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史(第二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0:06:36

点击下载

作者:祝建华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外园林史(第二版)

中外园林史(第二版)试读:

前言

园林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以物质形态出现的山、水、建筑、植物等,是人类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含着深厚的自然法则、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心理、宗教民俗、人文情感和历史沧桑,它是文化的结晶,是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园林属于艺术范畴,其核心是社会意识的外在反映。遵循着其内在规律,“理之应园林”,通过园林实体反映出各个时期的思想理念,凝聚着千百年来各民族的审美实践,外化于园林到艺术,体现为民族特征,使之具有世界意义。

园林艺术及其活动都有内在意义,承前启后传递着意义,发展着意义,形成一座座文明的里程碑。园林史虽告诉我们园林的过去,但决非是停留在肤浅的流水账式的历史表面现象解读,是“体现在某个物质符号中的精神现象活动。”只有认识园林符号等象征性质的意义,理解它们所表示其原来的生命世界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才知道现在,明了未来,才能获得影响环境设计的创造性思辨方法和动力。而造园技术仅仅是实现的手段,创造性发展则是建立在历史自身思想理论基础之上的,给我们以思想、技术与实践。“遗迹”决不只是历史,而是告知现在的力量!

中国、西亚、古希腊是世界造园史三大动力,中国园林历史之灵魂就是其民族文化风格,它曾光耀世界,影响西方园林景观至今。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缺乏客观系统认识,缺乏园林历史文化理论思想准确的现代诠释与接受,造园活动缺乏内在动力,缺乏创造性而模仿,甚至隔膜,失落了历史必然谈不上发展。黑格尔深刻指出“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相互抵触,而且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在历史中找寻起重要作用的精神因素和决定性的传达着精神的物质形态因素启迪;从园林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的历史传承正是其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教育必须担负起了解真理的重要职责。

本教材具有较强的认知性、理论性、专业性与实践性,适用于景观观划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与环境工程技术等专业的高等教育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材。

本教材共6章,由祝建华担任主编,吕华、衣学慧、李璟、王伟担任副主编。全书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第6章由祝建华、钟意然、仝婷婷编写,第2章由陈渝、李娟编写,第3章由衣学慧、李璟编写,第4章由宋诚英、吕华编写,第5章由王伟、王欢编写。另外,冠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李强总经理、四川万春建筑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强也参与了本书编写。本教材得到了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金陵科技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教育学院、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鼎力支持,在此深表谢意!

本教材为第二版,主编祝建华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和校正,特别是在每章后增加了“职业活动”,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编者2014年1月1 概论

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社会思想观念、政治经济影响、审美需求、造园流派内在的认识,通过和运用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艺术与科学技术积淀的造园方法与经验;体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现象的园林理论与实践,折射出人类对创造理想生存环境追求的巨大努力。

园林史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是人类生存环境活动的足迹,是文明的载体,为现代园林景观与环境建设提供了借鉴的依据。1.1 园林概述1)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渐次扩展的概念。园林以物化的形式承载着风格、思想、理论、气质、形式,凝聚了世界各民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历程与审美实践,按照艺术规律、美的尺度与造型,在过程中积淀其深层的物质精神构成,体现造园的文化艺术和造园的特征。

西文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Gārden、Jardon等,源出于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前者意为界墙、蕃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纪》中所描述的充满着果树鲜花,潺潺流水的“伊甸园”。按照中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颁布的《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规定,“园林”被译为garden and park即“花园及公园”的意思。garden一词,现代英文译为“花园”,还包括菜园、果园、草药园、猎苑等。park一词即是“公园”之意,即向全体公众开放的园林。西方园林秉承历史的传承性和理论的发展,对环境建设的反思,在实践上更加注重理性思辨色彩。19世纪下半叶,西方景观“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词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Garden”或“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明显地体现了现代园林的文化、艺术、生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增大了概念的外延内在的特质,而后建立在“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现代绘画、雕塑、现代建筑而产生了现代景观(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1960年5月,在日本东京的“世界设计会议”上,提出“环境设计”(Enviroment Design)的这一划时代意义的概念,受到普遍认同,更加强调设计性、前瞻性、艺术性、文化性,更加关注环境性、人与物的通透性。现阶段的中国园林环境的概念仍缺乏其内在的深度,显得模糊与滞后。20世纪初的现代绘画、现代雕塑、现代建筑这三者激动人心的史诗般的、才华横溢的变革,表现了景观设计新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语言,表达了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审美诉求及社会节奏。

我国“园林”一词的出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在《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有“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的佳句,沈约在《宋志·乐志》亦有“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椟园林”的兴叹。园林多指那些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乡间庭园,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描绘的情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如《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园林历史发展中,“园林”的含义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中国,人们又把“园林”和“园”当作一回事。《辞海》中不见“园林”一词,只有“园”。“园”有两种解释:四周常围有垣篱,种植树木、果树、花卉或蔬菜等植物和饲养、展出动物的绿地,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帝王后妃的墓地。《辞源》亦不见“园林”,只有“园”。“园”有三种解释:用篱笆环围种植蔬菜、花木的地方;别墅和游憩的地方;帝王的墓地。我国台湾《中文大辞典》收有“园林”一词,释为“植花木以供游息之所”,另收“园”一词,有五种解释:果园;花园;有蕃曰园,《诗·秦风》疏:“有蕃曰园,有墙曰囿”;圃之樊也;茔域,《正字通》:“凡历代帝、后葬所曰园。”“园林”与“园”的概念是混同的。目前我国关于“园林”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园林是指人们为弥补与自然环境的隔离而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圃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或居住环境”(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②采用人工的方法从“第一自然”即原始的自然环境,创造了“园林”即“第二自然”。反映了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变迁与园林形成发展一定的关系。但是,这里所谓的“第二自然”即是人工自然或人造自然园林,显然不能包括近代以来人们对环境的思考:由美国发起,进而风靡世界的国家公园,即对于那些尚未遭受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和对地质地貌、天然动植物群落加以保护的国家级公园。按照国家公园的概念理解,自然风景名胜算是特殊的自然景观,只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就属于园林范畴了。而周维权先生认为,自然风景名胜属于大自然的杰作,属于“第一自然”,而并非人工建立的“第二自然”,当然不属于园林范畴。

③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自然山、人造山)、水(自然水、理水)、物(植物、动物、建筑物)所构成的具有游、猎、观、尝、祭、祀、息、戏、书、绘、畅、饮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游泳《园林史》)。它试图从园林选址、构成要素、主要功能、兴造方法等方面全面诠释园林,其定义中构园要素的“物”把动、植物和建筑物混用,功能多但并不明确,也不全面。园林功能中的“猎”业已消失,“尝”意不明,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艺术风格等社会属性缺乏,“艺术群体”指代园林不准确;也缺乏园林概念的当代生态意义及发展内涵,值得商榷。

园林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古典园林这个狭义角度看,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遵循艺术规律,运用造园要素,从而构成一个文化美学意味浓、视觉景观美、物质功能全的游憩、居住环境。

从现代园林发展角度看,广义的园林早已发展成为更为宽泛且深远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不仅仅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等,还包括人类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的活动,集自然生态、生态恢复、风景与人文历史责任、科技、艺术于一体,为人类社会提供自然生态的、文明的生存环境。所谓有形环境有两类:基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工环境,它们都是我们生存的物质环境。无形环境是指人文环境,是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如传统、民俗、文化、观念、道德、政治等,这是一种精神环境。两者都是以物质的表现形式去体现文化的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2)园林形成背景

自然环境、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合及其融合发展是园林形成的背景。莫伊谢依·萨莫洛维奇·卡冈曾说:“文化包括物质、精神、艺术三个层次”,园林是文化的综合反映,“理之在园林”。园林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奇百态。从共性视角来看,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1)自然环境与自然造化 自然与生俱来所谓的自然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人是自然之子!人依赖于自然而非自然依赖于人!自然的伟力具有移山填海之力,鬼斧神工之技,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提供了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多姿多彩的造园材料,为人类创造了山林、河湖、峰峦、深谷、瀑布、热泉等壮丽秀美的景观。

自然美又具有其地域特征,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求的东西,人类经过自然崇拜——自然模拟与利用,到达自然超越阶段时,具有地域特征的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各民族对自然美或自然造化的认识存在着较显著的差异。西方传统观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其魅力。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是与自然和谐为美,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是构成美的各个因子。但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中天然、纯朴和野趣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天地。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人格、道德及观念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助人伦、成教化的境界。

英国风景园林的形成也离不开英国人对自然造化的独特欣赏视角。他们认为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自然形态是最完美的形态,园林越接近自然则越达到真美境界。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的园林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着自然和诉说着自身的认识和观念。自然造化形成的自然因子和自然物,成为园林形成要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必然。(2)社会历史发展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结构的外在反映,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它必然与历史社会结构发展相关联;社会结构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观念的新陈代谢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农业村落出现,产生了原始的园林,如中国的苑囿、古巴比伦的猎苑等。

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和集镇,又随着建筑技术、植物栽培、动物繁育技术以及文化艺术等人文条件的发展,造园活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如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古巴比伦园林、古波斯园林等。

随着社会的动荡,野蛮民族的入侵,文化的变迁,宗教改革,思想的解放、革命运动等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各个民族和地域的园林类型、风格也随之变化。中世纪之前,流行古希腊园林、古罗马园林;中世纪1300多年风行哥特式寺院庭园和城堡园林;文艺复兴开始,意大利台地园林流行;宗教改革之后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勃兴,而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加速了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发展;工业革命导致对技术的反省和环境的再认识,促使现代景观的产生。园林是时代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其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化艺术,来自田园生活,来自精神理想,来自对生存环境的深刻认识。

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丽舍田园和基督教的伊甸园,展现了天使在密林深处,在山谷水涧无忧无虑地嬉戏生活的欢乐场景;中国先秦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悬圃、王母瑶池、蓬莱琼岛,绘制了一幅山岳海岛式云蒸霞蔚的风光;佛教的净土宗《阿弥陀经》描绘了一个珠光宝气、莲池碧树、重楼架屋的极乐世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提到安拉修造的“天园”:果树浓荫,四条小河流淌园内,分别是纯净甜美的“蜜河”、滋味不败的“乳河”、醇美飘香的“酒河”、清碧见底的“水河”。神话与宗教信仰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环境的共同向往。

文化艺术是人们抒怀的重要方式,与神话传说相结合,以广阔的空间和纵深的时代为舞台,挥洒着艺术想象力,对现实园林的形成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同时,艺术的创作方法,对美的追求和理想、人生哲理的揭示和思考,亦对园林设计、艺术装饰深化着园林语境意义,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园林亦是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纽带,是其依赖、改善、恢复的重要要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城市中的人类与大自然隔膜,精神心理抑郁,以兴造园林试图作为一种间接补偿,沉醉于园林所构成的理想生活环境中,成其为躲避现实、放浪形骸的最佳场所。古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e,公元前70年—前17年)竭力讴歌田园生活,推动了古罗马时代乡村别墅的流行;我国秦汉时期隐士多田园育蔬垂钓,使得魏晋时期归隐庄园成为时尚。3)园林性质与功能

园林性质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之分。

从社会属性看,园林是供游憩、享乐的花园或别墅庭园。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是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的公共场所,是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综合。园林的社会属性转化,必然影响到园林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和功能等方面的变革。

从自然属性看,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的普通公民。古今中外,人们在自然生存进化中,认知自然,运用自然,发现其美,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生存环境。园林中浓郁的林冠、鲜艳的花朵、明媚的水体、动人的鸣禽、峻秀的山石、优美的建筑及栩栩如生的雕像艺术等都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艺术景观。园因景胜,景以园异。园林景观千差万别,都改变不了其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艺术美的本质。

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艺术的不同,各民族对园林美的认识由差异到共识。欧洲古典园林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淳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而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具有诗情画意之美。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园林景观环境的自然生态、艺术文明、功能人文的综合,成为共识(图1.1、图1.2)。图1.2 园林景观的社会属图1.1 园林景观的社会属性:中性:以方尖碑形式的美国华盛国传统元素造景的成都宽窄巷子顿国家纪念碑

园林的功能: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中国早期的园林“囿”,古埃及、古巴比伦时代的猎苑,都保留有人类采集渔猎时期的狩猎方式;当农业逐渐繁荣以后,中国秦汉宫苑、魏晋庄园和古希腊庭园、古波斯花园,除游憩、娱乐之外,还仍然保留有蔬菜、果树等经济植物的经营方式;另外,田猎在古代的宫苑中一直风行不辍。随着人类文化的日益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变迁和园林社会属性的变革,园林类型越来越多,越来越理性化,功能亦不断消长变化而更加综合。

古今中外的园林,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或称围猎)、游玩(或称游戏)、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与演说等,作为主题性公园、纪念地、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4)园林的基本要素

园林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与历史人文要素,主要有:建筑、山石、水体、艺术作品、动植物。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普通公民”而非主人。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看,造园要么是好,要么就是破坏!自然是造园的第一要素。园林围绕建筑展开,“园林是建筑的延续”。

园林中的建筑与山石,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水体则是整体不动,局部流动的景观。植物则是随季节而变,随年龄而异的有生命物。植物的四季变化与生长发育,不仅使园林建筑空间形象在春、夏、秋、冬四季产生季相的变化,而且还可产生空间比例上的时间差异,使静观建筑环境具有生动、变化多样的季候感。植物协调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历史遗址、纪念地、人文景观,其历史沧桑和人文情感,蕴涵着深厚经典的美学精神。

我国历代文人、画家,常把山水植物人格化,并从山水植物的形象、姿态、明暗、色彩、音响、色香等进行直接联想、回味、探求、思索的广阔余地中,产生某种情感和意境,使其趣味无穷。在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中,有些园林植物早期被当作神灵加以顶礼膜拜,整形修剪,排行成队,植坛整理成各种几何图案或动物形状。艺术作品常常是园林环境的序列中心。

动物作为造景要素,人们把野兽一部分驯化为家畜,一部分圈养于山林中,供四季田猎和观赏,成为最初的园林——囿,或称为猎苑。秦汉以后,中国园林进入自然山水阶段,聆听虎啸猿啼,观赏鸟语花香,寄情于自然山水,是皇室贵族怡情取乐的生活需要,也是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自然仙境。欧洲中世纪的君主、贵族宫室和庄园,以及阿拉伯国家中世纪宫室中都饲养着许多珍禽异兽,以满足皇室贵族享乐,随后逐渐为平民开放观赏。古代园林与动物相生相伴。当代,人们对其更具有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5)园林史的现代意义

一部人类园林史,记载人类对自我生存环境内生自省的认知足迹。人类对环境建设的历史是环境建设思考恢复变革改造的温床,也是造园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出发点。

古老中国以其与自然和谐为美的博大和诗情画意,昂首世界前列。而西方内省历史的自我批判,走到了世界前沿。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从园林到现代景观、环境设计,同其他文化一样,是在传承、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氛围里走到了今天。借鉴中外园林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继承弘扬人类的优秀园林文化,为我国环境园林活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园林事业得以长足发展,各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园林作品。毋庸讳言,环境园林建设欣欣向荣却有使人讳忌的遗憾!“三山五园”被房产、富豪别墅无节制地蚕食;西名泛滥,外来植物的“入侵”,本土植被因造园而造成的破坏;追求表面政绩形式,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忽视环境的长远发展考虑,雾霾肆虐,表面的形式美却造成潜在的生态灾难,如曹雪芹故居遭拆毁;有的文物古迹、烈士陵园拆移荒芜,战争纪念遗地、文物被商业开发“打造”,成为“现代赝品”,失去“原真性”。文化景观缺乏应有的保护力度及匮乏,导致城市教育功能的缺失,经济开发、产业化异化为利益最大化,自然景观不堪重负;“水资源开发”滥觞,生态水变为“景观水”“经济水”“开发水”,深挖地,找温泉追求经济利益,急功近利,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瓶颈。“城市化”席卷中国大地,城市也在无意识中失去个性,许多原本不该消失的东西,正在消失!暴露反映出环境活动思想、理论、观念滞后的紧迫感,而这一切的深层次原因,均与专业素质教育薄弱有关!

离开自然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就没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没有民族共同体的兴盛和延续!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回首之时却发现没有了历史。专业的史论可以很好地认识“经济学”与“生态学”的对立,从而在环境工程中去寻求解决与平衡的办法。环境建设理应是其自身的褒奖!“如果城市所实现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形成而付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意义。无论扩大的是权力还是物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享受”(《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严格的自尊,越严格越自尊,自尊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参天之树必有老根,怀山之水必有共源”。其文化情怀和文化自尊,形成民族团队血缘的、地缘的“家乡”和“家园”。文化无需再争取什么优势文化,自身文化就是精神王牌!其共同构成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自身文化价值,20世纪80年代末,孔子2540年华诞之际,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科学家集聚巴黎,面对现实环境的恶化,发表宣言,其中道:“人类社会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的中国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生态学”已延伸至人类生态学,继而是当今的整个社会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绿色”的环境关注,Green Parties、Green Policies的推崇,人类对环境的关心不断扩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

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由“空间论”转向“环境论”,进而发展至今的“生态论”,环境价值观有了急剧的变化,环境不能再被不受惩罚地滥用,环境工程专业素质的教育与提高远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与紧迫!

著名教育家帕培纳克(Victor Papanek)曾深刻指出:一般学科教育都是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唯有工业与环境设计教育是横向交叉发展的(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London:Thames&Hudson Victor Papanek)。园林在泛艺术的当今信息时代,已从属于环境设计,无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的园林环境教育,专业思想意识的哺育都应是第一位的,园林、环境史理论应是专业环境建设者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他们的未来肩负着有形、无形环境保护与建设,是留给后人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技能已退居其次。尊重学科特质,政治素质不能完全取代专业素质,技能标准不能教条地度量专业标准,否则“建设”可能就是破坏!历史是一面镜子。环境设计应根据自然生态、地域环境、历史文化、意义属性;综合历史意见、时代意见,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环境建设理论并指导实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园制宜,才能“绿色”设计。“人,遵循地球上良性酶(enzyme)的运作方式,有志于成为世界的医生,治理这个地球和自身”的专业史论,正是触发治理自身与地球的源动力的引擎!“不从历史汲取教训的人,必重蹈覆辙!”(邱吉尔)风格来自历史,历史是风格的源泉。历史给予的是专业的环境造园建设眼界,一个对“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担当责任的眼界。生命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历史孕育着新的生命!现代是过去和未来的合金。历史是不能重复的,未来是可以选择的!1.2 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世界园林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个历史阶段,现分述如下: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两百多万年。人类起初的“巢穴而居,采集渔猎”是对大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在生存演化过程中,人类被动植物的形态、色泽等外观特征所吸引并有了心灵感应,赋有生命意义。原始文明后期,人类农业和聚居部落的园圃种植与鸟兽养殖,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的果园、菜圃、畜养鸟兽场所,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的需要。从而园林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其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为: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距今大约1万年前,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农业的长足发展,人类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阶段,果园、菜圃、兽场亦分化为供生产为主的果蔬园圃和供观赏为主的花园、猎苑。伴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城镇、国都和手工业、商业,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为大规模兴造园林提供了必要条件。

自然地域、文化体系演化形成世界园林体系。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自然地域、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影响最大。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1)欧洲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有法国古典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线,将自然为主体引入到园林,排除人工痕迹,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

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美洲、大洋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和当代亦产生了重要影响。(2)伊斯兰园林体系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3)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在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从其独到的创世纪说到三代时期的囿,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全景式写意山水园林,最后达到明清时代浓缩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高度象征性写意园林阶段。从明朝中期始,私家园林逐渐分化,先有江南园林脱颖而出,北方园林接踵其后,岭南园林增其华丽。三大区域园林相互影响,相互兼容,使中国园林的类型和风格不断拓展与深化。中国园林不像欧洲园林那样,风格剧烈复合变异,而是不断传承发展,以东方独有的文化及造园思想理论影响西方。

中国园林特点主要有:

①来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中国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来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并伦理化、道德化,园林要素与之结合意蕴其中,尤为突出。

②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与自然和谐为美。中国园林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阴阳五行说”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生态学,建筑能够把地域自然与山、水、花木、鸟兽等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的一面。把后者转化为前者,中轴对称的规整式构图于宫室寺观建筑,却天工人巧,为中国园林建筑的特殊形式。在园林总体上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为美”的哲理境界。

③中国园林影响了汉文化体系,也深深影响了日本。佛教从我国传入日本,特别是汉化的禅宗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特色的神道教融合,形成了日本特色:追求精神上“净、空、无”的禅文化,成为突破中国园林形式的切入点。日本早期“枯山水园”,除选用砂、石之外,还含有小块地被植物或小型灌木,如修剪整齐的黄杨、杜鹃等。后期的“枯山水园”竭尽其简洁、纯净,无树无花,只有几尊自然天成的石块,满园耙出纹理的细砂,凝聚成一方禅宗净土。“茶室庭园”则显示出极精致、极正式的氛围,中国的茶文化在日本发展为“茶道”,庭园布设精美的石制艺术品,主人石、客人石、刀挂石、石灯笼、石水钵等,逼真磊落,不带一点世俗尘埃,表达了日本人对“纯净、空寂、无极”境界的追求。

纵观日本园林的历史演进,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至远至深,尽管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造诣,甚至反过来影响中国园林,但它最终并没有脱离中国园林体系。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的发展

工业文明使有形环境恶化,也促进了城市园林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的形成。4)信息文明使人类有了对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综合的思考

信息文明促进了公共园林、公共绿地、城市与生态景观的艺术发展,促进了人类任何“工程”与自然生存环境景观活动的艺术思考。在文化多元化,全球一体化的当代,人类对环境建设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理论的思考,保护自然环境、“绿色”设计、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入人心。

园林是各门学科与文化艺术的综合。现代园林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维系生态平衡、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施工等知识,亦要掌握艺术学、动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文化学、美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当代社会要成为一个环境建设的工作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文人”,否则,对环境而言,非好即坏!复习思考题

1.试述园林的概念。何谓园林史?谈谈你的认识。

2.试述园林产生的背景及性质功能。

3.园林发展有哪四个历史阶段?四大园林体系各是在哪一阶段产生的?

4.结合实际,谈谈园林史的现实意义。

5.园林要素有哪些?试述园林风格与其要素的关系。

职业活动

1)目的专题讲座讨论解析

通过经典正反案例专题,解析认知园林史在专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园林史的重要性。

2)环境要求

多媒体学术厅,现代园林环境经典系统案例文本及图片演示,邀请园林规划设计院所、企业专家学者、职业从业者参加互动。

3)步骤提示

①教师、专家、企业案例互动教学,在经典案例解析专题展开中认识园林史。

②在经典案例解析中感受园林涵盖的历史范围。

③在园林案例的形式风格中感受其来源。

④在园林案例的形式风格中感受其园林的深度与广度。

⑤在园林正反案例中感受造园活动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

⑥在专题案例的解析中,启发园林史对从事专业职业以及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思考。

建议课时:4学时2 古代园林古代(公元前3000年—公元500年)

公元前3000多年,人类开始的造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的建筑活动、生活和精神需求产生的。它为人类提供着食物、果、药、菜、运动、狩猎、祭神、公共活动,并受宗教影响,人类精神层面的天堂乐园“伊甸园”(Eden)“昆仑”“蓬莱仙境”,萌发形成各自认知世界及造园的思想(表2.1)。表2.1 古代园林分布情况表古代时期主要园林类型公元前3500年—前525年 埃及圣林 神苑 宅园 圣苑 墓园公元前3000—前538年 两河流域猎苑 圣苑 宫苑——“空中花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园”公元前538年—前5世纪 波斯波斯伊斯兰式园林神园 宫廷庭园公元前5世纪 希腊宅院——柱廊园 公共园林 文人园庄园宅园——柱廊园公元前200年 罗马宫院公共园林灵囿 灵沼 灵台建筑与自然山水——“象天法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世纪中国地”造园思想形成“一池三山”(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宫园 神苑 猎苑 宅园 别墅园

古代时期最为漫长,约3500年。埃及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发展最早。波斯于公元前538年灭新巴比伦,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后,波斯伊斯兰园林产生,公元前5世纪波西战争,胜利后的希腊园林迅速发展。罗马帝国汲取希腊、埃及、波斯的造园思想和做法,成就了罗马的园林。世界的东方——中国公元前3500多年就有了灵囿、灵沼、灵台,不仅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园林具有同样功能,并产生了独特的伟大的造园美学理论和思想,成为造园史上的另一重要动力源(图2.1)。图2.1 古代亚、非、欧各大文明发源地2.1 西方古代园林2.1.1 古埃及园林1)古埃及概况

古埃及园林源于、成长于其所属地域的自然环境。

埃及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北角,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西奈半岛与亚洲的西南部相连,地处非洲、地中海和欧洲交界处。在古埃及南北分治期间的疆域最大,有现在的苏丹到衣索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阿尔及利亚以外,其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埃及文明的发展源自它的母亲河——尼罗河。它由南向北流经埃及境内,构成狭长的河谷地带,两岸是陡峭的岩壁。尼罗河下游形成河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每年雨季,河水夹带着大量泥土奔腾而下,留下一层沃土,使两岸及三角洲成为宜于耕作的土地。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古埃及文明最早起源于上埃及,距今约两万年。埃及雨量充沛、树林繁茂、水草丰美,古埃及人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大约公元前1万年,气候持续干旱少雨,土地沙漠化,树木枯萎,野兽消失,日照强度很大,冬季温和,夏季酷热。古埃及人走向尼罗河河谷,把自己的命运与尼罗河紧紧连在一起(图2.2),显著影响古埃及园林的形成及特色。约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由部落组成农村公社,结合成约40个独立的城邦。城邦之间长期战争与兼并,南部与北部分别形成两个较大的王国。大约公元前3100年,南方的美尼斯统一了上、下埃及,建都于孟菲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由此诞生(图2.3)。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史称法老时期。统一之后,埃及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第一王朝开始,开创了法老专制政体,前王国时代(约公元前3100—公元前2686年)的开端,在这一时期出现并使用象形文字。第3至第6王朝的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686—公元前2181年),法老陵墓金字塔的建造,国力强盛,资源丰富。由于第5王朝的法老信奉太阳神,建造了太阳神庙(图2.4)。第7至第11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81—公元前2040年),埃及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公元前2040年,底比斯的统治者重新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创了中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033—公元前1786年),埃及再现繁荣昌盛的局面。第13至第17王朝(约公元前1786—公元前1567年),战乱再度频繁,直到新王国时代(约公元前1567—公元前1085年)开始的第18王朝,国力一度十分强盛,伟大的法老阿克纳顿——阿门努菲斯四世,于公元前1379—公元前1362年统治埃及,根据太阳神阿顿而更名,是历史上倡导一神论的先驱。拉姆西斯二世法老,他于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2年在位,建造了许多伟大的神庙、雕像和其他建筑,签署了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此后古埃及又因战乱走向衰退。图2.4 Amon太阳神图2.2 古埃及壁画图2.3 古埃及平面图庙前院

公元前671年,埃及遭亚述人入侵。公元前525—前343年,埃及又两次被波斯人占领,建立波斯王朝。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Ⅲthe Great,前356—前323)击败波斯人,灭波斯王朝,结束了3000年的“法老时代”。公元前305年,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密·索特尔(Ptolemy I.Soter,约公元前367—公元前283)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埃及文化因此与希腊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公元前30年,埃及被罗马征服,成为隶属罗马帝国的三个省。公元640年,埃及又被阿拉伯人占领,逐渐成为阿拉伯世界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孕育科学的温床。神庙的官员把埃及语变成用希腊字母写成的科普特文明继续流传下去。公元前2000年开始的希伯莱人历史,也和古埃及的历史关联,《圣经·旧约》的《创世纪》《出埃及记》等,都保留了古埃及政治史的片段。为了证实《旧约》的真实性,常常引用曼内索的《埃及史》。古埃及文化对欧洲文明有着巨大影响。2)古埃及园林及类型(1)宅园 世界上最早的园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的埃及,从古代墓画中可以看到祭司大臣的宅园(图2.5、图2.6)采取方直的规划、规则的水槽和整齐的栽植。在古代,园林是表现王室统治的一种形式(图2.7)。图2.5 根据埃及古墓中发掘出的石刻所绘制的埃及宅园平面图1.入口塔门;2.葡萄棚架;3.中轴线端点上的三层住宅楼;4.矩形水池;5.对称设置的凉亭,园中还整齐地摆放着桶栽植物,周围有行列式种植的庭荫树图2.6 埃及古墓中发掘出的石刻图2.7 方尖碑与院落所画的宅园鸟瞰图

最早有记录的花园和园艺技术是产生于远古时代的埃及,即3500年以前。那时,尼罗河谷的园艺已很发达,原本有实用意义的树木园、葡萄园、蔬菜园,到公元前16世纪演变成埃及重臣们享乐的私家花园。有山有水,设计颇为精美。穷人家也有在住宅附近用花木点缀。

从底比斯阿米诺菲斯三世的大臣墓中发现的画中可以看到(图2.8),私家庭院均为方形,四周围着高墙,入口处建着埃及特有的塔门。高墙之内成排种植着埃及榕、枣椰子、棕榈等庭院树木围在矩形水池四周,池旁还建有亭子,正对庭院中心的塔门。住宅中部的区域由四排拱形葡萄棚架组成,在阿米诺菲斯四世之友麦利尔的庭院图中,其庭院中心是一个巨大的下沉式水池。虽然两个庭院有相异之处,但是庭院的局部处理都是采取规则对称的布局手法。庭院中的树木直接种植在地上,种类繁多,除了埃及榕、枣椰子、棕榈三种树木外,还有无花果树、杨槐树、梧桐树、葡萄、石榴等果实、枝干都有实用价值的树木。人们认为在树荫之下既是生者休憩之地,又是死者安息之所。埃及人还十分喜欢花卉,庭院中常常有野生植物类的莲、纸草等,并引进了外国植物,如蔷薇、银莲花、矢车菊、罂粟、芦苇等。将花卉种在花坛中,有时也将花卉、灌木种在花盆或木箱中,沿着房屋附近的园路并排放置。庭院中的矩形水池是重要的组成元素,所谓的“下沉式水池”,池岸的阶梯一直伸至水面。池中种着莲之类的水生植物,并养着水鸟、鱼类等,整个庭院弥漫着凉爽。池旁还建有亭子,这种亭式构筑物是埃及庭院中的重要设施。图2.8 种植平面图(2)墓园 埃及的神庙及寺院的造园中,还有陵园即墓园。埃及人认为现世成就之物在来世也能为灵魂带来慰藉,住房周围尽可能有庭园,以作为灵魂的安息之所。埃及人对这种思想观念作出了极富象征性的解释——盛行的庭园葬礼风俗,在其陵墓的四壁上造出庭园的浮雕及壁画等,以满足愿望,埃及庭园画大部分来自陵墓。墓园中采用的树种是能在沙漠中生长的,并具有象征意义的枣椰子、埃及榕树等植物。作为西方文化最早策源地的埃及,早在公元前3700年就有了金字塔墓园(图2.9)。萨卡拉是古老的埃及坟墓,位于开罗西南的沙漠之中,是工程师伊姆获特普为第三王朝的首位法老建造的墓葬,有阶梯金字塔和墓葬建筑群,阶梯金字塔的基座为123.5m×107m,高度为59m。阶梯金字塔的南部是第五王朝的最后一任法老尤纳斯的金字塔。该金字塔以其墓室而闻名,墓室墙壁上的镌刻被称作“金字塔的课文”,墓室的屋顶刻着星辰。萨卡拉作为专门为贵族修建的石室坟墓而著称,最著名的是第五、第六王朝贵族的墓葬。墓葬墙壁上的雕刻讲述着古代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例如:放牧、养殖、打猎、宗教仪式和对死者的祭祀(图2.10)。图2.9 胡夫金字塔图2.10 方尖碑旁的石雕(3)圣苑 圣苑附属于神庙,即“神苑”。神庙的围墙为一道道塔门所隔断,围墙的顶部起伏不平,呈波浪状,象征着原初之水,而高耸的神庙则是在这片混沌之中升起的原初之山,山顶是人类创造者的居所。进入神庙的人们犹如在混沌之水中经过了洗礼,带着纯净的灵魂来到神的面前。墙上布满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上部和天花板上是繁星点点的天空,张开翅膀的鹰神护卫着神的国土;墙壁下部常常点缀着自然界的花草,象征大地的繁盛,在壁画的映衬下,神庙正如河谷的缩影。

最著名的神庙是公元前15世纪哈特舍普苏特女王(Hatshe-psut,约公元前1503—公元前1482年在位)祭祀阿蒙神(Amon)的德尔·埃尔·巴哈里神庙(图2.11)。该庙由三个台阶状的大露坛组成。将山拦腰削平,用列柱(Deir el-Bahari)将坡地削成三个台层,沿河而上,穿过两排长长的狮身人面像,即人、狮子、鹰组成的埃及人的地平图2.11 埃及女王哈特舍普苏为祭线上的荷鲁斯神,人们通过神的起祀阿蒙神所建造的巴哈里神庙源和神话阐释世界的神奇与创造力,是人类思考、探究宇宙世界的第一步。到达最底层露坛的塔门,沿缓缓倾斜的道路从一个露坛通向另一个露坛。在狮身人面像的两侧,有洋槐林荫树,塔门附近及三个露坛上种植树木,造成神苑的形式。女王还从一个叫蓬多的地方移植来香树,引种了香木(其木料燃烧时有芳香)种植在台层上,以此来装饰这座神庙。从神苑进而到神庙,境内的圣林,被大力兴造。典型的古埃及神庙一般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南北方向延伸,依次由塔门、立柱庭院、立柱大厅和祭祀殿组成,塔门多时达十几道。

大片林地围合着雄伟而有神秘感的庙宇建筑,将树木视为奉献给神灵的祭祀品,表示对神灵的尊崇,形成附属于神庙的圣苑。古埃及的圣苑在棕榈和埃及榕围合的封闭空间中,有大型水池,驳岸以花岗岩或斑岩砌造,池中种有荷花和纸莎草,放养作为圣物的鳄鱼。

在拉穆塞斯三世(RamsesⅢ,公元前1198—公元前1166年在位)统治时期,设置了514处圣苑,当时的庙宇领地约占全埃及耕地的1/6。这些庙宇也多在其内植树造林,称为圣林,圣苑及圣林的规模非常可观。3)古埃及园林特征

尼罗河沃土冲积,适宜于农业耕作,国土的其余部分都是沙漠地带。在炎热荒漠的环境里有水和遮荫树木的“绿洲”被作为模拟的对象。埃及人发明了几何学。于是,古埃及人也把几何的概念用之于园林设计。水池和水渠的形状方整规则,房屋和树木都按几何形状加以安排,是世界上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设计。

古埃及园林的形式及其特征,是古埃及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宗教思想和人们生活习俗的综合反映。古埃及人在早期的造园活动中,除了强调种植果树、蔬菜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实用目的外,十分重视园林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在干燥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阴凉湿润的环境、庇荫作用成为园林功能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树木和水体就成了古埃及园林中最基本的造园要素。除了树木的庇荫之外,棚架、凉亭等园林建筑也应运而生。植物的种类和种植方式丰富多变,如庭荫树、行道树、藤本植物、水生植物及桶栽植物等。甬道上覆盖着葡萄棚架,形成绿廊,既能遮阳,又为户外活动提供了舒适的场所。桶栽植物通常点缀在园路两旁。花卉品种比较少,种植得也不多,当埃及与希腊接触之后,花卉装饰才成为一种时尚。埃及从地中海沿岸引进了一些植物品种,丰富了园林中的植物品种。

水体在园中起着重要作用。水体增加空气湿度,为灌溉提供水源;水池既是造景要素,又是娱乐享受的奢侈品,成为古埃及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水池中养鱼、水禽,种植睡莲等,为园林增添了自然的情趣和生气。古埃及园林大多选择建造在临近河流或水渠的平地上,少有高差上的变化。园地多呈方形或矩形,有统一的构图,采用严整对称的布局形式,严谨有序。大门与住宅建筑之间是笔直的甬道,构成明显的中轴线,两边对称布置凉亭和矩形水池。

入口处理成门楼式的建筑,称为塔门,十分突出。池水略低于地面,呈沉床式,以台阶联系上下。古埃及的宫苑和宅园,四周围以高墙,园内也以墙体分隔空间,将园林分隔成数个小型封闭性空间的布局方式,互有渗透和联系。各院落中有格栅、棚架和水池等,装饰有花池和草地。与后来的伊斯兰园林很相似,形成隐蔽和亲密的空间气氛。

从造园思想来看,浓厚的宗教思想及对永恒生命的追求,促使了相应的神苑及墓园的产生。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的运用也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埃及人将树木视为奉献给神灵的祭祀品,雄伟而有神秘感的庙宇建筑周围都有大片林地围合而成的圣苑。其中往往还有大型水池,池中种有荷花和纸莎草,鳄鱼作为圣物放养。在法老及贵族们巨大而显赫的陵墓周围,有墓园,规模通常不大,大量的树木结合水池,形成凉爽、湿润而又静谧的空间气氛。

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了古埃及引水及灌溉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也影响到埃及园林的布局。具有强烈的人工气息,布局也采用了整形对称的规则式,给人以均衡稳定的感受。行列式栽植的树木,几何形的水池,反映出埃及人在自然环境中力求以人力改造自然的思想。东、西方园林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从一开始就代表着两种思维方法,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世界园林两大体系的先导。2.1.2 古巴比伦园林1)古巴比伦概况

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图2.12),建于公元前2350年,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km处,幼发拉底河右岸,由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小城。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占地2100英亩,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成为两河流域的明珠。公元前3800年前,这里诞生过强大的巴比伦帝国,带给人类历史空前的辉煌,其古老文明由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共同创造,史称巴比伦文明或“巴比伦—亚述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