员记录了60名新生婴儿的哭声,这些新生儿全部只有3~5天大,有一半是诞生在法语家庭,另一半则诞生在说德语的家庭。结果发现,他们的哭声有明显的不同。诞生在法语家庭的婴儿,哭声的声调末尾有提升的尾音;而诞生在说德语的家庭的婴儿,声调则是下降的──这正是法语和德语的明显分别!

研究结果有别于以往的认知──即认为胎宝宝都是在出生后,靠着从环境里听到的声音来学习语言。

皮皮一定是因为在胎儿时期常常听到莉莉的声音,再加上妈妈愉悦的情绪,就记住了她。宝宝在出生后能辨认出胎儿时期听到的声音。父母这样做:在各种声音里,胎宝宝最喜欢的还是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声音是一种高音频的声音,通过骨骼及血液的传导使胎宝宝能够感受到,因此宝宝出生后,可以通过聆听妈妈的声音而得到安慰,即使是刚出生的婴儿,也能从妈妈对其哭声的回应中,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沟通模式。宝宝出生后语言发展的7个关键阶段

人不是生而知之,也不是生而说之。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婴儿的不同成长期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发、训练,要根据不同月份的语言特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进行启蒙训练。——蒙台梭利

在开口说第一句话之前,宝宝并不是远离语言,而是处于前语言理解阶段和语言理解阶段。

前语言理解阶段:宝宝在为理解语言而积累信息。

语言理解阶段:宝宝通过理解语言、语义,学习掌握语法、语义,开始学习用语言进行交流。

经过前语言理解阶段和语言理解阶段,宝宝逐步学会了说单词、词组、句子、段落……多和宝宝玩游戏,有助于宝宝语言信息积累。0~8个月:前语言理解阶段

前语言理解阶段是指宝宝从出生至8个月这段时期。人类的语言活动包括“听”和“说”两个方面,与宝宝的语言活动中接收性语言及表达性语言的学习历程相符。

语言的学习一定是先接收、再理解、最后表达,因此人类学习语言有着自己的阶梯方式,一般称为金字塔式的语言学习模式:将基础打牢,才能在“塔尖”获得成就。

塔底最基础、最积淀的部分,正是为宝宝储备的优良的、准确的、丰富的、多元化的、完善的语言环境,宝宝会听才会说、能读才能写。现在很多家长往往只注意塔尖的读写部分,殊不知,只有将基础打牢,宝宝的语言能力才能够得到顺畅的发展。

0~8个月的宝宝还不会与成人对话,几乎不能理解成人的语言,严格地说,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还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语言活动多是接收性语言。

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也在为语言的发展做着自己的准备。一方面,宝宝通过自发的咿咿呀呀做着“自我训练发音”。另一方面,宝宝对“理解”语言也有着懵懂的、飞速的进步,他们通过成人的语音、语调,结合成人的肢体动作、表情,再加上成人在宝宝眼前来回摆弄的各种物品,在尝试着“理解”某些字、词、句的意义。

3个月的宝宝开始有了积极要“说”的表示,妈妈可以听到他在舒服、高兴时的发音,如啊、哦、噢等。宝宝越高兴,发音就越多。给宝宝创造舒适的环境,宝宝就会不断练习发音,这是语言学习的开始。父母这样做:宝宝在前语言理解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成人是否对其讲话以及讲话的水平如何。父母要通过倾听、发声、模仿、呼唤、发出与行为有关的声音等一系列活动,开启宝宝的语言训练计划。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你看你看妈妈的脸游戏目的:培养宝宝语言活动时能注视训练者的脸,便于语言活动的开展和亲子感情的建立。游戏玩法:为宝宝换尿布或洗澡时,可以引导宝宝看着妈妈的眼睛,并轻柔地对宝宝说:“宝宝乖,看着妈妈啊,妈妈爱你,妈妈在给你换尿布,好了,小屁屁干净喽!”“宝宝洗澡真舒服”等,也可以在宝宝喝奶时温柔地说话给他听。

●妈妈可以通过摇响玩具、捏响玩具等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望着妈妈的脸,接下来妈妈可以对宝宝说些赞赏或鼓励的话。

●妈妈可以为宝宝唱歌谣,让宝宝舒服地躺在妈妈的怀里,看着妈妈的眼睛,听妈妈温柔地唱给他听。

●定时和宝宝说说话,妈妈可以尽量用夸张的语气、表情、动作来吸引宝宝看妈妈的脸。

●用手绢和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将手绢盖在宝宝的小脸上,妈妈突然将手绢拉下来,并发出惊喜的声音吸引宝宝。

●更换不同的训练者,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语音、音色、声调等,利于宝宝吸收多元化的声音和语言。通过捏响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让宝宝看妈妈的脸。妈妈也来咿呀作语游戏目的:通过发音强化发声器官,利于宝宝今后语言的发展。游戏玩法:抱着宝宝,引导宝宝咿咿呀呀发出声音,并模仿宝宝的发音,提高宝宝发音的兴趣。

●为宝宝唱有意思的歌谣,并通过模仿歌谣中动物的叫声、汽车的滴滴声等逗笑宝宝。

●通过扮鬼脸、挠痒等手段,使宝宝发声或发笑。

●给宝宝充分自由的时间,允许宝宝咿呀作语,咂舌、吐泡、咿咿呀呀,充分感受口腔运动的快乐。

●用宝宝喜爱的玩具逗引他,观察宝宝是否能用声音表达他的需要。

●妈妈也来咿呀作语,并对宝宝说出不同的音调,鼓励宝宝进行模仿。行为语言进行时游戏目的:发出和行为有关的声音,加强语言与实物的关联性,促进语言的发展。游戏玩法:无论在喂食、洗澡、按摩、换尿布时,妈妈都要配以相应的语言,并轻柔、准确、正确地说给宝宝听。

●告诉宝宝每种玩具可以发出的相应的声音,如小汽车——嘀嘀嘀、小火车——呜呜呜、自行车——丁零零、小小鼓——咚咚咚、小摇铃——叮叮叮等。

●家中可准备一些动物挂图,妈妈抱着宝宝边欣赏,边缓慢、清晰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

●客人来了,带着宝宝边招手边问好;客人走了,带着宝宝边挥手边说再见;家人给宝宝准备了新衣服,带宝宝双手合十,妈妈说谢谢等。叫出宝宝的名字游戏目的:通过唤名游戏加强宝宝的语言刺激。游戏玩法:准备一首《摇篮曲》,妈妈把歌词慢慢地朗诵给宝宝听,把歌词中宝贝的字眼都换成宝宝的名字,注意观察宝宝,他会在妈妈叫他名字的时候凝神去听,宝宝在奇怪,自己怎么会出现在儿歌里?妈妈还可以换其他的儿歌,总是不定时地出现宝宝的名字,随时观察宝宝可爱的表情,虽然宝宝不是完全明白,但是,他很愿意妈妈这样去做。

●宝宝会坐之后,让宝宝自己坐着玩玩具,妈妈在一旁呼唤宝宝的名字,直到宝宝每次在听到呼唤后都能转向妈妈,妈妈以摇动玩具或拥抱宝宝来鼓励他。

●8个月大的宝宝是可以用特殊手势或简单的语音打招呼、道别的。所以,妈妈可以在宝宝醒来后,主动呼唤他,并和他打招呼。宝宝玩玩具时,妈妈可在一旁呼唤宝宝的名字。小马健步如飞游戏目的:游戏中词语与动作联系在一起,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听力及理解能力;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使宝宝产生愉悦情绪。游戏玩法: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到腿上,和宝宝面对面地坐好,边说儿歌边带宝宝有节奏地弹动双腿:

小马小马,健步如飞,(宝宝在妈妈腿上,妈妈有节奏地弹动双腿)

碰到小河沟,(腿停止弹动,原地不动)

哈哈!(妈妈和宝宝顶顶脑门)

砰地一下,跳过去!(把宝宝举起来,帮助他在妈妈的腿上上下跳动)

●如此反复做游戏。游戏还可以改变方向,把顶宝宝脑门的动作,改成用头摩擦宝宝的后背,同样让宝宝产生愉悦的情绪。

●此游戏要在宝宝的小脖子发育得很硬朗的情况下做,如果宝宝的头不能抬起来,做此游戏是没有意义的。跟着小马蹄一起弹动双腿吧!9~12个月:语言理解阶段

研究表明,无论哪个国家的婴儿,只要发音器官正常,同时具备良好的语言环境,从9个月开始就能真正地理解成人的语言。进入语言理解阶段的宝宝,重要的标志是已经能理解成人常用的一些字、词、句的意义。但由于宝宝遗传、教育、环境等原因,宝宝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有些宝宝7~8个月就进入到了语言理解阶段,有些宝宝1岁多了才开始,这需要妈妈耐心地观察和引导。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做属于宝宝的第一本小书游戏目的:通过读书、听书、看书,给予宝宝良好的语言刺激。游戏玩法:妈妈把宝宝最喜欢的颜色、动物、食物、人物等图片收集起来,通过塑封,制作成一本属于宝宝的小书。

●妈妈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带宝宝看书、听书、读书,“这是红色,宝宝最喜欢的颜色;这是小狗,小狗汪汪叫;这是宝宝最喜欢的妈妈,看,妈妈在冲着宝宝笑。”

●每天变换不同的词汇,丰富字、词、句。

●随时增加小书的内容,把更多的内容塑封好填充进去,让宝宝拥有属于自己的、提高语言及认知发展的第一本小书。父母这样做:有些婴儿10个月左右就进入了口语萌芽阶段。9~12个月正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机,父母及周边人大量的语言刺激及引导,对宝宝语言的真正获得至关重要。用起床歌叫醒宝宝游戏目的:增强宝宝语言与动作及身体部位的关联性,提高语言理解能力,鼓励宝宝发音。游戏玩法:每天叫宝宝起床时,妈妈可以边说儿歌边抚摸宝宝起床:

太阳公公眯眯笑,

我的宝宝快起床!

醒来吧,眼睛,醒来吧,鼻子,

醒来吧,嘴巴,醒来吧,胳膊,

醒来吧,小腿……

宝宝睁开小眼睛,

叫妈——妈,叫爸——爸。

●说儿歌时,可以随意更换顺序,说到哪里,就摸到哪里,便于宝宝产生相关的关联性。

●儿歌结束时,鼓励宝宝叫出妈妈和爸爸。

●值得注意的是,说儿歌的时候声调要柔和,叫宝宝起床时不要引起宝宝的反感。用柔和的起床歌当作宝宝的闹铃。礼貌歌游戏目的:增加宝宝接受性语言的刺激,促进理解性语言的发展,为开口说话做准备。游戏玩法: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握住宝宝的双手,教宝宝练习拍手,并配合语言:“欢迎!欢迎!”反复进行刺激,直到宝宝掌握。再挥动宝宝的右臂,并配合语言:“再见!再见!”可以配合一首儿歌:

客人来了我欢迎,

拍拍手儿真高兴。

客人走了挥挥手,

下次再来行不行。

●妈妈还可以让宝宝练习其他动作,如把“作揖—谢谢”、“握手—你好”等随意编成小儿歌,这样既培养了宝宝的礼貌习惯,又通过儿歌对宝宝进行了语言的刺激。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可以带宝宝“实地练习”,在互动中提高宝宝的兴趣。

●在宝宝高兴的时候练习,根据宝宝的情绪反应及时调整活动。乌龟慢慢游戏目的:培养语感,感知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词汇与动作的结合,加深宝宝对语言的理解,促进语言的发展和提高;培养艺术性,为音乐的学习打下基础。游戏玩法: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握住宝宝的手,和他一起说个有趣的童谣:

乌龟慢慢,乌龟慢慢,慢慢向上爬。

乌龟慢慢,乌龟慢慢,窗台上面爬。

小马快快,小马快快,快快绕房跑。

小马快快,小马快快,谁也捉不着。

●妈妈随着歌谣带宝宝做出爬、跑、快、慢等动作,最后一句“谁也捉不着”时,咯吱挠痒逗笑宝宝。

●妈妈可以变化速度、力度、音色,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小马驹钉马掌游戏目的:动作与动词的结合,便于宝宝对语言进行理解,语言韵律和节奏的吸收,促进语言的发展;锻炼宝宝腿部的力量;增近母子感情。游戏玩法:妈妈和宝宝一起面向前,坐在地板上,妈妈把宝宝搂在怀里,抓住宝宝的两只脚脖子,边说儿歌边有节奏地将两只脚拍打地面:

小马驹,钉马掌,(双脚同时有节奏地点地)

呱嗒、呱嗒、呱嗒呱,(双脚同时有节奏地点地)

左一下,右一下,(左点一下,右点一下)

钉了一下又一下,(双脚同时有节奏地点地)

哈哈!马掌钉好啦!(挠脚心)

●儿歌唱到最后一句,妈妈要抓起宝宝的一只脚挠他的脚心,逗笑宝宝。

●游戏时,妈妈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带动宝宝游戏的兴趣。

●用脚点地面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太过用力,以免宝宝感到不舒服。跟着韵律跳舞蹈,小马掌,钉好了!13~16个月:以词代句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掌握词汇了,语言的概括能力已开始萌芽,表现在把不同的词和具体的事物进行区分和联系;理解语言的能力也有所增强,1岁半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够听懂短小的故事了。由于宝宝语言的表达能力几乎还没有,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基本用一两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意思或几个意思,所以称为“以词代句”。父母这样做:宝宝语言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不要着急,当宝宝可以开始不模仿成人,自己说出一些真正意义的字、词时,就标志着宝宝的口语能力真正产生了。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多玩触摸游戏游戏目的:加强语言刺激,丰富词汇,理解简单句,同时发展宝宝的触觉能力。游戏玩法:妈妈准备一个触摸口袋,里面装好各类水果,比如苹果、香蕉、葡萄、梨;再放一些清洗干净的小玩具,如小汽车、手套、小书、橡皮球等。

●妈妈边念儿歌边带宝宝做游戏:“小口袋,东西多,宝宝快来摸一摸。”引导宝宝说出:“宝宝摸”;然后,让宝宝把手伸到触摸袋里摸一件东西,拿出来,试着告诉妈妈物品的名称。

●鼓励宝宝说出摸出的水果、玩具名称,检验宝宝掌握词汇的程度,同时妈妈可以教给宝宝更多的词汇、双词语等。爸爸妈妈要引导和鼓励宝宝说出玩具的名称。认识动物世界游戏目的:培养宝宝看、听、说的能力,提高语言与实物的相联性,加强谓宾双语句的练习。游戏玩法:准备毛绒动物玩具或动物的图片,如小猫、小鸡、小牛、小羊等。

●再准备小动物爱吃的小鱼、小虫、小草等。

●妈妈随意拿出一个小动物,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请宝宝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也可以交换练习,妈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请宝宝拿出相应的小动物并尝试说出名称。

●妈妈问问宝宝知不知道小动物爱吃什么,先请宝宝把小动物爱吃的食品图片拿出来,再引导宝宝说出:小猫吃鱼、小牛吃草等。接字游戏游戏目的:介绍新词汇和新概念,练习发声;刺激味觉、嗅觉,增加感官经验;提高吃饭的兴致,有助于身体健康;发展记忆力。游戏玩法:在吃饭的时候和宝宝讨论饭菜,描述它们的味道和口感,这是一个增加感官经验、刺激宝宝语言发展的好机会:

今天饭菜真叫香,各种味道尝一尝,

馒头软,芹菜脆,牛肉、羊肉香又香,

吃鱼有刺要小心,好好吃饭身体棒。

●儿歌中加粗的部分要让宝宝逐渐接上来。

●宝宝开始只能接一个字,不要着急,循序渐进地练习。动物世界真奇妙,小狗爱叫,小猪爱睡觉!宝宝家里的画展游戏目的:增加宝宝吸收性语言的感受,为开口说话做准备;丰富认知;体会母子或父子亲情,利于依恋关系的建立。游戏玩法:在宝宝的房间办一个小小的画展,挂上很多图画。这些图画可以是孩子已经认识的一些物品或图画,可以是宝宝生活用品的一些照片,也可以是宝宝已经认识的一些人物或动物。

●每天晚上或中午临睡前,爸爸或妈妈抱着宝宝在房间里走一走,像参观画展一样观看那些图画。

●爸爸妈妈和宝宝“解说”一下画上都有些什么,他们都在干些什么。

●宝宝会很享受每天进行的这个参观画展的活动,他会感到很安全,并会记住他看到、听到的一切,等有一天他和你交流时,你一定会非常惊喜。

●可以定期更换图片的内容,丰富素材。油画色彩柔和,人物细致,能给宝宝带来美的享受。好玩的旋律游戏目的:增加旋律、语言韵律和节奏的吸收,为语言和音乐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逗趣宝宝,增加愉悦感;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游戏玩法:妈妈给宝宝唱一首歌,用《两只老虎》的旋律,歌词要进行变化,非常有趣:

轰隆隆、轰隆隆,(双脚跺地)

打雷啦,打雷啦。(双手捂住耳朵)噼里啪啦下雨啦,(舞动手指,表示下雨)

噼里啪啦下雨啦,(舞动手指,表示下雨)

淋到我啦,(抖动身体,做发抖状)

还有你呀。(指向宝宝)

●不会唱《两只老虎》的旋律也没关系,有节奏有韵律地将儿歌念白出来也可以。

●让宝宝自己做动作,跟着他学,会非常有意思。拟声词会让宝宝印象深刻,“轰隆隆”、“哗啦啦”!17~24个月:简单句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掌握较多的日常基本词汇,如常用的代词、常见物品的名称以及常发生的简单动作。宝宝不再处于“以词代句”的情况,但所说的句子比较简单,也会用简单句组合成简单的复合句,如“妈妈吃饭宝宝也吃饭”等,这个阶段的后期,随着宝宝语言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可以开始和成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了。父母这样做:宝宝语言能力发展到能够掌握完整句的阶段,就进入到了语言的爆发期,无论从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爆发式的发展。所以,父母要多和宝宝讲话、念儿歌。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听儿歌,做动作游戏目的:引导宝宝说出简单的复合句,理解选择句,为宝宝创造语言和动作相联系的机会。游戏玩法:妈妈随意编些小儿歌,引导宝宝边听儿歌,边根据儿歌做动作:

妈妈弯弯腰,宝宝弯弯腰,(弯腰)

妈妈拍拍手,宝宝拍拍手,(拍手)

妈妈跺跺脚,宝宝跺跺脚,(跺脚)

妈妈转个圈,宝宝转个圈,(转圈)

妈妈握握手,宝宝握握手,(握手)

妈妈敬个礼,宝宝敬个礼。(敬礼)

●引导宝宝说出“妈妈弯腰,宝宝弯腰,妈妈拍手,宝宝拍手”等简单句。

●还可以让宝宝理解选择句,如“宝宝是想弯腰?还是要拍手?宝宝是想握手?还是敬礼?”让宝宝逐一选择、回答并做出相应的动作。爸妈和宝宝一起做游戏,既锻炼语言又增进感情。让宝宝挑错游戏目的:提高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判断及表现能力。游戏玩法:妈妈可以随时和宝宝玩这个语言游戏:妈妈假装成一个小司机:“我是一个小司机,开着汽车真神气,得儿——驾”,然后让宝宝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发出正确的声音:“小汽车,嘀——嘀!”

●可以把车辆随意更换:“我是一个小宝宝,骑着自行车真神气,“嘀——嘀”,让宝宝指出其中的错误,并发出正确的声音:“自行车,丁零零!”

●可以让宝宝模仿救护车、警车、消防车、马车的声音。

●等宝宝玩熟悉了,还可以换成动物,比如“我是一只小花猫,唱起歌来汪、汪、汪!”然后让宝宝发出正确的声音:“喵——”妈妈引导宝宝模仿救护车、警车、消防车等声音。闪烁的小星游戏目的:让宝宝了解可以通过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语言的意义,帮助宝宝理解语言;训练宝宝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宝宝的音乐意识。游戏玩法:准备一首大家都熟悉的《闪烁的小星》的音乐:

一闪一闪亮晶晶,(双手打开在脸旁边一上一下4次)

满天都是小星星,(双手同时上举,抖动)

挂在天空放光明,(双手打开在脸旁边一上一下4次)

好像千万小眼睛,(双手握成圆圈在眼睛部位做望远镜瞭望状)

一闪一闪亮晶晶,(双手打开在脸旁边一上一下4次)

满天都是小星星。(双手同时上举,抖动)

●带宝宝唱歌,边游戏,边做动作。

●也可以换成其他朗朗上口、便于宝宝表演和学唱的儿歌。

●妈妈可以自编一些动作,带领宝宝练习,加强宝宝对语言及韵律的感受。哈罗,你在家吗?游戏目的:丰富词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发展注意力及想象力;愉悦宝宝的情绪,利于建立亲子依恋关系。游戏玩法:妈妈可以和宝宝在屋里的任何地方玩这个游戏,妈妈和宝宝同向坐好(同时面向前),妈妈先用双手蒙上宝宝的眼睛,一起说儿歌:

哈罗!你在家吗?(把手打开,并轻轻地亲在宝宝的小脸上)

我在轻轻地敲门,(用手模仿敲门的动作,并配合语言:当、当、当)

快快告诉我,(把宝宝搂在怀里)

你会在哪里?(宝宝在妈妈怀里随意说出地点,如沙发上、床上、椅子上等)

●妈妈可以帮助宝宝丰富词汇,如厨房、厕所、客厅,同时可以介绍家里的各个地方。童谣接力赛游戏目的:促进宝宝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训练宝宝记忆力、注意力、创造力;增进亲子感情。游戏玩法:带宝宝去公园的路上、开车出去旅行时、餐馆等候上菜的时候……任何短小的时间,都可以和宝宝玩这个童谣接力赛的游戏。

●给宝宝念一首儿歌或唱一首童谣,当念到结尾有押韵的词时,停下来,看看宝宝能不能接下去:比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如果宝宝接得很通顺,表扬和赞赏他。

●如果宝宝童谣的接力和“原著”不一样,只要很通顺,也要鼓励他,这可是一个小小的创新呢。让宝宝将小手放在头顶,模仿小白兔的长耳朵。25~32个月:复合句阶段

宝宝在28个月左右,复合句会大量出现,约占宝宝语言的50%左右,因此称为复合句阶段。这时宝宝的句子更加完整,明显加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宝宝开始学会用语言评价人和事,也能用语言来支配他人,还可以用语言进行最简单的组织活动。父母这样做:为宝宝创设丰富、优美、准确的语言环境,引导宝宝在生活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不断协助宝宝扩展句式,提高语言能力。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和宝宝玩猜谜游戏目的:为宝宝创设语言活动的机会,增加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游戏玩法:妈妈准备一张白纸,在白纸上抠一个洞,把脸藏在纸后面,只在洞里露出眼睛、鼻子、或嘴巴,让宝宝猜猜这是什么,用语言表达出来。

●待宝宝游戏熟练后,可以在洞内呈现其他宝宝熟悉的物品,让宝宝从物品的一部分来推断整体,并且说出物品的名称。

●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回答拓展句式,使宝宝的回答更完整,内容更丰富,如眼睛可以做什么?飞机在哪儿飞?这辆小汽车是什么颜色等等。还可以让宝宝判断句子的正误,如眼睛用来吃东西,耳朵用来闻花香,鼻子用来看前方等,让宝宝找出错误,丰富语言活动,激发宝宝语言活动的兴趣。

●游戏过程中,如果宝宝猜对了,妈妈可以用一种声音来表示,猜错了,再用另外一种声音来表示,以此来调动宝宝游戏的兴趣。

特别提示:蒙脸的纸要用白纸,不要用报纸,报纸含铅,不便于宝宝的玩耍,另外,报纸上花花绿绿的内容容易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不利于语言活动的进行。错讲故事,让宝宝来纠错游戏目的:加强语言的交流与表达,促进辨别、思考与判断,建立良好的语言刺激。游戏玩法:妈妈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为宝宝讲故事,而且要有一段时间重复地讲一个故事,当宝宝已经基本记住故事的内容时,就可以和宝宝玩一个错讲故事的游戏。

●像往常一样,为宝宝拿起他最爱的故事书,声音平稳、抑扬顿挫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讲过一段之后,妈妈开始不依照书上,而是自己改编故事,比如《狼来了》的故事,妈妈故意在小孩第一次撒谎时就让大灰狼吃掉他。故事很快结束了,妈妈停顿下来,观察宝宝的表情,看宝宝是否能够找到错误,如果宝宝找到错误,妈妈再回到故事中。还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再次出现错误,让宝宝发现,引导他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妈妈也可以引导宝宝复述其中简单的故事情节。

●宝宝如能清楚地表达故事的内容,妈妈要及时表扬宝宝,增强宝宝学习语言的自信心。故事讲错了,妈妈,让我来讲给你听!指针转盘游戏目的:促进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丰富认知;训练记忆力。游戏玩法:妈妈准备一个圆盘,上面画一些小动物,圆盘上准备一根指针,带着宝宝转动圆盘,待圆盘停下来,指针指向哪个小动物,就让宝宝喊出小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游戏开始时,妈妈可以和宝宝进行竞赛,妈妈1个,宝宝1个,或妈妈转宝宝说,宝宝转妈妈说,看谁说得多,说得对,以此来调动宝宝的游戏兴趣。

●妈妈还可以在宝宝说出动物的名称及叫声后,再为宝宝丰富此小动物更丰富的知识,比如它爱吃什么,住在哪里等,为宝宝介绍新知识。宝宝荡秋千游戏目的:语言韵律与节奏的吸收与感受,促进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脑干的刺激,促进宝宝前庭平衡与本体感的发展;愉悦情绪,促进亲子关系。游戏玩法:妈妈把宝宝抱到秋千上,扶宝宝坐好,轻轻地推宝宝的后背,让宝宝慢慢地荡起来,为了鼓励宝宝,妈妈可以边荡秋千边有节奏、韵律地说儿歌:

荡、荡、荡秋千,我的宝宝荡秋千,

坐稳当,沉住气,眼睛向前看看齐,

一下一下推过去,妈妈劲大有力气,

秋千荡得高又高,宝宝高兴笑眯眯,

小鸟蝴蝶飞过来,要和宝宝做游戏。

●妈妈可以根据宝宝荡秋千的速度变换儿歌内容,既减轻了宝宝秋千荡起来后的恐惧,又能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潜性地让宝宝记住了不少儿歌。

●荡秋千的过程中,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妈妈可以根据荡秋千的速度变换儿歌的内容。古老的歌谣游戏目的:儿歌与动作结合,有助于宝宝对儿歌的理解;培养观察与记忆能力;增强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提高艺术性与表演才能。游戏玩法:爸爸妈妈和宝宝盘腿围圈坐在一起,边做动作边说一首熟悉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用双手做食指和中指交替顺着腹部快速爬向头顶)

偷油吃,下不来,(双手并拢做爪子状在头顶一点一点地假装偷油)

喵喵喵,猫来了,(双手在脸前打开,左右拉动,做捋胡子状)

咕噜咕噜咕噜咕噜,滚下——(双手食指中指从头顶迅速滑向腹部)

来!(双手用力拍在地上)

●说儿歌时,宝宝的双手可以在自己身上做动作,也可以在旁边的爸爸妈妈身上滑动,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加入游戏的家庭成员越多越好,大家围圈坐在一起,方便宝宝看到别人的动作,儿歌的最后一个字,全家一起把手拍在地上,非常有趣。小老鼠,跑得快,看它跑到哪里去!33~48个月:自我言语阶段

三四岁的宝宝特别愿意和他人交谈,甚至能叨叨唠唠地讲上一两个小时,他们能够掌握丰富的词汇,复合句大量增加,语言的发展步入到了自我言语阶段,这正是宝宝语言开始进入社会性的阶段,他可以像个小大人一样以“语言者”的身份加入到各种活动中。自我言语的语言形式3岁时达到高峰,八九岁左右完全消失。父母这样做:自我言语的产生是婴儿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转化的一种过渡阶段,父母不可限制,不能厌烦,要善于引导,多和宝宝交流、对话,核心任务是提高宝宝的语感及语言理解、感悟能力。亲子游戏,一同体会敏感期行为传递悄悄话游戏目的:培养宝宝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注意力,模仿并创造语句。游戏玩法:妈妈、爸爸和宝宝同时玩这个游戏。

●妈妈趴在宝宝的肩膀上,食指放在嘴唇上:“嘘,妈妈要悄悄告诉你一句话。”然后,用耳语悄悄告诉宝宝一句话,如“今天晚上,我们吃米饭和红烧肉。”让宝宝悄悄把话传给爸爸,爸爸大声把宝宝传来的话说出来,如果对了,妈妈要亲吻宝宝,以示鼓励,如果错了,妈妈刮一下宝宝的鼻子,再说一遍。

●让宝宝自己创编语句,传话给爸爸妈妈,交换角色反复进行游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