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典故与成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6-28 18:12:02

点击下载

作者:何文忠

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古代典故与成语

中国古代典故与成语试读:

前言

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产生了很多典故与成语,尤以春秋战国至唐、宋这两千多年中最为丰富。我在反复研读我国诸多历史书籍和书写《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概要》过程中,深感有不少历史典故与成语,对人们尤其对青少年非常有教育和警示作用,有利于吸取知识,增长才干,故选编这本《中国古代典故与成语》,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我在撰写《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概要》时,为了尽量减少篇幅,采取了远简近繁的方法,使得古代史中的一些典故与成语,有的过于简略,甚至有所漏掉,就以这本书作为补充吧。《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概要》,对近现代史论述得较为详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一般都受过义务教育,文化程度较高,故“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典故与成语,则未列入,请读者见谅。

1.神农氏尝百草

这一典故说的是神农氏即炎帝,通过尝百草发明了五谷和草药,解决了远古人们吃饭和治病的问题。

传说有一天神农氏见有一只鸟衔着一枝穗谷掉在地上,他将穗谷埋在土里,后来竟长成一片,成熟后,他揉搓出穗粒放到嘴里咀嚼,觉得味道很好,于是就教人们砍倒树木,割掉野草,制作耒耜等工具,开垦土地,种上穗谷。但当时穗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用,哪些不可以吃用,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地尝,一样一样地试种、采摘和品尝,最后筛选出黍、菽、麦、稷、稻等五谷,并加以推广,解决了人们的吃食问题。后人们称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看到人们生病时的痛苦,就到处寻找和品尝草药,为此曾数十次中毒。后来他发明了一种工具叫“神鞭”“赭鞭”,用此抽打各种各样的草木,其有毒、无毒,或苦或甜,或寒或热,各种药性都暴露出来。神农氏从中共尝出来365种草药,写出了《神农本草》,成为中医学“鼻祖”,初步解决了人们简单的治病问题。

2.仓颉造字

传说仓颉姓侯刚,号史皇氏,是黄帝的助手。起初黄帝让他经管牲畜和食物。这些东西越来越多,光凭记忆不行,他就用各色绳子打结,又进而在绳子上挂贝壳,以表数目和增减。黄帝见他很聪明,叫他管的事日益增多,单凭结绳和贝壳已难以应对。有一天,仓颉上山打猎,见山鸡和小鹿等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一样,他就想,既然不同的脚印可以代替不同的野兽,为什么不能用不同的符号把各类不同的物种表达出来呢?

仓颉日思夜想,仰视天上的星辰,俯看地上的山川脉络,再看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大地上行的各类物象,画出各相似的痕迹,通过描摹绘写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并定下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别人一看也能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称为“字”。黄帝知晓后,大加赞赏,下令传授到各个部落,渐渐地把这种符号的字全部推广开来,原始文字就此形成。

中国古书上有“结绳记事”“契木为文”等记载,可惜这些东西未能保存下来。但安阳小屯发现了15万片甲骨卜辞,在龟甲和牛排骨上刻的文字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总字数达到三千五百个左右。从甲骨文的文字结构来看,除了象形以外,形声、会意、假借等比较进步的造字方法,已得到普遍应用。可见在三千年前的商朝,文字已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那么在它以前一定有个发展过程,而仓颉对汉字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时人称其为“造字圣人”“文圣人”。

3.大禹治水

传说尧舜时,黄河泛滥,住舍、庄稼和人畜损失严重。尧召集四方长老和首领们商议治理水患,大家一致推举鲧(音滚)出来治水。鲧采取分散筑堤防水,但因洪水过大,堤防一次次被冲垮。结果鲧治水八年失败。在舜主持的一次会议上,人们又一致举荐鲧的儿子禹主持治水。

禹从小跟先人一起治水,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深知其父治水失败的教训。他为人勤劳俭朴,谦虚谨慎,毅然奉命,毫不懈怠地背着干粮,拿着工具,勘察山川地势,足迹遍及九州。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改变了其父分部落分散用防堵的办法治水,而是动员全九州的力量,统一划分治水区域,改用疏导的方针,先导大河洪水疏入湖海,再导沟壑之水于大河。结果禹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把洪水驯服。从而大禹声名显赫,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大酋长。

4.忠谏成仁第一人关龙逢

关龙逢是夏朝末年桀王的重臣。他生逢乱世,侍奉暴君,忧民之苦,不顾忠言逆耳,却激起了夏桀的满腔愤恨。然而关龙逢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挺立在夏桀王座之旁,三日不去,不断对夏桀喊道:“君王啊!你快改弦更张吧!”夏桀全然不顾关龙逢的竭诚忠心,居然把关龙逢囚禁起来,最后把他杀害。不久,夏王朝的商部落首领汤率兵攻伐腐朽透顶的夏桀。夏桀狼狈逃窜,流放而死,落下个千古骂名,而关龙逢则成为“忠谏成仁第一人”,留在后世史册中。

5.伊尹辅商和说威武丁

一个是伊尹,辅商三世;一个是傅说(音税),“说感武丁”。

商汤为了灭夏,不分部落,多方招揽人才,唯才是用。因此,伊尹被重用。伊尹名挚,原为有华氏部落的奴隶。有华氏嫁女于汤,伊尹作为陪嫁的奴隶,来到商汤家。他的种种表现,商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伊尹做的饭菜,有时故意做得过咸或过淡,促使商汤找他问话。有一天,商汤终于问伊尹:“你做的菜,为什么有时咸、有时淡?”伊尹以做菜打比方说:“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吃起来才可口。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伊尹的一席话,更使商汤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解除了他的奴隶身份,任其为右相。伊尹帮助商汤策划进攻夏朝的大计得手,一举灭亡了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商朝初建,伊尹辅助商汤制定各种典章,规定官吏一定要勤勉工作,做出显著成绩,否则就要受到惩戒,甚至罚作奴隶。因此,商初期官吏均不敢胡作非为,致使政治、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商汤死后,伊尹继续辅佐二、三代君主,为商王朝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商王朝出现过“武丁中兴”。商王盘庚继位时,政局动荡,国势衰微,为摆脱困境,盘庚将都城由奄迁至殷(安阳),并采取诸多措施,使商朝重新强盛起来。盘庚死后,其两个儿子小辛、小乙先后继位。小辛在位仅三年去世,小乙继位后,虽无显著成绩,但在管教儿子武丁上,却相当成功。武丁少年时期遵父命行役于各地,与平民一起劳作,从而了解民众疾苦和稼穑艰辛,因而继位后关心百姓生活,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武丁隐瞒身份在民间劳作和巡游,交结了许多劳动人民朋友。其中有一个叫傅说的建筑奴隶,两人在一起劳作中,通过谈论社会和国家大事,成为了志同道合的亲密朋友,无话不说,使武丁深知傅说是个出众的人才。

武丁即位后临朝三年不语,他本想立即起用傅说,又怕众臣不服让一个奴隶当宰相。有一天群臣奏事时,他假装睡着了,过了两个时辰,大臣们也都困倦了。突然,武丁大叫一声,哈哈大笑起来,并发话说:“先帝成汤给我托了一个梦,说是殷商兴盛的时候到了,他要派一位贤臣来辅佐我,为我们殷商王朝做宰相。”他还说,“我在梦里跟那位宰相见了面,他高鼻梁,大脸盘,来来来,让我好好看看,宰相在不在你们中间。”他看完众大臣说都不像,随召画师上来,按照他说的模样画好了像,然后派人分四路去寻找这个宰相。商朝历来迷信鬼神,建筑工人奴隶傅说就这样做了商朝的宰相。

武丁在傅说的辅佐下,经过五十余年的治理,商朝由积贫积弱转向了繁荣富强,被历史学家称为“武丁中兴”。《千字文》中说的“说感武丁”就是讲的这个典故。

6.商纣王“兵败牧野,鹿台自焚”

商纣王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腐败暴君。他任用小人,诛杀贤良;严刑酷法,滥杀无辜,无恶不作。而敢于劝谏的大臣往往招致不幸。纣王的叔父比干,劝纣王改恶从善,扬先王法典。纣王大为不满,他十分宠爱的妲己对纣王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比干被当今称为圣人,把他的心剖开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纣王于是杀叔父比干,将其剖腹挖心。

纣王的暴虐使其众叛亲离,周武王觉得灭商的时机成熟了,于是再次起兵讨伐纣王。在商都的南郊牧野摆开同纣王决战的阵势。纣王虽然军队人数多,但因其残暴无比,一线兵力大都在阵前倒戈。周军乘机推进追击,商纣大军全线崩溃。纣王眼看大势已去,急忙跑回朝歌城,登上鹿台,把搜刮来的最贵重的珠宝玉器缠在全身,令人放火点燃鹿台,结束了荒淫残暴的一生和他的殷商王朝。

7.吴人“披麻戴孝”葬送“三让天下”的秦伯

商朝末年,周部落首领姬姓泰伯(也称太伯),因知其父周太王欲立贤能的幼子季历为太子,便与二弟仲雍一起去了江南吴地,定居在太湖边的梅里(今江苏无锡市东南梅里营),仿照当地习俗,身上刺了纹彩,又剃了头发,并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受到当地土著吴人的普遍欢迎,纷纷前来投奔。泰伯、仲雍很快聚焦了一千多户吴地百姓。他们被泰伯、仲雍兄弟的高风亮节、仁义之德所感化,一致拥护泰伯为君长,建立了姬姓国家称“句吴”。此时已到商末,中原诸侯战乱不已,泰伯怕战乱波及吴地,就在驻地梅里营造了一座城。相传此城的内城长三百步,外城周长三百余里,人们生活在这里像世外桃源一样,耕种庄稼,自给自足,不受外界干扰。

话说周太王古公亶父死,小儿子季历表示尊父命请长兄泰伯回中原继王位。泰伯决意不回中原奔丧,并表示终生不返,把王位让给小弟季历,季历又传给了儿子姬昌(即周文王),文王又传给了儿子武王。这一事件被孔子视为泰伯“三让天下”,是道德高尚的人。

相传泰伯离世时,吴人悲痛欲绝。泰伯入葬的那一天,吴人纷纷前去送行。因泰伯生前喜欢种麻,人们就各采一束麻披挂在身上,以表对泰伯怀念和哀悼之情。这便是“披麻戴孝”风俗的由来。此习俗在民间流传了三千多年,一直到今天,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仍为某些地方的丧葬礼俗。同时,江苏省苏州、无锡一带有关泰伯的遗迹很多,至今无锡市东的鸿山(也称梅里山)仍存有“泰伯墓”,是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商末周初被人称为“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但他生逢乱世,报国无门。有一天,他知道姬昌(周文王)要来附近打猎,便假装在兹泉垂钓,他故意把鱼钩提高到水面上三尺,并念念有词地说:“负命者上钩来!”随即引来姬昌好奇地问:“别人垂钓皆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儿上钩吗?”姜尚知道问话者是个非凡人物,便回答说:“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而拒谏,言过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姬昌。”姬昌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老者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又如何把我的心事看得如此透彻?肯定不是凡人!”于是姬昌就诚恳地请姜尚随他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从此,姜子牙先是辅佐周文王姬昌,大力兴周,后又辅佐武王姬发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姜子牙所说商纣王放跑了姬昌,是指姬昌早有灭商兴周的计谋。奸臣荣侯虎向纣王告密,姬昌被纣王囚禁到监狱。《周易》一书就是姬昌在监狱写成的。后通过一些良臣敬献给纣王有华氏的美女、好马和其他奇珍异宝,给姬昌说情,纣王释放了姬昌。

9.周公旦“忍辱负重”,治国有方

周公旦即周公,他是武王姬发之弟。周武王继位后,他辅翼武王,是灭商牧野之战的重要组织者之一。灭商之后,受封于曲阜,称为“鲁公”。由于周初繁乱的政治形势,他未去封地,留朝继续辅佐武王。他是当时的一位卓越政治家。他的忠勤一直到他死后才被他的效忠者所理解,故对周公有“忍辱负重”之称。

武王灭商后两年就离世了,处于襁褓之中的成王继位。周公担心武王辞世后引发地方叛乱,于是便把成王抛在一边,自己直接摄政,引起武王诸弟,尤其是管叔、蔡叔对周公十分不满,他们到处散布说周公居心不良,引发人们对周疑虑。对此,周公却当仁不让,处之泰然。但管叔和蔡叔却与有亡国之恨的商纣王儿子武庚勾结起来,发动了大规模叛乱。周公则做好太公望和召公的工作,在朝辅佐成王,自己亲率大军东伐,最终诛杀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平定了叛乱。其他一些小股叛乱,也一一被平定,西周局势稳定下来。随后又实现了武王生前时的设想,派召公奭营建东都雒邑(今河南洛阳),安置了殷商遗民,并通过分封安顿了内部,整顿了朝纲。在此基础上,周公转向了一系列制度建设。从先秦典籍看,它包括的范围很广,从经济、政治、军事到文化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制度,就是后世所称的“周礼”,一直被孔子所称道,主张“克己复礼”。

周公旦劳心疲身“忍辱负重”以治国,经过六年的努力,周朝政权得到了巩固。此时,成王已成人,周公不仅还政于成王,并把治国的经验传授给他。周公为西周王朝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所作所为虽被一些人长期误解,但他始终恪忠尽职,不计个人得失,深谋远虑,致政于成王,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的非凡气度,一直得到后世所称颂。

10.“国人”暴动,推翻了周厉王

公元前841年,称“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2年发生了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人民革命事件。这就是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成为西周衰落的转折点。周厉王即位后,侫臣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搜刮国人财利。“国人”即居住在城里及其四郊的民众。所谓专利政策,就是将山林川泽各种产物都划归国王所有,不允许国人去山林打柴采果、去河流捕鱼捉鳖,断绝了许多人的生计来源,引起了人民极大的不满,纷纷批论周厉王。然而周厉王则派出间谍,听到有人咒骂朝纲的则抓来处死,从而封堵民众之口。京城内外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中。公元前842年,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在有识之士倡导下,拿起了武器,一举推翻了周厉王的昏暴统治。

周厉王姬胡是西周的第十位国王,是一个贪图财利,不听忠言劝谏的暴虐君主。他与民争利,钳制民口,导致众叛亲离,人心丧尽,最后落了个客死他乡的可悲下场。

11.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灭亡

周厉王被赶跑后,周公和召公共掌政权,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十四年,厉王死,其子姬靖被拥立为王即周宣王。宣王的继承人周幽王姬宫涅是西周第12位国王,也是最后一个国王。他暴虐愚昧、腐化堕落。他用一批只会阿谀奉承、掩盖实情的佞臣,政治日趋腐朽,百姓困苦不堪,他却不闻不问,到处搜寻美女,后来他得到了美女褒姒,便整天与她厮守在一起。然而褒姒虽得宠爱,但思念家乡始终闷闷不乐。周幽王则发令说“有人致褒姒一笑者,赏赐千金”。奸臣虢石父为讨好幽王献上一计:点燃军事警报信号烽火台,让幽王与褒姒一起观看。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竟不惜以此为儿戏,居然下令点燃烽火台,果然得到了褒姒一笑。霎时烽火狼烟四起,直冲云霄。各路诸侯以为敌军来犯,纷纷发兵日夜兼程赶来救王。当大军聚集于骊山(今陕西临潼)之下,才知道事实真相。历史学家称此为“烽火戏诸侯”。

幽王欲立褒姒做王后,就废了申后,又要杀王子宜臼。宜臼的外祖父申侯联合犬戎共击幽王,幽王令人点燃烽火台告急。这次可再没有人来救了,褒姒被犬戎掳去,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西周王朝大厦到此倾倒。今陕西省临潼东南的骊山顶上的古时烽火台故址犹在,成为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的见证。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后,犬戎抢掠镐京一空后仍赖着不走。为驱逐戎兵,申侯密约晋、卫、秦、郑等诸侯国军队开到镐京城外,里应外合攻杀戎兵,戎兵仓皇从西门逃遁。诸侯国军队虽收了镐京,但王室不得不东迁洛阳,此后史称东周。

12.春秋初期的“葛之战”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时爆发的“葛之战”,是春秋初期郑庄公大败周桓王亲率的周军及蔡、陈、卫四国联军的一次激战,是郑庄公称霸中原的开始,是东周王室衰弱的起点,也是崛起的诸侯国不听从天子之命、开始竞先争霸的一个转折点。

13.齐桓公称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在当时各诸侯相互混战争霸中,齐、鲁两国在一次交战中,齐桓公打败了鲁庄公,俘虏了鲁国官员管仲。齐军主帅鲍叔牙是管仲的好友,了解管仲是才华横溢的人,于是建议齐桓公厚待重用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拜其为相。

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将齐国治理得国富兵强。为了借助周天子的名誉争霸天下,齐桓公接受了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口号,表示要尊奉周天子,抵御外围少数民族对中原的攻掠,并派使臣向周天子姬胡齐朝贺。

姬胡齐见齐国如此恭敬十分高兴,立即召集诸侯将承认齐桓公为国君一事交齐桓公去办理。齐桓公在齐国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北)大会诸侯被推为盟主。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当上国君的第五年又召集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盟,周天子派宰孔来参加,赐给桓公“彤弓矢”“大辂”(古代大车),这实际上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使其获得了“专征伐”的权利。自此开始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局面,东周的王室开始徒有虚名。

1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又称仲庆父或孟氏,是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鲁桓公死后,庄公继位,32年后生了病,因夫人哀姜没有生子,无嫡嗣只好从庶子中议立。鲁庄公有三个弟弟即庆父、叔牙、季友,庄公找几个弟弟征求意见。叔牙与庆父是同母兄弟,关系很好,叔牙推荐庆父做继承人。但之后庄公发现他俩有阴谋,便单独找季友商量,季友建议由其姨娘孟任生的儿子姬庄继位。庄公姬同在娶孟任时,也曾允诺立为夫人,但始终未立,于是姬同也乘机同意由孟任生的姬班继位。同时,庄公姬同在季友帮助下除掉了叔牙。当年8月,庄公病故,姬班继位。庆父很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暗害了姬班,另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儿子姬开继位,为鲁闵公。公元前660年,庆父指使亲信又杀害了鲁闵公姬开,欲自立为鲁公。

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端荒淫无耻,横行无忌,造成鲁国极大灾难。齐国的仲孙湫到鲁国吊唁鲁闵公回去后,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在庆父作乱期间,季友领着鲁庄公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掉庆父,拥立姬申。国人响应季友号召,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姬申得立为国君。季友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将其杀死;哀姜是齐国公室之女,齐桓公知情后很气愤,将哀姜从邾国召回后废掉。此后,鲁国人借齐国仲孙湫的话喊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后人常把制造内乱的人比之为庆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即由此而来。

15.秦穆公“施恩得助”

秦穆公于公元前659年至前621年在位时,齐桓公霸业正盛,秦穆公无法与之抗衡,采取了积聚力量,广施恩德以等待时机的策略;同时,注意网罗人才,在他的周围逐步聚集了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枝等贤士。他们的才智在秦国的内外政策和交往中都得到了体现。“赦食善马,泛舟之役”。秦穆公的前期政策都在得民心上做文章。如:有一天,公室丢了一匹良马,查到是三百多名百姓把马杀掉吃了。穆公手下抓到了这批人,准备惩罚他们,被穆公制止,并且还以“吃良马肉不喝酒会生病”为借口,赐给他们酒喝后都释放了,被称之为“赦食善马”;又如晋国横绝于秦国东出之路,穆公即位以后与晋国以友好相待。秦穆公十三年(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在公孙枝、百里奚建议支持下,借粮给晋国。从当时秦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沿渭河而东至华阴转黄河,又东入汾河转浍河到晋都(今山西翼城东南),运粮的船首尾衔接,声势浩大,被称为“泛舟之役”。然而,第二年冬天,秦国也遇上了饥荒,派使者到晋国借粮。晋国公听信大夫虢射以“保存自己的实力,不要把粮食给对手而使其力量增大”的谣言,未给秦国丝毫粮援,以怨报德。

秦、晋两国原本有些积怨,加上此次晋未给秦粮援,秦穆公于第二年麦收之后举兵伐晋。晋军连连败退,秦军步步紧逼。九月中旬两军激战于韩源。穆公策马追赶晋国国君,不仅未能追上,反而被晋军包围了。晋军一拥而上,穆公负了伤。就在这紧急关头,曾吃良马肉的那三百多人,策马冲进敌阵,冲破了晋军包围,不仅解救了秦穆公,还活捉了晋国国君。原来吃马肉的这帮人,为报恩秦穆公,一直跟在秦军后边走,一见穆公被围,都冒死相救,使韩源之战取得了胜利,史称秦穆公“施恩得助”。韩源之战后,秦穆公释放了晋国君。公元前635年,晋公子重耳由秦回国即位,也是秦穆公派兵护送的。

秦穆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施东进计划,于是向西征伐落后的羌戎部落,史称其“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从而为日后秦国强大,在七雄称霸中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16.“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虞和虢两个小国相邻,大国晋想灭掉虢,但中间隔着虞国,于是晋国君派人带上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敬献给虞国君,提出借道伐虢。虞君收下礼物同意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极力劝阻,以“唇亡齿寒”的道理比喻,说明不可借道的理由,但虞君不听。果不其然,晋国在灭了虢国后,在回国中,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国君抓住,灭了虞国。“唇亡齿寒”的典故与成语,一直为后人在处理邻近国家的关系时而引用。

17.晋文公重耳“吃尽苦头,成就霸业”

晋献公在位时宠爱骊姬,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为达到目的,她不择手段地迫使献公已立为太子的长子自杀,次子重耳、末子夷吾逃奔异国。

重耳从小喜欢招贤纳士。十七岁时在他身边已聚集一批有各种才干的人士,最著名者有孤偃、赵衰、先轸、贾佗、颠颉、介子推等。重耳对他们推心置腹,而他们更与重耳共患难,忠贞不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吃过卫文公、郑文公的闭门羹,受尽了各种凌辱,甚至讨不到饭饿倒在地起不来身,但这批贤士始终跟随重耳,不离左右。

重耳历尽艰辛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热情地接待了重耳一行,并把宗女齐姜嫁给了重耳。齐姜与各贤士志同道合,鼓励、扶持重耳来到了楚国。楚成王以接待诸侯的礼仪接待他们。酒过三巡,楚成王开玩笑地问重耳:“公子将来回国得了君位,拿什么来报答我呀?”重耳恭敬地回答说:“贵国珠宝遍地,我想不出能用什么东西报答大王。这样吧,假如咱们两国交战,那时“我”下令晋军退避三舍,远离贵军九十里,来报答您的大恩。”这里的“舍”是行军的里程,一舍为当时的三十里,三舍即九十里。重耳的话惹恼了楚将成德臣要杀重耳,被成王制止。恰在此时,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到了秦国。

周襄王(即所谓周天子)十五年(前637年),晋惠公去世,晋怀公即位,晋国局势不稳,重耳回国机会到了。晋惠公是在秦穆公支持下当上国君的,但后来竟与秦国作对,曾兵戎相见。晋怀公即位后又与秦国不和,秦穆公这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次年,在秦君护送下,重耳返回阔别十九年的祖国,即国君位,是为晋文公,此时他已62岁了。

晋文公由于长期流亡生活,知晓各国国情和世情,积累了丰富经验,又知人善任,在诸贤臣辅佐下,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国力强大起来。在先轸、弧偃等献计下,先后打败了曹、卫等小国和强大的楚国。晋文公践行誓言,论功行赏,受到了朝中上下的拥戴。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郑国的践土(今河南郑州西北)会盟宋、齐、鲁、陈、郑、蔡等九国,被推举为盟主。同年冬天,晋文公又率领十国诸侯朝见周天子,实现了他多年的雄心壮志。

18.火烧忠臣介之推,引出“寒食节”

介之推是跟随重耳的春秋时晋国贤士之一,他曾割肉救重耳。重耳刚开始流亡的那几年,先是晋献公追杀,后是晋惠公追杀,经常忍饥挨饿。有一天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因他们是贵族打扮,田夫不但没给饭吃,还戏弄了一番。重耳饿得晕倒,介之推割下腿上的肉,给重耳做汤喝,挽救了重耳一条命,可谓功德无量。

重耳回国就君位,即晋文公,介之推不愿意与那些自恃功高的臣子为伍,就回家归隐山林了。后来,晋文公封赏群臣,因介之推已不在朝而未得封。介之推邻居解张劝介去领赏,介不以为然,并背着老母隐居到绵山深谷中去了。解张为之推不平,写了封鸣不平的信挂在了城门上。晋文公看到信后,一拍脑门儿悔不该忘掉之推,急忙派人去请之推。去人回报说:“找了几天找不到。”晋文公羞愧地说:“之推可能是非常怨恨我,不然不会不出来的。我知道他非常孝顺,如果我们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老母亲出来见我的。”于是文公令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蔓延数里,火势三日才息,介之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人们在一棵烧焦的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看见后大哭一场,命人将母子厚葬在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诫自己的过错。

晋文公烧山是农历三月份,时人为纪念介之推,就在那个月不生明火,吃饭也吃冷食,称为“寒食节”。由于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把寒食的习俗合并到清明节之中。过节的当天,家家门上插树枝,烧纸钱在野外祭祀,吃冷饭。宋代以后,寒食扫墓的习俗也移到了清明之中。

19.“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这两句成语,既是晋文公重耳回报当年楚成王给的恩惠,也是晋楚两国交战中晋国实施的战争策略。公元前633年,楚成王会同陈、蔡、郑、许等国的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离间计,利用齐、秦“喜贿怒顽”的心理,以外交谋略制造齐、秦与楚的矛盾,果然齐、秦与晋联合了起来。楚成王见势不好,决定退兵不再与晋军交战,而派大夫到晋军中谈判,条件是楚军解除对宋国的包围,晋国恢复卫国的君位,退还曹国的土地。晋国君臣商议之后,暗中答应曹、卫的要求,使曹、卫叛离了楚国。楚军主帅子玉十分气恼,立即率军北上,与晋军交战。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下令“退避三舍”,以兑现文公当年许下的“两国若交战退后九十里”的诺言。晋军和参战的秦、齐、宋军退回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濮县南)驻扎下来。楚军随即逼了上来。子玉把晋军策略上的撤退误认为是害怕楚军,于是刚扎下营来,便向晋军挑战。

晋下军副将胥臣令士卒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首先向楚右军发起攻击,陈和蔡国的军队从楚作战本是不得已,遭到晋军突然进攻,立即溃不成军,蔡国公子印也被杀死;晋上军主将孤毛设前锋两队,出击楚军的逃兵,楚军右翼被彻底打挎;晋下军主将宋枝让士卒砍伐木柴拖在车后扬起尘土,伪装败逃,楚军立即发起追击。晋见楚中计,元帅先轸率领中军精锐拦腰截击,孤毛、孤偃率军反转回杀,前后加击,楚国的左军也被打垮。子玉见左右两军全垮,急忙收兵,才未导致全军覆没。

城濮之战,以晋胜楚败而告结束。晋军在楚营内歇兵三日班师而归,向周天子献上俘获的战车一百辆、步兵一千人。周天子设享礼款待晋文公,还用策节颁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此后,晋国威名大震,以前与楚国结盟的国家纷纷倒向晋国。晋文公在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与诸侯会盟,登上了霸主地位。而楚国北上的战略受挫,只好转向南方扩展。后世常把“退避三舍”“后发制人”的成语用于战争的战略和策略。

20.“弦高犒军”,为国家免去一场灾难

公元前627年,郑国商人弦高路过滑国,遇见前来偷袭郑国的秦军。便机智地假托郑国君命,以自己的12头牛犒赏秦军,同时派从人回国告急。秦军本以偷袭“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而来,现从弦高的言行中,觉得郑国已有准备,难以得逞,于是退兵返秦。商人弦高的爱国精神和机智行为,使自己的国家免遭一场灾难,受到了国人的赞扬。

21.“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一成语的典故来源于楚庄公。楚国在城濮吃败仗后不久,楚成王则被他的儿子商臣杀害,商臣做了国君即楚穆王。他即位后,操练兵马,誓与晋国决一雌雄。他先将附近的几个小国吞并了,又将中原的陈、郑等国争取过来。但于公元前613年得暴病而亡。他的儿子旅即位,这就是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楚庄王。其从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在位23年。这期间楚国日渐强盛,后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一。

楚庄王即位三年之内,整日不是打猎喝酒,就是看歌舞表演,全然不顾国家大事,朝臣们很有意见,也有人进谏,他却在宫门口竖起个大牌子,上写:“进谏者杀毋赦!”一个叫伍举的人去见楚庄王说:“有人让我猜个谜我猜不着,想请您猜猜。”庄王笑着说:“你说来听听。”伍举说:“听说楚国山上栖息着一只大鸟,身披五彩羽毛,样子挺神气,可这只鸟三年了既不飞也不叫,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楚庄王心中明白伍举的心意,回答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定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伍举也明白了庄王的用意,便高兴地退了出来。可是过了几个月,楚庄王这只大鸟依然故我,既不飞也不鸣。大夫苏从按捺不住,不怕杀头去劝谏庄王。庄王责问:“你难道没看到我的禁令吗?”苏从说:“我知道禁令,只要大王能听取意见,被判了死罪,我也心甘情愿。”楚庄王高兴地说:“你们都是真心为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于是楚庄王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

楚庄王三年不鸣不飞,是因为他即位时还不到20岁,国内朝内矛盾复杂,还爆发过被平息了的两个公子发动的叛乱。他虽表面上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实际上是在以静观动,以辨忠奸。三年后他对国内政局和臣僚们的忠奸已了如指掌。他首先改革政治,尤其是调整人事,把一批奉承拍马之徒撤了职,把敢于进谏的伍举、苏从等人予以提拔重用,辅助他处理国家大事。令尹(即国相)斗越椒野心勃勃,暗藏篡位之心,庄王派了三个大臣分担了令尹的主要工作,削弱了斗越椒的权力。

楚庄王一边改革政治,一边制造武器、扩充训练军队,当年就收复了南方许多部落,随即灭了庸国(今湖北竹山一带),他即位的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一直打到周都洛邑附近,并在其郊外举行了一次军事大检阅。此事吓得周定王急忙派大臣王孙满到郊外去慰劳楚军。楚庄王与王孙满交谈时,问起天子朝廷九鼎的重量。王孙满回答说:“政治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德,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这就是“问鼎中原”典故成语的由来。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一席话,自知还没有灭掉周王朝的实力,就率兵回国了。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讨伐戎族取胜。在回国的路上,被一队人马阻挡,原来是斗越椒乘庄王不在国内而造反了。他占据了楚国都城郢都后,派兵拦阻庄王,欲把庄王消灭于城外。楚庄王自知硬拼于己不利,便说:“斗室一家于楚国有大功,宁肯使越椒负我,我不负越椒。”便派苏从去讲和。斗觉得篡位已在眼前,怎肯罢休。于是对苏从说:“回去告诉旅(庄王的名),有胆量来一死战,否则赶快投降。”苏从回来后,楚庄王佯装退兵,到了晚间把军队主力埋伏于漳水东岸,又派一支在对岸活动,引诱斗军渡河,自己则率少量士兵躲在桥下。次日早晨,斗见河东岸有楚兵,果然追过河来,等他发现中了埋伏想撤回时,桥已经被拆毁了。斗惊惶失措,急令士兵涉水过河。楚将乐伯立即令士兵射箭,斗也令其士兵朝对岸射箭。在双方互射中,乐伯手下的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射死了斗越椒。斗军见主帅身亡,四处逃散,楚军分兵追击,斗军全部被消灭。

楚庄王取胜回都城后,聘请了一位有名隐士孙叔敖当令尹。在孙的辅佐下,大量开垦荒地,奖励生产,挖掘、整修河道,灌溉成百万亩良田,每年多打不少粮食,人们丰衣足食,国库异常充裕,楚国日益强大。先后两次平定了郑、陈两国叛乱,终于和中原霸主晋国冲突起来。公元前597年,楚、晋两军在邓城(今河南郑州西北)郊外激烈交锋,晋军人马战死一半,非战死的因抢着渡河,不少掉在河里染红了河水。楚军开进邓城,部将劝楚庄王乘胜追击晋军,庄王说:“楚军在城濮之战输于晋军后不敢与晋军交锋,这回胜利足以洗刷以前的耻辱。晋国、楚国都是大国,早晚总得议和,何必多杀人呢!”于是下令收兵,不再追击,放晋军渡河回国。

邓城之战后的冬天,楚庄王攻灭萧国,随后又先后攻伐晋的盟国宋和鲁,晋均未敢援救,完全丧失了霸主地位。公元前594年,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齐、邾、薛、鄫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为盟主。楚庄王遂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成为中原霸主。这四位再加上宋襄公,即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

22.“与虎谋皮”

北宋《太平御览》中说:“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孤相率逃于重丘之下。”意思是说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衣而跟狐狸商量要它的皮,话没说完,狐狸就都逃到高土堆下面去了。比喻跟所谋求的对象有利害冲突,决难成就。后来改成“与虎谋皮”,多指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23.“数典忘祖”

典指历史上的制度、事迹。《左传·昭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籍谈出使东周王室,宴席间,周王问籍谈,晋国为什么没有器物贡献?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未受过王室的赏赐,哪有器物来贡献。”周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随之责问籍谈:“你身为晋国司典(掌管典制文书的官)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忘了?”讥讽他是:“数典而忘其祖。”后世人们用“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24.“朝秦暮楚”“朝三暮四”

秦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敌对大国。有些弱小国家,早晨倒向或依附秦国,晚上又反过来倒向或依附楚国。后世人们用“朝秦暮楚”比喻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庄子·齐物论》中说,一个玩猴子的人对猴子说,早上给它们三个橡食,晚上给四个。猴子听后发怒了。玩猴的人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们都高兴了。这个寓意原指玩手法欺骗人,后世人们常用来比喻有些人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25.“赵氏孤儿”大报仇

这一典故出自《史记·赵世家》,流传了两千多年。元朝剧作家编成杂剧后,历代各类剧作家均把它搬上舞台。说的是春秋时晋国景公三年(前597年),权臣司寇屠岸贾,为了独掌朝政大权,公然背着景公擅自领兵杀入国政大臣赵盾的宅府,阴谋一网打尽赵盾全家。但赵盾长子赵朔的妻子庄姬(晋成公的姐姐)有孕在身,乘乱急忙逃出宫廷,躲过了这一劫。不久庄姬生了个男孩儿,取名赵武。屠岸贾知晓后,为了斩草除根,到处搜寻遗孤。

赵朔在世时为人宽厚,深得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等人的拥戴。如今赵氏一家遭难,公孙杵臼、程婴二人商量要为赵家报仇。恰好程婴家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男婴,于是程婴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氏孤儿赵武,藏在公孙杵臼家,然后程婴亲自向屠岸贾“告发”。屠岸贾听了“告发”后,找到了公孙杵臼和“赵氏孤儿”。杵臼当着众人的面大骂程婴“忘恩负义,卖主求荣”。而程婴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然后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的骂名,带着赵氏孤儿来到了山高谷深、僻静荒芜的盂山隐居起来。(盂山后改名藏山,在今山西省)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赵武已长大成人。有一天,景公与贤臣韩厥议论朝政,对奸臣屠岸贾飞扬跋扈不满,景公压低声音问韩厥:“赵氏还有后代子孙吗?”韩将实情告诉了景公。景公暗地派人要程婴把赵武带来宫内。在韩厥的策划下,景公下令恢复了赵氏的田邑,并起用赵武为国政。景公对韩厥、程婴赏赐有加。与此同时,一场向屠岸贾奸臣夺权的斗争爆发了,屠岸贾在乱中被杀死,他的家族也被斩绝。

赵武二十岁那年行了加冠礼。随后一天,程婴向赵武辞行,赵武感到突然,迷惑不解。程婴说:“二十年前贵府遇难时,我之所以不死,为的是挽救赵氏家业;公孙杵臼先我而死,也是为了保留赵氏一脉。如今你已身为国政,我可以完全放心地去与公孙杵臼相见了。”赵武听后,跪在地上拦阻,劝程婴不要轻生。程婴说:“不行,当初,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够成全他的志向,所以自愿赴死,先我而死。如今大业已获成功,我要以死去报答我死去的朋友。”说罢,走出门外拔剑自杀了。赵武哀痛至极,特意设奠祭告公孙杵臼,又为程婴服齐衰丧礼,要子子孙孙不得忘记大恩大义的两位老人。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大恩大义通过“赵氏孤儿”戏剧教育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而且以“中国孤儿”的剧本流传到了欧洲。

26.清正廉洁的乐喜

乐喜字子罕,是春秋时代宋国的执政大臣,深受孔子赏识。他一生以“军民为重”“不贪为宝”,“普施仁德”。

宋平公三十年(前546年),由于左师向戎的努力斡旋,在宋国的都城(今河南商丘),晋楚两大国议和,与会的十四国共奉晋楚两国为盟主。盟约规定:晋楚不以兵戎相见。宋、郑等十二国从此成为晋楚的附庸国,向两大国纳贡。此后四十多年中原没有战争。向戎自恃弭兵有功,请求宋平公赏赐他城邑。宋平公认为向戎对弭兵功劳很大,就册封给他60座城邑。向戎拿着封册给乐喜看,这位才智明睿的柄政权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军队是威慑敌国、稳定自己国家的力量,治乱兴废都有赖能打仗的军队,向戎谋求去掉维持生存竞争的武力,不过是一种欺蒙诸侯的行为,竟然还大言不惭地谋得赏邑。乐喜越说越气,把封册的文字削掉后扔到地上。向戎明白了乐喜的用意,便辞退了赏的城邑,并称乐喜是救了自己的大恩人。

作为掌权的大臣,乐喜很重视民众的力量。他经常规劝国君要节制自己的奢欲,顾及民生,鼓励生产。宋平公三十二年(前544年),宋国发生了饥荒,乐喜向国君请求,拿出国库的粮食借给百姓。他自己还带头出借粮食,不写契约,以示不用偿还。因此民众没挨饿,顺利地度过了饥荒。

乐喜一向崇尚节俭,不贪不占,并以此为宝。有一天,宋国一个人得到一块美玉,要敬献给乐喜,被他拒绝了。献玉人误以为乐喜怕是假的不收,忙作解释。乐喜听后淡然一笑说:“我以不贪婪的行为为宝,你是以美玉为宝,我如果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双方就都失去了最可宝贵的东西。”献玉人叩头说,小人身藏玉璧,不便穿越乡里,送给你是为了请求免于一死的。乐喜体会到献玉人的苦衷,便请当地玉工为他雕琢好,出卖后使献玉的人十分富有地回到自己的家乡。而乐喜则获得了“不贪为宝”的美名,为时人和后世所敬仰。

乐喜是一位道德修养非常高尚的人。有一次他在自己的官邸接待楚国使臣士尹池。使臣看到乐喜府邸南邻的围墙弯弯曲曲的,挡在乐府的前面,西邻家的积水竟然流经乐府院内,便问起乐喜为什么会这样,乐喜解释说:南邻是工人,三世都从事皮鞋业,如果让他们搬走,一来国人买鞋不便,二来也会断了他们一家生活来源,所以不能让他们搬走;至于西邻,是因他家所处地势高,我家房基低,水往低处流,遇到雨天,水流经我家是很自然的。要禁止人家的院水东流,实属不近情理。乐喜的一席话,让使臣士尹池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乐喜是一位“普施仁德”的良臣。

士尹池返回楚国,恰好楚王正准备攻打宋国,他便谏阻楚君说:“不可攻打宋国,宋国的君主贤明能用人,又有仁相乐喜辅佐他得民心,楚国攻打宋国一定不会成功,反而要被天下人耻笑。”

由于乐喜的仁德,君臣上下和睦,宋虽系小国,且南有楚、北有晋、东有齐这三个万乘之国,在乐喜任相期间,没有一个大国敢轻易发动对宋国的战争。

27.贤相晏婴

晏婴字仲,莱地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他是春秋时代齐国名臣,起初继父职为齐国大夫,任过地方长官,后任国相,历辅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他为臣忠厚、公正、清廉,有谋略;他大公无私,是一个仁德爱民、敢于进谏的贤臣,办了很多利国利民之事。最突出的是:首次治理东阿人民受益;以“踊贵履贱”讽景公;不离弃老妻;二桃杀三士;为民除害等几件事。“踊贵履贱”。晏婴被委任东阿地方长官上任后,整顿吏治和社风;筑桥修路,整治河渠,发展生产,抵制豪强欺压百姓,尽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他在审理案件时,刚正不阿;权贵们来东阿,他也不迎来送往、超规格接待;对于亲朋好友和身边人求其帮忙而得益的事,他也一律公事公办,从不徇私枉法。三年下来,把东阿治理得井然有序。然而晏婴的所作所为,却遭到了许多权贵的反对,甚至连某些懒惰、行为不轨的百姓和身边的人也都来告他的状,说他劳民伤财,治理东阿不力,没有政绩。齐王召见他说:“虽然我知道你有才能,但众怒难平,只有罢免你了。”晏婴向齐王立军令状,保证以后让您听到晏子的好名声。齐王答应了他的请求。晏婴重返东阿后,不再做什么实事,忙于对上司和权贵的应酬,身边人和亲朋好友有要求也尽力满足。三年下来,的确落了个“好官”的名声。齐景公又一次召见时夸奖说:“你将东阿治理得很好啊。”晏婴将前后实情全部报告给齐王后说:“我愚昧,不能再继续治理东阿,请允许我告老还乡。”说完便要离去。齐景公赶快向晏婴道歉,此后对晏婴更加信任,并委以他更大的职权。

齐景公对晏婴这位三朝元老十分敬重,要为晏婴换个好宅邸。晏婴推辞了,他说:“家靠集市,早晚都能买到所需物品,非常方便,没有必要换新居。”景公笑着问道:“你靠近集市可知物价的贵贱?何种物品贵,何种物品贱?”晏婴答:“踊贵履贱。”即假足贵,鞋子贱。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晏婴用这一事实含蓄而又尖锐地指责了景公所定的受刖刑(砍脚)过多过滥的残酷。景公听出了晏婴的言外之意,随即下令减轻了刑罚。这便是晏婴以“踊贵履贱”讽景公的结果。

晏婴不弃老妻。有一天,齐景公到晏府赴宴,见晏妻又老又丑,便对晏婴说:“没想到你的妻子又老又丑,我有个女儿既年轻又貌美,请允许我把她嫁给你。”晏婴听到这话,急忙离开座席恭敬地回答道:“我的妻子现在确实又老又丑,但我们一直相濡以沫。她本来也是既年轻又貌美。她既然在年轻时把终身托付给了我,我现在怎么能因她年老色衰而把她抛弃呢?请原谅我不能接受国君对我的恩赐。”齐景公见晏婴说得如此恳切动人,只好作罢。“二桃杀三士”。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作风朴素闻名于各国。他博学广识,足智多谋。当时的齐国有三个大汉,也称“三勇士”:一个是公孙接,一个是古冶子,另一个是田开疆。前两人因擒杀猛虎、水中怪兽救过国君的命,而田开疆是在齐、晋两国争夺徐国蒲隧战斗中勇担锋锐,连杀晋国数将、俘获甲士五百余人,为齐国确立东部地区的霸主地位立过汗马功劳。三人先后被景公封为寿宁君、武安君和威远君。这三人曾结为兄弟,但都不知文墨礼让,在朝廷横行,视君臣如草芥。景公一见三人上朝,如芒刺在背,君臣均有欲除掉三人之意。此时,楚国派大夫靳尚来齐国晋见景公议和,公孙和古、田三人竟无理训斥靳尚,并将其赶下殿去令武士杀之,被晏婴遇见而制止。晏婴劝解靳尚先回国,随后自己亲去议和。经奏明景公同意后,晏婴到了楚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但楚国要的条件是杀掉蛮横无理的公孙、古、田三人。此条件正合齐国君臣之意。

时隔不久,鲁国国君昭公带着国相孙叔诺来齐国行聘修好。正当齐君宴请鲁国君臣酒过三巡时,晏婴带着园吏端着六个鲜桃上来。两位国君、国相各吃一个,剩下两个,晏婴经请示主公同意传令下去:“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于是,公孙接、古冶子首先从晏婴手中各接一个桃和酒,一旁的田开疆眼见桃子没有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斩其名将,吓得徐国国君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竟挥剑自刎了。公孙接听到田的一席话自觉有愧也拔剑自刎了。古冶子接着大喊道:“我们三人结为兄弟,誓同生死,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如何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跟着拔剑自刎了。

鲁昭公直观此景,目瞪口呆,随后站起身来说道:“我听说这三位将军均有万夫不当之勇,可惜为一个桃子都死了。”齐景公长叹一声,沉默不语。这时,晏婴不慌不忙地说:“他们都是有勇无谋的匹夫。智勇双全、足当将相之任的,我国就有数十人。这等武夫莽汉那就更多了。各位不必介意,请继续饮酒吧!”

28.孔子创私学

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制度。春秋时代孔子(前551年~前479年)自办学府并亲自讲学,使教育由贵族走向了平民,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朝康熙帝为北京孔庙大成殿门额题“万世师表”一匾,显示了帝王们对这位“至圣先师”的无比尊敬。

29.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它的民歌,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我国流行着三千多首内容丰富、表达手法纷繁的诗歌。相传孔子从这些诗歌中筛选三百零五篇,编辑成我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取名为《诗》。到了汉代,《诗》对研究我国历史文化的价值越来越大,于是,当时的文人便将这部经典诗歌总集正名为《诗经》。《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表现手法。“赋”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30.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的父亲允常在世时,不肯帮吴国攻打楚国,两国从此结下了冤仇。公元前496年允常死,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机进攻越国,结果被越打败,吴王受了重伤,死于回国途中。其子夫差即位后拜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并亲率水陆大军从太湖出发,攻打越国。两军会战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越国大将灵姑浮阵亡,其水兵几乎全军覆灭。勾践带领五千残兵败将到会稽山上躲了起来。吴王紧追不舍,勾践被迫求和,到吴国侍候吴王。

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等大臣后,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做人质。到了姑苏,吴王夫差令他们住在阖闾坟墓旁边的石头屋子里为吴王养马。夫差每坐车外出总是让勾践给他牵马。在吴国的三年中,勾践一直很小心地侍奉吴王,比其他仆人还要驯服。同时,文种还经常派人给伯嚭送礼,伯嚭则经常向夫差替勾践说情,并说越国内十分平静,没有反叛吴王的迹象。夫差从而以为勾践真的已完全臣服自己,于是于公元前491年亲自送勾践夫妇返回越国。

勾践回国后,为使自己牢记亡国的耻辱,把卧室的锦被撤去,铺上了柴草,躺在上面睡觉,还在房间里挂上一枚苦胆,每当坐卧起落,或在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胆的苦味。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成语的由来。勾践平时经常到田野耕作,夫人也亲自养蚕织布。夫妇吃饭不吃肉,穿衣不要绸缎。勾践还常访问贤人,以礼接待宾客,听取各方面意见,时时关心百姓疾苦,济贫扶弱。由于国王夫妇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举国上下都勤耕细作,节衣缩食。战时遭到破坏的经济和人口很快恢复壮大起来。与此同时,越王勾践还令文种、范蠡整顿朝政,训练兵马,积极备战。为麻痹吴王和削弱吴国的实力,越王还派人给吴国送去又粗又长的木料,促其扩建姑苏台,并进献美女,供夫差享乐,以减弱其战斗意志。

公元前489年,齐国景公去世,继位的孺子年少无权,大臣们争权夺利,国内形势混乱。吴王夫差为争霸权,不听伍子胥劝阻,于公元前485年亲率吴军在齐国艾陵打败齐国,胜利而归。勾践又派人去吴国道贺并送去厚礼,夫差扬扬得意。伍子胥以勾践“卧薪尝胆”劝告夫差,要首先警惕越国复仇。夫差爱听伯嚭等人的谗言而反感伍子胥的忠谏,并逼伍子胥自杀而亡,把吴国的政事交给伯嚭掌管。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又亲率大军再次伐齐而取胜,并在卫国的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召集各路诸侯会盟,晋、卫、鲁等大国摄于吴国的威力,签订了盟约,承认吴国为盟主。

吴王率主力北上时,留下老幼残兵和太子守卫。消息传来,经过严训的五万越军乘机攻入吴国,吴国太子被杀。夫差得知后,匆忙率军回国,但由于长途跋涉而疲乏被越军打败。夫差只好命伯嚭带着厚礼向越国求和。勾践自知仅凭现时的实力还难以灭吴就同意退兵了。但黄池大会之后,夫差得了个空名,其军队在争霸中损失惨重,国力越来越弱,而越国经过十年积聚则越来越强。到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带着范蠡、文种率领大军再次进攻吴国,在笠泽交战,大败吴军。之后,越军继续攻击吴军,节节胜利,并于公元前475年攻到姑苏城下,围困吴军三年,把吴军彻底打败,吴王夫差拔剑自杀而亡。

勾践灭吴后,率军北渡黄河,与齐、晋等中原诸侯会盟于徐州,成为春秋时代五霸中的最后一个霸主。其主要谋臣范蠡则功成身退,改行经商,受到多方敬重。而文种留恋官位,惨遭杀身之祸。

31.“三家分晋”,五霸转为七雄

春秋末期,晋国权势很大的韩、赵、魏三家公卿,乘旧君死去、新君幼小之机,瓜分了晋公室的土地和户口。东周晚期的周威烈王,只好封韩、赵、魏三家公卿升为诸侯国。这就是春秋晚期(也是东周末期)大变动时期出现的著名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它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也是此前的秦、楚、齐、晋、越等五霸转为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雄展开激烈兼并战争的转折点。

32.“一曝十寒”

这句成语出于《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暴”通“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说,晒一天,冻十天,比喻学习、工作,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将一事无成。

33.神医扁鹊

扁鹊(前407年~前310年)姓秦,齐国渤海(今河北任丘市)人。他年轻时拜长桑君为师学医,因他勤奋好学,深钻细研,善于总结经验,并长期在民间行医奔走于秦、赵、魏、郑、齐等诸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医学上传统诊断方法的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病人感觉)、切(按脉搏),就是扁鹊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践,加以总结并条理化的。他同时又是医学上的多面手,除用药物给人治病外,还用针灸、热敷、按摩和外科手术等方法给人民解除疾病痛苦。因而人们把他称为“神医扁鹊”或“扁鹊先生”。他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34.“语出必信,从善如流”的魏文侯

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芳为国师,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单、吴起为将,并且对这些贤臣良将“语出必信,从善如流”。因而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开拓疆土,使魏国得以一度称霸中原。

魏文侯任用的贤臣良将中最突出的是著名军事家吴起。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人。他起初在鲁国为官,因其妻是齐国人,遭受挫折后入魏为将。他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曾经两次为父子士兵吸吮毒疮,成为有名的“吸疽将军”。吴起精通武道,善于用兵,战功卓著,成为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与孙武齐名,为魏国称雄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为魏武侯所疑忌,不再被重用。

35.商鞅变法

商鞅即卫鞅,又名公孙鞅,春秋、战国之交,秦国的贵族势力强大,侵凌公室,干涉君位,政权分散,国势日衰。中原五国都看不起秦国,魏国任吴起为将,曾一举连拔秦国五城,夺去秦国河西大片领土。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力图改变内忧外患局面,于是采取了迁都,清理户籍,整顿军队,废除人殉(葬)和开辟市场交易等措施,使秦国有所好转。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决心改革图强,为此招贤纳士。原卫国贵族子弟卫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应讯来到秦国。通过三次与孝公面谈,以富国图强说服孝公变法。秦孝公任用卫鞅为左庶长,掌握军政大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变法。首先编定户籍,实行“连坐法”,全国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监督。一家犯法,无人告发,则十家连坐,处以斩刑。另有告发者,对告发人赐爵一级。隐藏坏人者,按照敌者论处;废除士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还给予田宅、奴婢、俸禄等赏赐;禁止私斗,奖励耕织,并招揽外人到秦地垦荒等等。变法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旧势力的阻拦。卫鞅在孝公鼎力支持下,首先拿太子开刀予以处罚。但因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刑,则以太师代为受罚。太师公孙贤被处以黥刑,其子虔也因违法处以劓刑。这样一来,再也没有人敢反抗变法。

新法推行十年,成效卓著,人民丰衣足食,出现了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大治局面。公元前350年,秦迁都咸阳,卫鞅推行第二次变法:设立郡、县制,全国统一规划,合并乡村镇为县,共设立31个县,县设县令或县丞,由国君直接任免。同时,废除井田制,开阡陌,鼓励开垦荒田,承认土地私有,并可交易;还统一了度量衡,方便交换与税收;禁诗书,禁游说,制定秦律等。

秦国经过这再次改革变法,大为强盛。秦孝公因卫鞅功彪千秋,封给他商地十五邑,号为商君,所以此后称其为商鞅。但商鞅变法,因侵犯到贵族利益,遭到贵族势力的强烈反对,公元前338年,支持变法的秦孝公离世,贵族乘机报复,诬告商鞅谋反,原太子继位后,对商鞅施以车裂极刑。商鞅虽被杀害,但他推行的改革变法却大多保留下来,为秦国在战国后期先后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全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